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护理新技术范文

时间:2023-04-23 11:56: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老年护理新技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老年护理新技术

篇1

关键词 老年 手术病人 术前 心理护理

随着社会进步,人口年龄结构发生变化,人口老龄正在增加,我国也正在成为老龄化国家,目前65岁以上人口已占20%,随之而来老年病人比例也在逐年增加。由于年龄增长,机体各类生理状况也在发生变化,老年人心理状态也会有所改变,手术本身对病人而言就是一个刺激,可引起一系列消极的心理反应,直接影响到手术的效果和伤口的愈合,因此首先要改善病人接受手术时原来的心理状态,以便使整个手术的顺利进行。随着现代医学从生物医学模式向心理-社会-生物医学模式转变,护理模式也转为整体护理模式,因此在护理术前老年病人中,护士要做好心理护理,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提高手术成功率。

资料与方法

2008年1月~2010年6月收治老年手术病人390例,男206例,女184例,年龄60~88岁,平均年龄73岁,平均住院时间20.5天,临床治愈389例,死亡1例。

老年手术病人术前心理分析及特征:①紧张恐惧心理139例(35.7%)。老年病人来到陌生环境,忍受病痛折磨,对接受手术治疗缺乏心理准备,不了解有关手术治疗的知识,手术对于他们往往有一种生与死的体验,紧张恐惧心理十分强烈。②焦虑不安心理113例(28.9%)。老年病人考虑问题很多,想到手术本身所带来的结果,对家庭、子女、伴侣的影响,还可能考虑到手术费用的昂贵,有的单位医疗费用控制较严,有的属于自费,医疗费用得依赖他人提供,思想上有一定的压力,产生焦虑不安的心理。③忧虑怀疑心理78例(20%)。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病人对于这种手术能否发生并发症或后遗症,能否彻底治愈,忧心忡忡。怀疑手术医生的技术水平及麻醉效果等。④绝望自卑心理60例(15.3%)。许多老年病人一旦得知疾病需要手术治疗,就认为自己在世不长。另外,在农村更会因为自己年龄已大,手术还会给子女带来经济负担,而产生绝望自卑的心理。

护理措施:根据不同心理反应,抓住主要心理特征进行心理护理。①老年病人对手术的紧张恐惧心理较为普遍。首先我们要以热情友好的态度迎接他们来住院,用亲切礼貌的语言详细介绍责任护士、主治医师、同室病友、病区环境、探视制度等,帮助他们尽快熟悉环境,引导和协调病员之间、护患、医患之间关系,鼓励他们尽快适应新的群体生活。其次我们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他们说明手术的重要性、可靠性及安全措施,给他们以足够的心理上的支持,消除紧张恐惧心理[2]。②遇到焦虑不安、绝望自卑心理的老年病人,我们要有极大的同情心,充分理解他们的心情,帮助他们解决困难,适当、适时安排家属探视。针对经济困难的事实深入浅出地讲解治疗与手术之间的关系。手术是在其他治疗方法无效的情况下,才采取的手段。手术从根本上治愈疾病,使你不再为疾病而担忧,生活能自理,这样可以减轻家庭负担。通过解释和安慰,消除老年病人焦虑不安、绝望自卑的心理。③对于忧虑怀疑心理的老年术前病人,我们要利用术前接触病人机会多的有利因素,把握时机,引导他们向好的方向想,如要让患者想想现在遭受疾病折磨,忍受一时开刀之苦,可免除长期的病痛,对他们的询问和质疑要“百问不厌”,用具有说服力的语言进行疏导、解释。满腔热情的介绍同种疾病的手术治疗情况,并邀请术后的病人现身说法,可通过这种交流,增加病人的安全感。同时客观地介绍主刀医师的高超技术,增加病人对医生的信赖,耐心的讲解麻醉方法及麻醉效果,千方百计地消除病人忧虑怀疑心理[3]。

讨 论

大多数病人对手术有焦虑、紧张、恐惧、不安、抑郁、消极、悲观等不良的心理状态,处于这种精神极度紧张状态下施行手术是非常不利的,它会影响病人的食欲、睡眠和休息,使健康状况下降,对手术的耐受力下降。对病情危急的急诊病人,必须针对性给予安慰,耐心解释,说明尽快手术的总要性和必要性,以得到病人主动配合。护理人员要态度热情、和蔼、关心、同情,工作作风要认真、仔细、严肃,以熟练的技术获得病人的信赖,改变病人的不良心理状态,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病人的病种,深入浅出地讲解治疗疾病的有关知识,以及手术后的注意事项,对手术可能留置的氧气导管、引流管、胃肠减压管、胸腔引流管、导尿管等的重要性均作详细介绍,同时还可以邀请已手术过的病人介绍配合治疗经验,从而帮助病人认识自己的疾病,解除对手术的恐惧、焦虑等不良心理,把这些不良因素变为手术成功的内在动力,以增强对手术的信心。总之,做好手术前的身心护理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

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对于疾病向好的方向转归,起着积极作用。我们通过对390例老年术前病人的心理护理,使他们能够心情平静地接受术前准备,逐步过渡到能够较为主动、积极的接受手术,并能够在术后积极配合,争取早日康复,取得了较好效果。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世界老龄化人口比例的逐渐上升,老年病人的心理问题正引起医学界的重视,尤其是老年病人术前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一步,做好老年病人术前的心理护理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我们不仅要有精通的业务技术和丰富的心理学知识,还要有崇高的道德修养和无私的奉献精神,甚至在语言、衣着打扮等多方面强化修养,才能做好老年病人术前的心理护理,为老年病人早日康复创造一个良好的医疗、心理和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 彭南浮,杜益平.围手术护理观念、内涵和进展.实用护理杂志,2002,18(1):6.

篇2

【关键词】 老年病人 术后心理护理

Postoperative orthopedic elderly patients care and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Sun Xia,et al

【Abstract】 With development of medical science and the medical model, the overall care of the implementation in our hospital, mental health care and education are increasingly attention. Elderly patients as a result of psychological, physiological function decline, poor recovery, and particularly sensitive for the surgery as a result, they form an invisible psychological pressure, which will directly affect the recovery operation. To this end, we focused on the situation of elderly patients to assess and understand the patient's clinical symptoms, habits and self-care ability, psychological response, with or without anxiety, fear, emotional instability, lack of cooperation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extent of disease, family economic situation and so on,We carried out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after the psychological care and health education.

【Key words】 Elderly patients Postoperative psychological care

1 增加手术病人治疗的信心及对医院的信任感

尽量满足病人的合理要求。病人手术后,护士应以亲切和蔼的语言进行安慰鼓励,传达有利的信息,给予鼓励和支持,增强病人配合治疗的信心,同时由于老年人生理机能下降,恢复能力较差,极易产生沮丧心理,我们必须做好心理疏导,采用解释与术后病例现身说法相结合,让病人了解骨科的发展状况及医生的技术情况,耐心进行解释,给病人多介绍已治愈的成功病例,使他们在心理上得以安慰,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 做好护患沟通和生活护理,用实际行动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2.1 老年患者器官衰退,尤其是术后体质虚弱,日常的生活能力基本丧失。关心和尊重老年病人,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如:骨牵引病人由于疼痛不能翻身、钢板内固定病人不配合功能锻炼等,护士要向病人耐心解释,说明早期功能锻炼的重要性,避免压疮的发生和防止术后并发症,如:神经根粘连、肌肉萎缩、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老年痴呆等。在精神上多给予鼓励,生活上给予细致关怀,及时为他们解决一些生活琐碎小事,使他们心理上得到一种莫大的安慰。

2.2 病室的环境、医院的规章制度以及病情的变化对老年病人术后的影响。病房应保持清洁、舒适、安静,在病请允许的情况下,多开展老年人爱好的有益健康的活动,使老年人情绪稳定。在工作中我们应严格要求自己,严肃认真、一丝不苟。让病人有安全感。对他们提出的问题仔细倾听并加以解释。对于恐惧孤独者,多鼓励家属进行探视,给予感情上的支持,消除老年病人的焦虑、恐惧心理,积极的配合治疗,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

2.3 家庭经济困难的影响。有些老年病人由于家庭经济困难而产生忧虑,甚至拒绝手术,医护人员应尽可能多考虑到病人的经济能力,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生活上多给以帮助和照顾,精神上给予同情和安慰,与家属共同解决患者的思想负担,及时给予心理疏导,经过细致的疏导,使他们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

3 加强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3.1 疼痛的护理。老年病人对于术后的疼痛耐受力很差,应积极给予镇痛治疗,尽量满足病人的合理要求,并给予必要的解释,耐心疏导,分散注意力,如:听音乐、看小说、同家人说话等,以多种方式达到缓解疼痛的治疗效果,在治疗和护理时,动作要轻柔,静脉穿刺尽量做到一针见血,减少疼痛的刺激。

3.2 加强呼吸道管理,预防肺部并发症。由于老年病人术后卧床时间长,引起呼吸容量减少,造成呼吸增快变浅,加之手术切口疼痛,病人不敢咳嗽,呼吸道分泌物难以排出,易发生肺部感染。在病请允许的情况下,每2~4小时协助病人翻身、拍背,鼓励指导病人有效咳嗽,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

3.3 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压疮的发生。老年人皮肤结缔组织水分减少,微循环及组织含氧量降低,加之老年病人由于手术或牵引后长期卧床,易发生压疮。应保持床单位的清洁干燥,并做好局部减轻压力的护理,每2~4小时协助病人翻身,按摩身体受压部位,对于骨骼隆突处垫气圈或棉垫,也可用油菜籽做褥子,运用油菜籽的滚动起到按摩作用,从而达到预防压疮的发生。

4 鼓励老年人积极对待人生

骨科手术的病人大都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在医院度过,有个恢复过程,如果手术预后效果良好,即使再痛苦也有补偿的希望,若手术效果不好或预后不良(如恶性肿瘤转移)则还挣扎在死亡线上,病人在极度痛苦时经不起任何的外来刺激,所以对于预后不良的病人,不宜直接把真实情况告诉病人,有一部分病人手术后带来部分机体生理功能破坏或残缺(如截肢),造成机体缺陷的病人必然会产生缺陷心理,尤其是突然致残的病人,会给老年病人的心理上带来巨大的创伤,所以对于可能致残的病人,护士术前一定要给病人交代清楚,并给予同情及心理支持,让他们勇敢地面对现实。

5 术后的功能锻炼

为了促进血液循环,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应鼓励病人尽早进行合理有效的功能锻炼,但由于老年病人心理机能下降,害怕疼痛或担心过早的功能锻炼会影响术后的愈合,因此我们在精神上给予安慰、鼓励,同时向老年病人及他们的家属反复讲解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循序渐进的方法,并指导、督促、协助他们进行功能锻炼,让他们积极的配合治疗,树立疾病康复的信心。

6 出院指导

出院时制定全面的家庭健康教育计划,教会病人及家属不同时期功能锻炼的方法、注意事项、必要的护理技能、合理的膳食。出院后及时进行电话随访,为病人提供连续性的护理。

7 体 会

老年术后病人承受着巨大的心理、生理压力,对缓解和预防心理障碍的加重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在医学高速发展、医学模式转变的今天,更加显示了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作为一名护士不仅具备扎实的护理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还要具备高尚的医德,懂得心理学、社会学、人文学等方面的知识,为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彭显仁.中华临床疾病诊断与预防,2001.4

2 范国珍.中华护理学,2004.5

篇3

1做好外周静脉输液护理前与老年患者的沟通

11历代名医一再提倡“善医者,必先医其心,而后医其身”。及时调节好患者的心理,是治疗工作顺利开展的必要保障。老年患者由于病房环境陌生、安静,使其感到焦虑、恐惧、不安,个别老年患者因对所患疾病无正确认识而自暴自弃,不肯积极配合治疗。护士在工作中首先提高自身说教能力,认真做好移情减压,详细了解患者的心理特征及存在问题,及时对症解决。在将行静脉穿刺时,要因地制宜、结合患者实际的开展好解释工作,说明静脉穿刺的必要性,表明利害,把老年患者存在疑问的地方给予热心的解答,从根本上消除其恐惧感,从而积极配合外周静脉输液工作的开展。

12护士在开展外周静脉输液工作前,要努力增强自身业务知识水平,事无巨细的把工作中存在的难点进行重点攻关。扎实自己业务水平的同时,还要注意在对老年患者进行外周静脉输液的过程中的精神面貌展现,阳光向上的形象,处事不惊的态度,可以对老年人心理产生极大的渲染效应,使静脉输液工作在和谐、愉快的氛围中得以顺利开展,也会在心灵层面促进老年患者的康复。

2做好外周静脉输液护理中对血管的观察与选择

由于年龄增长,机体衰老日益明显,健康的体力状况日渐下降,患各种慢性疾病的机会随之逐渐增多,伴有神经血管病变。老年患者血管壁厚,管腔狭窄,脆性增加,弹性差,血管不易固定及回血缓慢,凝血较快,皮肤松驰等。在穿刺之前,仔细观察血管条件,根据应用的药物种类、时间,对选择血管、穿刺位置、进针角度、次数进行全面的推敲与琢磨,再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穿刺时观察外周静脉弹性的程度,有无肿胀。血管选择,原则上由远到近,避免选用靠近关节、硬化、感染的静脉,下肢静脉不作为常规穿刺的血管选择,对深而不显、细小空虚静脉可行局部热敷。对每条血管在一个位置穿刺不超过三次,避免反复回针,保证一次穿刺成功。

根据老年患者血管质量不高的特点,穿刺前将止血带扎于具穿刺部位上方10 cm处。若扎的过近,松开止血带时,止血带弹力会震动穿刺部位,针头刺破血管,导致穿刺失败。也可用非握拳穿刺法,即用左手将患者的手固定成背隆掌握空杯状,使血管突出于该部位,易于穿刺。静脉穿刺的角度一般为20度。对指、趾背侧静脉穿刺10度~15度进针,对血管壁厚、血管较硬、易滑动的,主张40度进针。对长期输液的患者,由于血管质量低,利用末梢血管,采用手足背静脉逆行穿刺法,能改善指掌关节向心穿刺不易固定的问题。

3做好外周静脉穿刺后的护理观察

输液前要熟悉药物的性能和使用方法,了解有关输液的适应证、药理作用、药物间的相互作用、不良反应及监测指标的知识,了解药物用量的换算、剂量和对老年患者用药剂量的限制,严格掌握滴速,合理排序。老年人心肺功能较差,而且自身调节储备能力不足,特别是快速输液或输液量过多,容易发生心功能不全、急性肺水肿等。临床上,无心、肾、肺功能不全的老年患者,滴数可控制在50滴/min以内。如高血压、冠心病、明显心肌缺血及肺心病或其他心脏疾病患者,滴数可控制在30~40滴/min。此外,在老年人输液过程中,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根据病情及药物性质随时正确而灵活的调整滴数。

在输液过程随时巡视,及时发现输液不畅或不通,沿静脉走向有无条索状改变或血管变粗、硬结现象,穿刺点周围皮肤有无发白、发红、发麻、疼痛、肿胀等,特别注意病情危重者在下肢输液时,因皮肤松驰,外渗时往往滴速正常,不易发现,且有增加静脉栓塞和血栓性静脉炎的危险,稍有不慎,后果严重。应做到重点巡视,严密观察,认真、准确填写输液巡视卡。对出现静脉炎者,及时更换输注血管,局部用50%硫酸镁湿热敷。

拨针时,将手指指腹顺静脉走向按压穿刺部位3~5 min,压迫范围以皮肤和血管壁的两个穿刺点为中。输液后将患者肢体略抬高40~60 min,以促进血液循环,同时减轻因输液时间过长引起的不适。避免药液在小血管内存留时间过长,刺激血管引起静脉炎,另外也防止慢性渗出。

对应用留置针者要有计划地保护和合理使用静脉,要严格判定血管条件,操作时动作要轻、柔、快、准。穿刺部位周围皮肤应每日用碘伏消毒1次,并盖以无菌敷料。连续输液者,应更换输液器1次/d,置管期间,要经常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渗液、肿胀及局部炎症反应等。一旦发生局部并发症,出现局部红、肿、热、痛等症状,应立即拨管,并根据情况及时给予相应处理,以促进血液循环,恢复血管弹性,减轻患者的痛苦。

篇4

关键词:老年痴呆症;家属;心理;护理

老年痴呆是一种由原发性退行性脑变性而引起的综合征,临床表现为记忆、理解等多种认知功能不断减退,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不断下降,常伴发行为异常和神经精神症状。绝大多数患者已严重丧失记忆力, 失用、失语、失认和执行功能困难,已对患者日常生活中完成简单活动产生严重影响,工作能力、社会交往、日常生活能力日渐衰退,对照顾者的依赖性也逐渐提高[1]。社会支持对老年痴呆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有十分有利,良好的社会支持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十分重要,而不良社会关系则会对身心健康产生损害[2]。2011年 3 月~2014年 3 月,我们对 30 名老年痴呆患者家属采取了护理干预措施,旨在对老年痴呆患者家属的社会支持情况及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解,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 2011年 3月~2014年 3月在我院住院的60例老年痴呆症患者家属作为研究对象。60例被调查者均自愿参加,知情同意,且无精神疾病及其他严重疾病史。60名家属中男33名,女27名;患者配偶34名,子女26名 ;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38名大专及以下22名;农村39名,城市21名。将60例被调查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不作干预,观察组采取有效的持续的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内容包括:①健康教育。护理人员通过举办知识讲座、发放知识宣传手册等形式对痴呆病患者家属进行疾病护理知识的教育宣传,并针对常发生于痴呆患者的伤人、自伤、走失等问题对家属进行护理指导,提高家属解决突发事件的能力。②心理支持。护理人员应当对家属的难处表示充分理解,以鼓励、同情、劝导启发等方式与家属进行交流沟通,针对家属不同的心理情况,采取个体化心理干预措施;采取适当的治疗和心理辅导缓解家属的抑郁、焦虑障碍,降低心理应激水平,提高解决突然问题的能力。③生活干预。护理人员指导家属培养良好的生活情趣,适当调节身心,进行自我放松。让家属学会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多与社会朋友交流沟通,使信息来源增加,使照顾痴呆患者产生的压力及不良情绪降到最低。护理人员还应当对患者家属成员之间的关系和问题进行了解,指导他们合理的解决问题和冲突,提高家属照顾患者的能力。

1.3 观察指标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 对两组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定[3],并将所得数据分析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

2 结果

结果显示,观察组SCL-90评分的强迫、躯体化因子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3 讨论

由于医疗保障体系还未健全,受传统文化习惯的影响,老年人大多选择居家养老,主要由家庭成员来照顾居家老人[4]。老年痴呆病程普遍漫长,临床疗效不显著,患者自理能力较差,需要家属的照顾与支持。老年痴呆患者家属大多存在各种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尤其表现为焦虑、抑郁等。其主要原因可能与家属缺乏对老年痴呆疾病的正确认识有关,痴呆患者通常伴随着精神方面的行为问题,在患者家属照料的过程中,往往会发生冲动、乱语等行为,给家属造成了较大的心理压力,同时使患者的家庭支持度降低。

社会支持与心身健康、压力密切相关[5]。社会支持有多方面的来源,包括配偶、子女、朋友及医务人员等。社会支持越多,对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越大,个体约不易产生的心理障碍的症状。医护人员应根据社会支持降低的原因,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加强对家属的疾病知识宣教、心理咨询与沟通,加强社会支持。本次研究表明,对老年痴呆患者家属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提供充分的社会支持,观察组干预后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等因子的SCL-90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观察组家属心理健康状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关注老年痴呆家属的身心健康,给予适当的心理干预措施,可提高家属的心理健康水平,有利于他们更好的对老年痴呆患者进行照料。

参考文献:

[1]卓剑芳,杨婕,赵燕华,等.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干预研究[J]. 现代医院,2011,3(1):150-151.

[2]王义芳,兰淑芳,韦章丽.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心理干预[J]. 当代护士(学术版),2011,12(5):124-126.

[3]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第2版.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6-27.

篇5

方法:我们选取2010年4月―2012年4月老年冠心病行介入治疗术后患者117例,将其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及护理措施进行分析与总结。

结果:63例患者出现了腰部酸痛症状;22例患者出现了尿潴留症状;10例患者出现了血肿症状;8例患者出现了拔管综合征;2例患者出现了造影剂反应,经过及时的处理,患者均治愈出院。

结论:针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行介入术后,采取预防性的护理措施及对症处理,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机率,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老年患者冠心病介入治疗并发症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3-0224-02

年龄是对冠状动脉的介入治疗预后产生影响的危险因素,年龄越大,其并发症与高危性病变发生率越高[1]。患者由于年龄较大,动脉硬化的病变程度较重,加之其常合并有其他疾病,给介入治疗术后的护理增加了难度,有效地护理能够减少并发症发生机率及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本文选取2010年4月―2012年4月老年冠心病行介入治疗术后患者117例,将其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及护理措施进行分析与总结,现将具体内容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们选取2010年4月―2012年4月老年冠心病行介入治疗术后患者117例,其中:男79例,女38例;年龄在59―82岁,平均年龄为72.8±6.4岁。疾病类型分为:不稳定型的心绞痛患者5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9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3例。合并疾病有:合并有高血压42例;合并有糖尿病39例;合并其他疾病37例。

1.2方法。患者局麻下行冠状动脉的造影后,根据患者病变的部位、程度、性质选择手术方法,术中对其肝素化,手术结束后继续进行抗凝治疗,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与病情的变化情况。

2结果

117例患者术后,63例患者出现了腰部酸痛症状;22例患者出现了尿潴留症状;10例患者出现了血肿症状;8例患者出现了拔管综合征;2例患者出现了造影剂反应,经过及时的处理,患者均治愈出院。

3护理

3.1心理护理:老年患者因长期患病,反复住院,其心理负担比较严重,再加之术后腰背酸痛,肢体制动等,均会引起老年患者烦躁、焦虑的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给予老年患者更多的爱护与关心,让其更多的了解冠脉介入治疗带来的益处,消除其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主动与其沟通,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对腰部酸痛的患者,告知造成不适症状原因,在鞘管拔除6小时后,指导其床上翻身,患者活动后,症状会逐渐减轻;给予热敷或适当按摩;遵医嘱,在必要时给予镇痛、镇静药物。

3.2尿潴留护理:患者在介入治疗后,要卧床24小时,因术侧的下肢不可弯曲,加之患者的习惯、术后特殊的卧位、男性患者原有的前列腺肥大等因素,易引发患者排尿困难。术前应给予患者床上排尿的指导,并对其进行训练[2]。术后若有尿潴留症状发生,可诱导排尿,无效时给予留置导尿,对前列腺增生的患者导尿时,动作应轻柔,防止损伤尿道,间隔3小时一次,合适的放出量为500ml,不可过多,避免发生迷走反射现象[3],两次中间,要对导尿管进行夹闭,以训练膀胱的功能。

3.3血肿形成护理:血肿产生的原因有:穿刺时血管受到损伤,造成局部渗血;拔管后对其局部压迫止血的时间不足,或按压部位错位;术后患者手术的侧肢活动过早;老年患者血管的脆性,再加之自身凝血障碍等。护理措施:详细地记录患者鞘管拔除的时间与手术部位是否有渗血、包块、肿胀、苍白、发绀、术侧的肢体温度、动脉搏动情况等;术后5小时内,间隔30分钟记录一次,以后间隔1小时记录一次,至止血装置拆除止,若有异常情况,立即汇报医生;应用约束带来固定患者的术侧肢体,不过在使用时,要争得患者同意;患者在用力动作时,指导其自行压紧穿刺的部位;对血肿的部位,使用硫酸镁进行湿敷和理疗,若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

3.4拔管综合征护理:主要产生的原因为:对穿刺点重压或刺激而出现了迷走神经的紧张性增高[4]。护理措施:拔管时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分散注意力,防止因过度紧张,而引起迷走神经的兴奋;拔管时要在心电的监护下进行,将多巴胺与阿托品准备好备用;注意观察患者的表情与血压、心率等变化情况;拔管时医生动作应轻柔,采用正确的压迫止血方法,不要过猛用力,以局部没有出血,并且能够触摸到患者足背动脉的搏动为宜,避免迷走神经的张力过高,而引发反射性低血压症[5]。

3.5造影剂肾病护理:冠脉介入治疗时,使用较大剂量的造影剂,若不能及时的排出,将会加重肾功能的损害。老年患者因为前列腺素的合成降低,加之可能存在有肾血管疾病,易发生造影剂肾病。在术后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多饮水,对不愿饮水又大量出汗的患者要给予静脉补液,加强术后患者出入量的护理,特别对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更要注意观察。

4小结

临床冠脉介入治疗时,会存在并发症,手术的风险性有所增加,其手术的成功与否,除手术医生的操作水平外,术后护理也非常重要。本组病例117例患者,针对老年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不同的并发症,采取一套完整护理措施,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针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行介入术后,采取预防性的护理措施及对症处理,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机率,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冯丽钦,吴瑞珍,周小香.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术后急性低血压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12(19):1182―1183

[2]郜竟宏.冠脉支架术后患者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J].中国医学工程.2012(06):448―449

[3]迟永兰.心血管病介入治疗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临床监护[J].中国医药指南.2012(09):2261―2262

篇6

股骨颈骨折的易发人群一般是老年患者,这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咋,人体的骨骼变得更加脆弱,骨头强度变低,并且由于老年人的行动不便等因素容易发生跌倒的意外情况,这些因素都容易导致老年人发生股骨颈骨折。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共100例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干预组男24例,女26例,平均年龄(73.15±9.95)岁;对照组男25例,女24例,平均年龄(74.36±10.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干预组的50例患者采用个别针对性指导和护理,具体护理措施如下:患者住院的这一段时间内每一位患者每1~2 d进行个别引导1次,时间控制在20~30 min/次;在患者出院后的第1个月对每位患者进行回访护理指导,20~30 min/次;出院后的第2个月平均每人采纳家庭访视2~4次,20~30 min/次;出院后第3个月内平均每人采纳家庭访视1~2次,20~30 min/次。总共采纳电话询问77次。其中,>80岁的高龄患者和抑郁患者为干预的重点目标。

1.3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两组数据中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用t检验进行比较;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用χ2检验进行比较;P

2 结果

2.1两组患者Harris髋关节各维度评分比较 对Harris髋关节评分各维度进行分析比较发现,干预组的疼痛得分在出院时及出院后3个月高于对照组(P

2.2两组GDS得分比较 干预组GDS得分在出院后3个月低于对照组(P

3 讨论

由于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国内老年人的比重占越来越大的一部分,人均寿命也在不断的提高[1-3],因此老龄化患者的股骨颈骨折更应当有更好的治疗及护理措施。但是由于股骨颈骨折有病程长,并发症多等特点,更应当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并发症的措施。针对这样的情况,本文提出以下针对性护理措施。

3.1并发症的防治 首先在患者骨折养病期间要做好患者的呼吸道感染预防及治疗,因为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在骨折期间,抵抗力会相应的降低,这就导致患者容易发生呼吸道的感染。因此护理人员应当要时刻注意指导及鼓励患者经常性地做一做扩胸运动,多进行自主深呼吸并及时咳出痰液,以此增加肺活量。

褥疮的预防患者股骨颈骨折后因手术治疗等创伤后身体衰弱不能自主活动,患者发生褥疮的可能性会比较高,这个时间就需要对患者加强护理,仔细观察身体受压部位皮肤情况,减少骨突处的受压,保持床铺的整洁干燥,做好皮肤的清洁护理,对皮肤受压处进行热敷与按摩,促进全身血液循环,防止褥疮的发生。

3.2牵引制动期间的康复护理 术前牵引制动患肢保持外展15°~20°中立位,避免患肢的内收和外旋,牵引重量应根据病情需要调整,不可随意增减,不能擅自改变。同时指导患者进行健侧下肢及双上肢的伸屈活动,入院次日开始进行运动训练,一般运动量为:双侧踝关节背伸和跖屈交替运动,5次/d,20下/次,健侧抱膝运动3次/d,10下/次;健侧直腿抬高运动3次/d,5~10下/次;双侧骨四头肌的等长收缩运动,5次/d,20~30下/次。方法:膝关节伸直,收缩股四头肌,此时推动髌骨如固定不动,说明方法正确;三点支撑引体抬臀运动,1次/2 h,5下/次,每下保持臀部抬高离开床面1~2 min。方法:健侧下肢屈曲,健足及双肘关节作为支撑点,用力支撑,抬起臀部。以上锻炼要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及耐受能力进行指导。

篇7

二、三级护理查房制度

1、在进行护理活动中,履行三级护士负责制,逐级负责。主要体现在查房、急症、危重、大手术、老年病人护理、护理文件书写及护理质量管理方面。

2、下级护士及时向上级护士汇报,并听取上级护士的指导意见,服从上级护士的安排与指导,对上级护士的指示必须在护理记录中记录并落实。上级护士有责任查询下级护士的工作,做到上通下达,形成完整的护理体系。

三、各层级职责

(一)、三级(护士长或专科护士)职责

1、掌握本专科护理的发展动态,引进护理新技术、新项目在临床的应用,制订新病种、新开展手术的护理常规,是学科的带头人。

2、严格质量控制管理。

3、每周查房至少一次,指导责任组长及责任护士解决大手术、重病人的疑难护理问题,提出预见性意见。

4、护士长业务查房时,帮助护理人员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组织护理人员的技术培训和考核工作。

(二)、二级(责任组长)职责

1、每天对手术病人、老年病人及大手术3天以内的病人进行查房,负责并指导下级护士对急危重症病人、老年病人、特殊疑难纠纷病人的护理。

2、负责重病人的护理评估、护理计划制定/修改、实施、护理效果评价和健康教育的落实。

3、对下级护理人员进行工作质量的检查和指导,发现治疗、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与上级护理人员沟通。

4、参与病房的管理工作:监督执行护理的规章制度,对规章制度的修订提出建议。

5、在工作允许的情况下,参加科主任医疗查房和科内的会诊及疑难、死亡病例讨论。参与或承担科内护理科研、教学、查房工作。

6、与相关专业团队有效沟通与协调等工作。

7、高级责任护士有权行使初级责任护士的职能。

(三)、一级(责任护士)职责

1、责任护士详细掌握病人情况,进行护理评估,制订、实施护理计划,评价护理效果和健康教育的落实及出院指导,及时向上级护士汇报,服从上级护士的安排与指导,对上级护士的指示必须在护理记录中记录,将采取的措施、效果评价作记录。

2、执行并监督住院患者的医嘱落实情况,负责护理记录书写,检查其他班次的护理记录。

3、负责所管患者病室环境、陪住管理。

4、指导、协助助理护士按质量标准完成基础护理。是助理护士的培训老师。监督检查清洁员、护工的工作。

篇8

肾内科患者多病情反复,临床预后效果较差,尤其是老年患者,多伴有多种基础性疾病,可累及肾脏,而肾脏疾病还将严重影响机体其他系统。故肾内科老年患者除了老年住院患者常见的烫伤、跌倒等安全隐患以外,还存在专科疾病及专科治疗所引起的安全隐患[1]。本文分析了老年肾内科患者的护理安全隐患,并提出了相应的护理对策,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肾内科住院老年患者130例,其中,男82例,女48例,年龄52-76岁,平均(59.3±5.6)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一般资料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组后均进行一般资料调查和分析,包括年龄、性别、病史、临床诊疗措施等。同时,分析本科室老年患者常见护理安全隐患,结合本组患者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护理方式实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行新制定的护理对策。

2 结 果

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0.3±2.5)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7.8±2.8)d,P

3 讨 论

3.1 安全隐患分析

3.1.1 物理因素 因肾内科患者多存在浮肿、皮肤变薄、抵抗力下降等因素,如床单不整洁、患者的指甲过长或者长期卧床等,均容易引起皮肤受损[1]。部分患者需行血液透析治疗,多需深静脉置管,而腹膜透析患者需留置腹透管,导致患者的活动受限,极易发生脱管而引起并发症。坠床、滑倒、烫伤等老年住院患者的常见护理事故在肾内科老年患者中也较为常见

3.1.2 用药因素 因肾内科老年患者多患有各类合并症,用药种类较多,如有不慎即可引发严重后果并发症。用药时擅自更加减剂量、输血时擅自调整速度或者病情观察不及时等,均可导致病情反复或者产生药物不良反应

3.1.3 医疗设备因素 终末期肾病患者多病情危重,且变化较快,如临床抢救医疗设备不齐备、不配套、性能不良或者医护人员对设备的操作不熟练等,均将影响抢救工作,可引发安全问题

3.1.4 护理人员因素 老年肾病患者因病理生理因素,对护理工作的要求较高,而如果护理人员的护理技术能力不足,极易引发护理安全问题。因患者多处于皮肤水肿状态,血管的修复功能比较弱,而在治疗过程中,静脉穿刺较为频繁,如护理人员技术不足,极易发生局部皮肤或者血管受损。在专科护理工作中,病情观察不及时、护理不到位或者操作不当等,均易引发各类并发症或者意外事故。护理人员缺乏责任心,对于病情观察不及时、不认真仔细等,均可导致病情加重。缺乏法律意识,职业风险认识薄弱等,均可易引发护理安全事故

3.1.5 患者自身因素 由于患者自身的理解及表达能力较差,难以准确地表述自觉症状,可能影响病情判断;患者长期住院而失去耐心或者放松警惕,对医护工作配合不积极,不遵医嘱用药或者拒绝医护操作等,均可引发护理安全隐患

3.2 护理对策

3.2.1 加强用药管理 要求护理人员应充分了解各类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用法、用量以及注意事项等。同时,应加强药物管理,定期检测相关药物的保存、管理、性质等是否符合标准。在发药前,应先确认患者信息,所有的口服药物均应由专人送服,如有必要还应进行喂服,以免错服、漏服等。对于降压药、激素类药物、免疫抑制剂等特殊药物,必须向患者讲解相关注意事项,并密切观察用药反应。

3.2.2 完善病房基础设施 健全病房基础设施,保持病区地面干燥清洁,并多设置扶手,以免发生滑倒。床旁设置挡板,以免坠床;协助患者修剪指/趾甲,保持床单整洁,以免造成皮肤损伤。对于长期卧床者,应协助其定期翻身,避免发生压疮。各类置管均应彻底清洁并妥善固定,以免发生牵拉或者脱落

3.2.3 强化医疗设备管理 由专人管理各类医疗设备,并定期进行检查,以确保医疗设备齐备、性能优良且保存妥善便于取用。此外,还应定期组织科室人员对各类设备的操作流程、方法等进行培训,以确保抢救工作顺利进行

3.2.4 加强护理人员培训教育 应加强护理人员的安全及法制教育,提高其自我防护意识以及法律意识,以避免医疗纠纷。同时,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培养护理人员的责任心,树立正确的护理服务意识和态度。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知识和技术培训学习,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技能,对于新技术、新设备,应及时培训和指导,全面提高护理质量。定期组织开展护理经验总结会议,分析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及问题,以便及时改革

篇9

    护理组长是实施整体护理不可缺少的人员和角色,是以病人为中心,以落实病人的各项治疗和护理为核心的负责和实施者。由于老年病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具有视觉、嗅觉、味觉、关节位置觉、疼痛觉及冷热觉等不同程度的功能减退,并随着高龄的出现,注意力、记忆力、判断力、计算力等都有所下降,定向力发生障碍,有些还伴有人格丧失和异常行为等,老年性痴呆也可以是进行发生的。这些将构成老年人的社会和家庭问题,并增加了老年护理工作的难度[1]。为此,护理组长的工作能力、耐心、责任心都直接关系到老年病人的护理质量。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医院,成立老年科已有多年,现将我们的工作介绍如下。

1  担任护理组长的条件

    为了保证老年病人各项治疗、护理的落实,促进身心健康及提升老年病人的护理质量,护理组长必须是德才兼备,具有工作能力强,操作技术精湛,工作经验丰富,政治素质好,不计较个人得失,具有高度的责任心、耐心和同情心,热爱学习、具有开拓和创新精神的高年资主管护师或副主任护师。

2  护理组长的工作

2.1  协助、管理、填充 

护理组长是护士长的助手,护士长分配的工作由护理组长具体落实,护士长不在期间,科内的工作由护理组长全面负责,做到管理层次化,工作程序化。凡工作繁忙时,护理组长就根据需要,协助完成相应的工作,即哪里忙,就冲向哪里。遇上科内有休假、外出学习者等差人时,护理组长义不容辞的顶上相应的班,使各个班的护理人员得到保证,以保证护理工作忙而不乱。

2.2  疑难问题的解决 

由于老年病人的疾病复杂,多数是身患多种疾病,住院时间长,输液治疗的时间较久,再加血管脆性大,增加了静脉穿刺的难度,故凡是静脉穿刺困难的病人,均由护理组长亲自进行;由于老年病人的特殊性和疾病特点(女病人的尿道口多有变异和男病人多有前列腺增生)致插尿管困难,故凡是插尿管困难者均由护理组长去完成;凡是老年病人不配合和吞咽障碍至插胃管困难者,就交由护理组长去做;遇上老年病人脾气怪异,对治疗不配合,甚至拒绝治疗和护理者,护理组长就必须想法说服病人及家属,使病人配合,及时完成每天的治疗和护理。自从2005年我院实行上级护士二线查房以来,护理组长每月利用休息时间查房2次~4次,以解决疑难问题和对下级护士的指导。

2.3  健康教育的实施和督查

病人入院的当天,护理组长第一时间到病房与病人进行宣教和沟通,介绍病区环境及相关的工作、作息制度,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治疗和护理及注意事项,以后根据情况进行个别的宣教,并定期对管床护士的健康教育工作进行检查及效果评价。每月对病人发放1次问卷调查,以了解病人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评价和建议,以便进行改进。

2.4  基础护理的落实 

住院病人做到“三短六洁”,病人入院时护理组长主要负责为病人刮胡须和修剪指、趾甲,住院期间每周一次;对卧床病人酌情洗头,使每一个病人均保持整洁、精神及美好的形象;对重危病人制定翻身计划,并具体实施;凡被褥、床单被大小便污染及浸湿,给予及时更换,使病人清洁、舒适和皮肤完整。

2.5  医疗文书质量控制 

自2002年9月1日起实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来,来院就医的病人及家属的维权意识越来越强,大大小小的医疗纠纷较以往有明显的增多;而纠纷的处理是根据我国2002年4月1日起施行的“举证责任倒置”[2]。护理文书是有力的法律依据,按照护理文书的书写要求:记录必须及时、准确、完整,内容简明扼要实用,医学术语应用确切[3]。护理组长负责对年轻护士的医疗文书书写培训,并对每班书写的护理文书质量进行检查,对不合格者要求立即重写;检查各种护理、治疗单执行及签字情况及每个班的当班工作完成情况;并把好出科病历的质量关。

2.6  矛盾的化解 

护理组长与病人及家属接触的机会多,相处的时间长,充分得到病人及家属的信任,病人有问题总爱找护理组长解决,有意见也自然要找护理组长诉说,护理组长除给予解释外,还进行双方的协调、沟通,把病人及家属对医生的要求和建议及时反馈给医生;把病人及家属对医生或护士的不满及误会全部消除,化解医患、护患矛盾,和睦医、护、患关系。

2.7  预见性护理 

虽然疾病的治疗、护理很重要,但防患于未然更为重要。由于老年病人的生理、病理特点,容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和意外。为此,护理组长应做好老年病人的预见性护理,做到:各班严格交接,对不能自行翻身的,进行定时翻身和受压部位按摩,防止压疮的发生;对卧床病人及有便秘者教会病人及家属每日行腹部环形按摩2次,每次不少于10 min,以保持大便的通畅,并强调病人尽量在床上排便,千万不要用力大便,避免排便而发生心脏猝死;饮食少量多餐,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增加心脏负荷和使血压增高;病人行走或上厕所,除有防滑设施外,还必须给予搀扶,防跌伤;使用热水袋的水温不能超过50 ℃,避免烫伤;宣教于静脉输液的病人及家属,严格按医嘱调节滴速,千万不能在护士走后自行调快,否则将导致急性左心衰的发生,并经常巡视,及时制止;为老年病人制订出院后的服药表格,并嘱其每次服药后在相应的时间栏内打勾,防漏服、多服或错服药,以确保病人用药的准确、安全。

2.8  带教、培训和创新 

护理组长负责来科实习的大中专护生的讲课和带教;负责制定科内新护士的培训计划和实施;负责组织科内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新型实用专利的设计和应用、申报及护理科研课题的拟定和实施。

3  老年病人护理质量的提升

    护理组长的工作能力和责任心,关系到老年病人疾病的恢复和生命质量,更体现了老年科病人的护理质量。

3.1  促进疾病早日康复 

及时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保证了病人的治疗效果,及时控制了病情的发展,促进了疾病的早日康复,缩短了住院时间。

3.2  防止各种并发症发生 

预见性护理,避免了病人压疮、跌伤、烫伤、急性左心衰竭、心脏猝死的发生,保证了病人的用药和安全,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减少了病人的医疗费用,提高了病人的生命质量。

3.3  提高老年病人的生活和生命质量  有效的沟通,满足了病人的心理需求;基础护理的落实,促进了老年病人的舒适和保持了美好的形象;健康知识的宣教和指导,提高了病人及家属的自护能力和水平,预防了疾病的发作,控制了疾病的发展,促进了疾病的恢复。

3.4  医疗安全的保证 

及时的治疗和护理,使病人的疾病得到了早日康复;各种记录的准确、及时、完整,做到了有证可查、有据可依,减少或避免了医疗纠纷的发生。

3.5  病人满意度的提高 

给予老年病人生活的照顾,完全替代了子女的孝顺;精心的治疗和护理,有效的沟通和防范,保证了病人的安全和舒适,与病人及家属建立了不是亲人甚是亲人的亲情和友谊,受到了病人及家属的高度评价。

【参考文献】

 

[1]曾熙媛.老年护理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7:11.

篇10

【关键词】 社区医院;老年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对策

世界卫生组织曾经提出社区护理工作应遵循的三大原则之一就是“社区内弱势群体(老弱残障)应列为优先的服务对象”。我国目前正在扎实推进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社区医院作为本次改革的重中之重,应当积极承担起社区行动不便老年患者的治疗、护理工作。因此,通过科学的调查方法,客观公正地收集老年患者及家属对社区医院护理服务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从而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服务态度,给老年患者提供更加全面、系统、规范的社区医疗服务。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8月1日~2010年6月30日在我卫生中心就诊的老年患者或陪护人,年龄在65周岁以上,共发问卷调查表600份,回收率100%。

1.2方法

首先自行设计调查问卷, 调查采用无记名的方式,由我卫生中心工作人员在患者在我卫生中心诊治过程中通过问答或对陪护人员发放调查问卷方式,对老年患者进行护理工作满意度及需求调查,并根据结果初步设计满意度量表。然后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不同疾病、不同时段、不同地域的老年患者发放调查表600份,通过无记名填表方式了解患者对本卫生中心护理人员服务质量的满意度和要求。

1.3结果

通过对600名患者调查,发现患者对护士服务态度、操作技能、输液室环境、护患沟通、健康教育方面均有较高需求,特别是对护士操作技能、健康教育方面比较突出。

2结果

2009年8月~2010年6月份共发放患者征求意见表600份,回收率为100%,对护士服务态度、操作技能、病区环境、护患沟通、健康教育方面均有较高需求,特别是对护士操作技能、健康教育方面比较突出。

综合评价:满意560份,不满意40份

3分析与讨论

3.1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的必要性

满意度调查是患者治疗期间各种需求是否及时得到满足的反映,通过调查针对薄弱环节进行改善,利于护理服务水平和患者满意度的提高,进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和维持和谐护患关系。

3.2健康教育对老年患者的重要性

老年人主要易患有以下几种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脑梗塞、老年性痴呆、帕金森等疾病。这些疾病如果能及时给予正确的指导,增强老年人的自我保健意识,就能降低风险,就可以降低发病率,提高生活质量。调查结果显示,对护士不满意项目中,因护士在进行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没有讲解有关疾病康复及饮食起居方面知识而不满占不满意项的35%。这与护理人员长期以来只注重执行治疗、护理操作而忽视了对患者的健康教育,造成患者需求与获得不平衡,患者容易产生不满情绪。针对此现象,我们专门设计了宣教单、健康教育单、医患天地、健康知识温馨卡等,对病人的健康教育覆盖率有了一定的提高。

3.3提高护理人力资源合理配备的紧迫性

各级医院护理人员不足是普遍存在的现象,而在社区,护理工作尤其显得繁杂琐碎,不仅要面对频繁的各项护理技能考核和知识更新,还要经常深入社区提供上门服务及负责社区居民的健康体检工作,这使得中心的护理工作量大大增加。由此造成护理人员更加不足进而使得护理操作不及时(如红灯亮时换瓶不及时,行动不便的老年患者不能及时得到帮助等),对老年患者尤其是没有家人陪伴的老人心理护理不到位,还有就是聘用临时护士由于其操作不熟练以及由于方言差别造成的语言沟通障碍等因素进一步使护理服务质量下降,使患者对护理工作产生不满。

3.4转变服务态度提高护理质量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健康观念的转变,广大患者对就医需求的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越加显得重要。而在临床工作中护理人员与患者接触的时间相对较长,次数相对较多,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代表了一个医院对服务的重视程度,彰显了一个医院的发展理念。每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同,语言表达能力还受到教育文化背景、年龄、个体患者经验等因素影响[1]。调查发现,主动服务意识不强,工作中实用忌语,不注意说话的方式和语气,回答问题简单,导致患者误解是影响护理质量的重要因素,这也可能与护理人员受教育程度偏低有一定关系 。同时社会对护理劳动价值评价不足,缺少多方的理解和支持,都使护士更易产生自卑心理和心理不平衡,对护理工作缺乏热情,主动服务意识不强,影响护理质量的提高。

3.5加强中心内部业务学习,以利于护理服务质量的提高

我中心护理人员的辛勤工作为中心的发展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目前我中心护理骨干多为中专学历,知识面窄且老化,继续教育往往受经济、家庭以及自身素质等多种因素的约束,所以加强中心内部业务学习,提高技术水平就成为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对新护士实行岗前培训,技术考核。定期进行技术新业务讲座,护理部每月定期对护理技术操作和仪器操作进行考核,确保已经掌握的技术不陌生,刚推广的新技术不落下。

3.6护士还应指导后勤人员工作

如指导病区环境卫生、消毒隔离等。加强与后勤部门的沟通联系,及时维修病区设施,消除不安全隐患,尤其是老年患者,身体素质较差,行动不便,要尽可能多的增加无障碍设施,确保他们在院内的行动自由和安全。

3.7将满意度调查与评选“最佳护士”相结合,利于服务质量的提高

病区内设有医患沟通栏,就诊患者填写留言卡,对满意的护士提出表扬,以达到表彰先进,激励后进的目的,活动在满意度调查表格中设置评选“最佳护士”一栏,让患者或家属选取心目中“最佳护士”,一方面可提高患者参与意识,另一方面可促使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更注重自身形象和自身技术,如着装、言行举止、服务态度、技术水平等,可利于服务质量的提高。

4体会

由于老年人体弱多病,需要医疗,无形中就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因看不起病或因老人生病而使家庭致贫的现象,已屡见不鲜。因心理不健康而引发家庭矛盾和邻里矛盾也不在少数。作为社区基层医疗机构的护士通过提高对老年患者的护理质量使他们尽早走出躯体折磨对构建和谐社会就显得尤为重要。此外,对于老年病人,到医院就诊一个基本的期望就是得到良好的治疗,但是,对于老年患者他们多因子女在外工作长期得不到家人呵护关心而成为“内心孤独的空巢老人”,因此他们期望在医院接受治疗的同时,也更多地期望得到情感上的关心体贴。如何提高老年患者对我们社区门诊护理的满意度,通过多年护理临床实践与深入调查总结如下:

4.1面带微笑、声音响亮、语气委婉

由于老年患者的敏感多疑、听力下降等这就需要护士在首次跟他们交流时要通过表情和语气赢得他们的好感,提高他们对护士的信任和合作。在给患者做治疗、护理时,护士要把关注的目光要放在患者身上,避免心不在焉、话还没说完人已经不见了的情形,老年人反应相对迟缓要有足够耐心听他们把话说完,并认真细致解答他们的疑问。

4.2耐心解释,态度和蔼

古希腊著名医生希波克拉底曾经说过“医生有两种东西能治病,一种是药物,另一种是语言”,医护人员和患者及其家属之间的沟通、理解和信任则是有效建立和维持医务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之间良好人际关系的关键[2]。初次到医院就诊的患者可能会因为对输液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不了解以及对医院的布局不熟悉再加上老年患者文化水平多不高、视力又不好等原因,就可能会有很多问题要咨询护士,如果解释不到位,语气不恰当,患者本身在经受病痛的折磨再加上治病心切,护患纠纷随时都会发生。尤其在繁忙的工作情况下,急于求成,不适当的态度,会给患者一种受冷落之感,无意间一句话就会惹来麻烦,都会引起患者和家属心情不愉快。

4.3心理护理对老年患者尤为重要

老年患者的心理状态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密切的关系,由于其心理机能逐渐衰退,常见的心理表现为:疑老心理、自尊心理、悲观心理、怕孤独心理、焦虑恐惧心理[3]。鉴于此对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自始至终都应处于重要地位。因此病人来院后护理人员要热情接待,并详细介绍病区环境及有关规章制度,使病人尽快适应新环境,减轻病人的紧张心理与陌生感,消除对住院的恐惧。护士要主动地巡视病人,利用一切机会与病人沟通,时时处处让患者真正体会到你的爱心和关心。

4.4详细告知患者可以得到的帮助

如有需要帮助随时可以按铃,上厕所行动不方便可以请护士协助,有家人需要联系打电话不方便可以请护士代劳等等要尽可能具体到每个细节,这将很大程度上缓解老年病人的焦虑,让他们安心治疗。

4.5提高护士的“三基”理论知识和“一针准”技术 老年人血管弹性较差,硬度较大,对一针准技术的要求更高,这就需要加强平时的训练和内心体验。态度和蔼而且具有精湛技术的护士团队是提高患者满意度的关键。

总之,提高社区医院老年患者的满意度并不是靠几次突击培训考核和几次满意度调查来解决问题的,而是靠不仅在技术操作上的精益求精,更要在思想上树立为社区老年患者提供高质量护理服务的观念,“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有了这样一种境界相信再加上规范严谨的护理技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老年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一定会上一个更高的台阶!

参考文献

[1]蒋艳. 我国护理专业人力资源现状及建议[J].护理管理杂志,2004,4(2):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