归家范文
时间:2023-03-17 22:38: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归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深夜,俯在窗边,聆听风雨的怒洪,心中的烦闷,夹在雨中,一起落下。懵然回首,才发现他已经离开我三年了,远在边疆的他,是否也在念望着归家之路。
倾听,梦的声音,是残酷,是现实,是倦人的!等到梦中一醒,才发现,梦,远不可及!梦,尽在我心;他,远在边疆!
在千万里,我寻找着。茫茫记忆中,想不清太多太多。曾有过,谁是谁的朋友,谁是谁的云霄。过去的仇恨,在你离开之际,已自私离开!
追寻你的足迹,耳边又响起凯旋的歌声。踏着海浪,逐着波涛,相信寻找最后,会有你归家的路途。一路走过,浮华的空虚肆意蔓延在心脏最脆弱的地方,时光将美丽的青春雕琢成水晶宫般奢华的回忆。
雨后,清晨,一丝阳光,断裂。心中的想往更是深不可及。痛苦,难忘,独自承受。
然后,痛苦在点滴中流走,滴滴答答。在寻找的岁月里,心里充满莫名的哀忧。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转眼间哀愁已成旧梦,随叶凋零。
才发觉,春风归来了。
时间太长太长。
天,清凉。春风,归家,路途。痛苦消失,因为在那归家的路上,出现了沉重的脚步,凯旋的歌声,壮士的回家之路。
他,归来了。痛,失去了。夜晚,依然打着风雨!却心中,充满了雨中的快乐,飞奔在雨中,欢乐!不再是梦。我的哥哥!回家了。
篇2
从上初三到乡中学住校直至母亲病逝,期间近三十年的时段里回了多少次家难以数计,回家途中的所遇所感酸甜苦辣各具故事。但记忆最深刻的莫过于上高中那两年每逢周末归家途中发生的件件往事了,这些往事虽不是什么大事,却极具内涵和讲述性。缘由是高中两年是我人生中最拼搏最艰辛最充满期待的两年,同时又是我人生中最恋家的两年,高中两年我几乎没给家里干任何活儿,所有的时间都用在学习上,因此我的一切用项都取之于家。
高中两年我是在乌兰察布盟察右前旗玫瑰营中学就读的,玫瑰营镇坐落在一块方圆约八九十平方公里的平原上,这块小平原在起起伏伏属丘陵地貌的察右前旗中极为少见,因此它在清朝庚子年赔款中被比利时传教士占有,传教士们从这块肥沃的土地上搜刮了许多钱财,并用其中的一部分建了座规模较大的天主教堂,这些建筑一律的青砖墙铁皮瓦。沧海桑田,七八十年过去,天主教堂成了我们这些农村孩子的校舍。当时乡下的地区中学都休大礼拜,也就是连上两个星期的课休息两天半。每到临礼拜那半天,同学们就躁动不安起来,上课老走神儿,因为绝大多数同学在近半个月里花光和吃光了家里带来的为数有限的钱和粮,放学钟声一响,同学们风起云涌,把木地板踏得咚咚乱响地奔下楼去,不一会玫瑰营镇的街道上满是归家的学生。那几年家里又供我和二姐上高中又给二哥娶亲,经济拮据,没能力给我配备自行车,我只得同村里的两个小伙伴步行回家,这两个伙伴是初中生,一男一女,年龄小,我就成了他们的领头人。通常我们在校园里碰了头,就去镇西头的东风饭馆,去饭馆并不是吃饭而是想搭车,因为饭馆门前经常停有乌盟运输公司和兴和县运输公司的汽车。我们站在饭馆门口一边偷咽口水一边看司机们吃着黄橙橙油浸浸的馅饼,东风饭馆的馅饼在当地很有名气,司机们来这里十有八九要馅饼吃,不过到底有名在哪里,我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显然当时的条件我根本不可能吃上那饭馆的馅饼。司机们吃完最后一口,我们不失时机地围到餐桌旁,叔叔叔叔地叫一通,接着又嚅嗫地恳求人家让我们搭搭车。实际上我们的恳求十有八九遭到拒绝,回我们家的110公路前方有座山叫小坝山,盘山弯道环绕山间,地形较险,司机不愿为我们提供方便而担风险。搭车无望,我们只得乘自己的“11”号车回家,也就是步走。先沿110公路走,走上十来里后就抄小道,小道是崎岖不平的山路,回我们村得翻三座不大不小的山。一次我们饿得实在走不动了,拐到一个叫壕堑的村子里,村里有供销店,三人翻遍所有的衣袋凑了二角九分钱,买了四两饼干,一人四五块饼干下肚后,稍有了点力气,接着走,等回到村,家家户户都已点起了昏暗的煤油灯。那次我们在路上走了五个多小时。
又有一次是大冬天,我们同样是在饭馆门口等司机吃饭,等得无聊围着一辆装满了红松木的卡车转悠,转了两圈发现挂斗车装的木头里有几根较短,被周围长圆木包裹,形成一个能容下几人的空间。北方的冬天天寒日短,看看日头已移向灰蒙蒙的西天,我突然生出一个大胆的念头,偷爬车,要不回家还不得半夜,再说司机吃完饭让不让搭车还是个未知数。我把想法向两个小伙伴说了,他们眼瞪得大大地问,爬上去容易到时怎么下去?我解释道,下了小坝山,汽车快进黄家村时过一条大壕,过壕时汽车肯定把速度放得慢慢的,到时跳下去。两人看计划可行都点了头。我悄悄地爬上了挂斗车并把黄帆布书包放好,要拉他们上来。真是无巧不成书,就在这时司机吃完馅饼揉着肚皮推门而出,我怕被司机发现赶紧趴在车厢里,两位正要上车的小伙伴像做了天大的亏心事红着脸闪到道旁,连搭车的要求都不敢提一个字。我猫在冰冷的铁皮车板上一动不动,支起耳朵听周围的动静,司机进了驾驶室把车门哐当关上,紧接着汽车启动起来。车上路大约十多分钟,我才敢稍稍活动手脚。汽车在不太平坦的110简易公路上奔跑着,木头被颠簸得吱吱呀呀,我的心嘭嘭乱跳,怕木头错位把我挤伤,又怕到时下不了汽车,紧张得大冬天里额头冒汗。车离黄家村越来越近了,我把书包带紧握在手里,做好了跳车的准备。车过大壕果然放慢速度,我先把两条腿耷拉下去,双手紧握车厢做出跳车的姿势,车翻上壕渠的一刹那,我跳了下去,没想到车速还很快,巨大的惯性把我带得向前打了三四个趔趄跑了六七步,差点摔倒。脚跟刚停稳,发觉书包不在手里,抬头一看书包带在离我十多米远的车厢外飘荡着,我立刻扯着被惯性拉疼的双腿猛跑起来追赶汽车,汽车越来越快,我根本无法追上但还追,追了好长一段距离才停下来。当我意识到伴随我三年多的书包确实被无情的汽车席卷而去,我哭了起来,因为丢失的不仅是个书包,里面还装有一套数学从书、一个铝制饭盒和一块新丝头巾,新丝头巾是母亲给我包干粮用的。我哭着又走了五六里路回了村,进家时眼睛都红肿了,母亲见状吓了一跳,忙询问情况。弄清事情的前因后果,母亲安慰我说,丢就丢了吧,人没摔坏就好,天寒地冻的,要是下车摔个大马趴,那还不把你的脸面毁了。说完母亲用她那粗糙的手掌拭干我腮上的眼泪,接着生火做饭去了……
篇3
早年问,螳螂拳的师傅们在教拳时,一般均不给徒弟们拳谱和做理论上的指导。师傅怎样教,徒弟就怎么学,即使有疑问,当徒弟的也不敢多问“为什么”,若是徒弟与师傅沾亲带故的话,情况则会好些。“宁传一手,不传一口”的现象相当普遍,有幸能从师傅那里得到螳螂拳谱做为练功指导的徒弟是很少的。师傅们将拳谱看得很重,甚至到了“秘惜甚于珠玉”的程度。
上世纪80年代武术“挖整”时期,山东烟台有人捐献了一本《螳螂拳谱》的抄本,署名崔彭年撰,时代不详,当时参加“三献”拳谱资料鉴定工作的武术学者马明达先生后来撰文称,该拳谱的作者具有深厚的武学素养。(笔者注:可能马明达先生不知道崔彭年就是崔寿山先生。)这个拳谱的不同抄本多有流传,传抄日久不免有多处字句上的错讹与脱漏。马先生非常希望有人能担当起整理出版这本拳谱的责任,以广传播。马先生遇到螳螂拳名家于海先生时还探讨过此事,于海先生也深有同感。这本《螳螂拳谱》和辽宁的《通背拳谱》其后均获得当时武术“挖整”的最高奖项――“一等雄狮奖”。时间已过去二十年了,《通背拳》(武术文库本)已出版近十年,而这本《螳螂拳谱》依旧“躺”在体育总局武术管理中心的资料库中“沉睡”。另一方而,该拳谱的各种手抄本通过不同的渠道在螳螂拳的爱好者中传抄着,错讹之处也越来越多。比如,拳谱中的“闪赚腾挪”被抄成了“闪转腾挪”。崔寿山先生的确是武学大家,他对“闪转腾挪”的解释堪称经典。在此援引如下:“闪者,如灯炸目瞬,见像而化,杳无可寻。掌拳肘膝,俱宜用之。若只是作闪躲,则辜负此字矣。赚者,哄也;腾者,搁也;挪者,移也。俱有闪字在内。”由此可见“闪”是螳螂拳较有特点的一种技法。无独有偶,在日本人精心制作的“电玩世界”享誉世界的三维(虚拟现实)格斗游戏《VR战士》中,特别地将其中使用螳螂拳技的人物(里昂)单独设定有侧闪的功能。日本的游戏制作者为制作这款节目,竟特意到山东去学习螳螂拳,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日本人对螳螂拳技(精微之处)的理解是相当到位的。
长期以来,港台及海外一直比较重视螳螂拳相关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所出版的著作也比国内出版的为多。据笔者的统计,国内从武术“挖整”开始至今所公开出版的螳螂拳著作有十种,而港台海外所出版的螳螂拳著作至少有四十种。“广东人黄汉勋曾把罗光玉传授的螳螂拳技术和理论整理成近三十种螳螂拳书出版”(语见松田隆智著《图说中国武术史》)黄汉勋的著作,从螳螂拳谱、缺秘、随笔,到躲刚、插捶、崩步、梅花手,再到子午剑、燕青单刀、出洞、偷桃、醉罗汉等等……形成一个完整的螳螂拳资料系列。与其相比,周内诸派传人的著作的确太少了。近十年来,海外的螳螂拳爱好者仍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了螳螂拳技术动作的精练与发力方面。与此相反,国内各派的螳螂拳传人还在不停地争论着“谁是正宗”――这个毫无意义的问题。
篇4
用思念抚摸天涯
为买卖而付出代价
不知道今夜哪里可能开花
还有多少现状可以提供惧怕
几经反复 几经反复作了堵得慌的壁挂( 散文网: )
用力揣摸一种人
妄图与梦勾搭
篇5
清晨,我在睡眼朦胧中醒来,拖着疲惫的身子来到南宁站,在火车的呼啸声中踏上回家的路。
大约中午十一点,我踏在了宁明的这片红土地上,此时正细雨蒙蒙。随便吃了些点心后,我迫不及待的回到家里,扑鼻而来的是温馨的味道,是家的味道,还有泥土散发出的清香,沁人心脾。
疲倦了一周的我,躺在舒适的床上,这个美妙的旅程带给我美好的回忆,如电影一般飞快的在我眼前回放。如果还有机会,我一定要去更多、更远的地方,游览祖国的山山水水,增长见识,开阔眼界。
篇6
4年前,我家遭遇到我有生以来最大的一次变故:平素特别顾家、任劳任怨的爸爸突然在一天夜里不辞而别――离家出走了!原因竟是我和孪生哥哥一起考上了重点高中,他怕供不起我们。
我家的确清贫。爸妈是同一家企业的老合同工,捉襟见肘的经济状况,让我们哪怕再有10年都没希望从单位的两间破筒子楼里搬出去。后来厂子倒闭了,连破筒子楼也被当做不动产被单位变卖了。因为没处安身,爸妈只好托亲戚在市区边缘找了个弃置多年的工厂的一个小车间栖身。这以后,妈妈为南方一个小老板加工服装,每月能挣得微薄的收入,爸爸则好长时间找不到合适的事做,厂里几位工友要他一起蹬人力三轮,爸爸把头垂得很低始终没有表态。他不怕吃苦,就怕孩子们没面子。
爸爸是一个少言寡语又特别敏感的人,生活的压力使他罕见笑容,整天都是愁云满面的样子,我为此私下里为他起了个绰号:老阴天。第一次听我这样叫的时候,爸爸“噗哧”一声笑了。也只有我这个“宝贝女儿”敢和爸爸没大没小的。
我和孪生哥哥是在爸爸忧郁的眼神中长大的,比一般孩子懂事早。15岁那年2月,我到一个农村同学家去玩,她家那一大群山羊令我十分羡慕,据说一只成年羊可以卖到三四百元钱,差不多够我半个学期的学杂费。同学的爸爸得知我也想养羊,家里又拿不出钱来买,就把一只老山羊刚生下两个多星期的“小老六”送我。同学的爸爸说:“它体质最差,母羊的奶水刚够那几个羊宝宝吃,我也没精力照顾它,你把它带回家吧,运气好的话或许能活,养不活就当积累经验了,到时候我再给你一只,你只给本钱就行了。”
对捡来的这个“便宜”,全家人自然不会轻易放弃,爸爸妈妈也认为偌大的厂区空地也应该搞点儿家庭养殖,要不然多浪费。只是他们同样不对这只比拖鞋大不了多少的病弱小羊羔抱什么希望。或许是越弱小的生命越有一种渴望生存的意志吧,这只小羊在我们一家人的精心照顾之下,竟然熬过了最危险的满月期。
我家不远处就是田野,一有空我就和哥哥去给小羊割最鲜嫩的野草。小羊渐渐变得结实起来,胖乎乎的,毛白得像雪,我一回家,它就跟着我跑来跑去的。我为它起了个非常好听的名字:雪雪。小羊也在努力地成长,仿佛知道主人家的烦恼忧愁。
二
然而,就在得知我和哥哥双双被全省有名的市一中录取的时候,爸爸脸上的笑纹还没有完全展开,就突然阴了下来,一整天都没怎么说话。晚上,爸爸抚摸着我的头心事重重地说:“暖暖呀,你要是比你哥小个五六岁多好,到时候我就可以和你哥一起供你上最好的大学。”妈妈就嗔怪他:“这是大好事啊,多少人都羡慕着哪,学费不够可以挪借。”“可还有以后呢,还要上大学,他俩的成绩那么好,一准都能考上啊……”爸爸的叹息声异常粗重,像扛着一座大山。
这年8月初的一天早晨,我和哥哥被妈妈的哭喊声惊醒。“天天,暖暖,你们快起来,你们的爸爸离家出走了,他不要我们娘儿几个了……”
妈妈拿着爸爸的“绝笔”,浑身颤抖。爸爸在信上说:“永远地离开这个家,我已经想了很久很久了。我没能耐维持这个家,也没脸面面对妻子儿女……”在信中他要妈妈找个能使我们过上好日子的男人,还一再请求不要找他,找也没用,只能白费钞票和时间。
可我们怎能忍受这突然没有了父亲的日子啊!我家几乎动用了所有的亲戚朋友寻找父亲,范围由小到大,先是本省各个市县,后到祖籍河北冀县。近一个月过去,爸爸音讯全无。舅舅建议印些“寻人启事”四处张贴,大家都觉得不妥。爸爸是个很爱面子的人,如果点名道姓地四处张扬,很可能把他“逼”到更危险的路上。
40岁不到的妈妈,几乎在一夜之间有了白发,性情也发生了可怕的变化,每天只知道拼命地干活。开学的日子,我和哥哥这对学业上最风光的兄妹,是惟一没有家长陪送的学生。
开学后第一个周六的大清早,早起的哥哥在院子里捡到一个纸包,纸包皮上写着妈妈的名字,打开一看,里面有300多元钱。我们立即想到这一定是爸爸,他还惦记着这个家。这天中午,我们得到一个令人激动的消息,我爸的工友在临市的大街上看到过蹬人力三轮车的爸爸,但没等走近他就躲起来了。
妈妈便又发动一大帮亲友到那个城市去找,结果又是白忙一场。
我不知道自己是怎样熬过高一的。书要读,爸爸也要寻找,一心总是两用。这个学年的暑假寒假,我和哥哥都奔波在寻找爸爸的路上,尝尽酸苦,心力交瘁。一天,我突发奇想,写一份特殊的《寻人启事》让爸爸回来。《寻人启事》是这样写的:
寻‘老阴天’爸爸
爸爸见字如面。我妈妈因你外出未归着急得病倒了,急需你的照顾,儿女们对你更是万分牵挂,请你务必尽快回家。
哥哥说这样很好,既隐去了爸爸的姓名,又能让爸爸知道谁在找他。
我和哥哥约上自己最要好的同学,分头把《寻人启事》贴到那个城市的许多地方。一个月后没见消息,我再次修改《寻人启事》,增加了“女儿病重,现已无法上学”等内容,再次张贴。然而,三个月后,我们仍然没见爸爸露面。
我为此伤心得暗暗落泪:平时我有个头疼脑热爸爸都会急得不得了,如今女儿“病重”他居然可以无动于衷!看来他是铁了心摆脱我们了。
三
无尽的焦虑与忧愁中,我和哥哥高中毕业了,高考成绩估分也相当高。在等待发榜的日子里,我和哥哥决定再多印一些《寻人启事》,争取覆盖更多的地方。
妈妈为我们的大学学费彻底愁白了头,以前借人家那么多钱还没还,现在又到哪里去借呢?
最后的办法只有一个:卖羊。
雪雪真厉害,在14个月的时间里共生了两胎9个羊宝宝,全部成活,并且都是通体雪白,由它率领着满院子走动,真是好看极了。这几天,正好有个羊贩子想买我家的羊,但要求全部买走,说他就是稀罕这一色的白,将来宰杀后皮子也好出售,如果同意,三天后就来牵羊。
那天,雪雪好像也预感到了什么,我在屋里时,它就安静而忧郁地守在门口或窗户下面,时刻等我出来;我在院子里忙活的时候,它就一直跟在我身后。我疼惜地看了它一眼,它就更专注地看着我的眼睛,似乎想从里面寻找今天主人如此反常的答案。有几次,它看看我,又看看院子里它的那些羊宝宝,好像在说:“别把我卖给别人吧,我挺能干,能给咱们家造福啊……”我喉咙里像塞进了满满的棉花,眼泪一下子就涌了出来。
10只羊共卖了2400元钱。那些羊被赶出院子的时候,我竟然看到了雪雪眼中的泪水――是的,是眼泪,那时我才知道羊也会流泪。我的心像被突然掏空了,空得发慌、发痛。
第二天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候,我听到一阵接一阵的撞门声,焦急而坚决。我叫醒哥哥一起去开门,竟是雪雪带着9个儿女回来了。雪雪两眼含泪,脖子上套着半截绳子,已被伤口流出的鲜血浸透了。显然,雪雪是拼命挣断绳子逃回家的。
我哭了,扮演家中男人角色的哥哥,把头扭向一边,瘦弱的肩膀不停地抽动。天亮了,我们让妈妈等候买主带走这些逃回的羊,我们则去市里打印寻找爸爸的启事。在打印“寻爸启事”时我突然想把雪雪的这些事情给爸爸“唠唠”,哥哥说:“好,爸爸一定会看到的。”
“寻爸启事”贴出去了,日子也开始在等待、失望、再等待、再失望中循环。
从那个城市回来的第四天傍晚,我刚刚关好大门,突然看到一双手伸进宽大的门缝,哆哆嗦嗦地用钥匙开那把从里面锁上的、古董样的大铁锁。
门很快敞开了,只见一个须发很长很乱的人骑着人力三轮车驶进了院子。啊,是爸爸!我跑着扑向爸爸,并回头朝屋里高喊:“妈、哥,我爸回来了,爸回来了啊……”
爸爸朝我扬扬手里的钥匙,说:“我一直都没把它扔掉……”
“冤家啊,你到底还是没忘记这个家啊!”妈妈浑身一软,倒在爸爸怀里。
爸爸看上去苍老了10多岁,他说:“你们贴的那些启事爸爸都看到了,爸爸也下定了决心,这一辈子都守着这个家,永远和自己的亲人在一起。爸爸好歹不能不如一只羊啊……”
一个固执到异常“坚韧”的人,或许连死都无所畏惧,或许连血缘亲情都可以抛弃,但要相信,他永远都会有一个最脆弱的地方等你轻轻触及,就像电源的开关,轻轻一按,霎时就会满屋光明。
篇7
也许,某天,雨打窗台,明白,无意中打扰了;风与月的对白。一个回音萦绕在脑海;‘回来’,转过人海,回望,那扇归家的门牌,一直半掩着,等待你的归来·····
----题记
茫茫人海,一次无意的回眸, 锁住了,何人的前世今生?无须问,为何衷情?无须问,错开的门,有几分真?而故事又能开几分······
有人说,离家是为了更好的归家。说的有点深奥。可能只有漂泊后,才明白家的重要。有多少灵魂再没经过大脑的洗礼,曾肆意的飘荡游离,不为取悦,只为寻找了那向往的归一,想要一个懂己的知己,在红尘路上寻寻觅觅,等待灵魂的相遇。
有人说,两个灵魂的相依,象两条蛇相遇,会在彼此的身体里缠绕,取暖。 会忘记了呼吸,忘记了万物的存在,只有在东方揭晓的白天,才会有所收敛。于是,那些微醉的梦啊,就这样缠绵到天亮。醒来后,忘,不忘,只有梦里的人知道,灵魂又独走了多长的日子。
烟花当真易冷,缘分落地却未能生根。多少纠葛,抵不过现实烟火的颜色。回眸徐徐望,将手中的 焚香点亮,度心似菩提,在经卷中参悟,缘散缘聚,那场必然的别离······
十指相合,佛啊,给我灵魂的坂依,愿随你归去,那些红尘里的,痴迷,在木鱼声中入泥。不为超度,只为灵魂深处那曾有过的一丈魔的距离,带我返航,找到归家的门梯······
是的,我总会归去,归回到一个人的寂静之地,不为惊扰那些不属于我的归期。
走了很多的路,看了太多的风景,也许,只有家才是放松,随意休息的地方,只有家的风景,尽管没有鸟语花香,却如泉水,源远流长,它包容了你千疮百孔的伤。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在红尘这条路上,曾被一路的风景迷住了双眸多久,又有多少人,在一段虚幻中寻求一份完美,一点安慰,来安放未归的灵魂。想当初,那如雪的邂逅,原也是不染半点风尘呀。为何,走着走着,就忘了归家的路。那佛前的灯火,再次照亮曾有的迷途,忘记孽缘的错误眷顾,开始一段新的归途,让心重新上路。
篇8
[关键词]回归家庭;核心家庭;郊区化;政府政策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05-0104-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05-051
[本刊网址]http://
一、二战后“回归家庭现象”和婴儿潮
出现在战后的结婚潮和婴儿潮是出乎意料的。当时的社会学家预测,在战后随着女性受教育的时间越来越长和工作机会的增多,结婚年龄和生育年龄应该往后推迟,并且生育更少的孩子。而事实是出乎意料的,女性的平均结婚年龄从1940年的21.5岁下降到了1950年的20.3岁,到1956年下降到历史性低点20.1岁。在1960年20到24岁的女性的结婚率达到了四分之三。对于男性来说,平均结婚年龄从1940年的24.3岁下降到1956年的22.5岁,而在马萨诸塞殖民地时期是26岁,20到24岁的结婚率从1940年的27%上升到1955年的51%。这一时期不仅结婚年龄提前,生育年龄也提前,生育数量也在提高。从结婚到生育第一个孩子的平均时间间隔在1955年到1959年只有13个月,而在大萧条初期长达2年。20到24岁的女性的生育率从1940年到1957年上升了几乎一倍。
之前由于萧条和战争,平均结婚年龄被往后推迟。战争结束后,这一人群开始进入婚姻和提前结婚的年轻一代形成叠加效应,形成婚姻潮,造成了家庭的在数量上的急剧扩张和“婴儿潮”的出现。
这样就形成了美国战后的一个回归家庭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年轻人更注重家庭生活,愿意较早组建家庭,忠于婚姻,离婚率出现下降,愿意较早和较多的生育。在家庭中一般建立明确的性别分工,丈夫外出工作,挣钱养家,妻子一般做全职太太或从事兼职工作,把更大的精力和时间照顾家庭和儿女,这种家庭也被称之为核心家庭。这种趋势持续了20多年,人口统计资料显示,从20世纪40年代一直到60年代初,相对于他们的欧洲盟友来说美国人的结婚率更高,而结婚年龄也更低。
对于战后年轻人为什么抱着极大的热情回归家庭?有的学者认为,家庭的急剧发展是和平与繁荣回归的必然结果。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美国社会的家庭和生育意识很强烈,独身和不要孩子的夫妇不被社会所认可和接受。二战后优越的条件使之前被压抑的婚育行为一下子释放出来。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伊莱恩・泰勒・梅教授从冷战的时代背景出发,考察年轻人回归家庭的现象。二战后的美国尽管结束了萧条和战争,但不久冷战开始,美国国内矛盾激化,美国面临国际和国内的双重危机。美国政府认为,让年轻人回归家庭,扩大和宣传一对夫妻两个以上孩子的核心家庭,有利于缓解国内的隔阂,增强国内凝聚力。以后的发展也确实核心家庭加强了来自各个国家的白人移民,特别是白人中产阶级之间的融合。对外可以通过宣传“美国式生活方式”和“美国梦”来增加资本主义制度的吸引力。在普通的美国年轻人当中,面对冷战时代的国际国内状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充斥着焦虑的情绪,渴望回到家庭寻找安定。“战后的美国人强烈渴求摆脱过去,确保未来。”
二、对住房的需求和选择
新组建的大量家庭造成住房上的巨大需求,据粗略估计,美国当时迫切需要500万套住房。家庭的成立往往要求购买住房,不能像单身时那样去租房,这种核心家庭在选择住房时往往把家庭和孩子当做主要的考虑因素。对于住房,一般要求良好的社区环境,足够的空间以满足四口之家的需要,由于孩子数量的增多和孩子在家中越来越受到重视,要求住房足够的空间,以及周边良好的儿童成长和教育的环境和社区环境。
以维莱顿卫典型代表的郊区住宅恰好满足了这种需求。1951年,美国统计署计算出最具有“平均”特点的美国人是:男性,30岁,已婚,2个孩子,年薪3000美元,一个冰箱,一台收音机,以及一套分期付款的住房。这个美国人就住在莱维敦。“最具‘平均’特点的美国人”是战后初期典型的美国中产阶级核心家庭男主人。“住在莱维敦”体现了中产阶级核心家庭对住房的要求。
核心家庭倾向于离群索居,远离父母、亲属朋友,注重家庭生活和子女的成长。要求住宅满足四口之家的生活需要,足够的家庭私密空间、良好的儿童成长环境。
莱维敦住房高度浓缩了在当时被认为是现代化时髦象征的牧场主式住房。牧场主式住房的间隔约60英尺,保证了住户的私密性和足够的空间。整套住房的空间很开阔,能满足家庭生活的需要。莱维敦对牧场主式住房的浓缩在当时被很多杂志称为美国新模式,有一期文章将其题为“浓缩革命”(ARevolution in Epitome)。以莱维敦为代表的郊区社区还特别注重为儿童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有人这样形容这一类社区:“这是一个孩子们可以尽情玩耍的地方,在操场上、游泳池里、球类场地上都可以听到他们纵情的欢笑声;这是一个父母自愿工作的地方,他们对孩子的爱可以体现在社区会议上,球类运动场上,学校活动上;这是一个教师和管理者关注学生的地方,人们可以看到他们在教室里,包括午后2点半后,在体育竞赛和音乐会上,总之,这是一个近乎完美的社区。”
由于莱维敦的设计和建造,充分考虑了当时中产阶级核心家庭的需求,而深受欢迎。莱维敦不仅昭示了美国战后居住的主导趋势,还昭示了美国战后家庭的主导趋势。比如在第三个莱维敦的1.2万个家庭中,绝大部分是年轻家庭,平均有两个不满18岁的孩子,每6个家庭中不到1个是父母与他们住在一起,65%的男性户主是白领职业。有人这样评价莱维敦:“他是养育子女的理想之地,是一个不断产生希望与信心的地方,特别是年轻的父母希望他们的子女受到良好的教育时更是如此。所以,每当有房出售,买主多半是一家有新生儿的年轻夫妇。”以莱维敦为代表的郊区社区的建造,使大量中产阶级家庭移居郊区,并且推动了的中产阶级居住文化的发展。
三、联邦政策的推动
美国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出于冷战的考虑来解决住房问题。哈里・杜鲁门在接任总统后不久,就直言不讳地宣称:“在我们证明在我们的民主体制内可以为我们的人民提供体面的住房之前我们怎么能指望在欧洲推广民主呢?”美国政府把支持的方向放在了郊区。通过大力发展郊区住宅,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家庭的住宅需求,而且推动的美国人向家庭回归,从而营造了50年代“美国梦”的一个显著特征。
美国联邦政府除了大力支持公路建设等基础设施以支持郊区发展外,还推行住宅抵押保险制度和住宅补贴制度鼓励家庭到郊区购买住房。美国政府对于购买住房进行补贴,对首付、利率和偿还期等方面施行优惠政策。这些优惠政策明显向郊区倾斜。比如20世纪40年代联邦住宅管理局对独户住宅和多户住宅的保险比率为4:1,50年代这一比率为7-1。而在中心城区往往只能租房或寻求高利率的贷款。
中心城区建筑密度大,住房面积一般相对狭小,家庭生活空间难以跟郊区的独户住宅相比,城里的公寓还不欢迎带小孩的家庭入住。而这一时期在郊区大量兴建的独户住宅是为核心家庭而设计。莱维敦是当时最普遍的郊区住宅,这种房间数量较多,除了夫妻的卧室之外,家中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卧室、浴室和厕所。由于家庭强调集体生活,各种为全家一起活动的家庭起居室增多。这种郊区住宅既强调了团结与和睦,又不失个性和隐私。
随着汽车的普及,已经发展了20多年的郊区化浪潮使得郊区的环境和基础设施获得了很大的发展,郊区的教育水平也明显优于中心城区。而人口的移出和黑人、贫困人口的城市化使中心城区出现衰败的景象。从有利于儿童成长的环境考虑,到郊区居住和生活是父母们不二的选择。
篇9
PART1、数据调查:究竟有多少“三高”女性在做全职妈妈?
据近期网络调查显示,在儿童早期家庭教育现状报告中,全国约有32.3%的母亲选择全职照顾孩子,其中高学历女性的比例正在逐年增加。而一项网络调查也显示,87.16%的全职妈妈拥有本科以上学历,其中,8.03%的全陪妈妈有硕士以上学历,8.92%的全职妈妈为海归。
前不久,某网站的一项关于“全职妈妈”的调查显示更令人吃惊,全职妈妈每年按照30%的上升比例增加,越来越多的职场女性放弃工作,甘愿在家带孩子。这些高知全职妈妈认为,如果要在工作和孩子之间做出选择的话,重心应该放在培养孩子上。
此外在调查中还发现,全职妈妈的比例在一线城市别高。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的亲子家庭中,全职妈妈的比率高达21%;在二三线城市,全职妈妈的比率为13%。
PART2、剖析原因: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三高”女性回归家庭?
让我们不解的是这些职场精英,“三高”女性为什么会轻易选择回归之路呢?
首先,职场竞争日益激烈。尤其是在生完孩子之后,女性所承受的压力远远大于男性。她们既要忙于工作,还要抽出精力来照顾孩子和家庭,未免有些力不从心。
其次,随着社会形态的改变,在一线城市中,不少家庭的月收入超数万元,足可以应付家里的日常开销。越来越多的女性认为,与其每个月花费三五千元请保姆,不如省下这笔钱自己带孩子,不但经济上能够持平,还可以给孩子完全的照顾和教育。
再次,有不少“三高”女性认为,凭借自己的能力和学识,完全可以采用自己的教育模式来培养孩子,与学校教育相比,自己的教育更具有针对性,能更好地满足孩子的求知欲望,提高孩子的情商。因此,她们选择了回归家庭,自己做孩子的“家庭教师”。
PART3、典型事例:——回归家庭,“三高”女如何才不至浪费人生?
经济篇——算经济账,双职变单薪赚得啥“利润”?
严晓娟 37岁
自从我做了全职太太,立刻洗尽铅华做了“朴素女”。举个例子说吧,做了全职太太一个月后,我和以前的同事一起去逛街,看到一件自己喜欢的大衣,标价3600元,我立刻冲上去拿了起来,接着,我抑制住内心的激动——又给人家放下了。
舍不得买呀!
以前8000多的月薪,想怎么花就怎么花,实在花得不过瘾了,把老公的工资卡搜出来接着刷,哪怕把他的脸刷得绿油油的,咱也不怕。可是现在不行了,家里刚添了一位小宝宝,我又辞职没了收入,只靠老公一个人赚钱养家。虽然老公的薪水不低,可是每当我花他的钱时,多多少少总会有那么一点点儿的不好意思!
最初,我们从劳务市场雇的保姆。因为不甚了解我每天都提心吊胆,上班的时候总是担心她把孩子拐卖了,或者不会用微波炉烫着了,或者不会操作家里的智能洗衣机把衣服烘成了“饼干”……真是怕什么来什么,上班第一个月,保姆失手把孩子摔在地上,额头上留下了一个疤痕,让我和老公心疼、肉疼、肝疼、肺疼……唉,这位粗心的保姆刚打发走,又雇了一位家政行业的“五星级保姆”,光月薪就5000,还包吃包住。算来算去,我这工资有一多半是为人家挣的。再者,她一天工作10个小时,我下班她就离开。接下来,整整一晚上我都要分出神来照顾孩子,实在是没有精力,算了吧。就这样,我辞职回家当了全职太太。
保姆费省下了,家里还多了一位高级厨师、高级按摩师、高级育儿专家、高级贴心太太……当然,这所有闪闪发光的头衔都是我给自己扣在头上的。虽然稍有夸张,但却是我们一家人幸福的保障。有了我在家,老公安心上班,全力打拼,月薪变年薪,职位晋升不说,公司还奖了一辆车,当然,这功劳有一半是我的;有了我在家,孩子养得白白胖胖,智力情商发育远远高出同龄人,这可是“三高”女人的“绝招”;有了我在家,把家里整得井井有条,买菜购物精打细算,一年的家用还省了不少钱……总而言之,老公乐得大喊:“赚到啦!”
点评:从经济的角度来考虑,虽然由双职工家庭变成了单薪家庭,收入减少了一部分,但是男方反而可以把精力更多地投放到工作上去,获得更高的薪情。女方的回归也省下了保姆费用,家教费用,同时还能节省家用支出,实在是一笔“划算的买卖”!“三高”女的付出怎么可能与“浪费”划等号呢?
情感篇——聚拢情感,我就是最明智的“太阳妈妈”
秦蕾 35岁
多年以前,我就曾幻想着将来有一天自己变成“太阳妈妈”,让家里所有的人都变成我的“卫星”,天天绕着我转。
现在,这个梦想实现了!
宝宝出生后,老公经常加班,天天到家很晚;我呢,以“三高”女性的资质身居公司要职,经常出差,十天半个月地不在家,似乎这个家里真正的主人,变成了带孩子的保姆。
终于有一天,老公对着冷冷清清、空空荡荡的大房子发飚了:“这日子没法过了,我们离婚!”瞧,家将不家,就算我挣再多钱有用吗?
当然,要想改变这一切,把老公重新拉回我的身边,是需要给他温暖,付出爱心的。慎重考虑后我意识到,就算是我每天对他说上3个小时甜言蜜语,也不及亲手为他沏一杯清香的绿茶更能令他感动。当我们的感情变得岌岌可危时,我果断出手,递交了辞职报告,开始了全职妈妈的生涯。
接下来,我开始实施自己的“聚拢情感”计划。全职是全职啦,但婚内单亲妈妈可是很危险的,所以我除了对自己家的宝贝倍加呵护之外,还特意创造机会,借口忙家务让孩子多与爸爸接触,让老公体会到付出父爱的过程,也是享受天伦之乐的过程。我还和老公共同商量如何教育孩子,我们的宝宝因此有了“两位家庭教师”,教育孩子为我们创造了源源不断的“共同语言”,也成了联系我们情感的纽带。
一到节假日,我们三口人便出门游玩。当孩子蹒跚学步时,左手妈妈,右手爸爸,柔弱的力量拉住了一个幸福的家庭。
点评:情感危机是很多女人所担心的。特别是家中有了孩子之后,夫妻感情往往会成为真空期,“三高”女性放弃职位,成为全职妈妈之后,还要注意不越权、不剥夺父爱空间,不将老公排斥在家庭教育之外,要学会“聚拢情感”,切勿因回归将自己变成“婚内单亲”。
心理篇——心理难过这一关,倾其所有值得吗?
林苹 32岁
孩子出生后,婆婆帮忙带了一段时间。这老两口一分开,问题就接踵而来,公公多年来习惯了婆婆的照顾,自老伴进城之后,总是很难吃上口热饭,每餐都凑合,结果把原来的胃炎给“凑合”复发了。
再者,婆婆长年漂在这里,也确实不合适。她不善于沟通,和院里那些年轻的妈妈们很难聊到一块去,人生地不熟的,老太太住得非常不习惯。最后,我们两口子一商量,只好让她回老家了。
当然,孩子也得有人看,我辞职后“披挂上阵”当起了全职妈妈。要说当时离开公司,那真是想坐在公司门口大哭一场,您别误会,我可是与公司领导没有什么矛盾。其实,他们也舍不得放我走。
销售部门经理的位置了3年,眼看着前程似锦,很快就要再晋一级,可是小宝宝的降临在我的事业之路上成为了一个“甜蜜障碍”。为了孩子,我只能忍痛放弃。
人一走,茶就凉,辛苦攒下的人脉资源,就这样拱手让给了别人。你在其位,人家还认识你,等你一变成家庭妇女,谁还和你联系啊!
不过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学会了很多知识,心里也会感到欣慰,不过我还是常常盯着小不点儿在心里纠结,他长大了能够杰出优秀,这能弥补我职业生涯断送的遗憾吗?
点评:全职妈妈的育儿期,恰好是事业上的黄金上升期。如果在这一关键时期放弃工作,特别是一些持续性、积累性强的职业,未免会让人产生顾虑。将来孩子长大了,自己倾其所有的付出,是否能从孩子身上得到回报呢?
前途篇——从“社会人”到“家庭人”,全职妈妈只是“过渡人”
苏芮珠 39岁
想当初扔下工作当了“全职太太”,许多人都为我回归家庭感到惋惜。毕竟大学教师的工作可是人人羡慕的,说扔就扔了,岂不是很遗憾。
事实上,早在辞职之初我就做好了打算。从“社会人”变成“家庭人”,从服务于社会到服务于家人,角色发生了变化,但是也不能孤注一掷。
在宝宝一岁的时候,我真的把精力全投到他身上了。可是随着孩子渐渐长大,看管他的时间越来越少,我便开始翻开书本学习充电。
我在大学里是教英语的。这专业水平要是一扔,自然会荒废。所以,我在全职之后,并没有放弃对英语的学习。孩子上幼儿园后,我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联系了许多翻译之类的“弹性工作”,时不时赚取一部分稿费补贴生活。当然,赚钱不是我的目的,让自己的英语水平不至荒废才是我的真正目标。
我还报考了全国英语等级考试,并顺利拿到了最高级PETS 5的证书。当我把证书自豪地摆在老公面前的时候,他惊讶地说:“我可以用自强不息来形容你吗?将来咱家孩子一定要以你为榜样……”没等他夸完,我又把自己翻译出版的几本小说拿给他看,老公兴奋得两眼放光。
几年后,儿子上了小学,学校中午有小饭桌,只需要早晚接送即可,我便放心地重新回到阔别已久的讲台。当一连串流利的英语在同学们面前讲出的时候,他们都露出了崇拜的眼神。
我可以自豪地说,全职妈妈只是我的“闭关修炼”期,瞧,现在我复出了!
点评:在孩子婴幼儿时期,全职妈妈确实很有必要。当孩子渐渐长大之后,“三高”的全职妈妈可以考虑重返职场。当然,有心的妈妈不会把这段宝贵的时间浪费,她们会把这段时间当成“过渡期”,把“三高”变得“更高”,为将来回归社会做出积极的准备。
PART4、观点PK“三高”女性回归究竟是否属于一种浪费
网友观点
赞同回归:享受幸福生活,打造孩子未来
网友秦淮两岸:“三高”全职太太几乎是所有女人的最高梦想,培养一个优秀的高情商孩子,做一位温柔贤淑的太太,最重要的是还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练瑜伽、玩园艺、美容SPA、购物,把自己打扮得光鲜耀眼,把孩子和老公伺候得舒服开心,有什么不好?
反对回归:丧失个性自我,浪费人力资源
网友如水似烟:我是“三高”女性,但决不会选择‘全职太太’的角色,这样丈夫不仅是爱人还是老板。一旦出问题就要承受失恋与失业双重打击,年轻时打击一下是无所谓的,只是打击来的时候是不会顾虑你的年龄的。到人老珠黄的时候再把大学毕业证书翻出来,就已经是一张泛黄的废纸了。
专家观点
社会学家:“三高”全职太太的出现是一种时尚。现在的知识女性在实现自我价值的时候,需要在劳动市场和婚姻市场之间做出选择,这样的选择不仅仅是以物质收益为标杆的,于是回归家庭成为一种时尚。全职太太不仅仅是相夫教子,她们往往会把各种兴趣爱好重新拣起来,进一步充实自己。在网络时代,全职太太在照顾家庭之余,还能炒炒股票、投资基金,或者以开网店、“织”微博等方式与社会保持联系。
教育专家:下一代的素质和妈妈的素质直接有关。和老人带小孩、保姆带小孩相比,“三高”的全职妈妈更能够提高下一代的整体素质,日本、德国这些国家都是鼓励妇女当全职妈妈的。
婚姻专家:女人上班朝九晚五还有薪水可领,但是作为全职妈妈不仅要24小时全勤全心服务,还没有薪水,所以“三高”女回归前后应积极调试自己的心态。
PART5、思路拓展——世界“三高”女性全职妈妈生活展示
日本:全职妈妈组成“教育大军”
日本的家庭主妇通常都是“三高”女性。在日本要想成为一个出色的全职太太,受过高等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条件。通常情况下,日本的女性不管工作多好,收入多高,都会在生孩子之前辞职,回家安心做全职太太,这是女人最向往的职业。日本没有文盲,社会观点普遍认为是因为有一支全职太太这样的“教育大军”。
德国:高等教育是为“全职妈妈”做准备
25年来,许多德国女性接受了一流的教育,每年有10万名女生从德国的大学毕业。尽管这些女性接受了各不相同的专业教育,但她们现在全都从事同一种职业:家庭主妇。大多数女人会成为全职太太,只是不时打零工贴补家用而已。她们最初的学习只是为了将来当全职妈妈做准备。
美国:全职妈妈是“最合格的家庭教师”
美国“三高”女性回归家庭,不是回到厨房,而是给自己的孩子当家庭教师,高学历完全派得上用场。通常情况下,班上学习成绩最出色的孩子,母亲都是家庭主妇。通常情况下,美国的重点学校,90%的孩子的母亲是“三高”家庭主妇,专职于孩子的教育。
PART6、本刊视点:全职妈妈只应是你人生旅途的缓冲期
篇10
中国人的“年夜饭”从困难时期的一顿饺子,到改革开放初期的家庭聚餐,到餐馆聚会一位难求……经历了几个发展过程。到了2008年,我们再来审视“年夜饭”,你会发现因为价格、心理、文化等因素,特别是国家法定节日把除夕改为放假日,给“年夜饭回家吃”插上了翅膀,几千年传统的家庭聚餐年夜饭,又开始悄然走回家庭。
订座难,价格高,年夜饭成重灾区
在一些中小城市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年夜饭去饭店的风气方兴未艾,媒体不断传来难定座的信息――
《佛山日报》:受物价上涨影响今年年夜饭普遍加价,各大酒楼已基本满订。最早从2007年4月份开始,就陆续有客人前往订座,价位一般都比去年高出约200元。面对订座难价格涨的状况,不少市民表示会与家人一起自己动手,在家做一顿原汁原味的居家团圆饭,享受一下难得的“天伦之乐”。
《兰州日报》:兰州年夜饭预订火爆,虽然距离春节尚早,但一些中档饭店的包厢大部分被抢订一空。各饭店年夜饭的价格根据菜品的不同,从每桌五六百元到两三千元不等。近年普遍比去年涨了200-500元。一些饭店在接受预订的时候只制定了包桌的价格标准,而未制定相应的菜谱。所以没办法考量性价比是否合理,到时候被宰了也就只好认了。
因为价高难定位,不卖4人左右小桌饭,年夜饭被媒体称为“重灾区”。
除夕放假 年夜饭预订开始降温
但是在经济发达城市,年夜饭去饭店的热潮开始降温,特别是除夕成了国家法定节日,人们更有条件选择在家享受年夜饭了。
在首都北京,很多人表示今年年夜饭在家吃,并列举了5大理由:1.可以免去订座之苦;2.面对不断水涨船高的餐价,可以减少资金浪费;3.可以选择清淡可口的健康食品,免去大油大肉的伤害;4.可以与家人诉说家长里短,放点轻音乐,提升一点享受的情调;5.可以免去舟车之苦,不去街上游车河,到了饭店又要承受泊车之苦。
杭州《今日早报》报道:受刚刚公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的影响,第二轮的年夜饭预订比较冷清。这意味着,往年常见的“翻桌”现象,今年将大大减少。 业内人士预计,年夜饭市场出现了一个拐点,以此为契机,一向让顾客和商家都颇为头疼的年夜饭将逐渐重回家庭模式。
年夜饭在家吃才有“年味”
杭州市民严惠女士没在家吃年夜饭已经有5年了。以往每年到了12月,她都要提醒老公赶紧去预订年夜饭。但是今年严惠直到1月底仍然神情笃定地端坐家中,一点也不急。因为按照新的放假方案,2008年的春节长假从除夕就开始了。“原本在外面吃年夜饭也是因为没空准备,现在放假的时间改了,时间宽裕了,还是在家给一家老小做点各人爱吃的,比较有过年的感觉。”像严惠女士一样,今年有更多的市民选择了在家吃年夜饭,他们认为,在饭店里吃年夜饭虽然省事儿,但也“省”掉了不少在家吃团圆饭的乐趣。离开了家的氛围,年味也变淡了。
部分选择在家吃年夜饭的市民认为,年夜饭与家密不可分。年夜饭是合家团圆的象征,它的背后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着亲情、责任和孝道。
“在家吃”有新招 “厨娘”预订火热
同样是在家吃,但吃法上有了改革,融进了经济发展时期的新气象。某市记者从家政公司获悉,预订“厨娘”到家里做年夜饭的家庭很多,提供“年夜饭”服务的家政人员供不应求。
在一家家政公司预订了一名“厨娘”的孙女士说,自己家十多个人,觉得在饭店吃饭年味太淡。去年,她尝试着到家政公司请了一名烧菜不错的阿姨上门烹制饭菜,口味也不错。饭后兄弟姐妹们还可以在家聊聊天、打打牌,过年的气氛要比在饭店浓多了。
家政公司负责人说,今年,前来预订做年夜饭的顾客比往年要多,公司的“厨娘”很紧俏。现在,很多除夕夜做家宴的家政人员提出“出场费”,一顿至少要300元钱。
为了给选择在家吃年夜饭的读者提供方便,本刊作了美食大搜索,下面介绍几种清淡有利健康的菜品,给大家的年夜饭桌上锦上添花。
没吃过,自己做,经典私房菜大搜索
冻豆腐金针健康汤
用料:冻豆腐1块,泡好的黄花50克,榨菜丝15克,金针菇80克,肉汤、盐、胡椒粉各适量,香菜30克。
做法:1.冻豆腐解冻,用清水洗净,沥干水分,切小块;黄花及金针菇去蒂,分别洗净、沥干,金针菇对切两半;榨菜洗净;香菜洗净、切小段。2.锅置火上,倒入肉清汤烧开,加冻豆腐块煮至入味,依序加入黄花、金针菇、榨菜和盐煮熟,盛入碗中,撒上香菜段和胡椒粉即可。
提醒:这道菜可以作为节日大餐的餐后汤,清淡解油。
改良冬瓜百叶汤
用料:百叶就是豆腐皮,用百叶将肉馅包起来,一个个捆扎,充分浸泡在汤水中,豆皮清香充分溶在汤中。
做法:剁好的肉馅加盐、鸡精调味。捆扎:将买回的豆皮对切分成两张,将肉馅均匀放在一角慢慢卷起来,就像包婴儿一样然后用绳捆扎,最好用洗净的稻草,如没有用棉线替代,忌用塑料绳。炖煮:锅中放水,想喝多少汤就以1.5倍的量放水。将捆扎好的豆包放水中,水开之后小火继续,可在汤中添加冬瓜块。炖煮至冬瓜可食用即可调味出锅。撒上香葱若干,好看而鲜美。
提醒:汤菜均有,老幼适宜,很适合节日聚餐。
太极鱼茸鸡蛋羹
做法:1.将蛋黄、蛋清分开,分别加入鱼茸(鱼片也可以)、盐、味精打匀,再分别加入两倍的凉开水,搅均匀。2.取羹盘,用锡纸做好太极圆形放在盘中,左右分别倒入蛋液蒸20分钟即可。3.重新装盘淋上香油即可。
提醒:此菜利于吸收,软滑美味,特别适宜高龄老人。鱼片要用少刺的。
下酒怪味鸡蛋
用料:鸡蛋4枚,白醋、盐、黑胡椒少许,蛋黄酱2汤匙
做法:锅中放清水大火加热至沸腾,放入鸡蛋,改中火煮10分钟(可以加一点儿醋,有助于蛋黄凝固),煮熟后捞出冷却。2.将鸡蛋剥皮并对半切开,用小勺把蛋黄挖出,放入碗中。3.将挖出的蛋黄碾碎,加入白醋、盐、黑胡椒和蛋黄酱,搅拌均匀之后,把搅拌好的蛋黄放回蛋清瓣里就好了。
提醒:这道菜适宜做下酒凉菜,富含蛋白质,好做又少见。
煎炸西红柿
用料:西红柿1/4个(约25克)、面包粉10克、熟芹菜末少许、核桃油8克。
做法:1.将面包粉放入平底锅内,烤成焦黄色。西红柿用开水烫一下,剥去皮,切成薄片;2.将核桃油放入平底锅内烧热,放入西红柿轻煎至两面焦黄,盛入小盘内,撒上面包粉、芹菜末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