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产业链研究报告范文
时间:2023-04-23 11:56: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半导体产业链研究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产业化基地成立以来,坚持以发展本地集成电路产业,建立健全产业链,壮大产业集群,提供良好的产业技术支撑环境为己任,卓有成效地开展了一系列服务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有力地推进了西安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并已成为政府推动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所需产业规划与研究、资源整合与配置、招商引资咨询、企业孵化与扶持、交流与合作、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专业技术支撑与咨询服务等的桥梁与载体,对西安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起到了“组织、协调、引导、推进与聚集”的作用,取得了良好的国内外影响和社会效益,为区域新兴科技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地方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化奠定了基础。
1.西安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现状
西安产业化基地坚持“政府引导、市场驱动、深化服务”的方针,以发展集成电路产业,建立健全产业链,壮大产业集群,提供良好的产业支撑环境为目标,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产业公共服务与技术支撑服务体系。随着一系列扶持集成电路产业优惠政策的制定实施和产业公共服务的不断拓展深化,西安集成电路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在产业规模、产业链完善、自主创新、人才吸引和培养、公共技术支撑与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
产业规模不断增大:经过近10年的发展,陕西省现有集成电路企业70多家,其中95%都集中在西安,设计企业近50家,制造封装企业8家,硅材料生产企业10家,设备制造企业8家,测试与分析中心3个,相关科研机构约18个,学历教育机构8个,专业培训机构2个,并形成了以西安高新区为核心的集成电路产业聚集区。从引导完善集成电路产业链出发,聚集了英特尔、西岳电子、美光、威世半导体、天胜、应用材料等重点Ic企业,形成了集成电路设计、加工制造、封装测试及半导体支撑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陕西集成电路产业2001年实现销售收入约3.2亿元,2005年达到20.2亿元,2010年达到70.22亿元,“十一五”期间增长近3.5倍。2010年,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收入为1440.15亿元,增幅为29.8%,陕西省2010年销售收入增幅为41.92%,约占全国销售总额的5%。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目前,西安集成电路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累计300多种,涵盖了物联网、通信、微处理器、信息家电、半导体照明、消费电子、设备制造、器件研发等多个领域。代表性产品有:华芯的存贮器、西电捷通的WAPI IP核、深亚的SDH芯片、英洛华的LED驱动芯片、龙腾微电子的32位嵌入式CPU、理工晶科的8/12寸硅芯炉、能讯基于氮化镓的开关功率晶体管元器件、炬光的大功率激光器等,充分体现了西安在集成电路领域的巨大潜力和科技研发与创新优势。
人才优势促进产业发展:西安有10多家集成电路研究机构及高校,与集成电路相关的科研、教学与设计的技术人员约占全国的六分之一,在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邮电学院等多所高等院校设有微电子学科或集成电路设计专业及重点实验室,年在校相关学科学生近10万人,年输送相关学科毕业生2万余人,占全国的14%,人才优势为西安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保障。同时,随着本地集成电路产业的兴起,外流人才纷纷回归,2005年以来成立的留学生企业10多家,给西安集成电路产业带来了先进的技术、丰富的管理经验和大量的资金,人力资源和产业资本相互吸引、相互促进的局面正在形成。
公共服务平台辐射带动作用明显:西安基地在做好集成电路设计业的同时,注重发挥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将服务延伸到整个半导体产业链,提出了发展上游半导体材料与设备、中游集成电路制造、下游集成电路封装与测试产业集群,以及半导体照明、太阳能光伏、先进半导体器件、卫星导航应用等产业集群的建议。目前,以集成电路产业集群为核心、硅材料与太阳能光伏产业集群为支撑、半导体照明与卫星导航应用产业集群为补充的新兴半导体产业正在形成,并已成为西安信息产业新的增长点。
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经过近10年的发展,西安集成电路产业水平得到了大幅的提升。但相比之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设计业与整机的结合力度不足、产业链相对弱小、支撑业发展滞后、适用性人才不足、产业环境亟需改善等这些因素制约了本地集成电路产业的快速发展。
2.产业发展思路
“十二五”期间,西安将统筹优势资源,优先发展集成电路设计业,大力发展分立器件制造业,积极引进新一代芯片生产线,提升封装测试水平和能力,增强关键设备和基础材料的开发能力;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积极促进企业的整合重组,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集群的建立,完善产业相关配套环境建设。
政策引领,聚合力量,促进产业大发展。以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产业为目标,以政府支持和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改善产业发展环境和创新机制为手段,引导资本、技术、人才、市场等要素交叉整合,优化配置,统筹协调产、学、研、用各环节有效衔接,形成合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整合资源,优化结构,重点突破,实现集成电路产业跨越式发展。
着眼全局,推动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推行从芯片设计到系统应用的全产业链思维,积极推进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制度创新,推动银企积极合作,大力培育集成电路在新兴产业中的应用,通过改造提升,实现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在产业链各环节形成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构建战略性集成电路产业研发和产业化体系。
3.产业发展目标
通过新兴产业培育和产业结构调整,到“十二五”末企业数量达到100家以上,全行业销售收入达到400亿元,从业人员达到6万人,其中高端技术、管理人员达到10%,工程技术人员达到40%,高级技术工人达到30%;着重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和水平,通过转变发展方式和机制创新,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机制,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全行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企业科研投入强度占销售额的比例平均达到6%,重点骨干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力争达到8%。
4.产业布局规划
以关天经济区建设为契机,以西安为中心,统筹整合咸阳、宝鸡、渭南、汉中、天水等西部地区现有的微电子产业资源,发展上、下游配套的产业链,建立由“一区四园一基地”组成的西部微电子产业基地。
西安集成电路产业出口加工区:依托西安出口加工区B区,完善其基础及配套设施建设,引进出口加工型企业落户,使区内企业达到10家以上,成为西安集成电路产业国际化的支撑平台。利用出口加工区的政策优势,培育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企业的
辐射带动作用,促进相关配套企业跟进,带动集成电路产业的快速发展。
西安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以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依托,建设西安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形成集成电路设计企业聚集区,吸纳40-50家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人驻;建设集中的产业公共技术支撑服务区,营造良好的人力资源供给环境,大力吸引境外跨国公司的研发机构、国内知名企业的设计中心和本地规模设计企业入驻,加大创业企业的扶持力度,使园区成为智力引进和实现企业自主创新的有效载体,成为推动集成电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
西安集成电路制造产业园:以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依托,建设西安集成电路制造产业园。以新型分立器件、LED芯片及集成电路制造为核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5-10家规模制造企业入园,使其成为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集成电路制造产业园区。
西安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产业园:以西安经济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依托,建设西安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产业园,大力扶持本地企业,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及相关配套企业,吸引5-10家企业入驻,将该园区打造成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封装测试产业园。
西安集成电路设备与材料产业园:以西咸新区和西安民用航天基地为依托,建设西安集成电路设备与材料产业园,聚集一批设备与材料及相关配套企业聚集的产业园区,吸引15家以上相关企业入驻,发挥我西安装备制造业优势,建成国内一流、西部第一的集成电路设备与材料企业聚集区。
5.进一步完善产业服务体系
自2000年国家科技部在西安设立国家集成电路设计西安产业化基地以来,产业化基地一直采取“政府主导”的建设模式,探索出了一条产业推进、技术支撑与产业服务协调发展的有效模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产业公共服务和技术支撑服务体系,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孵化器+产业公共服务+技术支撑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的综合服务体系,能够为企业提供从产业研究、产业咨询、企业孵化、产业推进等产业公共服务和EDA设计服务、MPW&IP服务、封测服务及人才培养等技术支撑服务。“十一五”期间,孵化集成电路企业20多家,通过服务平台为产业发展争取各类资金超过1亿元,举办和参加行业展会近30次,为政府决策提业研究报告和专项报告10多项;利用EDA设计平台开发产品30多个,通过MPW&IP平台流片的产品近200种,流片费用近1亿元,封装测试平台服务项目近100个,培训平台培养各类技术人员4000多人,为企业累计节约成本超过1亿元,极大的促进了西安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
“十二五”期间,产业化基地将以“一区四园一基地”为依托,进一步完善产业服务体系,提升产业化基地的服务能力,促进西安集成电路产业的突破发展。
产业服务方面:建立产品展示交易平台,构建电子商务系统,定期举办和参加有影响力的行业会议,形成全方位的产品展示交易服务体系;搭建投融资服务平台,设立“陕西集成电路专项种子基金”,将政府引导和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相结合,多渠道引导国内外风险投资基金、金融债券等资金进入集成电路产业,为产业发展提供所需的金融资本支持。
篇2
【关键词】LED智能照明技术 发展现状 发展趋势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经济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能源和能量,能源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问题。我国是一个能源消耗非常大的国家,更应该对节能问题给予更高的重视,各行各业在发展过程中都应该贯彻节能理念。LED智能照明技术的出现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能源消耗问题,LED作为一种新光源,和传统的光源不同,是一种节能环保型的光源。
1 LED智能照明技术的发展
从现阶段的情况来看,在全球能源短缺的压力下,各国都开始推行节能环保的照明光源,尤其是在国际上,LED照明光源的发展比较快速,我国也加大了对其的重视。
1.1 国外LED智能照明技术的发展
在LED智能照明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中,美国一直处于世界领先的水平,在照明技术的设备知识产权、芯片知识产权邮寄科研开发技术等方面都表现出巨大的优势,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也非常高。但是LED照明技术在美国的发展速度并不迅速,这主要是由于美国人的节能意识不够强导致的,于欧洲人相比,美国在技术上表现出优势,但是在意识上不够重视,因此LED照明技术的发展受到限制。欧洲人的节能意识非常强,进入21世纪以来,欧盟就开始推广白光发光二极管,德国建立了最先进的芯片生产线,生产出LED照明灯,在工厂、居民区、办公环境、公共场所以及公交客车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节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欧洲是最先将LED照明技术应用到办公环境中的。欧洲的LED产业发展非常成熟,白炽灯已经逐渐被淘汰。在亚洲地区,日本是最先发展和使用LED照明技术的,其在芯片的研制以及产业化的开发方面都已经处于国际的领先水平,在LED的开发研制中投入了非常大的财力和物力,并且也掌握了很多相关的专利。近年来,韩国在LED照明技术方面的发展也比较快速,LED照明灯的使用越来越普遍。韩国的LED照明产业发展比较晚,但是在价格上具有很大的优势,因此也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成为了世界上的有名的LED光源生产基地[1]。
1.2 我国LED智能照明技术的发展
我国的LED是在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的,最初发展的是LED半导体产业,直到90年代初,LED照明产业才开始发展。我国的LED产业已经经历了4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在LED芯片封装、LED芯片制造、LED外延片生产以及LED的产品运用上都有研究。此外,我国还出台了比较多的LED照明灯节能方面的优惠政策,进一步促进了我国LED照明灯的发展,在光源的生产和研究方面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在2013年,还将LED照明产品运用在我国的西部地区,促进了西部地区的LED照明产业的发展,LED智能照明技术在电能测量方面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虽然我国形成了LED照明的完整产业链,但是我国在芯片的研究和外延片的制造方面还不够成熟,这方面的技术核心,主要在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国家掌控,我国主要在LED照明产业链中的封装和生产方面承担重要的角色,这也是由于产品生产和封装工作的技术要求不高、门槛较低而导致的,在LED照明灯的生产方面,技术含量比较低,使用的设备比较少,还属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而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劳动力成本比较低。我国目前还没出台关于LED照明技术的规范,因此很多小型的加工企业都加入到了LED照明产品的加工中,通过广东、浙江和福建等沿海的地区,从韩国进口芯片,由我国加工,因此光源产品的质量有高有低,价格方面也相差比较大[2]。从LED照明产品的质量来看,一些规模比较大的企业,研发力量相对比较强,聘请了一些留学的专业人员,同时也和研究单位或者高校合作,因此在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方面的能力都比较强。
2 LED照明技术的发展趋势
2.1 家居领域的发展
目前,虽然LED智能照明产品在工业上和商业上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由于其成本比较高,因此在家居领域的应用受到限制。随着我国物联网、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智能家居的市场需求也越来越大,从行业的研究报告中可以得出,在2017年市场的规模预计达到80亿元。因此,LED照明的未来发展方向会逐渐向着 智能家居的方向发展,在家用照明方面,也充分引入高端科技。目前家居智能照明的推广主要受到价钱的限制,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技术的发展会越来越成熟,因此价格方面也能够控制在更低的范围内。在未来的几年内,中国的LED照明市场将不断扩大,可以挖掘的市场空间非常大,并且还存在着新的利润增长点[3]。
2.2 公共领域的应用
在隧道的照明中,采用传统的光源往往具有光线暗、隧道内外的光线存在较大的差别等二造成交通事故。针对这种情况,同样可以采用LED智能照明技术来解决。通过LED照明灯的使用,可以更灵活的调节隧道内的光线,一隧道外的光线作为参考进行调节,当外界的光线变亮时,隧道内的光线也会逐渐变亮,当太阳落山之后,LED照明还可以进入夜间照明模式,从而有效的缩小隧道外和隧道内的光线差别,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3 结语
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LED智能照明产业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虽然在核心技术方面还和国际水平具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会加强对技术的研究,同时将LED智能照明产品应用在家居领域和隧道中,将智能技术和新光源有效融合在一起,实现照明的节能环保,从而促进我国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飞.基于DALI协议的LED智能照明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3.
篇3
虽然出生在台湾淡江,郑永健早已习惯了现在一半在内地,一半在台湾的生活;不过40多岁的他今年的打算有些改变:把妻子和女儿接到内地来定居。至于是北京还是上海,还没有最后决定。
选择定居的理由很简单:他在大陆的工作已经从试探期进入了规模发展的阶段。作为威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亚太区市场行销总监,他在北京的同事,在两年多的时间内增加到了150多人。加上上海、深圳以及杭州三地,全球最大的计算机主板芯片厂商威盛在内地的员工已经达到了500人的规模。
“未来两年内,我们希望在大陆的员工可以超过2000人,达到与台湾同等的规模。”郑在接受《财经》采访时表示。
郑只不过是数十万已经定居或者半定居在大陆的台湾高科技人员中的一个缩影,从电脑零部件生产和组装到芯片的设计以及制造,已经取代纺织和玩具等传统产业,成为台湾业界跨海峡再创业的新主角。台湾淡江大学中国研究所的一份统计指出,仅在内地的台资企业就超过了4万家,雇佣的员工估计在1000万人左右,其中有相当大部分企业从事高技术产品的制造。
台湾显然也不是这场恢弘的大转移中惟一引人注目的主角,日本、韩国、美国、欧盟等也纷纷被挟裹进来。在这场被称为“重构着中国乃至全球制造业整体格局”的IT业大迁徙中,从《远东经济评论》到《华尔街日报》,从日经BP到《商业周刊》,一个正在成为争论焦点的问题是――中国的“新制造时代”,或者说世界高技术产业的“中国制造时代”是否已经开始了?
此时,距离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一员还不足一年的时间。当中国越来越深地突入一向被发达国家视为禁脔的高技术产业时,这个家庭的各个成员已经开始小心而务实地审视这个新进者的能量以及威胁。
在美中安全审查委员会今年7月向美国国会递交的报告上,我们可以嗅到典型的“红色警戒”的气息。
根据美国商务部的统计,在共计22000多种分类商品中,被称为高技术产品(ATP,ADVANCED TECHNOLOGY PRODUCT)的有500多种,2001年高技术产品在美国贸易中所占的比重超过了1/4。报告指出,从1990年到2001年,美国向中国的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长了483%,而同期中国向美国的出口却增加了8126%,中美之间的高技术产品赤字在2001年超过了61亿美元。1990年,美国有260种高技术产品保持对中国的贸易顺差,而中国对美国保持贸易顺差的只有97种,但到了1995年,这一比例变成了288:205,到了2001年,这一比例已经倒转过来变成254:315。
而根据中国海关的统计,高技术产品也已取代传统制造业,成为中国出口强劲增长的主发动机。今年前8个月,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达到了398亿美元,占整个出口额的两成,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43.7%,远远超过了17.5%的平均增速。与服装、鞋类和玩具等传统出口产品的一位数增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自动数据处理及零部件出口额增长了56.8%,集成电路及微电子组件增长了70.4%,录放像机增长了71.8%。
实际上,在彩色电视机、DVD播放机、彩色喷墨打印机等领域,中国都已经是无庸置疑的全球头号制造大国。以DVD为例,目前中国的产量超过了全球总产量的半数,而排名第二的马来西亚所占的全球份额才只有15%。
“在哪些领域中国制造将最终占据主导地位?”摩根士丹利亚洲经济学家谢国忠在接受《财经》采访时给出的答案是:“很多。”
雪崩效应
发表“中国宣言”,宣布新的合资、联盟、投资以及生产项目,近两年来,这已经成为跨国企业最常见的场景。
9月24日,位于长江三角洲核心地带的苏州工业园区,全球第三大TFT-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面板)制造商友达光电投资1亿美元的模块厂正式落成,作为中国大陆首家具备全尺寸生产能力的工厂,到今年年底,该厂的月产量将达到50万片。
10月23日,全球最大的网络供应商3COM公司首席执行官克勒夫林在北京钓鱼台宣布,在过去一年已经把许多生产从美国、新加坡和欧洲转移到中国之后,公司还将把更多的生产和研发转移到中国。因为在他看来,无论在哪个市场,价格都应该有竞争力,而具备庞大的市场和成本双重潜质的中国显然是最佳之选。
在中国高技术产品的出口中,外商投资企业是当仁不让的中坚力量。实际上,外资企业在整个中国出口中所占的比重,已经从1980年的不足5%增加到了去年的51%,而今年前10个月,这个比重已经达到了51.7%。日本经济研究中心最近对709家企业进行的调查显示,日本企业在中国生产的产品中,只有39%是在中国国内销售的。
科尔尼管理公司最新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中国已经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投资选择地。虽然这份调查反映的还仅仅是一种投资态度,但无疑,越来越多的外商直接投资正在涌入中国。2001年,中国实际利用的外商直接投资达到了468亿美元,其中2/3的投资都集中在了制造业。以中国从美国吸纳的外商直接投资为例,2000年仅用于电子设备制造业的就占到了总量的1/3以上。
实际上,过去三年中,制造业在外商直接投资中所占的比重已经上升了10个百分点。很多专家相信,继1992年中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突破100亿美元大关之后,中国有望在今年达到第二个里程碑,即500亿美元。
根据外经贸部的统计,今年前8个月外商直接投资就已经达到了274亿美元,增幅超过了20%。如果说1992年的里程碑可以被理解成一种政治效应,那么由于入世而带来的“雪崩效应”已经成为新的投资倍增器。
全世界最为庞大的廉价人力资源显然是中国最具吸引力的一点。根据劳动部的统计,仅中国每年新增的就业人口,就超过了台湾现有的劳动力总量以及新加坡的总人口。而中国普通非熟练工人的工资水平,一般只相当于泰国的1/3,新加坡的1/8,或者日本的1/20左右。最重要的是,谢国忠认为,在庞大的后备人力资源缓冲下,中国的工人的平均工资水平的增长幅度将会长期低于生产力的增速,也就是说,企业将获得长期稳定的廉价劳动力供应,而不仅仅是现在。
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全球性产业转移中,美国将大批制造业转移到墨西哥、巴西等拉美地区,而日本则陆续把制造业转移到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区,如果说因为一些政治和经济环境的原因,使得中国错过了上一次的机会的话,2001年中国入世,显然极大地扫清了潜在的非经济制约因素,使得人力成本低的优势得以更加完整地表现出来。
赛迪顾问股份公司副总裁王鹏对《财经》表示,中国在入世后,与世界市场接轨,过去的不确定性大大降低,从而使得对接全球市场的通透性和便捷性都相应增加。这使得外商能够很好地同时掌控中国以及全球两个市场。虽然中国市场目前在很多跨国公司的总收入中还只占几个百分点的份额,但几乎所有人都相信,要使这个潜在的市场成长为一个真正的超级市场,只是时间问题。
一个新的雪崩模型正在渐露雏形:由于全球经济普遍处于低迷状态,价格竞争将格外激烈,在那些已经把制造基地转移到中国的公司更加低廉的价格压力下,把工厂保留在像日本这样高成本地区的企业将越来越难以生存。谢国忠对《财经》指出,它们只有寻求降低自身成本,而中国是合乎逻辑的选择。
IDC(国际数据公司)中国公司总经理谢亦冰更认为,一些试图改变格局的公司会通过把上游关键零部件的制造甚至研发转移到中国来,以便更好地增强自己的竞争力。
实际上,这个模型正在成为现实。以台湾向中国大陆的高技术产业转移为例,先是个人电脑的组装,比如宏电脑;接着是零部件的生产,比如生产显示器、扫描仪以及光驱的明基;然后是具备高附加值的关键零部件的生产和组装,比如上面提到从事TFT-LCD生产的友达光电;然后是芯片生产,最为典型的就是全球最大的芯片代工企业台积电打算在上海开工的投资10多亿美元的8英寸芯片生产和封装线。
这不仅是一种技术层面上的递进,同时也是一种数量上的雪崩,仅友达光电一家公司进驻苏州,带来的配套零部件生产就超过了30多家。
分工模式
虽然没有多少人怀疑“中国制造”的规模效应,但是在大多数从业人员和研究者看来,伴随迁移产生的冲击并没有人们通常想像的那么大。
台湾明基集团董事长李火昆 耀在接受《财经》采访时就坦言,实际上台湾高技术厂商向大陆转移,对于台湾就业的直接冲击并不严重;因为像宏、明基这样的大型企业,由于岛内劳动力的匮乏,实际上已经在大量使用来自菲律宾等国家的劳动力。而日本很多学者也指出,转移到中国的不少制造业,大部分是在日本国内已很难再吸引新增劳动力就业的部门。
以对美国的出口为例,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指出,中国与日本存在实际竞争的产品比例还不到10%,而且即使在10%的产品中,日本也主要集中在高端,而中国集中在低端,针对的是不同的用户。
日本野村研究所研究员官志雄在今年8月发表的一份报告中也指出,虽然日本对美国的IT产品直接出口,在美国进口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在过去10年中下降了接近一半,但实际上,日本厂商通过在其它亚洲国家的投资以及OEM方式完成的间接出口,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直接出口的下滑。
一些东盟国家将中国视为竞争对手,认为中国会像黑洞一样吞噬掉本来流向东盟的外商直接投资。但林毅夫并不同意这种观点。他的理由是,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到现在,虽然中国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持续增加,但在全球私人资本流动中所占的比重却并没有明显的增加,这就意味着流入中国的资本越多,流入其它国家的也会越多。
实际上,从1995年到2000年,中国在美国对亚洲地区的外商直接投资中所占的比重从47%下降到了27%。最新的一份调查也显示,日本有超过46%的企业都表示,不会因为对中国的投资而削减甚至关闭在亚洲其它国家的生产线。
在林毅夫看来,中国与发展阶段相近的东盟之间,将会遵循着类似美国与欧洲之间的专业分工模式。中国由于市场和经济规模大,因而专业分工所涵盖的范围将比东南亚国家大,但这些国家仍然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
美国的经济规模,虽然远大于欧洲的许多国家,但二者之间仍然存在着庞大的专业分工。以2001年为例,美国与欧盟之间的贸易额,占到了美国贸易总量的1/5还多。
但是,就短期而言,东南亚经济仍然可能最直接地感受到中国IT产品出口增长的压力。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刘秀莲在接受《财经》采访时指出,原因在于东南亚国家对于电子工业的依赖相当高,尤其出口严重依赖美国市场。
上行台阶
当全世界都在惊叹于中国的经济奇迹时,中国人自己却经常面临一个困惑:如果没有自己的国际品牌,在主要由外资企业搭建起来的“中国制造”上,中国是否可以称之为足赤真金的高科技“世界工厂”?
摩根士丹利的亚洲首席经济学家谢国忠对这个问题的回答非常直接,他认为,“外资企业的很多工程师、工人甚至银行贷款都来自中国,过些时候很多人会离开去开设自己的公司。”
谢描述的过程的确在中国大量上演着。以国内目前小有名气的手机设计公司中电未来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其董事长董德福原来就在摩托罗拉工作数年。更多的人则是在外资企业渗透后带来的技术环境中获得灵感开始创业,在全球充电电池市场上排名第三的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详见辅文《比亚迪路径》)。
国际数据公司中国区总经理谢亦冰认为,外资企业在将制造业引进国内的时候,不可能不引进技术,而中国的吸收能力又相当快,这显然为中国制造业沿产业链上行提供了更高的起点。
但这将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以中国目前的高技术产品为例,真正进入美国等主流市场的实际上还是板卡、电源等计算机零部件,连计算机整机都还比较少。即使内存条,也只是把原始材料拿来进行封装而已。
林毅夫教授在接受《财经》采访时也指出,如果把整个计算机产业分成四个产业区段的话,最上端的是核心芯片的研发,比如英特尔对微处理器芯片的研发;其次是核心芯片的生产,比如12英寸或者8英寸芯片生产线;然后是一些简单芯片和零部件的生产,最底层的则是组装。中国目前最有竞争力的仍然集中在组装以及零部件的生产领域,即集中在这些高技术产业中劳动力比较密集的区段或者产业。
“海外媒体对中国的看法过于乐观。”他补充说。即使相对成熟的8英寸芯片的生产,国内企业消化起来也很吃力,只能借助外资企业帮助建立规模化的生产线。而中国要真正进入核心芯片等新品研发阶段,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也许20年,也许15年。
实际上,中国目前的芯片产业仍然只相当于台湾地区上个世纪90年代前期或中期的水平。虽然国内的芯片设计公司有500多家,但其中70%~80%都侧重于比较成熟的传统家电等消费类电子产品的芯片设计,设计能力仍然只是中初级水平,产品的集成度也有限。加上缺乏相应的从事高复杂度芯片生产的专业工厂,整个产业与台湾相比大为逊色,更不用说美国了。
即使那些看上去中国已经初步具备竞争力的高技术产品,中国仍然要面临另外的掣肘因素:专利。围绕着DVD播放机、彩电展开的专利纠纷,将来很可能会逐步扩展到诸多领域,比如电脑零部件、芯片等。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外资企业负责人对《财经》坦陈:“也许我们无法阻止它学会怎么做,但我们可以用(专利)法律禁止它这么做。”
几乎没有任何一种高技术产品的发源地是在中国,中国企业所拥有的专利多为次生性专利,而非原生性专利。这样,给竞争者施加的压力越大,中国企业在专利方面遭到的反击就可能越大。中国DVD企业刚刚打输的专利官司已经敲响了警钟。
硬币两面
令人担忧的恰恰是中国的企业看来并不怎么在乎技术是不是自己的。在最早开始转移的家电领域,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大的家电生产能力,但是仍然没有一个企业拥有领先的研发技术。而在迅速崛起的手机行业,尽管大量国内企业纷纷加入,但大多把目光瞄准了低端市场。一位正打算加入手机大战的企业老板反问说,“怎么做技术?首信、东信都做过研发,能用吗?”他认为至少在目前,要想赚钱就不能投研发,国内企业的优势只有成本。
宏观的统计数字也并不乐观。2001年,中国在研发方面的总投入只有110亿美元,还不及美国的1/20;按照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来计算,中国2001年的比重为1.09%,发达国家则普遍在2%以上。
在一些专业研究者眼中,中国虽然已经具备了成为包括高技术产业在内的“世界工厂”所有可能性,但在可能与现实之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除了技术上的鸿沟以外,还有一个棘手的问题是管理。实际上,中国制造企业落后的管理水平在很多时候已经极大地抵消了潜在的成本优势。在谢国忠看来,提高中国制造业管理质量的关键是开放资本市场,因为如果资本市场只能给行政指定的坏公司提供支持的话,那么好公司,尤其是那些民营企业,就很难获得良好的成长环境。
改善管理的另一个路径是让外资在中国公司中拥有更多的股权。谢亦冰指出,合资企业的人均生产力和母公司相比虽然还有成倍的差距,但与传统的国有企业相比,改善仍然是巨大的。
与国有企业相比,外资企业和非国有经济成分的企业已经表现出更为强大的生命力。根据海关最新统计,今年前10个月,国有企业的出口增速仅为8%,外资企业的出口增速为25.2%,而集体、私营及其他企业的出口更是增长了64.1%。
此外,包括物流和电信等在内的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包括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在内的基础教育的加强,良好的公共产业政策等,也都被投资者反复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