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安全知识教育范文

时间:2023-04-19 08:30: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学生安全知识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学生安全知识教育

篇1

人们常说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未来,所以他们的健康成长从长远来看也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前进的步伐。据一项调查显示,我国去年小学生因安全意识的疏忽而造成的伤害仍然占有很高的比例,而我国已于XX年将3月31日定为我国“中小学生安全知识教育日”,并要求各单位、各学校等大力加强对中小学生关于防火、防电以及其他安全知识的教育。那么,到目前为止,我们究竟取得了怎样的成绩呢?为此,我们借着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纪检部和青年志愿者协会在雅安八小开展安全知识教育活动的同时,进行了一次有针对性的调查报告。

在此次调查中,我们随机抽取了60位不同年龄阶段的小学生以及40位家长,从许多方面逐一做了了解。调查结果如下:

75%的小学生能够掌握“红灯停,绿灯行”,“过马路走人行道”,“行人靠右”以及“不得私自下河游泳”等基本的安全常识。然而对于地震、滑坡、雷击等自然灾害方面却了解甚少,只有9%。对于煤气中毒、家庭火灾等方面因年龄而异表现不同,年龄稍大的(四年级以上)的小学生能略知一二,其他的基本上都是一脸茫然。而对家长的问卷调查则令我们略感欣慰。几乎所有的家长一致认为必须加强对孩子门的安全知识教育。在这之中,83%的家长认为对自己机孩子的安全教育比较满意,15%的家长则认为还有待提高,另有2%的家长认为这项工作应由学校来完成。比较起来,在对学生的调查中,近70%的小学生表示愿意听取父母关于安全知识的讲解。这说明家庭在对孩子进行安全知识教育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然而,另人遗憾的是,62%和97%的家长和小学生不知道3月31日是国家法定的“全国中小学生安全知识教育日”,因此,社会、学校等等个方面的宣传力度和重视程度还有待提高。

同时,我们也对此次活动的效果做了一个调查:有接近90%的学生和家长认为这次活动宣传效果很好,今后应多开展此类活动。也有4%的家长认为没有取得他们想象的效果,6%的家长认为无所谓。雅安八小的李校长也表示新颖有趣的安全知识宣传活动可以给同学们带来更多的知识,希望能和我们今后在这方面有更好的合作。我们认为,对于小学生这类知识的宣传,不应仅仅局限在这样的宣传形式。学校应注意改变教育方式,争取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接受,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不仅如此,调查报告显示85%的家长表示更愿意让他们的孩子在学校接受安全知识的教育,因此学校对于这种教育的强弱程度将更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安全知识的理解和吸收。

综上所述,虽然我们抽取的调查对象还不够多,有些问题反映的还不够全面,但这次调查基本上说明了对于小学生安全知识的教育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此,衷心的希望各方面能够更加重视当前对于小学生的安全知识教育,让我们祖国的花朵能够更好的茁壮成长。

篇2

【关键词】机械 学生实习 安全教育

一、安全教育的内涵及重要性

安全教育是指对学生进行安全思想(态度)、安全知识(应知)、安全技能(应会)的宣传、教育和训练。安全教育的内容首要是安全思想教育。全体师生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努力加强安全意识,认真学习有关安全知识,学好各项实验实习操作规程,通过不断的实践训练,充分掌握安全技术知识,提升安全作业技能,从而顺利达到实验实习教学的最终目标。

学生实验与实习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必经之路,而实验实习必定要求学生亲临现场动手操作,与各种各样的机床、电器等工具打交道,也就不可避免的带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二、怎样搞好机械类专业学生实习的安全教育

对于机械类专业学生来说,实习是职业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技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所谓安全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安全知识教育,安全技能培训。

(1)首先,从思想上作好教育。思想上的安全认识并不是天生就有的,需要长期安全学习和安全理念知识灌输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而我们现行的只对学生进行短期安全教育的方法需要改进,要让安全教育贯彻整个实习教学和技能训练的始终。最终达到“要我安全我要安全我懂安全我会安全”的转变,形成一种安全风气。我们知道,安全事故的发生大多是由于当事人不注意造成的。为什么对于同样的现象,有的人注意到了,而有的人视而不见呢?这是因为他们的感官受到该现象的刺激强度和次数不同。在平日里,教师有关安全教育的话可能没有少说,但发生在实习过程中的一些真实案例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安全教育应从真实的安全事故案例入手,邀请事故人员现身说法,或者采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播放事故发生情况,让学生直观的了解事故发生的原因,并学会对原因进行分析。只有会分析事故原因,才能进行有效的防范。工厂里事故的发生基本分为三种情况:麻痹大意。许多工作时间较长的操作者,往往认为自己已经很熟悉操作了,思想不集中,很容易发生事故。不遵守安全操作规则。比如在操作旋转工件或设备时,害怕烫手,带上手套操作,造成手被设备绞断。长发工人不按安全要求戴好安全帽,头发被绞住,如果不能及时脱离就有生命危险。疲劳操作。有的工人晚上不好好休息,第二天,昏头昏脑的就去上班,边操作边睡觉,这也是极易造成安全事故的。

(2)其次,介绍常见安全事故及其防护要领和各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学生在实习前教师应介绍实习中可能遇见的安全事故,并详细教授应该掌握的防护要领。比如砂轮安装前应检查砂轮片是否有裂纹,若肉眼不易辨别,可用坚固的线把砂轮吊起,再用一根木头轻轻敲击、静听其声。(金属声则优、哑声则劣)。砂轮机必须有牢固合适的砂轮罩,否则不得使用。砂轮安装好后,一定要空转试验2~3分钟,看其运转是否平衡,保护装置是否妥善可靠,在测试运转时,应安排两名工作人员,其中一人站在砂轮侧面开动砂轮,如有异常,由另一人在配电柜处立即切断电源。……不同工种的学生实习条件不同,要根据工种进行专门的讲解。

(3)安全教育要从习惯抓起。习惯一旦形成具有很大的惯性,好的习惯有助于我们的工作,而坏的习惯就很危险了。学生实习时,首先在实习场地点名,了解学生出勤情况,观察学生的穿戴,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穿戴习惯。女生进工厂必须戴头套,把头发网住,以防头发被机床绞住,同时结合女工被绞住头发的惨剧进行讲解,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不能穿拖鞋、凉鞋进入车间,车间放有许多设备工件,带棱、带角、带刺的特多,不做好防护,必定脚要出问题。特别是要实行每节课课前都集中进行检查,不合格的人不准进实作室,让学生养成正确的穿戴习惯。其次,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的同学相互提醒,相互监督,以便及时发现不符合安全文明生产的操作。第三,提前介绍每天的操作项目,以及最容易出现的安全问题,让学生们能够提前注意,早做准备。第四,老师在操作车间不断巡视,以便于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一旦发现学生有不正确的动作时,比如学生用嘴吹铁屑,直接用手去扯嵌入鞋底的铁屑等等。马上要求他停下来,组织学生们共同来讨论,找出违反操作规程的地方,带领学生共同来纠正。这样,边操作边纠正,直观教学现场讨论,让学生迅速的掌握一般的安全操作知识。同时,在巡视的过程中,观察学生的精神状态,对于萎靡不振的同学,了解他们的情况,如果是身体不适,就让他们及时治疗;如果是晚上没有休息好,就要对他们提出批评,要求他们马上改正。第五,在每天实习结束后,安排讲评,表扬正确的,批评错误的,特别强调不符合安全要求的穿戴、操作和精神状态,要求学生改进。

(4)做好安全记录。在进行训练时要求教师和每一位同学都要做好安全记录,包括对该训练项目的设备检查情况,是否存在隐患,训练过程中有无不安全因素等等,都要如实记录下来,以备以后的警醒、改进和安全总结。

(5)进行安全考核。要把安全知识、安全技术水平与学生的学习成绩相结合,与激励机制相结合,使学生达到较高的业务水平,较强的分析判断紧急情况及处理能力。

(6)严格要求学生执行实习纪律。严格遵守实习工厂一切规章制度,严守操作规程,遵守作息制度。

最后,指导学生养成安全操作的习惯。安全观念最终需要落实到行动上,也只有在行动中才能够检验安全观念是否牢固。因此,安全教育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让学生自己主动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当排查安全隐患成为学生的习惯,就可以说具有了比较强的安全意识。

综上所述,安全教育是事关学生终生的人生安全和幸福的大事,不论是理论教学还是生产实习都必须大力加强安全文明生产的教育。

篇3

【关键词】 事故,交通;安全;知识;行为;学生

【中图分类号】R 179G 4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9817 (2007)06-0507-03

Pupils' Knowledge and Behavior of Road Traffic Safety in Chongqing/ XI Jia-quan, ZHAO Xian-zhu. Presidents' Office of 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 iversity, Chongqing(400038),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pupils' knowledge and beha viors of road traffic safety in Chongqing, and to provide guidance for the educ ation on traffic safety.MethodsCluster sampling and question naire of Road Traffic Safety Education Status of Pupils in Chongqing were conduc ted in the study.Results The score of the pupils' knowledgeof road traffic safety was low, the average score was 70(P50). The sco re o f the pupils' behavior of road traffic safety was 98 (P50), which wasbett er than that of knowledge. Scores of pupils' behavior was decreasing with grade. ConclusionEducation on the traffic safety knowledge and beha vior should be developed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students' psychological, physio logical characteristic.

【Key words】 Accidents,traffic;Safety;Knowledge;Behavior;Stude nts

据WHO报道[1],我国的交通事故问题非常严重,每年因道路交通伤害死亡的人 数居世界首位,且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仅以小学生为例,据教育部、公安部等有关部门 提供的资料显示,2004年全国因交通事故造成小学生死亡2 656人,受伤10 819人[2] 。道路交通事故已成为危害小学生健康的一个重大公共卫问题[3]。重庆市是一 座山城,道路坡多、弯多、狭窄,且雨天、雾天相对较多[4],加之近年来重庆城 市建设步伐加快,流动人口及车辆倍增[5],造成交通事故频发。本文旨在通过现 状调查,了解重庆市小学生道路交通安全知识及行为状况,为有针对性地开展道路交通安全 教育提供参考。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按照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及经济文化发展程度不同,将重庆市主 城区小学分为经济发达区、文化区及近郊区三大类,从每个区域中随机抽取1所小学,共抽 取小学3所;再采取整群抽样方法,从3所学校每个年级中分别随机抽取1个班,共抽取18个 班的全部学生为调查对象。发放学生问卷920份,回收有效问卷833份,有效率为90.5%。学 生年龄为6~13岁。

1.2 方法 采用自编的“重庆市小学生道路交通安全知识及行为问卷”。问 卷包括基本情况、交通安全知识、交通安全行为等3个部分共29个条目。问卷印制完毕后, 按统一规则(包含学校、年级及学生序号等信息)编号,用标准打码机对每一份问卷进行打 码。

为确保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采用无记名方式调查。调查前经预调查修订统一调查表,然后在每所学校挑选联络员,并对参与此次调查工作的人员进行调查前专项培训,重点阐述调 查的目的、对象、步骤、表格填写要求、调查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等。

1.3 问卷评分 道路交通安全知识测试题共10道,每题10分,总分为100分 ,评分标准见表1;道路交通安全行为测试题共10道,每题10分,总分为100分,评分标准见 表2。

1.4 统计分析 合格问卷按照编号整理后,将所有数据用Epi Data 3.0软件 录入数据库,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对评分结果进行探索性分析,非正态分 布数据用最小值(Min)、第25百分位数(P25)、第50百分位数(P50)、 第75百分位数(P75)和最大值(Max)表示,差异性检验采用Kruskal-Wallis检 验。

2结果与分析

2.1 小学生道路交通安全知识及行为得分 由于小学生的知识及行为得分皆 呈非正态分布,用中位数(P50)表示其平均水平。小学生的道路交通安全知识 得分比较低,P50为70分;交通安全行为得分较前者高,P50为98分。 小学生道路交通安全知识得分不理想,主要是由于小学生对人行横道信号灯的含义、步行规 则、年满12岁才能骑驶自行车或乘坐摩托车后座、交通事故报警台的电话等掌握不好。小学 生交通安全行为主要表现为闯红灯、车未停稳上下车、未满12岁在马路上骑自行车等。

2.2 不同学校学生道路交通安全知识及行为得分 抽取的3所学校分别代表 了重庆市的经济发达区、文化区及近郊区,3所学校学生人数分别为316,279和238人。经Kr uskal-Wallis检验,3所学校学生知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40,P< 0.001),提示经济发达区的小学在道路交通安全较好;3所学校学生行为得分差异也有统计 学意义(χ2=21.58,P<0.001),提示经济发达区的小学在道路交通安全方 面的教育开展较好,而近郊区的道路比城市单纯,且多数学生上学不经过公路,故在交通安 全行为方面的问题还不能很好地暴露出来。

2.3 不同年级学生道路交通安全知识及行为得分 各年级小学生知识及行为 得分见表3。经Kruskal-Wallis检验,不同年级学生的知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48.24,P<0.001),学生随着年级的上升,知识得分也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不同 年级学生行为得分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χ2=54.87,P<0.001),中小学生随 着年级的上升,行为得分呈现下滑趋势。主要原因是随着年级的升高,小学生的活动范围加 大,冒险性增强,而自控能力却减弱,从而造成行为得分逐渐降低。提示应着重加强对中高 年级小学生的交通安全行为教育。

3讨论

重庆市小学生道路交通安全知识、行为状况不佳。知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交通安全意识 不强,对交通规则不熟悉,对特殊情况处理缺乏应有的知识,如在没有人行横道信号灯的地 方如何过马路、在马路中间恰遇车辆临近怎么办等[6]。行为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有闯红灯、在马路上嬉戏玩耍、在车行道内停留、翻越马路旁隔离带、车未停稳上下车、骑 自行车带人等。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除与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工作开展较晚有关以外, 还与社会对小学生的行走教育关注不够等有关[7-12]。

在知识与行为的关系方面,国外有文献报道,道路交通安全教育能够增加儿童的知识,提高 他们在道路穿行过程中的实践能力[13]。然而他们的安全知识和穿行能力会随着时 间的推移下降,因而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进行安全教育很有必要。另有研究报道,增加儿童 的安全知识并不等于提高了他们的安全穿行能力[14]。因此,有必要把儿童拥有的 道路安全知识和安全行为区别开来。笔者通过比较各年级小学生知识及行为发现,知识随年 级上升呈逐渐上升趋势,而行为却随着年级的上升呈逐渐下降趋势,与相关报道[15] 类似。因此,建议加强小学生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力度,积极争取社会各方的支持与 配合。在教育过程中还应结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认知水平,有针对性地开展“知识- 行为”教育,提高小学生预防道路交通伤害事故的能力。

4参考文献

[1]MARGIE P,RICHARD S,DSVID S,et al.World report on road traffic injury prev ention.Geneva.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04:1-31.

[2]姜学锋.1970~2005年全国道路交通事故情况.道路交通与安全,2005,6(5):48-49.

[3]王正国.新世纪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趋势.中华创伤杂志,2002,18(6):325-328.

[4]周继红,王正国,朱佩芳.重庆市近十年交通事故抽样调查分析.医学杂志,2 002,27(1):44-45.

[5]王殿富,赵新才,周继红.道路交通事故致死原因分析及预防.创伤外科杂志,2000 ,2(2):117-118.

[6] 赵新才.重庆市道路交通事故回顾性分析.公路交通科技,2003,20(2): 117-119,123.

[7]牛静萍,李嵘,崔顺军.兰州市儿童安全意识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3,2 4(4):315-316.

[8]庞勇.关于我国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的若干思考.中国公共安全,2006,4(1):141- 145.

[9]钟晓华.新时期交通安全教育的思想与探索.交通管理研究,2000,4:42-43.

[10] 牟瑾.道路交通伤害预防的一个关键点:行人道路安全教育.疾病控制杂志, 2004,8(6):567-569.

[11] 唐洪.关于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研究的几点思考.中国公共安全,2006,5(2):5 1-53.

[12] 王声(氵勇).道路交通安全:全球共同关注 的公共卫生问题.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4,38(3):147-148.[13] DUPERREX O,ROBERTSI,BUNN F,et al.Safety education of pedestrians f or injury prevention.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2002(2):CD001531.

[14] ZEEDYK MS,WALLACE L,CARCARY B,et al.Children and road safety:incre asing knowledge does not improve behaviour.Br J Educ Psychol,2001,71(4):573-594.

[15] 李延红,卢伟,周顺福,等.上海市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意识的现况调查.环境与 职业医学,2002,19(3):155-159.

篇4

星期天上午,我观看了农科频道播放的《中小学生安全教育知识讲座》,通过这次讲座,我知道了当地震发生时,我们应该怎样避震、面对火灾我们该如何逃生自救等安全问题。虽然天灾是难以避免的,但是我们掌握了更多地安全知识之后,在灾难降临时就有可能有更多的获救机会。

我在收看了讲座后,学到了很多有关地震、游泳、火灾等方面的知识及其它安全方面的注意事项。比如在发生地震时我们要躲到桌子下或狭小空间的墙角处。夏天游泳时要做到四不要,当其它小朋友溺水时,不要自己下水救助,要呼喊大人或打110报警。遇到火灾时要及时报警,用湿毛巾捂住嘴和鼻子,尽量贴近地面逃离火灾现场。我们在上学放学的路上要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时要走人行横道,不在马路上嬉戏打闹。在上下楼梯时不要拥挤打闹。

通过观看这个安全知识讲座,我学到了很多安全方面的知识,学会了一些逃生和自救的小常识,使自己和他人能避免或减少受到的伤害,我们才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篇5

[关键词]大学生 安全教育 机制 体系化构建

[作者简介]林坚(1973- ),女,浙江丽水人,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党建。(浙江 宁波315211)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宁波市高等学校保卫工作研究会课题“大学生安全教育实现机制的体系化构建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甬高保字[2012]9号)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2-0182-02

大学生安全教育问题关系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是营造和谐稳定校园的前提和基础。近几年,高校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管理越来越重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随着高校扩招以及社会上各种矛盾问题的日益突出,校园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90后”大学生思维活跃,但安全意识相对比较淡薄,自我教育管理能力较弱,因此大学生安全教育管理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要构建大学生安全教育实现机制的体系化。

一、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意义

1.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是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高素质人才。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看,安全是人类生存的第一需要。从大学生成长过程来看,“90后”大学生思想单纯,人生阅历不够丰富,社会生活经验欠缺,对社会和安全防范的认识不足。因此,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提高其安全防范意识,有助于增强他们认识社会和适应社会的能力,能够保障他们正常的学习生活,最终促进他们成长成才。

2.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是保障高校安全稳定的需要。创建平安校园是社会对高校的要求,大学生作为高校的教育主体,是学校教育培养的对象。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应呈现一种平稳的态势,这样师生在校园里学习生活才能得到有效的安全保障。如果发生涉及大学生的“安全事件”,必然会牵动社会、家庭、大学生群体等,影响高校安全稳定甚至在全社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是确保高校安全稳定的需要。

3.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是维护国家安全稳定的需要。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场所,高校的安全稳定直接关系社会人心的安定、社会的经济建设能否顺利进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安全从单一的范畴演变成了相对综合的概念,由政治安全和军事安全已经扩展到了经济、文化、科技、环境等诸多领域。当前高校毕业生进入社会需就业创业,对社会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因此,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是维护我国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影响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因素

1.“90后”大学生本身因素影响。“90后”高校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是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思维活跃,个性张扬,自我意识较强,辨别力弱,安全意识淡薄,自我控制力较弱,独生子女占了绝大多数。一直以来,他们受到学校和家长的保护,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弱,应付突发事件心理准备不够,抗挫折能力不强,经济、就业、情感等都可能导致学生心理事件的发生,他们社会认知和应对能力较弱,容易受到社会环境、价值观等不稳定因素影响,成为各种不安全稳定问题的受害者。

2.社会环境因素影响。经济迅速发展给人们的思想观念带来强烈的冲击,校园开放性带来的安全隐患问题尤为突出。近几年,全国高校普遍扩招,校区急剧扩大,校园逐步成为较为开放的区域,这种状况造成学校与社会的接触更为频繁,很多高校处于城乡结合部,校园周边外来人口成分较为复杂,校园周边的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等问题严重。

3.新媒体因素影响。近几年,以互联网和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日渐普及,正逐步改变人们的生存、生活方式和价值理念。“90后”大学生是伴随新媒体发展而成长的一代。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传播的信息也存在鱼龙混杂的现象。复旦大学校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新媒体在许多不良风气方面扮演了助推器的角色。”网络虚拟社会带来的安全隐患日益突出,给大学生安全教育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对于“90后”思维活跃的大学生来说,网络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大学生心理尚不定型,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诱惑,存在很大安全隐患。

三、大学生安全教育实现机制的体系化构建

1.坚持安全教育理念创新,营造良好氛围。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安全教育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安全教育理念。以人为本就是针对“90后”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改变走形式的安全教育,真正深入学生当中,开展各类调查研究,准确把握当代大学生的安全需求,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覆盖广泛、效果显著的安全教育活动,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在校内营造浓厚的安全育人氛围,将校园文化环境与安全文化环境有机结合,充分运用现代媒体,构建宣传阵地。全面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安全教育体系,营造良好的安全教育氛围。

2.完善安全教育内容,创新教育形式。落实安全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的“三进”措施。在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过程中,学校往往忽视了大学生安全教育,建议在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加“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明确教学目标和课程标准,编写相关教材。学校应成立安全教育教研室,从师资、课时和经费上给予一定保障。安全教育应贯穿学生生活始终,方式方法可灵活多样。要根据学生在校每个阶段的特点,分层次、有重点、有区别地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可把大学生安全意识教育融入实验课、实习、实训等教学环节。完善安全教育真实体验,进行常见安全防范能力训练,加强学生自律能力训练、应急能力训练和安全管理能力训练等。学校可以成立安全协会,以宣传安全知识、增强安全意识、掌握安全技能为宗旨,为广大师生提供广阔的学习交流平台,让大学生参与学校安全协会,参与学校安全管理。可以让大学生参与护校队,在实践中端正安全态度,强化安全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

3.规范安全管理保障机制,强化管理育人力度。学校要建立健全学校安全教育管理的组织机构,建立由党委统一领导,相关部门各司其职的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党委统一领导下的院、系配合、齐抓共管的组织保障体系。建立和完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建立一整套规范合理的学生安全管理的制度体系和法规,安全管理相应制度落实到学生个人和班级。可以将大学生的安全管理融入社会保险机制,落实和推行社会保险制度。将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引入对其人文素质的考核中,可以设立安全单项奖,与学生的奖学金直接挂钩,可以利用奖惩机制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可以实行安全工作考核体系,实行安全工作“一票否决制”,与教师评先选优、晋升工资、评定职称、年度考核等挂钩。完善物质保障机制,学校用于教育培训、应急演练、突发事件处置等经费从学校行政事业费中单列。加强人防技防物防管理,进一步规范技防设施和物防器械的管理与使用,积极推进校园安全的数字化管理。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安全教育水平。要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安全教育师资队伍,制定安全教育课程授课教师的基本条件,从源头上提高教师质量。加强教师业务知识培训,邀请公安、消防、法律、心理健康等方面的专家来校开展专题讲座,提升授课教师的内涵。专业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的意识以及加强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高校教师要勇于接受新鲜事物,与学生共成长,充分认识新媒体给学生带来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理智、科学地利用新媒体,让新媒体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大力开展安全教育研究,调研其他高校安全教育好的做法,学习国内外先进的安全教育理念和措施,掌握大学生安全教育的规律,提升教师的理论研究水平,探索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

5.抓好新媒体建设,消除安全隐患。在当今互联网时代,充分运用微博、微信、E-mail、QQ群等新媒体交流载体,改变教育方式。高校要充分发挥网络便捷性、共享性的特点优势,利用网络阵地与学生平等交流,加大正面教育引导和宣传力度。新媒体具有及时性、互动性特点,高校可以通过校内课程培养学生的分析和独立思考能力、新媒体素养,让他们能全面正确认识新媒体,增强信息分辨意识,增强信息处理能力。高校要开展多种多样的与新媒体有关的安全教育活动,如网络视频欣赏、手机信息互动、网络论坛等实践教育活动,使学生乐于参与,主动接受。高校要针对大学生易发的敏感问题,通过网络、手机等平台广泛收集信息,要关注积极网络舆情,努力提升网络舆情危机的应对处置能力,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引导工作。高校应借助新媒体,推进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紧紧把握时代脉搏,因势利导,抓好思想阵地建设,消除安全隐患。

大学生安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一定的长期性和复杂性,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关注。高校要从根本上重视大学生安全教育问题,把安全教育工作摆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位置,努力营造安全教育的良好环境,构建大学生安全教育实现机制的体系。

[参考文献]

[1]宋鹄,周德贵.大学生安全教育探索[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2]李峰.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做好学生安全教育工作[J].教育与职业,2009(12).

篇6

1 生态视角下现代教育资源的配置

1.1 生态学中教育资源配置内容界定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生物学分支学科;生态系统是一个生物多样、生物群落及相互关系错综复杂的有机系统。1979年,美国著教育学家Cremin Lawrence首次在《公共教育(Public Education)》一书中探讨了教育生态问题。教育生态学的核心是把教育视为一个有机的、复杂的、统一的系统,而教育生态系统中的各因子都有机地联系着,这种联系又动态地呈现出统一与矛盾、平衡与失衡的状态。

广义的教育资源是我国教育领域借助社会资源配置所获得的物力资源、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的总和。从微观角度来看,教育资源被理解成为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中所需要的资源的总和。教育资源配置是指如何将有限的教育资源在教育系统内部各阶段教育之间、各区域之间、各学校之间、各资源最终应用和受益主体之间进行合理的分配,以期投入的教育资源能够得到充分有效地应用。

在生态学视角下,教育资源的配置需要从社会总资源的角度结合教育需要、各个地区对教育资源的分配需求、各级阶段教育对教育资源的需求、各类学校对教育资源的需求来进行统一化的分配。在生态学的视角下,教育资源本身具有特殊性,如生态系统要求教育资源在教育生态系统中能够进行转化和分配。作为教育资源在教育生态系统中可以与社会生态系统进行信息、物质和能力交换的基础,教育资源需要在数量达到一定限定额度的前提下,将现有的财力、人力和物力按照教育系统的各个部分组成需要进行分配,或者按照各个子系统的实际要求进行分配,以保障所有投入的资源可以得到最充分的利用,从而保证教育可以在教育生态系统的要求下,健康、持续、协调的稳步发展。

1.2 生态学视角下教育资源配置的优势

按照社会系统的总体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和效率性来计算,在真实的生态环境中,对于教育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的判读必须立足在教育生态学的角度,按照教育生态学的思维来认识、思考、解决和研读教育资源的现有配置情况,并从全面性和辩证的角度对教育资源需求方面进行整体性的研究,进而分析不同生态环境下,不同需求者的差异化配置要求,以确保教育资源配置的优势可以得到更好的发挥。在生态视角下,教育资源配置的优势主要有以下几种。

1.2.1 可以对生命对象进行统一关照

生态学将生态的主体按照多层次和生命的周期性循环分割成不同的种类。以对群体生命和个体生命模式的关注为基础,围绕生态主体的变化规律和生命结构的动态来研读生命主题、生长方式和存在价值对教育资源配置的要求。教育过程和教育资源配置的主要目的在于为生命主体提供更为良好的生态发展环境,教育生态学在此过程中以生态学的观点为基础对教育系统的内部规律进行探究,并将教育系统作为教育系统的各种教育环境和主导要素,与被教育者和各类教育环境共同构建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人工生态系统。生态学视角下的教育资源配置可以给予此人工生态系统中所有生命对象以统一的、相对完整和平等的关照。系统内的各个活动均以生态规律为基础,教育生态研究和教育资源配置存在的目的在于借助对各个生态环境因子和各个不同层次生命体和主体形式等关系所进行的分析,来对其提供一个可以最大化满足其发展需求的教育资源分配形式,并为教育生态系统中的各个主体提供更为优良的生态环境。教育资源分配形式主要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来为生命对象提供同质化的关照,其中微观部分按照生态结构如以学校为主要生态系统,将教师和学校的配置、经费的投入等都按照生命个体和群体的形式进行配备,而宏观角度则以大自然资源所构成的物质环境为教育生态环境构建的基础。此类元素的构建以对生态主体的关注为中心,在生态系统中以对教育资源进行配置的形式保障对各个主体和各个生命体的配置质量始终如一。

1.2.2 可以保障配置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教育资源分配形式在教育生态学中存在的基础上,需要构建一个统一的、有机的、复杂的教育系统。系统的内部由具有相关性并可以相互依赖的各个特殊的有机部分来构成子系统,在对教育资源进行分配时,可以借助人力、物力等的合理配置保障各个子系统之间可以不断地进行物质、信息、能量等的沟通和交流。教育资源分配形式为此类交流的和谐性提供了重要的补充条件。同时为了在交流的过程中实现和谐环境的构建,教育资源分配形式还需要在各个有机联系的部分之间按照不同部分的结合需要,从生态平衡的角度判断和审视教育资源分配需求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生态视角下的教育资源配置主要以能量的流动、信息的传递、物质的流转和循环等已有的“动态关系”为基础,在不断保障供给的同时,对于生态系统下的配置结构中的动态平衡、静态平衡、功能性平衡等给予保障。由于教育生态学主要立足在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从教育资源配置所需要的适切性角度出发,以保障更为合理的结构和更为高效的功能而营造出一个可以帮助教育资源配置系统长期、有效地进行能量输出、能量流动以及物质循环的动态环境,而教育资源配置是否具有合理性和保持教育长久性发展的特质正是保障这一动态环境稳定、长远发展的重要力量。

2 生态视角下高校资源配置和共享

2.1 生态视角下高校资源的配置和共享情况

信息化的不断普及对当前各大高校在生态视角下构建教育资源的供应和共享系统的构建提供了技术帮助。随着教育现代化的不断发展,网络教育资源在当代高校中以其信息和资源的及时传输性、信息的丰富性、学生对网络信息资源的关注性等为前提,在各大高校逐步得到高度重视,在包括教师资源配置、高校硬件设施的资源配置、网络信息化配置、多媒体教具配置等在内的教育资源的多样化配置为学生自主学习和网络平台的协助学习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目前,在高校的日常运作中,教育资源的配置主要按照四种形式来确保供应和资源共享,其中包括基础层需要、资源管理层需要、用户层需要、资源管理层需要。其中基础层需要主要为高校日常运作所需要的基本设施,是其他层次需要构建的基础。目前在网络资源配置方面,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络与中国宽带的互联网一起构成了高校的主要链接网络,依靠数据库和提供资源服务的服务器群来进行信息的及时传递和信息资源服务。尽管已投入诸多的人力、物力、财力,但是就当前高校资源配置情况来看,在四层资源配置系统中,网络信息化配置中的安全性问题相对于其他层次的资源配置和共享更为严重。

当前教育资源在高校的配置主要集中在对教师现有设备需要、各个院校的日常教学需要、教师团队的提升需求、学生日常学习各个方面对教学资源的具体需求等方面。在教育资源具体进行分配的过程中,由于受到隐私、数据的完整性、版权、计算机系统的真伪性等多方面元素的影响,教育资源在高校的分配方面很容易受到安全性的影响,进而导致过度消耗教学资源甚至出现原本不必要的已有教学资源过度损耗后的再次补给,此类问题的出现严重地干扰了高校日常教学的进度、质量以及效率,对生态环境下教学双方以教育为维系手段的关系平衡度同样无法予以保障。因此,当前高校资源配置管理工作中针对安全性问题的处理直接影响到我国高校资源配置管理的质量和效益。

2.2 生态视角下高校资源配置的安全性问题

当前高校信息资源配置方面主要依靠校园网的搭建和使用。教师无论是借助多媒体设备还是借助校园网在信息传输的帮助下,来进行信息友好互动和交往,由于当前网络覆盖领域的不断扩大,教育资源共享的安全性依然是影响生态环境中教育资源配置的重要问题。

2.2.1 盗版资源猖獗,病毒危机严重

由于校园网所在的教育资源生态系统中,教师为保障课堂上课件的顺畅使用,往往使用移动硬盘来存贮课件、其他教学资料或者登录外网下载的资料。网络的快速发展,网络病毒的猖獗往往会导致教师的移动硬盘在“中毒”的情况下出现信息资源的丢失,如果其中有较为重要的或者与教师的独立建树有关的资料,就会在资源被共享的前提下造成无法预估的损失。近年来,网络病毒和黑客软件的不断相融,导致借助网络进行病毒传输的情况层出不穷,网络覆盖范围的不断加大,同样会为病毒传播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网络病毒的爆发极大地破坏了用户的重要数据,除了造成隐私外泄以外,还会造成网络性能的急速下降,在不断蚕食网络资源的同时,会在局域网信息资源共享的基础上,直接引发整个局域网的严重堵塞甚至是瘫痪。

当前市面上比较常见的电脑系统按照版权分为盗版和正版,一些学校在购入计算机之后并不重视系统的真伪性,大量地使用盗版系统,不但会在网络安全隐患的侵袭时出现系统瘫痪,而且系统自身所存在的诸多漏洞同样也会引发计算机系统的瘫痪,进而导致计算机中电子资料的缺失或损坏。比如最近爆出的XP系统停止更新,现有的Windows 8系统尚未稳定,因此在网络上下载各类资源、资料时,其所携带的木马、恶意代码导致校园网和教师所使用的计算机出现被黑客攻击、入侵、利用等现象,这些均会造成数据丢失、信息资源损耗、隐私被泄露甚至教师的个人信息和个人作品被外泄而引发版权纠纷等问题。

2.2.2 安全意识不足,系统构建不全面

安全意识不足是导致资源配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严重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安全意识主要体现在基础资源配置在内的四层资源配置在信息共享的情况下,由于使用者的安全管理和维护意识不够全面,对信息存储、维护、更新不够及时,出现的各类引发资源缺失、资源使用过当、资源耗损比例不合理等情况。缺乏专门的管理机构和缺乏安全防护和监管体系、缺乏定期进行师生教育资源安全维护意识的培训等均会导致资源损耗、丢失等问题的发生。而当前出现问题后教师首要考虑的并不是如何解决问题,而是相互推卸责任。而重新申请教育资源,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管控,问题的根源无法被彻查,自然会引发再次的资源浪费和损耗。仅仅从资源申请的角度来解决问题,不但会造成教育生态系统平衡性的损坏,还会导致缺乏安全性支持的教育生态体系无法取得长久的可持续发展。一些教师在使用资源时,如网络信息资源甚至会产生出现问题是信息资源中心的事情,与己无关的想法。在防护系统不够完善的前提下,一旦现有信息资源被破坏,备用资源无法满足教学要求时,自然就会出现教育资源短缺而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等严峻的后果。

此外,教学生态环境下的生命主体如教师和学生双方安全意识的淡薄,又缺乏系统的培训,自然会在教学的过程中只重视教学资料的使用,而不重视网络安全带来的各类隐患,也不重视对计算机系统、日常使用的各类教育资源等方面的维护,最终导致资料配置不完整而影响效率。

3 应对生态视角高校资源配置安全性问题的措施

3.1 提高安全认识,构建安全系统

安全维护意识的培养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不仅需要对现有教育资源有清醒、明晰的认知,还需要对现有硬件和软件的安全性维护给予操作程序的梳理。在培训的过程中务必给教师和学生双方建立起任何教育资源均需要在使用中不断地进行维护,并按照真正的需求来提交资源申请要求和资源配置的理念。安全维护意识和安全操作技术不仅要在使用者和管理者之间进行培训,教育资源配置方面的操作者也要对生态环境下各个层级、各个执行者、各个层级和各个执行者进行对信息交流、沟通和教育资源使用的互需求以及各自对资源配置的需要等方面的培训,让他们有清晰、客观的理解和认知,以保障在生态环境合理、正确运转的前提下提纲挈领地完善安全使用和维护认知的意识,并为安全系统的构建提供具有客观性的建议。构建安全系统的防范对策在于管理和技术两个方面。如在技术方面可以设置多层的防火墙,虚假路由器的保护可以将病毒的攻击进行转移从而保护数据包路由的可靠性。

3.2 加强网络病毒的控制,设置监测系统安全检测

篇7

[关键词]学生安全教育责任管理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和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各种新情况、新变化、新矛盾不断出现,影响小学生安全的因素越来越复杂,对学校的安全稳定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因此,如何做好小学生安全工作,抓好小学生的安全教育与管理,保障小学生人身财产安全,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确保学校和社会的安全与稳定,是摆在我们班主任面前的一个突出问题。

一、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1.复杂的社会治安形势的需要

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推广和我国人口发展的规律,在校小学生人数大幅度增长,校园社会化现象日益明显,校内及校园周边环境日趋复杂。学生来校途中发生意外事故、宿舍内财物丢失、打架斗殴事件等时有发生。大量事实说明,安全问题不仅是学生在校学习、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也是在其他节假日要遇到的问题。小学生在学校学文化、学知识的同时,学习、了解、掌握一些法律知识和安全常识,不仅可以做到在校期间自已不受伤害也不伤害他人,自己不违法违纪并能同违法违纪行为作斗争,而且还可以依靠法律法规的力量保护自己,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2.提高小学生安全意识的需要

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他们的安全意识普遍比较薄弱,自身安全意识不强。主要表现为:在自身物品管理上,思想麻痹,物品随意乱放。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对社会了解不够。小学生在校园内学习、生活、接触社会少,辨别是非能力差,容易被犯罪分子利用指示其犯罪。还有的小学生不注意用电、用火安全,不注意出行交通安全,存在侥幸心理,往往容易造成安全事故。一些小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看到违法事件,没有关系到自己切身利益,装作视而不见等。认识不到打架斗殴、盗窃等给自身、他人、家庭、学校会带来什么样的危害。因此,要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小学生安全的防范意识。

二、班主任在学生安全教育中承担的责任和管理方法

1.班主任安全管理责任

(1)安全教育责任。班主任除对班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以及基本道德规范等思想政治教育和基础文化科学知识教育外,还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自护自救教育,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安全防范、安全自护和安全自救知识。班主任不仅自己要牢固树立安全责任重如山、生命责任大如天的意识,还要努力使学生树立安全第一观念。

(2)安全告知责任。班主任的告知可分为四个方面:一是把学校或班级进行的各种活动中有关安全方面应注意的问题对学生告知。二是把校园及其周边的设施包括环境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告知学生。三是把学生的有关情况对家长告知。四是把发现的班级内部、校园内部及校园周边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安全事故向学校领导告知。班主任履行告知义务,可积极有效地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3)安全告诫责任。班主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负有对学生告诫的责任。加强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增强学生的遵纪守法意识,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等是班级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对学生的危险行为或潜在的危险行为要及时地告诫、制止和纠正。

(4)安全防范责任。班主任要对班级活动以及教育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进行防范。如对流行病、传染病的防范,对班级进行的各种活动以及学生之间的矛盾纠纷、校园欺侮、包括隐性伤害在内的预防等。要防微杜渐,而不要亡羊补牢。

(5)安全救护责任。学生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后,除要及时按制度规定上报,还要力所能及地进行自护自救,并采取得力措施防止事故的扩大。

2.安全教育的方法

(1)多讲

班主任要对学校制订的安全制度和安全措施,经常宣传,具体落实。在五一、十一、寒暑假时让学生签定公约。安全工作,要深入人心,落实到位。安全工作,要天天讲,处处讲,时时讲,人人讲,不厌其烦地讲,哪怕每次说的是现话,都要时时向学生敲警钟。因为学生易冲动,自制力差,可塑性大,所以班主任“千万不要忘记安全工作”。利用班会、晨会、采用集中、分散相结合等方式,把安全风吹进学生心里。只有安全意识扎根于学生头脑之中,我们的安全工作才算做到家。

(2)多做

每周的班会都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如:学生人身和财产安全教育管理,有一定的指示精神和要求,作为班主任,要不折不扣地完成。安全工作不能存在侥幸心理和投机取巧,而应该脚踏实地、防患未然。教室内,书写安全标语,危险处设置警示牌,多组织学生学习有关安全、法制知识,演唱安全歌等。班级开展争当“安全星”活动。利用各种活动,不同形式让安全意识“随风潜入心,润人细无声”。进行有关安全的主题班会。

(3)做细

安全工作,我们做得多,说得多,这还不够,必须细管理。班主任工作,其中安全工作的细致教育管理是最重要的一环。安全工作无小事,安全责任重泰山。的确如此,事实上,学生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中度过。但千万不要忘了那少部分时间(即课余时间)。事实证明,我们很多的纠纷,安全事故,就是发生在这段时间内的。我们平时的工作就疏忽了这一点,认为学生该休息,我们也该休息,此时学生失控,最易出乱。作为班主任老师要善于空档的管理,细致入微的管理。否则,必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安全隐患。

(4)多沟通

篇8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安全性

当代世界,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新媒体的出现、文化的传播,文化作为“软实力”的功效也越来越明显,越来越重要。文化对人们的思想意识形态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一个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于当下人们的意识形态安全性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因之,在本科阶段,思想政治课程是当下大学生必须要修的一门公共课,需要去学习其中的重要思想内涵,来完善自己的思想深度。在此,我主要从三个方面来浅议思想政治教育于学生意识形态的安全性作用。

一、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意识形态的“主流”化作用

谈到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意识形态的“主流”化作用,最主要的就是谈及对“主流”的理解。所谓的“主流”化是相对于“非主流”化而言的,“主流”化最主要的特点就是用马列主义、思想来完善我们的思维的“厚度”,要形成在此基础上的一种合理的世界观、价值观,当然也不单单是唯有此单一的方面,也可以在此基础上吸收一些其他文化思维中的有利的部分,来进一步完善。当然,所谓的“主流”化的最大作用就是对“非主流化”的抵弃,对未名的等思想文化的拒绝和打击,来“规正”思想文化标杆,做到意识形态的“主流”化、“深度”化。这是加强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程了解认识的途径之一,同时也培养他们更多的对思政教育的关注和热情。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意识形态“主流”化作用也应该在教育方式上做改变。既要更新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容,又要更新其形式,采取生动有趣、喜闻乐见、贴近青年学生心理需求的方式方法,将主流意识形态嵌入其人生观、价值观中,培养出爱国、进取、积极、乐观的社会主义建设生力军。

二、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意识形态的“武装”效用

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意识形态“武装”效用,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要做好学生对思想政治基本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来“武装”自己的思维,来保护自己避免受到外界的侵犯。现阶段,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态还处于一个不成熟的阶段,对外界的一些文化仅仅是有一个模糊且朦胧的认识,不能够很好的判断好与坏,也存在对当下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偏见,以为仅仅是搞“形式化”的模仿。同样,在我国本科高校思政课上,也不同程度会存在一些问题没有能够解决,比如说在思想意识形态教育方面一定程度上偏离了现实生活,仅仅是一些空洞化的理论和口号。在当下本科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学中,在学生的思想意识观念培养过程中,大多数的老师仅仅是着重强调意识形态是政治上层事务,意识形态在许多人的头脑中只是空洞的虚幻概念。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对意识形态与现实的关系是这样论述的:“我们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设想的、所想象的东西出发,也不是从口头说的思考出来的设想出来的想象出来的人出发去理解有血有肉的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还可以描述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中的反射和反响的发展……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对此一系列的问题,本科的高校应针对其不同的情况来开设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对大学生进行教育与指导,不断提高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来“武装”自己的思维。

如何更好来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意识形态“保护性”功效如何能够更好来体现思想政治对学生意识形态的“保护性”功效,是一个大的过程,不仅仅是简单的一步两步,需要一个长期且合理又有步骤的过程。在基本的“规范式”教学的基础上,要做到以下的三点来更好使学生对思想政治的理解更加透彻。于此,更好来践行思想政治教育于学生意识形态的“保护性”作用也会有一个大的可能性。首先、要定期组织大学生到贫困社区或敬老院的走访。此方式可以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层面更好地理解当下老人及其一些贫困百姓的生活情况,可以加深对课本基本知识的理解与领悟,从而对学生的意识形态有一个良好的改变。其次、学生在学习思想政治基本教材的基础上也可以增加对其相关课外读物的学习。完善保护自身的意识形态,一个单一且死板的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加强对相关的读物的理解且深刻认识的基础上才可以不断的深化自我的思维“深度”。

三、师生之间应该增多在此相关方面的沟通与交流

老师在基本的课堂教学之外,也应该在课下增多与学生在思想等相关方面的沟通,这不仅可以使老师更好的了解学生,增强师生之间的感情,也可以使学生更深刻且更好的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自我的思想意识形态方面也会有一个良好的改变。此三个方面的措施可以是践行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意识形态“保护性”作用的重要步骤。

综上,针对本科阶段“思想政治教育于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性作用”此大的命题,以上的论述主要从思想政治教育于意识形态的“主流”化作用、“武装”效果及如何更好体现其“保护性”功效三个方面来论述。此三个方面是相辅相成,互相扶衬的关系,需要更好的结合来实践。当然,在论述的过程中也会存在不足与缺处,希望可以收到合理的批评与指正。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实验干预;冰上运动安全知识;安全防护技能;损伤急救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08(2013)02-0029-04

冰上运动是黑龙江省学校体育的传统项目,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体育主管部门均非常重视冰上运动的开展。黑龙江省坚持推进“百万青少年上冰雪活动”,对促进学生体质健康、丰富冬季体育运动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是,随着气候变暖、场地限制、经费紧张等客观因素的出现,以及学习至上、学校和家长不重视等社会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冰上运动损伤等安全问题的影响,致使大多数学校不浇冰场、不开冰上课,使黑龙江省的“百万青少年上冰雪活动”名不副实。通過走访调查发现除去冰期短、场地问题和经费问题,学生在冰上运动中的安全问题是最直接导致冰上课无法开展的主要原因。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文章对学生进行了冰上运动安全知识、安全意识教育,进行冰上运动安全防护技能培训和冰上运动损伤急救知识的培训,以及研究冰上运动安全干预措施对学生进行冰上运动时的作用,对运动损伤发生的影响,探寻有效培养学生冰上运动安全知识、技能的途径与方法,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支持“百万青少年上冰雪活动”的持续开展,推动黑龙江省冬季学校体育的良性发展。研究从学生运动安全因素人手,对学生进行运动安全意识、知识、技能培训,以检验黑龙江省学校体育安全预防体系中针对学生运动安全预防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黑龙江省大庆市万宝学校初一上冰上课的学生214人作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专家访谈法 通過调查访谈专家23人,确定冰上运动安全干预内容与方法,制定《学生冰上运动安全知识技能评估问卷》和《冰上运动安全知识、技能手册》。所选专家均是从事学校体育中冰上教学、训练和常年研究运动损伤和体育保健的学校体育专家。

1.2.2问卷调查法 采用自编《学生冰上运动安全知识技能评估问卷》,在冰上课开始之前调查学生的冰上运动安全知识技能水平;在冰上运动干预后再次调查学生冰上运动安全知识技能水平,以了解干预内容、方法的有效性。

为确保问卷内容的有效性,将《学生冰上运动安全知识技能评估问卷》送呈23位专家对问卷内容进行效度评价。再根据专家提供的建议进行问卷修订,然后发放问卷。问卷设计总体评价结果见表1,表明该问卷具有较好的效度。

此问卷的信度检验采用重测法,求得相关系数r=0.785,具有较高的信度,根据统计学相关系数大于0.7,可用于团体施测。

1.2.3实验干预法 对学生采取知识讲座、发放《冰上运动安全知识、技能手册》、张挂宣传板和条幅等形式进行冰上运动安全知识、意识、技能和急救知识教育;通過课堂讲解、示范等形式对学生冰上运动安全防护技能进行培训;通過知识竞赛等形式促进学生学习《冰上运动安全知识、技能手册》的知识和技能(培训内容见表2)。实验干预为期4周,干预后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冰上运动安全知识、技能掌握情况。

1.2.4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17.0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干预前后学生冰上运动安全知识、技能的变化情况,以了解实验干预的效果。

2 结果与分析

对收集到的实验干预数据进行自身对照T检验,了解被试学生实验干预后在总体水平、冰上运动安全知识、防护技能、急救知识上的掌握情况,以检验实验干预的有效性。

2.1冰上运动安全知识、技能实验干预前后总体水平比较分析

通過对实验干预前后学生冰上运动安全知识、防护技能和急救知识总体得分情况进行自身对照T检验,结果见表3。

表2的统计结果显示,前后测总分T值为-22.280,P

2.2冰上运动安全知识、技能实验干预前后知识水平比较分析

通過对实验干预前后学生冰上运动安全知识得分情况进行自身对照T检验,结果见表4。

表4的统计结果显示,实验干预前后知识得分T值为-11.987,P

2.3冰上运动安全防护技能实验干预前后比较分析

通過对实验干预前后学生冰上运动安全防护技能得分情况进行自身对照T检验,结果见表5。

表5的统计结果显示,实验干预前后知识得分T值为-13.258,P

2.4冰上运动安全急救知识实验干预前后比较分析

通過对实验干预前后学生冰上运动安全急救知识得分情况进行自身对照T检验,结果见表6。

表6的统计结果显示,实验干预前后知识得分T值为-17.030,P

2.5冰上运动安全知识、技能男女前测比较分析

通過对实验干预前男女学生冰上运动安全知识、防护技能和急救知识总体得分情况进行T检验,结果见表7。

表7的统计结果显示,实验干预前男女学生在知识水平、防护技能、急救知识和总体水平上差异不具有显著性。

2.6冰上运动安全知识、技能男女后测比较分析

通過对实验干预后男女学生冰上运动安全知识、防护技能和急救知识总体得分情况进行T检验,结果见表8。

表8的统计结果显示,实验干预后男女学生在知识水平、防护技能、急救知识和总体水平上差异不具有显著性。该结果表明在对学生进行培训时不需要考虑学生的性别差异。

3 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学生通過知识讲座、技能培训、安全手册学习和知识竞赛等干预形式掌握了冰上运动安全知识、安全防护技能和运动损伤急救知识,说明实验干预内容、方法有效可行。该结果说明在对学生冰上运动安全预防时实施运动安全教育和运动安全意识与能力训练是有效的;该结果检验了黑龙江省学校运动安全预防体系对中学生运动安全的预防是具有可操作的。

(2)男女学生在冰上运动安全知识、技能学习中没有显著性差异,在冰上运动安全教育培训时可不考虑性别差异。

(3)本次研究由于冰期短,只对黑龙江省学校体育安全预防体系中的学生因素进行了实验干预研究,对学校层面、教师层面和家长层面的干预研究没有进行,在后续的研究中应予以研究,以检验整个预防体系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3.2建议

(1)开设冰上课的学校在开课之前和教学過程中对学生进行冰上运动安全知识教育、冰上运动安全防护技能培训和冰上运动损伤急救知识教育,以培养学生冰上运动安全意识、能力,保证学校体育冰上运动的安全、有序开展,必要时可对体育教师、学生家长进行相关的教育与培训,使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维护冰上运动安全。

篇10

1.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安全无小事,学生的安全更是事关重大。在中小学阶段,学校从领导到老师都非常重视,每周都安排了安全教育课,老师也会自觉的利用一切课上与课下的机会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大学阶段是一个人从学校向社会过度的阶段,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频繁的与社会产生接触,而且大学生基本上已经脱离了父母的监护,安全教育更不能忽视。但是目前学校对这安全教育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学校只重视学生的成才教育。很多学校只是制定颁布一些安全制度,没有专门安排安全教育课,老师更是起不到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功能,更不会定期组织各种形式的安全教育活动,所以导致学生的安全意识缺乏,一些危害学生人身生命安全的故事时有发生。

2.安全知识的普及力度不强。安全教育很重要的一项就是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的普及,但是从目前来看,很多高校在报栏等一些地方张贴一些有关安全的常识,或者发放一些安全知识的文件让学生自己学习,但没有专门的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的教育,也没有系统的进行安全知识的学习,导致学生缺乏必要的安全常识,不能对一些危害自身或他人安全的情况采取适当的防范措施,当一些影响自身或他人安全的情况发生后,更不懂得如何实施急救,造成了很多事故的发生。

3.安全教育的管理措施缺乏。安全教育不能是短期行为,更来不得半点马虎,只嘴巴上讲讲就可以的,需要警钟长鸣,长抓不懈。目前很多学校缺乏有效的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管理措施,没有责任到人,也没有相应的惩罚措施,导致安全教育管理工作不到位,不能为安全教育提供有力的保障。在学生进行课外活动时,缺乏必须的监督管理措施,既不看活动方案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有没有应急预案,也不管是否采取了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成为一些大学生在课外活动时受到伤害的重要原因。

二、开展大学生课外活动安全教育的措施

1.通过加强宣传,师生都需要高度重视。对学生的安全教育的重视不只是从思想上认识到其重要性就够了,更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还要真正落实到行动上。对于学生的安全教育可以通过校园的报栏、墙报、黑板报等各种渠道,张贴制作一些有关安全教育的内容,如近期发生的一些安全事故,安全知识等都可以作为内容,配以图片的形式张贴在校园中,让学生随处都可以看到,进而提高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识,掌握一些必要的安全自救常识。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观看影片、电视节目之类,通过生动鲜活的画面对学生形成强烈的感观刺激,从而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对学生进行全方面的安全教育,不断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对于大学生来说,辅导员是与其接触比较多的老师,所以也需要辅导员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通过和学生谈话、上课等方式,抓住一切机会,认真做好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同时,各任课老师也要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重要性的认识,而不能认为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了,课外活动又不是在课堂内,学生的安全都由学生自己负责了。任课老师可以利用课堂上的时间,结合自己所教学科的知识,不失时机的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学校还可以通过定期的组织各种安全教育活动,如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比赛等形式,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

2.进行系统教学,使学生掌握安全知识。学生安全教育不仅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意识教育,还有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的教学,促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这里的安全知识不仅包括一些安全理论知识,还包括一些安全技能。这样学习比较系统、正规,能够引起学生们的重视,同时还需要加强安全知识教学的考核工作,定期的对大学生进行安全知识的掌握情况的考查,以确保学生能够认真学习,真正掌握安全知识。另外,学校还需要组织各种形式的安全技能实战演练,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这样可以防止学生只会死记硬背安全理论,而缺少实际操作技能,导致所学知识无法真正运用于安全救援实际。只有学生真正掌握了安全预防措施才能有效防止安全故事的发生,安全应急技能则可以有效减少安全事故发生后的危害。因此,两种技能知识的学习,对于大学生来讲,都是十分有必要的。

3.坚持长抓不懈,做好安全教育的管理。安全事故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因此,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需要持之以恒,那么,安全教育的管理工作则就需要长抓不懈。对于大学生课外活动的安全教育工作,更是需要严格管理,强化责任,一刻也不能松懈。对于大学生的课外活动,学校需要认真对待,而不放任自流,随便学生自己组织。学校要加强大学生课外活动的管理工作,组织课外活动需要向学校提交详细的活动方案,方案中需要明确安全责任人,安全职责,安全问题的预防方案,应急措施等内容,学校在审核方案时需要严格把关,并且要严格监管,跟踪落实情况,对于存在的安全隐患的课外活动坚决不予开展。同时,学校还应该通过以往发生的安全故事的分析,汲取教训,提高自身对安全教育管理方面的水平,尽量做到防患于未燃,避免因为人为因素对学生的人身生命安全造成的危害。学校加强对学生安全教育的管理工作,也能有效的增强从学校领导、老师到大学生个人的安全防范意识,只有这种意识树立起来,得到强化,也才能从根本上防范一些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