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的特点范文

时间:2023-04-19 08:30: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小学教育的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小学教育的特点

篇1

【关 键 词】澳大利亚;农村;基础教育;中小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5-0055-04

当前,澳大利亚农村中小学教育发展水平世界领先,[1]并且澳大利亚虽属于发达国家,但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同样经历了城乡教育差距由大到小的渐进过程,这正为我国目前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诉求提供了借鉴机会。

一、澳大利亚“农村”之界定

研究澳大利亚农村教育,首先有必要对澳大利亚“农村”做以界定。在澳大利亚,不同的组织和政府部门采用了不同的地理分类标准,且各种分类也不是单纯划分为“城市”、“农村”两类。主要分类标准有:澳大利亚标准地理分类(Australian Standard Geographical Classification,ASGC)、澳大利亚偏远性/服务可及性指标(Accessib-

ility/Remoteness Index of Australia,ARIA)、邮政编码或地方政府领域(Postcodes or Local Government Areas)以及就业、教育、培训和青年事务部部长议会制定的地理地段分类(MCEETYA Geographical Location Classificatio-

n,MGLC)。

通过研究发现,前两种分类在澳大利亚农村教育研究文献中是最常采用的。其中,ASGC按照一定区域内人口规模为标准,将人口规模大于、等于1,000的地区称为城市,小于1,000的地区称为农村;[2]ARIA依据接受各类社会服务的路线距离为标准划分,将接受服务距离超过5.92公里的地区称为边远地区。[3]通过研读文献可知,澳大利亚学者凡是研究农村问题通常将ASGC的农村和ARIA的边远地区一并研究。因此,本文中我所指的“农村教育”与澳学者所说的“农村和边远地区教育”(rural and remote education)是同一的,而“农村”即指人口规模小于1,000及接受服务距离超过5.92公里的地区。

二、澳大利亚农村中小学教育的特点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有2/3的人口居住在大城市,但高度的城市化并没有阻碍澳大利亚成为一个农牧业非常发达的国家,它是世界上最大的羊毛和牛肉出口国。澳大利亚从事农业的人口比例很小,仅约占总人口的2%左右,这就突显了其高效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据统计,澳大利亚农业劳动生产率为14.2万澳元/人,比美国高51%,比英国高155%,比其他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高20%。[4]澳洲如此高的农业劳动生产率离不开良好的农业人口素质支持。基础教育的发展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着农民整体的基本素质。因此,澳大利亚发达的农牧业离不开其成功且颇具特色的农村中小学教育。

(一)学校类型上呈现多样性

澳大利亚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在农村地区更为明显。距离和很低的人口密度成为满足农村适龄学生教育需求的最大挑战。澳最早的农村教育始于短期性单师学校(one teacher schools),后经流动教师形式一直到建立长期性的农村学校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5]经过历史沉淀,澳大利亚各州逐渐形成了符合自身教育教学需要的农村学校类型,呈现多样性特点。

依据不同的划分标准,澳大利亚学校类型可划分为不同种类:有公立学校、私立学校;有英语学校、双语学校;有多民族混合校、土著人学校;有男女混合校、男校、女校;有正规学校、非正规学校等等。在澳大利亚农村地区,最有代表性的几种学校类型是:

1. 微型学校。这类学校一般位于只有几户人家的农村地区,学校从幼儿园到小学六年级,一个年级只有几个学生甚至某些年级没有学生。学校只有几名教师和兼职的代课教师。虽然学校小,但办公室、教室、图书馆、运动场、计算机等设备齐全。条件不比正常学校差。以新南威尔士州的澳特福德小学(Otford Public School)为例,这所学校只有两个正式教师(其中1个兼校长)、2个临时教师、43个学生,共分三个年级(幼儿园、一年级、二年级),有三个学生教室、图书室、教师工作室,此外,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等办公用具和体育器材等教学设施一应俱全。[6]

篇2

关键词:日本;中小学校;道德教育;学生

一.日本中小学道德教育的特点

1.注重培养中小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1.1.集体主义精神作为日本的传统民族精神而被重视

日本由于是四面环海的岛国,因此古代的日本对外交流比较闭塞,尤其是在德川幕府的统治下,日本更是采取了闭关锁国的国策。然而日本却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尤其是地震在日本更是司空见惯,人们不得不共同努力来克服种种自然灾害的突袭。正因为上述原因,日本自古养成了一种“对外排斥,对内聚合”的传统民族性格,集体主义精神被日本尤为强调。在日本发动二战时,国家宣扬集体主义主义精神,要求国民以国家的利益为重,这虽然是当时日本帝国主义的愚民思想,然而当时的日本国民却对这样的思想教育惟命是从,许多年轻人愿意为国家而奔赴战场,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由此可以看出,集体主义精神作为日本的传统民族精神之一被绝大对数的日本人所认同。

在二战结束后,日本作为战败国而经济严重受损,甚至许多人活活饿死。在驻日美军的帮助下,日本经济开始逐渐进入了正轨,大量符合时宜的经济改革措施催生了大批企业的诞生。造就日本企业创造商业神话的锦囊妙计是“年功序列工资制”与“终身雇佣制”。所谓“年功序列工资制”是指企业员工的工资高低由他们在企业正式工作的时间长短来决定。在企业员工的学历与实际工作能力不相上下的前提下,在公司就业时间越长的员工的工资更高,个人晋升空间越大。而“终身雇用制”是指在企业员工不犯严重的错误前提下,企业将对员工实施终身雇佣制,而不会解雇他们,消除了他们失业的风险。这两项策略是日本二战后众多企业所实施的企业经营策略,事实证明这两项策略使得日本的企业在经济萧条的大背景下一跃而起,重新振奋了日本经济的发展。这两项策略之所以能取得成功是因为它们促使员工团结一心,“年功序列工资制”使得企业员工人人都会有晋升的机会,而“终身雇佣制”确保企业员工不会因为来自外部的巨大市场竞争力而失业,所以这两项策略都有效地避免了企业员工们的不良竞争与明争暗斗,是企业员工充分发挥了集体主义精神,从而大家能够齐心协力将企业越办越大。

1.2.注重从小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为了使日本的中小学生从小就能继承日本的传统民族精神集体主义精神,日本特别关注对中小学生进行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与教育。对中小学生进行集体主义精神教育可以分为爱国主义教育与团队合作教育。

1.2.1.爱国主义教育

由于日本是一个土地面积较狭窄的国家,而国家总人口却上亿,所以日本的人口密度很大,尤其是大城市非常的拥挤,而且日本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屿国家,这种空间的狭小、人口的密集以及与世隔绝的地理位置给日本民族非常强烈危机感,而恰恰是这种独特的危机感促使日本民众愿意将自己的人生命运与国家的前途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只有充分投入国家的怀抱才会使日本国民体会到一丝安全感。正因为如此,日本中小学校极为重视对学生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强调个人与国家之间紧密的关系,使学生们从小就养成了爱国的意识。

1.2.2.团队合作教育

日本古代以农业耕作为主要产业,而日本又处于全球地质最为活跃的地方,常常会发生地震、火山喷发等严重的自然灾害,威胁到了农作物的正常收割。为了能与自然灾害作斗争,日本一个村里的村民大多都十分团结一心,一遇到自然灾害的突袭,大家都会互相帮助,不会袖手旁观,因为只有这样村子才能长久生存下去。久而久之,团队合作精神深入到日本的民族精神中,为了能使这一优良的民族精神发扬光大并在当代的经济文化建设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日本中小学校会关注培养学生们的团队合作精神,要求学生们要以团队的利益为重,要能为团队无私地奉献。

2.从多方面贯彻落实中小学生的道德教育

2.1中小学校多元化的道德教育模式

日本中小学校为了能够更好地对学生们进行道德教育,不仅专门开设了道德教育的课程,还十分关注在其它课程中融入道德教育的思想。例如,国文课中的课文不但要起到教会学生正确的日语书面表达能力,还要通过充满着道德教育以为的课文使孩子能明白追求高尚道德的重要性。数学等理论科学培养了学生们严谨的逻辑思维的同时,增强了学生们对道德的判断能力。

2.2学校联合家庭实施道德教育

传统的日本家庭非常关心对孩子们的教育,与中国家庭只关心孩子学习成绩不同,日本的家庭教育更加关注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而道德教育对树立中小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很有帮助。所以,日本的中小学校往往会主动联系家长,给家长诸如孩子成长教育手册的东西,希望家长们能够配合学校,在家中时刻关注对孩子的家庭道德教育。

二.日本中小学道德教育面临的困境

虽然日本的中小学校尤其关注学生的道德教育,但也面临着困境:道德教育与实际生活脱节。日本是一个典型的学历社会,学生们因为面对着升学压力而不得不成天埋头苦学,造成很多学生心里非常压抑,他们在学校的课堂上接受道德教育,表现得非常积极。然而,在课下,许多学生为了排解学业压力而发生校园暴力与欺侮事件,造成了非常多的不良影响,使得中小学的道德教育失去了原有的目标与意图,成为了单纯的课堂理论知识传授,学生们把道德教育只看作是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却没有将道德教育真正融入到他们的生活与人生价值观中,而这样的道德教育是失去其意义的。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分析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语言的灵活对于学生语言课的学习有着深厚的影响。进一步改善小学语文的教学形式,优化教师课堂语言,必将会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一、情感性

具有丰富情感色彩的文章使教师在授课时激情饱满,带着情感去教学。教师应该深刻地了解文字中蕴涵的情感和意义,了解到有效实施语言教学的重要性,用独特的语言语句去感染学生。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使学生感觉到自己的灵魂和这些文学作品要表达的情感本就是一致的。从学生的内心感受出发,这不仅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有帮助,而且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文学作品中流露出的情感与真谛。

二、科学性

语言语句教育其实就是科学的一种,语言语句的教学在增加学生词汇量的同时更让他们学到了我国流传下来的人文知识,其流露出的情感不仅是细腻的,更是准确的、科学的。教师在授课前要充分掌握其中的准确含义,包括其中的情绪的体现及文字色彩。

三、可接受性

在进行语言教学时,教学方法应该注意贴近学生的思维及想法。运用简单易懂的授课方法使学生能够完全理解并接受,教师要根据学生平时理解事物的思维方式,采用生动形象的表达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学。比如: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感性思维较强,所以教师在授课中要注意讲话的方式,内容一定要深入浅出,词汇通俗易懂,表达生动有趣,语法简单等。目前,很多高中生的思维和想法都比较抽象,严格来说,这和教师的授课有一定的关系。

一直以来,江西省都注重于情境教育方式的探究,并由一名特级小学语文教师进行实践,形成了一种新的教学方式:

“那缓缓流淌的水,正是我们家乡的河流。长江水波涛汹涌,浩浩荡荡地向前流淌,奔腾。无论是河流的水,还是长江水,或者是四处流淌的海水都像时间一样向前发展。然而,有的水流并非前进,而是从高山上飞流直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水吗?”此时,学生眼前划过瀑布倾泻而下的情景,对瀑布产生了好奇和兴奋的情绪。“同学们对瀑布的理解各有不同,有人认为同样都是水,为什么要被称为瀑布呢?也有的同学会认为,从两山之间以非常快的速度垂直而下,是一幅非常美丽的图画。而这一课,我们将要学习一首赞美瀑布的诗。”由于生活和学习条件受限,学生可能还没有见过瀑布,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经了解到的自然知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以更好地进行教学。

四、生动性

在语言教学中,使用生动的词汇进行语句授课,可以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创新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方式,语句生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潜质,而且与图像特征的描述和中心思想达成共鸣。在汉语言文学中,有趣的文学作品车载斗量,语文教师应该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法引导学生走进文学艺术的殿堂,根据学生的情绪、经验以及理解能力采取相应的授课方式,使学生最大化地去获得语言知识,促进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

五、规范性

教师传授的知识是智慧的化身,教师的行动就是无声的语言和有形的范例。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是一种教育,对学生有着深厚的影响。因此,教师的语言语句必须具有规范性,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面对的学生年级越低,教师越要规范语言表达。小学时期是学习语言语句的关键阶段,小学生有超强的模仿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的表达能力对学生的学习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提高其授课方式的有效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发展水平。所以,在语文教育过程中,教师在发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都必须要规范准确,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教师必须通过国家普通话测试并严格遵守教育活动的规定,避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出现地方口音等现象。

综上所述,提高小学语文语言教学的质量,有效的语句授课方式是关键环节。语文教师应该不断地学习、进修,提高自身素质及教学水平,改进语句教学方法,以综合培养学生语言表达以及其他方面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郭启明.教师语言艺术[M].北京:语文出版社,2011.

篇4

【关键词】特殊教育;聋哑学生;体育教学

科教兴国,教育为本。近些年,国家一直关注教育体制的改革,着力将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教育改革的实行,提高了我国的教育水平,促进了教育的不断发展。特殊教育事业的聋哑学生教育是国民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殊教育水平的高低是也体现教育公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本文就特殊教育学校聋哑学生体育教学中的难点与解决措施做出一些探讨。

1特殊教育学校聋哑学生体育教学中的难点

1.1学生理解能力差,在领会教师讲授的知识点上存在难度

聋哑学生因为具有一定的听力障碍,虽然有的学生借助于助听器或人工耳窝辅助听力,但其听取声音的效果还是和正常人存在着差异。虽然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会用手语加动作向学生传递讲授内容的信息,但有的学生由于入学时间短,从小也没有得到过手语方面系统的学习,因此,教师的手语及动作也不能完全理解。体育教学中涉及到的动作要点比较多,还有就是学生由于听力的缺陷,影响他们的口语,他们在表达自己的思想上存在困难,这就让教师也很难了解他们对自己讲解的内容到底掌握了多少,这种在沟通上存在的困难,很容易使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发生损伤,或者是达不到运动的效果,不能实现预先设计的教学目标。

1.2学生的心理压力大,自卑心理严重,影响教学效果的实现

一般情况,由于聋哑学生自身的残疾,如果家庭教育再跟不上,他们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对于很多事物都缺乏自信心,不敢去尝试,缺少主动性。体育教学就是一个让学生活动的课程,让学生感知体育运动带给大家的乐趣,但是,体育教学内容不仅有简单跑步运动,还有其他的一些含技术要领的动作,例如,跳马、后滚翻,还有篮球中的投篮动作,还有一些武术动作等等。这些动作要求每个学生都要亲自做才能掌握动作要领,可是有的学生胆子就很小,不敢做,也不想做,克服不了自己的心理压力,无论教师怎样做工作,都不想去尝试。这就影响了体育教学的教学效果。

1.3学生先天运动基础参差不齐,对教学内容的分配及组织带来难度

特殊教育的班级组成是十分复杂的,不但班级内的人数较少,而且一个班内学生的素质也不尽相同,甚至年龄都有很大的差距。聋哑学生的素质的不同,不仅体现在听力障碍的损伤程度不同,还有口语表达能力不同,更重要的是智力发展水平不同,这些对教学质量有较大影响的因素的存在,也对从事体育教学的教师提出了挑战。体育课的教学内容一般都是结合上下肢的训练,结合趣味性与实用性,遵照体育教学大纲进行,但传统教学中是以班为单位进行的,在一个班级内只分为男生与女生有运动差别。但聋哑学生的体育教学不但要注意男女生差别,更要注意先天运动基础不同为教学带来的难题。

2克服特殊教育学校聋哑学生体育教学中的难点的对策

2.1如何克服学生理解能力差

针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差这个难点,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克服:首先,教师对动作要领讲解在有耐心。聋哑学生和身体健康的学生相比,存在理解上的困难是一定的,教师一定要讲解时细心加耐心,由于聋哑学生的词汇量较少,教师讲解的语言要尽量口语话,并将动作要领分解,越详细越好。其次,教师要多进行示范动作。聋哑学生的听力存在障碍,但眼睛可以看得见,体育教师对于学生的这个特点,应该多用动作示范来讲解,这样学生能直观的看到动作的要领,理解起来也就更容易了。最后,让学生进行动作的示范,建立反馈机制。教师在讲解完动作后,可以让几位学生进行示范,学生在示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帮助教师判断学生在理解上存在的误区,示范动作学生的问题也代表其他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这样讲解更有针对性,学生根据自己的错误,改正也就容易了很多。

2.2通过体育运动项目的锻炼,提升学生自信心

体育运动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体育知识技能与发展能力,体会体育教学中的认知与情感,更重要的是要建立一种信念,建立一种“我能行”的信念。这对特殊教育中学生显得尤为重要。体育动作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建立自信心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锻炼一个人的意志,让其在反复练习提高的过程中,变得坚强起来。一步一个脚印的,扎实的走过来,必定让学生学会什么是坚持,让学生懂得持之以恒的可贵。体育运动项目中还有许多是集体项目,这些活动项目的开展,让这些身体上的残伤的孩子感受以集体力量的巨大,让他们的团队意识在活动中培养与建立起来,体现一个集体强大的凝聚力。提升学生的自信心,教师一定要对运动要领进行指导,让学生少走弯路。对开体育课上开展的体育活动要适应聋哑学生的生理特征与心理特征,教师要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的进行纠正。教师要注重在活动中对学生体育精神的培养。

2.3合理的组织教学内容,让每一位学生感受体育的乐趣

由于聋生智力发展的不平衡性,给教学组织上带给了一定难度。同一个班里的同学有的智力好,有的智力差,甚至还有极少数聋童智力较差,选择内容时应注重动作的难易程度,聪明的同学要求加大动作的难度完成任务,智力差的同学则象征性地完成动作,使每一位同学都能学到相应的体育知识。例如,在投篮教学中,对于聪明的学生采用三步上篮的教学内容,对智力差的同学采用定点投篮的教学内容,让每位学生在课堂上学到技能,增长知识,锻炼了体魄。教学内容的搭配要灵活多样,科学合理。且学生年龄差距大,运动量的分配要适合学生特点。

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赋予了学校体育新的历史使命,为学校体育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特殊教育中聋哑学生的体育教育更是承载了培养学生意志,开阔学生视野的任务。在教学存在困难是在所难免,作为特殊教育的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坚定信心,用自己全部的爱心投入到特殊群体的教育事业上。

参考文献:

[1] 李友亭.抓管理,着力使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中国教育学研[J].2012(5)

篇5

2014年10月20日至11月3日,按照广东省教育厅的安排,我有幸参加了广东省中小学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高中文科类、高中理科类名教师班赴台研修活动。此次赴台研修共15天,绕岛一周,行程1600多公里,进入台湾7个市县参观12所台湾优质高中或明星高中,台湾共开放各类学科共72节课供广东同行观摩,而我们广东名师也呈献了7节展示课供台湾同行观摩交流。在台研修其间,我们还参加了台湾佛光大学校长杨朝祥教授、台北市立大学副校长王保进教授等所作的4场高端学术报告及讲座。此次研修使我深感震撼,不仅开阔了我们的教育视野,让我们学习到台湾的先进教育理念,也让我对大陆与台湾之间的文化差异、人文背景及教育结构的不同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尤其是参观学校环节,台湾各中学独特的办学理念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

在台研修期间,作为大陆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我自然对台湾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十分感兴趣。每到一校都与其校的领导、辅导主任、辅导教师(台湾称心理课为辅导课,相应的,称心理教师为辅导教师)及学生进行交流,实地察看其教学设备设施,有机会时进行随堂观课。总体来讲,台湾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比大陆要完善很多,教学理念比大陆超前,教学设施设备、教师配备、教学方法、手段及策略要比大陆好。但大陆也已经开始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教育部在2012年重新发文,印发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乘着这股东风,大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驶入了快车道,个别地方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了快速的发展,但各地不够均衡,资源也较为欠缺。总的特点是:东部沿海地区发展较好,西部地区较弱;经济发达地区发展较好,经济不发达地区发展较弱;城市比农村要好,重点学校比一般学校要好。例如,在广东、珠三角地区发展较好,粤东西北地区较弱。而台湾是整体都较强,学校资源配置已经实现标准化。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台湾与大陆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对比,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教学体系及课程安排

台湾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形成了训导、教学和心理辅导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台湾的辅导课程从小学开始至初中、高中、大学都有很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及要求,是一个很完整的教学体系。而大陆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只是由教育部指导纲要,各省各地区参照执行,没有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以及学校心理工作的开展模式,有的学校仅在低年级开设心理课,大多数以讲座、心理咨询为主要形式,有的学校根本就没有开设课程。

二、心理教材

台湾的学校心理辅导教材非常成熟,已形成系列,从小学到高中,会有几个出版社根据台湾教育主管部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纲要,编写各年级的心理教材,再由学校师生选定,这样形成了良好的竞争,所以其心理教材的质量都很高,一套完整的心理教材包括学生用书、教师用书、给学生配备的练习册等。在大陆,大多数省、市(只有较少的地区例外,未来情况可能会逐步有所改善)都没有组织编写专用的心理教材,基本上都是学校以国家、省、市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工作计划为依据,再结合本校的特点编写自己的校本教材或特色教材。虽说这种形式可能利于创新,但随意性较大,教学目标不明确,质量也不是很高。如果学校没有专业的心理教师,根本就不会有所谓的心理教材。在台湾中小学,心理教材人手一本,但在大陆,能做到这样的学校极少。

三、管理架构和师资配备

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架构方面,台湾除了在教育行政部门设有专门的管理科室外,在中小学校均设辅导室,并设辅导主任一职(由有心理专业背景的教师担任),允许心理教育教师进入学校的管理层,这体现了台湾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辅导主任统一管理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包括师资调配、课程安排、活动设计、对外交流等,每所学校配备(4~10名左右,视学校规模大小而定)心理专业毕业的心理教师,专职从事学校心理教育工作。在大陆,主管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是教育部的基础教育一司,省、市、县教育行政部门相对应的处室是思政处、德育科、德育股,但这些部门的人员大多数工作繁忙,身兼数职,并且只有极少人员有心理专业背景;另一个是教育部门的教研机构,可能受编制问题的影响,大陆大部分省一级的教研机构都没有设立心理教研员一职,市、县级设立心理教研员的就更少(多数地方的做法是由思想政治教研员兼顾心理教研工作)。在教育行政部门的主导下,国家、省、市级也成立了各级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委员会),如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设在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由广东省教育厅思教处负责管理。但这些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委员会)的人员大多数由教育官员、教授、专家、教研员或中小学的心理教师组成(都是兼职为主,极少专职),他们负责制定本地区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规划、工作要点等一些纲领性文件。在执行的过程中,并没有专门的心理工作部门和专职的心理工作人员负责跟进、实施、评鉴,因此执行力量薄弱,效果有限,只能通过如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的评估(选)等方式,来引起各地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以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在大陆中小学,条件好的学校会有1~2名心理学专业毕业的专职心理教师(极个别学校可能会有3~6名),但更多的学校是1名心理学专业毕业的专职心理教师都没有,只能由一些其他科目的教师兼任或客串(这也和大陆心理教育起步较晚,高等院校心理专业设置少,毕业生不多有关。有些学校虽然招有心理专业毕业的心理教师,但并不是让他们专职从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往往还要他们担任如政治、历史、地理、生物或英语、语文、数学等科目的课程,大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此外,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待遇方面,台湾的中小学心理辅导教师都能享受到台湾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各项待遇,如超课时补贴、各项津贴、专业成长机会、培训等,学校落实政策也比较到位。在大陆,教育行政部门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待遇也有规定,其中最主要的一条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享受班主任同等待遇。但在具体执行中,只有少数学校能执行这一政策,大部分学校没有落实,这严重挫伤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四、心理辅导(咨询)室硬件设施建设

台湾中小学心理辅导(咨询)室的建设比较规范,在我参观的十几所学校里,辅导室一般包含有:办公室、个别咨询室、团体活动室、沙盘室、档案室、阅览室、多媒体课室等,占地300~500平方米,各种办公室设备齐全,如外线电话、电脑(包括手提电脑)、彩色打印机、饮水机等,均是标准配备。尤其是晓明女子中学(一所教会学校),它不仅开设心理课程,也开设了生命教育课程。生命教育课程是晓明女中的特色课程,独立于心理课程之外,因此其场地设施还增加了生命起源(由光电控制)的陈列室,整个辅导室建设超过800平方米。在大陆,我参观过的学校中,和台湾水平相当的学校有:北京八中、山东实验中学、青岛二中、广东实验中学、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广东广雅中学、广东高州中学、厦门的一些学校等。当然,近年大陆发展较快,一些学校比较重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加大投入,因此也可能有一些学校心理辅导室的建设水平已超过台湾。但目前更多的学校心理辅导室还在30~60平方米,也有的学校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临时指定一间办公室,里面只有一桌两凳,根本没有体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

篇6

一、初中物理概念的分类和特点

1.概念分类

初中阶段,物理量既反映出物理现象的质的特征,又从量的角度反映物理现象的性质.从质与量的辩证关系来区分.物理概念可分为定性概念和定量概念.

(1)定性概念.定性概念是定性地反映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本质属性的概念,例如机械运动、电阻、力、惯性等等,是通过对一类物理现象的分析、综合、抽象出其本质特征,用语言来加以定义的.如“一个物体相对与其他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做导体的电阻”.

(2)定量概念.物理学是研究物理现象和物质结构的基本规律的一门学科,物理学具有严密的数学体系,因此,物理量是物理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定量地描述物理规律离不开物理量.定量概念是定量地反映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本质属性的概念.如速度、密度、压强、机械功等等,这类概念也称为物理量.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教师对定性概念和定量概念的教学采用的方法是不同的,对定性概念往往详细地解释说明,巩固运用时往往借用说理题、简答题、判断题等题型来实现;而定量概念主要在计算中掌握,因为定量概念有自己的一套数学体系,并且对数学工具的熟练运用要求较高.

2.概念特点

(1)确定性.物理概念是从同一类物理现象中概括和抽象出来的,反映了物理研究对象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这种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是物体固有的客观存在,因而具有确定性.物理概念产生的源泉是对物理现象和科学实验的观察、总结和概括.物理概念是在大量的物理事实(包括物理实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对物理事实是一种近似的,然而又是突出本质的反映.物理事实是客观存在的,物理概念必须反映出这种客观性,特别是对那些具有普遍意义的物理概念更离不开相应的物理事实.

(2)抽象性.物理概念来源于实践,但却高于实践.爱因斯坦认为,“我们的一切思想和概念都是由感觉经验引起的,它们只有在涉及这些感觉经验时才有意义.另一方面,它们又都是头脑中的自发活动的产物.所以它们绝不是这些感觉经验内容的逻辑推论.因此如果要掌握抽象观念复合的本质,就必须一方面研究这些概念同那些对它们所作的论断之间的相互关系,另一方面,还必须研究它们同经验是怎样联系起来的.”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人的思想和概念的起源与感性经验内容有关,但是思想和概念又不能从感性经验逻辑地推导出来,说明概念既与经验内容有关,又是人类理智的自由发明,说明物理概念与具体的客体和过程有密切联系,但又超越了具体的客体和过程,如对能量概念、磁场概念的理解.

(3)阶段性.物理概念随着人们掌握物理知识的不断增加,研究物理问题的不断深入而不断地变化和发展,一个完整概念的形成需要一个发展过程.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教学要求,有不同的相对完整的概念.如动能概念,初中阶段提出的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物体的动能,动能跟物体的质量、物体的运动速度有关,这种提法很容易接受.到高中阶段给出的是定量的公式.

二、初中物理概念教学的两点建议

1.细化学习策略指导

(1)启发学生对学习方法的研究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指导学生积极地学习,不仅要教给学生一些知识,还要指导学生学习,这种指导要细化,具体化,不能笼统、抽象化,只有教会学生学习,才能把高效率教学落到实处.

(2)培养学生“元认知”能力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元认知”是指主体对自身认知活动的认知.俗话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具有元认知的学生能跳到山外,反观此山,对学习而言,他能用自我意识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有意识地在不同情境下调整自己的认知活动.学习效率高的学生与效率低的学生之间的一个区别就是前者具有较强的元认知能力,这些能力可以保障他们选择和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策略,而后者具有的元认知能力较弱.

例如,我在进行苏科版八年级下册“压强”教学时,请学生计算:一位同学体重600 N,双脚站立在地面上时测得接触面积400 cm2,问他正常步行时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在学生的问题解答中,有的学生直接带入公式得到了一个错误地答案,p=FS=600 N0.04 m2=1.5×104 Pa,究其原因是因为其元认知能力不强,没跳出纯粹的物理计算,站到题目外设想问题的情景,事实上,正常步行时是单脚着地,那么教师就要进行现场指导,或实际走一走帮助学生理解物理事实,提高元认知能力.可见元认知能力强弱与课堂效率高低是正相关,要提高课堂效率,就应该培养学生元认知能力.

2.优化教学过程关系

课堂有三个基本要素,即学生、教学资源、教师,由此生成出教师与教学资源,学生与教学资源,教师与学生三种关系,第一种关系的优化,要求教师应用系统论,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化,全局化处理;第二种关系的优化,要求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对各种教学方式进行有效整合;第三种关系的优化,要求教师应用教育心理学,对和谐人际关系进行营造.

(1)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化,全局化处理

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化,全局化的过程实质是把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为课堂教学的知识结构,而这个转化关键在于“整体性”,即把教学的某个内容置身于整体中来考虑.明确各章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把握各章节的重点、难点和关键.比如苏科版八年级上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一课,应明确凸透镜成像有四种情况,重点要探究像的性质与成像条件的关系,本章的后两节,照相机与眼睛视力的矫正和望远镜与显微镜是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和延伸.

(2)教学方式的有效整合

教学方式包括教学的方法和形式,教学方式整合的目的是促进学生高效学习,依据学习需要和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比如在进行公式的理论推导教学中,采用边分析边板演的方法,就比用多媒体手段来得简约、高效,相反,在展示某个较为复杂的物理问题情景时,用多媒体手段要比板演来得生动、真实,而如果你想即兴讲一个跟课堂教学有关的小故事,除了你的绘声绘色,加上你的肢体语言,往往效果会更佳.

(3)和谐人际关系的营造

篇7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育;感觉统合失调;特点;危害

一、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音乐感觉统合失调的概念与特点

感觉统合失调,又被称为神经运动机能不全症,作为一个中枢神经的系统障碍问题,其导致了外部信息难以在大脑产生刺激,进而不能够在脑组织内有效结合运作。一般来说,正是因为感觉统合失调,所以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个体在认知、学习、活动等多项生活中的情绪出现异常,其举动不同于常人,运动神经、视觉神经、听觉神经都有可能受到破坏。根据我国当前的统计数据来看,感觉统合失调问题在青少年中较为严重,音乐感觉失调作为感觉失调中重要的一个部分,直接由听觉感觉失调引起,对于青少年未来的发展与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小学音乐教育中音乐感觉统合失调的危害

在小学音乐教育中,从音乐感觉统合的基本概念上来看,其失调系统属于听觉失调,直接导致小学学生对于声音环境不敏感,不能够有效、快速地在大脑中完成自我认知与处理。在这样的失调能力之下,学生想要认真聆听周围环境的教诲,保证以集中的注意力来进行声音的识别与判断较为困难,其学习与判断能力不仅会随着音乐感觉失调而逐渐降低,甚至有可能致使自我听力能力受到影响,在未来的生活以及学习中难以正常进行。

音乐作为情绪艺术的一种,能够利用不同的器乐以及声乐来帮助人类调节自我心理情绪,安抚暴躁情感,保证能够以积极、乐观、平和的心态去看待周围的环境。但是一旦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的音乐感觉统合失调,青少年时期的情绪辅助手段将会彻底丧失,在这样的环境中,青少年的不合理情绪不能得到安抚和平复,不利于其未来的身心发展以及心理健康。

总之,以此文章为基础,我们可以逐渐认识到设置有效的音乐感觉体统调节方式的重要性,认识到学生感觉统合失调的巨大危害,促进我国的小学教育乃至高等音乐事业在此理论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发展。

篇8

一、想方设法,帮助新生尽快适应新环境

1.微笑――让学生感受爱的温暖

微笑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消除隔阂,产生亲切感。当新生入学来到陌生环境时,作为心理老师的我总是微笑着友爱地对待他们,学生们自然愿意和我接近,碰到困惑和烦恼,他们就会主动找我倾诉,请我帮他们解答。

2.倾听――让学生释放心灵的苦闷

有些农村学校的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因各种原因受到歧视讥笑,备受冷落,内心极度苦闷。作为心理老师要倾听学生的心声,让学生体会到旁人对他的重视,使学生在倾诉中心灵得到释放。我们老师从中了解学生,才能对学生作出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

3.淳淳善诱――培养健康心理

朋友是人生旅途中必不可少的伙伴,特别对农村学校高中生来说,朋友更是缓冲成长中的烦恼,融化内心焦虑的主要心理支持力量。因此,来到新环境中就要尽快融入新同学的圈子中去。另外在农村学校,有团委会、学生会、广播站、文学社等学生组织和各种课外兴趣小组。通过参加这些活动,既锻炼交际能力,培养协作精神,构建良好人际关系,也能使自己尽快融入到新生活当中。目前我校开展多项球类、棋类等各种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多引导多组织新生去参加这些活动,效果真不错,促进了他们相互认识,丰富了他们的学校生活,锻炼了他们的交际能力,培养了一个个和睦融洽的团体。

二、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自学能力

现阶段的农村学校高中学生,大部分是中考落榜者,上农村高中学校是他们无奈选择。如何引导这些学生克服厌学情绪,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自学能力也是我们老师的一项重要工作。

1.亮点诱导――培养兴趣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引导农村学校高中生根据自身的优点、长处,选择参加自己的兴趣活动。教育他们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不必因中学学习成绩不好而自卑甚至厌学。教育他们以兴趣为主,在兴趣的学习中,鼓励引导学生找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突出优势,通过培养兴趣,感悟学习潜能,积极地进行学习。在此过程中稳中求进,一点一点进步。现在农村学校已有先进的电脑室等,可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快捷操作,如遇到难题时可快速“百度”一下,让他们在这里感觉到获取知识的快乐,从而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

2.培养自学能力――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目前农村学校教育还是以课堂教学为主,因此鼓励学生除了课堂学习,还应积极通过其它途径获得知识,如课余时间去图书室或到网上查阅相关资料,培养阅读的兴趣,使他们养成爱读书、勤思考的习惯,懂得获取知识的方式和途径,逐渐培养终身学习的意识。

三、优化择学心理――满怀信心考取理想大学

1.树立自信心

自信是成功的保证。社会永远需要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对于农村学校高中生来讲,只要把社会的职业需求和自己的职业理想、职业素质结合起来,树立自信心,积极参与求学竞争,才有可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实现自己的理想。

2.认识自我,准确定位

篇9

思考

二: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方向

我们明确了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目的意义,其实也就给我们中小学的教育科研指明了方向,即中小学教育科研更多的表现为对教育教学实践的研究,通过研究来指导教育教学实际工作。因此,中小学的教育科研更应注重自己的教学实际,以小的课题研究为主,做到一个课题能解决一个教学实际问题即可,切忌贪多求大。这是因为:

1。工作需要。

2。自己熟悉。

3。便于操作。

4。利于推广。

思考三: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种种不良现象

1.功利主义:今天中小学教育科研热,在很大程度上功利主义造成的,严重违背了教育科研的实质。我们知道,教育科研是一门严肃的科学,。虽然中小学教育科研的起点低,学术性不是很强,但其科学性不容置疑。它更多的表现为对教育教学实践的研究,通过研究来指导教育教学实际工作。一切真知来源于实践。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实质就是通过教育科研的研究来达到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水平,使之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但眼下的中小学教育科研热,在很大程度上并非如此,而是借教育科研工作为学校招来一块“金字招牌”,那些参加科研工作(特别是参加课题研究)的教师,也大多是出于评职晋级的需要,给自己脸上贴金罢了。至于所研究的内容(课题)是否对教学有益,对学生是否有切实的意义则不太关心。只要上级能肯定,给一个什么奖,那就万事大吉了。

造成科研工作功利严重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其中主管部门只浮于表面,而疏于管理和指导是分不开的。只要留心一点就不难看出,由于现在许多评定的项目和内容中,都有一条“科研情况”或“课题研究”情况。你想评职,没有参加课题研究,不行!你要获得诸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称号,对不起,未参加课题研究,不行!这种人浮于事的现象的确太多、太普遍了,“功利主义”能不大行其道吗?

教育科研是严肃的、科学的,它不能成为一个指标,也不需要所有的教师都必须参与,因为它必定是理性的,学术性很强的东西。而我们今天的某些领导,不能正确认识其科学性和学术性,硬实要把它作为一项评定的指标,这不仅违背了教育科研的本质,更是把它推进了“功利主义”的死胡同。

2。两头热,中间冷:功利主义必然造成中小学教育科研的“两头热,中间冷”。这里所说的“两头热,中间冷”主要是指在中小学教育科研中的课题研究方面,大家的热情和精力都放在课题的立项、开题和结题上。这种现象在中小学教育科研中是比较普遍的,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简单,应为大家所关心的并不是课题本身,而是课题的影响力,课题在上级那儿能引起多大的注意。说穿了,也就是一个“功利主义”在作怪。

3.泡沫成果多:功利主义、两头热,中间冷的现象必然产生“泡沫学术”,在中小学教育科研热的背后,各种“泡沫”现象层出不穷,水分沙子越掺越多。在不少的科研项目中,老师为课题的名称的确化了不少心思,以取悦于领导,课题一旦获得通过,便在开题、结题方面大做文章,包装过度,大话空话不少,但对课题的实施研究过程,却并不看重。更为甚者,对研究的过程凭空想象,造假数据,东摘西抄,胡乱拼凑,把课题越吹越大,但却经不起实践的检验。一些用巨资累起来的课题成果,不要说推广运用,就连本校教师甚至高课题研究的老师也不敢真正把它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谁敢拿教学质量开玩笑呢?

“功利主义”倾向是产生“泡沫学术”成果的温床,而“泡沫学术”成果的飞扬跋扈又直接刺激和助长了“功利主义”倾向盛行的势头。要纠正这些现象,教育科研管理部门要强调教育科研的正确定位,进一步明确并强调教育科研是运用科学理论来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困难与问题,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的功能,淡化名利,弘扬科学精神。

思考四:对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几点意见

1.克服功利思想,端正科研态度

影响中小学教育科研顺利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就是功利主义思想,因此,要使中小学教育科研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必须克服功利思想,端正科研态度。这就需要我们广大的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努力学习,提高我们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正确认识教育科研和教育教学的关系,多做实事,少空谈,不为名利。这样,中小学教育科研才能健康顺利的发展,也才能起到指导教学的目的。

2.切合实际,做小做实

中小学教育科研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切合实际,做小做实。作为广大的中小学教育工作者来说,我们不是为搞科研而科研,不是为开展课题研究而研究,我们的主要目的是解决我们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因此,我们的教育科研工作必须要切合实际,做小做实。所谓“小”,就是我们的教育科研工作应着眼于教育教学中的具体工作,研究一个方面,解决一个问题,决不能贪多误得。所谓“实”,就是我们的教育科研工作应该做踏踏实实的工作,真真正正地解决我们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不为名、不为利。

3.来源实践,指导实践

篇10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云;资源整合;信息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27-6072-03

1 概述

随着互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等前沿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化浪潮正冲击着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并在诸多领域中引发了深刻变革[1]。加强中小学教育的信息化管理工作,对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学校管理水平,保障教育信息化健康有序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为此,结合中小学教育的实际情况,运用“教育云”架构的理念设计并研发中小学综合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建立统一的业务管理平台,构建集中式“教育云”中心,搭建标准的校园门户网站,并执行统一的业务规范,从而实现对中小学教育的标准化管理。

2 “教育云”架构研究

中小学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在研发过程中结合了当前最先进的信息服务支撑技术,主要包括下一代互联网的核心技术、高性能计算、服务计算技术、物联网技术、面向核心应用的安全技术和数字媒体平台等技术,并采用“教育云”架构作为系统的核心架构。“教育云”是一种将教育服务资源通过云计算模式传递给用户的信息化服务平台,并通过“云”的理念打通教育信息化边界,将教育技术、创新思维等多种思想融合,从而对各种教育资源与技术进行深度整合[3]。中小学综合信息管理系统所采用的“教育云”架构模型,如图1所示。

如图1所示,在“教育云”架构的支持下,云端提供了教育管理和教学服务的硬件基础设施、软件应用系统以及相关维护和管理任务,可供系统范围内的所有用户透明使用。“教育云”基础平台搭建在统一的数据中心基础之上,涵盖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类规范一致的数据信息,并经过严格统一的授权认证,以供不同用户使用。此外,“教育云”数据中心可对系统进行统一的安全管理,保证了系统核心数据的安全性,大大降低了数据维护成本[4];同时,“教育云”数据中心还可作为未来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从而减小信息系统的搭建周期。

3 系统整体设计

3.1 系统技术路线

中小学综合信息管理系统以学生和教师管理为基础、以平台应用为主线,实现学校各系统、各部门的协同办公。系统采用.NET技术以及B/S架构模式,用户通过浏览器即可完成系统操作;同时,系统采用集中认证和统一授权机制,用户只需通过身份认证即可访问具有相关权限的系统资源。此外,系统使用模块化设计结构,设置多元化的用户群并授予不同权限,系统通过权限管理,便可控制相应的功能模块。

3.2 系统架构设计

中小学综合信息管理系统使用IIS作为Web服务器,Oracle 11g作为数据库,开发环境为 3.5 FrameWork,使用C#语言编写。系统结合三层架构,在表现层采用CSS3.0、Ajax、HTML、XML、JQuery等技术实现良好的用户界面,在逻辑层采用工厂模式实现业务的统一管理,在数据访问层使用ibatis实现对象-关系映射。系统整体的架构设计,如图2所示。

业务服务库作为系统中的核心模块,具有灵活的可扩展性。“教育云”通过上层的业务系统为教育管理人员、教学人员、学生和家长提供信息获取、数据流转、业务管理、家校沟通等服务,并且具有可定制的功能与特点,还可根据应用需求进行扩展升级。

3.3 系统联网技术

3.3.1 主干网连接技术

中小学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向用户提供了完整、方便的网络管理功能,包括校内各单位间的信息共享与通讯,多媒体教学VOD点播、数字化图书馆、校园网站等服务。系统主干网采用具有第三层交换功能的千兆位以太网(Gigabit Ethernet)连接技术,可以平滑升级至万兆以太网。网络中心节点使用已有的Cisco Catalyst 6509交换机,各校园节点配置Cisco Catalyst WS-C3750-48TS-S交换机,中心节点和各校园节点之间采用单模光纤以星型拓朴结构通过1000M交换技术进行连接,组成纵向子系统。

3.3.2 广域网技术

系统通过互连网专线与Internet相连,并使用网络安全防火墙增加校园网的安全性,从而减少外部环境对校内网络系统的攻击;同时,安装杀毒软件以防止病毒在校园网内传输,有效净化校园网中的病毒与不良信息。

3.4 功能模块分析

根据中小学的教学业务与管理职能,中小学综合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包括教师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资源管理、信息服务、行政管理和党群工作7大功能模块,以及教师信息系统、学生学籍等30个子系统。系统中各模块的功能、流程相互补充和流转,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满足中小学日常工作需求的业务体系。系统整体的功能架构,如图3所示。

学生管理模块以学生的学籍管理为基础,针对中小学学生信息的特点以及学生管理中的实际需要而设计,可全程维护每位学生的学籍变动情况,实现了学生成长中所有数据的记录与维护,提高了工作效率。教师管理模块实现了中小学教职工信息的统一管理与教师个人信息的查询功能,包括教师档案管理、教师日常管理、师德荣誉、业务培训及进修管理等内容。教师可以查询本人的教研信息及系统生成的教师成长档案信息,让教师充分体会职业成就感。教学管理模块实现了中小学教学业务层面的统一管理,主要包括教学计划制定、排课计划维护、教学情况评价、考试管理等功能。教育行政与教辅管理模块实现了中小学教育、教辅综合管理功能,有效提高了中小学行政管理效率。

4 结束语

加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管理工作,对于转变中小学教育理念,加速教育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5]。建设实施基于“教育云”架构的中小学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对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共享,促进了中小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实现了教育管理的规范化与精细化,有效提高了学校教学管理的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 岳毅宏,韩文秀.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变革[J].中国软科学,2002(1):61-64.

[2] 曹卫真.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的探讨[J].中国远程教育,2003(17):61-63.

[3] 王康,廖汉文,张岩.云计算在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 2012, 22(4):10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