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工程技术范文

时间:2023-04-19 08:30: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工程技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工程技术

篇1

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是三本也有专科。

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创办于2002年8月,学院主体校区位于武汉市武昌南湖,校园毗邻湖北工业大学,可共享湖北工业大学的师资及教学资源。

该校是由湖北工业大学申办、按新机制运行、以本科和高职高专教育为主的高等学校,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

按照硬件上台阶、软件上水平、管理讲科学、发展创特色的办学思路,学院注重建设,形成优良的办学条件和学习环境。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关键词应用技术大学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课程体系 构建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名称,源于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专业代码(080302),归属机械类。作为机械工程的二级学科,其专业范围涵盖了原金属材料及热处理、铸造、锻压、焊接工艺及设备等专业,专业口径得以拓宽。由于专业适应面较广,得到了现今社会的广泛认可。许多理工科院校均开设了这个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既有按专业大类培养的,也有分专业方向培养的,专业方向大致落实在焊接成型及控制、铸造成型及控制、压力加工及控制、模具设计与制造等4个方面。我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专业方向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在应用技术大学的转型过程中,如何构建与之相适应的专业课程体系,切实保障人才培养目标,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1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2013年6月28日,为切实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在国家教育部的指导下,由35所将应用技术大学类型为办学定位的地方本科院校在天津发起成立了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自此,建设中国应用技术大学的转型工作正式启动。那么,我们首先应该明确应用技术大学的定位和社会责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ISCED)将教育分为7个层次,其中,中等教育后可分类为就业预备班(ISCED4)、普通高等教育(ISCED5)及博士研究生教育(ISCED6)。普通高等教育(含大专、本科和硕士研究生教育)又被分为理论型(5A)和实用型(5B),实用型高等教育主要培养面向职业岗位需求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理论型院校则根据按学科分设专业和按行业分设专业的不同,分为研究型和应用型两种不同类别的高等院校,研究型院校主要培养研究型人才,应用型院校主要培养科技型人才。如图1所示。

从图1的ISCED5分类中可以较清晰地看出,我们国家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5B的教育职能基本上是由高职高专院校承担,5A的教育职能则由各类本科院校承担,包括地方本科院校,甚至含一批新建的地方本科院校。然而,由于地方本科院校存在着办学主体、规模、内涵建设水平等诸多差别,使得一些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和发展方向出现模糊。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战略,结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应用技术大学的责任应该归属于ISCED5B和ISCED5A-2的教育职能。既肩负着高职高专学历教育延伸的历史使命,要培B高素质高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同时,从人的可持续发展角度考虑,应用技术大学较宽泛的应用性知识教学,又为学生发展成面向行业的工程师型人才打下了基础。

2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思路

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应该首先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研究型院校中,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大致确定为:培养具备材料科学与工程的理论基础、材料成型加工及其控制工程、模具设计制造等专业知识,能在机械、模具、材料成型加工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应用开发、工艺与设备的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作为应用技术大学,相对于上述人才培养目标,我们在科学研究方面可以适当降低要求,而在实际应用能力和专业岗位工作能力方面,应有较高的要求。由此不妨拟定如下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具备材料科学与工程一定的理论基础,具备材料成型加工及其控制工程、模具设计制造等专业知识,能在机械、模具、材料成型加工等领域从事应用技术开发、工艺与设备设计及维护、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如果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准确的,我们的专业课程体系就应该围绕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大致思路如下。

2.1理论知识够用为度

学科体系下专业课程体系的课程顺序通常按“知识应用模式”来安排,所谓“知识应用模式”通常按照基础理论到应用理论再到应用的顺序对课程进行排序,底部是基础理论课,中间是专业基础课,顶部是专业方向课,形成一个封闭的顺三角形。为了培养研究型和科技型人才,课程体系非常强调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的系统性,以便夯实基础。

应用技术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实用型为主,从实用型角度而言,专业课程体系建构可借鉴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按职业工作逻辑来设置。强调学科知识学习内容的选择性和学科知识学习面的逐步拓展性。只不过在学科知识的选择上要比普通高等职业教育宽泛和适度深入。无论是公共基础课还是专业基础课,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度。

2.2主干课程优化设置

应用技术大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应以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角度来设置。与学科体系下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有所区别。从理念上讲,学科体系下的课程体系会将一些主要的学科基础课、甚至公共基础课作为主干课程,而应用技术大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应该强调主要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

2.3实践教学增加比重

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有利于学生素养的提高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环节应与研究型或科技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环节不同。在研究型或科技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有些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过程强调的是认知实践,但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强调的是基本掌握。掌握和认知是不同的概念。因此,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模具设计与制造方向)专业要实现人才的培养目标,有必要增加有关实践教学比重。

2.4通识教育贯穿始终

通识教育塑造文明人和社会人,决定人类社会的文明程度。不管大学培养什么个性特征的人才,都必须首先具备人的特质,具备文明人和社会人的共性特征。应用技术大学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摇篮,自然也必须是文明人和社会人,这也是“高素质”的前提。正如有一种观点认为:通识教育实际上是素质教育最有效的实现方式。

通识教育可以通过开设通识教育课程实施。通识教育课程有通用工具类、通用方法类及艺术、文化、社科类等通识教育课程。就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本科专业而言,可安排“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工程数学”、“科技文献检索”等通识教育工具类和方法类课程作为必修课;而将艺术、文化、社科类通识教育课程作为选修课,需要强调的是:通识教育课程的选修课不可不选,只是任选。

3构建综合科技教学环境

综合科技教学环境的概念,源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NYP)林靖东先生,林靖东先生也是最早提出教学工厂这一职教理念的先导者。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在“教学工厂”和“基于工作过程教学”的概念基础上,本世纪初,他又开始致力于构建综合科技教W环境用于实用型教学领域。应用技术大学肩负着完善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历史重任,学校的办学方向在很大程度上是现有普通高职院校学历教育的延伸。在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教学过程中已经比较成熟的“教学工厂”、“工学交替”、“工学结合”、“半工半读”、“项目导入”、“案例教学”、“基于工作过程教学”等教学模式或教学方法,在应用技术大学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仍不失为可以选择性借鉴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同时,由于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方向)涉及多个学科、多种技术。如工程材料、机械制造、模具设计、自动控制等等。在专业课程或项目教学过程中构建适合多元化科技教学的综合科技教学环境,无疑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篇3

(一)两分法

信息工程大学作为“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院校”一直走在教学改革的前沿,于2006年9月开始采用分级教学。最初采用的是两级分法,即高级班(40%)和普通班(60%)两个级别。高级班和普通班分好之后,四学期学员原则上不再流动。后来有些问题逐渐凸显,我们发现该模式的分级标准略显简单:教学目标等级区分不明显,无明确要求、规定或对照参考标准;普通班学习好的学生很少有机会升到高级班,高级班程度较差的学生也不会降到普通班,这样下来很多学生就产生了懈怠情绪,缺乏学习英语的动力和积极性。

(二)三分法

2012年9月我校开始采用了三分法模式,即按照学生的英语成绩由高到低分成三个级别教学且三个级别的学生可以流动进行升降级,这三个级别分别是高级班(30%)、普通班(60%)和基础提高班(10%)。学生人数的比例是两头小、中间大。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为什么增加了基础提高班:我校是一所综合性军事院校,学生来自五湖四海,英语水平差别巨大。有一小部分战士学员以及少数的来自边疆的少数民族学员,他们英语基础非常差,有的甚至只有初中水平。针对这部分学员,我们划出了基础提高班,采用不同的培养模式、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三)四分法

“因材施教”的另外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培优、培养精英人才。对于一小部分英语能力特别突出或有志于在英语上持续发展的学生,应该在后续课程中进一步培养。而我校之前的分级模式对英语特长生和尖子生的特殊培养还不够,还没有形成完善的模式,因此2013年3月在12级试点实践了“四分法”,即在以前“三分法”的基础上增加了“精英班”,所占比例为5%。“四分法”具体实施如下:我校的本科学员在入学时即进行统一、科学、正规的英语综合能力测试(包括笔试和口试),测试借鉴CET、PETS、托福、雅思、托业等国内外权威考试的题型和难度划分,以学员入校时实际的听、说、读、写、译各方面的综合水平作为教学分级的主要依据。层级的划分借鉴《欧洲标准》中对语言实际运用能力三等、共六个级别的界定(参考:《欧洲语言教学与评估框架性共同标准》[5])。打乱学员队的界限,以学员的入学笔试成绩(占70%)和英语高考成绩(占30%)作为分级的参考指标。选取成绩排名在年级后10%的学员编入A级班(基础班);选取成绩排名在年级前40%的学员进行一对一口语测试,根据学员的口语水平,选取排名在年级前30%的学员,再参考其高考理科成绩,最终选取排名在年级前5%的学员编入C级班(精英班);余下排名在年级前25%的学员编入B2级班(高级班);最后将其余学员编入B1级班(普通班)(占总人数的60%)。在编班的过程中,为便于实施分级小班个性化教学,应考虑学员的个人兴趣以及专业,各班人数应限定在40人以下,其中C班15人左右。经过实践,我们发现“四级”分级教学模式适合我校校情,更为科学合理,更有利于在各个层级的分班教学中实现因材施教,进一步优化了综合教学效益,尤其是那些程度较好的学员,他们有更多的学习机会和更大的发展空间,有更多的时间培养综合英语能力和学习军事英语知识。

二、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问题

“四分法“分级教学提高了我校大学英语教学效益,使资源和人才都得到最大程度的优化和提升,但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很多方面有待完善,最突出的问题是如何科学合理地测试和进行成绩评定?以什么作为对照参考标准来给学生分级并且让四个层级的学生自然升降级?升降级后如何调整学员的心理?怎么更客观地进行分级,让升降级更符合学员的实际情况?

(二)建议

篇4

查询时间

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成绩查询将于2月3日开始陆续公布。其中已确定2月3日公布成绩的省份有:湖北、黑龙江、江苏等。

其他省份研招初试成绩的公布时间,请关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和招生单位通知。

查询入口

研招网(微信号:chsiyz)和研招网资讯(微信号:chsiky)两个公众号也会及时推送相关消息。

(1)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yz.chsi.com.cn/apply/cjcx/),考生输入名字;证件号码;准考证号;在选择报考省市及院校,最后点击查询即可获取2018考研成绩信息。

点击进入: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yz.chsi.com.cn/apply/cjcx/

(2)进入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考研成绩查询网址:lntu.edu.cn/

点击进入: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研究生招生网:lntu.edu.cn/

为及时获取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考研成绩查询入口变化,请广大考生密切关注

更多需要关注的考研成绩查询信息:

篇5

1.甲乙两个水管单独开,注满一池水,分别需要20小时,16小时.丙水管单独开,排一池水要10小时,若水池没水,同时打开甲乙两水管,5小时后,再打开排水管丙,问水池注满还是要多少小时?

解:

1/20+1/16=9/80表示甲乙的工作效率

9/80×5=45/80表示5小时后进水量

1-45/80=35/80表示还要的进水量

35/80÷(9/80-1/10)=35表示还要35小时注满

答:5小时后还要35小时就能将水池注满。

2.修一条水渠,单独修,甲队需要20天完成,乙队需要30天完成。如果两队合作,由于彼此施工有影响,他们的工作效率就要降低,甲队的工作效率是原来的五分之四,乙队工作效率只有原来的十分之九。现在计划16天修完这条水渠,且要求两队合作的天数尽可能少,那么两队要合作几天?

解:由题意得,甲的工效为1/20,乙的工效为1/30,甲乙的合作工效为1/20*4/5+1/30*9/10=7/100,可知甲乙合作工效>甲的工效>乙的工效。

又因为,要求“两队合作的天数尽可能少”,所以应该让做的快的甲多做,16天内实在来不及的才应该让甲乙合作完成。只有这样才能“两队合作的天数尽可能少”。

设合作时间为x天,则甲独做时间为(16-x)天

1/20*(16-x)+7/100*x=1

x=10

答:甲乙最短合作10天

3.一件工作,甲、乙合做需4小时完成,乙、丙合做需5小时完成。现在先请甲、丙合做2小时后,余下的乙还需做6小时完成。乙单独做完这件工作要多少小时?

解:

由题意知,1/4表示甲乙合作1小时的工作量,1/5表示乙丙合作1小时的工作量

(1/4+1/5)×2=9/10表示甲做了2小时、乙做了4小时、丙做了2小时的工作量。

根据“甲、丙合做2小时后,余下的乙还需做6小时完成”可知甲做2小时、乙做6小时、丙做2小时一共的工作量为1。

所以1-9/10=1/10表示乙做6-4=2小时的工作量。

1/10÷2=1/20表示乙的工作效率。

1÷1/20=20小时表示乙单独完成需要20小时。

答:乙单独完成需要20小时。

4.一项工程,第一天甲做,第二天乙做,第三天甲做,第四天乙做,这样交替轮流做,那么恰好用整数天完工;如果第一天乙做,第二天甲做,第三天乙做,第四天甲做,这样交替轮流做,那么完工时间要比前一种多半天。已知乙单独做这项工程需17天完成,甲单独做这项工程要多少天完成?

解:由题意可知

1/甲+1/乙+1/甲+1/乙+……+1/甲=1

1/乙+1/甲+1/乙+1/甲+……+1/乙+1/甲×0.5=1

(1/甲表示甲的工作效率、1/乙表示乙的工作效率,最后结束必须如上所示,否则第二种做法就不比第一种多0.5天)

1/甲=1/乙+1/甲×0.5(因为前面的工作量都相等)

得到1/甲=1/乙×2

又因为1/乙=1/17

所以1/甲=2/17,甲等于17÷2=8.5天

5.师徒俩人加工同样多的零件。当师傅完成了1/2时,徒弟完成了120个。当师傅完成了任务时,徒弟完成了4/5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

答案为300个

120÷(4/5÷2)=300个

可以这样想:师傅第一次完成了1/2,第二次也是1/2,两次一共全部完工,那么徒弟第二次后共完成了4/5,可以推算出第一次完成了4/5的一半是2/5,刚好是120个。

6.一批树苗,如果分给男女生栽,平均每人栽6棵;如果单份给女生栽,平均每人栽10棵。单份给男生栽,平均每人栽几棵?

答案是15棵

算式:1÷(1/6-1/10)=15棵

7.一个池上装有3根水管。甲管为进水管,乙管为出水管,20分钟可将满池水放完,丙管也是出水管,30分钟可将满池水放完。现在先打开甲管,当水池水刚溢出时,打开乙,丙两管用了18分钟放完,当打开甲管注满水是,再打开乙管,而不开丙管,多少分钟将水放完?

答案45分钟。

1÷(1/20+1/30)=12 表示乙丙合作将满池水放完需要的分钟数。

1/12*(18-12)=1/12*6=1/2 表示乙丙合作将漫池水放完后,还多放了6分钟的水,也就是甲18分钟进的水。

1/2÷18=1/36 表示甲每分钟进水

最后就是1÷(1/20-1/36)=45分钟。

8.某工程队需要在规定日期内完成,若由甲队去做,恰好如期完成,若乙队去做,要超过规定日期三天完成,若先由甲乙合作二天,再由乙队单独做,恰好如期完成,问规定日期为几天?

答案为6天

解:

由“若乙队去做,要超过规定日期三天完成,若先由甲乙合作二天,再由乙队单独做,恰好如期完成,”可知:乙做3天的工作量=甲2天的工作量

即:甲乙的工作效率比是3:2

甲、乙分别做全部的的工作时间比是2:3

时间比的差是1份

实际时间的差是3天

所以3÷(3-2)×2=6天,就是甲的时间,也就是规定日期

方程方法:

[1/x+1/(x+2)]×2+1/(x+2)×(x-2)=1

解得x=6

9.两根同样长的蜡烛,点完一根粗蜡烛要2小时,而点完一根细蜡烛要1小时,一天晚上停电,小芳同时点燃了这两根蜡烛看书,若干分钟后来电了,小芳将两支蜡烛同时熄灭,发现粗蜡烛的长是细蜡烛的2倍,问:停电多少分钟?

答案为40分钟。

解:设停电了x分钟

根据题意列方程

篇6

2016年小升初数学工程问题练习题及答案

1.甲乙两个水管单独开,注满一池水,分别需要20小时,16小时.丙水管单独开,排一池水要10小时,若水池没水,同时打开甲乙两水管,5小时后,再打开排水管丙,问水池注满还是要多少小时?

解:

1/20+1/16=9/80表示甲乙的工作效率

9/80×5=45/80表示5小时后进水量

1-45/80=35/80表示还要的进水量

35/80÷(9/80-1/10)=35表示还要35小时注满

答:5小时后还要35小时就能将水池注满。

2.修一条水渠,单独修,甲队需要20天完成,乙队需要30天完成。如果两队合作,由于彼此施工有影响,他们的工作效率就要降低,甲队的工作效率是原来的五分之四,乙队工作效率只有原来的十分之九。现在计划16天修完这条水渠,且要求两队合作的天数尽可能少,那么两队要合作几天?

解:由题意得,甲的工效为1/20,乙的工效为1/30,甲乙的合作工效为1/20*4/5+1/30*9/10=7/100,可知甲乙合作工效>甲的工效>乙的工效。

又因为,要求“两队合作的天数尽可能少”,所以应该让做的快的甲多做,16天内实在来不及的才应该让甲乙合作完成。只有这样才能“两队合作的天数尽可能少”。

设合作时间为x天,则甲独做时间为(16-x)天

1/20*(16-x)+7/100*x=1

x=10

答:甲乙最短合作10天

3.一件工作,甲、乙合做需4小时完成,乙、丙合做需5小时完成。现在先请甲、丙合做2小时后,余下的乙还需做6小时完成。乙单独做完这件工作要多少小时?

解:

由题意知,1/4表示甲乙合作1小时的工作量,1/5表示乙丙合作1小时的工作量

(1/4+1/5)×2=9/10表示甲做了2小时、乙做了4小时、丙做了2小时的工作量。

根据“甲、丙合做2小时后,余下的乙还需做6小时完成”可知甲做2小时、乙做6小时、丙做2小时一共的工作量为1。

所以1-9/10=1/10表示乙做6-4=2小时的工作量。

1/10÷2=1/20表示乙的工作效率。

1÷1/20=20小时表示乙单独完成需要20小时。

答:乙单独完成需要20小时。

4.一项工程,第一天甲做,第二天乙做,第三天甲做,第四天乙做,这样交替轮流做,那么恰好用整数天完工;如果第一天乙做,第二天甲做,第三天乙做,第四天甲做,这样交替轮流做,那么完工时间要比前一种多半天。已知乙单独做这项工程需17天完成,甲单独做这项工程要多少天完成?

解:由题意可知

1/甲+1/乙+1/甲+1/乙+……+1/甲=1

1/乙+1/甲+1/乙+1/甲+……+1/乙+1/甲×0.5=1

(1/甲表示甲的工作效率、1/乙表示乙的工作效率,最后结束必须如上所示,否则第二种做法就不比第一种多0.5天)

1/甲=1/乙+1/甲×0.5(因为前面的工作量都相等)

得到1/甲=1/乙×2

又因为1/乙=1/17

所以1/甲=2/17,甲等于17÷2=8.5天

5.师徒俩人加工同样多的零件。当师傅完成了1/2时,徒弟完成了120个。当师傅完成了任务时,徒弟完成了4/5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

答案为300个

120÷(4/5÷2)=300个

可以这样想:师傅第一次完成了1/2,第二次也是1/2,两次一共全部完工,那么徒弟第二次后共完成了4/5,可以推算出第一次完成了4/5的一半是2/5,刚好是120个。

6.一批树苗,如果分给男女生栽,平均每人栽6棵;如果单份给女生栽,平均每人栽10棵。单份给男生栽,平均每人栽几棵?

答案是15棵

算式:1÷(1/6-1/10)=15棵

7.一个池上装有3根水管。甲管为进水管,乙管为出水管,20分钟可将满池水放完,丙管也是出水管,30分钟可将满池水放完。现在先打开甲管,当水池水刚溢出时,打开乙,丙两管用了18分钟放完,当打开甲管注满水是,再打开乙管,而不开丙管,多少分钟将水放完?

答案45分钟。

1÷(1/20+1/30)=12 表示乙丙合作将满池水放完需要的分钟数。

1/12*(18-12)=1/12*6=1/2 表示乙丙合作将漫池水放完后,还多放了6分钟的水,也就是甲18分钟进的水。

1/2÷18=1/36 表示甲每分钟进水

最后就是1÷(1/20-1/36)=45分钟。

8.某工程队需要在规定日期内完成,若由甲队去做,恰好如期完成,若乙队去做,要超过规定日期三天完成,若先由甲乙合作二天,再由乙队单独做,恰好如期完成,问规定日期为几天?

答案为6天

解:

由“若乙队去做,要超过规定日期三天完成,若先由甲乙合作二天,再由乙队单独做,恰好如期完成,”可知:乙做3天的工作量=甲2天的工作量

即:甲乙的工作效率比是3:2

甲、乙分别做全部的的工作时间比是2:3

时间比的差是1份

实际时间的差是3天

所以3÷(3-2)×2=6天,就是甲的时间,也就是规定日期

方程方法:

[1/x+1/(x+2)]×2+1/(x+2)×(x-2)=1

解得x=6

9.两根同样长的蜡烛,点完一根粗蜡烛要2小时,而点完一根细蜡烛要1小时,一天晚上停电,小芳同时点燃了这两根蜡烛看书,若干分钟后来电了,小芳将两支蜡烛同时熄灭,发现粗蜡烛的长是细蜡烛的2倍,问:停电多少分钟?

答案为40分钟。

解:设停电了x分钟

根据题意列方程

篇7

[关键词] 高校教材 要素系统 教学功能

[中图分类号] G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2) 06-0034-04

[Abstract] As regards to the low quality, lack of teaching function and weak research on editing of Chinese high education textbooks, based on the survey on more than 40 textbooks about tourism geography, this paper compared and generalize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composition by text system, figure system and assignment system. Applying the theories of education, psychology,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methodology, and systematology, it analyzed the problem of the textbook’s lack of teaching function and its reasons, and made a structure figure of the instructional function system of textbooks. At last, it focused on the goal to strengthen the teaching function, and brought forth some ideas.

[Key words] Textbook of the high education Basic format system Instructional function

1 问题的提出

教科书,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课程学习的核心教学材料,即狭义的教材。按照教科书的呈现形式,其内容可分为课文系统、图像系统、作业系统三个要素子系统[1],它们相互配合,构成有机统一的整体,直接影响教材的质量和功能,也间接影响整个教育教学巨系统的运行效果[2]。

近年来,我国高校教材层出不穷,呈现繁荣景象,但水平良莠不齐。综观目前我国教育类学术期刊,将“教材”纳入刊名的仅有以基础教育研究为主的《课程·教材·教法》和《中小学课程教材与教学》两种;众多以“教育”或“教学”命名的刊物,普遍缺乏对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载体——教材建设的关注,设有教材研究专栏的可谓凤毛麟角。根据笔者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上的检索结果,高校教材在全部教材编制和编写研究中所占比例分别仅为1.04%和2.89%。另一项调查表明,大学生普遍对教材的选用“不感兴趣”,不读教材、教材多用来勾画重点以应付课程考试的现象普遍,大学教材的保存率仅43%[3]。教育部在《关于“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材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提出“适应不同类型高等学校需要和不同教学对象需要,编写推介一大批符合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具有科学性、先进性、适用性的优秀教材,进一步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材体系”的发展目标。加强高校教材编制的理论研究,使之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及教学改革相适应,迫在眉睫。

本文以旅游地理类教材为例,分析我国高校教材要素构成的现状特征及主要问题,并侧重从一线教师的视角,就增强教材教学功能提出改进高校教材编制的思路。

2 从旅游地理类教材看高校教材要素系统的构成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旅游地理类教材有三大类:《旅游地理学》、《中国旅游地理》和《世界旅游地理》(客源国概况)。笔者对出自十多家出版社的四十多种不同版本[4-25]的教材进行比较研究发现:编写者多为高校教师;出版社主要从属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行业部门;读者对象分别针对大学本科、高职高专等不同教育层次及地理科学、旅游管理两大专业;出版时间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出版次数1—4版不等。这些教材的要素系统构成特征存在明显差异,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课文、图像和作业三大系统构成比例不一,都以课文系统为核心,图像和作业系统相对薄弱甚至缺失。第二,课文系统的内部构成不一致,有的仅有正文,有的概要、学习目标、关键性术语、章首案例、文中案例、推荐阅读书目等,一应俱全。第三,图像系统所占比例普遍偏小,图幅类型构成不一,多以体现原理、过程的示意图为主,体现了一定的专业特色。第四,作业系统以思考题最为常见,题型较单一,近年开放拓展型问题日益增多。

总之,不同版本教材的要素系统构成不统一,理论性、应用性、趣味性、可读性差别明显。这一方面反映了我国高校教材多样化的编制理念、宽松的出版环境,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教材要素构成混乱、管理多头化和无序化[26]。反映在教材质量上,以教学功能欠缺最为突出。

3 高校教材教学功能欠缺问题分析

现代教材观认为,教材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依据,是课程实施的基本资源,是构成教学活动的基本工具[27]。教材既为一定的课程目标服务,是教学过程设计的重要依据,也是连接学科内容和学生认知活动的中介[28]。因此,教学功能应为教材的核心功能。但是,目前我国高校教材教学功能欠缺的问题却十分突出。

3.1 教材编制计划不严谨,构成体系不健全

我国高等教育的教材编制工作落后于中等教育和初等教育,其研究和管理长期局限于学者个人的专业领域,既缺乏激励机制,又缺乏监督及协调机制。“九五”以来虽然加强了这方面的管理,但仍然存在教材与课程联系松散、类型结构失衡的问题。比如,从学历层次结构看,以本科教材居多,大专、中专教材偏少,新设课程及硕士以上层次的教材欠缺。从教材性质看,理论性教材较多,实践指导类教材缺乏。因而出现一方面教材众多,一方面师生仍然难以选到合适教材的局面。

3.2 教材编制形式不完善,缺乏与教学的呼应

高校教材多源于教师的授课讲义,体现了执教者个人的学术修养与教育观念,这种以科研成果与教学积累为基础编写高校教材的历史,决定了它从一开始就具有独创性、多样性以及与学术专著的融合性特征。但教材的基本特性是教学性[29],需要教育学、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等理论研究的介入,要求在内容、形式、结构上与教学活动相互衔接呼应。但受传统教材观、学术专著式编写模式的影响,一些教材仅为“知识的仓库”,单纯追求理论知识的系统化、逻辑性,忽视形式的科学性、艺术性及对读者的适用性,教学功能不强。

3.3 教材定位不科学,专业特色不鲜明

现代高校教材体系一般依学科领域划分为若干类别,本应各自突出专业领域的特殊视角和理论方法,但为了追求发行量和经济效益,现行教材普遍存在片面追求通用性、普适性、贪大求全、专业界限模糊等问题。如旅游地理类教材普遍缺少有关地理成因、空间格局、区域特征、环境影响及区域空间相互作用的分析,“只见旅游,不见地理”。

4 增强高校教材教学功能的主要思路

高校教材教学功能不强的根源在于教材编制的相关主体对教材的认识缺乏系统性,教材观混乱,从而导致理论研究薄弱、管理乏力。因此,需从观念、技术、制度等路径加以改进。

4.1 系统认识教材编制的意义,明确教材定位

教科书是教学内容的系统表现形态[30],系统性是其基本属性,它决定着教材的科学性、教育性、发展性、工具性等其他属性及功能的发挥。因此,教材编制是一系列系统化的过程,既包括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化整理、表达,也包括对教学形式、教学程序的系统化设计、引导和启动。从编制主体看,教材质量涉及编著者(教育理念与学术水平)、使用者(师生的接受水平)、出版者(出版发行的技术水平)、协调者(教育部门的管理协调水平)等诸多主体因素。从纵向作用看,教材编制上承课程思想,是课程思想的物化表现;下接教法设计,对教法的策略、技能、技术和手段具有限定作用[31]。从横向联系看,教材编制是一门综合专业学科发展、心理学发展及信息工程的特别学问[32]。

因此,教材编制质量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教育水平、管理水平、科学技术水平的综合体现。必须全面认识教材的价值和功能,明确其定位,才能根据其课程地位、学科特性、教学特点确定教材的知识逻辑和心理逻辑,兼顾认知、审美等不同需求[33],增强教材的教学性和艺术性,从根本上推进教材编制的进步。

4.2 围绕教与学两个方面,强化教材的教学功能

教学是以促进学习的方式影响学习者的一系列事件[34]。教材的基本功能离不开“引导教师的教”“促进学生的学”两大方面,由此形成教材教学功能的影响因子系统(见图1)。

教材的教学功能,一方面依靠专业学科发展提供知识支撑,另一方面依靠教材编制质量来实现。教材教学功能之“引导教师的教”,主要通过在教材中体现课程总体目标、推动教学改革来实现;教材教学功能之“促进学生的学”,主要通过精选教材内容系统、优化形式系统来完成。教材编制质量的提高对教学方法和教材形式系统具有启迪创新作用。教学实践和教研成果可为教材编制提供新的思路,促进编制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并在发展演进中形成良性循环。

4.3 树立多元式开放式教材观,构建适应不同需求的形式要素系统

教材观是对教材内容、结构、功能及教学属性的基本看法与主张[35]。目前存在7种典型的教材观:将教材奉若圣经的圣经式教材观,倡导教材的心理经验和逻辑经验统一的杜威的经验自然主义教材观,强调获得有效学习经验的泰勒的科学取向教材观,重视学科结构的布鲁纳、施瓦布、奥苏贝尔的结构主义教材观,重视范例作用的瓦根舍因、克拉夫基的范例式教材观,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人本取向教材观以及强调知识的生成性、情境性和建构性的波斯纳的建构主义教材观[36]。它们在现行高校教材编制中均发挥着作用,但因学科性质、课程类型、教学对象的差异,对应的教材形式要素系统有所不同(见表1)。

教材要素系统的呈现形式受到不同教材观、教学观的影响和制约。其中,范例式、人本取向、建构主义的教材观,因为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与现代人才培养方向有较高的契合度,所以具有较广的适用性。应树立多元式教材观,根据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层次、专业确定教材定位。以教材的多元性和可选择性为教师的教学设计留下更多的弹性空间,从而促进教学创新。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和大学教育定位的变化,教材正逐渐由信息载体、教学工具向学习平台、互动媒介、拓展基地等新的角色转变。因此,还应树立开放式教材观,针对教科书的局限性,突破其形式要素的“老三样”,如建立课外拓展引导系统,辅助学生课外阅读,激励他们自主探索,以适应社会需求和时展。

4.4 建立完善教材反馈更新及评价管理机制

现代知识观认为知识具有不确定性、易变性、开放性等特征[37],教材必须随着时间变化、更新。客观存在的教材编制滞后于教学实践的特性,更要求我们必须加强教材使用过程中的跟踪调研,不断搜集反馈意见,建立教材更新机制,保持知识的鲜活性与实用性。

同时,应完善教师评价机制,激励高校教师投身教材编制研究。鼓励教师在致力于专业领域学术研究的基础上,将科研成果及时纳入教学范畴,并从行业实践中汲取新养分以充实教材,从课程建设、教材编写、教法研究等方面开展全方位教研。

还应加强高校教材编制的学术研究,完善组织管理机构。在高校学术期刊中增设高校教材研究板块,在学生、教师、学校教务部门、专业学会、出版机构等相关主体之间建立对话、反馈、协作的机制和交流平台。加强对教材编制中的教师培训。

5 结 语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在大类招生背景下的选课制使跨专业选课、跨年级选课成为必然。由于学生专业背景、已修课程的不同以及个人所选课程构成的差异,同一课程的教学将面对不同学习基础和发展方向的学生,传统的同一课程同一教学班级使用同一教材的模式将被打破,教材编制的专业性还将遇到“普适性”原则和多样化需求的挑战,有待进一步探究。

注 释

[1]曾天山.教材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7:13-15

[2][28][29]周宜君.试论中学地理教材作业系统的教学功能[M]//认识地理过程,关注人类家园.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17

[3]于秀玲,闫坷柱.关于高校教材编写存在问题的新思考[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6(5):59-61

[4]刘振礼,王兵.新编中国旅游地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

[5]杨载田.中国旅游地理(第2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6]周凤杰,周宜君.中国旅游地理[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7]郜保安.中国旅游地理[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7年

[8]黄远水,朱桂凤.中国旅游地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9]罗兹柏,杨国胜.中国旅游地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

[10]万剑敏.中国旅游地理[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8

[11]庞规荃.中国旅游地理(第4版)[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7

[12]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13]冯学钢,黄成林.旅游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14]李永文.旅游地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15]吴宜进.旅游地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16]陶犁.旅游地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17]张林.旅游地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

[18]韩杰.旅游地理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19]郑朝贵.旅游地理学[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9

[20]吴国清.旅游地理学[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

[21]陈家刚.中国旅游客源国概况[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

[22]尹德涛.世界旅游地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

[23]张金霞.客源地概况(第2版)[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24]王兴斌.中国旅游客源国:地区概况(第2版)[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1

[25]孙克勤.世界旅游地理[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8

[26]赵庆年.高校定位与高等教育系统的建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5):1-4

[27]母小勇,谢安邦,阎光才.论构建我国21世纪高等教育创新课程体系之理论[J].教育研究,1999(11):15-20

[30]刘振天,杨雅文.重建教学与人类知识史的结合:创新目标下的高校教科书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3,24(3):76-80

[31]曹国新.我国旅游实践教学课程、教材和教法研究述评[J].旅游科学,2009,23(1):67-73

[32]曾天山.论教材的心理化[J].西北师大学报,1995,32(2):62-68

[33]皮连生.教学设计: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4][美] R. M. 加涅,L. J. 布里格斯,W. W. 韦杰.教学设计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3

[35]陈柏华,高凌飚.教材观研究:类型、特点及前瞻[J].全球教育展望,2010,39(6):63-69

[36]杨载田,董明辉.论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材的改革创新[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5(4):79-81

篇8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工程实践

作者简介:李向宾(1975-),男,河南洛阳人,华北电力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助理,讲师;陆道纲(1965-),男,

江苏扬州人,华北电力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102206)

基金项目:本文系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项目(TS10671)、国家级核电“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项目、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项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共建项目、华北电力大学教改项目(X10073)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1-0028-02

为适应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信息化程度不断加深的世界新格局,高等学校需以崭新的方式为社会培养新型人才,支撑整个社会的发展与技术变革。为顺应这一历史潮流,世界各国都对其高等工程的教育体系进行了调整。[1]

2005年,美国工程院发表了《培养2020的工程师:为新世纪变革工程教育》,其中描述了对未来工程师的期望与其关键特征,为工程教育的改革发展作出了一项战略设计,提供了顺应未来需求的变革途径和具体措施。[2]美国高等工程教育的一大发展趋势是向工程实践的回归,并以麻省理工学院为首发动了“回归工程运动”,特别强调实践训练在工程教育中的作用,通过开发“以问题为中心”,融合“理论教学”和“研究型教学”的实践性课程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尤其强调对学生工程设计能力的培养。其另一大发展趋势是更加强调通识化。通过吸引更多更广泛的学生普及工程教育以及保持工程实践的活力,通过宽泛工程教育扩大学生职业选择范围并满足社会的需要,通过工程教育更加通识化来提高学生终身学习能力。[3]欧盟和欧洲各国同样也在大力推进工程教育改革。1999年,欧洲29个国家的教育部长签署了“博洛尼亚宣言”,其高等工程教育已基本采用了“学士—硕士—博士”的学位体系,同时它也成为今后若干年内欧洲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一个目标。如德国高等工程教育体系划分为理工科大学(TU/TH)和应用技术大学(FH)两类。TU/TH属于研究型大学,培养对象为偏重理论的大学文凭工程师,学制一般5年左右,培养过程偏重于科学与研究方法,理论教学占较大比重,毕业生有较强的理论基础和科研开发能力,大学文凭工程师毕业后可攻读工学博士学位;FH属于应用技术类高校培养的重点放在实际生产与运用上,以培养中层及以下的技术应用人员为目标,学习期满合格者(含6个月实习)颁发应用技术大学文凭工程师学位,毕业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运用能力,能够很快适应就业市场的需要。这种理论与应用分明的做法,不仅适应了人的个别差异性,为学生提供了不同类型的选择机会,同时也能够根据工业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培养重心,使工程教育能灵活地适应社会的变化。[4]此外,欧洲也对高等工程教育的教学进行了改革,强调课程教学模块化,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一体化,产学研密切结合,使得毕业生能够更好地适应企业的需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统计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开设工科专业的本科高已达1000多所,占本科高校总数的90%;高等工程教育的本科在校生达到371万人、研究生47万人;全国的工程科技人员总保有量也超过1400多万,高等工程教育规模位居世界第一,也形成了比较合理的高等工程教育结构和体系,[5]但还远不是教育强国。我国已故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多次指出,“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此即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也是我国要成为教育强国和创新大国所必须直面和解决的重要问题。基于此,教育部在其后于2009年制订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人才培养体制、探索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此背景下,教育部于2010年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清华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61所高校成为“卓越计划”的首批成员,此后又有133所高校加入,参与“卓越计划”的高校大致可分为“985”大学、行业背景的大学、“211”大学和地方一般院校四类。预计到2020年,参与“卓越计划”的高校数为本科高校总数的20%左右,参与的全日制工科本科学生约10万人/年,参与全日制工科研究生约7万人/年。[6]

华北电力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学院)自成立以来,扎根于学校强大的行业优势,一直致力于打造具备鲜明特色的核学科品牌。其所属的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成立伊始,即带有深深的工程烙印,此次作为我校首批进入“工程实践型”卓越计划的三个实施专业之一,必将在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方面揭开新的篇章。

一、华北电力大学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特色

华北电力大学(我校)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实施“工程实践型”卓越计划,具有如下特色及优势。

篇9

关键词:大学城园区;图书文献资源共享;框架设计

中图分类号:F253

最近几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创新与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格局及教育管理模式也在不断改进,国内各地相继出现了大学城。大学城是一种新型的高等教育模式,这一教育模式进一步体现了我国的教育资源不足的现状,大学城的出现可以很好地缓解这一现状,这是我国教育模式发展的必然。随着大学城的不断发展,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最热门的话题就是如何让大学城的资源可以共享。大学城教育资源主要包括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师资力量以及实验设备等教学设施。需要共享的资源中,人们最渴望的还是对图书馆、教育设备以及师资力量的共享。因此,我们现在应该解决的最主要问题是怎样实现图书文献资源的共享。

图书文献资源共享,就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数据库贮存技术、传输技术,来完成城市之间、地区之间、国家之间图书馆的资源共享、尤其是关于图书馆对文献资料、图书馆具体的服务任务、书目数据的共享。文献资源共享其实就是有效地利用文献资源,更好地收集、调配、利用文献资源。这种资源共享打破了以往的陈旧落后思想,改变了自私的想法,尽可能地让资源配置变得科学、合理,这样不仅减少了对文献资源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而且使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的利用率达到最高。

1 实现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的意义

当今社会是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们的生产与科技的发展息息相关,越来越多的人们意识到信息资源的重要性,这是物资资源及能源资源都无法比拟的,不仅如此,科技的发展也影响着我国的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科技的发展依赖于文献资料的进步,因此,图书馆变成了传播科技信息的媒体,图书馆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深深吸引着科技工作者。科技的不断发展导致了文献资料的不断更新,人们对信息资料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多。但是,图书馆在收藏书籍文献时因为其种类多样,无法做到全部收集。另外,现在的书价不断上涨,图书馆因为费用不够导致收藏图书不全面,只能收藏一部分,严重影响了藏书量。不仅如此,图书馆为了减少费用还要更新馆藏方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增加图书馆藏书量,各个图书馆之间可以运用计算机进行互补资源,共享资源,这样图书馆的藏书量就变相的增加了。

1.1 有利于缓解文献资源的供需矛盾

现如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随之增加的是文献出版量,知识在不断的更新,学校的图书馆无法收藏所有的文献资料。而且,一个学校收藏的图书满足不了学生的阅读需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各个学校之间需要相互合作、取长补短,做到共享文献资料,只有这样才能缓解文献资源供不应求的现状,满足学生的需要。

1.2 能够避免文献资源的重复建设

实施共享政策时,各个校区要统一安排文献资源,仔细核对资源,尽量避免重复浪费,减少费用,降低压力,高效利用现有的文献资源,争取用最少的金钱实现文献资源的最高利用。

2 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的框架设计

2.1 创建共享的管理模式

由于共享的出现,各大学校之间变得密不可分,以往的图书馆只停留在一个学校的管理层面上,现在要摒弃原有的管理方式,不断创造新的管理方法来适应共享模式。管理方式的改变具体操作起来应该把收藏种类齐全、收藏规模大、存在时间长的图书馆设成总馆,剩下的图书馆设为分馆,各大事项均由总馆负责。为了更好的完成管理、服务任务,总馆要建立相应的服务部门、办公室、业务部门,有专人管理文献资源的收集、整理。作为分馆只安排服务人员为读者服务就可以了。把图书馆分为总馆、分馆分开管理,可以有效利用人力、物力、财力,实现文献资源的完美共享。

2.2 统一文献的分类和编目标准

如果要顺利完成文献资源的共享,就要有一定的标准来互相制约,在工作中缺少了标准,就无法实现各个校区的图书馆文献资源的数字化建设,也就更无从谈起用现代化的方法实现信息服务了。因为在实现共享之前,每一个学校对图书的管理方法都不同,书籍摆放、标注等也不同,所以想要实现图书馆之间的数据交换非常困难。我们应该按照《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和《文献著录条例》的要求,开展工作,制定出一套统一的管理制度与方法,重新编排统一的编号。具体包括统一使用的分类法、主题法,统一文献的揭示深度、统一文献的著录格式、著录级次、著录时使用的文字、字形和文种、文献类型标识符等一系列细则,这样可以更加规范、统一地管理各个校区的文献资源,为实现文献资源共享奠定坚实的基础。

2.3 选用统一的自动化管理系统

为了更好地完成各个校区的文献资源的共享,我们必须运用统一的自动化管理系统进行管理,并且运用的管理系统要有很强的网络功能,要能够保证各个学校之间的互联,满足各个学校之间对数字化建设及资源共享的需求。通常情况下,统一的管理系统应具备以下功能:(1)高度的集成性,便于系统数据库的维护;(2)广泛的实用性,如网上书目检索、实时馆藏查询、新书通报、馆际互借、个性化服务等;(3)高度的安全性,保证系统运行可靠;(4)数据格式标准化,具有规范控制的功能;(5)基于Window操作平台,界面友好,操作简便;(5)提供技术支持,包括开发机构的实力与稳定性,系统升级与维护等。

3 实现大学城园区图书文献资源共享

之所以建立图书馆,是因为有需求,需求越大,供应越大。因此,图书馆的一切工作都应该以读者的角度来开展,图书挂的工作人员应该改变原有的“书本为主”的管理观念,一切“以读者为主”。因此,在收集文献时也要首先考虑到读者是否需要,摆放位置要考虑到是否方便读者阅读,总之,作为为读者服务的图书馆工作人员来说,一切都要以读者为中心,要让读者满意,这样才能是图书馆长远发展下去。

现在图书馆先进的科技服务手段是以往的手工操作所无法比拟的,把科技融入到图书馆的服务工作中来,进一步促进了图书馆的管理工作。高校的图书馆要努力服务于读者,迎合读者的需要,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未来发展规划和方法。在收藏书籍时,要尽可能地增加电子图书的收藏率,开展电子文献服务,有效利用现代化科技服务读者。

3.1 是建设多媒体室,开设网络服务和光盘检索等服务,并利用数据库和网络电子信息开展跟踪、专题服务。

3.2 是通过E-mail等方式和学生、教师联系,了解各层次读者的需求。

3.3 是经常访问与学校专业有关的、又比较有价值的站点,并对其内容进行加工、整理、开发。

参考文献:

[1]靳随琳.大学城图书馆资源共知共建共享研究[J].当代图书馆,2007(09).

[2]梁平.影响我国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的因素[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4(02).

篇10

      

        辽金文化研究

        (113)辽金元时期沈阳城建变迁考 张国庆

        (119)金代奚人的政治地位 苑金铭

        经济与管理

        (123)中国能源消费收入弹性再分析——基于省级面板数据 田涛

        (126)金融发展影响辽宁沿海经济带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鲁婷 王慧敏 韩家彬

        (129)技术进步对辽宁省建筑业经济增长的影响 葛晶

        (132)低碳经济下出口贸易结构探析 杨肃志 徐铭营 黄粤

        (137)企业物流外包问题分析 宋尚昆

        (140)货币的名目价值和实际价值辨析 张广现

        (143)农村混合型消费者的行为驱动研究——基于山东地区 万君 马晓燕

        (146)cdm项目的社会评估及其范式 肖静 董巍

        (149)企业集团内部转移定价博弈分析 王瑞华 孙珩

        (154)中国煤炭企业税收筹划 王甲山 包仁杰 刘瑞姝

        (157)股东与经营者关于会计信息披露水平的博弈 毕淼

        (160)医患纠纷的形成原因及解决机制 葛沛麟 王晓蕾

        (165)基于is-lm模型的宏观经济政策β-k之谜及其解释 许晓军 袁辉 宁凯

        (170)温泉旅游产业带动阜新经济转型 刘彦鸿

        (174)旅游产业对第三产业产值的贡献度分析——以湖北省为例 周薇薇 胡晓峰 曹俊华

        (177)兴城泳装电子商务网站建设 温廷新 马龙梅 唐小龙

        (180)泉州民营鞋企文化特点及建设模型 李震 林丽莹

        (184)项目管理的协调 崔宝霞

        (187)物业费的测算及管理 刘莉

        语言文学

        (191)日语词汇性与语法性复合动词的差异 柳小花

        (194)思者道说存在——《艺术美学论》书评 王鹏

        教育学

        (198)高校科研产出效益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姜金秋 胡咏梅

        (203)应用型高校工科创业教育目标定位及发展 万智萍 陶强 王凤 任志健

        (208)高校共青团促进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策略 张慧春 张二军 盛桂颖

        (213)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模式构建 寇玉生 王永萍 惠国辉

        (216)励志教育对高校贫困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影响 张志勇 于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