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宇智能化设计方案范文
时间:2023-04-24 08:56: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楼宇智能化设计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智能建筑;专业建设;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24-5830-03
Preliminary Exploration on the Specialty Construction Plan of Intelligent Buildi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 in Vocational College CHEN Qing, GAO Shu-guang
(Wuhan Polytechnic, Wuhan 430074,China)
Abstract: Through large amount of investigation on the demand of talents in the Intelligent Buildi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 specialty orientation and Specifications of talents are decided. The author also designs and explores the curricular system based on operating post and the specialty cultivate mode.
Key words: Intelligent Building; specialty construction; curricular system; specialty cultivate mode
智能建筑自1984年1月在美国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市的都市大厦出现以来,在欧、美、日及世界各地得到迅速发展。目前,美国拥有上万幢的智能大厦。日本在许多大城市建设了“智能化街区”、“智能化群楼”。新加坡政府为推广智能建筑,拨巨资进行专项研究,计划将新加坡建成“智能城市花园”。印度也于1995年起在加尔各答的盐湖开始建设“智能城”。我国香港智能建筑发展较早,相继出现了汇丰银行大厦、立法会大厦、中银大厦等一批智能化程度较高的智能建筑。国内第一幢智能大厦是1989年建成的北京发展大厦。1986年智能建筑被列为国家“七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1992年我国进入了智能大厦的高速发展阶段,目前,全国已有上千幢智能大厦。
智能建筑市场的迅猛发展,造成专业技术人才的缺乏,据网上公布的统计数据来看,北京今年涉及楼宇智能化领域的人才缺口为120万人。而且绝大多数从业人员都未经任何培训就直接上岗,生产一线的操作人员技能水平很低,高级工不足2.4%,技师不足
1%,高级技师不足0.3%。因此全国各地的高职院校纷纷申报此大类专业以培养国家急需的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技术人才。
1专业建设方案的定位与设计
1)专业定位
黑龙江省建筑专家委员会曾对黑龙江、辽宁、浙江、四川、深圳、广东、广西等省区建筑设计单位、建筑施工企业、监理公司、房地产开发及物业公司等78家企业的调查结果显示:对楼宇智能化专业本科生、专科生、中专生的用人比例为1:6:3,由此可见,专科生仍是楼宇智能化专业技能型紧缺人才的需求主流。这类用人单位认为高职高专类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符合他们的要求,因而更倾向于使用高职高专类人才。通过对行业专家的走访、问卷调查及搜集相关机构统计数据得出了如下工作岗位的需求情况调查表,确定了智能楼宇技术的工作岗位群。
表1中显示:安防监控系统设计、维护和施工工程师、智能楼宇管理师、楼宇对讲设备安装维护工程师以及智能楼宇弱电工程师需求量较大,因此我们根据高职培养目标将专业定位在基于工程的三个岗位上,即:数字监控工程项目经理、智能楼宇管理师以及智能楼宇弱电工程师。
2)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
按照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手段的思想,我们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掌握了楼宇智能化系统的设计、安装、运行、管理,工程施工、监理等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的从事楼宇智能化行业常用系统设计、智能设备安装、调试、维护与管理、售后服务等工作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其规格为如图1。
图1
3)课程和课程体系设计
依此形成了6个模块的课程体系,即:基础模块、专业基础模块、数字监控工程项目经理模块、智能楼宇管理师模块、智能楼宇弱电工程师模块以及专业拓展模块。即“6M”课程体系。图2是智能楼宇弱电工程师方向课程设置图。
4)专业培养模式
本专业采取“工学结合的3PP”的人才培养模式。(3PP是指3个基于工程的岗位(Project Position),即数字监控工程项目经理岗位、智能楼宇管理师岗位、智能楼宇弱电工程师岗位)。
在实施过程中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采用任务驱动、企业工程项目实战等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在考核评价方面,通过企业工程项目,将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规范纳入考核范畴,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用职业资格证书作为个体具备从事相应职业活动资格并能达到预期目标的衡量标准,通过校企深度合作,实现“四个融入”,即:
1)合作开发方案——将职业资格标准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
2)合作打造课程——将工程的典型工作任务融入课程内容中;
3)合作共建环境——将工程工地融入实验实训环境中;
4)合作造就人才——将我们培养的学生融入工程岗位需要的员工中。
从而达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合理对接的目标。
2结束语
在确立了专业培养目标构建了人才培养方案后,同时进行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实践条件建设,教学资源库建设等方面配套,并着力构建职业素质的养成体系,“就业指导全程化”体系,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等各种保障机制,确保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有条不紊的实施。
参考文献:
[1]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S].
[2]刘晓辉.《网管工具使用与技巧大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9.
[3]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S].
[4]曹庆华.网管测试与故障诊断实验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篇2
关键词:智能化设计方案 施工管理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建筑智能化工程的管理是个系统工程,从前期规划设计、方案的审核、产品的选择、到后期的施工质量控制都是决定项目成败的关键。
一、建筑智能化设计的内容
智能化系统建设将为用户提供安全、便利、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建筑智能化的设计内容要做到系统化、标准化,具有先进性、实用性、可靠性和可扩展性。智能化设计涵盖了楼宇自动化系统(BAS)、安全自动化系统(SAS)、办公自动化系统(OAS)、通讯自动化系统(CAS)、消防自动化系统(FAS)。
首先是楼宇自动化系统主要对各种机电设备进行集中、有序的管理,综合对楼宇内的变配电及照明、供水排水、空调采暖通风等设备进行监控及控制,并具备节能管理和报警处理能力,达到建筑设备智能化的高度集中管理,最大程度节省能源;其次安全自动化系统主要包括电视监控系统、门禁控制系统、入侵报警系统、电子巡更系统等,安防设备的运行是大楼内安全防范的有效辅助手段;通讯自动化系统要达到资源共享和通信工程的建筑标准,通信自动化系统主要包括综合布线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无线通信覆盖系统和有线电视及卫星电视接收系统等,通信自动化系统的完善和应用会用户带来极大的便利;最后是办公自动化系统要科学化和自动化,采用现代化的办公自动化软、硬件系统,主要包括多媒体会议系统、信息系统、财务处理系统、文件处理系统、人事档案系统等,从而提升办公的效率和科学化水平。
二、 建筑智能化设计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2.1 楼宇自动化系统
在设计中,要根据业主的投资额和使用要求,确定楼宇自控系统的控制范围、控制点数及整个系统的构成。首先根据业主需求确定管理范围,就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来看,楼宇自动化系统主要涉及空调通风、电梯、给排水、供配电系统、照明控制系统等。其次根据监控点数,做出监控点表::
在BAS系统中,控制器输入、输出信号有四种类型。
AI:模拟量输入。如:温度、湿度、压力等。一般为0V~10V或4mA~20mA,DC信号。
AO:模拟量输出。作用于连续调节阀门,风门驱动器。一般为0V~10V或4mA~20mA,DC信号。
DI:数字量输入,一般为触点闭合、断开状态,用于启动、停止状态的监视和报警。
DO:数字量输出,一般用于电动机的启动、停止控制,两位式驱动器的控制等。
根据不同机电设备画出不同的控制原理图,如冷热源机组系统、空调机组系统、新风系统、变配电系统、照明系统等原理图,标出控制点类型和数量。
在智能建筑中,需要监测、控制的设备品种繁多,分布在楼宇各个部位,推荐采用集中管理与分散控制相结合的集散型控制系统,适合工程实际情况,且可靠性、灵活性、经济性均强。楼宇自控系统一般由中央控制机、现场控制站和通信网络组成,根据控制设备分布和监控点表,设计出BAS系统图和平面图 。
最后根据确定的楼宇自控系统的品牌,再进行深化设计。按产品性能、特点完善一次设计,核对控制点数表,确定各种设备的规格、型号,绘制二次设计施工图纸。
2.2安全自动化系统
安防系统由电视监视系统、出入口门禁控制和巡更系统及防盗报警系统组成。电视监视系统一般在大厦内出入口、大厅、重要通道、电梯、电梯厅、车库等处设置摄像机,对大厦内部的主要区域和重要部位进行监视控制,可以记录和存储、回放事件图像,及时发现并避免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为大厦的安全与管理提供事实依据。系统的控制主机具有强大的控制、操作功能,不但能矩阵切换图像,而且能发出多种报警信息实现报警联动功能。系统配置长时间录像机,将所有监视信号予以录像存储,用以事后事故查询。门禁控制系统对大楼出入口、管理监控中心、计算机中心、财务部门、设备间等重要区域实行刷卡开门控制,可通过对卡片的授权控制持卡人进出的时间限制及区域限制。防盗报警系统在大楼的各出入口、楼层内重要场所设置报警探测器及手动报警按钮,当有不法者非法闯入防范区域时,探测器立即将报警信号传送到监控中心。 防盗报警系统可设计实现报警联动,当发出报警信号时,安保中心的主监视画面同步切换显示对应区域摄像机图像,楼宇自控系统会打开非法闯入者所在通道的照明,并关闭通道门,将非法闯入者围困在该区域,从而有效地保障大厦内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与出入口控制系统、巡更系统以及防盗报警系统组成的安全自动化系统保障了整个大楼的安全。
三、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措施
设计工作是建筑智能化施工水平的前提条件,而施工过程则是决定着设计功能能否实现、项目建设能否高水平运行的关键。所以,无论是施工流程的规范还是施工人员素质的保障与提升,都是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工作所需注意的重点问题。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管理人员除了要严格要求施工人员的规范施工,还要对全部的施工流程进行全方位的监督与检查,与相关专业如精装、机电等施工单位密切衔接,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整个项目在各个施工阶段都能够高质量的完成施工任务。具体来说,管理工作中应重点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3.1 要确保施工质量,首先需配备合适的项目经理、技术总监、质量工程师等管理人员,同时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对于施工水平无疑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施工队伍中的管理人员,尤其是重点施工区域的管理人员在上岗前必须接受相应的业务能力考核,考核合格后才上岗,应明确职责范围,做到尽可能详细的分工。对于项目经理岗位而言,负责人必须拥有丰富的弱电系统工程现场管理和操作经验,具备协调项目参与各方关系的能力,从而为施工进度和质量提供坚实的保障;施工方技术总监岗位的负责人则必须具备参与大中型弱电项目的经验,了解各系统使用产品特性、设计功能、安装调试要点,从而能够胜任对整个施工现场进行全方位指导的工作任务;质量工程师岗位的管理人员除了要掌握弱电系统工程的相关特点外,还必须能够熟练应用各项验收标准,在日常工作中,还要对施工设备进行定期、不定期检查,以此确保施工质量。同时,施工人员施工前应进行相关培训,规范施工工艺,了解各系统布线、布点要求,具备熟练运用综合布线工艺的能力,以便规范施工,对各个施工环节进行全方位的质量自控。
3.2高水平的施工队伍是保障施工质量的基础,在这个前提下,管理人员的注意力应转移到施工方案整体水平的提升上来,也就是说对整个项目施工过程中具体的施工技术方案进行研究、讨论和优化,使之具备更高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在具体的施工方案中,必须与建筑内外的装饰、机电方案等进行全面对接,深化和优化设计方案,不同部分的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应综合进行考虑,避免在施工过程发生过多调整和变更而影响工期和项目造价。
3.3细节决定成败,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务必要做到注重细节管理,特别是与其他专业之间的协调管理。例如,施工过程中的管道工程所涉及布管、预留孔洞问题就必须综合考虑强电、通风、空调等设备管道的避让,管线布置简短、顺畅,减少交叉,遵从“小管让大管、支管让主管、有压管让无压管、软管让硬管、电管让水管”的原则,孔洞预留要注意标高控制,与其他专业的统一,无论哪一个细节都要符合设计及相关标准的要求,避免冲突的产生。对于综合布线系统,要注意线缆敷设的规范,符合不同线缆弯曲半径要求,严格线缆终端接头的压接规范操作,统一线序标准,做好标识标牌,在施工操作结束后,管理人员首先要对用户间的数据通信是否通畅进行检查,合格后,再对整个系统的安全性与联通性进行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记录,为日后的验收维护提供借鉴和依据。另外,还应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安排一定周期的试运行,以此对项目的施工质量进行测评,未能达到设计要求的部分必须及时进行整改,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使系统在投入使用后稳定运行。
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难免会发生一些突发事件,施工现场突发状况的解决要及时,在施工的整个过程中,发生了预料之外的事件,需要施工现场的负责人员进行协调和合理改进,避免突发事件的产生,管理人员应注意借鉴以往项目施工过程中的经验,吸取各种教训,对施工方案进行改进和完善。另外,设计人员在考虑建筑结构与强度的同时,也要注意兼顾不同专业、不同系统施工工艺之间的衔接问题,以免因频繁的改动而影响建筑的整体效果,尽可能在设计层面降低突发事件的发生概率。
四、结语
就目前国内市场的实际情况来看,建筑智能化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推广,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必然会走上高速发展的道路,不过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缺陷和问题。因此,管理人员在今后的工作中务必要加强对不同环节、各个细节的重视程度,通过经验的积累和总结来提升我国在建筑智能化施工领域的整体水平,最终为国内建筑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 设计管理; 建筑智能; 智能化系统; 项目智能化
中图分类号: TN911?34; TM4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373X(2016)23?0107?04
Research on design management of building intelligent system
TAN Zheng, HE Hang
(Nan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anyang 473000, China)
Abstract: The building intelligent system and design management basic theory are described to explain the concept and structure in detail. The available relevant research literatures at home and abroad are summarized to extract the theory in them.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is analyzed to point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The design process of the available building intelligent system is studied, and the suggestions to manage the construction unit are proposed. The solutions of design units and design scheme selection, design cost payment, design cost, quality and schedule control are proposed. The practical analysis was performed for a specific case.
Keywords: design management; intelligent building; intelligent system; project intelligence
0 引 言
设计阶段工作质量的好坏对整个工程项目工程的质量、造价和进度都具有重大影响和举足轻重的决定性作用。对建筑智能化设计阶段进行有效管理,可以使设计方案更理想,避免和减少设计变更的发生,可以使建筑材料选型优化。建筑智能化设计管理解决的问题包括设计单位的选定、设计方案的选择、严格控制设计变更、设计图纸的审查和审批,从而实现对工程项目投资、进度和质量的控制[1]。
建筑智能化专业与建筑、结构、强电等其他专业相比,还属于一个较新的领域,发展迅速,在建筑项目整体投资中的比例越来越大,但是建设方对它的重视程度不够,而且缺少智能化设计管理的经验,只注重了其他专业的监督管理,到施工阶段才发现问题紧急补救[2]。本文的研究成果将对大多数还处于建筑智能化设计管理摸索阶段的建设方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1 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的纵向管理
建筑智能化系统的方案选择是设计前期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方案可以是来自不同的设计单位,也可以是同一家设计单位的不同设计师。通过恰当的选择方式得到最适合的方案,从而避免盲目选择。方案选择与设计单位选择的评价队伍是一致的,评价指标却有所区别。基于模糊综合评价需要六个步骤完成方案的评价和选择:
(1) 确定评价对象的因素论域,可以用如上的评价指标,也可以根据项目的不同制定其他的评价指标。
[U={u1,u2,…,um}]
(2) 确定评语等级论域,用字母[V]表示。
[V={v1,v2,…,vm},]式中第[i]个评价结果由各项代表,总的评价结果数为[n。]
(3) 进行单因素评价,建立模糊关系矩阵[R,]单独从一个因素出发进行评价,以确定评价对象对评价集合[V]的隶属程度:
[R=r11r12…r1nr21r22…r2n????rm1rm2…rmn]
(4) 确定评价因素的模糊权向量,在进行模糊综合评价时,最终的评价结果会因为权重产生较大的影响[3]。
(5) 模糊评价,利用合适的模糊关系矩阵与合成算子得到各被评价对象的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向量[B。]
[B=A・R=(a1,a2,…,am)r11r12…r1nr21r22…r2n????rm1rm2…rmn=(b1,b2,…,bn)]
(6) 将综合评价结果[B]转换为综合分值,根据数值大小进行排序,进一步挑选出最优者。
2 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的横向管理
2.1 建筑智能化设计造价管理
2.1.1 设计造价存在的问题
建筑智能化系统从立项到施工完成整个阶段,影响造价的因素很多[4]。设计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几个阶段非常重要甚至起主导作用,目前设计阶段造价存在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设计单位自身的问题;另一种是建设方的问题。
(1) 来自设计单位的问题
① 智能化设计团队的内部分工机制和协调机制不完善,不能适应全过程投资评估与控制的实际需要。
② 设计人员缺乏经济观念,项目负责人只重视设计速度、技术和产值,而对设计产品的经济性不够关注,不注意设计中的造价控制措施和技术经济分析论证。
(2) 来自建设方的问题
建设方对设计环节不够重视,在使用设计方案的过程中未用科学的评价体系,针对设计方案没有进行充分的对比和分析,在材料及设备、结构形式选择方面,系统容易忽略经济及方便施工的因素,导致不必要投资的增加。
2.1.2 设计造价控制方法
下面是针对建筑智能化设计阶段控制造价的各种方法。
(1) 方案比选
通过方案竞赛,专家评审产生优化方案,建筑智能化设计方案要求强调“物美价廉”,物美即方案的实用性耐久性强,价廉即造价低,整体性价比高。进行建筑智能化设计方案比选,既可以使得投资选择能够被更有效的估算,又可以帮助整个建筑物进行有效的管理。
(2) 限额设计
限额设计是将上阶段设计审定的投资限额和工程量分解到各个子系统中,通过层层限额设计,实现对投资限额的动态控制与管理项目建议书或可行性报告中的投资估算[5]。限额设计作为一种较新的设计理念,它要求在初步设计时概算不超过估算,施工图设计时施工图预算不超过概算,施工图预算控制各系统的设计。
(3) 建立智能化设备材料选型库
目前市场充斥的建筑智能化产品名目繁多、鱼龙混杂,新兴产品和新兴厂家层出不穷。建设方想在短时间内对市场有足够的了解是不可能的,如果建设方是长期进行建筑智能化建设的,那么投入少量资金建设一套符合自身需求的智能化设备材料选型库是非常可行并且是一劳永逸的[6]。
在建筑智能化设备选型库成立后,建设方应要求设计方在设计过程中严格选用库中的设备材料,根据项目的不同选择档次可以分为中高低档等,也可以根据价格划分。这样既保障了设计成果中智能化设备材料的选择和造价问题,又为施工过程中智能化设备材料的选购和安装做足了准备。
2.2 建筑智能化设计进度管理
建设方对设计进度管理的方法,通过调研研究,总结如下。
(1) 确定设计周期时间
确定设计进度时间的方法很多,比如模糊随机、神经网络、关键线路法、灰色建模等。根据建筑智能化设计的特点,选用计划评审技术对进度进行管理。应用PERT进行进度计划,使用活动持续时间三个值(最乐观值、最可能值和最悲观值)的加权平均,用概率方法估计估算值[7]。
(2) 根据合理的设计周期目标确定进度计划
建筑智能化的最后阶段即施工图设计工作,必须合理地确定施工图设计交付时间目标,以确保工程设计进度总目标的实现。为了进行有效的设计进度控制,还可以绘制甘特图,把设计工作成果分阶段化表示,使得控制结果更明确。
3 案例分析
3.1 项目介绍
某商业会馆中心的设计方案是参与建设方设计管理的一个工作项目,主要负责其智能化系统设计管理。从项目的开始,到初步设计和施工设计,其中穿插着多次修改,这是一个相对复杂的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控制与管理的过程。
设计单位:某国家级设计单位(建筑智能化设计资质为甲级);方案完成时间:2013年1月中旬;设计周期:100个工作日;商场及酒店的综合体建设规模:总建筑面积为13万米2。其中商场9.6万米2,酒店2.4万米2,地下停车场1万米2。项目智能化系统设计由方案阶段到施工设计完成,历时三个多月,设计过程中运用部分设计管理方法,具体见下文。
3.2 设计方案选择
把评价此项目智能化设计方案的因素定为六项。经与各个专家讨论,确定各个因素的权重级[a=](0.1,0.32,0.2,0.19,0.11,0.08),评价等级为(很好,好,一般,不太好,不好),即(1.0,0.8,0.6,0.4,0.2)。通过与十位专家开会评审,得出四个方案,其中方案一和方案四的评价表如表1,表2所示。
根据评价表可以看出方案四为最优方案,随后邀请智能化行业专家与方案四的设计人员共同研究,征求总工程师的意见,对方案的细节提出了修改建议。
3.3 项目智能化设计质量管理
施工设计阶段的质量管理是尤其重要的环节。智能化系统施工设计文件的把关是质量管理的重中之重。在这次项目中,针对这个问题给予了解决办法,对设计文件审查工作进行了审核要点的梳理,既保证了质量也节约了时间。通过与几十位行业内专家的研究,采用穷举法对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分类梳理,逐一列出,在质量控制过程中一一对照检查,如有问题则填写修改意见表并归档管理。在此次工程智能化系统设计中对设计质量管理严格并且到位,通过工作数据显示,施工阶段的设计变更率下降了15%以上。
3.4 项目智能化设计造价管理
此项目的智能化系统包含六个子系统,依据设计造价限额设计控制方法,要将目标成本比预算成本降低7%,得到各子系统项的常规比重及初步设计预算成本,如表3所示。
表3 子系统项的常规比重及初步设计预算成本 天
[项目子系统工程 \&常规比重 /%\&预算成本 /(万元)\&综合布线系统\&17\&558\&有线电视分配系统\&10\&310\&视频安防监控系统\&14\&496\&门禁管理系统\&12\&310\&楼宇设备监控系统\&11\&372\&合计\&1\&3 100\&]
根据限额设计要求,目标成本比预算成本降低7%,即:
节约成本=3 100×7%=217(万元)
目标成本=3 100-217=2 883(万元)
根据常规比重,得到每一个子系统的目标成本,由预算成本去掉目标成本,可以得到该子系统成本的降低额度,从而达到节约造价的目的。该项目中成本降低潜力最大的是视频安防监控子系统,降低成本额度为92.38万元,其次是综合布线系统和楼宇设备监控系统。
3.5 项目智能化设计进度控制
在项目初期,通过了解市场、物业管理、设计人员等部门提出的要求和原则,基于所述的PERT方法确定每一个设计阶段的周期。如表4所示。
表4 项目设计进度计划
[工序\&设计阶段\&乐观时间\&最可能时间\&悲观时间\&期望工期\&1\&准备阶段\&9\&14\&20\&14\&2\&初步设计\&10\&18\&21\&17\&3\&施工设计\&50\&65\&70\&63\&]
由此计算出各设计阶段的期望工期和方差:
[t准备阶段=(9+4×14+20)6=14天σ2准备阶段=3.4t初步设计=(10+4×18+21)6=17天σ2初步设计=3.36t施工设计=(50+4×65+70)6=63天σ2施工设计=11.1]
整个设计周期为:
[T=14+17+63=94天]
方差:
[σ2=3.4+3.36+11.1=17.86]
标准差:
[σ=4.3]
由此得出项目期望设计周期为94天,经过与设计方的沟通,最后将设计周期定为100天,在100天完成的概率为91.5%。从设计合同签订完毕到设计成果交付,如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发生变化,需提前递交书面报告。对于设计单位针对建设方实际需求所提的设计问题,要求本部门人员限期答复。这些措施的实施使此次工程的智能化系统设计管理任务按时保质的完成。
4 结 论
本文以建设方为主体,以建筑智能化系统的设计管理活动作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建筑智能化系统和设计管理的基本理论,从概念、构成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说明,对现有的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研究总结,对理论进行提炼,并对论文的研究背景进行剖析,提出了现存的问题,对现在的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过程进行研究,提出了对建设方管理的建议,就设计单位和设计方案的选择、设计费用的支付以及设计造价、质量和进度控制提出了解决方法,最后针对具体案例进行了实践分析。
然而在工程实践中,由于建筑工程规模过大,此时建设方为了完成进度,通常将设计任务同时委托给多家设计单位,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实现对设计单位的管理,是本文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 张艺琼.浅谈如何加强建筑设计管理[J].大观周刊,2011(31):61.
[2] 赵柏树.建设工程设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J].上海建设科技,2011(6):68?70.
[3] 阎瑞雪.从设计阶段看工程造价控制的可操作性[J].四川建材,2006(5):105?106.
[4] 李坚化.建筑工程设计管理的重要性探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1(12):128?129.
[5] 董永贤.谈医院建筑的设计管理[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11(11):63?67.
[6] 董宁.浅谈建筑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J].大观周刊,2011(32):86.
篇4
【关键词】楼宇及园区;智能化;项目管理
1 楼宇以及园区智能化的含义
楼宇及园区智能化是指建筑以及有关建筑群的信息自动化,是新兴信息技术和建筑行业相结合的一种产物,是把智能型计算机技术、建筑技术、通讯技术以及信息技术进行有机的结合,通过自动监控设备,对信息资源管理与使用者的信息服务以及其功能实施优化,从而获得满足信息社会的需求、投资合理且具有便利、安全、舒适与灵活等特点的一种建筑物。在当前的建筑行业与信息技术中,楼宇及园区智能化已经成为了其共同关心的一个新领域,其主要是由以下几个系统所组成,即通信自动化系统、信息自动化系统、综合安保自动化系统、楼宇设备自动化系统、楼宇管理自动化系统,这几个子系统间相互联系和协调,具有相互操作性特点。建设建筑智能化的目的是为人们提供舒适、安全、便捷的工作与生活环境,并且有效地节省建筑运行费用,保护环境和降低资源消耗。
2 楼宇及园区智能化项目各阶段的管理
2.1 启动阶段的管理
在楼宇及园区智能化项目管理中,项目启动阶段的管理主要是明确该项目的建设内容,明确建筑的功能以及其智能化系统规划。
(1)制定项目建设程序。建筑智能化项目是一项系统工程,而且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系统,它涉及到方方面面。因此,它的建设和规划遵循系统工程的基本原则和程序,就可以有效地控制工程的建设质量、进度和投资,并使得建成后的智能建筑得到充分有效的使用,反之则可能花费巨资而收效甚微。建筑智能化项目建设的基本程序如下:1)建筑物的需求定位与智能化系统规划;2)根据建筑智能化系统规划编制完整的招标文件,包括编制工程量清单;3)对投标的智能化系统建设方案分为技术和商务两个部分进行评审,确定中标单位;4)配合中标单位进行智能化系统的深化设计;5)工程施工、调试;6)系统管理人员培训;7)项目验收;8)正式运行。
(2)制定项目系统建设规划方案。规划方案应从实际情况出发,以需求为依据,以规范为准绳。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升级,确保建筑智能化系统总体优化、安全可靠。设备的选用应考虑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性能可靠,并具有开放性和可扩展性。项目启动阶段的规划方案内容主要包括:项目需求、系统设计、产品选型、人财物的投入、项目进度、项目质量等,它是建筑智能化项目招标的依据。它指导也约束整个建筑智能化项目建设的全过程,是系统优化设计的根据,合理使用资金的依据。规划方案可请专家进行论证和评审,保证规划方案的质量。
(3)人力资源管理。用户方和建设方都必须对项目组成人员的人数、资格等提出明确的要求及管理办法。首先双方提出项目组的人员名单,对项目组成人员的基本情况及其职称及工作经历进行深入了解,特别是了解项目主要技术人员的技术背景及组成人员以往参与项目的经历,避免项目技术人员因技术经验不足,系统设计出现一定的性能障碍,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其次,对项目组成员提出管理办法,要求不得随意更换人员以及相关保密要求等。
(4)进度管理。其主要的工作就是用户方合理管理与控制采购招标时间,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提前做好现场施工安装工作。同时项目管理人员在对项目实施阶段各项工作进行规划的时候,应该综合考虑各个设备正常的交货期和和各专业系统在施工顺序以及技术协调等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对设备与系统采购招标时间进行合理地安排。
(5)成本管理。要根据项目的类型做好应用功能分析,确定智能化系统的建设标准。如住宅建筑有豪华型、舒适型、实用型、安置型等;办公型建筑有高级与普通写字楼之分等;酒店型建筑有普通酒店和星级酒店等;商业型建筑有商场和超市等;生产型建筑有厂房、生产车间等;公共事业型建筑有学校、剧院、展览馆、博物馆、体育馆等。要根据不同的建筑类型和档次确定不同的智能化标准,并对应用功能的完整性适应性、科学性广泛征询意见。江苏省制定的地方标准,将建筑智能化划分为甲、乙、丙级三个标准。甲级标准:一体化集成系统;乙级标准:准集成系统;丙级标准:可集成系统;将各子系统工程设计标准划分为一、二、三级。从成本管理的角度来看,明确智能化等级是影响项目投资效益和投资高低的首要因素,若用户方自身的筹资能力有限,可通过降低智能化的等级来节约成本。
2.2 项目计划阶段的管理
建筑智能化的项目计划主要包括施工计划、人员计划、进度计划、质量计划、采购计划、调试计划、检测计划、验收计划、培训计划、运行计划、售后服务计划等。计划是控制的基础,项目实施过程就是项目计划实施、检查和分析、调整和再计划不断循环的过程。建设方应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上述计划,并对计划采用PDCA循环管理方式进行管理。另外,制定计划要根据所管理的内容采用不同的科学方法,目前企业常用的主要方法有下面两种:
(1)WBS法,即任务分解法,针对项目范围管理采用的方法。该方法是在相应的管理技术前提下,进一步细化项目的每一项工作,通过细化的工作分别落实到每一个项目团队成员中去。这种方法是由最低级工作任务所组成的,是项目每个阶段的路标与时间表,可把项目分解成为一些可操作与更小的部分。
(2)甘特图法,针对项目时间管理采用的方法。该方法通过条状图的方式来展示项目进度以及与其相关系统的发展情况,能够将项目任务计划的实施时间、实际进展情况以及计划要求对比直观地表明出来,利于管理者能够及时地了解和掌握项目每项任务的具体实施情况,对其项目评估工作提供相应的依据。
2.3 项目实施阶段的管理
施工阶段是整个工程项目管理的中心阶段,所以该阶段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需要有立体管理模式来适应不同时期的工作内容,既要大面积全方位合理有序的交叉施工,又有各专业的具体施工,整个阶段是工程控制的关键。以下就项目实施阶段中容易忽视的管理环节做重点阐述。
(1)工程文件管理。工程项目的文件管理是工程实施中一个很重要的工作,特别是有关工程的变更、甲乙方及监理间的来往公函、图纸、各类验收资料等等,不得丝毫马虎。工程文件的管理方法具体如下:
1)项目经理确认工程文件的有效性和执行计划。
2)由项目经理负责内部工程文件签发,由工程助理或资料员建档、查询、保管和分发到有关部门、技术工程师及专业施工人员。
3)由项目技术工程师:负责监督、检查现场技术文件的执行情况。
4)由现场技术工程师负责按规定完整、准确填写有关施工记录文件或表格,及时地收集、整理工程施工技术资料并上交项目经理审阅,并由工程助理或资料员分类分册归档。
(2)分包管理。智能化工程总包方可对分包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即让各分包项目经理真正意义上融入总包方的项目小组内,从工程设计、现场协调、施工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安装定位、调试开通等方面实行一贯制服务,以确保整个项目的工期,具体的管理办法如下:
1)严格选择分包,从合同的严密性上对分包商加以制约。
2)分包商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和现场办公制度。
3)分包商对照整个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制定有效规范的管理制度、操作流程并完善监督制度。
4)严格划分各分包商间、各专业间的施工界面与责任界面,从根本上防止施工盲点与相互扯皮现象。
5)按责任界面,在经济方上采取工程款与上下工序衔接责任相结合的方法,即只有当分包商切实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任务并被下道工序接收后才能获取工程款。
6)采取一定的奖惩制度,对管理不严、施工不力、拖延计划的分包商予以处罚,反之对各方面做得出色的分包商予以奖励。
(3)工序的管理。由于智能化工程的配管、线、槽和线路敷设安装与调试,可能是不同的施工单位施工,因此在每个工序或工种施工结束后,必须填写相应的施工记录或安装表格。进行单体设备安装,穿线、接线时必须按照隐蔽工程相应的工程验收规范和设计图纸要求并进行交接验收,做好单体设备的测试记录,提交完整的工程技术档案资料,以确保工程质量和防止扯皮。
2.4 项目收尾阶段的管理
项目收尾阶段必须要做好项目的交接和收尾工作,项目收尾工作做的好坏与否,与平时所做的工作有着更根本的关系,也就是说功在平时,主要是指与工程相关的各类文档是否齐全、完整。因为收尾工作的复杂和千头万绪,收尾必须抓住以下几个关键点:
(1)指定专人负责。一般由项目经理负责,辅以现场资料员、项目助理,熟悉项目情况者,组成一个精干的移交、验收、资料归档、决算小组,具体实施以移交验收和竣工归档、审计决算为主的收尾工作。
(2)充分准备。移交验收是个琐碎、重复的工作,所以得有充分的准备。主要是两方面:资料和现场,尤其是资料。资料一定要根据规范要求,准备齐全;现场主要是缺陷修补和验收前的清理。在准备过程中,尽可能让监理和用户方提前介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如果有个别问题在验收前实在解决不了,要争取他们同意将其列入遗留问题,以求不致因此而延误验收。所有的问题都在验收前就已经解决掉和沟通好了,真正到验收那一天,只是个形式,签字就行了。
(3)经验总结。一个项目结束后,都会有好的经验和教训,项目经理可召开有关部门人员参加的项目总结会,对项目中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有利于建设方提高内部技术水平和项目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王珏.楼宇及园区智能化项目管理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9.
[2]郑宝君.楼宇自动化智能照明系统的节能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
篇5
关键词:智能化建筑;施工项目;施工管理
Abstract: The art of architecture related information and high-tech organic combination and is called the intelligent building, through the intelligent management and monitoring equipment, combination will make the information service and intelligent building environment perfect expansion together to achieve. 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s the design thought of intelligent building, design of key parts in the further analysis based on the focus, finally discussed the key problem of intelligent building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note.
Keywords: intelligent building; construction project;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L3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有关智能化建筑的设计理念施工方、设计单位以及业主有关对智能的设计在建设施工中的要求普遍有差异性得存在,参与项目的人员也将是因为多种主观或是客观影响因素,逐渐形成自己的计划,在这种情况下对建设施工或智能建筑设计都造成了不少负面的影响。比如,可能是由于业主单位自己设计的专业知识不够,忽略了优秀的设计方案内容,或由于自己需要的一些特殊的功能,因而对参与一些合理化做出否认;有时设计单位会过度追求完美的设计导致忽略了成本以及设计规范可行性,将设计要求过高的指标,大大削弱了项目的所保障的经济;施工单位想要尽可能扩大自己的利益,时不时的就不选择那些强功能但高租金的设备设施,从而严重影响施工质量和建设进度。因此,要想使智能化建筑工程整体施工的水平得到保证,参与各方必须统一项目的想法,并对以下原则严格遵循:应根据本单位的客观的环境因素、功能要求、规模项目、能力等内容来对设计方案进行确立,且尽可能使最后的结果满足其三个方面需求的多样化。综合布线系统是智能建筑的重要之一的组成部分,所以需要把管道设计和规划一并考虑纳入整个建筑,使之能高效,顺利的进行建筑施工。参与该项目的各方明确职责,将各自领域的责任进行划分,避免在这样的问题出现时,发生扯皮推诿的现象。设计也应该考虑的内容的灵活性,便于用户在投入使用过程中,根据其需求再次进行补充和变化。
组成智能化建筑设计的重要系统
有关楼宇自动化系统的概念以此刻的实际情况进行观察,楼宇自动化系统主要由防火,温度,照明控制火电四个系统的部分组成。全面科学的楼宇自动化系统,可以为业主带来更有利的利益及经营环境,尽最大可能的采用高度智能化的建设,以满足需要集中处理。2)有关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概念人事,文件处理以及物流管理四个主要系统部分组成了办公自动化系统财务,为了给用户提供更方便快捷的自动化的生活办公环境,最聪明的建设就是采用办公自动化系统。这种对现代科学技术高利用的同一时刻,也大大提高了其智能化水平和办公效率,这对提高整体的架构无疑是提供了多样的保护。
3)有关通信的智能自动化系统的概念通信自动化系统包括的主要有广播,网络,电话通信、电视四个系统部分组成,将取决于用户相关功能的易用性与否的智能自动化系统通信的完善程度,合理科学的制度,除了可以使数据传输效率、通信调用得到保证之外,同时也进一步对用户信息和通信的安全性做出了提升。为了以确保他们自己水平的建设参与,普遍将采用一个共同的符合网络工程的要求国际标准建设准则,设计施工工作也将变得更加标准化,同时使该项目的设计理念和建设最大程度的得到保护。
三、智能化建筑工程施工管理需要注意的关键问题智能建筑设计工作的前提条件是智能化施工水平,而设计理念可否实现以及项目建设可否提升一个更高层次,施工过程还是确定的关键。因此,无论是建设和提升人员的安全质量,还是施工工艺规程,在建筑智能化施工工程管理工作中都是需要重点注意的关键问题。实际施工操作时,除了对施工经理的操作人员水平进行严格的要求,同时也为整个施工过程做一个全范围的检查监督,以保证整个项目的各个阶段的必由之路建设能够高质量地完成建设任务。管理具体集中体现在如下几项:
1)保证整体水平的施工队伍。比较质量工程师、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来讲,在建设水平中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则具有更高的影响。因此,施工团队的管理者,特别是关键管理人员在建筑面积上岗前必须对其进行相应的业务技能考核,通过考核后,还应帮助他们将其职权范围进行界定,使尽可能做到分工的详细。相较于项目经理职位来讲,一定要具有广泛的弱电系统的工程现场操作管理以及运营经验的负责人,与各方参与该项目提供建设质量和进度,在更坚实的保障能力之间进行协调;建设端技术总监等职位,其负责人要有在大型和中型的弱电项目中参与的经验,进而将整个施工现场全程指导任务可以胜任。除了主负责弱电系统工程的相关特性之外,质量工程师的工作经验,也必须是能够将验收标准熟练应用的,也要在日常工作中为施工设备进行定期或是不定期的检查,使施工质量得到保证。相反的,比较这些对主要负责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的要求,对一般建筑工人要求还是较低的,但它仍必须有全面的业务质量,对于设计单位,也要能够理解的意图设计策划经理的指导和要求并服从。除此之外,施工人员还应该有熟练利用综合布线技术运作的施工技术,使其便于开展全方位的质量建设自动化的各个方面。2)施工质量是施工团队的高级别来保障的基础,在此背景下,管理层应将其注意力转移到如何提升建设计划的整体水平上来,连续建设研究建设的整个项目的具体技术解决方案过程中,随之进行多次讨论和优化,使得有更强的可操作和指导能力。在施工方案具体进行时,为了避免临时调整进行的施工过程,甚至影响项目工期和工程造价,对必要的建筑设计,建筑外墙装饰的条件和其他内容必须进行充分考虑。还应纳入不同部分的设计一并考虑,这样不仅可以更协调设计方案,以提高整体水平,还加强了不同选项之间的合理性保障。3)在施工的整个过程中,细节往往作为成败的关键。管理者一定要做到不同方面的高技术协调和完美掌握。比如管道工程建设过程中涉及必须预留孔的问题,完美的解决方案,不论是任何一个都必须符合相关标准和设计要求的细节,以使施工的流畅性得到保证。综合布线系统,管理者施工作业结束后必须第一时间进行数据通信用户之间的通畅检查,通过后还要对整个系统的连通性和安全性进行测试,并为未来测试结果和竣工验收记录提供参考基础。此外,从工程的实际情况出发,安排进行期限至少为3个月的试运作,并将此施工质量开展项目作为评定标准,对于设计要求没有达到的断面,一定要限期整改,确保最短的时间内相关标准能达到其要求,减少避免投入使用后的体统发生一些不必要的问题。提供给用户更美好舒适的体验环境。
4)突发事件在实际操作的时候不可避免,对此,管理者应该从过去的经验中学习,注重建设项目并改进和完善其施工建设。这些突发事件,很常见的一类的地方就是建筑结构和综合布线系统的设置之间的冲突,想要避免再次发生这样的问题,在正式施工前,管理者就应进行全面的相关内容了解和认识,随之使几套解决方案形成。此外,设计师还考虑建筑强度和结构以及不同程度衔接的施工技术问题,所以,使突发事件的发生最大程度的降低,避免频繁变动使建筑的整体效果受到影响。
四、结束语
目前观测国内市场的一系列的状况,智能建筑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推动与发展,必将走上飞速提升的道路上,但除此之外各种主观和客观影响因素也在干扰着它,一些缺陷和不足也存在于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因此,在今后工作中管理者必须要对不同程度、不同方面的细节关注有所加强,通过总结和积累经验,以提高我国整体智能建筑领域的水平。最终,智能建筑朝向国内一个新的发展水平做出自己的努力。
参考文献
篇6
本文针对工业园区智能化需求,结合园区的分布结构、系统集成可行性分析和建设经费利用的最大有效化,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和综合布线手段,借鉴一些成功的建设案例,搭建面向工业园区和园区企业的高水平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工业园区的智能化,使园区经济发展方式由传统制造业向自动化、信息化、高效化的新型工业转变。
1 智能化设计的理念
所谓工业园区智能化,就是将园区内相同功能或不同功能的建筑和公共设施按照统一规划、实施、调试、优化,最终实现智能化。该信息化建设方案由不同的子系统构成,每个子系统分工明确、功能各异,但又相互连接并且融入园区内其他工业系统,最终实现安全性、耐久性、实用性、经济性和环境化的设计要求。设计方案的主要子系统由:综合布线系统、视频监控系统、楼宇智能化系统、电子会议系统、一卡通与门禁系统、机房管理系统和管路系统等。
2 综合布线系统
所谓工业园区综合布线,即在园区内利用标准化和模块化的思想在不同建筑和设施间建立灵敏度极高的数据传输通道。布线系统的设计目的,在于建立一个具有开放性、稳定性、安全性、经济性、可扩展性的即运营与管理为一体的数据平台,因此综合布线系统必须做到标准化的网络设计,各项系统实施规范,技术指标和设备型号符合国际标准,该系统还必须考虑到现阶段园区信息化需求和未来智能化系统扩展需要,同时在实现工程需求最优化的同时,尽量节约项目经费。整个综合布线系统包括以下5个子系统,分别是:工业区子系统的设计;设备间子系统;干线子系统;管理子系统。运用分层网络布线结构设计思想,实现网络核心交换区的传速速率为1000Mit/s,分布区的传速速率100Mit/s,最底层的交换设备永远10Mit/s的速率。
3 视频监控系统
近几年,监控系统的更新换代在我国的信息化进程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早期的模拟监控系统在市场上已经十分罕见了,数字监控系统大量的被企业所使用,同时,在IP技术一统天下的今天,网络监控系统正在被人们接受。监控系统是企业关键部门和园区内的公共场所实施"实时监控"的最重要的基础设施,监控系统所传输和保存的关键事件的图像和声音信息,为园区内的管理部门、客户或者政府机构处理突发事件提供了高效可靠地检测平台,更好的保护园区内企业和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4 楼宇智能化系统
楼宇智能化系统由空调制冷系统、电路系统、供热系统、监控系统等组成,旨在实现一种优越的生活环境和高效率的工作环境。楼宇智能化总的来说就是有计算机程序管理建筑中的设备,能够做到根据大楼随着环境的改变自动开关灯;自动开关空调;还可以根据配电柜、变压器和发电机组的实时运行参数,动态掌握楼宇中一些重要设备的操作;包括运行中的电梯状态,也能够准确的呈现在信息中心的计算机屏幕上,最终实现工业园区楼宇的智能化性能。
5 电子会议系统
所谓电子会议系统,即利用现有的网络通信和综合布线的软件和硬件设备,把工业园区内一些重要会议室的连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实现高效的自动化会议功能。在目前,电子会议系统由两大类组成,一种是局部会议系统,另一种是远程会议系统。局部会议系统指的是在一个会议室召开的会议,使用计算机程序和电子化系统检索、显示会议的内容,备份会议的进行情况,它的优点是可以节约会议的人力成本和会议纸张等费用。远程会议系统,我们平常俗称通信会议或电话会议,即利用网络通信技术连接在不同区域的多个会议室,使各个会议室处于一个同步进行的会议平台。
6 一卡通与门禁系统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一卡通"快捷的应用特性和优越的市场前景,使得它成为了楼宇智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工业园区智能化的重要标志。门禁系统是对楼宇进出口、电梯口、机房、仓库等重要场所进行监控和管理。根据建筑的特性,在需要监控、管理和身份认证识别等具有通道口的保密区,除了安装电控锁具外,还应该采用先进的接近式的读卡技术。
7 综合管路系统
综合管路系统是实现工业园区智能化系统走线结构,主要是管路和桥架。综合管路的设计是根据智能化系统整体规划和初步设计为前提,目前,综合管路系统的设计结构主要由垂直桥架系统、水平桥架系统和水平管路系统。管路系统是各个信息化设计连接的基础,组成部分为弱电桥架、管子和其他辅助材料,使得整个工业园区智能化达到结构完整、系统稳定、可扩展性强和易于维护的特点。
篇7
关键词:弱电系统;医院;智能化建设;应用
中图分类号:O646.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弱电智能化系统主要包括建筑楼宇设备监控系统(楼控)、安全监控防范系统、综合布线系统、医疗综合管理系统、信息机房等方面。就智能医院而言,其主要是指涵盖了系统、结构、管理、服务等四个基本要素及对该四要素进行优化内在联系的建筑物。
一、目前弱电智能化系统的概况
1、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作为现代智能化建筑的基本组成成分之一,建筑设备控制自动化系统BAS已经在世界范围内的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对BAS的应用,现代建筑使用环境的舒适度、安全性及便利性已经得到了切实的提高,且现代建筑的能耗问题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降低。此外,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能够对各种机电设备运行状况及故障问题进行实时监控,并对其进行有效控制,且能够随时将所需报表打印出来,这样不仅方便了机电设备的监控,也方便了机电设备的管理、维修及保养,从而为企业降低了管理成本。
2、安全监控防范系统
安全监控防范系统主要由视频监控系统、巡更系统、防盗报警系统、门禁、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等组成。安全监控防范系统的工作原理:凭借着防入侵、防破坏、防盗、防暴、防火、安全检查、联动等措施,针对大部分盗窃、入侵等犯罪活动,能够及时将其发现,并发出报警信号。此外,与安全防范系统同步工作的数字监控系统将会自动记录下犯罪全过程,以此方便了案情侦破,并节省了大批物力及人力,也有效减少了事故数量。
3、综合布线系统
综合布线即为在建筑群间及建筑物内部间实现信息传输的通道,其具备灵活性高、模块式运行的特点。综合布线系统有助于将数据、语音、信息交换设备、图像设备等与其他相关信息管理系统相连接,及将以上各种设备连接到外部的通信网络中。综合布线系统主要针对建筑物内部所有智能化系统信号传输线路。若以其为依托,数据设备、语音设备、交换设备、控制设备等便可以能够与信息管理系统相连接,同样能够将以上设备连接到外部通信网络。作为医院新的智能化建筑,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是智能化得以实现的基础及先决条件。
4、医疗综合管理系统
门诊叫号系统将有效克服了排队、混乱、拥挤现象。在门诊叫号系统的协助之下,医护人员便能够有序呼叫患者,从而为医务人员及患者带来了舒适及方便。此外,门诊叫号系统能够与医院就诊卡、医保卡、银一卡通等的使用实现兼容,从而为病人就诊、取药等提供了方便。医护对讲系统可以通过呼叫器系统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相联,如果加上电话通信系统及整体护理软件,可以为医院开展“以质量为核心”“以病人为中心”的系统化整体护理的理想设备。病房对讲呼叫系统的核心在于护理站,其可储存呼号,亦可双向呼叫,且呼叫信息均可显示在显示屏双面。
5、信息机房
信息机房是整个弱电智能化系统的核心,电子信息机房建设环境必须满足计算机设备对温度、湿度和空气洁净度、电源质量、接地、电磁场和振动等项的技术要求,除此之外,还必须满足在机房中工作的人员对照明度、空气的新鲜度和流动速度、噪声的要求。计算机、交换机、服务器、存储等属于贵重精密设备,同时机房又属于关键和重要的数据中心,一旦发生数据丢失,损失无法估计。因此,它又常常是安全保卫的重点。同时信息机房对消防、安全保密也有很高的要求。电子信息机房的建设主要包括机房装修、接地系统、配电系统、综合布线、消防系统、保安与门禁系统、空调和通风系统、集中监控系统等。由于其在弱电智能化中所处的位置,各个系统相对独立与楼宇中的其他系统。其中装修所用的材料必须达到防尘、抗静电、阻燃、绝燃、屏蔽、防漏水、隔热、保温、降噪等标准。
二、医院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存在问题
1、设计和施工人员专业素质较低
智能建筑弱电技术的设计和施工人员专业素质决定了工程的质量。由于弱电智能系统工程所需要的知识涵盖了机械电子、自动化控制、通信技术和建筑技术等,这就要求从事智能建筑弱电技术必须具备各方面的知识,能够在施工过程中结合工程需要采取合理的处理办法。然而,我国当前从事弱电工程人员相对较少,具备综合素质的人员更少,这就造成了智能建筑弱电工程对人才的需求增加。缺乏高素质人才的工程往往难以控制系统工程质量,造成由于不能将建筑设计与施工与网络、通信等技术充分的结合,出现工程漏洞,造成较大的安全隐患。
2、建筑设计缺乏合理指导
随着现代开发商对于建筑实用性的关注增加,导致设计师在规划智能弱电设备中重视功能,往往采取尽可能的功能覆盖面来吸引客户的关注。但是,在此过程中就出现了由于不重视相关技术的发展,使所设计的智能弱点技术得不到充分发挥,大大降低了智能弱电技术的推广。并且,建筑设计缺乏在智能化要求的指导,不能对于所使用的智能弱电工程提出具体的要求,使施工过程中不能贯彻设计思想。因此,只有建立合理的设计指导思想,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才能有实质性的进展。
三、完善医院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的措施
弱电技术主要是根据使用的电流和电压定义的,通常定义使用24V电压和直流电流进行工作设备采用的电技术,该范畴实际上是广义范围的弱点技术定义。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就是基于弱电技术,考虑到实现无需人工干预的自动化,从而为人们提供更加方便的居住条件。在我国当前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主要包括内容:综合布线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电话布线系统、有线电视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多功能会议系统等。为了提高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水平,主要改善措施如下:
1、提高设计规范,加强智能化设计水平
设计阶段主要包括功能设计和施工方案设计,在此阶段决定了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总体方案。为了保证所设计工程的质量,必须保证所设计功能、使用设备和设计方法符合施工合同要求,从用户的角度客观评价智能化水平。在所设计的弱点工程中,要结合设计设备的具体功能制定相应的施工内容。所提供的智能化设计内容要积极结合当前电子设备技术发展,不断地引进新的智能化设计方案。此外,要保证所设计工程的系统功能、信号匹配、施工工序合理性,严格审核施工总体方案,从而保证智能化工程设计规范性。
2、加强施工过程控制,严格执行设计方案
针对施工设计执行施工涉及到诸多细节,这些细节对于弱电智能化设备有着关键影响。在施工前,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应熟悉工艺的总体过程,并明确工程的重点和难点,然后在按照各个阶段进行施工,努力在每阶段做好施工管理。对于施工过程的电管、线槽、电缆敷设及隐线施工进行详细记录,核对设计方案的接线图和原理图,排出施工出现的失误。并且,施工过程要做好施工记录,统计施工过程的技术实施数据,方便后期进行质量分析和管理。
3、提高弱电设备的功能和品质,满足用户功能需求
建筑弱电智能系统工程不仅要为用户提供更多的服务,提高生活智能化和自动化程度,而且还应着重保证系统工程的品质要求。在新时期,人们对于居住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拓宽居住环境、提高居住的安全性和视觉感受等,建筑弱电智能化工程应紧密结合客户需求,定期开展客户要求调查,不断地推出新的智能化服务。此外,在提供全方位服务的过程中应注重设备的可靠度,不断地提高施工品质,维护人们对弱电设备的使用感受。
4、做好验收检验,保证实施建筑的可靠度
施工过程不可避免的存在失误,通过验收工作能够有效地控制工程质量,为用户提供最规范的智能化弱电设备。建筑弱电由于受到环境温度、湿度和清洁程度的影响,因此在施工过程中的不规范施工很可能是弱电设备使用寿命缩减,通过设备的使用说明,分别验证弱电设备的工作状态。在验收过程中若发现设备存在信号、电压、电流不稳定情况,应立即组织技术和管理人员进行分析,分析出现不稳定状况的原因,进行返工或者技术维护。
结束语
随着技术的发展,我国医院建筑发展已经逐渐趋向于弱电智能化系统的应用。随着弱电系统智能化的应用,现代医院系统实现了资源共享、统一调度、统一监视,并为医院运行环境的打造创造了条件。在弱电系统的支持下,现代医院已经逐步实现了方便、安全、舒适、环保、高效、节能的人性化服务。
参考文献
[1]辛冕.浅谈现代化医院智能化系统管理[J].建筑·建材·装饰,2010,11(3):53-54.
篇8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设计;现代建筑;设计理念;设计方案;设备管理
引言
现代建筑逐渐向高层化、智能化、多功能化等趋势发展,因此其对电气设备提出了更多更新的要求。为满足上述要求,现代建筑电气设备不断结合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组成电气自动化系统,以改善或满足现代建筑的智能化、信息化、多功能化需求。
1、电气自动化设计特点
电气自动化系统通过计算机技术,用物理链路,结合信息技术与建筑技术等技术方式,对建筑内的电气设备进行自动控制和智能控制。在建筑中应用电气自动化设计,可以对各设施进行便捷快速的检查、维护和控制,还能够监视各设备的运行状态,维持设备的高效正常运转,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满足用户对智能建筑的性能要求。
2、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设计方案研究
楼宇自动化系统是现代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的一个重要内容,其通过对建筑内的各电气设备进行集中监视和控制,以达到在保证建筑环境不受影响的前提下简化设备操作步骤,实现对设备的充分利用。由于现代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涉及范围非常广泛,系统构成非常复杂,本文将该系统的各部分的设计进行分析和研究。
2.1 中央控制室设计方案研究
电气自动化系统使用集中监控的方式对各部分设备进行监控,因此对于中央控制室的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其功能实现要求。首先,为保证控制室的安全可靠性,控制室的选址应该远离变电所、电梯机房等容易产生强磁干扰的场所,以免这些干扰影响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其次,控制台的布置位置应该对检修和操作留出一定的操作空间,以方便后续使用。再次,由于自动化系统涉及非常多的电器元件和弱电信号传输,因此中央控制室应该做好防静电措施,以免对控制设备造成破坏。
2.2 系统布线设计方案研究
系统各部分全部通过供电线路、信号线路、网络通信线路等实现关联。因此对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布线应该进行充分研究。
根据建筑设计方案,在各线路的选取中应该充分考虑容量要求、节能要求、安全要求、分布要求、抗干扰要求等,确定系统设计方案,以满足系统要求。如,若传输线中的信号对消除电磁干扰要求较高或传输距离较长时,需要采用具有屏蔽功能的传输线;若建筑对节能要求较高,则需要在满足容量需求的前提下尽量选用节能材料或者能耗较小的传输线。
2.3 现场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研究
电气设备现场系统主要由控制器构成,通过控制器可以控制电气设备按预定程序正常运行,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时可以及时断开故障设备与系统的连接,停止故障设备的工作,以免故障扩散或向更严重方向发展。在现场控制系统的设计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设计现场控制器的出发点应该是综合考虑实用性能和方便性能,结合具体的管理方式进行设置。通常控制器的布置位置应该相对集中,以便于进行系统维护。
其次,现场控制器对的周边环境也有一定的要求。现场控制器应该远离输水管道和有强电磁干扰的设备,这样可以保证其正常工作。如果环境不允许,在设计中应该加入防潮、防结露、电磁屏蔽等技术措施。
再次,现场控制器的选取应该与所控制的设备相适应,并留出一定的余量空间,以满足后续的扩容需要或者临时性需求等。通常,现场控制器的输入输出端口应该在满足设计需求的基础上预留出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二十的余量。
2.4 供电系统的设计方案研究
电气设备的供电系统应该进行完备设计,以保证负载的稳定运行。
中央控制系统的运行精度高,因此对电压、电流和供电频率都有严格要求,因此对中央控制系统的电源设备应该使用专用的配电盘。通常,系统的供电电压与设备额定电压的差值不能超出百分之十,供电电源的频率变化不应该超过1Hz,必要时需要使用直流电源。对于核心计算机应该配置UPS不间断供电设备,该电源向建筑内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各部分用电设施可提供的持续供电时间不应该低于30分钟,并考虑预计的扩展容量。
对于现场控制器的电源设计,应该满足如下要求。首先是对于Ⅰ类系统,现场控制器的电源应该由UPS不间断电源通过放射性的形式进行集中供给。其次是对于Ⅱ类系统的现场控制器,其供电电源可以直接由附近的动力盘专路进行电能供给;对于含有CPU的现场控制器,则需要设计备用电池组,电池组的供电容量应该保证在72小时之内实现不间断供电。
对于各电气设备的电源设计,应该遵循电气设备的设计手册进行。其中,需要注意的是,电气设备的电源设计应该注意加入电气保护系统,以防止设备因短路或者瞬时强电流等损毁。
3、总结
电气设备自动化系统是当代建筑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保障,在建筑的电气设备中应用自动化技术是现代化、智能化建筑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王佃瑞.设计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思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5)
[2]胡定华.论建筑电气设备自动化系统的设计要点[J].现代商贸工业,2008,20(1)
[3]刘锐丰.浅谈智能建筑中楼宇电气自动化系统问题[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3)
篇9
【关键词】智能建筑楼宇;自动控制系统
智能建筑楼宇的自控系统采用了计算机技术、传感技术、通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网络技术、电子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等,并且以节能、简洁、环保、实用、高效为目的,来最大程度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1.智能建筑的产生以及发展
世界上公认的第一幢智能建筑是在1984年美国哈特福市的一座金融大厦改造成的。大厦内的建筑都实现了自动化的综合管理,配有电梯系统、防火设备、计算机局域网络系统和空调设备等,为人们提供了安全舒适的、高质量的、全面的综合服务功能。我国的智能建筑兴起于80年代后期,接着就在全国范围内快速发展。北京的发展大厦是我国智能建筑的雏形,紧接着建成了上海金贸大厦、深圳帝王大厦、南京金鹰国际商城等一大批智能程度较高的大厦。现如今,智能大厦已经成为智能化城市和国际信息高速公路的网络节点。
智能建筑是在一般的建筑基础上,配置能够实现智能化各种功能的若干种设施,组合成智能建筑系统,让建筑实现智能化的服务。智能化建筑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它的智能化。它采用多元信息传输、管理、监控及一体化集成等一系列的高新技术,实现资源、任务和信息的高度共享,达到高效、经济的目标。
建筑楼宇自动化系统经典的体现了智能大厦的集成特点。智能大厦的内部含有大量但分散的给排水、空调、电梯、自动扶梯、照明、电力和防火等设备,需要通过各个子系统实现监控、测量和自动控制。各个子系统间可以互通信息,同时也可以独立工作。各个子系统通过中央控制机实现最优控制和管理,来提高整座大厦的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智能楼宇技术的应用现状
建筑楼宇的智能系统中要同时有电、暖、水、结构、建筑五大系统来共同工作。建筑楼宇的智能化系统在其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充当纽带把各个部分有机联合起来来共同服务。以建筑作为基础,系统中要有智能楼宇的安防监控、综合布线、给排水和楼宇智能办公系统。需要通过系统集成技术来把所有的子系统进行有机结合,来为用户提供一个便捷、安全的生活环境。
现如今,全球的建筑智能楼宇技术发展的十分快速,人们已经足够意识到这种发展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从学校到宿舍楼、从工厂到办公室、从居家到单位智能楼宇技术的应用到处可见。人们引入建筑智能楼宇控制系统,为人们提供了生活和工作的便利性,还有效减少了能源的损耗,以最大效率的来节能减排。由于建筑采用了多种先进的楼宇自控系统,所以在系统的使用和维护方面都有很多的选择方式。比如使用太阳能照明灯、自动空调控制系统、WIFI网络环境、太阳能热水器设备等。
3.建筑楼宇的智能控制系统
3.1楼宇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智能建筑之所以能够称为“智能”,主要是由于它将很多的人工智能都通过自动控制系统来实现。智能建筑楼宇控制系统一般由以下几部分组成:电梯控制系统、给排水控制系统、空气调节控制系统、电力与照明控制系统、安全防范控制系统、消防控制系统以及综合布线系统。
智能建筑的电梯运行控制一般要采用变压变频调速、交流调压调速方式,要提高传统的运行控制性能,还要有效体现逻辑控制的智能性。
给排水系统一般包括生活排水系统、生活给水系统以及消防系统。排水系统主要的任务包括排水泵启停控制、集水坑水位检测、排水泵的故障报警和水流状态监测。给水系统的控制大多采用气压给水方式、水泵直接给水方式以及高位水箱给水方式。
空气调节控制系统一般包会包括空气加湿设备、空气减湿冷却设备以及空气加热设备。调节系统的安装大多采用种中央空调和局部空调的方式。空气调节控制系统的任务是对公共建筑物和房间内的空气的状态参数进行调节,为人们提供一个湿度、温度都适宜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智能建筑对照明和电力系统的控制一般包括对各种电气设备的检修保养、对配电系统运行参数的及时检测、照明系统的监控、对建筑物内用电量的管理和自动统计、对应急照明的启停控制等。
安全防范控制系统大多包括对讲系统、闭路电视监控系统、防盗报警系统以及出入口监控系统等。
消防控制系统一般由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火灾报警系统、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火灾探测器、消防专用电话系统以及消防广播系统等组成。
综合布线系统不仅能使数据设备、图像设备、语音设备与交换设备,其他信息系统彼此相连,还能使这些设备与外部的通讯网络连接。综合布线系统大多数采用模块化、星型拓扑设计。
3.2智能建筑控制系统的结构构成
自动控制,就是指在没有人员直接参与的情况下,通过控制器来使设备自动按照预定好的规律运行。智能建筑的每一层的分系统都是采用自动控制的技术来进行监测、控制。毋庸置疑,计算机已经成为了自动控制技术重要的核心。
计算机的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有三个步骤,如下所示:(1)实时数据采集,就是对来自测量的变送装置的被控值得的瞬时值来进行检测与输入。(2)实时控制决策。就是对收集到的被控量与给定量进行加法的运算,它的运算结果作为控制器需要进行调整的方向和数量值的输入。(3)实时控制输出。依据控制的决策,适时对执行机构发出控制的信号,完成控制的任务。
随着自动控制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建筑控制领域越来越重视集成的概念,智能建筑的控制系统中使用的最多的就是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和分散的控制系统。
4.楼宇自控系统的设计方案----冷冻站系统的监控
需要进行监控的冷冻站系统设备包括冷却水循环泵、冷冻水循环泵、自动补水泵、冷水机组、冷却塔以及电动蝶阀等。监控的内容如下:
①依据之前安排好的工作以及节假日的时间表,定时启停冷水组以及有关设备,来完成各设备的顺序启动和暂停。启动顺序:首先是冷却塔风机、然后是冷却水泵和冷冻水泵,最后是冷水机。停止的顺序与启动顺序是完全相反的。
②测量冷却水和冷冻水的供回水温度。
③实时监测冷水的总供回水的压力差,适当调节旁通阀门的开度,来保证稳定冷冻水的供回水压差。
④监测各水泵、冷却塔风机以及冷水机的运行状态、手动\自动状态以及故障报警,并且记录她们的运行时间。
⑤实时监测冷冻水的供水流量。
5小结
中国西部大开发、加入WTO、世博会申请成功、申奥成功,尤其是数字城市的迅猛发展,都促使我国的智能建筑市场快速发展。随着数字化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的公用信息平台的形成对建筑的信息化和智能化的要求也不断增多,长房、商用、办公和居住等多种建筑形成的数字化园区、数字化街区以及数字化建筑群不断涌现,导致智能建筑由单体向智能化建筑群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宝赏.浅谈智能建筑楼宇自动控制系统[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24):27-28.
[2] 陈宏.智能建筑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探讨[J].城市建设,2010(13):6-7.
篇10
关键词: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
中图分类号:N945文献标识码: A
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是随着我国电子辅助设备技术的发展,引入到建筑设备中的智能化技术增多。在我国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中,主要的技术包括:计算机网络系统、综合布线系统、监控报警系统、有线电视系统、多媒体会议系统、防雷接地系统、楼宇自控系统、电子巡更系统、不间断电源系统、排队及显小系统、家居智能化系统等方面。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所涉及的因素较多,施工中技术路线、材料质量和施工设备状况都影响着工程质量。
一、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影响因素
衡量弱电技术的主要依据包括:电压和电流的稳定性、信号传输的精确程度和可靠度等。在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中,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第一,低电压电能。例如,进行控制建筑大楼、报警监控、消防电气控制等,都属于该方面。第二,信息信号传输。例如,有线电视信号、电脑网络和信号接收等。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主要影响因素可以分为相关技术和施工管理两个方面,具体如下:
(一)、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技术影响着未来弱电技术发展,采用更加复杂的计算机网络化控制,实现复杂的智能化操作都必须计算机技术保证。计算机及信息网络技术管理着弱电系统,其工作水平和可靠性都决定了弱电系统的服务质量。因此,计算机技术在弱电工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弱电智能化发展程度。
(二)、信息传输技术
通信技术主要影响了智能建筑弱电技术信息传导,是智能控制中的传输环节。现代的信息传输技术包括宽带、无线信号、多媒体通信技术和ATM通信技术,这些在建筑弱电工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信息传输技术朝着数字化、高速化和稳定化方向发展,建筑弱电智能化的信息传输也将获得进一步的提升。
(三)、施工工程管理技术
由于弱电工程所涉及的专业技术较多,需要工种广泛,有效地工程管理技术能够保证弱电工程正常实施,帮助工程采取最合理的施工工序。根据建筑施工知识我们知道,工程管理技术是一项工程最为核心的环节,要想提高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建设水平,就必须结合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特点,提出合理的工程管理方案,保证弱电工程规范施工。
(四)、施工技术管理技术
技术管理是指在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中指导进行施工的技术方案。弱电工程必须根据合同和技术设计的要求,实施过程中的技术管理能够保证所进行工程的规范,工程在正式使用中能正常工作。技术管理要制定详细可执行的规范文件,保证施工工人能够完成工程操作。有效地技术管理技术是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质量保证,决定了系统工程的可靠度。
二、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存在问题
我国建筑弱电智能化技术在改革开放以来有了很大的进步,建筑实施的智能化水平得到了飞速发展。然而,随着电子科技和信息相关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建筑弱电智能化技术不能适应当今发展,必须根据出现的新技术进行调整,在此过程中也出现了较多问题,主要如下:
(一)、设计和施工人员专业素质较低
智能建筑弱电技术的设计和施工人员专业素质决定了工程的质量。由于弱电智能系统工程所需要的知识涵盖了机械电子、自动化控制、通信技术和建筑技术等,这就要求从事智能建筑弱电技术必须具备各方面的知识,能够在施工过程中结合工程需要采取合理的处理办法。然而,我国当前从事弱电工程人员相对较少,具备综合素质的人员更少,这就造成了智能建筑弱电工程对人才的需求增加。缺乏高素质人才的工程往往难以控制系统工程质量,造成由于不能将建筑设计与施工与网络、通信等技术充分的结合,出现工程漏洞,造成较大的安全隐患。
(二)、建筑设计缺乏合理指导
随着现代开发商对于建筑实用性的关注增加,导致设计师在规划智能弱电设备中重视功能,往往采取尽可能的功能覆盖面来吸引客户的关注。但是,在此过程中就出现了由于不重视相关技术的发展,使所设计的智能弱点技术得不到充分发挥,大大降低了智能弱电技术的推广。因此,只有建立合理的设计指导思想,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才能有实质性的进展。
三、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分析
弱电技术主要是根据使用的电流和电压定义的,通常定义使用24V电压和直流电流进行工作设备采用的电技术,该范畴实际上是广义范围的弱点技术定义。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就是基于弱电技术,考虑到实现无需人工干预的自动化,从而为人们提供更加方便的居住条件。在我国,当前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主要包括内容:弱电智能化系统设置包括:综合布线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电话布线系统、有线电视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多功能会议系统等。为了提高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水平,主要改善措施如下:
(一)、提高设计规范,加强智能化设计水平
设计阶段主要包括功能设计和施工方案设计,在此阶段决定了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总体方案。为了保证所设计工程的质量,必须保证所设计功能、使用设备和设计方法符合施工合同要求,从用户的角度客观评价智能化水平。在所设计的弱电工程中,要结合设计设备的具体功能制定相应的施工内容。所提供的智能化设计内容要积极结合当前电子设备技术发展,不断地引进新的智能化设计方案。此外,要保证所设计工程的系统功能、信号匹配、施工工序合理性,严格审核施工总体方案,从而保证智能化工程设计规范性。
(二)、加强施工过程控制,严格执行设计方案
针对施工设计执行施工涉及到诸多细节,这些细节对于弱电智能化设备有着关键影响。在施工前,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应熟悉工艺的总体过程,并明确工程的重点和难点,然后在按照各个阶段进行施工,努力在每阶段做好施工管理。对于施工过程的电管、线槽、电缆敷设及隐线施工进行详细记录,核对设计方案的接线图和原理图,排出施工出现的失误。
(三)、做好验收检验,保证实施建筑的可靠度
施工过程不可避免的存在失误,通过验收工作能够有效地控制工程质量,为用户提供最规范的智能化弱电设备。建筑弱电由于受到环境温度、湿度和清洁程度的影响,因此在施工过程中的不规范施工很可能是弱电设备使用寿命缩减,通过设备的使用说明,分别验证弱电设备的工作状态。在验收过程中若发现设备存在信号、电压、电流不稳定情况,应立即组织技术和管理人员进行分析,分析出现不稳定状况的原因,进行返工或者技术维护。
(四)、提高弱电设备的功能和品质,满足用户功能需求建筑弱电智能系统工程不仅要为用户提供更多的服务,提高生活智能化和自动化程度,而且还应着重保证系统工程的品质要求。在新时期,人们对于居住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拓宽居住环境、提高居住的安全性和视觉感受等,建筑弱电智能化工程应紧密结合客户需求,定期开展客户要求调查,不断地推出新的智能化服务。此外,在提供全方位服务的过程中应注重设备的可靠度,不断地提高施工品质,维护人们对弱电设备的使用感受。
总之,随着科技技术的不断前进,建筑弱电智能化技术将会获得更大的进步。建筑施工管理应紧密联系施工和客户需求,采取有效地策略方式来提高建筑水平。加强智能化建筑配套设施的规划与完善,从而保证我国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