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技术创新范文
时间:2023-04-19 08:30: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节水技术创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节能新技术;创新
引言:建筑给排水工程是建筑的基础施工项目之一,是为居民提供日常生活用水的主要途径。提高给排水工程的施工质量,就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环境。对于高层建筑,为满足用水通常需要增压供水,因此节能与节水有着相当紧密的关系,特别是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中,除了保证用水点水量及水压要求外,还应特别考虑节水与节能。
1、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的重要性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筑业突飞猛进的发展,城市总用水量中,建筑用水占据的比例逐年增加,使得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节水、节能问题不容忽视。 建筑给排水在建筑能耗中所含的内容主要有:人民生活及从事工艺、生产、游乐、环境卫生、绿化、水景等活动的给水、排水、消防、热水、回用水等需要的能耗。据资料介绍:上述各项能耗中仅生活热水一项就占整个建筑能耗的10%-30%。因此建筑给排水中的节水、节能作为国家节水、节能的一个重要领域,在现实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中显得极为重要。
目前,建筑给排水系统中资源的浪费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1)超压出流造成浪费;(2)热水供应系统循环方式选择不当造成浪费;(3)卫生器具和配水器具的节水性能直接影响着整个建筑节水的效果。所以在选择节水的过程中,如果设计时没有考虑这一方面的话会造成极大的水资源浪费;(4)消防加压贮水系统选择不合理造成浪费;(5)中水综合利用率不高造成浪费;(6)管道、阀门及其他给水配件等泄漏造成浪费。为改变这一现状,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应采取多种措施来达到节水节能的目的。
2、建筑给排水节水利用的新技术
2.1节水新型设备的使用 广泛应用优良的阀门管材。因为镀锌材质钢管生锈的现象非常严重,对于水质造成了污染,经过一段时间放置重新使用时需放出陈水进而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假如锈蚀到接触位置会产生渗水。 利用新型材质的管道能够有效减少这些浪费现象。建筑给排水中阀门也是经常使用的配件,其自身质量与类型的选择对水质也会产生影响。通常来说,截止阀关闭的效果比较好,在同样的情况下,应选择使用节水效果更好的阀门。
2.2中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中水的主要来源是建筑生活中的排水,指人们生活所排出的污水与废水。生活中的废水包含冷却后排出的水、淋浴后排出的水、厨房排出的水等。中水也就是经过一系列处理之后的各种类型的排水,当符合水质规定的使用标准之后,能够在市政、生活环境等范围之内使用的非饮用杂用水。根据目前的观察,制定规范标准的想法很难被开发商接受。可是在未来水资源逐渐短缺的状况下,中水的构建是必需的。它能够令污水实现资源化,有效的节约了水资源,也成为日后开展节水工作的重要方向。
2.3雨水的收集应用 雨水的应用是指将雨水全部收集在一处,借助于一定的设备与试剂对其实施处理,最终获得达到水质规定标准的再利用水。与中水比较相似,雨水经过处理之后变成了一种能够重复使用的水资源,可以在冲刷厕所、绿化城市等适合中水的场所利用。当前,世界上很多国家对雨水使用陆续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以便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尽量节约水资源。
2.4设置消防贮水池 当构建共同的消防水与生活贮水池时,其中的消防贮水超过生活贮水导致贮水池中的生活水停留较长时间, 造成余氯量全部消耗完毕进而产生劣化的水质。因此想要确保贮水池中的水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要求,应定期对其存水进行更换。
2.5节水操作中应用的真空技术 为了充分保证冲洗卫生洁具与下水管道的清洁效果,可以在建筑排水设计中应用真空技术。利用空气替代绝大部分水,根据真空负压高速出现的汽水混合物质,迅速冲洗洁具中存在的污物,最终获得污浊空气排水与节水目的。由于真空技术在各种建筑物的应用,使得节水平均达到了40%以上。
3、高层建筑常用的节能新技术及措施
3.1设备节能
3.1.1合理选用变频水泵
在不设调节水箱的供水方式中应选用高效、节能的变速水泵。变速水泵的应用可避免传统供水系统中按供水最不利情况计算所引起的水量、电能的浪费问题,在各类资源紧缺的今天有着广阔的前景。同样,在热水供应系统中,随着水泵自控技术及各种监测仪表和新型感温材料的出现,循环水泵的运行也可采用变流量变扬程的自动控制系统,从而节省能耗。
3.1.2采用节能型热水器
太阳能热水器利用光热转换原理,把太阳光作为能量供其系统转化为热能,能够提供洗浴和采暖热水,辐射能量大、时间长、运行费用低、使用寿命长、无污染、无噪音、无危险,应用于热水供应系统中,不仅节能而且环保无污染。热泵热水器是新型节能环保热水装置。通过吸收空气中的热量,利用制冷剂温差吸热和压缩机做功,来制取500℃以上的生活用热水,提高了热效率,利用了可再生能源。
3.2 工艺节能
1.充分利用市政给水管网压力。充分考虑利用市政给水管网提供的水压,给高层建筑的低层部分供水。
2.防止超压引起的供水能量损失。给水配件可能会由于长时间超压而容易产生水流泄漏和能源的浪费。设置减压节流装置,以达到节水节能的目的。
3.完善热水供应循环系统。建筑热水循环系统的质量也逐渐变得越来越重要了。因此,新建建筑的集中热水供应系统在选择循环方式时需综合考虑节水效果与工程成本。
4.控制热水系统冷热水压力平衡。同一个用水点冷热水供水压力如果不平衡,用户很难将水温调节到所需的合适温度,那么将会浪费大量的冷水和热水。
5.设置热水干管或支管回水系统。由于供水管网较长,为保证用水点的水温,一些建筑的热水系统设置干管循环水系统,使用时仅需放掉支管部分冷水,即可得到所需水温,相对节约了用水,但干管循环的方式对于高层建筑来说,由于支管较多,浪费的水量及电能积累起来也是很大的。
4、结束语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当中,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消耗。再加上我国具有世界上最大的人口基数,这样都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我国的能源供应压力。我们现在要做的不仅是在设计上采用节水、节能技术,更重要的是要使人们把淡水资源、能源当作一种珍惜资源,节制使用。实践证明采用新技术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而且可以节水、节能。可能短期内投资会有所增加,但是整个寿命周期的投资会是节省的,而且社会效益远大于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吴盛伟,李莲秀.现代住宅给排水设计初探[J],基建优化.2003,4.
[2]赵永成.变频调速水泵节能分析[J].大连铁道学院学报,1995,162.
篇2
【关键词】小麦;节水施肥;高产栽培技术;创新应用研究;
1小麦节水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1.1选择良种
一般节水高产的品种具有株高中等、穗型紧凑、穗层整齐、容穗量大、穗粒数稳、灌浆早而快的特征,如石麦15、石家庄8号等,也有如衡观35属于大穗低群体的特殊节水高产类型品种。提高秸秆还田质量:秸秆最好粉碎两遍,保证秸秆匀碎,无长段、不成堆。精细耕作松紧适度:做到耕层上虚下实,土面细平,无架空暗垄。长期旋耕地块应2~3年进行一次深耕,以利根系下扎。
1.2充足底墒避免抢墒播种
可推迟春季灌水时间,同时保证出苗整齐。小麦节水高产栽培一般不浇蒙头水,浇蒙头水小麦出苗不齐,田面龟裂失墒严重。一般年份造墒灌水量50立方米/亩。
1.3小麦的根外追肥
小麦根外追肥是一项简便有效的增产措施,增产幅度一般都在10%以上。对于一般麦田,可在小麦扬花期和灌浆初期,用3%氮、磷二元复合肥或氮、磷、钾三元复合肥叶面喷施;对于后期脱肥或有早衰趋势的麦田,可在小麦抽穗期、灌浆初期和中期,用2%尿素溶液各喷一次;对于高产小麦根外追肥是一项简便有效的增产措施,增产幅度一般都在10%以上。对于一般麦田,可在小麦扬花期和灌浆初期,用3%氮、磷二元复合肥或氮、磷、钾三元复合肥叶面喷施;对于后期脱肥或有早衰趋势的麦田,可在小麦抽穗期、灌浆初期和中期,用2%尿素溶液各喷一次;对于高产麦田,为了防止倒伏,可在小麦抽穗后用0。3%~0。4%磷酸二氢钾溶液连喷2~3次即可。
2小麦保优节水技术
2.1保优节水概述
优质强筋专用小麦肥料施用,要求在适宜群体的条件下,提高肥料的投入水平,适当增加中后期肥料投入比例。优质弱筋专用小麦肥料施用,要求在确保一定产量的前保优调肥技术。根据不同类型专用小麦对肥料需求的特点,形成的保优调肥技术,主要包括强筋小麦施肥法和弱筋小麦施肥法。优质强筋专用小麦肥料施用,要求在适宜群体的条件下,提高肥料的投入水平,适当增加中后期肥料投入比例。优质弱筋专用小麦肥料施用,要求在确保一定产量的前提下,严格控制氮肥的施用量,增加磷,钾肥的用量,严格控制后期的肥料施用。在同一地区,相同施肥量的条件下,采用该技术,籽粒蛋白质含量可提高1-3个百分点,湿面筋含量可提高6--8个百分点,还可使沉降值和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面包体积等加工品质有明显改善,从而提高小麦的利用价值,增加经济效益。
2.2节水灌溉技术
即在保证小麦能够获得目标产量耗水的前提下,采用秸秆覆盖,地膜覆盖,保持暄土层,深耕深松,喷施抗旱剂的一种以肥调水的节水灌溉技术;可提高水分利用率,减少灌水次数和节约灌水量。该技术适用于年降水500--700毫米的冬麦区,特别是黄淮海平原水浇地,也可在山西中部和南部,陕西关中地区推广。一般而言,干旱影响小麦籽粒灌浆和淀粉的形成,但有利于蛋白质含量,面筋含量和沉降值的提高。与传统高产栽培技术相比,采用节水栽培,每亩可节水100立方米,水分利用效率提高20%以上(达1。23公斤/毫米?亩),并有简化劳动,减少氮肥损失之效,每亩增收约80元。
2.3精播高产技术
即以培肥地力,提高播种质量,控制适宜播量,培育壮苗,创建合理的群体结构为主要内容的精播高产技术;适用于山东,河北,河南,安徽,江苏,陕西关中,山西南部及北京,天津等地区。与常规播种法相比,精播,半精播每亩可以节约用种3--5公斤,节省3--5元,产量可提高30--50公斤。此外还可以提高群体质量,防止倒伏。
2.4少免耕技术
该技术根据水稻成熟期与小麦适播期的关系,形成了少免耕机条播和稻田套播麦两种模式。少免耕技术适用于江淮中下游稻麦两熟地区,黄淮海部分稻麦轮作麦区可参照应用。在水稻早茬情况下,与常规耕翻播种法相比,少免耕机条播集旋耕,碎土,平整,开行,播种,盖土,镇压于一体,缩短播种周期,产量可以提高30--50公斤,每亩省工2--3个,节水100立方米,综合效益提高20%。在水稻晚熟条件下,与常规播种法相比,稻田套播麦,确保适期播种,消除了晚茬麦,产量与常规适期播种麦持平,比晚茬麦提高30%以上,品质显著提高。利用稻田灌水一播全苗节水100立方米,省工3--4个,综合效益提高25%以上,可使秸秆高量还田,减少污染,培肥土壤,利于水土保持。
2.5覆盖垄作技术
该技术主要有水平等高垄作(也称作横坡耕种或等高种植),水平沟垄作,区田垄作(沟垄带状区田),垄沟种植法,抗旱丰产沟垄作,蓄水覆盖丰产沟垄作,覆盖垄作,小麦沟播集中施肥技术等多种形式。该技术主要适用于陕西,山西,而河北,河南,山东,黑龙江,内蒙古等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也可参照使用。采用该技术,不仅可以缓解旱作麦区干旱对冬小麦生育的影响,而且对灌溉麦区节约水资源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地膜覆盖对小麦生产的作用明显。
3小麦春肥的施用方法
3.1主要措施
返青肥麦苗开始返青时追肥,能巩固小麦冬前分蘖,增进春季分蘖,相应增加每亩穗数,并能增大中部叶片,促进小花分化。生产上大面积瘦地、晚麦、弱苗,往往造成群体偏小,穗数不足,这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应早施返青肥,促进春发。一般每亩追施磷铵30公斤或尿素15公返青肥麦苗开始返青时追肥,能巩固小麦冬前分蘖,增进春季分蘖,相应增加每亩穗数,并能增大中部叶片,促进小花分化。生产上大面积瘦地、晚麦、弱苗,往往造成群体偏小,穗数不足,这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应早施返青肥,促进春发。一般每亩追施磷铵30公斤或尿素15公斤。前期肥料较足,生长较好的麦田,原则上不施返青肥。
拔节肥施小麦拔节肥,兼有促花和保花的作用,有显著减少退化小穗和退化小花数,是提高每穗子粒数的关键肥。这样还能巩固有效分蘖,促进上位次生根生长和茎秆粗壮,使穗下节间伸长,增强和延长上三叶的功能期,每亩施尿素5公斤,有利子粒形成和灌浆。追施拔节肥的时间要看苗确定,一般在群体叶色退淡,分蘖高峰已过,基部第一节间定长时施用;若群体苗数不足,拔节前叶色已经落黄时,应适当提高施肥。剑叶肥施用剑叶肥是小麦高产栽培的一项新技术。施用得当,可以改善这一时期养分供应状况,扩大剑叶面积,延长上三叶的功能期,减少小花退化数,提高其结实率,延长灌浆持续时间,增加粒重。施用剑叶肥,必须根据苗情长势,掌握得当,如果失时、过量,也会造成倒伏、贪青、晚熟、减产等不良后果。
3.2巧喷小麦叶面肥
为提高喷肥效率,须掌握以下原则:
喷肥时间要适宜。据试验,小麦孕穗至齐穗期喷肥,能明显延长叶片功能期,增加籽粒产量,是喷肥的高效期。此外,由于晴天中午气温高,蒸发量大,肥料利用率低,所以喷肥最好在半阴天或晴天上午9-11点和下午2点钟以后进行,喷后24小时遇雨,应重喷。肥料种类和浓度要看苗确定。磷酸二氢钾和草木灰中的磷钾元素能促进小麦营养物质的合成和运转,加速籽粒灌浆,并增强植株抗倒能力;尿素可提高籽粒品质和防止早衰。因此,大面积生长正常或偏旺的小麦,最好喷施0。3%磷酸二氢钾,对黄瘦弱苗,加喷1%-2%尿素溶液,或用腐熟尿液对一倍水稀释后喷施,对叶尖、叶鞘呈现紫红色的矶磷苗,喷2%-3%过磷酸钙浸出液。对叶披色浓、生长茂密的旺苗,喷10%草木灰浸出液。喷肥方法要得当。肥液必须喷在叶片或绿色茎秆、麦穗上,才能起作用。同时,小麦叶片的正、背面有很多气孔,都应喷上肥液。要喷洒均匀,雾滴越细越好。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护心胶囊;心房纤颤;舒张性心力衰竭; 血浆NT-proBNP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HuXin capsule on patients in diastolic heart failure with chronic atrial fibrillation (heart yang deficiency) and plasma level of NT-proBNP,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HuXin capsule and discuss the mechanism. Methods: divide randomly the inclusion criterria 60 patients into control group, treatment group,n=30. The control group is given amiodarone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treatment . The treatment group is given HuXin capsule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Observe the cardioversion of atrial fibrillation or the ventricular rate control situation after one-month treatment, and plasma level of N-terminal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NT-proBNP). Results: Both groups of ventricular rate are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fter the treatment, some cardioversioners are able to maintain sinus rhythm and the efficiency of the treatment group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Both groups of serum NT-proBNP levels are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fter treatment,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Key Words】HuXin capsule; atrial fibrillation; diastolic heart failure; plasma level of NT-proBNP
【中图分类号】R4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4-0032-02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增长, 心房纤颤(A F)与心力衰竭(H F)越来越普遍, 且心房纤颤与心力衰竭是经常伴随一起的两种病症, Framingham研究中,心房纤颤10年随访有1/3人最终发生心力衰竭[1];我国的资料显示,住院的心房纤颤患者中有三分之一存在心力衰竭[2]。研究证实,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激活、心脏电机械因素的变化及细胞内外环境的改变等因素共同形成心力衰竭和心房纤颤发生与维持的特殊环境, 两者相互促进,形成恶性循环。本课题旨在观察护心胶囊对老年性心房纤颤伴慢性舒张性心力衰竭(心阳不振型)患者的临床疗效。
1 材料和方法
1.1 病例选择:入选65岁以上患者60例,均来自2007年1月~2009年6月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门诊及住院并且确诊为非瓣膜性心房纤颤伴心功能Ⅱ~Ⅲ级的舒张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32例,高血压病24例,心肌病4例。其中男30例,女30例;年龄65~79岁,平均(71.5±5.4)岁。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治疗组30例, 年龄66~79 岁, 平均71.8岁;对照组30例,年龄65~77岁,平均年龄71.4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5) , 具有可比性。
1.2 标准:
1.2.1 心房纤颤的诊断标准:①西医诊断标准:通过详细询问病史,结合查体、实验室检查以及经过十二导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证实,依据2006年《ACC/AHA/ESC房颤治疗指南》。②中医诊断标准:参照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心悸诊断标准和199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胸痹急症协作组制定的《胸痹心悸中医急症诊疗规范》。
1.2.2 舒张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依据《2008年ESC急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中医诊断标准参照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心力衰竭诊断标准。
1.2.3 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确诊为心房纤颤的患者,其中阵发性心房纤颤每周至少发作2次,至少有1次持续30min以上或每周发作多次,每次持续数分钟以上;持续性心房纤颤病史不超过1年;②确诊为舒张性心力衰竭,且心功能Ⅱ~Ⅲ级的患者;③中医辨病为心悸,辨证为心阳不振型,症状标准如下:心悸不安,胸闷气短,失眠,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舌质淡白,脉象虚弱或沉细而数或结代;④患者知情同意。
1.2.4 排除病例标准:排除近期洋地黄中毒、血栓并发症等复律禁忌症者。6个月内行心脏手术,或急性心包炎,新近发生的心肌梗死,未控制的严重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心动过缓(
1.3 给药方法:两组均在常规对症对因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胺碘酮抗心律治疗,每次给予胺碘酮200mg,每日3次口服;1周后,每日2次,服用1周;以后每日1次。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护心胶囊(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制剂室提供),每次2粒,每日3次口服,平均疗程1个月。随访用药3个月。
1.4 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心悸、心力衰竭”的疗效判定标准分为:①显效:阵发性心房纤颤完全不发作或偶尔发作(≤1次/3个月,≤lh/次);持续性心房纤颤转为并维持窦性心律或变为偶有发作的阵发性心房纤颤,不能转复者静息状态心室率维持在60~70次•min-1;或心力衰竭基本控制或心功能提高2级以上者;②有效:阵发性心房纤颤发作减少70%以上(时间和次数);持续性心房纤颤转为阵发性心房纤颤,或心室率下降60%以上;或心功能提高1级,但不及2级者;③无效:达不到显效或有效标准者。
2 指标观察
2.1 一般指标:患者于用药前、用药后1个月分别检测以下一般指标: 尿常规、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心脏彩超;结合体格检查询问患者房颤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以及在用药过程中是否有不良反应或病情恶化。
2.2 血浆NT-proBNP浓度的测定[3]:NT-proBNP试剂盒购于Roche公司,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双抗体夹心免疫法,在ROCH. EIECSYS2010电化学发光分析仪上测定血清NT-proBNP浓度。(测定线性范围为5~35000 pg/ml,测定的不精密度为0.8% ~3.0%,标准品为人工合成NT-proBNP,采用2点定标校正)
3 统计学处理
数据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 表示, 计量资料用t 检验, 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
4 结果
4.1 药物治疗一个月后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4.2 用药前后两组患者NT-proBNP水平测定分析结果。
4.3 毒副作用 治疗过程中对照组有一例患者突发急性脑梗塞而退出该试验。两组患者在治疗1个月中均未出现肝肾,肺,胃肠道,甲状腺眼睛等部位的严重不良反应。
5 讨论
护心胶囊主要由桂枝、白芍、人参、五味子、三七、龙骨、牡蛎、琥珀、甘草等组成,以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为基础加减变化而成,该方有温敛心阳、益气活血养血,养心定悸之功,主要针对心悸心阳不振型的治疗。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出于《金匮要略》的虚劳病篇,原文记载:“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脉极虚……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主之。”其功效在于调和阴阳,温敛心阳。后世医家多用于治疗心悸、怔忡之病。本方中桂枝入心经有温通经脉、温补心阳的作用,配以甘草补虚益气,二药配伍则温而不热,所以能温阳而不导致发汗,辛甘合用,阳气乃生,心阳得复。与白芍配伍取调和阴阳之意。国内实验表明桂枝水煎液能增加小鼠心肌营养性血流量,对在体蛙心呈正性肌力作用[4]。白芍其水溶物可明显延长异丙肾素所致心肌缺氧的存活时间,拮抗由垂体后叶素造成的急性心肌缺血[5]。甘草中有效成分甘草甜素可抑制机体和血管壁的炎症反应,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及发展;甘草酸有明显的降脂作用,能阻止大动脉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6]。人参大补元气黄芪补表气,配合甘草之补中气起到补一身之气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认为:人参具有非洋地黄正性肌力作用可加强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增加心排出血量而不增加心肌耗氧量,能改善心肌缺血缺氧状态[7]。黄芪的有效成分对氧自由基的清除起重要作用,可抑制心肌细胞磷酸二酯酶活性,抑制cAMP水解,从而发挥正性肌力作用,明显增加心排出血量,每搏输出量及心脏指数[8,9]。牡蛎、琥珀、五味子起到潜敛心阳,重镇定悸,兼养心阴的作用。研究证实从牡蛎肉中提取的牛磺酸具有降压,抗动脉粥样硬化,抗心律失常,改善心衰等作用[10]。三七所含的三七总皂苷可作为选择性慢钙通道阻滞剂,并有抗血小板抗凝血的作用[11]。五味子能提高家兔心肌细胞内RNA、ATP酶、SDH、溶酶体的ANAE、内浆网G-6-P酶的活性,提示五味子有加强和调节心肌细胞和心脏的能量代谢,改善心肌营养和功能作用[12]。诸药合用,辛甘而生阳,酸甘而化阴,气血充,阴阳和,血脉通,心得养则心悸可除。本试验证实护心胶囊能有效治疗心房纤颤并纠正控制舒张性心力衰竭症状,同时也不排除其他药物的协同作用,但如要探究其具体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心力衰竭发生发展过程中伴随着一系列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异常激活,其激活状态与心脏受损程度密切相关。其中,《2008年ESC急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提出使用NT-proBNP协助诊断舒张性心力衰竭,并且指出血清NT-proBNP水平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舒张性心力衰竭(DHF)患者的心功能状态,有助于DHF的诊断和病情评估。BNP(脑钠肽)及NT-proBNP是由于心脏压力或容量负荷增加导致心室壁张力升高,而由心室大量分泌产生。心肌细胞受牵拉后心室反应性合成108个氨基酸组成的脑钠肽前体蛋白,继而裂解为76个氨基酸的N末端脑钠肽前体和32个氨基酸的BNP。虽然NT-proBNP与BNP是等摩尔释放,但与BNP相比,NT-proBNP半衰期更长,在体内浓度变化更小,不受治疗药物所含BNP成分干扰,所以更适合作为实验室测定指标。因此本研究选择NT-proBNP作为检测指标[3]。本试验显示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血浆NT-proBNP水平均较前有明显下降(P
综上所述,护心胶囊治疗老年性心房纤颤伴慢性舒张性心力衰竭(心阳不振型)患者的疗效确切,其能有效地转复或控制心房纤颤的心室率,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为治疗疾病提供了新方法和新思路。
参考文献
[1] 欧家满.心房颤动的现状.当代医学,2009,15(13)
[2] 胡大一.中国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脑卒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中华内科杂志,2003,42(3):157-161
[3] 王亮.脑钠肽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在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比较.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10(6)
[4] 梅全喜.,毕焕新. 现代中药药理手册[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26-27
[5] 郑有顺. 中医血药药理与应用[M]. 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1999:128
[6] 陈红. 甘草药理作用概述[J]. 海峡药学,2005,17(4):37-41
[7] 李洪珍,周翔.人参皂甙对不同年龄大鼠单胺类递质含量和MAO活性影响的研究. 老年学杂志,1989,9(2):14
[8] 沈映君,李义奎,张世伟,等. 中药药理学. 上海:上海科学出版社,1998.165
[9] 郑新玲. 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实用临床急救,1999,6(3)133-134
[10] 林均明. 牡蛎的药用价值. 中国海洋植物,1991,10(4):23
[11] 高学编.中药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922
[12] 刘青云王亮. 中药药理学[M]. 第2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77
篇4
关键词:绿色技术;两型社会;生态文明;创新
中图分类号:F062.4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绿色技术是实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这一重大目标的有效技术支持。所谓绿色技术,是指能减少污染、降低消耗、治理污染或改善生态的技术体系。从经济学意义上看,其最终目的是实现产品周期内部成本与外部成本总和的最少化,具有外部正效应。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中,应加强我国绿色技术的创新,以推动资源生产率与技术含量的提高、企业运行成本与环境负荷的降低,从而“保增长、调结构”,推动和谐社会与生态文明的建设。
一、绿色技术创新与我国“两型社会”建设的内在关系
(一)“两型社会”是绿色技术创新的战略目标之一。绿色技术是绿色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为了最终实现“两型社会”这一目标而服务的。发展绿色技术创新,实质上是要切实转变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技术实现方式,加强对生产经济活动过程中资源消耗与环境质量的控制,强调防止、治理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建立一种和谐、健康的人与自然的新型关系。通过绿色技术的采用,可以实现对物质资源在时间、空间和数量等方面的最佳利用,使得我国经济增长建立在产品科技含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企业效益提高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方式,使得经济与资源、生态环境和社会运行过程结合起来,最终实现资源节约型社会与环境友好型社会。
(二)绿色技术创新是“两型社会”的重要实现途径。“两型社会”以节约型经济、环保型经济为基础,要坚持以人为本,满足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发展需要,充分考虑资源与环境的承载力。构建“两型社会”,要发展绿色技术创新为基础的节约型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生态经济。我国传统的投资驱动、资源依赖模式在金融危机下已经不可持续,必然要依靠绿色技术的创新以实现“低开采、低消耗、低排放和高利用”,在全社会推进绿色技术为支撑的清洁生产模式和绿色生活消费模式,以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缓解人类活动对有限物质资源消耗的过度依赖和对环境产生的破坏。也只有这样,“两型社会”和生态文明才能早日实现。
二、基于“两型社会”建设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
从产品生命周期角度出发,绿色技术的创新是指绿色技术从思想的形式到推向市场的全过程,是从产品生产的源头到消费末端全过程的环境质量控制技术创新体系。(表1)
三、基于“两型社会”建设的我国绿色技术创新思路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挥国家和政府在绿色技术创新中的引导作用。绿色技术的创新发展,必须在国家创新系统的影响下发展。
1、将绿色技术创新及运用引入到我国各级政府政绩考核体系。结合我国可能采用的绿色经济核算方法,应将绿色技术作为各级政府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要研究“两型社会”的国民经济核算方法,将绿色技术的创新和运用纳入到经济发展的评价体系,将绿色技术工艺采用率、生态环境修复率、“三废”处理率、资源消耗减量指标、环境损益减量指标等作为对各级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内容之一,激励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绿色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观念。
2、强化绿色技术创新的政策扶持。我国应该设立绿色技术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绿色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每年对发展绿色技术做得较好的企业和单位进行表彰奖励;绿色技术项目在用电和土地指标供给等方面优先给予支持,绿色技术技改项目优先给予贴息补助;重大绿色技术项目可以优先争取成为各级政府的重点项目。各职能部门出台相应的节能、节水、节电、节材的鼓励政策,实行有差别的节电、节水收费政策;制定相应的财政投入和税收优惠政策,制定绿色技术研发应用的风险投资政策和融资政策。
3、加快我国绿色环境标志认证与管理。在企业中扩大关于绿色产品、绿色营销、清洁生产、环境标志等概念的宣传,鼓励企业自觉地向ISO14000和国际相关产品环境标志的认证要求靠拢,并给予人力、物力、财力、技术和信息上的必要支持。加强宣传,使企业主体清醒地认识到ISO14000认证和绿色标志认证就是其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绿色通行证”,也是提高企业竞争实力的重要条件,促使企业按照环保标准组织绿色生产与营销。
4、倡导绿色消费观念和生态文明观念。我国要通过绿色消费与生态文明等内容的宣传教育与舆论导向,积极引导企业与公众自觉接受绿色技术创新理念,倡导在金融危机中的理性消费、绿色消费,注重消费中对环境的友好性,进而推动绿色市场的发育。同时,应当增强生产者资源稀缺的忧患意识和循环利用的责任意识;发挥政府机关的引领和示范作用,逐步提高政府采购中使用可循环使用产品、可再生产品和节能节水无污染绿色产品的比例,引导公众优先使用和采购可再生利用产品、环境标志产品和绿色产品。鼓励使用太阳能、沼气、电瓶车、双燃料汽车等,鼓励使用节水、节电家电产品和用具;继续开展创建“绿色饭店”、“绿色医院”、“绿色学校”、“绿色社区”活动,积极推进生态旅游。
5、营造有利于绿色技术创新的宏观发展环境。建立一套完整、严密的适应绿色技术创新的法律体系,制定合理的排污费、资源税和环境税等制度,提高排污收费,实行排污权交易;组织制定《中国绿色科技促进办法》,建立以生态链接技术为关键的绿色技术支撑体系;加强绿色技术的法制化建设,保护知识产权,加大对绿色技术成果的保护力度和应用力度;为绿色科技人才和创新人才提供更宽松的创业环境,让人才在产业发展中成就自己的事业。
(二)统一区域与产业绿色技术创新规划,筛选绿色技术创新重点。我国各地应根据本地的资源与技术禀赋、产业结构、经济要素状况,科学统一地进行绿色技术的创新应用规划,引进与转化一批先进的“绿色生产”技术,加快发展一批区域比较优势明显的绿色产业和企业。特别应重视以下几方面的绿色技术创新:
1、重视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的绿色技术创新与运用。在突出各地比较优势和特色的基础上,重点关注关联效应强、科技含量高的信息技术、光电子产业、生物医药、现代制造、新材料等领域的绿色技术创新与应用,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有较强竞争优势的绿色化高新技术企业群。
2、要用现代绿色技术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实施高消耗落后技术、工艺和产品的强制性淘汰制度,探索建立落后产能退出机制。通过嫁接和应用绿色高新技术成果,提高我国传统生产技术模式的各种产业的工艺水平和装备水平,提高这些产业的绿色管理水平,大力开发有利于拓展区内外市场和竞争力的绿色新产品。比如,突出农业中关键性绿色技术的创新、推广和应用,发展绿色农业、绿色渔业、绿色养殖业等。推广应用加快农业污染物的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技术,保障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开发生产;推进生态农业园区的建设;积极推广沼气利用技术和生态能源模式,实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3、突出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利用领域的绿色技术创新。大力发展环保技术及其产业,通过自主创新和引进吸收掌握绿色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提高环保装备制造的自主创新能力。重点开发烟气脱硫、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环保生产设备;加快清洁能源,鼓励企业生产和发展节能电机、风力发电设备、节能照明、阳光电池等节能产品和装备,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的技术,依靠科技进步增强节约能力;推动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循环式利用,鼓励企业循环式生产,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努力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
4、强化我国废弃物再循环中的绿色技术创新。推广“三废”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提高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水平。推行城市生活垃圾的分拣,促进废金属、废塑料、废橡胶、废纸、废玻璃等废旧物资的回收利用;加快建设废旧家电、电子产品及废旧电池的回收处理体系;规范废弃物回收与拆解市场,防止废弃物回收与拆解过程中的再污染;扶植垃圾焚烧发电等资源再生利用产业,不断提高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合理规划布点,鼓励企业、社区、个人参与投资设立资源回收企业,以便处理废弃物和使其变为再生资源。
(三)遵循市场规律,构建绿色技术创新机制
1、构建绿色技术创新系统与服务系统。建立绿色技术创新信息系统,及时向社会有关发展绿色技术、管理和政策等方面的信息,开展科技信息咨询、技术推广、宣传培训、绿色技术知识产权的保护与交易等,建立健全绿色科技信息和技术咨询服务体系,以提高国内外绿色技术创新与扩散能力,降低创新学习成本。同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中间组织的作用,为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提供良好的服务。
2、加快绿色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一方面要依托我国现有的高等教育基地优势,调整学科结构、加大投入力度,针对两型社会建设的实际需要,加快高层次的绿色科技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创造良好事业环境,吸引国内外掌握先进绿色技术的人才;此外,还应注重培训绿色技术创新人才以及高素质的劳动者。
3、调动企业进行绿色技术研发和应用的积极性,使其真正成为绿色技术的创新主体、投资主体、利益主体和风险主体。积极引导和扶持企业构建有利于绿色技术创新的外部激励机制、内部动力机制、自身能力机制、信息传递机制,进行企业内部的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实现企业的“绿色再造”和“绿色转型”;建设一批绿色技术产业示范园区、绿色建筑、绿色景区和绿色社区,建设一批广泛运用绿色技术的节能、节水、节地示范工程,扶持一批政府鼓励使用的绿色产品,每年选择若干项重大绿色技术研发和运用项目进行重点推广。
4、打造绿色产业孵化的技术支持系统。根据现实需要和可能,应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有选择地在我国建立若干个国家级绿色技术实验室、研究中心,以期基本形成绿色技术重点研究领域和绿色产业的科技支撑系统。高校、科研机构可以与企业联合开展绿色技术创新,研究一批清洁生产、节能降耗等“两型社会”建设中的关键绿色技术,推进绿色技术的产业化应用。
(作者单位:三峡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Rene Kemp.Environmental Policy and Technical Change[M].Cheltenham:Edward Elgar.1997.
[2]Kemp R,Soete L.The greening of technological progress:an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J].Future.1992.
[3]许庆瑞,.绿色技术创新新探:生命周期观[J].科学管理研究,1999.1.
[4]陈劲.国家绿色技术创新的构建与分析[J].科学学研究,1999.3.
[5]黄威威,秦书生.绿色技术创新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必然选择[J].科学与管理,2008.3.
篇5
“泉林模式”是造纸行业实现循环经济发展的成功案例,其核心是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传统产业向绿色发展模式的转变。传统造纸行业有耗水、耗材等资源消耗大、污染严重等问题。泉林模式遵循循环经济发展的原则和绿色理念,在传统产业基础上进行技术革新,以产业集群理论为支撑建立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实现传统造纸行业向先进制造业的转型和升级。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绿色发展是泉林模式的核心理念。泉林地处聊城,以绿色经济作为未来产业发展方向,注重发展先进制造业,优先实现产业升级转型[4]。泉林模式的原料实现废弃物的再利用,减少碳排放;生产过程的安排追求资源的减量化投入和循环利用;产品设计突出产品适用的广泛性和绿色环保理念,在此基础上延伸出来的设备制造提升了产业层次。技术创新是泉林模式的核心。绿色经济发展的难点在于如何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泉林模式以技术创新突破循环经济发展的环节实现三者效益的统一。泉林模式在非木纤维制浆、循环生产和废液处理等方面有着显著的技术优势。目前有三项技术获得国际领先技术成果鉴定,一项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评为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截止2012年7月已有122项授权(95项专利),涵盖秸秆收储、备料、制浆、纸制品制造、有机肥料、水污染防治、热电铵法脱硫、装备制造8个领域的技术,构建起从低碳技术、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到环境保护方面系统较完备的技术体系。技术创新实现循环经济下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保障,也实现经济效益的提高。完备的产业体系是“泉林模式”实现循环经济发展的载体。从产业集群角度,循环经济产业间物质、能量和信息提升了整个产业体系的资源、能源利用效率[5]。泉林模式目前建立了秸秆收购、清洁制浆、造纸和纸制品生产、废液制肥、水治理循环使用、自备电厂、装备制造和研发中心等基本完备的产业体系,降低了交易成本,产生一定的范围经济,有利于循环经济的实现。
泉林纸业循环经济模式的内容
本循环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三个突破:一是秸秆制浆技术获得突破,草浆替代了木浆。泉林纸业在新式备料、置换蒸煮、氧脱木素等清洁制浆技术获得突破,利用秸秆产出了优于阔叶木浆的优质木浆。二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本色浆生产过程经过特殊工艺处理,无漂白阶段,不产生可吸附有机卤化物AOX(如二口恶英等)。三是节水节能。本色草浆比传统漂白草浆节能20%,每吨浆节水30—40t,生产成本比传统漂白草浆低1500元/t。第二条是生产用水循环链,这是造纸企业实现循环发展的重要环节。具体过程是:制浆中段的水进入水处理工程,经处理后一部分回用于生产,一部分进入调蓄水库用于农业灌溉。造纸行业是高耗水行业,水循环和节约利用是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问题。泉林纸业除在节水上有技术突破外,在水污染防治技术上也有所突破。对废水进行分类处理,抄纸过程产生的白水应用超效浅层气浮工艺实现全部回用;中段水处理,采用自主研发的复合化学反应曝光和高级氧化深度脱色工艺处理,实现每天2万t的中水回用,外排水优于国外木浆环保标准。第三条是黑液、废渣处理循环链,这是符合循环经济“资源化”原则的典型环节。备料产生的杂质部分用于生产发酵基质,另一部分同制浆过程的黑液、环保处理过程的污泥都被送入有机肥车间生产有机肥。有机肥车间黑液蒸发产生的含氮重污冷凝水被送到热电厂,经烟气脱硫过程后产生亚硫酸铵,成为企业制浆原料。本循环实现了“原料—产品—废弃物—原料”的循环,生产的废气物和污染物的资源化,减少了污染,产生了经济效益,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泉林模式产业升级因素分析和比较分析
泉林模式实现传统产业升级因素分析泉林模式是创新驱动导向的产业升级。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的研究证明,在制造业内部,与现代技术密切联系的部门增长最快,影响经济增长的三个重要因素是知识存量、劳动生产率和经济结构,而知识存量的增加是现代经济增长的最主要推动因素[6]。技术创新是知识存量的表现,这是泉林模式超越传统生产模式的主要动力。技术创新推动泉林纸业由传统的高消耗、高排放、低价格的粗放型数量增长道路,转向低消耗、低污染、高附加的集约型内涵扩张道路。泉林模式是一条以绿色造纸为核心多产业集聚的现代产业发展道路。产业集聚是技术创新理论的一个推论。在制度技术创新理论研究中,M•卡曼和N•施瓦茨研究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认为,企业在抵御外部竞争压力和获取垄断利润的驱使下,选择产业集聚和技术创新。泉林模式在造纸业的基础上,对能源、原材料、产品和设备进行产业集聚,在产业集聚过程中积极采取技术创新,发挥产业集聚优势,促使资源循环利用,降低实际成本,促进了循环经济产业的发展。泉林模式与传统产业优势比较目前循环经济发展难点在于如何在绿色生产的原则下实现经济效益的满足[7]。泉林模式遵循循环经济“3R”原则,体现在原料选择、生产组织和产品设计上。原料选择对农业秸秆实现资源化利用,生产组织完全按照循环的闭合产业链设计,产品产出中包括本色浆制品和有机肥料,遵循健康、环保的理念,最终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从经济效益看,泉林模式相比传统造纸有成本低、产品价值高的优势。吨纸水耗为传统的40%,吨纸能耗为传统的80%,成本低于传统造纸行业。产品包括本色浆制品和有机肥料,本色制浆制品无漂白过程,因此更健康环保,已通过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本色食品包装盒可替代塑料产品和发泡餐具,有更高的经济价值。同时,副产品有机肥料提高了总产品价值。循环模式发展从成本控制和产品增值较多实现经济效益的提高。从生态效益看,泉林模式整个生产过程基本不产生废弃物,废水基本得到循环,黑液和废渣制造有机肥,传统的废弃物得到资源化利用。吨浆BOD、断面COD浓度和氨氮浓度远低于传统标准。黑液转化为有机肥解决了传统污染难以处理的难题。造纸行业实现生态友好型发展,生态效益得以保障。从社会效益看,原料以秸秆为主,符合循环经济资源化和减量化的原则。每吨纸浆需要约2t秸秆,农民增收约500元。秸秆造纸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每吨纸浆吸收的秸秆减少焚烧产生的CO2排放约2.5t。秸秆替代木纤维造纸,也节约林木,每吨纸浆约节约人工林0.13hm2,社会效益得到一定程度提高。
结论和政策含义
篇6
第一,把节约能源放在优先的位置。大力推进能源节约技术和节约工程,对高耗能行业要提出具体的节能降耗目标及措施。要大力推广节能型交通运输工具和机械,发展节能建筑,提倡使用节能设备和器具。要积极利用价格税收等经济手段,加快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强制淘汰高消耗的落后技术、工艺和产品,实行能源效率认证制和能源效率准入制。
第二,大力开展节水工作。一方面要抓好节水措施的落实,如积极推广节水技术、节水设备和器具;加快供水网的改造,加强污水处理和再生利用;发展节水农业、节水工业,建设节水城市。另一方面要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逐步建立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的节水机制。
第三,强化节约土地资源。实行最严格的土地保护制度,完善土地使用市场准入制度;针对大中小城市制定不同的城市建设用地和交通基础设施用地标准,限制大面积高标准的城市居民住房建设;农村居民住房要实行统一规划,节约用地,推广新型建材,严禁毁田烧砖。
第四,大力开展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重点抓好煤矿瓦斯、石油、天然气的综合开发利用,鼓励企业循环式生产,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积极开展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大力推广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可回收利用材料和回收拆解技术等。
第五,要在生产、流通、消费领域倡导合理的价值理念。工业产品的设计包装要简约实用;服务业的宣传广告书要实行回收制,禁止滥发乱放;要减少一次性的生活消费品;提倡无纸化办公。
篇7
一、积极推进要素配套改革,着力倒逼转型
1、推进能源“双控”。
加强能源“双控”工作,构建县域用能交易平台,制定实施企业用能消费总量预算管理制度。继续实施能耗强度“红黄绿”三色预警制,推行能源消费总量“红黄绿”三色预警制度。推动节能技改力度,加快节能“四新”技术和节能新产品的推广运用,组织节能技术和合同能源管理推广活动,力争全市实施200项以上节能重点项目。抓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工作,推动实施新一轮燃煤电厂脱硫脱硝及除尘技术改造,以减少煤炭消费为重点抓好工业治气。建立企业综合绩效配置能源(电力)制度,实现能源使用的合理高效配置。(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环保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电力局)
2、建立工业节水机制。
当前推进工业可持续发展要借势借力“五水共治”,推进工业节水工作,在全市范围开展工业节水调研,分析我市工业节水现状,研究建立促进工业节水的体制机制建设。进一步加大工业污染治理力度,以“两少一达标”(少用新水、少产废水、达标排放)为基本目标,大力推进工业治水促转型。(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环保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国土资源局)
3、淘汰落后产能。
以资源占用产出绩效综合评价为抓手,全面开展以水泥、粘土砖瓦、热电和落后电机行业为重点的整治行动,着力推动化工、印染、造纸、制革“四大行业”整治提升和淘汰更新工作。扎实做好污染减排工程建设,严格环境执法监管,加大违法排污行为的处罚力度,加快建立差别化价格市场化手段为主的淘汰落后产能机制。按照淘汰落后产能规划要求,根据能耗、排放、安全、效益等综合指标,加快淘汰一批落后产能,今年完成淘汰低效落后产能设备1万台以上。(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环保局、市质监局、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委)
4、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推进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探索建立工业中水回用和再生利用激励机制,加大清洁生产审核和银色企业创建力度。按照“低碳、绿色、循环”的要求,大力推进各类工业园区循环化、生态化改造,实现资源综合利用。要积极推进企业清洁生产,推广采用先进、成熟、适用的清洁生产技术和装备。充分利用我市光伏新能源产业优势,积极鼓励和引导企业采用分布式光伏发电等节能环保新技术,提高新能源利用水平。(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商务局、市环保局、市财政局、市科技局)
二、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加快生产方式转变
5、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支持企业加快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以完善产业制度为突破口,推进股份制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有效制衡机制,形成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深化内部人事、劳动、分配制度改革,形成科学的决策、激励和约束机制,全面提高战略规划、生产组织、技术开发、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管理水平,有效规避企业经营风险,形成良好竞争力。(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金融办、市商务局、市国资委、市科技局、市市场监管局)
6、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体制机制建设。
大力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体制机制建立,完善动力机制、运行机制、发展机制三大创新机制,促进三者有机结合。加大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掌握核心科技,不断开发新产品,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鼓励企业建设国家级和省级企业研发技术中心、工程技术中心及重点实验室,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建立省级重点企业技术研究院。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合建设一批创新组织,推进“产学研”合作。充分利用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中科院应用技术研究院等公共技术创新平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鼓励企业做强主业、做优产业链,按照产业链垂直整合的要求,开展产业技术创新综合试点工作。(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经信委、市人力社保局、市财政局、市国税局)
7、推进商业模式创新。
鼓励企业创新商业模式,构建基于电子商务的营销新模式,大力推进“电商换市”。加强电子商务技术创新,做好电子商务人才引进培养,提升电子商务物流配送能力,推动重点行业电子商务的普及和运用,积极打造电子商务特色楼宇、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区。引导培育企业发展在线维护、合同能源管理、连锁销售、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服务、专业化的总集成总承包和管理服务等新型商业模式。(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信委、市市场监管局)
三、着力招大引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8、全面接轨上海。
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准确定位,抢抓机遇,按照“两个无差别、三个更好”的要求,优化发展环境,建立与自贸区相通的平台和机制,全面推进人才智力合作、信息技术合作、金融资本合作。加快建设一批配套服务区,深化接轨上海平台合作产业招商,推动全市省级以上开发区和重点市镇工业园区加大与上海重点平台合作力度,积极承接上海先进制造业和高端创新载体转移,构建与上海产业配套互补的产业体系。鼓励企业在上海自贸区设点布局,在更高的平台上发展壮大。(责任单位:市合作交流办、市发展改革委、市经信委、市商务局、市科技局、市财政(地税)局、市国税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国资委、市金融办、市委组织部(人才办)、市人力社保局)
9、推进重大产业项目建设。
健全重点项目领导联挂推进机制,继续实施投资实绩通报制度,积极主动帮助大项目争取国家、省政策支持,实施项目绿色通道代办服务,抓好“五个一批”重点工业投资项目建设。突出产业链招商,有针对性地引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努力引进一批世界500强、国际行业领先企业和总投资超亿美元和总投资超20亿元、超50亿元生产性项目,通过优质增量引入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全面推进“机器换人”、“1718”四大提升工程,加强分类指导,开展分行业推广示范,落实“机器换人”“888”专项行动。(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信委、市商务局、市财政(地税)局、市科技局、市合作交流办)
10、落实两大倍增计划。
按照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大力实施大企业培育倍增计划,组织大企业培育中期评估,开展大企业培育情况调研,研究大企业“一企一策”培育举措,按时完成大企业培育“十百千”任务。大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倍增计划,以秀洲区的光伏高新产业园、南湖区的电子信息产业园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高端装备制造业作为重点,招大育强,着力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在关键技术和高端产品开发上取得突破,形成特色优势产业。(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市科技局、市财政(地税)局、市国税局)
四、加大企业培育力度,促进企业提质增效
11、开展“三名”培育试点。
建立市“三名”工程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协同推进的“三名”工程建设工作体系,制定出台关于全面推进“三名”工程的实施意见,完善评价指标体系建设。组织开展第一批“三名”培育试点工作,加强对实施“三名”工程的经验总结和宣传,开展“十大知名企业”、“十大知名品牌”和“十大知名企业家”评选表彰活动,发掘、培养和树立一批“三名”工程建设的先进典型。(责任单位:市“三名”工程建设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12、培育现代产业集群。
强化规划引导和分类指导,推动各类生产要素集聚重组。围绕重点发展行业,进一步明确产业链发展重点,加快产业链延伸和产业链拓展,做好“建链、补链、强链”的文章,形成各具特色和竞争优势的产业链条。立足区域产业定位,整合提升现有工业园区,突出主导产业,建设特色产业园,搭建承载产业集群的大平台。组织开展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试点和示范工程,做好产业集群示范区区域国际品牌试点,开展“省外商投资新兴产业示范基地”和“省开发区特色品牌园区”创建工作。(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质监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金融办)
13、推进“两化”融合。
以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国家示范区建设为契机,深化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的集成应用,大幅度提高工业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逐步实现工业设计信息化、装备产品智能化、生产系统自动化、营销体系网络化、企业管理现代化。开展两化融合试点示范工作,以发展智能制造作为推动“两化”融合的突破口,重点推进传统行业两化融合。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实行首席信息官制度,创建10家“两化”深度融合综合示范企业和50家单项应用示范企业。(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市发展改革委)
14、促进“两业联动”发展。
以制造业和物流业的联动发展为结合点,促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推动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鼓励制造企业引进专业物流企业,开展物流规划,优化生产布局,再造物流流程,实施一体化物流管理;鼓励物流企业深入了解制造企业物流和供应链运作模式,提供定制化服务和规范化运作,加强与制造企业的融合互动,促使传统物流企业加快转变经营模式,向制造业物流服务商和供应链集成商发展。(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经信委、市商务局)
五、优化企业服务,提升服务水平
15、转变政府职能,压缩审批事项。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层级一体化改革,加强行政审批事项下放运行管理,创新事中事后监管为主的管理机制,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全面梳理和规范“权力清单”,依法削减行政权力,公开权力运行流程。建立负面清单制度,积极探索“负面清单+承诺备案+事后监管”为主要内容的零审批制度,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更好地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信委、市商务局、市环保局、市质监局、市市场监管局)
16、开展订单式服务,提高针对性。
广泛开展进企解困专项行动,围绕企业现代制度建设、创新体制建设、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和重大项目建设等重点,设计具体的切入点,为企业开展形式多样的订单式服务。进一步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和帮扶,采取“一企一策、一事一议”的办法,有针对性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重点和难点问题,切实做到真帮助、真见效。(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市质监局、市市场监管局)
篇8
针对水污染防治的紧迫性、复杂性、艰巨性、长期性,“水十条”坚持系统治理、改革创新理念,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原则,突出重点污染物、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科技的支撑作用和法规标准的引领作用,加快推进水环境质量改善。
行动计划确定了十个方面的措施:
一是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
随着新环保法、“大气十条”、“水十条”的实施,地方和企业会发现污染环境的成本越来越高。环保不达标的企业,就会被重罚,甚至被取缔。
同时,“水十条”要求强化城镇生活污染治理,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改造。推进农业农村污染防治,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制定实施全国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
二是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水十条”规定,自2015年起,各地要依据部分工业行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目录、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及相关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结合水质改善要求及产业发展情况,制定并实施分年度的落后产能淘汰方案,报工业和信息化部、环境保护部备案。
推进循环发展。加强工业水循环和再生水的利用,
三是着力节约保护水资源。
保护水资源,首先要提高用水效率。建立万元国内生产总值水耗指标等用水效率评估体系,把节水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地方政府政绩考核。将再生水、雨水和微咸水等非常规水源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其次发展农业节水。推广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喷灌、微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完善灌溉用水计量设施。在东北、西北、黄淮海等区域,推进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推广农作物节水抗旱技术。
四是强化科技支撑。
“水十条”要求完善环保技术评价体系,加强国家环保科技成果共享平台建设,推动技术成果共享与转化。发挥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作用,推动水处理重点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组建产学研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示范推广控源减排和清洁生产先进技术。加快发展环保服务业。明确监管部门、排污企业和环保服务公司的责任和义务,完善风险分担、履约保障等机制。鼓励发展包括系统设计、设备成套、工程施工、调试运行、维护管理的环保服务总承包模式、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等。
五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水十条”规定理顺价格税费。加快水价改革。县级及以上城市应于2015年底前全面实行居民阶梯水价制度,具备条件的建制镇也要积极推进。健全税收政策。依法落实环境保护、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税收优惠政策。对国内企业为生产国家支持发展的大型环保设备,必需进口的关键零部件及原材料,免征关税。加快推进环境保护税立法、资源税税费改革等工作。研究将部分高耗能、高污染产品纳入消费税征收范围。
六是严格环境执法监管。
完善法规标准。健全法律法规。加快水污染防治、海洋环境保护、排污许可、化学品环境管理等法律法规制修订步伐,研究制定环境质量目标管理、环境功能区划、节水及循环利用、饮用水水源保护、污染责任保险、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地下水管理、环境监测、生态流量保障、船舶和陆源污染防治等法律法规。
加大执法力度。“水十条”规定所有排污单位必须依法实现全面达标排放。逐一排查工业企业排污情况,达标企业应采取措施确保稳定达标;对超标和超总量的企业予以“黄牌”警示,一律限制生产或停产整治;对整治仍不能达到要求且情节严重的企业予以“红牌”处罚,一律停业、关闭。
七是切实加强水环境管理。
强化环境质量目标管理。明确各类水体水质保护目标,逐一排查达标状况。深化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完善污染物统计监测体系,将工业、城镇生活、农业、移动源等各类污染源纳入调查范围。严格环境风险控制。防范环境风险。定期评估沿江河湖库工业企业、工业集聚区环境和健康风险,落实防控措施。
八是全力保障水生态环境安全。
防治地下水污染。定期调查评估集中式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补给区等区域环境状况。深化重点流域污染防治。编制实施七大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研究建立流域水生态环境功能分区管理体系。
深化重点流域污染防治。编制实施七大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研究建立流域水生态环境功能分区管理体系。保护海洋生态。
九是明确和落实各方责任。
强化地方政府水环境保护责任。各级地方人民政府是实施本行动计划的主体,要于2015年底前分别制定并公布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逐年确定分流域、分区域、分行业的重点任务和年度目标。
加强部门协调联动。建立全国水污染防治工作协作机制,定期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各有关部门要认真按照职责分工,切实做好水污染防治相关工作。环境保护部要加强统一指导、协调和监督,工作进展及时向国务院报告。
十是强化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
篇9
1.节水灌溉工作面临的一些问题
1.1没有健全的节水法规,水市场尚未形成 目前,中国节水法规需要进一步完善,特别是在水市场机制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尽管最近一些年来,中国出台了许多包括节水部分在内的节能减排条例,但是从总体来看,中国在节水法规的建设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欠缺,比如,农村水价过低,没有有效的手段来进行调节和改变,统一水市场的形成难度较大。
1.2缺乏节水观念 一直以来,农村都维持着“有河就有水,挖井就有水”,“一条土渠一把锨,开个豁子随便浇”的传统灌溉方式,这充分显示了农民缺乏节水观念,丝毫没有意识到水资源危机和水资源缺乏的现状。加之部分节水灌溉技术成本很高,由于这种传统灌溉意识已经深深根植于老百姓心里,这使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普及和运用变的非常困难。此外,有些地方政府也严重缺乏节水观念,不仅不主动积极地去为节水灌溉的发展做一些有利工作,甚至一些地区为了获得国家资金,竟然不惜以节水灌溉为名,在工程修完后就不再理睬,最终以不了了之收场,这不仅伤害了当地人民的心理,而且没有发挥出一点节水灌溉工程应有的作用。
1.3地方的混乱管理 因为节水灌溉工程的技术方法种类繁多,形式多样,有的十分复杂,如果在管理的过程中缺乏统一规划,极易出现地方各自为政、多头治水、系统间产生矛盾的现象。另外,在一些地方有管理上权责不明、政事与政企不分、重建轻管的现象。以上现象的发生,给节水灌溉的普及与运用带来了很不好的后果,使节水灌溉工程应该有的经济效益没有很好地得以实现。
1.4缺乏充足的相关技术支持 节水灌溉工程对技术方面具有很高的要求,为了使节水灌溉工程能够顺利进行,需要技术人员来支持,特别是在其运行的后期,更需要对相关的技术进行培训来为节水灌溉工程提供技术服务。在实际生活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比如由国家投资建设的节水灌溉工程常常由于缺乏有关的技术培训及技术支持,使节水灌溉工程应该有的功能得不到丝毫地发挥,特别是对于亲自使用此技术的农民来说,如果缺乏有关的技术支持做保障,那么节水灌溉工程的功能将无法发挥。
1.5节水灌溉工程包括的范围广,投资大,存在着局限 对于规模化了的土地种植,使用节水灌溉工程更加合适,归根结底,这是由节水灌溉工程所具有的规模大,投资大等特征所决定的。但是目前要全面普及和运用节水灌溉技术,则困难重重,因为绝大部分农村地区依然是“一家一户一小条”,在这种情况下,工作都由农民自己自主安排,所以要统一种植结构难度很大,统一浇水也不易实行。除了在节水灌溉中,灌溉量、灌溉顺序和灌溉时间不一致外,统一施肥、统一播种等方面也存在着不一致,这些都是导致纠纷和矛盾的因素,因此节水灌溉技术得不到顺利推进。
2解决农业节水灌溉问题的办法
2.1加强宣传力度,树立节水意识,迅速建立水市场 首先,要加强宣传力度。定期不定期在各个乡镇以及农村举办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宣传活动,来增强人民群众的节水意识,使他们深刻认识到水资源的严重缺乏,改变“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传统观念,认识到中国是一个水资源不足的国家,从而积极主动的为节水灌溉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其次,建立和健全节水法规制度已刻不容缓。节水灌溉的主要环节包括调整管理体制、控制成本等都需要健全的节水法规制度来作保障,健全的法规制度有利于“以水养水”良性循环的实现,从而更加有效利用水资源。国家还实施了一些针对农民的优惠政策,对农民进行良性引导,使更多的农民能够主动参与节水灌溉工程的推广与普及;最后,应迅速建立水市场。要想建立水市场,那么就必须进行水价的变革和水权的认定,它们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通过水市场的建立,一个良好的用水习惯就会产生,一个有效合理的补偿机制得以形成,农民会更加积极主动地节约用水。
2.2以国家投入为主,在灌溉条件差的地方进行优先推广 目前,中国农民相对而言还是比较贫困的,尽管收入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对于节水灌溉这种需要巨大投资的工程,如果要农民自己进行投资来改变灌溉方式是很不切实际的,特别是节水灌溉是以社会效益即生态环境效益的改善为效益的工程。从现阶段的国情来看,发展大规模的节水灌溉,还应以国家投资为主,如在一些温室大棚或经济作物的节水灌溉工程投资上。灌溉条件差的地区,通常粮食产量较低,灌溉模式较落后,应优先在这些地区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将会有良好的带头作用,可以有效利用这些地区不太充足的水资源来使农业产量提高,从而成为区域内节水灌溉方面的领头羊。
2.3加强技术创新 应积极组织调动科研力量加强节水灌溉技术的研究服务,同步推进经济实用方法、技术和新材料、新工艺的研究;建立集设计、规划及咨询于一体的技术服务公司,以及把培训与营销结合在一起的经济实体等形式,加快促进节水灌溉产业化技术支持系统的形成。
篇10
[关键词] 水资源 循环经济 再利用 意义
1 前言
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必要资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危机”日益显现,人们对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也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起初人们对水资源的研究仅仅局限于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水资源的时空分布规律和运动规律,即着重于水资源自然属性的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现代科技革命,使人们对水资源的研究产生了一个质的飞跃,逐步从水资源自然属性的研究过渡到水资源社会经济属性的研究,从社会经济系统的角度广泛开展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研究,这些研究领域包括水资源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水环境安全的研究、水权水价的研究、水资源管理体制的研究等。
2 水循环经济的概念与特征
2.1 水循环经济的概念
水循环经济首先是一种先进的水资源经济发展模式,它是建立在社会水循环系统分析的基础上,遵循循环经济的思想,按照水资源节约、水环境友好的原则,使人们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在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各个环节,始终贯穿“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重视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并以完善的制度建设、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法律体系为保障,提高水的利用效益和效率,最大限度地减轻和降低污染,从而实现社会发展的最终可持续性。
2.2 水循环经济的特征
根据水循环经济的定义,通过传统水资源利用模式和水循环经济模式的对比分析可以得出,水循环经济作为一种先进的经济发展模式具有如下特征:
2.2.1发展目标上追求效率、效益和可持续的统一性
水循环经济模式在发展目标上追求水资源利用的效率、效益和可持续性三者的统一,要求水资源利用模式必须按这三大目标进行重新构建。
(1)效率特征要求水资源利用注重节水,在不降低人民生活质量和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前提下,采取综合措施减少用水过程中的损失、消耗和污染,高效利用水资源。
(2)效益特征表现在中观上水资源配置的高效益,要构建节水型经济系统和节水型社会系统。
(3)可持续性是指水资源利用充分考虑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这是水循环经济模式追求的最高目标。
2.2.2管理环节上追求供水、用水和排水等环节的健康循环
发展水循环经济的最终目的是为人类提供健康的水资源生存环境,水循环经济要求水资源利用的各个环节和途径都应追求健康循环,且贯穿于整个水的社会循环过程中。水循环经济需要贯彻以下三个基本原则:
输入端的减量化原则(Reduce)。要求在供水环节,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流程的水资源量,即用较少的水资源投入满足既定的生产或消费需求,在经济活动的源头就做到节约水资源和减少污染。
过程控制的再利用原则(Reuse)。为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要求从上一工序或过程排出的水资源能够直接为下一工序或过程所用,水资源在生产过程中尽量多次重复利用。
输出端的再循环原则(Recycle)。要求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污水重新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而不是无用的废水。
2.2.3利用手段上追求科学技术、经济与行政手段的一体化
先进的科学技术是循环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如果没有先进技术的输入,水循环经济所追求的经济和环境多目标将难以从根本上实现。
有效的经济政策是水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和必要保障。水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要求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水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充分利用价格、税收和财政等各种经济手段,实现符合水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3R原则。
法律和法规作为一种强制手段可以有效地推动水循环经济的发展,也是所有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重要手段,是水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在管理手段上的重要特点。
3 水资源再利用模式
水资源再利用模式的选择体现在水循环体系的各个环节之中,包括供水、生产和生活用水、污水资源化、雨水利用等。其目的很清楚,一是节水,减少对自然水资源的索取;二是减少排放,减少对自然水生态的扰动。水资源再利用模式在人类实践中早有应用,如节水器具,节水的绿色建筑,还有各种中水的回用等。总体来看,对这些模式的研究和分析还不够深入,没有更好地提炼总结,尤其是从经济学角度的分析还有待加强。
3.1节约用水模式。长期以来我国农业采用大漫灌的灌溉方式,用水量大,利用率低,浪费严重。可见,我国农业节水潜力相当可观,应大力研究和分析农业节水模式,通过节水灌溉和节水农业相结合的办法实现农业节水。要加强对工业行业节水的经济学研究,通过产业布局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达到水资源节约利用和水环境污染控制的目的。在城镇,要加强水的循环利用研究,控城镇生活的用水浪费,减少城市给水管网和用水器具漏水损失,充分发挥节水的潜力。要研究和分析各种节水模式的成本和效益,通过成本和效益的比较,选择最优的节约用水模式。
3.2清洁生产模式。近年来,世界上大力推广清洁生产,广泛采用循环利用经过处理的工业废水。由于采取这一措施,20年来,日本和德国的工业用水的数量没有增加。美国钢铁业在每吨钢需要的280 t水中,只有14 t是注入的新水,其余用的都是循环水。至2000年,我国工业废水的重复利用率已经达到70%以上,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90%~95%相比,还有不少的差距。根据我国目前的工业用水效率预计,2020年我国工业的年用水量将由现在的1100亿m3增加到2000亿m3,增加用水量约1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工业用水过程的研究,多角度地选择清洁生产模式,改进工艺和流程,进一步提高多次重复循环用水,提高用水的效率。
3.3污水资源化模式。工业废水资源化的观念是对传统工业废水末端治理的革命,是工业废水治理的努力方向;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可以考虑变集中处理为分散处理,分散处理的主要场所是居民住宅的屋顶。通过在城市建立中水系统,将生活、生产污水处理之后再次使用,从而节约大量的日常用水。经处理过的回用中水,主要可用于冲厕、体育场馆、高尔夫球场、浇灌花草树木、清洁道路、清洗车辆或基建施工、设备冷却、工业用水及其他可接受其水质标准的用水。我国90%以上的城市水域遭到污染,城市污水(包括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以每年6.5%的速度增加,预计到2020年城市污水产生量将达到600亿t以上。因此,污水资源化应是我国21世纪城市水循环经济的着眼点,需要大力研究污水处理技术水平和污水资源化应用的方向。
3.4雨水资源化模式。由于自然和历史的原因,在我国北方地区,尤其是西北黄土高原的部分地区极度缺水。按可利用水资源统计,当地人均可利用水资源占用量只有110 m3,是全国人均可利用水资源占有量(720m3)的15.3%,是世界人均可利用水资源占有量(2970m3)的3.7%。目前在我国的西部地区有近1000万人的饮用水极度困难。数百年来,西部地区居民积累了丰富的雨水汇集和利用的经验,使他们得以在这里生存。面对发展的需要,这种传统的集水方式受到了资金短缺的制约。为此,今后需要大力开展对西北地区雨水利用方式、雨水利用投融资方式等方面的研究。
3.5海水淡化模式。我国拥有1万8000多公里的海岸线和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管辖区,海水利用和淡化是解决淡水紧缺问题的有效途径。据测算,中国城市的用水中约80%是工业用水,工业用水中约80%是工业冷却用水。如果能够用海水替代现有工业冷却用淡水总用量的30%,就可以使沿海城市节约近20%的淡水资源,同时减少冷却水对环境的污染。我国的海水淡化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目前在技术上还不够成熟。今后,需要加强对海水淡化技术、海水对工业设备的腐蚀、海水淡化成本与效益、海水淡化产业化等方面的研究,使海水淡化利用成为我国解决缺水问题的重要选择之一。
4 水资源再利用技术的创新
“节流”与“开源”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两个主要途径,在水资源供应不断减少的今天,其核心在于水的循环利用,即通过污水资源化、雨水资源化、节约用水等措施,增加水资源的间接供应,尽量减少水的使用量,这样不仅可以减少无效需求,减轻供水压力,还可以相应减少污水排放和污水处理的负担,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为此,循环用水可以说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战略措施。循环用水需要采取工程、技术、经济和管理等各项综合措施,特别需要不断更新的污水处理技术、节水技术与设备的支持。
技术创新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系统目标,考虑系统内外客观因素的制约,对各种可能得到的技术手段进行分析比较,不断研究和寻找新的最佳方案。对水循环经济的技术创新研究,主要是从事技术科学的学者,要将水循环经济的理念与思路引入水的供应、输送、使用、排放、处理和回用等过程中,通过对循环过程中水资源消耗、水循环利用、污水处理、水污染排放的分析,提出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的工程流程或技术建议。
例如,在社会经济系统中,各用水部门与行业都存在节水技术与相关设备;在污水处理厂,要实现污水的资源化利用,必须不断更新处理设施和技术,以提高污水的处理水平;同样,要实现污水的循环利用,需要对饮用水、循环水的管道系统进行技术改造。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还需要考虑不同技术项目的成本与效益,如引入新的生产流程与工艺所需要的投入及预期产出。从企业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来看,还要对比分析采取水循环技术的长期成本和短期成本,从而确定水循环技术的可行性。这些工作,需要根据各地的水资源条件、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科学技术水平等因素,对各类循环水的技术和设备进行系统的分类,并提出相关的技术识别评价指标,为水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5 水循环经济管理体制及经济机制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水资源分部门管理的体制,水量与水质、地表水与地下水等分割管理,水资源的分割管理导致部门职能交叉、政出多门、推萎扯皮、管理效率低下等诸多弊端。随着社会经济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不少地区的水短缺和水污染等水问题日显严重,传统的水资源分割管理模式越来越成为制约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障碍。加强水循环经济管理体制和经济机制问题的研究是实践水循环经济工作的突破口,更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迫切要求。水循环经济管理体制和经济机制的研究包括循环水权制度的研究、循环水权交易市场的研究、循环水价的研究、水循环经济政府财政和税收的研究、有关循环水的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完善研究等。
6 结论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国家,迫切需要在包括工业、农业等在内的各个领域引入水与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概念与技术。通过水循环与资源的回收,不仅可以节约水和资源,减少对环境的依赖,还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废水排放,保护环境。因此,建立水循环经济与水资源再利用体系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 王晓昌,张荔,袁宠林,等.水资源利用与保护[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