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管理的心得范文
时间:2023-04-19 08:30: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合同管理的心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合同管理、信息化、必要性、要点分析、优势
中图分类号:F71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4-00-01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逐步迈进了全面信息化管理的时代,信息化技术应用广泛,信息化管理已经成为一个现代化企业管理的重要工具。为了适应现代化管理的需要,增强建筑施工企业的竞争实力,国有大中型企业逐步由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方向转变,在这个过程中,对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合同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
1.合同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管理的核心,承发包双方通过施工建造过程来完成合同中约定的工作内容、质量目标、工期目标、安全文明施工目标和合同金额,并通过合同条件来约束和保障双方的权利、义务,所以实现有效、可控的合同管理是每个建筑施工企业都要思考和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采用何种方法来解决也就至关重要。
2.合同管理具备周期长、标准高、逻辑严密、内容广泛的特点。而将合同管理过程划分阶段、划分时段,应用网络信息化技术对其不同阶段、时段的信息进行跟踪、记录、研究,保证了建筑施工企业对合同管理全过程的掌控。
3.合同的网上管理,极大地缩短了信息的传递时间,提高了信息传递的效率。节约了合同的管理成本,也节约了企业上下级单位业务人员异地往来签字、盖章的时间和精力,节省了人工成本,也减少了办公设备的消耗和纸张的浪费。
4.以往合同管理人员要花费很多时间制作、收集和整理合同,而合同在网上传递、评审后,管理人员腾出了大块时间,将精力投放到合同条件的研究、变更索赔地分析等专业工作中,进一步提高了管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5.实现了数据的网上采集,便于数据收集、整理和不同数据间的对比、分析,更容易发现风险,总结经验。同时,也方便了其他业务部门查询和使用数据,减小因数据传递时间长、传递环节多而易产生错误的概率。
6.合同在网上评审,加强了各业务部门之间的联系,改变了以往只是造价人员关注合同条件的局面,加强了资金、技术、质量、工程、材料、安全等部门对合同条件的关注,有利于合同管理的全面性、完整性。评审过程在网上公开,增强了合同评审的透明度,加强了过程监管,有利于反腐倡廉、树立良好的管理氛围。
二、合同管理信息化的要点分析
合同管理的信息化的建立,需要确定管理目标、管理制度、标准和流程,功能需求分析,制订解决方案,建立合同信息化管理系统,组织管理人员培训,系统试运行,跟踪、完善系统,正式运行系统、系统信息维护九个步骤。为了合同管理信息化的成功实现,要特别关注以下四个方面。
1.制定与信息化要求匹配的合同管理制度。要健全和完善合同管理业务流程和技术规范,细化合同管理阶段;其次是制定合同管理环节标准和要求,包括合同信息的录入、上传,合同的网上评审,合同执行过程中记录的留存,不同合同文件的分类、归档等;为了防范信息外泄,要制定可行、有效的安全措施,提高合同信息的保密性。
2.建立统一的合同管理标准。标准规范化是合同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之一。要求合同执行的各级单位应充分利用统一的合同管理办法,实现合同的集中管理。特别要注意标准录入合同基本信息、规范上传合同文件、避免合同评审的形式化、及时留存合同执行过程中的记录等。如果没有规范的标准,合同信息资源平台就无法建立;如果各级单位合同管理部门不按统一的标准去做,各自为政,像一盘散沙,那么企业的合同信息化系统就无法畅通,资源共享也就难以实现了。
3.通过良好的技术保障,建立稳定、易操作的管理系统来实现软件功能。技术人员会根据管理目标、管理办法和标准进行功能需求分析,分析不同功能间的逻辑关系,确定前置事务、后置事务,明确需要输入的信息和应该输出的信息;对比较复杂的环节再分解,优化处理。因为流程图具备逻辑性强、条理清晰的特点,所以采用流程图实现系统功能是非常好的方法。合同管理的流程图可分为总流程、事务流程和环节流程。总流程是将合同全寿命周期划分为几个阶段,明确不同阶段间的相互联系和制约关系;事务流程反映不同合同管理阶段中各项事务间的逻辑关系;环节流程则明确了某一项事务中环节活动间的流转过程和先后时间顺序。好的流程图可以直观地描述整个活动中的全部信息流,使阅读者很容易掌握。
4.建立优秀的合同管理队伍。优秀人才的作用在企业中越来越重要了,同样合同管理信息化的实施的关键也离不开优秀管理人员队伍的建设。首先要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意识。由于信息化文件的录入、上传、评审、归档、检索、传递等都是在计算机上实现的。这就要求合同管理人员不仅要熟悉管理办法和标准,还要掌握计算机的操作和合同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使用,以确保合同管理各阶段记录、数据的准确性。合同管理人员要端正工作态度,立足本职岗位,强化自我学习意识,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要重视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的工作技能,企业要积极创造学习氛围,定期举行合同管理信息化的培训,分阶段、有侧重地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的工作技能。
三、合同管理信息化的优势所在
合同管理信息化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实现了合同信息的网上录入。信息一次录入后,就可以在整个信息网路内循环、多次使用,实现了信息的共享。同时保证企业中的市场营销、人事、行政、财务、造价、技术质量、工程安全部门的数据统一,各级管理人员在相同数据的基础上分析、决策,避免因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损失。
2.实现了合同网上评审。参与合同评审的上下级单位的业务部门结合自己对合同条款的理解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并根据自身的审批权限独立评审,评审过程并没有受到外界的干扰。评审过程透明,评审结果受到监督,保证了评审工作的公平、公正。评审采用分级授权,下级单位评审后再由上级单位评审,评审时间长短有严格的限制,从制度和流程上提高了评审工作的积极性,有效节约了评审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3.由于合同管理的周期长,合同履行的过程中,在合同外部自然和社会条件的影响下,合同实施的条件不断变化,合同内控条件也要随之调整,以保证合同目标的实现。通过合同信息的网上跟踪,针对付款、变更索赔、现场签证真实过程的记录、描述和分析,实现合同的全寿命周期管理,即保证了信息的完整性,也提高了各部门对合同管理过程的了解,便于集中各个部门的意见,确保合同管理在项目部及上级单位的控制下良性发展。
4.项目合同管理过程中,任何一个技术、质量、安全或进度的风险都可能会导致施工成本费用的增加。合同管理要求合同的风险始终在可控的范围之内,成本的支出也在受控状态。为了减少施工过程中风险的发生,首先应制定风险管理预案,识别不同施工过程可能产生的风险源,对风险产生的原因和状态定义,提出处理风险的提示,并落实到人;通过合同风险的信息化管理,便于各级单位、不同部门预先掌握本业务的风险控制点,制定出风险管理预案。若出现了突发事件,也便于各级单位掌握真实情况、分析产生原因、结合预案,快速、及时地处理,避免事态的扩大。
四、结束语
为了实现企业合同管理的信息化不仅要拥有先进的信息化技术,也要具备与之配套的内控管理制度。合同管理的信息化实现了企业合同管理水平的提升,使得企业向精细化管理大步迈进,企业良性发展的同时也减少了资源消耗,为节约型社会贡献了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姜洪艳.基于管理流程的工程项目合同管理信息化设计[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12).
篇2
一、农村留守儿童思想品德存在的问题
1、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偏差。存在父母外出务工对孩子往往会产生负疚感,多采取物质+ 金钱的方式,来弥补孩子精神上的缺失,使留守儿童养成胡乱花钱、奢侈浪费、好逸恶劳的不良习气,极易形成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错误思想认识。
2、心理孤僻、抑郁。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聚少离多,缺少父母的关爱和引导教育,他们渴望亲情,渴望父母能在他们身边,当孩子的情绪情感发生变化时,由于得不到及时的纠正和引导,容易产生自卑、孤僻、敏感、抑郁,甚至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严重影响了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这些心理方面的问题,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使他们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社会,都经常出现一些与其他孩子不一样的行为,这些行为常常超越道德、法律底限。
3、学习态度不端正。留守儿童受年龄和身心发展的限制,自我约束能力比较差,缺乏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加之根深蒂固的传统教育观念,使父母往往忽视孩子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导致留守儿童缺乏学习的积极性,上课不认真听讲,不按时完成作业,“读书无用论”现象较为普遍。
4、法制观念淡漠、道德失范现象增多。农村“留守儿童”大多跟祖辈一起生活,由于文化层次较低,对孩子比较纵容溺爱,只求孩子平安无事,在物质上不亏待孩子,而对孩子精神上的需要、道德习惯的养成少有关注。由于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部分留守儿童行为出现偏差,道德失范现象严重,主要表现为在家里不听祖辈教导,在学校道德品行较差,不遵守规章制度,常有迟到、旷课、逃学、说谎、欺负同学等行为,有的甚至染上了小偷小摸、打架斗殴的恶习,更有甚者干脆成为了社会上失足青年的打手和帮凶,逐步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法制观念极为淡薄。
二、农村留守儿童思想品德问题的成因
家庭、学校是农村留守儿童最主要的生活学习场所,是影响农村留守儿童良好思想品德形成微观层面的原因,社会大环境是影响农村留守儿童良好思想品德形成宏观层面的原因。
一是家庭教育不健全是影响农村留守儿童思想品德的直接因素。
二是农村学校教育观念、教育资源等的限制。
三是配套政策制度不完善致使社会导向作用力度不够。
三、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思想品德教育的对策
一是重视亲情关怀,强化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他们对于孩子的个性发展、人格形成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要在思想上使父母充分认识到思想品德教育在子女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改变重物质轻精神,重智育轻德育的传统观念,在给孩子提供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同时,更多的关注其思想、行为及心理的发展变化,使其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其次,要加强父母与子女、学校、代管人之间的沟通,强化父母在子女思想品德教育中的作用,通过电话、书信等方式,了解子女在学习、思想、心理、行为等方面的动态,做到早发现、早沟通、早解决,使孩子从小就能在良好的心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健康成长。第三,要发挥家庭教育在留守儿童思想品德教育中的作用,针对当前我国农民工家长家庭教育知识缺乏的特点,输入地政府可以通过开办“农民工家长学校”,加强对农民工的家庭教育指导,帮助他们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懂得如何与孩子沟通,加强与留守儿童的情感交流,扭转留守儿童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劣势。
二是转变教育理念,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学校是教书育人的主阵地,也是留守儿童最聚集的地方,为了改善和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品德水平,学校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使德育课的教学活动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教学活动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最经常的途径,所有教师均应担负起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任,要根据留守儿童的年龄和身心发展的特点,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发挥班主任的主导作用,加强与留守儿童的情感交流,增强他们的集体主义责任感,使留守儿童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思想品德方面也得到培养。第二,加大农村教育资源的投入,改善农村学校的软硬件设施。重视农村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接受再教育的机会,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发挥他们在留守儿童教育中的作用。城市学校应给予农民工子女平等的入学机会,使他们能享受到完备的教育资源,为良好品德的形成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第三,建立专门的心理健康咨询室。建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档案,及时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心理困惑,增强对留守儿童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给留守儿童以特殊的关心和监护,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篇3
关键词:企业合同 信息管理 系统
该系统采用目前流行的B/S架构,支持个人电脑的各类型操作系统,对各类主流浏览器都有很好的兼容性。该套系统采用主流的大型数据库管理软件Oracle管理、存储合同信息,应用程序部署在Tomcat应用服务器之上。
根据常见的业务需求,合同管理系统分为三大模块,分别是合同会签管理,合同变更管理,合作伙伴管理。根据业务模块的划分和需求分析,设计关系模式并建立如下数据库表和其中字段:1、合同信息表(合同ID,合同名称,合同简介,合作伙伴ID,合同类别ID,合同年份,项目ID,总金额,经办人,经办部门,合同履行开始时间,合同履行结束时间,归档人,归档日期,工作流序号,工作流状态,验收终止日期,企业编码)。2、合同类别表(合同类别ID,合同类别名,识别码,说明,修改人,是否使用)。3、合同变更申请表(合同变更ID,合同变更编号,合同ID,经办人,申请部门,变更类型,原合同金额,现合同金额,变更理由,备注,工作流序号,工作流状态,起草人,起草日期,企业编码)。4、合作伙伴信息表(合作伙伴ID,合作伙伴性质ID,重要程度ID,行业ID,合作伙伴编号,合作伙伴名称,公司负责人,基本介绍,业务范围,主要业绩,公司地址,联系电话,电子邮箱,公司网址,法人代表,纳税人资格,开户银行,帐号,注册资金,备注)。5、用户信息表(用户ID,用户工号,用户姓名,是否使用,企业编码)。
其中合同会签管理又可分为合同会签起草,合同会签审批,合同会签查询三个子模块。
1.合同会签起草页面由合同起草人对合同信息进行登记,登记完之后可保存、上报给部门会签和领导审批。登记内容包括合同名称、合同类别、合同登记年月、项目名称(需要关联项目的合同)、供应商、合同履行开始结束时间、上传附件等内容。
2.合同会签审批页面提供可视化的工作流审批查询功能,实时查询合同审批节点信息以及各节点审批人及审批意见。经办部门提交合同后,根据合同的不同类别,进行不同的审批流程,流程在各个相关单位及领导之间流转。在合同审批页面除了可以查看合同基本信息,还设计了签字、会签表、会签查询三个按钮,分别用于签字审批,查看会签表,查看会签审批流程信息功能。
3.合同会签查询由两个部分组成,即查询条件和合同列表。查询条件由合同信息的一些关键字段如登记日期,合同编号,合同名称,供应商,经办人,签字状态构成,根据这些条件可以进行过滤查询,精确查找到需要的合同。合同列表则把正在审批流程中及已经审批结束的合同按行展示出来,每行显示合同信息的关键字段,如合同编号、合同名称、供应商、总金额、经办人、会签状态等字段。
合同变更管理模块支持合同按照要求的变更活动。即可以在固定节点控制合同是否可以进行变更。支持变更合同的审批。系统记录合同的变更记录,如资金变动情况。系统能重新生成变更审批表,合同的变动情况在台账和统计功能中自动反映出来。系统记录合同变更的原因、影响,并将变更依据作为附件导入系统,从而兼顾了变更过程管理的严谨和自动性,关联结果,有据可查,权责明晰。此模块分为三个子模块,即合同变更申请、合同变更审批、合同变更查询。
1.合同变更申请页面在进行合同变更时,首先选择原来的合同,这样系统就会自动带出原合同的相关信息,在此页面可以对包括合同名称、合同经办人、合同金额在内的一些字段信息进行修改,并填写变更原因,上传变更后的合同文本后保存,保存之后即可走合同变更审批流程,此时系统会自动生成合同变更号。
2.合同变更审批页面是在合同变更之后,根据企业制定的审批流程合同变更信息会像上面的合同会签一样走一个审批流程。当合同变更信息走到对应部门负责人或相关领导节点时,其有权限对合同变更信息进行查询,进而做出同意或者退回的审批意见。
3.合同变更查询页面可以对企业所有的合同变更信息进行查询统计。
合作伙伴管理模块通过对合作伙伴基本信息的录入保存,提供了统一的准入机制、审核标准,实现了对合作伙伴注册信息的审核、定期评价、分级归类的管理。合作伙伴管理模块分为两个子模块,即供应商信息登记、合作伙伴综合管理两个子模块。
1. 供应商信息登记页面实现了新增、修改、查询合作伙伴基础信息的功能,在此页面可以对供应商全称,供应商级别,公司负责人,企业类别,企业行业,企业性质,公司简介,合作经历以及合作伙伴的联系方式进行登记。当企业信息发生变化时,也可在此页面对企业相关信息进行修改。
篇4
关键词:电力通信;综合监控;管理
中图分类号: E986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近些年以来,由于我国在电力通信网络方面有着迅猛的发展,而在传输的主要结构方式上,一方面是光纤通信,另一方面是以微波通信,并且还有多种的通信方式。同时,在网络通信的业务方面,主要包括了调度的交换网络、行政的交换网络传输网、调度的数据网络以及综合数据网络等一些系统。在近些年的发展当中,由于电力的通信网络已经逐渐成为了分布地域较广、网络环节较多以及设备种类较多的网络,因此所带来的问题就是在通信网络的管理方面相对较为繁杂等问题,由此可见,因网络技术随着不断的发展与进步,就必须要加强建设通信网的监控管理措施,从而确保各项业务得以良好的进行。
1 通信网络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
1.1 管理日志报表的功能 其功能主要涵盖了:对于报表内容的生成以及修改、统计报表数据、制作报表的主要工具、打印报表以及远程召唤等内容。通常是根据经过采集到的报表数据,以汇成表格,再通过各种不同的表格形式以及图形进行存储和呈现,再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报表的类型,查询数据以及导出等实施。这种系统主要是提供了通信调度的管理人员在日常管理当中所搭建的应用平台,同时,这种系统所生成的日志是可以进行自动填写,并可以作为交接班的日常管理,以及统计报表等工作。所生成的日志报表内容主要包括在:出现故障、发生告警、故障的统计、调度的指令、重要参量报表以及在环境和天气等方面的主要数据。同时,这种模块的应用也提供了较为完整的一套对电力通信网络和设备的维护管理的建设。
1.2 具有实时监测的主要功能 对于实时监测的主要功能一般指的就是被测的对象、数据以及子系统和被测设备在它运行过程当中的状态进行的监测,同时也监测了其性能的参数,设备的控制功能等方面。主要包括在几个方面:①遥控的功能。它主要是对被测的电路,以及被测的设备和主备电源等一些辅助设备和端站的图像监测是否启闭等方面进行遥控操作。同时也提供了图像化的界面遥控,可以把相同一个方向或者是相同一端站的遥控量均放到同一个界面里,这样可以方便同时对多个量进行操作遥控。另一方面,也可以把操作遥控的时间、操作人员以及控制对象等主要信息均进行存储,方便查阅。②遥测的功能。它主要是指通过采集不同的被测电源以及被测的设备和机房里主要的电压、电平以及温度等的信号。③具有告警的功能。由于告警所显示的画面便可任意的放大或是缩小,所以当大幅的画面是可以通过滚动的形式进行显示,另一方面也可以进行窗口设定,并在屏幕上进行滚动、刷新处理当前的告警。
1.3 通信资源的主要管理功能 对于通信资源的管理系统主要包括在接入网、传输网和交换网,其一般包括了交换资源、管线资源、传输资源以及动力资源等信息资源,同时,它也实现了在通信网络中对其不同种类信息资源的数据整合,从而在相互之间建立了必要的有机联系,这也是对在监控管理的主要系统中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也为了不同层次以及不同部门进行服务。在其系统中对于有一定权限的管理人员方便进行查询所需要的一定信息,并可以较为全面的了解信息资源。
1.4 具有光缆监测的主要功能 通过这种功能可以远程进行实时的监测运行情况,主要包括在异常的测试、定期测试、点名测试以及障碍告警等方面,同时,它也结合了以前的数据自动的进行判断和分析,并及时发现存在的隐患。如果在被监测的光纤出现故障的时候,它可以及时进行告警并准确快速的找到出现故障的所在位置,也就构成了通信网在监控和管理系统中重要的一部分。
2 通信网络管理系统的主要原则
由于电力通信网络的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了网络管理与实时监控方面的综合管理系统,其也主要涉及到了在通信网络、采集的数据、计算机和数据库等方面的很多领域,因此,对于通信网络的管理系统在设计方面,必须要从诸多方面来考虑:
2.1 应具有一定的兼容性 对于通信网络的监控系统必须要实现共享数据以及互联性。它主要包括了几个原则性①先进性。在先进性原则中包括了网络先进和功能先进。所谓网络先进主要就是应用了计算机的网络先进技术,同时可以应用网络IP的延伸方式,再经路由器式的网桥可以直接延伸至通信站,再管理到网元,把视频数据以及监控同时进入网络接到服务器上,这也就实现了进行监视、管理以及监控的系统建设。所谓功能先进主要就是指在网络和软、硬件设备上,再利用数据的采集功能和规约的转换建设一套双路监控系统,并研究出一套以实时应用、通信网络监测以及综合应用等方面的先进功能。②实用性。这种原则主要是应用了较为先进的模块化软件以及分布式的硬件结构从而确保系统具有扩容性,扩容系统,同时也增加了软件的一些模块。而这种系统的开发主要就是应用了现有的网络通信资源而进行研究的。③可靠性。在软件设计方面可靠性上主要就是体现在开发软件时应按照一定的工程方式,把所设计的软件都必须要进行全面的测试,以确保程序的可靠稳定性。在硬件设备在可靠性方面主要就是包括在:局部网络控制中心站的服务器以及工作站和各站计算机设备、通信设备、数据采集器以及不同种类的附属设备等,这些都具有一定的质量保证。
2.2 应具有全面性 从系统监控再到系统的管理,都必须要从通信网以及通信的设备和通信资源等方面,再到系统的运行和维护等方面进行统一的管理,并且要设计严谨,不要出现纰漏。
2.3 应具有实用性 要符合实际情况,再进行针对性的系统开发,对于在电力通信网的实际管理要求中建设具有实用、方便的管理系统并符合管理要求。
3 组建监控管理系统主要方式和相应配置
电力通信综合监控系统主要是由中心站和分站两者组成的,这也是相对较为灵活的方式。中心站的主要结构是指,一般中心站的管理系统主要是为一个服务器方式、以及网络交换机而构成的单机双网,并由监控系统和管理系统二者组成的。而在监控系统上其主要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多种类的通信设备、一些辅助设备以及在设备的所处环境当中采集的数据,以达到集中监测的目的,同时也可以对部分环境和设备进行遥视以及遥控。对于管理系统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建立不同数据库以达到管理通信网的要求,并且也要建立相对完善的网络系统、通信设备、和运行数据等系统的管理。而分站的主要结构是,由于监控子站在通信设备上比较多,也具备智能的通信设备,所以对于采集机房的环境必须要配置视频监控系统。所以,由二者组成的灵活组网主要就是通过中心站服务器的终端,直接到中心站的通信机房,但是,在分站内如果有智能的通信设备,可以通过在本地的分站进行单元接入,同时把数据传送给中心站,并且在中心统一进行转换接入。如果分站的配置功能较为强大,可以通过internet的网关,同时,也要根据系统工程的具体要求进行配置直流电流变送器以及交流电压变送器、数据的采集、温湿度变送器和烟感变送器等,在数据采集单元中可以把所采集的遥测量和遥信以及环境量等接入网关,然后统一向中心站发送。
4 结论
总而言之,全面应用电力通信网络的监控管理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增强管理工作人员的效率,同时也可以全面的提高完善工作管理模式等方面,并且,作为通信系统的管理人员一方面代表的是维护者,而另一方面代表的是使用者,所以在管理的过程当中就必须要制订一套完善的管理系统方法,并设置相应的权限分类。同时,作为网络系统的管理人员也应对系统做好数据的备份工作,加强系统的防护安全管理,提高日常维护系统等一些主要管理措施,以保证系统在工作时的稳定性。作为系统的管理人员也应必须要加强提高对于设备的管理,规范系统建设,从而才可以更好的提高完善通信网的监控管理措施。
参考文献:
[1]程晓荣,高会生.现代电力通信网综合监控管理系统[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1(1).
[2]弓伟才.电力通信网监控系统方案[J].中国科技博览,2009(32).
[3]王颖.电力通信网综合网管系统研究与设计[D].华北电力大学,2003(2).
篇5
关键词:通信互联网;综合网管系统;项目管理;要点
众所周知,我国国土面积广阔,人口数量较多,使用计算机、移动手机的人数位居世界之首,对互联网运行效率具有较高的要求。但是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通信行业在发展中还处于落后阶段,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行业管理仍处于粗放型方式,无法提高信息沟通的速度和效率,管理工作较为混乱,管理模式太过单一,缺乏创新性。项目管理是对通信互联网实施的综合管理办法,也是系统运行的主要支撑方式。以往的管理工作不到位,管理不严格,系统的设计与维护工作都缺乏健全的规则。针对这样的现象,我国的通信互联网综合网管系统必须对项目管理的要点进行厘清,从而落实严格控制,满足社会通信需求。
一、通信互联网综合网管系统项目管理的概述
进入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家之间的竞争变得异常激烈,网络通信工程已经逐渐进入了千家万户,成为了全行业发展的基础,也为人们更好的沟通和交流提供了新的方法。通信互联网综合网管系统是通过布置网络管理工作,对通信工程进行的严格管理与全面控制,它涉及到的管理内容多样,也是稳定综合网络管理的有效对策,对促进行业的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通信互联网综合网管系统功能模块分类
(一)自动化采集功能
自动化采集是通信互联网综合网管系统最基本的功能之一,它通过直连网元的方式支持信息的采集。
(二)自动生成功能
所谓的自动生成,就是指自动生成报表的功能,由于网管系统在运行阶段会出现大量信息,自动生成报表就可以采集信息声场,做好质量的控制工作。
(三)实效
通信工程与网络系统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信息的传播,实效性就是衡量这一能力的关键。在系统的运行中通过对故障进行分析,有助于及时了解通信情况和实时数据,为维护工作提供参考数据,做好严格指导。
(四)采集功能
采集功能包括传统的手动采集与自动采集两部分,信息采集过程可以实现系统资源的合理配置。针对通信互联网的运行情况,自动采集和手动采集要应用到不同的状况下。当数据较大的时候,一般采用自动化采集功能搜集数据,只要设定时间周期就可以完成该类工作。
(五)电子地图以及其他功能
电子地图功能是通信互联网辅助之一,它在际使用中较为普及,它就好比我们观看的传统地图,一旦锁定某个区域,就可以对周边的环境有一个了解,方便对现场故障进行排除。当然,在未来的技术探索中,综合网管系统还会生成诸如故障分析、安全管理以及工作流程管理等的新功能。
三、通信互联网综合网管系统的项目管理
(一)综合网管系统的功能要求
功能要求是网管系统能够正常运转的基础,其中包括的警告管理、报表查询、性能管理以及数据的录入等等。警告管理是在分析所有的网元之后,对故障情况进行的报告,它能够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降低出现故障的概率;报表查询是针对自动生成报表功能出现的功能,它可以对报表进行分类,找到相关联的传输内容;性能管理能够支持各种网元提供的接口,对于采集时间可以自由选择,能够实现全天候性能数据的周期性采集,通过对数据结构的规范化处理,使性能数据在管理中便于管理;对配置数据的采集、录入支持手工与自动两种采集方式,在大致检查配置后,要保证它可以正常的运转,然后及时排查故障,做好数据的分类。
(二)综合网管系统的设计
首先,系统业务范围。设计的前提是对综合网管系统有一个系统的认知,其综合性也体现在通讯信息的延展上。因此,系统设计不能局限在一个点,必须做好实时监护与设计工作。
其次,系统技术要求。在通信互联网中针对综合网管系统的管理,如果想达到预期的理论值,满足预期的技术效果要求,要将配套的系统技术提高,针对设备装置的不同,制定好数据参考标准,满足于稳定性等5个方面的指标要求。其中实时性负责对运行过程中的系统监控部分,其全部网元告警的时间最长的时间,即在正常告警时间之后延长时间应小于30s,采集与最终呈现性能数据的时间不大于30分钟。
最后,系统建设目标。设定系统建设的正确目标,形成规范的标准,然后明确信息内容,有效的开展监督,协调好各部门的职责,完善管理,协调系统工作。
(三)综合网管系统实施
递增原则是在软件开发中体现的一种原则,在项目开发的整个流程中,首先需要构建一个早期子集,在有效组成目标的前提下完成开发工作,交由用户使用,使信息能够得到及时反馈,这样保证了在不清晰、不稳定的时候满足原始需求,确保项目的开展能够在可以控制的条件下持续进行。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信互联网作为高技术工程之一,在整个通信领域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实施综合网络管理,可以帮助通信工程更快速的传播信息,分享信息。基于现阶段通信互联网综合网管系统项目管理存在的不足,必须落实严格的管理计划,对系统功能模块进行分类,从综合网管系统的功能、设计和实施上进行完善,从而保证项目管理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陈华.试述通信互联网综合网管系统的项目管理要点[J].企业技术开发,2016,05:76-77.
[2]毛娟.通信互联网综合网管系统的设计与维护[J].通讯世界,2016,13:114-115.
[3]杨子林.浅谈通信互联网中的综合网管系统[A].OFweek光电新闻网.OFweek宽带通信与物联网前沿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OFweek光电新闻网:,2013:1.
篇6
【关键词】医院信息管理系统 电子病历 医学影像系统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医院信息管理已迈入网络信息化,其中电子病历是医院信息重要组成部分,取代传统的手写纸张病历,运用电子设备保存、管理、传输与再现;医学影像系统是应用于医院中管理影像诊疗设备如CT、MR等产生的医学图像信息系统。电子病历与医学影像系统共同成为医疗决策支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工作人员通过调取患者电子病历及其相关医学影像信息,开展诊疗活动。此外,医院电子病历、医学影像系统还关系国民医疗体系的构建,是国家制定、执行政策的重要依据。本次研究从两者的基本概念、发展趋势、应用技术方法出发,探讨现存的问题并做出展望。
1 我国医院信息系统建设
我国卫生经济已得到初步确立,医疗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多数医院已基本完成医疗设备、基础建筑的配置,医疗机构发展方向已转入深化内涵、加强管理中来,特别是在引入国外先进管理经验、技术之后,各医院结合自身情况,已逐步完善医院信息化建设,由传统的物质、经济信息管理,过渡至整个医院信息管理,由传统的单机系统至信息网络化。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有针对性的管理以提高管理效用,已成为医疗机构管理人员的共识。信息系统下辖财务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住院病人管理系统、库存管理系统等,各个系统相互覆盖,各有侧重,以配合医院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决策。目前,我国各大医院普遍使用Windows视窗操作系统,配合相关软件、设备构建医院网络,基于计算机语言访问数据库,完成信息的传输。在此种背景下,电子病历、医学影像系统等针对性较强的理念诞生并被运用于实践,极大的提高了管理的效用。
2 电子病历概述
2.1 电子病历的效用
(1)电子病历适应医院网络信息发展需要:目前,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得到推广,使用电子病历代替传统纸张,通过光电讯号实现网络传递,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差错,提高诊疗质量,为管理提供便利。
(2)电子病历可提高异地信息传递的质量与效率:电子病历通过局域网甚至是互联网可实现异地传输,为远程医疗提供了基础,当患者转诊时,电子病历可通过区域共享,节约诊疗时间。目前,部分西方国家已基础实现国民健康信息网络化,实现电子病历实时传递。
(3)为国家宏观管理提供了依据:相关部门可通过电子病历,统计、分析,归纳出有价值的信息,评价国民健康水平、医疗资源消耗情况等,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持,进而减少资源消耗。
2.2 电子病历发展方向
电子病历牵涉甚广,关系医疗、管理等多个行业,关系个人、社会,家庭、国家等各个阶层,从国民卫生角度考虑,建立国民电子病历已成为必然,是构建国民医疗体系的重要内容。但在我国,电子病历内容缺乏规范指导,地区间、各医疗机构间电子病历内容差异较大,电子病历仅在内部传递,严重影响区域间信息传递效率。此外,电子病历传递缺乏制度保障,地方医疗经济壁垒较大,医疗改革力度不够,电子病历难以实现地区间共享,甚至受到人为阻挠,其它地区电子病历难以得到本地认可。
3 医学影像系统概述
3.1 医学影像系统效用
目前,医学影像设备已成为重要的诊疗工具,医学影像信息成为重要的患者信息,是医院开展诊疗活动的依据。医院影像信息存储多由胶带、胶片、图纸等载体完成,丢失、损毁等情况时有发生,迫切需要高效、可靠的管理。随着网络信息化的大力推进,相关设备不断更新换代,目前技术条件已能满足大容量影像信息的存储、传递。
3.2 医学影像系统现状
医学影像系统构建的目的在于为医疗机构开展诊疗、教学、科研提供便利,整个系统是医院信息系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医疗机构在管理医学影像系统时缺乏系统性的认知,多与病历系统相结合,建立连接实现联合以便诊断,其它教学、科研领域调取影像信息则比较困难。因此医院在构建医学影像系统时,应综合考量,单独设立、区域共享,以满足各领域活动需要。
3.3 医学影像系统发展方向
医学影像信息常通过图片、影像进行传递,容量较大,对设备技术要求较高,医疗机构设施、设备其型号、功能各有不同,在传递影像信息中可能出现冲突,特别是部分影像信息严重失真,像素、色素、几何分辨率等较差,信息经传输后已不能满足需要[4]。因此医疗机构在开展医学影像信息建设时,应具有全局意识,配备协调性良好的设施设备,缩短处理流程,实现影像设备信息传递,保证信息质量。
医学影像信息不同于文字信息,特征性并不明显,目前尚无有效统计、筛选、比对、分析的技术手段,给信息处理带来了巨大的困难,科研、教学人员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利用人工方法处理海量的信息,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医学影像信息系统需要更加智能化的处理、传输技术。
4 结束语
目前,我国医疗体系改革仍在不断深入当中,医疗信息全国区域内跨省共享,已成为必然。医院应适应社会发展,在构建自身医疗信息网络时,加强电子病历、影像学系统的制度化、标准化,增添先进的处理、存储、传输设备,以提高信息的传输效用,提高医院诊疗效率,为国家政策开展提供便利。
参考文献
[1]顾艳,韩志东.加强电子病历质量安全监管功能[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3,20(6):62-63.
[2]郜凯华,李楠,谢铮.组织因素对实施电子病历系统的影响[J].医院管理论坛,2013,30(11):26-28.
[3]唐晓东,罗娟,关晓峰等.新版电子病历系统与临床信息系统有效集成的应用研究[J].实用医药杂志,2013,30(07):656-658.
[4]庞涛.信息化水平应体现医院综合实力―记2013华南医院信息网络大会[J].中国信息界:医疗,2013,5(05):24-24.
[5]胡志坚.集成平台在医院信息系统建设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3,9(04):59-65.
篇7
关键词:电力信息 通信技术 融合方法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7(c)-0003-02
最近几年,科学水平发展速度非常迅速,可以说通信技术在人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因此,电力技术能量也是当代能源利用中不可或缺的,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人们对于电力的需求与依赖也越来越多。因为电力组成部分较多且复杂,所以信息数据在进行传送的过程中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也较低,但是一旦将电力信息技术和电力通信技术结合在一起后,可以大大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高效性,当下广泛应用的语音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可以为电力系统控制提供更好的技术基础,高效地提高电力系统的应用水平,大大地降低相关部门的投资资金,并且能够更好地保证电力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合理性与数据信息传递的安全性。
1 电力信息与电力通信技术融合的可行性判断
电力通信技术与电力信息是相互作用的关系,前者可以将各种数据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处理,增加数据进行传送时的信息安全,由此来看,电力通信技术是保证电力信息的重要技术。但是从本质分析可以看出两者有很大的差异,首先,电力信息指的是将所有的信息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后送入一个指定的数据库,然后,电力通信技术需要做的是将电力信息数据库中的数据信息进行传递。目前来看,大多数拥有电力系统的企业单位想要进一步发展企业,做到信息高效流动化,就必须要将电力信息与电力通信技术融合并以此作为系统的技术基础。
1.1 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
就目前国内形势来看,我国政府正大全力支持科学技术的研究发展,因为电力通信技术和电力信息相互融合后,可在很多方面上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可以符合当下数字化、城市化、先进化、市场化等的需求,可以更加有助于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目标,可以将两个领域的部门合并后交由一个部门进行控制,因此国家也大力支持将电力信息与电力通信技术的融合研究,在数字化信息时代,想要使数据信息更好地进行资源共享,那就必须以原有的电力系统为基础,因为它可以将信息数据资源进行合理地处理分析,大大增加数据信息的利用程度,加快全网数据利用速度。
1.2 充足的财务经济
因为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电力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大,电力领域的发展使得大家发现电力信息和电力通信技术可以大大增加单位的经济收入,可以为所有的系统应用人员创造更好地使用空间与环境,同时也可以使电力系统在运行中保持相对较高的稳定性。根据财务经济的分析,一旦企业将电力信息与电力通信技术融合在一起后,可以很大程度上增加企业或者单位的主要竞争力,在减少电力系统管理的财务费用,增加数据信息利用程度的同时,将原有的经济利润方式进行改革,也可以很好地符合我国对于电力系统发展的目标以及国内市场经济的改进步伐。除此之外,将电力通信技术与电力信息结合在一起后,不仅可以使企业在激烈的同行业竞争时有足够的优势,还可以节省很大一部分的资金投入。
1.3 文化背景的支持
从根本上分析电力通信技术后其主要优势是可以在没有时间以及空间的限制下,制造出一种更适用于当下数字化时代的网络背景,将数据信息高度资源共享。相关的工作人员可以在这种技术环境下,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进行更加高质量地服务,尽可能地满足了客户的不同要求。从企业的角度来看,这种环境也可以大大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将电力信息与电力通信技术进行融合后更加方便电力系统的建立与控制,可以在工作人员进行工作时提供先进的技术支持,也可以提高效率,使电力系统的相关利益达到最大化。除此之外,将电力信息与电力通信技术结合后,可以使原有的工作形式得到改进,做到所有数据资源都可以安全并且及时地进行共享,从一定程度上造福电子商务的改革。
1.4 工程技术的可靠性
从工程技术方面进行研究,在进行电力系统和电力通信技术的结合时,会使用到很多的科学技术:第一项,核心网技术[1]。多协议标签交换技术(MPLS)或者无连接分组通信协议(IP)都可以将网络信息数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大大提高。第二项,接入网技术[2]。宽带通信网络,WLAN网络技术等等都可以在进行接入网技术时提供技术支持。第三项,软交换技术[3]。这项技术拥有较强的可活动性,可以根据需求同时进行多个业务的完成,通过这项技术可以将电力信息与电力通信技术更好地结合在一起。第四项,软交换系统[4]。这一项技术可以使数据信息平台中的数据更加便于处理,很大程度上可以增强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实用性。以上几项技术为电力信息和电力通信技术的融合提供了大量的技术支持,也就是说为两者的结合提供了最大的可行性。
2 电力信息与电力通信技术相互融合的主要方法
第一,相关的电力系统企业在进行电力信息与电力通信技术融合时必须拥有高度统一的信息传递调度机构,并且要做到网络技术部门与调度室高度独立,只有这样才可以使电力信息与电力通信技术全方位结合,可以在制定的数据信息终端对信息的调度和数据信息通信进行同步控制与监测,进一步增加各种数据信息的使用率。电力通信技术在进行电力信息传递时提供基础的技术支持,数据信息最终的监测结果也需要通过电力通信的调度进行。全部的电力系统的工作过程,都可以及时地对电力通信的过程进行监控,这样就可以逐渐建立完善的电力信息监测系统,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工作人员在进行数据监测时的工作量,并且可以让监控人员及时了解到电力系统中信息传递的进度并得到及时反馈。第二,想要将电力信息与电力通信技术进行融合,首先要做到两者之间技术的结合。相关企业在进行管理时必须要有一个完善的电力信息管理制度,对于每一项技术都要做出明确的要求,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电力系统在规范性管理下正常运行,并且可以将电力系统的可操作性大大提高,这样就可以为电力通信技术工作与电力工程现场管理提供便利和基本的操作规范,使各种工作在操作时得到保障,并且可以让相关的工作人员按照明确的操作规定进行工作。
3 结语
总之,电力信息技术和电力通信技术作为目前电力系统发展的基础,为了更进一步提高带电力系统的各项指标,将电力信息和电力通信技术融合在一起已经是正在趋向于完善的一项新兴技术。
参考文献
[1] 刘焱.探究电力信息与电力通信技术的融合问题[J].信息通信,2014(12):192-193.
[2] 赵艳红,韩宗潭.电力信息与电力通信技术的融合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21):7001.
[3] 崔伟,陈海强.电力信息与电力通信技术的融合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21):1860-1861.
篇8
关键词:高等学校;质量管理系统;设计;创新
一、概述
质量管理系统(体系)指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系统,包括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高校传统的质量管理系统在系统化、标准(文件)化、充分性、有效性、过程成熟度等方面存在着诸多不足,其典型特征是:第一,解决问题的方式是纠正型(就事认事),忙于应付出现的各种问题,而不注重从源头上预防,认真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并制定有效的纠正、预防或改进措施。第二,热衷于制定各种规章制度,而不注重文件的有效性和适宜性,不注重文件的实施、监督、检查、分析、评价、改进等环节,没有实施闭环管理。第三,各职能部门各自为政,本位主义思想严重,接口和责任不清,易于造成各种内部矛盾,不利于学校目标的实现。
二、高校质量管理系统的设计原则
1、系统方法。质量管理系统由若干个过程乃至过程网络组成。系统方法指围绕某一设定的方针和目标,确定实现这一方针和目标的关键活动和过程,分析这些过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关系,将这些过程有机地组合成一个系统,并使之协调地运行。
2、强调领导作用。高校领导层是学校质量管理的驱动者。他们可以创造一个使全体教职员工充分参与的环境,确保质量管理系统的有效运行。
3、顾客导向。学校的顾客包括学生、家长、社会等,其中学生是最重要的顾客。高校应以顾客为导向,认真理解和识别学生的各种需求,树立学生意识和质量意识,关注学生、了解学生、服务学生、让学生满意甚至超越学生的期望。
4、文件化。“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那种没有制度化、文件化的质量管理是拍脑袋瓜的质量管理,不是科学的质量管理。高校应对主要的教学管理活动制定切实可以的制度,如岗位职责、考核、奖惩、教案、课堂、实习(实验)、学生考勤及课外作业、监考、成绩评定、考试、事故处理等管理制度。
5、PDCA闭环管理。PDCA循环是著名质量管理学家戴明提出的质量管理原理。通过PDCA循环,可以加强系统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质量管理水平,使质量管理系统处于不断上升的螺旋之中[1]。
三、高校质量管理系统的构成及设计
1、质量战略、方针、目标子系统。战略是指对有关全局性、长远性、纲领性目标的谋划和决策。高校质量战略是高校战略的核心和灵魂。高校质量战略的制定,应以现代质量观为导向,综合考虑质量、规模、结构、效益之间的关系,与学校的内外部环境相适应。高校质量方针是学校最高管理者正式的总的质量宗旨和质量方向,是实施和改进质量管理系统的推动力。高校质量目标是在质量方面所追求的目的,应与学校的质量方针保持一致。质量目标应是可测量的,具体表现为一系列质量指标(包括定性和定量目标),如学生一次性毕业率或就业率、学生和教师的满意度、教学差错或事故率、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学习能力、团队精神和创新精神等。质量目标包括远期(如五年)目标和近期(如学期或年度)目标。质量目标应在各职能部门和院系(或教研室)进行分解。
2、组织结构子系统。高校组织结构指学校纵向的管理层次、横向的部门和岗位及其它们之间的联系。组织结构的设置应确定合理的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合理的部门和岗位,规定必要的职责和权限,并在学校的各职能和层次间进行职责和权限的沟通。高校组织结构常用组织结构图、职能分配表、职务说明书来表示。
3、文件子系统。文件指信息及其承载媒体。高校质量管理文件应形成系统,划分层次,正式和实施,并定期评审和更新。文件子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
质量标准:教育服务质量标准代表着合格学生的质量水平,因此,服务质量标准是高校文件子系统的核心。目前大多数高校没有制定服务质量标准,这种情况应引起学校决策层高度重视。服务质量标准的制定应综合考虑学生的培养目标、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质量手册:质量手册描述了一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过程,旨在实现学校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它是学校的原则性、纲领性文件,可以协调内部各部门之间的质量活动,也是学校对外作出承诺的证实性文件。
程序文件:程序指为进行某项活动或过程所规定的途径。高校常见的程序文件有:文件和记录控制程序、人力资源管理程序、教学设备管理程序、招生控制程序、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采购控制程序、教育服务控制程序、学生日常管理及其他服务控制程序、内部审核程序、教育服务质量评定程序、不合格控制程序、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等。
4、人力资源子系统。高校的人力资源子系统可划分为学校领导层、中间层(职能部门和院系)和基层(系或教研室)三个层次。高校的人力资源应具备合理的生师比、职称结构和学历结构,以满足教学和科研的需要。
学校领导在质量管理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可以通过制定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和质量战略,增强教职员工的质量意识和顾客意识,向教职员工适度授权,给教师提供培训、学习、进修的机会,设计(策划)、实施、保持和改进质量管理系统,确保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实现。
教师处在教学工作的第一线,直接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是学校的核心岗位之一。因此,创造一个使广大教师安心工作的环境,充分发挥他们的才干,是领导的重要职责。
5、基础设施子系统。学校的基础设施是学校的硬件,是保证教学质量不可替代的资源。高校应对未来所需的资源进行策划,提供与教育服务和教学规模相适应的资源,如教学设备、实验室、教学楼、办公楼、体育设施、校园网、实习工厂、实践教学基地、校园环境建设等。
6、教育服务实现子系统。高校教育服务实现子系统承担着直接向学生提供高等教育服务及其他服务的功能,包括专业设置、招生、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学生管理、教材征订、就业指导、医疗、住宿、餐饮、心理健康咨询、毕业生后续服务等。高校应根据学校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对教育服务实现过程进行策划,明确关键活动和控制准则,通过保证过程(活动)质量来达到保证高等教育服务质量的目的。
7、检查与监督子系统。学校应定期对产品(教育服务)、过程和系统进行监视、测量、检查、评定、评审,以评价系统的符合性、有效性及系统的业绩。常用的监测和评价方法有部门的例行工作检查、督导团的教学检查、顾客等相关方满意程度的监视和测量、内部和外部审核、教学质量评估、自我评价、管理评审等。那种为通过政府主管部门的教学评估集中搞突击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8、持续改进子系统。市场是变化的,顾客会不断地提出新的要求。高校如果不能随之持续改进,就会失去顾客、失去市场。持续改进的途径包括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审核结果、数据分析、纠正和预防措施、管理评审、自我评价、教学评估等。因此,学校应加强持续改进意识的培训,对上述途径中发现的不合格(或潜在不合格)认真分析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纠正和预防措施,以减少或消除不合格的发生,不断完善质量管理系统,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2]。
四、高校质量管理系统的创新方向
质量管理系统不是一成不变的,高校应根据质量管理理论的最新发展和学校的实际情况适时地进行质量管理系统的创新。目前高校质量管理系统的创新方向主要有:
1、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化。上世纪90年代以来,计算机科学和信息技术在学校教学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校园网、信息系统、网络教学、现代教学实验环境等。特别是校园网的建设和发展,对高校的教学管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校园网具有电子办公系统、电子备课、多媒体教学、网上教学、 电子阅读、电子图书馆、教学信息查询等多种功能。因此,充分利用校园网信息的存储、传递、集成、便捷、排序等特性,将会迅速提高高等教育服务的质量和效益。
2、人本管理。高校的竞争,主要表现为人才的竞争。高级管理人才和高职称、高学历人才是高校的战略资源,将成为各高校的争夺对象。因此,高校应实行人本管理,认真识别教师的需求和期望,以教师的满意和学校的发展和核心,创造宽松的教学科研环境,加大激励机制,让教师的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3]。
五、结束语
质量是学校的生命。高校质量管理系统应以现代质量管理理论为指导,结合学校实际,进行科学设计和创新。高校质量管理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通过质量管理系统的运行和持续改进,将不断完善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提高学校的教学科研水平和质量管理水平。因此,面对高校扩招后引起的教学质量问题,科学设计高校的质量管理系统,兼顾质量、规范、结构和效益的统一,以较少的质量成本来保证教学质量的稳定和提高将是各高校正确的选择。
作者单位:邵阳学院经济与管理系
参考文献:
[1] 刘广第.质量管理学(第二版)[M]. 北京: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41-56.
篇9
[关键词] 核电信息化系统;意义;问题;规划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3 . 16. 028
[中图分类号] F272.7;F407.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16- 0046- 02
0 前 言
核电是一种新型能源,它清洁、新式、成本低廉,而且稳定性高、使用寿命长,对于缓解资源紧张,改善环境质量方面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核电企业在近些年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因此,核电管理的能力水平对于企业的竞争实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加强核电企业信息化系统的建立和实施,是加强企业有效管理的重要途径,更是企业赢得市场的法宝。
1 核电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目的和意义
1.1 核电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目的
核电工程项目信息化就是对内部信息资源进行组织整合、开发和利用,达到对工程建设、经营管理等过程环节进行实时监控的目的,从而提升管理效率,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动态过程。实施信息化的过程是不断改进工程管理、提高工效和工作质量、降低造价、积累信息财富、提高核电企业市场竞争力的过程。
1.2 核电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核电工程是具有很高技术要求的由众多接口组成的系统的工程,包括了设计、采购、制造、土建、安装、调试等系列环节的计划、协调和控制。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给质量带来隐患或者致使工期延误。对于核电系统的综合管理、接口管理、合同管理的复杂性和技术性、难度要求比普通的工程要大得多,这是核电工程特有的特点。此外,核电工程项目的资金投入很大,建设周期长,这就给工程建设过程中增加了很多不确定的因素。
基于核电工程上述特征,就需要使用信息化的方法,在总结好的经验做法的前提下,做好前期的调研需求,建立核电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信息资源管理基础标准和新系统的功能模型、数据模型及体系结构模型,用以指导、控制和协调信息系统的数据库建设及应用软件开发工作,使新建的核电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既能有效地为业主方的运作层、管理层和决策层服务,又能有效地为各承包商的信息交换服务。
2 当前核电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国内没有规范的、统一的核电行业管理模式和信息化标准
受到核电堆型不统一、建设规模不相同、管理理念也不相同的客观条件的限制,使得核电企业的管理很难规范。不同企业或者是同一企业下的不同电站的流程、数据编码、信息管理等方面都有各自不同的标准,这就成为了阻碍核电企业信息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对企业的管理和绩效水平的提升制造了很大的困难。
2.2 系统内或单位内均缺少标准的共享数据库
在信息化建设中,共享数据库建设是重要的一环。核电企业只有建立了标准的共享数据库后,才能做到在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中基于同一的数据库,才能实现数据一处维护、多处应用,才能做到数据完全共享,避免数据重复存储,避免数据不一致性等问题的经常出现。
2.3 核电行业的信息化建设要根据核电行业高速发展的形势
建设新的核电站,其信息化的建设要符合核电行业的集团化、多基地、多项目的发展目标的总体要求,制定配套的信息化的模式实现资源共享。
2.4 系统维护困难
由于新技术的应用和体制的改变,存在着企业组织机构和数据流程的重组,这种重组或多或少会影响到信息系统。在目前的核电企业中,由于缺少信息系统维护人员,致使信息系统的维护和更新难以持续,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短暂。
2.5 核电企业信息化系统集成度不高,信息孤岛问题严重
核电企业的信息化和发电企业相比,有一定的差距,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信息化的集成度不高,很多信息孤岛的存在阻碍了信息化建设的速度和水平。
3 核电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规划
核电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应遵循统一规划、统一平台、统一建设、统一投资和统一标准五原则,并且要考虑纵向(与上级公司)和横向(现场业主、监理、供应商、专业分包公司等)的信息接口问题, 使纵向与横向的信息流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通过试点制定标准模板,然后再推广实施,确保实施一个成功一个。
3.1 规范数据层
要在数据资源设计、规划方面花大力气,力求标准统一,对已有的数据资源进行分析、挖掘、整合,梳理出核电建设过程中核心业务数据单元,规范数据元库,规范数据结构,规范数据信息编码,力求从数据层开始出标准。
3.2 信息系统平台架构、开发环境要统一
核电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平台架构、开发环境要力求统一,用户界面设计要友好、一致,程序代码力求标准,操作说明规范、易懂。
3.3 标准化、网络化、集成化
逐步确立核电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平台, 完善信息系统总体框架,逐步完善核电工程项目数据库,梳理项目工作流程和系统的信息流程,建立和完善核电工程项目的各种基础数据库,最终形成以物流为主线、以资金流和工作流为核心的,精细化的核电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
4 结 语
核电工程项目信息化系统是核电工程成功的关键。特别是在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时期,对核电信息化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核电企业要建立高标准、高集成的信息化系统不断加强系统创新,才能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主要参考文献
[1]董霞.核电工程建设中的项目管理方法研究[J]. 科技资讯,2007(31):93-94.
篇10
针对于招生工作中出现的管理需求,徐州机电工程高等职业学校决定开发一个适应网络环境的招生管理信息系统,希望通过计算机系统来处理大量的招生信息,以降低招生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分析历史数据以便对未来招生工作进行有效的预测,辅助招生工作的部署和决策,从而提高招生工作的效率和服务质量。
1 系统需求分析
目前来说,一个看起来整体的招生管理信息系统,应该包括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信息传送这3个基本环节[1]。该招生系统业务的重要功能是信息管理人员录入报名数据后,根据实际情况对数据进行相应的处理,然后向用户提供招生信息的回复服务。
该招生系统业务为两大功能需求:
1)招生数据管理:从招生管理信息系统中获取报名学生数据;建立招生基本数据,管理数据等。
2)信息管理服务:根据学院实际情况维护学校的基本招生宣传信息,为报名的考生提供学校招生信息,为学生提供成绩查询入口等其他相关查询。
2 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招生管理信息系统是以校园网软硬件资源环境及基础设施为基础,应用工作流思想,采用先进开放的Internet/Intranet等关键技术构建的。系统开发采用目前流行的群件工作流系统Lotus Domino Server作为开发平台,以Lotus Notes作为前台,即C/S结构的开发模式,通过客户端复用Domino资源,充分利用Notes的安全技术来保障招生管理信息信息的安全。它提供了验证、存取控制、字段加密和电子签名等四级安全措施,用户可以根据不同的权限访问数据库。
3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系统设计的最终日标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招生管理信息工作流程的自动化,提高工作流程的柔性,使工作过程变化的需求能够得到快速的响应[2]。本系统的功能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招生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组成结构图
4 系统的数据库设计
根据系统功能设计的要求及功能模块的划分,在进行数据库设计时应该充分地了解用户对系统的功能需求,这其中也包括了对系统未来扩展功能的需求[3]。
数据库分析过程图如图2所示。
图2 数据库分析过程
5 招生管理信息系统的实现
5.1 大纲设计思路
在招生管理信息数据库中,大纲分为管理员大纲、协招人员大纲、系部书记人员大纲和分管校长人员大纲。以管理员大纲为例介绍大纲的设计,管理员大纲中包括了学生基本信息一类,在“对象”框中,“标签”的属性设置为“基本信息”,“源对象”设置为“基本信息”视图,桢架构设置为“AdminFS”。这样在点击大纲项AdminOutline的基本信息时,就能看到基本信息的视图,便于用户查找文档。其余大纲的设计类似。
5.2 视图设计思路
本系统的招生管理数据库的视图分为主要流程信息处理类和一般信息处理类。主要流程信息处理类又分为招生信息、统计汇总信息、学生专业调整信息三部分;一般信息处理模块又分为专业信息、基础资料、教师信息三部分部分。
5.3 表单设计思路
每个报名学生的信息都是由表单来完成存储和显示的。报名学生基本信息包括了考生信息管理所用到的所有字段,用户管理的基本信息包含了不同用户拥有不能权限的字段,用于存储考生和管理员的所有信息。“姓名”将成为系统的人员姓名标识符;“用户身份”以列表的形式出现,该选项直接限定了注册管理人员的权限,它来源于系统管理表单的设定,其中“姓名”是唯一的。
5.4 页面设计思路
页面的创建过程和表单的创建过程类似,这里不在重复。只介绍如何在页面中嵌入一个大纲。前面提到要想使用大纲,必须要把大纲放置到另一个设计元素中,而页面就是一个很好的放置大纲的地方。因为页面只是为显示用户信息。在创建主界面页面时.选择“创建嵌入元素大纲”,将AdminOutlin大纲嵌入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