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管理合同范本范文

时间:2023-04-24 08:56: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工程管理合同范本,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工程管理合同范本

篇1

工程HSE (健康、安全、环境) 承包管理合同

甲 方: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乙 方:重庆茂嘉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项目名称:威

签订地点:

签订时间: (执行单位:蜀南气矿) 001-H3井钻前工程 泸州市兰田镇 2008年4月16日

1 总则

1.1为明确规范西南油气田分公司施工作业及生产技术服务合同履行期间甲乙双方在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保护生产作业人员、周边群众及企业财产安全和保护环境,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双方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本合同。

2 定义及解释

2.1违法、违章、违规:指HSE管理合同当事人违反健康、安全、环保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有关规章制度和标准的行为。

2.2事故:指在HSE管理合同规定的范围内,由于当事人责任或不可抗力造成的停工、经济财产损失、人员伤亡和环境破坏事件。

2.3不可抗力: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2.4 HSE作业方案:指承包方对重要的、高度危险的设备或活动,描述其现存的健康安全环境危险和危害,以及为把危险、危害有效降低和控制到国家和行业标准能够允许范围内所采取措施的文本。

3 工程概况

详见主合同。

4 合同期限

4.1该HSE管理合同期限与主合同期限一致。主合同因工作

实际需要变更期限,HSE管理合同应随之变更至相同期限。

5 施工中可能存在的危害

5.1甲乙双方应共同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削减可能存在的危害和风险,以防止安全环保事故的发生。甲方郑重告知乙方,在承包工程施工作业期间,可能存在但不限于以下的危险和危害因素:

5.1.1施工作业过程中可能接触油类、天然气 等易燃、炸药、雷管、油类等易爆、H2S等有毒物质,以及这些物质泄漏、

爆炸、着火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

5.1.2作业过程中如果缺乏有效的HSE管理,例如存在强令冒险作业、违规作业等违章指挥、高处作业不系安全带、不正确穿戴劳动防护用品、不按操作规程施工等违章作业、施工作业现场吸烟、生产作业场所使用手机、酒后作业等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可能造成安全环保事故发生。

5.1.3生产施工作业现场如果存在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缺乏安全警示标志、有限空间作业通风不良等劳动条件和作业环境不良,可能造成安全环保事故发生。

5.1.4承包商使用的车辆、机具等设备和设施如果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标准,以及存在缺陷或不安全,可能造成安全环保事故。

5.1.5 /

6 甲方的权利与义务

6.1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认真执行国家、地方及行业有关健康安全环保的法律、法规、标准、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等。

6.2按照《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工程技术服务承包商健康安全环境管理规定》等规定对乙方的安全、环保业绩、资质、技术水平和安全、环保保证条件进行审查,对乙方针对施工作业项目制定的HSE施工作业计划、HSE措施方案、现场事故应急预案等进行审查并备案。

6.3由甲方工程主管部门组织工程所在单位对乙方进行现场工程技术交底,向乙方告知施工作业区存在的危险源、风险及安全环保要求。

6.4向乙方提供工程合同中规定的健康安全环保作业条件。

6.5对乙方的施工作业现场的安全作业、环境保护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若发现乙方违章指挥、违章施工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等行为可责令其整改,若危及人身安全或重大财产损失的,可责令其停止作业。

6.6要求乙方维护好甲方的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的设施、设备及器材等。

6.7在事故发生后,积极协助乙方进行事故处置,防止事故扩大。

6.8要求乙方通报安全生产及环境污染事故,可根据有关规定,组织、参与事故的调查,可向乙方索取事故调查、处理的有关资料。

6.9根据合同约定,积极配合乙方解决施工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并协助提供相关资料。

6.10向乙方通报其HSE管理业绩、资质审查和监督检查情况。

6.11根据合同的约定履行应尽义务。

7 乙方的权利与义务

7.1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认真执行国家、地方及行业有关健康安全环保的法律、法规、标准、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等。

7.2乙方应遵守甲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生产作业场所安全管理规定》、《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工程技术服务承包商健康安全环境管理规定》、《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工业动火安全管理规定》、《四川油气田钻井(试油)工程环境保护管理规定》等安全、环保等规章制度,制定并落实事故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并按应急预案组织演练。

7.3乙方在编制施工方案时应对危险源及从事活动的环境影响、环境因素进行辨识,对风险和环境因素进行分析和评估,制定风险和危害削减措施和方案。经乙方组织审批后,报甲方有关单位或部门备案。

7.4应根据设计、施工方案及应急预案等配备完善的安全防护设施、环保设施、应急救援物资和装备,并做好维护保养。

7.5作业过程中发现设计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时,应停止施工,并及时报告甲方,在得到书面设计变更或指令后,制定风险和危害削减措施,方可实施。

7.6在施工作业中,施工作业现场不具备安全环保作业条件,乙方应停止施工,并及时进行整改。若甲方违章指挥、强令乙方冒险施工作业,乙方有权拒绝执行。

7.7不得购买或使用违反国家、行业标准和甲方规定的原材料、设备、装置、防护用品、器材、安全环保检测仪器等。

7.8 乙方应按安全生产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为其生产作业人员办理保险,并承担其费用。

7.9 乙方负责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环保教育培训,并建立培训档案。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必须持证。

7.10施工作业过程中,应负责保护施工作业影响范围内的宗教建筑、文物古迹、文物遗址、动植物、植被、草原、水源及生态环境。

7.11按现场HSE管理规定组织安全、环保检查,及时整改安全环保隐患,制止施工作业中的三违行为。

7.12发生事故时,乙方应积极组织抢险,防止事故扩大,并负责立即将事故情况报告甲方和乙方上级部门,做好善后事宜,并配合事故调查处理。

7.13 根据合同的约定履行应尽义务。

8 违约责任及处理

8.1甲乙双方违反本合同要求,未造成事故时,依据合同约定对违约者进行处理(包括支付违约金、停工整顿、赔偿损失、取消其在甲方的HSE准入资格等)。

8.2发生的事故应经调查确认责任;事故报告和调查应按照国家、股份公司及西南油气田分公司有关规定进行。

8.3由于甲方责任造成的事故,甲方承担全部责任,并按规定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8.4由于乙方责任造成事故,乙方承担全部责任,并按规定追究有关人员责任并报告甲方。

8.5 因不可抗力发生的事故所产生的费用按主合同约定处理。

8.6 发生本合同9违章考核处理中的情况,按其规定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9 违章考核处理

9.1若发现乙方有下列行为之一者,乙方按500元/人、次向甲方支付违约金:

9.1.1违反SY6444-2000《石油工程建设施工安全规定》进入施工作业现场时,未按要求穿戴符合工作现场要求的劳保服装和劳保防护器具。

9.1.2违反SY6444-2000《石油工程建设施工安全规定》在施工作业现场吸烟。

9.1.3违反SY6444-2000《石油工程建设施工安全规定》施工器材摆放不合理、不稳固,电源线布置混乱,施工结束后废旧棉纱、焊条头等物料未及时清理。

9.1.4违反SY6444-2000《石油工程建设施工安全规定》用电设备未实行一机一闸管理制度,配电箱熔断器熔体更换时,用违反原规格的熔体代替。

9.1.5违反SY6444-2000《石油工程建设施工安全规定》用电电路、线路检修时,切断接入点处电源后,接入点处无专人值守或无相应保护措施。

9.1.6违反《西南油气田分公司生产作业场所安全管理规定》对施工作业人员未进行安全教育。

9.1.7违反《西南油气田分公司临时用电安全管理规定》架空临时用电线路未按规定架设的。

9.1.8违反《西南油气田分公司临时用电安全管理规定》在易燃、易爆生产作业场所未使用具有防爆性能的电气工具、照明灯等。

9.1.9违反《西南油气田公司临时用电安全管理规定》未按照正确的送电和停电操作程序操作。

9.1.10违反《西南油气田公司临时用电安全管理规定》安装室外临时用电配电盘、箱及开关、插座等没有防雨、防潮措施。

9.1.11 其他类似的三违行为。

9.2若发现乙方有下列行为之一者,乙方按1000元/人、次向甲方支付违约金:

9.2.1违反《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用电设备未作保护接零或未在设备负荷线的首端处未设置漏电保护装置(36V及以下的用电设备如工作环境干燥可免装漏电保护器。)

9.2.2违反《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配电箱内使用有破损的电器或者使用不合格电器等。

9.2.3违反《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西南油气田分公司QHSE程序文件中《环境污染控制程序》设备检修时,未按操作规程断水、电、汽(气)、

风来源处理;未按规定收集、排放废水、废气、废渣。

9.2.4违反《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夜间车辆通行的施工场所,没有安装设置醒目的红色信号灯。

9.2.5违反《西南油气田分公司作业现场安全管理规定》安全装置或控制设备出现故障后未及时处理。

9.2.6违反《石油工程建设施工安全规定》工作时有颗粒物飞溅,未戴护目镜或面罩。

9.2.7违反《石油工程建设施工安全规定》设备运转时,跨越或接触运动部位的。

9.2.8违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办法》危险化学物品堆放间距违反标准或不按规定混装。

9.2.9违反《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工业动火安全管理规定》、《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高处作业安全管理规定》、《西南油气田分公司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规定》未办理特种作业票(动火作业票、有限空间作业票、高空作业票等)进行特种作业的。

9.2.10违反《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工业动火安全管理规定》、《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高处作业安全管理规定》、《西南油气田分公司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规定》、《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动土作业安全管理规定》进行动火、动土、高处、进入有限空间等特殊作业前,未对相关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交底,现场安全防护措施未落实。

9.2.11违反《西南油气田分公司作业现场安全管理规定》在装置运行或设备启动前未按操作程序或操作规程进行安全检查。

9.2.12违反《西南油气田分公司作业现场安全管理规定》设备、装置存在故障时,未按规定排除故障强行运行。

9.2.13违反《西南油气田分公司作业现场安全管理规定》不按规定在作业现场设警示牌、警戒带等.未经许可,擅自拆除设备(设施)的安全装置,安全附件或警示标志。

9.2.14违反《西南油气田分公司作业现场安全管理规定》任意拆除设备(设施)的安全照明、信号、仪噐、仪表、防火防爆装置和各种警示装置的。

9.2.15违反西南油气田分公司QHSE作业文件中《起吊作业管理规定》攀登吊运中的物件或在吊物、吊臂下行走或逗留的。

9.2.16违反《西南油气田分公司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规定》有限空间作业时,未按规定使用通风设备及照明的;未按规定配备监护人员或无有效内外联系方法的。

9.2.17违反《西南油气田分公司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规定》安全电压灯具与使用电压要求不符的。

9.2.18违反《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高处作业安全管理规定》高空作业在2米(含2米)以上,未戴保险带、随意抛掷物件、工具无防掉措施的。

9.2.19违反《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员工三违处罚管理办法》危险作业未经审批的或审批后未设置警戒区域或未挂警示牌等安全措施不落实的。

9.2.20违反《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员工三违处罚管理办法》在易有坠落物体下方作业时未戴安全帽的。

9.2.21违反《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员工三违处罚管理办法》私自开动非本工种、本岗位设备的。

9.2.22 其他类似的三违行为。

9.3若发现乙方有下列行为之一者,乙方按2000元/人、次向甲方支付违约金:

9.3.1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擅自堵塞消防通道或应急安全通道。

9.3.2违反《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员工三违处罚管理办法》在易燃易爆禁火区域违章明火作业的。

9.3.3违反《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员工三违处罚管理办法》特种作业时,严重违反特种作业许可、安全措施、应急预案、现场监护等制度进行作业。

9.3.4违反《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员工三违处罚管理办法》特种作业人员无证或持超期证件操作的。

9.3.5违反《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员工三违处罚管理办法》非特种作业人员从事特种作业的。

9.3.6违反《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员工三违处罚管理办法》强令冒险作业。

9.3.7违反《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员工三违处罚管理办法》发现隐患不及时汇报、不及时制止或未采取相应处理措施、未排除情况下冒险作业的。

9.3.8 其他类似的三违行为。

9.4乙方违反《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工程技术服务承包商健康安全环境管理规定》,安全管理混乱、违章施工导致重大事故、重大经济损失的,以及不履行环境保护

责任,造成重大以上环境污染事故的,除按上述条款处理外,同时给予吊销西南油气田分公司HSE准入证处罚。

9.5乙方违反《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工程技术服务承包商健康安全环境管理规定》,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事故、职业病伤害等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发生事故不立即组织抢险救援,不承担相应污染赔偿责任的,除按上述条款处理外,终身禁止进入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市场。

10 HSE信息的报告

10.1乙方在向甲方通报工程动态、生产信息的同时,应一并向甲方通报HSE管理信息。

11 争议的解决

11.1在本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争议时,按甲乙双方签订的主合同约定的方式解决。

12 其他事宜

12.1本合同未尽事宜,由双方根据有关规定订立补充协议或协商解决。

篇2

基建项目施工合同是合同双方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签订的法律文本。本文简要阐述了基建施工合同的特点,归纳了高校基建项目施工合同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对施工合同管理的要点进行的分析,从发包人的角度介绍了合同管理过程中规避争议的有效方法,使基建项目的施工合同管理更具操作性。

[关键词]

合同管理;基建项目;要点;分析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改善高等教育教学设施、提高人民教育水平和培养高水平人才已成为国家的战略方针,高等院校依靠政府拨款及自筹资金进行了大规模的校园基本建设。在进行校园建设过程中,需要签订大量的工程合同,而施工合同是建设项目的主要合同之一,其合同金额往往也是比较庞大。施工合同内容不仅关系到工程项目的质量,还影响到项目的投资控制及预期使用功能。因此,建立科学的施工合同管理模式,对施工合同的管理要点进行分析,对高校基建管理水平的提高意义重大。

一、基建项目施工合同特点

基建工程施工合同是基建项目的主要合同之一,即承发包双方为完成特定工程项目的土建安装、装饰装修、工程维保等工作内容,约束发包人和承包人权利和义务的法律文件。高校基建项目施工合同标的物是满足使用功能的建筑产品,其主要有如下特点:

1.施工合同标的物的唯一性高校基建是为公共教学及科研服务的,对高校基建项目的评价标准应该是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甚至社会效益高于经济效益。高校基建工程施工合同的标的物是各类建筑产品,其预期的使用功能主要有科学研究、教育教学、学习居住、文体活动、社会服务等。这些预期使用功能决定了标的物不同于其他批量工业化产品,具有空间和时间的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

2.施工合同条款涉及内容复杂高校基建项目的建设周期较长,涉及勘察、建筑、结构、电气、材料、暖通等专业,造成了施工合同条款的内容较多。虽然施工合同的履行过程中只有发包方和承包方,但是实施过程中涉及的其他主体远远超过两方,施工合同条款的约定还需要和设计合同、分包合同、地勘合同、材料检测合同、供货合同等其他有关合同条款内容相协调。

二、施工合同管理中常见问题

施工合同中最常见的合同是施工总承包合同,下面简要介绍施工总承包合同在履约的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工程承包范围的约定施工总承包合同的承包范围比较广,往往包含了基础及主体结构施工、水电安装,装饰装修、暖通设备安装等。承包范围约定不够详细时,致使在施工合同履行过程中施工总承包单位和专业承包单位的施工范围有部分的重叠,如结构施工时的构件的预埋、预留工作,施工洞的修补工作,设备基础的施工等。工程承包范围约定不明确,有争议的且难度较大的施工单项由哪一方实施难以确定,大大增加了业主单位的协调管理工作。

2.施工合同格式规范度不足施工合同格式是当事人双方达成一致约定的外在书面形式。《合同法》规定建设工程类合同必须以书面合同形式达成。而今通过公开招标达成建筑工程开发合约的工程合同格式一般使用由我国建设部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共同拟定的合同示范文本,该合同文本在条款设计上相对较为完备,有利于确保建筑工程招投标合同的规范性。部分基建项目工程建设过程中,采用较为简化的自制合同范本,其中条款和措辞等存在不完善和不严谨的地方,容易造成合同争议,影响建筑工程建设的正常进程。

3.施工合同没有进行合理的动态管理施工合同的动态管理指的是在合同达成后对合同执行情况做到动态的跟踪,其具体包括施工合同执行过程中合同履行的回执、信函和书面文件的管理。在以往的基建项目施工合同的动态管理中主要强调合同执行期间的文书资料保留,片面强调文书资料保留在将来发生工程合同违约时的价值,却忽视了施工合同动态管理真正的价值是督促合同双方各自履行自己的义务。而这一现实,也导致了当前工程合同动态管理更加关注合同执行过程中各种书面资料的保留和整理,而缺少对合同约定条款执行情况的有效监督。

三、施工合同管理要点分析及对策

1.强化施工合同范本的推广当前,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共同制订了建筑工程开发相关的勘察、设计、监理和施工等一系列的合同范本,这些合同范本具有严谨、准确、全面优点,在建筑工程开发实践中有着较强的合同实践价值,可操作性强。强化施工合同范本的推广,有利于规范建筑工程建设的合同行为,有利于强化合同双方的合同观念,进而提升了基建项目建设过程中合同双方的履约率,有效降低了合同执行过程中产生纠纷的可能性,并推动建筑工程的顺利高效建设。强化施工合同范本的推广,除了对合同双方有利之外,同时也有利于行政和司法机关参考合同约定高效合理地的处理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合同纠纷问题,为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提供严谨的合同依据。在招标过程中推广建筑工程合同范本,有利于解决招标合同和具体的工程施工合同之间的利益冲突,既体现了高校基建工程所有方的利益,同时也兼顾了中标施工单位的现实利益诉求,有利于降低合同纠纷的发生率。

2.优化施工合同的动态管理(1)合同变更要及时准确基建项目施工合同执行过程中,若发现合同内容和条款有重大缺陷或歧义时,有必要按照既定程序变更合同内容和条款,并对当前合同执行情况、结果认定情况和合同变更流程等做详细说明,从而确保合同变更合理合规。在具体的合同变更处理上,以及时为准,简单而言,就是在合同双方都认可合同内容,且就当前合同内容形成共识时,合同相关矛盾问题没有爆发前,对存在歧义的合同条款进行修补变更,合同条款变更要严格参照相关的法律规范,立足合同双方共识,形成补充协议,从而确保合同双方在未来不发生矛盾纠纷。(2)工程函件发放要及时合同执行中工程相关函件发放要及时,其主要工程函件包括工程变更单、工作联系单、图纸会审单、会议纪要、洽商纪要等。合同管理时约定工程相关函件要在规定时间内发出,并将发放记录和回执情况做妥善存档,以便在引起合同争议时查阅,也便于施工合同实施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查阅和使用。(3)强化工程资料的规范管理除了重视工程资料的收集和管理外,还必须强调工程资料管理的规范化。工程资料管理的规范化,不仅要求大量收集工程资料,而且要求收集工程资料必须按照法律规范去整理,从而确保工程资料的保存价值,让精心保存下来的资料具有真实的法律价值。具体到施工合同管理工作实践中通常强调工程资料的收集前提具有准确、完整性,例如建设工程的安监、质监手续,施工许可证,设计变更单、盖有审图章的图纸,甲方的工程指令单及工程付款手续材料等。具体到合同执行的具体事件确认行为中,则要按照规定确认项目负责人的手写签名、盖章和相关专业注册技术人员确认的范围是否超限等。强化工程资料的规范管理,在合同执行实践中具有证据收集的作用,更重要的价值则是监督合同双方履行义务过程中按照合同规定的条款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3.加强施工合同管理制度建设当前高校基建管理部门应当健全合同管理制度,完善相关的合同管理体系,合同管理人员应严格按照规范和程序进行操作,以提高整体工作队伍的管理水平。高校基建管理部门应设置专门的施工合同管理机构,相关施工合同管理人员应定时参加专业培训,从项目招标、合同商签、合同备案、施工管理直至竣工结算一系列的管理工作应对口相应的管理人员。建设项目的施工阶段中是合同问题比较集中出现的阶段,施工管理过程中对争议问题的反馈、履行情况的汇报和专业问题意见的汇总,对于继续完善施工合同条款,避免相同问题的再次出现起到重要作用;最后要加强档案管理工作,尤其是相关工程项目文件的归档管理工作,应专人负责。只有不断完善施工合同管理体制机制建设,才能不断提高施工合同的管理水平。

四、结语

施工合同管理工作是工程管理的重要环节,要加强施工合同履行中的过程管理,优化施工合同的动态管理,完善高校基建项目的施工合同管理制度和体系。这样对于建设项目的投资、质量、工期的目标的达成起到了很好的保障,较少的发生合同纠纷,使建设项目顺利完成并投入使用,为高校的事业发展提供基本保障。

参考文献

[1]高平,党伟.现代工程施工合同变更计价原则分析[J].建筑经济,2012(11):51-53.

[2]陈永鸿,王青薇.大型工程建设管理目标及任务要素的集成研究[J].价值工程,2011(22):58-59.

[3]孟凡密,张修林.国际工程合同争议解决方式评析与借鉴[J].建筑经济,2005(6):64-68.

[4]李祥军,晋宗魁.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争议成因及对策研究[J].建筑经济,2013(8):62-65.

[5]沈兴东,程建军,杨中源.施工总承包企业研发项目实施管理研究[J].施工技术,2012,41(16):73-76.

篇3

关键词: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合同管理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即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是发包人与承包人之间为完成商定的建设工程项目,确定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施工单位应按合同规定完成业主交给的建筑安装工程施工任务,业主应按合同规定提供必要的施工条件并支付工程价款。因此,对建设方而言,如何按合同对施工单位的履约情况进行有效管理,在施工过程中避免不必要合同纠纷,确保工程建设项目按合同保质保量完成是当前发包方需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建设工程行业市场竞争如此激烈,“僧多粥少”的状况比较突出,低价中标然后在实施过程中施工方采取消积怠工变相要求变更增加工程价款的情况愈演愈烈,因此当务之急,建设单位需加强施工合同管理,降低合同不完美的风险,减少乃至避免一些不必要工程赔偿,充分掌握工程建设管理的主动权,显得尤为重要。

一、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现状

目前,我国的建筑市场尚不发达,建设单位为了完成政府下达的工作任务,片面强调工程的进度和质量管理,对合同管理缺乏全面的认识,往往因为合同意识淡薄、合同条款不明确或不完备等合同类文件不规范问题引发纠纷,导致在后续的工程实施过程中处于被施工单位牵着鼻子走的被动的局面,甚至出现个别为了完成建设任务违约下发联系单或擅自调高合同进度款支付节点,最终出现工程款超支付的严重后果,给国家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一)不重视合同管理体系和制度建设

一些建设项目不重视合同管理体系的建设。合同归口管理、分级管理和授权管理机制不健全,谁都可以签合同,合同管理程序不明确,或有制度不执行,该履行的手续不履行,缺少必要的审查和评估步骤。缺乏对合同管理的有效监督和控制。

(二)合同范本更新不及时

目前建设市场在用的合同范本大多还是1999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制定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由于近年来工程建设行业发展迅速,建设行业的相关规范也在持续更新,导致原有合同文件对目前建设市场的一些问题未约定,再加之部分建设单位管理水平有限经验不足,导致施工合同刚签订就存在重大缺陷,为后续的合同顺利履行造成障碍物。

(三)合同价款引起的纠纷

合同签订过于草率,有些政府的指导性意见没有很好落实到合同中,最初对合同管理的想法过于简单,工程实施过程中一些不确定因素没有充分考虑,一些无法包干的风险也相当然的转嫁给施工单位,最终导致工程实施过程中施工单位不勘重负消极停工,合同文件无法全面履行。一些合同虽然条款比较齐全,但内容只作原则性约定,不够具体和明确,特别是缺乏对违约责任的具体约定,或对违约责任约定仅停留“点到为止”程度,没有约定违约执行时间,造成发包人无法适时履行合同。

二、加强合同管理的措施

(一)健全管理机构体制

成立专门合同管理部门,明确合同管理要求,细化合同审批流程,合同管理人员在招投标环节提前界入,严格审查招标文件一些实质性条款,加强工程招投标管理,建立与工程量清单相配套的工程管理制度、合同管理制度。国家已经出台了招投标法,并全力推行工程量清单报价体制。但在招标形式和方法上要兼顾业主和承包商的双方利益,过分追求招标过程的严格、完善,并不一定能达到招标的最佳效果。建议在招标形式上应该重视原则,突出效果。

(二)提高管理人才的素质

目前很多建设单位的没有配备专职的合同管理人员,或虽配备合同管理人员,但管理人员素质低或专业水平一般,将合同管理简单认为是一种事务性的工作,没有审核,或虽有审核但严谨性不够,一旦发生合同纠纷,就往往会给单位带来额外支出甚至引讼。作为约束承、发包双方的行为施工合同如何能从根本上实现公平、合理、可操作性是当前建设单位需深思并着手解决的重要问题。改变过去轻合理管理的思想,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的认识,增强合同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通过培训不断提高合同管理人员水平。

(三)注重合同实质性条款审核及约定

近年来,由于工程造价咨询行业迅速发展,很多建设主体为稳妥起见,都把工程结算审核的任务委托专业造价咨询机构进行审核,但是由于根据国家发改委新出台的相关文件规定,净核减比例超出一定范围的,追加审计费是需委托方承担的,而且这部分费用无法在建设单位管理费中开支,过去老文件规定追加审计费是由施工单位承担,但现在文件没有约定,由于施工单位高估冒算产生的追加审计费却要建设单位承担,无法疑会让建设单位成冤大头,因此大部分建设单位都在合同文件中追加关于追加审计费由施工单位承担的条款,对于已开工项目的但没约定追加审计费的项目则以补充协议的形式来明确追加审计费的承担事宜。这些细节的问题实实在在地影响着合同双方的利益,因此对实质性合同条款约定要尊重客观同时也需考虑日后的一些不确定因素,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合同中既要有对性质约定,要有量的指标,让合同执行人员一看合同就知道该如何操作,什么节点是合同管理的关键点,从而使得工程管理更科学有效。

(四)增强维权意识,注重合同双方平等。所谓合同是双方意思一致的真实表示,因此合同的双方在法律上处于平等的地位,任何一方违约都将遭到另一方的反对。近年来,由于建设市场竞争激烈加上招投标体制还不够健全,时有工程施工合同纠纷的发生,一旦合同纠纷发生,通常表现施工单位强势索赔,而作为建设单位往往以妥协退让的方式满足施工方要求,以求工程按期竣工。因此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工程管理人员要增强维权意识,注重平时建设过程中施工方违约证据的收集,作好签证,为有效反索赔提供保障。

(五)加强施工合同索赔管理工作

我国工程承发包双方在合同履行中对工程索赔认识不足,建设单位对施工单位上报索赔价款比较感冒,哪怕索赔理由确实成立且索赔依据充分,个别建设单位也希望以变更形式支付索赔价款,由于这种畸形建筑市场大环境导致承发包索赔意均不强,反映在大家对合同索赔条款的重视度不够,承发包更注重对方的合作态度,反映出来索赔成功否不取决于合同约定而取决于跟建设单位领导的关系的怪现象,甚至个别项目因此而发生建设单位领导因此而腐败的事件。如何合同管理明确索赔条件,实行索赔规范化,是当前合同管理关键。基于市场变化、地下条件的不确性,发包人在签订合同时要充分考虑各种不利因素,分析合同变更和索赔的可能性,采取最有效的合同管理策略和索赔策略;在合同整个履行过程中,要随时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结合法律法规进行分析研究,既约束施工单位也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更重要的是有利于企业尽快适应国际工程建设规范,提高企业建设管理水平。

篇4

1.1合同管理是水利水电工程的重要成分

合同管理是由计划管理、质量安全管理、材料管理、成本管理这些部分组成的,因此合同管理在水利水电工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合同管理存在着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每个部分,和每个部分都有关系。合同管理是一个基础的评判标准,对计划管理、质量安全管理、材料管理、成本管理有着重要作用,这些管理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对于一个管理者建立好一个合同管理是很重要的,合同管理包含的内容多种多样,有着一定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的要求,合同管理有着高度的论述能力和健全规范的要求,因此才说合同管理是水利水电工程的重要成分。对合同管理进行改进对于各个施工管理走上更好的道路有着重要的指引作用,可以全面改善管理的效果,对减少在工程中的失误有着很大的帮助。

1.2合同管理可以让水利水电工程更好管理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人们也对水利水电工程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对合同管理进行完善,合同管理可以使水利水电工程更好的被约束。合同管理就是对业主和承包商之间的关系进行约定,在合同管理下,每个人都尽到每个人应尽的义务,让水利水电工程更好管理,使水利水电工程进行得更加顺利。水利水电工程是一个综合性系统工程,有着工期长、难度大的特点,因此水利水电工程在进行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风险,很容易产生一些问题,给水利水电工程的进行带来不利,合同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目前我国在合同管理中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我们要积极进行改进,让我国的发展更加的美好,让我国经济展现出新的状态。

1.3合同管理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具有监督作用

我国的合同管理在水利水电工程中有很多经验不足的地方,没有合同管理的意识,在国际合同管理出现问题的时候,一般应用国内的合同处理问题,对国际工程合同规定的重视度不足,合同问题做不到快速有效的解决。水利水电工程合同本身就是项目业主或其人与项目承包人或供应人为完成确定的施工项目所指向的目标或规定的内容,明确相互的权利义务关系而达成的协议。在合同管理中不仅对合同各方的目的、内容、相互之间的权利及承担的义务作了明确的规定和说明,还在合同中从开工准备到工程的交付使用都规定了参与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对各种事件的处理办法从执行程序到处理权限都有明确的规定,因此合同管理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具有监督作用。

二、水利水电工程合同管理的改进方案

2.1让水利水电工程合同管理更加完善

让水利水电工程合同管理更加完善是我们目前首要目的。首先要积极推广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合同管理标准。水利水电工程在全面推行之后,水利水电工程在经过一定时期的市场运作,会形成有着自身特色的管理合同范本,这样管理合同的严密性就会变强,同时在操作时也更方便,管理合同的使用让双方都更加明确彼此的权利与义务,防止出现各种问题,让管理合同更好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发挥作用。在双方签订管理合同的时候,我们要考虑到各个方面对工程可能造成的影响。我们除了要在图纸的基础上确定合同内容,还要添加一些在工程中可能出现的变更项目的特别条款。这些特别条款中对有可能涉及到的工程项目有明确的标价,这样一旦发生合同变更,有着依据,可以减少一些不应该存在的问题。

2.2加强水利水电工程的合同管理

加强水利水电工程的合同管理,尤其是关于合同管理的索赔问题,索赔问题是承包方保护自身利益、弥补工程损失、保证工程顺利进行的一个有利方式。在合同履行的过程中,由于一些人为问题和非人为问题的产生造成工程延期、工程加速、工程变更等都可以进行索赔,合同管理可以使合同实施过程中的风险再分配,同时也可以让风险分担更加合理。只有充分理解施工图纸、技术规范、合同协议及各项往来文件,做到及时、有理、有据,索赔才会被受理或批复,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承包商和业主双方的经济利益。合同的实施是一个动态、不断变化、调整的过程,是向合同各方均有利的方向靠拢的过程。它由合同的原始状态,按照合同中的规则,通过一定的程序、方法及要素投入将目标转变成现实。合同管理作为工程管理的重要内容,在实施过程中,应对进度、质量、成本的状态进行认真分析,找出偏差并及时纠正。索赔这种问题一直都是人们关注的问题,更好保证好自身的合法权益,减少那些不应该存在的问题,这些都是在合同管理中要注意的一些事情。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工程师和承包商在现场每日、每班都应随时协商,落实当日进度计划,由监理工程师和承包商召开一次例会,对现场每天的资源配备和工程完成情况作相应的检查记录,以便及时发现问题,保证计划的执行。这些控制工程质量、进度日常管理手段是让合同更好发挥作用的有效方式。

2.3预防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出现的不利情况

预防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出现的不利情况,合同变更就是一个主要的问题。合同管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是会不断发生变化的,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进行及时调整,合同代表着大家的利益,必须通过一定的程序使合同目标变成现实。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由于各个的问题可能造成合同变更,变更可能会造成工期延长和费用增加,对工程的进行很不利。在合同管理过程中,要对各种经济和技术指标进行研究,制定出经济合理、适度可行的运行方案,找出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发生偏差的原因,并及时的进行纠正,积极的预防合同变更的发生。合同变更要经过一系列的程序,先提出工程变更建议书,交由监理工程师进行审查,经业主批准后方可实施。在这个过程中,业主需要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申请筹集贤金等,大的变更可能还需要重新委托设计。但是在这么一系列的程序运作下,很可能会造成工期变长的后果。同时承包商在组织完成新增的工作项目时,也要在施工机械、原料、技术力量等方面重新进行准备,这样也会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施工工期。在合同管理中,要做好各种经济与技术分析,并根据我国的经济和现阶段的发展,明确经济合理、切实可行的工艺技术方案,为大家提供更贴心的服务,提前做好必要的设计变更,预防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出现的不利情况。

三、结束语

篇5

【关键词】建筑施工;合同管理;问题和对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市场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主要是通过合同确立的,因此,在建设领域加强施工合同管理,对保证合同双方各自的权益,避免纠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施工合同是工程建设的重要合同形式,是工程建设质量控制、进度控制、费用控制的主要依据。但遗憾的是许多建筑企业对施工合同的重视程度不够,致使合同管理混乱,从而埋下纠纷隐患。

1 合同管理概述

现代企业的经济往来,主要是通过合同形式进行的,能否有效把好合同关,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建筑工程施工,具有投资大,周期长,涉及面广,管理难度大的特点。签订好建筑施工合同,无论对发包人(建设单位)还是对承包人(施工单位)都是十分重要的。由于工程合同的作用显著,所以缔约双方必须以明确法律关系和一切权利义务关系为基础,而且业主和承包商在实施工程建设时一切活动的依据都要以法律为准绳。改革开放后,我国建筑业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大力拓展,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同时也产生了包括工程款拖欠、工程质量以及安全等很多问题。它的本质在于市场经济下建筑市场的改革,市场经济的本质是契约(即合同)经济,合同是市场主体进行交易的依据。从另一个角度讲,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信用是市场经济平稳运行的保证,是合同正确履行的保障。但是,我国目前建筑行业就存在着很多问题,没有信用,业主与承包商的信息不对称,合同监督机制的不健全等,施工合同、咨询管理合同、劳务合同的不履行等。合同的本质在于规范市场交易、节约交易费用。

2 合同管理应用在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2.1 合同文本签订不规范,内容表述不严谨

国家工商局和建设部为规范建筑市场的合同管理,制定了《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以全面体现双方的责任、权利和风险。有些建设项目在签订合同时为了回避发包方义务,不采用标准的合同文本,而采用一些自制的、不规范的文本进行签约。一方面当事人对合同不够重视,签订的合同条款不完善、内容不明确,导致合同履行过程中工程量计量、进度款支付以及工程结算缺少依据,产生合同纠纷;另一方面,在合同签订过程中承包商为了拿到业务,不得不迁就业主,处于被动地位,很多条款都是按业主的意愿鉴订的,致使承包商对合同内容把握不严。因此很容易出现经济纠纷。

2.2 合同意识淡薄

合同意识淡薄是施工单位普遍存在的问题,企业在签订合同后,就将其束高阁,不去认真研究合同条款和内容,直到发生争执和索赔,才将合同找出来。如在《施工合同文本》的推行中,许多建筑企业并未按照合同示范文本签订施工合同,阴阳合同现象屡禁不止。有些发包方以各种理由、客观原因,除按招标文件签订“阳合同”。

2.3 合同管理的科学水平低,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目前一些企业的合同管理工作仍停留在手工操作阶段。没有利用好或没有充分利用好计算机和网络资源,既增加了成本,也降低了工作效率。大多数施工单位的项目管理机构都未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缺乏行之有效的合同管理体系和具体的操作流程。对合同管理人员的培训不到位,造成合同管理人员法律观念不强,合同管理知识缺乏,合同管理水平不高。

2.4 合同双方的地位不平等

工程承包市场竞争激烈,业主处于主动地位,承包商通常很难得到对其明显十分有利的合同。现在许多有经验的承包商都将项目管理重点放在施工中的合同管理上,通过合同管理及索赔等措施来“扬长避短”,争取超额利润。

3 提高合同管理在建筑施工应用水平的措施

3.1 规范合同条款,推行合同范本

施工企业应加强合同管理,经营管理人员应熟悉合同法规和条款,领悟其精髓,对中标项目合同的签订必须严格按照《施工合同》示范文本执行。在合同签订过程中对合同内容要反复推敲,字斟句酌,考虑周全。最好直接套用建设部和国家工商局推荐的施工合同示范文本。其特点是规范、全面、严谨、准确,具有较强的操作性。相信随着我国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的不断完善,广大业主及施工企业将能提高对合同文本的认识,大力推广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规范合同的表述形式,从根本上改变合同管理的现状,提高合同履约率,进而提高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水平。

3.2 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制度

建立合同管理程序,实现全过程、动态的合同跟踪管理。要重视合同的签订管理,强化合同实施过程中的变更、调整、补充等的管理工作,保证合同履行的统一性和连续性。建立严格的印章使用制度,企业的合同专用章是代表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对外行使权利、承担义务、签订合同的凭证。因此,企业要实行合同专用章审批和使用分离的规定。以提高合同的履约率从而达到有效的控制,保证项目目标的实现。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制度,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操作,加大合同管理力度,保证施工合同全面履约,提高合同管理水平。

3.3 借助信息网络技术,加强合同的动态控制管理,提高履约率

随着高新技术手段的不断成熟,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大量的计算、数据统计分析处理变得非常简单,再加上In-ternet 技术的成熟和在建筑行业的广泛应用,它将彻底改变时空概念,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各行专家可同时对同一项目实施专业监控,相互密切配合,使管理成本降至最低,实现进度、质量、投资达到最优配置。那时,施工合同必将成为工程管理的有效手段,带动建筑行业管理出现质的飞跃。

3.4 防范和转移合同风险,加强合同风险管理

在合同谈判中,承包方应尽量回避带资承包和拖欠工程款的风险。在签订合同条款时要写进保护自身的条款,一是确定付款方式,二是写明付款时间,三是明确拖延付款的责任等。例如,合同开工一周内支付10%备料款,每月按进度完成的总工程量支付30% ~35%,封顶后支付总造价的45%,竣工验收合格后支付总造价的80%,结算审计后付总造价的95%,保修期满后付清余款。通过这些约束条款,可减少承包商的风险,维护企业的合理利益。承包商中标后可将合同中专业性强,而自己缺乏相应技术的工程内容分包给分包商,使分包商分担一部分风险,也可直接把风险比较大的部分分包出去,将业主规定的误期损失赔偿费如数签入分包合同,将这项风险转移给分包商。

合同组成文件种类多,文件间可能出现矛盾或歧义,采用合同的优先顺序解释有可能对承包商不利。承包商应投入力量对合同的各组成文件前后进行对照、逐条分析检查,对业主提出的合同文件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时,承包商应当找出有利于自己的解释,利用索赔来保护自身的合法利益。

4 结语

合同管理工作已成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做好合同管理工作对建筑工程的整体工作以及解决各种纠纷都是十分重要的。工程施工合同体现了发包方和承包方双方的管理目标和经济利益关系,是双方进行工程管理具有法律效力的主要文件依据。施工合同能否依法履行,直接关系到建设工程的质量、工期和投资效益的发挥。因此,在建筑工程中必须重视合同管理。

篇6

关键词:路桥工程;管理;成本;合同

2005年底,交通部公布了《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计划2005-2030年新建高速公路5.1万公里,路网建设飞速发展,但是,目前路桥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整体不高,项目施工成本控制力度不够,违背了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目标。因此,路桥施工企业应该努力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制定完善的管理系统指导建设施工。本文主要论述了路桥项目施工的人力资源管理出现的问题,并分析了工程成本管理与控制和落实合同管理目标两方面的内容。

一、路桥建设项目的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结合工作人员自身的特点、优势,安排合理的任务和目标,并且不断根据情况的变化进行人员的激励、协调,使全体工作人员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和工作激情协同工作,共同努力完成目标。

1.路桥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企业人事制度无法满足市场经济的需求,需要加快改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人力资源配置中,无法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人才管理任用方面,没有完善的激励制度,职工积极性难以调动;人才队伍素质普遍低,人力资源培训投入资本少;人力资源优化和配置不合理等。

1.2由于管理团队更换频繁导致企业行为短期化,应该进一步提高团队本身的素质和管理水准,贯彻实行长期发展战略的目标。

1.3忽视了企业的文化建设,职工的向心力与凝聚力薄弱,没有良好的定位与明确的价值体系,导致形式主义、保守、僵化的企业形象,难以吸引外部的优秀人才,管理效率低。

2.解析路桥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目前,路桥施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普遍落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与企业发展目标不匹配,缺乏科学可行的企业发展战略;

2.2缺少长期有效的激励方式和量化的员工绩效考核体系;

2.3大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还是处在传统的阶段,工作仅包括企业员工的档案管理及辞退、聘用等,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和经营;

2.4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不完善,不规范,工资管理、聘用和培训等方面的的工作不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而以上级部门的文件为准则,工作处于被动状态;

2.5严重缺乏高级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开拓型经营人员及熟练的技术工人,人员配置结构不合理。

二、路桥工程施工成本管理与控制

节约工程施工成本是施工企业的重要出路,按照工程预算审核严格执行施工成本控制,实现施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1.重视工程质量,加强成本控制创新。创新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控制路桥施工成本也是一样。技术更新能提高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率,缩短工期,降低成本。因此,施工企业需要处理好工期和成本的关系,确定最佳工期成本点,实现工期成本最低。对于施工条件复杂的工程,要权衡好工期延误的损失和为保证工期增加的费用。工程竣工决算后,及时收回工程款。总体施工方案确定后,应专项讨论和论证技术难度较高、成本影响较大的分项工程技术方案,实现成本的最小化。

2.路桥施工成本控制核算分析体系。为确保施工成本的控制工作能够顺利进行,施工企业应建立施工成本控制核算系统。施工单位经常进行成本核算工作,成本核算例会是填报成本报表前必不可少的,项目各部门成员互相商讨,达成一致。成本核算的目的是提供成本资料的有效分析,成本分析的目的是减少成本开支和工程成本、加强成本管理。成本控制核算分析体系可以及时地发现成本工作中的问题,促使各成员能够客观、及时地分析成本运行状况,提高工作效率。

3.成本控制的总结及评估项目。完成成本审核分析后,及时进行项目成本总体评估,反映工程成本控制的情况,机械、材料、管理费、人工成本是否超标,取长补短,总结经验教训,明确成本控制的注意事项和重点,不断完善管理理念与成本控制。

三、加强合同管理落实成本目标

市场竞争机制已经进入了路桥施工企业的生存环境,但是市场经济必然是由契约经济、合同经济与法制经济共同构成。企业管理一项核心内容是合同管理,与成本控制和经济合同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1.建立适合自身特点的合同管理体系。合同管理组织框架的形成促进了合同管理制度体系的完善,将合同的各个环节融入合同管理中,健全合同管理体系的可行性,确保合同管理规范化。

2.总结经验,努力推行合同示范文本。确保经营活动的顺利开展是施工企业经营合同管理的主要目的,保证在初始阶段施工管理能预知和控制成本费用并降低风险。因此,能否提高合同的履约率或合同正常履约至关重要。合同质量直接影响合同履约成功率,标准合同示范文本,结合了路桥施工行业的实际需求,具有严谨、全面、准确等特点,可以避免合同管理人员语言水平和法律水平参差不齐而产生的逻辑漏洞或理解歧义。结合自身经营的经验,根据合同范本,逐渐形成一套有利于顺利履约,有利于明确合同主体责任,有利于解决合同争议,可进一步推广应用且操作性较强的合同文本。因此,既提高了合同订立质量,又保证了合同订立的灵活性,减少了执行过程中的争议,避免了不必要的疏漏,保障了合同的顺利履约。

3.控制关键点,严格落实执行合同管理制度。当前,很多企业合同管理不完善,纰漏层出不穷,不是单纯的合同管理机构不健全、制度不完善,而是没有落实相关规章制度,管理执行力度较差。针对这种情况,应该明确合同管理与订立相关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履约执行环节和加强落实监督管理合同,监控合同履约过程,有效地贯彻合同内容。

四、结语

本文结合项目管理中的相关理论,并根据自身多年的路桥工程管理经验,就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成本控制与管理、落实合同管理目标三方面进行了详实的分析与总结。实际工程中,只有立足于企业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出发点,开拓创新,科学管理,在管理实践中不断探索,寻求一套适合路桥施工管理的体系,才能推动企业拓宽市场,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但是,我国目前的路桥工程施工管理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各个环节的工作人员共同努力才能完善路桥工程施工管理。

参考文献:

[1]崔邯龙,孟文清,张荣富.建筑工程甲方代表管理职能的科技学院学报,2004,(2):44-46.

篇7

要】合同的本质在于规范市场交易、节约交易费用。合同管理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贯穿于工程实施的全过程,工程合同管理在项目管理和建筑业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日益明显和突出。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加强对贯穿于工程实施全过程的合同管理至关重要。

【关键词】项目工程;合同管理;意义;问题;措施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建筑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管理规范建筑市场也愈来愈显得重要。现代工程项目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技术复杂、建设周期长、投资额打、不确定因素多、项目参与方多、合同种类和数量多,对于每一份具体的工程合同,都存在从合同成立、生效、履行到终止的合同寿命周期。随着工程合同管理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的不断深入,工程合同管理在项目管理和建筑业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日益明显和突出。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加强对贯穿于工程实施全过程的合同管理至关重要。

一、工程项目合同管理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一)工程项目合同管理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合同的拟定和策划。合同管理是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订立一份科学、符合双方利益的建筑工程项目合同,必须重视合同文本策划与拟定。但在实际工作中,因为使用不同格式的合同而产生经济纠纷的例子并不鲜见。所以应该尽量使用各类公用建筑、民用住宅、工业厂房、交通设施及线路管理的施工、设备安装的合同样本——《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确保构成合同的各种文件齐全、合同条款齐全、合同用词准确、对工程可能出现的不明情况有足够预见性。

2、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制度。工程项目合同管理工作具有环节繁多、周期长、不确定因素多、法律要求高、信息化要求高等特点。合同签订后,合同管理人员应该对各级项目管理人员和各工作组负责人进行合同交底,对合同的主要内容做出解释和说明,形成合同交底制度。强化合同管理过程中企业或项目内外的分工、协调与合作,逐步建立和完善合同管理体系和制度。

3、合同的动态管理。由于工程合同周期长,合同价款高,合同不确定因素多,导致合同变更频繁,出现大量的签证、索赔和反索赔工作。因此,企业的合同管理必须是动态、及时和全面的,合同的履约管理应根据变更及时调整。重点把握四个方面。第一,重视现场签证。第二,及时记录、收集和整理、审核和分析。第三,及时处理停工损失。第四,严格执行定额规定。

(二)工程项目合同管理的意义

加强合同管理是规范各建设主体行为的需要。促使建设主体各方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并处理所出现的争执与纠纷,能够起到规范建设主体行为的积极作用,对整顿我国的建筑市场起到了促进作用。另外,加强合同管理是我国迎接国际竞争的需要。发达国家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就开展了合同管理研究,从研究合同的法律效力到具体的合同事务管理,再到今天从项目管理角度研究合同管理。

二、工程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法律意识淡薄,轻视合同管理

合同的制定过程中,做形势、走过场,没有全面考虑,把可能出现的问题在合同中提出,尤其是一些细节问题。合同专业管理人员、企业中的高层管理着的合同知识和经验不足,合同意识不强,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不强,施工过程中遇到问题不去查阅合同而是随意处理。从而造成合同纠纷。

(二)合同条款责权利不平衡

承发包双方忽视合同的严肃性,违背合同的等价有偿原则,以各自的经济利益为中心,随意违背合同条款。甲、乙双方的这些违约行为,最终导致工程经济纠纷的发生。

(三)合同管理制度不健全,权责不分明

企业没有规定严谨统一的合同管理制度,缺乏统一的依据,缺乏对合同管理的有效监督和控制,各部门权责不分明,意见很难统一,造成权力大家争、责任大家推的局面,给企业带来重大的隐患。

(四)合同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许多企业合同管理人员思想品德不过硬,文化水平不高,业务不精通,没有受过正规的法律教育,缺乏系统的法律知识,无法对合同涉及的各项法律问题作出正确判断,无法对合同进行有效的管理。一旦发生合同纠纷,缺少必要的法律支援。

(五)合同履约阶段的问题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由于各种人为的或不可预知的情况,会导致工程变更。工程变更本来是工程中常见的事情,但由于合同双方缺乏意识,导致损失。

三、加强工程合同管理的几项措施

(一)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力度,培养全面合同管理理念

大力贯彻全面合同管理观念,从合同的签订到合同的履行,再到履行完毕,都有业务、法律、财务、经济稽查、质量管理、工程技术、使用等部门的人员参加。对合同管理人员采取竞争上岗的方式,建立合同管理体系,配备高素质的人才,加强有关人员的培训,开展法律法规教育,明确法律责任,树立依法签约、依法履约的思想,把合同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

(二)把好合同签订关,规范合同签订内容

在合同正式签订前应进行严格的审查把关。针对不同的合同关系制定合同范本,合同的通用条款适用于所对应的工程,提高合同制定的效率,提高合同的规范性、全面性、公平性。

(三)加强合同履行管理,重视合同变更

施工合同履行过程中都要加强合同管理,分析不可避免的风险。合同履行中,推行索赔制度是相互转移风险的有效方法。提高索赔意识,合同是索赔的依据,索赔则是合同管理的延续,深入理解合同的每一个条款,切实加强日常管理,使管理行为正规化、规范化,作好处理合同纠纷的各种准备。合同变更是索赔机会,应在合同规定的索赔有效期内完成对它的索赔处理。在合同变更过程中就应记录、收集、整理所涉及的各种文件,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变更管理才能减少对方索赔的机会。

(四)加强合同信息管理,做好合同履行评价工作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合同管理主要是对工程承包合同的签订、履行、变更和解除进行监督检查,对合同双方争议进行调解和处理,以保证合同的依法签订和全面履行。要求合同管理人员加强信息管理,对合同管理过程中输出地各种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处理、存储、传递和应用,以便及时、高效地发出各项正确指令。

四、结束语

合同的本质在于规范市场交易、节约交易费用。合同管理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贯穿于工程实施的全过程。众多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合同的圆满履行,就意味着工程项目的最终成功。因此,随着工程合同管理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的不断深入,工程合同管理不断拓展和丰富,深化和优化。促使企业或项目内部各部门、各环节相互衔接、密切配合,进而使人、财、物、信息等要素得到合理组织和充分利用,保证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顺利进行,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姜淳.建筑企业的工程项目管理探析[J].科技资讯,2007,(10).

篇8

关键词:基建管理 项目管理模式 代建制

代建制已经在目前一些大中城市的政府资金建设中开始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但是代建制还刚刚起步,所以政府主管单位应当制定相关制度,尽可能的实现投资、建设、管理、运营相分离,建立起有素质、业务水平高的项目管理公司,让代建制的单位保持强烈的责任感和服务意识,以增强项目工程的质量和投资效益,适应全国推行代建制这一新形势的要求。同时转变管理观念,改造管理流程,创造出一整套适应代建制发展的新型的政府管理流程与管理模式。

一、代建制的概念及源起

代建制,即投资人以招标的形式,选择专业化项目管理单位(代建公司),负责项目的管理以及建设组织实施工作,项目完成后交付投资人选择的使用单位的一种机制。

目前,我国的投资人和建设方之间的关系都是属于一体或者父子的关系。因工程需耗用巨额资金,所以大部分投资方都不可能不停的进行项目投资,往往是一次性的。这就导致大部分项目是当项目发生时,投资方即时组建一个基建部门,当项目完工以后,基建部门也随之解散。这样的形式使得专业化人才被严重浪费, 且难以形成专业程度高的工程建设管理单位;或者一些项目建设中缺少专业化的人才。因而出现了一些工程项目建设方专业化程度不高,业务能力不够的现象,导致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工作缺乏积极性、区域懈怠,降低了我国基建工程管理的整体水平,影响到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有资料显示,我国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份额只有1%,表明我国工程项目管理水平亟待提高。

实行代建制,引入专业化的基建管理。依据我国政府正在推行的符合国际惯例的注册执业资格制度,应当先让建设方的项目管理进一步的规范化。这样能有效实现建设水平的提高,减少管理成本,让投资项目的实施状况透明化、公开化,有利于进行监督管理。也能适应现代生产发展的专业化需求,促进政府部门职能的转变。

实行代建制,投资人能够以招标的方式让有从业资格的项目管理单位进行竞争,择优而选,实现了投、建、管、运营的分离。建立了投资责任约束机制,让投资建设程序更加规范,从法律上和经济上约束了投资方和建设方的关系,实现资金的高效使用和工程项目实施的高质量。

二、如何实施代建制

基建项目的生命周期包括项目的决策阶段、实施阶段和使用阶段。而项目的实施阶段又包括设计前的准备阶段、设计阶段、审批阶段、施工阶段及项目运营前的准备阶段和完成后的保修期。

决策阶段,首先,由出资人编制项目建议书,进行可行性研究,并编制可行性报告。在项目可行的前提下将可行性报告呈报发改委审核,批准立项。立项后,投资人对基建项目管理进行招标,招标书详细说明项目规模,建造标准,安全、质量、进度、成本等的控制,项目管理费标准等要求。

接着,由项目管理公进行投标,出资人选择合适的项目管理公司来管理该项目,双方可签订项目管理合同。投资人把项目交由项目管理公司全权管理,由项目管理公司具体负责组织项目实施,项目管理公司对投资人负责。

基建项目管理方应针对项目实际情况组建项目管理部,项目经理作为项目部负责人对项目部的工作负责。项目部工作主要针对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与政府部门的沟通,报批各项手续等工作。一方面要组织、监督并管理各单位与部门的建造;另一方面要完成前期各类手续的办理,在验收阶段组织验收,最终办理好各类证件。第二,沟通好设计院,处理好设计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组织监理和工程审计单位为项目实施提供指导。第三,组织各分包商对项目进行分包建设,实现预期的项目管理目标。

在项目实施阶段,项目管理方的主要任务是:

(1)按照出资人的意愿,组织设计人员或单位进行设计。另外,造价工程师对设计成果进行造价控制工作,从而达到项目造价的有效控制。

(2)在项目启动时沟通政府部门,完成好各项手续的报批。

(3)将在投资人监督下组织工程监理、审计、承包商的公开招投标工作,并及时向出资人汇报中标情况。

(4)组织主要材料和设备等的公开招标。

(5)在施工阶段,项目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安全控制;投资控制;质量控制;组织协调工作;另一方面要组织监理、审计,施工单位各负其责开展工作;另一方面与各政府职能部门沟通,按时组织验收,接受职能部门对项目的监督。

竣工验收阶段,首先由施工单位进行内部检查,监理单位预验收,再由项目管理公司组织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和政府职能部门参与竣工验收,并督促各方做好项目资料备案,办好相关手续,最后完成项目 “房产证”、“土地证”及各类运行证的办理。验收完成后,项目管理方将基建项目转交出资人或出资人选定的项目运营方。

三、推行代建制的问题

代建制的实施,将长期面临如下问题:

(一)不完备的契约

代建制的出现,是因为需要对投资者以及项目管理水平进行扩张以及补充。两者之间形成了权力与义务的关系,因此,应当签订合同以约束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确保代建单位能够在投资方的授权范围内,保证代建行为高效真诚的完成。合同中,应当明确投资方和代建方的权利和义务。由于目前没有相应的代建制的合同范本等法规的依据,可能会因合同主题不明确、权利、义务的界定不明确等问题而导致合同纠纷。同时,代建管理费也没有明确的计提标准,导致难以确定奖罚机制。可以预见,包括代建行为在内的社会经济活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在不完善的合同约束下进行,而并不会毁灭;完善契约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工作也会由学者们一直进行下去,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社会道德规范对契约的约束以及补充的意义。

(二)委托人的缺位

正如麦克尼尔所言:“人们一般承认,人在经营者现代世界经济的绝大部分。但人们很少承认这些人正变得越来越没有委托人了”。在项目工程的实际工作中,代建单位是承包单位的委托人,当地政府是代建单位的委托人,而当地政府的委托人可能是政府的上级主管单位。面对如此复杂的层层组织现象,委托人的严重缺位已经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事实上,代建制度之所以存在很大程度上因归因于委托人的缺位。现代社会,委托人缺位成为普遍现象。绝大多数大型企业的管理人员并不是其投资人,而企业可能因投资人的人数较多,分散了投资人的股权,而使投资人产生懈怠心理,存在“搭便车”的想法,使得他们对公司的管理人员缺乏有效的监督。但是大多数西方的大型企业都能够保持正常运作,因为他们的企业治理结构和企业治理市场都比较完善。因此,要是代建制度顺利的实施下去,就应当建立公开化、透明化、市场化的代建单位管理机制,这可能是一个有效解决委托人缺位的方式。

(三)不统一的目标系统

代建制度其实是出资人、代建单位与使用单位三者建立起市场合约关系,用法律来约束合约主体之间的责任、权利和义务。这三者的目标不是统一的,首先,在时间方面,使用单位的侧重点是长期目标,而投资方和代建单位则注重短期目标。其次,在内容方面,对投资方来说,其目标是在规定的时间内,高质量的完成工程项目,并保证资金使用效益;对使用单位而言,其目标是在规定时间内建设工程,并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而在实际项目建设过程中,投资方是代建单位工作绩效的考核者。为了达到投资方的要求,代建单位的建设目标往往会向投资人方向倾斜,而忽略使用单位的需要。但是基建工程实现的效益是在使用单位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体现出来的。随着代建制度的进一步普及和完善,怎样将三者的关系处理好,将项目工程的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详协调,都是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四)不对称信息

代建制度属于技工专业技术的服务,代建单位的工作能力、工作环境、工作经验、工作难度等因素都对其工作成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其中,工程施工人员的工作能力、状态等因素都能对项目的成效产生重大影响。实践工作中,代建单位可能会因激励制度等的不一致,而产生不忠诚或者不尽责的行为,降低工作质量,侵害委托人的权益。这些问题就是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委托一”问题。

因为工程建设是一次性的,验证效益具有不可预测性,重复验证成本又非常高,使得投资方难以设置一定的标准来判断代建行为的效益。所以,投资方不得不将管理的重心从监督转为信任和激励。

四、代建制在基建中的思考

我国在基本建设管理上经历了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行政指派、协议承包到市场经济体制下项目总承包、项目管理服务、项目管理承包等多种管理模式并存的改革发展历程。经过多年的努力,客观地讲,目前我国基建领域项目管理的经验和相应的法律环境还是比较成熟的。

寻求适合我国基建管理的模式应该集中关注其非经营性、服务对象多样性等特征。在代建制下,管理部门不再直接参与基建项目的管理,只需监督并协助代建单位,履行项目建设的投资主体职责。代建制的推行,实现了项目专业化管理,能够摆脱复杂而繁重的基建管理工作。而且从目前代建制度的实行情况来看,其费用也保持在合理范围内,代建费一般是甲方项目管理费的70%-80%。

当然,将基建项目全部交由代建单位来管理,面临的如何适应基建项目建设需求多样化、服务对象多样化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而且代建制度自身发展也不甚完善,存在着代建行业发育不完全、法律地位模糊、代建单位信用体系不健全、近退场制度也有待完善等诸多问题。目前代检制度在国内一些省市(如深圳、福建、北京、重庆、上海等),由政府投资的公共建筑的建设管理中取得了不少的成功案例,但要运用到基建项目中目前还缺乏一定的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李静.浅议代建制的完善[J],山西建筑,2007,33(14)

[2]康克龙.“代建制”理论与实务若干问题探讨[J],中国招标,2005(21)

篇9

以2008年为拐点,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施工企业面临的不确定因素骤然增加,很多原本隐形的风险转变为现实的危机。伴随着建筑市场劳动力等要素成本持续上升,资源和环境约束日益增强,外需增长的空间萎缩,传统比较优势逐渐缺失等严峻挑战,建筑企业各种结构性、深层次的矛盾集中显现,这使得现阶段全面风险管理提升工作显得尤为迫切。而合同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在市场竞争条件下取得优胜的重要管理环节,如何有效地防范和控制合同风险是每个施工企业面临的重大问题。

[关键词]

建筑施工 全面合同履约合同管理 风险管控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引言 如何进行工程项目合同履约管理暨风险管控一直是我们关注与探讨的重要课题,应该说不少经济专家与同行在这方面都进行过卓有成效的探索。本文在此结合笔者十多年的工程项目管理控制实践,对合同管理做了全方位、全过程的剖析研究,具体再就此问题作进一步探讨,提出了各环节的风险及管控措施,力求全面、及时、有效地发现和规避合同风险,实现公司经营管理效益的最大化,以供同行相互交流、学习与共同提高,从而更好的为工程建设和经济建设服务。

一、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合同意识淡薄,部分合同签订不规范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的施工企业有的还不能完全适应靠合同来维护企业自身利益这种市场竞争的方式,许多企业不设合同管理部门,缺乏可行、有效的合同管理体系和具体的操作流程,不能对合同从签订到履行全过程进行有效地监管。有些项目在签订合同时为了回避业主义务,不采用标准的合同文本,采用一些自制的、不规范的文本进行签约。通过自制的、笼统的、含糊的文本条件,避重就轻,转嫁工程风险。甚至仍然采用口头委托和政府命令的方式下达任务,待工程完工后,再补签合同,这样的合同根本起不到任何约束作用。

(二)施工合同与招标文件和投标书内容不一致

目前仍然一些业主存在着买方市场优势地位,或者要求附加条款,或者强调施工企业一次包死,不计风险包干费,使最终签订的施工合同与招标文件及投标书出现较大的背离,从而为施工合同的执行带来很大困难。近几年来,建筑市场内的法律法规不断健全、完善,然而,仍有一些单位依仗天高皇帝远,对个别项目不报建、不招标;或先招标,后报建;或明招、暗定;较普遍的存在强行要求施工企业垫资施工;随意压减工期;压减造价;提高质量要求等等。最终都是施工合同的管理及执行得不到保障,造成工程不能正常履约。 (三)忽视合同的严肃性

建筑施工合同的甲、乙双方,经济法律地位是平等的,没有主从关系。在实际工作中,承发包双方忽视合同的严肃性,以各自的经济利益为中心,随意违背合同条款。甲、乙双方的这些违约行为,最终导致工程经济纠纷的发生。 建筑施工合同文件存在合同双方权利、义务不对等现象。其一,从目前实施的建设施工合同文本看,施工合同中绝大多数条款是由发包方制定的,其中大多强调了承包方的义务,对业主的制约条款偏少,特别是对业主违约、赔偿等方面的约定不具体,也缺少行之有效的处罚办法。这不利于施工合同的公平、公正履行,成为施工合同执行过程中发生争议较多的一个原因。其二,由于目前建筑市场的激烈竞争和不规范管理,大量的施工队伍与建设规模严重失衡,致使业主在建设工程承包中占据主导地位,提出一些苛刻和不平等的条件,将自身的风险转移到承包商身上。由于建筑市场处于买方市场,承包商为了获得工程,只好接受。

(四)合同中存在用词错误、矛盾及二义性的问题

按照建筑施工合同的一般解释原则,承包商应对施工合同的理解负责,业主应主动为合同文件起草,应对合同文件的正确性负责。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施工单位根据业主的意思,依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草拟合同协议条款,经业主认可后签署,往往几经确认,最后招、投标文件中相应的合同条款已相差很远。其一,是承包商常常在合同签署上过分迁就业主,主要表现在‘质量等级’要求提高;‘工程进度’要求缩短;‘工程造价’要求让利,最终或违反自然的建设规律,或低于工程成本,使得工程质量无法保证,合同执行必然受阻。其二,是施工单位认为合同只是一种表面形式,不重视,造成在合同文字表述错误和矛盾用词的出现,甚至一些施工单位被迫有意使合同用词错误、矛盾,或设置二义性问题,流待事后通过‘沟通’解决;导致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履约低。

(五)合同管理人才缺乏 ,无合同管理机构 合同管理和合同索赔是高智力型的涉及全局的,又是专业性、技术性和法律性很强的工作,管理人才的缺乏,极大地影响了我国合同管理水平的提高,虽然有些施工企业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开始在项目部设立合同管理机构,但大多数施工企业仍尚未建立正规的合同管理机构,缺乏可行有效的合同管理的操作流程,不能对工程进行及时的跟踪和实施有效的动态的合同管理,一旦发生合同纠纷,缺少必要的法律支援。

二、全面风险管控的内涵及建筑施工合同风险的分类

(一)风险管理起源发展简述

1、在中国,“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和“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都说了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防患于未然,预先觉察潜在的危险,并采取防范措施;二是一旦发现自己处于危险境地,要及时离开。

2、在西方,风险管理的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时代,但风险管理的概念及理论的明确提出,一般认为开始于20世纪初。由于像芝加哥大火、股票交易中的股票价格不确定性、天气变化而对谷物期货价格带来的变化等等,给人们带来生命或财产上的各种损失,人们出于减少这些损失的愿望,开始了对风险的研究,试图找到一些可行的方法来认识风险、分析风险、监测风险以及规避或减少风险的损失。

3、1921年美国经济学家佛兰克.奈特在他的《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一书中,对风险做出了经典的定义:“风险是可测定的不确定性”,从此风险管理的研究及应用,便在这样的理论框架下拉开了序幕。

4、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是进行全面风险管理。它是指组织为达到其目标而确认和分析相关风险,对风险进行控制的过程,包括风险识别、衡量和控制三个环节。美国反欺诈财务报告委员会管理组织(COSO)的企业风险管理框架,是目前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最为权威的纲要性文件。

(二)风险的概念

1、风险是指在特定的条件下与给定的期间内,可能发生结果与期望结果之间的负差异(AARCM推荐定义)。

(三)风险的构成

1、风险因素:促使或引起风险事件发生的条件,以及风险事件发生时致使损失/机会增加、扩大的条件。

2、风险(危机)事件:引起损失/转机的直接或外在原因;使风险造成损失/转机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的媒介。

3、损失/转机:非故意、非计划、非预期的经济价值减少的事实/或增加转机的可能性。

图1风险构成图

(四)风险的种类

图2风险损失分布图

从风险损失的角度,可分为可控制的损失、不可控制的预期损失、不可控制的非预期损失以及极端损失。

风险管理的定义

1、项目风险管理研究是风险管理研究和项目管理研究的结合点,同时项目风险管理研究又是理论研究和实务研究的结合点。项目风险管理研究是从分析项目风险的起源入手,探讨降低项目风险、为项目提供安全保障、促使项目顺利完成的方法。

图3 项目风险管理图

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的意义是合理分配企业资源,梳理重大风险管理的内部流程,建立风险的信息报告系统,制定重大风险事件的应对措施,建立关键性风险的预警机制,评估企业的风险承受度,作为重大的决策依据。

图险评估的内容与步骤

(七)风险识别方法

图5常用风险识别方法

(八)风险对策

图5风险应对方法

(九)全面风险管理内涵

近年来施工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从零开始、从无到有、由少到多、从点到面、由浅入深,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绩,但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回避存在的问题。随着大型施工企业的高速发展,规模扩张很快,但风险管理能力并没有与之相匹配。风险管理工作较好的企业扩张比较适度、发展比较稳健;风险管理能力不强的企业扩张的非常快,导致了一些风险事件发生,而这些问题,正是开展全面风险管理提升要解决的短板和瓶颈。

1、对风险管理重视程度不够,风险意识有待加强。 2、风险管理职能定位不明确,体系运行不畅。部分企业风险管理部门与业务部门的职责定位没有理顺,风险管理部门有被边缘化倾向,导致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运行不畅,风险管理流于形式。

3、重大风险有效控制办法比较少。部分企业每年都会开展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的结果确定重大风险。重大风险评估出来,怎么预防、怎么监控、怎么动态管理是个问题。4、风险管理信息化建设还比较初级。 5、风险管理专业人才比较缺乏。

(十)建筑施工合同风险的识别及分类

工程承包合同的风险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合同本身所带来的风险。二是合同履约过程的风险。1、合同本身所带来的风险。合同本身风险即合同条款形成的风险,主要包括,合同价格、结算方式、合同工期、工程款支付、洽商单及变更单、其他费用等风险。

(1)合同价格风险。合同价格风险主要因采用固定总价合同形成的风险,该类型合同一般工程量相对明确,或有相对明确的图纸,施工单位根据现有图纸、资料在短期内进行报价。由于报价时间短,承包商无法详细计算工程量,尤其是二类费用通常只要按经验进行报价,错报、漏报现象时有发生。并且施工单位为了中标,不敢报高价,报价水平较低,承包商索赔机会小,亏损风险大。该类型合同阶段简单,有利于业主控制投资,是近阶段业主采用的主要合同形式。(2)合同结算方式风险。合同结算方式风险主要包括合同中约定采用的定额及取费、结算总价降点率、结算件审核时间、结算件审核程序、结算件审减额扣款、合同外调价方法、结算争议解决方法等。在签订合同时施工单位一定要注意结算条款,尤其是要明确结算件审核时间,有的业主以没有约定结算时间在项目竣工后迟迟不给结算,有的业主要求结算实行三审或四审,或聘请外审,人为设置结算障碍,故意拖延结算时间,造成项目竣工后几年不能结算。 (3)合同工期风险。合同工期是项目在合理施工组织条件下要达到的项目交工的日期,合同工期的制定要科学合理。由于业主原因一般项目工期都处于前松后紧状态,到工程后期业主为实现交工,一味压缩正常工期,不管前期受何种因素影响,都会采取强制手段,倒排工期,后门关死,往往造成施工单位进行赶工。

(4)工程款支付条款中的风险。工程款的支付按时间划分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即预付款、工程进度款、最终付款和质量保修金。当前拖欠工程款已成为困扰施工企业的严重问题,垫资、带资施工的现象仍然十分普遍,这些都给施工企业的良性发展带来困难,同时对正常工期也受到影响,也是施工单位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主要原因。许多工程合同对这部分条款不甚明确,尤其是对工程款支付违约索赔条款约定不完整、不严密,不公平,给施工企业造成经济纠纷和经济损失。 (5)工程变更风险。由于工程项目的复杂性和工程项目施工的长期性,合同执行过程中经常涉及工程变更问题。如果承包商在施工中提出了关于设计更改、材料设备换用的合理化建议,经业主工程师同意,可以变更。但如未经业主、设计及监理同意,擅自变更,即使是合理的,承包商也要对此赔偿损失,并且不顺延工期。在变更程序上的疏忽,容易导致业主的反索赔。2、合同履约风险。合同履约风险即在合同执行过程中形成的风险,施工合同一旦生效,项目的各个部门都要按照各自的职权,按施工合同规定行使权利履行义务,保证施工合同的圆满实现。合同履约风险主要包括:安全、质量、进度管理风险。

(1)安全风险主要包括违章罚款,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为保证安全生产而增加的安全投入等造成的项目管理成本增加。

(2)质量风险主要包括执行规范标准,提高产品质量的投入,或重大质量事故造成的损失。

(3)进度风险主要包括为赶工而增加的成本投入。

三、 建筑施工全面合同履约管理中合同管理的风险管控

建筑施工合同管理从大的方面可以划分为合同订立阶段和合同履约阶段。合同订立阶段包括合同调查、谈判、起草、审核、签署等环节;合同履约阶段包括合同的履行、补充和变更、解除、结算、登记等环节。

(一)合同签订前阶段

合同订立前要对项目进行科学论证、详尽审查项目情况和可行性,再进行实质性谈判。应当调查项目当地的地理、民俗、气候条件、法律环境以及地方政策(国际工程应尤其注意)、设计施工图、各种行政许可审批文件是否到位、拆迁是否到位、“三通一平”工作是否到位、施工资金是否到位、合同对方的资质证书和营业执照是否有效等,也可以争取了解对方实施以往工程所签订的合同条件。

主要风险有:项目不具备实施条件;忽视被调查对象的主体资格审查,将不具备特定资质的主体或未取得国家行政审批的主体确定为准合同对象;与不具备权或越权的人签订合同,导致合同无效或引发潜在风险;在合同签订前错误判断被调查对象的信用状况,对被调查对象的履约能力给出不当评价等。

主要管控措施有:

第一,审查合同相对人及授权委托人的身份证件、营业执照、资质证书、授权委托书等材料的原件,避免对方造假。

第二,若合同签字人是被授权人,应关注授权委托书是否合法有效、被授权人的行为是否在其被授权范围内。授权委托书上应有公司印章及法定代表人签名,要有授权委托人的签字字样或印章,方便我方以后签署合同时与合同上的印迹比对。

第三,要充分掌握业主和分包方、监理的情况。应获取其经审计的财务报告、以往交易记录等信息,分析其获利能力、偿债能力和营运能力,评估其财务风险和信用状况,并在合同履行过程中持续关注其资信变化,建立和及时更新合同对方的商业信用档案,分析其合同履约能力。

第四,可以与被调查对象的主要供应商、客户、开户银行、主管税务机关和工商管理等部门沟通,了解其生产经营情况、商业信誉和履约能力。

(二)合同谈判阶段

施工企业要充分考虑合同实施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种种情况,对项目全过程进行风险分析,并设计好相应对策、在合同中予以体现。对对方提出的特别不利的条款,应坚持原则、取得对方理解,尽量将风险转移给对方。

主要风险有:谈判中忽略合同重大问题或在重大问题上做出不当让步;谈判经验不足,缺乏技术、法律和财务知识的支撑,导致企业利益受损等。

主要管控措施有:

第一,在谈判前应当收集谈判对手的资料,充分熟悉谈判对手情况,做到知己知彼;深度考察业主的真实意图,以便在项目谈判中取得有利地位。

第二,关注合同核心内容、条款和细节,具体包括合同标的的数量、质量或技术标准,合同价格的确定方式与支付方式,履约期限和方式,违约责任和争议的解决方法、合同变更或解除条件等,每一个条款都要斟酌。有的合同往往约定竣工日期为业主向承包方颁发竣工验收证书或履约证书的日期为准,但要考虑到实际竣工日期与签发证书的日期并不一致,业主很有可能拖延颁证时间,导致结算、付款的延迟,甚至可能引发承包商的工期违约;有的合同约定按日计算逾期竣工违约金的,最好有封顶条款,即不超过一定的金额,锁定风险。

第三,要注意担保和垫资条款。要审查担保的形式、担保物的价值,一般来说,银行保函、抵押、质押的风险最小,第三人信用担保的风险较大,如果采纳第三人信用担保,要审查担保人的信用及资金能力;要注意担保的价值不能少于合同金额,担保期限要跨越整个合同履行期间。对于有垫资施工要求的项目,应充分考虑到自身的资金情况以及财务、融资成本。谨慎参与直接垫资、隐性垫资或借款等其它变相垫资项目的投标,为确保自身利益,应由业主提供支付工程款的担保,以及规定延迟支付工程款的违约责任、逾期支付计息等。

第四,要重点注意双方的权利义务条款,防止合同相对人加重我方责任、推卸自己责任。对于业主附加给我方的责任,应视情况接受或不接受,尽量将风险锁定。

第五,研究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行业监管、产业政策、同类产品或服务价格等与谈判内容相关的信息,正确制定本企业谈判策略。

第六,尽量采纳通用条款的规定,少设定专用条款。因为通用条款往往对于权利义务、程序的规定较为详细、公正,而专用条款则往往偏向于维护合同强势方的利益。

第七,加强保密工作,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度,对谈判过程中的重要事项和参与谈判人员的主要意见,予以记录并妥善保存。

第八,每次合同谈判会上应派专人作文书记录,于会议结束时做成会议纪要,由双方签字确认,对于双方已签字确认的内容不允许变更,以巩固谈判成果、避免时间和精力的浪费。

(三)合同文本拟定阶段

主要风险有:选择不恰当的合同形式;合同内容和方式与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发生冲突;合同内容和条款不完整、表述不严谨准确,或存在重大疏漏;通过操纵合同金额等条款规避国家合同管理的规定,如将需要招标或上级审批的重大合同拆分成标的金额较小的若干不重要合同等。

主要管控措施包括:

第一,规范合同文本。所有合同应当采用书面打印的形式,禁止手写、手填,防止合同被篡改。国家或行业有合同示范文本的,可以优先选用,国家《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内容完整、条款齐全、权责明确、风险分担公正合理,建议严格推行;国外工程尽量采用FIDIC合同文本。

第二,严密合同用词。不能使用“争取”、“大约”、“左右”等不规范用语,前后条款不能互相矛盾,约定都必须具体、明确。例如,由发包人完成的施工场地“三通一平”,应写明水、电等管线接至的地点、接通的时间和要求,道路的起止地点、开通的时间、路面的要求,施工场地的面积和应达到的平整程度等要求以及影响开工的责任等,以及如果由于发包方的原因导致承包方不能如期开工,则工期顺延。

第三,合法、合规。合同内容和方式应与国家法律法规、政策的规定一致,尽量避免签订黑白合同、转包合同等以合法形式掩盖违法目的的合同,否则合同可能被法院认定为无效。

第四,合同文本一般由业务承办部门起草,其他各部门配合,重大合同或法律关系复杂的特殊合同应当聘请律师参与起草。

第五,履约保函格式要请专业人员把关,防止业主恶意没收保函,造成我方不应有的损失。履约保函内容中应尽量回避“见索即付”、“不能抗辩”、“不可追索”、“保函可转让”等字句,规定好保函的生效条件和有效期间,并在业主的书面索偿与银行付款之间增加间隔期限。

第六,不管是手写还是打印的合同,要特别留意“其他约定事项”、给出多个选项让合同当事人自由选择的条款等需要补充填写的栏目。如不存在其他约定事项,应注明“此项空白”或“无其他约定事项”;对于需选择的,应明确标明选项,不可空白;对于不采纳的条款,应在选项处划斜线,或标明“不采纳”,防止合同被篡改。

第七,考虑到建设工程合同履行时间长、情况复杂多变等特性,应在合同中给自己保留解除合同的权利,以留余地。解除合同的情形包括:业主严重拖延支付工程款、分包方严重拖延工期、重大的安全事故、拖欠农民工工资给我方带来不利影响等。

第八,合同规定“若发生纠纷则在合同签约地诉讼”等类似条款的,应在合同中标明签约地。

第九,对纠纷处理方式的规定应明确,诉讼和仲裁只能选择一个,不能规定为“可以诉讼或仲裁”,这样的约定是无效的。对诉讼管辖法院的指定要唯一、明确,对仲裁机构的选择要唯一、明确、合法。

(四)合同审核风险管控

主要风险有:未能发现合同文本中的不当内容和条款;对发现的问题未提出恰当的修订意见;未根据审核人员的改进意见修改合同,导致合同中的不当内容和条款未被纠正。

主要管控措施有:

第一,审核人员应当对合同文本的合法性、经济性、可行性和严密性进行全面审核,重点关注合同的主体、内容和形式是否合法,合同内容是否符合公司的经济利益,对方当事人是否具备履约能力,合同权利和义务、违约责任和争议解决条款是否明确等。

第二,建立会审制度,对有重大影响或法律关系复杂的合同文本,组织公司相关部门进行审核,相关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提出评审意见,再由牵头部门收集汇总并修改,如果不能按照审核意见修改,应出具书面说明论证。

(五)合同签署阶段

主要风险有:对方签署合同的方式违法、无效;授权委托人超越权限签订合同;合同印章管理不当;签署后的合同被篡改等。

主要管控措施有:

第一,合同应当由企业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委托人签名并加盖公章;授权委托人签字的,应当有授权委托书,并把授权委托书、身份证等证件作为合同附件。

第二,严细印章管理制度。

第三,采取恰当措施,防止已签署的合同被篡改。如加盖骑缝章,骑缝章应盖在合同侧面,不可盖在上下角,且要全面覆盖合同的每一页。也可使用防伪印记等。

第四,禁止用铅笔等可涂抹的笔来签字。

第五,合同的签署应同时有法人章和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人签名,不可遗漏任何一项。

第六,不要遗漏合同签署日期。

第七,合同签署页如果是单独一页,应标明“本页无正文”。

第八,签署合同应该尽量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集中签订,若是对方先签订再传递过来的,签署前应再仔细审查每一个合同条款,防止对方私自修改合同。

第九,按照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需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后方可生效的合同,或须报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审查或备案的,应当履行相应程序。

(六)合同的履行和结算阶段

合同的履行和结算是问题高发阶段,该环节的主要风险有:对方违约,造成我方的损失;我方违约,遭到对方的索赔;未办理工程签证或签证无效;未保留有利的索赔证据或证据无效;违反合同条款,未按合同约定的期限、金额或方式付款;疏于管理,未能及时催收到期合同款项;在没有合同依据的情况下盲目付款等。

主要管控措施有:

第一,组织部门有针对性的进行合同交底,对分析出的风险按管理部门进行交底,明确各部门管理重点,督促部门指导现场进行风险控制。第二,相关管理部门应当熟悉合同,建立合同的分类台账,制定详细的履行计划,严格按合同的约定施工、付款以及催收到期欠款。

第三,应派专人做签证的管理和来往信函、文书、电报等证据的收集工作。如发生设计变更、工期延长、价格调整等情况,应及时办理签证,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必须具备风险防范意识,随时多方搜集有利于我方的证据。首先,签证文件应该提交给对方项目经理或工程师,以使对方对签证有实质性响应,避免提交给对方收文人员而久拖不决;其次,签证上应有对方的签收意见,不应仅仅是“已收到”、“知悉”、“情况属实”等,唯有签收意见才能表明对方的态度,是同意还是不同意,如果同意,补偿多少钱,延期多少天等;再次,签证应作三联,一联交业主,一联交监理,一联由我方保存;最后,签证应保留原件,方可作为证据使用。

第四,在合同履行过程中,进行合同风险因素分析,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对于可预见的风险,要认真分析,制定专门的防范措施,落实到相关部门和责任人,并下发风险控制文件,随时跟踪事态的发展,力争最大可能的降低风险。

第五,对合同对方的合同履行情况实施有效监控,若发现有经营状况严重恶化、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丧失商业信誉、故意重大违约等情况的,应及时书面上报公司,并视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及时提示风险、立即暂停施工等,避免合同损失的发生或扩大。

第六,禁止未签合同而先履行。应签订书面合同而双方未签订的,应当立即补签合同,作为结算、付款、索赔的依据。

第七,合同不得已而中止或终止的,要办理中止、终止手续,签订书面的协议,明确双方的责任和权利。因中止、终止合同给我方带来损失的,应及时追究对方的责任。中止、终止的合同又恢复继续履行时,也应依程序办理恢复施工的手续。

第八,对项目部印章的保存和使用应实行专人专管,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用印审批制度并做好记录。防止印章滥用、出借印章,禁止给分包方的材料买卖、设备租赁等合同盖我方公章。

第九,禁止给分包商的材料采购、设备租赁等行为提供任何担保。

第十,当接到对方的索赔(含违约)报告后应认真研究并及时处理、解释或提出反索赔,项目管理人员不得擅自在对方出具的索赔报告、对帐单等确认类文书上签字盖章,确须确认的,应经公司领导或相关管理部门同意。

第十一,对履行周期长、标的大、复杂疑难的重大合同实行计划履行和定期报告检查制度,并定期对帐。在对方当事人发生兼(合)并、分立、改制或其他重大事项以及管理人员变动时,应及时对帐,确认合同效力及双方债权债务。

(七)合同补充、变更和解除阶段

主要风险有:没有就质量、价款、履行地点等内容与合同对方进行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导致合同无法正常履行;对于条款显失公平、有误或对方有欺诈行为等情形,未能采取有效措施;因政策调整、市场变化等客观因素,已经或可能导致企业利益受损;变更后的合同未能争取到更多利益,反而使我方变得更加被动等。

主要管控措施:

第一,变更后的合同视同新合同,须履行相应的合同管理流程,严格审核合同条款,对不符合要求的合同以及不利的条款拒绝签订,切忌一味屈从。

第二,在合同履行中,项目管理人员要对合同的不足之处进行归纳总结,制定详尽的索赔计划,下达不同阶段的索赔指标,并派专人跟踪落实,争取取得对方的理解,并签订补充变更协议。

第三,对于显失公平、条款有误或存在欺诈行为的合同,以及因政策调整、市场变化等客观因素已经或可能导致企业利益受损的合同,要按程序及时通报合同对方,力争按照相关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办理合同变更、索赔或解除事宜。

第四,解除合同造成我方经济损失而对方有过错的,可以向对方提出索赔。

(八)合同纠纷处理阶段

在国际动荡的金融环境下,建筑施工合同纠纷大量增加,这就要求项目管理人员应针对当前形势下合同履行可能发生或已发生的违约和纠纷,及时采取措施。

第一,对方出现违约或资金不足等情况时,可以视情况的严重程度要求对方提供抵押、第三人保证、提高履约保证金和履约保函额度等多种财产保全。

第二,对对方申诉、来函较多、诉讼群发的项目可以组织成立专门的调查组,深入现场调查并走访合同相对方,全面掌握项目情况和合同履行情况,化解矛盾和危机。

第三,一旦产生纠纷,应当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在规定时效内与对方当事人协商。合同纠纷经协商达成一致意见的,双方应当签署书面协议;合同纠纷经协商无法解决的,根据合同的约定选择仲裁或诉讼方式解决。纠纷处理过程中,相关经办人员不得向对方当事人作出实质性答复或承诺。

(九)合同登记阶段

合同的签署、履行、结算、补充或变更、解除等都需要进行合同登记。

该环节的主要风险是:合同档案不全、合同泄密等。

主要管控措施有:

第一,合同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合同登记管理,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定期对合同进行统计、分类和归档。

第二,建立合同文本统一分类和连续编号制度,以防止或及早发现合同文本的遗失。

第三,加强合同信息安全保密工作,未经批准,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泄露合同订立与履行过程中涉及的国家或商业秘密。

第四,规范合同管理人员职责,明确合同流转、借阅和归还的职责权限和审批程序等有关要求,实施合同管理的责任追究制度,对合同保管情况实施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

四、施工合同(示范文本)中承包商的风险识别及管控措施

(一)不同的合同价款约定方式带来的风险及对策

范本规定了合同价款约定方式,即:固定价款合同、可调价格合同和成本加酬金合同。其中固定价格合同给承包人带来的风险最大,按照固定价格合同签约后,承包人将完全承担约定风险范围内的风险费用。对固定价格合同风险,承包人可从以下三方面加以规避:1、在合同谈判时,将合同价款中包括的风险范围通过专用条款加以明确具体,在专用条款中风险范围外可作价格调整的风险约定清楚。

2、风险费用计算方法和风险范围以外合同价款的调整方法亦应明确细化,避免日后合同双方因理解不同而产生纠纷。3、承包人应根据调研并结合过去的工程实际经验,将风险按可能发生的概率和造成损失的大小进行分类,尽可能通过合同谈判,将发生概率高、造成损失大的风险纳入可调合同价款的风险范围内。

(二)合同文件中不同解释引起的风险及对策

由于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文件组成较多,各组成文件间可能会出现矛盾或二义性,给承包人带来风险。因此,承包人应投入足够的技术力量对合同各组成文件进行前后对照逐条逐字详细分析检查。特别是根据合同范本承包人应知道:发包人承包人有关工程的洽商、变更等书面协议或文件视为合同的组成部分。这些变更的协议或文件效力高于其他合同文件,签署在后的协议或文件效力高于签署在先的。这就要求承包人在工程实施的整个过程中,即使是在工程后期也要十分谨慎地对待与发包人和工程师签署的任何文字的东西,尽力避免文件间潜在的不一致性,谨防因疏忽在双方共同签署的文件中出现与早期文件相悖的不利于自己的内容,使原先争取到的有利条款前功尽弃。

(三)延期开工和工期延误风险及对策

合同范本通过条款规定,因发包人原因不能按照协议书约定的开工日期开工,工程师应以书面形式通知承包人,推迟开工日期,发包人应赔偿承包人因延期开工造成的损失,并相应顺延工期。但承包人对延期开工的通知没有否决权。尽管条款中有对承包商的约定,承包商往往只能获得因延期开工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的全部或部分赔偿,间接损失一般不容易得到赔偿,大多数情况下承包人都希望及时开工,缩短投标和开工之间的时间。延期开工会造成承包人原定人、机、料调配计划的变更风险、分包人的报价有效期到期风险、物价上涨风险等等。通用条例明确了7个原因造成的工期延误,经工程师确认,工期可相应顺延。规定发包人未能履行义务,导致工期延误或给承包人造成损失的,发包人赔偿承包人有关损失,顺延延误的工期。显然,工期延误会打乱承包人原定的施工计划,造成劳动力、施工低效率的损失,增加现场管理费。承包人可从三方面着手化解工程延误风险:1、在工程计划上应留有余地,使工期有一定弹性,提高工期的抗延误能力。

2、加强与发包人、设计人、供货人等的日常联系沟通,尽力消除各方可能造成工期延误的隐患,特别是努力避免关键路线工作停工。

3、在工期延误不可避免的情况下,收集有利证据科学合理地计算因发包人责任导致工期延误给自己造成的损失,使用有关通用条款及时向发包人提出索赔。

(四)业主工程师对承包人的认可检查权带来的风险及对策

合同范本通用条款规定工程质量达不到约定标准的部分,承包人应按工程师的要求拆除和重新施工,直到符合约定标准。这一条款的关键是“约定标准”,尽管在施工合同中对工程所使用的材料应达到合理的标准,施工工作应达到工程目标的要求,属于不言而喻的默示条款,但既然有了“约定条款”,就成为衡量工程质量的标尺。承包人应促成专用条款中“约定标准”具体化明确化,承包人特别要对国内没有相应标准规范时的约定仔细研究,检查约定是否含糊不清,是否有可操作性,避免由于与工程师、发包人对约定标准有不同理解而导致可能的返工等损失。通用条款还规定承包人采购并使用不符合设计和标准要求的材料设备时,由承包人负责修复、拆除或重新采购,并承担费用,不顺延工期。可见在采购材料设备方面,标准不明确就无形中增大了承包人风险,因此也应在相关专用条款中明确标准要求。

(五)工程变更风险及对策

通用条款分别从两方面对工程设计变更做了规定。一方面规定承包人不得对原计划进行变更,另一方面规定承包人在施工中提出的合理化建议涉及到对设计的更改及对材料、设备的换用,须经工程师同意,未经同意擅自更改或换用时,承包人承担由此发生的费用,赔偿损失,不顺延工期。显然,未经工程师的同意承包人不能对设计进行变更,不能换用原定的材料设备,即便这些变更或换用是合适的优化的,承包人应严格把握承包人提出设计变更时要经过的关键程序,即:要经工程师的同意,慎防未经工程师同意的变更或换用导致被发包人索赔。在工程量的确认上也有类似的问题,通用条款规定对承包人超过设计图纸范围的工程量,工程师不予计算。可见严格遵守设计图纸是承包人减少麻烦避免风险的基本原则。

(六)分包风险及对策

分包一直是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一个复杂棘手的问题。无论对发包人还是承包人分包都是一把双刃剑。通用条款规定,工程分包不能解除承包人任何责任与义务,分包单位的任何违约行为或疏忽导致工程损害或给发包人造成其他损失,承包人承担连带责任。因此,作为总承包人,要规避分包风险就必须在遵照执行总承包合同的前提下制定分包合同,避免分包合同与总包合同矛盾给各方带来的风险和麻烦。对于重要的分包人,总承包人应要求其开出以总承包人为收益人的有关保函,通过保函获得经济担保,制约分包,规避风险。

(七)可投保的风险及对策

工程保险可将建设工程中可能发生的人为或意外的风险损失全部或部分转嫁于保险公司。保险是承包人减少风险的重要手段。合同范本通用条款规定了发包人和承包人应参保的保险,其中承包人必须为从事危险作业的职工投保意外伤害保险,并为施工场地内自由人员生命财产和施工机械设备进行保险,支付保险费用。由于施工周期长,各种情况复杂,承包人不应报有侥幸心理不投保或不按规定期限投保,因小失大。

五、 结束语 总之,市场经济实际上就是契约经济,伴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和建筑市场逐步完善,合同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施工企业只有加强自身合同管理,把好合同管理的各种关口,树立风险意识,在投标时将合同条款逐条吃透,考虑风险预备费用;在谈判时细化明晰合同内容,争取有利条款:在项目执行中采取技术、经济和组织措施制定风险对策,规避风险并加以索赔管理,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六、谢辞

在论文收笔之际,首先要感谢多年来向我传授工程管理相关专业知识的几位老师,是他们的辛勤付出,使我掌握了服务社会的本领。我更要感谢王跃辰先生,这篇论文从选题到结构,帮助了我开拓研究思路。初稿写成后,经跃辰先生精心点拨及多次提出最宝贵的修改意见,才有了现在的成果。从跃辰先生身上使我学到了做学问要有一丝不苟的美德,严谨求实的态度,踏踏实实的精神,让我受益终生。在此,我们向诸位老师深深地鞠上一躬,并表示最最诚挚的敬意!

参考文献

[1]王宝平.关于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问题[J].财务月刊,2006,(7).

[2]李济贵.试析项目成本管理[J].财会月刊,2004,(2).

[3]贾孝良。浅谈建筑上的合同管理[J]. 中国科技信息, 2005,(24)

[4]熊晴峰.成本管理的分析[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5]黄伦亚。浅述施工企业合同管理[J].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6]刘晓坤.论建筑工程的预结算及其审核[J].魅力中国,2010,(13)

[7]高锦霞.浅谈我国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

[8]梁禄文。 施工企业如何建立合同管理体系[J].广东科技, 2007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