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工作会议解读范文

时间:2023-04-20 08:36: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工作会议解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村工作会议解读

篇1

一、继续大幅度增加“三农”投入,巩固完善强化强农惠农政策。切实做到“三个重点、三个确保”,财政支出重点向农业农村倾斜,确保用于农业农村的总量、增量均有提高;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重点用于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总量和比重进一步提高;土地出让收益重点投向农业土地开发、农田水利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确保足额提取、定向使用。切实加强金融对“三农”的服务,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涉农信贷投放力度,保持涉农贷款增量占比不低于上年,涉农贷款增速不低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

二、毫不放松抓好农业生产,切实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是2011年“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要确保稳住粮食播种面积,努力提高单产。要加快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实施进度,抓紧制定实施全国粳稻生产发展规划,加快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下大力气抓好“菜篮子”产品生产,坚持大生产大流通,继续利用好优势产区的生产能力,同时加大销区就地生产和就地供应力度。

三、大力改善农产品流通和市场调控,努力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加快形成流通成本低、运行效率高的农产品营销网络。规范和降低集贸市场摊位费和超市进场费。强化农产品市场监管,规范粮棉油糖等主要农产品收购秩序,严厉查处虚假信息、恶意炒作、哄抬物价等不法行为。运用多种调控手段,努力稳定农产品市场。

四、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建设,强化农业发展基础支撑。抓紧制定实施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力争到2020年新建8亿亩高标准农田。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能力建设,力争2011年完成在全国普遍建立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机构的任务。

五、着力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综合施策、多措并举,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继续扎实推进农村饮水、公路、沼气、危房改造,促进农村教育、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发展,抓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扩大试点工作。制定和实施未来10年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及相关规划。

六、深入推进农村改革,不断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全面深化、整体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完善草原承包经营制度。尽快明确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的政策含义和实施办法,研究出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指导意见。划定永久基本农田,扩大征地制度改革试点。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大力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统筹研究解决好农民工问题。

这次会议采取哪些措施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新华社记者在第一时间连线国家有关部门负责人及专家,对这次会议的精神进行了解读。

首要任务是“稳粮”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确定,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是2011年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会议提出了确保稳住粮食播种面积,努力提高单产,加快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加快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等一系列工作重点。

“粮食产量‘七连增’,很大程度得益于这几年播种面积恢复性增加,今后播种面积增加的空间很小。气候条件和自然灾害也有不确定性,农业抗灾夺丰收任务繁重。”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说。

韩长赋表示,2011年继续推动强化生产大县奖励政策,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等农产品市场调控政策。继续推动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机化发展的政策措施。

“农业部将增加粳稻生产,积极引导农民扩大玉米、杂粮等短缺品种种植面积。大力推广防灾减灾、稳产增产、节本增效等关键技术,着力提高单产和品质。”韩长赋说。

重要信号:加快水利发展

系统部署今后一个时期水利发展与改革,是这次会议传递的一个重要信号。这意味着中央开始着手解决水利等影响全局的薄弱环节和重大问题。

水利部部长陈雷表示,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高度对水利工作进行科学定位、统筹规划、全面部署,凝聚全社会力量,形成治水兴水合力,为推动水利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2010年,我国干旱、洪涝、山洪灾害覆盖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灾害损失之重,为1998年以来之最。“洪涝灾害频繁仍是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农田水利建设滞后仍是影响农业稳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最大硬伤。”陈雷说。

据陈雷介绍,“十二五”期间,水利部将突出抓好四件大事:加强水利重点薄弱环节建设;加快解决民生水利问题;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推进水利改革。

加大投入 夯实农业基础

此次会议提出,2011年三农投入要做到“三个重点、三个确保”。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洪远说,“三个重点”进一步明确了中央支农资金的投入方向,而“三个确保”则表明了支农资金如何落实到位的具体手段。这些表述体现了国家支农政策的连续性、协调性和针对性。

宋洪远解释说,这些表述进一步明确了支农投入的重点和方向,在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的同时,更加注重强化强农政策,大幅度增加生产性投入,并突出政策的针对性。

征地力保农民权益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扩大征地制度改革试点。

国土资源部有关负责人解释说,此次会议有关耕地问题的表述,根本立足点是严格保护耕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保护农民合法权益。

这位负责人说,目前在四川、广东等地设立耕地保护专项资金的试点,对农民每年给予每亩200元到500元补贴的探索,为我国探索构建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创造了鲜活经验。

据介绍,国土资源部门将抓紧落实“按照节约用地、保障农民权益的要求推进征地制度改革”的措施,缩小征地范围,提高补偿标准,落实同地同价原则,保护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

到2010年9月,我国已有28个省份公布实施了新的征地补偿标准,补偿水平普遍提高了20%至30%。今后,各地将建立征地补偿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当地人均收入增长幅度等情况,每2至3年对征地补偿标准调整一次。

这位负责人分析,在深化征地制度改革方面,陆续选择天津、重庆、沈阳等11个城市作为新一轮征地制度改革试点城市,重点在缩小征地范围、完善征地补偿机制、拓展安置途径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改革探索,逐步建立征地补偿安置长效机制。

“菜园子”“菜篮子”“菜摊子”都要抓

此次会议提出,下大气力抓好“菜篮子”产品生产,加大销区就地生产和就地供应力度。同时,大力改善农产品流通和市场调控,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加快形成流通成本低、运行效率高的农产品营销网络。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解释说,农业部2011年将推动强化“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切实落实城市菜地最低保有量制度,建设好“菜园子”,提高大中城市蔬菜自给能力。

农业部还提出,“十二五”时期将重点建设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基地,扶持批发市场、冷链系统、质量安全检测站点建设,促进“菜篮子”产品有效供应和质量提升。

商务部市场建设司司长常晓村表示,今后将鼓励更多的流通企业参与“农超对接”,到农产品基地直接采购,扩大农超对接政策效果,提高订单农业比重。继续支持建设产地预冷等冷链设施,完善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

加大气象服务 提高防灾能力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建设,强化农业发展基础支撑。

中国气象局副局长矫梅燕表示,2010年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农村防灾减灾和农业生产面临风险不可低估。气象部门将加强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工作。

矫梅燕说,今后努力提高气象预报的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重点加强农村地区手机短信、电子显示屏、预警广播平台建设,力争实现至少有一种手段能将气象预警信息送达到农村每一个地区,延伸到每一个村镇、传递到每一位农民,实现气象信息的“进村入户”。

篇2

改革首要任务:农业结构调好调顺调优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先要把农业结构调好调顺调优。专家表示,这包含了产品结构、经营结构和区域结构三方面的调整优化。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程国强认为,我国粮食产量连续十二年增产,但同时大量谷物还要进口,暴露出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的有效供给不足,与实际需求不匹配,人们真正需求的生产不出来,在品质和质量安全上还不适应。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郑风田则表示,要考虑农产品育种、标准化、流通、提高地力、环境治理等多方面问题,综合性、全局性进行规划调整。

今年以来,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已有良好开局。以玉米为重点的种植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镰刀弯”等非优势区玉米种植面积减少,粮豆轮作和粮改饲试点范围扩大,南方水网地区生猪养殖布局得到优化。

尽管如此,专家们认为,调整离“调好调顺调优”还有很大差距,市场供需不匹配、农牧结合不紧、种养循环不畅、产业链条不长、区域布局不合理等问题依然突出。

农业部已确定,明年农业结构调整要有新突破:继续调减玉米1000万亩,累计调减总量争取达到4000万亩;扩大玉米大豆轮作试点,扩大青贮玉米、苜蓿等优质饲草料种植面积;大力稳生猪、兴奶业;逐步减少近海养殖,规划和发展“海洋牧场”,大力发展区域优势特色农产品。

从“量”到“质”:以绿色供给满足绿色需求

会议指出,推行绿色生产方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把该退的退下来,把超载的果断减下来,把该治理的切实治理到位。

专家认为,绿色发展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要求。目前我国农业资源利用强度过高和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不足并存,耕地、水资源约束日益趋紧,畜禽粪污、农作物秸秆、农膜有效利用率偏低。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认为,当前我国农业面临资源环境约束,生态功能不仅没有发挥,不少地区反而受到破坏。绿色发展一要保护生态环境,二是要适度利用资源。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等8部门联合出台的《耕地草原河湖休养生息规划(2016-2030年)》,提出了耕地草原河湖休养生息的阶段性目标和政策措施,推动实现农业资源永续利用,维护国家资源和生态安全。

国家林业局总工程师封加平表示,当前我国生态产品极度短缺,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林业的优势在绿色,特色在丰富的产品资源。国家林业局将着力加快国土绿化,提高森林质量,开展森林城市建设,建设国家公园,不断增加生态产品供给。

明年,有关部门还将深入实施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抓好农业资源环境突出问题治理,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

市场、要素和主体“全面激活”

会议提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键在完善体制、创新机制,加快深化农村改革,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全面激活市场,激活要素,激活主体。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长王军认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全社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样,都要围绕生产要素的市场化展开。政府要合理引导各种资源向供给侧质量效益提升聚集,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村改革任务。要把市场和政府的作用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并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程国强强调,改革的当务之急是推进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稳步建立以市场定价为基础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不改革价格形成机制没有办法实现节本增效、降成本,也很难补短板。

自2014年起,我国分别在新疆和东北地区实施的棉花、大豆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已经取得初步成效,为我国农产品价格政策改革积累了宝贵经验。专家认为,这将为突破目前粮价改革面临的瓶颈与难点问题提供借鉴。

据记者了解,明年在深化农村改革方面的重点是:将“三权分置”试点省份扩大到28个,扩大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多元化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职业农民,积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深化农垦体制机制改革等。

财政花在“三农”上的钱也要改革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离不开财政“真金白银”的支持。会议提出,改革财政支农投入使用机制。专家分析,这意味着财政支农政策和资金投入方式将迎来更大力度改革,以更精准的投入促进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

这次会议前夕,财政部、农业部联合印发了《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改革方案》,首次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以绿色生态为导向、促进农业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农业补贴政策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释放出进一步提高农业补贴政策精准性、指向性和实效性的积极信号。

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意味着一系列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需要完善。“2016年,我国农业‘三项补贴’改革全面推开,明确以绿色生态为导向,加强耕地地力保护,促进适度规模经营。”财政部农业司司长、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办公室主任吴奇修介绍,在这一导向下,2016年中央财政共拨付农业支持保护补贴资金1442亿元。

推进改革,关键要整合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尤其是贫困地区的财政投入。对此,财政部副部长胡静林表示,将加大涉农资金整合力度,给予贫困县更多的自,最终形成“多个渠道引水、一个龙头放水”的扶贫投入新格局。

促进“六次产业”融合发展

会议确定,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项重点任务,是着眼提高农业全产业链收益,努力做强一产、做优二产、做活三产。

所谓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也被称作是“六次产业”。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是以结构性改革入手,全面发力、全面施策。

李国祥说,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态、健康等要素的需求明显提升,这对农业发展提出了新的需求,成为推动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仅是满足更高层次需求的需要,也是大幅提高农业生产附加值的重要渠道,无疑还将推动农业生产得到更好发展。

篇3

推广“五位一体”模式,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省

据了解,山东省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的做法,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各示范区普遍建立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工作机制,推行了以企业为龙头、基地为依托、标准为核心、品牌为引领、市场为导向的“五位一体”发展模式,建立健全了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农业化学投入品控制、质量安全可追溯、监控评估预警、企业质量安全诚信、多元化国际市场等六大体系,农产品出口走上了“源头无隐患、投入无违禁、管理无盲区、出口无障碍”的良性发展轨道,探索出了“推行国际标准、统筹两个市场、打造山东品牌、促进富民强省”的示范区建设新路子。

近年来,山东已有60个县(市、区)建成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出口食品农产品检验合格率一直稳定在99.95%以上,农产品出口连续13年居全国首位,出口总额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多。所以,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山东模式”,已在国内外产生较好影响。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群众关心、社会关切。实践表明,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具有显著的放大效应和连锁效应。对此,山东提出,要将以“五位一体”为主要特点的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的做法,推广到所有县(市、区)。山东要求,以市县为基本单元,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全域全程监管,健全农产品标准体系、农业投入品控制体系、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监控评估预警体系和质量安全诚信体系,尽快实现农产品生产源头无隐患、投入无违禁、管理无盲区、市场无障碍。

山东明确以县为基本单位,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加快农业标准化步伐,抓好标准集成转化推广,提高标准化基地建设的档次和水平,严格“三品一标”产品认证程序,严把质量审核关,加强证后管理,维护好“三品一标”的品牌形象;开展农业投入品专项治理,严格执行农药登记备案和高毒农药定点经营两项制度,严厉打击非法添加禁用农(兽)药、瘦肉精和兽用抗生素行为,加强农药生产、经营、使用全过程监管;强化监管体系建设,重点提升乡镇监管机构依法履行职责的能力;加快市县两级检测机构建设,健全完善检测网络;把“菜篮子”产品主产县、大型批发市场和主要生产基地全部纳入省级监测范围,做好产地储存和市场流通环节的监督抽查;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机制,科学制定应急预案,启动风险评估体系建设,主动做好热点问题的解读,避免问题发酵造成消费恐慌。

实施“四项整治行动”,确保全过程食品安全

针对近期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山东明确,要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加强综合协调联动,健全基层食品安全工作体系,加大监管机构建设投入,提升监管能力和水平。对此,为确保食品农产品安全,特别是春节期间食品安全,山东将实施“四项整治行动”。

一是畜禽产品专项整治行动。由畜牧等部门牵头组织实施,以打击非法使用“瘦肉精”、饲喂不合格饲料、滥用兽药等为重点,开展畜禽产品专项整治。加强对畜禽养殖大县、规模化养殖场全过程监管,强化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畜禽产地检疫覆盖率和规模化养殖场监管覆盖率达到100%;加大屠宰企业监管力度,严把定点屠宰准入关,坚决取缔各类私屠滥宰“黑窝点”,生猪定点屠宰率达到100%。

二是农产品源头治理专项行动。由农业部门牵头组织实施,针对重点食用农产品,加强农业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实施良好农业规范。严格控制农药等农业投入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从源头上保证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蔬菜、果品等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程度提高到60%以上;“三品一标”产品产地认定面积占食用农产品产地总面积的比率提高到35%以上;规模养殖场获得无公害认证的比率从40%提高到50%以上;认证水产品产量占养殖总产量的比率提高到50%以上,建立省级现代渔业园区100个。

篇4

一、为什么要聚焦外出打工回乡的青壮年农民?

35岁到50岁回乡青壮年农民,这一群体具有以下特点。

见多识广、观念新。农村是个相对封闭的社会,长期在农村生活最缺乏的不是金钱、也不是教育,是见识、新观念、市场化意识和组织化理念。中央提出,以工业化和市场化的理念和组织化的手段发展农业。工业化、市场化的理念和组织化的手段,经历过、体验过才能深刻理解和体会。35岁到50岁这部分打工回乡的青壮年农民,通常经过多年城市或发达地区打工的浸润,工业化、市场化、组织化理念已经深入骨髓,观念具有了颠覆性改变,回到农村已不再甘心做一亩三分地、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的追求十分迫切。

突破了从业生活的“围城”期。一代文学巨匠钱钟书形象地说明了人们从业生活的“围城现象”:“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去,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刚刚从学校毕业的农村年轻人,抛开经济收入之外,对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工作生活具有无限的向往,一定要到大城市感受一下;个体的感受和追求经过舆论的共振和从众行为的渲染,在当前农村已经形成了强大的舆论压力,成年的孩子窝在家里不到城市打工是没有出息的,所以成年的孩子是一定要到城市闯一闯的。到了35岁以上的年龄,对城市的早起晚归、高强度工作和蜗居的艰苦生活已经有了亲身感受,反而愿意回到农村。这种状况不仅我国如此,西方发达国家年轻人也少有从学校毕业后直接务农的,也要先到城市闯一闯,等在外闯荡一段时间以后,再子承父业开始务农。

有家有口,责任感强。35岁以上年龄,已经承担起家庭的重责,人在职业选择上逐渐务实,看重的不再只是职业外表的光鲜,而是职业的收入、对子女老人的照顾和各种各样实实在在的东西。在性格上,也已经成熟,不再追求生活上的热热闹闹,相互攀比的动机减少,能够耐得住寂寞。农业作为与土地紧密联系、需要单独作业的产业,更适合这个年龄段的人。晋代文学巨匠陶渊明年过四十辞官务农后写下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千古名句,充满了对田园生活和农业劳动的无限爱意,这是喜爱热闹和刺激的年轻人无法感受到的。

有了一定的资金积累。资金是困扰农业发展的一大难题,经过在城市多年的打拼,35岁以上回乡的青壮年农民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资金,这些资金可以用于有效的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创办家庭农场或经营其它产业。

熟悉农业农村,有较长时期服务农业。回乡青年熟悉农业农村,与当地农民和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相比外来人口务农更宜于水土相符。在熟人社会的农村,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另外,从事农业没有法定退休年龄,只要身体好、素质高就一样能当好职业农民,大名鼎鼎的褚时健76岁开始农业创业,生产出的褚橙成了众人仰慕的“励志橙”。外出打工农民即使50岁回乡,也可以在农业领域再干20年。

外出打工青年回流农村已经初步显现。如贵州省毕节市是典型的山区、民族地区、欠发达地区,已经有约5%的外出打工青年农民回乡创业就业,约3%领办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创办了农业小微企业。

回乡青壮年农民必然担当职业农民主力军,还因为目前可能务农的其他群体都难以担当职业农民的重任。

当前农村,务农队伍的主体是老人妇女甚至孩子,这部分人总体体质弱、科技和文化素质低,难以担当职业农民的重任。实际上,正是基于“386199部队”务农的现实,才使中央和社会各界忧心“谁来种地”的问题,才提出了建设职业农民队伍的要求。

刚毕业的农村初高中毕业生。这一群体精力充沛,对新技术、新知识、新理念接受快,一张白纸可以画最新最美的图画,把他们培养成职业农民岂不更好?但在基层工作越久,越发感到把刚从学校毕业的小青年作为职业农民培养不切实际。一是上面提到的“围城现象”,在农村生长的年轻人对大城市、对外界世界的好奇心和体验欲,是不甘心一开始就在农村搞农业的;二是“见识问题”。即使有足够的社会资源对他们开展农业职业教育,传授他们农业知识和技能,但是很难让他们牢固树立市场意识、合作意识和现代生活意识。教育学规律告诉我们,技能培训较易,观念、意识和行为方式的改变更难。即使有最好的老师可以传授他们先进的理念和习惯,但是学生来源区域的单一性,观念、习俗的一致性,同学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家庭的熏陶,从众行为的放大,会让试图改变他们既有意识和习惯行为的效果大打折扣。改变观念、习俗和行为方式最好的方式,就是把个体放入既定的环境、同既定的人群相处。从这方面讲,农村青年外出打工等于进入了社会大学,打工世界的工业化生产、市场化运作、社会化组织、艰苦工作和生活的磨砺培养了他们的市场意识、合作意识,改变落后习惯、增长了见识,这是任何职业学校教育都无法达到的。三是资本问题。创业要资本,赤手空拳难以开展农业创业。他们可能会在未来成为优秀的职业农民,但首先应当鼓励他们走出去,接受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的洗礼,经受工商业生产经营的磨砺, 在接受社会大学历练之后,可以更好适应乡村生活的寂寞和农业生产的劳累,创新性的发展农业。

大学生村官和大学毕业生。近年,由于党和政府的强力推动,各地普遍选拔大学生村官到农村去。大学生村官在农村经历了很好的基层锻炼,群体中也出现了一些带动农民致富、发展现代农业的典型,但是由于整体上缺乏社会阅历和能力,真正能够安心务农的不多,能够成为职业农民的更是凤毛麟角。部分大学生满腔热情到农村去做新农人,对农业的创新起到了推动作用,真正能够坚持下去的也不多。其中原因除经济收入外,社会习惯、文化氛围甚至婚恋都是问题。举个极端的例子,一家山区生猪养殖企业高薪聘请了一位兽医学博士来工作,博士开始非常高兴地来到山腰上的企业,婚恋却成了大问题,好不容易有人在城里给介绍了对象,搞了几个都吹了。姑娘的理由很简单:离家太远,身上有猪臭味。小伙子很憋气,最后辞掉工作改行到城市去了。

务农的工商资本。务农的工商资本搞农业,核心管理和技术人员主要来自企业,但在农业生产第一线仍然是以妇女老人为主的当地农民。

二、为什么部分青壮年农民选择回乡?

现在的农村,几乎全部青壮年农民打工外出与小部分回流并存,人力资源和人口的双向流动已经显现。理论界对这一现象有着过多的分析,笔者仅从人情常理上进行解读。有时候,人情常理背后包含着深刻的真理,远比抽象的理论分析更可靠。

常理说,人往高处走,水向低处流。农民一窝蜂进城打工,根本在于城市是经济、文化的“高处”,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挣钱容易;城市文化发达,灯红酒绿、有各种各样的西洋景,可以满足人们各种各样的感官和精神追求。但是,大家都往“高处”走,“高处”的人多了,环境就拥挤,人多、车多、房价高,生活就不那么方便了,劳动力需要赡养的人口如老人孩子进来就更不易,高处不胜寒了。相对处于“低处”的农村,由于大量人口流向城市,村庄空心了,人口减少了,空气清新了。物以稀为贵,劳动力价格上来了,“低处”也显得不那么低了,自然有人就想回来了。

年轻人家庭没负担,了无牵挂,充满了对繁华世界的憧憬、创业致富的追求、实现人生价值的理想,城市的就业机遇、经济文化、政治的繁荣,自然是希望的高处,是人生的首选。到了35岁以上的年龄,上有老、下有小,家庭负担加重;性格已趋于成熟,对职业和居所的选择已渐务实,对高处的看法也在改变,当然因个体情况不同有差别。小部分在城市已经打下了一片天地,有房有车有事业,自然愿意在城市继续干下去;一部分仍然在城市彷徨和求索,寻找新的致富机会;也有一部分厌倦了城市环境拥挤、居无定所、骨肉分离甚至遭人白眼的生活,看到农村农业的新机遇,愿意回到农村寻找新的事业。

过去农民离乡进城,主要因为农村人口众多,土地规模小,经营农业效益低,农民收入上不去。现在情况有了很大变化,大批农民转移进城,为集中流转土地、扩大经营规模留下了空间;农业政策扶持力度大,减少了经营成本,提升了农业效益,回乡青年农民适度经营农业完全可能得到体面的收入。

只要城乡的大门打开着,只要城乡统筹的方略保持不变,农民仍会大批进城,也仍然会有少量回乡务农。

三、怎样培育回乡青壮年农民成为职业农民?

从大的方面讲,一是要有职业农民成长壮大的环境;二是要有回乡青壮年农民接受教育、提高技能的条件。

营造职业农民队伍成长壮大的环境,从根本上讲,就是要让职业农民这一群体有稳定的、与外出打工基本相当的收入。如果农民在家门口就能获得与外出打工基本相当的收入,少数农民就不愿意离乡背井、蜗居城市,谁来种地就不会成问题。至于谁去做职业农民,交给市场、交给农民自己去选择。农民为什么不能取得与外出打工基本相当的收益?核心是农业的经营规模小,农业劳动力不能得到充分利用。所以培育职业农民在配套政策上,必须从三个方面着力。

首先是完善的土地流转政策,解决农业经营规模小的问题。职业农民要获得相当的收入,必须具有一定的土地经营规模。土地流转仅仅停留在农民自发的层面还不够,供求信息不对称,流入户、流出户之间谈判成本高,必须有政策和项目支持。通过土地登记、确权、颁证,让外出打工农民感觉到把土地流转出去更合算,安心把土地流转出去。在县乡建立土地流转交易平台,鼓励农民在公开市场按照自愿、公平、公开的原则流转土地,减少土地流转的交易成本。

二是合理的农业扶持政策。有了完善的土地流转政策仍然不能有效解决职业农民的稳定收益问题,因为流转土地要付费,而且近几年土地流转费用一直看涨。现行的种粮补贴政策,实际上是对承包权的补贴,对拥有土地承包权农民的刚性收益补助,土地的实际经营者没有得到。除去支付土地流转费用,还要支付对细碎化土地的田坝平整、农田整理等费用,职业农民从规模收益上取得超额收益,已经所剩无几甚至入不敷出。在农业扶持政策的设计上,要加大针对农业经营权的补贴,实现谁种地、谁受益;还要加大对土地整理和农田水利建设的支持,减少职业农民的前期投入。通过政策性的有增有减,使职业农民有望得到与外出打工基本相当的收入。

三是金融扶持政策。资金是职业农民经营创业的瓶颈,可以通过政策性担保、农房抵押、流转土地抵押等手段鼓励金融机构向农民贷款,帮助职业农民完成农业创业的第一桶金。

把外出务工回乡的青壮年农民培养成职业农民,还需要提供接受教育、提升技能的基础条件和相应的支助政策。作为以农为业、以农为生、有家有业的社会群体,职业农民在教育培训的要求上已经不同于兼业的普通农民和刚刚离校的初高中毕业生,具有更强的系统性、实践性、弹性学习和政策支助要求。

系统性要求。职业农民不仅要知道农业技术和经营怎么做、还要知道为什么这样做。“既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的系统性学习和训练,有助于职业农民应对农业生产和经营过程中的各种变化,举一反三,总结规律,成为农业生产经营的行家里手。既往那种一技一培的应急式培训已难以满足职业农民的要求。

实践性要求。职业农民要能动手,善操作。农业作为培育和采集生物生长果实的产业,气候、环境对农业生产的操作有着较大的影响,教学的实践性要求高,仅仅讲解理论、黑板教学远远不够,要通过在园区、企业、基地办班的方式,聘请在农业生产经营第一线、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员来授课,结合实地观摩,现场指导,才能真正取得效果。

弹性学习要求。成年农民要养家糊口,不可能像初高中毕业生那样接受全日制学习。必须实行弹性学制、半农半学、工学结合,逐步形成因人因地、宽时限、重实践、结总账的教学考核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