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学知识范文

时间:2023-04-20 08:36: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育科学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教育科学知识

篇1

一、因材施教,强化学习动机

刚踏上讲台时,我在课堂上滔滔不绝,而学生根本没有兴趣,我把学生看作是一个知识的接收器,采取很传统的讲授、灌输的方法导致学生学得很辛苦,课堂很低效。于是我就反思,我可不可应用教育科学知识来强化我的课堂。以前我没有把学生看作是学习的主体,而是自己大包大揽,将知识生硬地传递给学生,从而导致学生学习动机不强。

1.设置合理的学习目标

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认为:“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为此,针对学生的学习程度的差异,采用量力性原则,教师在熟悉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基础上,制订短期内实现的、难度中等的目标,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比如,在每次评价过后,根据评价等级,让每个学生制订下次超越的目标,贴在书桌上,并附上名言警句。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引发学生自省反思,端正学习态度,还有利于激发内在的持久的学习动力。

2.有效利用反馈和评价

采用开放式、民主的评价,包括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还包括师评、生评、小组互评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并能根据反馈,及时整改,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3.合理运用奖励与惩罚

对于经常调皮的胆汁质的学生,施加惩罚过后,表现稍有好转,教师就应撤销部分惩罚,从而达到负强化的效果。对于抑郁质的学生,教师应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鼓励、奖励,从而达到正强化的效果。

另外,还要善于利用有关学习动机激发与培养的理论,根据学习任务难度,恰当控制学生的动机,这是耶克斯―多德森定律的具体体现。

二、强化课堂效果,巧妙运用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认知策略分为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

复述策略就是利用短时记忆,不断重复,多次记忆。说得通俗一点,就是能理解,就理解,不能理解的,编一个顺口溜,歌谣什么的也要给记住。归根结底,就是不要傻记,遇到知识要多思考,想想它们和你以前所学过的知识――已有认知结构,见过的场景――情景记忆,生活的经验――举例等,到底有什么关系。例如,在学习数轴时,为了方便学生记忆数轴的性质,运用“缩减关键字”记忆法,总结为“左小右大”,这样既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增强了知识的应用性,也取消了后进生学习数学习得性的无力感,这样教学就能够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数学就在他们的身边。

三、注重学习的迁移,做到举一反三

根据迁移的共同要素说,只要两个知识之间有相同或相似的要素,就会发生关系,就能发生迁移,这种联系可以是简单的,可能是复杂的,可以是正向的,也可以是负向的,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到两个知识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帮助学生概括知识之间的关系,发生前后的迁移。比如,我们在举例子的时候,例子往往就是一种迁移,一种从普遍到特殊的迁移。例如,学习一元二次方程时,先让学生温习回顾一元一次方程,然后教师因势利导,很轻松地根据一个“折纸的游戏”的特例,把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由特例推广到一般,从而彰显了新课标中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

还有迁移的概括化理论,越抽象的知识越有利于发生迁移,也就是上一段所说的一般迁移的过程,因为越抽象,就越具有代表性,例如,习得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和性质后,更容易接受菱形的概念和性质。

俗话说:“育人先育心。”要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能力,提高数学课堂效率,就要根据学生发展的规律和特点,结合新课标,联系教育科学知识,对他们进行因材施教,并且灵活地把心理学知识贯穿于数学教学环节之中,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教师的共同追求。有效的数学课堂是一种理念,是一种价值追求。有效课堂应该是“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是“人文关怀”的课堂,是“高效低耗”的课堂,体现新课程改革精神,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活跃的课堂气氛,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合理评价的课堂。在现代教育中,越来越多需要我们应用心理学的知识对不同学生的行为进行指导,从而实现双赢的教学。同时,也需要我们用爱去对待每一个学生,真正让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篇2

论文关键词:教师专业化;教师教育;学分制

一、教师专业化与教师教育课程

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66年,颁布了《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设》的文件,对教师专业化作出明确的界定。它指出:“应把教育工作视为专门的职业;这种职业要求教师经过严格地、持续地学习,获得并保持专门的知识和特别的技术。”

教师专业化已成为世界教师职业发展的共同趋势。教师专业化包括教师的职前专业培养和职后专业的继续提高,它是指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通过专门训练和终身学习,逐步习得教育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并在教育专业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从教素质,从而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教育工作者的过程。教师的职前培养即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在大学里的学习既是教师专业化的重要部分,也是教师专业化终身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教师的教育水平是影响教育事业发展的决定因素,教师的质量体现于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在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学习中,教师教育课程是教师专业化的标志性课程,是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具体体现和重要保证。我国的教师教育目前仍存在着学科水平低、办学条件差、培养规模僵化、教育观念落后,课程设置陈旧、专业化程度不强等种种弊端。

二、目前教师教育课程开设存在的问题

2005年,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受教育部委托,研究制定《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讨论稿)》明确指出,“教师教育课程”专指教师教育机构为培养和培训幼儿园、小学和中学教师所开设的教育类课程。目前我国教师教育课程开设还存在很多问题:

1.开设的课程门类太少

目前,我国的教育类课程仍然是心理学、教育学、教学法老三门课。而美国和日本,教育类课程大多在10门以上。如美国大学的教育类课程有教学过程、儿童发展、特殊类型学生的特点、职业道德、学校体制与管理、计算机辅助教学、传播媒介与技术、教学方法与手段、课程设计与评估、课堂管理等10多门课。日本大学开设的教育类课程有初等教育原理、中等教育原理、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生指导、学校管理、学校行政、社会教育、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学校卫生等课程。

在教育类课程开设的形式上,各国的教师教育课程极少采取一门课一学期的实施方式,其教师教育课程多是以专题的形式出现,课时根据各个专题的特点及需要灵活掌握。在英国的3+1模式中,专业选修课围绕教育、课程、学校、学生等问题设计了31个专题,而学生只需要选修两门课程。日本有关教职的课程43门,其中选修课32门。韩国选修课的设置则遍布除大一之外的其他三个年级。

2.课时所占比例过低

20世纪70年代末,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70多个国家教师教育的情况作了调查,各国的教师教育课程差异很大。但综合来看,学科课约占领35%,普通文化教育和教育理论各占25%,教育实践占15%。

某些国家的教育类课程约占总学时的20%~33%,我国高师院校教育类课程学时一般占总学时的6%~8%,这与西方教师专业化水平较高的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如美国四年制本科教育科学占全部课程的20%左右,英国达到25%,德国占20%~25%。

3.理论陈旧且与实践严重脱节

近年来,一些学科如脑科学、认知科学等心理学研究领域取得了不少的研究成果,对教师教育和学生学习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而现在的心理学教材基本上还是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心理卫生学等方面知识的大拼盘,教材知识体系和内容落后,根本不能反映当今最新的心理学研究成果。再如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已开展多年,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对现今基础教育影响极大,而现在的教育学教材根本没有涉及这方面,学生对我国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改革一无所知,严重脱离基础教育实际。

4.教育实践

教师职业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职业,教师需要经过长期的专业职业训练,才能有教学新手成长为专家型教师。教育科学所揭示的教育规律,总结出的教育教学方法只有经过师范生的教育实践,才能转变为他们从事教育工作的实际能力。教育实习是教师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途径,是学生走上教育岗位前的最重要的实践锻炼机会,对树立学生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意识,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缩短学生毕业后的职业适应期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教育实习存在不少的问题:一是教育实习时间短。我国教师教育专业的学生进行教育实习的时间一般为6周左右,仅占教学计划总学时的4%左右,学生刚刚熟悉了一些教学和教育工作,就匆匆结束了。英国教育实习时间为12~18周,日本14周,德国72周,法国27周。二是理论与实践分离,师范生对现在中小学教育现状一无所知,以至于到了中小学束手无策。三是高校的指导教师一方面自身的教学和科研压力大,另一方面长期和中小学不打交道,对现在中小学已发生很大变化的教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等根本不了解,指导学生缺乏针对性,甚至帮倒忙。

三、学分制条件下构建教师教育课程

学分制是一种以学生为本位的教学管理制度,学生只要完成规定的学分要求,就可毕业。学分制有三大功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尽可能制定出科学、规范和可操作的制度,运用现代化先进的管理手段,实现预期数量、规格和质量的人才培养目标。

教师教育专业实施学分制,优点是能够创建富有弹性的学习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根据自己的意向、智能的差异性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师教育类课程,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培养其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

学分制的核心是选课制。课程设置是教师教育的核心问题。要改变现行的教师培养模式主要侧重学科知识,其课时占60%的局面,按照教师专业化要求,教师应具有比其他专业更宽泛的知识,具有接近于综合院校的学科知识水平、出色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有创造性的教育研究能力。

基于此,笔者认为,教师教育专业课程可设置为三个模块:通识教育、专业学科教育和教师教育,三个模块的学时数各占三分之一。其中每个模块可分必修课和选修课。

1.教师教育课程开设分三个系列,即心理学、教育学和学科教学论

心理学课程具体门类有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卫生学、中小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社会心理学、教师心理学、学校心理辅导、问题学生诊断与干预;教育学课程具体门类有德育原理、教育评价、课程论、教育哲学、当代中小学教育改革专题、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另增设反映当代最新心理学、教育学和学科教学论最新研究成果的课程。

2.必修与选修相结合

必修课开设的课程是一个未来教师所必须具备的教育科学知识。选修课开设课程主要是拓宽知识面、培养个人兴趣爱好,为今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两者的比例为1∶3较为合适。

3.教育实践分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总时间应达到一个学期

教育见习可以分散在各个学期实施。现有的教育实习都是在大四一次完成,等到教育实习中发现问题了,实习也已结束了。要改一次教育实习为多次教育实习,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在毕业后就能尽快地适应教育和教学工作。

篇3

关键词:小学教育;专业课程;实践取向;研究

1“实践取向”的本质

1.1理论滋养:其价值在于实践,是将教育理念和实践相结合,形成对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反省性态度,再经过反省和升华教育经验,进而形成自己的教育实践知识和智慧。教育的各个环节中都离不开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指导和滋养。小学教师教育实践取向虽然强调实践的重要性,但是不等于完全离开教育科学知识去盲目的实践。小学教师教育实践取向更加期待着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相结合,甚至通过这种结合,衍生出更准确,更容易理解的新经验。1.2知行统一的教育:知行统一是将传统的理论知识融合到当下时代变革中,减弱理论和实践的差距,将两者的差距融合到最小,使小学教师教育实践取向在当下时代变革中获得理论和实践的新生命。小学教师教育实践取向是用实践中各个教育环节,在教育情境中来进行实践,形成一个知和行的师培养体系。并将实践作为培养小学教师和成长的重要项目,加强其课程的理论建设和实践建设,达到小学教师教育实践取向的新高度和变革。知行统一的教育必然是从理论与现实差距入手,不断的改善小学教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并使得小学教师在进行教育之时,注重实践的运用,促进理论与实践的全面结合,有机统一,完美体现教育之美,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2建构“实践取向”小学教育专业的原则

2.1系统设计原则:建构“实践取向”小学教育系统设计专业的原则。在对小学课程设置时,老师应用专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发展眼光的基础上,以促进小学儿童的全方位学习发展为课程设置,从小学教师的专业素养、课程设置经验入手,注重小学教育课程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系统的对小学课程教育内容进行设计,掌握小学教育实践的系统性,便于小学教师掌握教学的本质,围绕实践教学的核心,从多个角度对小学实践教学进行综合评估和系统评价。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具有系统性,是在逻辑教学基础上,对实践内容的整合。2.2突出实践的原则:建构“实践取向”小学教育突出实践专业的原则。贯穿于小学教育的整个理论。通过教育实践改变教学的焦点,形成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课程设置的高度统一,促进教师在实践中反思,激发教师的潜能,形成科学的教育理念,并充分的做好教学准备。突出实践的特质,摆脱理论性教学的局限性,构建课程教学实践性的改革。突出概念原则,以实践知识的呈现方式,突出实践的内涵。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需要围绕实践教学为核心,发展具有实践价值的教学模式,便于小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提高应用知识的实践能力。2.3终身发展原则:建构“实践取向”小学教育终身发展专业的原则。从教师职前的学习,入职后的教育实践和若干年的教育经历来看,教师的成长是一个可持续的终身发展过程,因此小学教师教育实践取向的课程设置也要以专业的发展角度来制定。保证小学教育得到终身持续发展,并从实践教育的本质入手,发展小学教师实践教学的思想意识,并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丰富教学成果,奠定小学教育课程全面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统一的发展。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实践价值,在于理论与实际的完美结合,不断的将小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帮助小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的创造力,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实践取向具有终身发展的原则。

3建构“实践取向”小学教育专业课程的建议

3.1加强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建构“实践取向”小学教育加强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专业课程的建议。明确小学教师的定位,应清楚的意识到自己是一名小学教师的身份,并熟悉小学教育的课程内容和教授流程和方法,避免单纯的理论灌输。为了保证小学教育实践取向教育课程的实施,应严格要求小学教师具备教学经验,尤其以多年教育经验者优先考虑。才能保证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效的将学科课程、课程内容、知识结构相融合。平时小学教师还应该相互进行多方位,多渠道的学习,长短互补,取其精华,最后提升教育实践能力,积累实践知识。3.2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建构“实践取向”小学教育建立资源共享机制专业课程的建议。建议学校、老师,对教育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和改革,老师之间强强联手,互相取长补短,将优秀的实践教师组织在一起探讨学习成功的教学案例,及时反馈信息,将空洞的理论课程,枯燥的教育方式,尽早的摈弃,实现教师教育课程资源共建共享。3.3构建合作伙伴关系:建构“实践取向”小学教育构建合作伙伴关系专业课程的建议。有效的合作关系可以为教师的教育提供实质性的帮助,改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脱节的问题。建立大学-小学合作伙伴关系是小学教育实践取向的重要设置和保障,可以通过大学-小学之间合作培养全面协同的优秀教育者。可通过共同研究课题、参加论坛互动,学校之间相互观摩学习,相互教授课程,进行深度的学习和实践,由单一的教授实践方法转变为多层次的教授实践方法。相互之间都提升了自身的专业知识和自身的素养,为教师专业知识成长提供了一个资源互补的高效平台。

4结论

小学教育专业是我国教育的基础。并通过对小学教育课程进行设置的价值导向的选择,应用实践构筑实践与理论的统一。立足于小学教师的专业性和教育的内在特性。基于实践对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进行理论诠释。教育的本质在于实践,寻找内在的规定和诉求,构建经验主义情景,支持教师的实践工作。从现实的实践统筹小学教育专业的全局发展。小学教育的实践取向并不是单纯的理论或者是技术的投入,是知行的高度统一,有机结合。从根本上保证小学教育理论的学习、扎实基础以及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刘国权,刘树仁.小学教育专业(专科)课程设置的实践与思考[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4年06期.

[2]兰田.小学教育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现状与反思[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篇4

关键词:问题导向式教学;教学体系;学习资源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一、问题导向式教学(PBL)的应用概况

问题导向式教学,其本意为问题导向学习(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最初主要在医学教育领域中提出和开始应用,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Student-centered)的教学方式,其通过小组讨论进行以个案问题为基础的问题分析、解释与解决。20世纪80年代以来,PBL在美国从研究型大学扩展到教学型大学,在以职业教育为主的学校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问题导向学习法在我国也已经逐渐从临床医学领域扩展到了多个领域的应用性专业课程教学中,也在教师教育领域开始受到重视。

近年来,我们在学习借鉴以往人们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尝试开展了应用PBL于“教育心理学”等教师教育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认为有必要改善有关制约因素,以有效推进PBL在教师教育领域的合理应用。

二、教师教育课程问题导向式教学(PBL)的主要制约因素

实践表明,教师教育课程PBL教学的主要制约因素包括:教师主体因素、学生主体因素、课程与教学管理体系、课程学习资源等,这些因素不同程度地影响到PBL教学的实施过程与教学效果、目标的达成。

1.教师因素

以往研究与实践中揭示影响PBL教学应用的教师因素主要包括师资数量、对教师的传统认识、教师素质、教师的意愿、教师在PBL中的态度、教学经验、实施能力等。我们的教学实践发现,目前制约PBL教学应用的一个首要问题就是PBL教学的理念还未被多数教师真正理解和接受,教师乃至教学管理者共同的困惑是关于PBL是否能使学生系统掌握应有的知识,担心PBL的方法在地方院校中会因为学生总体素质的欠缺,导致学生知识获取不足,从而影响到未来的发展。同时未能基于教育科学与实践的复杂性原理深刻认识到开展PBL教学的意义,因而一些教师对开展PBL教学主动性不足。

其次,教师的教育素质与能力还不能适应PBL教学的要求。在PBL教学中,教师需要承担诸多不同于传统教学的角色行为与任务,如营造学习共同体、创设问题情境、激活背景知识、发挥“支架”作用、引导学生反思等,这要求教师具备多方面的能力与素养:具有较为丰富的教育及相关领域的知识,熟悉PBL的教学原理及目标,具备领导和组织才能;熟悉课程的整体目标,各部分的学习目标、架构和逻辑;具备较强的课程设计能力,能够指导学生创设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教学组织能力强,熟悉各种有效激励技巧,能及时提供并接受回馈;熟悉各种学习资源,熟悉各种评价学生的原则和方法等。而受长期的教师中心取向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一些教师的教育理念、知识与专业素养、教学经验、实施能力等还不能适应PBL教学的这些要求,仍然习惯于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有研究指出,目前在教师教育中实施“问题导向”教学还存在着教师不顾学生的主体需求及社会现实,一味从教学目标出发来展开问题,导致教与学的效率不高的问题。我们也发现一些教师不善于结合教育实际问题开展PBL教学课程设计,难以有效指导学生开展问题研究、组织研讨活动,习惯于传统教学模式下的终结性评价,不愿开展与PBL教学相适应的过程性评价工作等。这些欠缺导致教师对PBL的应用流于形式,脱离教育现实的误区,如教师引导学生不足,提出的研究课题太难或太易;问题指向不明、范围过大,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与思维规律,脱离教学的重点、难点等。

2.学生因素

以往的研究与实践中揭示,影响PBL教学应用的学生因素主要包括学生的知识储备、个性特点、学习参与度、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学习期望等方面。我们的教学实践与此比较一致。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少学生习惯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被动接受教师的教学灌输和背记教材上的现存知识,对于需要在课外付出一定时间和精力的研究性学习不太适应,存在畏难情绪,与开展PBL学习所要求的知识与能力存在差距。在PBL教学的各个环节均暴露出一些问题与不足:一些学生在PBL实施过程中不善于确定研究课题,找不到问题的重心,难以自主确定研究课题;不善于迅速查阅和分析文献资料,一些课题研讨不能有效开展,流于形式,提出研究假设的思路不够灵活;开展小型调研与实验的综合协调能力较弱,撰写小型研究报告的规范意识与写作能力欠缺;展示学习与研究成果重点不突出,缺乏新意;各自为战,缺乏对各组之间学习状况的关注,相互评价不够严谨,责任意识不够强等。

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PBL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分组开展研究性学习,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的强弱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在以往的实践和我们的教学中,均发现学生学习小组内的学习主动性、学生能力存在不均衡的现象,同时也有一些学生因忙于课外兼职等其他事务,在学习中投入的时间与精力不足,这些学生存在搭便车的学习行为,没有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导致有的小组学习成果报告的撰写和小组课堂汇报成了其他小组成员的任务甚至是小组长的独角戏,但投入不足乃至学习缺位的学生仍然有可能获得同样的学习评价。

3.课程教学管理体系

目前应用PBL教学还面临一些课程教学管理体系方面的制约因素。一是课程体系的合理调整与教学进度计划的合理设计问题。教师教育课程既有公共性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也有与各教育方向相结合的“课程与教材教法”以及更具专业性的学科基础课程,不同的课程应用PBL教学的具体要求和实践模式有所不同,这给教师开展PBL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和相应的管理困难。尤其是传统的课程体系设置和课程教学大纲的编制倾向于强调知识体系的完整性、教学进度的计划性,而开展PBL教学要求以主题式、模块式集中学习的方式推进教学,加大学生自主学习环节的力度,教师不能越俎代庖,将需要学生自己探究的问题的解决思路呈现给学生,不能够简单地按章节来推进教学;同时开展PBL教学需要教师和学生投入的时间、精力都比传统教学方法多得多,直接带来了与传统教学管理秩序的矛盾。

二是班级规模因素与活动性教学组织不利。开展PBL教学,要求班级规模不宜过大,尽可能以小班教学为宜,这有利于各组学生充分参与和展示学习成果,便于教师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习状况。而自从我国高等教育扩招以来,课堂教学班级规模普遍偏大,一些教师的教育公共基础课甚至是以大课的形式开设,导致不利于充分开展PBL教学。同时不适应活动性教学的组织形式,导致PBL教学过程中学生分组合作研讨无序进行、组织松散、流于形式。

三是课程评价机制存在问题。传统的课程考核与评价机制偏重于终结性评价,通常是以期末考试结合平时考查的形式进行,实际执行则基本上是以期末考试成绩所占权重为主,同时对教师教学质量的监控也偏重于平时的听课、检查教案等方面,这样的考核评价便于操作,但不利于全面反映教师的教学成效与学生的学习成果。PBL教学则更注重过程性评价,更注重通过考查学生如何开展问题研究、合作学习、学习成果汇报等方面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教师的教学效果也能从中得以体现,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统一,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学生互评的统一。同时在PBL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各教学专题,编制相应的教学指导书等教学材料,这些材料不同于传统的教案,不是简单地逐章逐节地分解与展现教材知识点,而是以问题为核心和导向,引导学生学会综合性地掌握和运用书本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而不同的学习与研究主题所要求的教学指导书的内容与形式往往变化较大,教学实施过程也更为灵活多样,这就给教师的教学评价带来了挑战。

4.课程学习资源

由于PBL教学结合教育实际问题进行,研究的主题和所涉及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大的拓展性,往往涉及教育科学、相关社会科学以及各自然科学的诸多领域,因此需要充足的课外教学资源。大学扩招以来,地方院校在图书资料、教学电子资源的建设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与开展研究性学习所要求的资源总量还存在较大距离,学生在实际开展问题研究的过程中难以及时查阅到所需的图书资料、国外文献资料,导致片面依赖中国知网、百度等网络资讯,影响了研究性学习的广度与深度,误导了对学习资源来源的认识与理解。

三、主要制约因素的改善对策

1.教师因素的改善

(1)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主动应用PBL教学,培养善于应用教育科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教育问题的高素质未来师资。(2)要求教师全面提高自身知识素养,增强研究实际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在问题创设、提出研究设想与假设、搜集文献、开展调研、小组研讨、成果提炼与汇报等PBL的各个环节能够有效引导师范生开展PBL教学。(3)开展教研活动,多多相互观摩PBL教学改革,反思教学实践,不断提高应用PBL教学的能力,结合课程实际灵活应用PBL教学。

2.学生因素的改善

(1)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帮助学生克服进行PBL学习的畏难情绪,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开展PBL学习的意义,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要求学生平时不断增强应用性研究的意识,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同时在PBL教学的各个环节及时给予帮助,全面锻炼学生开展教育应用性研究的能力。(2)加强教学组织,严格要求学生,加强学生的分工合作,杜绝搭便车现象,使每个学生都有效参与到教学中来。

3.课程教学管理因素的改善

(1)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在课程体系、课程教学模式等方面更具灵活性,向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师资转型;(2)加大教学建设投入,逐步减小班级规模;(3)改革课程评价机制,倡导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推动评价的多元化发展,使学生真正参与到评价中来,凸显学生的评价主体地位。

4.课程资源的改善

通过加大投入,推动课程学习资源的立体化发展,包括图书资料、各类电子资源、资源共享渠道等方面的建设,使师生开展PBL教学拥有比较便捷的学习资源。

参考文献:

[1]陆希平.问题导向学习:文献回顾与未来展望[J].西北医学教育,2006(04).

[2]李国强.问题导向式教学(PBL)在教师教育课程中的应用:现状与前瞻[J].课程教育研究,2013(34).

篇5

周彬:教师是专业人员,教学自然是专业行为,可今天不但学校管理者不这么认为,甚至连教师自己也不这么认为。

当我们赋予教学以自,那么每位教师都可以,也应该营造一个专业而且富有个性的课堂出来。问题就出在两个词上,一个是“可以”,这是一种权利;另一个是“应该”,这是一种职责。

当我们把教学自当作一种权利来争取时,就会与学校管理者的行政权威相冲突,所以学校管理者不愿意把教师当专业人员,因为把教学当专业行为就意味着管理得回归服务的本位,意味着管理权利转化成了管理义务;当我们把教学自当作一种职责时,就会与教师的个人利益相冲突,因为与其费尽心思地搞好课堂教学,还不如直接听命于学校管理者的指示,前者费力还不讨好,后者既轻松了自己还能让领导满意。

从争取教学自的空间来讲,教学自主是一种权利,这是有边界的;从填补教学自的空间来讲,这是一种义务,这是无边界的。站在学校管理者这面,一是要把教学自的空间还给教师,甚至还要替教师保障这种空间的存在。只有有了这个空间,教师才会赋予课堂教学以专业智慧,正是基于这一点,我是不大主张以行政监督的方式去听教师的课的。二是协调教师间的教学行为。当教师把教学当作专业行为时,课堂教学多了智慧,多了个性与创造性,但必须做好不同教师教学行为之间的协调与统整,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多位教师的教育合力。

教师月刊:要建设好的课堂,既需要有天赋,也需要后天的学习。你怎么认识二者的关系?

周彬:说实话,优秀的教师都是有天赋的教师。在任何一个行业,最优秀的从业人员都是具有一定天赋的人。因此,我的“课堂三部曲”并不是以造就优秀教师为目的,也不是以传播课堂教学艺术为目的,而是为了帮助教师更深刻地理解课堂教学,并在深刻理解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在自己能力范围内,让自己的课堂教学变得更加有趣与有效。

是故,对课堂教学来讲,天赋或许可以替代对课堂教学的深刻理解,或许可以替代课堂教学的技能技巧,但谁敢说自己就具有这样的天赋呢!总之一句话,天赋非常重要,但天赋非常不可靠;后天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感悟来得很慢,但走一步是一步,让人觉得心里踏实。

教师月刊:你在书中还提到,要以同事的课堂为友,以他人的课堂为镜。我想,我们现在并不缺乏各种各样的公开课和评课议课活动,为什么你还要强调这一点?

周彬:听课是彼此教学经验的交流。但是,同质的经验只会让听课人相互安慰,从而让自己的课堂变得更加保守与传统;只有异质的经验,才会激发起听课人的课堂教学智慧,更重要的是激起听课人挑战自己课堂教学模式的勇气,从而优化与创新自己的课堂教学。

今天的公开课也好,评课议课也好,主要是同质经验的交流,所以交流起来现场感特别好,但真实的帮助不大,甚至会起到一些自我安慰或者相互安慰的负面作用。另外,我们公开的课,评与议的课,真实性也有问题,我们敢公开拿出来评和议的课,很少是家常课,当大家都在议虚假的课时,帮助会有一点,但带来的危害更大。

篇6

一、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党的十五大指出:“中国现代化的建设过程中,必须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素质教育和科学文化教育,思想素质处灵魂地位。”

江泽明同志指出:“思想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

作为政治教师,我们都很清楚,我们如何使当代中学生成为心理健康,人格健全,品德高尚,有理想、有思想、高素质的一代。我们的教育将担负这一重任。我们的教师是实现这一任务的重要角色。任务施与的压力很大,职业本身的要求很高,我们的“想”与“做”都必须是持久的、科学的、并且有发展性。

作为政治教师,首先,我们必须是思想端正,人格健全,品质优秀的人,我们才能真正率先垂范、为人师表;我们也才能在各自的三尺讲台前充满信心,潇洒自如;才能真正做到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次,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新的教育改革又把我们的工作角色要求和工作思维方式及方法有了很大的更新和优化。我们心下自许这种改革是高瞻远瞩的,也是行之有效的。它给我们整个教育改革注入了新的血液,也是我们师生之间的教育学充满了无限生机。我们已认识到这种生机。比如初一新生入学后第一堂政治课,我让学生写一份自我介绍,从性格、爱好、理想梦想以及对教师的要求愿望等。及时收回查阅归纳、反馈信息,把典型的,颇具特色的大家共同分享。即增进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相互了解,也是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机遇、挑战和向往。教师已不再是蜡烛,它要求我们持续学习,不断创新;教师已不再是园丁,意味着我们与学生同是大地上的花草树木,共同沐浴阳光雨露。我们理应做到心灵沟通,和谐共处。“倡四有、德为先”而作为心灵的发展和德行修为的政治老师更应该博采众长,以身作则。

再次,我们作为教师自身应改变观念,重塑新的思维方式,既然我们的工作要求是一种快乐的劳动,即寓教于乐,而且我们的劳动对象是生命的个体,我们教师将面临严峻的挑战,为了适应挑战,我们应保持开放的心态,将学校视为自己的学习场所,通过工作与学习的结合,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努力解决自身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这样才能有备无患、得心应手。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世纪之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借以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素质,积蓄未来国际竞争力。作为泱泱中国的教师,更是时不待我,应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道德教育,重视人的培养,使我们每一个孩子回到“人”,回到生活。

要想实现这一未来目标,作为教师一定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首先,无论哪个孩子,个体差异有多大,作为一个真实的生命,我们必须一视同仁,给他以“人”的尊重。充分认识学生个体差异。例如在课堂上主动提问那些有思想但内向的学生,让他把他的智慧之果大家分享,从而培养他“亮”出自己的自信力。老师的目光对每一个孩子都是阳光。他的理想是水手,让他朴实的内心充满水手的滋味好了。若他相当船长,努力培养他的出类拔萃,锻炼他搏击风浪的勇气和意志。我们只须用欣赏的目光看着我们未来的水手、船长。

其次,我们应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就要求把学习还给孩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我们面对“活”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活动起来,发挥他们的能动作用。例如初一政治课课后设置的“探究与活动”,让其分组表演活动,预先设计“寻找保持乐观心态的秘诀,找出你周围最快乐的人,分析其快乐秘密,再请教他,把自己最有效的方法存入快乐大转盘,最后有一个学生代表归纳所有好的保持乐观心态的秘诀,大家共同分享。老师在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向老师发问,于老师交流、探讨,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篇7

一、“五步”自主学习法的含义

“五步”自主学习法指在教学条件下学习主体自觉确定学习目标、认真进行自我学习或与同伴互助,将学习成果与他人分享,正确评价学习结果并能做出自我总结的过程和能力,在此学习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而进行的一种创新性的学习。即课堂45分钟包括五个层次:定向――自学――展示――检测――升华。

二、“五步”自主学习法的要求

总体要求:

1.教师要转变观念,转换角色:做学生的引领者、组织者、合作者和欣赏者,充分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思考、讨论、交流、总结、升华提高。

2.抓好学习小组的建设:(1)据本班学生实际进行分组,原则上组内要有一对一合作伙伴。(2)组长是本组内最有热心、最有责任心、组织管理能力最强的一位同学。(3)教师要从管理、组织、检查、评价这四方面做好组长的培训工作。(4)小组评价机制要创新。能促进小组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深入探究。让评价变为课堂的一剂美味调料。

3.做好前置性作业的设计与布置:(1)前置性作业要求要明确、重点要突出、任务要细化。(2)前置性作业要在每堂新授课之前布置,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完成。(3)每次前置性作业做到有布置就有收回,有收回就有检查,有检查就有评价。4.认真备课:教师要按照自主学习法的“五步”,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确保课堂容量大,节奏快。5.每节课都要出示学习目标。6.注重当堂检测,注重当堂整理与升华:当堂内容当堂检测,每节课都要让学生学会整理,并将学习延伸到生活,达到能力的提升。

课堂步骤及具体要求

第一步:定向

所谓定向,是指学习活动前对一堂课的目标取向。在制定课时教学目标要切实把握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根据课程标准规定的年段目标、教学内容和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学生学什么,不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要深入钻研,细细分析,进行合理的取舍。

就小学语文而言,教师需要对不同课文类型(精读和略读)和不同体裁的课文目标进行合理的取舍。否则,就有可能出现要么目标定得太多,不能实现预期,要么目标确定出现偏差。通常情况下,诗歌、散文、故事往往侧重于情感目标,在读中感悟文字中的价值取向,接受审美熏陶;而说明性、科技介绍文章更在乎其理性的把握,侧重于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学会思维,形成科学精神;作为显性目标的语文基础知识就应当作为每一课时的硬任务给予有效落实;像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和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等隐性目标是需要长期地抓落实。

教学目标的定向取舍,可以让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或师生共同制定完成。取舍性地确定好教学目标后,师生还得进一步加强目标意识,这堂课究竟要完成哪些教学任务,落实哪些教学目标,必须做到心中有数,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按照“五步自主学习法”开展活动,以保证目标的高效达成。

第二步:自学

自学包括课前的“先学”和课堂上的自学。

(一)课前的“先学”

课前的“先学”,即前置性学习,前置性学习也叫前置性研究或前置性作业,是指教师向学生讲授新课内容之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所进行的尝试性学习。

前置性学习可以让每个学生有准备的进入课堂。

什么样的前置性作业是有效的?1、能够使学困生感到有兴趣,优等生感到有挑战性,让每个孩子感受到发现的快乐。2、能够能够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学习习惯;3、能够让学生初步了解学习内容,便于从整体上把握新知识,为课堂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使课堂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4、能够让学生学习更多的课外知识内容,拓展视野,增长知识;

通过近几年的实践证明:教师必须在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对教学目标、重难点和教学流程做到心中有数,才能设计出合理、有效的前置性作业,以保证教学目标的最终落实。

如何落实前置性作业的检查

1、老师在布置完前置作业后要尊重学生的劳动,在课堂上尽可能提供机会让学生展示作业成果,让他们的劳动有所做也要有所用。2、对认真完成的个人和小组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3、检查的方法可以先在小组内交流,形成小组的意见,每个小组选出代表在全班交流。

(二)课堂上的自学

教师要转变观念、相信学生、大胆放手,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主动获取知识,凡是学生能学懂的知识坚决不讲。课堂上的自主学习一般放在小组合作学习或全班交流之前。都说“没有独立思考的讨论如无源之水”,离开学生独立思考的讨论是没有一定深度的,是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意义的。

第三步:展示

小组交流之后,各个小组要对自己的讨论学习成果在全班进行展示。一是对小组交流中已经学会的知识进行补充和分享,二是解决小组学习中存在的分歧、疑问和没有学会的知识。

需要强调的是生本课堂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在全班交流时,教师要指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思考,说出自己的感悟,表达自己的见解。所以,这一环节少不了老师的引领作用。

第四步:检测

在理论上,检测是学习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很好的检测就没有高效的学习。在这里,我们探究的是语文教学中的当堂检测。当堂检测是语文课堂中检查学习效果、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手段,包括单一检测和综合检测两大类。单一检测是针对一项知识或技能,比如字词的理解,从不同的角度加以操练,以达到掌握所学内容的目的。而综合检测是针对学习目标,采取一定策略组织的问题的组合。比如语段分析及检测学生对课文中心思想的把握。

当堂检测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课前精心设计,确定最基本最重要的为检测内容,并计算检测的时间,坚决避免随意性,争取做到课堂上不浪费一分一秒的教学时间,保证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测作业。2、检测的方式要多样、实效,以保证检测的高效。如自测法,同桌互查法,小组内相互检测、批阅,小组之间开展竞争等。3、教师注意及时反馈、及时评价、及时矫正调控,使得教与学同步。

第五步:升华

语文教育不能脱离社会生活,生活的需要应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主要目标;同样,语文学习也不能离开生活实践,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不到生活的源头活水中去学语文,不为生活而学语文,语文就失去了生命力。

美国的一位教育家指出:“课堂的外延与课外的外延相等。以课堂学习为核心,能动地向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生活领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课堂训练与课外行为训练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结合,取得语文教学的整体效益。”由此可见,课堂教学中的升华拓展尤为重要。

那么,语文教学应该在什么时候升华拓展呢? 在品词学句处升华拓展;在问题生成处升华拓展;在情境迁移中升华拓展;在文本空白处升华拓展;在发掘主旨处升华拓展。

篇8

学校教研组原本以研究教材教法、改进学科教学为目的,在提升教师学科专业素养、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近年来,中小学教研组活动、教师研修实践表现出明显的超学科性质的空泛倾向:一些课改培训模糊学科边界,忽视学科教学的基本性质与任务,仅仅停留在自主、合作、探究等通识理念的讲解上,包括一些名师在内的公开课,数学课不讲逻辑,语文课少了语言文字的训练;中小学教科研活动越来越强调以课题为核心,按专门化的科研之路展开,在课题设计、开题论证、中期检查与结题鉴定上耗费了不少时间、精力,而对教师的日常备课、上课、作业设计、个别辅导中的创造性劳动很少关注,考试命题被视为“应试教育”的代名词,很少纳入正规的教科研活动的视野;等等。

2007年暑假,江苏省海安县教育局组织4500多名中小学在职教师(主要是青年教师)进行学科专业素养统一考试(考试内容主要为课标所规定的知识点、能力点),其中暴露出不少问题:部分中学语文教师文言文翻译能力不强,与“字字落实、文从字顺”的要求有明显的差距;数学教师思维方式单一,运算粗心;英语教师词汇量明显偏少;物理教师动手能力差,实验题得分率仅40%;政治教师仅仅满足于教材知识的识记,对“与时俱进”作为党的思想路线缺乏深层次的理性思考。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在教师身上普遍暴露出来,两者具有惊人的相似性。这些问题的出现既与近年来师范毕业生素质不高、高等师范院校并没有真正帮助师范学生过好学科素养关有关,也与教师在职研修活动的偏颇有一定的联系。现场独立教学设计测验同样暴露出不少问题。以高中历史为例,让教师就“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这一专题进行单元复习课的设计。在45个教师中,约49%的教师没有导入设计;70%的教师虽考虑到复习教学的重点、难点,却没有如何突破的具体方法、措施,没有学生活动的预设与学法指导;约89%的教师有“练习”这一环节的标题,却无针对单元内容的具体的练习设计。工作若干年的教师对教学设计的基本规范要求是清楚的,甚至也能说出教学方式变革的主导理念,但由于平时一味依赖现成的教学参考书、习题集,自身缺乏对学科教学内容的通透理解与把握,因此在独立备课的情况下设计不出具体的学生活动的内容、要求与方式。教师离开了教学参考书就不会备课、上课;离开了参考答案,就不会解题;离开了标准化习题集,就不会设计练习、出试卷,其所谓的创造性劳动、研究性实践从何谈起?不能独立教学,又何来专业自主?

在教师的专业发展中,知识始终是基础,是内核。教师的专业知识主要包括学科内容知识和教学知识两个方面,前者是分门别类的知识体系,后者不只是一般的课程理论、教学原理知识,还包含着大量非系统的、具有默会性质的实践之知。美国卡内基促进教学基金会主席、斯坦福大学教授李・S・舒尔曼将两者的整合称为“学科教学知识”,认为“它是特定的学科内容和教育学的混合物,是教师独特的领域,是他们专业理解的特殊形式”。学科教学知识是教学被视为一门专业所必备的知识,是最能体现教师专业性的一个独特的知识领域,也是教师和学科专家有所区别的专门知识。它是教师研究中的“遗漏的范式”。[1]

学校教研组聚焦于学科教学知识,开展备课研讨活动,应当关注哪些问题?

1.课程标准与教科书。教师要认真学习并深入理解课标理念与学科教学要点,更要进一步关注教科书是如何呈现课程标准的,包括具体的呈现内容与方式,要进行不同教科书呈现内容与方式的比较研究。在此基础上,根据校情与学情,对不同版本的教科书作出明智的选择,对教学内容作必要的规划、充实与完善,既要走进文本,走进教材,又要超越已有的教材,开发出真正属于自己的课程。将课标与教材联系起来研读,将不同版本的教材进行比较阅读,对呈现内容与方式进行必要的重组,这应当是学科教研组进行备课研讨活动的重要话题。

2.教学内容的深度阐释。对教材的钻研绝不能止于把握它与课标的关联,还要进一步对文本进行深度解读,诠释蕴含在文字、符号、图表中的意义。衡量教师对特定教学内容的钻研是否达到一定的深度,有几个重要指标:一是能否把握特定教学内容在横向与纵向上的结构关联,弄清它的来龙去脉及其在学科知识体系中的地位作用;二是能否举出日常生活中的恰当的事例对概念、原理、定律的实质作说明;三是是否把握其中所渗透的学科基本思想与方法论准则,尤其是是否把握一门学科的统领性观念在特定单元、特定模块的教学内容中的渗透与挖掘。

3.教学任务的分析。侧重从学生学习的角度,陈述学生应当学什么,做什么,达到什么样的学习结果(这里有一个教学目标的表述问题),并揭示教学目标规定的学生要形成的能力或倾向的构成成分及层次关系。也就是从预期的终结性学习结果开始,运用逆向设问法,反复提问并回答这样的问题:学生要达到这一目标,完成这一学习任务,需要预先获得哪些必备的知识、技能与经验?必须经历哪几个阶段?关键环节是什么?可能出现哪些问题?会引起怎样的误解?在教学任务分析中,教师对学情的把握,已有的实践经验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好教师总是在关键环节(重点)上花力气,在容易误解的地方(难点)下工夫。

4.学习内容的呈现。用什么程序与方式将特定的学习内容呈现给学生?师生在教学交往中的地位、作用不同,呈现出的行为模式也有所不同,主要有3类:一是讲授教学。教师将现成的知识、经验、结论直接呈现给学生,并作必要的举例、阐释、板书,学生主要通过聆听、观察、记录进行接受式学习,整个交往过程主要是由教师直接控制的。二是对话教学。问题引导,双向互动,和而不同,师生在教学交往中平等参与,共同活动。在对话教学中,问题情境的设计相当重要,而教师在对话过程中的引领作用同样是不可缺少的。三是活动教学。将学生的学习视为一定情境下的任务驱动、全身心参与的自主性活动过程。教师作为辅助者,提供必要的咨询、帮助;学生成了互动的主要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主导着教学交往的内容、进程与方式。教师在进行备课研讨活动时,需从中作出明智的选择与优化组合。

5.课堂教学的组织。包括为学生主动参与和深度参与提供机会;引导学生合作,关注学习共同体的形成;关注学生的差异,作分层教学与个别辅导;对学生独特感悟与个性化理解的尊重;建立学生导向的课堂教学秩序;等等。

6.学生的练习、测验与评价。这涉及对课标中关于不同学习要求的准确理解把握(如关于认知学习中的知道、辨认、说明、应用;体验学习中的经历、感受、认同、形成等等),围绕不同层级的学习要求设计相应的练习与测验题目(不仅仅是纸笔测验),对学生实际的学习水平进行准确的观察、记录与诊断分析,并据此设计后续的教学活动。

上述每个专题的研究与解决都必须建立在有关学科知识的通透理解与把握的基础上,同时又不同于学科专家的专门探究,而侧重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对学科知识进行教学论的加工。它与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融为一体,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创造性的转化与生成,而不是在日常教学活动之外开展专门化的课题研究。其研究成果主要表现为具体的个性化的教学活动方案、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活动、针对性强的精练题等。尤其不要片面地将编精练题与“应试教育”直接挂钩。试题的研制既要吃透课标、考纲与教材,又要了解学情,善于从学生生活经验中取材、设问;要站在能力立意的高度,体现课改的基本理念,给日常教学以正确的导向。学会命题同学会上课一样,同样是教师的真功夫。现在需要的是将原本属于教师的考试命题、学业成绩评定的权利还给教师。

如何组织能够促进学科教学知识的积累、交流与分享的教师研修活动,这是个难题。现有的学校教研组建设比较重视制度建设,应当说,这对于推动教研组活动步入正常的轨道,改变教师专业发展中孤立无援的状态是有益的。但制度是把双刃剑,它能将组织成员的不规范行为管束起来,也能将其创造性和主动性压抑下去,世界上没有完美无缺的制度。管理之难不仅在于因地制宜地制定制度,而且在于没有监督、没有制度的时候能够自发地以教研组共同利益为准绳;在需要的时候,将处理类似问题所形成的惯例正式化为制度;在制度变得不合理时能顶住压力,对制度进行变革。优秀的、高效的组织制度背后的精神实质是基于平等精神和分享机制的全面合作关系。教师文人之间的分工协作无法完全依靠合同、理性的规则来实现,它需要更深层次的精神文化,合作双方拥有共同的价值观念与情感的纽带。教师每个工作日在教研组工作生活七八个小时,教研组见证着教师的全方位的生活。优秀的教研组长有时需要扮演“妈妈”的角色,将教研组建设成教师的家。

制度规定的是最基本的、共性的东西,是应当守住的底线,但制度无法涵盖现实中千变万化的各种情况,规定太多、太死,必然会造成组织的僵化、死板、低效,扼杀教师的创造性。促进学科教学知识增长的教师研修活动要体现学校特色、学科特点和教师的个人特征。譬如读书,不必囿于“学以致用”,一相情愿地限制和规定教师读什么、不读什么,但可以倡导教师有自己的个人藏书,开展“读书推介”、“读书沙龙”活动。江苏省海安实小曾要求每位教师藏书500册以上。浙江省台州市杜桥中学物理教研组有自制教具的传统,有的教师成为当地研制教具的能手。伴随着新课程的推进,物理教研组致力于实验教学的研究,从复制教材规定的实验,到师生共同设计新的实验,教研组就在物理实验室办公。上海市甘泉外国语中学组织教龄不满3年的青年教师参加基本功大赛,从语言(演讲、朗诵)、书写(粉笔字、钢笔字)、写作(中文、英文、日文写作)、操作(实验能力、解题能力、多媒体课件制作)、技艺特长(琴、棋、书、画、歌、舞、摄影或其他绝技)等方面展开,有学科个性,还为教师多方面的才艺展示搭建平台,鼓励教师张扬自己的个性。

有关研究表明,教师获取教学知识的途径包括:“自身的教学经验与反思”(50.0%)、“和同事的日常交流”(33.0%)、“教科书”(19.4%)、“有组织的专业活动”(11.1%)、“作为学生时的经验”(5.6%)、“在职培训”(5.6%)、“阅读专业书刊”(5.6%)、“职前培训(2.8%)。[2]这提醒我们,不仅课题立项、公开课获奖、等关于教科研活动的硬性规定有可能造成日常教学与科研的两张皮,而且不少刻意安排的“有组织的专业活动”、耗资不小的培训活动,对教师的实际帮助作用也是有限的,真正富有成效的是教师内在的专业自觉和同事间的日常交流。骨干教师无言的学识、智慧与人格的感召,学校领导对教师创造性劳动本身的尊重等十分重要。在复杂的课堂情境中作出明智的决策与行动并非机械简单的操作,日常教学活动富有挑战性和创造性。因此,研究性应当成为日常教学活动的常态,而不是因为学校教研组有了上级教科研部门、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课题、公开课、论文获奖等,才有了所谓的“研究性”、“创造性”。教研组作为一种研究共同体,意味着一种“自然而然的”、“不言而喻”的共同理解和协同创造。一旦这种理解变成不自然,需要教研组长或者其他人的大声叫嚷,这种创造需要依靠外在严厉的量化考评来维持,它就会变得不那么和谐,无法走向共生,这样的共同体也就不再是真正意义上的共同体了。应当讲,现有的学校教研组真正发展成为研究共同体的还不算多,为此,我们需要做出艰辛的努力。

参考文献:

篇9

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提出研究课题——制订研究计划——实施研究计划——总结研究结果

    课题的选择

    1、课题选择的意义:教育科学研究的过程就是立足于已知,去探求未知。问题的提出是教育科学研究的出发点,解决问题是教育科学研究活动的终结。决定一个研究能否取得成效,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看它所选择的科研课题。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实验上的技能而以。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有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选题就是寻找研究教育问题的突破口;课题的选定决定了研究的目标、对象和方法;正确选题能提高科研效率。

    2、课题的来源:从教育、教学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中选题;留心教育、教学中的疑点,发现课题;从成功经验中提出课题;从理论学习中或别人的研究成果中受到启发,形成课题。

    3、选题的原则:价值、创新、可行、准确。

    制定研究计划

     课题申报主要阐述的是问题的价值、创建性和可行性,把自己提出问题的合理性讲清楚,求得认可和支持。研究设计主要阐述的是问题研究的科学思路及行动要点,为问题的最终解决提供科学的方案。

研究设计科学严密,研究就成功了一半。

篇10

关键词: 思想品德课教学 时事教育 方法

时事政治既可以激发学生对思想品德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的亲社会情感,又可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时事教育一直以来都是思想品德课的重要教学内容,占有重要的位置。但是,一些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平时不注重时事教育,只是在临考前才找些时事资料对学生实施恶补,不仅使学生对重大时事一知半解,加重学生临考前的学习负担,更不利于思想品德课教学目标的实现。

如何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实施时事教育呢?我摸索出了一些方式方法,总结了一些教学经验,取得了一定成效,现提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激发学生的时事学习兴趣与习惯

如何使学生对时事做到好学、乐学,是他们学好时事的前提。我们应当认识到,虽然一些时事错综复杂,但并非枯燥乏味。初中阶段的学生自我独立意识逐步增强,对新鲜事物的接收与判断能力有很大的提高,对很多问题都有自己的分析与见解,这就为他们学习时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此,这个阶段如果能激发他们的时事学习兴趣,养成学习时事的良好习惯,就能对以后的学习生活起到积极的作用。

1.加大对学生时事学习的宣传力度。通过日常宣传,学生认识到时事是思想品德学习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及时了解相应的时事,对于平时的学习、生活有着很大的帮助,能提高思想品德考试成绩。只要学生对时事学习引起足够的重视,就能由一定的压力变为动力,主动接触时事、了解时事。

2.鼓励学生全方位地接触时事。学生能接触时事的机会很多,如电视、广播、网络、报刊杂志、学校橱窗板报等。教师要教导学生在接触这些媒体时要养成学习新闻的习惯,并向学生推荐一些重要的新闻栏目,如电视中的新闻联播、东方时空、焦点访谈、新闻1+1、海峡两岸等,广播中的新闻和报纸摘要、新闻纵横等,网络中的新华网、中国新闻网、凤凰网等。另外,教师要及时更换学校橱窗里的报纸,在班板报中设时事专栏等,以对学生的视觉、听觉神经进行全方位的轰炸,使接触时事成为学生学习与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久而久之,学生定会对当前国内外发生的、引人注目的、具有重大意义的时事产生一定的兴趣,从而顺手拈来地灵活运用这些时事。

3.积极争取家长的配合。为了考出好的成绩,很多家长对子女都很严,包括严格控制他们看电视与上网的时间与内容。所以在家长会上,教师要就学生的时事学习向家长作出说明,要求家长给予配合与监督。实践证明,绝大多数家长做得都非常到位,鼓励子女学习新闻知识。在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紧密结合下,学生学习时事有了一块新天地。

二、加大在日常思想品德教学中的时事渗透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融入时事,使思想品德知识与时事有机地结合,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学习到时事知识,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1.将思品课堂作为时事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将时事内容与课本知识相结合,这完全符合思想品德学科的特点。通过时事佐例,不仅能使学生在课上接触到时事内容,而且能将课本知识讲得透彻深入,更能培养学生联系实际、运用课本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谓一举三得。

2.开展课上“三分钟”新闻活动。组织班内学生,在思品课前三分钟,轮流主持,让学生收集、整理时事资料并对其进行讲解与分析,突出时事的时效性与趣味性,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3.加大对学生时事问题的练习力度。做练习不仅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过程,更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练习内容的质量,对学生的练习效果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可将相应的时事设计到题目当中,让学生运用所学知积来分析得出答案;或设计出问题,要求学生举出相应的时事进行佐证,使练习更具开放性、新颖性、操作性与效益性,一改练习题枯燥乏味的特点,让学生喜欢做,起到充分锻炼学生多方面能力的作用。

三、开展多彩的课外时事学习活动

开展多彩的时事课外活动,能够活跃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活动中使学生的时事知识得到解决补充,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练,可谓一举多得。教师可以采取以下的活动方式。

1.在班内成立相应的时事学习小组。在日学教学中发现,班内总有几个学生对时事有浓厚的兴趣与深刻的见解。我因此将每个班分为若干时事学习小组,并由这些“思想品德专家”担任组长,由思想品德教师指导,定期进行学习,通过榜样与言传身教作用来感染与带动“时事后进生”,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长他们的时事知识,达到“近朱者赤”的理想效果。

2.举办时事竞赛。以年级为单位,在学期中后期举办。首先在各班通过笔试的方式选拔若干时事骨干组成班代表队,通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在学校举行年级公开竞赛。通过必答、抽答与抢答,决出各年级优胜班级体及优秀队员。虽然教师在组织、题目设置与比赛中都要有很大的付出,但无论是参赛者还是观众,在比赛中都能有很大的收获。

3.举办时事征文活动。这项活动涉及的学生面广、知识层面深,让学生就重大时事进行表述并联系实际加以分析探讨,对学生深入认识时事具有良好的作用。比如2009年10月份,学校思想品德组与语文组共同组织的以“祖国60周年庆典”为主题的征文活动,学生参与率达到95%,取得了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