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项目风险范文

时间:2023-04-21 08:36: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工程建设项目风险,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工程建设项目风险

篇1

关键词:工程项目,风险管理,风险控制

1前言

工程建设管理就是运用各种知识、技能、手段和方法去满足或超出工程项目利害关系各方的要求和期望。而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风险。会造成工程项目实施的失控现象,如工期拉长、成本增加、计划修改、设计变更等,最终导致工程经济效益降低,甚至项目失败,因此在现代工程建设管理中,已将风险管理的概念建立了起来。风险管理包括风险分析、风险辨别、风险文档管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等过程,这里主要对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风险控制进行分析。

2建筑工程项目的特点和风险管理

2.1建筑工程项目的特点

建筑工程项目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有特定的对象,可以是桥、房子、飞机场等实物,也包括建设可行性报告、设计图纸,实物模型、建筑规范等。

(2)要受经济与法律约束。任何建筑工程项目要在一定投资资金,质量要求,作业空间下完成目标任务,使项目参与各方满意,并且项目进展过程中要遵守相关性建设法规和安全规范。

(3)具有一次性和不可逆性。建筑工程项目的前期策划项目批准、设计规划、施工监理、投入使用都具有单一性,一旦实施难以改变。

(4)具有复杂性与系统性。建筑工程项目需要设计方、监理人员、施工单位,业主、项目管理公司、政府等共同协助完成,他们之间的沟通协调过程很复杂。

(5)存在风险。项目实施的整个过程充满风险,风险指项目系统中不确定因素,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实施运行产生坏的影响使其达不到预定目标的内外干扰困素,它包括政治、法律、市场、自然、建造、设计技术运营等风险。

2.2风险管理

按照建设工程要实现的目标将风险进行分解,主要分解为投资风险、进度风险、质量风险、环境风险和安全风险。设立直线制风险管理组织模式,提高意识,形成项目全过程、全部、全方位风险管理的观念。注重风险管理经验的积累,在各目标范围内进行风险识别、分析,从而进行风险控制。在整个项目的风险管理中,各风险管理小组都要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目标、任务,并且应明确划分职责,权利范围,做到责任和权利相一致,只有这样才能使组织机构正常运行,使项目风险得到有效的预测和控制。

3 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的控制

3.1风险的合理分配

建筑工程项目风险是时刻存在的,这些风险必须在项目参加者(包括投资者、业主、项目管理者、承包商、供应商等)之间进行合理的分配,只有每个参加者都有一定的风险责任,他才有对项目管理和控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只有合理的风险分配才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才能有项目的高效益。合理分配风险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进行:

(1)从工程整体效益的角度出发,最大限度地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因为项目参加者如果不承担任何风险,则他也就没有任何责任,当然也就没有控制的积极性,就不可能搞好工作。若简单采取完成工程量加酬金合同,承包商虽没有任何风险责任,但承包商会千方百计的增加工程量以争取工程利潜,最终将损害构成的整体效益;若采用承包商要承担全部的风险,为防备风险,承包商必然会提高要价,加大预算,而业主也因不承担风险将决策随便,盲目干预,最终同样会损害整体效益。因此只有让各方面承担相应的风险责任,通过风险的分解以

加强责任心和积极性,达到能更好地计划与控制,实现双盈。

(2)公平合理,责、权、利平衡。一是风险的责任和权利应是平衡的:有承担风险的责任,也要给承担者以控制和处理的权力,如果已掌有某些权利,同样也要承担相应的风险责任;二是风险与机会尽可能对等:对于风险的承担者应该同时享受风险控制获得的收益和机会收益,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参与者勇于承担风险;三是承担风险的可能性和合理性:风险承担者应该拥有措施的时间、计划、控制的条件和可能性,有迅速采取控制风险措施的时间、信息等条件,只有这样,参与者才能理性地承担风险。

(3)符合工程项目的惯例,符合通常的处理方法l0若采用国际惯例FIDIC合同条款,就明确的规定了承包商和业主之间的风险责任,比较公平合理。

3.2常用的风险对策

(1)权衡利弊后,回避风险大的项目,选择风险小或适中的项目。这在项目决策中就应该提高警惕,对于那些可能明确导致亏损的项目就应该放弃,而对于某些风险超过自己承担能力,并且成功把握不大的项目也应该尽量回避,这是相对保守的风险对策。

(2)采取先进的技术措施和完善的组织措施,以减少风险产生的可能性和可能产生的影响。如选择有弹性的、抗风险能力强的技术方案,进行预先的技术模拟试验,采用可靠的保护和安全措施。对管理的项目选派得力的技术和管理人员,采取有效的管理组织形式,并在实施过程中实行严密的控制,加强计划工作,抓紧阶段控制和中间决策等。

(3)购买保险或要求对方担保,以转移风险。对于一些无法排除的风险,可以通过购买保险的办法解决;如果由于合作伙伴可能产生的资信风险,可要求对方出具担保,如银行出具的投标保函,合资项目政府出具的担保,履约保函以及预付款保函等。

(4)提出合理的风险保证金。这是从财务的角度为风险做准备,在报价中增加一笔不可预见的风险费,以抵消或减少风险发生时的损失。

(5)采取合作方式共同承担风险。因为大部分项目都是多个企业或部门共同合作,则必然有风险的分担,但必须考虑寻找可靠的即抗风险能力强、信誉好的合作伙伴,以及合理明确的分解风险的方案,必须通过合同明确。

3.3在工程实施中进行全面的风险控制

(1)加强风险的预控和预警工作。在工程的实施过程中,要不断收集和分析各种信息和动态,捕捉风险的前奏信号,以便更好底准备和采取有效的风险对策,以对抗可能发生的风险。

(2)在风险发生阶段,及时采取措施以控制风险的影响,这是降低损失,防范风险的有效办法。

(3)在风险状态下,依然必须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如迅速恢复生产,按原计划保证完成预期的目标,以防止工程中断和成本超支,唯有如此才能有机会对已发生和还有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良好的控制,并争取获得风险赔偿,如向保险单位、风险责任者提出索赔,以尽可能地减少风险的损失。

篇2

【关键词】重大水利工程;项目建设;风险管理

重大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可以缓解我国能源短缺问题,是利国利民的重要工程。在重大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风险,是所有影响工程目标实现的不确定因素的集合,风险的存在势必会对项目本身造成无法预计的损失,因此,风险管理是重大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所必需的,对工程中涉及的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制定出风险应对的措施,使风险事件的发生及所造成的损失最大限度的避免及减轻,顺利完成重大水利工程建设项目。

1重大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风险特点

(1)重大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风险是普遍、客观存在的。风险具有普遍性,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风险在项目的全寿命周期内是一直存在、随时都有的。风险是不可能完全消除的,只能使其发生频率减少,使损失程度降到最低。(2)重大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风险具有可变性,其影响是全局性的。各种风险都会在重大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整个过程中发生质和量的变化,有些风险会随着工程项目的进行而得到控制并得到及时处理,而新的风险可能会在项目的每一阶段都发生。风险产生后的影响不会只发生在局部,其造成的连锁反应会影响到整个工程目标。(3)重大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风险具有多层次性和多样性。大量风险因素存在于重大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中,并且风险因素数量多、种类繁杂,各风险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错综复杂,而且和外界有着交叉影响,这使得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中的风险显示出多层次性。

2重大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的内容和程序

2.1风险识别

重大水利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首要环节是对水利工程项目中各种风险因素和风险发生率进行分析和识别。其中也包括对于那些潜在的风险源的调查和分析。情景分析法、故障树分析法和专家调查法是风险识别的常用方法。由于重大水利工程项目中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使其一直置身于风险环境之中,从而对工程目标的实现造成一定的危害和影响,不仅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甚至会危及到施工人员的生命。所以要从自然条件、经济社会环境以及技术等方面综合地考虑,并对其不确定因素进行客观、详细的分析。

2.2评估与分析风险

它主要是指对风险可能对项目造成的影响程度的分析和评估。对于水利工程项目风险的评估与分析法有很多包括影响图、决策树法、随机网络法、蒙特卡洛模拟法和模糊分析法等。在对各风险的影响程度进行分析后,再进一步综合评价那些重大风险对项目的总体影响。

2.3制定风险对策

在确定风险目标后需要采取有效的手段减少或避免风险给项目带来的损失程度。可以将风险管理技术分成两大类,即:财务性技术和控制性技术。财务性风险管理技术又包括风险自留和风险转嫁,风险自留主要考虑到风险的影响程度小于防范措施所花费的成本,所以采取自行承担工程事故损失发生后的财务后果;风险转移是指将风险转移给保险或其他企业的方法,这也是一种最常见的风险管理方法。控制性技术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有效手段减少或避免风险事故的发生机率,对已经发生的事故采取一定手段限制其发展和扩大,控制性风险管理又包括损失控制和风险回避。当风险发生机率较高而且可能造成很大损失时会选择风险回避;损失控制是指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或避免风险的发生。

2.4综合集成法

这是一种综合考虑所有因素,其是对系统各构成元素、元素间关系以及整个系统的目标进行综合研究的一种风险管理方式。它主要是将复杂的对象系统,对观察、分析、推理、判断等环节建立某种模型,再通过数学工具给出定量化后的结果,最终使系统内的各部分相互配合,以达到最优效果。其关键在于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更强调系统的认识和研究方式。它能够将各种有效的方法结合在一起,通过判断、推理最终得出研究优于研究对象的整体优势,使问题得以解决。项目风险管理人员需要制定项目风险管理计划,并据此对各部门进行有效的协调和指挥,最终实现风险管理目标。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风险管理计划:首先,确定项目提要,它又包括确定项目的目标、功能、要求、总体进度、相关法规等,它可以为计划的实施提供参考标准,并明确地指出各部门的职责;其次,制定项目风险管理途径,它包括经济风险、技术风险、社会风险和自然风险等的确切定义,以及制定出与这些项目风险相关的处理办法;然后进入项目管理实施的准备阶段,其内容又包括对风险进行识别、预测、分析、评估以及处理等具体环节,同时还要做好项目风险的预算的编制;最后对项目风险管理过程进行记录和总结,在对重大水利工程项目制定风险管理计划时还可以详细分为短期计划和长期计划。

2.5风险实施与评估

在做出决定后进入风险实施阶段,要密切关注实施过程,对各环节的实施情况进行详细的监控和记录,并将情况及时进行反馈,以应对风险变化及时对风险管理进行调整,最后要对风险实施的效果和差异进行评估,将做好记录。

2.6实施现代化管理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的应用,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成为水利工程发展的必然趋势,以突出计算机管理工程项目信息的优势。对于那些类杂、地域分布广、信息量大的大型工程项目,其要求具有较强的沟通和协调性,决策者利用计算机管理系统可以为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同时可以及时地了解到项目的进度和具体实施情况,以确保工程项目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对降低工程成本、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起到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沈良,张威.风险管理问题综述[J].中国科技信息,2008.

[2]孙志高.水利工程项目风险防范与解决路径[J].山东大学,2010.

篇3

关键词:水电水电;工程项目;建设;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 引言

众所周知,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关系到国计民生,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基础设施,具有工程项目规模大、建设时间长、资金投入多、技术要求高等显著特点。因此,强化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的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方法对降低工程风险、节约投资成本、缩短建设周期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必须深入探究其主要风险要素,并结合项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工作措施,进行项目的风险管理,积极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强化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的办法。

2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中的主要风险要素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从策划立项到工程完工,项目建设的全过程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存在潜在的风险要素,可能引发意想不到的风险,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工程建设实践表明,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风险。2.1社会环境风险

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项目面临的社会环境风险要素,主要包含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社会风险,即因专业技术工艺进步(如施工技术标准或设计标准更新)或相关部门制定的政策或者法律法规变更(如环保要求和文明工地建设要求加强等)而带来的风险;二是自然环境风险,主要是指自然环境或自然条件的变化带来的风险,如地震、海啸、洪水、台风等地质、水文、气象等自然力量所引发的风险。 2.2工程进度风险

水利水电建设项目的工程进度风险,是指在施工的过程中,因为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而影响工作进度,未能准时按照工期交付完工。造成工程进度风险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技术因素,因为工程技术人员的技术素养和业务素质不过关,而导致设计方案无法指导工程建设或者设计方案达不到施工要求,从而影响工程进度;二是工程策划因素,不完善和不合理的项目策划因为未考虑工程中意外情况及其处置办法,比如施工道路不通,材料供应不及时,图纸供应不到位等,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进而影响工程施工进度。 2.3资金风险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和其他建设项目一样,在建设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费用风险,即资金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项目自身设计的变更,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由于主建方或者地理环境等外部条件的原因(比如局部山体滑坡),造成工程量增多,成本提高,从而形成资金风险;二是经济因素,由于经济突发事件如经济危机、通货膨胀、地方保护主义等所引起的费用增加而带来的资金风险。三是成本估算失误,在工程建设之前,因预算方法不成熟、信息收集不全或其他原因,导致成本估算失误,从而引发工程项目的资金风险。

2.4管理风险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管理风险,主要包括:一是管理组织风险,是否设置了合理完善的管理机构,是否制定了符合工作实际且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直接影响工程的完成效率和质量。二是人员管理风险,对工程技术人员以及管理人员分别进行教育培训和严格的管理,是避免管理风险的必经之路。相关管理技术人员职责不清、履行不力,必定会给整个工程造成损失,带来一定的管理风险。

3 探析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的办法

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项目承建单位应在在分析探究项目潜在风险因素的基础上,根据工程项目实际,运用一定的风险管理手段,以减少或消除损失。一般情况下,可以从风险预估、风险控制、风险转移、风险自留等几个方面探索行之有效的风险管理办法。

3.1风险预估

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项目中的风险预估,是在项目开建之前为了避免风险的发生而事先对潜在风险进行客观的预测和评估,进而回避一些可能发生的风险。如某一地块处于地质灾害多发地段,进行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建设有可能引发地震、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因此可以采取避让措施,另选厂(场)址,从而避免地质灾害的发生。

3.2风险控制

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项目中的风险控制,指的是在项目建设过程当中风险不可避免时,应采取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控制好风险的影响程度,把损失控制在最小的范围之内。这就需要参建单位建立完整且符合项目特点的应急措施或风险预案,项目实施过程中落实有关应急组织和措施、物资准备,平时加强应急演练,以备风险发生后及时控制风险并尽量减少风险带来的损失。

3.3风险转移

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项目中的风险转移,是指在发生工程建设风险时,将因风险而带来的损失转移给他人或其他组织。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实践中,建设单位可能通过承包合同风险总价包干等措施将未知风险转移给承包商;而承包商可能对无法控制的风险,选择第三方如保险公司或更有实力的同类大公司来承担风险后果,如在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项目中的风险转移可以采取购买工程保险或者技术转让等方法。 3.险保留

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项目中的风险保留,指的是当某一风险已经不可避免地发生时,并且这种风险造成损失较小时,可以在全面分析研究工程项目情况之后,主动担负起一部分风险和损失,如建设单位在合同清单中列入暂定金或风险备用金,用于可能发生但自身可以承受的风险变更支出。

4结语 在水利水电项目建设过程中,不同的项目,存在的风险也不同,要根据项目的具体建设特点,对项目进行具体的风险分析,并列出详细的风险事件清单。风险分析清楚后,就要针对不同的风险因素,积极主动地采取有效的风险应对措施,及时规避风险,最大化地减少风险产生所造成的损失。值得注意的是,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它存在于项目建设的整个过程,应在项目前、中、后不同阶段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方法,根据工作实际,广泛借鉴和吸收国内外一切先进的风险管理经验,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之路。

参考文献:

[1]杨勇,栗保山,刘亚丽.浅谈工程保险在水利工程建设风险管理中的作用[J],水利建设与管理,2011(05):32-33

[2]周力,黄泽均.水利水电工程风险管理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 2011(21):291-292

篇4

关键词: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特点;风险控制方法;风险控制措施;风险控制体系

中图分类号:TU7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9(a)-0090-02

在社会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建设项目作为集经济、技术、管理、组织各方面的综合性社会活动于一体,具有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质量要求高、参与单位多、施工技术新等特点,在建设过程中往往会受到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这就导致了建设工程项目面临高风险的挑战。近几年来我国建筑施工项目中,频频发生各式安全事故,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巨大,所以针对建筑工程项目的风险控制与防范的探讨和研究有着更加迫切的现实意义,建筑企业如何充分利用所自己的资源,减少和控制生产中产生的风险,降低生产施工中各类安全事故的损失,已经成为建筑企业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在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加强风险控制,通常有以下几个方面。

1推进投资决策的科学化、合理化

风险管理控制的科学性与否直接影响项目的经济效益,项目决策过程中,准确的评估风险,并做好相应的对策,及时准确地应对风险,可以降低风险损失,提高经济效益。我国近年来都在完善各种建设规范,从设计到施工,从政府监督部门都工程参建各方,严格审查和监督建设项目的每个阶段。建设投资方也会在建设项目投资决策阶段开始,提高建设项目的科学性,环保性,安全性及合理性。例如在建设工程中,现在的建设投资方从以前的建筑美规为重点设计,发展到更加重视建设项目的节能保温,消防安全,更加重视如何做好绿色、环保、安全的建设项目。从过去的设计施工,到现在的设计、图审、聘请项目管理者、监理公司等,从各个方面完善项目管理,控制项目风险。

2提高各方主体的风险控制意识

在建设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调动各方主体的风险控制管理意识,使各方都重视项目中存在的风险,树立风险意识,从而使投资项目有效顺利的发展进行。从2014年开始,我国推行了项目质量终身制,每个项目的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勘察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在项目工程前期,必须到政府建设监督部门签署项目质量承诺书,且在项目竣工验收前,在建设项目醒目处悬挂质量终身责任牌,上面标注了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勘察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在该项目的具体负责人,竣工时间等信息。使工程信息更透明,也使得各参建方负责人更加重视项目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3建设工程项目风险控制的相关措施

要预防项目即将可能带来的风险,首先要懂得风险因素的识别,风险的评估,然后才能制定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对其进行控制管理。

3.1风险识别

风险控制的第一步是项目风险的识别,其目标是减少工程建设项目中各式工作所带来的不安定性。而风险识别的第一步就是要理清项目的组成、各种不确定工作的关系、项目工作与项目环境之间的关系。第二步则是,收集和处理大量的工作数据并进行分类,以便以后更好地评估风险事件。如在建设工程中常见的洞口临边防护,就是最简单的安全风险。对设计施工图纸的设计审查及图纸会审就是建设项目的设计风险等。

3.2风险评估

在工程建设项目完成识别的工作后,就是进行建设项目风险评估,综合考虑风险的性质、风险的发生的概率和风险的产生后项目者对风险承受能力,进而确定项目带来的风险和风险控制措施对项目所带来的影响程度,从而确定采用什么措施以及控制措施实施的程度。如在建设工程项目中,比较普遍的就是重大危险性分项工程安全评审工作,针对深基坑、高支模、超高脚手架等分项工程,政府部分均要求建设方组织相关安全工程专家,对该分项工程的设计及施工方案项目进行安全评估论证。

3.3风险控制

项目风险控制是指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通过对项目进程中的风险事件进行评估后,针对性地实施的项目风险控制活动。另外,当项目的具体情况产生不同变化时,要及时地对项目的风险重新进行分析评估,并制定新的风险管理计划。风险控制的主要方法有风险回避、风险转移、风险减轻、风险监督等。

(1)风险回避是通过风险识别搜集风险数据并进行评估,从而采用一定的方式方法使得工程建设项目尽可能地不受风险的影响。例如当工程建设中图纸存在的深基坑、高支模的高危险源分项工程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投资方可以通过工程变更的方式,减少基坑的深度,及时解除高危险源,做到风险的最彻底地消除的策略。

(2)风险转移是指建设工程中通过一定的途径使得风险的承担者发生改变。风险转移的方式有很多,例如在建设工程项目招标过程中,建设单位通过设定保护性条款,将一定的建设风险转移给投标方。还有在建设工程施工中,建设方通过购买工程保险的方法,将一定的工程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

(3)风险减轻是将工程项目建设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或风险发生后产生的损失程度降低到可接受范围。例如在建设工程施工中,要求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在施工外架上满布安全网等都是为了在安全事故中减轻施工人员的伤害。

(4)风险监督是指对项目全过程的风险控制,项目中发现的风险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方法进行监督。风险监督是对项目全过程的监督,是动态的风险监督、过程监督、预见性的监督。例如在建设工程项目中,建设单位会通过招标等方式选择优秀的监理公司,对建设工程进行全过程的监理,针对建设过程可能存在的施工错误,设计单位图纸问题等及时协调纠正处理,避免或减少因为这些错失造成工程返工和经济损失。

4结语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不确定的风险,项目管理者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及自身的状况,对各类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和评价,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对策,才能更好地保障项目的顺利进行,提高项目的质量和安全。该文通过对建设项目进行风险控制,做好建筑工程的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对策和风险控制等一系列完善和系统的风险管理,为其他的项目累积经验,为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提供一定的借鉴经验。

参考文献

[1]叶小君.清单计价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J].价值工程,2014(17):77-78.

[2]陈志晖.论如何加强工程管理的风险认识[J].山西建筑,2011(10):249-250.

篇5

关键词:业主角度;复杂建设项目;风险

中图分类号:F61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2-0025-03

“十五”期间,中国建筑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率为22,5%;2006年,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突破4万亿元;2007年我国建筑业总产值首次突破5万亿元,达到50018.62亿元。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重要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然而作为一个风险相对集中的行业,建筑业的高速发展也引起了各界对建筑业风险管理的深入探讨。

对于规模大、周期长、产品具有单件性和复杂性等特点的建设工程来说,它比一般产品具有更大的风险。我国基本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实施多年,在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领域也做了多种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1 复杂建设项目风险的定义

我国风险管理研究不能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原因多种多样,如风险管理意识淡薄、符合我国实际的风险分析和风险管理手段缺乏等等,其根本原因在于对于我国建设工程项目风险认识不足。我国在复杂系统、风险管理领域的研究成果突出,利用这些成果重新定义建设工程项目风险,是本课题的一个出发点。选择复杂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作为研究对象,从理论层面揭示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的本质并使其在一个新的水平上展开。

复杂建设工程项目的定义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而变化的。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社会环境瞬息万变,各建设工程项目所涉及的不确定因素日益增多,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多,风险所致损失规模也越来越大,这些都促使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从理论上和实践上重视对复杂建设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复杂性是客观事物的一种基本属性,它来源于不确定性,复杂建设工程项目风险意味着能代表建设领域先进生产力水平的最大程度的不确定性。虽然建设项目有明确的投资者和管理体系,但由于建设工程往往具有规模大、周期长、单件性等特征,其在时间上、空间上的特性具有明显的复杂系统的特征。

复杂建设项目是一种有组织的复杂系统。风险与复杂系统具有共生性。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建筑工程系统将朝着复杂性强、规模宏大、关联因素众多、不确定性强等特点发展,由此可见建筑系统是复杂的大系统。另外,每一个建设项目都不是独立存在的,系统与外界总有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因此,系统具有开放性。当各个建筑物组合在一起并在区域中按一定的方式进行分布时,就构成了一个由建筑群构成的区域大系统。区域大系统有着更加明显的复杂性、宏观性以及开放性。而与之共生的风险管理问题亦必然具有相应的复杂性。因此用一种科学的系统理论方法去描述建筑工程、区域建设风险等问题,指导工程建设风险管理是很有价值的。从复杂系统角度来理解工程风险,就是期望从概念上和方法上归纳出风险管理的新定义和新方法。而这种系统的、动态的观点的树立,自然要求复杂建设工程项目法人即业主必须通过“学习”产生适应性生存和发展策略,进而唤起工程建设各方的职业责任意识。

2 基于业主角度的国内复杂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的意义

(1)更有效、更充分地发挥业主在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中的作用。我国在复杂系统、风险管理等理论领域研究的成果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借鉴这些成果有助于更新观念,强化风险管理意识。比如通过建立风险管理后评价指标体系,使得风险管理系统的建立进入良性循环,所以能够更加充分地发挥业主在风险决策、风险分析和风险管理中的核心作用。

(2)提高复杂建设项目经济效益,为项目提供安全的生产经营环境。我国复杂建设项目多为国家投资,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往往具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的双重目标。风险管理系统目标是为达到与工程项目战略管理相结合的风险最优化,即将工程管理与风险结合起来。把风险管理放在战略管理的位置上,加强识别及评估风险的能力,同时设置与建设运营目标相一致的风险承受度。风险管理将项目建设过程的各种风险因素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这有助于项目建设过程的稳定性,项目建设目标将可能避免出现大波动。

(3)有利于资源分配达到最佳组合,有利于保护业主不致因灾害性风险或人为失误而遭受重大损失,有利于创造出一个保障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安定的社会环境。业主对于可能发生的潜在重大不利事件要进行充分地评估并建立回应,从而减少意外和损失。

(4)有助于国内建筑市场的规范化,并培育长期风险管理战略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推进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的风险指标体系:法人治理结构,风险管理组织,财务经营和公司运营的政策、制度与程序,以及内部审计系统。建立有效的内控体系以减少波动性。通过风险管理后评价对风险的再认识,检验风险管理的效果,为完善风险管理系统和分析风险与评价风险提供经验依据。

(5)有利于中国大型工程建设风险管理能力整体提升和我国“风险管理标准化”工作,提高我国大型工程建设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目前我国在世界建筑市场占据优势,大型工程建设企业尤其是水电建设企业已经建立了广泛的国际市场。因此我国有必要、有条件开展复杂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力争与国际接轨,与先进国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并力争在此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我国复杂大型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具有典型性,基于业主角度对风险管理的研究很有必要。大型建设企业依据自身经验,主导或参与国际、国内风险管理标准的制定,不仅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综合竞争力,更有利于中国建筑行业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3 基于业者角度的复杂建设项目风险管理体系设计

3.1 建立面向业主内部因素的风险管理体系

结合国际建筑市场发展趋势和我国特有的建设项目投资管理体制,我国需加紧建立面向业主内部因索的风险管理体系,面向业主内部因素的风险管理体系包括以下四个子系统:

子系统一:法人治理结构。法人治理结构无论对企业的风险管理工作还是对企业发展都非常重要。一个好的法人治理结构可以减少决策的失误,防止减少资产自失,缩小减少人所引发的各种成本。企业越发展壮大,越需要科学的决策过程,在这方面我国的许多企业也做出了很多努力,但由于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权威人物,又由于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无法形成科学决策的机制,加之中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官大主意高”的传统观念,导致企业重大决策中的一人独大,而这种决策方式的风险是非常大的。所

以,治理结构对于企业的风险管理是至关重要的,它是企业实行有效风险管理的组织保障。

子系统二:风险管理组织。风险管理组织是专门为企业从事风险管理活动而成立的机构,是职业的风险管理执行者。这个组织对于企业高层风险管理决策的贯彻和实施具有决定性作用。项目业主若是联营体,则可能由于各合伙人对项目目标、应尽义务、享有权利等的理解、预期和态度不同而造成进展缓慢。即使在项目执行组织内部,项目管理班子也会因同各职能部门之间配合不力而难以对项目实施有效的管理。

子系统三:财务运营和公司运营的政策、制度与程序。所谓的财务运营政策和程序,其实是对财务决策的一系列规定,这对企业的风险管理工作也是至关重要的。就一般企业而言,随着决策涉及财务金额的增加,签字领导的级别也必须相应提高,这就是企业财务运营程序的一个简单例子。对于企业而言,如果没有一套完善的制度,就肯定或非常有可能会出问题。

子系统四:内部审计系统。内部审计系统不仅包括财务报表的审计,也包括公司内部控制、程序的执行情况、合同管理尤其是变更索赔的情况、依法运行的情况等的审计。风险管理的步骤是风险的识别、风险的评估、风险管理、风险监控,其实就是明确风险、量化风险以后,对风险进行管理和降低,然后进行风险监控。

3.2 综合集成研讨厅在复杂建设项目风险管理体系设计中的应用初探

综合集成研讨厅是一种综合集成方法,其实质是将专家群体、统计数据和信息资料、计算机技术三者结合起来,构成一个高度智能化的人一机结合系统。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作为复杂性科学界首次提出,并系统阐述的方法论,是我国科学界对于系统科学和复杂性科学的原创性贡献。综合集成研讨厅能结合计算机与各种信息与数据,把各种学科的科学理论和人的经验相结合,既利用了现有资料和技术信息的优势,又避免了以往基于“标准”、“保险”等孤立、静态的传统风险管理方法的不足。

这个方法论的成功运用在于发挥该系统的整体优势和综合优势。其核心在于人的心智和机器高性能的取长补短、综合集成。其核心原理是:一方面专家的心智、经验、形象思维能力及由专家群体相互交流、学习而涌现出来的群体智慧在解决复杂问题中起着主导作用。另一方而机器体系的数据存储、分析、计算以及辅助建模、模型测算等功能是对人心智的一种补充,在问题求解中也起着重要作用;知识体系则可以集成不在场的专家以及前人的经验知识、相关的领域知识、有关问题求解的知识等,还可以由这些现有知识经过提炼和演化,形成新的知识,使得研讨厅成为知识的生产和服务体系,进而还可以完成诸如风险管理后评价等工作。这种组织模式,无疑比较能符合我国建设行业管理模式的实际,不同于任何以往的国外已有的风险管理模式。

在综合集成研讨厅下的复杂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体系概念设计方案架构。

(1)专家体系。专家体系包括项目管理专家、金融分析师、建筑工程专家、工程造价管理专家、工程风险管理专家、计算机专家、数学模型专家、技术经济专家、银行投资专家、政策专家、气象、地质专家、电气工程专家、机械工程专家等工程各个领域的专家。专家库中记录每个专家的详细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教育程度、专长、参与过哪些建设项目等,供组建专家工作小组时参考。

(z)模型模拟体系,主要是风险评价模型,如Delphi法等;以及相关的计算机模拟模型,如施工仿真等。

(3)知识体系,有三个层次:一是专家和历史数据的经验知识,二是建筑市场相关科学理论知识;三是解决分析问题的哲学知识(社会学知识)。

(4)信息体系数据库,负责信息数据管理等。

(5)时间框架图,根据上面四大体系,最终复杂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体系综合集成研讨厅基本框架见图1。

4 建立基于业主角度的复杂建设工程项目风险后评价体系

随着我国建立复杂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系统的迫切需要,应首先建立复杂建设工程项目风险后评价体系。

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在风险管理技术方面之所以走在前列,是因为他们在研究应用方面起步早,且很重视对工程建设项目的风险控制与管理,还有专业的风险研究报告或风险一览表。一些大型企业或专业的保险经纪人公司、项目咨询公司制定有自己的风险管理手册。这一切均为做好风险识别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也为后续的风险管理工作提供了保障。而我国目前尚无此类研究报告,也很少有单位在项目完成后对项目中的风险进行事后的总结与评价,因此在目前我国的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管理活动中应重视后评价环节,需要进行风险管理的后评价来积累和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经验与模式,并需就具体的后评价理论方法展开积极的探索研究。

篇6

关键词:工程造价;特征;风险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工程项目造价风险控制的现状分析

工程项目的建设周期长、规模大、涉及范围广,成本与工期、质量是对立统一的矛盾,可以说工程项目的风险是多种多样的。这些风险不仅是直接增加成本的重要原因也是间接影响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的潜在因素。目前,我国建设市场的管理缺少规范性,工程建设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工程造价的成本偏高等都影响着整个工程的建设水平。众多工程项目都面临着预算、决算以及概算超支等问题,工程建设项目的投资失控,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存在控制不力的局面,增加了项目风险。因此,为保证工程项目顺利实施,加强项目的造价风险控制是十分必要的。

2、工程造价控制风险产生的原因及主要现象

2.1建设单位管理不规范形成的风险点

2.1.1施工招标投标程序不规范

有的项目工程初步设计及概算还未批准、更没有具备招投标所需的施工图纸及技术资料就开始招标;有的虽有批复概算,但只是一个概念性概算(有些项目仅有单位指标而无分部分项的名称与数量及价格);有的项目招标人与投标人商定,让预先内定的中标人低价中标,中标后再通过签证变更等方式给中标人额外补偿,这些都可能导致工程量清单项目严重缺项、清单描述或工艺与实际不符或者工程量与实际差别过大,必然造成许多新增工程量清单项目及争议的价格,审计人员在确认新的综合单价时与施工单位意见分歧往往较大,增加了扩大造价风险。

2.1.2合同签订不规范

由于有的工程招标投标只是走过场,导致不按招标文件和投标文件签订合同情况屡有生,有的甚至干脆搞阴阳合同;也有不少建设项目的施工合同由施工单位拟稿,建设单位及咨询单位审核不认真或缺少技术支撑,致使签订的合同条款文字不严谨、不规范、模棱两可、内容甚至前后矛盾,有的甚至连施工范围、内容和结算方式条款都没有明确约定,给结算审计增加了不必要的工作和风险。

2.1.3施工过程管理不规范

一是现场情况不明,对现场签证的审批流程与责权无制度规定,致使某些签证的真实性、合法性受到影响,因此潜在风险;二是资料管理不善,有的施工招投标工程到审计时建设单位和招标单位两家竟提供不出一份确认版的招标专用图,致使可参照投标价结算的项目缺少依据,有的项目竣工图与事实不符,审计手段的局限性是难以一一发现的;三是项目为了工程进度,大多进行“先斩后奏”未审批先实施,结算时补办签证、软磨硬泡搞人情战拖延审计时间等,反而增加了审计风险。

2.2行业及职业道德的风险点

2.2.1项目参建管理人员职业道德不良形成的风险点

个别建设单位管理人员及甲方代表人员为个人利益所趋, 不顾概算标准及建设利益,与承包商及供应商串通,擅自增加不必要的工作量,提高设备、材料的档次或吃设备、材料费用的回扣,暗下支持承包商哄抬价格; 不良的施工企业伪造假资料、签订假签证、提供假发票,与管理人员串通,这些都制造了风险点。

2.3审计人员自身所致的风险点

(1)审计人员的思想素质差,经不起利益诱惑缺少敬业精神,工作不负责任而造成的风险点。

(2)审计人员造价咨询行业政策水平或专业知识水平低而形成的风险点。由于对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精神吃不透,搞不清施工单位的投标组价所用定额与工程结算的计价标准之间的关系,形成了风险点。

3、工程造价风险控制措施

分析以上的原因可以得知有些风险是可以避免的或者转移的,是可控风险,有些是不可控的,不管可控不可控,都要做好提前的预防和有效规避,控制措施如下:

3.1招投标及定合同阶段

审计单位及人员应提前介入项目前期,制定规范的招投标制度及流程,并在招投标工作中严格执行。及时完成图纸测算并参与审图工作。招标图纸等技术资料要达到施工图的深度,并在审图之后进行。启动招标时要做图纸移交签字手续,并存档。参与对施工单位资格的审查,特别应加强对项目经理能力的考核。对不具备施工资质的单位应排除在入围队伍之外。在招标文件采用综合评标法,合理约定技术标与商务标的得分比例。

招标文件及合同结合工程特点和发包人的意图采用规范文本,明确合同范围、内容及工期,减少或避免承包商在结算时钻空子、做文字游戏。要在招标文件中明确要求投标单位勘察现场,并对措施项目费进行包干使用,风险全部转移。要明确告知各投标人所有的让利应该体现在各综合单价中,禁止总价让利,便于签证变更价格的参照及审定。合同应该包括协议书、专用条款、通用条款及相关附件。并在协议书中明确各文件的前后解释顺序,避免不必要的扯皮。可调价部分风险自留,通过明确合同价、基准价与施工月价格之前的关系,约定主材的风险承担比例,调价方式及公式。避免在价格上涨与下跌时对承包商的调价口径不一致,提高造价。

回标时要特别注重项目经理能力的审查,一个好的有经验的项目经理可以对工程带来很大的节省,减少签证。在合同中可定义不可预见项目的定义及描述,尽量风险转移。回标分析时,对投标单价的不平衡报价要特别留意,可在保持总价不变的情况下,让投标单位承诺个别过高或过低的综合单价调整到合理的价格。签订合同时把承诺及答疑都要放到做到合同中,并明确保修责任及违约责任,约定履约保函和预付款保函,明确把不支付农民工工资作为重大的违约责任,降低履约风险及成本。

3.2施工阶段

审计人员应长驻现场,参与项目过程跟踪,对项目造价进行全过程监控,格监督工程项目现场各类变更、签证。应认真记好施工日记,对进场材料设备的品牌、质量、数量等要认真审核,并对施工进度和完成的形象进度及工作量等重大事项按日记录在案。施工阶段期间人工、材料、机械价格的上涨风险严格按合同的要求进行审核。对履约能力差的单位配合建设单位及监理单位按合同条款进行处罚。

在施工过程中,,一旦工程款超付,施工单位通常是不配合审计工作,造成审计时效的拖延,即使审核完毕,追讨工程款也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要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一方面在签订合同时约束付款比例, ,工程款累计支付不能超过合同总价的80%,必须等施工单位支付了相应的审计费,且水电费、甲供料等财务清算后才能支付最后的款项。

3.3结算阶段

结算时应该严格按合同、招标图、设计变更及签证进行。资料或手续不全的,应该退回。在规定时间之外提交的变更及签证,不予认可,严禁事后补办。设计变更及签证审核时,要仔细与招标图及合同对照,避免重复计算,特别是一些包干的措施项目费,比如临时设施费,签证变更时施工单位也往往会按比例计取。还有就是要吃透清单计价规范,注意清单与定额的计量规则的差别,比如清单计价中土方按实方计算且不考虑放坡的,结算时施工单位往往按实际上报。

结算时还应该注意一些索赔的处理,索赔要严格按合同,确认索赔成立的条件,必要时进行反索赔资料的收集。对施工过程中各施工单位的界面要清楚,合同中应该约定结算审减比例,超过审减部分比例的审计费明确由施工单位承担,避免施工单位乱报,瞎报,以免降低增加各方的工作量风险,相应的也就增加了造价。

3.4、打造复合型专业结构审计队伍。

管理学上认为组织是项目成败最主要的因素。所有完善审计组织功能及结构,最大发挥造价咨询在节约成本上的作用至关重要。

一是改善审计队伍的专业结构,配备的除工程审计专业人员要全面更要专业,土建、安装、装饰、市政、绿化都要设立,可一师多兼但要精通;二是是改善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建立审计人员后续教育制度,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针对工程造价审计工作需要,系统地、有计划地组织高层次业务培训,不断更新专业知识,以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三是加强组织自身职业道德的建设,加强廉洁自律的教育并定期进行360度考核,把考核的结果直接与晋升与绩效挂钩,建立个人诚信档案。四是合同中签订廉洁协议,对合同各方人员进行制度约束。

4、结语

影响工程项目造价的风险无时无刻不伴随这工程项目的推进而瞬息万化,控制这些风险,进而控制造价也不只咨询单位一家所能完成的,也不只是通过条文约束就可以简单搞定的,需要各参与单位的协调、配合与支持,形成科学的制度流程并从上到下的执行。正所谓是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风险把控,把风险控制在事前,转移出去或消灭在萌芽状态,从而取得预期投资效益,达到整个社会的节约。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工程项目建设;质量控制;风险监理

工程建设监理是指具有工程监理相应资质的监理单位受业主企业委托,依据国家有关工程建设的有关法律、法规,经建设主管部门批准的工程项目建设文件、建设工程监理委托合同及建设工程的其他合同对工程建设实施专业化的监督管理。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工程建设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当前在工程建设监理项目实施过程中,一些监理业务最终达到的效果与预期监理计划目标存在一定的偏离度,而工程建设监理面临的主要风险就在于此。这是由于工程建设监理的实现是基于工程建设项目的,是基于和业主方、承包方、设计方共同存在的环境的,不但工程建设项目本身的综合性、复杂性会给监理企业带来风险,项目各参与方也会给监理企业带来风险。为此监理企业必须采取措施,控制风险,在保证自己正常运营的情况下,为工程建设建设项目提供良好的监理服务,助力于工程建设建设的成功。本文为此具体探讨工程项目建设中的质量监理风险管理。

一、工程项目建设中的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是指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实际上就是对工程在可行性研究、勘测设计、施工准备、建设实施、后期运行等各阶段、各环节、各因素的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监督控制。按工程项目施工的阶段性,质量控制可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

1 事前控制

在施工前认真做好施工组织工作,做好技术资料准备工作,做好对原料、设备等质量进行检查和控制工作、做好对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质量鉴定和施工工艺的组织论证工作、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不断完善质量保证体系,认真对待由建设单位组织的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工作。

2 事中控制

积极的对待施工过程中的每一道工序,对发生无法预测的施工质量问题,做到不能在事前控制,但一定要在事中控制,避免施工质量问题的进一步扩大化,造成无法返工或因返工产生很大的经济损失。

3 事后控制

事后控制是指对完成施工、形成产品后的质量控制。应按国家有关的质量评定标准和办法,对完成的分项、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进行检查,才能使整体的建设工程质量让建设单位满意。

二、工程项目建设中的质量风险

结合工程建设监理的实际情况,本文主要从人与物相关方造成的风险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人员的影响

人是指直接参与工程建设的决策者、组织者、指挥者和操作者。人作为控制的对象,是避免产生失误。在施工项目质量控制中,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人对质量的影响:(1)领导者素质;(2)人的理论技术水平;(3)人的生理缺陷;(4)人的心理行为。

(二)材料设备的影响

材料是工程施工的物质条件,材料设备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加强材料设备的质量控制,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是创造正常施工条件,实现投资、进度控制的前提。在施工项目质量控制中对材料设备质量控制应着重于以下工作(1)进行市场调研,掌握材料信息,优选供货厂家;(2)进行合理组织材料供应,确保施工正常进行,(3)加强材料设备的检查验收,严把材料设备质量关;(4)重视材料设备的使用认证,以防错用或使用不合格的材料设备。

三、工程项目建设中质量风险的监理控制

(一)人员的监理控制

一个项目的质量不但与参建人员的技术水平有关,而且与对参建人员的管理水平有关。因为参建人员的构成复杂,他们的工作层面、特点都不相同,只有有机地组合起来,才能使总体技术水平达到最好。

(1)管理层参建人员控制

对于目标各异的管理层人员,首先应采用谈心交流等方式了解不同人员的目标,区分各个目标分别设定激励、约束方式,给予他们充分实现个人价值的发展空间,充分授权、委以重任,发挥其聪明才智与创造性潜能,尽可能少地使用物化条件的约束。注重项目部文化氛围的形成,加强交流,使各领域、各层次的员工、共同发展。如对青年员工,适当调换工作角色,扩展其实践机会以丰富其阅历,并逐步增加其工作担子;对为项目做出突出贡献的员工,采取开会表彰等公开方式使其感到自身价值实现、获得他人的认同;在工作之余适当安排周边观光旅行活动,开阔其视野,帮助其熟悉周围环境,促进相互间沟通。

(2)技术层参建人员管理

与简单的劳动者相比,技术人员具有较高的个人素质,拥有较高的学历,掌握着关键的技术,直接影响着工程质量。所以对技术人员的管理尤为重要。(1)实行弹性工作制。技术人员从事的是思维的脑力劳动,从事的工作是知识需求和技术含量高的工作,所以技术人员的工作,没有固定的工作流程,其生产力指标,主要不是数量,而是质量,固定的工作场所和工作时间对其没有多大的意义,所以应该根据工程项目和技术人员的实际情况制定弹性的工作制;和包含弹性的工作时间、工作办公地点等。(2)建立以能力为导向的薪酬体系。技术人员的成果难以衡量,我们可以根据技术人员的能力建立薪酬体系。胜任力是在工作或情境中产生高效率或高绩效所必需的人的潜在特征。必须让薪酬与绩效挂钩。这就要求企业建立一个完善的绩效评价体系,可采用上级、同事、专家三方评价的方法,力求绩效评价的准确性。

(3)作业层参建人员管理

对于目标较单一的作业层人员,可以建立多种形式的物质报酬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不应仅限于工资总量的增加或减少,可适当以增加补贴、改善劳动条件等目标进行诱导,少批评多赞许,提高作业人员的积极性。

(二)材料设备的监理控制

工程建设中,大量的专业设备以及材料的投入使用,使得设备管理尤为重要。加强设备材料的管理,有助于项目质量的保证,最终使工程项目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1)设备的订购采购管理

任何一个项目的施工,都不可避免地需要采购一些必备的设备,为此,必须首先要把好设备的采购关。采购设备的价格,应根据产品成本的核算,由供需双方商议确定。本着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选优、择廉、货比三家,确定设备的采购价格,保证质优价廉。在选择厂商方面,要严格按照设备采购计划确定的数量、质量、性能等要求,并要求生产厂家严格按技术文件制造生产,保证采购计划的如期落实,规范设备采购、结算等工作程序。

(2)设备材料的现场施工管理

设备材料到场后,由项目设备材料管理部门牵头组织,技术部门、试验部门参加,根据合同要求和装运清单,点验主体及附件数量,检查设备外观质量、标识、使用说明书,调试运转,填写验证记录,办理交接手续。未经调试验收合格的设备不得投入工程使用。主要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和考试,持证上岗,并在设备的明显位置标识管理编号、名称、规格型号、操作人员、状态,检定日期、有效期等。同时设备例行维护管理是设备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设备维护可以消除部分早期故障,发现大部分故障现象,同时可以提高操作人员的责任心和业务水平,延长设备寿命,根据机型和使用现场的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设备例行保养细则,作为操作人员执行例行维护的指导文件,明确什么时间、什么部位要进行维护。其次把例行维护的责任落实,根据项目工程的不同情况,把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人。

(3)设备材料的后期调试验收管理

篇8

关键词:建设工程项目 风险管理 审计

开展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审计既是落实国资委关于“中央企业开展全面风险管理指引”精神的需要,也是建设工程项目安全运行的内在要求,其意义无疑是十分重大的。但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审计是一个全新的审计课题,涉及了多个学科领域的内容,在广泛意义上,风险无处不在,但如果把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审计搞成一个包罗万象的工作,或者演变成其它的专项审计,就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在目前状况下,开展该项审计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工作就是要理顺审计头绪,明确审计的内容和程序,因为这个问题不搞清楚,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审计难免会荒腔走板,或者主次颠倒。

一、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审计的内容与对象

(一)关于审计内容

建设工程项目包括了从规划、立项、设计、招投标、合同、施工、物资采购,以及竣工验收等一系列重要过程,是否每一个过程的风险问题都纳入审计的内容,或者说都作为重点审计内容,这要对项目本身情况、工程项目各个阶段的风险特征,以及风险管理审计的内在要求等方面进行认真的分析。首先,就广泛意义而言,工程项目的规划、立项这二个阶段的风险无疑是工程项目最大的风险之一,但是,这些风险不但受更高层次的发展规划和投资战略决策的约束,而且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制约,项目规划和立项的风险是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必须面临的风险,它不由项目本身的建设或施工过程来决定,因此规划和立项本身不构成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内部审计的内容,而是构成审计过程中需要关注的影响因子。其次,项目设计阶段对工程项目产生的主要风险是项目的设计标准问题,它影到项目的防灾抗灾能力和投资收益能力,而设计标准又主要受项目规划(地方经济发展有联系)和立项的约束,因此,项目设计标准也不构成项目风险管理审计的主要内容,但是否按标准进行设计是审计关心的主要问题。另外,项目设计在整个建设施工过程中具有较强的动态特征,所以涉及到项目设计变更和设计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是审计的重要内容。

根据前面的分析,这里可以对建设工程项目风险作如下定义:它是指建设工程项目从设计、招投标、合同、物资采购、施工、竣工验收等这一系列过程中,由于未来的不确定性对项目的质量、工期、事故责任体系和防灾体系的安全目标的影响以及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这个定义包含了下列几个要点:第一,有限时期;风险发生在项目从设计到竣工验收整个建设施工期间,它不包括项目规划、立项和交付使用这三个阶段。第二,包括了纯粹风险和机会风险;在大部份的文献中,把风险定义为损失的不确定性,排除了机会风险,这与国资委的关于风险的定义有很大出入。第三,强调的是不确定性;对于确定性的损失或收益,就不能再当成风险问题。第四,约束目标的有限性;一方面,每个工程项目从不同的视角出发会有不同的目标,另一方面,对于一个建设工程项目,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上述定义将风险约束于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工期、事故责任和防灾四个基本目标,尽管这四个目标之间会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和交叉关系,但这样定义仍然是有意义的,它不仅反映了建设工程项目自身的特征,也使风险管理审计目标更趋明确。第五,重视法律责任所产生的风险问题;法律责任贯穿了整个工程项目的建设周期。

(二)关于审计对象

首先,要分清风险管理与风险管理审计的区别,也就是说审计的对象是风险还是风险的管理。由于审计本身就具有管理职能,如果不能准确区分风险管理与风险管理审计,难免会使工作重复低效乃至于d俎代疱。按照国资委在“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的第十条要求,具备条件的企业可建立风险管理三道防线,即各有关职能部门和业务单位为第一道防线;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和董事会下设的风险管理委员会为第二道防线;内部审计部门和董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为第三道防线。由此可以看出,风险管理是内部审计部门自身承担的工作之一。内部审计部门从事风险管理,区别在于内部审计是对风险管理的职能部门和业务单位所从事的风险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价,或者说内部审计更强调的是,对这些职能部门和业务单位的风险管理工作中的不确定性进行管理,从这个意义上说,风险管理审计是风险管理的风险管理。因此,风险管理与风险管理审计是同一管理过程在不同层次上的反映。

其次,要注意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审计与建设工程项目审计的区别。建设工程项目审计是对工程项目管理全过程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监督、评价和审核;它强调的是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问题,关注的对象是项目建设过程的中各项经济活动。而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审计强调的是管理活动的充分性、存在性和有效性问题,关注对象是各项经济活动不确定性的管理,以及管理的不确定性问题,它要回答两个问题:一是对项目的不确定性问题是否进行了管理、管理是否充分;二是该项管理自身存在的不确定性是否会导致管理无效。

根据前面的分析,可以作出如下定义: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审计是对建设工程项目从设计到竣工验收整个过程中,以保障项目的质量安全、工期安全、事故责任安全和防灾能力安全为目标,对各种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问题管理的存在性、充分性,以及由于该管理活动的不确定性而产生的管理的有效性问题进行监督、评价和审核。

二、建设工程项目安全风险控制与内部审计目标

建设工程项目具有投资大、建设周期长、专业性强、风险影响面广等特点,涉及土建、安装、信息化与通讯、调试等子项目,对这类项目进行风险管理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对内部审计而言,要想通过审计及时并准确地发现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价值的建议和意见,而在审计过程中又要避免将风险管理审计脱变为一般意义上的审计,这将对内部审计人员提出十分严峻的挑战,从这个意义上说,必须要明确二个问题:第一是项目风险管理的审计目标;第二是项目风险管理的审计框架。

安全是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中心目标,从风险管理的角度看,安全目标约束于下列三个子目标:一是由质量和工期引起的建设项目投资安全风险;二是由施工过程中引起的事故责任安全风险;三是由自然灾害引起的防灾安全风险。这里,各种政治、经济和社会因素导致的风险、立项和设计导致的风险并没有被包括在安全目标的约束条件中,这是因为,政治、经济和社会风险必然会通过质量和工期等途径的传导,从而引起投资安全风险;又如前面所述,立项与设计风险它本身不由项目建设施工过程来决定,因此这些风险因素如果被纳入到风险管理的安全目约束条件中,有可能使风险管理审计演变成包罗一切的审计,进而造成了什么都审,但什么都没有审好的情形。

受投资安全风险、事故责任安全风险和防灾安全风险约束的工程项目安全风险是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内在要求,这也是风险管理审计区别于建设工程项目其它审计的最基本的逻辑关系。因而,围绕安全这个中心目标,紧紧抓做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风险和风险管理不确定性这两个基本内容,建设工程项目内部审计目标必然是:内部审计人员要围绕工程项目的投资安全、事故责任安全和防灾安全这个中心,通过对职能部门和业务单位风险管理活动的存在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监督、评价和审核,及时、准确地向企业管理当局报告有关信息,适时地对从设计到竣工验收全过程各个环节的风险管理措施和控制缺陷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改进措施,协助管理人员更有效地管理和控制各种风险,并帮助企业相关部门和单位有效地担当起责任。

三、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内部审计框架

目前,对于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审计什么,如何审计等等,这些问题往往与项目的常规审计和风险管理职能交织在一起,如果不能很好的设计其审计框架,难免将使建设工程项目审计失去其本来的价值。因此,在设计其审计框架时要遵循下面的指导思想:

第一,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审计要体现综合性管理审计的性质,既要反映L险管理的本质要求,还要突出建设工程项目的内在特征,同时还要突出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

第二,要以便于审计人员实际操作为基本设计目标。

第三,要为企业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提供导向服务。

从前面的定义分析中可以看出,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审计包括二个最基本的要求,一是对职能部门和各业务单位的风险管理活动的存在性、充分性进行监督、评价和审核,它主要考察这些部门和单位对待风险的态度;二是职能部门和业务单位的管理活动本身也具有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可能会导致一个构建良好的风险管理体系失效,必须对风险管理活动自身的风险进行监督、评价和审核,它主要考察这些部门和单位管理风险的能力。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和前面提出的三个指导思想,本文将审计框架设计成由目标、项目流程和风险管理构成的一个三维结构模型,每一个维度由若干个审计元素构成:

目标维(Z轴)是一组由四个审计元素构成的集合:

{质量安全,工期安全,事故责任安全,防灾安全};

项目维(Y轴)是由建设施工流程的六个审计元素构成的集合:

{设计,招投标,合同,施工,物资采购,竣工验收};

风险管理维(X轴)是由风险管理的七个审计元素构成的集合:

{环境,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处置,信息沟通,内部控制,监督改进};

从上面的结构模型可以看出,各个审计元素在空间坐标系中构成了一个复杂的审计网络,网络中的每一个结点都构成了一个审计对象,为了便于实际运用,将三维结构模型划分为审计模块、审计单元和审计点三个层次:

审计模块。目标维中的四个审计元素(安全子目标)构成了四个审计模块:质量安全模块,工期安全模块,事故责任安全模块,防灾安全模块。

审计单元。审计单元是审计模块的基本构成单位,它是项目维和风险管理维中两两元素构成的一个集合。这样,每一审计模块下面都有6×7=42个审计单元,全部四个审计模块共包括了4×42=168个审计单元。如{招投标,风险评估}、{物资采购,风险评估}就是各个审计模块其中的二个审计单元。

审计点。项目维和风险管理维中的各个审计元素,都可以再分解为若干个作业点和控制点,它们的两两组合就是审计点,如在{招投标,风险评估}这个单元中,招投标又是由标底、开标、评标、定标等一系列作业点组成;而风险评估也是可能是由形成多个控制点,如专家评估、业务部门评估及审计评估等,作业点与控制点两两对应就构成了一系列审计点。审计点是审计框架的最小单位和审计模块(单元)的基本单位。

项目风险管理审计框架的价值在于,首先,它从项目安全的角度明晰了审计目标;其次,它通过对建设周期和风险约束状态的分析,为项目风险管理审计界定了明确的审计范围;第三,它从建设项目的三个维度出发,把项目风险管理审计划分为三个清晰的层次,为审计人员厘清审计思路、找准审计要点提供了可供依据的审计路径;最后,这一框架为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和业务单位绘制了一张全面的风险控制图,使风险管理人员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不必要的重大疏忽和遗漏。

四、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审计的思路与路径

前面构建的项目风险管理审计框架由4大审计模块、168个审计单元、以及成千上万个审计点构成,要对每个审计单元和每个审计点都进行审计既无可能,也无必要,特别是像大型基础设施如电网建设这种类型的工程项目通常集成了多个不同专业的子项目,通常会包括土建工程、安装工程、信息工程、调试等子项目,使电网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审计工作更趋复杂。同时必须看到,项目风险管理审计具有综合性审计的性质,但它不是全能审计,项目风险管理审计应当遵循它内在的要求和逻辑关系。因此,如何运用审计框架,提高审计效率是个必须要解决好的问题,这需要在框架的基础上设计审计的思路和路径:

首先,根据审计的时间点来决定项目风险审计框架的运用,并编制审计方案。由于建设工程项目的建设周期长,在不同时间段上的风险形式与特c具有较大的差异。事前审计、事中审计和事后审计要根据不同阶段的风险状况,对框架中的审计模块、单元及审计点进行筛选,抓做主要矛盾并在审计方案上要区别开来。

其次,要对项目风险进行预估。风险预估考验审计人员的专业判断能力,风险管理审计的专业判断需要根据风险管理审计的重要性问题,依照风险管理原则、方法,按风险管理目标的要求,运用专业方法对机构风险的范围、识别、评析、管理和处理方法等方面进行查证与鉴别,对风险管理及处理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作出评价,捕捉风险征兆。缺乏风险预估的情况下筛选审计框架中的内容可能会导致重大审计风险的出现。在风险预估之前,审计人员要做好知识和信息二个准备,知识准备包括审计专业知识和工程专业知识,信息准备包括各种历史档案和前期审计调查内容等。

第三,要对风险进行分级分类处理。在风险预估后紧接着要根据风险管理的目标和要求对风险进行分级分类,风险分级可用风险发生的频率和危害程度为主要指标,将风险分为若干个等级;风险分类比较复杂一些,选取的指标不同,分类的差异很大,一般可按风险处置方式分类,如分为自留风险,规避风险、转移风险等;也可以项目的分部工程或单位工程把风险分为土建工程风险、安装工程风险、信息工程风险等。风险分类指标的选取无一定之规,但要紧扣目标。

风险进行分级分类的重要作用之一是在控制审计风险的同时,能够将审计框架中的审计数目最大程度地缩减下来。

第四,在运用项目风险管理审计框架时,可采取“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审计路径进行,所谓“自上而下”的审计路径,是指根据风险预估和分级分类后,先确定主要的审计模块,然后向下进一步确定审计单元和审计点;反之就是“自下而上”的审计路径。两种不同的审计路径反映了两种不同的审计思想,前者重视不同风险的相互作用,审计思想重在“面”上的控制,后者则关注重大的和关键的风险点,审计思想重在“点”上的控制。

最后,撰写审计报告要围绕项目安全这个中心,从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和业务单位对待风险的态度和管理风险的能力这两个方面开展监督和评价,实际上,风险管理的存在性和充分性反映的是一个态度问题,而有效性反映了能力问题。

五、风险处置的审计

风险处置是风险管理流程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我国开展风险管理的时间不长,企业在开展风险管理时更多的注意内部控制问题,或者把风险管理等同于内部控制,因此内部审计的重心往往也在内部控制方面,虽然出现这种情况可以追溯到相当多的合理成份,但如果不重视风险处置环节的审计,则风险管理审计与其它的常规审计就会出现趋同现象,浪费了审计资源,从这个意义上说,风险处置的审计是风险管理审计的主要内容。国资委的《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第二十六条,具体提出了风险承担、风险规避、风险转移、风险转换、风险对冲、风险补偿、风险控制等七个措施。这里将建设工程项目风险处置措施归为风险规避、风险自留和工程保险三个类型,内部审计人员要对这三种类型要作出如下评价:

第一,对采取某类风险处置措施的依据作出评价;

第二,对采用某类风险处置措施的具体方式作出评价;

第三、对采用某类风险处置措施的影响作出评价。

由于信息不对称,保险公司在承保工程项目风险的意愿受到很大的制约,可能会造成保险合同不公平现象,在可能的情况下,由保险经纪公司承揽工程保险中介服务的情况会成为常态,因此,将保险经纪服务也要纳入审计的范围。另一方面,风险管理的内部审计报告能很好地起到信息沟通作用,也为保险人和被保险对象之间搭建相对公平的平台。

上面关于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审计是从它的一般属性上展开论述的,具体到不同的项目,其风险点的重要性排列会有差别,风险管理的目标也不尽相同,因此在审计的程序和方法上要有所区别,但其基本的审计框架是可以相互套用的,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对某些工程项目,如电力工程项目、水利工程项目等,一旦出现风险事件发生,则有可能就是社会风险事件,理所当然地要提高风险管理目标的约束条件,在项目风险管理审计框架中的目标模块就要有相应的调整。

在审计实践中,往往遇到的情况是十分复杂的,在一个项目的风险管理审计前,对各种可能的情况事先作出估计,同时制订周密完整的审计方案和计划是审计工作成功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国资委“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2006年发

[2]美国coso制定.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3]卓继民.现代企业风险管理审计[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

[4]谭丽丽.固定资产投资控制与内部审计[M].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

[5]蔡春,赵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论[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

篇9

关键词:建设工程 风险对策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建设工程项目由于工期长,投资大,参与主体多,组织关系复杂,在实施过程中不确定性因素很多。建筑工程项目风险应对策略多种多样,本文从风险防范、风险控制、风险自留、风险利用和后备措施五个方面进行具体的分析。

一、建筑工程项目风险防范

建筑工程项目风险防范就是事先提高建筑工程项目防御风险的能力。通过对以往类似项目的经验和对项目风险事件的把握,事先从制度、管理、组织等方面,提高项目防御风险的能力。

(一)风险防范的手段

风险预防通常采用有形的手段和无形的手段。

l.有形的手段:如技术法。

2.无形的手段:如程序法。

二、建筑工程项目风险控制

建筑工程项目风险控制是采取各种技术和方法以减少项目风险发生的频率同时降低项目风险损失的严重性。

(一)风险回避

指当项目风险潜在威胁发生的可能性太大、不利后果也太严重又无其他策略可应对,主动放弃项目或改变项目目标与行动方案,从而规避风险的一种策略。

考虑采取此种方法的情况

某风险所致的损失频率和损失幅度都相当高

应用其他风险管理方法的成本超过了其产生的效益

采用这种控制方法的时机

项目决策阶段

采用这种控制方法的利弊

项目管理者回避了风险,避免了承担风险造成的损失

也使项目管理者失去了可能从风险中获取赢利的机会

(二)风险损失控制

损失回避试图在项目系统内割断入和物与危险的联系,消除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常用回避形式有两种:一、完全拒绝承担风险。二、抛弃早先承担的风险。对损失控制的分析方法有:1.根据控制目的,损失控制可以分为损失预防和损失减轻两种。前者以降低损失频率为目的,后者以缩小损失幅度为目的;2.根据措施的性质,损失控制又可分为工程物理法和人们行为法。前者以消除风险的物理性质为控制着眼点。

(三) 风险分散

风险分散是指通过增加风险的单位以减轻总体风险的压力,共同分摊集体风险,从而减轻风险的可能后果。常用于承包工程中的采购和分包,如:企业内部扩张,增设实体以分散风险;企业兼并从而加大风险承受能力;多揽项目、广种博收可避免单一项目上的过大风险;承包工程付款采用多种货币组合;工程联合承包。

(四) 风险转移

风险转移是指承包商不能规避风险,风险转移到了其它学科来承担,是指转换风险。风险转移一般指的分包商和保险机构。风险转移的风险金额大或中等风险事件。

1.非保险风险转移

非保险转移的主要形式是通过合同,很大一部分项目风险,一些分包商和供应商的生产要素,如业主,承包商,承包商的分包商,供应商的供应商总。非保险转移主要有:担保合同,租赁合同,合同,转包,不承担任何责任合同,合资,股份制等。

2.保险风险转移

购买保险是另一个主要手段转移风险,保险合同,承包商将面临的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承担。

三、建筑工程项目风险自留

风险自留又称风险自担,就是由企业或项目组织自己承担风险事件所致损失的措施。

风险自留的原因:1.估计风险损失不大;2.费用低于购买保险的支出,作为经营费用的一部分;3.没有预测到风险的存在,被动自留。

从风险主体的承担意愿出发,风险自留又可分成两大类。

1.主动风险自留。对某些风险,在识别风险及其损失,并权衡了其他风险处置技术后,主动决定自己承担风险损失的全部或部分,并适当安排一定的财力准备。

2.被动风险自留。是指没有充分识别风险及其损失的最坏后果,没有考虑到其他处置风险措施的条件下,不得已由自己承担损失后果的处置风险的方法。

对风险自留可采取的具体措施有:

1.将损失计入当前发生的费用;

2.建立内部风险基金;

3.建立外部风险基金;

4.借入资金。

四、风险利用

正如之前所提到的,风险有两种:一种是纯粹的风险,这种风险可以引起或导致任何损失,另一种是投机风险,有可能造成的损失,也有可能获利的机会。风险利用仅针对投机风险,指利用投机风险提供的可能机会谋利。投机风险是指投机风险和利益的人,可以使用的风险。我们所谈论的投机,不是不择手段寻求利益,但要充分利用的机会来谋取利益。

(一)风险利用的可能性

1.风险的两重性;

2.风险的可变性;

3.风险可能成为索赔的合法动因。

(二)如何利用风险

1.首先要分析风险利用的可能性及其价值;

2.其次,要计算利用风险的代价,并评估自己的承受能力;

3.然后,制订策略和实施步骤。

4.密切关注风险因素的变化,及时因势利导。

因此,在考虑使用一个投机风险,首先应该分析其利用的可能性和增值的可能性,和使用的风险成本,风险评估自我能力,在此基础上,积极地把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从而成为利润的源泉。

五、后备措施

确定风险规避对策后,必须考虑后备措施,一旦项目实际进展与计划不同,可采取后备措施,以确保项目实现预定的目标。工程项目后备措施主要有三个方面:

1.费用后备措施

主要表现在预算应列入单独预算计费,准备的资金主要用于项目统计的准确性,弥补错误,遗漏和其他不确定性。

2.进度后备措施

对于项目进度方面的不确定因素,项目各有关方一般不希望以延长时间的方式来解决。

3.技术后备措施

技术后备措施专门用于应付项目技术风险,它是一段预先准备好了的时间或一笔资金。当没有出现预期的情况下,需要采取补救措施,将利用这笔资金或时间。

总结做为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的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是衡量项目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甚至决定着工程项目是否成功,对项目风险进行有效地识别、分析、评价和控制对项目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通过系统的梳理和探讨建设工程项目风险对策,总结出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主要风险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了具体的控制对策,希望能对管理和控制类似工程的风险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参考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基于模糊灰色理论的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学位论文]胡春兰,2010年,长沙理工大学

【2】工程项目投资风险度量研究,[学位论文]郭庆军,2007年 西安工业大学

【3】刍议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风险防范,《科技信息(科技教育版)》,2006年,张轶群运用项目风险管理系统模型进行项目风险管理

篇10

关键词:工程项目;招标活动;风险分类,控制措施

0 前言

随着国民经济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国内建筑行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建筑施工企业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化。招标活动是建筑工程项目的重要内容,在确保建设工程的经济效益和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优化配置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提到的作用。目前,招标风险控制一直是建筑单位重点关注的焦点问题,自招投标制度的法律规定实施以来,建筑市场得到了一定的整顿,建筑领域的腐败现象有所建设。但由于我国招投标制度起步较晚,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作为保障,加上部分建设单位的招投标法律意识淡薄,招投标管理水平低下,招标活动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严重影响到我国建筑行业的经济效益及良好发展。因此,加强招标风险控制措施的研究力度就显得十分有必要了。

1 国内外对建设项目招标风险防控现状

1.1 国外研究现状

早在70年代,许多发达国家就注重招标风险分析和防控,防范意识强。他们认为,任何工程都存在不确定性,会产生风险,无论约定风险由谁承担,最后一般都是由建设单位承受,会影响投资及效益,因此需对风险进行预测并量化。目前,这些发达国家招标风险防控不仅理论研究比较成熟,而且已初步形成了一套包括发包人、承包人、中介、保险机构、政府的招标风险防控体系。在招标前,对风险进行识别,然后对可能的风险进行分析量化,项目建设单位根据相关数据进行决策,决策内容包括是否继续投资,如何避免或转移风险等。西方发达国家几十年的实践证明,注重项目建设招标风险分析和防范,对控制工程安全、质量、工期和造价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1.2 国内现状

在我国,由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时间短,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项目招标风险防控体系不健全。①保险公司险种单一,没有完善的保险担保制度,保险费率高。②没有专业的风险管理中介机构。③在行业协会、政府参与项目招标风险管理方面基本处于空白,④现实情况是招标风险不断在发包人和承包人间相互转移,而且发包人对招标风险管理水平较低,承包人对风险承受能力弱。⑤招标受行政干预严重,责权利不清或执行不到位。⑥招标人缺乏市场意识,工程建设项目仍为买方市场。⑦发包人处于主导地位,强行增加霸王条款,这些看似对发包人有利的条件其实是不利的。⑧投标人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项目建设,不顾一切搞关系或低价中标,在建设过程中不断提新要求,人为制造合同变更寻求更多补偿,最终形成招标形式大于实质目的。⑨在工程建设领域出现的贪污受贿、渎职等严重违纪问题基本与项目招标有关。总之,我国招标法律法规还不健全,没有完善的服务机构为项目招标风险防控提供技术支持,项目招标风险管理缺少有效的防控措施。

1.3 国内外现状评述

综上所述,发达国家招标工作起步早,通过几十年的关于招标风险防控策略的研究,相关法律制度健全,风险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工程建设每个环节的风险都在可控之中。其之所以成功,主要得益于西方发达国家进入工业社会早,有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有成熟的招标风险防控服务机构。而在我国,法治还在不断完善中,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间短,结合我国国情,国外项目招标风险防控的成功经验不能拿来就用,只能借鉴,还需根据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系统的项目招标风险防控体系。目前我国各行业专家学者虽已对招标风险防控进行了多年的研究实践,但由于受各种因素制约,仍无行之有效的防控体系,仍存在招标受行政干预过重,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不完善,保险担保机构、行业协会、中介机构在风险管理技术研究开发、风险管理咨询、风险管理技术培训等方面没有各尽其能的问题,因此,构筑我国招标风险防控体系任重道远。

2 工程建设项目招标风险分类

2.1 项目建设单位风险

工程建设项目由于受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因素影响较大,除经常会遇到项目外部的自然风险、政策风险、政治风险外,通常还遇到项目决策和项目建设组织方面的风险。

2.1.1 项目决策风险

项目建设单位是项目建设的主体,也是项目决策的主体,项目前期工作中,在项目选址、确定管理模式,选择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承包单位、供货单位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决策风险。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如何发挥参建单位最大的积极性,实现共赢,如何解决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制定相关解决方案同样存在风险。

2.1.2 项目建设管理风险

项目建设管理风险主要来源于以下方面:

1)政府利用其特有职权干预项目建设,通常是个别领导干预招标定标,要求加快工程建设进度,促进完成地方固定资产投资。

2)企业行政干预严重,再完善的制度不如领导一句话的情况普遍存在,加之企业本身项目管理制度也不完善。

3)合同条款存在缺陷,实际执行中难于操作。

4)大多数工程建设项目进入施工阶段后,就转换成卖方市场,承包人都“亏不起”,亏了就千方百计找任何理由向发包人索要补偿,否则耍赖停工。

5)监理单位没有真正发挥“大监理”的作用,往往只做表面工作,失职严重,甚至串通承包单位给业主造成巨大损失。

6)设计工作深度不够,施工过程中变来变去,有的设计方案过于保守,造成项目投资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