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法同行范文

时间:2023-03-18 19:06: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与法同行,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至今还记得读罢新闻的不寒而栗。难道这个老师真的忘了,在成绩背后,还有人格与尊严?在教育中,爱才是最根本的语言?她受到了严惩,法律以它的庄严和神圣,捍卫了每一个学生的权利和尊严。

身为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我知道这只是一个个案,我的同行中更多的是这样的人:他们和孩子们朝夕相处,学生的成长是他们最大的心愿,家长的肯定是对他们最好的褒奖;他们平等地爱着每一个孩子,接纳他们的优点,也包容他们的缺点;他们真诚地期待着每一个孩子,祝贺他们的成功,也宽容他们的失误。他们用“爱”把法律的庄严化作温暖的关怀,在孩子们心中涓涓流淌。

我的班里有这样一个男孩,他上网、打架、乱花钱,从不写作业,成绩一路红灯。当所有的苦口婆心都无法走入他的心灵、所有的批评教育都无以建树的时候,我想到了放弃。这时,学校开展了普法教育,法律学习让我懂得:“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耐心教育、帮助”,这是老师的责任。

后来我了解到,这个孩子的父亲“发达”后离开了家,母亲为了让他争口气用尽了包括毒打在内的所有方式。在亲眼看到妈妈用红酒瓶子在他身上打出的斑斑伤痕后,作为老师,作为母亲,我对他有了深深的怜惜。我开始慢慢明白:他需要的不是批评和指正,而是慰藉与支持。

一个早晨,他妈妈给我打来了电话,声音平静而又阴郁:“谷老师,我又打他了,两顿没有给他吃饭,你说他死了该多好?要是放学的时候出场车祸把他撞死,那该多好?”我感到一股寒意从心底升起,孩子的确错了,但是和其他孩子一样健康而又尊严地活着,是法律赋予他的权利!学校和家庭不能就这样的把他推出去。

稳住了妈妈,我买来了牛奶和面包,然后到把男孩带到了办公室。我对他说:“吃点东西吧。”他不动,我又说:“可以跟我说说发生了什么吗?”眼泪从这个倔强的男孩眼里决堤而出,冲开了他对自己的闭锁,也一点点冲开了我们的隔膜。

后来,我把学校印发的《未成年人保护法》送给了这位妈妈,并在“禁止对未成年人使用家庭暴力”等条款下加了批注。在接下来的近一年的时间里,通过多次地沟通交流,妈妈慢慢接受了孩子暂时落后的成绩,孩子也开始明白自己的责任。几天前,这个男孩在随笔中写到:“老师,告诉你一个好消息,现在,我跟妈妈非常融洽。”

看到自己的良苦用心有了结果,我从心底感到高兴。这件事情让我深刻认识到:平等地看待每一个孩子,尊重孩子的权利,是爱的根本,更是老师的责任。

不过说句实话,爱懂事的孩子易,爱顽劣的孩子难,坚守岗位易,坚守信念难。当我倦怠时,当我逃避时,是孩子们纯真的情感给我注入了无穷的力量:

一个孩子在作业本中夹着这样的字条:如果说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三年,那您就拥有了201年。

一个孩子在毕业留言里写道:乾圆楼的每一级楼梯还记得,是您最早踏碎清晨的静寂;教室里的讲台还记得,是您用透支的身体,挥洒辛勤的汗滴;走廊里通明的灯火还记得,晚自习的窗外,是您和学生促膝谈心;绿草如茵的操场还记得,百日誓师大会上,是您和我们一起振臂高呼“我在初三,重任在肩”……

篇2

在五年级时,我的老师让我在黑板上抄下一张张试卷,让同学们有内容可学,让老师有知识可讲,可以较轻松地进行学习。在其中,我提高了书写的速度,提高了写楷书的水平。曾经,学校派我参加学区的毛笔字比赛。虽然没有获奖,但在学区里,我的水平也是名列前茅了。

读初中了,我的楷书渐渐不受拘束,字清晰工整,能放开手脚,较能控制字的大小一致,间隔相差均衡,在班上得到了一致的好评。我的班主任让我和几个同学一起出黑板报。我的楷书为一次次的黑板报龙飞凤舞,增添了不少魅力。从此,我与楷书结下了较深的关系,在一次次的赞赏中给了我激励,给了我安慰,让我对楷书逐渐兴趣起来。

在高中,又是在一次次的表扬声中,在一次次的比较当中,我的楷书逐渐走向端正大方,秀丽多姿。在与同学、朋友之间的书信往来,也用硬笔、毛笔进行交流。在不断的训练中,我的楷书逐渐有了自我的特色,有了自己一定的风格。但遗憾的是,我没有吸取书家的精华,没有临帖,没有摹写,对字的笔画、结构、章法没有探究过。因而,虽然同学的表扬声声,虽然同学的赞赏次次,但我还是没有跨过书法的门槛,没有迈入书法的殿堂。

读大学了,我的俊秀的字再次被充分利用,我当了宣传委员,宣传部副部长,主要负责出黑板报。在闲暇时,写字,主要是楷书,它仍然是我的一种热烈的爱好。我临摹过赵孟頫的外貌圆润而筋骨内涵、毛圆架方而流动带行的字帖,临摹过顾仲安的硬笔书法。我参加过书法培训。从中,我拓展了视野,开阔了思维。我真正开始了书法道路的旅行,开始踏上书法的征程。

我从一笔一画,从字的结构,从篇幅的章法上刻苦努力,效仿名家,效仿名帖。在书法上,我由易而难,由简而繁,循序渐进。我参观过书法展览,看到那些浓淡得宜、遒劲有力、直透纸被的作品,我陶醉于其中,我沉迷于其中,对书法的追求不敢懈怠,从未停止,执着向前。在慢慢的过程中,我提高了书法书写的水平,提高了书法的欣赏水平。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书法得到了光彩。在大学里,我的一幅《念奴娇赤壁怀古》加入了展览的行列,看到了自己的作品挂在展览厅里,我沾沾自喜,心花怒放。它给了我机会,给了我鼓励,抖动了我心中那一条书法的心弦,让我自信,让我激动,也让我有了动力,让我沉浸在书法中。

大学毕业后,我分配了工作,在我房间的桌子上,放满了一叠叠纸张。常常,一有空闲我就蘸墨书写,苦练书法。从中,我了解到颜真卿作品的“刚劲有力,正大光明”;体会到赵孟頫书法的“快利秀逸,结体妍丽”;品尝到柳公权碑文的“坚毅瘦削,结构严谨”;探究到欧阳询字体的“笔力险劲,结构独异”;这些楷书书法让我悦目,让我悦心,让我悦情。

除了主学楷书外,我还学习了隶书。在《朝侯小子残碑》中了解了书法的端庄平正,内敛外拓。了解《史晨》的秀劲,在用笔上方圆兼施,技法娴熟,法度森严,通厚凝整。我也在王羲之、米芾、唐伯虎等行书大师中学习,模仿。从中我得到了锻炼,进行了吸收,得到了滋养,受到了启发。

篇3

由于学生受社会多元思想和青春期叛逆思想的影响,学校预防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的任务特别繁重。改变传统单一的说教办法是形势发展的需要,学校通过一系列的“与法同行”综合教育活动,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促进了学生的健康发展。

青少年;违法犯罪;预防;综合教育

莆田二十四中位于莆田市荔城区的新度镇渠桥村,是一所创办五十多年的农村完全中学。目前本地优质学生源主要集中在城关中学,本校生源素质相对比较差。而且在本校生中“留守孩子”占21.5%,“独生子女”占36.2%、“离异以及单亲家庭孩子”占13.2%。由于文化基础差以及家庭教育缺失等原因,很多学生对自己的前途没有信心,对学习没有兴趣。问卷调查发现,很多学生是被家长“逼”到学校来读书的,也有些学生是来学校“混日子”的。由于青少年学生对人生理想和前途的迷失,长期以来辍学和违法犯罪问题一直困扰着学校工作的开展。同时部分学生除了文化基础差外,还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不健康以及比较严重的厌学情绪。上述因素和青春发育期的叛逆思想交织在一起,使我们这所城乡结合部学校的教育教学任务更加繁重。

目前,有少数教师忽视学生思想道德以及遵纪守法教育,对学困生采取歧视、打击、排挤等简单粗暴的办法,从而留下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的隐患。为了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扭转各种不良风气,我们必须探索一条适合学校发展的新道路,即除了强化课堂文化知识教学外,还积极开展“与法同行”的综合教育活动。

一、在领导干部和普通教师中开展“与法同行”宣传教育活动

一是学校组建依法治校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综合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成员包括了综治副校长和学校党、政、工、团各部门负责人。二是学校聘请法院以及检察院有关专家定期来学校举行法律知识讲座,并对有关法律知识进行考试,对《义务教育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知识不过关的教师不予上岗并进行继续培训。三是学校按法律依据制定各项政策并及时清理各种违反法律的政策。四是依照上级的普法工作和依法治理总体规划,认真制定学校各阶段的施政方案,精心构筑“与法同行”法律知识普及工程,做到了有计划、有检查、有考核、有总结,使依法治校,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日趋规范化、制度化。五是学校开展“青少年失足与预防”课题研究,从而不断改进青少年工作的方法,强化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工作,有力地推动了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

二、在全体学生中开展“与法同行”的普法教育活动

为预防青少年学生的违法犯罪,学校在抓教师的同时,也从抓全体学生普及法律知识入手,着力提高全体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一是学校通过坚持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和每周一次的班会课组织学生学习有关法律知识,使法律知识教育经常化和制度化;二是学校通过教师编写通俗校本法律教材,通过不同学科的课堂教学渠道渗透法律知识,使法律知识教育入脑入心;三是通过举办法律知识讲座、观看有关杜绝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影片,通过编写法律知识快板或者顺口溜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以及演讲和法律知识比赛等渠道,树立学习法律知识的典型,增强广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形成自觉守法、护法的优良风气;四是学校定期邀请法院、检察院领导来校为全体学生上法制课,通过解剖各种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的具体案例,提高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五是学校把法制教育和预防青少年犯罪等列为全校师生的必修课并融入教书育人的各个环节里,落实在施教全过程,通过依法施教,在校园内营造出一个学法、知法、守法、护法的优良环境。

三、通过“与法同行”实践活动增强青少年学生预防犯罪意识

近年来,学校运用多种形式,寓法制教育于实践之中,着力提高学生的学法、守法、护法意识。一是通过学生社团办好校园“法制教育”专刊等渠道进行“与法同行”教育实践活动。学校成立学生法制教育文学社,每年拨付一定的资金支持由学生会主办的每月一期“法制教育”专刊,学生会通过收集学生的学法、守法以及预防违法的文章对学生进行法律知识教育。二是预留一块专用法制宣传栏以及学校电教室、校园广播、黑板报等宣传阵地,以图片展览、征文比赛、演讲报告、社会调查等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生动地开展法制教育,如2012年12月,学校配合荔城区司法局在学校举办大型的“法律六进校园”晚会,同时还通过《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图片展览,进行积极的预防青少年犯罪宣传教育活动,收到良好的效果。三是利用节假日以及假期开展学生带法律知识“下乡”宣传教育活动。多年来学校组织师生在假期“带法回家”,宣传法律常识,让学生带回学校《致家长的一封信》,组织学生利用假期深入城市、深入农村、深入社区了解普法工作情况,为社区群众宣传法律知识。在普及法律知识的调查活动中撰写活动心得,如有些学生写出了“沦落的轨迹与预防”“重生之路”等较高质量的法制教育专题调查报告。四是接受违法犯罪的“现身说法”教育实践。定期组织全体学生到莆田市第二监狱参观并听少年犯的现身说法,感受违法犯罪的代价。五是积极开展为失足青少年或者解除劳教人员赠送精神食粮 ,开展“送一本好书、赠一句好话”实践活动,要求学生在赠送书籍的时候要在每一本书的扉页上题写一句鼓励进步的话,积极配合政法部门开展教育工作。自2010年寒假以来,学校将全校2300名师生分级培训后编成230多个小组,多次利用寒暑假深入乡村、社区开展“带‘法’回家”普法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学生们依托家庭所在地,或上街宣传,或入户讲解;或个别咨询,或运用广播,或结合演出;或大张旗鼓,或润物无声,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有的放矢、见缝插针地普及法律知识,深受群众的好评。六是通过召开主题班队会,组织青少年学生参加拒绝和签名仪式,开展“青少年远离,拒绝”广泛教育活动,让广大青少年主动认识和对身心健康的危害。

四、注重“与法同行”教育与防微杜渐相 结合

一是细管理,管控学生在校外活动时间。学校注重“与法同行”教育活动,并结合家长会以及校迅通平台等渠道,传输学生遵纪守法知识,告知家长或监护人加强对子女在校外的教育和监督,让家长或监护人及时了解学生回家、到校的大致时间,不留给学生可能“违法犯罪”的时间和空间。二是防影响,管控学生的交友情况。“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不良学生对其他同学的影响巨大。学校针对不同学生的表现情况,积极开展“结对子”的帮扶活动,安排品学兼优的好同学为“双差生”灌输法律知识,督促他们不与社会上有不良行为的人接触。三是堵源头,管控学生的活动场所。实践证明,学生的许多违法犯罪活动都是从经常出入“三室一厅”开始的。为了杜绝学生违法犯罪活动,学校定期到学校周边网吧、游戏厅等场所进行检查,对经常出入这些场所的在校生进行“一对一”的说服教育,帮助青少年认清这些不良场所对他们成长和学习所造成的危害,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四是抓疏导,管控学生的心理动态。中学阶段的青少年学生心理很不稳定,喜怒哀乐变化无常,他或者因为某事的高兴而忘乎所以,或者因为某些细事烦恼就走极端。我们注意强化心理教育和心理疏导,杜绝青少年学生因一时冲动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学校还邀请全国著名心理学专家房善朝等来学校进行感恩教育演讲活动,鼓励青少年学生既要尊师敬长,又要树立学习信心和决心。

篇4

有一句话叫“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还有一句话,“只要人人遵守规章法律,社会将会变得更加和谐”,这是我心中的感触。

有一个成语叫无法无天,它用来形容人毫无顾忌地胡作非为。但我觉得还有另一种解法,那就是没有法律就没有我们生活的这片美好天地。

有一个典故,就是商鞅变法,商鞅为了让百姓相信自己,所以他就派人把一根三丈长的木头放在闹市中,下令说:“谁能把木头搬到北门去,就奖赏十金”,老百姓纷纷来看,但都抱怀疑的态度,无人去搬;商鞅把赏金加到五十金,大家更加猜疑:秦国可是从来没有出这么重的奖赏的。有一人不信邪,心想:“虽然没有这么多的奖金,但总有一些吧。”他扛起木头,搬到了北门,跟随的观众很多。商鞅如数地兑现了奖金,大家这才相信:商鞅出令必行!商鞅的这一举动为他之后推行变法,获取民心树立了良好的开端,从这个典故中,可以看出公正是法律的第一基础。

篇5

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人生路上,与法同行》。

同学们,我们常常用“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来表达自己对自由的向往。然而,你们可曾知道,鸟和鱼也不是不受任何限制的。鱼儿离不开水,可水又有深有浅,有寒有暖,有咸有淡,热带鱼就不能自由的生活在北冰洋。鸟儿离不开大气,有碧空如洗的晴朗天气,也有暴风骤雨,风雨交加的日子,鸟儿也不可能在什么天气都能飞翔。鱼和鸟的自由是有条件的,不存在什么“绝对自由”。

大家都知道,我国是一个法制社会,要求每一个公民都要知法、懂法、守法。也许个别同学会讲:我还小呢,法律会保护我!是的,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而不是保护我们违法犯罪的!由于一些未成年人没有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不知法、不懂法,导致近年来我们未成年人犯罪呈上升趋势。

给大家举一个十四周岁的中学生投毒案件,这起案件发生在去年的四月份某天下午,某山区的学生将自己买来未吃的冰袋咬破一口,再灌入一点老鼠药,而后放入附近一小学的某教室的一张课桌抽屉里。第二天,坐该课桌的小学生喝了这有毒的冰袋后,很快就死了。这起案件侦破后,该投毒的中学生后悔不已,他说自已没有想害死人,以为小学生吃了只会拉肚子。但是严重的后果已经造成,该学生的后悔不能代替法律的惩罚。根据《刑法》的规定,投毒致人重伤、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该同学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

因此,我们一定要增强法制意识,做到学法、知法、懂法、守法,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小学生。

如果从小养成了各种不良习性的话,以后要改正就很难;平时又不注重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注重规范自己的言行、不按照各种规章制度做事,最后必将酿成大错。在我们小学生中可能也存在一些不良行为,如果不及时纠正,发展下去很有可能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我们高科园小学的同学们可千万不要有不良行为啊!

做遵纪守法的小公民,我们小学生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努力学习各种法律法规,做到知法、懂法、守法。

二、在学校遵守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如《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班规等。

三、在家听家长的话,不做家长不允许的事。

四、在社会做个好公民,不争强好胜,尽量避免和别人发生冲突。

另外,作为未成年人,我们要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建议同学们如果在遭到违法犯罪行为侵害的时候,要记住两点:第一、同学们要以躲避、免受违法犯罪行为侵害为自己的首要任务,不提倡你们去同违法犯罪分子面对面搏斗,比较明智的做法是遇事不慌,然后设法摆脱或向四周的大人呼救,或拨打“110”报警。第二、如果同学们发现自己正在或已经受到非法侵害的,就应该采取正确的途径解决。如及时向学校、家长或者其他监护人报告,由家长、老师或学校出面制止不法侵害,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或者政府主管部门报告。

同学们,法律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让我们举起生命的盾牌,学法、知法、懂法、守法,做一个合格的公民。人生路上,与法同行,祝同学们平安、健康、茁壮地成长!

篇6

关键词:语法 普通语法 形式语法 生成语法

语法可分为传统语法和现代语法。现代语法又根据其理论和方法分为形式语法和功能语法。现代语法包括:系统语法、转换生成语法、格语法、关系语法、蒙塔古语法、功能语法、认知语法等。普通语法指通常意义上的传统语法或实质性语法。普通语法和形式语法都是语言学意义上的语法,但是两者却明显不同。普通语法偏重描写语言规则,而形式语法注重解释规则。

一、普通语法

“普通语法”指通常意义上的传统语法或实质性语法。正如黄和斌教授(2007)所描述的那样,传统语法对外表化语言进行观察、分析、归纳,描述出词与词、词组与词组、分句与分句是什么样的关系,遵循什么样的规则;它是由语言事实抽象出来的语言现象的规则,是同感性经验直接对应的由已有的传统概念组成的体系。可见这种语法研究如何描述语言形式体现出来的结构规律,关注一种语言组词造句的规则,因此有人认为它是学习一门语言的基础。其目的是找出语言的结构规律,提高语言学习效率。所以普通语法曾经广泛作为语言教学和考试的重点内容。(文炳、陈嘉映,2010:14)

普通语法研究语言本体。从本质上看,普通语法关注语言表面形式的规律,是一种表层语法,这种语法是显性的,不大关注意义,通常离开词语或者句子的意义来谈论语法;也不太关注语言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往往把语言看成某种与人的生活分离开来的东西。

普通语法试图通过描述语言事实的方式尽可能穷尽语言规则。“人们过去一度误认为,只要掌握语言的这种结构规律——普通语法,学习语言就会事半功倍。今天人们发现,以语法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收效甚微。”

二、传统语法(普通语法)与生成语法(形式语法)

(一)传统语法与现代语法

语法可分为传统语法和现代语法。传统语法是应教学之需要而诞生的规定性语法,由一系列语言使用规则组成。它们明确规定怎样使用语言是正确的,怎样使用是错误的。传统语法历史悠久、概念广泛、影响深远。它与结构语法和生成语法并列为三大语法,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它是后两者的先导和基础。传统语法当今面临许多挑战。但它的很多语法术语至今仍为各派沿用,一些语法分类至今也为各家采用。

现代语法根据其理论和方法分为形式语法和功能语法。系统语法、生成语法、格语法、关系语法、蒙塔古语法、功能语法、认知语法等普遍以英语为语料进行研究,揭示英语语言规则的内部规律,因此我们称这种研究为英语语法的可学性阶段。这一阶段对英语语法的研究完全不同于传统研究。

(二)传统语法与生成语法

“乔姆斯基是20世纪第一个解开语言系统精密性的人,是语言本能的创始人,也是奠定近代语言学革命与促使认知科学诞生的最有力的人物。他的排名已经超过黑格尔,紧跟在马克思、列宁、莎士比亚、亚里斯多德、柏拉图和弗洛伊德之后,是排名前十位中目前唯一还在人世者。”(黄和斌,2007:308)

我们以乔姆斯基创立的生成语法为例,对传统语法与生成语法进行对比。它们的区别是:

1.传统语法原则上关注所有的事实,但乔姆斯基只对被他称之为“相关的”事实感兴趣,因为它们“对决定潜在的结构和隐含的抽象原则很重要”。

2.传统语法的主要目标是陈述事实,而不是解释事实存在的理由。而对生成语法而言,描述事实只是提出了需要解决的问题。

乔姆斯基给了这样的例子:

(1)I wonder who the men expected to see them.

(2)The men expected to see them.

“Them”在(1)中可以指“the men”,但在(2)中不能,这些正是生成语法中约束理论所关注的。传统语法往往对这些情况置之不理,认为没有什么好解释的。

3.传统语法将自己局限在那些可以被描述的事实上,它可能将“What did she tell you?”作为英语wh-问句的一个例子,它不会去解释为什么“What did she tell you something?”是不符合语法的。乔姆斯基批评传统语法不能制定明确的原则来说明他们的例子“符合该语言,因而他能想象出来的结构不符合”。(黄和斌,2007:49~50)

传统语法系统地描述了英语句法结构的特征,使学英语的外族人靠学习能听、说、读、写英语;但由于传统语法的局限性,有不少特征没有被揭示出来,这又使学了多年英语的外族人仍不知道某些句子结构的正误。

乔姆斯基强调语法是“心智的一部分,以大脑活动的方式或结构表示出来”。生成语法是“用心智主义来解释语言”。生成语法反映了人类语言结构生成的心智模式。用它来思索传统英语语法中的一些问题,能更清楚传统语法的局限性:规定性阐述与表面化解释的不足与缺陷。

“从认识论讲,一个认识客体有其现象和本质之分,对客体的认识有现象认识和本质认识之分。对于前者,是一种归纳、概括的研究方法,即基于客体的事实,然后从中概括出一个普遍规律;对于后者,是一种演绎、推理的研究方法,即从某些基本的概念、科学假设出发,推断出客体的理性认识,从而构成一个认识理论。传统语法的目的就是陈述英语事实,描写英语语言现象,而不去解释事实存在的原因,不去揭示现象的本质。科学认识论认为,如果要深入地理解客体的各种联系,那就必须用另外一些离直接经验较远的概念来代替已有的概念,采用理性认识的方法。理性认识更加远离客观现实现象,具有更大的抽象性,然而却更加接近真理。生成语法理论采用心智模式的方式对语言的描写与解释可以说是这样一种尝试。”(黄和斌,2007:183)

(三)生成语法的特点

其一,经济原则。人的认知思维、人利用自然的过程以及一切具有认知能力的存在都有追求经济性的倾向。这是由生物学原理推论出的人类思维遵循的经济原则,其强调的核心是“简单化”,因为“简单的”易于理解、学习、传播和使用。牛顿在强调理论的简要时比拟地说,“自然界喜欢简单化,而不爱用多余的原因以夸耀自己”。简单、经济符合人类认知思维的原则。它被应用到语言研究中,不仅认知语言学家应用“经济”,生成语法理论中也充分体现“经济”。生成语法理论的简单性至少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1.可以用简单的结构模型描写多种复杂的语言现象,例如,[XP[Spec][X’[X][XP]]]结构可以用来描写多种不同词组NP,VP,AP,PP以及各种不同分句SV,SVC,SVO,SVOO,SVOC,SVA,SVOA。

2.最短距离移动原则以及最小成分移动原则。

3.在转移行为的“吸引”中“吸引”占优原则。

4.特征核查中“最后不得已求助”的手段,避免了助动词“do/does/did”不必要的使用。

5.结构生成中符号与步骤的简要。

乔姆斯基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明确使用“经济原则”,强调“结构的生成与表达应降到最简,不要过多的符号与步骤”(Chomsky,1989:69),结果带来了结构的简要。从比较繁琐的规则系统数量极少的原则系统对参数变异范围进行严格限制的词库计算系统即最简方案,并且用极可能简单的原则处理计算系统。(黄和斌,2007:282~283)

其二,解释法。人类认知的重要方法是建立因果关系,对现象进行解释、说明,这是人类认知的基本倾向。从这一认识论看理论,“解释”应是评价理论最主要的标准,也应是理论的主要功能。生成语法理论从建立起就十分重视对语言的解释力,它贯穿于生成语法理论的一系列著作中。

生成语法也有缺陷,例如生成语法都是对语言进行系统内的研究,把语言看成是一个封闭而又单一的符号系统,因而剥夺了语言系统的人文社会属性,这是与语言事实不相符的。实际上,语言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产物,具有社会属性。

三、普通语法与形式语法

普通语法和形式语法都是语言学意义上的语法,但是两者却明显不同。普通语法偏重描写语言规则,而形式语法注重解释规则。乔姆斯基等生成语法学家认为,由于传统语法没有看到相同的表层语法之下有着不同的深层语法,因此连一些简单的歧义现象也不能解释,例如可能产生歧义的句子“I like her cooking”就潜存着几种不同理解。

“描写”是“知其然”,而“解释”是“知其所以然”。所以,生成语法学家建构出生成语法理论体系,利用一套复杂的操作程序来解释语言、语言的创造性和人脑中的“普遍语法”。(文炳、陈嘉映,2010:14~15)

须要指出,不能误认为形式语法只研究语言形式。实际上,普通语法才是关注语言形式规律,而形式语法只是采用形式化的研究方法,是一种类似自然科学中的“纯科学”的形式公理推导系统,是认识人脑语言系统的科学实践中的必不可少的认识工具。(宁春岩,2000)

形式语法的目的是解释,其基本特征在于为科学研究提供认识上的理论模型,从而对科学事实的成因(etiology)提供理论解释,回答所研究的事实为什么一定是这样而不会是那样,人类语言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某句话为什么只能这样说而不能那样说等问题,其最终目的不在于描写语言事实是什么样子。

形式语法学和普通语法学的根本区别是,形式语法学家认为形式语法学是科学研究,其结果可以验证。形式语法学家往往批评普通语法不科学,认为其说明、假设常常无法检验,概念往往用含糊的词句定义。

形式语法注重语言符号的线性特性。例如,他们经常用[±N]或者[±V]作为一对区别特征来描写一些句法现象。形式语法学力图把某一实质语法学的论断充分符号化,使其能够进行纯演绎的发展。形式语法采用的数理逻辑符号可以推导,可以把要证明的规则看作定理,设法从公设或者其他定理推导出来。这种语法学认为语法规则和化学公式一样须要实验证明。经验检验的结果可以帮助我们判断一个语法学系统的正误或适当性。(文炳、陈嘉映,2010:15)

就普通语法而言,每一种语言的普通语法都不同,例如同属于一个语族的德语与英语,两种语言动词的时态观念也差别很大。普通语法是规则性的、外显的;普通语法的规则可以从语言形式上观察出来。一个规则可以理解,也可以不理解,不理解也可以照样执行,也就是说,普通语法规则可能不具备普遍性道理。

普通语法是任意的,各种语言的语法各不相同,这就是普通语法任意性的证明之一。所谓“任意”,是说它原本可以是另外一个样子。普通语法学家关注语言的各种组成部分,无论词法分析还是句法分析都以这些组成部分为出发点。

从本质上看,普通语法关注语言表面的形式规律,是一种表显性的表层语法。比如,普通语法根据语言的表层语法将语词划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类别。深层语法是处于语言之外的生活形式的惯例和习俗,往往被表层语法遮蔽,不能在语言中发现,日常语言的表层语法的相似性或齐一性往往掩盖深层语法的多样性。(文炳、陈嘉映,2010:17)

语言的形式和意义对语言使用者而言是不可割裂的。语法是意义和形式、功能和结构的中介,体现两者之间极为复杂的关系。语法结构是显性的,看得见摸得着,而语义关系是隐性的,看不见,摸不着。

语言中的有些句子合乎语法、有一定的内涵意义,也似乎符合或者说不违背逻辑,但是不合乎现实。表面看来,形式语法能解释一些语言现象的规则,但是要想用形式化手段解释语言使用中蕴含的道理却未必行得通。可见,“句子正确的方式可能千千万,但其出错的情况也可能会万万千。”(文炳、陈嘉映,2010:17)

参考文献:

[1]Chomsky,N.Some notes on economy of derivation and

representation[J].MIT Working Papers in Linguistics, Cambridge,MA,1989,(10).

[2]黄和斌.黄和斌语言学选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3]宁春岩导读.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

究出版社,2000.

[4]文炳,陈嘉映.普通语法、形式语法和哲学语法比较[J].外语学

篇7

关键词:玉米;行距;生长发育;产量

中图分类号:S513.044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4942(2012)11-0046-03

玉米是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年种植面积在2 500万公顷左右,玉米产量高低对国家粮食安全和玉米产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农村土地合理有序的流转及城镇化发展,推行玉米种植全程机械化技术是未来玉米生产的必然趋势,然而由于自然条件和种植方式的不同,各地玉米种植的行距存在明显差异,致使玉米机械收获时农机与农艺结合的难度增大。为推进玉米的规范化种植,促进玉米机械收获技术的发展,我们根据玉米机械化生产的作业需求,选择55、60、65 cm三个种植行距进行试验,对比不同行距对玉米产量、机械化收获等的影响,旨在为全程机械化种植模式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验设计

试验于2011年在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试验农场进行。褐土,基本理化指标为:有机质152 g/kg,碱解氮617 mg/kg,速效磷457 mg/kg,速效钾1203 mg/kg,pH值702。前茬作物为小麦。

供试品种为郑单958,种植密度每公顷为675万株,行距处理共设3个:A1(55 cm)、A2(60 cm)、A3(65 cm)。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每处理种植12行,行长160 m;不同行距处理之间设10 m的走道。

依据7 500 kg/hm2的目标产量,侧施复合肥(N∶ P∶ K=15∶ 15∶ 15)20 kg作种肥。大喇叭期追施尿素450 kg/hm2。通过调整播种和施肥部件的位置来实施侧向深施和确定播种行距。其它措施按照高产田进行管理。6月20日播种,10 月8日收获。

12 调查方法与指标

苗期(3~4叶)调查:出苗率、株高、茎粗、叶面积指数、植株干重。

拔节期调查:株高、叶面积指数、根系状态、植株干重。

生育进程:主要包括播种期、出苗期、拔节期、抽雄期、吐丝期、成熟期。

农艺性状:主要包括株高、穗位高、根系、地上干重、茎粗、倒伏、倒折等。

13 测产与考种

玉米完熟期,采取对角线五点取样法,在2行中连续机械收割20 m,记录株数、穗数、倒伏倒折率、空秆等,收回全部果穗称重,按均值法取20个果穗考种,折算成标准含水量(14%)的产量。收获时统计机收穗数,计算落穗损失率。

14 数据分析

采用SPSS 170和Excel 2003进行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行距处理对玉米生育期及出苗的影响

据田间调查,A1、A2、A3处理下玉米各生育期基本相同(表1),总生育天数均为110天,表明三种行距对生育期没有影响或影响不大。不同行距玉米出苗情况列于表2,可以看出,A1、A2、A3处理的出苗率基本相近,无显著差异。然而,由于本年度济宁地区二点委夜蛾大爆发,对玉米幼苗危害严重,造成群体不足,每公顷留苗数仅为60万株左右,约为计划种植密度的90%。

表1 不同行距处理玉米生育期 (月/日)

行距处理 播种期 出苗期 三叶期 拔节期 抽雄期 吐丝期 收获期

A1 6/22 7/28 7/5 7/15 8/12 8/13 10/10

A2 6/22 7/28 7/5 7/16 8/12 8/13 10/10

A3 6/22 7/28 7/5 7/16 8/12 8/13 10/10

表2

不同行距处理玉米出苗率

行距

处理 基本出苗数(万株/ hm2)

Ⅰ Ⅱ Ⅲ 均值

出苗率(%)

Ⅰ Ⅱ Ⅲ 均值

A1 63435 60945 64380 62925 862 825 876 854

A2 58890 55320 60645 58530 852 845 824 840

A3 58230 66135 61335 61905 820 863 832 838

22 不同行距处理对玉米各生育期植株性状的影响

221 三叶期 三叶期对不同种植行距下玉米叶面积指数、穗位高、茎粗、植株干重等农艺性状进行调查,结果(表3)显示,A1、A2、A3三种不同行距的株高、茎粗略有差异。株高以A1处理最高,A3次之,A2最小,A1的株高较A2增加65%;茎粗变化趋势与株高不同,大小依次为A2> A3> A1。不同行距下叶面积指数,A2分别比A1和A3增加53%和111%。植株干重以A1

表3 不同行距处理三叶期玉米植株农艺性状表现

性状 A1

Ⅰ Ⅱ Ⅲ 均值

A2

Ⅰ Ⅱ Ⅲ 均值

A3

Ⅰ Ⅱ Ⅲ 均值

株高

(cm) 124 104 116 115 107 113 104 108 110 104 119 111

茎粗

(cm) 045 041 050 045 049 044 053 049 037 055 049 047

叶面积

指数 0038 0036 0041 0038 0037 0041 0042 0040 0039 0034 0036 0036

植株干

重(g/株) 039 041 046 042 038 036 042 039 037 04 036 038

最大,而A3和A2基本相同,较前者降低9%左右。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植行距下玉米叶面积指数、穗位高、茎粗、植株干重等指标差异均不显著。

222 拔节期 拔节期,不同行距处理的玉米株高、茎粗、根系条数和植株干重略有变化,差异不显著,而叶面积指数有明显差异(表4)。株高以A2最大,A1次之,A3最小;茎粗大小依次为A1> A3> A2;根系条数在140~155条,平均为15条,三者间差别不大;拔节期玉米植株干重随着行距增大而略有升高的趋势,A3分别比A1和A2增加16 g/株、10 g/株,增幅为173%和102%,但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不同行距下玉米叶面积指数大小依次为A1> A3> A2,其中A1的叶面积指数比A2增加227%,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

表4 不同行距处理拔节期玉米植株农艺性状表现

性状 A1

Ⅰ Ⅱ Ⅲ 均值

A2

Ⅰ Ⅱ Ⅲ 均值

A3

Ⅰ Ⅱ Ⅲ 均值

株高

(cm) 636 672 676 661 716 650 654 673 646 617 625 629

茎粗

(cm) 192 204 18 192 183 159 192 178 2 195 172 189

叶面积

指数 0748 0647 0808 0734 0609 0595 0590 0598 0731 0656 0640 0676

根系条数 140 165 145 150 140 155 145 147 170 150 145 155

植株干重

(g/株) 102 90 85 92 98 88 108 98 121 90 113 108

223 成熟期 表5显示了不同行距条件下成熟期的玉米植株性状。各处理株高和茎粗均基本相同,A1的穗位高略低于A2、A3,但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A1、A2、A3行距下,植株干重分别为2977、2786、2901 g,A1较A2、A3分别增加了69%

表5 不同行距处理成熟期玉米植株农艺性状表现

性状 A1

Ⅰ Ⅱ Ⅲ 均值

A2

Ⅰ Ⅱ Ⅲ 均值

A3

Ⅰ Ⅱ Ⅲ 均值

株高

(cm) 2380 2405 2359 2381 2321 2390 2367 2359 2435 2402 2381 2406

穗位高

(cm) 999 925 1024 983 1035 1002 955 997 1017 1020 995 1011

茎粗

(cm) 195 201 187 194 199 188 176 188 185 185 205 192

植株干重

(g/株) 2861 2954 3115 2977 2876 2802 2678 2786 2981 2817 2905 2901

和26%,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23 不同处理对玉米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231 不同行距处理对机收效率的影响 倒伏率和折倒率是影响机收的重要因素,随着倒伏、折倒率的增加,机械收获损失率也相应增加。玉米完熟期,对倒伏、倒折率和机械收获损失率的田间调查结果(表6)表明,不同行距条件下的机械收获损失率均值为67%~75%, A1机械收获损

表6 不同行距处理对机械化收获效率的影响

项目 A1

Ⅰ Ⅱ Ⅲ 均值

A2

Ⅰ Ⅱ Ⅲ 均值

A3

Ⅰ Ⅱ Ⅲ 均值

倒伏率

(%) 12 21 08 14 21 18 09 16 17 15 20 17

折倒率

(%) 66 35 26 42 83 53 52 63 77 30 65 57

机械收获

损失率(%) 68 80 77 75 71 70 72 71 64 57 79 67

失率略高于A2和A3,但差异不显著。由此可见,A1、A2、A3行距对玉米机械化收获效率影响较小。

232 不同行距处理对玉米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实收测产及考种结果表明,不同种植行距对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无显著影响(表7)。由于本地区二点委夜蛾大爆发,玉米幼苗受害严重,群体不足,加之8~9月份,阴雨天偏多,光照不足,不利于玉米授粉和灌浆的顺利进行,从而严重制约了玉米产量的提高。从实际产量来看,不同处理玉米产量均值在6 2940~6 6375 kg/hm2,较去年减产约10%,高低依次为A1> A3> A2。其中,A1较A2和A3分别增产54%和28%,差异不显著。从产量构成因素来看,A1、A2、A3的公顷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差异均不显著,由此可见,在机械收获条件下行距配置对产量的影响不大。

表7

不同行距处理的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情况

性 状 A1

Ⅰ Ⅱ Ⅲ 均值

A2

Ⅰ Ⅱ Ⅲ 均值

A3

Ⅰ Ⅱ Ⅲ 均值

公顷穗数(个) 61185 60735 65100 62340 59085 58755 61920 59920 60735 62040 57690 60155

穗粒数 493 520 509 507 484 513 595 5307 541 533 474 516

千粒重(g) 3525 3590 3558 3558 3525 3590 3480 3532 3495 3585 3505 3528

实际产量(kg/hm2) 66945 63585 68595 66375 60660 61905 66270 62940 62160 70950 60615 64575

3 小结

31 不同种植行距对玉米出苗情况及生育期没有影响或影响不大。各生育期不同行距的叶面积指数、穗位高、茎粗、植株干重差异不显著;拔节期,不同行距玉米叶面积指数大小依次为55 cm处理>65 cm处理>60 cm处理,55 cm行距的叶面积指数比60 cm行距的增加227%,差异显著。55 cm行距倒伏率、折倒率最小。55 cm行距的机械收获损失率略高于60 cm和65 cm 行距,但是差异不显著。

32 不同行距玉米产量高低依次为55 cm处理>65 cm处理>60 cm处理,55 cm行距较60 cm和65 cm分别增产54%和28%。不同行距在穗粒数、千粒重等产量构成因子上差异不显著。

33 在机械收获条件下,种植行距对产量没有显著性影响。因此,可以根据农机具设计和生产需要在一定程度上统一收获机械的规格和行距种植模式,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并促进跨区域作业。参 考 文 献:

[1] 李 猛,蔡宗兴,万明长,等.不同种植方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J].贵州农业科学,1999,27(增刊):51-53.

[2] 邹淑芳,张桂中.不同行株距种植对鲁玉15叶面积及经济性状的影响[J].杂粮作物,2000,20(3):13-14.

[3] 黄开健,杨华铨,谭 华,等.秋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最佳密度和施肥量研究[J].玉米科学,2001,9(1):57-59.

[4] 王 斌.普通株型玉米不同密度下种植模式的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4):122-125.

[5] 刘武仁,冯艳春,郑金玉,等.玉米宽窄行种植产量与效益分析[J].玉米科学,2003,11(3):63-65.

[6] 刘开昌,王庆成,张秀清,等.玉米叶片生理特性对密度的反应与耐密性[J].山东农业科学,2000,1:9-11.

[7] 赵正雄,张福琐,赵 明,等.不同种植方式对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2,23(3):197-199.

篇8

关键词: 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土地利用; 规划

中图分类号:C91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概念

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交通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理念基础上,有效利用城市的土地资源、最低限度地排放环境污染物并能满足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的一种高效的城市交通。这种城市交通综合考虑并保证其本身发展及城市系统发展可持续要求,以达到城市交通内部与城市环境之间的动态协调。它具有以下特点:城市交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土地利用相结合;城市交通规划与交通需求管理相结合;交通系统既能满足目前的交通需求,又能为将来城市的持续发展留有余地。但是,由于传统的城市交通规划方法是单一面向交通的规划,没有考虑交通发展对资源的要求及对环境的影响,因此,我国很多城市的交通建设过程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交通拥挤问题仍然存在,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环境质量日趋恶化,城市交通仍然是影响城市经济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制约因素。

2、城市交通系统现状及矛盾

城市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最重要的条件是构成这个城市的各个子系统的协调能力和每个子系统的自身发展能力。交通作为城市的一个子系统,实现着城市人流、物流的有效移动和运转功能,是城市繁荣发展的象征。目前,许多专家和学者预示:交通问题是制约21世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问题之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城市交通发展政策不合理.道路路面优先通行权不明确导致城市交通结构极不合理,造成道路交通的严重拥塞.根据我们对国内10多个大中城市的居民出行调查资料分析,道路利用率最高的公共交通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道路利用率较低的自行车出行成了城市交通出行的绝对主体,导致了整个城市交通系统的运输效率低下,造成城市交通拥挤。

(2)城市交通系统的资源消耗严重.由于对不可再生资源过度依赖,资源供给的非均衡利用矛盾日趋突出。城市交通系统消耗的不可再生资源主要有城市用地及能源.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交通用地比例很高,一般城市都在30%左右,有些城市高达40%~50%。我国目前在交通系统中消耗的资源与发达国家相比还不算很高,一般小于15%。但随着道路交通的逐步机动车化,交通系统的资源消耗比重会逐年增加,加上我国人多地少、能源后备不足等特点,资源供给的非均衡利用的矛盾将会更加严峻。

(3)城市环境质量的日趋恶化严重影响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交通系统产生的环境污染包括尾气污染、噪声污染、震动及电磁波干扰等,其中交通系统产生的大气污染及噪声污染是影响城市环境质量的主要污染源。因此,通过对道路交通与城市环境质量相关关系的科学研究,制订符合可持续发展的交通发展政策与管理办法,引导交通结构向低环境污染的合理模式转移,对我国21世纪的城市环境保护有着重大的意义。

3、土地利用与城市交通规划的关系

(1)一般来说,不同的土地利用布局、不同的土地利用性质和不同的土地利用强度,对应着不同的交通需求,因此,从交通的角度看,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根本手段之一。目前,我国城市土地利用出现如下几大特征:一是城市规模迅速膨胀,经济开发区、居住小区等不断向郊区扩展,城市人口大幅度增长;二是城市内部用地结构发生着剧烈变动;三是居民组合发生着质的变化,这些变化都极大地影响着城市的交通状态。因此,城市交通规划是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一个重要约束条件。

(2)城市土地利用规划是城市交通规划的基本依据,脱离土地利用的交通规划是不可能满足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的。由于我国城市土地利用的上述几大变化特征,城市化之路将直接实现从不全面的工业化时代向信息化时代过渡.在高度信息化社会条件下,城市的交通生成、交通分布、交通分配和交通方式选择都将随之发生变化,这就要求在交通规划过程中有科学的理论体系作依据,对上述变化进行预测,使规划满足未来的交通需求。

(3)交通的发展将引导城市用地结构的变化。按照J.M.汤姆逊的观点,决定城市结构的要素有四个,即地理特征、相对可达性、建设控制和动态作用。其中地理特征是先天因素,非人力所致,而其余三个要素中,两个与交通有关。在此,可以就相对可达性对城市结构的影响作一简单剖析。相对可达性,是一个地方的可达性与另一个地方的可达性相比较而得出来的。在两个地方别的因素都相同的条件下,相对可达性高的地方就能比低的地方吸引更多的人去活动,于是就可能产生新的中心,从而改变城市结构。另外,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相互推动、相互制约。当土地利用不断增强时,由于活动的增加必然导致对交通设施的需求,而交通设施的改善又会带来新的活动的增加,如此相互推动。但是,这样的正反馈是不会永久继续下去的,当由于土地的过度利用使交通设施无法继续改善时,交通就会反过来制约土地利用的增长。城市土地利用和交通之间的相互作用。

(4)从城市土地利用对城市交通的影响看,主要表现在城市的用地结构和布局决定着城市交通的发展,不同的城市布局模式都有不同特点的交通模式与之对应,城市用地结构和布局不同而导致不同的交通模式,是交通在城市活动中的功能所决定的。城市土地利用对交通影响的一个主要方面表现在,小区土地利用强度对交通产生的影响,过强的土地利用,必将导致拥挤的交通,从而要求高运载能力的交通方式与之对应,反之则可能导致自由方式的交通。例如由于零售商业中心过分集中于市中心,导致市中心往返各区的交通量增大,政府为此进行市中心交通管制,限制小汽车,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并在中心设内环路、拓宽道路,这就是土地利用影响交通系统使之被动地接受改善的例证。

4、结合土地利用解决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1)城市土地利用布局决定了城市交通的空间发展模式,它包括交通发生强度及交通交换的发展频度以及交通发展的空间距离结构模式,这就需要进行城市土地利用政策的规划,确定城市化发展水平,阻止土地利用的无序扩张,防止交通密度的下降趋势,减少城市交通对车辆的依赖,拓宽城市发展空间,调整松散土地利用模式与高度集中的城市结构。

(2)在都市圈,明确城市市区的发展范围与密度,积极发展市区之外的以绿地间隔的新市镇,通过圈内铁道系统,联系新市镇及中心城市。适度供应都市圈中、新市镇间以及新市镇与中心城市的道路交通设施。

(3)在中心城市,形成多中心及混合的土地利用布局形态.沿公交走廊(轨道系统及公交专用车道)及站点的周边,布置高强度交通发生率的土地利用。降低就业与居住的空间距离布局,减少不必要的出行和出行距离,以此实现交通系统的总体协调和优化,避免资源的浪费,引导实现交通模式的合理结构,提高交通系统运行效率,实现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4)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可以使交通需求和土地利用走向良性发展,使城市交通规划保持足够的弹性,城市高速发展时期能够适当缩短;引导实现城市交通模式的合理结构,通过需求管理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使城市交通走向良性轨道。

参考文献

[1]王炜,城市交通系统可持续发展规划框架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2009,(3):1-6。

[2]马荣国,杨立波.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交通规划[J].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报,2011,(4):53-56。

[3]宋瑞,城市交通系统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2010,(5):7-11。

篇9

    现将《企业债券发行与转让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印发给你们,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各分行要严格按照《办法》的要求,对企业债券的发行与转让工作进行规范。

    二、各分行要按照《办法》的要求,对辖区内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企业集团财务公司(以下简称证券经营机构)提出的企业债券承销商资格申请进行审查,将符合《办法》规定条件的证券经营机构的申报材料及时转报总行。全国性证券经营机构可直接将申请材料报总行,由总行对其从事企业债券承销的资格进行统一认定。今后,除总行认可的企业债券承销机构外,其他任何机构不得从事企业债券的承销业务。总行对承销商的资格实行年检制度。

篇10

    我过目前采用的大多自断器件是依靠进口,国内基本没有能力对该部件进行生产,更没有有效的测试手段,很多检测只能依靠宏观测试来实现,对于器件内部原理和参数分布根本就不了解。在遇到高频工作,由于通信电源采用的开关频率比较高,所以器件分布参数对于其工作会造成影响,严重时可能造成器件停止工作。那么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必须对于器件的特性进行的深入了解,而这也正是目前的问题所在。目前主要还是依靠设计者的经验以及技巧,这造成很多设计系统五花八门,没有形成统一的系统化。所以就通信电源系统来看,目前存在的问题就是没有统一的系统化、模块化、工程化的设计方法与仿真手段以及缺乏电磁兼容性认知,所以造成了很多系统运转问题。目前使用的开关电源系统具有非线性,所以系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过渡,这就造成了在理论分析时与实际情况产生巨大出入。而防雷措施做的不到为或者考虑不周同样对于通信电源的正常稳定工作造成了影响。

    2通信电源系统安全运行与发展的主要措施

    1)强化通信设备的过电压防护

    目前汇集了设备体积小、运行速度快、功耗低、便于维护管理等优点的大规模集成电路通信设备,已经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然而同样要看到的是,它所存在的缺点,主要包括绝缘强度、工作电压以及电压长寿能力比较低,其属于低电平、微电流系列电子设备。这种设备在遇到过压或者雷电干扰时,非常容易造成电子通讯设备的破坏。所以必须强化通信设备的过压防护,从而降低通信电源系统受损率。

    2)重视电源设备的雷电过电压防护

    作为通信设备安全运作的重要基础,电源在一个良好的电源系统构造中是主要的运作基础。那么,首先就必须消除雷电干扰可能对其造成的不良影响,主要是在要求所使用的电力电缆添加金属屏蔽层,而且应该埋进通信站。再就是可以在电源上逐级安装防雷器实现多层次的雷电防护。其实雷电对信息设备造成危害的主要原因在于电磁脉冲,这种脉冲分为雷电流和雷电电磁场。而可以对通信设备造成危害的雷电过压则主要来自雷电电磁场,它主要分为直击雷、感应雷过电压、雷电侵入波和反击过电压。所以在做好基本的防雷措施时,还应该考虑到其可能对系统造成的影响。

    3)防止静电引起的过电压

    作为一种静止状态的电荷,静电也是可以产生过电压作用的。虽然与流电相比,其电量比较小,而且电位也不高,但是只要累计到一定程度之后也是能够对通信设备中的电子原件造成放电损伤的。所以防止静电引起的过电压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一般而言,可以通过在通信机房进行加湿器、空调、湿度计、挂设温的安装,或者试用湿棉抹布,来防止静电的产生,同时在工作人员进行日常维护操作时,必须要求其做好防静电措施。

    4)通信设备的接地

    在通信设备安装时,必须要做好接地工作,接地的主要目的在于,可以把电器设备与大地直接相连从而在设备发生漏电时,将电流导入到地下,降低电流对于人体或者设备造成的伤害,接地一般非为工作接地与保护接地两种。

    5)建立健全新的维护机制和制度

    为了保障大规模通信的正常、可靠运行,同时也为了方便日常情况下进行维护和抢修。必须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通信维修机制与制度。以方便所有工作的顺利进行与效益最大化。特别是在当今科学管理水平逐渐提升的背景下,完善通信电源维护机制和制度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主要遵循集中管理、维护以及监控的特征,并且还应该倡导主动维护、主动维护、预防性维护,以消除故障苗头为主旨,建立预防、控制为一体的通信电源系统运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