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素质培养范文
时间:2023-04-23 11:56: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个人素质培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信息技术;新课改新要求;教师;个人能力培养
自2008年7月接触新课改以来已有将近一年的时间,在这将近一年的工作教学过程中遇到了很多新问题,新情况,本人感受最深的还是信息技术课教师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在信息技术课的改革中多次明确提到: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根本目的。这就要求信息技术课教师,不仅仅要扮演一个知识灌输者的角色,更要学会扮演一个知识海洋中的引导着的角色。那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如何来扮演好这个角色?如何把新课改的思想精髓渗入到日常的教学中去?如何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如何让学生能更限度的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本人结合自己的一线教学体会,以科学的角度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阐述: 一、新课改对信息技术课教师的要求:
在新课程改革的课程标准的字里行间都充满着教师要树立“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的教育新理念,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以及实施与评价方式,评价标准等方面较先前的信息技术课程有了很大不同,其更人性化的理念更加符合高中生的个体情况,从理论上上提供了科学的教学依据。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其教学能力必然是一个重要的决定性因素,其对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等角色的扮演,最终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本人认为,新课改在信息技术学科方面至少从以下二个方面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
1、课程设置方面新课改对课程作了更科学的规划和权重分配,满足学生学习多样化的需要。信息技术最基本的模块是必修课程,另外信息技术还有5个选修模块,在大多数学校的师资安排方面,信息技术教师一般都兼任选修模块的教学,为了能胜任新的学科,教师光看懂教材,会做题目是远远不够的,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更要明确上下文存在的隐性要素,教学内容和实施方式要经得起考验,对课程目标达成具有时效性,这需要教师有更为广博的知识和专业的技能。
2、反思教学反思是让理论与实践充分互动的良好途径,是教学绩效行为。传统的教学反思大多是围绕能否提高学生操作熟练程度以及考试优劣程度而开展的,这种反思恰恰会强化教育的负面作用。新课改要求关注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重视自身思考和探究能力,提升专业修养,加强合作对话,而这些能力的获得就靠学校课堂是难以完成的,因为学校课堂资源有限,环境成分单一,教师必须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从事各种活动,根据实际问题来锤炼自己的反思能力,并将其直接应用于教学活动中。
二、当前信息技术课程和教师自身能力素质的现状
从大环境看,当前高中教学主要体现学科性、理论性、应试性三大特点,学科性有利于资源规划和课程配置,但不利于整合教学、综合思维以及迁移能力的培养;理论性有利于环境安排和评价操作,但不利于社会实践、项目研究、组织活动能力的培养;应试性有利于操作简约化和低成本化,但不利于个人实际问题求解、受挫力和竞争力的培养。
三、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课教师的自身素质:
1、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学行为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育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帅的作用。确立新的教育观念,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教育观念不改变,教学改革无从谈起,教育观念一旦改变,许多困难将迎刃而解。新课程一改过去只重视信息技术知识的传授,而忽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体验过程,因此,在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中,教师应确立新的教育理念就是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切实改变过去重知识的传授,重机械重复训练,重考试过关率,忽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个体差异和创造性。
2、搞探究性学习,做研究型教师
信息技术课程要求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主动探索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自己先知道如何进行科学探究、会进行科学探究,善于进行科学探究,若还按照旧版教材的教学思路进行演示,就失去了探究的意义,失去了培养学生能力的最佳途径。
3、积极主动学习,提高自身能力
篇2
一、目前大学生存在的人格问题分析
在当前,受多种因素如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以及目前教育体制的弊端等的影响,很多在校大学生都存在着一定的人格问题,这些人格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缺乏信仰。很多大学生受到目前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存在着较强的物质观念,注重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内心信仰缺失。他们的理想信念淡薄,责任心较差,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冲突的情况下,不能将集体利益放在首位,存在着较强的功利思想,有的大学生甚至坚持一切向“钱”看的错误理念。二是迷失了自我价值。一些大学生由于理想信念的缺失,很难具备正确的价值取向。他们内心常常感到非常失落,认为自我价值得不到实现而沮丧。因此,惰于对自己的未来进行科学的规划,不知道自己未来何去何从,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和努力方向,更没有努力的动力。这也是很多大学生虚度光阴、不学无术的原因所在。三是贪图享乐,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很多大学生对社会上的物质诱惑缺乏抵抗力,因贪图享乐和虚荣心而使自己迷失前进的方向。但由于很多大学生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缺乏吃苦耐劳精神,面对枯燥的学习和实验课程以及困难和挫折时,选择退缩和逃避,没有勇往直前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四是道德品质不高。大学生接受了多年的高等教育,本应该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但是他们缺乏对外界不良影响的抵抗,在受到负面和消极影响时,不能用道德标尺衡量自己的行为,常常使自己步入歧途。这也是很多大学生走向违法犯罪道路的重要原因所在。五是不能够进行自我调节。一些高校的大学生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不能正确对待和分析问题,不能用合适的方法处理问题和面对挫折,常常采用过激的对应方式,不利于心理创伤恢复,容易产生不良心理反应,甚至出现心理危机;对自身、家庭、学校和社会采取不负责任态度,甚至导致自杀或杀人事件发生。大学生上述人格问题的存在,不仅对其自身素质的提升产生影响,也对其未来就业和发展带来限制,也不能满足国家对高素质人才的急切需求。因此,各大高校应高度重视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二、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的有效对策
一是积极采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我们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是坚定我们理想信念、建立道德规范、提升国民素质的重要旗帜和灵魂。通过引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先进的思想武装大学生的头脑,用典型事例向大学生传递正能量,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精神动力支持,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远大理想,在学习实践中塑造忠于祖国、热爱人民、踏实肯干、吃苦耐劳、坚忍不拔、乐观积极的良好品质,真正将自我价值的实现与社会价值的实现统一起来,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入到学习中去,明确未来发展目标,科学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努力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二是通过教师的人格魅力去熏陶和感染学生培养健全的人格。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之人,除了应具备丰富渊博的文化知识外,还应具备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魅力。这样才会让学生发自内心的敬佩,从而在教学生活中对学生不断加以熏陶,使学生受到感染和教育,从而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这就要求高校高度重视专业教师对学生人格的教育,通过健全教学体系和考评依据来促使专业教师注重在实践中对学生人格的培养。此外,高校的学生工作大多由辅导员或班主任承担,这就要求辅导员和班主任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高尚的情操和人格魅力,在潜移默化中去影响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三是努力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环境。环境能塑造人,改变人,因此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也会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产生一定的影响。校园文化作为影响大学生的主流文化,对于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具有独特的价值。鉴于此,高校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弘扬和宣传优良文化,在校园内传播正能量,大力组织开展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开展讲座、社团活动等形式,努力营造学风优良,作风过硬的校园文化环境,让大学生在浓厚的学风和和谐向上的环境中自主培养健康的人格。
作者:王淑芬 单位: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
篇3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素质教育;培养规格;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当今社会具有高节奏、高风险、高压力的特征,是一个发展日趋迅速,竞争日趋激烈,对知识、能力和心智要求极高的社会。要求培养的学生既有理想,又能脚踏实地的生活、学习、工作;既对生活积极乐观、讲求实效、讲求诚信,又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开拓进取精神;对学习、工作既有严肃认真的态度,又有高度的热情和团结合作、主动创造的精神。面对社会的变化,人才培养的方法就要适应时展、体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要求。
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应该是一个融合社会、学校和个人的系统工程,具有内在的客观规律。要真正发挥素质教育对人才培养的积极作用,学校就必须根据社会发展的特点,人才素质的形成规律,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培养模式和体系。人才的培养实质就是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从人才培养的角度而言,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往往只解决如何做事,而提高素质则更多的是解决如何做人,只有将做事与做人有机地结合,才能培养出理想的人才。因此,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目的,就是为受教育者建立符合社会发展和人自身发展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怎样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
2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是素质教育的本质
知识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总结,知识发展的最高成就就是科学。知识一般分为三类,即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和思维科学知识。能力是个体顺利进行某种活动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完成某项活动的综合本领,主要包括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教育学意义上的素质,指人在先天生理素质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以发挥作用的身心特性及其基本的品质结构,如健康水平、智慧、意志、情感,对人、事、物的态度倾向性等,是一个人一切思想和行为的内在基础,主要包括思想品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和身心素质。
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存在相辅相成关系,它们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知识是素质形成和提高的基础,是能力的载体,可以通过教学计划和课程安排进行传输的。能力是知识和素质的外在表现或体现,是专业人才贡献社会的直接本领和价值。知识和素质也是通过各种各样的能力表现出来的,一个能力强的人较容易获得某种知识,凡不以知识为基础的能力充其量只能是一种低级的技能,甚至是本能。素质诉诸于实践就表现为能力,离开能力,素质就无从表现、观察、确证和把握。素质的基本要素是知识和能力,核心是能力和价值观。根据素质内在性的特征,人要把所学的知识经过自选、吸收、融合、创新、变为自己的灵魂,内化到自身之中才能形成素质,所以后天的教育和引导使学生自觉加强自身的改造,才能形成良好的素质。因此要充分认识素质教育不仅仅是增设几门课程的问题,而是要在各种教学活动中正确处理好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三者的关系,促进其协调发展、融为一体,才是素质教育理念的目的所在。
3体现社会需求的素质教育与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
素质教育是依据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注重开发学生的智能、注重形成学生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具有主动性、全体性、全面性、发展性、因才性、基础性的特点。
3.1人才培养目标要依据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需要
社会对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需求是分层次的,高等学校要科学定位,就要准确把握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培养的规格。从社会需求角度看,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都是既需要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才,也需要一大批应用型人才。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安排、实践环节,都围绕应用型人才的质量标准来优化。我校软件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设定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计算机科学基础理论、软件工程专业及应用知识,具有软件开发能力,具有软件开发实践和项目组织的初步经验,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具有竞争和团队精神和良好的外语运用能力,能适应技术进步和社会需求变化的高素质软件工程应用型人才。
3.2业务培养规格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根本目的
良好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是个体为社会服务的基本条件。在学校教育中,通过必须的理论知识传授,实践技能训练、综合素质培养等一系列教育教学环节,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融为一体,注重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培养具有较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较高技术应用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技能人才,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按照人才培养的目标,从知识、能力和素质3个方面进行分析,明确所要达到的专业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的具体要求(见表1)。
4构建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4.1课程设置要体现素质教育全面性、发展性、基础性、主动性、因才性的特点
一个优秀专业人才不仅需要掌握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实用技能,更需要在知识、能力、身心、性格等各个方面的得到全面发展。知识是素质形成和提高的基础,是能力的载体,知识可以通过教学课程进行传输的,因此,知识的有效传授始终是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根据国家专业规范和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化的要求,优化软件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见表2)。
以课群、系列课、模块课等形式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根据各门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形成五大模块:全校基本统一的通识教育课程模块,具有相同基础的学科基础课模块,专业主干课模块、专业选修课模块和实践环节模块组成。
(1) 核心(主干)课程模块:软件工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软件系统建模、软件项目管理、软件测试、软件工程的形式化方法。
(2) 学科基础课程模块:软件工程专业导论、计算机组成原理、电工基础、离散数学、电子技术、面向对象的方法学、数字逻辑、算法与数据结构、数据库系统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软件代码开发技术、工程经济学。
(3) 选修课程模块:主要根据社会需求、能力目标及其知识结构来设置教学单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进行选择,体现了素质教育中学生具有主动性、因才性的特点。比如有软件测试技术方向、软件工程技术方向和软件应用技术方向。通过基础课程安排夯实学生专业基础,每个方向课程的横向联系,使学生学完后能融会贯通、自我拓展。
(4) 通识教育课程模块:构建专业教育与非专业教育并重的课程体系,重视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教育,突破传统的以政治理论课为主的模式,扩展到经济、法律、管理、文学、艺术、科技史等领域。并且将第二课堂、科技活动、社会实践、入学教育、毕业教育、军事训练等环节均纳入了教育的视野。由学校统一安排,这些课程体现了学校的人文环境、学术气氛,以及校风、学风、教风等,对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专业思想巩固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5) 实践环节模块:课程实验、课程设计、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软件工程职业实践、竞赛、校园文化节、课外科技作品制作、课外科研实践、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课外兴趣俱乐部、讲座和报告会等。为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特点,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要求课堂外花费的实践时间约为课内时间的2.5倍。
4.2课程设置要注重实践,促进知识和能力的转化
实践的重要性在于实践是知识和能力转化的充分必要条件。其转化过程对教师来讲是“教”与“研”、“授”与“导”的结合过程,对学生而言则为“学”与“用”、“知”与“行”的结合过程。建立了以社会调查学年论文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环节(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社会实践体系,以及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实验专业课实验选修课实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校内实践体系。精减了课内理论讲授学时,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注重科学研究法的训练,并鼓励结合科研课题开展研究式实验这样的课程外实验。
研究式实验是在导师指导下自选研究课题,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完成研究内容。科研和教学结合,理论联系实践,相互促进,取长补短,相辅相成,得到一举两得的效果。研究式实验教学重在科研能力训练和创新思维的培养,这一实验教学层次其形式较为灵活,不受课时和年级的限制,可在课内或课外完成。研究式实验也可包含科技开发内容,称作开发实验。这一类型的实验可以是让学生参与一些实际软件开发项目,培养学生产学研的意识,比较适合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
5建立综合素质测评体系,引导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不仅将非专业素质教育内容纳入素质学分,将素质教育理念贯彻到教学各环节中,而且要建立相应的考核测评体系,以检查效果和为进一步改革提供依据。根据本专业学生应具备综合素质内涵的要求及社会实践活动,设定5个1级指标(道德品质、公民素养、人文修养、身心健康、综合能力)和50个评价要素,定期进行测评。将学生素质综合测评工作规范化、日常化、全员化(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使其成为教育质量评价的有机组成部分。充分利用素质测评的引导和激励机制,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强化素质教育,特别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塑造的素质养成教育。调动学生认识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把社会对人才素质要求转化为自己的需要和追求,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注重品德修养、性格塑造、意志锤炼和良好习性的养成,为他们今后所从事的职业做好素质准备,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实现和终身可持续发展。
6结束语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定必须从社会的发展和人自身发展的要求出发,按照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协调发展思路,构建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并且要在日常各种教学活动中渗透素质教育的理念,充分体现素质教育全面性、发展性、基础性、主动性、因才性的特点,同时还要建立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参加的考核测评体系,实现素质教育的体系化、规范化、日常化和全员化,才能真正达到人才培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管平. 知识、能力、素质与高技能人才成长模式研究[J]. 机械职业教育,2006(1):9-11.
[2] 张健明.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S1):282-284.
[3] 南京大学软件学院. 软件工程本科专业规范(03版)[S/OL]. [2009-06-10]. /portal/ xyjs/jxlw_pdf/guifan.pdf.
[4] 陈笑蓉,王晓蓉,陈梅,等. 计算机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 计算机教育,2008(15):63-66.
Professional Training Mode Reform and Quality Education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LI Wei-bo
(Wuh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Wuhan 430073, China)
篇4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培养模式;校企合作;教学改革;职业素养
在土建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和实践领域,孟胜国提出土建类专业建设与改革必须以行业为依托,构建适应学生实际情况、以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的课程体系,突出教学内容的应用性和实践性[1]。陶红林提出了具有行业特点的“高职土建类专业‘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展示了实践应用中所取得的实际效果[2]。景海萍提出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课程体系、课程教学模式、三方考核制度和校企共建教学团队等培养建筑工程应用性人才关键要素[3]。许成祥等对土建类专业生产实习模式现状与弊端进行了分析,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改革和创新,采用“工学交替”校企合作模式,利用企业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培养企业需要的、满足岗位能力要求的高技能人才[4]。陈红秋等提出了“面向农村、面向乡镇建筑企业、面向工程建设第一线”的指导思想,并提出了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考核体系、教学方法等方面改革的建设性意见[5]。
鉴于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特点,以及行业企业的实际需求,为更好服务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满足广西建设行业企业需求,以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为出发点,整体提高高等职业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能力,培养建筑业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2011年底我院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作为“特色引领型”申报教育部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依托该项目建设,专业团队按照服务和发展相结合原则,专业建设形成基于“校企合作双主体育人,师资队伍素质双师化、学生职业素质素养提升双通道,校内外实训场所双交替,学生毕业双证书”的“五双”人才培养模式。在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办学水平的同时,为区域建筑业培养一批优秀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提升了专业服务社会能力。
图1基于真实工程项目建造过程为载体的工学结合的
“五双”人才培养模式
1校企合作双主体
专业根据企业规模,采对企业进行分级分类,本着“联大,引中,服小”的方针,开展校企合作。与区内最大行业协会广西建筑业联合会、区内龙头企业广西建工集团开展合作,开展了开展建筑业高职人才模式改革和高职课程标准的开发,构建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将企业规模一般的,如南宁天朗工程检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成立建筑材料检测中心,引进广西建设项目管理中心工程成立工程造价咨询工作室,初步形成了“校中企”模式。针对小微企业方面,专业主要采取技术服务、合作就业等方式进行合作。专业教师团队成立工作室,针对企业实施的项目,专业教师带领专业学生参与其中,为企业解决技术问题。同时,为满足小微企业人才需求,专业将学生顶岗实习部分安排在小微企业,学生在小微企业得到锻炼,企业获得需求的人力资源。实现就业合作。通过上述方式合作,合作企业数量总量达到28家。专业实现在实训基地建设、师资共享、课程开发和建设等取得了一定成果,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一定提升。
2师资队伍素质双师化
一方面,在校内专任师资团队建设中,既有经验企业的人员,也有刚参加工作年青教师,对于年青教师采用下企业锻炼方式,丰富实践经验。另一方面,针对企业派出的专业人员担任课程授课的,由专业团队派出专业教师在教学方式方法方面开展帮扶,提升企业人员授课能力。此外,通过校企合作,企业还提供了一批优秀员工进行师资共享,每学期保证一定数量员工到校任教,促进了教师团队内校内教师与校外教师的交流。
专业经过2年建设,专任教师人数由原来的22人,增加到现在的28人。教师参与各类培训和进修次数达到50人次。教师的职称明显提升,副高及以上职称人数达到13人,硕士研究生人数达到13人,到企业挂职锻炼达到46人次,教师双师数量达到23人,双师素质明显提升,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超过80%。师资总体水平得到提升。
3学生职业素养提升双通道
在课程体系构建和课程开发过程中,课程的教学过程以真实的校内在建工程项目为载体(校内会议中心项目和建筑工程技术综合实训体项目),开发建设6门专业核心课程。课程先通过虚拟仿真现实软件在课堂进行教学,然后再将学生带到项目建设现场实地教学,通过两种环境和途径的教学和训练,这学生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强化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提升了专业技能的同时,也提升职业素养。
4校内外实训环境双交替
鉴于建筑行业技术性强,实践性要求与真实工程项目紧密结合。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实习实训场所在校内实训基地和真实工程项目现场交替。在校内实训基地主要完成专业课程的基本实训,在校外真实工程项目现场完成认识实习、顶岗实习、工作试用。认识实习是在第一学年暑期2周内完成,顶岗实习在第二学年暑期至第三学年第一学期寒假完成,在第六个学期,学生基本能胜任岗位工作,开始领取工作薪水。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提升的同时,建筑施工管理经验得到不断丰富。
5学生毕业双证书
学生除正常修学分取得毕业证书,还要求有一个职业资格证书。为实现毕业生能力能达到建筑业能力需求,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厅主办的建筑业“员(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标准员、材料员、机械员、劳务员、资料员)”岗位资格考试,必须取得一个岗位职业资格证书。2013届毕业生双证获得率达到96%以上。就业率达到95%,就业对口率达到96%。就业质量好,学生平均薪水达到2300元以上。
通过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果,产生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首先,企业合作意识有待提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所需的配套制度需进一步健完善;其次,新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改革需要实践时间,2012年专业形成的人才培养课程方案,新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是一个艰辛的颠覆性改革过程,课堂教学质量与学生学习质量等体现改革成效的指标生成存在一定的时间滞后性,需要进一步收集信息和总结提升新课程体系改革的成果。
【参考文献】
[1]孟胜国.高职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探索[J].中国建设教育,2007(09).
[2]陶红林.高职土建类专业“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9(12).
[3]景海萍.高职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工学结合”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0(18).
篇5
关键词:护理学基础 实践教学 方法改革
《护理学基础》是高职护理教育的主干课程,为学生提供从事临床护理工作所必需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情感。也是一门从理论到实践过渡的桥梁课程。实验操作在其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学生的操作水平直接影响其临床实习效果及今后在护理专业上的发展。笔者笔者根据《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情况(基础好、接受能力较强、但《护理学基础》教学时数偏少、实践机会少),对《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进行探讨和优化,本着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护士岗位需要和职业标准为依据,采取多种方式改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求,以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高级技术性应用人才,取得了良好成效。介绍如下:
1 完善护理实训中心建设 改善实验实训条件
高素质、高质量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标志是具有较高的技术应用和实践应用能力,仿真的实验实训条件建设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突破口。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理论与实验教学时数近1:1,且随着学科的发展,对专业技能要求越来越高。随着高职教学对实验室建设要求的提高,原有的实验条件已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近几年扩建并完善了重症监护室、护理技能实验室、多媒体护理教室、心理咨询室、妇婴护理室,拥有先进的护理教训模型和仪器,有多功能护理床、自动呼吸机、电脑洗头机、微电脑多功能心肺复苏模拟人及各级高级护理模型等设备。基本能满足为学生提供一个掌握护理技能、培养综合素质的良好实训所。
2 优化课堂理论教学内容 做到“精讲”
突出护理专业课程的职业定向性,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技能,真正满足职业岗位发展的需求。故基础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专业知识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只有做到“精讲”,才有更多机会“多练”。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合理设计教学方法,转变传统的灌注式教学,对重点、难点、图示、等内容运用多媒体(电子教案、CAI课件)现代化手段进行教学,多媒体教学达到80%,并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等方法,以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改进实验教学方法 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3.1 “角色置换”学习法
为使学生尽快进入护士角色,充分体验病人的痛苦,在实验课教学中,体格检查、各种注射,输液等只要能真人演示,决不用假人模拟,让学生轮流当“病人”与“护士”,课前让学生充分预习、进行操作程序设计、用物准备。课堂反复实验,直到学会为止。如练习皮内注射法时,有的学生能在自己身上反复注射7~8次,使教师都很受感动。
3.2 “角色扮演法”
对部分能进行相互实际操作的内容,如“病人出入院护理”由学生分别扮演病人和护士,充当护士角色的学生除了要给“患者”操作外,还要随时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有何需求,并解答“患者”的问题。这种方法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锻炼了学生的语言沟通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3 培养“小先生”
为推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勤动脑、多动手,故在教学中。挑选干净利落,接受能力强的学生课外重点培养,由于小教师是学生自己,学生的精神压力小。操作比较放松,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加深对操作技能原则的理解和记忆。同时,学生可根据不同的病人,从不同角度灵活使用不同的操作方法。
3.4 应用多媒体技术
使实践教学更显生动、直观,有效地拓展了教学的广度,开拓了学生视野,强化了教学效果,同时也解决了不同的时间、地点、学习内容对学生学习的限制,提高学习效率,增强教学效果。
4 强化学生职业能力训练 做到“多练”
实验室实行全天开放式教学,除正课时间外,学生可以随时进入实验室进行操作练习,教师不辞劳苦,常年轮流义务辅导,以保证学生充分的练习时间和机会,以技能训练必要的次数累积,从而达到从量变到质变的程度。为了达到操作规范化、熟练化,科学化的要求,对即将实习的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强化训练,强化操作与行为规范训练同步进行。并与学生科,教务科联系,举行形式多样的各种技能竞赛活动。以推动学生实验练习的积极性。本专业学生进入医院后都能很快进入护士角色,适应临床工作,操作技能明显好于其他兄弟学校,深受实习医院欢迎。
5 注重教学环节,加强教学管理。
篇6
关键词:PLC 课程体系 教学改革 教学质量
可编程序控制器(PLC)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既不利于学生的理解,也无法使学生体会设计的过程,无法形成教学内容与实践相结合的思想。学生的理论知识比较扎实,但是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较弱,创新精神不足,个性不强,社会竞争力较弱,难以适应社会发展对应用人才的要求。为了提高学生学习PLC的兴趣和培养开拓创新思维能力,近几年,我校坚持对PLC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在改革中坚持国家教委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为主线,同时遵循理论与工程实际相结合、教学内容与新技术相结合的教育思想。在注重理论教学同时突出实践教学环节,采用新的“理论+实践”的一体化教学模式,教学中紧密结合新技术、新工艺的学习和应用。
1. 课堂教学使用多媒体课件,增加信息量
为了配合素质教育,专业课程学时一减再减,教学内容包括基本指令和大部分特殊功能指令的使用,内容多、学时少,这种情况下,单纯以过去的教学模式在短时间让学生掌握PLC知识困难很大,开发媒体教学软件势在必行[1]。有些内容完全可以利用PowerPoint、Flash制作成多媒体课件,集文字、图象、动画、声音于一体,具有实景动画效应,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软件在开发过程中以动态演示为主,各个触点和输线圈都按照程序的执行过程进行变化。对一些较难理解的概念和指令采用动画方式表达,如移位寄存器指令的使用就是一个难点。在多媒体教学软件中用动态的小球表示输入信号,数据输入和移位输入信号变化相应地在各个通道中跳跃移动,使学生一目了然地发现信号变化的规律。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获取领域最新动态,查找最新资料。在讲到PLC时,就利用上网向学生介绍了PLC的最新型号和应用技术。多媒体软件的使用,使得教学内容丰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传递信息。
2. 自编配套教材,完善试题库建设
广泛开展对国内外教材的研究工作,在学习、分析的基础上,博采众家之长,搞好具有自己特色的教材建设。根据教改的要求,针对PLC实验装置自编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实验实训指导书等教学用书,将近年来可编程控制器发展的新技术充实到教材中,供学生参考。在学生完成基础性实验的基础上,增加能力性的实验,编写出适应本课程需要对口的实验实训教材,探索课程设计的方法并写出课程设计指导书,将一些有一定使用价值的课程设计项目进行扩展研究,以便用于实际应用,逐步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完成《可编程控制器原理与应用》试题库建设,并完成试题库输入微机工作,进行系统管理,使考试命题科学化,批卷标准化。
3. 新教学实验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针对传统的封闭式教学而言的,为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为目标,我校建立了“全面开放实验室”的实验教学方法。“全面开放实验室”不仅在实验时间上开放,还包括实验内容、仪器和教学方式的开放[2]。实验时间上的开放,是指学生可利用空暇时间,自己择时来实验室完成实验;实验内容的开放,是指学生除完成必做实验外,做非指定的实验,如设计型实验或综合型实验;仪器全部开放,是指学生经过考核可以独立自主地使用各种仪器;教学方式的开放,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从查阅文献开始,拟定实验方案、准备仪器、程序调试、分析数据、实验报告等,这一全过程都让学生自己完成。在实验室管理上,实行学生预约软件、预约实验时间、进实验室时间、所做实验课程、实验内容、离开实验室的时间、提交实验报告等整个实验过程。这样大大提高了实验室资源的利用率,保证了实验教学的质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展现新思维、新设计的舞台。
4. 加强课程设计过程的管理
明确课程设计目的和任务“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及应用”这门课程设计对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要求,在课程设计开始前,指导教师需集中给学生做一次课程设计动员,讲清楚课程设计的目的和要求、具体的时间安排及注意事项。根据课程设计的目的和要求,考虑强弱电结合、软硬件结合、元件和系统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等特点,通过精心选题来加强设计和新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所以选择合适的设计题目是搞好“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的首要关键。题目太大、太难会使学生完成不了,题目太小、太易就达不到设计的目的和要求。设计的内容要考虑它的先进性、实践性和实用性,课题大多数应取材于生产实际和生活中,而且要基本具备实验条件,可以模拟调试,操作性强。
5. 加强本专业教师队伍
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教学的质量关键靠教学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因此,建设一支一流水平的教学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障。有了一流的人才,才能有一流的研究成果,才能培养出一流的学生[3]。为了提高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他们的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一方面我们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请著名专家来校讲学或走出去到重点大学进行短期学习;另一方面提倡“融教学和科研为一体”,积极鼓励教师参与科学研究活动。在科学研究中培养教师不仅具有严谨的工作态度、科学的研究方法,而且具有强烈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进一步的,教师用科研的实际体会教会学生探索研究的方法和提高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把科学研究与实践教学密切结合,使新实践教学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6. 教学改革成效
(1)几年来,这种新的PLC教学模式的运行有效提高了学生基础实验能、实际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动手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尤其是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得到强化和锻炼。
(2)通过PLC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根据一般专机或设备的动作流程图,完成整个PLC控制系统的设计。
(3)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实训中,既分工又协作,增强了他们的团队精神。
今后我校将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深化PLC教学改革:开发PLC综合实验平台,进一步更新实验手段,创造更好的实验室开放条件,把参加课外科技活动与指导学生参加挑战杯等竞赛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
参考文献:
[1]刘军,王文蓉.可编程序控制器课程体系的建设.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4.1.
篇7
学院成立以来,顺应生态文明建设发展需要和区域经济社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要,立足林业这一生态主体,着眼于生态建设、生态保护、生态安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按照“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特色鲜明、质量优良”的发展目标,突出“生态环保、园林绿化、绿色食品、中药技术、生态旅游”特色,以“道德为重,技能为本”,积极推进办学特色的探索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根据办学定位和发展的需求,学院设置了生态工程系、资源环境系、应用技术系、生物技术系、经济贸易系、人文社科系、计算机系等教学机构,并根据人才市场需求、企业用人需要,不断调整专业设置,使之更加突出了生态环保特色。现开设有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园林工程技术、环境艺术设计、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室内设计技术、食品营养与检测、中药制药技术等28个专业,专业布局基本形成了以生态、环保类专业为“主干”,其他专业为“树杈”的“树状结构”。园林技术、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和中药制药技术四个专业是学院重点建设专业,这四个专业分别确定了“四阶段2211”、“项目引导双线推进”、“133”、“五阶段递进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做”一体化课程已达60%,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和职业技能标准融为一体,已初步营造了“教室与车间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学生与徒弟合一,作业和作品合一”的高职教学育人情景。其中,园林技术专业依托先进的组培苗生产车间和现代化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多方位开展校企合作,由中林绿源公司投资在校内建立了生物质能源林优质苗木培育基地,联合成立了中林生态环保技术研究院,以学院为主体开展技术研发,目前与公司合作承接的百万亩文冠果能源林建设正在伊春林区实施;与苏萌园林科技开发公司合作研发的红花萱草组培苗技术解决了困扰公司多年的技术难题,并填补了省内这一技术领域的空白。该专业还构建了独具特色的集盆景、插花、压花、芦苇画、根雕为一体的室内绿艺装饰课程体系。园林技术专业无论在教学还是在为企业研发等方面都处在黑龙江省内同类院校领先地位。
学院抓住课程改革这个难点和关键,以精品课建设为抓手,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努力打造精品课程。目前,学院现已建成院级精品课程13门,其中《园林植物遗传育种技术》、《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工程测量与地形图测绘》、《园林规划设计》、《花卉生产技术》5门课程先后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在课程建设上,还在全院范围内开设校本课程《生态伦理与节约型社会》、《艺术鉴赏》,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艺术素养。
学院大力推动教产结合、校企一体化办学,深化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为加强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学院先后建设了设备先进、功能齐全的实训室、“教、学、做”一体化室60多个和由两座现代化温室为主体的苗木花卉生产性实训基地。建立校外实训基地127个,年接纳学生实习实训2 000多人次,顶岗实习l 800多人次,基本实现了互利、互惠、双赢的校企深度合作。学院被哈尔滨市和黑龙江省森工总局确定为“创业实训基地”、“就业培训基地”。
教师队伍是人才强校的关键。为了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学院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建设规划,出台政策,鼓励教师努力提高学历职称层次,双师素质教师数量不断增多。兼职教师队伍中,不仅有企业业务骨干、技术专家、能工巧匠,还有农民企业家和民间艺术家,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素质结构更趋合理,实现了由教师数量和个人素质的提升到各专业教师团队整体素质提升的转变。学院现有专兼职教师340多名,其中教授25名,副教授97名,双师素质教师137名,省级优秀教师3名,省级教学名师1人。2007年和2008年,在全省普通高校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建设项目评审中,学院生态工程系园林教研室和应用技术系室内设计技术专业受到评审专家的高度评价,被评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项目。
在办学中,学院坚持“为人师表,育人有责”、“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加强对学生“道德为重,技能为本”的教育,学生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几年来,在全国和全省数次职业技术院校职业技能大赛和其他赛事中。我院学生均获得了多项团体奖项及个人奖项,近百名学生获得各类专业技能大赛奖励。在省直属机关第三届运动会上学院作为森工总局唯一指定参加表演单位,承担了代表森工总局参加运动会开幕式的表演任务。学院参加不同项目表演的1600名学生团结协作,夺得大型文体表演奖、广播体操奖,充分展示出学院师生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良好精神风貌。学院学生管理工作连续多年被省教育厅授予“先进集体”的称号。此外,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在全省同类院校中走在前列,2010年荣获“黑龙江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单位”、“黑龙江省高校学生工作‘环境育人’先进单位”和“全国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学院毕业生就业质量和就业率逐年提升,现已跃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
篇8
【关键词】船舶行业;职业素养;人才培养模式
船舶行业属于实践操作性非常强的行业,具备综合职业素养与能力,能有效应对与处理工作问题、具有职业成长空间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颇受船舶企业的普遍欢迎。因此,学院立足船舶行业发展需求,树德立人,坚持以高职学生职业能力与综合素质提升为重点,探索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相关机制体制,培养合格的职业人。
一、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基础
(一)人才需求调研与毕业生跟踪。借助船舶行业得天独厚的优势,我院有着充足的校企合作资源。构建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首先要深入行业企业,对技能型人才进行市场调研,做到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无缝对接。坚持每年做人才需求调研与分析以及毕业生跟踪调查,实时把握船舶行业人才需求情况,适当调整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方向,跟上船舶行业企业发展步伐。
(二)行业专家共同参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模式蕴含教育理念、指导思想、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是学校为实现其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包括专业设置、课程模式、教学设计、教育方法、教学团队、培养途径与特色、实践教学等要素。校企合作制定船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行业专家、政府监管部门领导共同参与设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重要问题。
二、人才培养模式设计
我院依托校企合作管理平台,构建“三结合、六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行以真实工作任务或产品生产过程为载体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式。将生产任务、生产过程和真实产品与教学相结合,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对接,培养方案制定与职业岗位要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行业企业标准对接,教学实训环节与企业生产计划对接,专业教学团队与双师结构要求对接,人才培养质量与企业满意度对接。
通过建立校企合作董事会、专业指导委员会等,把企业典型生产任务作为培养高职学生阶段性能力的主要内容纳入教学环节中,用企业典型生产过程培养高职学生编制生产流程、熟悉生产过程的能力,在企业真实产品的设计、生产、制造过程中实施综合能力培养。
三、实施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途径
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坚持学历教育与岗位培训相融合,兼顾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船舶类专业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一)打造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双师团队。依托学院培养重点建设专业及专业群领军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等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学历进修、师资培训,与渤船重工和大连船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企业专家工作室、教师流动工作站、企业项目工作室,培养专业教师的教学技能和双师素质。聘任在行业有影响力的专家为我院特聘教授,建立相对稳定的300名左右由优秀技术专家、操作能手组成的兼职教师人才库,专业教师中“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90%以上。
(二)创建特色专业群和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主动适应辽宁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需要,调整专业结构,优化专业设置,逐步建立对应地方区域支柱产业群的特色专业群,创建符合区域地方经济和产业集群发展需要的特色专业。依据学生就业岗位能力和职业素质要求,结合职业规范和职业技能鉴定标准,与企业共同开发和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标准,按行业情况分析、工作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学习领域描述和学习情境与课业设计进行课程开发,并课程设置中全面渗透职业素质元素。职业能力目标定位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与水平。技能类课程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重点训练学生完成岗位工作流程任务所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生产性顶岗实习以岗位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实际操作过程为主线,确定生产性实习目标,从岗位需求出发,以岗位的工作任务来确定实训内容。通过真实的生产实训、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目标。
(三)建立长期稳定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成融教学、生产、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研发功能于一体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共建长期稳定的校外教学性实习基地。
四、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一)完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长效机制。稳定、长效的校企合作机制是保障人才培养模式最大限度发挥其功能的基础条件。设计与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建设能否取得实效的基础性工作和能否取得事半功倍效果的根本保证。以区域经济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为依据,行业专家、学者、专业教师共同开发,围绕提升职业素质的目标进行编制。对人才培养方案在实施中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二)完善绩效评价机制。科学的绩效评价机制对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有导向功能。专业建设绩效评价通过对专业建设绩效进行考核、评定等级,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起到检验、肯定与导向的作用。以每年的专业建设绩效考核、专业建设报告、人才培养状态数据采集等工作为抓手,召开专业指导委员会、专业人才培养市场调研,吸纳行业和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质量的考评中,及时总结和提升。
五、结语
船舶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是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的难点,以提升职业素养为核心构建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拥有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做保障,才能有效满足社会对具备良好职业素养与较强实践操作能力的人才需求。
参考文献
[1] 阎卫东.创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途径[Z].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http://.cn/web/index.aspx.
篇9
论文关键词:双语教学;农学专业;教学模式
在世界经济、教育、科技一体化、信息化的趋势日渐明显的背景下,国内各行各业与国际接轨的步伐不断加快以及相应对既精通专业知识又精通外语的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促使我国高等教育必然迈向信息化和国际化。我国部分高校部分专业课实施双语教学就是适应这一形势的一个重要举措。
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国际竞争也日趋激烈。这就要求培养出能适应国际变化,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在国际化竞争人才的必备素质中,外语运用能力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2001年,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等院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加强高校本科教学的12项措施,其中第8条“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教学”规定:“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挑战,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对高新技术领域的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专业,以及为适应我国加入WTO后需要的金融,法律等专业,更需要先行一步,力争三年内,双语教学课程达到所开设的5%—10%、暂不具备直接用外语讲授的学校和专业,可以对部分课程实行外语教材,中文讲授,分步到位。”这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首次以文件的方式在全国推行双语教学模式。在2005年1月,2007年1月,2007年2月,教育部多次在文件中鼓励和推行双语教学的开展。2007年8月,教育部为落实上述文件精神,下发了《关于启动2007年度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的通知》,更指出从2007—2010年,共支持500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
从2001年教育部正式提出高校本科教学要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教学的规定后,各高等院校积极配合,创造条件开展双语教学,取得了很多成果,但同时还存在很多问题。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试析适合农学专业英语人才的培养模式。
一、加强农学专业英语课程实践环节构建,鼓励学生使用英语进行交流
众所周知,实践教学环节能增强学生运用语言理解专业知识,加强学生的交流能力,从而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有促进作用。根据笔者的调查,我国农业院校对双语课程实践教学环节普遍重视不够,缺乏与之配套的双语实践体系。对这一现状,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的校领导和院领导有清醒的认识,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到我校讲学,如加拿大滑铁卢大学、阿尔伯塔大学,韩国金陵大学等国外高校,这样大大增强了学生对专业英语学习的兴趣,同时又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另一方面,外语系还增加了学生自主学习时间,教师向学生提供国外相关英语网站,尤其是专业论坛网站等。
二、对话型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
柯林伯格认为,在所有的教学中,都进行着广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相互作用的对话都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标志。布鲁尼纳也曾直截了当地把教学定义为“对话的展开”,国内一些学者也逐渐认识到教学的对话本质。华东师范大学钟启泉教授指出:“教学过程的逻辑就在于它的独特的现实环境,增进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师生借助于直接性的对话,取得心灵的沟通,达到共识将显得尤为重要。”刘庆昌指出:“对话教学是对话时代精神在教育领域的回应”,是“一种教育历史和当代社会的产物。”它最本质的特征和最直接的要求就是,现代教学将在对话中实现民主与平等、沟通与合作、互动与交往、创造与生成。由此可见,为了避免阅读教学的枯燥,采用对话型阅读教学模式,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笔者认为,在农学专业英语教学中,对话的双方要平等,对教师来说,他们不但要充分相信学生,充分挖掘他们的内在潜质,更要积极创建对话型的阅读环境。
1.教师在课前向学生更多地提供与所要学的知识点的相关的材料,做必要的知识积累,以便开展有效的对话,最终达到通过对话使学生的阅读能力获得提高的目的。在课前辅导中,笔者指导学生注意如下几个方面:如何抓住重点,如何阅读长句,如何翻译长句,被动语态的使用等。在课堂上,因为学生在课前已做了课前阅读,教师在课堂上就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师已设计好的课堂活动,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能力,使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这样,就会改变英语教学的单调性,从而促进学生对专业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
2.为了创设情境,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环节能增强学生运用语言理解专业知识,加强学生的交流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据笔者所知,各农业院校对专业英语教学不够重视是一个普遍现象。因此,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切实挖掘相关双语课程实践内容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具体操作如下:
(1)从创设情境来看,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激发学生愉快、积极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得以巩固。展现虚拟环境通常是最直观最直接的方法。例如,在讲到花卉种植这一节时,把教室模拟成花卉种植园,种植园内有几种不同种类的花卉,每种花卉由不同的学习小组经营和管理。在课堂上,教师让每个小组用英语介绍本组花卉的习性和特征等,介绍完后,教师和学生可以进行点评。
(2)利用实物和图片再现情景,这也是情景创设时常用的方法之一。例如,让学生亲自制作花盆,然后摘上自己喜爱的植物,让学生做口头展示。把这些实物充分地利用到所创设的情境中,既能协助学生练习和演练,也能对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产生再强化作用。再加上教师生动灵活的语言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能够创设出一个个令学生身临其境的情景。
三、交互式教学模式
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路,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语言知识的学习、学习策略的实施跨文化交际和应用技能的培养等都离不开网络这个平台,必须构建以网络技术为支撑的全新的交互式教学模式。笔者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将网上自主学习与课堂面授相结合,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体现学生认知和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优化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笔者的具体操作如下:
1.每次上课时,用十五分钟左右的时间向学生介绍跨文化背景知识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课堂提问、讨论、指定学生朗读部分内容等方式,引导和鼓励学生在说读写方面进行大胆尝试。通过个别答疑、集体答疑、专题演讲等方式走到学生中间。在课后练习板块,笔者设计了Leaning by Doing板块,以锻炼学生综合利用网络资源获取信息、整理信息、传达信息的实际动手能力,然后以课堂展示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督促和检查,并要求学生多看多写英文摘要或综述等。从多角度、多层次调动学生积极性,真正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始终保持与学生在情感层次和知识层次的双重沟通和交流。
篇10
关键词 素质教育 人本位 社会本位 复合人才
近年来,在全国教育改革浪潮中,以人为中心的素质教育改革的呼声渐炽,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同和支持,经过数年积累和努力,素质教育的发展已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但是,究竟什么是素质教育?其目标和途径是什么?教育究竟是人本位还是社会本位?由于对这些问题有认识上的局限,导致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出现误区。本文针对目前萌发一种以个人为本位的素质教育的苗头,拟从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培养目标及应对途径导向进行探讨。
1 素质教育现状及相关问题思考
1.1 素质教育的另一误区:重个人轻社会
在目前的素质教育实践中,无可否认的是,素质教育开始尊重个人特性,努力培养学生能动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养成,有利于学生个性和谐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未来竞争的心理素质。但遗憾的是,素质教育本来是对应试教育的反拨,却矫枉过正,走入另一误区。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目前萌现出了一种完全以个人为本位的素质教育的苗头,浏览一下有关素质教育的文献,大部分自觉不自觉地以个体培养为第一,或曰将其根本任务定位在个人本位上,以人自身要素来作考虑的出发点。这种重个人的教育倾向重在发展人的个性心理和个性倾向性,认为只要能培养良好的性格气质,控制不良情绪,以及发展个人能力,就以为实现了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目标。
总所周知,教育具有促进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两种功能,这就导致教育必须既对社会负责,也必须对社会生活主体的人负责任,虽然我们说,人的个性发展对社会的多样化有着重要作用,但是社会发展有着自身复杂性,不是个体简单机械的累加,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不能划等号。纵观整个教育史的发展历程,当强调社会化功能时,就会出现统一的教育模式,学生面临的是统一的目标、大纲和考核,这导致学生不能促进自身个体发展,独立性较差,压抑个性和创新力,最终失却适应社会的能力。对有关社会化功能偏重带来的问题,目前在教育界认识得较为清醒,并在实践中有所规避。反过来,当强调个性化功能时,教育目标的重心会落在专门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其独异性的方面,从现实教学实践来看,当过分偏重个人时,缺乏必要的社会化功能的调适和制约,使学生的多元化、个性化的发展会自由泛滥,目前在大学生存在的“个人主义”、狭隘的“功利主义”,反传统、反文化的虚无主义心态、道德水平的下降、团队合作意识的缺乏都是个人为本绝对化带来的负面现象。
1.2 科学定位素质教育:融合“人本位”与“社会本位”
探究素质教育人本主义的极端化倾向的出现的原因,无非是对素质教育的目标定位有所偏差。为此,对素质教育性质和目标的准确定位,是解决素质教育发展问题的理论前提。
个人本位如何和社会本位整合以完成素质教育的目标,以及它们两者谁更重要的问题,一直是教育界为之苦恼的问题。 目前,针对人本位和社会本位不同教育目标,实施这样两种不同教育模式:一种立足于个人,以培养拥有健全人格的全面发展的新人为目的,强调对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一种立足于社会,以培养适合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人为目的,强调个人对社会责任感的承担。前者的极端可能导致个人至上主义,这在美国、西欧等资本主义国家较典型,后者的极端可能导致民族中心主义,这在前苏联、中国等社会社会主义国家等比较突出。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我们国家强调社会本位,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曾经有过重大贡献,但过分偏重社会本位,强调国家利益和整体价值的绝对化,忽略了个人独立和自由,也忽略个人合理的利益和价值,阻碍个人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给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都带来戕害,在此方面,我国走过一段曲折的弯路,有过沉重教训,当引以为戒。尤其在当前市场经济形势下,人们结合市场需要,要对自我利益进行自我设计和选择,个人价值和个人利益势必被凸显出来。但即便这样,舒展学生个性也要注意现实条件,一旦社会发展的平衡被打破,作为整体中的个人必然失去保障。 为此,在以个人为重的同时,不应忽视社会本位,要将两者统一起来,协调发展,在推进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也完成个人价值的实现,这才是素质教育目标的最终达成。
至此,我们认为,素质教育的性质和目的可做下述定位:素质教育是一种多元化的全面发展的开放式教育,应该将“社会化功能”和“个性化发展”目的精髓有机整合,以实现个性和共性的和谐统一的境界。
2 素质教育培养途径导向分析
在明确以上问题后,我们知道在当今社会形势下,那种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不甚恰当的,素质教育应根据社会需要培养不同层次的复合人才,这就是要大胆培养“两种人”, 所谓“两种人”,简略地讲,是普通劳动者与学术尖子,①是两种不同层次人才的简称,这两种不同层次其实涵盖许多连续层次,在这里,只是将它极端化了。为此,我们的素质教育就有了两种方向,一是要沉下去,培养返归世俗在农田里打滚的高素质的人,为社会提供广大有较高素质的普通劳动者、普通公民,一是升起来,“培养在学术天空自由翱翔的理想主义价值取向的人,为社会为人类造就各行各业的拔尖人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和学术思想巨人。”②如何培养“两种人”,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2.1 以基础教育为重点,协调发展基础素质和专业素质
对所有人基础素质的培养是基础教育的重点,“把时间、精力和资金用于基础教育,可能是对人民对国家的未来所能做的最有意义的投资”。对于任何人无论是各行业的顶尖人才还是普通劳动者来说,都是必须具备的素质,这也是人类发展的基础,也是终身学习的出发点。犹如“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的重要性自不必言。它包括德智体美劳等基本要素,是人类要满足基本生存,在此基础上发展自己的能力,也是追求有尊严的、有质量的生活,并能保持持续学习的能力。
在具体实践中,必须要注意两个方面:首先,在素质教育的基础阶段(一般指义务教育阶段),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实用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也要注重对其人格灵魂的塑造,这包括培养他们健康心理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培养其责任心、宽容心和自由心,以及生态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等。显然, 在这样一个学习知识的同时发挥自我潜力的阶段, 必须构建真正现代的科学的素质教育体系,使之高效达成目标。其次,在基础素质完成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兼顾专业素质的培养,所谓专业素质是知对专业各方面的把握程度,熟练程度,以及可以从事这方面工作的潜力及能力,专业的特殊素质因不同职业不同行业而异。它和基本素质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关系,专业素质只要在良好的基础素质的基础上才能良好施展。
2.2 宏观上:做好教育结构调整,重视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
“素质教育在宏观上必须体现在教育结构的调整上,素质教育首先是政府行为,其次才是学校行为。”③在此方面,德国教育结构的合理设置,给了我们有益启发。德国的职业教育是公认的成功典范,他们拥有世界上最优秀的普通职员和熟练劳动者。德国的小学阶段是统一的普通教育,但在中学阶段会有明显分野,根据未来培养目标的不同,出现不同类型的中学,一类是侧重职业素质培养,毕业后进入各类职业学校,是熟练劳动者和普通职员的来源,另一类和大学相联系,毕业后直升大学,以期实现少数顶尖人才的培养,如此分层分流教育保证了德国社会发展的各方面需要得到满足。
结合我国实际,基础教育应首先得到很好保证,不少教育家呼吁:素质教育的重点在于义务教育阶段。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可塑性比较高,对未来的影响和发展比较大,是素质教育实施的重要阶段。义务教育对任何学龄儿童而言,受教育的机会是均等的,能获取必要知识和能力,并能毫无阻碍地参与一切教育和社会活动。再者,职业教育的发展还应加大力度。我国的职业学校太少,普通中学偏多。这就造成众多学生将升大学视为唯一途径,而大学扩招,质量下降,也影响学术质量的提升。另一方面,也导致社会所需要的大量安心本职的熟练劳动者也极度缺少。为此,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同时也加强学术质量的提高,对素质教育而言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3 微观上: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不同层次的复合人才
无疑,对所有人的基础素质的培养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基础和出发点,这在前述中已经明确。但结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对不同层次的复合人才的培养方式应有所差异。我们培养广大普通合格公民时,应把重点放在他们必须具备的专业技能方面。而对少数顶尖人才的培养,重点应落在提高学术水平和创造人类知识文化,这需要推进教育教学活动的大力改革。
在具体的实践中,课堂上的非素质或反素质教育成分的存在却给素质教育带来负面影响,名义上打着素质教育的旗帜,但执行的却是非素质或者反素质之为,破坏了素质教育的基础。例如,目前学校将音乐、体育、美术、科技等课程纳入到素质教育实践活动中,这有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也颇得社会各界认同。然而在后来,却遗憾地走进误区,声称为了保证素质教育效果,对上述课程推出考核制度,给学生带来新的枷锁,我们的学生在此情形下,失却了心灵的真正自由,找不到人之所以为人的真正意义,其任何学习和活动指向功利主义和经济目的,势必素质教育的初衷越来越远。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应追求个性和共性的协调发展,在培养途径上应超越单一人才培养模式,以高质量的基础教育为重点,调整教育结构,在宏观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并从微观上改进教育教学活动,以实现对不同人才的不同素质的培养与提高。
注释
① 石鸥.市场经济和象牙塔:培养两种人还是一种人[J].教育研究,2004(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