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故事范文

时间:2023-04-21 08:36: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传统文化故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传统文化故事

篇1

1、高山流水,春秋时俞伯牙工琴,琴曲托意摇深,常人难解,仅钟子期能赏。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赞曰:“善哉,娥峨兮若泰山。”伯牙旋又志在流水,钟子期叹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后来钟子期去世,伯牙痛失知音,废琴终身不弹。后人遂以“高山流水”喻知音难遇,也指乐曲绝妙。

2、庄周梦蝶,战国时哲学家庄周主张是非齐一,物我两忘。《庄子》中有一寓言申喻此理:庄周梦见自己化作一只蝴蝶,翩翩飞舞,怡然自乐。梦醒以后,自身依然是庄周。因此说,不知是庄周化为蝴蝶呢,还是蝴蝶化为庄周。后世遂以“庄周梦蝶”比喻人生如梦幻,难以究诘。唐李商隐名作《锦瑟》云:“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诗中额联即用此典。

3、倾国倾城,汉武帝时,协律都尉李延年,曾在武帝前作歌道:“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古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复倾国,佳人难再得。”武帝无限神往,叹息良久曰:“世岂有此人乎?”平阳公主进言,谓李延年有妹,姿容绝代,妙丽善舞。武帝召见,纳入后宫,即后来深受宠幸的李夫人。“倾国倾城”一词,即用以形容女子美貌绝伦,文学作品中引用甚多。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的确,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传承民族传统文化,这是摆在我们这些一线语文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笔者近年来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分作系列。

“三百”系列

《三字经》、《百家姓》是中国古代儿童早期教育的启蒙书,也就是今天说的小学教科书。《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这四本书流行之广,影响之大,可想而知。大约当时凡开蒙的儿童,不论是私塾还是官学,都要先从这几部书读起。明人黄佐的《泰泉乡礼》说,乡学儿童,先读《孝经》及《三字经》,再读《千字文》、《百家姓》、《幼学诗》然后才读《四书五经》。知识要打基础,要积累,一些古代有名的学者,还有当代一些有成就的老学者,都谈到幼年时期读过的这些启蒙书,打下了一定基础,对他们以后一生的学问事业,发生过积极的影响。这些大约就是这所谓的“三百”的基本内容和价值。

一个人的行为习惯往往决定他今后的发展,中国早就有“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的古训;孔子也曾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说明了从小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近代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英国哲学家培根在《随笔录》中谈到:“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

其实在语文教学中,有很多时候都是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行为习惯的培养。我在教学中先后运用《三字经》和《百家姓》进行了尝试。

《三字经》:根据其特点,读起来朗朗上口,且有深刻的含义,我让学生在课前和课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要求每日一句,以固定的学习小组为单位,探究其中的奥秘,让学生自己在活动中进行必要的研究,以加深印象,能够理解内在的故事所包含的深刻为人处事的方式与道理。在语文课前全班一起诵读,再由其中一个小组派代表讲述其中的意思,让全班学生都能明白;在课堂中也能用稳重的故事来诠释《三字经》某句话的意思或用《三字经》的话来总结文章所说的道理;课后积极鼓励学生进行《三字经》的学习,以加深学习,周五专题活动课进行对《三字经》的检测。

《百家姓》:我设计了“顾名思义”的系列活动:“说说名字的由来”,让学生在课前问问父母、爷爷奶奶,他们给孩子取名字的情况,以及名字的含义,从而得出不同时代取名字方法和时代特征。“夸夸我的同姓人”,由学生在课余时间收集同姓名人、伟人的笔名与故事,讲给同学听,增强荣誉感。“仿名家,取己名”,根据自己掌握的名家的笔名,给自己去一个笔名;“制名片,激自我”,用自己的名字或笔名和自己所喜欢的一句名言,做一张名片,来激励自己,奋发向上。

通过系列活动,学生对姓名学的研究有了初步的认识,不但增长了知识,又让他们亲密的接触了民族的传统文化,体会到了其博大精深。

古诗系列

按《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小学阶段学生该诵读98首古诗。为了让古诗的学习和背诵落到实处,从几年前开始,我班在学生中广泛开展了“古诗诵读”活动,采取“不求甚解”与“直面经典”的方式,开展了许多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一周诵读一首诗。充分利用课前两分钟的时间,把“课前一支歌”和“课前一首诗”相结合,各组推选“古诗小博士”引导同学们诵读古诗,每周固定读一首,或指名读,或听读,或一起诵读,到了周五,再由“古诗小博士”来检查同学们的诵读情况,不能达到诵读要求的,还要利用课余时间补上来。一周诵读一首,一学期下来至少可以背诵20首古诗,一年就可以诵读40首,古诗诵读的任务自然是水到渠成。

一月上一次古诗活动课。每个月上一节以古诗为主题的语文活动课,如:漫读古诗园,唐诗拾趣等,已成为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切入点。每当上古诗活动课时,邀请其他语文老师来指点。在上《漫游古诗园》活动时,设计了五个部分:古诗数字园、古诗动物园、古诗植物园、古诗颜色园、古诗四季园,让同学们对含有数字、颜色的诗句,描写动、植物的诗句,赞美春、夏、秋、冬四季的古诗进行系统归类,有效地复习诵读了古诗。

一学期开展一次赛诗会。赛诗会以小组为单位,按学生的特点和认知规律,分别安排不同的内容,如: “古诗,你能背多少”、“古诗巧对接”、“读古诗学成语”、“中秋节赏诗会”、“春联比赛”等。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寓教于乐,既诱发学生学古诗的兴趣,又使古诗教学得到了有益的扩展和延伸,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领域。

一学期举行一次古诗诵读等级考核,由语文老师进行检测。20首一级,40首二级,60首三级,80首四级,100首五级,100首以上为特级。必修内容就是全班学生必须参加“古诗考级”项目,级别根据学生背诵古诗的篇数来确定。

篇3

[关键词]蒙古族;传统服饰;文化传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J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0-0186-01

每个民族都有着自身的发展历史,并在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特定的民族意识形态和文化模式,彰显出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艺术形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一个民族的服饰是其民族文化最集中的载体,服饰的艺术呈现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蒙古族作为北方的一个重要民族,在历史变迁中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传统服饰。对蒙古族来说,传承和发展服饰文化是促进其民族发展,巩固民族凝聚力的一个重要体现,同时,也有利于促进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因此,从这个角度出发,探索蒙古族传统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就有了很强的现实意义。

1.传承蒙古传统服饰文化的必要性

对蒙古族来说,传统是蒙古祖先经过长年累月所积累下来的文化命脉,更是一种宝贵的文化遗产,对蒙古族的存在具有非凡的意义。考虑到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传承蒙古传统服饰文化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民族文化。对蒙古族来说,传统服饰是维系民族生存的一个精神纽带,体现了种族之间的相互认同。而对于外族来说,这种属于民族的传统服饰则是蒙古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一个重要标志,很好的体现了民族的独特性。其次,学术研究的必要。从蒙古族服饰发展的角度来看,不仅有着丰富的内容,也有着悠久的历史,研究蒙古传统服饰文物,整理相关的文字资料,成为一些专家学者的重要任务。然后,社会的要求。世界是开放的世界,文化需要在交流的过程中得到发展,人们对文化的追逐也逐渐转向传统文化层面,希望从传统文化中寻到灵感。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蒙古族的传统服饰文化也是世界的宝贵资源,对蒙古族的传统服饰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国内,如果一些设计师能够将目光转向本土文化,更新自己的设计理念,与民族传统服饰文化符号相结合,创新民族文化的表达方式,那么设计出的产品将更具有竞争力。[1]最后,蒙古族传统服饰文化发展的现状不太乐观。蒙古族的传统服饰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但是,民众对这种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并不高,相关的文化保护政策也难以得到落实。

2.蒙古传统服饰文化发展的现状

对蒙古族人民来讲,其文化的核心内容是蒙古族的传统服饰,因为蒙古族的服饰承载了蒙古人民的意识形态、审美趋向、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但是,随着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其服饰也在悄然变化着,并融入了现代社会发展的各种理念,促使蒙古族的传统服饰紧赶当下的服装潮流。当然,这些变化的产生具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就是蒙古族传统服饰功能的转变。时代在进步,社会环境也不断发生着变化,逐渐削弱了传统服饰以往的功能。在一些国家和地区,人们在重要的节日庆典穿上自己的民俗服装,在民族文化的宣扬和交流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一些国家,人们为自己的民族服装注入了现代化的元素,只是保留了传统服饰的一部分特征。在新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影响下,厚重、宽大的长袍已经不适合蒙古族人民的日常生活,因此,服饰的变化也成为一种必然。其次,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从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蒙古族人民对其服饰的态度。仔细审视现在蒙古族人民的服饰特征,女袍的款式已经发生了变化,并融入了西方的裁剪工艺。第三是服饰面料的变化。基于传统的观念来看,其民族服饰的面料主要是皮革、毛呢、裘皮、锦缎等。正是由于这些具有民族特征的服饰材料,蒙古族服饰才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格。[2]但是,受到服饰成本以及穿着便利化的影响,那些传统的服饰面料应用的较少了,替代它的是一些常规面料。最后,传统手工艺的衰落。在现代经济快速发展的境况下,一些民族的传统技艺也逐渐流失,那些复杂的服饰制作工艺也渐渐衰落,甚至在某些地区已经消失。另一方面,现代的年轻人对这种传统的民族手工艺持漠视的态度,致使民族传统工艺没有很好的继承人,加深了蒙古传统服饰发展的危机。

3.对蒙古族传统服饰文化传承及发展的思考

蒙古族的传统服饰是蒙古族较为重要的文化遗产,蕴含着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鉴于传承蒙古传统服饰文化的必要性以及蒙古传统服饰文化发展的现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蒙古传统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第一,文物保护。服饰文化的保护是服饰传承的基础,对蒙古族来说,一些珍贵的文物可以很好的见证其民族服饰发展的历史,同时也为民族服饰文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由于服饰文物的易腐坏性,相关的国家文物单位要做好相应的文物保护工作,一些文化部门也要对蒙古族传统的服饰图案、服饰工艺制作等进行发掘和整理,并将其利用影音或文字的形式给保存下来。第二,政府支持。针对蒙古族传统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工作,相关的政府部门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将此项内容纳入年度工作计划中,并以现实为依据,制定出相应的服饰文化保护方针。[3]另外,加大相关的财政投入和服饰文化的开发力度,鼓励服饰文化以及服饰手工艺制作方法的传承。还可以建立健全相关的保障机制,利用一定的法律手段来实现服饰的传承与发展。第三,教育投入。就蒙古族传统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而言,教育是一个必要手段。对此,蒙古族地区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将与服饰有关的专业知识引入蒙古族地区的高校内,例如民族学、历史学、服装设计等。第四,加强对外宣传。基于文化传承的角度,“留住传统”在蒙古族服饰文化的宣扬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而这些不只是需要相关专家学者的参与,更需要民众的努力。因此,可以借助媒体的宣传,多举办一些社会文化活动,例如一些文化博物馆的展览。除了以上这些,还可以以蒙古族 服装设计为主题,适时举办一些比赛活动,或者将其制作为纪录片,通过影视等媒体进行传播。

除了以上的四点,蒙古族人民也可以利用文化产业和服饰创新的方式来传承和发展蒙古族的服饰文化。例如将服饰文化的发展与市场的发展相结合,开拓旅游产业。服饰创新,例如顺应时代的发展,以提升服饰的内涵为主要目的,并结合现代的科学技术制作出具有鲜明特色蒙古族服饰。

4.结语

总的来说,蒙古族的服饰是蒙古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蒙古民族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蒙古族传统服饰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关系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传承蒙古传统服饰文化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并且考虑到蒙古传统服饰文化发展的现状,可以从文物保护、政府支持、教育投入、加强宣传等方面来促进蒙古族传统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并最大程度的实现其服饰文化的意义和功能。

参考文献

[1] 曹莉.对蒙古族传统服饰文化传承问题的思考[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 42(2):5-9.

篇4

摘要:中华文明绵延五千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先人们留下了无数灿烂的文化精髓。先秦散文,诸子百家,唐诗宋词……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子孙,民族精神也在传统文化的积淀中不断传承巩固,中国传统文化是华夏民族精神文明的结晶和体现。

关键词:初中语文 传统文化 语言训练

一、重视传统文化教育

爱国主义情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为浓郁,最为强烈的部分。随着外来文化的渗透,越来越多的中国孩子慢慢也热衷于外来文化,他们吃起了洋快餐,看起了一些外国影视,越来越远离自己的传统文化,甚至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冷漠感。天天唱着意境浅显的流行歌曲,却背不出字字珠玑的古诗文;学生们捧着卡通漫画看得津津有味,却对古典名著敬而远之;传统节日,不知意义何在:民族英雄,不知朝代事迹······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社会,社会道德的缺失、精神底蕴的淡薄无一不和传统文化的逐渐失落有关。站在时代的讲台,如何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在语文教学中更好地向学生实施传统文化的教育,这是我们初中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二、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因素

初中语文教材既是各种语文知识的载体,也是各种文化知识的载体,他的本身就蕴涵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如诸葛亮的《出师表》是古代表疏奏章等政府公文的名篇佳作;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是五言古诗的典范;词与曲,是中国特有的诗歌形式,初中语文教材中也选入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气势磅礴的豪放之作。“记”、“说”、“序”、“论”“铭”等也是古代运用非常广泛的一种文体,如袁宏道的《满井游记》是风格清新的写景小品;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以赠序的形式告诫后生。教材选录了一定数量的具有代表性的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片断:如《水浒传》中的精采片断《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儒林外史》中的《范进中举》等。这些选录的作品代表了我国古典小说的最高成就,不仅显示出中国气派和中国作风,而且充分反映出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小说审美意识和审美特征。语文教师只需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稍微进行课外拓展,传统文化知识就自然而然透渗进学生的脑海里。

三、体会作者的情感

“位卑不敢忘忧国”是南宋诗人陆游一生爱国忧民的真实写照,自己虽然年迈力衰独处孤村,但对祖国并不悲哀绝望,还想着替国家出征防守边关,表达了诗人坚定不移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念。文天祥的《过零丁洋》、王昌龄的《出塞》、龚自珍的《己亥杂诗》等都抒写出了诗人的爱国之情。教学时,我们要让学生在理解诗句意思和时代背景的基础上,深入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感。教育学生学习古人热爱自己的祖国,长大后做祖国的接班人和建设者,为自己的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贺知章《回乡偶书》等作者表现自己对家乡强烈的热爱和思恋之情。宋代词人苏轼的《水调歌头》中,对亲人的关爱思念之情溢于言表,使人感动至极。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等诗都是为朋友而作,表达了朋友间的深厚情谊。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深入感知,领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对他们进行热爱家乡的教育、亲情教育、友情教育等,使之受到感染,进而对学生进行中华文化传统教育。

四、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室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如果学生每天生活在一个充满文化氛围的环境里,耳濡目染,势必更能提高学生的素养。这样就需要我们初中语文教师做一个有心人,教室里的墙壁上布置那些带有传统文化的名人名言,黑板角每日一言,学生课桌右上方可张贴励志语。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还可以配合学校、班主任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和爱好。如学唱国粹京剧,弹拉各种民族乐器,播放古乐、古曲,或利用早读举行古诗文朗诵等一系列形式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熏陶。农村学生也许相对于城市学生来说稍显慢一些,但只要我们持之以恒,营造成一种氛围,就会越做越好。

五、加强语言实践

民族文化蕴涵于民族的语言文字之中,任何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字都是其深厚的民族精神的积淀。它直接与民族感情相联系,构成了维系民族成员的心理纽带,是民族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训练是语言学习的手段,也是文化传承的手段,尤其是那些富有情趣的训练内容,能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祖国语言的美妙。

据说纪昀编纂《四库全书》时,皇上曾命他在纸扇上题字,纪昀写了王之涣的《凉州词》,乾隆一看,沉着脸问:“怎么丢了一个‘间’字?”纪昀接过扇子,看了看,镇定地说:“没有丢字,皇上,这是一首词。”说完,就读了起来——请想一想,《凉州词》少了个“间”字,怎么通过改变停顿变成一首词?通过讨论,学生会发现这样读来别有趣味:“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项训练使学生了解了语言表达的灵活性、语言训练的趣味性以及诗与词之间的区别。

我们还可以利用语文研究性学习或综合性学习、写作的形式,以某个传统节日为契机进行语言实践。在端午节来临之际,引导学生查询和端午节相关的一些信息,如端午节有哪些别名?端午节的来历及与哪些著名的人物有关?你知道屈原、伍子胥的生平事迹吗?端午节有哪些传统习俗?在查询的基础上整理资料、撰写报告,以网页、演示文稿等形式进行交流。还可以看《屈原》、唱《橘颂》、吟诗词、赛龙舟、选艾叶、佩香囊、吃粽子······一个传统节日,从查询资料到实践体验,可以安排一个较长的周期,让学生在实践中学语文,在营造节日氛围的过程中感受特有的民族风情。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如果这些重要的传统节日让我们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有计划地去探究、去实践体验,把地域文化与传统文化结合起来,这样的文化传承更是意义深远的。

当前,我们的语文课程尤其需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也就是需要大力加强对民族优秀文化的理解和吸收,创造和发展。作为语文教师,责无旁贷地应当担起这一份神圣的使命,把民族文化的精髓有层次、有系统、有广度、有深度地渗透在语文教学中,内化在学生的精神中,让优秀的传统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依然绽放着精神之花,民族之魂。

参考文献:

篇5

一、古镇旅游及其文化吸引力

(一)古镇旅游的文化吸引力

古镇旅游是近年中国热门的旅游产品。其主要文化吸引力在于三点:第一,古镇具有寻根溯源的文化作用。古镇代表了农耕文明的生活方式,游览古镇具有了解历史,回望过去的精神象征。第二,古镇是人们对消失回忆的寄托,自建国以来,大量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由于时展的的原因被推倒日渐消失于都市之中。古镇是都市人寻回过往回忆的唯一场所,代表了现代人向往的宁静古朴,受到日渐忙碌的现代旅游者推崇。第三,古镇,具有展示一方民俗风情的价值。古镇中保存完好的历史建筑、原汁原味的民风具有强大的观赏与体验价值,对求知欲旺盛的、具有鉴赏美丽事物欲望的旅游者,吸引力巨大。

(二)古镇旅游的功能种类

古镇旅游中,由于古镇历史功能与现代开发思路的不尽相同,笔者根据的古镇功能不同,将古镇分为以下多种类型:

1、休憩型古镇

休憩型古镇以宁静、淳朴的环境氛围以及舒适的体验为核心吸引力,是古镇旅游最早的形式。以西递、宏村等旅游古镇为代表,常配备住宿、观光、游览体验等多种功能。

2、娱乐型古镇

娱乐型古镇建基于古镇,设立大量的娱乐、餐饮项目,营造热闹的氛围,作为旅游者以及当地市民日常娱乐的去处。以阳朔西街、北京后海等为代表。

3、购物型古镇

购物型古镇主要以大量的特色商铺为特色,为旅游者提供丰富的特色纪念品、当地美食,购物型古镇主要设置在美食、特产极具代表性或历史上商业较为发达的地区,以杭州南宋御街、重庆磁器口等为代表

4、综合型古镇

综合型古镇综合以上各古镇的各种功能,综合了住宿、餐饮、观光、购物等多种功能。综合型古镇由于体量较大,且开发时间较长,基础设施通常较为完善,知名度也会较高。

二、古镇文化与时尚元素背景与运行机制

(一)时尚元素在融合古镇文化的背景

随着经济的腾飞,传统的古镇、江海等旅游目的地逐渐将目标客源转移至青年人群体。经济上,青年旅游者具有出游人数庞大、旅游欲望强烈、消费欲望强经济能力有限等特点。心理与行为上,青年旅游者对自身高度关注、具有对体验项目兴趣高,重思想交流、重视创意、重视差异性等特征。传统“小桥流水人家”的静态农耕氛围对于青年旅游者群体而言吸引力有限。古镇在保育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引入时尚元素,是吸引旅游者,提升旅游者感知与新鲜感的重要手段。

古镇中的时尚元素,指与古镇中原本的生活习惯、民俗无关,却与当今旅游者喜好相结合的时尚项目。如磁器口古镇中的时尚元素主要由大量休憩咖啡厅、部分糅合中西特色的餐饮、以及与古镇文化无关的饰品、时装的购买;北京后海则将原始的老北京的古胡同定位为酒吧集中地等。

古镇文化是吸引旅游者前来的主要吸引力,而时尚元素则使旅游者在古镇中停留的时间进一步加强。时尚元素与古镇文化已经在无形中形成了共生关系。

(二)古镇文化与时尚元素的共生机制

在日渐受到旅游者追捧的古镇中,传统文化与时尚元素共生以日渐成为古镇经营的重要途径。其主要共生机制有如下:

1、常以青年旅游者需求为核心

古镇传统古镇时尚元素与古镇文化的共生,其核心在于青年旅游者的喜好。切合青年消费者求新、求异、爱美、消费能力有限,消费欲望强的经济与心理特征。以北京锣鼓巷为例,青年旅游者、占据了游客总数的80%,也占据了店铺经营者的60%。一方面,锣鼓巷保留了古街道古色古香的建筑外观,保留了吸引旅游者的基本核心竞争力;而在在建筑内部,大量特色店铺以“驴友之家”、“驴友走不动开店”等受青年旅游者推崇的口号、旗号进行营销,打造青年旅游者的喜好的消费氛围,店铺以营造出特色摄影,特色美食等青年旅游者觉得新鲜,但又喜闻乐见的方式,吸引消费。

2、以对传统的有限度还原体验为形式

旅游者对传统环境、传统文化体验的需求,是有限度而非无限的。古镇的风貌与文化是的古镇最重要的吸引力,与当地历史、气候高度相关的的建筑景观与具有强烈当地特色美食、民俗展现、体验使旅游者如痴如醉。然而,受限于目前旅游者重视舒适度、卫生、爱好分享等旅游心理,如将古镇风貌依历史风貌完全还原,农耕文明时期落后的居住环境及相对保守、深沉的文化基调,只能服务于少部分追求隐居避世的游者,不能对多数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同时,反而使旅游者产生对旅游环境的不适感,降低旅游吸引力。

时尚元素以高速、舒适、交互程度等元素填补了有限度传统体验的空缺。以凤凰古城为例,凤凰古城除了凭借的沱江两岸吊脚楼风光吸引旅游者外,全天配备免费无线网络、舒适干净的,服务周到、贴合青年人个性的客栈服务也成为旅游者到凤凰古城不得不尝试的体验服务。

3、以美食打通传统与时尚的壁垒

在以吸引青年消费者为共同目标的共识下,美食作为人类基本需求,常作为打破传统元素与时尚元素壁垒的重要工具。以磁器口古镇为例,以川菜作为消除传统与时尚融合不和谐感的主要工具。自社交网络功能的兴起以来,在社交网络中分享美食的 “吃货”文化正逐渐成为青年人文化的主流之一。

磁器口以大量川菜、重庆小食作吸引大量消费者,以川菜为纽带的古镇饮食是传统与时尚的重要中转地带。每家店铺中,传统工艺制作的酸辣鸡杂、毛血旺、凉皮、酸辣粉作为传统美食的体验窗口,部分店铺在提供美食的同时也为年轻旅游者提供摄影、技艺参与等特色项目,更进一步,不少店铺中,运用现念、外地食材配合重庆、川菜制作的新派菜式,使历史感浓厚的川菜融入时尚元素。磁器口青年旅游者最能接受的川菜中让旅游者感受时尚与传统的交融。使时尚与传统的差异感逐渐减少。

4、衍生创意文化、以及经济附加值

古镇传统文化与时尚元素的共生使原本相互独立存在的文化产生了新的创造力,兼具两者特色的个性化服务也由此诞生,充满古镇风味以及青年群体个性的时尚酒吧、咖啡厅、创意纪念品、摄影对旅游者尤其是青年旅游者产生了重要的吸引力。如磁器口古镇就出现了以“驴友”文化中盛行的“自行付款,自行体验”模式收费的古镇传统项目体验活动,阳朔西街旅游产品价格为桂林市区工艺品的约400%。各种具有创意的的活动正是在这种时尚与传统的文化共生的环境中诞生的。

三、对古镇文化与时尚元素共生的评价与担忧

(一)时尚元素与古镇文化的共生是商业化开发的高级表现形式

以彭小娟为代表的学者认为对古镇的旅游、商业开发将对古镇的本来面貌与文化底蕴造成潜移默化的破坏,李倩等学者则强调了“商业化”与“过度商业化”的区别。笔者认为,古镇中,时尚元素与传统文化的共生的确来源于对古镇的商业开发,但其作为商业开发的衍生物其表现形式却高于商业开发,属于商业化的高级表现形式。时尚与传统的文化共生具有商业开发所不具备的创新性、独特性。这种文化既通过对旧有事物的改进,回应旅游者的需求,也保留了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使传统文化的精髓得以可持续地传承。

(二)避免文化共生趋向同质化的趋势

国内多项研究中曾指出古镇开发中主题单一、重复的问题,田喜洲通过调查指出,不论是江浙沪地区古镇主打的“小桥、流水、人家”,还是西南地区凸显民族风情的古镇旅游,都存在主题雷同的问题。饶世权等更认为,古镇开发出现“复制化”的实质是抹杀古镇的文化特质。

篇6

关键词:蒙古族;传统舞蹈;安代;文化属性

中图分类号:J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2-0148-03

一、安代舞的起源

众所周知,蒙古族的《安代舞》是文明于世界舞坛的群众性的广场舞蹈。如同藏族的《玄子》、达斡尔族的《汉拜》,至今已流传千百年,可谓蒙古族的第一舞。安代舞的起源有三十余种说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说法认为安代最初是用来医治妇女相思病的宗教舞蹈,也含有祈求神灵保佑、消灾祛病之意。那么,笔者认为,安代是由“博”衍化而来的祭祀民俗。

“安代”一词,是由“阿答太”演化而来的,“阿答太”意为“着魔”或“中邪”。过去,在蒙古族居住区,为中邪或着魔的年轻妇女治病,是由蒙古族萨满承担的。蒙古族萨满教的男、女专职神职人员,蒙语称谓分别为“博”和“渥德根”,后来统称为“博”。蒙古帝国建立之后,萨满教曾被认为是国教,享有极高的地位。成吉思汗曾经说过:“蒙古的管制从来以别乞(萨满)那颜(贵族)为尊。被封为别乞的,可以穿长袍,骑白马,坐于上座。”随着蒙古帝国的衰亡和喇嘛教的传入,到十六世纪末,蒙古族居住地区的萨满教终被喇嘛教所代替,藏传佛教――喇嘛教在内蒙古大草原和蒙古族居住地区居于统治地位。据黑龙江省“解放初统计,全省共有大小喇嘛寺庙三十多座,喇嘛仓二十余座,喇嘛四百多人。”据辽宁省《阜新县志》记载:“自明朝以来,阜新先后建筑庙宇三百多处,其中七八处清朝皇帝钦授匾额。”1704年,康熙皇帝御赐金龙镶边匾额的瑞应寺,全盛时期有喇嘛四千余人,素有“东藏”之称。《瑞应寺志》记载:“清朝年间法事活动十分繁荣活跃。当时阜新地区已有大小寺庙一百六十余座,较有名气的有六十余座。”黑龙江、辽宁尚且如此,内蒙古地区的喇嘛教状况如何就可想而知了。在喇嘛教重压之下,蒙古族地区萨满教几乎灭绝,只有内蒙古东部偏僻山区草原上,有少数萨满跳神驱邪、兼职行医。

明末清初,在蒙古族宗教转化时期,东蒙地区的萨满从蒙古族群众治病的需要出发,将过去为人“驱邪治病”的宗教性的“唱安代”变革为民间性唱安代。目前,流行唱安代的地区,除的哲里木盟、昭乌达盟之外,还有辽宁的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吉林的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和黑龙江的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在内蒙古地区,用以治疗妇女患“魔鬼附体”疾病的安代,称为“阿达安代”,用以治疗妇女婚后不育的安代,称为“乌如噶安代”。此外,还有“驱鬼安代”、“求雨安代”等等。在辽宁阜新地区,治疗妇女“魔鬼附体”的安代被称为“苏努斯(幽灵)安代”;治疗妇女婚姻类病的安代被称为“乌日格(婚事)安代。”求雨的祭祀安代被称为“胡都根(井边)安代”;群众在田间自娱自乐的安代被称为“塔然(田间)安代”。“阿达安代”与“阿答太”、“乌如噶安代”与“乌日格安代”,不仅相连,其实质也是一样的。

安代的演唱是无伴奏的,十几个曲牌基本上也是固定的。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的安代,经改造之后,成为单纯的集体群众性娱乐舞蹈,已经失去“阿答太”原意。哲盟、昭盟和辽宁阜新地区的安代,具有较强的祭祀性。将以上地区安代加以比较,不难看出“安代”与“博”之间的传承变化关系。

二、安代舞的表演形式

依据习俗,早期的安代舞表演场地,中间要立一根断轴车轮或木杆,然后以车轴为中心的大场子中“由正向反”方向绕圈踏舞,这与蒙古族的牧猎生产方式和森林草原特殊生态有着密切渊源关系。再进行深层次的推断,可以得出:那是由“巫师跳巫仪式的蹦踏并绕着萨嘎啦格尔树起舞”演化而来的。据史料,在蒙古高原上繁衍生息的各民族均信仰萨满教,并有以日转方向绕树跳舞和举行祭祀礼仪的传统。事实上,这种形式普遍存在于蒙古族人民围猎、用奶油涂抹五畜、缔结盟友等现实生活中大户举办的祭祀礼仪中。如其是,车轴才作为联想和形象思维的产物来代替“萨嘎啦格尔”而竖立。这是因为它具备了以下三个条件:

1、在“居民”定居以前,“明朝时期的库伦旗地面上居住者并非那么多”,因此不存在对“萨嘎啦格尔”的信仰。跳唱安代场时在车轴上系一条哈达,就是在并非信仰之地以此代替“萨嘎啦格尔”的标志。

2、车轴是完全能代替“萨嘎啦格尔”的吉祥物。因为蒙古人自古信奉“万物皆有神”的观念,认为日常生活中主要实用物车辆也有神保佑,便拿黄油加以祭祀涂抹。因此只有天赐的车辆之主――车轴才有资格代替“萨嘎啦格尔”。

3、在竖立车轴中潜藏着迷惑黄教徒的极为巧妙的智慧。此点,我们从“金柱子”一词上即可感悟。众所周知,金子是永不生锈变质的物质,蒙古人民神话金子的这种性能,用它来比喻象征他们心中推崇的永久的、真实的、纯正的事物和现象。把车轴命名为“金柱子”是由于回避被黄教徒易于发觉的绕大树而结盟友的原有仪式的作为。

安代的参加者围成圆圈,右手握一块绸巾或扯起蒙古袍下摆,随领唱(领舞者)边歌边舞。曲调悠扬婉转,韵味醇厚,善于表达情感。唱词内容丰富,活泼生动,富即兴色彩。舞蹈动作主要有:原地踏脚摆绸或向旁轻移;前倾身甩绸立起后向前“小踢步”迈动;边绕圈奔跑边甩绸;连续做“吸腿跳”步并用力向两旁甩绸等。

跳安代舞由每年的秋收季节开始,人们能从傍晚跳到天亮。连续七天,甚至二十一天,最长达四十九天。舞者数目不定,最少十几个人,多达几百个人。跳安代舞的场所是宽敞的平地,翻土三尺,铺上马粪或草,再用湿土盖硬,所以有很好的弹性。场中央埋一空碗,上面架起座车轴,轴顶用布盖紧。传统安代舞中常以歌相伴,歌唱是安代舞的主要特征。安代舞的动作舒缓并和节奏融为一体,跳到时使人们的朝气大发、产生雄伟的姿态,从而有死而复活般的魅力。“踏步”、“跺脚”、“甩巾”及自定围圈是安代舞通常使用的基本舞姿。安代舞在其发展过程中又加入了大量的民歌、好来宝、祝赞词。舞与歌,舞蹈与说唱有机的结合为一体,逐步形成了几十种曲目。安代的音乐曲调风格独特,有强烈的感染力,便于歌手根据不同情景表达不同的情感。安代的唱词除开场和收场部分因仪式需要基本确定不变之外,其它皆不固定。那些才思敏捷、善于辞令的歌手可以尽情地用诙谐幽默的唱词抒感,或赞美,或嘲讽,或嘻笑怒骂,不拘一格。

草原上的安代舞一般要在老安代的带领和指挥下,人们围成圆圈,经常变换舞圈运转方向、速度由慢至快地边唱边舞。参加舞蹈的人们一边挥舞彩巾一边踏足为拍,整个舞蹈虽然动作简单但却不失优美、豪放和抒情。作为伴奏的歌曲其中不时夹入好似呼喊的蒙语,更增添了《安代舞》的民族特色。在人们的歌声、笑声中,舞蹈节奏由慢渐快地进入最后的狂热阶段:老安代和为舞蹈添加乐趣的助舞者一会儿双脚高跳,一会儿蹲下走矮子步,引导着众人不停地在头上摇动彩巾,好似一群纷飞的彩蝶来到了草原。这种发自众人肺腑,期盼病人康复良苦用心下的歌舞,无人不因此而受到感动。也许老安代所以能用歌舞获得治疗成功、驱走妖孽的秘诀也正在于此。

传统的安代从艺术角度来看,是一种以唱为主,伴之以舞蹈动作的一种民间歌舞形式。当进入六十年代以后,安代的发展进入黄金时代。随着舞蹈事业的发展繁荣,在广泛普及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提高。这时的安代按舞蹈运动规律,增加了向前冲跑,翻转跳跃,凌空吸腿、腾空蜷曲、左右旋转、甩绸蹲跺、双臂轮绸等高难动作。舞蹈语汇新颖丰富,具备了稳、准、敏(速度)、洁、轻、柔、健、韵、美、情等审美特征。被各种形式、内容的歌、舞等表演艺术普遍应用,成为比较完善的,能表现传统戏剧心理结构式作品的舞踏艺术。

三、蒙古族安代舞的文化属性

安代舞作为蒙古族的一种古老的传统民间舞蹈,自有其文化属性,即文化性质的归属。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其文化性质归属加以确认或辨别其属性特征。我认为蒙古族安代舞的文化属性如下:其一、狄历历史文化;其二、原始社会文化;其三、草原游牧文化;其四、古朴艺术文化;其五、复合传统文化。以下将逐步展开分析:

(一)狄历历史文化

以语言文化作为切入点,用语系、语族作为类型划分的方法,那么草原民族的语言分别属于阿尔泰语系的突厥语族、蒙古语族和满――通古斯语族。属于阿尔泰语系的各民族,他们都经历过渔猎、狩猎与游牧生活,都曾信仰过萨满教或仍有这种信仰习俗的遗存,随着社会的发展他们先后转向农耕、畜牧或兼营商业。起源于蒙古高原原始人群中蒙古语群体的蒙古民族,北上贝加尔湖原始森林的部分,被称为森林之王,从森林中的狩猎经济,发展成为草原上的牧猎民族。在西伯利亚接触了来自大鲜卑山的拓拔文化,在贝加尔湖接受了来自汉族边缘阴山的匈奴文化,内迁诸狄又带来了中原文化,结合蒙古民族古代的狄历文化,形成了蒙古民族自己的独立文化,和区别于其它北方民族的意识形态。在上,蒙古族的原始信仰是萨满教,蒙古汗国时期才开始信仰藏传佛教;突厥语族的各民族以及东乡、保安族信仰伊斯兰教;只有满――通古斯语族的民族仍有萨满教信仰的遗存。从语言谱系角度,蒙古族源与同属蒙古语族的裕固(恩格尔)、达斡尔、东乡、保安、土族关系最为密切。突厥语族的哈萨克、裕固族(尧乎尔)和满――通古斯语族的满、锡伯、赫哲、鄂伦春、鄂温克族语言关系及族源关系都相当密切。事实上,同属阿尔泰语系的突厥、蒙古为并存共长形成的两个不同的语族,但万变不离其宗,其原始时代形成的共同语言,紧密地联系着两族人民,从语言的角度考察便可得知有些语言既是突厥语也蒙古语,有时也相当于匈奴的遗语。俄国史学家俾丘林就曾经说过:“从蒙古人与通古斯人和突厥人在语言的习惯和文法形式上的一些相似处去观察,就可以发现这三个民族来自一个根源。他们在大约公元前二千五百年前就分为三支。” “蒙古语言在文法上与突厥语言相似,许多字根亦互同。”由此可知,蒙古人使用匈奴语和突厥语是有其历史渊源的。追溯其根源,?蒙古、突厥,分属于白狄、赤狄的狄历一系,与匈奴、鲜卑共为来自蒙古高原的三大系。因此,从文化渊源的角度对蒙古族的传统舞蹈安代舞确定文化属性的话,它必然是狄历历史文化的延续。

系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的蒙古族,在远古时,就有宴会或喜庆节日时会集在某一固定的地方,大家“围绕蓬松树”歌舞的习俗。这种例证在《蒙古秘史》中相当多:如“众达达泰亦赤兀惕每于豁儿豁纳川地面聚会着,将忽图刺立做了皇帝,就于大树下做筵席。众达达百姓欢喜绕着树跳跃,将地践踏成深沟了。”仔细考察上述例证,蒙古部族从远古以来结为安达、继承汗位、举行各种喜筵等大型礼仪时,都有“围绕蓬松树”、“跺脚欢娱”的风习。而这一风习融入了安代并传承了下来。例如安代歌中有这样的唱段:“四个四各地踏脚,踏足四百二十步!……把坚硬的荒地,踏出沟壑来!”显然,这与《蒙古秘史》众所记述的“直踏出没肋之蹊,没膝之尘矣”的风习是源流相符的。绕树跺脚而舞的风习在古代北方民族中普遍存在:匈奴人祭祀祖先时要绕树而舞;鲜卑人秋天之祭绕树而舞,无林木者尚竖柳枝,众骑驰绕三周;突厥人、敕勒人的喜庆风俗中也看到这样的特征,而这明显是狄历文化的遗迹,因此,蒙古族传统舞蹈安代舞应与狄历歌舞文化血脉相联。

篇7

关键词:蒙古族传统服饰文化;产业化;应用对策研究

时下,作为蒙古族文化和草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的蒙古族传统服饰焕发出勃勃生机,活跃在人们的生活中,吸引国内外人士的注意,蒙古族传统服饰的制作行业正走向产业化道路,并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然而,蒙古族传统服饰文化走向产业化的道路上还存在的诸多问题,不同程度地制约着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一、蒙古族服饰文化产业化发展现状

(一)生产规模较小,导致生产效率低

呼和浩特地区从事蒙古族服饰行业的店铺大概有200多家,但是大部分蒙古族服饰行业的生产规模较小,一般是以家庭式的小作坊为主。多数经营者既没有系统学习服装设计理论,也不是蒙古族服装设计专业出身的人,而是来自外地的农牧民或小裁缝。他们中有的人从小跟随母亲学习制作蒙古族传统服饰,有的人在蒙古族服饰店铺中当学徙,学习制作蒙古族服饰。这种家庭作坊式的生产方式,最大的弊端就是,由于规模小而无序导致生产效率低,基本上属于粗放型经营。笔者在调查中,“哈斯图雅蒙古族服饰店”的店主对我说:“曾经艺术团、电视台、学校等机构来我店定制大量蒙古族服饰,但是都有时间限制的。很遗憾的是,我店人手不够,机器设备也少,很难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所以都失去了那么好的机会。”笔者调查中发现,呼和浩特市的很多蒙古族服饰店都存在着同样的问题。即,规模小而无序,导致不能进行流水作业、分工合作、批量生产,难以进行很好的统筹规划,也就难以提高生产效率。

(二)经营方式、经营理念不完善、不规范

呼和浩特市的多数蒙古族服饰店采取的是家庭小作坊式的生产方式,且经营者并不是在学校系统学习公共管理或市场营销专业出身的人,而是来自外地的农牧民或小裁缝。因此,他们经营的很多店铺出现品牌理念、营销理念、服务理念、质量理念、管理理念、创新理念、竞争理念的不完善、不规范的问题。笔者在调查中向很多店主提及“蒙古族服饰店经营理念”问题时,他们都说不清那些理念。其中,有位店主说:“我们不懂那些大理念,我们就是让顾客满意,做好衣服,能赚钱就可以。”从这简单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不少蒙古族服饰店的经营者对“经营方式、经营理念”的意识很淡薄,甚至对此有漠不关心的态度。这也由于他们多年来的生产习惯决定的。即,只是负责制作服饰,把服饰的经营当作是增加家庭收入、提高物质生活水平的一种有效途径。所以,他们脑海中没有创立品牌、保护产权、现代营销、优质售后服务等意识。

(三)人力资源匮乏

呼和浩特市的多数蒙古族服饰店采取的是家庭小作坊式的生产方式,且多数经营者并不是在学校系统学习蒙古族服装设计理论的人,也不是公共管理或市场营销专业出身的人。所以,专业技术娴熟的人才奇缺,尤其是拥有现代的、科学的经营管理理念的人才十分匮乏。调查中,内蒙古电影制片厂西巷的“萨楚拉蒙古族服饰店”的店主说:“目前,最棘手的问题是缺少技术娴熟的师傅和懂得经营管理的人才。现在能雇佣的工人往往是会剪裁的不会设计,会设计的又不会剪裁,而且也不懂得经营管理方面的内容。虽然,那些外出务工的农牧民中有些人受过家族或师傅的传授而身怀绝技,且对蒙古族服饰的设计与制作娴熟,但这类人已经很少又很难能雇上。如今,来店里当学徒的人,主要学到新式蒙古族服饰的设计与制作,而且学的都是用机器制作法。它们很少能学到蒙古族传统服饰的设计与制作,特别是手工艺的制作方法基本学不到。这是因为,短时间内很难学会蒙古族传统服饰的设计与制作的。

(四)旅游资源开发中蒙古族服饰商品开发力度不够

蒙古族服饰文化是发展内蒙古地区旅游业的重要资源,应该充分运用蒙古族服饰文化资源优势来提高内蒙古旅游景点的文化内涵。然而,蒙古族服饰在内蒙古旅游业开发中存在不少问题:

一是质量差。那些旅游景点销售的蒙古族服饰品的外观、材质、做工特别简陋,影响了游客对产品的认可度。

二是没有规范统一的标价。不同的旅游景点,或者同一个旅游景点的不同销售点的同一个商品的价格都不一样,要么没有标明价格而漫天要价,要么标价不合理,这给游客造成负面影响。

三是包装简陋,不能突出作为旅游商品的纪念性、馈赠性与实用性。

四是对外宣传力度不够,很多游客都不了解蒙古族服饰的文化内涵、艺术韵味、审美价值。这影响了游客对蒙古族服饰的兴趣和购买的欲望。

二、蒙古族服饰文化产业化开发的创新措施

(一)政府统筹规划,扶持蒙古族服饰文化产业化发展

政府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从政策指导、发展规划、信息咨询、产品开发、财政投资、招商引资、市场培育等方面为蒙古族服饰的生产、销售提供服务职能。这样可以使很多家庭作坊可以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也可以提升行业之间的竞争力,提高服饰产品的质量。总而言之,蒙古族服饰的产业化发展是要在政府的统筹规划下,实现由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的模式发展。

(二)树立科学的经营理念,打造蒙古族服饰品牌

如今,蒙古族服饰行业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而消费者也开始对蒙古族服饰产品有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如何面对这些挑战?那就是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打造、培育属于自己的品牌,走品牌发展之路成了蒙古族服饰行业健康、稳定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产品的市场竞争已经演化为产品的品牌竞争。谁拥有了消费者认可的品牌,谁就占领了市场、就能立于不败之地。品牌形象的创立、发展、巩固和保护离不开有个正确的、科学的经营理念。因为经营理念中包括质量理念、创新理念、营销理念、服务理念、管理理念、竞争理念。质量是产品的生命,没有质量的保证就没有产品自身,更没有产品的品牌。创新是创立品牌产品、实施品牌发展战略的最根本的动力和途径。同样,有好的营销渠道、服务态度、管理模式、竞争手段是实行品牌经营的关键所在。

(三)解决好人才支撑问题

目前,优秀服饰文化产业人才的缺乏已经十分明显,人才成了制约内蒙古蒙古族服饰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瓶颈。优秀的服饰文化产业人才需要具备服饰艺术创新和服饰文化产业化管理的素质与能力,或有工艺特长,或有经济头脑,懂得经营管理。解决好人才支撑问题:首先,政府和企业投入更多的资金,要依托高等院校、服饰文化单位、服饰文化专家兴办服饰文化产业的人才培训教育基地,提高现有的从事蒙古族服饰文化人员的工艺技能、市场营销、经营管理等各方面的素质。其次,政府必须不断完善有利于吸引人才的政策措施,要么为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要么采用聘任制、聘请制、挂靠制、合作制、股份制、社会公开招聘、重大科研和技术开发项目进行招标等多种形式积极引进国内外服饰文化产业人才来内蒙古地区从事蒙古族服饰文化产业开发工作。

(四)注重蒙古族服饰文化的旅游开发

蒙古族服饰文化是发展内蒙古地区旅游业的重要资源,应把蒙古族服饰文化的保护与产业化发展要纳入旅游业发展规划。可以有以下几种开发方式。

第一,蒙古族服饰是民族特色旅游产品开发的重要项目,注重开发富有民族特色、艺术特色、具有收藏纪念价值的高质量的民族服饰,充分利用旅游高峰期推销产品。

第二,加大宣传力度,让游客更多的了解蒙古族服饰的文化内涵、艺术韵味、审美价值,增加他们对蒙古族服饰的兴趣,从而增添游兴和购买服饰的强烈欲望。

第三,开发观赏型旅游产品。在旅游景点,举行蒙古族服饰的展览或歌舞表演,并让游客穿上蒙古族服饰歌唱、跳舞、留影,使游客感受到多姿多彩的蒙古族风情活动之中。可以召开蒙古族服饰博览会,蒙古族服饰节日,向游客展示绚丽多姿的蒙古族服饰文化,供游客欣赏。

综上所述,当前社会环境下,蒙古族传统服饰的产业化是保护、发展、弘扬该文化的必由之路。只有产业化,才能促进本民族自身经济和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才能有力地促进在本民族内部大力传承服饰传统;才能有效的促进对蒙古族服饰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才能真正扩大蒙古族服饰的影响力,成为国内外其他民族文化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乌云巴图《蒙古族服饰文化》;

[2]苏日娜《少数民族服饰》;

[3]钟茂兰、范朴《中国少数民族服饰》;

[4]王臂兵、张铭远《服饰与文化》;

篇8

关键词:乔叟;“两希”传统;文化基因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2-0173-02

一、“两希”文学传统

乔叟生活在中世纪一个很不平凡的年代。自13世纪起,基督教大量涌现的布道词和指导忏悔的小册子对欧洲的文化和文学产生了深刻影响[1]。《坎特伯雷故事》里许多引言和故事的内容与形式都明显根源于圣经传和布道词传统,包括对《圣经》文本的大量引用。与此同时,古希腊-罗马文学传统又从未断裂过,中世纪作家们始终自觉或不自觉地在这一文学传统之中接受熏陶,尤其是在人文主义光芒渐盛的中世纪末期,古希腊-罗马文学传统中的写作手法和叙事结构被更明显地运用在作品之中。因此,可以说在体裁结构、故事内容和写作手法等方面,“两希”文学传统都贯穿了《坎特伯雷故事》整部作品。

基督教文学传统中宗教意义和象征意义是处于首要地位的。公元5世纪以后,古希腊的文学文体已经基本被废弃,所以当基督教真正取得了欧洲文化的主导地位,并试图以文学的方式表达和传播信仰的时候,这时期所产生的文学样式势必和基督教的宗教仪式及活动有着密切联系。例如早期基督教文学中“衍文”的创作就是从附加在圣餐仪式之中发展起来的,而“圣歌”作为“衍文”创作的最早形式,又与弥撒中“哈利路亚”的唱和有直接关系[2]。因此,传播基督教的思想和观念,宣扬基督教教义就成为各类基督教文学共同的主题。作为朝圣文学作品的《坎特伯雷故事》,这段包括乔叟在内的30名香客的朝圣旅程同样象征性地体现了基督教思想和《圣经》的精神实质,从基督教的观点来看,人真正的家园是最初的伊甸园。当亚当和夏娃被驱逐出伊甸园后,人们在现实世界里只是为了赎罪,所有的快乐都是虚幻的,转瞬即逝,人类最终的幸福在于天堂。因此,朝圣旅程是灵魂跋涉的过程,最终的目标是回归上帝的怀抱[3]。这段没有返程的朝圣之旅,一方面,象征寻找精神家园的朝圣之路;另一方面,象征人类寻找精神家园的历程本身还远远没有结束,人类回归上帝的路途也还没有到达终点,还面临着重重困难和考验,这一点对于乔叟生活的人欲横流的中世纪时代所具有的象征意义是十分深刻的。因而,《坎特伯雷故事》选择朝圣作为叙事框架的宗教意义和象征意义与中世纪基督教文学是一脉相承的。

《圣经》是基督教的宗教经典,其中的文学原型在基督教文学中一直处于源泉地位,在世界文学中具有跨文化的普遍意义。原型批评大师弗莱曾言:“由于《圣经》具有丰富的原型内容,熟读《圣经》便成为了全面了解文学的必要前提。”乔叟的作品中就有很多《圣经》原型。加拿大学者谢大卫曾言:“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中所有的故事(也许除了牧师的布道文之外)显然都有圣经原型。”[4]由骑士领头讲述的第一个故事是典型的中世纪“宫廷爱情”浪漫故事,同时也含有《圣经》的原型内容。故事讲述的是两个表兄弟为求得同一位公主的爱情而反目成仇,最后其中一人死于非命。这实际上是影射了亚当的两个儿子为了在上帝面前争宠,该隐杀掉了弟弟亚伯的故事原型,讽刺的是人类被赶出伊甸园后的迅速堕落。在“磨坊主的故事”中,那个大学生为了同木匠的妻子勾搭成奸,竟然用大洪水又将来临的谎言欺骗木匠,让他睡到木桶里去。这个故事明显运用了《圣经》中诺亚方舟的故事原型,本来上帝是用大洪水来涤荡人世间的罪恶,是上帝用来拯救人类的[5]。然而在故事中,洪水并未带走罪恶,反而成为了寻欢作乐的工具。洪水故事在这里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暗示当时社会人们灵魂的堕落和丑陋。这些故事与《圣经》中的原型相对应并非是一般意义的巧合,基督教文学作为中世纪主流文学对中世纪作家创作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坎特伯雷故事》很好地印证了这一点。

《坎特伯雷故事》是中世纪英国文学中第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在这部作品中乔叟一改早、中期创作时所遵循的梦幻文学传统,把创作手法转向了现实主义。现实主义这一文艺理论思想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摹仿说”。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诗学》中综合性地提出了“摹仿说”,及至古罗马的贺拉斯同样主张艺术可以创造性地摹仿现实。乔叟就运用了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一开始就为《坎特伯雷故事》营造了一个真实的氛围,为读者呈现了一个以人事为先、俗世为重的广阔而又生机勃勃的现实世界。于是我们真就呼吸到了英国春天的清新空气:“四月里空气温酥雨连连,/滋润三月的干旱到心田。/万物的丝丝茎络尽润泽,/绿翠花红的大地遍新色/……。”[6]优美的诗句营造出逼真的氛围,一下子攫住了我们。而紧接着更为细致入微的肖像描写和每个故事中生动逼真的人物形象塑造更是把已经建立起来的真实氛围向前推进了一步。当英国文学在中世纪走过了四、五个世纪的神话、传说般的王国后,乔叟从古希腊“摹仿说”的文艺理论思想中汲取了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于是《坎特伯雷故事》才会出现众多栩栩如生的平凡人物,具有了浓浓的人情味和发自内心的真实声音。

《坎特伯雷故事》除了从古希腊-罗马文学传统中吸收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之外,同时还将古希腊-罗马文学中“有机整体”的结构传统融入了作品所采用的“框架式结构”之中。有机整体论思想最早散见于柏拉图的《斐德若》篇中,苏格拉底说:“每篇文章的结构应该像一个有生命的东西,有它特有的那种身体,有头尾,有中段,有四肢,部分和部分,部分和全体,都要各得其所,完全调和。”到亚里士多德时,他在《诗学》中对有机整体性进行了更加具体的分析,他认为文学作品要表现完美就应具有结构完整、大小适度和部分与整体及部分与部分和谐等审美特性[7]。亚氏的结构理论是对当时古希腊文学的一个归纳性总结。不难看出,它是一个封闭体系,部分被严格限制在既定位置上。《坎特伯雷故事》对这种集中整饬的结构传统的运用首先体现在“框架式结构”的外在框架之中。古印度《五卷书》的外框故事在开篇之始就已独立完结了,与中框故事具有明显的断裂性。然而《坎特伯雷故事》却将外框故事一直持续到结尾,使整部作品具有了完整性。其次是内框故事与外在框架之间的渗透融合方面,《坎特伯雷故事》使内框故事与外框故事中的人物性格相统一起来,每个故事与讲述人贴合密切,丝毫不显突兀,使得整部作品的内在逻辑性得到了加强。总结起来,《坎特伯雷故事》开篇的“总引”、故事主体本身、各故事前后的引子和尾声以及故事集末尾的作者告别辞,共同构建了一个高度发展的叙事框架。这样,这部故事集再不是像《五卷书》中故事的简单堆积,而是一部被充分发展了的叙事框架凝结成的结构紧密的艺术作品。古希腊-罗马文学的结构传统把作品中所有的故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故事集成为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两希”文化基因

学术界认为“两希”文化是西方文化的两大源头,它们作为文化基因早已深深地渗入到西方文学之中。乔叟生活在中世纪末期,一方面深受希伯来-基督教文化的浸染,基督教的思想和观念在其头脑中已经根深蒂固。另一方面,古希腊-罗马文化在中世纪作为潜流文化力量也一直在滋养着作家的灵魂。

“忍耐”在希伯来人的观念中占有重要地位,《圣经》中对忍耐就有大量的论述。耶稣也曾教导信徒说:“你们常存忍耐,就必保全灵魂。”他本人就是忍耐的最高典范。乔叟作为一个虔诚的基督教教徒,对忍耐这种美德是极为推崇的,在《坎特伯雷故事》中就有许多描述。“学士的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国王娶了一位名叫格丽西达的姑娘为后,却刻意为了试验她的贤德忠诚,三番五次地折磨她。他先后夺走了格丽西达的孩子,又将她逼回家中。整个故事影射了《圣经》里约伯的故事,真正要赞美的就是格丽西达忍耐的美德。“梅利比的故事”里慎子夫人劝诫丈夫要“记取能忍的约伯”,“我们在遭遇孩子死亡,或是损失了世上的财物,都应该一样需要忍耐”,“你应该坚决地自我克制,一定要用忍耐来锻炼你自己”,并且还引用了圣雅各书简中的话“忍耐才是一种完美无缺的好德性”[8]。忍耐(patience)是基督教信徒极为重要的美德,它使人完美无缺,使人能在灾难与磨练中保持坚定信仰。

乔叟一方面宣扬基督教的美德,另一方面也倡导人文主义精神,掀起了英国文艺复兴的先河。《坎特伯雷故事》中展示了中世纪宗教禁欲主义的荒谬,批判了禁欲主义对人性的压抑,大胆地对爱情进行了歌颂,这种反抗力量明显是来源于古希腊-罗马的原欲型文化。在第一个骑士的故事中,阿赛脱就大胆地承认了“爱情才是芸芸众生所认为的至高无上的法律”,“一个人为了爱可以不顾一切”[9]。古希腊神话中对爱情大胆追逐的故事比比皆是,例如阿瑞塞莎的故事中,河神阿耳法斯为了得到仙女猎人阿瑞塞莎的爱情,不惜变作溪流,一路追随忍受了阴间的黑暗,才最终得到了她的爱。又如当小爱神厄洛斯(丘比特)被自己的箭射中后,对人间少女普赛克炽热的爱在他心中复苏,以致于他不顾他母亲的干预和阻挠,鼓起勇气让宙斯给予公正评判。在骑士故事最后的比武竞赛中,乔叟利用隐喻同样表达了对爱神的崇拜以及对爱情的歌颂。在比赛前,派拉蒙向爱神维纳斯祈祷得到公主的爱情,而阿赛脱却向战神马尔斯祈祷比武胜利从而得到公主,最后虽然阿赛脱赢得了比赛,但是却伤重而亡。毫无疑问,向爱神祈祷的派拉蒙最终得到了公主的爱情,两个人相携到老。乔叟将这个故事安排在第一个,绝不是无意为之,恰恰是因为受到古希腊-罗马文化潜流的影响,才在开篇之始利用对爱情的歌颂大胆地批判了中世纪禁欲主义。

《坎特伯雷故事》是一部内容丰富、意义广泛的作品,现实主义、人文主义、世俗化倾向和对生活的歌颂都是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但离开了“两希”文学传统和文化基因,我们就不可能在传统之上真正理解乔叟这部传世之作,以及他对后世英国文学的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5〕肖明翰.《坎特伯雷故事》的朝圣旅程与基督教传统[J].外国文学,2004,(6):93-98.

〔2〕杨慧林.早期基督教文学概说[J].外国文学评论,2000,(3):73-82.

〔3〕向欣.神圣与世俗的朝圣之旅――解读《坎特伯雷故事集》的双重性[J].法制与社会,2008,(32):212-213.

〔4〕谢大卫.圣书的子民――基督教的特质和文本传统[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54

〔6〕屈平.“从心所欲,不逾矩”――乔叟《坎特伯雷故事集》现实主义新论[J].殷都学刊,2008,(2):107-112.

篇9

关键词:古代藏书家;典籍;贡献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2-0247-03

在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留下了无数弥足珍贵的历史典籍。典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是兼有经济价值和精神力量的物品,即一般人所称的物质和精神的结合体。我们将视角固定在图书典籍方面,追溯古代藏书家所承载的厚重的藏书文化,不难发现,藏书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贡献,集中体现在对中国历代典籍的保存、传播及推动学术发展等方面。

一、典籍的保存

中国古籍浩如烟海,很难举出一个确切的数字。对这些历史的重要典籍的收集与保存,藏书家作出了无可比拟的贡献。应该看到,在古代的中国藏书不易。一是政治的原因,数千年漫长的封建统治,历代统治者常视文化典籍为异端,害怕读书人一旦掌握知识,会动摇其统治,故千方百计、不遗余力地摧残藏书事业。肇其始者为秦始皇的焚书坑儒,继之者有隋之焚纬书及两宋时蔡京、秦桧等权臣禁书;至明清时,文字狱迭起,藏书家为藏书甚或有性命之虞及灭族之祸;二是由于兵燹战乱,自汉晋而隋唐五代,迄至宋之明清,长期兵祸战乱,史不乏书;近代由于帝国主义武力入侵,《永乐大典》蒙受英法联军之劫即是一例,余皆历历可按。三是私家藏书还要有充足的资金保证,时常面临家道中落,后世子孙不能继其业以及天灾人祸、水火灾害等毁灭性打击。可以说,藏书家就是在这样艰难困苦的条件下,经千辛万苦,历百难千劫,矢志不变初衷,犹如传递接力棒一样出现了一幕幕藏书家购置、传抄、互借、收藏图书的画面,痴心护藏着中国传统文化。

典籍的保存始现于秦汉时期。综观历代藏书之损毁,往往皇帝内府藏书要比民间私家藏书的损毁更为惨重,因为集中性收藏更易遭集中性损毁。私家藏书由于收藏的分散性,其损失相对来说较小一些。比如,秦始皇当年“焚书坑儒”,活埋儒生数百人,取缔私学和采取严厉禁锢政策,结束了“百家争鸣”的学术局面,使古文化典籍遭受第一次大规模损毁,而“……《诗》、《书》所以复见者,多藏人家”(《史记・八国年表》)。因了民间私人藏书的私密度藏,将大量禁书藏于夹墙、地窖、山洞等处,才为古文化典籍的流传保存了至为宝贵的火种。汉武帝时为充实宫廷藏书和政府机构藏书,广开献书之路,收罗天下图书,征集的主要对象,便是这批民间藏书。“百年之内,书积如丘山。”正是这批珍贵的先秦遗藏,奠定了汉王朝国家藏书的基础,并由此繁衍出以后历代无数的典籍。

再以宋元刻本为例。今天保留下来的数以千百计的宋元刻本,它们中的每一种每一册都是历经众多有名无名的藏书家之手,一代又一代藏书家的努力层层递传下来的,尽管在传递过程中因种种天灾人祸可能损毁惨重,但这恰恰又说明了藏书保存的极大不易与艰辛。

明嘉靖四十年至四十五年兵部右侍郎范钦所建的宁波天一阁,可谓单一藏书楼典籍保存的范例。万历十三年范钦谢世,其长子范大冲继承天一阁藏书,自此时起确立了“代不分书,书不出阁”的严格族规,限制天一阁文献的使用,开始了一种封闭的家族共同管理的管理制度。这固然遏止了天一阁文献信息的利用,但客观上却使天一阁藏书,特别是大量明代地方志、登科录等珍善本比较完整地得以保存下来,这在当今世界仍是独一无二的孤本。当公元16世纪前后建立的著名藏书楼,如祁氏澹生堂,赵氏脉望馆等纷纷衰落后,天一阁却为时人所重。乾隆三十七年,清政府设四库全书馆,向全国各地采访遗书,开始《四库全书》编篡的浩大工程。天一阁族人范懋柱积极行动,概然进呈书籍641种,共5 762卷,率先在藏书人当中做出了表率,是私家藏书楼中进呈底本最多的一家。在他的影响下,进献一百种以上的近十家。如果没有藏书家呕心沥血、日积月累的收管保藏,就不会在当政府需要时,能够如此慷慨地应诏进书呈献阁藏,为《四库全书》的顺利编篡作出巨大贡献,受到乾隆皇帝的直接关注和褒扬奖励。

清末社会动荡不安,战乱兵燹不断。《四库全书》的江南三阁中扬州文汇阁、镇江文宗阁均毁于战火,唯杭州文澜阁虽遭战乱,却因丁申、丁丙二位藏书家“不避艰险,每夕往返数十里,摭拾文澜阁残编”,经钱恂、张宗祥等学者抄补缺帙,终使文澜阁《四库全书》得以恢复原貌。现今的南京图书馆就收有丁丙“八千卷楼”的全部藏书。

此外,为保护藏书的完好,更多的藏书家还从民间汲取智慧、良方,采取各种办法保护所藏,有些方法一直被沿用到今,如古籍的曝书及中草药防虫等。早在宋代,藏书家赵元考即采用寒食面与腊月雪水调和粘书,据说此法可以使书不蠹。明代的天一阁及其他一些书楼则一直采用芸草夹书以防虫。凡此种种,着实荷载了藏书家太多的辛苦与磨难,更折射出聚书的不易与艰难。藏书家大多嗜书如命,出于对书的痴迷和热爱,也许藏书家苦心收藏的目的是为了“子孙宝之”,也许是为了自己学术研究和出版图籍。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书籍是宝,是人们不可或缺之资粮,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书籍是人类知识的宝库,这种共识,往往是促使藏书家长期坚持藏书的主要原因。对于这一点,洪有丰在《清代藏书家考・引言》中有着最好的表述:“各藏书家之经营网罗也,或费手抄之勤,或节衣食之费,得之艰而好之笃,情壹志专,珍护逾甚。储藏、装修一切整理、保管之法,无不加意考察,力求至善。虽聚散无常,而楚弓楚得,苟非绛云之炬,及裹物代薪之不幸,其他大抵转相售购,仍多归于好而有力者之库,其爱昔保护一如前也……故今日之珍藏,实幸往昔藏书家,互相保留,以迄于今也。”

二、典籍的传播

抄录和刊刻流布,是中国古代藏书家传播典籍文化的重要手段。

首先,典籍的借抄、互抄。古代的通讯、交通俱不发达,历代几乎所有的藏书家都有过借抄史。借抄既是聚书方法,也是私藏的利用,很多藏书家都将其藏书借人抄录,互相借抄之风甚盛。他们或亲自动手,或雇人代劳,或抄自官府,或源自私家。通过许多人的碾转借抄,一本书不仅可以化作千百本,而且可以跨越时空的阻隔四处传播。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梁人袁峻“家贫无书,每从人假借,必皆抄写,自课日五十纸,纸数不登则不止”。北周裴汉“借人异书,必躬自录本”,这不仅推动书籍流通,而且也丰富了公私典藏。

宁波范氏天一阁之藏书最初也是通过借抄方式来保存传播乡邦文化的。天一阁藏书的借抄始于范钦,其藏书的一大来源便是向其他藏书家借抄。比如他曾向同里丰氏万卷楼借抄,又与江苏藏书家王世贞订立藏书互抄之约,“以增益之”。据天一阁研究员骆兆平先生《天一阁明抄本闻见录叙》考证,有据可查的天一阁明抄本有1 147种之多,其抄本除少量得自故家旧藏外,主要通过借抄、互抄而得。在范氏族人范光燮任嘉兴府学训导时,为充实府学藏书而抄录天一阁经部类典籍百余部,供士子们阅读。能够完成如此数量的传抄活动,的确反映了藏书家对阁藏文献的使用和传播的慷慨态度。或许借抄的目的是为了丰富自己的著述,亦或是为了增加自己的庋藏,但藏书家孜孜以求、经年累月地抄写,其积少成多、聚沙成塔的威力是何等之大!凭无数双抄书的手生产出无数的抄本书,以至当许多刻本毁灭绝迹时,唯赖抄本的存在而得再续流传。

其次,典籍的刊刻、流布。藏书家刻书应该说是古代中国的一个特色和好传统,它对于中国历代典籍的延续与传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印刷术发明之前,所有的书籍均靠手工抄写,费时又费力,一种书复本很少。雕版印刷发明之后,刊刻书籍便也在私家宅塾流行,历代藏书家中多有热衷于书籍刊刻者,他们既是藏书巨擘,又都是出版大户,利用各自丰厚的藏书,富足的资财刻印了品种繁多、质量甚佳的图书,广为流布。

明代一些藏书家,为了增加收藏、传播典籍文化,他们利用传统的抄录和编纂,更多地运用自宋以来印刷术方面的优势,大量刊刻传播古籍。如胡震亨刊布传播唐诗;臧懋循、赵琦美刊刻传播元杂剧;洪木便刊刻宋元明话本等。值得注意的是,明代藏书家还大量刊刻了丛书。据统计,中国历代所刻印的丛书,总数约在5万种以上,几占中国古籍的1/2以上。因此,明代的藏书家刊刻丛书功不可没。再如,明末藏书家毛晋的汲古阁更是以刻书名闻天下。毛晋三十岁时,为要经营印书业,把田地、质库一时尽售去,以作买书和刻印书籍的资本,陆续买进的珍本书达84 000册之多,建汲古阁、目耕楼以储之,为日后校勘书籍之用。他“夏不知暑、冬不知寒、昼不知出户、夜不知掩扉”地勤奋工作,直到“头颅如雪、目睛如雾,尚忙忙不休”。其刻书流布活动昭示着汲古阁藏书之丰富,所校刻《十三经》、《十七史》、《群芳清玩》、《津逮秘书》、《宋名家词六十一种》等,多以“汲古阁”名义刊行,为历代私家刻书最多者,“于是缥囊缃帙,毛氏之书走天下”。

清代的黄俞邰、周雪客为使珍籍得到广泛传播,在自己无力刊刻的情况下,精心挑选了家藏中罕见流传的珍秘之书96种编成书目,联合向社会公告征求刊刻者,表示愿无偿提供家藏珍本为刊刻底本,有意者可任意选刻一种、数种或数十种,“各随所好,共集大成,不但表彰前贤,抑或嘉惠来者。”这就是著名的《征刻唐宋秘本书目》的由来。该书目自后,响应者众多,纳兰性德刻《通志堂经解》取其22种经书刊行,鲍延博《知不足斋丛书》也选其9种珍本刻之,甚至连皇家英武殿聚珍版丛书也慕名前往,按书目选取了不少史子类珍籍刊刻。确实,在许多的藏书家心目中,刊刻古籍是流布藏书的最佳形式,也是服务社会、流芳百世的至高境界。

三、典籍的完美

为了一种古籍的完美,许多藏书家往往需要埋首故纸,昏天黑地耗费数年的光阴,正是对典籍负责,对子孙负责的崇高的使命感支撑着无数藏书家默默无闻地沉浸于陈编烂简中,从事着这种“为人作嫁”的苦差。明代赵用贤为校五卷本的《洛阳伽蓝记》,先后用了八年的时间,以五种不同本子的校雠,共改正误讹增补遗漏860余字,方使这本不算太厚的书成为完本,其字里行间无不浸透着藏书家的心血汗水。同样为了一种残缺不全的图书能够配成完书,藏书家往往不辞劳苦,遍访各家、书肆,或于杂书中拾遗补缺,或从面铺、街头抢救出被当作废纸的断简残编,使无数珍本能够破镜重圆,完美再现。这种搜访集全、拾残惜书的精神同样值得称道。

四、推动学术研究和文化发展

历代藏书家在藏用结合,推动学术研究和文化发展上有着明显的成效,这主要表现为藏学家在治学探索的基础上,以著述、选集、汇编等形式创造出新的典籍,为民族文化增添新的内容,提供更多积累。仅以魏晋南北朝为例。史学方面,魏晋两代私家写史成风。魏史私作,除陈寿《三国志》外,尚有郭颁《魏晋世语》,孔衍《汉魏春秋》、《魏尚书》、王隐《蜀记》、环济《吴记》、阴澹《魏记》,孙盛《魏氏春秋》等七种。晋史更多有十几种。著述方面,南北朝的藏书家,利用私藏编纂了颇有影响的巨编大著,像南齐藏书家萧子良“集学士抄《五经》百家,依《皇览》例为《四部要略》千卷”(《南史》卷四四《萧子良传》)。梁昭明太子萧统“于时东宫有书几三万卷,名才并集,文学之盛,晋、宋以来未之有也……为《文章英华》二十卷、《文选》三十卷”(《梁书》卷八《昭明太子传》),特别是《文选》一书,这是一部推重文华、精选流别、在中国文学史上深有影响、基本概括了唐以前诗文精华的文学选集,成为百千年来士人必读的文学范本,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

除以上类书、选集外,像刘义庆的《世说新语》、郦道元的《水经注》、刘勰的《文心雕龙》、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等学术名著,也都是藏书家利用藏书的显著成果。

五、典籍的捐公

中国封建社会,私家藏书风气推崇个人私藏和藏家世守。在近代中国,随着近代藏书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传统的守藏观逐渐为藏书家所舍弃,尤其在公共藏书成为近代藏书文化发展的主流时,一些藏书家以出售、捐献或寄存等方法将私人所藏转归公藏。特别是进入现代,以范氏天一阁、刘氏嘉业堂、孙氏玉海楼、黄氏五桂楼等数以百计的私家藏书乃至自家藏书楼的百川归流,说明着中国藏书家钟爱典籍,化私为公的恢弘文化胸怀。

建国之初,范氏后裔公推范若其、范盈笙代表范氏家族将天一阁藏书和房地产捐献给国家,宁波市人民政府接受这一文化宝库,并成立天一阁文物保护所,配备专职人员加强管理。如今的天一阁是一家藏书和学术研究单位,其作为中国现存最早的民间藏书楼,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关注而成为研究的对象。

1950年整整一年,是中国私家藏书捐献最为踊跃的时期。江苏常熟铁琴铜剑楼藏书传人瞿济苍、瞿旭初遵其先父瞿启甲遗志,先后将其家藏宋、元、明善本书籍72种、近2 000册,通过文化部捐赠给北京图书馆;浙江杭州余翼将其父余绍宋所遗寒柯堂遗书和碑贴13 000余册捐赠浙江省图书馆;时任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部长的马叙伦将其在杭州的存书1 944册,捐赠浙江大学图书馆,其中包括稿本、抄本和明刻本90余种;许广平将位于北京宫门口西三条二十一号的鲁迅故居及宅内所藏书籍5 195册、拓本4 030件和其他文献274件全部捐献,后由文物局接受。

此外,像胡朴安、叶景葵、徐行可、李子廉、李文汉、蔡敬襄等人的藏书分别捐入了上海图书馆、湖北省图书馆、云南省图书馆和江西省图书馆等。当然,这只是众多藏书家中的光荣代表,藏书家以自己慷慨无私的壮举为中国私家藏书的历史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六、结语

藏书家的历史作为是一种客观存在,对中国藏书事业的发展起了重要的影响和积极的作用,是中国文化光辉灿烂的一部分,也是世界文明的结晶。如果没有私人藏书家的无私奉献,近代以来各类型图书馆的建立是不可想象的,今天各图书馆引以为荣的古籍善本几乎全部来自私人藏书家的收藏。如若不是私人藏书家的历史贡献,我们又谈何历史与文化的传承?如果没有历代藏书家的劳绩,丰富的典籍文化绝有可能与时俱灭,那么人类就有可能在黑暗中不知要摸索多少年!我们祖国拥有的古籍之多,举世第一,而这些典籍端赖藏书家千辛万苦的护藏而后加以传播,才使中国历史不断,文明始得延续。这也是中国区别于其他文明古国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在这里,引用程焕文教授在“铁琴铜剑楼与中国藏书文化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现存藏书楼联谊会”中的发言词作结语也许最为合适:“历史上的藏书家是中华文化的真正守护者,没有藏书家的世代相守和薪火相传,中国文化与藏书想要传承到今天是绝无可能的……因此,我们应对私人藏书家表示崇高的敬意。”

参考文献:

[1]肖东发,袁逸.中国古代藏书家的历史贡献[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1991,(1).

[2]牛红亮.试析魏晋南北朝的私家藏书[J].图书馆杂志,2003,(6).

[3]徐良雄.天一阁文献信息输出的历史渊源[J].江苏图书馆学报,1999,(5).

[4]任继愈.中国藏书楼[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

篇10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语文;氛围;活动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在对待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道德价值观方面,我们不能有“懒汉思维”。小学是学生价值观和世界观初步发展的时期,所以我们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及时渗透传统文化,这样才能奠定他们的文化底蕴,为进一步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奠定基础。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呢?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进行分析和探索。

一、构建传统文化氛围

小学生通常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我们要想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最好能打造传统文化氛围。如果对小学生提传统文化的概念,对于他们来说就不知如何下手,如果进行耳提面命的说教肯定会激发他们的逆反心理。如果我们通过软硬两个方面给学生构建良好的传统文化认知和感受氛围,就很容易使学生从心理和思想上产生学习的愿望和激情。

1.物质环境

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教师和走廊挂贴精美的传统诗文或者配有名言警句的人物故事画。这样就将抽象的文化说教变成形象的学生喜欢探究的故事,从而激励和鞭策孩子们建立和健全正确的价值观。这就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让学生从小就在传统文化的氛围中成长,久而久之,知书礼节和礼仪仁信就会充盈于胸,让学生成长为儒雅的人才。

2.学习环境

教材是传递知识的载体,当前的小学语文教材中为了拓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遴选了诸多古典诗词、历史励志故事和寓言故事等。我们应该将传统文化学习上升到主观意识上来,充分借助这些传统文化题材的课文,构建良好的传统文化学习环境。

比如,我们可以利用课前几分钟,让学生分享一则成语故事或者诗歌朗诵,以此来帮助学生完善文化积累,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循序渐进的学习态度。另外,针对负载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要激励学生去深入挖掘相关历史背景,如学习《卧薪尝胆》时,不但要鼓励学生大胆分享对应的历史故事,还可以让他们观看相关的历史材料和视频。在这样全方位、多角度的激励下,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好感油然而生,为进一步渗透埋下伏笔。

二、结合传统文化教学

语文教学的目的除了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外,还肩负着培养学生优良品德的责任。中华民族乃礼仪之邦,传统文化在培养人的品德方面有很高的造诣和建树。所以结合传统文化教学,我们不但要在历史题材的课文中渗透,还要能在非历史题材的课文学习中信手拈来。

比如现代寓言故事《三袋麦子》,从字面上看基本没有传统文化的影子。但是如果我们深入挖掘就蕴含着传统文化的思想。古人曾说过“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又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就是告诉我们凡事不能光看眼前痛快,要开动脑筋争取使长远利益最大化,这就是在教我们生活的技巧。故事中的小猪有了就吃,根本没想吃完之后怎么办,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小牛想通过勤俭节约的方法来做长远打算,显然也是失败的,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小猴不但做了长远打算,还寻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可以说小猪和小牛得到的是鱼,鱼总有吃完的那一天,而小猴得到的是渔,是获取鱼的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小猴除了做到长远打算,还将种出的麦子返赠老人,深谙“来而不往非礼也”的传统礼节,所以我们做人遇事也要像小猴一样不但要有礼貌,而且还能深谋远虑。

总之,小学是传承传统文化的第一站,我们一定要根据小学生的实际认知规律以恰当的方式和方法创设传统文化氛围,渗透传统文化道德理念。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一定能找到更多传统文化教育的新方法、新思路,让传统文化的文明之花开遍每一座小学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