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初中教育范文
时间:2023-04-21 08:36: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国际初中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自主学习是在自主、和谐的学习氛嗣中,学生充分体现主体意识,自觉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以相对独立的方式进行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是自我指导、自我调节、自我激励的学习者。自主学习主要体现在以下课前预习、及时复习、独立作业和课外自学几个方面。其中预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最有效的手段。瑞士教育家亚美路曾经说过“教育最伟大的技巧是:知所启发。”教师在学生预习的时候,适当给与针对该单元内容的提问作为引导,不仅可以使学生快速的了解到本单元学习的方向,也可以使学生对本单元知识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并且有自己动手提前准备去学,比单一的课堂上的学习是有效得多的。比如,在九年级讲到“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这个单元的时候。教师知道本章的重点是定语从句。如果教师直接就讲“先行词”、“关系词”等,学生必然感到什么的枯燥、难懂。如果教师能在本单元开始之前,就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什么是定语从句?”、“定语从句的位置在哪里?”、“定语从句有哪些部分构成?”等,让学生在开始之前,就对定语从句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讲的时候,学生就会更容易理解一些。而且,部分学生还会因为发现自己了解的和教师所讲的一样,而产生学习的自信心和自豪感。甚至有时候,完全可以交由学生来讲解这些知识,有必要教师进行补充即可。预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最有效的手段。预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预习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所学知识,而学生感觉知识掌握了,才会更愿意去复习。课后复习是进一步消化理解,巩固记忆,把所学内容进行条理化、系统化的过程,也是与遗忘作斗争的过程,是搞好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也是十分必要的,作业其实就是对知识掌握程度的检查,是查漏补缺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独立完成作业是学生经过自己独立思考,自觉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进一步加深和巩固对新知识的理解和对新技能的掌握的过程,必不可少。做好这三点,有助于养成学生在初中阶段英语知识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从而为其课外自学和终生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激发学生活跃的思维
英语思维是许多英语学习者都希望达到的一种境界,因为这是用英语流畅地表达思想的基础。由于东亚和欧美的差异很大,英语和汉语的表达方式也不同。对我们于生活在非英语环境中的中国中学生来说,要尽量学会用英语而不是汉语的思维来理解英语。
首先从我们初中英语教师的日常教学而言,应尽量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学习英语。我们可以通过为学生提供直观形象的实物、图片、投影、多媒体电脑等,并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他们直接感知所要学习的内容。比如,我曾经在讲到八年级“How to make banana milk shake?”这个单元的时候,为了帮学生更好的理解制作橡胶奶昔的步骤,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根据课文现场演示了一次其制作过程。并且在讲到该课涉及的“turn on”、“turn off”这样的词语时,也通过采用开关收录机、电灯等来帮助学生进行理解。这样的方式比文字的方式生动形象,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并且理解,是适合于国际化教育的有效教育方式。
其次,语气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语法规则,不如帮助学生培养好的语感。语感是人们对语言的直接感觉,是系统综合的语言感知力,是直接、敏锐的语言领悟力。而英语语感是语言的发展开始走向成熟期的一种心理现象,是对语言的语音、语义、语法、语气等综合运用所自然产生的激活效应,是对语言熟练掌握而自然生成的、不假思考的语言敏悟性。但是语感并不是一下就可以培养起来的。语感的培养,要有大量的模仿作为基础。所以,英语思维方式的培养应该从模仿开始。
三、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
篇2
劳动技术课程;劳动体验学习;生涯教育
张德伟,东北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一、世界劳动教育的两大源流
从教育史的角度来考察,自学校教育这种正规教育形式产生以后,教育就与生产劳动分了家,教育与生产劳动的割裂状态一直延续到了近代职业教育产生以后。虽然职业教育是与经济和职业直接相关的,但是由于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相对而言、作为双轨制中的旁轨而出现并演进的,所以一直到19世纪末近代教育终结时,普通中小学仍然实施的是与生产劳动不甚相关的知识教育和学术教育。而将劳动教育引入普通学校之中则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近代教育向现代教育过渡时期的事情。
从世界范围看,在普通中小学中引入劳动教育有两个源头:一是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沿着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德国教育家凯兴斯泰纳、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思想理论和实验实践的谱系发展开来,创立了“劳作学校”模式和“做中学”模式;二是在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按照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教育和生产劳动关系的学说,创立了“统一劳动学校”模式。虽然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点上,这两大理论体系具有共同性,甚至在新型学校直接针对旧学校的传统教育这一点上,两者也有共同点,然而由于这两大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在理论基础和终极目标上存在根本性的不同,所以世界上中小学中的劳动教育可以说有两个源头。
二、世界劳动教育的两个模式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许多国家将劳动引入学校课程和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创造了多种劳动教育模式。这些模式可以分为两大类:其一,重视劳动教育与经济、生产、职业的关联及其效果,单独开设劳动教育课程,比较典型的有苏联及其后的俄罗斯在中小学中实行的劳动与综合技术教育、德国中小学实行的劳动技术教育、法国中小学实行的劳动与技术教育;其二,不特别注重劳动教育的经济效果,侧重于其人格陶冶功能,不单独开设劳动教育课程,而将劳动教育寓于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之中,比如,日本主要在社会科、技术与家政科、“道德”时间、综合学习时间、特别活动等课程教学和劳动体验学习等活动中开展劳动教育。
(一)通过专门的劳动课程实施劳动教育――以德国的劳动技术教育为例
在德国,各州普遍重视对中小学生进行劳动技术教育。其劳动技术教育不是双元制职业教育中的职业训练,而是为双元制职业教育奠定基础的“职前普通教育”,具有“在普通教育中渗透职业教育”的性质,[1]各州“把它视为学生职业生活和走上社会的重要准备和基础,是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
早在20世纪50年代,德国就在普通学校里实行了基本的技术经济教育。1964年,德国教育委员会提出《关于在主体中学建设劳技课程的建议》,主张将劳动技术教育引入主体中学之中,在主体中学开设劳技课,其“劳技教学”“具有自身独立的形式,而不是其他课的附属”。这样,劳技课就确立了独立的学科地位。自此,德国的劳动技术教育大体经历了学科建立阶段、学科调整阶段和学科改革阶段三个阶段。
德国的劳动技术教育贯穿在基础教育的全过程之中。在小学阶段(1-4年级,有的州把5-6年级视为小学的延续),各州劳动技术教育的课程名称不一,一般叫作“常识课”,即劳技课程包含在常识课之中。例如,巴伐利亚州小学各年级常识课每周4节,其中2节为史地、自然常识,2节为手工劳作[2](另有资料表明,该州小学1年级的劳作课为每周1课时)。其中的“手工劳作”就是劳技课,其教学内容主要有纸工、编织、木工、陶器等。巴伐利亚州和勃兰登堡州小学劳技课的设置情况如表1、表2所示。[1]
在中学第一阶段(综合中学、实科中学、主体中学的5-9或10年级),开设劳技课,各州劳技课的名称五花八门,有“综合技术课”“劳技课”“劳动―经济―技术课”等30多种。各州劳技课的基本目标在表述上不尽相同,其相同部分可以归纳为:对学生实施全面的劳动、经济、技术教育,使他们具备适应目前及将来生活的基本能力;引导学生有责任心地、高度负责地从事生产和劳动,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危害环境的行为;帮助学生正确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使他们有能力在技术和经济影响越来越大的社会中谋求发展。[1]其课程内容各州也不完全一样,其相同部分主要有:自我服务方面的劳技分支专业,如家政、营养与烹饪、纺织品材料与加工等;技术及职业准备方面的劳技分支专业,如金工、木工、电子电工等;经济学、信息学、环境科学方面的分支专业等。[1]巴伐利亚州、勃兰登堡州和柏林州中学劳技课的课时分配情况分别参见表1、表2和表3。
表2 勃兰登堡州技术和社会经济教育概况
学段 小学 中学
中学第一阶段 中学第二阶段
1-4年级 5-6年级 综合中学 文理中学 实科中学 文理中学高中部
形式 含在常识课中 必修课 必修课/选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选修课 技术、信息或经济课作为选修课
课时/周 2 2/2或4 2 2/3 2
表3 柏林各类学校劳技课课时分配情况
学校类型 7年级 8年级 9年级 10年级 形式
主体中学 4 4 8 8 必修
实科中学 0/4 0/4 2/4 2/4 必修/选修
综合中学 1/4 2/4 2/3-6 2/3-6 必修/选修
在中学第二阶段(10或11年级-12年级),有的州(黑森州、不莱梅州、勃兰登堡州等)也开设一定的劳技课,如表1所示,巴伐利亚州的部分完全中学在11年级开设劳技课;再如表2所示,勃兰登堡州的文理中学高中部将劳动技术作为专业开设选修课。
德国开设专门的劳动技术课程有其特定的价值取向。比如,1964年,德国教育委员会对于在主体中学中设置劳技课提出的建议期望,劳技课能够“帮助学生熟悉了解当代生产、服务等领域内各种职业的基本特征,并为其今后能做出明智的职业选择奠定基础”。[3]441969年,德国各州文化教育部长常设会议对改革主体中学提出的建议期望,主体中学7-10年级的劳技课要担当经济―劳动世界的入门指导的任务。[3]441987年,德国各州文化部长常设会议指出,学校劳技课教学的任务是使所有年轻人学会及时调整自己以适应随时可能出现的与劳动、技术、家政、经济等密切相关的生活情境。[3]45这些意见比较充分地说明了德国劳技课的独特作用。
(二)通过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实施劳动教育――以日本的劳动教育为例
与通过专门的劳动课程实施的劳动教育不同,日本通过学校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实施的劳动教育是另一种模式。
二战后,日本确立了智、德、体协调发展的教育方针,因此劳动教育在日本没有十分显著的位置。然而,日本的中小学开展一定的劳动教育是确切无疑的。1947年制订、2006年全面修订的《教育基本法》对与劳动教育相关的内容作了如下规定:为了实现“完善人格”等教育目的,要实现“重视(教育与)职业和生活的关联,培养尊重劳动的态度”等教育目标。1947年制订、2007年重大修订的《学校教育法》对劳动教育也相应地作了规定:义务教育要实现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关于职业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尊重劳动的态度和适应个性选择未来出路的能力”;高中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在发展、扩充义务教育的成果的基础上,“(使学生)基于对在社会上必须履行使命的自觉,适应个性,决定未来的出路,提高普通教养,掌握专门的知识、技术和技能”。
笔者以教育与经济、职业、劳动的关系为线索,考察日本现行小学、初中和高中的学习指导要领,发现日本的课程分为学科课程、时间课程和活动课程,三类课程中有关劳动教育的内容:
社会、地理历史、公民学科。小学“社会”科:参观、调查当地人们的生产和贩卖工作;参观、调查和查询当地人们生活所需的饮用水、电、燃气的确保和废弃物的处理;调查所在县(都、道、府)的主要产业的概况(3、4年级);调查和查询日本的农业与水产业、工业生产、信息产业与信息化社会的状况(5年级);调查和查询在经济和文化等方面与日本有密切联系的国家人们的生活状况(6年级)。初中“社会”科:在“地理领域”,认识日本国内产业的动向,概观其特色;考察以产业为核心的地区,把握其区域特色。在“历史领域”,理解古代日本列岛农耕的扩展与生活的变化、中世纪农业等各种产业的发展、前近代产业与交通的发展、近代日本的产业革命与近代产业的发展、现代日本的经济高速增长和经济迅速发展与国民生活的提高。在“公民领域”的“我们与经济”单元,教授“市场的作用与经济”“国民生活与政府的作用”等内容。高中“地理历史”学科:“地理B”科目中设有“现代世界的系统性地理考察”单元,教授“资源、产业”等内容。高中“公民”学科:“政治与经济”科目中设有“现代社会的各种课题”单元,教授雇用与劳动、产业结构变化与中小企业、农业与食材等问题。
家政、技术与家政、“家政”学科。小学“家政”科:了解在家庭中支撑自己和家庭成员的生活的是工作,能做自己分担的工作;想方设法快乐地饮食;学习烹饪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学习衣服的穿着和整理以及房间的整理、整顿和清扫的方法;制作生活上有用的物品。初中“技术与家政”科:在“技术领域”,设有“材料和加工技术”单元,对“利用材料和加工技术的制品的设计与制作”等进行指导;设有“能量转换技术”单元,对“利用能量转换技术的制品的设计与制作”等进行指导;设有“生物培育技术”单元,对“利用生物培育技术的栽培和饲养”等进行指导;设有“信息技术”单元,对“关于数码制品的设计与制作”等进行指导。在“家政领域”,设有“饮食生活与自立”单元,对“日常食物的烹饪与当地的饮食文化”等进行指导;设有“衣、住生活与自立”单元,对“衣服的选择与整理”“住居的功能与居住方式”等进行指导。高中“家政”学科:“家政基础”科目中设有“生活自立和消费与环境”单元,教授“饮食与健康”“被服管理与着装”“住居与居住环境”等内容。“家政综合”科目中设有“生活的科学与环境”单元,教授饮食生活、衣着生活、居住生活的科学与文化等内容。“生活设计”科目中设有“饮食生活的设计与创造”“衣着生活的设计与创造”和“居住生活的设计与创造”等单元,教授衣、食、住生活的设计与创造方面的内容。
道德。小学:感知劳动的美好,为大家而劳动(1、2年级);知道劳动的重要性,不断地为大家劳动(3、4年级);理解劳动的意义,知道服务社会的喜悦,为公共发挥作用(5、6年级)。初中:理解劳动的尊贵和意义,具有服务精神,致力于公共福祉和社会的发展。
综合学习时间。小学:各学校要积极地采取自然体验、社会体验(志愿活动等)、物品制作、生产活动等体验活动,以及观察与实验、参观与调查、发言与讨论等学习活动。初中:各学校要积极地采取自然体验和职场体验活动,志愿活动等社会体验、物品制作、生产活动等体验活动,以及观察与实验、参观与调查、发言与讨论等学习活动。高中:各学校要积极地采取自然体验和就业体验活动,志愿活动等社会体验、物品制作、生产活动等体验活动,以及观察与实验实习、调查与研究、发言与讨论等学习活动。
特别活动。小学:在“班级活动”中,理解清扫等值日活动的作用和劳动的意义;在“儿童会活动”中,协力进行学校例行活动;在“学校例行活动”中,参加劳动生产与服务性例行活动。初中:在“班级活动”中,对于“适应、成长和健康安全”,要理解志愿活动的意义并参加该活动;对于“学业与出路”,要理解学习和劳动的意义,斟酌出路的适应性和利用出路信息,形成理想的劳动观和职业观,自主地选择出路和设计未来。在“学生会活动”中,协力进行学校例行活动,通过志愿活动等参与社会。在“学校例行活动”中,参加劳动生产与服务性例行活动。高中:在“班会活动”中,对于“适应、成长和健康安全”,要理解志愿活动的意义并参与该活动;对于“学业与出路”,要理解学习和劳动的意义,理解出路的适应性并利用出路信息,确立理想的劳动观和职业观,自主地选择和决定出路并设计未来。在“学生会活动”中,要协力进行学校例行活动,通过志愿活动等参与社会。在“学校例行活动”中,参加劳动生产与服务性例行活动。[4]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日本劳动教育都是“隐居”在其所在课程之中的。其所隐居的课程都有自己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体系,关于劳动的内容仅是其课程内容的一部分。
然而,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实行课程改革时引入“劳动体验学习”以后,日本表现出日益重视劳动教育的动向。日本的劳动体验学习,是指“让学生在一定的期间体验实际社会的职业,期望(达到)多样化教育效果的学习活动”。[5]日本在1977年、1978年修订小学、初中和高中学习指导要领时,将劳动体验学习引入了中小学之中。当时,日本强调实行劳动体验学习的背景大体是:其一,过去的学校教育陷入了“偏重智育”之中,学校“填鸭式地”教授大量的学科内容,而实行劳动体验学习,就是为了纠正这种弊端;其二,伴随生活环境的变化,儿童们制作物品、培育生物的场合越来越少,因此希望学校通过有组织地开展“制作”和“培育”活动,让学生体验工作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6]此后,日本的学校教育中关于劳动的体验性学习活动不断加强。“现在,作为儿童们直接体验活动的一种,各地都在实施劳动体验学习”。[5]从实施主体来看,日本的劳动体验学习主要有三种:(1)以学校为中心进行的劳动体验学习;(2)以行政机关为中心进行的劳动体验学习;(3)以地区的组织和团体为中心进行的劳动体验学习。[5]日本中小学在“道德”时间、综合学习时间和特别活动中实行的关于生产、劳动的体验性活动基本是这种劳动体验学习。
三、当代劳动教育的新趋向:
通过生涯教育实施劳动教育
当代世界的教育改革如火如荼,各国的教改趋向呈现多元化态势。从宏观上看,与劳动教育相关的教改趋向莫过于生涯教育(Carrer Education,亦译为“生计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在学校教育中推行生涯教育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时任美国联邦教育总署署长马兰的倡导。马兰倡导生涯教育,最主要的是为了消除“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的鸿沟”,消除“学术与职业之间的藩篱”。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马兰倡导的生涯教育是一种“有组织的、综合性的教育”。美国学者萨珀认为,不能把“生涯”作狭义的专门职业或者职业指导来理解,应该从广泛范畴和在家庭生活、社会生活、职业生活的人生全部生活之中来把握人的作用,人的作用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多样化的,这样应当把“生涯”理解为人的生涯发展。[7]那么,生涯教育就是促使人们在人生的各个生活阶段,掌握在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和职业生活中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实现生涯发展的教育。在美国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下,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形成了一场生涯教育改革运动。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的生涯教育又出现了新的发展势头。美国的生涯教育主要有四种模式,即以学校为基础的模式、以家庭为基础的模式、以雇主为基础的模式和以地方寄宿制为基础的模式。[8]其中,最基本、最广泛的是以学校为基础的生涯教育模式。这种模式把从幼儿园到中学后的职场或大学的期间分为四个阶段:(1)从幼儿园至5或6年级的生涯认知阶段;(2)6或7年级至10年级的生涯探索阶段;(3)11-12年级的生涯定向阶段;(4)中学后教育阶段。[9]这样,美国的生涯教育贯穿整个基础教育阶段,各个生涯阶段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让学生认识和接触劳动世界,探索和参与职业生活,为学生将来的职业选择和定向作准备。美国中小学实施的生涯教育有多种形式,包括组织生涯教育活动和把学科教学与生涯教育结合起来等等。
生涯教育在美国肇始以后,逐渐传播到了西欧、美洲其他国家和日本等。生涯教育在被“嫁接”到输入国的教育体系中时,其内涵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比如,日本自上世纪末和进入21世纪以来引入生涯教育后,其生涯教育成为自义务教育到高等教育重视与社会和职业的关联的指导理念,在实践中正在采取适应学生发展阶段的系统性生涯教育政策。[10]但实际上,日本的生涯教育几乎被当成了培养学生“理想的劳动观和职业观”的有效手段。
应当指出的是,生涯教育和劳动教育是两个不同的领域,只是由于生涯教育具有面向职业生活和劳动世界的特点,因而与劳动教育发生了交集,这样,生涯教育只能说是实施劳动教育的一个平台。
参考文献:
[1]傅小芳,周俪.德国基础教育中的劳动技术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2005(2):35-40.
[2]姚静.德国中小学的劳动技术教育及启示[J].基础教育参考,2007(10):26-29.
[3]萧枫.各国学校的特色教育[M].沈阳:辽海出版社,2011.
[4]文部科学省.小学校学指бI案[EB/OL].http://mext.go.jp/a_menu/shotou/new-cs/news/080216/002.pdf.
[5]m地孝宜.地域M主Г巍盖禾弪Y学のg践と抗[J].国立オリンピック念青少年t合センタ`研究o要,2003年,第3号:225-232.
[6]高.学校教育における「作I活印工韦猡囊馕丁―その二つの教育C能を分析して[J].横浜国立大学教育o要,1985年,第25号:89-104.
[7]崎尚子,家城子.アメリカの家庭科教育におけるキャリア教育にvする研究――教科分析を中心にして[J].富山大学人gk_科学部o要,2006年,第1第1号:139-147.
[8]李亦桃,周谊.浅谈美国的生计教育及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J].世界教育信息,2003(9):14-20.
篇3
关键词:教书育人 计算机 发散性思维 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712
所谓“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者也”很好的阐述了教师教书育人的内涵。然而,在现实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往往更多的注重“教书”,而轻视了“育人”的重要性。以下是作者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体会。
一、计算机基础知识部分是育人最佳阵地
1、通过对我国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荣誉感。我国计算机的发展起步较晚,但是在超级计算机的研制方面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并屡次刷新世界最快超级计算机的记录。超级计算机的发展促进了国家的航空航天、科学研究、生产制造等各领域的快速发展,极大的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水平。经过对我国计算机发展的阐述,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学习热情,为后续的计算机相关知识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
2、利用介绍计算机的性能指标的机会,正确引导学生的价值观。平时,学生们经常议论的话题就是:“我的电脑是几核的CPU”、“我的电脑是多少钱买的”等等,攀比之风盛行。作为教师,我们应该遏制这类不良的风气,使学生们对家用计算机的认识回归理性。向学生们论证最好的计算机是适合自己的,而不是最贵的。尽量避免“卖肾买Iphone”的悲剧再次上演。
3、将枯燥的数制运算引申到日常行为规范,增强学生遵守规则的观念。计算机基础知识当中数制的运算是一大教学难点,大部分学生在做二进制、八进制和十六进制运算时总是“自然而然”的采用十进制的运算法则,导致运算出错。这时,教师应该重申在不同的数制环境中,运算法则是不同的。就如我们的学习生活当中,上课不得玩手机、机房不得打游戏、自习室不得高声喧哗、食堂打饭要自觉排队等,在不同的场合或环境下应该遵守不同的规章制度一样。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共同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社会环境。
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每一个计算机的基本操作都有多种操作方式,所以,计算机操作是训练学生发散性思维最有效的方式之一。然而,现实中却往往存在阻碍这种训练的因素存在。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自我反思、情境设计、案例分析、适当的作业等方式消除阻碍,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训练,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首先,教师应消除“应付”心理,为了尽快完成教学任务,在讲解计算机操作时只传授单一操作方式。例如,只用鼠标完成操作或者用工具栏完成操作等。一旦学生机器的鼠标出现问题,或者工具栏被隐藏,学生将无法正常操作计算机。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责任心,并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努力针对同一个问题或操作从不同角度、使用不同方式进行分析和处理,引导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形成。
其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只选择最简单、最方便的方式来完成操作或解决问题,导致出现了“一个右键走天下”的现象。鼠标右键虽然是一种方便、快捷的操作方式,但它只提供了常用的几个命令而已。如果遇到右键意外的命令时,学生也就只能“干瞪眼”,无从下手了。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当的设计练习作业,避免学生对计算机操作产生误解――用鼠标右键即可完成计算机操作。扩展学生的操作方法,实现一个操作多种操作方式,并描述清楚相应的操作环境。另外,教师要选择恰当的现实案例,带领学生完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使学生体会问题解决的完整流程和发散性思维在解决问题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三、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文明上网,预防网络欺骗,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计算机网络知识是学生最感兴趣的一部分内容,然而,作为教师除了要介绍网络的基本知识以外,还要传授一些实用的网络应用。为了学生的健康发展和继续教育,更应该强调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文明上网,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等。
计算机网络几乎是万能的,它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大部分的问题,但由于网络的监管任然比较薄弱,导致网络当中充斥着许多的垃圾信息、虚假信息、甚至是欺骗信息。比如:网络上最多的一些各类考试保过班、各种中奖信息等等,提醒学生不要盲目信任,自己劳动所得才是最宝贵的。另外,网络上有很多抱怨和不文明的文章和评论,恶化了网络环境。作为新时代的学生,应该理性看待问题,文明评论。
总之,在计算机基础教育过程中,作为计算机教师应该联系实际生活和工作,不仅要传授学生书本上的知识和技能,更应该注重学生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的教育,为社会培养新时代的“四有新人”做贡献。
参考文献:
篇4
谈到语音的重要性,我们可以从一个案例说起,在北京的出租车上,师傅载着一个老外,但老外却操着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与师傅交谈,师傅对他赞不绝口,语音犹如我们的“颜值”,容易被别人察觉。在汉语作为外语的教学中,汉语语音学习是整个语言学习的基础,建立正确的发音习惯,克服“洋腔怪调”,不仅对学生日后的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使用汉语进行交际时的自信,而自信又是进一步提高汉语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语音的学习对第二语言学习者至关重要。
二、课堂管理
课堂管理指教师通过对自身、学生、环境、规则等诸多影响教学的因素的管理,保证教学有序、顺利、高效地运行,实现促进学生语言能力及其综合能力发展的教学目标[1]。
为了便于课堂管理的顺利进行,我们认为在上第一节课前教师就应该做出一定的课堂规则,但这个规则只是通过与学校相关的领导与老师的沟通设计出来的符合当地的课堂规则。在上第一节课时,我们应该采取民主的方式与学生协商课堂规则的制定,教师只是起一个制定规则的引导者,最终的决定权是要还给学生,但老师必须坚定一些规则的适度性。
三、语音教学与课堂管理
语音教学是开启汉语学习的重要一环,解决语音教学的课堂管理问题,关键在于教师通过活动调动学生的兴趣,帮助他们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与效果。凡是与课堂上相关的管理都是课堂管理,在讲解语音的课堂上出现的管理都应该属于本篇文章所涉及的内容。在汉语作为泰国非主流外语的课堂上,语音教学课堂管理应该是每一位在泰国教授汉语的老师最先面临的问题。
四、对泰国初中生教学情境的分析
教育文化的大致特征可以分为竞争性文化和参与性文化[2],在泰国初中生所处的教育文化大多属于参与性文化,学校更多的重视教学的过程,强调学习体验和经历,活动比较多。在大多数初级中学中,汉语课是不被列入学校课程大纲之中的,汉语不是主流外语,仅仅被作为一门副科。泰国的教学理念是做一个好人,做一个快乐的人,做一个有能力的人。
五、语音教学的主要问题
语音教学的主要问题表现在四个方面:1、学生学习兴趣减弱:洛克菲勒说:“没有兴趣,就失去了前进的动力。”[3]对于初级水平的初中生来说,他们刚刚接触汉语这门在泰国本土不太流行的外语时,一定是充满好奇,随着学习难度的增加,最终导致有些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减弱;2、教学内容单一:教学内容不能呆板、单调,要多样化,学习了一定的语音,可以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说出相应的汉语发音等等;3、练习形式枯燥:在学习语音时,重复是很多汉语教师的首选,掌握汉语的语音就需要反复的操练,这座“汉语大厦”再怎么装修设计也经受不起时间的考验。4、教学时间不足。在泰国初中生的课程中,集中训练语音大约被安排在前两周进行,学生又很少有机会接触中国人,练习汉语的机会又少,我们必须把语音与后期要进行的课文相结合,比如说分角色朗读课文。
六、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兴趣是推动认识和探索的重要动机,是一个人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实践和思考的催化剂。任何有成就的人,都有一颗热衷于自己事业或专业的心,甚至达到了痴迷的程度。英国牛津大学的校训提出“导师的责任,就是不断喷射火花,直到把学生学习兴趣的火花点燃。”从自己所掌握的资料可以看出,真正对汉语感兴趣的学生并太多,学生学习汉语时就有些被动,因而汉语教师就应该想方设法吸引学生。
篇5
一、基础教育的质量是否在下降
正如库姆斯所谈到的,现在的人们总是哀叹“教育质量已经比不上往年了”,其中有些人总是留恋他们上学时代的“大好时光”。他们对过去时代的回忆总起来就是:学校的课程都是基础课,没有虚饰和弹性选择;教师具有献身精神和觉悟,敬业奉献,他们维持着严格的纪律,师道尊严,坚持高标准;学生的学习态度严肃、勤奋刻苦,所以比现在的学生学得多、学得好。
库姆斯说,我们姑且不谈学校是否像人们想像的那样从高处走到了低处,而是要思考一个更基本的问题,即是否对质量和标准有一个现实的、正确的概念?是否应跟上世界快速的变化和多样化的特点?[1]
在库姆斯看来,人们的批评往往是根据一种静态的质量概念,即一方面把质量的概念和以前传统的学校教育目标、内容、方法、服务对象联系在一起,另一方面又把一系列的标准看成是一成不变的。因此,任何偏离传统的课程和教育规章都是一种异端,是对质量和标准的一种威胁。库姆斯举例说,当20世纪50年代西欧大打学术战役,为了普及教育要取消拉丁文和希腊语而让学生选择取而代之的科学和数学,为他们以后的生活和日益技术化的世界做准备时,反对者就坚持说,这样做会降低传统的标准和质量。
库姆斯认为,根本的问题并不在于所有教育改革的意图都是对的,或者,所有反对改革的意图都是错的,而在于,根据一成不变的和绝对的标准来看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在当今世界中是否有意义。事实上,质量和水平是相对的,是根据特定的时间、地点以及特定的学习者和他们的环境相对而言的。比如,适合于19世纪法国、英国或美国成长中的中学生的教育,对今天这些国家的中学生就肯定不适合,对21世纪出生的人来说,就更是远不适合了。因此,当今对教育管理者和教师的挑战不是如何回到“过去大好时光”的标准课程和方法上,而是如何为培养在未来迅速发展和变革的领域里能有效地发挥作用的人而制定新的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所以,判断任何教育目标的标准必须是:教育是为了谁,为了什么目的以及在什么条件下进行。[1]
就我们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而言,课程改革正是基于时代的变化和对过去教育质量的不满的实践批判:在许多地区,繁、难、偏、旧的课程让许多学生望而却步,导致教育实践中无为教学的大量发生和跟不上课程的学生的大量存在,从而出现教育质量(从习惯上狭义的意义上说)的实质性下降。而另一方面,迅速发展的我国经济和社会对专门人才和一般社会公民的素质提出了新的和更高的要求,但也出现了“在满足学生们的学习需要以及他们所处的变革中的社会发展的需要方面,教育系统也越来越不适应了”[1]的问题。事实表明,在历经20多年的学校教育体制改革这种外部改革之后,我国基础教育的这种不适应正是构成教育质量危机的关键方面,除非在教育内部特别是在课程方面做重要的变革,使教育适应世界飞快变化的需要,否则这种质量危机只会继续严重下去。因此,一方面,此次大规模的课程改革实践是时生巨大变迁下的历史必然;另一方面,我们需要相应地以一种适应时代变迁需要的教育质量观来理解课程改革。
库姆斯认为,不能把教育质量理解成像注册人数和教育经费那样,可以折合成精确的统计数字。比如,如果我们对基础教育质量的理解仅仅是考试的分数,仍然简单地按原有的标准和方式来衡量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育质量,我们就可能误入教育质量评价的旧模式,甚至是教育质量评价的歧途,因为它将再一次把人们的目光集中到狭隘的数字上。新一轮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课程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内的三维内容,而目前的书面考试还不能说很好地考察了学生这三方面的内容。
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方面是,对今天的教育质量提出批评的人们往往把教育质量的标准理解为20世纪80年代或此前仅仅是全体中国中学生中的一部分甚至是一小部分人的教育测量分数。而事实上,自那时起,参加考试的学生的比例以及学生的多样性都大大增加了,由于实际上受各级教育的人数增加,青少年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普遍提高,特别是更多样化了。另一方面,我国的标准化测评实际上至今还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翻看十几、二十几年前的测试题目,不难发现,与今天的有天壤之别!因此,我们很难相信,今天学生的成绩与那时学生的成绩是否具有可比性,更不用说是否可以由此而得出相应的结论。
事实上,正如库姆斯所说,今天大众取向的基础教育并不会自动地妨碍在旧的英才教育模式下的教育水平,大众教育并不一定就意味着更差的教育。“但我们必须承认,这还是有可能的,特别是因为大众教育比英才教育更困难。英才教育制度是通过一系列的学术筛选,挑出‘最好的’学生,把他们培养成社会上层人物,而把其余的学生作为失败者而抛弃,好像他们就是社会的废物。相反,民主大众教育则不仅仅发展那些最聪明学生的潜力,而且是发展每一个成员,无论其潜力如何。换句话来说,英才教育制度造就出的失败者远远超过成功者,而大众教育则只造就成功者,尽管学生的人数要多得多,其素质也更多样化”。而这就是为什么比起以前的英才教育,大众教育遇到了而且还在继续遇到更多的困难的根本原因。[1]
二、我们的教育质量是否优于别人
自80年代以来,不用说国际数学、物理、化学、信息等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的成绩让世界对中国学子的表现大加赞赏,就是华人地区在几次大型的国际数学和科学教育质量评估(IEA之IAEP、TIMSS,OECD之PISA)中名列前茅的成绩,以及科技领先于世的美国的分数远落在华人后面的事实也让国人对基础教育的质量充满自信。那么,我们的基础教育是否处于世界前列?对此,人们往往凭以上的成绩对不同国家教育系统的质量和效果做出结论,而忽视了不尽相同的教育背景、教育哲学基础以及教育测评的局限性。
按库姆斯的理解,说这种比较不恰当,是因为在过去的20多年,西方发达国家的中学基本是为整个年龄组的全体青少年服务的,学生之间存在着极大的差异。相反,中国的基础教育基本上是一种大学预科教育,仅仅是为整个年龄组中一部分经过严格选拔的大致相同的学生服务的。而如果把美国和中国的考分在前百分之十或百分之二十的学生相比,他们之间成绩水平的差距可能会小得多或者不分上下,从而也就不会使人产生那么大的误解了。[1]
以我国近20年来在国际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得金牌的学生在后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大多并不比西方发达国家的优秀生有更特殊的成就而言,以这种国际竞赛的金牌数来衡量基础教育就显得缺乏应有的说服力。事实上,我们这种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的教育体制和教学方式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包括科学家和教育主管部门在内的社会各界的注意了。华裔数学家丘成桐说,数学奥赛培养不出数学家,2002年的菲尔兹数学奖获得者在学生时代没有获得过国际数学奥赛奖。
就目前的教育测量技术而言,往往局限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而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人格特征的测评尚无可以全面应用的技术。从而,我们仅凭一组考试分数而做出教育质量高下之分实在有些唐突。我们认为,在看到我们的教育长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我们还要看到同样重要甚至更为重要却又正是我们所短缺的:杨振宁在美国石溪对中国访问学者和研究生的谈话中提到,“中国研究生读书考试一般都相当好”,但“考试以后要做研究工作的时候,问题就好像有些困难,甚至于有人觉得也许中国人的脑筋不能够做研究工作,就只会参加考试。”[2]试想,如果我们的教育培养出来的人只会做事,只会成为别人所用的工程师,那么能简单地说我们的教育优于别人吗?事实上,IAEP表明,我国学生在解决非标准化问题、知识的应用能力和一般科学素养等方面落在别人后面,[3]甚至,TIMSS表明,数学成绩领先的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的学生强于“按指定的方法解决与生活无关的程序性问题”,但对数学的自信心和态度却都低于国际平均水平,[4]而后者对学生将来的学术研究(以及健康人格等)是至关重要的。历史表明,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在科学的道路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三、从教育质量发生的内部环境考察教育质量
从教育质量发生的内外部环境因素考察教育质量问题是库姆斯教育思想的重要特点。库姆斯认为,教育质量不是在真空中发生的,就像学校不是处在真空中一样;评价教育质量不能仅从一组结果性数据得出结论,更应该从它的发生环境,从它的过程中去考察,才能得出合理和有意义的结论。比如,就学校的目标和课程来说,尽管在任何时候,国家课程标准中的目标和课程与实际完成的很难一致,就连学校实际做的可能与其对外宣传的也还有一定的距离,但是,如果合理地运用历史来比较的话,学校目标和课程的积极变化是值得肯定的。
事实上,自80年代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变革和需要,已经扩大了学校的目标和课程。比如目标方面,微观上已经从单一的知识和技能领域逐步扩展到包括能力、情意领域,宏观上实现了为更多的学生服务,增加了许多以前被认为是家庭和其他机构的任务,如托管、生活指导、职业训练以及一般教养等。就课程来说,不仅对教材进行了多次修订,还引入了新的课程或课程内容,如有关环境、人口、国防、发展、禁毒、防艾等方面的内容,以及像研究性学习这样的活动课程、综合课程和探究、合作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得课程和教学的形式更为丰富、多样、科学、合理,更有利于满足不同类型的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需要。
当然,这样一来,学校发挥传统的教育作用的时间和精力就相对减少了。比如,尽管从课表上看,学生的语文、数学的课时并未明显减少,但他们实际用于语文、数学学习的时间却可能因为更多学科和活动课程(包括它们的相关作业)占用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而减少了。因此,单就语文和数学而言,并且单就这一因素而言,学生的语文或数学考试成绩的下调也是情理之中的。但这与其说是教育质量下降,毋宁说,这是在一个整体质量更好的背景中的局部变化和合理变化。
不过,问题的另一方面是,正如库姆斯所说的,世界课程改革的历史表明,课程改革要取得实效,不仅要有一个广泛的社会理解条件,而且要得到承担这项任务的人的广泛支持,特别是一线教师的支持。比如,“对教师进行必要的训练,准备好教师指南、教科书以及其他教学材料和辅助材料”[1]。事实上,光是这些材料的制作就是一项系统而艰巨的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需要大量的研究、实践和反馈,需要好几年的时间,更不用说这些材料发到每一位教师手里、转化为每一位教师的教学知识和能力。
而就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这一个重要条件而言,中小学教师的素质(专业能力和专业态度)也是制约教育质量进一步提升的重要现实因素。具体地说,尽管在政府的政策引导下,不仅中小学所需要的教师在数量上得到了满足,而且广大中小学教师的学历状况有了质的变化,但这远非教育质量提高所需要的教书育人的能力和态度的实质。又比如,由于在现今市场经济社会里,不仅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实际并没有取得应有的提高,而且在现实面前,教师的价值观和职业观都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一方面,相当一部分教师为物质收入的提高而从事“第二职业”,甚至把教书育人反过来当成“第二职业”,从而直接影响了学校教育的质量。另一方面,许多教师正陷入了一种职业茫然之中,教育工作成为他们“不得不去做”而加以“应付”的事情。因此,我们不难发现,在今天急剧变化的市场经济时代,教师的工资福利、工作条件、职业归属感乃至职业安全感正日益成为学校教育的“问题”之一。事实上,教师面对急剧变化的社会表现出不适应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并且,多年来,我国师范院校的生源质量不如非师范院校,优秀的师范生和在职教师转入教育以外的行业一直是国家教育之痛。而与此相关的是,已远不能适应社会变化的教育体制也在严重制约基础教育的发展包括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上述情况表明,如果不了解学校教育的现实处境就谈论教育质量,并对学校和教师提出批评就显得没有意义。特别是,如果不了解学校教育的现实处境就谈论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导致了教育质量下降也显得没有实际意义。库姆斯认为,还有一个值得重视和反思的影响教育质量的因素是教育技术。他认为教育技术的概念需要重新考察。因为,人们习惯于把自通讯革命以来迅速发展起来的诸如幻灯机、投影仪、电视、视听设备、计算机、语音实验室、通讯卫星等视为“教育技术”,好像直到这些出现以前,教育从来就没有什么“技术”。库姆斯认为,这是一种狭隘的观点,而且正是由于仅仅对这样一些新媒介的关注和期望导致“教育技术”未能真正成为教育的重要手段。因为,这些新技术的倡导者们往往错误地认为,新技术是完整的、成套的教学系统,而没有把它看成仅仅是教学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已。[1]
库姆斯说,“从讲课方法到苏格拉底式的对话,从讲座会到练习,都是教育技术。教育技术包括黑板、课桌、教科书、师生比例、教室和楼道的布置、年级制度、校历、把时间分成教学单元的电铃以及影响孩子们前途的考试和升级制度等等”。所有这些都是整个教学“系统”和“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们的最终目标都是为了促进学习。因此,把教育技术的认识局限在是否使用由新的通讯媒介组成的“机器”问题上是错误的。[1]
从我们的实际来看,我们还应该认识到,对于教育技术而言,“新的”不一定是“好的”,“旧的”不等于“过时的”,事情往往是,“旧的”是长期存在和需要的,是值得我们重视的,特别是在新的条件之下需要不断加以改进、完善的,而“新的”需要在“旧的”背景中灵活运用才能实际发挥作用。事实上,虽然理论上讲上述新的技术的良好应用可以提高教学信息容量,带来图文并茂,甚至声音与图文结合的优质信息,还可让学生享受远距离的名校、名师的优质教学。但是,一方面,在当前,拥有这些技术的学校和这些技术在教学中的实际使用都还远不能说是“普遍”的;另一方面,由于教育思想、教育素养以及教育管理体制方面的原因,包括相关的软件和课件的开发方面,这些技术的运用“只是简单地增加了学校里已进行的教学内容,而没有有计划地认真修订学校的基本课程和整个教学过程”,并把这些技术与这些课程和过程以及与传统的教育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致这些技术要么被教师作为可用可不用的次要的教学手段对待,要么由于这些技术的运用“使教室变得单调死板,毫无生气,扼杀了对话的可能性,塞给学生的仅仅是要死记硬背的事实,阻碍了他们发展其分析和判断的能力。”[1]
四、从教育质量发生的外部环境考察教育质量库姆斯认为,在评估和解释学校工作的时候,大多数人甚至许多教育工作者几乎都把全部注意力贯注于内部的“学校因素”,好像学校是在真空中一样。而事实上,对于教育质量,我们还应该考虑学校外部因素的重要影响。事实上,就我们的基础教育现状来看,社会因素实际正比以前更为深刻地影响学校的教育质量,包括正面的和负面的影响。
比如,随着我国科技、经济和社会的进步,一方面,教师和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渠道更为宽广,同时,学校的教育条件也有了较大的变化,为改进教育方式、提高教育效果提供了许多新的可能,这些自然有力地促进了教育质量的提高。
但另一方面,如今教育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如社会的基本结构、信仰和价值体系以及行为规范都较上世纪80年生了实质性的变化。例如,工作和生活节奏的加快,离婚率和单亲家庭的上升,使两代人之间相处和交流的时间比先前大为减少,使得作为儿童和青少年最基本的保护者和教育者的家庭的教育功能大为缩减。“调查表明,如果一般儿童每周花在看电视上的时间多于上课的时间,并且不做家庭作业,不阅读好的书籍,或者,儿童和一群不轨的孩子在一起满街闲逛,家长不给予监督或约束,学校是无法控制住局面的”[1]。
另一方面,我们还应该注意到,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诸如青少年宫、公园等校外(教育)机构不可避免的市场化,使得它们的教育辅助功能也大为缩减。还有,以电视、互联网以及新潮音乐、服装等为代表的社区文化的日益世俗化,甚至庸俗化,都在侵蚀着学校教育的功效,这些都是我们在考察学校教育质量问题时不能不考虑的方面。事实上,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已经发现,在这种情况之下,儿童的学习成绩难以保证,学校教育的功效大打折扣,出现所谓“8+2=0”(八小时的“学校教育”被学生在校外两小时的“社会教育”所冲抵)、“5+2=0”(五天的学校教育不及两天的假日所受的影响)这样的现象。而我们不愿看到的恰恰是,“过多的家长把自己的责任推给学校,而学校的工作目的和设备都不是为了承担这些责任的”[1]。特别是,尽管我们的学校出于压力和自觉在试图通过增加新的教育内容、教育活动和教育管理人员做出各种努力,但学校还是在控制社区文化对儿童的负面影响方面显得力不从心。
篇6
关键词:初中语文;问题;应对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逐渐显现出一些问题。毋庸置疑,只有良好的教育才能最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因此,教师要正视语文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积极思考应对策略,还给学生一个纯净的语文课堂。
一、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初中语文课外积累明显不足
随着生本理念的深入,在初中语文课堂上,更加看重学生的课外积累。良好的课外积累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并且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但是目前由于语文教学工作比较繁重,一些语文教师对课外阅读认识不够,给学生的课外阅读的布置也没能深入下去。即使有些教师已经布置了大量的课外阅读,但是由于时间和精力的限制也没能深入检查和安排学生交流,使学生的课外阅读流于形式,没有起到课外阅读应有的作用。
2.中学语文教学的改革步伐滞后于中学语文教育的发展
在初中教育教学的改革中,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步伐已经明显滞后于中学语文教育教学的发展。在中学语文的教学中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侧重点,在语文教学中要加强学生对实际交往的技能以及文学欣赏阅读的学习。而目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状态更容易贴近教材进行学习,而对于课外的实际交往技能以及文学欣赏层面的阅读并不多见。有些教师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社会改革对中学语文的需要。
3.教师在课堂上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过多、过滥,使学生失去了思考的空间
诚然,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使学生摆脱了抽象的思维,能够在形象可感的思维空间里强化自己的语文能力。但是如果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占据了学生的思考空间,就有些得不偿失了。目前一些教师多媒体的使用过多、过滥,使学生在课堂上失去了本该用于强化思考的空间,使学生的思考流于形式,不能深入下去,因此,也就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以及语文应用能力。
二、针对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应对策略
1.生本理念课堂中恰当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
(1)深化语文教学的改革,在课堂中要选择适合本班学生的教学方法
生本理念下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教师要能根据本班同学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本班同学的教学方法进行有效教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实时调整教学进度以及在课堂上采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在每一堂语文课上得到最大限度的语文知识量,提升相应的语文能力。
(2)巧妙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体现能力先行
初中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要摆正多媒体的位置,要留给学生相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能够在语文课堂上积极探究,主动思考,以确保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
2.强化学生的课外阅读,并将这种阅读纵向深入
(1)教师要提出相应的课外阅读要求
教师要根据课标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相应的课外阅读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语文课外阅读。同时在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能够深入指导,在学生不同的阅读阶段,教师要深入学生中间,了解学生在阅读中出现的问题,并帮助学生逐步解决。
(2)教师要指导学生利用相应的阅读方法进行有效课外阅读
有的学生的课外阅读只是为了完成任务,浮光掠影,走马观花,而不能深入进行阅读思考。当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到一定阶段的时候,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相应的阅读方法的训练。同时,教师还可以举行阅读经验交流会,让学生在沟通交流中得到思维的纵向深入,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步掌握语文阅读方法,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篇7
摘要:在国际教育中,文化的客观差异导致了学生学习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差异,针对这一管理难题,必须在文化包容、文化理解、文化尊重中寻求出路,提出“中西课程均注重过程性评价,让学生淡化考试功利,注重平时积累”,“共同制定规则,协同执行,用规则和诚信看护校园”,“尊重学生差异,搭建平台,分层培养,分类选修”的教育策略,让学生能够融汇中美文化的优势,既有中国情怀,又有一定的世界视野。
关键词:国际教育;文化差异;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G40-0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3)03-0044-05
2009年9月,我所任教的学校创办了国际部,引进美国大学先修课程,即AP课程,开设“美国AP课程班”。我作为第一批进入AP班的管理者,经过四年的实践探索,在教育理想与现实挫折中开始反思在中国重点高中进行国际教育的管理难题。
一、尴尬:学生面对中美教育的行为差异
我曾经那么充满热情,想象在重点中学的校园里出现一批这样的学生:自信、阳光、有个性、举止高雅;升旗仪式时声音最洪亮,行走在路上最有气质,处理事情最有能力,学习最为刻苦……这群国际班的学生是学校新出现的一道最为亮丽的风景线。
四年后,我没有实现理想,却经历了太多的挫折与尴尬,心灰意冷甚至想放弃。但倔强的我在疑虑中开始面对中西教育的现实,认真反思更深层次的文化差异,并在实践中心平气和,化解尴尬,寻找教育出路。
尴尬之一:外方作业从不含糊,外方课程从不逃课;中方作业拖拖拉拉,中方课程经常旷课。
我们的“美国AP课程班”是中西合璧的产物,既有中方课程,由普通高中教师任教,开设国家课程,也有美方课程,由美籍教师任教,开设美国AP经济学、AP心理学、AP环境科学、AP生物、AP化学、AP物理以及AP微积分等等。外教的课堂相对自由活泼,作业方式多样,有口头汇报作业、书面作业、网上作业,也有小组实验汇报、外出实践论文等。中方的作业主要是书面的题目,也会要求学生预习。
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学生对外方作业特别认真,预习也不含糊。从没有看到外教去向学生讨要作业,倒看到偶尔有没交作业的学生在外教身边转悠,努力解释并领回“附加作业”。但中方作业经常会迟交,一忙起来有的学生干脆不交作业。中方教师要么打电话向班主任告状,要么自己冲到教室向学生要作业,学生却有种种理由,且不以为然。
外方课程学生基本不缺课,中方课堂经常会有学生一会儿钻机房写论文,一会儿躲到升学指导办公室写申请,一会儿赶到外面上培训……上中方课时,学生没有激情,没精打采。然而,为何上外方课时学生又是大声笑又是大声叫,激情满怀?
尴尬之二:外方规则无条件遵守,态度谦卑;中方规定颇多质疑,争吵连连。
外方教师要求学生考试绝不能作弊、作业绝不能抄袭;参加“电影夜”活动不能吃零食,要做观看记录;外方课堂上不能讲中文,否则立即扣分……很少有学生违规。一旦违规,同学们会毫无异议地接受惩罚,如作业抄袭或疑似抄袭,本次作业零分;考试作弊或疑似作弊,本次考试零分,而且本学科教师将不予写学术推荐信。
中方的规定相对于外方的规则更系统更规范,衣食住行,非常细致。学校的《学生手册》100多页,对每一个项目都规定得很到位――不能迟到、早退、旷课,不携带电子产品,校服穿着规范,宿舍熄灯后不能讲话……违反规定也会作相应的处分,如通报批评、警告处分、严重警告、记过、开除等等。但令人遗憾的是,对这些规定,学生百般质疑,如针对校服穿着:为什么校服不能让我们来设计?为什么晚自习还要穿校服?为什么一周5天不能有一天让穿自己的衣服?迟到、旷课、早退等问题也令老师十分头疼,学生违反规定要处分了,家长就会到学校大吵大闹,又是找关系,又是责难老师,关系网下的教育管理变得十分尴尬。
尴尬之三:外方考试前一天依然照常各类活动,几无考前状态;中方以突击方式奔波,几多劳苦。
即使明天期中、期末考试,外方希望学生依然进行社团活动、依然“电影夜”、依然广场歌会、依然戏剧社排练,很少有考前的紧张与准备状态。常态的生活方式让中方教师很是着急。中方教师希望在考前停止有关活动,停止不重要的课程,专心于系统的复习。矛盾一直存在,后来通过与外教的协商,终于在大考前停掉了一部分活动课,但奇怪的是,学生并没有特别紧张,依然没有考前的那种紧张状态,对停掉活动课程竟然很不满。
对待中外方老师学生体现出不同的行为方式,难道是头发颜色的差异导致学生的态度差异?他们“崇洋”?他们欺负人?他们受到了西方不良文化的侵蚀改变了以前的善良、朴实?
在痛苦的质问和仔细的考察中,我发现了学生不同态度背后的文化差异,开始以包容的心态去关注西方教育中一些值得学习的地方。取长补短,才是教育发展之道,才是学生发展之路。
二、追问: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思维方式差异
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等。思维方式是人们大脑活动的内在程式,它对人们的言行起决定性作用。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导致了教学方式、评价方式、升学方式等教育差异,思维方式差异决定了学生行为方式的差异。
追问之一:究竟谁该对自己的未来负责?
外教的思维是:“不同的学生进入适合他的学校”,这个适合,不仅是能力、兴趣的适合,还包括学习品质和个人素质的适合。中方的思维是“尽力帮助每个孩子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教师付出了很多,督促了很多,但学生并不一定会按照我们想象的去做。
中方教师也渴望学生自觉、自律,对自己的未来负责,但在教育教学和管理上却没有真正去实现――教学方式上的单一教授模式,父母式的教育训导方式,无止境的帮助与引导,学生不愿也不能对自己的未来负责;而外方教师却通过评价体系、教学方式等牵引或者“逼”学生不得不对自己的未来负责,逐渐地,学生习惯并喜欢对自己的未来负责。
如外教的评价方式改变着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学术评价上,外教推出了21项综合评价指标,其中对每个学生的作业情况、课堂表现情况、创新提问情况、课后问问题情况、小组合作情况、小测验、考试成绩等都有评价,期中、期末考试成绩占总评成绩(GPA)的30%,70%是学生平时的主动学习表现和学习激情。每个月,外教会提供一张月报表,对每个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并提出建议。每学期的GPA成绩,将是学生递交申请国外大学非常关键的学术成绩。
综合及过程导向的评价方式,以探究、质疑、合作为导向的教学方式改变着学生的学习方式。GPA的真实递交,让学生关注自己的学习过程与全面发展,自己对未来负责任。
追问之二:学习本身是目标的达成还是求知的过程?
中方的思维更多的是用考试成绩赢得未来,高考模式牵引下的人们已经习惯了用考试分数证明实力,至于平时表现如何,学习态度如何,学习激情如何,对未来的专业有没有了解等等并不会在高考中显现。教师只要根据考试成绩评价学生,给学生评分主要看期中、期末成绩,即使不认识这个学生也没有关系。
而外教认为一个人的求知欲望、求知态度在成长中更为重要,虽然他们对学习能力和学术水平本身也非常关注。他们注重过程性评价,最为关键的是,国外的升学系统为教师的理想和理念提供了真实的支撑和保障。
美国大学的申请是一个立体的系统。中国学生在申请时,需要递交语言成绩(托福、SAT)、学术水平(即总评成绩,GPA)、参加活动的情况,还需要推荐信(包含学术推荐信和升学指导老师推荐信)和自荐信。这一系列的申请展现给对方学校的是一个完整的“人”,而不是干巴巴的考试“分数”。
可以这么说,哈佛大学不是培养了什么样的学生,而是选拔了什么样的学生,或者说,那些诺贝尔奖获得者不但有了成长的环境,而且本身就有创新的基因。国外名校通过自己独特的选拔方式将具有这些基因的全球学生纳入到了他们的学校,再给予成长的土壤,所以结果其实产生于过程。
外方的期中、期末考试成绩只占学生总评成绩(GPA)的30%,而且,考试之后,学生如果对自己的考试成绩不满意,可以去找外教,要求补考,外教将安排时间给予补考(就先前错误的题目再出一些更难的题目),学生的成绩可以从B变成B+,如不满意还可以再申请补考,再变成A(对相关知识再高难度挑战)等等。外教目的很明确,“不是要考倒学生,而是要促使学生真正掌握知识。”
外教看重求知的态度和激情,注重过程。所以,即使到了考前,外教也不主张停止各类活动,他们觉得要保持相对常态的学习、生活方式,学习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场战斗。虽然美国也有集中的大考,但托福、SAT等考试每年有很多次,没有一考定终身的压力,学生有了成长的机会,也在一次次的磨炼中完善着自己的个性。
追问之三:究竟用什么来守护校园?
中国更习惯于留有情面,而美国更习惯于面对问题,直接质问并直线探知答案,可以说,中国更多曲线思维,美国更多直线思维。表现在规则上,外方教师看重规则,无条件执行规则,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学生犯了错误违反规则后,更多地告知学生将要承担什么责任,该罚立即罚。中方教师更多地批评教育,非常看重学生的态度,态度好则“酌情处理”,在教育后学生写检讨,发誓改正,不到万不得已,不需要寻找规则依据,更不需要承担什么责任和后果。
记得有这样一个故事:哈佛图书馆藏有世上最丰富和最珍贵的图书,1764年的一天深夜,图书馆某处起火,绝大多数珍贵藏书被大火无情烧毁,全体师生痛心疾首。事情的发展却出人意料,有一位学生在经历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后来到校长室。原来,在这场大火前,他偷偷地把一本书带出馆外,准备读完之后归还。火灾将这本书变成了唯一的珍本,但校长霍里厄克虽对学生的诚实和承认错误的勇气予以夸奖,但又决定将他开除出校。他的理由是:“让规则看守校园。”
外方教师推崇用规则来守护校园。中方教师希望软硬兼施,教育与惩罚并举。其实中方管理者对规则也非常认同,但由于文化的差异,规则内容的空洞、违规的后续惩罚措施缺失和强制力量薄弱,使规则难以执行或阻碍力量太大。最为关键的是,学生的错误承担者不是学生本人,而更多的是家长,孩子怕家长难受,怕家长丢脸,家长也积极行动,找关系不说,大吵大闹、威胁恐吓的也有。
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反映在教育实践中,也成了国际班管理困难的根本原因。
三、策略:基于文化理解的管理出路
文化的客观差异导致了学生学习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差异,如何更好地取长补短,让重点中学的国际教育更加规范、有序、高位,让学生能够融汇中美文化的优势,既有中国情怀,又有一定的世界视野。教育管理,必须在文化包容、文化理解、文化尊重中寻求出路。
策略之一:中西课程均注重过程性评价,让学生淡化考试功利,注重平时积累。
注重过程性评价,无疑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考定终身”在国际班不适用,一个完整的人的理念越来越深入。学生不仅要学习,还要提升能力、培养社会责任感;学生不仅要在考试中取得满意的成绩,更重要的是学习过程中持之以恒,即使考试以后也不能“万事大吉”,依然需要保持良好的学习激情。
李同学考试成绩非常优秀,在高三大学申请前GPA成绩也比较优秀,很幸运,他被伦斯勒理工大学、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罗格斯大学等同时录取,最后他选择去加州大学深造。但被录取以后,他开始放松学习,认为大功告成,上课比较懒散,作业甚至也迟交,因为他觉得,学校录取他了,何必还要学习呢?但不幸依然发生了,当高三下学期的成绩真实递交给美国大学时,他却收到了一封大学的拒信,理由是高三GPA太低了,而之前他可以取得优异成绩说明他的学习能力没有问题,但学习态度不端正和功利心太重是显而易见的,这样的学生不能被认同和接受。
强化过程,淡化功利,对学生一生都是有好处的。国际班之初,中方课程没有GPA的概念,更多的是依靠期中、期末成绩给学生总评,这也导致了学生不太注重中方教师的平时作业和课堂,从而逃课、不交作业。在实践中,我们认同了过程评价,中方课程也对学生的出勤率、作业、课堂表现、考试等进行综合评价。评价体系的改变促进了学生行为的改变,中方的课堂也变得更加有序、高效。
策略之二:共同制订规则,协同执行,用规则和诚信看护校园。
规则是文化的一部分,我们借鉴了美国教师的规则合理之处,面对平时的管理难题,制订了一些规则。学校的校训是“诚”,我们又通过学生的“诚实守信”来激发他们内在的能量进行自我约束。
有一同学,在上化学实验课时,他好奇地违规去碰了其它化学药品。老师非常生气,但因为之前没有协议,于是学术校长、任课教师、学生及家长共同补签了一份诚信协议:如再出现相关情况,该同学将不得再选修化学,不允许进入化学实验室,因为他没有药品危险意识和规则意识。
为了形成教育合力、中西方教师共同商讨制订的一系列规则,均以中英文书写,规则向学生公示,违规以后按章处罚。教师和学生之间争吵现象一下子减少了,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任,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目前,国际部的《社团入团与活动规则》《校服穿着规则》《外出社会实践规则》《作弊和抄袭惩罚条例》等日渐完善。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一个美国男孩一直很懒,晚起上学,上课不认真,做作业经常拖拉,学习很让父母头疼。后来父母将他转到一所教会学校。第一天,他就表现出了惊人的变化,认真听讲,认真作业。后来问及原因,小男孩严肃地说:“我在走进校门时发现,有一个人被吊死在十字架上(其实那是耶稣),看来,他们玩真的了。”
以校服穿着为例,以前,由中方管理者负责,外教对中方规则不了解,他们专门负责学术,不参与管理。共同制订校服穿着规则后,思路一下子变得简单,上课期间一律校服正装进入课堂,一旦有学生没有穿着整齐,外教将勒令学生换好衣裤再来课堂。几天下来,校服穿着这样一个中方班主任管理难题被顺利解决了。外教学术校长STEVE的思路很简单,是规定就遵照执行,我们无需在执行规则时还要讲道理。当然,态度好可以表扬态度,态度不好继续按照“对老师不友好”的规则进行惩罚。看似直线思维,但在规则面前,无疑这种态度要比训导后给予无数次机会要更公正一些,其实给机会就是在帮助学生违反诚信,逃避责任。只有玩“真”的,学生才会真正毫无借口地承担责任。
策略之三:尊重学生差异,搭建平台,分层培养,分类选修。
管理不仅仅是“管”,用规则约束规范学生固然必须,管理还是“理”的过程,通过“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能力差异,激发学生内在的动力。
中外方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也达成了共识,学生的学术能力、兴趣爱好是有差异的,教育不是要求,更是服务。我们必须努力根据学生的需要提供环境、搭建平台,才能让学生更有自由发展的空间。
我们尝试了课程“选修制度”及“按时段滚动开设制度”,AP物理、AP化学、AP微积分、AP经济学、AP环境科学、AP生物、AP统计学、AP英语等,学生可根据未来发展方向和兴趣爱好进行选修。高三下学期,学校增开了国学、京剧、园艺、烹饪、武术、魔方等中方文化课程,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选修。此外,高三AP课程按照时段进行分阶段滚动开设,如9月份开出4门,10月再开出2门,11月开出2门,12月全面开放,这种分时段开出AP课程的尝试不但给每个同学高三上学期最忙碌的10-12月的大学申请留出了时间和空间,也给不同能力的学生提供了更多选修AP课程的机会。
对于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国际部推出了“课程免修制度”。如高二时,一部分学生托福达到了100以上,SAT达到了2000以上,他们可能不再进行语言考试。对于这样的优秀学生,可以申请免修托福、SAT课程,集中在一起进行研究性学习或高校申请论文写作辅导。这一举措,让优秀的同学可以获得更多的成长,从而也激励了其他同学更加努力。
篇8
关键词:初中英语;学生主体;教学模式
中学英语教材的不断更新,推动着中学英语教学开始从单纯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转向注重外语素质的培养。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教师讲得多,学生实践少,造成两极分化,使一些学生丧失了学习外语的积极性,甚至最后放弃。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传统教育理念下的“师本教育”向着“生本教育”的方向转变,关注“教师教好”转向为“学生学好”,让学生能够更加主动、积极地发展自我。因此,初中英语教学应在尊重学生个性、自由成长的基础上,在教师的辅助下,依靠学生来进行教育,并以学生发展为教育的本体,让学生尽快自己思考和行动起来,并不断的去吸纳知识,解开问题的谜团,把学习的权力和责任转移给学生,从而获取提升学习质量的崭新教学模式。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英语学习初期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重要的意义,对英语的自主学习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培养出来的,是在学习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在学习中应该有目的的养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上课专心听讲,勤于动脑,善于思考,认真记笔记,敢于开口说英语,积极参加课堂上的各种教学活动,每天坚持英语朗读,广泛阅读,坚持用英语写日记等。
2.教师的引导
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教师的角色也要进行转变,在课堂教学中需要教师经常组织、启发、点拨、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诱导学生的思维,启发他们自行思考,激活学生整个认识系统,引导学生参与和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的提出,自己制定学习进度。自主学习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而不是一个静态的、一旦达到目的就一劳永逸的过程。为了帮助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过程拥有更大自,需使他们认识到一些对自己可能有用的策略,并最大限度地鼓励自主学习。有些学生虽然求知欲很强,刻苦努力,但学习成绩的提高往往不很理想,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学习方法上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之处。因此教学过程既是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的过程,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二、开展竞赛互动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能力的素质教育非常必要,那么如何有效的利用一些能够激发英语课堂活力的“生本”教学模式,便成为英语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而小组竞赛便是这些有效模式之一。在小组竞赛教学中,每个学生都作为不同合作学习小组的代表,同其他小组成员展开竞争,为他们所在的合作学习小组赢得分数,成绩优秀的小组可获得认可或其它形式的奖励。采取小组竞赛方式,能够激活英语课堂。例如,在讲授一些单词时,可采用一个比划一个猜的竞赛活动。竞赛规则:①两个人配合,一个学生用英语解释卡片上出现的某种事物,背对的学生要猜出它的名称。②单词必须是教室范围内的。③全班分几个小组,教师展示一张物品或人物图片,然后面对的同学用英语来进行解释,解释对了而且同伴答对了,加一分,如果表述良好的追加一分。小组合作学习能消除学生的疲乏感,使学习成为一种来自学生内在的“娱乐”,使学生在合作中吸取集体的力量,并且轻松、愉快的展开学习沟通,有效形成初中英语课堂的“生本”模式。
三、调动学生参与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应该使其积极参与到教学当中,学英语更应如此,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动起来,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而初中生又活泼好动,他们有着很强的想象力和表现欲。让学生通过一定的角色扮演(编演课本剧)等游戏化形式,能够使学生与课文殊的语境、人物和故事开展交流与沟通。这样学生就会对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产生亲切感,更容易体会课文。同时便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兴趣,使学生不仅轻松愉快地学到知识,而且能够怡情悦性,消除疲劳,在心理和生理上得到有益的调节。
通过这种方式,能有效的促使学生扩展思维想象力,增强语言表达和表演的能力,将生硬的英语课堂教学转变成展现学生个性与魅力的舞台,使学生在轻松的心情下学习英语。在英语课堂上,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把课文改编成剧本,然后找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到讲台上进行表演。这种教学方式更加生动活泼、轻松愉快,能激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求知欲。老师也可以走到学生当中去当演员,与学生一起表演。根据英语教材的内容活泼,贴近生活实际的特点,引导学生迅速进入角色,从而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促使英语“生本”课堂的形成。
四、课堂提问师生互动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提问是英语课堂中最普遍的师生互动方式,它能帮助教师了解和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调控课堂教学。精彩而有效的提问能使教学有声有色,也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提问不仅是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策略之一,也是最有影响力的教学艺术之一。教师在课前应明确提问的中心,备课时应围绕中心问题拟定提问的提纲,包括主要问题、提问对象、提问顺序、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可能遇到的困难等,课堂提问时做到心中有数。同时,教师在课前应指导学生通过复习和预习为回答课堂提问做好准备,使课堂提问有条不紊的进行,并收到预期的效果。
篇9
探究式学习激发学生内驱力
在美国教育考察期间,美方聘请了10多位教授或博士给我们讲课,介绍了当今美国教育改革情况、美国学校的管理、美国与中国教育的差异、美国在21世纪教育方面的创新学习方式等,使我们开阔了眼界,零距离感受了当今美国基础教育。
无论小学、中学,还是大学,美国的教学方式都是互动的,无一例外地开展探究式学习。如教授传授知识的同时还组织大家讨论,分享合作学习的成果;鼓励提问,进行师生互动。美国中小学的每节课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色,就是教师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我们所见的每一堂课都生动活泼,学生有较大的思考空间和大量的动手机会,始终处于积极的、主动的学习状态中。
创新思维培养促进学生个性品质发展
美国的高中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善学、好学的品质和批判性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成为各方面潜力都得到充分发掘且全面发展的人;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知识的能力,掌握先进而实用的技术;让学生拥有人文素养,成为一个生活有品位的人、现代的文明人。
如新泽西州一所学校的学生来源于此郡选出来的250名学生,尽管学校规模不大,但学校的一些学科如数学、科学、工程技术都很强,不少学生毕业后考上了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名校,学生在全美多种科技或工程竞赛中频频获奖,还有不少学生的发明成果获得专利。由此可见,美国的基础教育,以引导和开发学生的创造力为主,彰显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的毕业生在社会上的众多领域正在做出积极贡献,确实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自主课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美国实行的是强制性的十二年制义务教育,其中9-12年级相当于我国的高中。美国中小学全面实行小班化教学,每班不超过25人,有的班级只有8人,教师固定教室,学生流动选课;美国教室布置比较生活化,学生的座位摆放也比较随意,上课可以随时提问;美国中学里有很多的研究班、讲习班以及各种课外兴趣小组、文体小组等,如新泽西州伯根县技术高中为学生提供了汽车修理、喷漆工具等,教学生如何修理汽车并为汽车喷漆。有的中学还开设了生活课,为学生提供各类炊事用具等,让学生学做糕点,且有专职生活教师指导。这些选修课程不仅真正活跃了校园生活,而且使学生开阔了视野,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
多元课程促进学生特长发展
美国中学课程分为核心课程和非核心课程两部分,每一所学校设置的课程绝对不会相同,因而各个学校选择的教材也不相同。绝大多数学校要求每位学生在高中四年中学习三年数学、四年科学、四年英语、三年第二外语,以及历史、艺术等。这些课程一般广而不专、博而不深,但是好学校都为高年级的学生开设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高级选修课。这种选修课一般采用大学教材,在内容的选择上与当代科学发展的趋势较吻合。学生选修后,通过全国统一的专门考试便可获得大学的部分学分。理科高中的十二年级专门开设研究课,与当地社区的政府部门、科技公司结合,开展诸如矿藏、水污染的调查等。
篇10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优化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认为,从历史课程学科的特点出发,优化教学过程和方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增强学生历史课程学习体验,提高学科综合运用能力。教学过程优化能够产生如下效果:(1)激活学生历史学习兴趣。(2)活跃课堂教学氛围,促进学生主动地学习历史。(3)丰富学生的学习认知和价值观,培养他们活学、善思、致用的良好学习习惯。
一、课堂教学导入做到“激趣”,吸引注意力
学生对历史的课程认知需要一定的引导,围绕学生的课程学习兴趣点来优化教学过程和方法,能够增强学生的历史学习主动性和潜能。运用好课程教学导入,不仅能够开拓学生的学习视野,还为其理解课程知识点奠定基础,满足他们的学习认知需要。
在课程教学导入中,可依据课程知识结构和历史事件发生的一些有趣背景知识来予以整合优化。结合趣闻轶事进行导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运用多媒体中的图片和音响等效果来展示历史相关背景知识,增强学生学习好奇心。鼓励学生从历史导入的趣闻中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深化理解感悟。
这样的教学导入,更能够吸引学生的集中注意力。例如,在川教版八年级上册“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中第3课左宗棠和教学中,针对学生对左宗棠了解不深的情况,教师可以通过介绍他的生平事迹,历史功过,历史评价等,了解其人。同时,通过新疆的版图,要求学生对其发展历史进行搜集整理,以加深印象。
二、倡导任务合作做到“阔思”,增强探究性
学生在具有趣味性的引导中能够更为深入感悟课程知识内容。教师不妨运用任务合作教学模式来激活学生的历史学习主观能动性。通过任务式合作探究,能够深化理解感悟,还能够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在合作探究中,教师可根据课程知识重点和难点,优化资源配置,鼓励学生能够通过同桌、小组等学习力量来深入探究课程教学难点。首先,教师要优化学习任务,让学生能够带着学习目标和要求探究课程知识结构。其次,引导学生集思广议和畅所欲言,让合作探究过程成为学生快乐学习的重要助推剂。第三,鼓励学生能够发表有独到见解的看法和主张,以此来开阔知识视野,培养学生发展创新精神。
通过任务合作探究,能够在激活学生学习认知视野的基础上,增强学生的探究欲望。例如,在第二学习主题“近代化的起步”中“”教学中,笔者就通过布置一定的思考探究题目来引导学生深入认知感悟:(1)和给带来哪些值得学习的地方?(2)我们从的结果中得到了哪些启发?(3)给近代中国的发展带来怎样的深远影响?上述任务合作可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同桌讨论和小组探究形式来思考交流,以此帮助学生深化对产生的原因、过程以及意义等方面的理解感悟,增强综合运用能力。
三、运用综合实践做到“致用”,增强发展性
课程的最终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能够正确运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能够针对课程教学要求,运用综合实践活动形式来强化认知感悟,让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不断提高综合技能运用能力。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来优化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发展创新水平。
教师可根据课程教学活动安排,设计一定的活动,让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够真正延伸至课外。例如举办历史故事会、编演历史剧、知识竞赛、编辑历史小报、动手制作教具、举办历史文物展览、参观历史遗址等活动。这些活动形式的运用,能够让学生的历史学习内容更为丰富和全面。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一方面,能够转变学习方式,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另一方面,能够有效激活学生的发展创新能力。这样的学习实践活动形式也为学生所接受和理解。
在教学中,教师可依据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要求学生能够创造性设计一些历史实践活动,以深化技能运用。同时,教师应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表现予以总结概括,指导学习策略。
总而言之,历史课程教学是基于学生认知感悟和技能发展基础上而形成的一种学习探究活动,具有主体性和发展性。教师应从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认知规律探寻多元化教学策略,满足学生学以致用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刘丰宪.新课程背景下如何优化初中历史教学[J].新课
程研究(上旬刊),2011(9).
[3]李春艳.论优化教学设计在初中历史复习中的运用[J].
科教文汇(中旬刊),2012(5).
[4]钟召辉.浅谈优化初中历史教学的实践经验[J].新课程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国际金融专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