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人才培养范文
时间:2023-04-20 08:36: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技人才培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摘要在核电及基础核科学快速发展过程中核电科技人才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特别是我国能源战略思想的调整及世界竞争的日渐激烈,对相关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把握发展机遇、迎接国际挑战,我国十分关注核电科技人才的培养,本文探讨了国家核电科技人才培养实践,旨在为核现代化建设提供可靠的人才保障。
关键词核电科技人才培养实践
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及国防工业中核科学及技术均处于关键地位,为了促进我国核技术发展,保证国家安全,因此,我国十分关注核电科技人才培养,此类人才的培养主要是为了提高其创新、探索及实践能力,在实际培养过程中应侧重科技力训练,并辅以自主选学,通过约束与激励,以此增强培训的规范性与有效性。但目前,我国核电科技人才培养的现状不容乐观,主要是因核科学专业调整,使得人才数量不足、质量偏低,从而制约了中国核事业的发展。为了扭转此局面,本文提出了几点改进性的建议,以此指导培养实践。
一、我国核电科技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
近些年,我国十分关注自然科学研究,逐步加大了投入力度,如:人员、设备与资金等,从而推动了人才培养,但从整体角度出发,与国际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核电科技人才缺少创新性,仅利用国内外既有的研究,展开重复性研究。因此,在培养过程中应关注创新型人才。另外,在国家经济、科技迅猛发展环境下,能源问题愈加突出,我国积极开展核电建设,既有在运行及在建设的核电站达十几座,但缺少相关人才支持,有关人员难以参与到生产实践。因此,日后培养过程中应采取有效的措施,以此提高核电科技人才的综合素质,保证培养效果。
此外,核电科技人才培养缺少完善的体系、制度与规划,使得人才培养缺少规范性与系统性,难以调动人才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二、我国核电科技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
目前,我国正积极开展着现代化建设,核电领域直接关系着国民经济与国家安全,因此,发展过程中应关注人才培养,积极建设高素质、创新型人才队伍,以此打造中国核电自主品牌,为核电强国提供丰富的人才战略资源。具体措施如下:
(一)关注人才的创新与探索能力
在培养核电科技创新型人才过程中,应为其提供必要的试验器械与设备,在实验室中,学习者可借助有关设备,开展实验锻炼,以便于巩固其所需知识。同时,学者者应结合核物理知识,主动设计与开发实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与讨论,经过多次实践中,不仅可培养其思维、逻辑能力,还可增强其实践与探索能力,此外还可掌握其科研技能、操作能力等状况,从而指导了下一步培养计划。另外,我国大型核物理实验室与各高等院校均要保持紧密交流,并积极合作,以便于每名学习者了解大型核仪器,并逐步提高其工作能力,通过核电科技人员的交流,各种先进的思想不断碰撞,随之提高了其创新能力,培养其创新思维。再者,核电科技人员应积极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转变培训意识,更新学习理念,通过高水准的交流活动,学生的思维将更加活跃,利于其探寻、发现及解决问题。
与此同时,核电科技人才应拥有良好的实践能力,有关人员应积极参与生产,将自身所学的核科学等知识融入到社会实践,通过对反应堆分析、核探测等研究,逐步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例如:反应堆工程、大亚湾中微子工程等,其对核电科技人员的要求较高,可选派优秀的人员参与,通过实践,以此提高其试验技能,完善其基础知识。
(二)构建职业发展体系,借助专业技术发展途径
我国核电科技人才培养过程中最为常见的制约因素便是职业发展通道不畅,因人才培养理念落后,人才发展通道狭窄,导致人才集中关注经营管理职位,随之出现了“当官热”现象。为了有效培养核电科技人才,我国应改变既有人才发展体系,基于基层员工,创新人才发展通道,使其具有多元化、差异化特点。
我国有关学者应分析员工、企业的关系,坚持整体、部分统筹原则,国家核电建立经营管理、操作技能及专业技术人才发展通道,其中涵盖的岗位有经营、管理、操作、设计、研发等,各个人员均可结合自身的兴趣与专长,选取适合的发展路径,从而利于发挥其优势。同时,新的职业发展体系应充分考虑每个人员的特点、业务需求及岗位性质等,以此适应核电科技人才的发展需要,满足有关企业发展需求。另外,企业应优化岗位体系及薪酬体系,尽量拓展人才职业发展空间,借助专家制度,为高端核电科技人才提供绿色发展通道,待其做出技术贡献后,便给予其相应的待遇、尊重与地位,如:福利、医疗、住房等,将优势资源倾向于此类人才。
(三)完善人才选拔、评价及激励机制
核电科技企业发展的基石为拥有专业的技术人才,各企业均应积极聘请核电界、高等院校的专家,组成企业专家团队,负责解决各环节存在的技术难题,并承担人才培养责任。各企业均应注重人才选拔,丰富引入渠道,完善聘任制度,同时对既有人员进行全面的评价与考核,坚持以能力为核心的评价体系,确保其拥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既能够适应课题需求,还具备核心能力。此外,企业发展过程中应联合运用外部引进与内部选拔两种方式,大胆启用创新型人才,使其担任重要职责,为了激发其工作热情,应完善人才激励机制与薪酬体系,其应以价值为导向,对科技人才给予精神与物质奖励,特别是科技创新方面,应增设技术进步奖、科技发明奖、论著奖以及荣誉称号等,以此提高人才的成就感与荣誉感,再者,企业各保障制度均应积极落实各项待遇,如:住房、医疗、教育等。
(四)建立系统的人才培养规划
在核电企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技术创新十分重要,各个企业均应注重培训教育,将其视为基础性工作。为了执行学习战略,我国成立了国核大学,实践中借助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即:个人学习与职业发展相结合,并发挥了激烈约束机制的作用,与绩效管理紧密联系,从而挖掘了个人学习潜力,使其学习更加积极与主动,进而其核心能力大幅度提高,并保证了工作效率与质量。根据培养实践可知,每个员工均拥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通过学分制度,保证了全员均参与培训,并促进了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
综上所述,目前,国家核电科技人才培养存在诸多的问题,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本文从高校、企业等角度提出了几点建议,相信,在各个培养措施落实后,核电科技人员的综合素质将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钟雄辉.国家核电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实践[J].人力资源管理,2012.09.
[2]廖志豪.基于素质模型的高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
[3]郑景华.XX核电公司人才现状、需求分析与培养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2012.
篇2
【关键词】 汽车装配 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建设
汽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目前,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迅速。2010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806.19万辆和1826.4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2.37%和32.44%。2011年上半年我国汽车产销为915.60万辆、932.5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48%和3.35%。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1月11日公布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汽车产销双双突破1900万辆,再次突破纪录,增速都超过了4%,蝉联世界第一。如此惊人的数字奠定了汽车业在我国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同时,汽车品牌与类别的增加、汽车结构与装配制造技术的更新、汽车维修技术的飞速发展等,使用人部门对汽车行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与国内汽车生产行业的发展速度相比,各高校对汽车装配与制造专业人才的培养还存在着种种不足,如:教学场地、设备欠缺、教学内容落后于生产实践的要求等。那么如何更好地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需要不断深化专业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制定出全面有效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 汽车装配与制造人才现状分析
1.1 汽车装配与制造人才需求量较大
当前,我国已名副其实地成为世界汽车生产大国和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汽车产品持续的“消费热”也拉动了对汽车人才的“需求热”,根据《汽车人才供需情况的调查》显示,我国汽车产业职工人数将在2015年突破500万大关,到2020年达到776.23万人,平均年增长率为10%左右,在未来15年内,我国汽车人才需求面临极大的缺口,特别是汽车工程技术类人员。
1.2 汽车装配与制造人才综合能力较弱
由于汽车电子应用技术在汽车业中的飞速发展,使得汽车业用人单位对汽车装配与制造专业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他们往往要求毕业生能够同时拥有多方面的技能,如:熟练识图、会阅读汽车技术资料(包括英文资料)、了解汽车构造、能自行编写加工工艺、甚至能使用CAD画图,以及驾驶技能、钳工技能、焊工技能、电子应用技能和中级汽车维修工技能等等。同时,对毕业生的基本素质也有很高的期望,希望他们有很高的社会责任感和团对合作精神以及创新意识。
2 汽车装配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根据职业教育要求和汽车制造装配行业发展需求,应以该专业发展要求为导向,以培养面向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立足于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等服务市场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同时,应具有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强,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适应市场工作岗位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校企共同制定汽车专业课程体系、课程标准、人才培养方案。在“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基础上,依托汽车市场,寻求与更多的企业密切合作。逐步形成以能力为主线,借助学校和企业两大力量,在学习领域、校内实训和校外顶岗平台上,锻炼其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创新能力、社会能力,将素质教育全程贯穿为特色的具有“工学结合,校中厂、厂中校、德能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企业岗位能力的培养与适用教学内容的设计,促进“工学结合”的内涵建设,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
为了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衔接、强化实践教学,是各高职院校汽车制造与装配专业学者、专家所思索的关键问题。“校企合作,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教育部16号文件),为高职院校汽车制造与装配专业实践教学指明了方向。高职院校汽车制造与装配专业的实习、岗位实训是配合理论教学而设置的,是提供实践教学、保证学生掌握汽车制造工艺与装配技能、提高动手能力等一系列要素的重要手段。
“1.5+1+0.5”教学模式是指将高职教育分为四部分进行,即前三个学期学生在学校进行基础理论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学习以及进行校内实训,第四、五学期到与我专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的汽车制造厂进行为期一年的顶岗实习实训,在企业中设立厂中校,一边参加实践,一边学习专业技能及培养企业各部门衔接、合作所需的管理才能。具体事宜包括:(1)企业培训。半工半读学生于7月底到奇瑞汽车公司芜湖总部报道,参加奇瑞大学军训、企业规章制度培训、企业文化培训及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并取得相应培训合格证书(为与学院学分制挂钩,可将其作为学生学分),为期一个月。(2)专业课程学习。根据学院汽车装配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使半工半读学生完成专业课程的学习。(3)专业课程学习及评定成绩依照学院校历及周数,专业课程采用同步教学和模块教学的方式,专业考查课成绩评定由学生上课出勤、作业、理论测验三部分组成。专业考试课成绩评定由平时成绩和理论考试成绩组成,平时成绩由学生上课出勤、作业、技能考核三部分组成,理论考试成绩评定由学生参加学院期末统一考试,考试地点安排在奇瑞大学,并由任课教师完成试卷批改及成绩登统。第六个学期为全实习期,学生以一名合格的准员工为汽车制造企业服务,实习成绩由实习单位负责评定。如果学生在这期间表现良好,企业可以颁发助学金以资鼓励。毕业后,通过学生与汽车制造企业协商进行双向选择,学生可以直接实现就业,就业率较高。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汽车消费市场和汽车制造业飞速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更好地满足高职院校系统多层次、多规格教育办学模式的要求,探索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汽车制造与装配专业实行校中厂、厂中校实习实训“1.5+1+0.5”模式教学的改革方案势在必行。
3 结语
本文通过汽车装配与制造专业“1.5+1+0.5”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效果,成功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企业认可的专业人才,为社会经济建设及汽车制造企业培养出优秀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就业新形势;地质专业;培养模式;地质科技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8-0204-02
一、我国高校地质教育现状分析
教育部前部长袁仁贵曾指出,中国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是我国发展前进的引擎。而中国的高等教育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先进教育理念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我国目前高校地质人才培养存在许多问题,一方面奇缺创新型、领军型人才;另一方面高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就不了业,原因是现在的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质量还不能满足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我国的高等地质教育急需进行理论创新、培养模式创新。随着21世纪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能源矿产和人类生存环境面临新的挑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地质科技人才与地质教育应着眼实际,实事求是,培养出能够胜任新时代要求的新一代大学毕业生。
1.地质科技人才总量不足。目前,我国一线地质人才需求仍然存在很大的缺口,原因主要是地质人才区域分配极不合理,现在的毕业生心里目标是非一线城市不去,非省会城市不去。对于条件比较艰苦的西部地区的地质单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招不来人才,留不住人才。其实我国高校地质专业招生人数一直处于扩招状态,但是由于地质行业属于艰苦行业,一直存在“两低一差”(工资待遇低、社会地位低、工作生活条件差)的现象[1],造成原来的技术骨干严重外流,很多地质专业大学生在就读的过程中想方设法转专业,毕业之后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纷纷转行或者跨专业考研究的现象非常普遍,这些都造在地质人才的大量流失,直接威胁到我国地质事业的发展与繁荣。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于2009年对28个学科进展情况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指出,目前我国地质科技人才流失情况十分严重[2]。
2.地质科技领军型人才缺乏。领军型人才是指能够把握科学和技术发展的前沿与动向,具有很强的科研创新实力和学术造诣、项目运作能力和团队组织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3]。地质行业的领军型人才关系到在重大地质理论上能否取得创新,关系到地质找矿能否取得重大发现,关系到地质技术能否取得重大突破[3]。从近几年我国在参与世界级的学术交流活动中参会人员所发表的科研成果质量与数量均有所下降[2],说明我国地质领域缺少真正的领军型人才,地球科学领域的先进理论与技术方法多是从国外引进之后加以改进,或是照搬照抄,我国地质科学理论严重缺乏创新,究其原因是地质科技人才培养模式缺乏创新。随着地球科学的不断发展,地质科技人才也面临新的挑战,要求他们的研究逐渐走向海洋、深入地下、迈向太空,这些新的挑战与要求都要求地质科技人才要不断开拓创新,才能完成国家赋与的使命。
3.高等地质人才培养模式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不断普及,教育模式的趋同化,强调厚基础、宽口径、淡专业的培养模式,由于加入大量的公共基础课程,使得大学生专业课程学习时间大大缩短,专业技能和操作技能逐渐弱化。而随着当今社会迅速发展,国土安全,能源安全,资源的集约化利用,地质灾害造成的危害不断加大,都要求高等地质人才培养模式要不断创新,以应对当今的国际竞争与国内安全。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正面临着转型,从传统的依靠资源的投入转变为可持续的发展,为保证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新的能源矿产、新的地质资源利用理论将成为新的发展动力。因此,为了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人类社会进步的要求,地球科学理论与技术都要协同多学科共同发展,不断深化创新。地质科技人才培养要以人才与地质科技理论为核心,以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培养出与地质领域发展要求相匹配的地质科技人才。
篇4
关键词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困境;对策
在现代化工业的发展过程中,应该勇于改革和创新,才能确保高素质的农业科技人才来完成“养活中国”的大问题。现代农业的发展关键问题之一就是培养大量的农业科技创新人才,这里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广,包括农业科技的推广人才、研究人才及实用人才等。在此结合工作,主要论述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其主要任务是实现农业技术转化成生产力的重任,不断通过自身的科技创新来创造出新成果,能够起到农业实践和科技理论之间的连接,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2]。
1农业科技推广型人才培养困境
1.1农林高校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困境
农林类高效、科研单位是培养农业推广科技人才的主体。但是,现实的数据却不是这样。经过统计,全国的农林院校中,农业学生仅为全部人数的15%左右。对于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农林高校来说,专业类别在不断增加。但是,往往攻读硕士学位的考生的选择范围却很小,仅能在领域内选择。所以,在此情况下,往往会造成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的数目比较多,但实际的领域之间的发展存在极不平衡的问题。
1.2农业推广艰苦行业中人才培养困境
在农业推广硕士的招生过程中,体现出各个领域间的人才培养具有非常大的规模差距。同时,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指标基本是分配的,这样就几乎没有自由度的控制,没有明显的差异化。而对于在职研究生的选择方面,往往具有很大的自由度,不用考虑太多的问题,一般技术性、专业性、传统农业领域的报考人数较少;而“软科学”范畴,则比较受到青睐,录取人数也比较多。
1.3基层农技推广组织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困境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源职业背景已经逐渐淡化,经过分析,在基层农技推广中相关的非农业推广、非农业技术开发、非农业企业管理工作的情况比较多。同时,他们担任干部也具有较高的比例,其中涉及到农业推广工作一线的情况比较少。经过统计分析,当前科技人才的硕士研究生中,大约科技人员占到1/3,教师一般大都具有职业教育学院的背景,而真正来自于农业科技推广一线的情况却不多。
2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对策
2.1进一步突出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的公益性
对于在职人员的培训,大部分都是受利益的驱动。对于相关的办学单位来说,往往存在着很松的入门要求,并没有涉及到专业科目的具体考试,一般要求培养单位完成内容考核即可。这样的专业化程度要求非常低,不利于在人才培养中体现出职业性、专业性特点,存在着大部分人都是为了混学历、混文凭的情况,也出现了大量报考农村区域与发展等情况,而没有涉及到一线的农业科技推广。所以,应该要求国家予以充足的经费支持,保证能够实现正常培养的支出,还应从政策方面鼓励一线的农业科技人才学习农林牧渔等传统农学专业,保证形成良好的人才梯队。
2.2以县域为单位进行在职农业科技推广人才的培养
在职人员的学习方式主要是“进校不离岗”,这种情况下最大问题就是“工学矛盾”,结合实际的学习情况,往往基层农业人员很难找到必要的充足时间进行学习,他们往往工作任务繁重,很难集中时间来学习。所以,为了进一步保证人才培养落到实处,能够有效开展培养活动,相关部门应充分考虑到实际情况,并结合实际来制定中长期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规划。可以根据条件,鼓励人才培养单位下基层开展办班培训工作,采用学科领域或职业领域的方式,实现有效的规模化培养。
2.3强化农林高校培养农业科技推广人才的主体责任
随着大学的扩展,大部分综合性大学的规模越来越大,造成大量的农林高校合并进入综合大学。同时,没有改名的农林高校往往转向综合性大学,学科专业早就远远超出了农业专业的范畴,造成农林高校中农林类专业学生呈现出明显的下滑趋势。纵观这几年的发展,主要表现在:①农林高校招生难且就业难,在恶性循环下,人才引进也有一定的难度;②结合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应保证农业知识及相关学科的紧密结合,需要大量的复合型综合人才,应充分利用好农林高校的发展机会。
2.4逐步丰富高层次农业科技推广人才的培养类型
当前现代农业的发展表明,社会正在出现快速的行业分化现象,可以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结合当前行业关联度越来越高的现状,能够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方面进一步拓展空间,比如增设相关的畜牧硕士、专业化农业推广博士等学位,这样不仅能够满足高层次农业科技推广人才的培养需求,还能依托大学建立更好的农业推广发展新模式,从而更好地实现教育紧密联系生产,从根本上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利用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保证产学研的快速推动发展,能够更好地促进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发展,实现当代农业科技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柳岩,张正河.农业科技推广主体间差异比较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1):19-21.
篇5
关键词:科技创新人才;多元化培养;培养路径;人力资源
目前,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理论与人才培养实际情况存在较大的差距,不利于人才培养措施的贯彻执行,但从科技创新人才多元化培养路径着手分析,从自我培养、学校培养、继续教育培养等层面展开研究,有助于提升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是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
1科技创新人才的涵义
科技创新人才是我国特有的名词,国际通用的概念是科技创新人力资源。科技创新人力资源是指“实际从事或有潜力从事系统性科学和技术知识的生产、促进、传播和应用活动的创造性人力资源”。概念上,科技创新人才是科学技术与创新人才的结合。从普遍意义上来说,科技创新人才是指具有专门的知识和技能、从事科学和技术工作、具有较高创造力、对科学技术进步和人力进步作出较大贡献的人。科技创新人才包含了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2方面的资格条件。科技创新人才是一种广义的、抽象的、与时俱进的,是随人们对品德、知识、才能理解的变化而变化的动态概念。
2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现状
我国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取得了较大成效,不仅人才总量持续增长,人才素质普遍较高,还实现了人才结构的优化与人才机制的完善,形成了较好的人才生态环境,为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①科技创新人才规模相对较小,目前,我国人才数量较大,相对而言,科技创新人才还是存在明显的不足,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社会对科技创新人才的需求较大,需要快速壮大科技创新人才队伍,提高科技创新人才的战略地位。但目前科技创新人才数量明显不足,远远达不到社会需求,阻碍了社会的快速发展。②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匮乏。目前,存在高层次人才少、一般性人才多、创新型人才少、继承型人才多等问题,真正具备科技创新能力,能够自主研发的人才较少,无法真正推动社会的快速发展,还是无法满足社会需求,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以及国家竞争力。③产业研发力量十分薄弱。目前,我国人才企业研发队伍还处于初级阶段,高层次研发人才严重匮乏,无法满足自主研究需求,且人才流失严重,因此,我国高科技产业研发能力依旧较弱,弱势十分明显。
3科技创新人才多元化培养路径
3.1自我培养
自我培养是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创新科技人才培养需要坚持的原则是“思想素质与业务素质相统一”,需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加强对自身的思想教育,意识到终身学习、自我培养的重要性,树立自我培养意识。自我培养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①需要端正工作态度,明确自身学习、努力的方向,在培养中注意政策与国家方针需求,并以此为准绳,自我培养,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②需要准确进行自我定位,提升自我约束能力,提升自身的思想素质,在工作中积极主动,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提升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适应社会需求。
3.2学校培养
学校培养是系统培养的主要手段,培养效果较佳,但是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科技创新人才成长的必要阶段。学校培养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从源头着手,从基础教育开始,为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做好铺垫,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培养不同类别的人才,实现人才队伍的协调发展。②注重大学教育。大学是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战场,是科技创新的主要阵地,因此,各大学需要注重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重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完善课程设置,革新教学内容,增加实践性、创新性内容,从而达到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目的,切实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③研究生教育。研究生教育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社会与国家需要支持研究生参与科技创新,为学生创新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创造有利的条件,实现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
3.3继续教育培养
继续教育十分重要,一次性教育存在较大的弊端,不能结合时代特点,无法与时俱进,因此,进行继续教育、进行终身培养十分重要,可以实现科技创新人才知识的更新,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因此,继续教育培养是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继续教育培养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内容:①企业建立自己的继续教育机构,加强知识培训,为科技创新人才奠定基础。同时,根据企业的发展需要和社会发展形势进行能力与技术培训,提升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②制订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为企业培养高素质、高层次人才,并在此基础上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使人才能够满足社会需求,满足企业发展需求,达到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目的。
3.4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
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理论实践相结合。科技创新人才是一种复合型人才,既需要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又需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因此,理论实践结合培养十分重要,这是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主要途径。理论实践结合培养的关键主要在于加大实践训练力度,给予学生更多创新、实践的机会。企业可以与高校密切结合,高校负责知识讲解,企业负责实践培训,做到理论与实践并重,从而提高科技人才的创新能力,培养高素质科技创新人才。
4结束语
总而言之,科技创新人才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是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实现人才的多元化培养,可以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因此,研究科技创新人才多元化培养路径十分重要,能为社会培养大批高素质人才,达到理想的人才培养效果。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根本,是科技发展的关键,当前,正处于需要大批创新人才的时代,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从多角度、多渠道进行人才培养路径的完善与创新,实现科技人才培养路径的多元化,达到培养高素质科技创新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田刚.探索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路径[J].群言,2014(04).
[2]李.高层次科技创业人才现状及培养模式研究[D].石家庄:河北经贸大学,2014.
[3]陈艾华,吴伟,陈勇.美国工科院校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新理念与新路径[J].现代教育管理,2012(09).
[4]刘志宏.科技创新人才多元化培养路径的战略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06).
篇6
关键词:青少年科技教育;创新人才;指导方法
中图分类号:G6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8-0021-01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国家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养建设充分的后备人才库,已成为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在校外青少年科技教育中,创新人才的培育是一个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过程,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科技教师在各类活动中均需时时关注的问题,主要可以体现在科技实践活动、科技兴趣小组培训和科技课题研究三类活动中。
1.在各类科技实践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科技创新的兴趣。科技实践活动是青少年科技教育开展的主要形式之一,它围绕某一主题开展具有一定教育目的和科普意义的综合性、群体性活动。活动中更为关注的是对已知科学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与创新。在科技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是要在活动过程中,帮助学生在一定的科学知识和技能指导下,进行实践运用与再创造,要帮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会到在课堂上无法体验到的经验和技能。它应能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知识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而兴趣和好奇心正是创新人才具备的重要品质。
2.在各种兴趣小组活动中注重奠定学生科技创新的基础。必要的技术知识是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培育的基础。高技能要求和培养学生潜在发展能力是科技兴趣小组培训活动区别于科技实践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要在兴趣小组活动中,良好的实施这项重要内容,可以从三方面着手:一是科学合理的设置好培训计划,理论与实践结合,突出以技能为本位和可持续发展的活动特征。二是在活动过程中,注重将理论和实践一体化,训练学生手脑并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观察力和好奇心等创新品质的最佳方式之一。三是要重视传授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知识结构要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创新能力、创新精神的培育。
3.在各项课题研究过程中提升学生科技创新的能力。引导学生开展各类课题研究在青少年校外科技教育中已越来越受到重视,鼓励有兴趣、有基础的学生参与到化学、工程、环境科学、计算机、物理、动物、植物等多个领域的课题研究中已成为青少年校外科技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学生通过参与课题研究,置身于科学发展的前沿,能够加深其对课题所在领域各类理论知识的运用和理解,更有利于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不仅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最真实的学做结合。因此,引导学生开展课题研究,更有利于培养他们科学的工作方法和探索研究的精神。在这些过程中,学生会与不同领域中的各个专家交流,会接触到不同的先进科研设备,会和不同性格的人合作实践,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社会责任感、诚信意识和与人合作的能力。而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些过程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应该说,在青少年校外科技教育中,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途径是多样的,但无论是科技实践活动,还是科技兴趣小组培训,亦或是课题研究,取得成功、达到目标都必须重视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就涉及到科技教师在这些活动中的指导方法。实践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传统的过于偏重讲授的指导方法已不再适应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指导方法则更为贴近于适应时展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这也表明,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呼唤科技教师在青少年科技教育各类活动中指导方法的改变。
1.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教师指导方法的改变。长期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都存在着相当普遍的“统一化”倾向,即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学制、统一的课程安排和修习程序、统一的教材和教学方法、统一的学习评定方式等。这种传统的“统一化”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科技教师在青少年校外科技教育各类活动中的指导方法,使之培养出来的学生创造能力不足,习惯于接受而不习惯于思考,更不习惯于怀疑与考证。但创新的前提条件需要的恰恰是思考、怀疑与考证,因此,能否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的青少年,关键在于改变科技教师的指导方法。值得欣慰的是,随着青少年科技教育的逐步发展和对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逐步重视,科技教师在各类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中指导方法的变革已逐渐引起广泛关注,并开展了各类实践探索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篇7
关键词:高校;科技创新;大学生
湖北省高校专业齐全,涉及40多门学科和专业领域,包括:物理学、信息科学、农学、生物学、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技术、医药、人文社会科学等。2011年湖北省39个工业行业的工业增加值超过60亿元的行业有19个。但是从发展潜力来看,这些行业均未充分发挥其应有实力。如果能够将高校人才与科技型企业进行联合,培育成湖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这将会对湖北省经济的发展起重要作用。
一、湖北省高校科技型人才培养现状
1.高校科技创新人力
在教学与科研人员方面,湖北省全国排名第4,仅次于北京市、广东省和江苏省,其中科学家与工程师中高级职称人数全国排名第3。可见湖北省的教学与科研人员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处于全国上等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省相比更是处于领先水平,这与湖北省的科教大省的优势是分不开的。
在科技活动人员方面,湖北省全国排名第10。虽然处于全国中上水平,但是与北京市、江苏省等排名靠前的省市相比在数量上相差近一半,与安徽省、湖南省等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省相比也无明显优势。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中高级职称人员数量全国排名第7,说明湖北省的科技创新人力投入数量与质量不高与湖北科技大省不相适应,湖北省人才资源优势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较小。
2.高校科技创新经费
湖北省高校在科技经费获得上全国排名第6,经费总额与排名第1位的北京市相比,仅占北京市的30.33%。其中,政府拨款全国排名第8,与排名第1的北京市相比,经费数仅为北京市的26.86%;企事业单位委托经费全国排名第5,为排名第1的北京市的38.62%;其他经费(包括各种收入中转入的科技经费)全国排名第7,占排名第1的北京市的25.23%。总体来看,湖北省高校科技创新经费获得总量处于全国上游水平,其中企事业单位委托经费现状相对良好,政府拨款和其他经费的投入力度不强,反映了湖北省承担国家重大项目不多。
3.科技课题
湖北省的科技课题总数全国排名第6,当年课题投入人数全国排名第9,当年拨入经费全国排名第6。这一数据表明湖北省课题的开展与其人员及经费的投入还是相适应的,在全国处于上游水平。但是仍然存在与前几名的省市相比数量上差距较大的问题。
二、湖北省高校科技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科技人力资源丰富,高端人才集聚不够
高校科技活动人员是高校科技创新的基础力量,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所占比例是衡量高校科技人员质量的主要标准之一。2011年,湖北省高校科技活动人员有13488名,其中科学家与工程师12189名(其中高级职称人数仅为总人数的1/4)。湖北省高校科技人力资源在数量上有一定的优势,但一方面缺乏高层次的拔尖人才和优秀学科带头人。另一方面,对高端人才培养、引进、共享不够。对于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等科技园区以及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共享及整合聚集不够。特别是在地方高校中,人才和条件不足,缺少科学大师和战略科学家加上缺乏必要的资金和设施,导致高水平的重大科技前沿研究难以开展。
2.产学研合作不够,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科研成果转化是大学研究实现社会回报率的主要途径。据2011计资料表明,湖北省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不足30%,这与其科教大省的地位极不相符。湖北省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主要是因为:(1)湖北省尚未建立以企业为主体、面向市场、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企业作为技术自主创新主体未到位,未成为科技创新投入主体、科技成果转化基地,自主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不强,企业吸收科技成果的的动力和能力不足,与高校、科研院所产学研结合不紧密。(2)高校科技成果价值取向与企业、区域需求及工程应用错位。高校重“技术价值”忽视“市场价值”,缺乏准确的定位,产业成熟度高的科技成果较少。产学研合作及全程双向参与不足,资源集成变小。(3)各高校的科技成果产业化发展不均。政府倾向于向部属院校如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进行资助,加上它们本身所拥有的规模、资金、人才、技术等优势,其科技企业收入也有着绝对的优势,据统计,湖北省现有86所高校中,7所部属高校企业的科技收入占到了全省高校科技企业收入的90%以上。(4)湖北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机制不健全。不仅高校管理体制和激励机制有欠缺,在激发高校教研人员面向企业进行技术开发和技术转化上还缺乏有效的制度安排。(5)高校科技产业整体规模偏小,实力不强。目前的校办科技企业数量较少,且主要集中在重点大学,大部分高校的科技产业,尤其是地方高校科技产业的整体实力相当薄弱。而与高校合作的企业效益一般,高新技术密集度、高附加值、高效益的特点尚不显著,竞争力不强。
三、湖北省高校科技型人才培养对策
1.科技创新平台和投入是基础
科技创新平台是高校开展高水平研究、集聚和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关键条件,是高校学科建设的重要支撑,是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基础,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以及服务社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优化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促进科技创新资源共享,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国家创新体系都有着重要意义。科技创新平台的主体由高校、企业、科研院所、政府以及金融机构和中介组织组成。其中:(1)高校是科技创新平台的中心主体。高校拥有齐全的学科、集中的人才、畅通的科技信息,并且建有各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科技园等科研基地和网络服务系统,这些形成了优秀的科技创新团队,促进了科技集成创新和多学科交叉突破创新。(2)企业和科研院所是科技创新平台的“结构性主体”。企业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技术创新主体。企业通过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基础性研究,利用其经营人才、技术人才和生产设备的优势,促进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产业化。
2.集聚科技创新团队人才是关键
科技创新团队按照大小不同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是以专家教授为核心,以中青年科研人员和研究生为主体,以某一学术分支研究为主线,以科研项目为纽带的科技创新小团队,这种团队多见于高校和科研院所内部;一类是在某些主要研究领域,以学科或学术带头人为领军人物,由若干专家教授牵头,以中青年学术骨干和青年教师为主体的科技创新大团队,这种团队常见于国家级、省部级行业之间,高校和科研院所之间。但是,科技创新团队都具有明确的研究方向和研究目标;团队成员之间科技创新能力优势互补,并且相互尊重、倡导学术民主;拥有良好战略眼光和协调能力的领导者;并能够不断地产出重大科技创新成果。
3.以平台、活动、实践性师资为依托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要大力打造各种实践平台,提供良好实践条件。同时选拔有企业实践经验的师资团队,指导在校大学生进行实践为导向的科技创新活动。同时举办多种形式的活动,以物质、非物质奖励来激发大学生的创新热情,为大学生的就业和企业的创新培养后备梯队。(作者单位:武汉科技大学)
篇8
关键词:计算机 科学与技术 人才培养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信息产业正成为全球经济的主导产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信息产业中占据了最重要的地位,计算机科技人才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的源动力,是我国攀登计算机科学高峰的主力军,这就对培养高素质的计算机科技人才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根据社会需要制定不同的培养规格,是解决目前计算机人才培养专业特征不明显的可行途径;从长远看,有必要考虑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进行适当的分解,进一步明确专业方向,以适应社会的需要。结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快、应用范围广、社会需求差异大的特点,必须全面进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实行分层次教学计划,才能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要充分认识到本科专业教学内容比较灵活、学术水平要求一般、重视能力培养要求的特点,明确的培养目标,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制订有效的实施方案,立足社会需要,加强专业建设,才能保证较高的本科教学质量。因此,从中国的国情和社会需要出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必须突破原有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实行分层次培养格局,才能有利于发展,有利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发展。
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建议
1.转变教学观念
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目的目前,多数院校以培养理论型、研究型的计算机人才为目的,这种培养理念符合计算机技术在我国发展初期的需要,在当时的条件下,计算机技术处于理论研究与推广阶段,发展趋势缓慢,理论研究有助于计算机技术在我国的发展。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已应用到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社会需要的是大量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人员,企业需要有一定的实践经验,能很快进入工作岗位的、动手能力强的毕业生,而院校培养的依然是大量理论型、研究型计算机人才,因在培养过程中缺乏过硬的实践实习环节,导致他们在实践动手能力上还很欠缺,已经不能适应信息化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要,院校应抛弃以前的教育模式,跟近社会的发展,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密切结合社会的发展动态,积极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2.改革教学体系与课程设置
教学体系设计从专业培养目标出发,以市场为导向,以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应用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同时注重对学生的职业道德、团队协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方面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较强的专业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协调发展。
院校在把握市场需求的前提下,应根据社会需求的应用方向设置不同的计算机应用教学方向,如计算机网络、数据库技术、软件开发、软件工程、嵌入式技术等;在课程设置上,应密切结合应用方向选择教学课程,要有所偏重,有所放弃;将教学课程划分为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对于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须有相应的课程设计环节,课程设计内容应与时俱进,紧跟企业应用的需要,结合课程的要点,让学生在理论学习后立刻进入实践环节,使其在了解课程应用方向的基础上深入理解课程精髓。
3.开展校企合作,建设以项目为主导的实践实习基地
专业课程的学习及其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对该门专业课程有一个深入的了解,掌握本门课程的基本应用能力。在企业应用中,需要综合运用多门专业课程的理论及其应用知识。实践出真知,为了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可以尝试开展校企合作,建立以项目为主导的实践实习基地。开展校企合作,既是把学生送入企业中实习,观摩、学习、参与企业的生产环节,这可以让学生更早地与企业接触,深入了解企业对计算机应用的需求,思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对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的学习,掌握业界内计算机最新的发展趋势;建立以项目为主导的实践实习基地,可以让学生有参与项目开发实践的机会,并力争使学生们参与一个或多个企业实际应用项目的开发过程,从项目需求定义、项目设计、项目开发、项目测试运行到项目维护。经过这个过程的学习与锻炼,同学们能将理论课程的学习与实践能力应用结合起来,一方面加深了同学们对计算机专业应用的了解,增加了学生们学习的兴趣性,另一方面,企业应用项目有一定的复杂度、时间限制,对同学们也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在有压力的驱动下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锻炼了同学们与他人沟通协作的团队精神。
4.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
篇9
【关键词】桥头堡战略;科技创新型人才;人才培养;对策
Abstract:Innovation is the source of power in the national and local development, and the talents are the key to develop the innovativ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conomy. Based on the “bridgehead strategy” of Yunnan province, economic development faces further industry transformation and structure strategic adjustment, including the cultiv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ve talents, which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current achievements and deficiencie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ve talents training in Yunnan province, and then provided the further training target with relate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Key words: Bridgehead strateg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ve talents; Personnel training; Countermeasure
“桥头堡”战略是推进我国面向西南开放、实现睦邻友好的战略需要,也是云南省推进“兴边富民”工程、实现边疆少数民族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现实需要,对促进云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实施“桥头堡”战略,要求云南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高科技企业,以推进科技产业结构优化为杠杆,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产品,大力扶持高新科技产业,提高科技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全面促进云南省经济发展。作为科技创新转型经济的核心,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是科技产业发展的需求与保证。
一、云南省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现状
自“桥头堡”战略实施以来,云南省在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道路上积极探索,多方实践,目前已取得一定成效,并从中收获不少经验,主要有:
(一)初步形成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引体系
2008年云南省科技厅联合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教育厅和省财政厅共同启动实施了“云南省高端科技人才引进计划”。2014年,云南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创新体制机制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围绕云南省重点产业、优势特色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积极实施科技创新型人才推进计划,加大高端科技人才引进、科技领军人才培养、创新团队培育、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技术创新人才培养选拔力度,创新引才机制、完善引才平台、营造引才氛围,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具有云南特色的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引体系,通过体系引进高端科技人才,充分发挥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的智力资源优势,在云南省重点产业、支柱产业发展、学科建设等方面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二)多方位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
近年来,云南省实施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相继出台《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及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实施细则》、《云南省科技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实施办法》,每年通过竞争择优、推荐评选的方式,在全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选拔若干优秀科技人才作为培养对象,将人才培养与承担项目相结合,通过项目带动、团队建设、院士带培、研修交流、奖励推荐、成果推介等方式,对科技人才进行素质培养费资助、出国进修、学位教育、业务培训等方式的培养,致力于培养一批有实力竞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后备人才,在培养周期之内,提供专项培养经费,用于支持开展科学研究、学术交流、进修培训等工作。培养周期结束后经考核合格,由省政府授予“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和“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称号,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
二、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存在问题
(一)缺乏以人为本的培养方式
目前云南省对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主要以项目孵化为主要培养思路及方式,缺乏以人为本的培养体系。项目孵化型的培养具有较强的成果导向性,培养效果的最终量化很大程度取决于该项目核心竞争力与创新点,与其他科技项目扶持计划存在客观上的重叠。另外,倾向于将项目完成状况成为衡量培养成效的单一指标,使得项目负责人及参与者实际能力与创新素养的提高,并不能够通过项目得到有效引导,而在项目进行过程中总结出的科学方法、创新理念、思路等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科技人才素养的内容,则几乎不会在最终呈现的项目成果中展示,人才培养资源调配在一定程度上不甚合理,更多科技人才难以从中受益,较少一部分水平素质较高的科技人才成为受培养对象之后,平均分布于各行业之中,对行业有公平激励的作用,但客观上对行业科技创新的领导带头左右有限。
(二)激励机制较单一
目前云南省对科技创新型人才的激励,主要形式仍是项目经费、津贴、进修费用等可价格化的经费,以及向上一级项目、职务、荣誉推荐资格等等。这些较传统的激励方式,在人才流动性越来越强的当代社会,可能变相为人才竞争价码,人才流动与地区之间培养经费投入关系过密,缺少非经济利益的人才吸引力地方优势,难以令创新型人才培养形成良性循环,影响科技发展的可持续性。
(三)缺乏科学的评估体系
目前,云南省在对受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推荐选拔、考核评估上,缺乏科学的评估体系。高校及研究机构的科技创新型人才,评估选拔时仍以论文、项目、专利数量的多寡为主要指标;而科技企业的创新型人才,评估时未照顾不同行业利润率、边际价值上升转折点的不同,仅较笼统地规定创办时间及营收限额作为参评指标,并不能真实反映受培养人及所在团体、行业的创新能力及潜在素质。
(四)学术与生产难以转化
目前云南省对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在学术理论型人才上多有偏重,立意与立论的创新固然处于先导地位,但在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已推进一段时间以后,若仍然以带头人、领跑者的培养作为致力方向,容易使理论衔接集约化生产的关键环节薄弱,导致优秀的科技创新理念、发明无法有效推广,削弱了科技创新的真正价值,更让科技创新项目的再完善无从进行。
三、对策研究
针对云南省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如下:
(一)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
引进科学的人才评估模型,将科技创新型人才的显性能力与潜在能力同时纳入评估体系,并根据人才所在领域学科背景,联系实际需要,给予不同优先程度及评估系数的培养扶持。重点在云南特色经济领域,如烟草生产、特色农副产品种植、生物医药及生物制品加工、有色金属开采加工、新兴原材料研发与生产等具有特殊资源或关键资源优势的行业中,优先给予培养资源。在已确定的受培养人当中,展开自我评价与客观数据评估、专家组意见相结合的阶段性考核方式,并由专业统计评估团队不定期走访,以完善创新型人才培养系统常模团体信息。
(二)完善人才培养计划
结合云南省“桥头堡”战略对科技创新型人才需求,在培养、吸引高精尖科技人才的同时,培养具有多学科背景的综合性人才,尤其是具备基础学科与管理类背景,同时具备高新科技素养的人才。建立区域科技创新型人才协作培养体系,联合东盟经济区及省内高校、实验室,建立专业人才实训基地,加强各单位间的横向联系与交互合作,在扶持科技创新领军人物的同时,培养一批年轻有为的后备人才。以人才带项目,带头人与团队并重,发挥领军人才的种子优势,建立长期、有效并具备可持续性的人才培引政策措施。
(三)完善激励机制
发挥云南省地区优势,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改善科技创新型人才供需环境,提高创新型人才从事相关生产制造业的匹配程度,将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纳入薪酬分配,建立开放式的薪酬体系。打破学校与研究机构封闭式人才管理体制,鼓励科技企业吸纳高层次科技创新型人才,给予科技企业资源、土地、税收方面扶持。创造良好的物质生活条件,营造友好高效的科技创新氛围,形成有利于科技人才成长、公平竞争、自由流动的宏观环境,
(四)建立以为人本服务平台
建立围绕科技创新型人才职业生涯的服务平台,实现人才培养资源优化配置。在科技创新知识内容管理方面,建立以企业和研发机构为核心的技术创新系统、研究型大学和科研机构为核心的知识元系统、知识应用系统,给予科技人才继续学习提高的平台。在科技人才职业发展方面,开放交流平台,鼓励受培养人项目日志,积极与行业内机构及企业交流沟通,鼓励受培养人起好带头作用,在学术与理论方法上为科技人才提供示范教育,鼓励更多不同层面的科技人才参与后备培养,不忽视科技工作基础岗位的重要意义,完善理论与生产衔接协作模式,促进理论向生产集约转化。面向公众,讲述科技创新历程,培育良好的科技创新公众环境。完善知识产权立法,保护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王贝贝.创新型科技人才特征:结构维度、相互影响及其在评价中的应用[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
[2]应海敏.科技创新型人才激励问题探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4.(12)
[3]杜威.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研究[J].商情,2014.(10)
[4]麻盼盼.创新型科技人才及其素质特征[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2(2)
[5]刘莉.实施创新人才推进计划推动创新型云南建设[J].科技与生活,2012.(18)
[6]邹凡,彭靖里,赵明辉.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推进云南省跨越式发展的对策建议[J].云南科技管理,2012.25(5)
篇10
1.现今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科技型领军中小企业发展的错位
科技型领军中小企业是员工数具有中小特点,投入向创新与技术倾斜,产出特性以创新与技术为基础,从事提供高创新性或高技术含量产品与服务的研发生产经营活动,且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高技术型的人才架构支撑企业将创新技术具象化并投入市场,作为资金密集型行业,科技型领军中小企业的高创造性还需要资金与利润向技术口倾斜,因此企业融资资质与融资能力的需求又对人才提出了多样化要求。由此,科技型领军中小企业高智力高技术的用人标准、灵活的人力资源架构、对人才综合能力的考量等这些因素对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一大挑战。
国外学者对高校人才培育的研究更加着重于经济贡献层面,佛里德里克・特曼(1996)认为,大学已经成为一种经济因素,是一种自然资源,产业界应充分认识并利用这一区位优势。国内有关研究主要从理论角度分析了我国高校培养模式的问题,在高校外部对接方面,许宏(2001)认为大学不宜以任何“实体”的形式参与大学科技园,而应以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参股,以获取投资收益;吴金旺(2009)认为高校与企业订单合作培养创新型高技能人才;毕克新(2010)认为,我国高校和科院院所科技投入过分注重商业化,没有意识到科技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使科研成果不能及时转化为生产力。在高校内生对接能力培养方面,徐婷(2014)认为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引入课堂,才能更好地激发人才的创新潜能;马广洲(2014)则认为宽口径的培养目标不利于细分化行业的人才对接,而且过于强调职业化易造成人才团队观念的淡薄。
1.1 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人才需求状况
科技型中小企业具有数量多、范围广、高精尖技术微集群、亲民性创造眼界、争夺特定细化市场的特点。随着消费者需求跨界整合周期及产品技术更新换代周期的双向缩短,科技型中小企业需要不断地对自身的技术创新及市场群进行维护,以迎接同行业之间激烈的竞争。与此同时市场细化带来企业对专才的需求,标准面的问题带来企业对通才的需求。而科技型领军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相比,存在规模、待遇、及体制上的劣势,难以增加高端型专才与复合型通才的归属感,使吸引并留住相当数量的高质量人才成为其人力资源管理维护的难点。
趋势上,我国企业R&D人员在占全国R&D人员的比重不断增长,企业是我国R&D活动的主体。4然而在数量上,我国科技型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依然存在供不应求的紧俏行情。在长期以来的各个经济季度,高端科技人才、高级工程师、高级技能的劳动力存在供需失衡。截止到2014年第三季度,从供求对比看,各技术等级的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均大于1,劳动力需求大于供给。其中,技师、高级工程师、高级技能人才、高级技师的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较大,分别为2.78、1.99、1.76、1.61。以天津为例,岗位空缺大于求职人数缺口最大的前三个职业均为高科技行业人才,分别为通信工程技术人员、建筑工程技术人员、其他飞机船舶技术人员,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分别为为2:1;3:1;2:1。5
1.2 现行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科技型中小企业人才需求对接困境分析
我国高校现行人才培育模式内部架构存在封闭性困境。独立且过细的专业分科使学科壁垒森严,专业条块的纵向知识体系缺乏横向的学科间学术交流,难以因学科交叉、相互借鉴而迸发创新思维点,使得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相互游离难以兼顾。高校专业分制涉及到高校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目标的定位,通才不专使人才不能满足科技型中小企业高尖技术需求,专才不通使人才难以发挥综合优势迎合科技中小企业经济环境变化的要求。
高校人才培育模式存在人才价值观选择困境,直接影响科技中小企业的人才供应数量。高校缺乏对人才自我发展意识的培养,使得专业决定职业成为人才定位困境。基础教育阶段目标的盲目性导致学生选择高校专业的盲目性,而高等教育阶段,高校也难以针对个体差异及兴趣能力引导学生合理选择专业,专才专养,引导科研人才走科研道路,为科技中小企业储备科技人才。如何使适合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型人才“自己发现自己”,使高校能够“发现人才”,是培育难点。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人才培育出口困境,首先表现在我国高等教育存在很大程度上的严进宽出现象。在科研素质与能力最可能产生质变的高等教育阶段,放松要求的无压环境难以保证人才质量能够满足科技中小企业需求。另一个表现是现今校企合作模式远远不能支持产学研的真正结合。
2.中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对比与启发
以美国高校为代表的高等教育模式的最大优点是擅长激发人才的创造能力。对中外高等教育培养模式做对比有助于对我国教育模式产生启发并促进革新,使高校能够培育对口的高质量科技人才资本,并借力科技型中小企业为经济转型发展注入活力。
2.1 教育培养目标的差异与启发
我国教育培养存在社会市场经济取向与人才自我发展取向的不平衡,且向社会市场经济取向倾斜。美国高校则充分重视人才自我发展,其教育培养模式价值取向的落脚点在于人才的自我实现与经济社会需求双向互动性平衡,这是对我国高校教育价值取向的一点启发。美国高校普遍重视人文学科,如历史学、文学及艺术,学科间生源分配也相对均衡,不少科技人才与经济学家同时也是历史学家与艺术家,如爱因斯坦、伽利略、开普勒。在这种教育培养模式目标下个人的经济价值与人文兴趣相互促进,人才自我价值全面实现,同时学科交叉激发创造性思维。国内教育模式偏重培养经济人才,导致了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发展不平衡,同时高校专业设置与教学内容出现迎合经济需求但又不能完全应用于经济发展的尴尬局面,且热门类专业由于供过于求,就业出现结构性失衡。
2.2 社会人文环境与学术环境差异与启发
相比我国“社会大熔炉式”的人才打磨过程以及缺乏灵活的学术环境,美国强调个性的社会教育环境对科技人才的创造性思维启发有相当裨益。挑战权威的人文环境催生了学术批判浪潮,学术自由产生的学术论战利于学术流动与创新。这使得真理与科学能够自由发展,为科技人才的培养奠定环境条件。
在硬件环境方面,美国高等院校顶尖人才亲身参与授课;社会捐款为主的资金链使得美国高等院校财政实力雄厚,能保证师资和世界顶尖硬件条件的充分利用,对我国教研失衡下高校高尖人才反而不参与授课的现象与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的学校资金来源方式存在启发。后者不仅使推行校政分开、管办分离的校政新型关系6难以推进,一些省级高校由于财政原因也出现了难以吸引高端教学人才,营造高精尖科研条件的困境。
2.3 教育体系的结构性差异与启发
中外教育体系的差异首先体现在高校基本教育制度上。美国高校拥有灵活的通行学分制,学分由自由选择的课程构成,部分高校可以跨校修学分,部分高校为创业学生保留学分7,这为我国局限于校内专业方向的学分制提供了启发。在专业设置上,美国高校呈现宽口径的偏通识教育,且以跨学科人才培育为主。在课程设置与专业设置上进行了以个人自主选择为主,高校评价性引导为辅的选课模式,课程与专业都可流动,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选择上某课程的频次与难度,使人才可在高校为自己量身定做一套培育流程。为我国拆分较细的专才培养专业设置模式提供了启发。此外美国高校授课并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而是企业工厂实地调研、课外实验、科研模拟、头脑风暴式的讨论课程相结合,为培养创新能力提供独立环境,为我国单一的大堂授课模式提供了启发。
2.4 高校人才链与地方产业链对接能力的差异与启发
美国高校人才对企业的人力资本辐射能够直接带动企业产能的提高,这是高校人才链与地方产业链的完全对接的体现。依托斯坦福大学建立的硅谷科技工业园是美高校教育产学研结合的典型,高校和硅谷中小科技企业群能够形成生态性合作关系,通过长期签订 “学位合作计划”,高校能够为企业员工提供高质量的再造机会,而“工业联盟计划”使得企业能够引进尖端技术及人才。8美国高校对人才自由发展和人才创业意向保有最大限度的宽容,催生了科研和创业热情,高校师生参与创办了大批硅谷科技企业。我国通过不断完善产学研结合方法,现有的方式有高校创办自有企业、企业创办自有高校等,制度上对产学研结合的探索包括人才实习引入教学计划、以企业案例和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及企业与高校合作教育模式等。
- 上一篇:建筑工程经济管理
- 下一篇:粮食安全生产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