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人才培养体系范文
时间:2023-04-21 08:36: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健全人才培养体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项目实践;创新主体团队化;全过程培养体系;文化建设
高等院校作为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基地,其环境与氛围对创新人才的塑造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新的社会环境下,高等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在竞争与发展的大潮中,培养创新型人才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而实验室是高校培养创新性人才的重要阵地,华东师范大学软件学院sophia实验室经过几年的努力和探索,在创新性人才培养方面积累了经验,初步构建了一套具有自身特色的全过程的创新性人才培养体系。
1、项目实践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最好课堂
把学生中蕴藏的创新热情激发出来,并使之发展成为创新能力,是教育战线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中心工作。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训练与实践,需要环境与条件的支持。在环境与条件中,项目环境是比较重要的因素,必须有学生能参与进行训练与实践的项目。学生在项目的实践中,不仅学习知识,还学会了动手和动脑,学会了做人和做事,培养了团队精神。
创新能力需要通过实践逐步获得。一项创新成果的产生,是人们在实践中对事物的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是一个从感觉出问题、捕捉问题、分析问题、分解问题、规划解决问题、具体解决问题、问题解决正确性验证,直到正确性结论获得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每一个环节所应具有的能力的总和,才是我们所说的创新能力。尽管在实际工作中一个人的创新能力可以有所侧重,但是对学生来说却应该得到尽可能全面的训练。
创新型人才也是研究型人才。这类人才不管从事什么事情,总是在对事物的规律进行研究,在效率或质量上进行改进,甚至用新的事物取代它。从这个意义上说,创新实践是极其宽泛的。除去参与学术性的、技术性的、产品性的、开发性的项目之外,只要具有创新的理念,都可以作为很好的创新实践。通过项目实践,在过程中逐步汲取和锤炼学生的“想”能力、“做”能力和表达能力,使之成为会想、会做、会表达的人。因此,项目实践是应用学科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最好课堂。
2、创新主体团队化
当代创新活动的主体具有团队化的趋势犯。这是因为人们的科学实践活动规模越来越大,内容越来越复杂,时间要求越来越短,其领域的交叉性和综合性越来越强,单独的个人无法完成,只能采取团队的形式才可能完成。面向团队创新的人才培养,培养的主要方法是学习与实践。不仅要夯实理论技术基础,还要强化实践环节,形成业务专长,而且要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合作精神、认真态度和研究性习惯。创新主体团队化,就是创新智慧集成化,将问题提出的智慧、问题解决的智慧、应用推广的智慧集成起来,形成整体创新能力,推进科技与社会经济进步。
因此,我们根据社会需求,为实现创新主体团队化,在嵌人式系统领域,将实验室成员按研究方向差异分为3个团队,其下又按团队研究方向的细分划为几个小组。团队及小组均设1名具有较强技术和组织管理能力的学生为负责人,由其承担团队项目管理及实施工作。此外,在团队主体的人员增补方面,为解决高年级学生毕业离队的问题,实验室定期吸纳低年级有意向和兴趣的学生,以其个人意向及团队实际需求将其分至小组进行培养,从基础知识学起,以高年级学生“一对一”方式带领其学习、实践并给予指导帮助,使其研究性习惯得以培养的同时也促进了实验室创新主体团队化。
最终形成的此种“教师一团队负责人一小组负责人一小组学生”的自上而下的金字塔式团队管理架构使项目得以高效并保质地完成,在利于团队项目管理实施的同时也有利于技术积累及人才的循环培养。
3、放手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锻炼
学生的创新热情需要引导与组织,需要理性支持,才能放大与保持。所以我们利用各种机会,对学生进行关于创新的理性分析,以使他们的创新热情能够放大、强化和保持。在这些理性分析中,我们特别抓住以下4个要点。
1)社会进步与创新的关系,着重分析创新是社会进步的源泉和动力,引导学生将创新的热情贯注到与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项目之中。
2)创新能力与知识和技能之间的关系,着重分析创新是知识和技能的运用与升华,引导学生把打好基础与提高创新能力一致起来。
3)创新能力与实践之间的关系,着重分析能力的提高是通过实践锻炼出来的,而不是单靠书本念出来的或者通过课堂听出来的,引导学生把参与实践作为培养创新能力的最好课堂。
4)创新能力与全面素质提高之间的关系,着重分析一个人全面素质的高低,例如表达能力、交往能力、协作能力、行为作风,直接影响一个人创新能力发挥和创新成果运用的好坏,引导学生在提高自己创新能力的同时,更加自觉地提高自己的全面素质。
当学生获得了这些理性支持时,进发出极大的积极性。有力地组织工作,对放大和保持学生的创新热情极其重要,使学生对创新更加充满信心。目前我们主要采用“启发刺激式”和“自由讨论式”的组织形式。“启发刺激式”是以教师、团队及小组负责人讨论得出的主题为中心,以“头脑风暴”为形式,让团队成员发挥其积极性、智慧、创新能力,集思广益。主题或为新颖、有研究前景的点子,或为社会、自然现象及高新技术等。另一种形式是“自发讨论式”,则为一种通过发挥多人智慧以提高项目进度、质量的形式。通常团队成员在项目中遇到难题时会以这种形式针对问题自发组织讨论,各抒己见,最终统一意见,使问题得以解决。与此同时,自发的、多种形式的讨论也利于提高项目的完成进度及质量。
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同时培养学生参与项目管理和实验室管理,放手让学生在“干中学”,在“干”中培养学生的管理及管理创新能力。在实验室,由教师负责总的管理工作、项目进度的整体把握等,以保证实验室事务的有序进行,具体的管理及任务分配等工作完全由学生自己完成。实验室学生总负责人负责实验室整体工作,包括分组制度、成员管理、成员规章的制订、环境卫生的保持等。在实验室每个阶段初期,召集各组负责人商定各种制度,并进行统一管理及监督工作。阶段中期,团队负责人可根据各团队中出现的状况向老师提供反馈,并商讨改善方案,以完善实验室的管理工作。对于项目,完全由团队及小组负责人负责项目任务的划分、人员的分配及时间节点的把握。另外,实验室实施财务“透明制”,有专门的财务人员负责统一管理。所有成员所需经费,须以团队形式提交项目立项申请和完整的项目技术方案,经过讨论确定立项后,按照审批经费预算可到财务人员处报销。这样,整个实验室的管理工作完全由学生自己实施,并在发展中不断完善管理,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让学生放手干,逐步促进实验室整体的发展。
4、构建多层次、全过程的培养体系
探索人才培养机制要以学生为本,使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能有计划、持续、步步深入地发展与提升。从思路到做法上,既要使创新型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相互带动、相互推进,又要解决学生实践项目来源的持续性与开放性问题,使学生在项目实践中受到全方位的锻炼。在实践中探索多层次、全过程的人才培养体系,根据培养目标与人才特点,完善组织形式和培养方法。
1)项目实践训练。实验室项目分为自主研发项目、企业项目和政府项目。研发项目是由学生通过发挥其创新性和积极性,提出创意、搜集相关资料,经团队自由讨论形成最终目标,并通过长期努力将其实现。基于团队研究项目,实验室鼓励学生申报校级、市级、国家级大学生创新项目,此类项目申报过程中的申请书填写、初期答辩、中期答辩、结项答辩等流程使学生在研发工作的同时提高自身表达、应变、处事、审美能力等各项素质。对于企业项目,通常以实验室名义承接,时间周期较短、技术要求较高,一般由教师根据项目内容指定学生完成,对学生的专业知识的运用起到较好的锻炼作用。
2)竞赛培养。竞赛对学生综合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从前期的选题、准备工作,到中期的申报、项目实施,到后期的实战比赛、作品展示、现场答辩等工作,不但要求学生有好的创意、扎实的专业知识、良好的表达能力、应变能力,更是对学生意志力的考验。实验室在组建初期即以“大学生挑战杯科技创新大赛”为契机组建了团队,在参赛过程中,团队成员以极大创新热情积极投入,收益颇丰。目前,实验室也着意于培养下一批“挑战杯”的参赛团队。
3)拓展视野。组织企业参观,并与企业进,行交流合作,拓展了学生视野,使学生从活动中观察企业制度及企业文化。实验室组织去Google上海公司参观,并与Google公司建立了项目合作关系。参观过程中,成员与接待人员进行了互动交流,实验室成员针对Google的现状及发展积极提问,接待人员认真解答,使成员对Google这样的国际企业有了制度与文化的认识,将所学应用至实验室建设。
4)基础训练。随着实验室对学生学术研究的重视度不断加深,文献的查找及消化对学术研究的意义重大。实验室与美国’UNH大学开展学术合作研究,定期视频会议进行学术交流,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英语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尤其是让本科生参与学术研究,是实验室的一大创举。
5、重视实验室的文化建设
良好的文化环境,是将创新热情发展为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创建基于能力的文化环境至关重要,基于能力的文化环境是一种鼓励、激发和培养学生为达到组织目的、实现组织目标,根据组织价值观协同工作的组织体系。如何创造一个能使大家奋发学习、不断进步、携手努力、恪尽职守的文化环境,是我们一直努力探索的目标。为此,实验室做出了以下努力。
1)设计和制作实验室标志和旗帜,树立团队标志形象,以增强团队成员的责任心和凝聚力。
2)在实验室制作照片墙及学生标语墙。将实验室团体照、个人照、荣誉照、趣味照等记录实验室成长的照片贴在墙上,不但是回顾、记录已有成果,更是展现团队精神面貌。同时,实验室标语,6个首字母源于Sophia的英文单词:Staidness(认真)、Opporttmity(机遇)、Passion(激情)、Happy(快乐)、Innovation(创新)、Activity(主动),凝聚了实验室团队文化建设的关键要素,更激发了成员的创造热情。
3)体育运动与茶话会。为使成员劳逸结合并增进成员间交流,实验室定期组织体育运动和文化娱乐活动。同时小组在取得阶段性成果后,实验室也采取鼓励制度,如给予资金奖励,使其自由组织小组活动,最终达到增强实验室凝聚力的效果。
篇2
关键词:卓越安全工程师;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9-0106-02
国家安监局公布的《中国安全生产人才中长期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未来10年,是我国安全生产人才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迫切需要培养造就一大批职业素质优良、专业技术精湛、实际操作技能高强的实用型安全生产高技能人才队伍。到2020年,安全生产人才总量将达到860万人,而我校安全工程专业始建于1984年,是山东省首批设置该专业的高校。该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依托“矿山灾害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省部级工程技术中心等平台,培养以面向矿业安全工程为主要应用领域的高级人才。专业“厚基础”的同时,就业方向也比较分散,因此,充分认识毕业生近年来在实践、创新等方面明显弱化等问题,提出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思路,并在实践中应用及推广,对于提升我校安全工程专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安全工程专业教学体系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课程体系设置不够合理。安全工程专业涉及的行业较多,需要学习的课程内容广泛,因此会存在专业方向特色不突出、核心专业课知识体系重叠、实践环节薄弱等问题,这就造成课程体系设置的“重基础、轻专业”问题,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出现知识结构单一、片面的现象。
2.缺乏完善的卓越安全工程师人才培养实践模式。目前的实践教学模式大多是附属于理论课程的,这样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量化比例很难合理分配,且部分领导及教师对实验教学的认知性不够深入,没能充分辩证地看待二者之间的关系,认为实践教学仅仅是验证性的训练,而忽略了学生工程实践及应用能力的提升。
3.与学生创新能力相适应的体系及平台尚未建立。由于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缺乏深度校企合作等实践环节的深入开展,使学生缺乏自主创新的能动性,且与之相适应的创新体系及平台没有建立,因此,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忽略了对学生创新思维、素质的训练及创新能力的提高。
4.缺乏有效的人才培养评价机制。对卓越安全工程师培养进行改革,与其配套的评价机制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目前学生在各类实习、实践环节,鲜有不及格或不能毕业的情况出现,且无法对学生的整个培养效果进行审核,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就造成当前大部分高校的卓越计划实施效果不明显,无法有效衡量人才培养成效。
二、卓越安全工程师人才培养教学体系的要求与设计
卓越安全工程师培养依据“卓越计划”的要求,旨在培养集创新与实践能力一体的、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需要的优质工程人才。针对目前我校安全专业教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教学体系着重放在以下三方面:一是要求校企深度合作,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二是学校以通用标准为基础,结合煤矿行业标准培养人才;三是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创新能力。为了达到以上要求,我校安全工程专业将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方案与订单式培养相结合,以专业认证为契机,依托专业已有的学科平台,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工程实践能力贯穿于整个大学生涯之中,构建了一套完善的卓越安全工程师人才培养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其中,教学体系是核心,主要包含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及创新体系,以目标需求为导向,同时也制定了相应的教学质量评价及保障体系。
三、卓越安全工程师人才培养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
1.优化各个环节,构建素质教育为主线的课程体系。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安全专业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改革旨在将教育从专业课灌输转变为素质教育,使学生在专业学习的环节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变为举一反三的能力培养。本专业在保持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架构稳定的前提下进一步修订和完善,突出工程创新和知识应用,优化课程结构,构建了与人才培养方式相适应的“通识+学科基础+专业+现场实践”的课程体系。该体系首先强调层次性、实践性,其次,增大使用校企合作研发教材、讲义的比例,并与行业、企业合作,制定部分核心专业教材。在此基础上对基础课与专业基础课进行系统化整合,强化学生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科研与工程应用及创新等能力的培养,以培养出“通识内容厚实,学科基础宽宏,专业核心精细,实践基础扎实”的高素质综合性人才。
2.强化渗透融合,形成独具特色的卓越安全工程师实践培养模式。卓越安全工程师实践模式以学生为根本,以培养学生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以及较好的沟通、团队协作能力为目标,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及优势,通过深度校企合作等措施将工程技能、新技术、新理论不断充实到实际教学中,推进卓越计划人才培养的改革创新。为了更好地强化卓越计划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我校安全工程专业本着系统性原则,遵循认知及教育规律,坚持实验、实习、科技创新相结合,构建“认知与基础―体验与综合―研究与创新”的循序渐进实践模式。首先,注重深度校企合作,外聘企业专家做兼职教师,派教师现场挂职锻炼,我校与山东能源集团签订了人才培养全面合作协议,为教师锻炼提供了良好的基地;其次,强化实践环节,课程设置考虑专业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通过各种实习、设计环节,结合企业工程实际,搭建各类实践教学平台,提供多种实践硬件条件;再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从根本上提升学生工程创新能力提供基础。
3.利用学科平台,建立完善的学生创新体系及创新平台。发挥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的学科平台及科研优势,扩展传统实践教学体系,把开放实验、创新实验纳入培养计划,实施科研反哺教学,构建以科研为途径,支撑创新能力培养新体系;以学术交流为途径,支撑创新意识教育培养新模式;以综合竞赛为途径,支撑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新机制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建立课堂教学平台,实施翻转课堂等方式,发挥学生主动性;实施与工程实际密切结合的矿井通风与安全、危险源辨识与控制、计算机辅助设计等主要实践任务的综合实训基地平台;利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立科技创新活动平台;通过学校、学院各类社团活动,建立社会实践平台等一系列开放式、多元化的学生层面创新平台支撑创新体系实施。
4.注重培养结果,探索人才培养模式评价机制。为了探究卓越安全工程师培养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确保培养出能够系统全面掌握安全科学理论、技能的专业人才。需要构建评价机制进行评价,并依据评价结果进行完善。该机制中评价指标体系主要针对改革后的课程体系。课程评价拟包括所有教学环节,并通过对不同环节分别赋权,对课程的毕业要求达成度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由校督导、学生、授课教师参与,以督导组在一个学期内对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为依据。教学效果评价主要依据:学生作业、课程实验(实习、设计)、实习报告、课程考试等,以这些内容对授课目标达成度进行综合评价。基于课程评价结果,结合毕业要求的具体指标,在学院教学委员会领导下,由系教学小组,对相关课程对应的毕业要求具体指标进行分类、赋权,根据课程考核结果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判断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成效及存在问题。
四、结束语
卓越安全工程师教学体系的建设对于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实践应用能力以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安全工程专业教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对卓越安全工程师培养教学体系进行了探讨,以期使其与普通教育背景下的安全工程人才培养目标更科学、合理,使学生具有更好的创新及应用能力,更好地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就业;健全人格;技能培养;教学一体
职业教育具有职业性、社会性、人民性,是面向人人的终身教育。其根本目的是让人学会技能和本领,从而能够就业、能够生存、能够为社会服务。高等职业教育就是在高中阶段教育的基础上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用人单位要求高职毕业生一方面具有法纪操守、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同时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或经历,能够较快适应工作岗位要求,到了生产、管理、服务一线能够用得上、留得住、而且干得好。在就业压力日趋严峻的形势下,高职院校要持续兴旺繁荣,以源源不断地为整个社会和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后备力量,秉承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具备健全人格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办学理念,加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力度,尤为迫切。
一、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内涵
以就业为导向,就是要高职院校在培养毕业生的过程中坚持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出发点,根据岗位需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设置,使毕业生不仅能及时就业,而且具有一定的社会适应性。其内涵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是强调社会中就业岗位的实际需求,二是强调学生所接受的教育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其本质就是遵循职业属性的教育规律,融职业性的社会需求与教育性的个体需求于一体。其特点不在于以学科化系统知识的传授为主,而是以就业为导向,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使培养的学生质量与市场需求紧密联系,与就业岗位密切关联,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以就业为导向,体现专业设置的超前性,不是跟风性,必须对国家政策的正确理解,对行业发展的前瞻性。
二、以就业为导向的“成功性就业”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教育是国家工业现代化的支柱,同时又是促进受教育者就业、创业及职业生涯发展与个体自身完善发展的教育之一。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质就是将就业岗位的需求与学生受教育的内容相结合,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使其获得在某一领域内从事几种工作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从而在选择职业时不致受到本人教育程度的限制,甚至在一生中有能力从一个活动领域转向另一个活动领域,同时还包括获得在职业生涯各个阶段都可以继续学习所需的技能、知识和态度。
高职学生成功性就业的一个重要标志是高职毕业生在获得就业机会后还能因为自身较高的综合素质而获得职业的发展。这就要求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符合这样两点要求:一是培养学生适应岗位的职业技能;二是突出培养学生作为不同职业人所特有的职业素质,从而提高就业质量,实现高职学生成功性就业中的能力匹配的目标。
(一)实施“健全人格教育”提升人文素养实现成功就业
高职学生首先是一个人,育人的本质是培养人格健全的人,“重技能,轻人文素养”的缺憾实际在于对“人文素养”的忽略。高职学生“成功性就业”的关键是提高人文素质,并将素质作为一种内化的品质。
1.培养健全人格。拥有健全完善的人格既是学会做人的基本要求,又是能成功就业的保证。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健全人格的培养更应该放到首位。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关爱高职高专大学生心理健康,健全心理健康干预机制,引导高职高专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要培养受雇主欢迎的员工,要做到能够顺利就业,在人格教育中必须有以下三个方面:(1)具有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2)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3)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一个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的毕业生,不仅是社会所需,更是所有用人单位青睐的。
2.坚持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培养核心是身体素质、思想政治素质、能力素质、心理素质和知识素质五个方面。在就业视野中,要培养能直接对接岗位的职场人,必须要将学生的课堂教育和课后读书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各类创新创业活动有机地纳入就业人才培养体系,实现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提高学生全面素质。我们也当以此为培养目标。
3.注重文化建设。对于处于成长和发展中的高职高专大学生,社会适应是必须面对的重大人生主题。高职高专大学生该如何去适应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社会,有相当的高职高专大学生对这些问题感到困惑和迷茫。对此,高校应注重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德育理念。在以学生为本的人格教育理念的大前提下,通过第二课堂、社团文体活动、社会实践等实践德育教育体系,激发学生的参与性,让学生在实践德育的过程中领会感恩、爱国、自强、自立等思政教育理念。
(二)高技能培养促进成功就业
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问题,是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的共同愿望。紧密结合社会需求,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是地方高校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有效措施。
1.以就业为导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把握就业市场动向,紧密结合人才市场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做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衔接,是提高学生就业的有效途径。通过各种途径深入社会实际,了解行业发展现状以及工作岗位对员工创新素质的要求,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内容改革,使学生掌握与社会实际紧密结合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将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两方面有机结合。学生在学校接受系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学习,具备了进行专业实践所要求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后,到相关企事业单位进行为期一年的专业实践。在专业实践中,学生有机会接受相关企事业单位有针对性的专业培训和职业教育,既充分发挥了社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潜能和作用,也促进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并通过用人单位和学生之间的了解沟通,为学生就业开辟了新的途径。
2.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改革。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其原因之一就是专业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不能很好地结合。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必须使教学内容紧贴市场需求,以学生上岗能力培养为基点,探索适合专业课的教学模式,灵活运用任务驱动型课堂教学模式,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选择灵活化的教学制度,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为打造就业视野的人才培养模式,灵活的教学制度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是必不可少的因素。灵活的教学制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根据职场所需选择学习,另外一方面,可以在时间上有较大的余地接触和体验职场。加强学生的技能训练,及时将劳动部门和相关行业专业技能考核内容充实到教学内容当中,根据专业技能的要求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加大缩短学校教育与就业需求之间的距离,为学生毕业后直接上岗提供条件。除此之外,增强有效的实践环节和创新型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改革的途径之一。实践环节可以增强学生对专业的掌握以及就业能力的提升,加强实践环节和增加实验操作既是学生所需,也是现实所需。要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独立的学习能力,提升就业力。技能培养体现在实习就业一体化,教师跟踪学生实习,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基础性指导的基础上,深入企业学习,了解新技术,不断充实自己。在教学中实施小项目实践考核,培养学生的创意。
3.加强职业生涯教育。在改革培养模式的过程中,不仅是让学生掌握现成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促使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去创造新的知识,把职业生涯教育融入到实践和教学环节中,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自由发挥个性,根据职业性格与职业兴趣发展职业能力,建立导师、班主任制,加强对学生职业生涯的指导。要把就业指导纳入学生思想教育的内容,贯穿于高职教育的始终。在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同时,要将社会需要与个人需要相结合,树立理性的就业观。既不能好高骛远,也不要妄自菲薄,要对所面临的就业形势作出准确的判断,对自身的综合条件有一个理性的定位。要结合自身的经济条件、专业条件以及就业市场的需求情况综合考量。鼓励有条件的大学生自主创业,有针对性地开展创业指导。另外要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思想,脚踏实地,在奋斗中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在服务社会中追求个人理想。
篇4
一、注重培养教育,提高人才产出效率。人才培养是人才队伍建设的基础环节。经济社会要发展,人才培养要先行。一是全面加强人才的教育培训。要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通过党校或大专院校,积极抓好人才培训轮训工作;通过与外地院校和上级单位联系,组织人才参加继续教育和深造,抓好人才后续培养和终身教育,夯实人力资源的智力基础。二是重视发展教育事业。要充分利用学校引进人才,为本地人才的培训提高和发挥学校智力对产业的拉动作用打下基础。要在招商引资的同时,注意引进非营利性的教育资金,增加教育投入,为地方长远发展奠定物质基础。三是采取多种培养方式。要坚持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相结合,采取下挂、外派等方式,强化人才的实践锻炼。对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农村人才的培养要有针对性。党政人才要注重政治素质和解决问题能力、决策能力和驾驭全局能力及基层实践工作经验方面的培养;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要着眼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注重经营管理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的培养;专业技术人才要注重现代科学技术、现代技能的培养;农村人才要根据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工业结构调整、技术改造和新项目开发的需要进行培养。培养一批学科带头人,造就一大批经济发展急需的专业人才,全方位提高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加大引进力度,增强人才吸收能力。凭经济实力和优厚待遇引进人才并不是唯一有效的做法,要采取更加灵活的引人引智措施。一是放宽条件,降低人才引进的门槛。如改革户籍管理制度,打开人才引进“大门”,允许符合条件的人才落户。二是抓住重点,结合实际,在引进紧缺人才上下功夫。要立足产业结构调整和实施跨越发展的需要确定合理的人才需求结构,防止人才引进的盲目性,做到所引即所盼、所用即所需。人才的引进不能追求面面俱到、“小而全”,否则导致机构臃肿、人浮于事、运转不灵,造成人才的积压和浪费。要认真研究经济发展的优势、特色及对未来人才的需求,确定重点,集中优势财力,引进紧缺人才。三是创新方式,坚持“不求所有所在,但求所用所得”。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交通条件,从国有企业、大专院校、国家研究机构“借脑引智”,在项目引进、嫁接、合作、转让、论证以及讲学、培训、咨询、考察等过程中吸引人才,形成人才共享,让人才以兼职、短期服务、承担委托项目、技术入股、承包经营等多种形式参加经济建设。人才可以带技术、当顾问,或直接投资、牵线搭桥,或通过合同聘用、借助对口帮扶等形式,不拘一格地发挥作用。
三、完善机制,搭建人才发挥作用的平台。要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有效激励、严格监督、竞争择优、充满活力的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健康成长的用人机制。一是完善人才发现机制。继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科技体制创新,通过公开招考、公开招聘、考试与考核相结合等形式,不拘一格选人才,尽可能地为各级各类人才提供机会和舞台,让那些有真才实学的人挑大梁。二是完善人才选拔机制。全面推行干部岗位出缺公示制、聘任制、竞争上岗制度、任前公示制、任职试用制,把最合适的人才选拔到最合适的技术岗位、领导岗位上,避免人才资源的“高消费”。三是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科学的社会化的人才评价机制。坚持走群众路线,注重通过实践检验人才。完善人才评价标准,坚持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鼓励人人都努力成才。四是完善人才资源共享机制。针对高素质的人才目前十分稀缺的实际情况,在条件允许情况下,鼓励人才兼职兼薪,并加强与其他地区的联系,搭建人才创业平台,实现人才资源共享。
篇5
[关键词]高校;创新型人才;要素培养
高校育人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创新是人的一种内在品质,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天赋。创新型人才一般具有四个基本要素:即知识性要素、实践性要素、创新能力要素、品德要素。创新型人才培养主要靠“知识学习体系”和“人格培养体系”实施。两者各有侧重,互为依存,互为促进,共同构成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一、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本源是健全人格
人格是人的社会自我的外在表现,是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成熟起来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我们既要提倡我国优秀文化传统中的人格行为,又应该加强现代人格行为的培养,这是青年学生待人处世、安身立命之本。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创造力发展,与他的整个人格发展是高度相关的,这里包括他所持的世界观、生活方式、伦理推测、思维模式等。人格往往传递一种精神,一种感召,一种力量。人格精神不是表现在惊天伟业之中,而是在非常平和的举动之中,即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强烈责任感。
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应做好以下三点:第一,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经常在思想意识、道德品质等方面进行自我认识、自我磨炼和自我提高,具有改造自我的勇气。第二,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用宽容的眼光看社会,以真诚、包容、信任等正确态度克服虚伪、嫉妒、猜疑等消极态度。第三,保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对自己充满自信,对生活充满希望,对学习抱有兴趣,不羡慕人家,不苛求自己。
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成人。学会淡泊、宽容、执著、自律。淡泊是一种境界,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不为人情所困,能任劳更能任怨。宽容是一种美德。宽容就是心胸豁达,做人厚道,有容人、容言、容事的气度。执著是一种自信,选定目标就要坚定不移,不被困难所击倒,不为失败所沮丧。自律是一种底线,自律使人自知,自知使人自明,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保证是创新人格
塑造学生创新人格,是促进学生创造性发展的方向保证和重要动力。创新人格强调自信、问责、敬业、诚信等要素的独立人格,使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创新思维、追求真理、追求真知。创新人格主要包括:服务社会的创新责任感,追求科学真理的创新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勇气,严谨诚实的创新道德,善于合作的创新禀赋,不畏挫折的创新意志。
第一,要确立社会责任感。对社会有无责任感,是检验人生境界高低的尺度。社会责任感不是抽象的,具体体现在对家庭、他人、集体、国家、民族的情感、态度、责任和义务上。积极引导学生从对自己负责做起,养成对自己的信心、对父母的孝心、对他人的关心、对社会的爱心、对祖国的忠心,自信自强,孝敬父母,关爱他人,心系社会,胸怀祖国。在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当前要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感恩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因子,它是发自心底的感激,而不是为了迎合他人而表现的虚情假意。以感恩之心回报他人,回报社会,是一种境界,也是健全人格的表现。感恩的前提是感动。感动是一种深层次的心理活动,是内心的崇高精神体验。感动不能仅停留在情感方面,而要更多地体现在报恩家庭、报效祖国、报答社会的责任感上。
第二,要培养创新毅力。一个人事业要成功,特别是要做出比较大的创新贡献,需要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十年磨一剑的恒心,自强、自立、自信的奋斗精神,甚至还要面对失败的风险。失败是成功之母。那些出类拔萃的伟人之所以会取得成功,正是因为他们能正确对待失败,从失败中获得教益,从而踏上了成功的大道。
第三,要培养创新激情。所谓激情,就是要面对机遇,敢于争先;面对艰险,敢于探索;面对落后,敢于奋起;面对竞争,敢于创新。没有激情就没有创新的灵感和冲动。激情不是一个瞬间的状态,而是一种文化的沉淀。人的情感是丰富多彩的,情感在创新认识中起着重要作用,包括情感对认识活动的激励作用、情感对认识对象的选择作用、情感对信息知识的加工作用、情感对认识成果的评价作用。只有重视情感作用,人的创新能力才有最基本的保证。
第四,要培养团队精神。现在重要的创新活动已经很少靠个人单打独斗,更多的是跨学科“集群”式的创新,没有团队精神,协同攻关,集思广益,就很难产生很大的创新成果。重大科技项目获得者往往是团体冠军。特别是在学科交叉、技术集成、知识融合背景下,个人作用越来越小,成就事业的关键在于群体力量。作为创新人才,不仅要有创新的精神和本领,也要有合作共事的意识和水平。懂团结合作是大智慧,会团结合作是大本事,真团结合作是大境界。
第五,要培养诚信品德。诚信是关系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准则。就个人而言,诚信是高尚的人格力量;就学校而言,诚信是宝贵的无形资产;就社会而言,诚信是正常秩序的运行基础;就国家而言,诚信是良好的国际形象。要引导学生诚信立身,诚信做人,诚信做事,使诚信成为走向社会的“通行证”。
第六,要培养胆量。中国古代有句名言,“才学胆识胆为先”。实践证明,天下不缺有才华的人,但缺少的是有胆量的人。天下真正做大事的人,不一定都是精明的人、聪明的人,但一定是有胆量的人。天下大事一定要有胆量才能做得到,撑得住。美国教育家卡耐基说,失去金钱的人损失极少,失去健康的人损失极多,失去勇气的人损失一切。胆量是一种素质、一种精神。胆量是承受生活中一切艰辛,做一切事情的根基。
塑造创新人格的目的,是保证学生成功。成功不仅是某种结果,更多体现在以下三个层次。其一,成功是一种精神。在成功的道路上,依靠奋斗精神,另辟蹊径,脚踏实地,最终才能体会到成功。其二,成功是一次升华。成功不是失败的简单积累,而是对失败的深刻感悟和不断超越,是智慧和理性的升华。其三,成功是一个过程。今天的成就因为昨天的积累,明天的成功有赖于今天的努力。
三、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础是创造个性
我们教育制度的设计,应该为学生创造个性留出足够的发展空间。创新型人才培养要呵护学生个性发展,激发学生创造天性,通过不断改进学生评价体系和评优激励机制,搭建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制度平台。
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正确处理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共性是前提,体现人才标准;个性是关键,体现不可替代性。创新型人才培养不能简单从众模仿,不能用一种模式来发展,一种标准来评价。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性,没有人才。个性是教育的灵魂。何谓个性,简单说是人的天赋,一般表现为兴趣、爱好、特长。天赋并不是少数人具有,而是潜藏在每个人身上的潜能。只要充分发挥这种潜能,人便能成为不平凡的人。但由于教育问题,人们这种潜能大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这正是今天天才极少的原因所在。
篇6
1.1职能定位不同
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只是进行简单的对企业进行服务,并服从于企业的发展。在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中,人力资源不断个革新,与企业成为一体,与企业共同制定企业的发展战略中,并且根据对企业内部环境及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及时进行人才的调整,在国有企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真正实现了从服从企业的章略发展到制定企业战略的管理模式,使企业得到良好的管理与发展。
1.2服务范围不同
在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中,其服务范围主要是针对企业全体员工进行管理的。这个模式虽然能够反映出人力资源对于国有企业的作用,但是并没有明确人力资源对企业的人才强国战略的应用。反之,在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中,集成了传统管理模式的优势,并进行进一步的改革,将自身优势与企业战略相结合,将企业人才进行调配与组织,使人才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同时,加强了在战略人力资源的组织中,对于人才的岗位的服务情况的管理力度。
1.3操作实践不同
在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中,尤其重视对于人员的组织目标及人员的工作目标进统一管理,体现了战略人力资源的重要作用,同时使人力资源中人员能够更加实用人力在资源时间活动的进行。在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中,将人力资源的管理能力与其作用相匹配,并且同企业的发展进行结合。因此,战略人力资源的主要关注目标是组织能力及组织效果。
2国有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面临两个挑战
2.1健全用工制度的挑战
在国有企业中,人工的使用及管理尤为重要。因此用工制度的完善与发展势在必行。在国有企业中,存在用工制度缺乏的现象,使战略人力资源面临一定的困扰与挑战。主要是由于用工制度决定着员工的利益以及企业的利益,能够反映企业内部的文化与人员的使用情况。同时,用工管理制度的完善还决定着员工的能力、技术以及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国有企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目前国有企业用工制度的突出矛盾表现在:一是身份管理的问题依然突出无法切实实施岗位管理。二是能进能出的矛盾依然很大,缺少科学合理的退出机制。
2.2健全人才开发机制的挑战
人才是第一资源。追求人才成长与企业发展同步实现人企双魔是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所积极倡导的。但是对于国有企业的人才使用和培养来说,面临着三个突出的矛盾:一是在人才的使用上,受旧有观念的制约论资排辈的现象依然存在。同时。由于缺少科学评价人才的手段在选用人才上主观臆断和长官意志还占据着主要地位。二是在人才培养上,首先,一方面由于人才政策竞争力不强,使国企成为外资、民营企业人才培养的摇篮,造成国企在人才培养不敢加大投入。第二,培训过程监察不够,培训结果缺乏有效的考核机制,无法科学的评价出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投入与产出比,使得国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很难真正的大力投入。第三,缺乏不同层次、有针对性的培养,泛泛的开展培养、交流活动,并不能达到真正的作用,使得一些培养计划流于形式。
3国企实施战略人才资源管理的对策
3.1完善制度平台
在国有企业管理过程中,首先应该加管理制度的建设,提高人力资源的人才的要求与培养方面的管理,不断进行国有体制改革,将创新理念应用于企业中,使企业的发展跟上时展的步伐。企业人力资源发展的主要任务以战略人力资战略的制定与实施为主,并且进行及时的人员调整。开展定期培训会,将专业知识与人力资源道德理念进行传播。同时,还要进行员工制度改革;①及时调整员工的职能,改变员工的岗位,以此促进员工的竞争力与岗位的需求,从而促进企业的高效发展。②加强人员管理政策,增强人员的操作能力。③完善管理与监察制度,及时进行人员工作情况的监督与控制,保证人员工作的高效性。④建立计算机网络信息化体系,将网络化的智能化与信息化特点应用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当中,实现信息的智能性与管理的信息化。
3.2积极转变职能
篇7
关键词:新常态;管理会计;人才队伍;建设途径
引言
我国有1660万会计人员(总会计师20万,会计领军人才1000余人),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我国还仅仅是一个会计人才大国,而非强国,队伍的建设偏重于核算与信息解释型会计人才,而价值创造型管理会计人才严重缺乏,缺口达300万以上,并且现有会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缺少扎实的管理会计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与价值创造型会计人员标准存在较大差距,不能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足够的人才与智力保障。
1加强我国管理会计人才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1.1人才是推动管理会计改革的关键
为了适应加入WTO后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契合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国务院、财政部于2002年首次提出了人才强国战略,2010年又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对人才的发展进行了顶层设计,“十八”后对人才战略多次作出重要指示,管理会计人才作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不可或缺的力量,一直以来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同年,财政部颁发了《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2014年又颁布了《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我国管理会计改革应该由核算与信息解释型人才向价值创造、风险控制、战略规划、信息技术等方面转化,明确了人才作为管理会计改革的首要作用。
1.2人才是提升财务管理水平的关键
随着我国海外并购、海外投融资、国际援助等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企业面临来自资金、技术等冲击,更面临管理模式的压力,如何增强我国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成为不二选择。如何培养一批熟悉国际会计规则、能够独立进行成本控制、预算控制、战略统筹、风险控制的管理会计人才,挖掘我国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积累面对国际市场竞争的经验也成为管理会计改革的必然选择。
1.3人才是单位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
经济的发展对会计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经济新常态下成功地实现供给侧改革、实现单位经济结构转型,是将社会主义事业稳步推向前进,实现各项社会主义建设目标的必要保障,管理会计作为应对经济新常态的重要工具,要坚持价值导向与战略引领,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资源,健全预算控制、风险决策、战略决策、薪酬管理等体系,积极地开展从业人员学术交流、业务培训、教材编写、案例研讨与推广。
2管理会计人才队伍建设现状
2.1人才培养机制未建立
美国商业周刊在2014年发表的文章《中国经济增长继续乏力》一文中提出:“中国经济增长基本来自设施和劳力的投入,而管理水准的提升带来的增长微乎其微,这样的增长方式是非可持续发展的”。虽然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试水管理会计(当时并未明确称谓),但是会计从业人员对管理会计认识处于完全陌生的状态,这是长久以来并未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体制机制而带来的直接后果,2014年作为我国管理会计改革元年,人才培养机制应该作为此项工作的首要任务并立即着手解决。
2.2企业缺乏积极认识
国外企业十分重视管理会计在日常经营中的作用,其会计人员75%会参与到管理会计工作,而我国不足3%,差距显而易见,这也是为什么中国企业缺乏战略思维、顶层设计思维、国际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原因之一。管理层缺乏管理会计在运营中重要作用的认识,过分注重短期经营成果,部分企业管理层对管理会计持消极态度,这也影响了其在我国的推广步伐。
2.3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不健全
由于管理会计工作深入运用才刚刚起步,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IFM预测2020年将成为第一大经济体),渴求大量的管理会计高级人才,如何在较短时间内完成较多数量、较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也成为摆在政府主管部门面前的一道难题。高校作为培养主体,承担了艰巨的任务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仍然没有跳出理论与实际脱钩的困境,导致培养的部分从业人员不能适应岗位的需求,过多的集中于低端人才,高、精、尖人才严重缺乏。课程设置、实践实训、师资队伍、教学投入等方面仍然需要改革。
2.4职业资格与继续教育管理不完善
我国目前没有完整的管理会计职业资格认证体系,缺乏权威体系的人才培养评价渠道,造成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管理会计工作水平评价只能通过经营业绩模糊反应,无法取得可以量化的评审指标,从业人员通过自学、继续教育的方式获得零散的知识积累,其工作也无法获得组织或社会的认定认可,这严重影响了从业人员自我提升的积极性。继续教育知识体系不规范、授课人员缺乏、认证制度未建立等也成为管理会计人才队伍建设的瓶颈。
3管理会计人才队伍建设的途径
3.1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
管理会计作为新生事物(对绝大多数从业人员来说),没有自上而下的人才培养渠道,而我国有比较成熟的会计从业人员培养机制,从财政部到地方财政局有科学系统的培养路径,可以在沿用此渠道的基础上消化吸收西方的经验,完善管理会计从业资格、职业技术等级、行业协会注册资格等类型考试,或者将管理会计职业资格与现行会计职业资格考试融合,当然这也会增加会计从业难度,不过这也是会计人员适应新经济常态的必然代价。
3.2提高人才培养意识
通过媒体与政策倾斜,从政府主管部门层面自上而下积极营造推行实施、积极参与、主动介入、主动提升的氛围,加强对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层的培训与引导,从领导层转变管理会计观念,提高管理会计在实际应用中的地位。单位可以建立统一领导、专人负责管理会计内控制度,选拔专门人才进行管理会计的推行与实施,实现与财务会计在职能层面的分离,以便于直接为决策层提供有效数据。
我国目前对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主要以学历教育为主,继续教育作为补充,资格考试、提升培训并行的模式,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工作的前沿阵地,应该积极承担教改工作,通过对典型企业的深入调查与研讨,充分凝聚行业专家、监管部门、科研院所等的智慧与力量,“集众思,广忠益”,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改革现有课程体系,使其更加符合社会对管理会计人才的需要,改革实践模式,完善师资队伍,调整培养目标,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培养合格的人才。国家从政策层面强化企业对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责任,加强校企合作,为高校学生提供优质的实践实训平台。
3.4完善职业资格与继续教育机制
尽快建立管理会计职业能力框架结构,为资格准入提供导向,从国家层面尽快建立管理会计职业资格准入与评价体系,系统、科学地制定考试大纲和内容,严把准入门槛,切实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以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经济需要。为了节约时间与成本,可以在现有会计考试渠道上建立3+1的考试制度,即:初、中、高+注册管理会计师制度,抽取会计领军人物、总会计师及行业专家组成指导委员会,编制与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的教材,从战略制定、预算控制、内部管理、成本控制、风险控制、信息技术、企业合并、绩效评估等决策层面丰富考试体系。通过外引内培的方式提升人才队伍整体素质。结合手机APP、面授、远成教育、自主学习等方式,建立定期继续教育机制,更新从业人员知识结构,训练其专业技能,掌握前沿的管理会计动向。
4结语
在经济新常态下,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与储备任重道远,挑战与机遇并存,弹指一挥的30年,我们错过了良好的发展机会,《指导意见》的为我们吹来了管理会计改革的春风。我们坚信,管理会计从业者一定会把握住时代的脉搏,乘风破浪,直挂云帆。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司.人才培养是关键提升核心竞争能力———《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系列解读之四[J].财务与会计,2015(1).
[2]张琳.管理会计人才队伍建设路径探讨[J].管理观察,2014(12).
篇8
[关键词]职业化背景 计算机专业 人才培养体系
[作者简介]李利民(1973- ),男,贵州都匀人,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网络。(贵州 都匀 558000)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3-0133-02
职业化指职业技能朝着标准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的方向发展,这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来说也不例外,必须朝着职业化方向发展。近年来,信息产业的发展速度迅猛,社会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数量不断上升,很多高校在认清形势的基础上开设了计算机专业,招生人数连年上升。但期间却暴露出一个很明显的问题,即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很难在社会上找到专业十分对口的工作,就业形势严峻。从另一个角度看,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并没有减少,导致人才需求与人才供应之间矛盾的是当前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存在严重的结构性问题。具体为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尽管在学校学到很多知识,但这些知识与社会的具体要求严重不符,也就是说,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体系,无论是课程设置,还是培养目标等方面都与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存在很大差距。因此,在职业化背景下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重新构建,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人才,是当前计算机专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1.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首先,知识结构不合理。当前计算机专业毕业生难以顺利就业,并不是市场需求数量少,也不是计算机专业人才供应量大,最主要的原因是毕业生所掌握的知识结构难以适应社会需要。其次,当前很多毕业生普遍拥有较强的理论基础知识,但实际操作能力相对较差,碰到实际问题时往往束手无策,而且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不高。再次,计算机毕业生暴露出其他方面的问题,如社会责任感较差、没有很强的纪律性、工作经验不足、专业技能水平缺乏竞争力等。这造成大量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与市场需要大量的专业化人才形成矛盾,使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
2.引发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问题的原因。一是缺乏准确的人才培养定位。计算机专业人才主要分为三类:从事研究工作,这些人才一般要继续深造,获得更高的学位,然后从事计算机或者相关核心软件的研发工作、研究计算机的基础理论工作;从事工程工作,一般负责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开发和实现工作;负责计算机技术的日常应用工作,这些人员一般在企业、政府以及事业单位中负责信息系统的建设、维护、管理及运行。这三种人才在社会的需求数量并不相同,第三种人才所需数量最多,可见,当前高校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应以应用型人才为重点。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向大众化方向发展,计算机由从前人们的不了解变为在各行各业中发挥重大作用的工具。高校要准确定位当前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实际需要,转变观念,由以研究型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向以实用型为导向的教学模式转变。二是忽视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当前,很多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多照抄照搬著名院校,尽管所培养的学生基础理论知识较为扎实,但无论是动手操作的能力,还是创新能力都不强。对企业来说,他们更青睐于走上工作岗位能立刻承担企业工作的人才,这主要是企业出于节约资金和自身发展的需要。但当前大部分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很差,缺乏相应的工作经验,很难适应企业的需要。三是学校课程设置缺乏特色。高校课程设置偏重理论,忽视实验,且课程内容、体系远远落后于专业发展,难以适应社会需求。在课程设置上,一味简单模仿、照搬著名院校,不重视考虑自身条件,未从学生的文化基础、学习能力以及兴趣爱好出发,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导致学生不仅缺乏学习的热情,在专业技能方面也不具备任何优势,不适应当前的职业化背景。四是计算机专业知识缺乏与其他学科知识的融合。在开发和研究计算机领域的应用系统过程中,不仅需要计算机专业知识,还需要其他专业的知识,但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除了学习计算机知识外,很少涉及其他知识的学习,更谈不上与其他学科的知识融合,所以计算机毕业生走上社会后的竞争力不强。只有需要用到比较高深的计算机技术时,计算机专业学生才会体现出一定的优越性。所以,要想使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在社会上找到立足之地,一定要融合其他学科的知识,紧紧站在技术的前沿,使学生体现出明显的竞争优势。但从实际情况看,大多数高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与这一点要求之间的差距很大。
二、职业化背景下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原则
高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走上社会后,大多在企事业单位从事与计算机有关的工作,如计算机系统的建设、维护,技术培训等,因此高校应重视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调整课程设置,不断促进专业发展规模,使计算机专业人才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高校在构建人才培养体系的进程中所坚持的原则是:
1.人才培养向着培养应用型人才方向靠拢。计算机人才在层次上主要包括计算机研究、计算机工程及计算机应用三类,而应用型人才市场需求适量最多。高校应立足于市场,找准市场定位,人才培养既要体现多层次化,又要适当向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方向靠拢,这样既能有效缓解学生的就业压力,也能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人才。
2.在增强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重视实践教育。当前社会最需要的是计算机应用型人才,所以计算机专业学生不但要牢牢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理论知识,而且要拥有很强的动手操作能力,使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有机联系到一起。要想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高校必须重视计算机学生实践教育,通过建立实训基地、校企合作等途径,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教育。
3.加强计算机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的融合。计算机专业学生不仅要学习计算机领域的内容,还要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因为任何一个行业的工作都需要多个学科的知识才能完成。以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开发和应用来说,既需要计算机专业知识,也需要一定的管理知识,没有一定量的管理知识,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开发和应用难以实现。再如,在研发计算机相关产品与服务时,可能会涉及知识产权的问题,所以需要一定的法律基础知识。综上所述,高校计算机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应添加法律课程、管理课程以及其他学科,在计算机专业的教学计划中添加电子商务、法律在多媒体中的应用等课程。另外,教师的授课手段也应尽可能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三、职业化背景下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1.重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设置。计算机课程体系的设置应以市场为导向,坚持实用性,朝着专业化和细分化的方向发展,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由于当前计算机技术发展速度十分惊人,基础应用人才已不能适应当前社会的需要,而社会普遍需要的专业性较强的计算机应用人才数量又比较欠缺。因此,高校计算机专业可以进一步细分,细分之后的专业基础课可以作为选修课出现,如果学生对某一专业感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为日后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2.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的讲解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处于中心环节,学生只是机械地被动学习,很少有直接参与或实践的机会,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发展。高校应在构建人才培养体系的进程中,坚持以实践为中心,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具体如下:首先,多为学生提供设计的机会。对于一些具有很强实践性的课程,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课程设计的任务,使其获得更多的设计实践机会。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从而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经常使用任务型教学法,提前为学生布置相关任务,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小组讨论合作等方法找到问题的答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还应该严格执行对学生的考核方案,以便督促学生以谨慎、认真的态度完成教师布置的各项任务,提高实践能力。其次,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师的科研活动中。由于社会以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所面临的社会要求越来越高,学生毕业后不管是继续深造,还是直接进入社会参加工作,都必须具备基本的实践能力。引导和支持学生参加到教师的科研活动中,既可以开拓学生思维,也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最后,积极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加强校企合作。在当前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建立实训基地,加强校企合作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实训基地能够为学生提供最适宜的锻炼实践能力的条件,通过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密切合作,完成整个实训计划。高校不妨将学生的课程设计以及课程测验与企业的实训紧密结合起来,与特定的企业建立起长期的合作机制,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参与相关项目的研发活动,使学生能够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前就接受企业的培训,在校期间就接受真正的技能训练。这样,学生能够在提高实践能力的同时,提升职业素养与适应岗位的能力。这不仅有效减少了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的适应时间和接受企业培训的时间,有利于企业节约资金,而且高校从企业的实际需要出发,适当调整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能够减少企业在储备人才进程中的风险。
3.对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当前对人才的培养已经不仅仅包含知识和技能方面,人才的心理健康也是一项培养内容。高校要在培养学生知识、技能以及能力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在课程设置中加入心理教育课,也可以通过讲座或校园网的途径,为学生做好心理疏导工作,把健康的心理观念传达给学生,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高承受压力和抵抗挫折的能力,培养健康的心态,形成健全的人格。
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表现出日益明显的职业化趋势,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不断改革,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将以社会信息人才需求和市场职业化为导向,构建新时期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具有一定专业优势、各方面素养都较高的优秀计算机人才。基于职业化的背景,高校已经开始重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并积极转化为实践活动,取得了突出的成效。但是,也应该看到,在构建新的人才培养体系的过程中,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马小辉.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6).
[2]李莉莉,石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福建电脑,2007(1).
[3]龙阵风,贺智勇,沈岳,等.独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机制的探讨[J].福建电脑,2006(9).
篇9
现将近些年工作成效总结如下:
1.建立健全人力资源规章制度,提高管理标准化水平。
为了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尤其是让县公司各项工作做到有据可依,有文可查,结合实际工作情况,我制定并完善了一系列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制定《人力资源部岗位工作标准》明晰了岗位职责与权限、任职资格、工作内容、考核检查等相关内容,为人岗匹配、岗位竞聘提供了依据。参加编写并每年修订《平顶山供电公司员工手册》,详细讲解了与员工生活息息相关的规章制度、法律文件涉及员工入职、薪酬待遇、教育培训、管理制度等十一个方面,为新员工入职了解企业,快速融入企业做了引导工作。制定《技师、高级技师聘任考核实施细则》规范了公司技师、高级技师的管理,建立健全了激励机制、为充分发挥技师、高级技师在生产岗位上的关键作用以及在解决技术难题和带徒传技等方面起到了积极引导的作用。参与编写“三集五大”体系人力资源集约化管理操作方案,以集约、规范、高效为原则,以控制总量、调整结构、健全机制、升能提效为重点,深化“三定”、“三考”、“六统一”,完善“三集五大”体系组织机构管理,创新用工机制、培训机制和分配机制,强化队伍建设和基础建设,促进公司健康快速发展。
2.创新人才使用与评价方式,促进公司员工队伍素质提升
根据公司发展新形势,组织开展人员队伍素质调研报告,从公司系统人才整体状况、各专业人才分布、新入职员工发展状况以及公司系统机制建设情况四个方面着手,通过统计分析、现场座谈、样本跟踪等方法,掌握大量一手资料。按照公司机制、部门管理、员工自身三个层次对数据和资料进行了分析。以此作为依据进行了《“三位一体、三层联动”技能人才培养机制建设》和《基于价值体现的人才使用与评价体系构建与实施》两项管理创新项目的研究,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三位一体、三层联动”技能人才培养机制建设》,目的是为了加强技能人才的培养,进一步提升人才当量密度,改善员工队伍能级结构,深入开展人才调研,找准优势、劣势和存在的问题。以学历、职称、技能等级“三位一体”提升为抓手,强化体制机制、管理、员工“三级联动”,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机制,高技能人才比例及技师、高级技师占比大幅提升,分别达93%、49%,均高于省公司平均水平,员工能级结构得到了有效改善,为公司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入围省公司典型经验。《基于价值体现的人才使用与评价体系构建与实施工程》以“岗位价值、创新价值和引导价值”为导向,以公司“四级四类”专家人才为工作主体,以统筹安排、以用为本、知行结合、服务公司为基本原则,以构建充分发挥专家人才价值、科学合理评价专家人才的使用评价体系为主要任务,以提升公司员工队伍素质,推动公司发展为主要目标。体系建设在人岗匹配中充分考虑人才成长因素,通过完善岗位素质模型,加入专家人才素质测评,提升人员配置效率,发挥专家人才岗位价值。成立专家人才技术院,搭建创新实践平台,发挥专家人才创新价值。构建专家人才带徒培养体系,实施“1+2+3+4”培养模式,分层次、分重点,协同多方资源,发挥专家人才引导价值,全面提升员工素质水平。
篇10
Abstract: Based on the "employment guidance and competence-based" vocational school concept as the theoretical basis, combining with the practice of talents cultivation, this paper comprehensively and systematically analyzes "3 + 3" course modular training mode for higher vocational applied talents of innovation in high vocational institutes, and aiming at development of talent market demand,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knowledge for using",explains the training process of applied talents and their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bility and quality.
关键词:高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applied talents;training mode;innovation;practice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5-0003-02
0引言
教育部把“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这一方针的本质要义是:“职业教育要为提高劳动者素质特别是职业能力服务”,要让受教育者具有能得到生活主要来源稳定收入的能力。《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地位及其基本的培养目标,文件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面向生产、面向基层、面向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培养应用型人才。因此,与之相关的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运行机制,以至于课程设置、课堂教学等都要围绕这一培养目标来构建、实施和组织。
1高职应用性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高等教育人才供给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之间的主要矛盾已经从人才供给总量不足转向所供给人才的质量和素质能否满足各行各业的现实需要,使高等教育从同质精英培养走向了更贴近经济社会建设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多元需求人才培养。这一转向也意味着教育教学模式必需从以知识发展为导向的学科中心走向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学生能力中心模式。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创建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许多高校深切地认识到要适应时代需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定位,不过从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情况看,对应用型人才的定位认识及其教育教学模式创新还是一个需要积极探索的课题。
长期以来,中国大学本科层次教育形成了以系统掌握学科专业知识为人才培养取向,以学科的知识生产为目标,以学科的知识传授为工具的教育教学模式,它重学科知识体系,轻社会需求;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这种教育教学模式的一个“形象化核心”就是考试。考试固然不失为公正、公平的人才标准衡量机制,但以考查知识掌握为主的考试,也在某种程度上误导了对学生其它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而在实际工作中,专业知识以外的能力和素质与知识同等甚至更为重要。应试教育、学科知识本位、学术价值取向、不注重实际能力培育的弊端使培养出来的学生的实践技能和解决现场问题能力薄弱,缺乏职业素质,工作适应期偏长。
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在引导各学校明确办学思路、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等方面起到重要导向作用。深入分析高职人才应具有的特性,不仅有助于研究和深化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内涵,而且有利于推进为实现培养目标而正在进行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改革实践。
经过几年来的探索和凝炼,逐渐形成六安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定位。即办学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育人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地方社会经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把六安职业技术学院建设成安徽省一流的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既有科学人文素养,又有职业岗位技能,具有健全人格和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办学过程的积淀,初步构建了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校园文化为底色,以‘3+3’课程模块为主体,以大学生素质拓展体系为延伸,培养既有科学人文素养,又有职业岗位技能,具有健全人格和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实践,体现了“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的改革精神,形成了我院鲜明的办学特色。
2高职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在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规格的基础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结构和策略体系”。本着“必需够用、注重能力、强化素质”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办学条件和地方教育教学资源,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对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培养途径与实践教学机制等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要素进行大胆的探索与改革,从整体上优化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达到人才培养目标。
课程体系的优化与重构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初步构建了“3+3”模块化课程体系。该体系的前3个课程模块是对原来课程体系多元整合、优化后的“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和以能力为核心构建的“职业岗位核心课程”,为突出职业能力和素质,新增了“素质拓展课程”、“职业证书达标课程”和“就业方向课程”3个课程模块,是我院人才培养模式特色的彰显(如图1)。“3+3”模块化课程体系的设计和重构,是对传统课程体系的重大改革和创新。
2.1 大学生科技人文素质拓展课程模块素质拓展课程模块主要是针对高职学生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进一步拓展学生科学人文素养,体现我院人才培养目标中的“培养学生科学人文素养和健全人格”的要求,提高学生职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由军事理论与训练、就业指导课、素质拓展讲座课等课程模块组成。同时注重课堂的延伸,与第二课堂大学生文明修身、科技文化艺术节和大学生社会实践等活动的融合,构建完整的大学生素质拓展体系。
2.2 职业证书达标课程模块针对专业核心能力要求,结合职业岗位的准入标准和职业资格考证要求,对课程内容与职业技能认证标准进行整合,形成职业证书达标课程模块,列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强化“达标”环节,保证“双证书”教育的有效实施。
2.3 就业方向课程模块就业方向课程模块是由两个子模块组成的动态课程模块,充分体现“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模块一主要是为了适应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经济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在第五学期进行知识、技能和素质的补充和加强而专门设置的。课程模块二主要是满足“订单式”人才培养的需求,由校企共建、共同施教的课程。
3“3+3模块化课程体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
3.1 传统课程体系的整合与优化在“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高职人才培养和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从06年开始,对区域经济发展、社会人才需求,尤其是就业基地就业趋势变化等进行调研,邀请企业行业专家会同专业教师,每年都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论证修订。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论证专业核心能力,整合核心课程,着力课程建设,加大对公共基础课程改革力度。如推行《高等数学》教学内容的模块化、改进《大学英语》和《计算机文化基础》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各专业公共课程的总学时减少140-180,切实加强学生应用能力的训练。课改后,我校2009年组队参加全省数学建模大赛获二等奖,英语B级通过率大幅度提高,四、六级考试通过率提高近14个百分点,英语演讲比赛获全省一等奖,《计算机文化基础》实现了教考分离、以证代考。使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得以提升。
在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的改革过程中,我们认真梳理专业的核心能力,以能力为主线,确保课程对专业核心能力的全支撑,删除课程间重复内容,以职业岗位群所必需的职业能力为目标,优化整合课程内容,各专业逐步构建起工学结合、工作任务导向的课程内容体系,力求实现“三个融合”:即“教、学、做”有机融合,“第一课堂、第二课堂”融合,“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减少了理论学时,加强了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
同时,我们努力把课堂教学与实验实训室课余时间开放紧密结合起来,开放的实训项目经过精心设计,使课堂教学得以延伸。如开放钳工实训、电焊、普通车床实训、数控车床操作、PRO/E、数控编程与仿真、维修电工、机械制图与Auto-CAD、发动机拆装等,力求做到课堂教学、实训教学、实训室开放和技能竞赛、科技兴趣活动相互促进,全面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我校机电工程系在第二届全省高职技能大赛中3位学生获三等奖,第三届2位学生获二等奖,5位获三等奖,第四届5位学生获二等奖,其中3D测量与制造项目代表安徽参加全国高职技能大赛。2008年后连续三年全系毕业生的就业率均为100%。
3.2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
3.2.1 大学生科学人文素质拓展与实践在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外,力求实现第一和第二课堂的融合,切实抓好“三大活动一个平台”(科技文化艺术节、大学生文明修身活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和素质认证平台)。把大学生素质拓展体系作为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组成部分,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强化素质的培养,彰显个性,依托机电系的专业实际,以三大活动,素质拓展课程、就业指导课程、精细化管理、科技兴趣小组、课余时间的实验实训室开放、各种学术科技文化讲座、各级各类的技能竞赛等为主要内容,对课余时间学生参加各种素质拓展活动进行统一认证,结果用于推优,使大学生素质拓展延伸到课堂之外,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丰富了校园文化内容,拓展了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途径。
3.2.2 职业技能达标课程的设计与实践紧紧围绕专业岗位能力要求,精心设计专业“一必多选”职业资格(每个专业必考一种职业资格证,能选考多个相关证书)训练与考核,采取“教师指导为主、实训室开放加强,竞赛比武推进”的方法,强化训练,保证职业资格考证工作有效实施,实现“双证书”教育。如数控技术专业围绕数控车操作、数控车床检修的证书达标综合课程,电气自动化专业维修电工、电机装配证书达标综合课程等。该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对岗位知识的系统传授和技能集中强化训练,使全部毕业生具备专业岗位的职业资格,保障了职业准入。
3.2.3 就业方向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根据“就业导向”的要求,按照就业“岗位群”开发和实施就业方向课程,课程短小、实用、精干。课程模块一是根据见习单位对毕业生的需求变化、职业岗位急需而开发的20到40学时不等的课程,在第四学期精心设计,第五学期对学生进行知识和技能的补充、加强而设置的,实行“4、2、2”单元式教学(即第一教学单元四周,第二、三教学单元各为二周),每一个教学单元结束时,进行单元考试,根据学生在校学习的实际、考核记录学业成绩;课程模块二主要是为满足“订单式”人才需求,根据用人单位要求开设的课程,其教学内容由用人单位与学校共同商定,共同考核,开设地点可以在校内,也可以由学生到用人单位“半工半读”,此法创新了顶岗实习和“订单培养”的方式,有效解决了“2+1”培养模式中的管理缺位和培养缺位问题。就业方向课程由学生根据需要自行选择,两个模块间可以滑动。经过三年的尝试,该模式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评价,抢占了就业的先机,并与一批企业达成了在“就业方向课程”平台上进行“订单培养”的合作意向,走出了一条“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的新路子。
4“3+3模块化课程体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理论创新与特色
4.1 根据岗位需求设置重构课程体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精英教育模式下过分强调理论知识传承的系统与完整、忽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必然与就业市场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产生严重脱节,以学科为本位的学术化课程结构和教学形式更是难于适应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了适应培养人才的多样性要求,根据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做出快速调整而又坚持人才培养的规范要求,学院把课程体系划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技术基础课程、专业岗位核心课程、素质拓展课程、职业技能达标课程和就业方向课程六大模块。围绕应用型专业人才的职业知识、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突出高职人才“能力本位、就业导向”的鲜明特色,全面贯彻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高职人才的培养模式,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增大就业的灵活性,搭建可塑的知识框架,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
4.2 突出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应用性人才的职业教育,强调以就业为导向,应是一种开放的教学过程。“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有机结合,其教学不再是简单地向学生灌输现成的学科概念和结论,而是向学生提供多种学习方法和学习路径,使“教学做一体”。实训中心在课余时间完全向学生开放,形成一个开放的学习和训练环境,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平台。以便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3 职业技能达标课程,有效保证“双证书”教育的实施根据专业特点和职业岗位(群)需求,设计专业核心能力,开发职业技能达标课程,把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资格(或者技能等级)证书获取有机结合起来,采用模拟训练法,探索基于工作状态的教学和以能力训练为本的学习,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对接学习过程和职业岗位,保证职业准入。
4.4 “以就业为导向”,设计与实施就业方向课程就业方向课程模块一的设置,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变化,使专业人才的职业知识、技能和素质对职业岗位(群)具有针对性。就业方向课程模块二按需设置,直接与用人单位合作共建,不拘形式,具有抢抓就业机会的灵活性,对于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具有现实意义。
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实施过程,不拘泥于试卷评价,而注重学生的职业过程,不限于学校教师对学生评价,主要由学生见习岗位一线的行政与管理人员对学生的评价。这种开放的教学过程,把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实际工作能力的训练放在重要位置,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和用人单位评价机制来推动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我们改变仅靠理论笔试和以分数为标准的评价方法,坚持知识、能力、技能考核并重,以能力和技能为主的原则。实行静态考核和动态考评相结合,把岗位见习与学业考评相结合,编制了课程《考试改革指南》,建立新的基于工作工程的学业成绩评估体系。把工学结合贯穿于应用性专业人才培养的始终。
参考文献:
[1]丁信善,于京宽.关于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鲁东大学报,2008(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