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汇报总结范文

时间:2023-04-24 08:56: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组汇报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组汇报总结

篇1

校领导以身作则,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推动学校快速发展。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从自身做起,在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和加强民族团结方面的情况,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在围绕发展稳定的大局,采取教职工大会、专题讲座、座谈交流、发放学习材料等学习方式,使全体教职工正确认识民族团结进步是国策。学校各学习小组认真负责,密切配合,把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当作事关大局的头等大事,积极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

二、加强德育工作领导,全面落实民族团结教育。

(一)统一思想,德育先行,加快学校发展步伐。学校拥有40年的建校历史,2018年顺利入迁新校址办学。要使学校在快速、稳健中发展,办出特色来,团结是基础,稳定是关键。奉行这一思路,在学校管理工作中,都将德育管理放于首位,让思想教育工作先行,以清晰的管理思路推出德育先行的管理原则,为学校平稳发展,各项工作有序运行创设了良好的氛围。

(二)依法治校,加大德育工作力度,创建规范、民主和谐的文明校园。学校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民族精神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诚信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中华美德教育、法制纪律教育、公共道德教育、环境保护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以及行为习惯教育等,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学校不断向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民主和谐的规范化校园迈进。学校在总结中积累,将德育管理融入到师生的日常生活行为习惯中。三重一大制度、教代会制度、校务教务公开制度等逐渐步入科学化、制度化轨道。

三、开拓创新,民族团结教育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学校积极探索加强民族团结的新思路、新方法,坚持不懈地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学校各族师生互相支持,亲如一家,保持了学校稳定团结的大好局面,促进了学校各方面工作的协调发展。主要做法有∶

篇2

关键词:工学一体化 PLC 职业教育 教学改革

学校有校风,班级有班风,校风和班风就是这所学校和这个班级的“神”。工学一体化教学的“形”已经众所周知:“根据工学一体化开发规程,从企业调研、召开实践专家访谈会,经过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和学习任务等环节到最后工作页和教学设计的完成。老师们根据明确工作任务、获取信息、制订计划、决策、实施与过程监控、总结评价完成教学”。然而,整个教学过程总感觉缺点什么,贯穿工学一体化的“神”在哪里?

一、工学一体化的“形”与“神”

教师在学校传授给学生的专业知识,在学生整个职业生涯中能发挥多大作用?有多少学生一生只从事一份工作或只在一个行业中工作?答案显然是较少的。我们无法保证学生一生只从事一个职业,那就要为学生考虑得更多些、更远些,我们的教育要着眼于学生的整个职业生涯。成功更多地取决于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而不仅仅取决于某种教学形式、某个专业。要更多地去重视德育教育,人格教育和C合能力的培养,综合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组织策划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专业能力等,这些不单单是德育老师的工作,也不应该把这些能力独立划分为公共基础能力,这些能力应该融入到所有课程中,是所有老师应承担的任务。如果在教学中不能有意识地把这些能力培养融入教学环节中,教学是不完整的,教学形式和内容再怎样改变也是“形”的变化,如果没有“神”融入其中,再怎样改革都不理想。教学改革如果只是课程数量、形式和内容的改变,没有内在改革思想和精神融入其中,那是有形无神的改革,把学生只当做学习的“工具”。所以笔者认为有意识地把德育教育、人格教育和综合能力的培养融入到工学一体化教学环节中就是工学一体化的“神”。这不仅仅按一体化要求规范操作,这是对教学的更高要求,它取决于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更要有教育者的奉献精神。

二、“形”“神”共聚的一体化教学在PLC课上的应用

笔者学校PLC课程工学一体化教学改革改变了原来只重视理论知识的系统性、技能要娴熟,而更加重视学生工作过程的学习、综合能力的培养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我们按照课程改革技术规程已经完成了职业与工作调研分析、典型工作任务提炼、课程框架确立、课程框架审定、课程标准的制定、学习任务的设计、课程方案的审定等,现已进入一体化课程运行阶段,已具备了“形”。

1.备课

包括备学生,备一体化课室,备教学设计和工作页等。

(1)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能否上好一堂一体化课取决于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更取决于教师对课堂气氛的调动,所以对所教班级学生的了解至关重要。哪些学生是市区,哪些学生是单亲或留守少年,哪些学生积极主动有组织能力,哪些学生表达能力强,这些信息都是教师调动课堂气氛和课堂管理的抓手,如果任课老师充分掌握了学生的信息,对一体化课的效果就会事半功倍。

(2)一体化课室是开展一体化教学必备条件。它包括理论区、小组讨论区、实训区、信息查找区等,各区有明显的划分。理论区配备一体桌凳若干、多媒体教学设备;小组讨论区桌椅按6人一组围坐摆放;实训区配备能够满足PLC一体化课的实训设备,笔者学校配备可编程序控制系统设计师三级考核设备18套,每套配备FX2N-48MR PLC一台,三菱D700变频器一台,GT1000触摸屏一台。信息查找区配备5套能上网电脑和5套参考书。只有对自己所能使用的教学资源了如指掌,才能更好地设计和掌握一体化教学。

(3)教学设计是教师导演课堂的剧本,工作页是学生在课堂里的路线图。一份教学设计要把一个学习任务的所有内容设计出来,包括工作情境,I/O分配表、PLC选型、PLC程序设计、变频器参数设置、触摸屏画面绘制采取什么方法等。在教学设计中除按一体化规范要求“形”必备的环节和教学内容外,还要将“神”融入其中。为此教师有必要增加一些环节和内容。例如,为了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可以安排他们多发言和汇报;为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可以设计一些加分项和扣分项等,让他们必须团结协作才能获得加分。教学设计内容的实现离不开工作页的帮助,工作页是学生一体化进程的指导书和笔记本,更是一本工作记录。这些课前的准备情况,决定着一体化课程的效果。

2.课堂

(1)课前。老师提前5~10分钟进入一体化课室,打开门窗进行通风,调试好电脑和投影。教师整理好自己的工作服,注意袖口和领口的扣子要扣好,挺胸抬头,精神饱满地站在课室门口迎接学生。为人师表,熏陶学生。看到学生过来,主动热情地向同学们问候“同学们,早上好!”当学生看到老师的表率会自觉整理自己的工服,打起精神来,有礼貌地回应“老师,早上好!”这就是以“神”传“神”。

(2)课中。分明确工作任务、获取信息、制订计划和决策、现场施工、总结评价环节。教师根据一体化教学环节,首先用工作页和视频等方式向学生介绍工作情境,引出工作任务。

首先,明确工作任务。根据工作情境中所涉及PLC、变频器、触摸屏等所涉及内容向学生提出要求,要想完成这个任务还需要掌握哪些信息。要求用卡纸的形式将需要掌握的信息在白板上展示。要求以小组为单位,成员之间彼此沟通,最后推荐出一名同学进行汇总和汇报,汇报内容要包括自我介绍、本小组成员情况、分工情况、小组成员发言情况,讨论过程中成员参与度和积极性怎么样。要求汇报人面对同学们,站姿端正自然,声音洪亮,语言标准流畅。全部汇报完成后各小组相互点评,老师最后进行点评并将各类信息进行汇总、展示和完善,并给各组打分。老师点评时注意发现学生和各组的优点,以表扬为主,对存在的不足和缺点适当提醒点到为止。如有安全隐患问题必须明确提出,严令禁止。

其次,获取信息。根据汇总的信息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获取,为每组提供一套5本的相关参考书和一台能够上网的电脑,由组长根据组员情况和信息的难易程度综合考虑进行分工,简单的问题可以借用参考书来完成,不好查找的问题可以借助网络。各组完成后要推荐一人进行汇报,推荐人员为未汇报过的学生。汇报内容包括自我介绍、工作是怎样开展的、如何分工、成员参与度如何、完成效果怎样、工作中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最后老师根据各组工作开展情况和汇报情况给予点评和打分。

再次,制订计划和决策。根据任务要求和所获取的信息要求各组制订工作计划,计划包括物料单、工作流程和人员分工,工作计划要具体细致,每项工作要责任到人,流程要遵守PLC项目操作规范,包括I/O分配表、PLC选型、PLC程序设计、变频器参数设置、触摸屏画面绘制等,整个计划要有全局意识和安全意识。计划制订完成后将计划用大头笔书写在0号白纸上,张贴在白板上,每组要推荐一名未汇报过的同学对照计划书进行汇报,汇报内容包括自我介绍、计划制订的思路和工作流程、人员分工、小组人员参与度、小组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汇报后老师对各组进行点评,对各组存在的问题不要全面指出,允许存在问题,只要不涉及安全就可以让学生操作,在操作过程中发现问题,学生的印象更为深刻。最后老师给各小组评分。

第四,现场施工。现场施工就是学生按计划进行操作,各组物料员拿物料蔚娇夥苛烊器件,各组成员按任务分工表分工合作。老师在此环节起到巡视的作用,在巡视过程中尽量不要干预各组的工作,有个别学生提问也尽可能委婉地不要回答,目的是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让小组内部先解决,解决不了借助网络解决。如果出现普遍问题则需要暂停操作,老师进行统一解答后在继续进行。巡视过程中要详细记录每位学生和小组的工作,并给予评分。

第五,总结评价。各小组施工完成后,对PLC系统成果进行展示,各小组推选出一名未汇报过的学生进行汇报。汇报要求总结小组从任务下达到现场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如何解决的,成功的小组总结成果和收获,对为完成的小组总结失败和未完成的原因。每个小组汇报完后请同组的其他成员对本次任务进行分享,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找出各组的优点进行表扬,特别表扬团队协作能力强的组和表现突出的组员,给学生指出明确的导向,要重视口语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行业规范、7s管理等综合能力。

评价分为个人自评、小组评价、老师评价三方面。要求学生在工作页评价表内完成自评内容,要客观公正,对自己的学习态度主动性、团队合作意识,明确任务、获取信息、制订计划和决策、实施进行评价。小组评价是采用每位小组成员针对各项彼此打分,然后取平均分为小组评价分值。教师评价是教师根据学生在各环节的评分、参与度、表现、学生汇报情况等进行评价。

(3)课后。要求学生将课上的学习内容、问题、出现的情况,如何解决的,存在什么问题,有什么收获认真总结,书写在工作页上。没有总结就没有进步,教师要认真总结此次一体化课的开展情况,好的地方继续发扬,不足的地方及时完善,为以后课程的开展奠定基础。

篇3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 小组合作学习 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6-0228-01

1 引言

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大力倡导小组合作学习,它是在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内容给每个小组布置一定的学习任务,让小组成员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提升学习的效果。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实际的需要,运用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学习效果。如何保证小组合作学习实施的科学分组、布置任务、学习汇报和教师点评“四环节”的经济性和实效性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

2 小组合作学习的“四环节”

2.1合理分组,动态管理

笔者在低年级体育教学中进行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两个班级以传统分组进行授课,另外两个班级均衡分组,选出小组长。一学期下来发现对照组男女体能及掌握动作的水平差异性不大,甚至女生队永远更加乖。而实验组则出现组长能够管理好本组的常规,带领学生认真参与练习,学生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很好,各个项目的掌握情况也基本达到良好以上。

经过实践证明,小组合作学习中,小组划分切忌随意和一成不变。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之间在家庭背景、知识经验、学习能力、体能等方面都存在个体差异,有些学生能力强,学习好,自认为能解决任何事,拒绝与他人合作;有的学生则性格孤僻,不愿意与他人交流;还有的学生性格嚣张,不服管,同学之间的合作更是无法无天,扰乱小组合作等等。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逐步帮助学生体验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它不仅能帮助自己解决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提高个人的能力,而且还能促进学生之间的友好相处,建立信任和团结。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团结、友爱、紧张、活泼,荣辱与共,为了共同的目标努力,共同成长。

2.2布置任务,机会均等

分组完成之后,教师要根据相应的教学内容给学生布置一定的教学任务,让学生在自己的小组内共同讨论,在小组的合作下取得相应的探究成效。当然,要做到这一点,教师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任务的布置难易适中。原因在于,一旦任务过难,小学生会达不成学习任务,不仅会打击他们的学习信心,而且还可能使得小组合作学习无法产生应有的效果。反之,一旦任务过于简单,学生就会轻而易举地完成任务,无法有效拓展学生的能力。由此可见,教师所布置的任务应该难易适中,确保学生能够在合作中得到学习。

(2)教师在布置任务时应尽量布置一些通过集体合作才能完成的任务。原因在于,只有通过集体合作才能完成的任务才体现出了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意义。这也就是说,教师必须要善于研究体育教学内容,充分把教学内容运用到合作学习中。

(3)在小组成员讨论的过程中,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无所事事。在这个环节中,教师不仅要密切关注小组成员的表现,而且还要适时地提醒个别不认真讨论的成员,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够积极投身到学习讨论中。由此可见,通过学生在小组内的自主讨论,他们明白了个人在集体中的作用。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到应该具备的知识,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2.3汇报反馈,共同进步

小组合作学习的第三个阶段是汇报,这里所说的汇报,指的是小组成员依据讨论出来的结果,向教师和全体学生汇报。在这一环节,需要注意:

(1)教师要指定小组内的一个成员进行汇报。汇报的成员可以是小组组长,还可以是小组内的其他学生。汇报成员肩负着总结小组所讨论的结果的任务,他的发言代表的是全体小组成员的思想和意见。

(2)在小组成员汇报的过程中全体成员要认真倾听。每个小组成员在汇报的过程中,全班其余学生都要认真倾听其观点。这不仅有利于思想的传播,而且还可以使得全体学生知道讨论的结果,因此,是非常有利于全体学生学习的。

2.4教师点评,巩固升华

教师点评是搞好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方式的最后一个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教师是主体,对全班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的表现形式等方面都可以进行一定的评价,让学生知道自身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表现。

(1)教师在评价的过程中要注意以鼓励为主。实践证明,通过鼓励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得到精神上的愉悦,这对于进一步刺激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学习活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教师来说,不仅要鼓励那些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表现比较优秀的学生,对于那些表现不太积极的学生也要积极鼓励。总之,只要学生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步,教师一定要用善意的鼓励增加学生的信心和动力。

(2)教师要在点评的过程中总结小组合作学习的经验和教训。这一点对于进一步搞好小组合作学习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在取得了一定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为以后开展类似的教学活动奠定经验基础。因此,教师要指出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所取得的成绩,同时还要指出还存在着哪些不足,并总结反思这些成绩和不足。

综上所述,体育教学不是简单的传授动作技能,也是一门科学,一种艺术。颠倒课堂理念下的体育教学要求我们在小组合作具有实效性,通过实践得出,小组合作不是只是形式。要想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充分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就需要依据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要求,在步骤中做到科学分组、布置任务、学习汇报和教师点评四个环节,使得学生在小组成员共同合作学习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和讨论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毛振明,于素梅主编.体育教学方法选用技巧与案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

[2]张建辉.“小班”体育教学中的“八个分层”[J].中国学校体育,2009(12).

篇4

1、公司防汛工作组织机构以文件形式通知公司各有关单位,

公司各单位同时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并上报公司防汛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2、各单位防汛工作领导小组应根据上级文件规定和机构改革人动情况及时作出相应调整并上报。

3、防汛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和指挥本单位的防汛工作,并负责向上级防汛办公室汇报有关情况。

4、防汛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编制本单位的防汛抗灾现场应急处置方案,汛前至少组织一次演习,以检验预案的执行力。

5、防汛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和布置本单位防汛工作,并对本单位的防汛工作提出要求。对于突发的汛情、灾情,防汛工作领导小组应立即召集临时会议,提出应对汛情、灾情的紧急处理方案并迅速实施。

6、防汛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汛前本单位防汛准备工作的全面检查,并将检查发现问题形成书面材料上报并落实整改。

7、防汛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及时传达上级转发的天气信息,及时了解河道来水及天气变化情况。提前准备,做好预防工作。

8、防汛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本单位防汛物资的管理,负责上报防汛物资需求计划;汛期结束后负责组织防汛物资的清理。

9、当救灾现场发生可能威胁人身和设备安全的情况时,现场指挥的防汛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并及时向上级领导小组汇报。

防汛办公室工作制度

1、防汛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汛前工作安排、防汛设施检查、防汛物资管理、汛灾情统计上报、防汛工作总结、地方气象及汛情通报、组织通信联络、防汛车辆调配等相关工作。防汛办公室设在生产技术计划科。

2、在公司防汛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认真学习并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有关防汛工作的方针、政策、法令、法规。

3、在汛前更新防汛工作手册,包括本单位防汛人员名单和联系方式、防汛值班室地点和电话、防汛物资储备情况、防汛车辆准备情况、防汛应急预案准备等。

4、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的要求,组织对公司各单位汛前、汛后防汛检查,对检查出的问题落实整改,限期完成。

5、协助公司防汛领导小组做好上级有关单位的防汛检查的迎检工作。

6、参加公司防汛领导小组组织的各种防汛工作会议,落实安排防汛工作。

防汛岗位责任制

1、公司防汛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全公司防汛工作。

2、防汛办公室负责全公司防汛工作的日常工作。

3、各单位负责本单位的防汛工作:

电力调度中心负责调度、通信系统的防汛工作。

运检中心负责全公司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35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的防汛工作。

供电所、电力客户中心负责所辖10千伏及以下配电线路及设备防汛工作。

4、各科室负责对分管范围内的防汛工作进行管理、指导:

营销农电科负责督促、检查供电所(电力客户中心)、重要用户防汛工作,配备保安电源。

办公室负责办公场所、车辆的防汛工作。

党群工作科负责防汛期间的新闻报道工作。

财务资产科负责防汛资金的准备和支付。

人力资源科负责防汛人员的培训。

安全监察科负责防汛安全监督。

行政事务科负责防汛期间后勤保障工作。

生产技术计划科负责发变电站、35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的防汛工作。

防汛工作奖惩办法

1、防汛工作完成情况将纳入各科(室)、单位领导干部任期政绩考核和员工绩效考核范畴。

2、奖励办法:每年汛期结束后,各科(室)、单位应认真进行总结评比。将防汛工作中成绩突出、作风严谨的集体和个人以书面材料上报公司防汛办,经公司防汛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后给予一定的精神与物质奖励;对汛期发现重大缺陷、排除重大险情以及在抢险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各单位应及时向公司报告,公司防汛办审核并报防汛工作领导小组批准后给予重奖。

3、惩处办法:

①对上级防汛工作文件及会议精神贯彻迟缓、执行不力的单位将在全公司范围内通报批评。

②防汛工作上报内容错误,未造成损失的;汛期防汛值班人员执行纪律不严、值班室电话不通、关闭手机,未造成损失的;挪用防汛物资、车辆,未造成损失的;除对有关单位通报批评外,对相关人员将按有关规定给予通报批评、扣发奖金、待岗培训、降职降薪处理。

③汛期或灾情发生时行动迟缓、组织混乱、不听指挥的单位和个人,有第⑵条规定中行为,且造成重大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的,将按照《防洪法》及国家有关法规给予一定的行政处分,直至报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防汛文件管理制度

1、各单位防汛办公室应加强防汛文件的管理,并设专人负责管理上级防汛文件,不得造成损坏或遗失。

2、文件管理人员应及时将公司、地方防汛指挥机关下达的防汛文件传达到每一个人,不得以任何借口拖延。

3、公司防汛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人应及时阅示防汛文件,组织领导小组成员学习文件精神,并签署明确意见交防汛办公室转发到各二级单位。

4、各二级单位收到公司及地方防汛文件后,应认真学习并贯彻执行,及时反馈执行情况。

防汛物资(车辆)管理制度

1、各级防汛工作领导小组在布置当年防汛准备工作时,应同时下达防汛物资计划。防汛物资计划由防汛抢险责任单位负责编制,防汛办公室审核,防汛工作领导小组审批。

2、防汛物资包括发、输、变、配电设备备品备件、车辆及维修备件、排涝设备备品备件、通讯设施备品备件等。

3、防汛物资由各单位上报,防汛办公室审核,经主管领导签字、公司防汛领导小组审批后,由防汛办公室负责采购。各单位集中造册保管,存放防汛物资的仓库应有防潮防淹措施。公司防汛车辆以及各单位抢修车辆要求车况良好,定人管理,定人驾驶,定点存放。

4、防汛一般物资的领用由防汛抢险责任单位开具领料单,经防汛办公室审核;重要物资领用须经防汛领导小组组长批准;紧急情况下可先领用,但事后必须补办相关手续。严禁擅自将防汛物资挪作他用。

5、防汛物资、车辆管理部门在汛期应执行二十四小时值班制度,值班室电话、相关人员名单和联系方式须报防汛办公室备案。负责防汛物资管理、车辆管理、防汛车辆驾驶的人员必须24小时开通手机。

6、防汛抢险责任单位在正常情况下,经办理必要手续后,可领取一些常用防汛物资备用。

7、汛期结束后,防汛工作领导小组应组织防汛物资进行清理,未使用的可视情况转为正常生产用品。

防汛值班制度

1、每年5月1日至10月31日为汛期值班阶段(特殊情况按上级要求执行),汛期值班实行二十四小时交接班制。公司防汛值班机关防汛值班人员负责,值班室工作日设在生产技术计划科,休息日及夜间值班设在调度值班室,节假日按照应急值班安排值班。

2、各单位在汛期应设专用防汛值班室,值班室应有各相关部门的值班电话,应有防汛工作领导小组及各值班抢险队伍人员名单、联系方式(包括办公室电话、宅电及手机号码);防汛领导小组成员及防汛办公室人员必须24小时开通手机,确保汛期通信联络畅通。

3、各单位领导及防汛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应参加汛期值班,节假日和有重要供电任务期间应由主要领导值班。

4、各单位应建立汛期值班工作记录,按值交接,防止工作出现漏洞。坚持汛期值班交接制度。汛期值班人员应遵守值班纪律,不得迟到早退,严禁擅离岗位。

5、值班人员在岗期间应了解河道来水和天气变化情况,负责检查本单位各相关人员到岗情况,做好相关记录。

6、如遇紧急汛情,值班人员应立即向本单位防汛工作领导小组做出汇报,同时通知防汛抢险队伍、器材和物资待命。

7、各单位防汛值班室地点及电话号码每年应向公司防汛办公室书面报告一次,公司还应向地方防汛指挥机关报告。发生变动也应及时汇报调整。

8、防汛值班电话任何人不得无故占用,要保持通讯畅通。

9、汛期公司值班人员每天要与各生产单位联系,了解各单位在防汛期间工作情况。

汛后总结报告制度

1、每年汛期结束后,各单位防汛办公室(值班室)应将本单位本年度防汛工作情况以书面形式向公司防汛办公室汇报。

2、报告的主要内容:

①防汛工作领导小组工作开展情况;

②防汛设施检查维护情况;

③汛情处理情况;

④汛期值班情况;

⑤防汛物资、车辆使用情况;

⑥灾情评估及灾后恢复情况;

⑦汛期表现突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

3、总结报告应以实事求是为前提,内容全面、语言精炼,经验教训总结深刻到位。

汛期通信管理制度

1、各单位必须重视汛期通讯安全问题,积极落实有关工作部署,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做好防汛通信保障各项工作。

2、通讯网络应安全可靠运行,在遭遇突发事件时应立即响应,保证以最短的时间到达抢修现场恢复设备的正常运行和通信畅通。

3、全公司各级防汛领导小组成员手机必须24小时开机。遇重大事故应及时向公司领导汇报,应急小组应服从公司领导的统一部署。

4、防汛领导小组、防汛办公室、防洪抢险队等成员在汛期不得随意更换通信工具号码,因故确需更换的应报防汛办公室备案后方可更换。

汛期巡检、联系、通报、汇报制度

1、各单位防汛工作领导小组应明确分工。汛期应对各项分管工作和设备组织巡视检查(正常15天为一周期),必要时进行特巡和夜巡,危险部位要派专人24小时看守。

2、各单位防汛办公室应详细记录巡检情况和采取的措施,每周五下午向公司防汛办公室汇报一次本单位防汛工作情况。

3、遇到突发灾情时,防汛办公室应立即向本单位防汛领导小组、公司防汛主管部门汇报,同时按照防汛现场应急处置方案采取相应措施。

4、汛期巡检各生产单位领导要亲自带班,认真负责,亲临第一线指挥防汛工作。

5、巡检人员要忠于职守,尽职尽责,保证巡检质量,确保设备安全渡汛。

6、巡检中如发现异常隐患,应立即向本单位领导汇报,由单位向公司防汛办公室汇报。如情况紧急也可以越级直接向公司防汛办公室汇报。

7、汇报时双方人员要互相记录对方姓名

、时间、险情内容,完整记录下来后,向对方复诵一遍。

8、公司防汛办公室值班人员接到险情报告后,根据具体情况向县防汛指挥部及广元电业局有关部门汇报。

汛期灾情和损失统计与报告制度

1、发生灾情时各单位防汛办公室(值班室)应立即向本单位防汛工作领导小组、公司防汛办公室、地方保险公司报告。

2、汛期灾情报告正常情况下应采用书面形式,特殊情况时可先电话、传真,事后书面补报。

3、发生灾情后,公司各级防汛领导小组应各司其职,迅速而有序的调配人员、物资和车辆进行救灾;灾情稳定后,应及时组织对灾情损失的评估,形成书面材料向相关科室汇报。

4、各单位在发生下列情况时,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向公司防汛领导小组主要领导及其办公室汇报。

①发生重大汛灾情致使10kV线路较大面积倒杆、35kV系统较大范围停电、110kV及以上系统跳闸或可能导致上述情况者:一小时内报告简要受灾情况;两小时内报告处置情况,并在灾情处置结束前每两小时汇报一次;随时汇报灾情现场发生的新情况;灾情处置结束后48小时内书面报告受损情况。

②防汛期间发生110kV及以上系统设备重大异常、系统跳闸等情况者:一小时内报告简要情况;二小时内报告具体原因及其处置情况;处置结束后24小时进行书面汇报。

5、公司防汛办公室将受灾、损失汇总后,报广元电业局防汛办公室或县防汛总指挥部。

6、各单位上报的数据要准确、迅速,不得虚报、瞒报、伪造、篡改。

汛前检查与消缺管理制度

1、防汛工作检查应在每年五月前进行。

2、检查范围主要包括:所辖发、输、变、配电设施;防汛用电设备及设施;供电所管理的供电线路及相应电气设备;生产办公用房、职工生活区房屋排涝设施及防渗漏措施。

3、检查项目主要包括:发、变电设备修试情况;发、变电站防洪水倒灌措施到位情况,发、变电站强制排水设施的运行情况以及挡水设施情况,发电站引水渠道、堤坝有无垮塌、滑坡情况;线路设备防倒杆、倒塔及防基础冲刷、塌方措施。

4、检查工作由防汛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生产、安监、营销农电、办公室及后勤等部门人员参加。

5、检查中发现的各类缺陷、问题应形成书面材料,经防汛工作办公室及领导小组审核后,落实至相关主管部门进行整改,或根据需要向地方政府汇报。防汛工作办公室负责协助、监督相关单位于五月下旬将缺陷整改到位,并向防汛领导小组及上级主管部门汇报整改情况。

6、防汛检查工作应布置及时、责任明确、检查全面,发现的各类问题、缺陷应及时整改,做到闭环。

7、巡视检查人员发现隐患后,应立即做好记录并向本单位防汛领导小组报告。由基层单位向公司防汛办公室报告,公司防汛办公室值班人员接到报告后,作好记录并组织有关单位进行处理。

8、如汛情太大本公司已无法解决,则应立即向本县防汛指挥部及广元电业局报告,请求支持。

篇5

广东高一学生

【活动目标】

1.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感受粤剧博大的内涵,品味粤剧悠长的韵致。

2.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情,提高自我的文化艺术修养。

3.锻炼收集、整合资料、培养语文综合能力。

4.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广东粤剧知识,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兴趣;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活动安排】

前期准备阶段、活动展示阶段、活动汇报总结阶段

【活动过程】

一、前期准备阶段(2周)

(一)布置全班性任务,活动普及每一位学生:

(1)每人至少准备一份粤剧资料。(如:书面材料、影音资料)

(2)每人至少熟悉一份粤剧作品

(3)每人至少了解一段戏文或学唱一段。

(二)根据所有材料情况,具体分组及任务安排

1.粤剧汇报组

要求:

(1)收集整理粤剧材料并整合班级其他同学收集的信息。

(3)熟悉粤剧的特点,了解代表曲目、戏文及名角名演。

(4)准备一份大约200-300字的发言稿,作好充分的口头表达的准备,(时间:三分钟。要求:精彩、熟练)

2.粤剧宣传组

内容:

(1)黑板报:以“粤剧天地”为主题主办一期精美的板报。

(2)手抄报:以介绍粤剧知识为主题制作手抄报,做到质量高、内容精、版面新。

3.粤剧表演组

内容及要求:

(1)学会表演某一选段。有条件可制备脸谱和服装,时间15分钟内

(2邀请粤剧演员或有经验的人士亲临现场指导并表演。

4.粤剧辩论组

内容:

(1)确定好辩论主题:如,正方:传统粤剧作为我们的精神财富应该保留。反方:中国传统粤剧已经跟不上时代节奏应该摒弃。

(2)分成正反两方,并按各方论题组织材料,作好论证准备。

(3)选好各辩辩手,明确各辩任务。

(4)注意学习辩论技巧。

5.调研访问组

要求:

(1)该组活动时间应贯穿整个综合性学习的始终,从前期准备到活动结束的总结。

(2)活动地点可以遍布学校内外,校外可以采访家庭、社会、剧团;校内可以采访其他组的成员和本班以及学校的所有老师。

(3)确定调研内容、步骤及对象。

(4)设计好调研问卷并统计好相关数据。

(三)注意事项

1.各组人员中排名第一位的学生为活动负责人,负责安排布置小组内活动,并督促其他成员按时完成任务。

2.小组成员团结协作,明确任务,端正态度,积极完成各自任务。

3.活动中有疑问和难处可以取得家长与班主任的支持,创造性的开展活动。

二、活动展示阶段

(一)粤剧宣传组展示设计好的黑板报,在班里传阅制作的手抄报,向大家宣传有关粤剧的知识。

(二)调研访问组完成了调研问卷的访问后,在中间阶段向老师作一个简单汇报,了解其中的进程。

三、活动汇报总结阶段

以名为“走近粤剧”的主题班会形式进行活动的汇报总结

参与人员:语文老师、主持人、汇报组、表演组、辩论组、调研组、宣传组

【时间】120分钟

【过程】

(一)激趣导入(10分钟)

1.幻灯播放一段现代版粤剧《帝女花》并展现丰富多彩的粤剧画面

2.介绍今天的活动汇报阶段的活动过程:各抒己见话粤剧、南腔北调演粤剧、群腔舌剑论粤剧和活动总结

(二)活动过程

1.活动一:各抒己见话粤剧(35分钟内)

(1)第一个环节由粤剧汇报组向大家汇报粤剧知识,可通过多种形式分别汇报,例如幻灯片、视频等,每组一名组员介绍,每人限时3分钟。

(2)进入第二环节:手抄报展览。请粤剧宣传组解说员们介绍手抄报的内容(5分钟)

(3)调研组汇报调研成果及调研组员说说其中的苦与乐,每人限时3分钟。

2.活动二:南腔北调演粤剧(25分钟)

(1)学生粤剧表演

(2)要求学生认真观看,看完后就其中一段谈谈自己的感受,或者对某段戏文简单品析

3.活动三:群腔舌剑论粤剧(30分钟)

(1)辩论组的同学按照确定好的辩论主题进行一个小型辩论赛。

(2)老师对整个辩论赛简单点评。

(三)汇报活动总结(20分钟)

1.学生对本活动进行总结

先让每组的负责人进行简单的总结,就自己组内的工作谈谈收获;各组员也可以自由发言,抒发个人感受。

篇6

关键词:花卉栽培;项目驱动;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10-0101-03

项目驱动教学法是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种教学方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新方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方式获得的。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项目驱动教学法能更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项目驱动式教学应用于高职课程中的意义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必须努力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院校课程教学改革中,项目驱动教学法被广泛接受和推广,越来越多的专业、课程都在尝试、使用这一新的教学方法。但是,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项目驱动教学法在很多课程的教学中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一)伪项目驱动式教学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很多课程在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法时,对其理论认识不足。有些教师在开展项目式教学时,只是简单地把原来课程中的章节内容换成几个项目,授课内容、方法还是按照传统教学方法,教师讲得无趣,学生学得被动,完全没有发挥项目驱动教学的作用,可谓是“新瓶装旧酒”。

(二)孤立的项目驱动式教学影响学生的参与水平

也有很多课程在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法时,完全抛弃传统的教学方法,整个课程由教师组织设计成几个项目。这种教学方法由于打破了原有的课程体系,也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课程完整系统的知识逻辑体系。这样往往就造成学生对本课程内容知识掌握不够系统、完整,特别是对一些基本知识、基本原理掌握欠缺,而这些知识的缺失又使得学生在项目式教学中力不从心,严重影响自主参与的积极性和水平。

(三)在传统教学基础上实施学生为主体的项目驱动式教学是一种新思路

应提高对项目驱动教学法的认识,在教学设计时探索一种传统教学与项目驱动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项目驱动教学成为传统教学的有益补充。同时,避免单纯项目式教学存在的不足也是高职教学中一种新方法的尝试,对高职教学改革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花卉栽培》是高职园林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是园林专业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园林设计、城市园林、绿地规划等课程的重要相关课程。本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掌握花卉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掌握从事花卉生产、管护和应用的实践技能,掌握主要花卉的生产管护技术。本课程内容广泛,实践性强,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急需运用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因此,根据项目驱动式教学改革创新的思路,针对《花卉栽培》课程特点,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教改实践。

高职《花卉栽培》课程项目驱动式教学改革的实践

(一)项目驱动式教学改革的整体思路

本次教学改革是要探索一种传统教学和项目驱动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新模式,充分发挥两种教学方法的优点,避免彼此的缺点。主要思路是压缩传统教学进行精讲,开展学生完全自主的项目式教学。在项目驱动教学环节,借鉴科研课题实施的经验方法,由教师根据课程知识内容及与之相关的行业内容,设定项目的类别、方向,项目的选题、项目实施、项目的总结等都由学生自主完成,在实施过程中教师给予相关指导,并根据学生项目实施的情况和项目总结报告给予综合评分。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起到引导、组织的作用,鼓励学生广泛自主选题。学生可以组成项目组联合选题(限定每个项目人数不超过5人),充分发挥项目驱动的积极作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创新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设置选题、中期检查、结题报告三个环节,每个环节安排4学时。每个环节都安排学生上台发言汇报,当堂提出问题、建议,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和交流学习的平台。最后结题时,聘请专家、教师做评委,对每个项目进行评分。根据项目实施的具体情况,取得的成果,项目汇报材料和评委评分等建立综合评分标准,并对每个项目进行打分。项目成绩结合课程考试成绩得出学生本课程的综合成绩。最后,对实施的项目进行综合评比,评比出优秀项目组和优秀项目成果。通过两学期的评比建设,建成《花卉栽培》课程优秀项目资源库。本项教学改革整体实施路线如图1所示。

(二)《花卉栽培》课程项目驱动式教学改革的实施

制定《花卉栽培》课程项目选题的类别方向 根据《花卉栽培》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内容,结合高职学生自身的能力特点,从提高学生对《花卉栽培》课程的兴趣和锻炼学生独立实践动手操作能力的目的出发,制定了适合本课程项目驱动教学的项目类别(6类11个方向)。项目类别方向如表1所示。对课程项目的每个类别方向进行主要的介绍说明,提出项目实施的要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项目类别方向进行自主调研学习。

课程项目选题 以班级为单位,每个班级的学生自由组合成小组,每小组不超过5人,由1人担任小组项目主持。根据课程项目类别方向的要求,由学生小组自主选择方向,每个方向不得多于3个小组组织实施。班级课程项目选题表如表2所示。

制定实施计划,完成开题报告 课程选题确定后,每个小组根据项目要求,制定实施计划,完成项目开题报告。开题报告表的格式如表3所示。

制定评分标准,形成开题成绩 项目驱动式教学改革实施过程化管理,利用2课时的时间,组织实施开题。每个小组由项目主持人介绍本小组的项目实施计划,教师提出指导修改意见。根据每个小组的开题报告和学生的介绍情况,制定评分标准,形成各小组的开题成绩。开题成绩评分表如表4所示。

课程项目的中期检查 项目实施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每个小组由主持人负责组织,各成员协调分工按照计划实施各自的项目。在这期间,教师督促、检查学生的项目进度,并给予方法上的指导。在学期中间,安排2课时进行课程项目中期检查。由每个小组根据本组项目实施的情况填写项目中期检查表(见表5)。

计划安排 每小组由项目主持人根据中期检查表的内容介绍本组项目实施的情况和下一步的实施计划安排。教师根据各组的汇报情况,对每个小组实施情况进行评价并给予下一步实施的指导意见。最后,根据各组项目实施和汇报情况给每个小组评分。中期检查评分表如表6所示。

课程项目结题 每个小组在项目实施完成后,要进行项目汇报和成果展示。在学期末,组织安排2学时进行课程项目结题汇报。由各小组主持人按照项目结题汇报表的内容进行本小组项目实施情况总结和成果展示。项目结题汇报表格式如表7所示。

形成小组结题成绩 在项目结题时,组织花卉专业的3名教师对每个小组的项目实施情况和成果进行综合评价,并根据成果和汇报情况对每个小组打分,形成小组的结题成绩。项目结题汇报评分表如表8所示。

项目小组成绩和个人成绩的评定 项目小组成绩采取过程化管理综合评定。每个小组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都有开题成绩、中期检查成绩和结题汇报成绩,这三个成绩的平均成绩形成小组的项目最终成绩。小组项目评定表如表9所示。

评选优秀项目小组 根据每个小组的最终成绩,评选出班级优秀项目小组,对优秀项目小组的成果进行分类整理,建立课程优秀项目资源库。学生个人成绩采取小组成绩和学生自评相结合的方法评定。每个项目由项目主持人组织每个成员根据自己的完成情况进行自评打分,根据公式“个人成绩=(小组成绩+自评成绩)×100”来评定每个学生的个人项目成绩(如表10所示)。

高职《花卉栽培》课程

项目驱动式教学改革的经验总结

(一)充分利用博客等网络资源建立课程项目管理平台

在实施高职《花卉栽培》课程项目驱动式教学改革之初就注册建立了“花卉家园”网络博客,利用网络博客平台进行课程项目的管理。在博客中,分类建立教师、班级的管理论坛。项目实施涉及的类别方向、说明细则、管理要求等方案表格都在网络上,以便于学生查阅。班级小组选题情况以及各小组项目实施进展情况都由学生在网络上更新,便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项目进展并给予指导。

利用博客网络资源建立课程项目管理平台具有以下优点:(1)较高的网络普及率便于学生随时查阅了解课程项目实施的具体细则要求,教师也利用网络资源及时掌握项目的进展情况,激发了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2)可以节约项目管理成本,实现无纸化管理,各小组的汇报表格、成果展示等都在网络上进行,无需打印,大大节约了实施成本;(3)利用网络可以很好地进行资源的汇总整理,形成丰富的资源库。

(二)真正实现学生主体、过程化管理、综合评分

在项目驱动式教学改革实践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紧紧围绕提高学生真实技能设计多个项目方向,供学生自主选择。学生在实施过程中本着“解决某个问题”、“完成某项任务”的思路来学习专业知识,实践专业技能。

(三)教学成果显著

在高职《花卉栽培》课程项目驱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创新,也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果:(1)建立了高职《花卉栽培》课程项目类别、方向汇总表;(2)制定了《花卉栽培》课程项目综合考评标准;(3)形成了《花卉栽培》课程优秀项目资源库;(4)建立和完善了高职《花卉栽培》课程项目管理网络平台。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建构主义 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中学语文教学,2002(8).

[2]冯燕.高职园林技术专业花卉栽培课程教学策略探索[J].辽宁高职学报,2007(8).

[3]李继芳.基于“项目化”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究[J].计算机教育,2007(9).

篇7

一、调研型案例教学的概念与作用

(一)概念

案例教学(CaseMethod)是由美国哈佛法学院院长朗代尔(C.C.Langdell)于1870年首创,后经哈佛企管研究所所长多汉姆(W.B.Doham)推广。因具有教学相长、生动具体、直观易学、易于调动学生积极等优点,哈佛案例教学法逐渐成为全球教学模式的典范[1]。1990年以后,案例教学法在中国教育界逐渐推广,主要应用于公共管理、法学、医学等学科,但在城乡规划学和建筑学课程教学中还处于初步应用阶段,尤其在居住区规划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还处于空白。按照学生对案例的使用方式,笔者把居住区规划设计课程中的案例教学分为倾听型、体验型、调研型、探讨型四种(表1)。调研型案例教学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的需要,要求学生运用居住区规划设计概念、原理或方法对案例进行实地踏勘、系统分析和集中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该教学法较好地贯彻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能有效培养学生运用原理和方法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检验理论水平和加深理解的教学目的。“学习金字塔理论”①认为(图1):学习形式主要包括听讲、阅读、声音或图片、示范或演示、小组讨论、实际演练或做中学、教别人或马上应用。前四种的学习效果在30%以下,是个人学习或被动学习;后三种学习效果在50%以上,是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和参与式学习。调研型案例教学对应于“学习金字塔理论”中的“小组讨论”和“实际演练或做中学”,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

(二)作用

在居住区规划设计课程教学中,调研型案例教学安排在居住区规划设计原理教学和设计教学之间,起着过渡的功能。调研型案例教学并不否定、代替前期的讲授型原理教学,而是建立在学生对原理作用熟悉基础之上的拓展和延伸,同时对后期设计教学起着铺垫作用。调研型案例教学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1)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激发学生主动学习;(2)检验学生对居住区规划设计原理在实践中的运用,并进一步加深理解,为后续课程设计做好准备;(3)全面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综合能力的应用水平;(4)加强团队协作、访谈、观察、图文表达、汇报等城乡规划专业技能锻炼。

二、教学实施

案例教学不同于举例分析,也不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实践训练课程。通常,案例教学要经过事先周密的策划和准备,要使用特定的案例并指导学生提前阅读,要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或争论,形成反复的互动与交流,通过各种信息、知识、经验、观点的碰撞达到启示理论和启迪思维的目的[2]。从教学实施的动态过程出发,调研型案例教学实施分为准备、踏勘、分析、讨论、评价和巩固六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

课前准备充分是案例教学顺利实施的前提,否则整个案例教学将流于形式。在准备阶段,案例的选择是师生工作的重心。案例可由学生自主选择,教师提出关于案例的一些附加要求,如:位于中心城区、建成时间较早、常住人口较多。学生选择案例的过程也是理解基本概念的过程。教师同时围绕教学目的制定案例调研任务书,内容涉及教学目标与要求、教学内容和教学成果等。为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四节课)内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还需制定周密的课堂教学计划,内容包括课堂组织、时间分配、提问顺序、问题内容和教学评价等。学生需认真解读案例调研任务书,按照3~5人自由组队,选择合适的案例并搜集案例背景资料。在对案例基本了解的情况下,按照案例调研任务书的要求,结合组内成员分工情况制定踏勘计划。

(二)踏勘阶段

实地踏勘分为两阶段,先是获取案例整体感知的集中踏勘,后是学生按照分工情况进行专项踏勘。踏勘内容不局限于案例调研报告的内容,除了基本涵盖居住区规划设计的知识点外,还应针对往届学生在规划设计中出现的常规错误着重要求。调查方式以测量和访谈为重点,照片为补充,主要通过测量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原理和规范,让学生了解居住者对居住环境的真实感受,避免陷入“自我感觉良好”的境地。为监督学生实地踏勘,可采取教师随时到场督导、踏勘初始和结束阶段拍小组工作照的方式予以解决。

(三)分析阶段

分析阶段是指学生运用原理分析、讨论、表达踏勘结果,它强调分析、合作、沟通等综合能力的运用,分为小组讨论和撰写案例调研报告两部分。小组讨论过程中,学生汇报踏勘成果,阐述观点,展开讨论形成一致意见。案例调研报告是对实地踏勘和小组讨论结果的一种表达,也是教师对学生分析过程的评判依据。因此,教师在案例调研任务书中需对案例调研报告的排版、成果内容、深度、表达方式等作明确、详细的规定。

(四)讨论阶段

组织案例讨论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调研型案例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3],也是案例教学区别于其他教学方式的最大特点。讨论阶段师生应该充分互动、有序展开,避免走形式、功亏一篑。学生是课堂讨论的主角,除了汇报案例调研报告外,还要回答老师和同学提出的问题。教师是课堂讨论的引导者,旨在营造一种开放的互动氛围,具体任务是组织汇报流程、提出问题和看法、点评总结成果。

(五)评价阶段

评价是指准确测评本次教学的效果,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分为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学生评价一方面是指自我评价,以课堂笔记的形式体现。课堂笔记是在全班讨论结束之后,小组进一步深入分析研究案例,并参考师生的观点,总结出理解居住区规划设计原理和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是学生对整个教学实施情况的评价,以教学反馈表的形式体现。教学反馈表是反映学生对教学实施的安排和教学效果的主观评价,有助于帮助教学不断完善教学。教师评价分为教师自我评价和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两部分。教师自我评价是教师对整个案例教学活动的自我总结,即教学活动实践与预想教学目的、效果的关系,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教师对案例调研报告和汇报讨论的评判,即案例调研报告成绩和汇报讨论成绩。其中,汇报讨论成绩是学生课堂汇报、参与讨论的体现,旨在加强教学过程管理,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其比例为40%。

(六)巩固阶段

“温故而知新”,巩固阶段是调研型案例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师生对之前教学活动的提高和升华。教师可以在课后集中交流讨论教学心得,找出教学活动中的得失,逐步深化教学改革。学生也可根据存在的问题课后有针对性地查阅相关资料,通过提问、抢答、测验等方式巩固需要理解掌握的知识点。

三、案例调研报告的要求

案例调研报告既是前期踏勘和讨论的总结,也是后期课堂讨论的平台。案例调研报告在调研型案例教学中有着重要作用,直接反映出学生对居住区原理的理解,关系到教学目的的实现(图2)。

(一)难度要求

鉴于学生的理论水平和知识储备,案例调研报告难度应适中,难度过大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难度太小则会形成文字堆砌。案例调研报告的难度要适中,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要求学生运用原理分析、总结出案例存在的问题;二是要求学生从不同使用者的角度评价案例的得失。

(二)内容要求

调研型案例教学并不要求学生运用全部的原理和知识点分析案例,有些知识点是可以通过学生课后学习获得。在案例调研报告中,学生应立足于结构层面,主要对规划结构、用地规划与设计、空间与景观、指标进行分析。

(三)量化要求

在以往教学中,学生在案例调研报告常常使用“大概、差不多、几乎”等概词,反映出对原理和规范的理解还有差距。因此,调研报告量化是非常有必要的。它既可以避免调研成果的随意性,提高学习效率,又能培养学生理性分析的思维能力。量化包括分工量化、成果量化和图例量化。分工量化要求每位成员在实地踏勘和撰写案例调研报告中的任务必须明确。成果量化指的是案例调研报告中多运用规划图、表格、数据、饼图等表达方式,照片只作为补充。图例量化则是针对规划图而言,意味着每张规划图必需表达的具体内容,以引导学生去调研和思考。

(四)写作方式的要求

当前学生普遍注重图形绘制,写作能力普遍较差、亟需锻炼。案例调研报告一般有“开门见山”、“夹叙夹议”和“水落石出”三种写作方式[4]。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思考,案例调研报告要求从“选、解、提、评”四个方面采取夹叙夹议的方式进行写作,学生在叙述具体内容的同时把自己的结论慢慢阐述清晰。

(五)表达方式的要求

大一、大二集中在线条、色彩等基本技能的训练,大三开始,规划图越来越多成为交流讨论的媒介。因此,在案例调研报告中有意识地加强规划图的训练为后续教学做铺垫。学生绘制规划图应符合规范性和简洁性。规范性要求学生遵循规划图的一般表达方式(色彩、线型、粗细等),而简洁性指的是每张规划图表达应重点突出、层次分明。

四、课堂组织的要求

传统的课堂一般是教师“独白”式教学,师生间的对话、合作缺失,而案例教学则把课堂定位为师生交往、对话和合作的一个公共话语平台[5]。本着集中突破、强化提高的原则,笔者一般把调研型案例教学实施框架中需要讨论、评价和巩固的内容放在课堂组织实施(表3),其中,强化环节可以结合教学安排自行调整。

(一)准备环节

准备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开端②,能够让学生明确此次课的教学任务与要求,让学生尽快熟悉教学。教师应对汇报思路、汇报内容、汇报方式、汇报时间等提出具体要求。小组汇报顺序按学生自主选择和教师随机指定两种方式确定。汇报人则根据教师提出的汇报流程和要求做好准备。

(二)汇报环节

汇报一般按照“第一组汇报—师生提问(第一组记录问题),第二组汇报—师生提问(第二组记录问题),第一组回答—第三组汇报……教师点评”的顺序进行。学生汇报案例调研报告时应注意三点:一是按照“选、解、提、评”,先宏观后微观的思路进行汇报;二是汇报不等于复述案例调研报告,汇报应是总结性的语言而不是说明这张图是什么?哪张图是什么?三是汇报的内容应紧紧围绕重点内容进行;四是汇报时间应控制在5分钟以内(图3)。

(三)提问环节

教师应采取各种方式鼓励学生提问题,问题应简短明了,数量不少于两个,不得雷同。同时,汇报小组应及时做好记录。

(四)讨论环节

此环节是课堂教学的核心,是消化吸收理论知识的绝佳时机,也是课堂学习气氛最热烈的时候。当遭遇冷场、陷入僵局、无人发言时,教师根据不同实际情况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引导、调控,展开讨论。在这过程中,偏离主题、内容空洞是易犯的两种现象,教师应紧紧追随学生的思路,支持学生自行纠正,回到讨论主题。如果达不到效果,可以采取委婉的方式提醒学生(图4)。

(五)点评环节

点评是一门艺术,好的点评能给案例教学带来画龙点睛的效果,使学生对某一问题的理解得到升华。但总结并不是下结论,实际上也不存在绝对的正确答案,存在的只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教师往往通过回顾讨论过程、归纳主要观点、提示思维盲区、进一步延伸问题等方法结束案例讨论[6](图5)。

(六)强化环节

测验形式为试卷,内容为20道不定项选择题,内容、难度与教学目标相对应。先用10分钟做题,然后公布答案、互相调换试卷批改,并利用课余时间对错误之处通过查阅资料进行修订直至完全理解。

五、结语

篇8

高职院校《物流管理》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物流管理》课程特点,提出项目化教学设计思路,并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总结了项目化教学的实施过程。

关键词:

项目化教学;物流管理;课程改革

1《物流管理》课程项目化教学的含义

项目化教学以工作流程和工作任务为导向组织教学内容,师生通过共同实施完整的项目而进行教学活动,是“行为导向”教学法的一种。项目化教学的主要内容来自于真实工作情景中的典型职业工作任务,注重知识的积累和专业技能、职业综合素质的提升。

2高职院校《物流管理》课程项目化教学的重要性分析

2.1高职院校《物流管理》课程项目化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上课积极性。传统的教学方法以老师授课为主,枯燥的教学内容很容易使学生失去兴趣,出现上课玩手机、溜号、睡觉等现象。项目化教学方法根据工作过程设计课程项目,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通过学生在课堂上整理信息、小组讨论、项目汇报等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2.2高职院校《物流管理》课程项目化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传统的教学方式重理论而轻实践,在课堂上通过老师的讲解给学生灌输大量的理论知识,但是学生却很难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过程中,存在着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

3高职院校《物流管理》课程项目化教学的设计思路

基于项目化教学的《物流管理》课程设计思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任课老师根据物流人才的岗位发展以及企业对于物流专业学生能力要求设计课程项目;在项目具体实施环节,任课老师先在班级内分组,并根据项目内容任务,学生根据任务要求制定计划并实施,最后学生通过项目汇报的方式展示小组的解决方案,老师进行点评。

4高职院校《物流管理》课程项目化教学的实践过程

4.1任课教师制定课程项目单元。在上课之前任课教师首先要制定课程项目单元,制定出好的、合理的项目单元是项目化教学成功的基础。任课老师在制定项目单元时不但要考虑物流岗位的工作流程和物流企业的人才需求,同时还要结合课程的教学内容。作者通过与企业的一线员工和部门主管探讨,认为物流人才的岗位发展分为三个阶段。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学生毕业后首先被安排到仓管员、运输调度员、配送员、分拣员、包装员等入职岗位中;通过一到两年的基层锻炼,如果具备的一定的岗位工作经验和能力,则可以晋升为仓储组长、运输组长、配送中心经理等岗位;之后则可以继续发展为整个物流部门的经理,负责供应链管理、物流系统规划等。《物流管理》课程作为物流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课程内容分为七章,分别是物流概述,物流功能,物流网络、第三方物流、逆向物流、冷链物流与物流管理。通过以上分析,作者将《物流管理》课程分为四个项目单元。首先根据经济市场上不同形式的物流过程制定了快递行业的物流过程、制造企业物流———好利来面包店物流过程、流通企业物流———沃尔玛物流过程,最后回归到物流管理的方法上,制定了物流管理———京东商城的物流管理方法这一项目。四个项目囊括了物流管理的主要理论知识点,第一个项目中快递流程涵盖了物流的功能,在这一项目中主要学习物流的概念以及物流功能等理论知识点;第二个项目结合案例中面包制造企业的特点,主要学习物流功能、逆向物流、冷链物流等理论知识;第三个项目中主要学习沃尔玛物流网络和第三方物流等知识点;第四个项目主要学习物流管理等理论知识。4.2学生分组并制定项目实施计划。为调动课堂气氛,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任课老师在上课前可以先对班级同学进行分组,每组选取一个组长,负责组织小组同学一起完成项目。老师和学生讲明项目内容,并项目任务后,学生需要先制定项目实施计划,即要完成这些任务,需要储备哪些理论知识,需要了解企业哪些工作流程。4.3项目实施。在明确了项目任务内容,并制定计划之后,小组同学按照各自的分工进行准备工作,学习理论知识,进行企业调研或上网查询企业资料,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和知识分享,集思广益,小组同学一起来解决项目任务。任课教师在各小组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根据各组的实际情况加以指导。4.4小组项目汇报。经过小组同学的共同学习和讨论,最后要将项目解决方案以PPT等方式呈现出来,并且由一到两名同学进行项目汇报。要求汇报方案以企业实际情况为基础,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每组汇报完之后由其他组的同学和老师根据汇报内容进行提问,小组成员解答。4.5任课教师进行评价与总结。在项目完成的最后环节由任课老师进行评价和总结。首先对各组同学的汇报方案进行打分和评价,指出各组在项目完成各环节的优点和缺点,帮助同学明确自己的优点,完善不足之处。然后任课老师对整个项目进行总结,对同学们汇报中的不足之处进行补充,给整个项目的完成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参考文献:

[1]戴士弘,张毕蓉.高职教改课程教学设计案例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葛颖波.高职院校物流管理基础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初探———以清远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6.

篇9

专业课是传授专业知识、培养学生技能、提高专业人才素质的重要手段。经济管理类专业课教学内容多,课时紧,知识更新快,与社会实践问题紧密相关。而绝大部分专业课的讲授设置在大三、大四学年,正是学生考研、考证、就业准备阶段,致使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多处于应付状态。大多数学生对课程的教学进度、教学内容漠不关心,缺课或不听课现象较严重;更谈不上对专业方向的新进展、新知识、新方法感兴趣,他们只在考试之前临时突击背复习要点,达到及格的目的即可。这样的教学状态使得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差、动力不足、掌握的专业知识面狭窄,专业素质和能力更是无从谈起。这一切与现有的“填鸭式”灌输教学模式密切相关。

本文拟从中小学教改先锋――“杜郎口教学模式”中探寻经验启示,探讨在经济管理类专业课教学中开展“预习准备―分组讨论―要点提示―展现汇报―点评总结―发散思维”的自主教学模式,彻底打破多年来高校教学中教师主动教、学生被动学的局面,增加学生课堂参与程度,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通过有准备的讨论和课堂展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启发学生对专业问题的深入思考和思想碰撞,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对前沿热点问题的分析能力,真正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打造一批适应市场经济就业形势、满足企事业单位个性化需求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1 关于教学模式的理解

教学模式作为一个正式的科学概念是由美国学者乔伊斯(B.Joyce)和威尔(M.Weil)于1972年正式提出的。但至今它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定义,国内外对它的理解也众说纷纭。

在国外最有影响力的当数乔伊斯(B.Joyce)和威尔(M.Weil),他们认为: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长时间的学习课程)、选择教材、指导在教室和其他环境中教学活动的一种计划或范围。他们所谓的教学模式是指为了教会学生学习而创设的一种环境,可归结为“环境说”。

在我国的教育技术界,对教学模式的理解也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是由何克抗教授和李克东教授通过深入的研究而得出的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在一定的环境中教与学活动各要素之间的稳定关系和活动进程的结构形式;第二种是由祝智庭教授提出的,将教学模式概述为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比较典型的、稳定的教学程序或构型;第三种是由王淑君等人提出的,认为教学模式是以一定的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指导,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或教学任务,合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充分考虑学习过程的各种要素,创造学习环境的一种范型。

2 “杜郎口模式”的由来与特点

“杜郎口模式”来源于山东聊城市茌平县下属乡镇的杜郎口中学,因其被誉为具有“原生性、开创性、扎根本土”特色的农村教育改革而得名。

杜郎口模式的精髓在于最大限度地把课堂还给学生,一切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课堂体现出“生命的狂欢”。在时间上前期推广“0+45”模式,后来演变成“10+35”模式,即教师10分钟,学生35分钟。老师在一节课45分钟内,布置学习任务和点拨引导活动时间不允许超过10分钟,尽量减少知识性语言,或者说完全不涉及对教材内容的陈述,其余时间让学生参与活动,即“自学+合作探究”。

“杜郎口模式”作为杜郎口中学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探索、总结、提炼、升华出的一套教改体系,因其三大特点、三大模块和六个环节亦被称为“三三六”模式。课堂自主学习的三特点即: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自主学习的三大模块分别是:预习、展示、反馈,课堂教学的六个环节即: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3 “杜郎口模式”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教学的启示

21世纪的文盲将是不会学习的人,活到老,学到老,思想就有了不竭的源头活水,精神就永远充实焕发。面对当前高校学生专业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困境,杜郎口的理念和实践正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积极的参照。

借鉴杜郎口的“三三六”模式,经济管理类专业课可开展“预习准备―分组讨论―要点提示―展现汇报―点评总结―发散思维”的自主教学模式,加强过程学习和控制,拓展学生知识面,强化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实现“授渔而不授鱼”的培养目标。

3.1 预习准备环节

预习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生成本章节的重点、难点,进而探寻与理论相关的实践问题。这一环节一般是在前一次课的最后时间进行,引出讨论主题,留下课后完成的任务。

首先,教师要联系与授课内容相关的背景知识、热点问题、案例及方法,先进行集体备课,提出教学主题,指导学生自学。学生在学习中通过阅读教材的相关章节,自主学习与组内交流合作相结合,完成学习准备工作,找出学习的重点、难点。经过长时期这样的训练,学生对学习目标的确定,对学习重点、难点的把握,都已经相当熟练,在今后的自我学习和广泛阅读中也能抓住重点。其次,教师将重点、难点的学习任务及延伸问题进行归纳并分配任务,一般是以小组为单位,一个小组领取一项学习讨论主题,在课后进行大量文献的查阅、整理及交流。

3.2 分组讨论环节

分组讨论的主要任务是形成小组统一观点,激发学生思想的碰撞,多途径、多视角学习专业理论,并解决实践问题。这一环节可结合课内和课外学时来完成。

小组领到任务后,各小组学生围绕讨论主题开展资料搜集和整理分析工作,汇集后进行小组讨论,自主探究,交流合作,形成自己或小组最佳的解答方案,以及较为一致的观点和有条理的汇报提纲,以PPT汇报、案例分析、调查报告等形式做好准备,个性化地展现自己的学习收获。对于实践专业问题的解决,学生会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观察分析,找到各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和视角,大大拓展了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3 要点提示环节

要点提示的主要任务是强调课程学习的目标和重点,提醒学生在后续环节中把握重点主题。这一环节是在每个教学主题授课的开始,主要是在预习的基础上,由教师结合教材、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相关内容,做出重点内容回顾和发散性提示,以便规范学生汇报的范围和主题方向。如遇教学难点或重要的理论方法,可多花时间详述解释,以便做好基础性教学工作。

3.4 展现汇报环节

展示汇报既是预习成果的展现、交流,又是学习内容的进一步提升,是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组生互动以及组组互动的过程。展示汇报环节的主角是学生,各小组学生讨论、阐述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教师和其他学生都可以提出问题,进行进一步探讨或发散讨论。一方面,各小组通过展现汇报,其他组的同学直接分享成果;另一方面,在听取其他小组展现、讨论时也会受到启发,提出更好的解答方法或思路。在展示课中,教师更多地体现了“主持人”、“导演”的特点,而不仅仅是传统教学时的“播音员”。

3.5 点评总结环节

点评总结的主要任务是评点课程主题和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对学生参与讨论情况、展现汇报的内容等做出总结和评价,加深教学印象。教师不仅需要根据各小组表现和汇报的内容做出概括总结、逐一点评,更要对课程教学目标与重点进行总结性发言与确认,最好能将理论知识与小组汇报讨论的内容相结合,强化记忆。

篇10

【关键词】高中地理 小组合作 案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2B-0083-03

新课改理念倡导将学生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下解放出来,重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适宜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 年版)》也倡导多样的地理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提倡在地理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选择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让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成果,并与同伴交流,体会学习乐趣。本文以高中地理课程教学中的小组合作活动为研究案例,分析合作学习过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善策略。

一、课程教学实录与分析

(一)案例实施背景。本案例教学对象为深圳市西乡中学高二理科班的 36 个学生。课前将学生分为 6 个小组,每组 6 人。教学教具和学具为多媒体平台、多媒体课件、大黑板和六个小黑板。

案例选自“城市化”课堂教学中的第一个小组合作学习环节,课程内容为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的第二节。学生充分理解“城市化”的含义,可为后面学习城市化过程对区域发展的推进作用及应注意的问题等内容奠定基础。深圳本地学生对城市化具有很深的感受,城市化涉及多方面的知识,所以这节课适合采用小组合作学习。

(二)课堂案例分析。本案例中的小组合作可分为导入、小组讨论、学生汇报和老师点评四个环节。

1.导入环节案例分析

课堂导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和情感,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用最短的时间进入课堂教学最佳状态中去。

【课堂实录】

师:上课之前呢,先给大家欣赏一下。(以《春天的故事》为音乐背景,使用多媒体播放深圳发展的图片)

学生活动:听音乐,看图片展示(看得津津有味)。

用时:1 分 40 秒

该教师采用的是情境导入法。通过播放深圳发展前后的图片和音乐,声图并茂地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的视频和音乐充分反映了深圳的发展,为本节课教学内容做铺垫。

2.小组讨论环节案例分析

【课堂实录】

师:好,接下来我们欣赏第二次图片,第二次欣赏的时候,同学们就要带着问题了,在这些图片中,你看到深圳的哪些变化。找小组内的一位同学负责记录。为了提高效率,大家要记录关键词,别的同学负责观察。记录在大家的小黑板上,便于展示。

学生活动:看视频,小声讨论,记录。

老师活动:在黑板右下角画出小组计分表后,站在讲台上看学生讨论。

在活动前,老师提醒学生“带着问题”在视频上找出深圳的变化,使学生明白再次看视频的目的。并对小组的分工提出建议,要求一个同学负责作记录,其他五个同学负责观察视频找出什么的发展变化。在学生讨论过程中,老师一直站在讲台上,没有在教室走动,对于某些学生低头看书不参与活动的行为没有加以提醒。这个讨论环节用时 2 分钟。视频播放结束后,马上进入汇报环节。没有给时间学生进行小组内总结整理答案,在时间安排上略显仓促。

3.小组汇报环节案例分析

【课堂实录】

师:好了,我看见很多同学都已经记录了很多关键词,那么有哪一组同学愿意把我们的黑板举起来,找一位同学用语言把你的关键词阐述清楚。

生:(一小组举手)

师:好,这组举手了,你们就是第一组了。来,给大家看,你看到了哪些变化?(在桌子上举起黑板,向大家展示。其他组有些同学没有转过身来看小黑板内容)

生:主要是城市人口的数量变化了,然后城市的交通改善了,然后城市用地规模也扩大了,还有一个是环境改善了,城市建筑都是高楼大厦,还有就是经济发展,也就是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

师:还有吗?

生:没了。

师:嗯,这位同学观察得很仔细,而且她还作了进一步地思考。好,你先请坐,你是第一组,第一组表现得非常好。(在黑板计分表记上一分)接下来,有没有第二组愿意再给大家展示的。

生:(举手)

师:好,这组,已经举手了。拿出你的小黑板,给大家展示,然后请一位同学用语言描述一下。

生:总体来说,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在教育方面变得更好了,比如说西乡中学,是个不错的选择。

师:好,请坐。还有没有小组想要展示的?好,第三组。

生:深圳由一个小渔村变成现代化的大都市,由落后的面貌转变成现在繁华的面貌,交通和楼房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人口数量也增加了,经济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师:好,还有没有?

生:(摇头)

师:请坐,第三组同学呢,给我们展示了他们所看到的深圳的变化,那么我们什么的变化是许许多多的,接下来呢,我们进行一下归类,大家把你们小组的小黑板举起来,看一下你们有哪些共同的关键词,咱们共同提到的深圳的化有哪些?大家相互看一下。

在汇报环节,老师叫了三个小组起来展示他们讨论结果。把第一个展示的小组定为第一小组,肯定了第一小组的回答,并在黑板上记上一分。接着提问第二个小组,第二小组的回答过于简单,答案不够全面,老师并没有给第二小组加分或进行评价,紧接着提问第三个小组。三个小组汇报完,老师让学生共享大家讨论结果。

4.教师点评环节案例分析

【课堂实录】

师: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刚才我们看到深圳有哪些比较显著的变化?(板书:建筑、交通、人口)有建筑、交通、人口、环境、教育、经济。那么,大家感受到了很多的变化,这些变化,就是我们今天所要研究的内容―― 城市化。刚才我们进行归纳总结的,就是城市化要变现的内容。有哪些呢,刚才同学们提到了,由什么样的人口变成什么样的人口呢?农业人口转化成了非农业人口。第二方面呢,大家提到了建筑和交通,那么建筑和交通我们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地域的转化,由我们的小渔村、农村地域转化成城市地域。刚才还有同学提到经济活动的转化,我们一开始从事的是什么活动?农业。那么转化成为什么?对,工业、服务业,也就是非农业。这就是城市化。

在点评环节,老师结合各小组的讨论结果,引导学生总结深圳的主要变化,并在黑板上板书:建筑、交通、人口。用“刚才我们归纳总结的,就是城市化变现的内容”这句过渡句,承上启下,引出本节课学习内容―― 城市化。之后,结合学生刚才的回答,讲解城市化里的新名词:地域转化。并复述板书了城市化的几个重要标志,提示学生对城市化的理解应放在建筑、交通、人口和产业的变化上。

本合作学习案例结构完整,每一环节的教学目标明确,声图并茂地导入环节创设了教学情境,引起了学生的兴趣。讨论阶段学生分工合作,都能总结出深圳发生变化的几个方面。在小组汇报环节,学生语言陈述得不是太好,拓展不开,教师的引导作用不明显。在活动点评时,老师采用的讲解法总结了城市化的几点变化,并引出本次课主题。

(三)小组合作学习观察结果分析。小组合作学习观察量化记录结果见表 1。

课堂合作学习观察量化表主要针对的是课堂合作学习情况设置的量化指标。从整体来看,总分 64 分,较集中分布在“良”等级,说明小组合作学习整体实施情况还是有待提升的。其中达到“优”等级的学生合作兴趣浓厚、课堂秩序井然有序。“差”等级的是学生遇到问题及时向教师提出,教师及时解决学生问题。

二、小组合作活动存在的问题

小组合作活动是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愉快学习氛围,在合作学习中集思广益,提高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但是,在本案例教学活动中,有以下问题值得注意:

(一)教师对合作学习理解不够深入,分组工作随意化。教师的分组按照男女搭配原则,每组 6 人,这是合理的。但是,小组合作不仅仅是把 6 个学生分在同一个小组里学习就可以说他们是在合作学习。教室里 6 个小组,教师在黑板计分表却写上了 9 个小组,分组时并没有对小组进行编排,汇报时才临时定最先回答的小组为第一组,没有选出组长。很明显,教师课前分组工作做得不充分,甚至说她对合作学习的理解不深,导致小组内缺乏一种集体意识。

(二)教师角色有没转变,教学观念比较陈旧。教师过于强调自己的主导作用,忽视了营造自由活跃的课程氛围。在接近 10 分钟的活动甚至一整节课里,老师一直站在讲台上,没有在学生身边走动,像讲台上的智者,主导着整个过程,活动氛围有点压抑。在活动总结点评里,老师用的是讲解法,说“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结果却是她一个人在讲,自问自答,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小组合作氛围不够浓厚。教师的情境导入是很成功的,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但是,在合作过程中,参与讨论的学生并不是很多,可能是多媒体播放的图片提示过于明显,学生不需要讨论就总结出深圳变化的关键词。再者,讨论环节的时间只有 2 分钟,学生在这两分钟只顾着看视频,视频播放完毕,教师没有给时间他们进行小组内的讨论总结。总的来说,小组在讨论环节的合作氛围是不够浓厚的。

(四)评价手段单一,评价体系形式化。教师的引导作用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在第二小组汇报时,学生回答的过于简单,只说了人民生活水平和教育的变化,也提到了西乡中学。教师一个“好”字就让第三个小组回答了。图片特意出现了西乡中学改革开放前后的图片,学生也点出来了,教师应该以此为契机,简单说明一下学校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热爱母校的情怀。

(五)小组合作评价有始无终。老师的小组计分表上只对第一小组做了计分,第三小组的汇报也挺精彩的,但老师却忘记给第三小组加分了,计分表的存在形同虚设。这节课采用的是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教师也有意识地采用了计分的评价方式。但是,老师并没有建立其完善的评价体系,只是画了一个表格,一言不发地在黑板上加上一分,没有发挥小组评价的作用。

三、基于本案例的反思

(一)合理分组是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前提。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小组的组员一般是 4-6 人,分M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原则,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不同的人相处的能力。小组分工明确,为形成小组的凝聚力,选出能服众、有责任心的学生作为小组的组长,有效帮助组内成员全身心投入和全程参与,争取组内同学共同进步,这样不仅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二)创设情境,激发合作兴趣。兴趣是成功的先驱,教师在合作学习活动中发挥着创设学习环境和氛围、维持学习秩序的作用。教师要激发学生产生合作欲望,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如导入视频中播放深圳改革开放前后的图片,作为深圳本地学生,被这些家乡的图片深深地吸引了,并激发了学生进一步了解的愿望。图片和歌声相结合,教师成功地为学生创设了教学情境。

(三)转变教师角色,做学习的促进者。合作学习强调学生在“做中学”中体现其主体地位,传统的教学方式以讲授法为主,一般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和教材是课程的中心。新课改下小组合作学习的提出,对教师提出了转变角色的要求。合作学习是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的角色应该是学习的促进者、助学者,在活动中以学生为中心,合理引导,积极调控,做好学习促进者的角色。在学生讨论时,走到学生中去,关注学生讨论过程,时刻准备着为学生提供帮助,必要时指导学生,让他们把自己的想法、疑问说出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充当学习的合作者。教师时而俯身倾听,还有助于营造一种自由民主的氛围。

(四)教师要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提高应变能力。从视频里找出深圳的变化,对于高二的学生来说是没有太大难度的,关键在于该用怎样的语言把这些变化总结出来。此时,教师应发挥其引导作用,引领学生,层层深入,从浅层认识升级到深层认识。在第三小组汇报时,学生回答得太泛,教师应引导学生把讨论结果更具体地说出来,或作一些补充和提示,让其他学生在教师的提示下反思自己的想法,自我完善。

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参与度很高、属于生成性的活动。教师作为活动的助学者、参与者,应有一定的应变能力,充分体现活动过程的生成价值。课堂以深圳为分析案例,也有学生提到了西乡中学,教师应以此为契机,进行一定的知识拓展,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热爱家乡情怀,以利于三维目标的实现。

(五)完善的多元评价体系,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小组成绩的评定一方面是为了鼓励学生,另一方面是为了在组间形成一种竞争,激发成员们的参与热情。要更好地发挥小组评价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首先,要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评价标准重视过程与结果,给小组加分不应只以讨论的结果为依据,除了原有的教学目标所要求的认知目标外,还扩大到人际交往方面,对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合作精神、参与程度以及在合作活动中的情感、态度、能力进行评价。这样的评分方式更能促进学生合作学习。其次,要对学生进行及时评价,不定期地讲评优秀小组,让小组在激励中更好地合作。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能够丰富教师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学会反思,转变教师角色,做学习的促进者,为学生创设合作学习情境,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让学生在学习中提高合作、主动学习意识。

【参考文献】

[1]杨琳.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调查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5

[2]肖荣.论课堂导入及其设计[J].天津市科教院学报,2010(2)

[3]王忠宽.新课死砟钕赂咧械乩砗献餮习的原则与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5(4)

[4]郭丽梅.初中地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5(8)

[5]蔡霞.初中地理小组合作学习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