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人才培养计划范文

时间:2023-04-21 08:36: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校人才培养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校人才培养计划

篇1

教育部和中央政法委员会在2011年联合了《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对我国高校的法学教育改革提出新的方向,提出要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法律人才。当前,我国高校的法学教育还达不到要求,需要各方配合进行改革,从而为各行各业提供专业的高素质的后备法律人才。

2.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概述

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的重点是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法律职业人才,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法律素养,能过综合多专业的知识解决实际的法律问题。在2011年《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之后,2012年公布了首批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的名单,我国高校的法学专业面临的巨大的改革。

3.当前高校法学教育现状

(1)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内容陈旧。当前,我国很多高校的法学专业仍然采用教师教学生学的单一教学模式,学生被动的输入法学概念,课堂上很少对案例进行讨论和分析,缺少沟通和互动。而教学内容也很陈旧,很多年都不更新,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学生没有兴趣学,导致教学效果不明显,使得法学专业的课程越发的枯燥和无聊。

(2)缺少实践课程设置。虽然,近几年有些高校已经开始重视法律实践课程的设置,开始了诊所式教学、案例分析等课程,但是其效果甚微,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在这些实践课程中,学生只是按照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进行推理和认证,并不能从实际操作出发去解决问题;其次,开设的这些课程并不能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模拟法庭也是事先写好本子进行若干次排练后进行的,并不能激发学生的临场发挥能力和法律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

(3)法学专业准入制度不健全。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使得法律人才的需求加大,高校的扩招加大了法学专业的招生能力。当前,我国很多高校都开设了法学专业,相当多的学校都是大班教学,好几百人坐在一个教室里进行授课,其规模呈盲目性扩张。真正走出校门,走上法律职业工作岗位的人才少之又少。高校的法学专业准入制度亟待健全,以提高法学教育的培养质量。

(4)司法考试的弊端。我国当前仍然通过司法考试来给法律人才发放职业资格证。不可否认的是,司法考试确实使优秀的法律人才脱颖而出,但是其弊端也显现出来。很多学者认为,在司法考试的影响下,高校的法学教育成为典型的应试教育。学生只是获得了司法考试的能力,而并没有获得通过法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法学素养、思辨能力等都被忽视。

4.卓越人才计划背景下高校法学教育改革对策

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

(1)改革课堂教学法,更新教学内容。对课堂教学法加以改革,辅以案例教学法,使学生通过生动的案例分析加强对法律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案例教学法实施过程中避免简单化和形式化,选择的案例要具有代表性,注重推理的过程,并且具有不确定性,可以使学生通过推理,在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同时,要实时关注法学的发展,更新教学内容,和国际接轨,使学生能够不断的学习新的理念,能够和未来的职业更好的衔接。

(2)加强法律实践课程。在课堂教学之外,设置更多的实践课程,通过诊所式教学、模拟法庭等,使学生真正参与其中,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多专业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法律推理能力,注重证据的严密性,使学生能够运用法律推理能力去解决具体的社会矛盾,对其行为做出法律上的认定,证据的合法性和案件的推理保持一致。同时也可以委托法律行业的专家,比如一线的法官、检察官等,为学生讲述实际案例中法律知识的运用,使学生能更好的理解法律知识进而更好加以运用。

(3)提高法学专业准入门槛,完善准入制度。为了更好的提高法学教育的培养质量,应该完善法学专业的准入制度,使真正有法学信仰的学生进入法学专业学习。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法学素养和法学实践能力,教师能够更好的为学生讲解法学知识,照顾到每一位学生,为各行各业提供更加优秀的法律人才。

篇2

关键词: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工程教育

高等工程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科专业在校生规模超过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总数的1/3,因此,在我国,大学国际化很大程度上是工科院校或者说是高等工程教育的国际化。在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教育事业取得了丰硕成果,国际交流与合作对于高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全球化背景以及党的十七大的主导思想“继续解放思想,坚定不移地改革开放”指引下,在国际经济联系与合作日益密切的今天,以工科为主的大学的工程教育如何适应这种开放,如何培养符合国际需求的工程人才是摆在高等教育面前的紧迫问题。现今在各类国际研讨会上,国内外的大学校长、专家等经常共同探讨在全球化背景下工程教育的现状和未来,以及现代大学的发展,并一致认为,在国际经济联系与合作日益密切的今天,如何培养符合国际需求的工程人才是摆在高等教育面前的紧迫问题。经济全球化促成了高等教育的不断国际化,当今大学的工程教育必须考虑到国际化的大背景,必须加强与国外院校的交流项目开展的力度,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培养出符合国内以及国际需求的工程人员。

一、发达国家国际化人才培养措施和启示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全球经济正在形成。它推动了对国际化人才的强烈需求,人才资源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各国都十分重视人才战略问题的研究,并根据本国国情先后制定和实施了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战略措施和各种有效的政策、法规和措施以吸引人才、培养人才以及合理地使用人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因此,比较与借鉴发达国家国际化人才培养的不同模式和成功经验,对于塑造适合我国国情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1.日本:日本十分重视国际化人才的培养。许多高校和企业合作以培养国际化人才为目标并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如短期研修,送学生出国实习;短期留学,派学生出国交换学习;选拔留学,派遣高校管理人员出国学习、培训。高校和企业特别注重培养提高学生或员工的英语交流能力。除把学生或员工派到美国等地学习外,还开展专门语言培训,请来自英语母语国家的教师编写英语教材,发给学生或员工自学;鼓励学生或员工参加英语培训。许多日本企业如日本电气公司开设了国际培训中心,实施国际化教育。对国际企业人员进行语言、国际商务、国际管理、海外工程项目等培训,推动公司国际化进程;对驻外人员进行语言培训、国际实务培训、国际经营培训、外派之前集中培训,形成了较完备的国际培训体系。

2.美国:美国政府,还有高校和企业都十分重视国际化人才引进工作,利用各种机会,采取各种手段吸引外国人才。首先,制定开放的移民政策招揽人才移民。美国政府多次修改移民法,不断放宽对技术移民的限制,明确提出,对于学术、专业上有突出成就的人才,一律优先加入美国国籍。其次,制订优惠的留学政策吸引别国人才。美国各大学相继推出各自的留学教育优惠政策,为来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的外国留学生提供“研究助理”、“教学助理”等带薪的职位,以资助他们完成学业,并为他们的学习和研究提供各种便利。第三,提供优厚的待遇和良好的工作条件抢夺外国人才。美国在高薪招聘人才的同时,还为他们提供充足的科研经费和良好的工作环境,满足科研人员的成就感。第四,实施人才本土化战略,在国外就地取才。美国在海外的跨国公司大力推动公司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的本土化,利用国际人才为公司服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上述各个国家在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模式上侧重点有所不同,但都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成功的探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这无疑对我国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在教育改革方面,教育部门应调整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语言能力,进一步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充实国际化教学内容。即通过加强与国际间优秀的大学进行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管理理念;加大互派留学生的力度;加强与国外跨国公司的合作,进行学生的海外实地培训。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要精益求精,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提高办学水平。聚焦政策和资源,发展和壮大优势学科、特色学科和有潜力的学科,持续地提升学校的学术水平,要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要借鉴国际办学经验,不断创新教育教学理念、方法、模式,培养学生复合型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国际型的专业素养,培养学生创新型的竞争能力,培养具有国际理念的复合型人才,强化师资培训,提高教师和学科的国际竞争力,深化改革,进一步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深化改革,进一步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要全面融入国家和宁波城市发展,发挥高校的知识外溢作用。我校是市属高校,应该为宁波市经济战略服务,为增强宁波的核心竞争力做出自己的贡献,现今跨国工程项目越来越多,工程实践也在全球化。因此,经济全球化的背景必然要求工程教育拓展工程实践的全球性内涵,即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不仅能满足国内工程建设的需要,还应能满足跨国工程建设和他国工程建设的需要。因此,国际化实践能力培养应成为高等工程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目标和内容。我校与德国、法国、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外友好工科类院校之间进行教学、科研、师生互派的合作,为我校培养国际化人才带来了很多直接或间接的利益,开展与国外工科类大学的交流与双边项目,为学生提供了机会,我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这些交换项目,开展海外招生项目;与国外政府、高教部门和私营企业合作,开展海外学术项目、部门发展项目以及合作研究等,加大学生的项目交流活动的力度,以培养属于自己的优秀工程师。

二、我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一些做法

我校是一所工科为主的工程类高等院校,2010年,我校被国家教育部列入首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高校,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土木工程和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五个专业被列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为了更好地实践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海外专业经历背景、创新能力强、实践能力强、专业知识强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根据《宁波工程学院2009~2015事业发展规划》和国家教育部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我校拟定了行动计划和积极有效的措施来实施卓越人才国际化素质培养工程。我校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工程教育资源和高水平的工程教师,组织学生参加境外学习和文化交流等活动,资助学生赴海外企业专业实习,以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学生跨文化交流、合作能力和参与国际竞争能力。支持高水平工程教育的中外合作项目,鼓励使用多语种培养熟悉外国文化、法律和标准的国际工程师。积极采取优惠政策和措施招收更多的境外留学生来华接受工程教育。促进学校工程教育国际化特色的形成,多种形式组织学生接受海外工程教育,分批、分期组织学生赴境外实习;深化与现有国外签约院校的合作,联合培养工程技术人才,互派“专业实习团”等;根据5个卓越工程专业的培养计划,尝试将“3+1”培养模式中的一年实习环节放在海外友好院校进行,请国外教师指导我校学生毕业设计,使学生接触到更广泛的国外资源,设计出更具创新特色的毕业成果;以我校五个试点专业为重点,联合国际交流组织机构,寻找相应专业的实习岗位;扩大对海外专业实习的宣传力度,增强学生的海外专业实习意识。优先资助卓越计划教师到国外知名大学或企业研修。通过派送海外专业实习指导教师,培养一批具有赴海外带队能力及经验的老师,同时将这些老师纳入“双语课程”或“全外语课程”的师资队伍当中,通过实践发展教学。

三、工程类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思路和改革措施:

1.不断更新观念,强化工程教育国际化意识。工程教育观念国际化就是要将本国高等工程人才培养的改革和发展置于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之中,从国际化的视野而非一国的角度对工程人才培养的总体素质进行考查,从而确立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的基本方针和具体的教育措施。更新传统、保守的思想观念,是加快高等工程教育国际化的前提。高等工程教育的重要任务是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建设培养具有国际观念、全球意识和具有国际交流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的工程师人才,培养可在全球范围内就业的工程师人才。

2.加强专业建设,适应国际化需求。在工程类专业建设中,应积极打造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被国际执业机构认可的工程类专业品牌,以增强国际竞争力。要根据本国社会发展需要、国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调整和学校的自身特点,进一步拓宽工程类专业口径,继续强化工程类优势学科,采用信息化、学科交叉、调整合并和设置新的专业方向等多种途径,改造、更新传统工程类学科专业,剔除陈旧、过时的课程内容和专业结构设置,调整专业定位,形成体现学校学科优势、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的工程类学科专业结构。在专业建设中,加强同工程行业、企业乃至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的密切联系,以信息化带动专业建设现代化,以国际化促进专业建设标准化,全面提高工程教育质量,实现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3.提高教学质量,打造一流国际化专业师资。专业教师队伍国际化是保证高等工程教育国际化的最基本条件,是实现工程教育国际化的一条捷径。具有国际专业工程知识和经验的教师可以直接推动教学、科研向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因此要通过聘请有相关专业背景或企业实践经验的外籍专家或教师,担任全外语课程。教师以培养学生的专业英语能力及口语能力为重点。高校还要采取多种形式增加专业教师出国访问和进修的数量,选派专业教师到国外知名大学或企业研修,通过提升教师素质,培养一批能胜任“双语课程”或“全外语课程”的师资,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能力。

4.加强合作交流,多渠道搭建海外实习平台。工程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形式主要包括师生互换互派、学分互认、学者互访、国际合作办学等,通过联络海外友好院校,互派学生实习团赴对方院校进行专业实习,请国外教师指导学生毕业设计环节,使学生接触到更广泛的国外资源,设计出更具创新特色的毕业成果。与知名教育机构合作开拓海外专业实习项目,积极与各种国际交流组织联络沟通,发展海外专业实习项目。

总之,通过推进工程类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可促进学生国际化综合素质的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及有利于个性发展。可深化国际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从而取得良好的办学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张国梁,朱泓.高等教育国际化与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2002,(10).

[2]刘正良.发达国家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2009,(1).

[3]裴文英.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江苏高教,2007,(6).

篇3

关键词:文化产业 人才培养 途径

一、文化产业发展与高校艺术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

文化产业是目前很多国家的新兴产业,同时也是支柱产业。当前,我国正处于优化产业结构的关键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就是大力发展和繁荣文化产业。要发展文化产业,就不得不考虑对于人才的需求。一方面需要很多技术型的人才,比如说动漫、影视、文博会展、设计、文化演出、网络数字、广告等等,另一方面也同样需要管理人才。而这些人才的繁衍点就是在高校。一直以来,高校培养人才的侧重点在于对艺术的创作、理论、表演、以及服务于艺术的本能的培养,而忽略了其市场的营销以及管理能力的培养。目前发展文化产业,急缺掌握艺术技能,同时具备经济管理能力,并且熟悉艺术国际化的全面型人才。因此,为了适应当前文化产业发展的大趋势,高校必须调整原有的艺术人才培养模式,摸索一条适应当前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培养途径。

二、培养适应文化产业发展的高校艺术人才的途径

(一)改革教学方法,拓展艺术类人才培养途径

快速发展文化产业,就需要国家统一制定培训计划,各高校依据其专业特点以及学生自身的特点进行量身定做,做到艺术人才培养的多样化。要达到这个目的,不仅仅需要学生具备足够的专业技能功底,还要在其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扩大知识面,开拓自己的视野,随时关注世界各国的产业发展状况,了解产业行情,为适应全球化发展做准备。此外,要求学生不仅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和艺术素质外,还需掌握一些市场营销以及经营管理方面的知识。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学校需从培养专业技术能力、实际操作能力、艺术创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艺术鉴赏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社交能力等等多个方面并举,而摒弃以前仅仅重视专业技能培养的教学模式。因此要发展文化产业,就必须改革教学方法,拓展艺术类人才培养途径,这样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复合型艺术人才。

(二) 优化艺术类课程设置,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

改革教学模式,首先需制定完整的课程体系。在制定课程体系过程当中,要注重学科的相互包容以及相互结合,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制定设计专业理论课程时,还要考虑到艺术课程本身的特点,开展一些与其密切相关的其他学科。例如音乐课程上就可以开展一些营销学、市场学、公共关系、艺术管理学等选修课。除了这些课程设置以外,还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对学生进行培训,如以专家讲座和素质教育等形式,加强对学生的培养。另外,在课程设置时,还需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习阶段做出科学合理的安排,深入分析各课程间的内涵及内在联系,不把每个阶段的具体教学看做是简单的各门课程的累加,以适应当前文化产业发展方向为导向,有取舍有重点地以能力需求进行整合,以实现教学效能最大化。

(三) 加强和完善师资队伍的配备和培训

目前,我国艺术教育教师队伍水平存在良莠不齐的状况;师资队伍的配备也不尽合理;不同的专业教师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这样就导致了他们的专业性太过于独立。这样的师资状况的后果导致了学生不能接受全面的素质化教育,因此很难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复合型的高级艺术人才。所以,当前加强和完善师资配备和培训的形势已迫在眉睫。不同的高校间教师可以加强合作与交流,以达取长补短的作用。另外,高校还可以聘请一些社会知名的媒体人员或者是艺术团体到校讲座,对教师进行培训,以提供教师队伍的素质。另外,学校还需重视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研究能力和设计实践能力,这三者相互依存,不可或缺。教学能力的提高依赖于研究能力和设计实践能力,研究和设计实践最终可促进教学能力的提高,让教师们也成为真正的双师型以及复合型教师。

(四)大力发展艺术实践教学和艺术实践基地建设

由于文化产业的迅速的发展,培养的人才必须要紧密连接社会的需要,不仅要培养他们的专业水平,还要加强对于艺术的修养以及文化底蕴的渗透,熟悉市场的规律,具备相当好的策划能力以及管理组织能力。所以,实践教学也是艺术教学的重点,使学生在不断的实践过程当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因此,高校不仅要求学生学习琴棋书画的理论知识,还要让其走出课堂,开阔自己的视野,真正的走到社会实践当中。另外,还要加强培养第二课堂以及实践环节,例如开展“校园文化广场”、“三下乡”等;还可进行“院企联合办学”,安排学生到有关的公司进行实习、实训。让学生进行设计训练,让他们逐步从课堂作业转向实践操作,从而在心理上、技术能力上作适当的过渡,培养实际工作经验。

三、结束语

理论的支撑对文化产业的进展是至关重要的,这样一来,优秀高技能艺术人才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高校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柱力量,不仅促进了艺术产品的传播、创新以及应用,而更重要的是还要为文化产业的发展贡献人才。因此,当前高校需调整艺术教育培养模式,拓展人才培养途径,才能培养出一批复合性、高素质的与文化产业对口的高级艺术人才,这才符合当前我国文化产业人才战略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李思屈,李涛.《文化产业概述》[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2]鲁浩.《浅谈文化产业专业人才培养的对策》[J].《新探索》,2011,1.

[3]姚伟均.《高师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现状与创新的思考》[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2.

篇4

【关键词】营销人才;国际化;高职高专;珠三角

一、珠三角地区产业升级提出了国际化营销人才的需求

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席卷而来,世界各国成为国际市场的组成部分,这就要求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要具有国际观念。经济全球化趋势也加大了中国对外向型人才的需求,高等职业教育要同时面对国际和国内两个人才劳动力市场的挑战。职业教育必须适应世界经济竞争发展的态势,才能培养出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人才。日本一位教育学家说,现代大学如果丧失了国际性,就没有了存在的意义。香港大学前校长吴家玮也说过:“一所好的大学在一个区域就等于一条鱼在鱼缸里,拿出来就会死。所以大学必须清楚学校在国家、地区和不同阶段发展的情况。”大力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是顺应时代潮流的举措。

在面向国际市场的珠三角地区,高等职业教育要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需要具有国际的视野,有国际眼光的人才能更好地为地方服务,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进程中逐步推进国际化。广东省制定的《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提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作为首要任务,要重点发展会展业、商务服务业、外包服务业、总部经济和旅游业,全面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支持发展研究设计、营销策划、工程咨询、中介服务等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促进科技服务业和商务服务业发展;打造佛山家电、东莞服装、中山灯饰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品牌,做大做强产业集群。纲要说明,珠三角地区经济的发展,加之产业逐渐升级转型,需要大批掌握营销技能的实战型专业人才,尤其是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化视野的营销人才。珠三角地区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国际化营销人才的培养也是势在必行。

二、当前国际化营销人才的能力缺失原因分析

(一)国际化营销人才的能力要求

通过对珠三角地区20多家企业用人单位营销人才需求的调查,明确了营销具体岗位及岗位群,确定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面向生产制造业、商务服务业、金融业和会展业等,根据企业调研及毕业生就业情况反馈进行岗位分析,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在企业的销售代表、客户服务员及国际营销专员、外贸业务(含跟单)员,其中绝大部分是企业的销售代表。

通过专业岗位及岗位群的职业活动分析,对企业销售代表、客户服务员及国际营销专员具体岗位的典型任务进行了归纳,其中销售代表的典型工作任务分别是推广、督导和策划三个方面。完成这三个方面的任务需要营销人员应具备五种能力,即市场分析能力、谈判与推销能力、公关能力、策划能力、销售管理能力。需要具备的职业态度分别是爱岗敬业、吃苦耐劳、诚信、有责任感、执著、自信、战胜挫折和忠诚八种。客户服务员和国际营销专员要求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同时国际营销专员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英语表达能力,要求学生能够吃苦耐劳,爱岗敬业,富有进取心和责任感,为人诚实。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四个学会”: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和学会生存,作为现代教育的四个支柱。其中学好做事就是要求具有较强的职业能力,职业能力是指运用专业技术知识完成某种特定职业岗位任务的能力,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国际化人才的职业能力包括:(1)市场调查分析能力;(2)营销策划能力;(3)销售管理能力;(4)商务谈判能力;(5)客户管理能力;(6)电子商务能力。

(二)目前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1、目前珠三角地区由于对外贸易的发展,涉外销售、涉外商务、涉外商贸服务等工作有较好的市场需求,但不少高职高专院校没有设置国际营销专业或方向,学生参与考试的职业资格证书也缺乏国际认可度,因此培养的市场营销人才也难以满足国际化市场需求。

2、师资队伍不强,尤其是缺乏市场营销一线工作经验的师资队伍,许多教师主要从事营销理论的研究,较少到企业营销部门任职,导致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不足。

3、外语交流沟通能力不足,主要原因是缺乏良好的英语口语和书面沟通能力。

三、当前珠三角国际化营销人才培养的应选路径

1、建立国际化的意识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实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必须以全球性的眼光审视人才培养的目标,这类人才要具有国际视野,面向世界,努力去了解和掌握本专业领域世界先进的知识和技术,拥有一定的国际营销和WTO惯例知识,能正确地运用外语和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具有良好的道德风貌,能够参加国际市场上的竞争。

2、改革职业教育学制

目前国际上开始呈现职业教育普通化、高教化、终身化、可持续化,珠三角地区的职业教育,也必须考虑国际职业教育的走向,把握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因此必须改革职业教育的学制,对有条件的高职院校逐步实施4年的学制,以后逐步提高学习年限。同时把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衔接起来。

《国际教育标准分类》规定,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修业年限在2-6年间较适宜。我国目前的高职基本上是高中后2-3年的学制,而国际上发达国家的高职已有4-6年学制,有些地区甚至设立了博士课程。在新加坡的中学后教育中,高职与普高允许多次跨越和层层提升。澳大利亚职业资格框架使学习者使学习者实现在普通教育部门、职业教育与培训部门和高等教育部门之间的跨部门资格衔接,有助于学习者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中国台湾的高等职业教育既有两三年的专科教育,又有四年制本科教育,还有在此基础上2-4年的硕士研究生教育和2-6年的博士研究生教育。美国也出现了专业性的护理硕士、社会工作硕士等。德国职业院校的毕业生能够获得综合性大学的毕业生所获得的硕士文凭,优秀的毕业生可以攻读博士学位。

3、建立国际化的质量标准

高职教育要更上一层楼,既要适应地方经济的发展要求,更重要的是按照相关行业的国际标准确定人才培养的规格,才能保证高职教育的国际化标准。要树立新的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观,适应国际化发展的趋势,对人才质量的标准也要国际化。高职教育质量标准的国际化,应当更加注重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与国际教育接轨。如印度国家信息学院与微软、SUN等IT巨头结盟,并推行国际通行的技术等级证书,因此该院培养的软件人才能够适应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需要。

通过与其他国际性高校谈判,建立双边或多边的学习者学历资格和职业资格认证标准以及教育机构资格认证标准,有利于毕业生进入国际劳动力市场。目前我国的学生可以考取“高级营销员证书”、“助理营销师执业资格证书”或“助理职业经理人”中任一种职业资格证书。客观地讲,这些证书的含金量都不太高,尤其不能适应国际市场营销的需求。要尽快开展跨国、跨校学籍、学分、证书、学位的认定工作,使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国际化,使人才具有国际竞争力。目前国内一些院校如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等借鉴澳大利亚TAFE能力本位与国家资格证书制度结合的教育模式,把国际认可的国际营销师职业资格等级证书逐步引入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毕业时能够拿到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等级证书,有利于提高就业竞争力。

为了培养国际市场营销学生的外语水平,可组织学生参加外文辩论、外文阅读等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真正进入一个外语学习环境,真正提高外语交流能力。

4、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当今世界一体化趋向不断加强,为适应经济发展新形势,各国都开始重视外向型职业教育,以国际眼光培养职业技术人才,使其能够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借鉴国内知名制造业企业国际化思路,首先与东南亚国家或地区如香港等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大学合作,待时机成熟,再与发达国家的大学开展交流合作。同时,注重国际化的交流,可聘请一名外籍教师进行一次专业讲座或担任客座教授,聘请一名外籍教授担任英语教学工作;同时对获得副教授职称、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在校工作满三年可有条件的公派出国进修。同时,积极鼓励有条件的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不断积累企业营销经验,提升营销能力。

并积极与跨国公司合作,为跨国公司培养技能人才也成为高职教育国际化的重要路径。与跨国公司合作提升产学合作层次,在满足跨国公司招聘本地技能人才要求的同时,把全球性观念和技能融合到教学、科研以及服务中。

四、结语

要培养国际化营销人才可设置国际化营销专业方向,在课程教学中把国际市场营销、国际招商投标、国际贸易知识及国际法知识等课程纳入专业的教学计划,并在已有课程中增加国际化内容,使学生具有国际意识,获得在国际社会工作中所必备的知识,通晓国际贸易、金融、法律,能够适应外国工作生活环境。在国际市场营销专业方向的课程中,积极开展部分课程的双语教学。并可组织学生参加外文辩论、外文阅读等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真正进入一个外语学习环境,真正提高外语交流能力。

注重国际化的交流进修,引进外籍师资开展专业讲座或担任客座教授,并可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出国进修。积极与跨国公司合作,尽力满足跨国公司招聘本地技能人才的要求,为跨国公司培养技能人才成为高职教育国际化的重要路径。

同时,尽快出台相关政策,等值承认职教和普教学历资格,允许优秀的职教学生报考普通高等院校,拓宽职教出口,对有条件的高职院校逐步实施4年学制,并逐步提高学习年限。

参考文献

[1]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ndrc.省略/rdzt/gggj/dfxx/t20090428_275178.htm.

[2]刘晓玲.发展有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

[3]金依明.构建突出能力的高职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模式[J].辽宁高职学报,2008,9.

[4]高庆.论职业教育背景下的核心能力及其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08(6).

[5]杨欣,刘哲.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9(7)中.

[6]孙文学.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J].职业技术教育,2005(04).

基金项目:广东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珠三角高职高专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08JT008)和中山市教育规划课题《中山市高职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篇5

关键字:音乐;人才培养;基层文化;高等院校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基层文化特别是新农村文化建设蓬勃发展。高等音乐专业院系是培养音乐人才的高地,是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的前沿阵地,在培养基层文化人才方向上优势明显,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和义不容辞的责任。高等教育服务地方发展,高校音乐人才培养和基层文化建设密切相关,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共同促进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作为一名音乐专业的大学生,如何在高校学习和基层文化需求之间找到结合点,并且如何找准自己定位,满足基层文化不断发展的人才需要将是本文重点讨论的内容。

一、基层文化建设人才需求现状研究

人才是发展文化建设事业的关键。繁荣基层文化生活、发展基层文化事业离不开一支业务水平高、专业素质硬的文化队伍。目前,全国乡镇街道文化站约3.8万个,占乡镇级区划总数的92%。基层文化队伍总计约391万人。专职人员共24万余人,其中在县级文化馆、图书馆、剧团约16万人,占总数的67%。在乡镇街道文化站8万人,占总数的33%。但就目前而言,基层文化工作人员大多是从其他岗位转过来的,本身对文化工作不甚熟悉,加上自身的文化素质有限,使之难以开展丰富的文化活动。总的说来,目前基层人才队伍普遍情况是:第一、基层工作人员学历普遍偏低,大专本科学历及以上专业人才稀缺;第二、知识结构不尽合理,专业化程度较低,无职称现象明显;第三、年龄结构老化现象尤为严重,已出现青黄不接的断层局面,急需青年人才加入;第四、文化经营管理人才较为缺乏,缺乏懂艺术的高效管理人才;第五、文化人才的流失较为严重,部分专业技术强的人才因为各种原因离开岗位,造成人才缺乏现象严重;第六、没有有效的形式政策来吸引高校毕业生特别是文化人才扎根基层,使得一方面大学生就业困难,另一方面基层文化单位无人可招。以上情况足以说明基层文化急需补充新鲜血液,提升专业素质,加强时代气息,尤其需要当代高校音乐艺术类大学生挑起繁荣基层文艺的重任。

二、高校音乐人才培养状况研究

那么作为高校来说,在培基层文化所需的音乐人才方面大有可为,义不容辞。高校音乐专业从办学特色上就注定了与其他专业的不同,并从课程设置、艺术实践、对外交流、师资力量、硬件设施、人才培养等方面具有特色性。具体说来,高校音乐专业培养的服务地方人才中有以下几种人才培养模式:

1、 专业技能型:拥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和演唱演奏能力,能够在基层文化中担任重要角色。如在民族乐队中担任指挥、领奏等。

2、 理论研究型:对民族民间音乐及音乐史论相当了解,能够把握基层文化的发展动向,在保护民族传统文化方面有独到之处。

3、 创新创作型:具有一定的作曲理论知识,熟悉民族音乐的风格特征,有较强的编排导演能力,能够创作出贴近基层生活、符合时代要求的艺术作品。

4、 教学组织型:有一定的教育知识背景和扎实的音乐学基础,能够在基层群众中开展有组织、有计划、有保障的群众性音乐活动,从而传授音乐知识,活跃音乐文化氛围,如开展群众性歌咏活动等。

5、 技艺复合型:拥有较高的的音乐专业技术,较高的人文艺术修养,能够独立完成教学、编导、创作和理论研究等任务的新时期新文化人才。

三、 高校音乐人才培养与基层文化建设紧密结合

作为音乐人才培养的高等院校,要紧扣学校办学定位和市场需求,开设地方和学校课程,体现地方特色。作为地方性大学的艺术学院,要紧密联系地方资源优势,在培养计划中专门开设地方课程,如“地方音乐历史与文化”、“地方音乐形态研究”等等,并从社会需求和学生就业出发,开设了“群文艺术组织与管理”、“基层文艺”等课程。还要建立实践基地,服务地方。立足地方,建立稳固的教学实践基地,是地方高校艺术学院发展的有力保证。

四、 对高校音乐大学生的启示

作为高等院校音乐专业的大学生,究竟应该怎样做才能适应基层文化要求?又应该怎样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和技能呢?笔者认为以下几点非常重要:

1、 首先要树立服务基层、扎根基层的决心和信心。基层文化建设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农村就意味着责任的坚守,在开展活动中就要面临很多城市遇不到的困难,需要我们要有坚强的决心和必胜的信心,从事基层文化工作,人员队伍不能随意调动,只有树立扎根基层的理念,才能在基层扎好根,开展好工作。

2、 其次要加强理论的学习,特别是民族民间音乐理论的学习。俗话说得好: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古老而又丰富的各地民间音乐反映了中国民族音乐艺术文化对大自然和人文情怀的无限崇尚,也反映了中国艺术文化的一种民族精神,至今仍然保留着中华民族生存过程中最基本、最精练的文化信息。

3、 对于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还要加强专业人文素养。地方性高等院校音乐专业的学生将来走上社会大多有两种情况;一部分会成为音乐教育工作者,将担负起传播祖国优秀民族音乐文化、培养教育下一代的重任;另一部分将会成为群众文化事业的管理者,传播者。肩负着保护、挖掘和传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使命。

4、 一定要充分利用社会实践机会,深入民间,深入基层,走访群众,开展形式多样的文艺活动,包括艺术采风,文艺演出,调查研究等等。不断了解基层民众文化需求,探讨基层文化发展方向,学习民间音乐艺术,并及时用于理论创作和表演之中。在实践中检验所学知识技能,不断反思自己自身情况,尽可能的提高各方面水平。

高校音乐人才培养与基层文化息息相关,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一脉相传,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文化建设相得益彰。大学音乐学子在基层文化发展过程中一定能大有可为,大有作为。路漫漫其修远兮,任重而道远,让我们一起努力。

参考文献:

1、郝向明;农村音乐工作的思考[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

篇6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影响因素;培养模式

创新是指在前人或他人已经发现或发明的成果的基础上,能够做出新的发现、提出新的见解、开拓新的领域、解决新的问题、创造新的事物。简言之,创新就是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新东西。创新人才就是具有发现式创新或发明式创新能力的人,也就是具有创新个性、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异质性创新知识特点的人才。高职院校以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办学宗旨,面对信息化、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大量新兴产业的出现,应以适应广大用人单位实际需求为目标,加强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研究,注重掌握新技术、新方法的创新人才的培养,以推动高职院校培养和造就大批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创新型人才,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人力资源保证。

一、制约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日及欧洲的一些发达国家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中心,强调人的个性全面发展,同时突出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经过长期的实践,形成了适合各自特点的创新人才培养基本模式,如双元制模式、三元制模式、CET模式、CBET模式及模块+双重目标型等模式。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我国在高职创新能力培养方面也做了积极的探索,如模块式、阶段式、能力本位式、宽窄并举式、一专多能式等教学模式。比较而言,我国高职教育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仍然显得比较欠缺,学生的主动性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体制政策环境因素。就目前状况看,制度与人的关系存在种种不协调因素: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职院校行政管理方式依然是主体,学校自主灵活办学的体制尚未完全建立;制度的制订者许多都是与教学没有直接接触的行政人员,他们对高职高专教育的认识模糊不清,办学定位不准,多年来形成的传统办学思想对高职高专教育教学影响依然很大,行政色彩浓厚,缺少学术机制,制度规范与育人的需要相互抵触;办学体制上存在结构单一,缺少多元化,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的积极性不高。

2.文化理念因素。高职院校的来源主要是由普通高校派生的、成人高校转型的、中专学校提升的,成人高校转型、中专学校提升的占有绝大多数的比例,这些学校在成为高职院校之前,形成了一整套适应于教育对象的制度,中专学校主要侧重于约束性的管理和模式化的规范,许多学校甚至实行封闭式的教学管理制度,虽然有一些文化活动,但文化活动与制度之间缺少直接的统摄关系,因而多处于一种自发状态。这些学校成为高职院校之后,仍以其固有的观念理解新型制度,以其熟悉的方式落实他们的理解。诸如对于卫生的刻板要求,搞所谓的宿舍文化节,其评价标准,只是被子是否整齐,地面是否清洁,墙面是否白净……这种把文化含义狭隘化的作法,使育人需要与制度相互抵触。

3.高职教育目标与专业结构因素。一方面,对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把握不够准确。有些高职院校未能很好地把握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中职教育的区别,没有将培养目标真正定位在“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上,对专业发展的整体规划不够,缺乏战略层面的策划与思考,缺乏前瞻性,专业建设中价值取向的功利主义色彩严重,由此导致所培养的高职技术型人才与社会需求明显脱节。另一方面,专业结构调整滞后于社会需求的变化。有的院校所开设的专业未能按照市场需求运行,专业特色不突出,缺少市场与行业背景。个别院校的专业开发、设置与计划实施过程有沿袭普通本科教育模式的倾向,以学科式要求办高职教育专业的现象仍然存在。还有一些高职院校所开设的专业,要么凭主观臆断闭门造车,要么依据社会上一般流行的专业类别与专业名称进行开发与设置,以致专业雷同或大同小异,这是导致高职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脱节的一个重要原因。

4.教材建设。目前的高职教育教材建设,从提纲确定到教材编写,经验仍然在起主导作用。由于缺少对生产实际的调查研究和深入了解,缺乏对职业岗位(群)所需的专业知识和专项能力的科学分析,因而编写的教材明显存在体系不明、内容交叉或重复、脱离实际、针对性不强等问题。以这种方式编写的教材内容陈旧,新知识、新技术、新内容、新工艺、新案例、新材料不能及时反映到教材中,符合高职教育特色教材的缺乏,与专业教材配套的实践教学教材严重不足,不适应知识经济和现代高新技术发展的需要。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措施

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是人类素质中最重要、最有活力且最具有社会价值的一部分,也是人类共同和普遍具有的潜能,但不当的教育往往会使人长大之后失去创新性。因此,应突破人才培养面临的瓶颈,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努力培养他们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并使他们保持良好的创新欲望。

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面临两方面的挑战:一方面是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行业结构的调整促使了新的岗位群的出现,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的产生和应用都对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是学生在校受教育的时间有限,在有限的时间内,既要达到行业,岗位能力标准的要求,又必须有够用的知识结构作铺垫。两个方面的核心是如何解决知识和能力的关系问题。

爱因斯坦有一个创造性思维过程的模式:经验(体验)――直观――概念――理论――实践,即问题是在实践中发现的,知识是在实践中丰富的,答案是在实践中寻找的。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也是铸造人自身成才的有效途径。经验证明,当人的知识不能回答和解决实践给人们提出的新课题时,就会激发人的学习动机,所以,强化实践教学成为必须。一要构建贴近职业岗位及岗位群、符合职业教育内在规律的实践教学体系,以工作任务的不同划分来整合理论与实践的比例,围绕职业能力、工作过程的实际需要来设计相应的课程项目和课程模块,组织教学活动,尽早让学生进入工作实践,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真实情景,使学生逐步实现从学习者到职业人的角色转换。二要坚持校企合作,加大行业、企业的参与力度,充分发挥企业在实践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以真实的生产性实训替代原有的作业练习,把工作过程和学习过程统一起来,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过程中强化职业技能,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获取直接的专业知识,形成实际工作能力,养成积极的职业态度。三要坚持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活动应根据“职业岗位对位”要求,聚焦职业核心技能衍生的课程内容与标准,以典型任务为载体,将真实工作流程和教学情景有机地结合起来,内容应实用,过程应完整,方法应科学,教、学、做不是三件事,而是一件事,在做中学才是真学,在做中教才是真教,职业教育最大的特征就是把求知、教学、做事和技能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完成教学任务中体验做中学,在掌握关键知识、关键技能的同时,明确最终会做什么、能做什么。

2.实施创业教育工程。一是开设创造学课程。创造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创造活动的规律和方法,探索其过程、特点和机理,并开发人类创造力的学科应用领域。研究认为,凡是健康的人就具有创新能力,每个人都有潜在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可以激发的,创新能力是可以通过培训提高的。通过开设该课程,让学生了解创造者需具有的个性品质,了解“兴趣――准备――酝酿――领悟――检验――应用”这一系统的创造过程模型所反映出的规律,以此指导学生完成创造性活动。二是实施创新实践教育。从培养创新精神入手,以提高创新实践能力为核心,带动学生整体素质的自主构建和协调发展。创新实践教育的重点不仅是在操作层面上搞小发明、小制作,或在学科教学中仅仅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就可以,而是通过一些发明制作紧贴专业特点,在创新设计与制作过程中,达到理实的最大限度的结合。三是建立学生创新实践团队。创新团队在巩固和深化所学课程知识的基础上,掌握实际工作的内容、步骤和方法,结合国家有关技术经济政策,能比较全面而辨证地分析和处理创新设计问题,从而逐步树立正确的创新设计思想。

3.建立一支素质过硬的队伍。一方面,要优化管理队伍人员结构,提高管理水平。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但是,一所学校若想取得并保证良好的教学质量和声誉,除了校长之外,各层级、院系的管理和行政人员的素质也非常重要。应加强高职院校行政管理干部执行力建设,把推行行政管理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作为一项长期坚持的工作,并在执行中不断深化和提高,形成长效机制。应围绕中心任务和工作重点,明确各自职责,制订周密的实施计划,组织分解任务,不断完善挂牌上岗制、岗位责任制、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失职追究制、绩效考评制等各项制度。科学、合理划分机关各个岗位事权和工作环节,进一步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大力倡导“一线工作法”,切实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学历层次。对现有专业教师加强技能培训、技能考核。鼓励教师多深入工矿企业调查研究,采用岗位培训、下厂锻炼、挂职顶岗、跟班研讨、导师带徒等方式,定期派专职教师到社会第一线了解生产设备、工艺技术和科技信息。同时与企业结合,进行开发、服务,积累实训教学需要的技能和实践经验。鼓励教师参加本系统、本行业技术职务的评审,并从时间上、财力上积极支持他们参加全国统一开考的各种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考试,让更多的教师能够取得相应专业技术职称。积极从企业引进一些专业基础扎实,有丰富实践经验或操作技能,而且熟习本地区、本单位情况、具备教师基本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来校担任兼职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采用这种“请进来”的办法,选聘技术管理人员来校任教,一则优化整体结构,加大实习指导教师比重,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建立校外兼职教师流动站,通过签约形式,在不变更其所属人事关系、户籍等前提下,根据专业设置及课程结构的需要吸收知名专家、教授来校工作,让他们讲授本专业的前沿科学技术知识,并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和科研成果给学生上课,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及技能培养。

学校的创新教育不是上几堂课,搞几次实践活动就能一蹴而就的,也不是单靠某一方面的积极性就能实现的,更不是一年半载的短期行为,教育创新是一个系统,包含了教育思想创新,教育体制创新,教育模式创新,教育内容、方法、手段创新等方面,高职教育创新系统就其属性而言突出了市场环境和行业背景因素,更具备开环效应。创新教育既可以使学生获得实实在在的学习产品,又可以使学生的整个精神世界得到升华。因为创新教育既包括学生创造性地获取知识、技能,也包括使学生学会创造性地思考、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还包括使学生学会创造性地生活,创造性地适应环境及对自身人格的塑造。

参考文献:

[1] 田建荣.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基本特征[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2] 郭师虹,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2007,(6).

[3] 周宇.论高等院校创新教育实施的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6).

篇7

【关键词】国际化;人才培养

一、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背景及内涵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国际交流与合作越来越频繁,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教育资源在国家之间共享的程度不断增强的背景之下,国家之间的教育要素相互依存度也不断提高。在教育国际化背景下,世界各国在人才培养的目标设定、内容选择以及相关手段和方法的采用上,不仅注重凸显本土化的教育特色,更重要的是积极探索适应教育国际化的培养与发展趋势。

教育部在2010年和2012年相继出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提升国际交流与合作水平”。①作为中国的首都——北京,在加快推进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的宏伟目标的背景下,《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支持高校加强对教育、教学、科研和管理队伍的国际交流合作能力培养,提高国际化课程比例,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的国际化人才。”②

国际化人才培养是指一个国家的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学校在全球化、国际化、经济一体化观念的指导下,以面向世界的相互交流与合作为基础,以多种形式培养与国际接轨人才的一种发展过程或趋势,具体包括人才培养的国际化观念、国际化培养方式、国际化教育内容、教师队伍和学生生源的国际化等内容。国际化人才需要具有宽广的国际化视野、通晓国际惯例和国际规则、熟知国际文化和国际礼仪并能够参与到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中去。能否培养出具有全球意识和国际视野的国际化人才,是衡量一所高校的国际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标志,也是在全球国际化时代建设国际知名大学的必然选择。

二、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意义

(一)创新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是全球一体化背景下的必然趋势

经济全球化为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奠定了物质基础,推动力教育的国际化进程,因此,教育的国际化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和趋势。中国高等教育必须顺应全球化的潮流,培养适应当代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满足全球一体化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国际跨校交流联合培养本科生是一种新型的国际交流与人才培养模式,也是高校本科生教育及管理的改革与创新的推动力量之一。

(二)创新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提高整体办学实力的有效推动力

目前,世界各国高校纷纷把教育国际化纳入战略目标,并积极开展联合人才培养项目。新形势下,加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快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可以有效促进高等院校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推动教学实力的提升。交流生的管理工作需要我校在教学管理方面做出新的思考和变革,国际教育交流合作能给带来合作院校先进的管理方法、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通过学习和借鉴,对我校的教学模式改革和教学管理改革起到促进作用。

(三)创新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人才的重要途径

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通过跨国跨校进行交流学习,学生们开阔了国际视野,深入了解异国文化,提高了英语能力,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们的思维更加活跃、认识问题更有深度,与人交往沟通能力增强,适应能力明显提升,学术素养和科研能力明显提高。跨国跨校联合培养学生也促进了各国文化的交流。交流生通常能影响到一个班级甚至整个学校的教学和管理,丰富了校园文化。

三、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策略

(一)专业设置国际化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跨国企业对人力资源的数量、结构和素质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高度。因此高校的学科和专业设置应立足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根据学校自身的学科优势及自身特点,及时调整专业设置以满足全球化发展的趋势需要。在专业设置的调整中,应该增加一些公共基础课程和文化素质课程以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比如开设世界文化、世界历史以及涉及国际经济、法律、贸易关系等方面的课程,这些课程有益于增强学生的国际意识,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全球的多元文化。在专业课程设计方面,应该补充和增加引进国外原版优秀教材的数量以满足授课的需要,同时使学生能够及时了解相关学科的国际前沿研究,并通过专业实践的方式使学生亲身体验应用所学理论探索实际情况,从而培养其在全球一体化背景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

(二)培养目标国际化

在经济全球化的基础之上,应有针对性地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培养目标。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目标应该是立足于培养能适应国际交往和发展的需要,具备敏锐的政治触觉和坚定的政治立场,具备广而专的知识结构,具有独立思考、要有高度的务实、团队协作和创新精神,具有较强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和适应能力,具备了解、追踪国际热点难点问题的国际意识,以及国际一流的知识结构,在全球化竞争中善于把握机遇的高层次国际性人才。

(三)课程体系国际化

国际化课程是指在国际观念的指导下,把国际的、跨文化的知识与观念融合到课程中来,培养出具有国际观念、国际视野和技能的国际化人才,使本土学生不必出国就可接触到本专业的国际学术动态,了解国际问题,形成多元文化意识和全球性视野。国际化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首创意识和研究能力,通过课程国际化设置,还可以吸引外国留学生来学校学习、教学和开展研究,有利于国际化人才的培养。

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必须设立科学合理的、与国际接轨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上,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在专业课程群之外,应注重本民族文化传统课程群、教学实践课程群的设计。在专业课程群的设计上,即应注重专业的系统性、科学性,更应注重国际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需求。国际化人才的专业培养方向,应该是高校与政府、企业对接,建立符合全球化、国际化的专业课程设计模式。在本民族文化传统课程群主要包括汉语言文学、中国文化历史类课程,培养政治坚定、充分了解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国际化人才。

(四)实践教学国际化

实践教学体系对于国际化人才的培养非常重要,需要构建从课内外走向校内外,进一步扩大海内外的完整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应结合专业特点,建立以课堂实践、社会调查、文化考察、见习实习、海外实践等环节为基本链条的能力训练平台。将课内实践与课外第二课堂相结合,打通课内外;从校内实践走向社会,进行专业学习调查、社会访谈、历史文化调研、走进社会、感受人文,打通校内外;从国内见习、实习最终到海外(海外实习基地、联合办学单位、相关企业、公司等),在海外见习实习过程中,实行国内国外相近课程置换,学分互认。③

(五)师资培训国际化

在国际化背景下,建立一支国际化、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可以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两种主要途径,着力打造一支国际化师资队(下转第138页)(上接第136页)伍。首先,需要增强英语教师国际化培训力度。通过与外国相关院校缔结友好学校,选派英语教师赴境外访学学习、培训,通过组织境外学习或友好学校师生互访,扩大国际交流的渠道,提高教师队伍的国际化授课水平。其次,聘请外国专家来校进行示范教学,扩大国际合作交流,提高教师教学授课国际化的质量。再次,积极谋划,稳步推进本校教师教学培训工作的有序开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创造性地开展自主培训。认真布局教师队伍的结构,尊重教师个人意愿,做好梯度建设工作,帮助教师进行生涯规划,实现教师师资培训的国际化。

注释:

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http:///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②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http:///zong_he_870/20110325/t20110325_592388.Shtml.

③张化新,梁瑜霞,高萍.国际化大都市背景下的国际化人才培养[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1).

参考文献:

[1]张化新,梁瑜霞,高萍.国际化大都市背景下的国际化人才培养[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1).

[2]曹毓.关于高校旅游专业应用型国际化人才的培养[J].职教论坛,2012(35).

[3]任聪静,张红,陈丰秋,祝京旭.高等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探索[J].化工高等教育,2012(6).

[4]韩涌.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浅析[J].中国外资,2012(11).

篇8

【关键词】高校服务体系;档案管理工作;高素质人才培养;档案信息资源共享;

新时代院校事业前进发展中无可取代的组成部分――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也真实地反映了院校高素质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对外服务功能和院校社团活动,档案信息的搜集和档案管理体系改革是当前现代化档案管理工作建立的关键因素,也是现高校档案管理科学化、现代化、信息化的实现,需不断培养创新人才,这是推动高校档案管理工作趋向现代化的重要保证。

1 高校档案管理现代化体系的建立

遵循刚颁布的高校档案管理规则,实事求是,根据院校的情况为其制定一套促进院校全方面发展的规则,使“宏观驾驭主干,微观把握枝干”的准则真正落实到档案管理工作中,避免学校档案管理成为院校管理工作的“幌子”,一定要遵照院校档案管理的要求落实工作,前提是强化高校教师职工对“依法治档”重要性的正确理解,为确保高校档案工作更好的开展,院校需强化对全面做好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宣传工作,一方面要求院校领导认可并支持档案管理工作的实施,院校档案资料的预测、规划、实施、指挥及把握是做好院校其它管理工作的基础;另一方面,高校部门与部门之间应建立合作关系,积极参与其它部门举办的各项院校宣传活动,借助活动平台巩固并加强档案管理在院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位置,于此同时,还可以让院校各个部门认识档案管理工作内容并深入了解档案管理工作对其部门所发挥的作用,为后期日常生活中院校档案信息搜集工作奠定基础,使得院校档案管理工作的步伐得以加快,在院校宣传过程中应建立严格的奖罚制度,现社会管理工作较看重有经验的管理层人员,因此束缚了人才流动性问题,易出现不思进取的观念,因而很难创新管理,这就要求竞争机制的引入。高校管理工作中应明确责任分工,加强责任感和危机感,以此激发工作人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热情及潜质,提升高校档案工作的质和量。

2 高校档案管理人才培养

人才资源是现代化档案管理的重要战略资源。要以档案管理人才资源强化档案管理工作的战略,落实档案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笔者认为,高素质人才队伍的建设是现代化档案管理工作的关键,其中,专业人才是经高等档案管理教育并接受过专业实践培训的,已被现代教育培训的人才,一方面熟知档案管理专业知识,另一方面具备政治德育素养和熟练的业务素质。高校档案是一所学校历史和政治面貌及发展过程中的实事记录,作为院校重要信息源的它,需要建立一支强大档案管理人才队伍。这支队伍首先热爱档案管理工作,其次具备熟练的专业业务知识和实践能力,再者具有良好作风是基本,最终形成稳定、团结、积极、创新的特有档案管理人才。新时代档案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存在一定问题,如人员思想陈旧、缺乏创新意识、相关业务素质低、专业人员的缺乏、队伍稳定性差等。针对这些问题,根据现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和发展需要作出以下“人才兴档”的策略。

2.1 现代化的工作观念

专业档案管理受教于现代化的教育,这样的人才思想现代化,没有守旧思想,思维及工作方式灵活,能够摒弃传统,开拓创新[2]。对传统的管理方式和思想观念大胆提出质疑,与此同时可很快接受新的事物。在现代化教育的熏陶下,他们喜欢创新,善于观察现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方向和教育改革的趋势,让自己的创新意识良好的运用在工作中。面对新形势的他们会积极应对,不落伍于现时代的发展,很好的适应现代科技信息发展和社会变革的需求。

2.2 全面的档案管理知识

档案管理学是现时代被边缘化的二级学科,它是人类文明史的功臣,作为档案管理人员一方面要熟知档案学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要掌握和管理学科相关学科,这也是现时代高校专业档案管理人才的特点。

2.3 工作动力足

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大多喜爱在自己熟知并专长的专业上施展一技之长,促成自己的事业。因此他们在工作中会革新旧的档案管理体系,工作中的他们精神饱满、思维灵活、喜爱挖掘新事物。在现代化高校档案管理中,推陈出新是一股重要能量。

高校需重视对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继续教育,这是他们的终身教育。实现的前提是随时代教育的发展及时更新知识,为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档次,需把继续教育和职称评比及职位晋升薪资提高相结合,全方位保障档案管理专业人员继续教育的拓展和实施。

3 强化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整合

现社会主义社会经济中信息资源作为比较重要的战略资源,在其全方位归并和信息的集中过程中,在合理归并范畴中涉及的各领域档案资源,经过专业的业务培训和引导,利用对院校档案资源编排和放置的调整档案工作部门的整合等多项策略,再次把档案管理部门和主管部门的工作内容和准则规划清楚,明确它们之间的关系,以档案管理部门为核心部门,其它主管部门做好辅助工作的院校档案资源管理体制,使档案资源得以优配置。并完善管理制度强化机制,建立专业的院校档案建设和管理制度,使高校各个部门档案的形成、流转和管理工作分工明确,促成院校档案管理流转新机制的建立,以保证每项档案的规整和档案管理模式的革新,坚持以人为本的档案管理体制,最大范围的辅助和满足院校需求为出发点,切实发挥档案的独有价值,遵从统一分类原则,让院校服务“一条龙”模式尽快实现。

4 全方位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

院校档案信息网络化建设趋向现代化,因此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必须与其接轨,现时代院校借助计算机等设备并使用现代化的办公设备进行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大大缩短了档案信息收集时间,提高信息收集效率,从而让档案管理工作自动化得以落实,不仅如此,实际档案管理工作中也大大彰显了人才的创新,不仅使档案管理人员摆脱了繁琐的手工劳务式的工作方式,还大幅度提高了人力资源利用率,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同步实施,用现代化科学方法加强高校档案管理服务体系,采取建立多功能搜机制和服务方式的推陈出新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档案管理工作作为院校基础工作的无可取代的组成部分之一,摒弃传统档案收集方式,在创新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使档案馆的综合管理机制得以全方位提升,在院校档案信息被收集和归档管理时,我们必须作为信息共享的主动方,推动并努力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使院校档案管理价值得以体现,再者使院校综合档案馆创新管理准则和全方位服务功能得以提高,以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更好地服务于院校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李玲.浅谈信息化背景下档案人才队伍建设[J].云南档案,2012(05).

[2]黄为,陈艳,唐振华,刘霞,张后万,吴乐情,蒋晗,王兰,张淑英,倪永宁,张伟娜.档案专业高等教育改革之我见[J].档案学通讯,2007(02).

篇9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滚动计划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高职教育的基础,方案水平如何,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将设计、规划、决策变为物质形态的产品或对社会运行产生具体作用的技术型人才,工作场合是基层部门、生产一线和工作现场,工作内涵是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规范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和服务,很多技能需要在真实的工作背景,真实的冲突和矛盾中获得。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其培养过程的复杂性。在教学形式上,不仅有一定的理论教学,而且还尤为注重实验、实习、设计、实训等实践教学,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在实施教育的参与对象上,既有学校的专职教师,又有校外兼职教师和实习单位的指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促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在教学手段上,更注重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等新技术手段的广泛应用。在教学组织形式上,既有课堂教学,又有课外教学、现场教学;既有校内的教学,又有校外的实训。高职教育人才成长规律更加凸显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的多变性和复杂性,对人才培养方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各学校对人才培养方案在高职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认识都比较清楚,对人才培养方案从编制、实施、监督、业绩考评等都比较重视,大都由学校统一领导,教务部门牵头,采取分级管理,系、部负责的方法,间隔一定时间进行重新编制(修订),其目的是为了保证人才培养方案要满足教学环境和条件不断变化的要求,适应和引领应用技术、岗位技能的要求和发展变化趋势。虽然一些院校比较注意方案的动态性,每年都对方案进行修订,但缺少必要的组织、方法、程序和内容要求,各系部因人而异,缺乏科学性,效果不佳。

一、基于滚动计划人才培养方案的技术框架

滚动计划(滚动预算)是管理会计人员在编制企业生产经营计划时采用的一种现代化的方法,它是相对于传统静态、定期方法应运而生的。传统的静态、定期方法在编制计划(预算)时,其会计期间(通常为日历年度)是固定不变的,其缺点主要有:1.盲目性。由于定期计划(预算)往往是在计划年初(一般提前两到三个月)编制的,对于整个预算年度的生产经营活动很难做出准确的安排,尤其是对计划后期只能进行笼统的估算,缺乏远期的指导能力,给计划的执行带来很多困难,也难以实现对生产经营活动的正确考核和评价;2.滞后性。由于定期计划不能随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当计划中所规定的各种经营活动在预算期内发生重大变化时,如预算期中途停产,就会导致预算的滞后性,使之成为虚假的或过时的预算;3.间断性。由于受预算期的限制,致使经营管理者们的决策视野局限于本期规划的经营活动,通常缺乏对下期的思考,易形成人为的预算间断。因此,定期预算不能适应连续不断的生产经营过程,从而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目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就是采用这种定期的编制方法,其存在的问题与企业经营计划相似,面对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机器设备、工艺技术、仪器仪表、检测手段等的快速更新,当企业对人才培养要求发生变化时,人才培养计划的盲目性、滞后性、间断性等问题暴露无疑。滚动计划(又称永续预算或连续预算),是指随时间的向后推移和预算的执行,及时补充修订原来的预算,使预算自行延伸并保持一个固定期间(通常为12个月),它是针对传统静态、定期计划的缺点采用的一种新的方法,具体做法如图1所示。

图1 滚动计划

滚动计划与定期计划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1.透明度高。由于滚动预算距离实际执行期较近,与日常经济管理工作紧密衔接,可以使管理人员从动态角度清晰地认识近期的规划目标和远期的战略布局,使预算具有较高的透明度;2.灵活性强。由于滚动预算是属于动态调整性预算,可以充分考虑影响预算执行情况的各种因素的具体影响,及时做出调整和修订,使预算的指导和控制作用得到充分发挥;3.连续性突出。由于滚动预算在时间上不再受日历年度的限制,因此,能够连续不断地对未来的经济活动做出规划。

目前,高职院校采用定期、静态方法编制的人才培养方案,无法摆脱其编制方法本身固有的缺陷,加之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给企业生产经营环境和条件带来的不断变化,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不断发生变化,使人才培养方案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过程、教学要求等各方面,都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对高职教育适应性、引领姓、创新性的需求,严重制约了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而采用动态、滚动式的计划,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很好方法。

二、基于滚动计划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分析

学校的教育要通过课程得以具体体现,而培养方案即是课程的具体安排和布置,课程是方案的核心。课程是通过具体内容传达给学生的,所以,确定课程内容、研究课程结构是方案的关键。就高职教育,从一般意义上来讲,培养方案一是要体现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二是保证高等教育的层次。从学校个体而言,既要体现学校的办学方向和宗旨,又要突出职业技术教育的区域性、行业性、职业和岗位性的特点。同时,高职教育的办学目标,决定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要围绕着工学结合进行,按照学校与企业(行业、区域或其它组织)确定的结合形式,从对企业(行业)的岗位群进行岗位分析出发,从岗位的基本要求与学校专业教育的对应关系着手,共同设计教学方案、共同实施教育与培养。在培养计划的制定中,除了一般性的知识要求外,满足企业(行业)个性化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主要应由企业提出更为科学合理。所以人才培养计划必须要有企业(行业、区域或其它组织)参与,制定出在校内学习与在企业工作(实训、实习、跟岗、顶岗)学习有机结合的教育计划,使学生的学习内容与职业目标密切相关。特别是对于职业岗位工作环境(工作情境)和工作条件(工作器械)依赖型专业,在教学内容、课程结构、教学环节、教学条件、教学方法、考核要求等方面,要充分保证工学结合的有效实施,不断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课程分析可以从两个层次入手,一是课程结构的分析,二是课程类型的分析。从工学结合的要求出发,首先,按照课程内容与学生综合能力构成的关系,把课程划分为三大部分:专业岗位技能培养课程(可进一步分为核心技能课程和一般技能课程)、社会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团队精神、协调能力等)培养课程、基本素养(基础文化、基础技术理论,政治品质、职业道德、艺术修养等)培养课程。要科学合理地确定这三类课程的比例关系,它体现了学生就业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其次,按照课程内容与岗位业务环境和条件的关系,把课程划分成四种类型:稳定型课程、环境变动型课程、条件变动型课程和混合型课程。凡是在一定时期内,课程内容不随岗位业务环境和条件变化而变化的,称稳定型课程。这类课程主要传授学生基本原理、一般方法等;凡是课程内容随岗位业务环境变化而变化的,称环境变动型课程。这类课程的特点是学生岗位能力的体现,在掌握课程基本理论、方法的基础上,要根据职业岗位业务环境的变化,灵活运用专业知识进行业务的处理,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对岗位情境要求高,如经营决策、商务谈判、采购等业务岗位;凡是课程内容随岗位业务条件变化而变化的,称条件变动型课程。这类课程的特点是学生岗位能力的培养,关键取决于对岗位条件(机器设备、器具、工艺)的了解和掌握程度,对岗位条件要求高,如机械零部件加工、计算机软件应用等业务岗位;介于二者之间的称混合型课程,这类课程的特点是学生岗位技能的掌握,对于岗位环境和条件都要考虑,重点是二者的结合,如会计电算化、国际贸易等业务岗位;此外,还要根据学校特点、地方环境文化特点、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特点等,确定若干(X)具有引导性、开拓性、创新性、综合性(某些先进的应用技术,如引领温州地区的制鞋、模具、低压电器技术等;温州地区的“工商结合”、“工贸结合”等领域)等特殊教育的课程,作为学生的选修课。在按以上“三(课程的结构)四(课程类型)X(课程特色)制”对课程的构成和类别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确定课程的结构、内容、课时分布、授课方式、考核要求等。

三、组织机构设置与运行机制

为了保证培养方案能够及时制定(修订)和定期“滚动”,有必要对高职院校现行的有关机构设置和运行机制进行改革。为保证方案的有效运作,可实行“三委会制度”,将人才培养方案的决策、管理执行和监督检查的职能相互分离,又要使各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相互通畅。学校通过设置虚拟机构——人才培养方案编制与修订决策委员会,负责人才培养方案的编制与修订工作。人员主要由专业带头人和企业(行业)专家组成,定期和不定期地举行会议,针对社会经济发展和行业(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及时提出岗位(群)环境和条件的变化及发展趋势,决策新的(滚动后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要求,保证人才培养方案的及时更新;由教务处和各院系相关人员组成人才培养方案管理执行委员会,按照决策委员会的决策内容,负责方案的贯彻执行;由督导处牵头,组成人才培养方案监督委员会,负责方案制订(修订)、执行过程和执行结果的检查监督。“三委会”之间要保持信息的及时沟通,建立相应的机制,定期和不定期地举行专门会议,协调各环节出现的矛盾,形成一个三位一体的从方案的编制、修订到执行、监督、检查,完整的组织体系和信息反馈系统(如图2所示),使各部门责权明确、相互制约,避免相互推诿、绩效不清。

图2 三委会组织系统

四、“滚动”内容的确定与工学结合的实施

采用滚动计划的方式确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滚动”内容的确定是非常关键的,它体现了教学内容的动态性和先进性。相对静态、定期计划而言,滚动计划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及时更新课程内容。为了尽量避免这个问题,科学合理确定“滚动”的内容是非常必要的。从上面对课程的划分来看,培养方案中需要定期“滚动”的课程,主要集中在变动型课程上。这类课程随着科学技术发展,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等的不断涌现,以及企业经营环境、经营战略的改变,课程内容要不断的变化,以适应和引领企业对相关岗位技能不断进步的要求。此外,凡是涉及学生能力培养的课程,大都需要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岗位环境和条件的改变,往往会对工学结合提出新的要求,如何保证工学结合的有效实施,也是滚动计划中必须要重点考虑的“滚动”内容。

基于滚动计划的人才培养方案,其课程体系的灵活性与职业功能性是根本,课程体系实施的实效性是特色,教学环节的连接、教学要求的联系是掌握专业技能不可或缺的。要实现这些要求,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实施工学结合,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将起到重要的作用。为了及时准确确定课程的“滚动”内容,保证工学结合的有效实施,在培养方案中,基于“三四X制”课程的分析,对于稳定型课程,一定时期内可不作为“滚动”的范围。对于条件变动型课程,经过决策委员会认定,岗位条件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时,除了相应的理论教学内容,如新的原理、技术、方法、工艺过程等要随之变化外,实践仪器、设备手段等也要及时更新,以保证工学结合的有效实施,这对于岗位器械依赖型专业(如机械专业、模具专业、电器专业等)尤为重要。对于环境变动型课程,经决策委员会认定,岗位环境发生较大的变化时,除了相应的理论内容要随之变化外,同时要为学生提供或营造相应的岗位环境氛围,这对于岗位情景依赖型专业(如营销专业、社区管理专业等)显得尤为重要。另外,“三委会”要对核心技能型课程予以特别的注意,时时关注课程相关条件和环境的变化,确保课程内容的及时滚动和工学结合的有效实施。

五、实际运行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学校对人才培养方案一直非常重视。以往的做法是各系、部对方案定期进行修订,报学校教务实践处备案后执行。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各系、部没有责任压力,对构成方案主体的课程,特别是对随环境和条件变化比较敏感的岗位技能类课程分析甚少,加之缺乏监督,对方案的修订、执行效果都不够理想。2010年初,由校长牵头,聘请校内外专家、教授,成立了人才培养方案审核委员会(决策委员会),花费了近一个学期的时间,对各系、部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逐一分析优化,重点放在受工作环境和条件影响大的专业上。如低压电器业是温州龙头行业,温州被称为低压电器之乡,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是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由于受金融危机以及企业生产经营“转轨变型”的影响,一定时期以来,企业技术进步、设备更新、方法升级都很快。面对这样的社会发展变化背景和企业需求,委员会对电气系提交的电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详尽的论证,对相应的岗位技能课程进行重点分析,淘汰过时、陈旧的内容,充分听取专家意见,结合行业、企业实际,填充、扩展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等方面的课程内容,同时,责成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和系教学单位,确定、落实培养方案校内外实施的条件要求,以保证工学结合的有效执行。并形成制度,对环境和条件变化敏感性的专业、课程,各系、部要对其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定期的滚动修订,委员会进行定期的分析审核。教务、实践设备等职能部门负责方案执行过程中各种公共教学资源的协调和落实;各系、部负责内部教学资源的落实和方案的具体实施;督导处负责方案定期滚动修订、审核、教学资源落实和方案执行的检查和监督。规定各部门这方面的工作业绩作为期末考核奖励的重要内容。以此构成人才培养方案及时优化(决策)、确保实施(管理)和严格检查(监督)的责、权、利三位一体的质量保证体系。

参考文献

[1]丁金昌,等.关于高职教育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再认识[J].高等教育研究,2008(06).

[2]盛秋生,周萍.工学结合背景下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探索,2008(08).

篇10

关键词:人才培养;创新不足;强化策略;教学理念;考核模式

一、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意义及现状

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突飞猛进,科学技术进步日新月异,未来“创新型”社会不仅要求大学生掌握过硬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更要求他们具有掌握获取知识的能力与本领,具有强烈的创新精神与开拓意识,以便适应发展着的世界形势,从容面对新的问题与新的情况。所以,强化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成为一种客观的社会要求与历史的必然,更是一个国家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需要。

但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高等教育逐步从精英教育走向了大众教育,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如何监控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如何实现大纲规定的基本培养目标与教学任务,成为各高校与主管部门日益关注的焦点,以至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贯彻与实施,淡出了部分高校特别是二三类高校的视野,成为当前高校人才培养中的盲点。

部分高校培养方案僵化过时,未能为培养创新人才留足空间;教师非大纲范围不讲,学生非大纲范围不看,教师非教材内容不谈,学生非教材内容不学;部分教师甚至把大学教育“中学化”,搞大学的“应试教育”,不敢越雷池(大纲与教材)半步。在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学习过程被动消极,学习兴趣不浓,必然限制其思维的发散与求异,泯灭其创新精神与开拓意识,也必然限制教师教学水平的发挥,不利于高质量、高素质、高水平的创新型人才培养。

经广泛调研、深入分析,笔者认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不足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学理念陈旧与课程考核模式僵化。

二、“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弱化的原因

(一)教学理念陈旧落后

1.教学内容固定划一。随着高等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如何监控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保证高校教育目标的实现显得尤为重要,在这种大的背景下,部分高校与主管部门在教育理念上就特别强调培养目标的量化考核,特别强调评价标准的客观精密,进而特别强调教育教学上的“依纲扣本”。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高校对课程统一设置大纲,统一选用教材,规定必须传授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规定必须采用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甚至规定各个平行班的课程进度;为了加强教学管理,高校还实行教学督导制度,督导员深入课堂了解教师授课情况,对超出大纲与教材范围的讲授质疑和提出建议。

以上做法的确有效避免教师“上课时重数量不重质量,讲课时重兴趣不重大纲”等现象的发生,保证了基本培养目标的实现,但冲淡了教师的教学热情,扭曲了大学精神,异化了教育目标;同时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激情,禁锢了学生的开拓意识,助长了学生不求甚解、死记硬背的学习风气,必定不利于学生创新品质的培养。

2.教学方式“机械灌输”。由于深受赫尔巴特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高校在教学过程的组织上,过分注重理论体系与结构的周密与完备,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过分注重基础知识传授与基本技能的训练,在教学方法的采用上,过多使用讲授与讲演法,在教学手段的选择,多是“黑板+纸笔”。教学过程缺乏对现象观察,问题发现过程的组织与引导,学生缺乏相应感性认识支撑与解决问题的欲望;理论讲授枯燥干瘪,缺乏启发与诱导。

3.实验学时开设不足。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特别强调在“做中学”,因为做的过程不仅有利于训练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有利于激发持久的学习动力,更有利于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理解问题,从各个方面和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与途径,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的发散与求异,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与开拓意识。当前我国高校,或是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理念上过分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或是由于学校规模迅速膨胀,实验设备与相应师资短缺;或是实习基地不足,普遍实验学时过短,实验开出率不高。学生眼高手低,只会简单套用原理、公式,面对复杂的问题情境,束手无策,缺乏利用现有条件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人才必定“先天营养不足,后天发育不良”。

(二)考核模式陈旧僵化

考试历来是监控教育教学目标是否实现的重要手段,但当前高校僵化的考核模式阻碍了实用人才与创新人才的培养,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考核目标,重知识储备轻应用能力。相当数量的教师主要瞄准教材甚至授课内容的知识密集点进行“照本宣科”式命题,并多采用填空、选择、简答、判断等客观性试题为主。这种考试仅能考察学生对书本知识的识记、保持、再现与理解等低层次认知目标,对分析、综合与应用等高层次认知目标考核较少,更难以考察学生的创新思维方式与灵活求异品质。正如清华大学有一位教授所说:“高校组织的考试就是知识搬家,从书上搬到大脑,再从大脑搬到考卷。”

2.考核方式,重闭卷笔试轻操作测试。调查显示:课程考试中闭卷笔试方式占90%以上,其他考试方式很少。普遍存在着闭卷考试多,开卷考试少;笔试形式多,口试形式少,其他诸如设计、制图或模型、个人研究项目、实验(践)能力测试、上机操作等更未被有效使用。每一门课程都需要掌握各种各样的知识与能力,每一种知识与能力都有其最适合的测试方或者需要几种测试方式的巧妙组合,这种千人一面的考核方式难以促进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难以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

3.考核过程,重终结评价轻过程诊断。目前,大部分课程是“一考定终身”,考生成绩仅有期末卷面分数构成,教师对学生的平时表现如课堂提问、课程作业、中期测验等阶段性情况不予考察。无针对性诊断测验,未能对学生出错率高的共性问题进行总结,未能对学生在教材重点、难点的掌握等方面确实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考试仅仅发挥着甄别优劣、区分高下的评价功能,根本没有发挥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导向、诊断与反馈功能。

三、强化“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途径

(一)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1.教学内容,在“依纲扣本”的前提下适当“超纲越本”。没有大纲的依据的授课根本无法避免主观性与随意性,教学质量难以保证,人才培养目标无法实现。因此,授课教师要认真研读教学大纲与教材,明确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任务;知识与技能的范围、深度与体系结构;教学进度和教学法的基本要求;掌握教学组织实施的原则和学时数;确定各章、节的基本内容、重点和难点;并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严格执行大纲与教材,传授大纲与教材规定的基础

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除此之外,还应该有大约1/3的教学内容分布在大纲与教材之外,特别是面对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大纲与教材是相对滞后的,教学要尽量反映学科发展的新成果、新思想,追踪学科发展的前沿。通过这些内容的讲授,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拓展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培养学生主动的查询与检索文献的习惯,锻炼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本领,铸造学生的创新品质与创新能力。

2.教学方式,在“传授结果”的前提下适当“抛出问题”。《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传授知识,解答问题,指点迷津似乎是为师者亘古不变的职责,而且是继承前人知识经验,增强自身修养本领,解决当前困惑与疑问的一条便捷而有效的途径,正如《劝学》中所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可社会的发展常常使我们面临新的情况与问题,已掌握的知识和能力在飞速变幻的情况面前捉襟见肘,现代社会要求每个人都要具备独立学习与研究的能力,具备独立探索与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的职责不仅是传授知识,解答疑惑,还要在适当的时机,抛出问题,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此,教师首先在课堂教学上要尽量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鼓励学生尝试在不同知识范围里,以问题为中心,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方法,采用不同途径去分析实际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其次,对虽非最优的解决方案,只要解决问题有新思路,解决方法有创新点,解决途径有新突破都应及时给予鼓励与肯定。再次,在教学具体过程上要尽量体现“启发式”的教学思想,多采用谈话、讨论法,“苏格拉底方法”等,也即在传授理论知识的过程中,不直接告诉结果,而是通过逐步提出精心设计的问题,让学生回答,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自己得出正确的结论。通过以上做法,以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发挥他们的特长,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开拓意识。

3.学时分配,在“理论先导”的前提下强化“实践教学”。高校在培养方案制定上,在保证理论学时的前提下,一定要为实验、实习、课程设计等实践环节,留足学时,为实践教学提供制度保障;积极采取措施购置必要实验设备,引进高素质的实验教师,为实践教学创造条件;积极构建产、学、研平台,建立充足的实习基地,保证实践环节课程的开出率;实行实验室全天候开放制度,指导学生自主选择实验课程,鼓励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实验大赛,为学生自觉锻炼实践动手能力营造良好氛围。

(二)创新课程考核模式

笔者通过对当前高校整个考核模式的深入剖析,提出“三维一体”的考核模式,即在考核中闭卷笔试与操作测试平行、终结评价与过程诊断并举、知识储备与应用能力兼顾。

1.闭卷笔试与操作测试平行。根据考核性质,对高校开设的课程进行分类,研究每类课程适合的考核方式的组合状况,并确定每种考核方式在该类课程中成绩比例与实施时间。

如对公共基础课程,实行平时作业+期末的形式,以促使学生对理论体系的系统掌握;对理论性较强的专业课采取口试+笔试的形式,以诊断考生对重点、难点的把握状况;对操性较强的专业课采取实践考核+课题设计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两课类课程则采用知识竞赛+社会实践报告的形式,以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庆交通大学已对全校性课程进行分类并初步形成了“1+1”的考核模式,且已在建筑设计类课程与“高等数学”课程中进行试点,取得较好的效果,积累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2.终结评价与过程诊断并举。“三维一体”的课程考核模式,要求对需要掌握的各种知识与能力采用多种方式、固定时段,多角度,全方位地进行考核,以期减少“一考定终身”的偶然误差,避免“一卷下结论”的失之偏颇。通过考试,全面探测学生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考试,全程记载学生在学习过程的表现,使得考试过程真正成为检查教师教学效果的有力工具,成为引导学生学习过程的强大动力。

为此,除了要实行终结性评价考试――期末考试,还要实施形成性考核与诊断性考核。授课教师可以采用单元测验、课程设计、学科知识竞赛等多种方式进行进行形成性评价,将评价结果及时对学生进行反馈并将其纳入期末考试成绩,使得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成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诊断性考试侧重考察教学中学生不容易掌握的难点、疑点,深入挖掘考诊断试数据蕴涵的宝贵信息,通过对数据系统分析与整理、反馈,让学生清楚自己对各项知识与技能掌握的缺陷与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激起学习的兴趣与动力。

3.知识储备与应用能力兼顾。根据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认知目标由低到高可分为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等六个层次。其中知识、领会是低等认知目标,是知识的简单累积与储备;运用和分析、综合和评价则是中等与高等认知目标,指从低到高的应用能力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