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行业研究范文
时间:2023-04-19 08:30: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技创新行业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查新机构 查新报告 查新队伍 查新管理
[分类号]G251
1 引言
科技查新是一项以科研活动和科技管理为服务对象,以科技文献资源为基础,以信息检索和分析研究为手段,为查证科学技术内容的新颖性提供服务的工作。科技查新工作的作用贯穿了科技创新的整个过程,是科技管理活动中进行创新评估的重要手段。伴随着科技创新活动的发展,我国的科技查新行业不断壮大,科技查新工作已经成为我国科技决策科学化的一个有效支持系统,为科技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做出了重要贡献。
为了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我国对科技创新的投入不断增加。为了保证科技创新投入的合理分配,提升科技创新资源的使用效率,需要从科技立项、过程控制、项目验收和成果鉴定等多个环节对创新活动进行控制,这给科技查新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从目前的发展来看,我国的科技查新工作在机构分布、行业管理、人员素质、报告质量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与科技创新发展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本文将在深入分析我国科技查新发展现状及其面临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促进整个查新行业发展的合理化建议。
2 科技查新行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科技查新工作开始于1985年,最初在医药卫生和国防科工领域开展,随后,原国家科委(现为科技部)逐渐开始推动科技查新行业的发展,并加强对科技查新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比如,原国家科委于1990年10月印发了《关于推荐第一批查新咨询科技立项及成果管理的情报检索单位的通知》,授权11家文献信息单位为一级查新单位,又于1992年拟定了《科技查新咨询工作管理办法》,并起草了《科技查新咨询工作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在经过长时间的查新实践和管理摸索之后,科学技术部于2000年12月了《科技查新机构管理办法》和《科技查新规范》(国科发计字[2000]544号),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标志着我国科技查新工作逐步步入法制化的轨道。
2.1 科技查新机构的管理系统
在科技查新工作的发展过程中,各级科技管理部门、教育部、卫生部、农业部等国务院职能部门以及中国科学院、国家地震局等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出于服务于本部门科技创新管理工作的需要,从各自的专业角度出发,都纷纷开展了科技查新机构认定工作。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对全国科技查新机构的调查数据(不完全统计)显示,截止到2001年6月,全国通过各级科技行政部门认定的查新机构共有300多家(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如表1所示:
可以看出,我国的科技查新机构主要分布在各地的科委、科技厅系统,国家部委次之,这一方面体现了国家科技管理工作对科技查新工作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能够使科技查新工作更好地为科技管理工作提供服务。
2.2 科技查新机构的地区和查新数量分布
通常情况下,科技查新机构以本地的科研和科技管理活动为服务对象,查新咨询工作具有比较强的地域性。根据可以统计的信息显示,部分查新机构的地域分布以及历年来查新项目数量的分布见表2。
科技查新机构的地区和查新数量分布是由一个地区的科研和科技管理需求决定的,同时,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各地科技查新工作服务于本地科技活动的能力。当这种地域性的差别超过一定范围时,将影响本地科技创新活动的发展,这就需要借助查新管理部门的宏观调控来实现各地查新工作的均衡。
2.3 教育部系统科技查新工作现状
2003年2月27日,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取消第二批行政审批项目和改变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管理方式的决定”,取消了406项行政审批项目,其中第26项为“科技查新机构业务资质认定”。此后,科技查新机构业务资质认定和科技查新业务培训不再属于行政管理范畴。但是,为了保证科技查新工作为高校科技查新的支撑作用,教育部还持续开展了高校科技查新工作站的认定。到目前为止,教育部已经分4批完成了67所科技查新工作站的认定,教育部部级查新机构的年检数据从一个侧面为我们提供了我国查新机构近年的发展状况。
从表3的数据可以看出,在查新站数量增长的同时,查新机构年均完成的查新项目数量也保持了持续的增长。这说明高校(包含高校以外的单位)科技创新活动对查新工作的需求量还处在不断上升的趋势,科技查新工作的重要性日显突出。
为了加强对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教育部还制定了《教育部科技查新机构管理办法》,并于2004年4月13日了《关于进一步规范教育部科技查新机构工作的意见》,对科技查新机构资质的认定和管理等方面的规则做了明确的规定。同时,还通过年检、查新员、查新审核员培训等多种途径保证科技查新工作的质量。
3 科技查新行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经过近20多年的发展,科技查新工作在我国的科技创新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支持作用,并逐步形成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和工作规范。但由于查新机构的认定和管理部门不一致,查新人员质量良莠不齐,查新机构在管理规范、服务理念上的差异,从整体上来说,科技查新的发展仍面临着一些问题。
3.1 科技查新行业缺乏统一管理和引导
从表1可以看出,我国的科技查新机构认定部门多达10多个,不同部门对科技查新机构的管理从总体上遵循科技部颁发的《科技查新机构管理办法》和《科技查新规范》,同时,又根据部门自身的特征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办法。各部门对科技查新机构的认定标准、管理细则、人员水平等要求的不一致,导致了我国科技查新行业的发展缺乏统一的指导。特别是国家取消对科技查新机构的行政审批之后,科技查新行业实际上处于自由发展的状态,查新机构的权威性无法认定,查新质量无法保障。管理的分散导致我国科技查新行业的发展缺乏统一规划和布局,从而无法体现整个行业的合力,限制了科技查新工作在科技创新活动中的作用的发挥。
3.2 科技查新业务量分布不均衡
由表1中可以看出,截止到2001年6月,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除港、澳、台外),都设有查新机构,其中北京查新机构最多,共36家;其次是江苏和广西,各17家,而查新机构最少的青海和地区,分别只有3家和2家。全国平均每家查新机构的年均受理量为142.80项,其中13个省市地区的平均每家查新机构年均受理量在全国平均水平之上。河北、广东、黑龙江三省的平均每家机构年均受理量分别为
347.67项、285项和239.67项,分居前3位,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重庆、青海和则居于最后3位,仅为26.67项、25项和12.5项,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总体来说,经济发达、科技文化水平较高的地区,拥有的查新机构和完成的查新项目数量更多。显然,这是查新需求拉动的结果,经济发达、科技文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对科技创新和科技查新的需求更高。但这种地区分布不均的现象将会对经济和科技发展本来就落后地区的科研工作带来更为不利的影响,不利于我国西部发展战略的实施。
3.3 查新报告质量控制机制不完善
查新报告是科技查新项目的最终成果,是查新机构交付给查新委托人的最终产品,是科技查新的作用和意义的直观体现。查新报告的质量不佳,将影响查新委托人和科技管理人员对查新项目科学技术内容新颖性的判断,误导科研活动与科技管理决策。
根据文献研究以及对部分机构查新报告的分析,笔者发现部分机构的查新报告在报告格式、内容描述、查新结论表达等方面还存在较大问题,比如:查新报告格式过于简单,与《科技查新规范》中的规定不一致;查新报告数据的采集缺乏全面性,查新结论的描述缺乏专指度和深度;查新项目创新点的提炼、文献对比分析的内容与项目的科学技术内容不一致;查新报告用词缺乏规范性等。
查新报告质量良莠不齐的主要原因在于缺乏对查新报告的质量控制机制和评估准则。《科技查新规范》中虽然对查新程序和查新报告的内容做出了详细的规定,但由于整个查新流程和每个步骤的工作都依赖于查新人员的智力劳动,而且这种智力劳动分布在所有的学科和研究领域中,当前还没有形成一种有效的手段来控制查新报告的质量,也没有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评估准则。
3.4 查新队伍的建设有待加强
《科技查新规范》对于基本术语“查新人员”解释为:“是指参与查新工作的人员,包括查新员、审核员及其他工作人员。”其中查新员和审核员是查新人员的主体。对于查新员和审核员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在《科技查新规范》中也有明确规定,包括其法律意识、道德修养、查新资格、业务知识、业务能力、职称、学历、工作经验等多方面。在实际查新工作中,科技查新要求工作人员必须有较高的综合业务素质,包括查新中应用到的相关专业知识背景、情报检索的实践能力、查阅外文文献的外语认知能力、计算机的应用能力、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及信息情报检索和分析等能力。这些能力整合起来就是准确查新,出具一份专业、严谨、公正的科技查新报告的能力。另外,查新人员是查新工作的具体实施者,除了应具有以上提到的这些业务能力,还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以及较好的语言沟通和理解能力等。
目前,由于查新机构的认定和管理还比较分散,仍有一些查新机构不重视人员的业务培训和考核,查新人员知识结构不尽合理,不熟悉新学科、新领域的发展趋势及进展情况,信息分析能力不高。对整个科技查新行业来说,由于人员流动量大,工作经验积累困难,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仍严重缺乏。
4 促进科技查新行业发展的措施
科技查新工作是我国科技创新管理的重要支撑手段,为了促进我国科技查新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以更好的服务于科研活动和科技管理活动,笔者认为需要从以下方面入手促进整个查新行业的发展。
4.1 加强规范化管理和统一布局
科技查新机构管理的分散以及业务量的不均衡,限制了我国科技查新行业整体效能的发挥。为了充分发挥科技查新工作在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中的把关作用,促进查新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首先需要从行业管理体制和机制入手,严格推进对《科技查新机构管理办法》、《科技查新规范》等管理办法的实施。同时,需要对全国的科技查新需求进行摸底调研,统一规划科技查新机构的区域布局,以适应科技创新活动对查新工作的需求,避免科技查新行业的无序竞争。
4.2 加强查新队伍的建设和管理
查新队伍是科技查新行业发展的根本。随着科学研究的交叉渗透,新兴学科的不断产生以及科技信息资源检索途径和工具的不断演进,科技查新人员的查新技能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为了促进查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强对查新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具体来说,需要建立规范的查新人员培训和考核制度,要求查新人员接受学科知识、信息检索、文献分析等方面的培训,并通过严格的考核,持证上岗。同时,还需要加强查新人员之间的交流和相互学习,这可以通过举办查新研讨会、组建科技查新行业协会等多种途径来买现。
4.3 加强对电子科技信息资源的综合发掘和利用
电子科技信息资源,包括各种文献库、数据库、专利库等等,是当前科技查新中使用最广泛的查新资源,各查新机构在电子信息资源上的投入也在不断的增长。但电子信息资源种类繁多,质量也良莠不齐,如何有效的甄别、选择合适的电子信息资源,保证查新检索结果的全面、正确和有效,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随着电子科技信息资源数量的增加,有限的资源建设经费也限制了查新机构资源建设的完整性,从而可能影响查新的质量。面对这些问题,一方面需要由信息资源建设专业人士和学科专业人员联手加强对电子科技信息资源质量的评价;另一方面还需要加强对网络免费信息资源的发掘和利用。只有从资源的质量和数量人手,才能为查新工作的质量提供基础保障。
4.4 加强科技查新用户满意度建设
科技查新是一项服务性的工作,用户满意度是查新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直接决定因素。只有为用户提供满意的服务,查新机构才能获取源源不断的查新项目,才能体现存在的价值。作为创新评价中的第三方机构,科技查新的用户同时包含了科技查新项目的委托人和科技管理人员。为了加强用户满意度建设,查新机构不但需要不断在服务态度、查新专业技能等方面下功夫,以获取查新委托人员的满意,还需要坚守客观的科技查新立场,保证查新工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以获取科技管理者的满意。
4.5 建立查新用户反馈机制
为了保证查新的质量,提升查新报告的质量是关键。为此,学术界和查新实践人员都不断探索通过查新报告质量评估来促进其质量的提升。查新报告质量评估是从事后评估的角度来保证查新报告的质量,可以促进查新机构和查新人员不断提高工作质量。查新报告的最终用户是查新委托人和科技管理者,而且由于科技信息的滞后性和查新报告的时效性,只有查新用户在消化和使用查新报告的过程中,才能获得对查新报告质量最准确的认识。因此,可以通过建立一种查新用户的反馈机制,搜集查新用户对查新报告的质量反馈,通过对质量反馈结果的综合分析,来获得对查新机构或查新人员的查新报告质量评估。
4.6 开展科技信息增值服务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科技查新行业积累了大量的科技信息资源,大批的信息咨询服务专业人员,形成了别具特色的科技信息服务能力。随着科技信息服务市场化的逐步推进,科技查新机构要获得可持续的发展,必须深入挖掘自身在科技信息资源和专业技能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信息增值服务,充分发挥科技查新行业的服务能力和潜力,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科技创新活动。
篇2
1.1股权投资是民营企业进入科技创新领域的首选
大多民营企业无论是扩大原有的企业经营规模还是投资另一家科技型企业,更倾向股权投资。对10家大型民营企业调查显示,9家表示股权投资是其对外投资首要考虑的因素,还有1家企业表示,鄞州区政府积极推动该企业上市,由于不愿意股权被引进的风险投资稀释,且担心上市后失去公司控制权,政府推了三年上市计划,但该公司仍没进行上市筹备。有83.2%的中型企业表示,股权投资是其进入科技创新领域的重要考虑。小型企业和微小企业更要求对公司保持绝对的控制权。同时课题组通过天使引导基金了解到,一些天使投资人很乐意投资的科技项目,由于创业者考虑到天使投资的介入会稀释股权,而放弃了天使投资的融资计划。
1.2民间借贷是个人资本进入科技创新领域的主要方式
居民个人可以通过购买上市公司股票和债券进入科技创新领域,但由于前几年股市低迷,居民购买股票的热情降到谷低;可以通过将资金存入银行进入科技创新领域,但由于银行更多地将资金贷给了国有企业和大型民营企业,以致很少有资金进入科技型中小企业;居民可参股企业进入科技领域,但由于对科技领域的不熟悉及高风险的恐惧,创业及参股进入科技创新领域的较少。而我国民间金融市场发达,依靠地缘、血缘、亲缘、业缘关系,形成了各种形式的合会、私人钱庄、民间集资等,民间借贷成了居民一种重要的理财工具,科技型中小企业对民间资本也很依赖,进而导致民间借贷是个人资本进入科技创新领域的主要方式。
1.3民间资本投资科技创新领域意愿下降
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互联网经济对传统产业冲击、房地产不景气等因素的影响,民间资本在投资中受到了重创,因而投资变得谨慎。宁波民间资本主要在服装、电器、玩具等行业上发展起来,金融危机后,这些行业出口萎缩,新的经济增长点仍在摸索中,民间资本投资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困境。2013年宁波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规模以上产值3304.5亿元,同比增长2.46%,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海洋高技术产值分别同比下降8%、7%;出货值934.9%,同比下降4个百分点。2014年宁波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989.5亿元,比上年增长16.6%,其中民间投资1955.0亿元,增长12.6%,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49.0%。民间投资增速下滑明显,全年比上半年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占比下降了1.7个百分点。
2民间资本进入科技创新领域存在的障碍
2.1民间资本进入科技创新领域受到歧视
尽管国家一直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科技创新领域,但是更多停留在政策层面,在实践中民间资本进入科技创新领域仍存在着许多的歧视。第一,行业准入存在歧视。根据中国社科院的调查,全社会80多个行业中允许民营资本进入的只有41种,而外资却能进入60多种。如为科技创新提供金融支持的风险投资和科技融资租赁公司,基本由政府和外资主导,民间资本较难介入。第二,资助扶持政策方面的歧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执行的税收优惠政策是各省市激励引导民营科技企业进行创新活动的重要举措之一,对促进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和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2008年以后,除江苏、上海、武汉等极少数省市还坚持一些优惠税收政策外,其他绝大多数省市已不再执行了。2008年底国家税务局出台了116号文件,规定享受加计扣除政策的只能是高新技术企业,把大部分中型科技型企业和所有小型科技型企业排除在外。第三,融资方面存在歧视。贷款门槛过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由于缺乏抵押物难以达到贷款要求,即使符合贷款条件,银行也不愿意贷款给科技型中小企业,而风险投资公司与科技融资租赁公司又由政府和外资垄断,民间资本没有话语权,民间资本也就难以进入科技型中小企业。
2.2科技创新的高风险让民间资本望而却步
民间资本从小作坊和劳动收入中形成,在改革开放初期大好机遇中得以快速积累。有很强的盲目性、投机性和短期逐利性,热衷于房地产、矿业资源、农产品这样简单,不需要很多专业技能,快进快出的投资领域。而对于投资周期长、风险高、技术复杂的科技创新行业,民间资本拥有者没有信心。他们普遍缺乏科技创新意识,缺乏科技方面的专业技能及对科技创新前景的把握,对于科技创新不敢涉足,对高风险的科技创新领域有很强的规避意识。2014年,宁波市新设企业数量较多的是批发和零售业,共14152户,制造业8843户,租赁和商务服务业5407户。从同比增速来看,新设企业增长较快的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分别增长126.6%、88.1%、66.1%。制造业的新设企业数远远低于批发和零售业,说明民间资本还是倾向于投资熟悉的传统产业。尽管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新设户数增长超过100%,但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门槛低,不需要很多的资金,不需要厂房,只要一间办公室,也不需要特别高端的技术,且由于智慧城市的建设、互联网金融的兴起等因素推动。
2.3信息不畅导致进入障碍
民间资本进入科技创新领域的其中一个障碍是信息不对称。民间资本急于寻求有前沿科技的投资项目,苦求不得,而很多好的科技研究成果却因缺乏资金难以实现成果转化。据调查,民营企业主要通过生意场上的朋友了解投资信息,占到了63.3%;其次是媒体,主要是互联网信息,占到了41.8%;有17.1%的企业通过政府部门获取信息;而通过中介机构获得投资信息仅占7.6%。55.7%的企业表示在投资科技项目时,没有进行市场调查、技术分析等可行性研究,看到周围的朋友这样做利润丰厚,就跟着投资。正是因为信息不畅,导致民间资本难以进入科技创新领域,即使进去了,也因为信息源缺乏科学依据,产品简单复制、投资失误或盲目跟风。最典型的案例便是2010、2011年光伏产业的盲目扩张。早在2009年,多晶硅就被定位为十大产能过剩行业之一。但由于当时的暴利和行业的红火,大量民间资本疯狂进入,各地大量的民营灯具、文具、打火机企业也纷纷追逐光伏产业,最终导致产能大量过剩。
2.4全社会科技创新环境不佳阻碍民间资本进入
在经济转型期中,我国过快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全社会普遍较为功利浮躁。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以致企业普遍缺乏创新意愿和动力,市场流行一句话:“不创新等死,创新找死”,企业花巨资进行的科技创新,很轻松地被其他企业仿冒、假冒。每年广交会涉嫌侵犯知识产权案件高达几百宗,专利案件是主要投诉类型,占总投诉量的60%以上。江苏紫阳假日卧室用品有限公司发明了一种高科技的“三明治复合席”并申请了国家专利。产品一问世,遭到40多家企业非法仿冒的群体权。《中国知识产权蓝皮书》公布的调查报告数据显示:88.44%的人购买过盗版的书籍、影像制品或电脑软件;57.88%的人买过假冒名牌商品。为了停止中国侵权,美国禁止向中国出口发动机技术、航天技术、飞机制造、远洋过渡、电子侦察、光热电技术。
2.5民间资本投资主体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普遍不足
篇3
国家层面一直非常关注中小企业信息化问题,从2006年起,国家发改委、信息产业部、国家信息办就联合启动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和百万中小企业上网培训计划,助力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建设,该工程补列为“十一五”期间推动中小企业成长的重要内容。近几年工信部持续推出政策组合拳,不断推进中小企业的信息化进程,在解决中小企业获得科技创新、市场、融资等情报信息及帮助中小企业低成本、低风险地运用信息技术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中小企业科技情报信息服务现状与需求
一方面由于部分中小企业对科技情报信息的重视度还不够,另一方面由于自身经济条件及人员能力的限制,大部分中小企业内部没有设立专门的科技信息部门及单独的经费,中小企业获得的科技信息常常落后于市场,从而增加了自主研发、科技创新的难度,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充分利用科技情报信息,同时企业科技信息服务工作也是整个国家科技信息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技术创新周期缩短。市场瞬息万变。作为科技创新主体的中小企业对信息的需求将会愈来愈强烈。
目前。中小企业对科技情报信息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一)竞争环境情报需求
竞争环境情报需求主要包括以下三种:一是国际环境情报,即国际政局变化,以及贸易对象国的经济增长、收入分配、消费偏好、市场前景、金融汇率走势、关税及贸易体制变更等;二是国内环境情报,即政策法规、市场需求、国民收入及分配、物价指数、利息变动以及产品客户、供应商、中介商等;三是科技动态情报,即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成果专利、标准和人才等各方面信息,企业有效地了解和掌握竞争环境情报,就能大大减少环境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准确地判断未来竞争环境的变化,保证决策的正确性。
(二)竞争对手情报需求
中小企业需要知道竞争对手在产品设计、技术标准、生产工艺、研究开发、扩展计划、产品价格、促销策略、知识产权、网络建设和使用等各方面的情报需求,这些信息对于企业的发展战略来说至关重要。
(三)战略实施情报需求
战略实施情报是指在把握竞争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基础上,做出长期的、主动的、全局性的战略行动后所反映出来的情报信息。这类信息关系到企业在竞争中的策略和行动,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动态性和博弈性,通常包括竞争对手的战略意图、行动计划、实施步骤、反馈机制等,以及实施竞争行为后竞争环境变化、其他竞争者反应和竞争态势的格局重组等方面的内容。
此外,企业内不同层次人员对信息需求的侧重点也不一样,决策者需要的是综合性信息,比如政策法规信息、专利文献、新产品信息和市场需求趋势等。以便制订企业生产规划,使决策和管理更加科学合理;科研人员、生产人员则最需要研发、新产品、技术成果专利、标准等各方面的信息,以保证企业的生产科研活动处于最佳状态:市场营销售人员需要的是产品或技术的市场信息、项目和产品进出口信息等,以确保产品畅销,企业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二、中小企业科技情报信息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现如今,国内面向中小企业的科技情报信息服务普遍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服务功能链不完整,产业化程度不高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技信息服务行业的产业化程度不高。由于基础建设没有得到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资源配置不够合理,目前仍以文献的收集、分析为主,虽然在方向上有所延伸,但缺乏有深度的产品。另外,由于没有成熟的产业体系和模式,机构之间各自为政。重复建设,不能有效整合信息资源,尚未形成低成本、高效率的整体科技中介服务链。
(二)服务机构竞争地位被动,公共信息零散
当前各地的科技信息服务市场单一,大部分服务机构仍是坐等企业上门,现有的科技信息产品远远不能满足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需要,在与国外机构的竞争中经常处于被动地位。此外,缺少具有实用价值、能反映地方产业特色的科技信息资源,行业之间、地区之间的公共信息资源往往处于分散状态,不能有效共享。
(三)从业人员服务水平亟待提高
科技信息服务要求对情报进行持续监测、跟踪、并深度分析,但目前科技信息服务从业人员的素质良莠不齐,许多从业人员的专业背景单一,没有经历长期、循环的培训,还有对市场的把握能力不足,难以开展深层次的定向咨询服务,因而导致了科技信息服务与企业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之间脱节的局面。
三、解决中小企业科技情报信息服务存在问题的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转型,科技信息服务业的重要性会进一步提升,内涵也将更加丰富,伴随互联网络的迅猛发展,科技信息服务产业孕育了大量的机会,该行业即将迎来持续发展的繁荣期。为此,针对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以下思路对策。
(一)中小企业
中小企业对科技情报信息工作的重要性应该更加重视,只有充分了解市场,了解竞争对手,才能不断自主创新,生产出拳头产品,使自己充满生机。因此,不但要加强企业内部科技信息建设,培养专业人员,还要更多地借力社会科技信息服务机构,购买相关产品及服务,及时把握行业最新动态和市场趋势。
(二)地方政府
政府应加大科技资源基础投入。建设由地方政府引导、中小企业和科技信息服务机构参与的公共信息平台、科技成果信息库、区域内专利信息库、企业技术需求信息库等。实现本地区内信息资源共享:协调与国内其他地区的信息交流沟通,帮助企业了解最新行业动态,避免与市场脱节的供求。同时,大力培养本地科技信息服务龙头企业,鼓励其作大作强,与国际知名咨询机构接轨。提供有深度和广度的战略咨询等。
(三)科技信息服务机构
作为提供服务的主体,科技信息服务机构是整个链条上最为关键的一环,应该在服务机制、对策、网络和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不断为企业提供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的科技情报信息,所以不仅要从意识上改变,力求使自己适应市场,还要不断提高人员的业务水平。
1.强化主动服务意识、适应开放竞争的环境
由于用户需求有多样性、时效性、个性化等特点,服务机构应积极走访基层,开展广泛调研,随时跟进中小企业的要求变化。实时调整服务内容,开展个性化服务。例如。可以进行科技查新、知识产权查询、重点科技动态跟踪、信息分析与预测、行业决策情报等,并提供项目申报指导、项目查新、项目评估论证、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编撰申报材料等多种形式的产品,全方位地服务于中小企业,使科技信息工作在区域科技创新支撑体系中得到有效配置和共享,改变原来科技信息机构被动服务的局面。
2.强化与相关单位的协同工作机制
第一,加强与行业协会的协同交流。行业协会在整合行业资源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自诞生之日起,行业协会就与本行业内的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具备了较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科技信息服务机构应联合行业协会的组织优势,将分散在不同单位的本行业科技信息资源有效整合,形成系统、完整的行业科技信息资源体系,并建立行业内科技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
第二。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互通合作。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与高校和科研院所产、学、研结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但是现阶段企业和高校之间的渠道还不够畅通,科技信息服务机构可以抓住这个机会,寻找切入点,帮助两者建立有效的信息交流,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
第三,与其他地区建立情报网。与外地科技信息服务机构加强联系,建立跨地区信息共享服务网络,互通工作信息和动态,提供层次更多。范围更广的科技情报信息。
3.丰富服务内容,为中小企业提供特色资源和特色服务
要强化科技信息特色产品和服务,形成新的生长点。如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科技项目和科技计划的辅助管理、科技出版、信息资源整合和网络开发与服务等;开展教育和培训业务,争取成为当地的科技教育和培训的中坚力量:加快知识更新和技术更新,与国际上先进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接轨,开发建设智能化情报收集、加工与分析研究平台:持续动态监测世界科学及技术前沿、世界一流研发企业、世界著名科学家监测及国际科技合作的最新情况,推出具有前瞻性的行业战略报告。
篇4
[关键词]科技查新机构 评价 指标体系
[分类号]G251
1 前言
科技查新是指查新机构根据查新委托人提供的需要查证其新颖性的科学技术内容,按照《科技查新规范》操作,并做出结论。其中,新颖性的判定是科技查新工作的核心任务,它是指在查新委托日以前查新项目的科学技术内容部分或者全部没有在国内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过。科技查新是在我国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中诞生、成长并发展起来的信息咨询活动,它在科技立项和验收、科技成果的鉴定和评价、科技奖励评定、技术引进等科技活动中扮演着“把关人”的角色,为促进我国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0多年来,我国的科技查新工作不断发展,科技查新机构不断增加。仅教育部系统的科技查新站已经达到67家(包括2009年认定的第四批科技查新站10家),2007年已完成查新项目17 536项。应该说,科技查新工作为我国的科技管理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还应当看到,我国的科技查新机构分属于不同的管理系统,不同系统对科技查新机构的认定标准、考核要素和管理办法等都各不相同,这从客观上导致了各查新机构的质量参差不齐,不利于整个科技查新行业的发展。本文将本着促进科技查新事业发展的出发点,对科技查新机构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研究。
2 科技查新机构评价研究的现状和意义
科技查新机构是科技查新业务的承担者,它凭借自己所拥有的专业人力资源、信息资源、设备资源等实施科技查新活动,科技查新机构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科技查新质量的好坏,也间接影响着科研活动和科技管理活动的效果和效率。因此,规范并引导科技查新机构的发展是促进科技查新活动发挥最大效益的重要前提。设计合理的指标体系并对科技查新机构进行评价,能够为科技查新机构的发展树立一个标杆,辅助它们有针对性地发现并改进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而促进科技查新咨询行业的发展。
2.1 我国科技查新机构评价研究现状
科技查新的最终结果体现为查新报告,科技查新的质量也主要通过查新报告体现出来。因此,对科技查新报告的评价成为了相关评价研究的重点。比如,姚宝卿提出了由检索技术水平、检索文献的选用水平、文献分析水平和报告撰写水平组成的科技成果查新报告质量评价体系;杨传瑞构建了由文献检索质量和报告质量构成的查新咨询质量体系,其中,报告质量由对比分析质量、结论质量和表述质量构成;张凌等人则研究了利用查新工作过程中各参数、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来评估查新报告总体质量的方法。应当注意的是,查新报告的结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规范查新工作的实施,但是查新报告的内容仅是某一次查新结果的反映,很难从根本上反映一个单位的查新水平,对查新报告的评价也就很难推动整个查新质量的提升。因此,只有从查新机构的角度人手进行评价,才能从根本上推动查新的发展。
对于科技查新机构的评价,目前的研究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科技查新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这类研究从查新工作本身的质量入手,探讨了查新质量的决定因素,比如杨锦春研究了文献支持条件、检索手段、查新人员的素质、查新用户配合、文献检索、报告撰写、报告审核等影响查新质量的因素及存在的问题。同类研究已经超出了对查新报告和检索结果的评价,逐渐扩散到了相关的支持条件。另一方面是对查新机构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但是,从科技查新机构本身的软、硬件条件,以及工作成效人手建立的成型的评价指标体系还不多,只有卫生部系统的刘俊立等人基于对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查新咨询单位的查新咨询工作现状进行评估,制订了由领导重视程度、人员素质、文献资源、管理、工作效益、科研和奖励七大类指标构成的评估标准,其研究成果的应用范围主要在医药卫生科研和管理领域。
2.2 科技查新机构评价的意义
随着科技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我国从中央到地方对科技创新的投入不断增加,如何保证科技资源取得预期的效果,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是我国科研人员和科技管理者共同关注的主题。科技查新作为一种客观的评估方法,能够在科研立项、中期评估、课题验收、科技成果鉴定和转移等诸多环节为科技管理提供充分的文献支撑,辅助进行科技资源的配置决策。科技查新机构的水平是科技查新结果质量的根本决定因素,对科技查新机构进行评价,有利于引导查新机构不断提升自己的水平,同时,评价结果又能为查新委托人和科技管理机构提供决策依据。
2.2.1 为查新委托人选择查新服务机构提供标准科技查新的委托人一般是从事科技项目的科研机构或企业,对于科研立项、中期评估、课题验收等相关的查新项目,其主要需求是对项目的新颖性进行评判,防止将科技资源投入到重复的科研项目中,或者对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进行客观评价,以继续追加投资或者中止项目的执行。为了保证查新的质量,从而提升项目选择和执行的水平,查新委托人必须寻找文献资源丰富、查新队伍强大、查新设备先进的查新机构进行委托查新。对科技查新机构进行评价能够为委托人比较和选择高水平的查新机构提供标准。
2.2.2 为科技管理机构规范和引导查新机构的发展提供参考随着科技查新机构的增多、查新队伍的日渐庞大以及科技查新活动在科技管理活动中“把关人”角色的日益突出,规范和引导科技查新机构和整个科技查新行业的良性发展,是科技管理机构的一大重要任务。在这个规范和引导的过程中,科技管理机构需要发掘高水平的查新机构,对其优秀的经验加以推广;发现低水平的查新机构,辅助其有针对性地改进查新方法、手段和条件;筛选出不合格的查新机构,推动其整改,甚至将其清除出查新队伍。制定客观的评价标准,对各查新机构进行客观评价,能够从评价指标和整体评价结果两方面为科技管理机构提供参考。
2.2.3 为查新机构发现和改进自身存在的问题提供方向评价的核心目的不是为了纯粹的管理,而是辅助和推动查新机构和整个查新行业的发展。评价的总体结果能够帮助查新机构认识自己在整个查新行业中所处的位置,客观地认识自己的水平;评价的各项指标能够为查新机构树立发展的标杆,有针对性的发现和改进自身存在的问题。因此,评价对于科技查新机构自身的发展来说更具指导价值。
3 科技查新机构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科技查新机构评价指标是基于对科技查新机构的职能、查新质量的影响因素等的客观分析而总结和提炼出来的,指标体系的先进性取决于研究方法和思路
的合理性。本研究结合理论分析、问卷调查和专家调研等方法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系统调研,并使用层次分析法确立了合理的指标权重分配。
3.1 研究方法
为设计出一套合理而又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笔者采用了头脑风暴法、专家调查法等方法进行研究。预先给出一定的评价指标,经专家评议不断补充与完善,逐步形成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再采用定量的方法将评价指标进行量化处理,研究思路和方法如下:
・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确定评价的目标及评价客体的特质,形成研究思路的同时对专家进行预调研。在预调研的基础上采用头脑风暴法分析科技查新机构评价体系的构成,初步确定科技查新机构的评估指标,设计科技查新机构评价指标体系的整体结构。
・根据预研结果,设置指标体系调查问卷,该问卷中设定了“资源”、“人员”以及“其他”等8个一级指标,“文献”、“数据库”、“期刊”等近30个二级指标以及“文化程度”等若干个三级指标。以此问卷为提纲,对我国科技查新研究专家、查新用户以及查新工作一线的查新人员、管理人员以及审核人员进行调查,广泛地征求意见。通过对调查结果的整理和归纳,确定科技查新机构的评价指标,在对评价要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形成初步的认识。
・针对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层次分析模型,对评价指标的相对重要性进行专家调研和数据分析处理,最后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
3.2 调查结果概况
本次调查共回收52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46份。在调查结果中,被调查者给出了一些有价值的修改意见,包括:
・一级指标“管理情况”中的二级指标“是否具有法人资格”一项,普遍认为这是评价的基本条件,不具有评价意义,建议删除。
・一级指标“技术设备及经济情况”中的二级指标“局域网”范围过窄,建议改为“国内外网络访问”。
・一级指标中的“领导支持情况”下无二级指标,建议将其归入一级指标“管理情况”,成为其二级指标。
・二级指标“人员”中的“人员比例”一项,认为概念模糊,建议改为“人员结构”。
・二级指标“人员能力”一项中的能力判断,主观性太强,不具备操作性,建议删除。
・二级指标“管理机制”,概念模糊,建议删除。
・三级指标中的“文献”,多份问卷认为,专利、成果、标准、会议录等期刊论文以外的文献对查新工作非常重要,应该添加“其他类型的文献”项。
3.3 研究结果暨科技查新机构评价指标体系
依据问卷调查、专家调研的结果,在汇总各项修改意见的基础上,笔者对原有指标的体系结构、指标构成和指标的表述方式等进行了修改完善,并最终形成了包含3个层次,由6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和14个三级指标构成的科技查新机构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分大类对本指标体系概要描述如下:
・文献资源建设情况。科技查新是以文献检索和分析为主要手段的信息咨询服务活动,因此,查新机构文献资源的学科相关性、文献覆盖时间和类型的完备性、检索工具和手段的先进性等都是影响查新质量的首要因素。从科技文献的载体形式和传播途径来看,期刊、工具书、网络数据库、联机检索系统等都是查新机构文献资源建设的必备内容。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各类纸质文献已经被电子化,联机检索系统更多地转换成网络数据库提供服务,这些文献类型在科技查新资源建设中已经不是重点,可以通过指标的权重予以区分。
・人力资源建设情况。在文献资源建设的基础上,查新专业人员又是查新工作的另一大要素。首先,文献的检全率、检准率、文献对比分析的深度、对查新项目内容的理解程度等都是影响查新质量的重要因素,这就要求查新人员在查新检索经验和技能、学科专业知识、外语水平等方面有充足的储备,以应对查新环境的变化;其次,查新工作的项目分析、文献检索、综合分析、报告撰写等环节都是相对固定的,每个查新项目所需要的时间也相对固定。查新机构必须根据自己的查新业务量,配备充足的查新工作人员,以保证每个查新员都有充足的时间来完成每一份报告,从而保证查新报告的质量。
・查新设备保障情况。信息技术的发展导致计算机和网络已经成为了人们的日常办公工具和信息获取渠道,科技信息资源也逐渐以网络为主要传播途径。因此,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是查新机构的工作内容之一。从满足查新工作需求的角度来看,计算机的配置和对国内外网络的访问是查新机构必须提供的查新设备保障。
・内部管理环境建设情况。在充足的文献资源、人力资源和查新设备保障的基础上,查新机构必须有完善的内部管理规章制度将这些要素有效整合起来,以最高的效率对外提供服务。同时,为了保障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来自领导的大力支持也是提高查新机构的查新水平的重要条件。
・科研和奖励情况。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科技信息资源的载体、形态、传播途径和方式等都在发生剧烈的变化,为了保证查新的质量并促进查新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查新人员必须不断地加强学习和研究工作,适应变化着的查新环境。可以从相关学术论文的撰写和科研项目的研究来衡量查新机构整体的学习和适应能力。
・查新业务情况。如果说前述5类指标是查新机构水平的内在决定因素,那么查新业务情况则是其外在表现因素。可以从机构查新流程的规范化程度、查新业务量、查新报告撰写的质量等方面对查新业务情况进行衡量。
本研究构建的指标体系是专家对科技查新机构进行评价的一个客观依据,为了明确指标的考核标准,我们对每一项指标都做了进一步细化的描述。以规章制度为例,它是指查新机构的规章制度是否健全,包含的内容有委托制度、用户须知、工作流程、岗位职责、人员培训制度、质量保证和监督制度、保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反馈制度、收费制度、收入分配办法、奖惩办法等。结合查新机构的汇报和实地调研,专家在对这些细节内容有了了解之后,就可以对该指标进行评分。工作人员根据各级指标的权重分配,进行加权求和,就可以得出查新机构的整体评价得分。
篇5
以福州大学查新工作站保存的科技查新档案材料为统计分析信息源,从查新项目学科分布、查新项目数量、查新项目范围及级别、查新项目委托单位、查新项目地区分布、查新项目类型、加急查新项目等7个方面进行分类、分项统计。调查资料包括:1)科技项目查新咨询登记表;查新项目申请书;查新咨询委托单;查新报告。2)《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2统计结果与分析
2.1查新项目数量
2007—2008年福州大学查新站共完成了356项科技项目的查新。其中,2007年完成93项,2008年完成263项。通过对查新项目数量的分析,可以从侧面反映出科研技术的发展速度。
从查新数量上看,2008年的查新项目数量较2007年有大幅度的增加,主要原因:1)福州大学查新站成立于2007年初,在建站之初,对查新站的宣传力度不够,很多人不知道福州大学有这项业务范围。随着查新站不断为查新客户提供了形式多样的优质服务,查新工作为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所认可,查新项目数量有了大的提高。2)近年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在当前国家积极倡导科技创新的大环境下,科技查新业务的需求也逐年增多。
2.2查新项目学科分布
参考《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对所完成的查新项目进行学科分类统计,根据学科分布比重可分为机械、仪表工业,化学、化学工业,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电工技术,轻工业、手工业,医药、卫生,生物科学,交通运输,管理学,环境科学、安全科学,建筑学和物理学等。详情见表1。
统计结果表明,查新项目大部分主要集中在机械、仪表工业,化学、化学工业以及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学科领域,比重分别为23.0%,18.3%和15.7%。由此,可判断福建已形成以机械制造、精细化工、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格局。
2.3查新项目范围及级别
根据完成的年度分析,2007年完成的93项查新项目中,国内查新75项(80.6%),国外查新目18项(19.4%);国家级项目15项,省级项目61项,地市级项目4项,其他项目13项。2008年完成的263项查新项目中,国内查新225项(85.5%),国外查新目1项(0.4%),国内外查新目37项(14.1%);国家级项目45项,省级项目171项,地市级项目36项,其他项目11项(如图1、2所示)。
从查新项目的范围和申请级别上看,大部分查新项目主要是进行国内查新,委托单位大多数为企业,申报的课题主要是中小企业创新基金、企业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研发项目等省、市级项目。国内外查新项目的委托单位主要是各高校,申报的课题主要是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科技部支撑计划等国家级项目。由此,也说明了高校承担了国家大部分的前沿科研项目,而企业的角色一般是科研成果转化的实施者。
2.4查新项目委托单位
将356项查新项目的委托单位按照大中专院校、研究机构、企业、中小学、其他单位等5个类别进行统计,如表2所示。2007—2008年福州大学查新站承接的查新项目委托单位中,企业198项,占55.6%;大中专院校130项,占36.5%;研究机构13项,占3.7%;中小学13项,占3.7%;其他单位2项,占0.5%。通过查新项目委托单位的分析,可以了解科研单位的分布现状,发现不同单位的科研实力。
统计结果表明,福建省企业、大中专院校的查新项目数量较多,研究机构等其他单位查新项目数量较少。这说明高校在福建省科技创新,特别是基础研究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此外,值得关注的是,福建省企业,特别是高科技企业也具有较强的科研开发实力,正成为科研创新的主力军。
2.5查新项目地区分布
通过分析查新项目的委托单位(以行政区域为单位)分布,可以了解我省各个地区科研开发的基本情况,揭示各地区科研创新能力的大小,为国家统一协调项目研究的力量分布和项目分布提供参考。按福建省行政区域进行划分,分为福州地区、厦门市、莆田地区、三明地区、泉州地区、漳州地区、南平地区、龙岩地区和宁德地区。如图3所示,2007—2008年福州大学查新站共完成的356项查新项目中,福州地区244项,占68.5%;泉州地区102项,占28.7%;三明地区3项,占0.8%;南平地区3项,占0.8%;莆田地区1项,占0.3%;龙岩地区1项,占0.3%。
统计结果表明,查新项目主要分布在福州地区和泉州地区,地区分布的差异与各地区的学术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福建省大部分大中专院校都集中在省会福州,其科研人员的学术水平、科研力量都比较高。同时,福州、泉州和厦门三个地区在福建省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这些地区的查新项目比较多,是符合客观实际的。其中,由于厦门市科技情报研究所和厦门大学查新站都有资质开展科技查新,可承接厦门市的查新项目,因此,福州大学查新站有关厦门市的查新项目比较少。
2.6查新项目类型
将查新项目按其类型分为立项、成果、报奖、新产品和其他查新5种类型进行统计,见表3。统计结果表明,科研立项类的查新项目占据了重要的份额,这与近年来国家大力扶持科技创新,促进企业积极争取各级政府科技立项的政策是分不开的。立项查新一方面可以避免低水平的重复性研究;另一方面可以帮助科研人员确立研究项目时选择正确的研究方向,争取项目申报成功。
2.7加急查新项目
从2007年和2008年查新项目的加急情况来看,2007年加急项目45项,占当年查新项目的48.4%,2008年加急项目120项,占当年查新项目的45.6%,2008年的加急查新项目所占比例比2007年略有下降。由于查新项目申报时间的限制,查新委托人一般都有加急心态,希望查新时间越短越好,甚至某些查新委托人认为上午委托查新,下午就能拿到查新报告。主要原因是查新委托人对科技查新不熟悉,误把查新工作等同于简单的检索。事实上,科技查新是一项严密的科技情报工作,对查新项目要进行理解、检索、分析、比对、判断等过程,需要适当的时间。为了保证质量,查新项目的完成一般要保证至少5个工作日以上的时间。新晨
3建议
科技查新作为科技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是实现科技创新的基础,在科研立项,科技项目评估、验收、奖励,专利申请,技术交易与入股,科学研究和产品开发等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当前国家积极倡导科技创新的大环境下,科技查新业务的需求不断增大,因此,我们应该从加强科研主管部门对科技查新工作的管理,建立完整的查新制度,尽可能按学科分配查新项目,加大查新机构宣传力度等方面加强科技查新工作的完成,以保证科技创新更上一个新台阶。
3.1加强科研主管部门对科技查新工作的管理
科研项目管理和科技查新密切协作,将有利于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2]。一方面科技查新部门结合专业特点,长期关注和跟踪一些技术和项目,并且定期反馈给科研项目管理部门,作为立项的参考依据;另一方面科研项目管理和科技查新协作,共同资助一些好的项目去申报和立项,这样可以提高申报成功率。
3.2建立完整的查新制度
健全的规章制度和完善的管理体制是确保查新工作质量的重要保障[3]。为了促进科技查新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查新机构应建立完整的查新制度,包括查新业务咨询受理、查新工作流程制度、查新审核制度、查新人员培训、考核制度、查新档案管理制度、查新人员激励机制等。
3.3尽可能按学科分配查新项目
查新机构管理人员应根据课题专业和学科类型,统一协调分配查新任务,确定将查新课题分配给相应学科专业的查新人员[4]。这样,有利于查新人员与查新委托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同时也保证了查新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韩力.从医学查新课题统计分析研究查新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D].吉林大学,2006:10—30.
[2]毕克新,郭东亮,姚秀荣.科技信息与现代科研管理[J].科研管理,1995,16(3):16—19.
篇6
[关键词]科技查新 高校科研管理 科技创新
[分类号]G25I
1 引言
高校科技查新工作已经有10多年的发展历史,教育部充分认识到了科技查新工作对于高校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不断加强对高校科技查新机构的规范化管理、对高校科技查新工作的指导,以及对高校科技查新人员的培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随着创新环境的变化以及查新资源、工具和手段的演进,高校的查新工作也面临着挑战。本文将在充分论证科技查新工作对高校科技创新的重要性的基础上,对高校科技查新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解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2 科技查新工作与高校科技创新活动的关系
2.1 查新工作贯穿了科技创新活动的全过程
在信息化、网络化时代,查新工作能够根据创新活动在不同阶段的需求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它贯穿了科技创新活动的全过程,是实施科研管理创新的内在要求,是推动高校科技管理组织高效运行和管理创新选择的新视角,能全方位地有力推动高校科研管理战略、科研管理组织结构和能力建设创新。
2.1.1 为开题立项提供依据 在科研立项中,科技查新工作能为判断将要进行的科研项目是否具有新颖性提供客观依据。科技管理部门可根据查新报告了解所申请课题在国内外是否有相同或相关研究、是否具有先进陛,以避免重复或低水平的立题或立项,避免重复和无效劳动,减少因重复研究开发而造成的人力、财力、物力的浪费和损失,缩短科研周期。
2.1.2 为项目研究、中期检查提供方向 在科研过程中,科技查新工作可以提供可靠而丰富的科学研究开发信息,帮助科技人员跟踪了解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动态、研究热点和空白点,节省了科研人员大量的文献阅读时间,为科研人员及时调整研究方法、把握研究方向起参考作用。同时,还能对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进行新颖性判断,为项目中期考核、后续资源分配等提供依据。
2.1.3 为科研成果鉴定、报奖等提供依据 传统的成果鉴定是由专家来完成的,专家对科研成果的评审主要是依据专家本人的专业知识、实践经验、对事物的综合分析能力以及所了解的专业信息。但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交叉渗透以及专家评估可能带来的片面性结论等客观存在的因素,决定了专家评价存在着天生的缺陷。科技查新通过检出文献的客观事实来对成果的新颖性作出结论。查新结论具有客观性和鉴证性,但不是全面的成果评审结论,只是把“情报评价”引入成果管理程序,为专家评议提供全面、准确的“鉴证性客观依据”。因此,在科研成果鉴定中,以查新报告作为文献依据,结合专家丰富的专业知识,让科技查新与专家评议相辅相成,保证了鉴定、评估报奖等的权威性和科学性。
2.2 查新工作是高校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
2.2.1 高校具有开展科技查新服务的多种优势 高校进行科技查新工作具有独特的优势,主要表现在:①拥有丰富的各类纸质及网络文献资源;②拥有现代化的检索工具和手段;③拥有高素质的查新人员和工作人员,一般都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和丰富的文献检索实践经验;④高校人才资源丰富,专业覆盖面广,各学科的专家、学术带头人、业务骨干等组成的咨询专家组成为科技查新工作的强有力后盾;⑤高校自身科研队伍比较集中,在国家科研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凭借这些优势,高校科技查新队伍已经成为我国科技查新行业的一支重要力量。
2.2.2 查新工作在高校基金申报和科学研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过去,由于广大师生的查新意识薄弱,查新工作站分布不均,使我国高校的教学科研工作具有一定的盲目性,造成大量的重复课题,有的甚至是低水平的重复,从而造成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随着教育部查新工作站的增多,通过查新机构的大力宣传以及教育部有关文件的规范,更多的科研工作者开始重视科技查新在科研工作中的作用。教师、研究生清醒地认识到:通过查新了解申报项目的先进性、新颖性、科学性等,能够判断课题是否具有创造性,能够吸取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先进技术,很快地找到自己进行研究的立足点。有些博士生通过查新发现自己原先研究方案是别人已经在做,或已经完成的内容,在查新机构的指导下及时修改了研究方案,获得了申报的成功,既提升了项目研究的含金量,又避免了重复劳动,达到少走弯路、少花钱,减少研究投入的时间和精力的目的,使国家的资金得到充分合理的使用;同时,通过查新为专家评审提供适当的客观文献依据,能大大减轻项目受理部门的工作量。在科技成果快速增长的今天,科技查新是开展科研工作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2.2.3 从查新项目数看科技查新对高校科技创新的贡献教育部部级科技查新工作站2005―2008年完成的查新项目数量,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查新工作站完成的查新项目数逐年增长,其中平均51%来源于高校内部。目前,我国从事科研活动的高等院校共753所,科研人员达60多万人,每年承担国家、部门和地方的各类科研项目近3万项。高校查新工作作为我国信息咨询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高校自身的发展与建设、国家的科研工作发展与建设,以及充分发挥信息咨询的价值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实践中,科技查新不仅能为高校创新项目的立项和实施、科研成果的鉴定和验收等提供可靠的依据,还能有效减轻高校科研项目受理的工作量,减少项目审核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因此,科技查新服务已成为高校教学科研工作中的基础支撑和服务平台,是高校科技创新发展环节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要素。
2.2.4 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和高校领导对查新工作站建设都高度重视教育部对科技查新站的认定和规范化管理工作,有力地促进了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各学校在开展科技查新工作的同时,积极建设科技查新站,制定目标,狠抓落实。
查新工作站申报成功后,每年都需要年检,并进行评比。这也促使高校领导对科技查新越来越重视,形成申请查新站的内在动力和对科技查新工作的有力支持,并不断加大资金投入。2008年,57所查新站(不包括第四批)所依托的学校图书馆的平均经费超过了1 500万元,用于资源更新的经费超过了1 100万元,同时,还配置了相应的设备,扩大了查新队伍,加强了人员培训。各查新站都制定了较完整的科技查新规章制度以及业务流程;建立了查新管理系统,对查新工作进行信息化管理;加强了对查新项目进行信息反馈调查和课题跟踪。这些措施不仅促进了查新工作的发
展,也为查新站争取了长期的服务对象,促进了查新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3 高校科技查新工作的发展
我国科技查新工作是在科技体制改革的进程中萌生、发展起来的,自1985年《专利法》实施开始,我国开展了专利查新工作,1987年我国医药卫生界开始开展查新工作。随着专利工作的发展,专利查新检索已成为国家发明奖评审的必要条件。
原国家科委于1990年10月8日印发了《关于推荐第一批查新咨询科技立项及成果管理的情报检索单位的通知》([90]国科字800号),标志着我国查新工作正式开始,也极大地推动了查新工作在全国范围的迅速发展。科技查新机构从无到有,不断发展扩大。随后,科技部、教育部、卫生部、农业部、化工部等各系统均有了各自的查新机构。
20世纪90年代初,在原国家科委不断发展查新机构的情况下,原国家教委于1992和1995年分二批在直属高校设立了15所“高等学校科技项目咨询及成果查新中心工作站”。由于学校隶属关系的调整,为了充分发挥科技查新工作在高校科技创新活动中的作用,发挥高校的科技信息咨询服务优势,教育部在2003年开始进行查新工作站的重新认定工作,于2003年、2004年、2007年和2008年以各高校申报、教育部审批的方式,先后批准设立了四批共计67所教育部部级科技查新工作站,其中,综合类14所、理工类42所、农学类8所、医学类3所。高校科技查新工作站的地域和学科分布面向全国高校,具有地域性,并具有突出的学科和行业特色。目前,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由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归口管理,负责查新站的资格审查、协调、年度检查和业务指导工作。
近年来,高校科技成果在国家三大科技奖(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中获奖比例逐年上升。据统计,从1985年科技查新工作伊始至2008年间,高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409项,占授奖总数的54.4%;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849项,占授奖总数的41.2%;高校获得科技进步奖2 553项,占授奖总奖的32.4%。全国高校科技获奖近十年占到全国获奖60%左右,从1956年统计至今,累积占全国获奖30%以上。这些数据充分说明,我国科技创新的主力在高校,而高校的查新工作为高校科技创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高校查新站不仅完成的查新项目数量多,而且出具的查新报告也具有较高的质量,保证了查新结论的科学性和正确性,使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充分认识到了科技查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搭建了高校信息产业与政府企业的桥梁,为促进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4 高校科技查新工作面临的问题
4.1 查新工作管理不够严格
科技查新就是要为科研立项、成果鉴定和奖励提供客观的文献依据。然而,一些查新站由于在管理上的松懈,导致了查新操作不规范,最后导致高校科研工作中存在一定的弄虚作假以及重复申报等不正之风。目前,高校科技查新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能客观公正地反映科研成果和水平的查新结论和报告;有些查新单位片面地追求经济利益而由客户提供查新报告,查新单位只需要盖个章就生成查新报告。一些查新站的查新、审核工作完全形式化的现象,致使查新工作质量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4.2 查新报告质量有待改进
查新有较严格的年限、范围和程序规定,有查全、查准的严格要求,要求给出明确的结论。如果查新部门提供的查新报告不可靠、质量有问题,将导致科技立项、成果鉴定、专利申请、产品开发等活动失误,不能保证立项项目科技内容的高起点和原创性,造成研究内容的重复,人力、财力和物力资源的浪费。但是,部分查新站的查新报告在报告格式、文字表达、文献对比分析的角度和深度、查新结论描述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查新报告的质量一方面取决于查新员的经验、水平和态度;另一方面也取决于审核员和查新管理人员是否做了严格要求。只有加强对查新员和审核员的培训,加强查新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才能有效保证查新报告质量的提升。
4.3 专家咨询制度实施不够到位
查新人员如果不具备丰富的专业理论和实践经验,仅凭检索到的信息资源为依据,而不结合专业实际、不了解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情况,是很难对项目的先进性和实用性作出科学的、客观的评价的。而评审专家具有专业优势,是一般科技情报人员无法代替的,两者结合才能保证科研部门在选题立项时针对国内外研究热点、行销快捷及尖端难点项目。从高校科技查新工作的实施来看,部分查新站没有有效地聘请学科咨询专家,或者没有充分发挥学科专家在查新中的专业咨询作用,这将严重影响查新项目的质量。
4.4 查新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现代化、专业化的科技查新需要有广泛的文献资源和强大的查新队伍作后盾,其中,必须有国际联机检索系统和熟练操作国际联机检索系统的专业科技查新人员。由于科技查新知识普及不广泛或不深入,还有些高校查新单位或校领导对专业信息检索系统不了解,误认为有了计算机,上Internet就可以满足查新的需要,为降低查新费用,拒绝开通国际联机检索系统,拒绝培训专业的科技查新人员。结果造成查新人员知识落后,不能掌握查新所需要的专业文献信息检索技能,影响查新报告的质量。
5 促进高校科技查新发展的政策建议
5.1 细化各查新站的管理制度
为了进一步加强高校科技查新工作,规范查新机构的行为,保证查新工作的质量,使科技查新工作成为科技创新的有力支撑条件,各高校查新工作站应注重制度建设,遵守《科技查新机构管理办法》、《科技查新规范》以及2004年4月13日颁布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教育部科技查新机构的意见》(教技发厅[2004]1号),制定一系列查新规章制度和管理细则,包括国际联机检索系统、查新人员、咨询专家、硬件要求、文献资源、查新审核、查新报告格式的规范、项目的跟踪与反馈等要求,通过“工作细则”严格规定工作人员的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同时,应建立科技查新的激励机制,充分体现“能者多劳”和“多劳多得”,满足查新人员的平衡心理和工作需求,激发查新人员的潜能和创造力。
5.2 定期和不定期的审核和抽查
查新报告的质量是科技查新机构的生命线,是其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在查新站的审批、年检和各类培训中,教育部都始终把科技查新报告的质量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来抓。为了进一步规范查新机构出具的报告质量,加强对科技查新机构的监督与管理,教育部对部级科技查新机构的工作提出了全面的要求,实行年检制度,并正在制定相关的查新报告撰写规范和考核指标体系。今后,将对已获得查新资质的查新机构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审核和抽查,确保查新机构合格、合法。
5.3 严格控制查新工作过程
查新站要依照《科技查新规范》实施科技查新,严格把好联机检索系统关、查新人员素质关、查新工作规范关、查新报告质量关;要重视查新委托时的审核与交流,控制好查新工作的第一关;进一步规范查新报告内容,提高查新报告质量;加强对国外资源,特别是国际联机检索系统的使用,对较重要的科研项目尽可能做国内外查新。对在查新工作中有违纪、弄虚作假、不实事求是、不上国内外联机检索系统就撰写出查新报告、单纯追求经济效益而不注重质量的查新机构要追究责任,主管部门应给予处罚,严重的需取消其查新资格。教育部正在组织制定查新报告的撰写规范以及查新报告的评价考核标准,规定了各学科的必查数据库,保证各学科查新的查全率,并尽可能减少数据库选择这一工作环节中人为因素的影响。同时,教育部还在筹备建设教育部科技查新网站,以加强对科技查新站的管理以促进其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5.4 加强查新人员培训和交流学习
查新有季节性,在项目申报阶段,查新任务过于集中,使查新站在繁忙时期不堪重负。因此,应加强对查新人员的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查新人员的整体素质,培养高度的责任心和客观、公正的态度,较强的敬业精神和良好的沟通能力,及时调整补充查新员、审核员队伍,加大查新队伍的人员储备,形成一批具有丰富学科背景的查新业务骨干和尖子,从而保证查新质量和提高查新工作效率。查新咨询机构需要一批具有一定学术水平的专业人士参与,查新员、评审专家和科研人员应融为一体。要加强查新业务相关工作的研究,加强各查新站之间的交流和业务学习,不断改进工作,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质量,促进科技查新工作的发展,为我国的科技进步、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有力支撑。
篇7
现代科技服务业是构建协同创新机制的重要环节,可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创新成果顺利转化,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我国现代科技服务业总体规模小、竞争力弱、水平参差不齐,不能很好地适应构建国家协同创新机制的要求。大力发展现代科技服务业,要把市场机制、基础支撑、财税支持、人才培养和对外开放等作为重点。
[关键词]
科技服务业;协同创新;机制
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随着创新环境的日益复杂化以及创新步伐的不断加快,产学研协同创新对于推动产业结构和经济方式的根本性转型,实现新常态下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经济发展离不开创新驱动,但产学研协同创新在发展中存在项目少、层次低、核心竞争力不强、运行机制不顺畅、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协同创新成为短板。大力培植和发展现代科学技术服务业,是构建协同创新机制的重要环节,对于我们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具有重要意义。
一、现代科技服务业是构建协同创新机制的重要环节
现代科技服务,一般是指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手段和方法,推动科学技术研究成果顺利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而提供的一系列服务活动的统称。也就是说,科技服务是为人类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科技成果产业化等活动所提供的社会服务。科技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当今产业不断细化分工和不断融合生长的趋势下形成的新兴产业。2011年国家统计局颁布新的行业统计标准,科技服务业的全称为“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包括研究试验发展(R&D服务)、专业技术服务业以及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服务业等。现代科技服务业由两部分组成,既包括为科学技术自身的快速发展提供服务的行业,也包括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手段和工具向社会提供的广泛服务。2014年10月,国务院《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首次对科技服务业发展作出全面部署。该《意见》指出,为持续提升科技服务业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要着重发展“研究开发、技术转移、检验检测认证、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科技金融、科学技术普及等专业科技服务和综合科技服务”等方面的服务业,到2020年培育一批拥有知名品牌的科技服务机构和龙头企业,并形成科技服务产业集群[1]。
科技服务业属于知识密集型产业,是连接不同创新主体的桥梁,具有知识性、智慧型和风险性等特点。研究发现,现代科技服务业的发展具有全过程、全系统和全方位特征。全过程服务,即从科技成果初始创新一公里到最后转化一公里,创意、研发、中试、营销和产业全过程参与;全系统服务,即在科学技术向生产力转化的大系统中,要对研发成果做出评价,基于评价提出建议,帮助寻找市场资金和上下游产业链,整合产业链,在产业化推广和并购融资上市等方面提供系统服务;全方位服务,即要做到对国内外、域内外,军事与民用、政产学研介金等各种服务对象的全方位服务。科技服务业是围绕创新全链条提供服务的新兴业态。按照服务对象创新、生产、创业和信息咨询等的不同,科技服务业可细分为研发服务业、工业设计创意服务业、创业服务业和信息咨询服务业等。在经济服务化的大背景下,科技服务业向技术和产品的研发段转移,工业设计服务业成为快速发展的重要领域。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是现代科技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科技产业发展各主体提供社会化专业化服务,支撑和促进科技产业发展。科技服务机构能够有效化解风险、降低成本,促进各级政府和各类科技产业主体与市场主体间的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提高社会整体创新效率。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按照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行为主体和运作模式,可划分为由政府资助的非营利性机构、依托高校研究机构或行业协会的独立性机构和民间独立的以营利为目的的服务组织。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和创业服务中心(或孵化器)等直接参与服务对象技术创新过程;信息情报咨询服务中心、项目评估公司、会计审计律师事务所等为参与创新活动各主体提供咨询、监督和法律等服务;产权交易所、技术市场和各种人才人力资源中介组织推动创新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
近年,随着市场细分,在科技中介机构中又相继出现了新型的高新技术创业投资公司等组织。加快现代科技服务业的发展,一方面要发挥其“催化剂”作用,重点解决我国科技资源长期存在的配置分散、相对封闭、重复建设等问题,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使科技服务业更有效地服务于科技创新过程,推动科技与中国经济深度融合;另一方面通过不断完善科技服务业市场主体,拓展市场空间,扩大市场规模,将科技服务业培育成现代服务业新的增长点,使其成为中国经济升级转型的重要生力军。大力培植和发展科技服务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是优化社会资源配置。现代科技服务业能够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基于科技创新系统的复杂性,创新资源要素中的人才、技术和资金等不可能在市场中自发获得,在创新实践中也不能自发地进行优化配置。现代科技服务体系不仅可以提供创新资源,还可以促进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科技服务体系既是各创新主体的市场中介,也是创新资源的中介,能够推动这些资源在创新系统中自由流动。科技服务体系中的技术、人才、风险资本、产权交易等服务机构,通过市场化运作,有效整合各种资源要素,实现优化配置。科技服务可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质量。科技市场信息不对称广泛存在,成果拥有者非常熟悉技术性能,而使用者对该成果却了解有限。科技服务机构可对企业所购买的技术产品进行信息搜集、技术评估等服务,如科技咨询业可以为企业在科技信息、成果转化、市场调查、发展规划、战略运筹、财务分析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帮助技术买卖双方获得有效信息,降低信息成本,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二是推动社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科技服务业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愈加凸显。从社会微观层面观察,科技服务业可通过为社会具体产业或行业提供高新技术产品与技术服务,增加原有产业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为所服务对象的核心竞争力的增强提供智力保障。从社会经济发展的宏观层面分析,现代科技服务业以其最新科技产品的高端投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转型,实现社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同时,随着各种创新要素的不断重组和深入对接,新的服务业态和模式不断涌现,如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大型跨国公司多种核心或非核心业务的外包、检测服务等,可以说科技服务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机会,众包、创客、科技博客、创业苗圃等新型商业模式,为小微企业或个人进行创业创新活动提供资金技术等方面援助。三是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提高经济效益。随着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创新能力的持续积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科研能力稳步提高,创新成果大量涌现。但是科技与经济“两张皮”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不能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科技成果大量沉淀沉睡于研究院所中,没有很好地转化成现实生产力。借助于现代科技服务业,上游研究院所和企业研发的隐性技术可顺利转变成下游企业可以使用的显性技术,增强下游企业的运行质量和竞争力,实现上游研发主体的经济和社会价值;下游企业的需求信息可及时通过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反映到上游,使创新理念更具有实效性;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可促进上下游互动交流,最终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
二、当前我国现代科技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科技服务业连接生产方和学研方,作为产学研协同创新重要参与者,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我国现代科学技术服务业发展的总体态势良好,服务内容、模式不断丰富,服务能力和水平持续提升。但与发达国家比较,我国的现代科学技术服务业总体规模小、竞争力弱、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存在一系列深层次问题。一是全社会对科技服务业在协同创新体系中作用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增强。目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热门话题,创新成为经济内生动力的关键因素。但培植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创新能力,需要采取扎实的措施。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是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环节,对此全社会并没有高度重视。在对外开放格局中,相比于制造业,我国服务业开放时间较晚,市场化水平较低。全社会对知识机构在整个创新体系中作用的认识不足,特别是现代科技服务机构先天不足,服务能力不强,服务范围和空间有限,社会影响力不大。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和管理大师杜拉克等都高度重视企业家的伦理精神,认为创新是企业家的根本职能和本质属性,“创新是企业家伦理精神的核心”[2]。受传统文化影响,企业家的伦理精神普遍匮乏,社会信用缺失,社会成员对以现代科技服务机构为代表的中介机构信任度普遍不高。同时,受传统观念束缚,创新知识提供方的科研工作者缺乏对科技服务业功能价值的认同,在专利申请、知识产权保护和研究成果市场化转化等方面仍然存在误区。高新技术行业及其产品具有高风险、高效益并存的特点,这些不确定性必然会影响到科技服务业自身的发展。二是现代科技服务业体制不健全、发展不平衡。基于特殊的历史现实原因,科技服务大部分资源仍然掌握在国有单位手中,社会化市场化程度较低,服务能力和效率不高。调查研究表明,许多科技服务机构是从政府行政职能部门中分离出来的,受思维和体制惯性影响,其管理依旧采用旧的行政管制办法,缺乏活力。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科技行政管理虽然逐步向服务与事务、政务相分离的方向推进,但科技管理部门职能转变还不够彻底,该由社会承担的服务和该放下去的事务等还没有与政务完全脱离,科技服务业从业机构难以充分发挥作用。从区域分布来看,我国地区之间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东部沿海地区比较注重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构建和有效运转,市场运行和发展环境良好,具有科技服务机构类型多样、数量大、从业人员多等显著特点;中西部不发达或欠发达地区科技服务机构种类少、人员少,难于担当服务地方经济转型发展的重任。从科技服务业开展的业务领域看,行业总体布局和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科技企业孵化器、创业服务中心和生产力促进中心等发展较快,但旨在推动现代金融与科技创新相结合的服务机构发展缓慢,还不能满足社会和行业发展的相关要求。
三是科技服务业总体规模过小、自身定位不准、服务内容单一。科技服务面向科技成果的社会化产业化,是一种知识密集型劳动,是全过程、全系统和全方位服务。从新产品研发环节中的技术咨询到社会融资,新产品生产环节中从标准、工艺到知识产权,新产品市场流通中的策划和推广,这种高技术智力型服务,需要众多专业、技术和设施的良好集成与配套。科技服务中技术要素处于核心地位,技术转化服务须形成服务链。在我国科技服务市场上,势单力薄的小微机构大量存在,服务内容形式单一。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对科技服务的需求必然不同,个性化、小众化的服务,要求现代科技服务业从业机构不断拓展服务领域、持续提高服务水平和能力。有关实践调查和研究表明,我国大多数现代科技服务业从业机构服务对象定位不准,主要业务和精力集中于关注大型知名企业和政府部门,对广大创新型小微企业关注度不够,导致小微企业难以获得稳定可靠的科技服务。“任务上级给,经费上面拨,披着服务衣,干着垄断活”。服务机构的业务大量来自政府或行政机关,为企业服务的能力就会弱化。某些地区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创新创业示范区的创业孵化中心,还停留在为相关企业提供普适性的用房、水电、物业管理等低端服务,高端人才技术和投资融资服务严重不足。四是科技服务业从业人员素质不高、服务标准匮乏。科技服务机构要想在协同创新各主体间起到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服务技术是核心,人员素质是关键。由于我国还没有建立科技服务从业人员的资格认定和业务培训等系列制度,现有从业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知识背景单一,部分从业人员满足于写材料、做“说客”,复合型的懂科技、懂市场和懂法律的人才奇缺。现代科技服务业存在大量信息咨询和推广公司,但它们无法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专业确认、筛选及评估,对知识技术转化规律、技术开发市场化运作等专业知识一知半解或蜻蜓点水,无法为成果转化和推广提供深层次服务。我国科技服务业的前置审查门槛低,除专利人等实行资质管理外,广大从业人员缺乏资质准入管理,缺乏系统的市场开发服务培训,不能承担应有的职责。
三、选取适宜的创新模式是发展现代科技服务业的重要抓手
随着科技创新的向前推进,特别是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在科技服务领域的广泛应用,科技服务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集成化、专业化和线上线下服务结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和资金链的紧密结合,是当前我国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要大力推动现代科技服务业向创新链深度拓展,推动单一服务向综合转变;围绕新兴战略产业和产业集群的研发外包、技术交易、创业孵化、融资等,着力培植综合实力较强的科技服务机构提供“一站式服务”能力;积极探索和创新通用型服务的模块化,线上线下有机结合,满足不同类型市场客户需要;要积极研究科技服务业的发展动力、模式、领域和方向等方面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入推动现代科技服务业业态和模式创新。西方发达国家科技服务业发展程度较高,在发展中形成了自身的发展模式[3],德国大力发展技术转让中心或办公室,美国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打造良性循环的区域产业链,日本政府则采用直接干预与重点扶持相结合的方式推进科技服务业的发展。
模式创新是推动科技服务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抓手。发达国家发展现代科技服务业一般在初创时期由政府出资建设管理,并逐步形成网络,随后社会组织和普通民众采用市场机制提供服务。我国的现代科技服务业在具体运行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以下几种模式[4]。一是打造创新平台模式。把提高科技行业整体创新水平作为根本目标,充分整合科技服务活动中的各种创新资源和要素,共同探索事关行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解决办法,并积极为进驻到该创新平台系统的各种企业提供协同创新的机会。推进社会的创新平台建设,应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支持和监督作用,谋划构建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推动创新平台资源的多样化。针对产业创新平台,推动制定行业准入、运行和资金投入等准则措施,引导鼓励业内企业聚集,培育重点企业。二是创新生态模式。创新是一个包含各种要素的生态系统。具有强烈互补特性的各种研发组织或个体、创新型企业、科技服务机构和风险投融资组织应该共同努力,为实现共同的创新目标和社会效益营造健康发展的生态系统。创新生态模式的构建,关键因素是实现优势互补,要在充分考察合作伙伴的信誉和创新能力的前提下科学筛选。以建立创新利益共同体为起点,借助于契约和共同价值追求,着力构建创新命运共同体。三是创新外包服务。科技服务业从业机构以商业形式为本企业以外的一家或多家企业以外包合同方式提供信息、技术、专利申请与保护等科技服务,推动核心竞争力长入传统企业的价值链中,实现创新效益的最大化和共赢。四是创新知识管理。现代科技服务业以第三方形式为市场中的各种创新型企业提供专业的知识信息管理服务。科技服务供应商从企业和企业客户那里采集知识信息,并进行有效筛选、挖掘和研究,为接受服务的企业的创新全过程持续提供最优的解决方案、客户关系等知识资源。五是创新行业标准模式。俗话说,“二流企业做技术,一流企业做标准”。科技服务供应商以创建行业标准为目标,引导企业创新活动,向服务对象提供技术产品或检测标准服务。现代科技服务业从业机构要积极引导服务对象明确战略目标,使其成为行业标准制定者或标准制定参与者;帮助服务对象培养和吸收高层次人才、营造创新文化氛围,持续提高服务对象的创新能力。青岛市科技服务业的发展独具特色,在实践中形成了“公共研发服务”和“第三方专业服务”等科技服务业发展模式[5]。青岛市依托国家家电模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数字化家电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基本建成了“特色产业集群的科技服务生态环境”。其一,通过建立科技企业信用评价、科技专项自动评审系统,助推科技成果转化。其二,创新“众包+众筹+创客”的服务模式。借助创新众包平台,企业将产品研发设计分发给众多方案提供商,方案提供商通过在线社区提交解决办法,所有参与方案提供者评出最优方案或设想,最终最优方案提供方获得奖励,企业则获得该方案所有权。其三,借助于完善的创业导师、辅导员和企业联络员有机结合的多层孵化体系,为青岛企业提供全方位的科技孵化服务。
四、以现代科技服务业为纽带构建协同创新机制
现代科技服务业掌握着大量的技术供给和需求信息,适应当前“制造业服务化”大发展的时代环境,促进知识创新链与市场开发链的顺利对接,提高产学研协同创新各主体合作绩效,为产学研各方建立合作的桥梁,为协同创新的顺利开展提供良好社会环境和重要保障。科技服务业的发展需要分以下几个步骤并采取相应发展策略。
(一)发展战略一是坚持行业协会化。知识密集型特征决定科技服务业从业人员需要具有多学科专业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地区行业协会为主要依托,进行网络信息服务、技术转让、区域科技需求分析,提供资金支持信息,开展人才培训等活动。行业协会构建基于信息平台和技术市场的人才流动、供需平台,通过资格审查、市场监控和预测等,规范科技服务主体的行为,保障良好的市场运行秩序,实现市场主体服务规范化、标准化管理。二是坚持政策法规完善化。政策法规由知识产权法案、反垄断法、资本市场规范法及研发和技术转让政策等组成,保障市场和平台的公平性,既确保风险投资者的权益,又保障创新主体和技术购买者的利益。通过明确各类科技服务机构的法律地位、权利义务、组织制度和发展模式,形成法律定位清晰、政策扶持到位、监督管理完善、公平有序的市场发展环境。三是坚持服务主体多元化。非营利性科技机构、独立科技机构、营利性科技机构是科技服务业主体的主要形式,它们共同进行创新活动以及信息交流、资源配置、决策咨询和技术服务。现代科技服务应基于自身功能和个性特征,进行市场定位,制定、优化和实施发展战略。四是坚持服务网络的复合化。基于全球化的信息交流,现代科技服务业以市场和科技发展为导向,识别和挖掘具有潜在市场价值的创新成果,整合原有服务流程,开发动态客户服务界面,参与创新过程,特别是在创新项目的立项、研发、融资和管理等层面提供全方位服务。
(二)突出重点现代科技服务业的发展既要四处开花,更要突出重点[6]。一是完善科技服务业市场法规、监管和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适合科技服务业健康发展的市场机制。二是加快建立现代科技服务标准体系,完善科技服务业统计调查制度。三是全面落实大学科技园、孵化器等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健全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对外开放共享机制。四是充分利用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和地方科技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探索以政府购买、后期补助等方式为科技服务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五是健全科技服务业职业资格制度,完善学历教育、职业培训体系和科技服务业人才评价体系。六是推动组建以专利技术和标准为核心的创新服务联盟,组织实施科技服务业“走出去”战略,加快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服务业集群。
(三)协同创新以现代科技服务业为纽带构建协同创新机制,应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建立健全现代科技服务业行业管理体制机制。按照“调结构、转机制、分人员”的原则,加快各类科技服务业从业机构与原挂靠单位脱钩,加快职能机构的重新调整合并,大力推行公司制改革,实行企业化运作,实现优胜劣汰。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科技服务业市场培育,使政府对技术市场的管理向扶持与规范并举、奖励与惩罚并用的方向迈进。科学研究、统筹规划、点面结合,分步推行科技服务业的准入退出制度和相关服务标准体系的建设和改革,加强对科技服务业市场的培育、管理和激励。二是完善与科技服务业有关的财税金融政策。创新财政资金的投入方式,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投融资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推进科技信贷产品创新,探索阶段参股、跟进投资、风险补偿、绩效奖励等方式,引导资金重点投向科技成果转化和初创期科技企业。积极探索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新型贴息扶持政策,支持各金融机构扩大科技服务业质押物范围。改革和完善支持科技服务业发展的社会风险投资体系、融资担保体系,实施积极的财政税收政策,鼓励支持天使投资、众创众筹平台等社会各种资本资金的投入。鼓励支持科技服务主体多元化,扩大技术服务机构的业务范围,特别是要高度重视发挥专利商标事务所与研究院所及企业有广泛接触的优势,推动最新专利技术成果和企业开发产品优势的结合。三是建立健全科技服务业行业及从业人员考核评价机制。遵照市场经济和科技发展规律,深化科技评价制度改革,改进科技奖励办法,探索建立科技服务机构的信誉评价考核指标体系和动态管理机制,推动信誉监督管理社会化,促进行业整体水平的全面提高。在涉及国家重大科技决策、科技专项计划实施和重要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中,充分发挥科技服务信用评级的作用。科技服务从业人员需具备一定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市场洞察力。要加快专业科技服务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对科技服务从业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切实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尽快建立并完善科技服务机构从业人员资格认定制度,加快技术经纪人队伍和职业资格标准体系建设步伐。四是建立健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平台体制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产学研协同创新主体对新科技的需求复杂多样,需要借助知识共享机制来建立一个知识创新资源平台,需要社会各方面专业人员的积极参与。要优化创新生态,充分利用大学学科和人才优势,引进聘用知名专家学者,保障知识共享机制良性运行。营造开放环境,促进参与机构的多样化。在全社会营造勇于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氛围,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坚强保证。
[参考文献]
[1][6]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N].人民日报,2014-10-29.
[2]李宁,李隼.创新:企业家伦理的核心价值———论熊彼特和杜拉克的企业家伦理观[J].学习论坛,2008,(8):41~43.
[3]张前荣.发达国家科技服务业发展经验及借鉴[J].宏观经济管理,2014,(11):86~87.
[4]祁明,赵雪兰.中国科技服务业新型发展模式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2,(22):118~121.
篇8
[关键词]中小企业 商业模式 创新
中小企业占到我国企业总数的70%以上,数量多、影响广。长期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大都依靠高能耗、低劳动力成本、循环简单再生产等粗放型的发展模式,维持企业的利润和生存。随着2008年以来经济危机的冲击,受海外市场需求减少、人民币汇率变化等宏观因素影响,许多中小企业陷入了困境,其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同时,我们应当看到中小企业盘子小,在面临产业转型、市场萧条的情况下,应该考虑转型,积极开拓并尝试新的商业模式。
研究显示,市场新进入者的失败概率相当高,在进入市场的五年内超过85%的新公司都以失败告终,而行业中前五大公司的更替多数是公司并购,而不是新进入者击败行业领导者。然而,有一些现在的知名公司,它们是通过商业模式创新战胜了比自己强大得多的竞争者,比如家具零售业的宜家、网上销售巨头亚马逊、易捷航空公司、汽车租赁公司等等。市场中的中小企业同新进入者相似在实力、市场份额方面相对于行业领先者没有任何优势,不能与对手正面交锋,只有采取不同的策略、寻求新的经营规则或者商业模式才能生存进而做的更好。在没有科技创新的情况下,任何一家中小企业或新公司只有创新规则、发现和建立不同的商业模式才能提高成功的概率。
创新商业模式其实是要解决三个问题:以谁为客户群体?提供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以及如何有效地实现?创新模式就是研究怎样给客户提供具有创新性的价值,不仅是从现有的竞争者那里掠夺市场份额,而是同时扩大现有蛋糕,吸引新的客户群体进入市场。事实上,很多时候,客户不一定知道他们的真正需求,这时候我们可以影响他们、创造需求。例如宜家,宜家不仅是制造商而且是卖场销售型企业,宜家创新了传统的“前店后厂”经营方式,抓住了产品设计和体验式销售,将服务融入到销售环节中;在核心产品中创造了模块化设计,拆分组装,采用新材料新技术,不仅达到了低成本设计生产,更创造了客户对价格和自主创造性的需求。宜家家具产品的无限种组合为客户提供了广阔的尝试性创造可能,宜家销售的产品不仅仅是限量而且是独特的产品。这种体验式销售、高技术模块化生产创造了新的家具消费市场,创造了新的市场空间,形成了一种的商业模式。
如果单就商业模式而谈商业模式,无所谓好坏,商业模式的优劣,要放在特定的行业特定的发展阶段进行分析。好的商业模式适应形势、顺应需求、整合资源从而创造属于品牌自身的竞争优势,构筑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商业模式更多是从动态以及全局的角度评估企业的发展潜力。企业生产的产品以及提供的服务是可复制的,但商业模式却是企业独有的。
在商业模式创新中“专”至关重要。‘专’就是“专业化”。无数案例表明,只有专注建立核心能力、向专业化发展,中小企业才可能在产品差异化方面取得成功。家居行业中另外一个典型案例是“曲美”,曲美有自己的产品线,但其独具特色的不是产品而是采用家居业中典型“专卖店模式”。曲美家具定位在高端群体,旗下所有的曲美专卖店都采用统一装修风格,以区别于竞争对手,同时也是城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曲美的核心不是产品研发和制造,而是流通环节中的渠道销售。目前许多中小企业热衷于固定资产投资、盲目追求企业规模,造成资源投放和配置过分多元和散乱,无法形成核心能力。专注一个行业、专做几个产品、专门服务一类客户、专心开拓一些地区,才能更快完成商业模式的摸索,从而提供精良的产品或服务品质。在客户、产品线、地区等方面根据自身的优势进行聚焦,做专做精,成为某一行业或细分领域的小巨人。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创新商业模式并非遥不可及,下面通过一些案例看商业模式创新的三种主要类型。
其一,提到苹果公司,大家想到的都是他们推出的各种受消费者喜爱的iPhone、iPad和苹果电脑。但其实苹果并非只做手机、电脑、音视频等“产品”,而它默默建立的苹果系列店通路不仅同时打破了以往电信商垄断的手机软件市场,让全世界的消费者都可以透过同一个市集购买、下载应用程序,也实现了任何软件开发者都可以向全部客户销售产品。从2001年的第一家苹果店开始,至今苹果已经在全球13个国家建立了300多家“重新发明零售”的苹果店。在2011年,所有的苹果店加起来总共贡献了141亿美金的营业收入,占苹果总营业额的13%。苹果不只是一家产品公司,它同时用受欢迎的产品建起了一个通路,发展了一种基于这个通路的新的赢利模式。
再如吉列公司,吉列成立初期将一把剃刀的零售价定为55美分,这个价格实际上不到其成本的五分之一。表面上看吉列做的是赔本买卖,实际上,吉列大赚特赚。因为“吉列剃刀”只能使用吉列发明的专利刀片,顾客每次购买剃刀,必须配套买刀片,吉列把刀片定价为5美分,而实际成本还不到1美分。对顾客而言,一个刀片可以使用六七次,每次刮脸成本不足1美分。正是凭着收入模式的创新,才造就了吉列公司在剃刀行业的霸主地位。
这种创新模式主要是指通过重新配置产品或推出新的定价模型实现的创新,是一种利用客户体验、选择和喜好进行创新的模式,从确定用户的新需求入手,改变一个企业的用户价值定义和相应的利润方程或收入模型。
其二,通过向开发新行业、重新定义现有行业、创建全新行业,实现行业模式的创新。如IBM通过推动智能星球计划和云计算,重新整合资源,进入新领域并创造新产业,它通过商业运营外包服务和综合商业变革服务等,力求成为企业总体商务运作的大管家。亚马逊正在进行的商业模式创新向产业链后方延伸,为各类商业用户提供如物流和信息技术管理的商务运作支持服务,并向它们开放自身的20个全球货物配发中心,并大力进入云计算领域,正在成为提供平台、软件和服务的领导者。
此外,例如九阳公司。九阳公司主要从事厨房小家电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近年来其占主导地位的、被消费者认同度最高的是豆浆机。豆浆是中国的传统饮食之一,是一种物美价廉的健康食品。随着中国城市工作节奏的加快,百姓更家青睐快餐文化,忽视了豆浆的食用。九阳结合中国人的饮食习惯,融合榨汁机以及电水壶功能,建立了小家电行业中新的细分行业—豆浆机行业。九阳豆浆机的市场宣传策略便从“引导消费豆浆”转移到“引导消费九阳豆浆机”,九阳不但市场中活了下来,并且带动发展起了一个新兴的豆浆机行业。
其三,通过专业化分工和价值链分析,重新定义企业在价值链中的角色和组织边界。如谷歌在意识到大众对信息的获得已从桌面平台向移动平台转移,自身仅作为桌面平台搜索引擎会逐渐丧失竞争力,就实施垂直整合,收购摩托罗拉手机和安卓移动平台操作系统,进入移动平台领域,从而改变了自己在产业链中的位置及商业模式,由软件变为软硬兼施。再如美特斯邦威,将工作重心放在服装设计、品牌运营、渠道建设上,而将生产全部外包给其他企业。部分加工类企业向价值链的前端如研发、设计,以及价值链后端如渠道、服务等延伸,也是产业链模式创新的主要形式。随着全球一体化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这种模式创新将成为商业模式创新的主要类型。
当然,现实中商业模式的创新更多的是几种方式的有机融合,此外还有技术创新型的商业模式。
具有突破性的商业模式创新往往都是由新兴或中小的企业发起的,但事实上,企业无论处于什么阶段,无论处于什么行业,都有进行商业模式变革的机遇,而中小企业由于盘子小变革的机遇和成功率往往高于大企业。把握市场变化趋势,及时调整公司发展战略,抓住时机进行商业模式的创新,借助中国庞大的市场规模,中国的中小企业完全有机会,围绕核心能力,引领并推动商业模式的创新。
中小企业通过商业模式转型,最终要形成自己的核心能力,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发现商业机会的能力、学习能力、快速反应能力、营销能力等对其转型、创新商业模式最为关键。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高等学校教育质量;一般属性;特色属性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8-0009-02
高等教育质量和高等学校教育质量既有共同属性,又有特质区别。高等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对于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对高等教育质量的一般属性做出粗浅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质量特色属性的实证分析,可以清晰地看到高等教育质量是动态的、多元的、相对的、发展的,其内涵又是现实的、具体的、实实在在的。
一、高等教育质量的一般属性
国家意志属性:任何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都要与本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相适应。对于我国而言,人们对高等教育质量的期待已从学校层面不断上升到国家意志的战略层面。为此,应保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能够充分体现党的方针、路线、政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时代属性:高等教育质量具有鲜明的时代特性,不同历史时期高等教育的质量标准应是具体的、有针对性的、与时俱进的。进入21世纪,纵观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高等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直接贡献率和显性教育效益,已成为衡量其教育质量的主要标准。
人本属性: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实施多层次、多规格的人才培养方案,既保证了对高素质拔尖人才的培养,又能够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在教师队伍、科研队伍和管理队伍的建设方面,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学术)属性: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过程中,应全方位保证大学的学术本位,充分体现科学精神。
类别属性:一般指综合、理工、农、林、医、师范、财经、艺术、体育、军事等不同类别的学校。应该说,对高等教育进行分类是高等教育质量管理发展的定式。
类型属性:通常把普通高等学校分为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高职高专等类型,针对不同的类型,应设立不同的质量标准。
形式属性:一般包括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军事高等教育、远距离高等教育、夜大、函授、自学考试等多种高等教育办学形式。采取不同的办学形式,有利于满足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求。
特色属性:不同类别、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形式和不同地域的高等教育机构,在其持久发展的历程中形成了相对稳定、独特优良的办学特征,建立了特色化、多样化的群体质量标准。
二、高等学校教育质量的特色属性
高等学校教育质量的特色属性,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中固有的本质特征,体现在经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科学技术发展的时代性、服务社会的针对性、文化引领的本土性和学校发展的差异性等方面。
笔者对黑龙江省普通高校教育质量的特色属性进行了实证分析,旨在为进一步提升高等教育的质量,提供一些有益的探索、决策参考和普遍的借鉴。
1.定位特色
学校的定位问题,是关系到学校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的大问题。只有定位定得科学、定得准确、定得实在,才能充分发挥学校的特色优势,促进学校科学、持续、健康发展。
哈尔滨工业大学: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目标。在人才培养方面,把实施精英教育作为学校教育发展的定位。确立了研究型、创新型、个性化、精英式的具有国际竞争力和领导力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科学构建了具有过程性、先进性和前瞻性的精英教育体系,并制定了相应的质量标准,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以便培养出知识新、素质高、能力强的创新型精英人才。学校树立了具有全球视野的国际教育观,把教育国际化作为本科教育高水平发展的重要途径,面向国际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哈尔滨工程大学:为突出本科教学的中心地位,构建了本科教学工作的“九大体系”,并实施了“十大工程”,精心制订了人才培养方案;在学科专业上采取大类培养、二次选择的方式。实施规范化设计、个性化管理,形成了常态化机制,并采取了多项本科教学改革措施,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哈尔滨理工大学:突出“人才强校、质量强校、特色强校、学术强校、开放强校”的学校建设发展主线,重点发展工程特色教育,建立了以“产业需求目标”为导向的工程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为适应黑龙江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重点围绕制造业培养技术骨干,努力成为行业(地方)“现代工程师的摇篮”。
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校的专业培养标准充分体现了学校的交通、冶金行业背景和立足龙江、面向区域和行业、辐射全国的目标定位,重点是为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以及提供应用型工程技术服务,努力把学校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工程技术大学。
哈尔滨师范大学:学校创新性地构建了“以教师个体为基础、以团体品质为核心、以素质教育为目标、以常规教学管理为抓手”的教育教学改革的良性循环体系,目的是为了打造精品师范院校,培养卓越教师。
大庆师范学院:学校是黑龙江省唯一一所政府举办、油田投资的本科院校,其提出了“服务于基础教育,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创建百年油田”的服务定位,学校坚持以“铁人精神”办学,坚持让“大庆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积极为油田和地方培养、培训应用型人才。
2.区域特色
为了体现出区域特色,应强化人才培养的“地方面向”,坚持科学研究的“地方取向”,突出服务社会的“地方导向”。其内涵主要包括提供人才的类型、科技贡献的方式、社会服务的领域等,突显教育直接拉动经济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
东北农业大学:学校始终坚持“立足龙江、面向‘三农’、发挥优势、积极服务”的办学宗旨,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开展了对卓越工程师、卓越农艺师、卓越园艺师、卓越兽医师、卓越畜牧师的培养工作。为有效解决黑龙江省现代化大农业及其相关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共性及重大的问题,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研究能力。学校的定位是做好“大粮仓”的科技动力库和“菜篮子”的样板示范田,同时要成为“支农新模式”的引领开拓者,目前已形成了“实施一个项目,推广一项技术,创立一个品牌,带动一批农户,致富一方农民”的可喜局面。
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校坚持把为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提供技术支撑服务作为科研与开发的首选主攻方向,主动出击,集中科技力量瞄准一批煤炭产业急需的重大项目和企业技术升级的共同性、关键性、前瞻性的难题,对其进行重点攻克。与省内四大煤矿建立了合作关系,进一步加强了科学研究工作,推进科技创新,形成了以煤炭为主的矿产资源勘探、安全、开采、加工和转化,以及矿山机械设计与制造、矿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系统的矿业科技服务特色。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校为实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努力把黑龙江省建设成全国最大、世界知名的绿色食品生产加工基地”的发展目标,在培养“食品新产品开发、食品市场营销、食品企业经营管理、食品生产和食品工程”等方面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方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分别针对从事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行业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设计出了研究开发型、工程设计型、企业管理型、品质控制型和市场营销型的人才培养方案,使教育服务的范围越来越宽,使学校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大,同时使教育服务社会发展的功效更加凸显出来。
3.行业特色
高等教育应充分体现出行业性、职业性、岗位性和技能性等特色,使其所具有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功能在服务行业现代化生产和科技成果转换中充分发挥出来,并在教学实践中创新行业文化。
东北林业大学:学校始终紧紧地围绕行业需求,把工作重心放在林业人才培养、林业科学研究、林业社会服务等方面,严格控制与林无关的学科和专业的设置,不求学科最全、专业最多,只求林科最精、最优,初步构建了“林科拔尖创新人才—卓越林业人才—高质量应用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实践育人体系。学校充分发挥了林业高校自身的优势,在黑龙江省“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工程”、林区人才培养和科技支撑项目、林业企业发展规划以及哈尔滨城市绿化工程、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等方面的研究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东北石油大学:学校遵循服务石油石化行业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宗旨,进一步完善服务定位和功能定位。在服务面向上,植根大庆,立足东北,面向全国,突出石油,服务社会;在办学特色上,保持并弘扬用大庆精神育人和产学研合作办学的特色;在服务功能上,以国家能源安全发展战略为导向,围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和黑龙江省高教强省战略规划,适应石油替代产业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加大石油石化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紧缺人才培养的力度和规模,为我国石油石化工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4.优势特色
高等学校的优势特色,通常体现在学校的优势学科上,这些学科应在国际国内具有较高的声誉和较强的竞争力。
黑龙江大学:学校坚持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为核心,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重点,以国家对俄战略实施和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提高留学生培养质量和丰富中俄人文合作内涵为动力,构建了包括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在内的对俄高级人才培养体系和全方位对俄办学综合体系,不断提高对俄特色人才培养的质量,努力增强对俄科研实力、成果转化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大力推进汉语和汉文化的国际化,形成了全国范围内的对俄办学传统优势和鲜明特色,将自身打造成了具有深远影响的俄语和俄罗斯国情研究方面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交流传播的国家高地。
5.类型(别)特色
高等学校的类型(别)如前所述,对于类别相同而类型不同的高校,教育质量的特色属性应更加鲜明。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校的发展目标是“建设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医科大学”,依据全球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全面提高学校教育的质量。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坚持稳定教育的规模,实施医学精英教育,开展了以岗位胜任能力为导向的课程改革,以综合能力培养为目标对课程进行了整合,学校培养出来的一批批杰出的专家学者、医生,遍布全国和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篇10
论文关键词:高职教育;质量;内涵式发展
为了适应我国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要,从20世界80年代开始,社会上出现了职业大学这种新的办学形式,到目前为止,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从兴起、发展到成熟走过了30年的时间,且已占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发展成为一种新的教育类型。这种新的教育类型在我国还没有可供借鉴的成功范例,这就要求中国高职教育界不断总结办学的成功经验,深化改革,科学发展,坚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一、科学判断高职教育发展形势
1.发展高职教育要有国际视野
过去三十年,中国经济呈现高速增长,依靠的是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但是,这种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让中国环境承受了巨大的压力,经济高速增长必备的资源和能源需求仍将保持较高增速,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日益凸显,同时,中国在“十二五”期间乃至更长时期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一方面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另一方面要加快培养技能型人才。工业发达国家成功经验之一就是很重视发展职业教育,与之相比,我国职业教育培养的高素质劳动者不能满足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因此,如何借鉴经济发达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大力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将发展职业教育上升为国家战略,是摆在全体高职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迫切任务。因此,发展高职教育要站在国家战略高度,树立国际视野。
2.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机遇
为了促进职业教育大力发展,国家专门出台了一系列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政策。1991年10月颁发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2002年8月颁发了《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5年11月颁发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2006年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2011年教育部颁发了《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和《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2010年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这些关于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文件为我国高职教育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3.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高端技能人才需求增加带来的机遇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推动经济转型升级。随着中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新的产业结构特征呈现出知识化、高级化、复合化,其职业岗位要求劳动者的素质、知识、技能和专业综合能力也会越来越高。在“十二五”期间,我国将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实施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淘汰高能耗的低端落后产业,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实现三大产业协同发展,积极发展国家规划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必须依赖高级生产要素维持其竞争优势。根据研究结论,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在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到后期阶段,到2011年,我国的人均GDP超过了5000美元,进入到工业化成熟阶段,这个时期将需要大量的高技能人才。所以,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将对人才结构提出新的要求。这一趋势对高等职业教育来说,面临的是重大发展机遇,因此,高职院校必须牢牢抓住这一机遇,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办学能力。
4.发展高职教育面临的挑战
从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现状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要求中发现,高职教育还存在许多挑战,存在着诸多突出问题亟待解决。概括起来主要有七个方面。一是政府对高职教育的投入不足。学校办学条件相对较差,教育资源严重不足,影响了高职教育发展。二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动力不足,机制不健全,社会吸引力不强。校企合作深度不足、合作动力不足,政府对企业支持职业教育的税收优惠和经费补偿等政策也不够完善。三是制度不活。高职院校领导改革创新能力和科学管理水平亟待提升,学校基础管理制度还不健全,科学的职业教育评价标准和评价机制尚未建立,制约了校企合作机制、发展创新机制的建立,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四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有待提高,职业教育的素质教育还需要强化,教师应该深度参与企业研发、新技术推广、技能培训。五是专业与产业脱节,职业教育必须紧跟产业调整升级和经济发展变化而不断调整自己的专业结构、教学方法和评价机制。六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还没有得到根本性转变,职业教育应该建立企业与学校共同协商设置专业、开设课程、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编写或选用教材、共建实训基地、共同培养教师、共同培养学生等适合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七是学生成长的“立交桥”体系还不畅通。
二、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思考
1.由“数量型发展”向“质量型发展”转变
十几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猛,截止到2010年,全国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达1246所,招生数、在校生稳占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教育为广大学子接受高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出了突出贡献。但是,由于高职教育发展片面追求数量,导致高职教育无序招生,恶性竞争。此外,在招生数量扩张的同时,一方面,领导对高等教育研究不够,导致管理出现问题;另一方面,由于经费投入、师资力量、实习实训设施等基本办学条件跟不上办学规模的扩张速度,造成了高职教育质量不高、吸引力不强的现象。
国家提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重视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并不是单纯地提倡扩大招生规模,重点应该是大力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由重数量转向重质量,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性转变。高等职业教育只有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才会增强其社会吸引力,才能做强高等职业教育。因此,要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由“数量型”发展向“质量型”发展转变,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必须抓住提高教育质量这个永恒主题。当然,全面提高高职教育质量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理念的更新、体制模式的创新、评价机制的引导、基础能力的保障、社会环境的营造等,必须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科学研究为基础,社会服务为方向,文化传承创新为引领,才能形成高职院校各项功能相互促进、相互支撑、办学质量整体提升的新格局。
2.由“单一发展”向“多元化发展”转变
高职教育通过十多年的大发展,已形成“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成功经验,走出了一条健康发展道路,办学成果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但是,由于高职教育过去办学途径较为单一,市场观念落后,体制创新难度大,办学经费缺口较大,制约了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能力。从“十二五”开始,随着国家实施新的经济发展战略,必将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高职教育将会面对一个新的办学环境,高职教育仅靠提供学历教育的“单一发展”道路是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必须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高职教育多元化发展战略包括:在办学方式上坚持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结合,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并重,逐步建立现在职业教育体系。重视产学结合工作,充分发挥学校在人才、技术和资源方面的优势,引导教师积极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开展技术改造、技术研发和新技术推广活动,鼓励教育为行业企业提供广泛的服务;高职院校要顺应产业发展的要求,适时建立一批产学研结合创新基地,积极地搭建产学研创新技术服务平台,建立科技服务长效机制,增强高职院校科技服务与科技创新能力。
3.由“自我发展”向“开放发展”转变
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初期主要是着眼于“自身发展”,随着高职教育迅猛发展,国家教育部提出了高等教育“走出去”的发展战略,要求办学条件好的高职院校要加强国际间合作,积极组织国际性学术交流活动,试行招收外国留学生来校学习。同时,在国内积极开展地区、城乡、东西部之间的校际交流与对口支援,与中西部院校建立对口支援和交流合作关系,共享优质教育资源。通过此举措,扩大高职院校办学视野,拓宽办学思路,提升高职教育在社会上的影响力。高职教育的市场观念、社会意识、开放理念必须与行业对接,与企业对接,与市场深度对接。做到“学校与行业企业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确定课程设置,合作培育学生”,“学生动手能力提高由企业师傅与学校教师共同承担”,利用好当前的办学资源,最大限度发挥服务社会的功能,创新办学体制与机制,进一步通过参与行业企业的项目和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联合办学,把学校发展和社会发展紧紧联系起来,积极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建立新的高职办学体制机制,在社会服务中找准定位、促进改革和自身发展。
4.由均衡发展向特色发展转移
均衡发展是事物发展中的理想状态,但在不同时期、不同情况下,事物发展中会出现不均衡、不稳定的状况,这是完全正常甚至必要的。但是,当系统处于相对静止、缺乏活力、徘徊不前以至发展落后的均衡状况时,必须大胆地打破这种均衡,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才能激发其活力,促进其发展。在高职教育发展初期,均衡发展对于确保其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但是,我国现阶段的高职教育已陷入“办学大而全”、“专业同质化”怪圈,一所大学如果没有培育出自己的强势专业、特色专业,其办学水平、教学水平和育人质量就得不到社会认同,学校发展就难以持续。因此,高职教育在坚持质量的前提下,必须在特色发展上做文章,专业设置一定要深入分析产业、就业需求,尤其是分析劳动力市场需求;办学定位要服务区域产业发展,要凝炼特色,奠基未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成,高职教育有必要及时地、有步骤地实施特色发展战略。
5.从适应发展向促进发展转变
- 上一篇:员工绩效考核管理细则
- 下一篇:病理科档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