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文化差异范文

时间:2023-04-20 08:35: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美文化差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美文化差异

篇1

关键词: 中美文化 文化氛围 价值观 人际交往 宽容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特别是全球化以来,一切活动都必不可少地与周边环境发生联系。中国人是这样,美国亦然。但是由于社会发展程度及文化氛围的不同,必然决定了中美两国人不论价值观还是人际交往都将会有不同的表现。

一、中美文化差异的表现

1.社会价值观

在日常生活中容易看出,中国人更加注重的是集体主义,强调共性。在集体活动里,要以大局为重,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应该牺牲个人利益。不论在学校还是社会,我们都一直被灌输要服从集体,融入集体生活的思想。对于那些独来独往、不喜与别人交谈的人,可能会被贴上不合群的标签。一般而言,中国人在社会交往中,往往比较注重群体合作和个人谦虚。

与此相反,美国人则更强调个人主义。我行我素是美国人的行事风格,美国人对别人的评价只是嗤之以鼻,置之不理。他们强调的是个性与独立,通常表现出一种个人主义取向。他们更重视独立性和个性,对自由与个性的追求,美国人从来不曾停止。

2.人际交往

首先中美文化差异体现在对“隐私”的定义上。中国人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提倡构建和谐社会,成员之间应该相互关爱,共同营造其乐融融的人际关系。例如中国人见面,大家一般都会嘘寒问暖,以此体现对谈话者的关心。而这些恰恰是美国人的忌讳,他们不喜欢自己的生活被别人窥探,隐私对他们来说尤为重要。

进一步讲到友谊,与美国人相比,中国人更倾向于拥有少数终生挚交,他们彼此之间心灵相通,一颦一笑中就传递出彼此的心意。正如古代高山流水,伯牙子期的真挚友谊,是以一生为期限的。而美国人可能有许多“朋友”和熟人(nodding acquaintance),但是他们彼此之间很难达到挚友的程度,他们的感情会随着地点与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对于彼此来说只是一个过客罢了。

大到整个社会关系,中美人际交往也有明显不同。中国人的社会关系与美国人相比更加正式,甚至是等级更明确。这大可追溯到中国古代的等级分封制度。这就决定了中国人做事要根据自己所处的位置与身份,不能越俎代庖,乱了分寸。而美国人则更加崇尚平等的人际交往。在他们看来,人人生来平等,没有等级之分,每个人都有追求自由与幸福的权利。从美国人的问候方式就可以看出他们的平等。即使见了上司或者自己的教授,直呼其名完全可以接受。在谈话中出现了分歧,大可坚持己见,为自己的观点辩论,不需要顾及面子。

二、原因探究及对策

中美文化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系统,因此造成文化差异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首先,这种差异来自于自然环境的影响。中国起源于农耕文明,庞大的人口靠土地养活,这就必然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相互依赖,合作配合。而西方人毗邻海洋,对外征服扩张能够体现他们个人的开拓精神、进取能力,因此强调人的自立与差异。其次,思想理念的影响不容忽视。中国自古推崇儒家思想,提倡人与人的和谐相处,牺牲个人需求,以满足集体利益。等级分明,长幼有序,交往中不能没有礼数。而西方人受基督教的影响,强调自身价值,追求个人的幸福与自由。

对于不同的文化,我们应当有宽容的态度,包容文化差异。彼此之间加深理解,适应不同文化。沟通交流是消除文化误会与隔阂的有效手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不同文化中能够冷静对待不同于自己文化的成分,尝试理解他人行为,并且宽容地接收,乃至能在其他文化中发现为我所用的有利因素,是每位中国人都应培养的能力。

参考文献:

篇2

    摘要: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有着不同的中西文化背景的人们在进行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冲突的事例层出不穷,严重影响了交往的顺利进行,这大多是由于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所造成的。因此,我们很有必要找出其深层次的原因,避免文化冲突,使交流能顺利进行。本文论述了中美文化的主要差异,分析了导致中美文化差异的渊源。旨在说明:了解中美两种文化不仅有助于加深理解东西方文化,更有助于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文化差异 儒家思想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之间的人们的交往日益增加,特别是中国加入WTO 以后,中国和西方国家的交往日益频繁,西方社会的人和事物越来越多地走进了我们的视野,在这种情况下,跨国域、跨民族、跨文化的经济和社会交往将会与日俱增,这对于加深我们的西方社会的理解是一件好事,但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我们所面对的是来自陌生的文化和国家,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与我们迥然不同的人,在与之交往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文化冲突的现象。例如,英语中的Blue Room ,如果不了解这是指美国白宫中总统接见至亲好友的那个粉刷成天蓝色的房间, 你就不可能准确地把它翻译成“内客厅”。这种由于不了解对方文化而造成的跨文化交际方面的误解与损失,简直不胜枚举。作为东西方文化的代表,中美两国有着迥异的文化特征。

    一、中美文化的差异

    1.中国文化

    中国是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东方大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 孕育了悠久灿烂的东方文明,形成了神秘而古朴的东方文化。它是一个独特的文化体系,深深植根于儒家、道家和佛家思想。中国文化涉及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物质与精神的方方面面,是一种由善到美,带有浓厚的人化色彩的文化。中国文化的核心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而不同的哲学观,刚健有为的进取观,以天下为己任的价值观,崇礼重德的伦理观。其特点是相对内敛、温和、沉稳。中国的传统价值观认为,个人的价值是通过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体现出来的。个人不仅要对自己负责,还要对别人和社会负责。中国人强调集体主义,认为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当两者产生冲突时,个人利益应该作出必要的牺牲以保全集体利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历来主张尊卑有别、长幼有序,尤其是在人与人交往时都必然要受到各自的地位和角色的制约,否则就是失礼。例如,晚辈见到长辈或下级见到上级时要主动先打招呼,以表示尊重。交谈时,职位高或年长者常是谈话的主导一方,另一方则要表现出洗耳恭听的谦卑举止。

    2.美国文化

    而相对历时较短的美国文化,是一个受到众多文化影响的多元文化,其文化特性受到盎格鲁撒克逊民族殖民文化的影响,也受到其他众多移民文化的影响。早期的清教主义思想居统治地位,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本土宗教萌发并成为具有影响力的文化要素。美国社会是比较开放的社会,其国民热切希望实现个人奋斗目标,亦即“美国梦”的文化特性也非常显着。

    此外,美国文化特性中还存在着根深蒂固的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下的“物质主义”和“个人主义”。美国人认为,一切人生来都是平等的,都有追求自由和幸福的权力。在美国,父子、师生、不同职位的人并无尊卑之别。平等观念渗透到美国人的生活和思想领域,他们的行为、工作、娱乐、语言、政治等无不体现平等观念,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关系无不受这种观念的制约。在美国文化中,人与人交往时较少拘礼。熟人相见,不论辈分与地位,一律以平等的 “你好”(hello)表示问候。

    二、中美文化差异产生的原因

    任何—个民族的文化形成最初时期都深受自然环境如气候、地理位置的影响,是自然环境给文化发展提供了最初的可能框架。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中,人们选择不同的生存方式。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 滋生于人类生活的整个过程,同时也受到政治、经济、地域及历史等因素的影响, 文化具有地域性、超地域性、时代性和继承性。

    中国文化起源于黄河流域,是典型的大陆农耕文化,其地理环境和生产方式决定了中国文化注重群体主义,而不主张突出个人。其历史文化传统强调群体意识,重视集体的作用,注重互相帮助,相互依靠,注重人际间的和谐。中国又是一个传统导向的社会,几千年来,儒家思想一直占统治地位,自秦始皇建立大一统的封建帝国以来,历代统治者为了维护其自身利益,需要用伦理之说来教导人们忠于国君(家长),恪守本分,谨守礼数,平安相处,以利于巩固其政治统治,维持社会秩序的稳定。传统的思想规则、方法延续至今,为大家所认同,变成了集体的意识,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儒家文化的影响一直占主导地位,受其影响的文化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的基础。儒家伦理历来讲究尊卑有别,长幼有序,这是造成中国文化中等级观念较强的根本原因。

    美国文化则为地道的滨海商业文化,希腊、罗马是这种文化的发源地,地处海滨及近海各岛屿。众多的岛屿使人际往来不如平原方便,故强调充分发挥个人作用,形成了今天的美国文化注重个人主义。这种个人主义包括个人的作用,个人的独立性,自主选择,注重自立和独立;重视突出个人,追求个体差异。美国深受基督教文化的影响,有着强烈的自我中心观念,信奉个人主义,充分享受个人的权力与自由。美国文化从一开始,就继承了欧洲文化(西方文化),而****观念正是西方思想传统的产物。****最早见于1628年英国议会向国王提出的权力请愿书,18 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提出“天赋****”并使其理论化。1776 年,美国的《独立宣言》则用政治纲领的形式宣布:“一切人生来都是平等的。”美国文化强调****,因而等级观念淡薄。

    三、结语

    社会学家告诉我们,一切文化都是独特的、互不相同的。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往,其间必然存在着文化差异,有文化差异就会造成交际障碍。东西方文化差异不可改变, 但可以相互了解。中西两种文化的形成是一个多种文化相互斗争、融合与发展的过程。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要进入西方社会,开拓西方市场就必须熟悉西方文化,了解差异的根源,以求知己知彼。因此,了解中美文化的差异,不仅有助于我们和美国的文化交流,也有助于我们和世界,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往来。跨文化交际研究帮助我们把本民族文化置于全球大环境中, 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对比, 这样不仅可以在世界范围内传播自己优秀的文化传统, 同时也在研究中发现本民族文化需要健康发展,不仅可以拓宽视野,也促进了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池振航。英美习俗与社交礼仪[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5.

    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国语教育出版社,1997.

    李宗桂。中国文化概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

篇3

[关键词]喜福会;中西方文化;差异;尊重和理解

一、影片介绍

这部影片(The Joy Luck Club)是根据美国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处女作《喜福会》改编而成,影片主要讲述了四个美籍华人家庭母女两代之间的故事。四个母亲都是在旧中国饱受磨难,最后迫不得已远离故土赴美国以求生存,她们的女儿都出生在美国,受美国文化与教育的影响,从而产生了一系列母女之间冲突和相互对立的事情,其实也就是中美文化的碰撞和交融。

喜福会是四位移民母亲在美国麻将聚会的名称,源于四位母亲之一的吴素云在中国桂林发起的麻将聚会。由于她们都生活在黑暗动荡的旧社会,为了忘却痛苦,寻找快乐和福气,她们把这个聚会叫做喜福会。

二、中美文化差异分析

A.思维方式的差异

中美不同的文化冲突主要表现在思维方式上,一般认为美国属于“线性思维”,这种思维方式的文化是“讲话人沿着某一固定线路直截了当的表达信息,听话人也顺着这一思路去理解”,因而直线四位文化的人讲话直截了当。螺旋型思维却是拐弯抹角,讲话不直率,中国文化就是这种思维方式的代表。而思维方式的差异又导致了价值观、传统观念、和语言表达方式的不同。

(一)价值观的不同

Clyde Kluckhohn认为:价值观是“个人或群体所特有的一种显型或隐型的认为什么是可取的观念,这一观念影响人们从现有的种种行为模式、方式和目的中做出选择。”(胡文仲,165)

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念中的“孝”要求服从父母,孝敬父母,家长是绝对的权你们威,子女不能违背父母的意愿。而美国是一个崇尚自由和个性解放的国家,在家庭中父母和子女是平等的关系,父母不能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子女。所以对于生长在美国,从小就受美国文化影响的女儿来说,母亲们中国式的严格管束对她们是一种束缚,是一种对她们个人发展的压抑和限制。当母亲以忠孝观念要求女儿时,女儿当然觉得不可理解,反而认为母亲是她们成长路上的阻碍,限制了她们的自由和个性张扬。在影片中,母亲吴素云坚信女儿吴精美是个天才,她开始想把精美塑造成童星,失败后又从杂志上剪下各种智力测试题,希望女儿能成为神童,结果又以失败告终。但是她仍不气馁,又开始逼着女儿天天练琴,并靠帮别人打扫房间干杂活换取女儿每周一次的钢琴课和一架每天可以练习的钢琴。可是女儿一点也不理解自己母亲的良苦用心,还说“我再也不听母亲摆布了,我不是她的奴隶,这里不是中国。”为了打击母亲“愚蠢的傲气”,她故意在钢琴演奏会上出丑,让母亲难堪。因为她想要自由,不愿意受母亲的支配,而母亲将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她身上,使她显得更加叛逆,她觉得母亲的专制剥夺了她自由发展的权利。

(二)群体观念与个体观念的冲突

受儒家文化的深远影响,中国人重视以家庭和家族为核心的传统群体观念和相互依存的意识,即集体的力量,所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就是这个道理,而美国人崇尚自由,强调自我和独立精神,强调个人奋斗。影片中,母亲坚持中国的传统文化,认为女儿的成功会给家人带来荣誉,而女儿则深信“我就是我自己”。她们认为自己的成功是自我努力的结果,与父母无关,于是中国文化中的群体观念就和美国文化中的个体观念发生了冲突。在薇弗莱成功的道路上,母亲虽然对下棋一窍不通,但硬要参与其中,练棋的时候,母亲就站在她的身后出谋划策,比赛时,母亲就充当保护同盟,以参谋长自居,“是我提醒女儿将马抄到对方后边去的,这不,她又赢了。”女儿成功了母亲也跟着出名,母亲还喜欢到处炫耀自己的女儿,“母亲喜欢将我本人也作为奖品一样向众人炫耀卖弄,就像炫耀我那些她擦得铮亮的奖杯。”“为什么你非要拿我出风头?如果你自己想出风头,那么你为啥不学下棋呢?”母亲和女儿之间的矛盾不仅仅是两代人之间的代沟,而是中美文化差异的深刻反映。

(三)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

思维方式的差异,导致中美语言表达方式的不同,中国人说话讲究委婉含蓄,即“言在此而意在彼”,所以西方人总觉得中国人说话摸不着头脑,不知道话语的重点到底是什么。而美国人讲话直接,也就是直线型的,他们不理解中国语言表达方式的委婉和含蓄,所以容易造成交际上的障碍。影片中,薇弗莱的男朋友里奇初次到她家做客,母亲龚琳达端上她拿手的清蒸排骨和腌菜,这本来是她精心准备的食物,但是尝了一口后,她故意抱怨说菜淡而无味,无法入口,因为龚家的惯例就是先吃上一口然后赞美一番母亲的手艺。但这次没等大家开口,里奇便说:“它所需要的就是加点酱油。”可见里奇完全没有听出这位母亲的言外之意,所以也就没有恭维,而是真实的说出自己的看法。这就是“直线型思维”和“螺旋型思维”差异所导致的表达上的不同,从而影响双方的理解和交流。

B.中国人的面子观

面子,何谓面子。西方人可能会把它理解为礼貌原则、礼貌策略或者相类似的某种现象。西方人很难理解,为什么同样一件事在不同的人身上发生就会有完全不同的结果,这就是面子这个看不见的手在起作用了,这就体现了东西方的文化差异。面子,是丰富的中文词汇里的一个古老的概念。中国的历史有多长,面子的历史就有多长。面子出现的初期,由一句古话“人要皮,树要脸”可知,就是每个人都希望在人前能被“尊重”。然而思维方式的差异使的中西方对面子的敏感度不同,中国人讲求顾全面子,尤其是在公众场合,但是西方人则很难理解中国人所谓的面子,他们的“直线型思维”决定了他们的言语,所以通常都是直言不讳,而中国人则是委婉含蓄,即所谓保全面子。在影片中,女儿们不顾母亲的面子,如吴精美故意在钢琴演奏会上出丑,让母亲难堪,丢面子。薇弗莱指责母亲,“为什么你非要拿我出风头?如果你自己想出风头,那么你为啥不学下棋呢?”可见,女儿们并没有面子的概念,而是让母亲失去面子,很难下台。所以母亲和女儿之间的矛盾也逐渐加深,这就是中美文化差异的深刻反映。

C.文化身份转变和价值观念的适应

文化身份指的是人们自孩童时代就开始形成的所属文化群体的特性,包括世界观、信仰、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举止和交际准则。影片中,母亲代表中国传统文化,女儿则是西方文化的代表,母亲们标榜中国文化,她们身穿中国服装,共享中国菜肴,玩中国麻将,讲中国故事,用中文聊天,并用中国家庭教育方式教育子女。而生长在美国的女儿们视美国为自己真正的家园,她们崇尚和赞美美国文化,认为华人的语言、习俗、宗教、文化、情感等都是落后的。母亲希望女儿可以收到良好的教育同时又不忘中国的传统文化,但是她们的女儿则是完全的“香蕉人”。母女间的文化冲突正是由文化身份的碰撞所致。

文化适应不是文化身份的完全改变,不是抛弃自己的母语文化而安全融入居住国的文化当中,而要求文化理解,对于移民来说,则要既熟悉中国文化,又能融入西方文化,这样才能避免中西方跨文化交际中的冲突。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中美文化在思维方式、价值观、传统观念、语言表达方式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和冲突。当然这种文化碰撞有其深刻的历史渊源。中国近代经济的落后使得中国移民一开始便处于异域文化中的难民,以致失语的地位。而美国仰仗自己的经济实力,作为主流文化,对东方文化采取种族主义和文化帝国主义政策,对传统的中国文化一味排斥、歧视,所以华人也受到不公平的待遇,遭受歧视、虐待和排外。然而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威望不断提高,中国文化也以新的姿态积极主动地参与世界多元文化新格局的建立,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不断地,交流互动,相互渗透和融合。

这从电影《喜福会》中母女两代人的对立关系的转变就可以看出。

(一)美国文化对母亲们的影响

在电影中,母亲们脱掉从中国带来的长袍,穿美式衬衫和长裤,说着蹩脚的中式英语,而且每周都会参加周末的美国宗教活动。例如:龚琳达开始因为女儿和里奇私奔,愤怒之下脱下鞋子打他们,而后来她接受了女儿的男朋友里奇,并叫里奇如何吃螃蟹。虽然里奇到龚琳达家中做客时做出了许多与中国文化不相符的行为,如送昂贵的葡萄酒,不会熟练的使用筷子而将汤洒到了白衬衫上,对龚琳达看是谦虚其实是等待别人夸赞的话语的误解,还有告别时对薇弗莱父母的直呼其名等,这些都深刻的反映了美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达方式及其行为表现。龚琳达能抛开偏见、也就是对美国文化的尊重和认可,同时也反映了两种文化的相互宽容和理解。

(二)女儿们对母亲的态度转变

经历了事业、婚姻和家庭的挫折,原本在心里只认同美国文化的女儿们逐渐对自己的文化边缘地位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也变得成熟起来,她们感受到中国文化对她们也有着深刻的影响,而她们的领悟也使母女关系变的缓和。影片中,吴精美在母亲去世后感到无形的失落和内疚,母亲在女儿30岁生日时将那架象征母女矛盾的钢琴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了自己的女儿,“我想,这是一种原谅的表示,那长年压着我的负疚感终于释放。”当她弹起曾在联谊会上让母亲丢脸、让自己出丑的那首曲子,竟很惊讶的发现自己会这么快记住乐谱“两首曲子,其实是同一个主题的变奏。”后来,她代替母亲上了“喜福会”的麻将桌,并回到中国看望她的两个孪生姐姐。当父亲告诉吴精美,她的母亲是怎样被迫把她的两个孪生姐姐遗弃在从桂林到重庆逃难的路上,后来多方查找而无结果所经受的精神折磨以及母亲名字和她名字的美好含义时,她才真正的了解了母亲以及母亲在她身上所寄托的希望。当她与两个孪生姐姐在机场拥抱时,她终于看清了自己的文化身份,“现在我也看到了我身上那一部分是中国的,它是如此明显。它是我的家庭,它在我的血液里,经过这些年,它终于奔放出来了。”这时候中西方文化交融在一起,而她对母亲的理解也使中西文化的隔膜逐渐消失。就这样两代人从对立走向沟通和理解,中西方文化业从冲突走向交融。

当然文化冲突时不可避免的,因为不同的种族和文化背景的人在思维方式、价值观、语言表达等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但是即便作为文化中最深层的一部分的价值观,它支配着人们的信念、态度和行为,是文化中相对稳定的部分,也会在社会发生突变或巨变的情况下,随之变动。况且文化无国界,无进步与落后之分,每种文化中都有其精华所在,值得尊重和理解。所以在对待中西方两种不同的文化上,要用平等的眼光和开放的态度,取其精华,弃之糟粕,取长补短,不断地相互交流和融合。

这部电影通过母女两代人的矛盾冲突到理解,其实反应的就是中西方文化的冲突和交融,文化冲突说明不同的种族和文化背景的人在思维方式、价值观、语言表达等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而文化的交融则说明文化无进步与落后之分,每种文化中都有其精华所在,值得尊重和包容,也就是多元文化的共生。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2]苗永敏,东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解读谭恩美的小说《喜福会》[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4.

篇4

关键词: 中美文化 文化差异 综艺节目 文化传播

自古至今,不同的学者给文化下了许多定义。人类学家泰勒(E.B.Tylor)的古典定义为:“文化是一种复合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人们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与习惯。”[1]虽然这个定义非常抽象,但是文化是人类生活方方面面的“复合的整体”形容得十分贴切。文化不仅仅包括信仰、道德、历史这些精神方面的内容,还包含生活习惯、风俗人情、思维方式这些深受环境影响的内容。因此,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生活的人往往有不同的价值观,在对事物的认识上往往带有自身文化的特色印记。综艺节目作为新兴文化产业的重要一环,折射出的文化差异更为直观为人们所认知。

一、评委点评

《中国好声音》的评委们继承了中国人秉持中庸、拐外抹角的说话方式,犹抱琵琶半遮面,爱用“太棒了”、“好极了”这些极为赞美的词语,即使对于不太满意的选手,也是大加赞赏,试图找出他的所有优点避免尴尬。相较于中国评委们委婉体面的用词,美国评委的点评方式可以称得上简单直接,不加丝毫掩饰,满意的选手当然是获得他们所有的溢美之词,而表现平平的选手就不得不接受他们犀利毒辣的点评,评委们可以用上“I don’t like you”,“loser”,“of course not”,“stop singing forever”这些在我们看来过分的词语。在这个方面,我们可以直观地感受到中美两国说话方式的差异,乃至其背后的文化差异。

中国几千年的深厚文化底蕴与价值观,深受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影响,社会集体意识强烈。儒家思想重视个人德行修养,讲究忠孝礼义,具有典型的女性化社会特征[2],待人接物时注重“礼”,崇尚温、良、恭、俭、让,要与身边的人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大小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有时与人交流过于简单直接在国人看来往往带有讽刺侮辱的意味,是一种极为不礼貌的行为。而在美国却恰恰相反,美国文化是典型的多元文化类型,其文化特性受盎格鲁・撒克逊(Anglo-Saxon)民族殖民文化的影响,崇尚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自力更生(self―reliance),社会结构较为松散[3]。人人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个体,不需要考虑过多的旁枝末节。此外,实际和效率是美国人生活工作中最重视的一点。在美国,有一句常说的话,即“Get to the point please(请说要点)”,过多的客套和铺垫会增加他们的工作负担。这与他们的历史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在早期殖民时期,所有的事情都需要早期殖民者自己来做,如果做事拖沓,很有可能就是所有人死于暴风雨或是饥寒交迫。这一点彻底体现在评委点评中,他们往往用最简洁直接的语言告诉你“yes”or“no”,不会太过注重选手的情绪,对他们来说,同情或是其他情绪不会为选手加分或减分。

二、选手表现

选手们的表现无疑是赛场上一抹重彩。中国选手们视谦虚为美德,对评委们的称赞往往表现出害羞的笑容,从不张狂。胜利后拥抱亲人朋友表示激动,面对摄像头时往往说“没想到我也可以”、“其实某某比我更好,只是没发挥好”、“我只是运气好而已”这些自谦的话。失败后努力抑制住自己的痛苦,不让自己失声痛哭,笑着说:“走到这一步我已经很满足了,以后我会继续努力。”所以,《中国好声音》的舞台上通常是充满温情、感动而又平和的。而美国人的开放在节目中展现了出来,他们充满自信、张扬,坚定地相信自己就是下一个美国偶像,自己的歌声动听无比。比如在海选时,拿到好莱坞金色通行证的人会冲到大厅,大吼大叫甚至用跳舞表达兴奋之情。没拿到的人大多会异常愤怒,他们实在想不明白如此“优秀”的自己为何会被拒之门外,于是一串被和谐的“shit”“fuck”“Damn it”张口而出。

中国人的谦虚精神大概受老子的影响最深刻:“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中国人总是认为只有鄙陋之人才会恃才傲物,而真正有才华之人,往往谦虚慎言。老子思想本质讲究无为而治,“无为”就会与他人冲突减少,寻求和谐相处,因此即使有争论时也要求谦虚而对,不可当出头鸟[4]。老子对于谦虚的深刻阐述及道教几千年来对于中国思想的潜移默化,中国人已经将谦虚二字纳入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国人讲究谦虚,但绝不是自卑,只有谦虚待人,才能更好地接近人们,取长补短提升自我,这又何尝不是另一种聪明之道。然而,不同的历史地理背景终将造就不同文化,美国的性格开朗是众所周知的。由于美国是一个典型的“熔炉式”国家,各个国家、民族、肤色、阶层的人充斥着美国的大街小巷,这就要求美国人开朗、大方、热情,这样才能更好地生活工作。但是由于某些方面过于热情开放,在对事情的处理方面往往毫不掩饰喜恶,使得美国人有些不太讨喜。尤其是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美国的综合实力已稳居超级大国宝座,美国人的自我炫耀越发加重,他们喜欢自吹自擂并敢于承认,自信心爆棚。

三、观众反应

《中国好声音》和《美国偶像》这两个中美两国家喻户晓的综艺节目,理所当然拥有大量的观众群。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两档综艺节目在观众反应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庞大的FANS团、飙升的收视率、草根明星,这些都构成了综艺节目强劲发展的基础。但是这都是建立在人本性对于大众文化的追求,以及对于明星本能的喜爱上,如果寻根问底,我们就会发现两者之间有很大的区别。

中国自古至今受儒家思想影响,没有形成集体化的。在封建社会时期,人们以鬼神之说为心灵支撑,以皇权为百姓生存之脊梁。等到封建制度解体,人们处于外族侵略、水深火热状态,于是各种抗日英雄成为新的精神支柱。改革开放之后,大众文化蔓延,源于法国的解构主义思潮涌起[5],人们对于权威的敬畏消解,导致旧格局下形成的心灵支撑逐步瓦解,信仰缺失的人们急需新的精神支柱,这时候娱乐综艺事业的兴起为人们找到了新的信仰支柱――明星。尤其是21世纪后,综艺节目提供的“草根明星”更加深入人心,因为他们与大众一样从平凡开始逐步出名,其实反映了人们渴望成功的想法,而人们对于喜爱的明星大力支持投票,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信仰的情感寄托。

美国是一个依靠战争与殖民发展起来的经济大国,典型的美国人就是奋斗、勇敢、有开拓精神、敢于创新的人,发展到后来大大影响了美国英雄主义的形成。美国英雄在并不是指神话英雄或是宗教英雄,它往往代表着道德英雄、超能英雄和平民英雄,如终结者系列里阿诺、钢铁侠和《生死狙击》里遭到诬陷的大兵,他们追求事业成功和家庭幸福,拥有自我救赎和拯救他人的精神[6],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国人的成功精神与“美国梦”。在《美国偶像》中获得成功的人在一定意义上是草根明星在歌唱方面的巅峰,所以受到人们的大力追捧。

四、结语

从评委、选手、观众三个综艺节目主要参与者的方面深入探究中美文化差异,我们可以看到:中美两国在同一事物的认知上往往受各自文化的影响有较大差异,我们应该用辩证的思维看问题,从二者的历史角度追其根源探索其对现如今中美两国价值观、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的影响。只有真正透过现象看本质,了解中美两国的文化差异,才能使中华民族文化在信息大爆炸的今天有更好的进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珊珊.浅析中西方管理思想的异同[J].时代经贸,2014(6).

[2]李淑芳.从耐克广告事件看中美文化的差异[J].新闻与传播评论,2005(00).

[3]董小川.美国文化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62.

[4]李一李.浅谈中美文化差异的根源[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7(11).

[5]陈鸿秀.电视选秀节目的文化思考[J].四川戏剧,2009(2).

[6]李丽珍.解读美国文化传播中个人英雄主义范式的类型和发展[J].电影文学,2012(17).

篇5

关键词:称呼语;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4-00-02

称呼语是社交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要开口说话必先有称谓。通过称呼语的使用,交际双方的身份、地位、角色以及二者之间的亲疏关系被突出出来并加以认定。每种语言都有包含其特定文化内涵的称呼语体系,看似平常的称呼习惯却暗含着一个民族历史的, 文化的积淀。称呼语大致可分为五类,即亲属称呼语、直名称呼语、零称呼语、职衔称呼语、通用称呼语,本文拟从这五个方面进行比较,并尝试分析这一差别背后的文化因素。

一、英汉亲属称呼语用法的比较

(一)亲属称呼语。亲属称呼语指有血亲或者姻亲关系的亲友间的称呼,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比较深刻。在汉语中,亲属称谓语的划分较为精细,复杂,相比之下,英语中的亲属称谓语就显得简单而粗疏。汉语中的所有亲属都有相应的称谓,而英语中的称谓都具有广泛的通用性。如:汉语中有“姑妈”、“姨妈”、“婶婶”、“伯母”、“舅妈”等区别,而英语中只有一个“aunt”.,其意义比较模糊,让人无法分辨到底是“姑姑”还是“阿姨”;又如,在英语中“uncle”既可以指“叔叔”、“舅舅”,又可以指“姨夫”、“姑父”等。而cousin意义更广泛且不区分性别,可指堂兄弟、表姐妹等同辈远亲。

在世界各民族语言中,可以说,汉语亲属称呼语是最丰富,最复杂,最精确的称谓语,其将各种亲属关系表现的明确、具体。父亲与母亲分明,直亲与旁亲分明。英语中的称谓语则颇为模糊,不知sister到底是“姐姐”还是“妹妹”,nephew到底指“外甥”还是“侄女”。

为什么汉语中有如此名目繁多的称呼语,而英语中的称呼语却如此贫乏?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中美两国的历史文化背景不同。中华文化受以血缘为纽带的封建宗法制度的影响根深蒂固。虽然在漫漫历史进程中,社会的结构发生过种种变迁,但是以血统为纽带的宗法制度及其遗存和变种却一直保留着,并且形成了“家国同构”的宗法社会系统,所以血统联盟构成生活制度的基础,并且遵循以血亲意识为主体的风俗习惯。汉语中庞杂的称呼系统正是对中华民族注重血缘关系的体现。而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他的移民是大批的跨海迁移者,“跨海迁移的苦难所产生的一个成果……是在政治方面。这种新的政治不是以血族为基础,而是以契约为基础的。”(冯天瑜,何晓明)他们为寻求政治自由而来,视自由为生命,视个人的成功高于一切。因此,美国文化产生一开始,就没有受到封建思想的影响。

(二)亲属称谓语的泛化。在汉语中亲属称谓语的泛化现象较为普遍。所谓亲属词的泛化是指将亲属间的称呼用于非亲属关系的他人身上。比如,人们根据年龄称呼熟人,朋友,甚至是不熟悉的人为“哥哥”、“姐姐”、“叔叔”、“阿姨”、“爷爷”、“奶奶”等,有时在称呼前面加上姓,例如:“李叔叔”、“张阿姨”、“王奶奶”;有时用全名加称呼,如:“雷锋叔叔”;有时加上职业称呼,如:叔叔、警察叔叔。

然而,在英语中没有亲属词的泛化现象。在与英美国家的交往过程中,如果用亲属称谓语称呼他们,如叔叔,阿姨,这会引起他们的不快。

二、直名称呼吁

在中美文化中都有用直名称呼的现象,但是美国人用全名称呼的情况比较少,一般习惯只称呼名,如 John Smith称呼其为 John。“一方面,它表现出一致关系,即双方处于平等的关系之中。另一方面,它表现出一方居于优势(如年长些、辈分高些、社会地位高些),另一方居于劣势。”(赵英玲,1997)。因此直名称呼中也牵涉到社会地位、年龄、辈分的划分。中美各自在使用此称呼方式时的不同情感,心理都与各自的文化息息相关。

汉语中,直名称呼包括全名、学名、小名及姓前加上“老”、“大”、“小”等字,如“老李”、“大秦”、“小张”等。即使被称呼方并非上了年纪,这也被视为对对方的尊敬。”老”意味着有阅历,有经验,有学识。这种尊老的传统除了受到宗法制度的影响外,还有历史文化因素的影响。中国古代为农耕社会,由于社会的发展水平低,人们对自然规律,对于农业生产技术的掌握都是从实践中来,因此经验和阅历在整个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老者正是经验与阅历的化身。而汉语的这一敬语在英语中却行不通。美国是一个“忌老”的社会,尤其是妇女。 “old”一词隐含的意思是“不再年轻了,没有能力了”,这在崇尚个人主义的美国社会是不能接受的。追其历史根源,就在于初到美国大陆的移民,为了在这片荒芜土地上生根,立足,必须要靠自己的奋斗和努力。这里不需要资格、阅历、经验,需要的是力量、勇敢、年轻和智慧。工业社会的竞争更需要年轻,这与中华民族农业社会的崇尚稳定平和的民族心理构成鲜明的对比。

三、零称呼语

零称呼语一般用于称呼陌生人。在汉语中如“喂”、“嗨”、“早”“劳驾”,在英语中例如“Excuse me”、“Hi”、“Hello”等,一般是不知如何称呼时的礼貌用语,在此不做赘述。

四、通用称呼语

通用称呼语指“可以广泛应用于同一社会范畴内各成员的称呼语。”(祝畹谨,1990)例如:汉语中的“师傅”、“同志”等。英语中的“Miss/Mrs.”,“Mr.”加上姓,或者“Sir”(先生),“Madam”(女士)。通用称呼语不仅体现一种文化内涵,更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特征。“同志”是特定政治历史背景下的产物,具有共同的政治目标,地位平等的内涵。自改革开放的以来,人们将主要精力投入到经济建设当,“同志”一词的使用也在逐渐的减少,随之受西方文化的影响, “先生”、“小姐”成为汉语中的惯用称呼语。这与自先秦以来“先生”,”小姐”的意义完全不同。这一现象也反映出中国正处于转型时期,人们的价值观也由讲政治、讲集体向讲经济、重个性的方向发展。传统与现代并存并受着现代的冲击,造成了中国人的“人格二重性”。(欧阳仑,1998)

五、职衔称呼语

汉语中用职务,职业,职称做称呼语的有很多,划分也比较细致。汉语中可以在职业、职称、职务前加上姓进行称呼,比如“王科长”、“张律师”、“李老师”等。但是在英语中不能用职业、职称或职务称呼他人,只有少数的几个词除外,如“Dr”、“professor”、“president”、“judge”等。职衔称呼语与社会地位及权势有着内在的联系。在美国,在比较正式的,标志地位的场合需用此类称呼方式,如法庭、国会会议等场合,参加者的地位总是标得一清二楚,对每个人的称呼都取决于他的社会身份。而在非正式场合,年资较高者如果愿意,可以提议对方直呼其名,不必以头衔称呼,或叫免号形式。这种松散的,使用范围小的美国称呼方式与中国的头衔称呼方式截然不同。

中国人历来习惯用官职称呼谈话对象,这是受封建官本位思想的影响。在交际中压低自己,抬高别人的做法,一方面是礼貌原则,另一方面是出于对权势的畏惧心理。而美国人崇尚自由,“人生来平等”是美国人永不泯灭的信念。因此除了个别特殊的场合,在普通交际中无需显示各自的职务。

六、小结

通过以上对比分析,我们发现中美两国称呼语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汉语称呼语内容丰富、复杂、精确,而英美国家的称呼语简单、模糊、数量较少。这种差异并非偶然,这是不同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的产物。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只有充分了解英美国家文化,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人的心理和思维模式,才能更好地学习和运用这门语言。

参考文献:

[1]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2]欧阳仑,《中国人的性格》[M]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3]祝畹瑾,《社会语言学概论》[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

篇6

关键字 差异 文化 课堂教学

一、中美文化的差异

随着科技、政治、经济的发展,全球开始由单一发展转向多元化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文化是沟通世界的一个桥梁,由于各国国情和人文的不同,各国的文化业大相径庭。中国文化是东方文化的一个典型代表,美国文化则是西方文化的一个融合,所以中美的沟通交流一道文化交流风景线,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个人价值观中,中国人更多的是提倡谦虚,这种谦虚和谨慎往往是在自我否定的基础上人们面对别人的称赞是往往或说:I do not think so或No no my English is poor,这样中国式的谦虚往往使西方人不明所以,美国人比较崇拜个人奋斗,在美国人看来,个人荣誉的取得是建立在个人奋斗的基础上的。没有个人的勤奋努力,就不会有所成就和成功,所以当有人其进行赞美时,当时人则会很大方的说:Thank you,以至于这种回答在中国人看来是一种毫不谦虚的做法。

在价值观中中国人更多的是集体主义价值观,这种思想取决于中国流传数千年的传统儒家文化,在儒家文化中以人为本成了它的价值核心,在它的理论学说中主要强调的是集体主体内部的和谐。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孔子、孟子的思想核心主要是“仁”和“性善”。美国作为后起资本主义的代表,他深受欧洲文化的影响,在以前的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中人为自己而活才是最具有意义的,在后期的文艺复兴中,人们越来越强调个性的解放,由于文化的影响,在美国人的价值观念中:个性解放、独立、自主成为美国的价值观核心,这些观念时刻充斥着人们各个方面,如:生活、学习……

在生活中中美的文化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在对待动物的态度中就能体现出这其中的差异,在中国文化中“狗”代表的是一种贬义,在人们的习惯用语中有着很多这样的词,比如“狗仗人势”、“狼心狗肺”、“狐朋狗友”,相反在美国文化中,狗是人类的朋友,是人们的忠诚伙伴,当他们称赞你时会说“You are a lucy dog”

在处事方面,中国人一直很看重“以和为贵”,这种思想一直都在中国人的为人处世中体现的淋漓尽致,这种处事哲学锻造出来的中国人温和、妥协、温顺,“知足常乐”使得中国人即使是在危难关头也能不抱怨。就是因为这种思想时中国人少了竞争意识而多了妥协性,在清末的统治中,就是因为当时的统治者清政府的妥协,使得中国成为了列强瓜分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而美国却在“”西进运动中更加体现了他们的典型性格特点——竞争、较量、不断追求新目标甚至不惜付出命的代价。

二、文化差异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文化大师霍夫斯坦特赋予了文化这样一个定义:所谓“文化”,是在同一个环境中的人民所具有的“共同的心理程序”。

在礼仪礼貌方面: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和特定的礼貌、礼仪,中美文化的交流虽然有利于两国之间文化交流,但二者的文化还是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在中国,进门脱鞋几乎是人们的一种日常习俗这被认为是一种礼貌之举,而在美国却不这样认为。在中国客人对吃放往往抱着一种很“谦虚谨慎”的做法,当主人再三的邀请下,客人才会进餐,而在美国却不是这样,当客人说“no thanks”时主人便不会再次劝邀。中国人同桌吃饭,先吃完者离席时常说“你们慢慢吃”,这是十分得体的情景性语言,但如对同桌的英语国家人说:“You eat s1owly,eat slowly.”他会感到莫明其妙。在建议的表达上,美国人更愿意说“shall we leave?”在他们看来“Lets go”有命令的意思,是一种很不礼貌的说法,所以当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应该注意这一点。

在致谢中,西方英语国家的“Thank you”几乎适用于一切场合,就算是在家人之间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这个也同样适用,而在公共场合,一句“Thank you”会帮助你解决很多问题,而在中国我们通常会客气一番,说一些客气话,按照美国的习惯这个完全是可以不必的,者只需说“yes,please”或“no thanks”就可以了。

中国人初次见面常会问及对方年龄、婚姻、收入、等以示关心,而英语国家人对此却比较反感,认为这些都涉及个人隐私,所以在与英语国家人日常交往时对于这些问题应主动回避,否则会引起对方的反感、误解,还有中国人表示关心的“Where are you going”和“What are you doing”(What are you doing),在英语中就有刺探别人隐私的审问监视之嫌而不受欢迎。

在送礼物时,中国人常说:“Here’s something little for you,it’s not good.”不太了解中国文化的外国人自然不知道这是“谦虚”的说法,他们会很纳闷为什么要送一件自己认为“not very good”的小礼物给别人。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往往要推辞一番,表现得无可奈何地接受,接受后一般也不当面打开,而在英语文化中,人们对别人送的礼物,一般都要当面打开称赞一番,并且欣然道谢说“Thank you. I really appreciate it”。

在中国称中年以上的人为“老”,是尊敬的表示,而西方人都忌讳“老”,也不喜欢别人称其为老人(elderly people),所以在英语中用“年长的公民”(senior citizens)这一委婉语来指代老人。

篇7

1.崇尚集体主义(Collectivism)

中华文化崇尚集体主义,人们之间相互依赖,团结合作,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矛盾时,将集体利益放在首位;这与美国文化不同,美国文化崇尚个人自由,追求个人利益,因此,美国的财务会计信息主要是为了满足个人使用者(Inpidual Users)的需要,而中国首先是为了满足机构(尤其是政府)的信息需要。

我国《会计准则》明确规定,“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管理的要求,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在这一对我国会计目标的阐述当中,突出了我国会计信息应首先满足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这不能不说是我国崇尚集体主义的文化特征在会计准则制定中的具体体现。反顾美国,在其第1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中,提出“编制财务报告应为现在和潜在的投资者、信贷者以及其他用户,提供有用的信息,以便作出合理的投资、信贷和类似的决策”,把投资者和信贷者的信息需要放在了最为显要的地位,而国家或政府的需要则没有明确提及,应该说,这与美国崇尚个人主义的文化传统正好一脉相承。

2.大权距(Large Power Distance)

权距是指权威(或管理当局)的集权程度,在一个权距大的里,集权程度较高,等级结构(Hierarchy)严密,下级必须服从上级,管理的重心在管理者;在一个权距小的社会里,集权程度较低,分权较为普遍,上、下级之间协商共事,管理理论的重心在雇员,而非管理者。我国长期以来属于一个高度中央集权的国家,尽管改革开放以来,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简政放权的改革,但相对于美国等西方国家来讲,我国显然属于典型的权距大的国家。由此可以想见,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较难集思广益,准则往往会流于笼统,缺乏完整性和全面性,而且财务会计信息必然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呼应权力拥有者(Power Holders)的需要,这一点实际已被实践所证明。例如,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主要是官方 财政部会计司来制定的,会计实务界和学术界的影响甚微。这样势必会暴露许多准则内容考虑不周的。例如,我国对长期工程合同仅分为固定造价合同和成本加成合同两类,而美国会计准则中,除了固定造价合同和成本加成合同外,还包括成本不加成合同(Cost-without-fee Contracts)和工料合同(Time-and-material Contracts)两类,显然,我国实践中存在着成本不加成合同和工料合同,它们没有被包括在《长期工程合同》准则中,应该说与我国权距过大不无关系。至于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相对于美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则更为笼统、简单,甚至在很多方面已经难以驾驭、指导具体会计准则的制定,更可见“大权距”的文化特征对会计准则制定的影响。

再如,在我国,符合条件的借款费用发生时,即应予以资本化,而在美国,除了应满足“借款费用发生时”这一条件外,还应满足“资产支出正在发生”和“为使资产达到其预定可使用或可销售状态所必要的准备工作正在进行”两个条件,借款费用才允许资本化(国际会计准则亦是如此)。两相比较,我国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条件要比美国来得宽泛,相应地,在相同情况下,我国资本化的借款费用一般会比美国多,不可否认,我国准则这样规范与我国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水平有关,但也不能排除,我国准则规范的这种做法没有准则制定者对财税利益目标需要的考虑,因为我国的做法无疑可以减少期间财务费用,以增加企业当期利润和国家税收收入,而这样做,也只能在大权距的文化环境中为了管理当局(即权力拥有者)的利益需要才会较容易地变为现实。

3.规避不确定性的意识较强(Strong Uncertainty Avoidance)

规避不确定性是指文化成员对未来不确定性或未知状况的感知态度。如果一个社会规避不确定性的意识较强,那么这个社会就有许多法律和规则来规范和维持人们的信仰和行为,而且社会成员也有这种需求以据以减少其所面临的不确定性情况。如果一个社会规避不确定性的意识较弱,则相反。霍夫斯蒂德(1987)认为对于会计制度,最好将其理解为是一种减少不确定性的方式,因此,在规避不确定性的意识较强的社会里,其会计制度往往比规避不确定性意识弱的社会来得详细具体。如我国长期以来,各行各业各种经济业务均有相应的会计制度,事无巨细,几乎均作规范,即使在1993年《企业会计准则》实施后,我国仍然颁布了13个详细的行业会计制度来指导会计行为和会计业务的处理。企业会计人员在碰到新的经济业务时也是首先寻找会计制度看有无相应规范,若无相应规范再向国家财政机关要求规范,然后才作相应处理。可见我国会计文化中具有明显而强烈的规避不确定性的趋向,同时也可见在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当中。如在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的方案中,就在短期内制定了几乎包含会计业务各领域的30个具体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其目的就是为了减少将来颁布实施时有关经济业务无相应准则可循所带来的不确定性。

再比如,我国单独制定了《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准则,对这两张报表编制的基本要求、项目、结构、附注均作了详细而具体的规范,并提供了相应的范式,从而可直接指导会计人员的编报工作。这是我国有较强的规避不确定性的文化特征在会计准则中的又一体现。而在美国、国际会计准则中均没有为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制定相应准则,相关内容仅散见于其他会计准则有关信息披露的规范中,因为美国规避不确定性的意识相对较弱。

4.阴柔强于阳刚(Masculinity Over Femininity)

阳刚社会崇尚财富、竞争、成就,如美国;阴柔社会崇尚关系融洽、为人谦恭、关心弱者和生活质量,如中国。中美在这一方面的文化差异势必会影响到两国的会计准则。如我国的《职工福利》准则主要规范企业向职业提供的各种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和其他额外福利,而美国的会计准则仅以职工退休金为规范对象,可见两者之差异,而这差异又与两国文化中对阳刚、阴柔各有倚重不无关系。因为中国文化偏好中庸之道,崇尚“和为贵”,注重通过温和方式协调职工与企业、职工与社会乃至职工相互之间的关系与矛盾,因此,即使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经济中,企业仍须向职工提供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福利,以缩小贫富差距,安定民心,促进社会稳定与发展。相反,美国社会偏好优胜劣汰,金钱至上,因此,企业除了向职工提供合理的薪资和退休金外,甚少再向职工提供其他福利,职工的社会保险和住房支出均由己出,企业不再负担,当然也就没有必要再做相应的会计规范了。

5.职业化水平低(Low Professionalism)

美国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就开始建立会计职业团体,致力于会计职业自身的有序发展,从而为美国会计始终保持较高的职业化水平和自我管制能力奠定了基础。如今,美国会计准则是由其民间会计职业团体自己制定的,大量的经济业务可以依赖其会计人员自身的职业判断来处理,这些均对其会计准则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与美国相比,我国会计的职业化水平明显偏低,无论是会计职业的自我管制能力,还是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均捉襟见肘,差距甚远,从而反过来只能遵循法律法规的要求和法定管理制。比如,我国会计界的职业管理是由财政部(即官方)来具体管理的,非民间的自律管理;我国的会计准则亦是由财政部来负责制定,而非民间制定,这些均与我国会计职业化水平较低直接相关。至于因我国会计职业化水平低而导致的我国会计准则内容与美国、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则俯拾皆是,如我国会计准则规定的收入计量只能采用总价法,美国既允许采用总价法,也允许采用净价法,国际会计准则只允许采用净价法。我国没有采用净价法的原因就是如果按净价法计量收入,则需依赖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事先对未来现金折扣、销售折让、销售退回等进行估计,比较复杂,依我国的会计职业水平难以达到这一点。再比如我国对承租人融资租赁资产和负债的计量中,直接以租赁付款额的原值入帐,没有考虑折现因素,而美国、国际会计准则则都规定要考虑折现因素,主张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入帐,产生这一差异原因亦同出一辙。

6.强调统一性(Uniformity)

如前所述,我国文化崇高集体主义,以集权的等级管理结构维系政经与人际关系,讲求“仁、礼、忠、孝”、“恭敬不如从命”,均体现我国文化是偏好整体的统一而非个体的灵活与主动。反映到制度或会计准则中,就是需求不同会计实务的统一和企业不同期间会计的一贯,较少给企业留下因地制宜进行会计处理的余地。我国会计改革前实行的统一会计制度即是这一文化现象的翻版;会计改革后,虽然希翼给企业会计人员以一定的灵活性,但在实践中却难以摆脱这一文化。比如《企业会计准则》在界定其适用范围时,就规定该准则“适用于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所有企业”,同时又规定“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一致,不得随意变更”等,都明显地留下了“大一统”中华文化特征的烙印。相对而言,美国的会计准则仅适用于股份公司,其他类型企业可参照进行会计处理,但不强制要求。对会计方法选择的一贯性也持灵活态度,美国在其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二辑 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中指出:“在会计期间,会计原则由此期至彼期的一贯,如果走得太远,会阻碍会计的。对于一种优选的会计方法,作一次变更,总是要牺性一贯性的,但是不作变更,会计就无从发展了”,它认为,只要符合成本 效益原则,就应允许实行会计变更。美国文化注意个性发展、注重个体的能动性与灵活性,由此可见一斑。

7.偏好稳健(Conservatism)

在一国会计文化中,会计人员偏好稳健还是乐观无疑会影响到会计业务的处理和会计准则的制定。那么,文化究竟具有稳健主义特征还是乐观主义特征?从亘古以来国人信奉的“有备无患”、“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等观念,到今日国人远高于他国的储蓄率,均从不同侧面反映出中国人偏好稳健而非乐观的文化特征。由此可以推论,在我国会计准则规范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报告和会计方法的选择时,理应体现稳健性原则,以与我国的文化特征相呼应。然而从我国各具体会计准则来看,尽管部分规范体现了稳健性原则(如固定资产允许采用加速折旧法,和开展费用于发生时一律计入期间费用等),但从整体上看,稳健性原则体现不足,甚至有不少会计处理方法有违稳健性原则,明显“乐观”。如我国对同类非货币性资产的交换不确认损失,收入确认的条件比国际会计准则来得宽泛,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不计提坏帐准备等。这说明我国会计准则在这方面受文化影响不大,反过来,主要是受、因素的影响所致。但我们认为,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的平稳发展和市场发育的日趋成熟,会计原则必将重现我国稳健主义的文化本色。

8.保密甚于透明 (Secrecy Over Transparency)

一般而言,美国文化被公认为是一个透明、开放、公开的典范,而中华文化则是一个含蓄、神秘、束缚较多的样本。这种文化差异,直接体现在中、美会计信息披露上的悬殊差异,即我国会计准则中要求披露的事项较少,而美国要求披露的事项多而且十分详细。比如我国收入准则要求在会计报表注中披露收入确认所采用的会计政策,而美国还要求披露正常和重复发生的收入数以及不正常的或偶尔发生的收入数;美国损益表中包括停止经营、会计政策变更的影响和会计估计变更的影响等项目,而我国损益表中则没有这些项目;再如美国除要求披露计入当期损益的研究和开发金额外,还要求披露有关研究和开发协议的信息(包括重复条款、每期发生的成本和盈利等),而我国对后者的披露就不作要求。

通过上述,我们可以看到我国文化传统的特点及其对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所产生的影响(当然上述观点还有待进一步的经验验证)。以下我们再利用会计文化观来对我国会计准则制定中所出现的一些原则问题略作剖析。

1.关于我国在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应用稳健性原则游移不定的问题

关于我国在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对稳健性原则应用的态度问题,近年来争论颇多,分歧较大,从纯文化传统的角度来讲,我国在制定会计准则时应该充分体现稳健性原则,而从当前我国政治、经济状况的角度来讲,我们又不具备普遍应用稳健性原则的充分条件(尤其是宏、微观经济条件),这两大因素交互作用,注定了我国在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中,对于稳健性原则的应用举棋不定,难作决断。具体到每一项经济业务上只能两相权衡,看孰重孰轻,再作结论。而在目前准则的实际制定过程中,往往受政治、经济因素的影响,甚至文化因素的影响,这也就决定了我国目前会计准则从总体上讲稳健不足的局面。

2.关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应用问题

实质重于形式,无论在美国还是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均将其作为重要的会计原则贯穿于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当中,而我国在《企业会计准则》中没有将它列为一项会计原则,在各具体会计准则中也很少见到这一原则被贯彻其中。对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态度,中外大相径庭,令人费解。我们认为,如果从文化的角度去探究其中的原因或许可以得到一些启示。众所周知,所谓实质重于形式,是指我们在处理经济业务时除了要看其形式外,更应注重其经济实质,换句话说,我们应该按照经济业务的实质而非法律形式来进行会计处理。很明显,采用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要赋予会计人员较大的自主性和能动性,要求会计人员具有较高的职业判断能力,要求为风险偏好型。而我国崇尚集体主义、集权程度较高(权距大)、规避不确定性意识较强、职业化水平低和重统一性、轻灵活性的文化特征使得应用实质重于形式的前提条件较难满足,因而会计人员只能或只求遵循经济业务的法律形式来进行会计处理。这可能便是我国轻禅实质重于形式会计原则的文化动因。

3.关于借鉴国际会计惯例与坚持中国特色的关系问题

篇8

关键词: 文化交往 文化差异 地理环境 社会历史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不同国家、民族人们的文化交往日益增加,这种趋势对我们增加对外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是件好事。但同时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我们接触的是来自陌生文化和地区,思维习惯、精神信仰和行为方式与我们全然不同的人,在与之交流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文化冲突现象。如果你有一个外国朋友夸奖你说:“You are so beautiful today.”你谦虚一下说:“Where,where.”那你的朋友一定会一头雾水。这种由于不了解双方文化背景造成的跨文化交际误解,简直不胜枚举。作为东西方文化的典型代表,中美两国的文化特征形成了鲜明对比。

一、中美文化的差异

1.中国文化

中国是一个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明古国。华夏民族上下五千年,长江、黄河孕育了灿烂辉煌的古老文明,形成了神秘而质朴的东方文化,形成了一个独一无二的文化体系,深深植根于儒家、道家等诸子百家的精神思想之中。中国古老文化涉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存在与意识的各个方面,至善至美,带有一种醇厚朴实的文化底蕴。中国文化的核心是天人浑然的世界观、自强不息的进取观、和谐统一的家庭观、天下大同的价值观和崇礼重德的伦理观,它的特点是内敛沉稳、平静温和。中国传统价值观强调一个人的价值体现为个人对社会的奉献,个人不仅要对自己负责,还要对社会和国家负责。就像顾炎武所说:“位卑未敢忘忧国。”中国人普遍强调集体主义,认为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个人仅是集体的一部分,服从服务于整体。中国传统文化大体以儒家文化为核心,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克己复礼,后来发展成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简言之,就是尊卑有别、长幼有序,特别当人与人交往时,必然受到他在社会中的地位和扮演的角色的制约,否则就是失礼,不被社会接受。中国文化代代相传,对现代人们的生活有着深远影响。例如,见面打招呼,晚辈见到长辈、下级见到上级时要主动,以表示尊重。与人交谈时,职位高或年长者常是谈话的主导方,另一方则要举止大方、谦卑有礼。

2.美国文化

与中国文化相比,历史相对较短的美国文化是一个受到英国、法国等众多文化影响的多元文化,其文化特性受到英国殖民文化的影响,还受到其他很多民族移民文化的影响,具有极强的包容性。美国社会是相对自由开放的社会,其国民有高度热忱,希望通过奋斗实现个人目标与价值,即“美国梦”的文化特征十分显著。此外,美国文化特性中还存在根深蒂固的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下的“个人主义”。个人主义是美国价值观念的核心,它的产生有其思想和现实来源,渗透到美国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个人主义的推崇和奉行,是美国文化的核心,也是其精华所在。当然,它对美国社会发展是有利的。美国人认为,人生而平等,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力。因此,在美国,不同辈分、不同职位的人没有差别。美国人的生活和思想领域都透漏着平等观念,他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娱乐、法律、政治等无不体现着平等思想,在日常生活中,各种关系无不受这种观念的制约。在美国文化中,人与人交往时较少生硬拘礼,熟人相见,不论身份、地位、年龄、资历等,一律以平等的“你好”或者握手表示问候。

二、中美文化存在差异的原因

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在形成初期都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换句话说,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繁衍、生息的客观条件,是历史文明发展的依托。不同地理环境塑造不同的地域文化,如气候、地理位置等自然环境给文化发展提供最初的可能框架。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产生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同时受到政治、经济等历史因素的影响,文化具有时代性、继承性和创新性。

中国文化起源于黄河、长江流域,是典型的农耕文明,其地理环境的封闭性和整体性与生产方式的固定性,决定了中国文化注重集体主义,而不提倡个人表现。其历史文化传统强调群体意识,注重互帮互助、相互扶持,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同时,中国是一个注重传统的社会,几千年来,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占统治地位,从始皇帝的大一统到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再到宋明理学,历代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秩序,需要利用伦理之说来教导人们忠于君主、谨守礼数,以巩固其政治根基,维持社会秩序。传统思想观念延续至今,被大家接受,形成了集体意识,规范着人们的道德行为。儒家文化的影响一直占据主导,儒家伦理讲究尊卑有别、长幼有序,这是造成中国文化中等级观念较强的最终原因。

美国文化则为临海的商业文化,古希腊、古罗马是这种文化的发源地。众多的岛屿、土地纵横交错,交通往来不便,整体性很难形成。所以强调充分发挥个人作用,类似于今天的美国文化注重个人主义,这种个人主义指个人的价值、个人的自由、个人的自主、个人的独立。美国深受基督教义的影响,有着强烈的自我中心意识,充分享受个人的权力与自由。美国文化从一开始就继承了欧洲古典文化,而这恰恰是西方思想的传统产物。最早追溯到英国议会向国王提出的权力请愿书,后来,法国思想家卢梭提出“天赋人权”的理论。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宣布:“一切人生来都是平等的。”美国文化强调平等,因而等级观念淡薄。

三、结语

历史告诉我们,一切文化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文化背景不同的人往,其中必然存在文化差异,有文化差异就会造成交际障碍。中西方两种文化的形成是一个多种文化相互斗争、融合、发展的过程。随着全球化发展,要了解西方社会,就必须熟悉西方文化,了解差异的根源,加强理解与包容,争取、共同发展。因此,了解中美文化的差异,不单单有助于中美文化交流,还有助于我们和世界,特别是西方国家的往来。文化交际帮助我们把本民族文化置于全球环境中,进行多方面对比,不但可以传播与弘扬优秀中华文化传统,而且可以学习一切先进文明成果,促进世界文化繁荣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小丹.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言语交际[M].黑龙江:黑龙江社会科学,2004.

[2]杨云.美国“个人主义文化”研究[M].重庆:重庆工学院学报,2008.

篇9

1.中国饮食文化特点。中国饮食文化由于受不同因素的影响,它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首先,它有明显的地域性。不同的区域形成了不同的饮食体系。最著名的是中国的菜系—鲁、川、粤、闽、苏、浙、徽。其次,它有着季节性。此外,它还具有药食结合的特点。中国人常常通过食疗的方法去预防和治疗疾病。最后中国的饮食还强调了审美的要求,例如用胡萝卜等雕刻出花朵、鸟等各种造型去修饰装点饭菜。总之,中国菜讲究色香味俱全。 

2.美国饮食文化特点。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它通过来自不同移民国家之间的历史、文化、宗教的碰撞形成了自己特别的饮食文化。与中国饮食文化相比,美国饮食文化最大的特点在于它更多地注重营养的搭配,而并不注重味觉的享受。例如美國人为了避免对食物的营养成分造成破坏,他们宁愿吃生食或者半熟食,而不愿意吃被加工过的食物。 

二、中美饮食文化差异 

1.饮食观念差异。中国人秉承着“泛食主义”,即他们认为吃不仅是为了保持健康也是为了追求美好的味觉享受。在许多情况下,中国人喜欢把许多事情与吃联系起来。例如见面打招呼常常问:“吃了吗”?结婚、晋升、搬家、过都会请吃饭。在中国人看来“吃”是表达喜怒哀乐最好的方法。而食物加工的五种主要方式,超过十种以上的刀工都体现了中国人追求美的饮食观。除了以上两种饮食观,在中国,集体主义的价值观也体现在饮食文化中,例如一盘菜上桌后,中国人会集体分享它。用餐结束后也会争抢着去付钱。 

美国人认为吃只是为了维持生命。因此他们有着理性的饮食观,即营养才是衡量饮食的标准,而不是饭菜是否美观。因此他们的很多菜不论怎么搭配,都基本只有一种加工方法,例如牛肉。这虽然死板,但是考虑到了营养和健康的食物搭配,它也是一种理性的饮食观。此外,个人主义是美国的主要价值观,它也体现在饮食文化上。在饭桌上,每个都会有自己的一份食物,而不是集体分一盘菜。餐后也常常采用AA制的方法付钱。 

2.饮食内容差异。中国人主要以素食为主,因为长期以来农业生产是中国人生活的主要部分。米饭和面食是他们主要的食物,蔬菜是常见的食物,肉食一般只有在庆祝节日或者生活水平较高的家庭才会出现。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饮食结构也在慢慢地变化。除了素食外,中国人也喜欢熟食和热食,因为他们认为这些食物比生食和冷食更加可口。对于一日三餐,中国人认为午饭最重要,因此午饭在一日三餐中最为丰盛。而对于晚饭他们则认为吃不吃都好。 

在美国人看来,素食仅仅可以填饱肚子,而真正有营养价值的是肉类。因此饮食结构以肉为主,许多菜的食材都来源于牛、羊、鸡、鱼等。几乎每年吃牛肉、喝牛奶,因此饮食内容十分单一。但是他们不喜欢吃动物的某些部分,例如皮、头、脚、肝脏等。 

3.赴宴礼仪差异。 

(1)赴宴时间。无论是正式还是非正式的宴请,中国人习惯于在晚于邀请时间的半小时内到达。主人并不视这为不礼貌,他们早有心理准备。因此这段时间内,他们会安排一些活动去消遣时间,增进感情。例如玩牌、喝茶、聊天。 

而在美国,各种各样的活动都必须准时到达。迟到被视为极其不礼貌的行为。特别是正式的宴会。客人应该准时或者不超过规定时间的十分钟内到达。如果不能到,要提前表示抱歉并说明原因。 

(2)座位安排。中国人喜欢用圆桌进餐。年长和尊贵的客人要坐上座,另一些客人依次而坐。主人应该面朝门并且挨着上座的人。然而,曾经的中国是一个封建社会,因此在过去的传统的中,进餐时妇女不可以上桌,尽管有位置她们也必须坐在最不显眼的地方。但现在社会开放了,女人们的地位大大提升,她们不仅要出席而且会优先上座。 

在美国,男主人和男客人依次坐在餐桌的两边,女主人和女客人依次坐在男主人和男客人右边。当没有贵客时候,女人和老人优先。就餐前,男人应该主动为女人拉出椅子。但是大型的宴会上,客人们可以随意在地上走动、碰杯,座位也可以随意选择便于更好的交流。 

(3)餐具。在中国典型的餐具是筷子,它与中国传统的和谐思想相一致。在使用筷子时需要注意不能将它插在米饭或者面食中,因为这类似于古代祭祀祖先。除了筷子外,碗、盘子、牙签也是常见的餐具。碗用来盛放主食。盘子的大小不一,其用法也不一。大盘子是用来放主菜,每个人还会有个小碟子,可以用来让人们放从大盘子中夹来的菜。 

然而,美国人常用的餐具是刀和叉。这与他们肉食性的饮食结构有关。在开饭前,刀叉应该按照左叉右刀的顺序摆放在盘子两侧。进餐时,左手拿叉右手拿刀。如果在进餐过程中想要停下来,应该刀叉交叉摆放,刀尖朝向自己。用餐完,叉子的背面朝上。此外,汤匙和甜匙还有各种各样的酒杯也是必不可少的。 

三、结语 

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饮食,他们都有深厚的文化和社会根基。通过分析中美饮食文化的差异,可以发现问题并取长补短。现在,中国的饮食越来越强调食物的营养搭配和烹调的合理。而美国的饮食也越来越注重对色香味的追求。随着中美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两国的饮文化将产生新的特点并出现新的改变。但是每个人始终都应该有着辩证的观点去理解文化、吸收精华,使两国的饮食文化更好地发展和传播。 

篇10

关键词:中美商务谈判;文化差异;谈判风格

今天,中国经济与世界的融合越来越密切, 对外贸易往来愈加频繁。中美两国的商务往来尤为如此,贸易数额与日俱增。由于来自两种不同文化背景的谈判者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因而也就决定了不同的谈判风格。有时谈判双方虽然都抱有诚意, 但最终还是不能取得任何积极的结果。因此,在中美商务谈判中了解彼此不同的文化,熟悉商业活动的文化差异是非常重要的。有关中美文化差异对于谈判风格的影响的论述很多,其中多数文章停留于对文化差异表象的探讨上,而没能够对产生这种差异的根源做出分析说明。笔者认为对中美商务谈判差异的文化渊源的探讨将有助于中方谈判者更好的了解自己,也能从客观的角度了解对方,从而尽可能避免因为文化差异而导致的冲突,促进双方贸易往来双方,实现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一、对文化的理解

文化是由人们的显型和隐型的行为组成,是人们群体行为规则的综合体。被称做“文化实体”的世界观、价值观等是文化的基石。荷兰从事跨文化研究的专家Greet Hofsted(1991)曾形象地说文化是“mental software”和“the collective programming”。正是他这种“心灵软件”、“集体程序”使得每个人都成为自己文化氛围熏陶下的产物。对文化差异缺乏敏感的人用自己的文化模式作为依据来评价另一种文化中人们的行动、观点、风俗, 往往会导致文化冲突。跨文化研究中,价值观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它是个人或群体通过文化交际构成的模式,是最深层的文化(Michael Prosser,1978)。作为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价值观是跨文化交际的核心。为了确定文化的核心价值,Walker, D. E. and walker T.(2000)概括归纳出了文化的十个主要方面。本文将从其中三个核心的方面来解析文化差异对商务谈判策略的差异、商务谈判决策的差异和商务谈判目标差异的影响:一是思维方式:线性思维和综合性思维(Thinking:linear and systemic);二是权利差距:高权力差距型文化和低权力差距型文化(Power distance:high power distance and low power distance);三是个人主义:个人主义文化和集体主义文化(Inpidualism:inpidualistic and collectivist)。通过对两种不同文化差异的探究,揭示出中美商务谈判过程中的文化碰撞和冲突的深层因素,以便于我们更好地处理跨文化谈判中的各种情况。

二、中美商务谈判风格差异的比较

(一)谈判策略的差异

中美商务谈判中,中方代表首先就有关合同双方所共同遵守的总体性原则和共同利益展开讨论。中方谈判者认为总的原则是解决其他问题的出发点。只有当总的原则确定下来,才有可能就合同的具体细节问题进行谈判。这种“先谈原则, 后谈细节”的谈判策略是中国的谈判方式最明显的特征之一。美国人认为世界是由事实而非概念构成的,所以他们不会过于相信纯理性的东西。谈判过程中他们重具体胜于整体,谈判一开始就直奔正题讨论具体款项。他们认为总体原则可有可无,只有实实在在的具体问题才能使谈判得到进展。

谈判策略的差异反映了两个民族思维方式的不同。人类思维的两种基本形式是综合性思维和线性思维。中国人重视综合性思维方式,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西周初期的《易经》提出了有机整体的初步图式,为中国传统综合性思维方式奠定了基础。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和道家进一步发展了综合性思维模式。儒家把自然人性化,道家把人性自然化,都把人和自然看作是相互连通的整体。后历经两汉的宇宙论、魏晋玄学、隋唐佛教的本体论和宋明理学体系,综合性思维渐已成为中国人的思维特征之一。受其影响,中国人倾向于从总体上观察事物的特征,即将宇宙视为一个整体,从全局观点进行综合研究。虽然中国人也习惯于把事物分成对立的两个方面,但这两个对立面被看成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谈判中,中方代表凡事从整体到局部,由大到小,从笼统到具体,“先谈原则,后谈细节”。

美国人倾向于线性思维方式。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和其哲学思想密切相关。西方哲学对世界的构成问题是从元素论起步的。水、火和空气等多曾被视为宇宙的构成物。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提出了原子论后,伊壁鸠鲁和卢克来修对此进一步完善,建立了西方古代宇宙观的中心学说。原子论学说体现了古希腊哲学对元素、结构和形式分析的注重,是其线性思维方法的体现。15世纪下半叶后,以孤立、静止和片面的观点考察和分析事物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占了主导地位。此后,笛卡儿明确把主体与客体对立起来,把“主客二分”作为哲学的主导原则开创了西方近代哲学。线性思维方式对西方社会有着深远而广泛的影响。因此,注重事物的分析解剖和个体研究的线性思维方式也就成了是美国人思维的特征之一。由于受线性思维方式的影响,重视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重具体胜过整体,因此,美国人往往对具体细节给予极大的关注。他们讲究实际,一开始就急于讨论具体款项,他们认为合同是一套完整的、应被遵守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条款。

(二)谈判决策的差异

中国人决策通常是集体协商的结果,一般说来避免个人作出决定。中国的谈判小组在谈判之前、谈判当中以及谈判之后通常都要一再交换意见以协调整个小组的行动。当对方的提议超出中方代表的权限范围时他们还要请示上级,需要报请上级领导同意或集体讨论。在美国,个人完全可以代表公司做出决策,美方派出的谈判代表通常有足够的权力,他们可以在授权的范围内直接对谈判的议题做出决策。

不同决策机制的形成有其各自不同的原因。中国文化属于高权力差距型文化(high power distance),即人与人之间由于阅历、职位、文化水平等方面的不同形成了上下级式的纵向关系。人们比较看重地位的差别以及自己在上下级关系中所处的地位,这种纵向的上下级关系时刻影响着个人的言行举止。中国文化着眼于伦理本位,深受儒家思想的浸染。中国半封闭的大陆性地理环境和小农经济为儒家思想滋生和成长造就了丰沃的土壤。这是因为农业文明对土地的依赖加强了个人对家族的依赖,使得血缘关系进一步巩固。而建立于血缘关系之上的集体(家族)是一种立体状的等级结构。其中,父对子,长对幼有着绝对的支配权,在他们之间不存在所谓的平等。具有先验性和等级性的血缘是一种任何人都无法改变也无法摆脱和超越的。建立于血缘宗法关系基础之上的儒家学说的中心在于伦常治道,在于确立和论证君臣之义、父子之亲、夫妇之别、长幼之序、朋友之信。孔子思想的影响加强了社会等级制度,在中国纵向的上下级关系始终有某种程度的盛行, 并影响着个人的言行举止。总的说来中国人也接受了在社会生活包括商务谈判中缺乏自主权或自主权不高的情形。中方谈判组成员只能在自己的权限内行事,最后的决定通常由未参加谈判的上级做出。

美国文化属于低权力差距型文化(low power distance)。在美国受平等观念的影响,人际 关系一般是呈横向状态的,交流的双方是平等的。谈判人员之间是业务横向 (平等) 关系。他们不拘礼节, 平等相待, 对正统的商务礼仪、客套、座次等关注较少。美国文化中的平等观念深深扎根于西方文明。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根基。古希腊商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人类最古老的商业文明,伴随着商业经济的发展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人际关系迅速解体而为新型的利益关系“契约”所取代。契约关系的建立意味在此关系中人人平等,因为契约只有在平等的基础上建立起来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才能真正保护商业经济的正常秩序,从而使商业真正按照经济规律运转。同时,随着建立在平等和契约基础上的古希腊民主制的城邦制国家的确立,服从权威被公民民主政治所代替。社会组织的变化标志着社会组织结构不再以等级身份为核心,而是人人平等。1776年美国政府颁布的“独立宣言”开宗明义,把“自由”、“生存”和“追求幸福”视为人与生俱来的人人平等享有的三大权利,人人平等的内容以法律的形式得到体现。由于人人平等,加上又有各种法律肯定和保障每个人的合法的权益,造就了美国人的强烈而突出的个体意识。所以在美国文化中人们以个人自我的实现视为人生的第一要则,形成了追求人生意义的价值张力,他们崇尚自由、平等、竞争。谈判时美方突出个人的作用,往往会指定某个人全权负责谈判,有其负责制定必要的决策和完成必要的任务,同时行使其相应的权利,在其职权范围内自行做出决策。

(三)谈判目标的差异

中方谈判者特别重视长期友好的商业关系的建立。对他们来说,谈判的过程就是建立人际关系的过程,谈判目的更多的是为建立和发展一种长期的合作关系,签订的合同代表着长期互利合作的开始。如果谈判中双方没能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 交易常会以失败而告终。美国人则认为谈判的终极目的是签定合同实现经济益。对于美方来说,合同的签订是谈判的首要和根本的任务,是其个人价值利益的体现。他们把每个合同的签定看作是一个单独的行为过程。不像中国人那样重视友好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他们更注重于实际价值的实现。

中国文化的集体取向和西方文化的个人主义的差异是理解中美双方谈判目标差异的关键。中国文化是典型的集体主义文化(collectivist culture)。中国文化的集体取向与儒家学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儒家思想以“仁”和“礼”为中心。“仁”指人心,它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仁”是二人,从人从二。其目的是讲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从而达到和合。要达到“仁”,一个人必须把自己纳入集体之中,和集体溶为一体。“礼”是行为的尺子,是人们社会行为的规范,人的视听言行都要符合礼的要求,从而使社会达到和合,达到“仁”。受集体取向文化的影响,中国人相互依赖,相互合作,“关系”至关重要,人们相互依赖达到几乎万事必须凭“关系”的地步。因此,中美谈判中,中方对“关系”的培养的要求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事。

美国属于典型的个人主义文化(inpidualistic culture),个人主义是美国文化的核心。美国的个人主义与其宗教信仰有着密切联系。西方的基督教所崇尚的是个体,基督徒主张为了个体而牺牲“类”。在基督教的教义里,每个人都是单独地、直接地面对上帝。通过持之以恒的个人灵魂深处追求与奋斗而获得新生的理论是基督教教义的核心,是个人主义的思想源泉(朱永涛, 2002)。在美国,个人主义是从欧洲移民踏上北美大陆的第一天起就开始的。新教主义是个人主义的历史根源。而后的美国革命、西进运动、工业革命及多次的移民浪潮加强了这种个人主义的传统。可以说,无论美国历史还是当代美国社会,个人主义体现在美国生活的各个方面。尽管也存在着个体对群体的依赖和认同,但这是处于自己的选择,是有自己个人的意志决定的,而且是以自己个体的目的和利益为前提的。所以在中美商务谈判中,美国谈判者更注重追求实际的内容,签定合同实现个人的利益和价值目标。

三、提高跨文化意识

中美商务谈判中的冲突和矛盾的存在,多是文化差异惹的祸。要想成功地进行跨文化商务谈判,中方代表首先要学会观察异国文化,善于与自己的文化对比,学会鉴别、了解、接受、尊重对方的文化。随时准备以两种不同的文化波段进行交流、切磋。逐步提高自己的跨文化意识。其次,要拚弃民族中心主义(ethnocentrism),尊重异国文化和传统风俗。商务谈判中切记妄加评论对方的文化准则, 接受并尊重他们的道德规范和风俗习惯。每种文化都有其与众不同的特色,存在就有其合理性,接受他们。同时也要避免文化接触中的刻板印象(stereotype)。我们谈论两种文化的差异是就整体的倾向而论,是其共性的特点,而非一概而论。个性的差异必然存在,不可忽视。刻板印象使得人们不能客观地观察另一文化,失去应有的敏感,不利与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了解对方文化, 尊重文化差异,学会宽容, 并寻求容纳的方式和手段,是促进中美商务谈判顺利进行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Hofstede, G. Culture's Consequences [M].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1980.

[2]Hofstede, G. Cultures and Organizations: Software of Mind [M]. McGraw-Hill., 1991.

[3]Prosser, M. The Cultural Dialogue: An Introduction to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M]. Houghton Mifflin Co., 1978.

[4]Walker, D.E. and walker, T. Doing Business internationally: the Guide to Cross-cultural Success [M].(2nd ed.) McGraw-Hill., 2000.

[5]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6]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7]刘承华.文化与人格[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3.

[8]连淑能.论中西思维方式[J].北京: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