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管理意识范文
时间:2023-04-19 08:30: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合同管理意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本文通过对企业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加强和完善企业合同管理的对策的阐述,强调企业管理必须要以合同管理为基础,没有规范有序的合同行为,企业就没有效益可言。
关键词:合同管理;问题;对策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契约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离不开合同,合同管理已成为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由于对合同管理的重视不够,导致合同管理粗放、薄弱,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不能很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最终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的甚至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这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因此企业管理必须大力加强和完善合同管理,增强合同法律意识,提高合同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合同在企业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一、企业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合同是经济活动中的重要行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有多种途径,加强合同管理是一个重要方面。企业要搞好成本管理、资金管理、质量管理,这些都离不开合同管理。通过加强合同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已经成为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十分重视的一个问题。目前企业合同管理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干扰了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影响了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现:
1.企业法制观念淡薄,合同法律意识差
一些企业的相关负责人或合同经办人,不熟悉合同法的一般规定,没有把合同管理纳入经营管理之中,合同法律意识差。其中较为突出的一个表现就是企业的公章、介绍信等重要的法律文书随意被借用,另外对联系业务的经营人员的相关授权不明。有的企业没有明确的对业务人员的授权制度,有的单位超过自身的权利范围对外签订合同,有的一般员工未经授权也对外签订合同,由于司法实务中对证据认定规则以及民事责任归属确认都有较明确规定,而这些规定,对那些未经授权的人员所订立的合同所导致的结果,往往是对企业不利的,因此明确企业合同签订中的授权制度是依法规范合同管理的一个起始点,并且明确普通授权、特别授权、转授权、授权委托书的管理和使用等,对承接工程、物资采购等集中有效管理也提供了明确的前提法律依据。
2.不签书面合同
盲目轻信“口头承诺”的协议,一旦对方失信,便纠缠不清,引发合同纠纷。有的企业仅凭对方的电报、电话、发货通知单就进行交易,给合同履行带来隐患。分析双方不签订合同的原因既有出于信任对方的可能,也有图省事的可能。但恰恰因为这些就经济合同签订过程中出现的不必要的过错,致使当事人事后需要更多倍的精力来弥补和处理这些当初图省事的一时举动。虽然现行合同法对签订书面合同没有了以往经济合同法中对书面合同的严格要求,但作为一份证明当事人当初合意主张的重要证据,有这样一份含义明确的证据肯定比没有要好。
3.合同文本不规范
许多企业在经济交往中,也注意签订相关的合同,但却不使用以成文的格式合同文本,这样的结果往往是对合同标的约定不明确,合同条款往往过于简单、不完善,责权利表述不明确,意思表达模糊,未能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甚至连十分重要的条款,诸如交货时间、付款时间、违约责任的承担及发生纠纷的解决方式等条款都没有,这样的合同极容易陷入欺诈圈套,引发大量合同纠纷。格式合同一般是在总结了大量的实践经验基础上起草的,对双方的权利义务约定比较平衡和均匀,因此建议尽可能选用规范的格式合同来处理双方的经济往来。当然,签订合同时对双方合意的目标指向物也应当有一个明确的约定,而不应当是含糊不清的。如果没有认真细致的调查说明合同条款事项,仅凭签订的不明确和不利于我方的合同,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只能受既判法律文书的约束,承受合法的“不法”侵害。因此,在合同中对双方权利义务和相关条款作出明确的约定,无论对方的诚信如何,使自己风险降低到最低线,这也是经济活动中必要的一种风险防范意识。
4.基础性合同管理不到位
(1)合同管理制度不落实。有的单位各部门分头签订合同,各自保管,互不通气,合同管理员不能全过程参与合同的签订、履行,无法审查合同的内容,合同管理工作流于形式,起不到预防损失的作用。
(2)缺乏对合同实施有效的监督控制。虽然制定了合同管理制度,但合同审批登记、合同存档台帐无负责人签字或盖章,有的甚至合同存件散失。
(3)合同报审报批制度不落实。有的单位虽然建立了合同报审报批制度,但只停留在纸面上,该报审而未报审,报审报批制度难以落实。为保证公司或企业的合同能够得到有效执行,保证公司的正常运转,一些企业也建立了相应的合同管理机构或相应的法律顾问制度,但由于和各业务职能部门协调或深入监控的程度不同,致使合同履行中因为不到位的管理,而使好的制度不能取得好的结果。作为领导者和决策者,一定要意识到合同制度已经逐渐成为企业管理的必要手段,一定要将这种管理制度落实到实处并且加以贯彻,而不仅仅只是当成一种摆设。而是要落实合同管理的机构、人员和制度,建立健全合同台账、档案制度,使合同管理逐步规范化、制度化,从而规范企业的签约和履行行为,堵塞漏洞。
5.不全面履行合同
导致合同履约情况不理想的原因较多,但企业自身市场经营人员素质不高,文化水平偏低,法律知识贫乏,往往在合同签订前不调查对方资信情况,落入对方设下的“合同骗局”,是比较重要的原因。企业一定要注重培养一支懂法律、懂合同的经营队伍,提高信用观念,规范营销行为,才能使企业得到稳定的发展。在昌日常的经营管理中,除了正常的合同规范管理外,还应注意一种极端的情况,那就是合同欺诈,合同欺诈的表现:
(1)以预付款或定金、押金的方式骗取货款;
(2)编造合理的理由,侵吞押金或相应资金;
(3)伪造证件或资信情况,假冒特定身份,骗取合同资金等;
(4)通过中介组织设立广告骗局;
(5)假为购货,实为出货骗款;
(6)虚构标的,骗取已方信任,获取资金。
6.违规签订担保合同
一些单位法律意识淡薄,未对被担保人的资信做仔细考察,便盲目为其提供担保,使企业利益遭受重大损失。也有的单位因收受被担保单位的好处费,或以担保作为签订另一合同的条件而不惜为某些“皮包公司”担保。被担保人在贷款到期后,常因资不抵债而无法抵偿,一走了之,下落不明,担保人便要承担连带责任,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
二、加强和完善企业合同管理的对策
1.普及合同法律知识,增强合同观念和合同意识。合同是企业对外进行经济活动的桥梁和纽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经营活动离不开合同。企业法律和经营管理等业务部门的人员要懂得《合同法》和熟悉公司的规章制度,杜绝显失公平合同的签订,使企业从被动地应付和处理合同纠纷转到主动地预防合同纠纷,从而增强企业的应变、发展和竞争能力,避免经济损失,全力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各级管理者要了解和学习《合同法》,懂得如何管理合同,牢固树立依法经营管理的思想,树立合同观念和严格履行合同的法律意识,增强合同观念和合同意识,认真签订合同,严格履行合同。
2.把合同管理工作纳入企业管理的重要日程,推进合同管理工作日常化和规范化。要把合同管理纳人领导班子工作的议事日程,特别是对涉及数额较大或者关系企业重大经济利益的合同,要专门立会审议,由分管领导把关,层层负责,保证合同签订的正确性和合规性。
3.建立完善合同管理机构,配好合同管理人员。加强合同管理,要建章立制,建立合同管理制度,建立专门的机构对合同进行统一管理,其职责是对签订合同进行审批,建立合同台账,对合同进行保管、统计、检查,督促合同的履行。合同管理人员不仅要有很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还要熟悉业务,熟悉企业管理,熟悉生产经营情况,熟悉法律,特别是要熟悉《合同法》。
4.充分利用法律手段,应对合同纠纷的发生。在订立合同后,企业还要密切跟踪合同履行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搜索相关资料,在对方违约包括预期违约时及时采取有效法律手段,避免和减少自身损失的发生,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目前合同法赋予当事人在对方有违约或其他侵犯当事人权益的行为时可行使抗辩权,追究对方缔约过失责任和违约责任,进行合同保全,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进行自我保护,对违约行为要及时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提讼。对合同欺诈行为要及时采取措施,尽量减少和避免损失,并请求有关部门予以打击。
5.强化示范文本管理。合同示范文本是有关国家行政执法机关会同相关业务部门,针对当事人在签订合同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按照法律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吸收各行各业合同文书的特点制订而成,主要条款齐全,没有显失公平或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条款,对合同当事人提供了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有利条件。在企业运输生产经营活动中,合同日益重要,实行合同示范文本,对于规范合同签订行为和履行行为,提高合同履约率,强化合同等具有重要作用。
6.建立合同审批制度,严把合同签订关。在签订合同时,严格审查对方当事人的主体资格、资信情况和履约能力。对合同条款要认真推敲,防止发生歧义和误解,对资金数额巨大、工程承包、产权交易等重要的抵押合同和生产经营合同要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及时办理抵押登记和鉴证手续,以保证合同的合法性、严密性和完备性。
篇2
关键词:医院建筑;建筑施工;合同管理;管理措施
随着医院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医院基本建设任务逐渐繁重,施工管理作为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到工程的质量,更是提高建筑施工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手段。而施工合同管理是保证工程质量、按时完成建设任务的前提,因此增强合同管理意识、加强合同管理至关重要。
一、医院建筑施工企业合同管理现存问题
(一)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和体系
当前,针对医院建筑工程施工,在合同管理上还欠缺完善的管理制度。以施工企业角度来说,部分施工企业在合同管理上仅仅制订了一套笼统的管理要求,只是对管理内容进行简单说明,并没有细化具体的管理内容,还有部分施工企业合同管理规章制度较为落后,难以满足实际工作需要,有的甚至是为了应付上级部门检察,实际使用价值不高;从医院角度上来说,医院现存的涉及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制度也并不健全,合同记录不全,存在漏记、错记、合同重名、欠缺编号、专职人员混乱等现象,这些都是由于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所导致的。
(二)缺少专业施工合同管理人员
建筑施工企业合同管理需要相关人员具备相应的专业管理技能,如工程造价管理和合同专职管理能力,并且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法律意识,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而当前,许多建筑施工企业都缺少专业的施工合同管理人才,通常都是由其他岗位的人员兼职,或直接交由档案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大大降低了建筑施工企业合同管理的质量和效率。相对于医院建设方来说,一般都是由财务人员或其他管理人员来负责,专业合同管理人员也较为欠缺,使管理质量难以达到要求。
(三)合同管理内容落实有待加强
通常医院建筑施工合同中的内容都是由医院方来确定,因而其内容往往更加注重强调建筑施工企业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建筑施工企业的建设风险,使得施工企业合同管理工作难度增大。此外,部分施工企业因合同具体内容制定不严密而导致合同履行过程中工程量的计量、进度款支付以及工程结算时缺少依据,极易产生合同纠纷,使合同条款难以得到有效落实。而一些建筑施工企业为了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自行对合同内容进行变相处理,在施工过程中也并未依照合同内容严格执行,使医院建筑施工质量存在一定隐患。
二、加强医院建筑施工项目合同管理的措施
(一)制定健全的施工合同管理体系
为了确保建筑施工企业合同管理质量,需在结合施工单位和医院建筑施工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制定一套健全、规范的施工合同管理体系。针对施工企业与医院进行合同签订、建筑施工、工程验收和违约赔偿等环节制定详细规章制度,实现一切施工“有法可依”。同时,对于工程承包的招投标管理审核、合同签订、施工期间安全管理、工程价款支付、工程结算审核、责任落实管理等环节都应制定细化的具体制度,并做好责任落实,实现“人人有责,事事可寻”,进而促使建筑施工企业合同管理工作实现规范化管理。
(二)提高管理人员综合业务素质
合同管理人才是实现项目高效、优质管理的根本保证。优秀的合同管理人员不仅精通工程技术,而且能熟练掌握和运用各种法律、法规,要想提高管理质量首要任务便是提高管理人员综合业务素质。具体可从三方面进行:首先是通过公开招聘方式,借助优胜劣汰模式选拔出优秀的管理人才;其次,是对于在岗管理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定期对其开展职业教育,或组织他们到优秀企业进修学习,进一步提升管理人员专业管理能力;最后,是制定岗位责任制度,明确合同管理人员具体责权,并制定对应激励机制,对于合同管理工作人员提出相应要求,达成者予以一定奖励,促使合同管理人员主动提升自身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三)明确内容统一双方权利义务
结合建筑施工企业以往合同管理中常见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措施,最大程度上确保建筑施工企业和医院双方的具体权利和义务。在与医院签订合同前,必须要在相关法律要求和双方实际情况基础上,对合同内容进一步明确,实现建筑施工企业和医院双方在具体权利和义务上的统一,培养双方责任风险控制意识,防止在进行合同管理过程中发生法律纠纷。并且,施工企业还应深入分析合同内容,避免出现风险控制问题给自身带来经济损失。
三、结束语
综上,施工单位应与医院建设单位签订详细而又严密的施工合同,做到合理合法,有凭有据,并配有专业的合同管理人员,这样才能在技术复杂和工期紧张的情况下,高质量完成关乎民生的医院建筑工程,确保医院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丽.如何加强建筑施工企业合同管理[J].经营管理者,2013,(12):101-102.
[2]杨加珍.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6):267-268.
篇3
施工合同是工程建设的主要合同,是工程建设质量、进度和费用三大控制的主要依据。建筑安装工程施工是一个周期较长的过程,在漫长的施工过程中每个施工企业都要投入大量的人财物,目的就是想通过这些人财物的投入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在提高职工收入的同时可以将企业做大做强,要使企业的投入得到更大的回报,要实现此目标,施工企业还需投入相当大的精力去进行管理,施工企业的管理除生产人员需要管理,材料和设备组织需要管理,资金筹措和使用需要管理,工程结算和工程合同也需要管理,且工程合同管理在所有的管理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说其重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合同是约束承发包双方的唯一重要依据;
(2)承包方是否盈利或者说盈利多少与合同中的签订的结算方式以及合同文字的严谨性、合同条款的全面性密不可分。
(3)合同是发包方违约时,承包方要求索赔的唯一法律依据。
(4)合同是承包方要求发包方按照工程付款里程碑支付工程进度款以及工程完工后竣工结算的法律依据。
2.加强合同管理的应注重的主要环节
2.1合同类型的选择
关于与业主签订的大包工程合同,按其付款方式不同可分为三种类型:固定总价合同;可调价格合同;成本加酬金合同。根据不同工程项目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合同类型,项目获利水平也有所差别,如卞杨湖底穿越项目,该项目主要是2km长的湖底定向穿越,管径是外套管为φ273×6,内管为φ114×5,工作量较小,工期较短,施工过程中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均未发生,但该长度的水平定向穿越在江苏油田定向穿越史上属于首次,加之湖底地质情况比较复杂,因此建设单位在测算该项目的计划投资时考虑了110万元的风险费,如果该项目采用可调价合同或采用成本加酬金合同。只要穿越顺利,110万元的风险费用油建处一分钱也拿不到,但假如一次穿越失败,110万元的风险费又远远不够。采取固定总价合同,然后再找一家有大型河流定向穿越经验的外联队伍一起施工,不但风险可以转移,而且110万元的风险费就变成了油建的纯利润。在仔细分析利弊后,通过多方努力,多次谈判,最终将以签订可调价合同改为固定总价合同,使得该项目在短短的时间内为油建处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对工期较长,工程量变化比较大项目采用可调单价比采用固定总价合同更合适。因此合同类型的选择应视具体项目特征而言,不能一概而论。
关于分包合同,按油建处有关规定没有特殊情况油建处所有项目一律不允许以大包的形式分包出去,原则上可以进行工程劳务分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包工不包料,即包清工。这些劳务分包合同的类型一般也有三种:
(1)人工费总价包干;
(2)人工费单价包干,工作量按实调整;
(3)按实结算包定额工。但目前有些劳务分包合同很不规范,合同上既同意工程劳务分包,又同意分包方自带机械、辅助材料、周转性材料,而江苏省造价文件上明文规定包工不包料只适用于包定额人工的工程,施工单位自带机械和周转性材料的工程分包单位按包工包料取费标准执行。因此这种与地方标准和地方法规相违背的合同很难具有法律效力。
2.2索赔条款
工程建设索赔是国际惯例,新版施工合同标准文本涉及索赔的
条款也有很多,但国内项目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工程索赔行为很少发生,施工企业对索赔工作的方法、步骤以及相关工作要点和技巧不能完全掌握,正因为如此,我们有好多项目施工工期一拖再拖,结算款、进度款迟迟不能到位,据不完全统计,油建处每年由于业主原因造成停、窝工损失不低于200万元。但由于缺少可靠资料或是碍于甲乙方的关系,这些损失很难获得索赔。但随着外部市场的扩大,外联队伍以及工程劳务分包日益增多,这些外部队伍大部分是私营企业,很少接受专业化训练,人员素质相对偏低,质量意识比较淡薄,如果管理不能及时跟上,很容易引起业主的反索赔,因此要求加强合同管理不仅要抓主合同管理,还要加强分包合同及劳务合同管理,同时还要定期跟踪检查合同的履行情况。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错综复杂,承发包方过错往往相互交错,哪一方选择了有利时机,把握问题的主动权,哪一方就容易取得索赔的成功。因此在索赔事件发生时合同管理部门应及时指导项目编写索赔文件,收集索赔证据,争取索赔主动权。
2.3合同文字的严谨性
合同是约束双方承发包方的法律条文,讲究的就是要咬文嚼字,该写全的一个字也不能丢,不该写的一个字也不能多,如某项目投标价中含的是营业税,按常规与业主签订合同时合同价后面不需要特地注明含不含税金,但该项目签订合同时在总价后面特地标注含增值税,就因为多写了增值税三个字油建处在这个项目上就要损失341万元,因是局内部项目,通过处领导多次协调和沟通,损失才得以补回。
3.合同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和建议
目前我们的合同管理体制越来越健全,但合同管理人员思想意识还没有完全跟上,好多人认为合同管理员就是跑腿员,合同内容的签订和执行是项目经理和合同管理部门的事,跟自己关系不大。其不知道油建处在合同管理上下如此大的功夫和精力,目的不是为了培养一批跑腿员,而是为了在规范管理的同时要寻求如何通过合同管理挖潜企业经济效益。因此建议专职合同管理人员要主动靠前服务,对合同中的每一条款都要做到精雕细琢,及时提醒项目人员在合同中那些条款怎样去做从法律角度讲对我们是有利的,并及时提醒项目管理人员如何避开不利的一面。要成为项目管理人员的左右膀,为项目的健康有序发展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篇4
关键词:工程合同管理,问题,方法。
中图分类号:TU723.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工程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 “事后合同”
所谓“事后合同”, 就是承包单位( 施工企业)施工作业开始后才补签的合同。出现“ 事后合同”有多方面原因, 首先反映在企业发生的紧急项目方面, 如发生事故, 必须立即进行检修、维护, 如果按照合同管理程序来签订合同, 会影响工程的进展。其次, 施工企业对工程合同没有引起重视, 施工完毕后, 财务部门要求提供合同结算付款时, 才想到签订合同。第三, 工程合同管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存在“活都干了, 合同早签晚签没什么关系”的错误思想。
2. “黑白合同”
所谓“黑白合同”, 是指合同当事人出于某种利益考虑, 对同一标的签订的存在差异的两份合同,其中一份作了登记、备案等公示, 而另一份仅由双方当事人持有( 或一方当事人持有) , 其中登记备案的合同, 称为“白合同”, 仅由双方( 或一方) 当事人持有的合同称为“黑合同”。“黑白合同”主要有两种情形: 一是建设单位在工程招标前与投标人进行实质性谈判, 要求投标者承诺, 中标后以招投标之前约定的条件签订合同并实际履行, 进而压低工程款或让施工单位垫资承包等。而依投标文件签订的合同不作实际履行, 只作为备案办理施工许可手续; 二是部分企业实行一级法人、总分公司的体制,财务管理上实行收支两条线, 分公司的工程建设和检修、维护需要总公司拨款, 重大合同还需要向总公司备案。
3. 带资、垫资承包
实践中, 带资、垫资承包非常普遍。其主要表现形式: 一是发包人和承包人在合同中明确约定或在补充协议中约定承包人自带部分资金, 把垫资承包作为承包人的一项合同义务看待; 二是合同中虽未明确约定承包人的垫资义务, 但在合同实际履行中双方达成默契, 由承包人带资建设或发包人延迟支付工程款而由承包人被迫垫资建设。但在履行中存在一旦承包人承揽到工程并进行少部分施工后,不同意继续垫资, 就会造成工期延误。带资、垫资施工发生的主要原因在于, 当前建筑市场供大于求,建设方强行要求施工方垫资承包以转嫁资金缺口;有些建筑施工企业以带资、垫资作为不公平竞争的手段。
4. “挂靠施工”
所谓“ 挂靠” 是指没有资质( 或资质等级低)的实际施工人借用有资质( 或资质等级高) 的施工企业的名义来签订合同并且施工, 被挂靠企业收取一定的管理费。挂靠形式主要有: 一是部分企业的附属单位或关联企业能够承揽大量内部的工程项目,一些小的施工队伍挂靠在这些附属单位并以单位的名义进行施工, 附属单位收取管理费。二是一些企业的关系单位承揽到工程, 但其又没有相关的资质,便借用有资质或资质等级高的其他企业签订合同进行施工。三是一些机电设备是非标准设备, 需要特定厂家加工定做, 但一些加工定做的厂家没有机电设备安装资质, 便以有资质企业的名义签订施工合同。由于一些设备在国内能进行加工定做的厂家非常少, 处于卖方市场, 建设单位往往只能被迫接受挂靠施工的形式。
5. 不重视违约索赔
在合同谈判中, 建设单位与施工企业往往只关注工程质量、工期、价款结算条款, 对于其他条款特别是对违约金条款, 合同双方都没给予应有的重视。有些工程合同中的违约金条款为空白, 或者是象征性地填写标的金额的1%甚至更低。一旦承包人违约给建设单位造成损失, 建设单位将不能得到快捷、充分的赔偿。出现这种情况, 主要是合同谈判人员缺乏对违约金性质的认识。石化企业索赔方面存在另外一个问题是, 一旦工程质量存在问题就会给建设单位带来巨大损失, 甚至发生安全生产事故。但在确定责任和索赔时, 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设备供应商往往互相推诿, 使索赔变得异常艰难。
二、加强工程合同管理的对策
1. 杜绝“事后合同”
“事后合同”由于双方对权利、义务没有进行约定, 在工程质量、结算付款、损害赔偿等方面容易产生争议, 往往存在较大的法律风险。要杜绝“事后合同”, 建设单位首先应加强工程合同的管理, 在合同管理制度上要禁止不签合同就进行施工的情况, 并对违反制度的情况进行处罚。其次, 要推行合同网上审查, 使合同审批时间为计算机系统默认时间。第三, 对急需抢险维修的工程,可以选择一家或几家资质、信誉良好的企业, 签订年度合同。在年度合同中对相关权利义务进行约定,如遇紧急工程, 可以按照年度合同进行施工作业,以避免“事后合同”的发生。
2. 事前要进行深入的法律论证
2005 年1 月1 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二十一条规定: “当事人就同一建设工程另行订立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与经过备案的中标合同实质性内容不一致的, 应当以备案的中标合同作为结算工程价款的根据。”从该司法解释可以看出, 一旦合同双方对“黑白合同”产生争议, 法院将会依据中标的“白合同”进行裁决。由于“黑白合同”标的额一般都较大, 对企业的利益产生重大影响, 甚至会影响到企业的存续和发展。法律一般也不会支持“黑合同”。企业经理层在决定签署“黑白合同”前一定要经过深入的法律论证, 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以免产生纠纷。采取总、分公司体制的企业, 总公司在做项目预算时应了解项目的实际情况, 下达的预算与合同的实际标的金额不应差距太大, 以免逼迫分公司签订“ 黑白合同”。
3. 将承包人垫资行为纳入合同并明确违约责任
1996 年6 月4 日, 建设部、国家计委、财政部《关于严格禁止在工程建设中带资承包的通知》规定, 任何建设单位都不得以要求施工单位带资承包作为招标条件, 更不得强行要求施工单位将此类内容写入工程承包合同, 施工单位不得以带资承包作为竞争手段承揽工程。由于带资、垫资问题的普遍存在, 如果承包人不带资、垫资就难以承揽到工程;如果垫资不予认定有效, 就不利于保护承包人的合法权益。针对实践中经常发生承包人揽到工程后, 以资金短缺为由中断施工的情况, 建设单位应当将承包人的垫资作为合同义务写入合同中, 同时对这类合同应在违约条款中相应增加承包人违约责任约定。由于这类合同对石化企业使用的示范合同文本进行了修订, 应经过法律顾问的审查。
4. 坚决取缔“挂靠施工”
根据《建筑法》及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 被挂靠的施工企业与建设单位所订立的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无效。该施工单位与使用其名义承揽工程的单位对建设单位因此而遭受的损失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如果建设单位在知情的情况下仍与该被挂靠的施工企业签订合同, 则建设单位也有过错, 自行承担相应的过错责任。
由于“挂靠施工”的实际施工人不具备施工的资质和条件, 很难保障施工的安全和质量, 对于企业有百害而无一利, 而且极易滋生腐败, 应给予坚决取缔。企业内部应加强对附属单位的管理, 禁止其他施工队伍挂靠在附属单位。企业在签订合同前,应对合同相对方的资质及实际履约能力进行深入调查, 包括员工素质、设备、资金等情况, 从源头上杜绝无资质的施工人进入建筑市场。
三、结语
工程合同在工程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份内容全面的施工合同将对实现质量、进度和成本目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会对规范工程管理和提高管理效率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监理 施工合同 常规管理
一、现行项目监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目前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在过去一些工程项目的监理实践中,由于对建设监理缺乏理解和经验不足,存在着下述几种不正常的情况:
(1)业主与监理单位为委托与被委托的关系,非雇佣关系,法律地位平等。
(2)业主对承包方的各种具体要求并非都经过监理方这个统一的出口,因而降低了监理方应有的作用,而且使承包方在执行过程中受到多头管理,左右为难,无所适从,反而影响了工作的正常进行。
(3)业主虽然也授予了监理方必要的权力,但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往往不能很好地支持和信任监理工作,结果监理方在对业主向承包方的付款方面无任何制约力,因此在制约施工方的环节上监理方常处于尴尬、被动状态。
2、对存在问题的处理
(1)监理工程师本着一切为业主服务的意识,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①主动处理好与业主的关系。监理方的一切监理活动应向业主负责,定期向业主报告工程施工情况,未经业主授权监理工程师无权变更工程施工承包合同。
②由于不可预见、不可抗拒或其他因素需要变更工程施工承包合同时,监理工程师可以向业主提供建议,积极协助业主与承包方协商合同变更事宜。
③对业主提出的要求以及检查中存在的问题,监理方的现场监理人员也要随时做好记录,及时改进和解决。当监理工程师正确的建议被业主否决时,应阐明自己的观点,书面通知业主,并说明可能给业主带来的不良后果。
(2)业主应大力支持监理工作,为监理方的工作提供合理、平等的平台。
要尊重监理方独立公正的第三者立场,授予监理方必要的权力,如技术上的审定权、工程质量的评定权、进度与工期的确认权、工程款支付与结算上的确认权与否决权、组织协调上的主持权,应大胆放手,将付款签发权交给监理方等。
总之,业主委托监理方对工程项目进行监督管理,就必须对监理方给予充分信任,对各自的职责、权限有明确的划分。而且为完成一致的任务目标,达到预期的目的,两者间仅分工明确是不够的,业主与监理方还必须默契配合,无保留地合作。业主应大力支持监理工作,尊重监理方独立公正的第三者立场,授予监理方必要的权力,如前文所述的技术上的审定权、工程质量的评定权、进度与工期的确认权、工程款支付与结算上的确认权与否决权、组织协调上的主持权,应大胆放手,将付款签发权交给监理方等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工程项目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工程变更管理中注意的事项
1、任何工程变更都会引起工程费用的变更。某一工程局部或工程材料变更单项虽少,但也可能使工程费用大幅度增加,甚至使工程费用失控,总投资突破工程概算。如变更结构物的回填料,虽然单项费用变化不大,但全部工程构造物数量很多;又如沥青混合料中天然砂改用机制砂和沥青改用改性沥青等,这些单项材料虽然差价不多,但工程量很大,单项累计费用总额就会很大。
2、工程变更虽然计划方案先进、可行,但工程变更决策时间、设计周期的要求,可能使工程进度受到影响,无法按预定工期完工。
3、防止非指令性变更发生。如在没有监理工程师向承包人下达变更指令的情况下,而业主某些人员提出变更工程标准、技术规范、修正设计差错,以及某些监理人员提出超合同规定提高工程质量和工程材料质量控制标准等,造成实质上的工程变更,从而引起工程费用的增加,此种变更带有随意性,缺乏根据,应予避免。
三、总结
本文通过对施工合同管理中工期管理和不可抗力管理的分析认为,在监理工程师对施工合同充分理解的基础上,业主要给予监理工程师充分的信任,发挥监理工程师独立公正的第三者立场。总之,监理工程师在合同管理中必须以合同约定为依据,以业主满意为准则,以不损害承包人合同权益为前提,在授权的范围内代表业主行使监督检查权力,并根据合同条件的变化,实事求是地、公平公正地处理合同事件,从而较好地实现三大目标控制,保证工程项目目标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李英杰 浅析工程监理与施工合同管理[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04(3)。
篇6
关键词: 劳务分包 合同管理监管 效益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国家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新一轮的工程投资热潮给施工企业带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施工企业在生产规模日渐扩大、建设领域不断拓宽的同时必定要大量的吸纳和利用社会劳动力资源,更多的具体施工任务要寻找劳务分包企业来完成。合同作为双方权利与义务的协议、是约束双方的行为的准则。如何有针对性地加强劳务合同管理,过程中对劳务分包队伍的履约实施有效的监管将决定着施工企业能否在日渐激烈的建筑市场中站稳脚跟,能否长期良性循环的关键。然而,由于当前的劳务分包尚未形成规范化运作、劳务队伍的能力千差万别,项目的合同管理如履薄冰。此外施工企业缺乏合同管理人才,合同管理工作薄弱,合同管理意识不强,致使合同履行过程中的纠纷和违约不断,由此造成的民工讨薪事件还常有发生。这些不仅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对企业社会信誉更是造成极坏的影响。为此本文通过实践总结,客观地分析了劳务合同管理中存在的现象和深层次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思路和对策,探索行之有效合同管理方法和制度,力求使合同管理标准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从而为企业的创造更多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1、目前施工企业劳务合同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合同管理意识淡薄
劳务合同管理是保证企业与劳务双方全面地、有秩序地完成合同规定的责任和义务,行使合法权利的一系列的管理活动。然而,目前很多施工企业对合同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没有建立完善的工程合同管理体系,企业对合同风险缺乏防范意识。企业在签订合同时只对“价”做具体要求,对合同相对方缺乏资质审查或审查不严,而只管施工,不及时签订合同的案例比比皆是,往往是企业在发现分包劳务履约能力达不到要求进行撤换时出现拍脑袋现象,造成不必要的劳务经济纠纷。此外,企业合同管理人员素质不高、责任心丢失、能力有限。由于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无法对合同涉及的各项问题作出正确判断,无法对合同进行有效的管理。签订合同时未对工作内容、质量要求、施工及验收标准等内容进行明确,合同文字不严谨, 往往让对方钻空子,使企业蒙受损失。
1.2 内外信息交流不畅
施工企业推行项目经理责任制,劳务队伍的选用、合同单价的洽谈也都基本采用项目询价、公司审定的方式进行。然而,劳务队伍能力的千差万别、市场价格的瞬息万变使得项目经理部在进行合同招议标时有高风险和高难度。交流不畅通,合同价格、劳务履约信息未共享,往往是造成一个装备、资金不全且素质不高的劳务队伍能顺利参与企业多个工程的施工的根本原因。其次,项目内部合同管理与相关的管理相互脱节,部门各自为政、项目部对分包劳务得不到一个全面系统的评价,无法给项目决策层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从而影响项目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1.3 监管不严留下隐患
合同监督管理是一个系统管理过程,它贯穿于合同订立、履行直至终止全过程。一个环节出现纰漏就可能给日后的合同纠纷留下隐患。施工企业合同管理中普遍存在着过程监管不严,无预警机制的现象。如南宁市某施工企业与一劳务分包队伍签订5万元分包合同,而最终结算金额为266万元。其合同在履行不久便已超出合同额、过程没有及时分析原因,未建立有效的预警机制,隐患日益增大,发现时却难以补救。项目实施过程中监管不严、以包代管,因质量缺陷返工造成大量的人工、材料浪费现象严重。不必要工作的增加,往往给项目的成本管理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1.4 合同交底流于形式
合同交底是规范项目部全体管理人员工作的需要,只有充分理解合同才能正确履行义务、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企业一般比较重视合同签订,但在合同签订后对合同的分析和交底往往不够重视,合同的签订与合同的执行脱节。现场管理人员只知自己的工作职责,对合同具体内容却知之甚少,也就无法发现合同中隐藏着的各类风险。由于不清楚合同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对工程质量、进度、现场文明施工及材料的浪费现象上就没有依据去管理。没有交底,内部成员也由于权利义务的界限不清引起内部职责争议的发生,降低合同管理效益。
1.5 结算管理漏洞百出
劳务结算是履行合同义务、责任的具体体现,直接关系着项目的经济效益能否实现。施工企业劳务结算普遍存在着依据不充分,签字不完整,劳务合同覆盖面与实际施工需要不符的现象。此外合同中的价格条款中没有单价分析表,当施工工艺发生变化时,结算没有计算规则,现场管理人员没有经过审批随意与劳务方协商定价,往往造成最终结算价远远高于市场价。施工企业推行的“计划用工、日清月结”制度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执行,项目当前的盈亏情况不能得到真实反映,找不准原因,项目成本管理容易陷入混乱。而后期补充的结算资料劳务与项目在量上会有偏差,争议、纠纷增加,甚至引发,给施工企业带来极坏的负面影响。
2有效提高施工企业劳务合同管理的对策分析
2.1 完善合同管理体系、强化合同意识。
完善企业合同管理体系不仅是施工企业应对复杂的工程管理的需要,更是企业自身长远发展的需要。完善合同管理具体方法一是要完善合同范本。必须细致周密的订立严谨的合同条款,合同的内容和权责应该明确。二要建立一个全员管理合同的机构。劳务合同具有它自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需要多个部门的相互配合,生产、物资、合约、劳务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纰漏,都会给项目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实行全员管理可以对劳务合同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施行统一管理,在反馈合同管理中的问题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有利于提高合同管理的规范性。三要结合企业自身发展状况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并建立相应的监督和控制机制,保证合同管理制度的有效贯彻。由于合同条款繁多、条款之间联系复杂,语言难以理解,因此施工企业还应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组织这些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全面提升企业合同管理人员的思想水平和专业素质。
2.2 严格实行劳务招议标、合同风险最低化
严格执行劳务队伍招议标制度和工作流程。企业进行劳务分包前,先对劳务调查研究、看有无管理、质量、安全等问题,项目过程评价是否合格。制定劳务分包管理和履约保证金制度,最终达到预审条件的队伍才能进入招议标程序进入项目施工。
及时掌握劳务行情,实现劳务信息共享。通过公司内部的信息平台各项目间的劳务合同价格及过程考核信息、给项目劳务选用提供依据,以降低劳务分包成本。同时企业应适时在优势项目培育自有施工队伍,避免受制于人而束手无策,从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篇7
[关键词]统合管理;优势;目标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6)08―0057-04
一、现代化管理需要统合管理
在知识经济时代,国际互联网的发展,信息、卫星通讯等新技术的创新,改变了传统的时间和空间概念。企业所处的商业环境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全球网络已将供应链上的所有企业联系在一起,市场已不再仅仅是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一个企业供应链同其他企业供应链的整体竞争。与工业经济时代相比,企业从生产方式、分配方式、交换方式到消费方式整个环节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工业经济时代分解、细分这种把整体隔裂开来的由合到分的思维定式,对于工业经济时代是适用的,但对信息社会带来很大的困惑。企业应调整自己适应新的经济环境,企业管理不能再局限于本企业、本地区,而要加强对世界经济形势变动的分析,减少金融风险、理财风险等,优化资源,使之达到最佳配置。因此企业要想生存就要对企业管理模式、管理方法进行再造,其中包括观念再造、模式再造、方法再造,而统合管理则是较明智的选择。
统合管理是建立在网络化、信息化基础上的由分到合、统筹整合的现代化管理方式,它形成于知识经济社会,是应现代化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而产生的。
(一)经济全球化要求统合管理
经济全球化,一方面使各国、各地区的经济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成统一整体,即形成“全球统一市场”;另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规范经济行为的全球规则,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经济运行的全球机制。在这个过程中,市场经济一统天下,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国际金融市场成为一种超国界的经济力量;贸易自由化范围进一步扩大;跨国公司迅速扩张;国家经济制度的一体化、规范化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世界经济的发展态势对企业的理财环境、理财目标、理财内容都会发生重大影响。统合管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和信息集成方法,将财务与业务、与整个供应链统合起来,实现企业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高度统一,以及财务的适时管理,以适应柔性生产、组织扁平化和产品个性化及经济全球化的要求。企业应在新形式下放眼世界市场,改变旧的、低效的管理方式,实行统合管理,提高理财效率。
(二)电子商务的发展要求统合管理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实现网络财务的平台。网络财务的最显著的特点是适时报告,企业通过网络这个平台进行在线管理,从而使企业资源配置达到最优化,最大限度地节约和使用资源,同时也实现了财务与业务的协同。网络财务对中国传统的财务会计信息系统产生了强烈的冲击,无论是信息内容还是传播方式,都需要进行重大变革。为了适应这些变革,我们有必要改革过去的管理模式,以适应新的管理环境。
(三)金融市场的发展要求统合管理
21世纪,金融市场呈现出一体化、国际化、网络化特征。金融工具不断创新,如:平行贷款、背对背贷款、货币互换、利用远期利率协议、综合远期外汇协议、期权、期货等。随着离岸金融市场、金融期货、期权市场的发展,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呈现“无边界的扩张”。加入WTO之后,中国将逐步放松外资金融机构准入的范围和区域限制,越来越多的外资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必将使中国金融市场发生全面而深远的变化,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从而对企业筹资、投资产生重大影响。中国企业将如何应对新的金融市场?尤其对一些国有企业来说,筹资更加艰难,同时筹资的成本与风险将会增大,另外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又将使报酬率趋于平均化。企业进行筹资、投资的这些新变化,要求我们进一步提高企业筹资、投资决策的及时性、合理性和科学性,采取全新的理财方式。
(四)科技创新要求统合管理
财务管理作为一项价值管理工作,其注意力总是停留在价值层面上,而忽略了生产和流通循环,统合管理则把生产和流通领域统合起来,将科技创新成果引入生产领域,形成可行的投资项目,最后把经过详细论证的可行性投资项目提供给投资者,以其高额回报为条件筹集资金。统合管理改变了企业管理的着眼点或起点,不断发现外界的科技创新,进行初步筛选并形成企业的技术引进或者企业自主组织科技创新活动,把构成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和对其成果的利用变成管理的新重心。这一重心转移的目的、意义并不在于其为管理工作增加了什么新内容,其意义在于强调了各项内容应当围绕什么来进行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成为解决财务主体利益最大化需要和其资源有限之间矛盾的最新的和最有力的手段,从而使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及其对经营过程的作用力得到提高。
(五)企业组织形式要求统合管理
企业是典型的远离平衡状态的开放系统,是以实现自身目标从市场汲取资源,从社会获得信息自主经营的自组织。根据自组织原理,企业只能借助外部条件和影响,通过内部序参量将各子系统统合起来,放大有利涨落,消除不利涨落,从而由混沌无序走向稳定有序,实现企业相变、突变、质变。在企业,谁是序参量,由谁去统合?自然是管理当局,最高管理层为实现企业目标都在理财,根据分层理财理论,在出资者、经营者、管理者、执行者之间有着不同的分工和要求。在众多职能管理部门中,谁是主要序参量?谁最有协同性?当然是财务管理部门,而财务管理部门在新形势下必须使用统合管理模式,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
二、统合管理的优势
(一)统合管理以资源优化配置为宗旨,提升资源的有效性
在工业经济时代,大量消耗自然资源、能源,经济增长以环境破坏为代价,以至出现了增长极限问题。众所周知,资源具有量、质、时间和空间等多种属性,因而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单一的资源是难以创造发挥其潜力的,企业的收益必然是不同种类的资源相互组合、相互“激发”的结果。企业资源配置研究的焦点应是配置的有效性和资源消耗的节约。就企业来说,最高目标是追求消耗降低和收益增长,而消耗的降低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收益的诸多因素中企业最具控制力的因素。在众多的管理职能中,财务管理处于领导地位,具有统合作用,它能把企业最高管理层的目标转化为企业预算,统合左右,整合要素,引导企业为实现自身目标协调一致地共同努力。统合管理理念的引入,有助于探求资源配置的有效性,通过对资源进行比较,产生比较优势,并对资源进行归类整合,合理配
置,实现优势互补,产生最佳资源效力。
(二)统合管理以财务工程为核心,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
工程技术的突出特征是观察事物,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数量化、精细化和具体化。财务是指企业为了达到既定目标所进行的资金的筹集、运用和分配活动。当今的理财环境是风险与收益并存、竞争与协作同在、压力与机遇对等,兴衰成败决定于拍板定夺的一念之间。随着企业目标越来越明确,全员理财意识越来越强烈,以及独立的财务利润的出现,面对商业行为的国际化,科技化趋势,企业必须有效的评估风险。过去单纯的依靠财务管理的老模式,不能有效的抵御风险。财务工程把财务管理与工程技术有机地统合起来,目的在于运用工程技术的思路、手段和方法指导企业更有效地利用各种投资工具,建立良好的财务状况,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改善环境,重塑企业形象,指导经营,理好财务,促使企业发生质变。
(三)统合管理以价值工程为支柱,降低产品成本
价值工程的核心是功能分析,其目的是在保证产品或作业必须具备的必要功能条件下,降低产品成本。低成本战略是任何企业竞争取胜的基本战略。众所周知,产品成本的高低,70%决定于设计开发阶段,只有30%决定于生产经营阶段。开发设计解决的是产品成本先天性问题,如果设计失误,成本先天性居高不下,后天的经营很难把成本降下来。价值工程就是以最低的寿命周期费用,可靠地实现必要功能,着重于产品和服务的功能成本分析的有组织的活动。价值工程所说的成本是指产品寿命周期成本,而不是一般意义的产品生产成本。产品寿命周期成本包括生产成本和使用成本两大方面。即价值工程把降低成本的范围扩展到了整个供、产、销过程,使之统合为一个完整的价值链。通过价值工程实现成本与功能的最优配置,从而从源头降低成本。
(四)统合管理以金融工程为起点,化解财务危机
融资是企业运行的起点,融资成本是企业理财的主要费用,融资有可能造成财务危机,进而危及企业生存和发展。而解决融资问题,化解财务危机的主要途径是金融工程。金融工程把工程思维与融资问题统合起来,设计、开发金融产品及其衍生产品,并运用于金融风险管理和投资策略研究,创造性解决金融问题。金融工程的精髓在于运用多学科知识在工程技术下的金融创新与创造。正如约翰・芬尼迪所言:金融工程包括创新型金融工具与金融手段的设计、开发和实现,以及对金融问题给予的创造性解决。在西方,金融与财务是一个词,都是Finance。在中国,把银行以及银行以外的金融系统的融通资金称作金融,把企业内部的融通资金称作财务。笔者认为宏观上的金融与微观上的财务有着太多的有机联系和共通之处。尽管家庭理财已显露头角,但是金融业务服务的主要对象不管现在还是将来仍然是企业,因此企业理财只有适应金融发展,掌握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才能方便融资、锁定风险,降低费用,创造独立的财务利润,提高经济货币化的程度。
(五)统合管理以信息理财为手段,实现财务动态管理
在工业经济时代,企业一般采取标准化生产技术进行大规模生产,内部采用“金字塔”式的等级管理结构。在信息不完备、信息技术落后的情况下,这种管理结构通过严格的等级体系、明确的责权统一和完整的规章制度,保证了用人工方法进行信息采集、加工和传递的效率,但它人为地割断了物质流和信息流内部及其相互联系,妨碍了信息的传递与交流,造成部门间的摩擦和冲突,阻碍企业整体优势的发挥,也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人的创造性。
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的管理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企业格局因互联网而面临着重新洗牌。这些变化既影响企业提供信息的能力,也影响用户对企业信息的需求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不具备网上运营能力的企业,就很难在未来市场竞争中占有优势;而不能适应电子商务活动环境的会计信息,同样难以为企业的管理决策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企业应采用“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及网络化的信息结构,这种组织形式通过水平的、对等的信息传递来协调企业内部和外部的管理活动,并使管理部门对来自外界的各类信息速度作出反应。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分工界限日益模糊,财务管理与业务管理出现融合趋势。现代网络技术和信息集成方法,将财务与业务、与供应链统合起来,缩短生产前置时间,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提高企业整体柔性,使企业具有低能耗、低物耗、高效益、高应变能力,实现企业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高度统一。信息理财在财务管理中日趋重要,通过远程处理、在线管理实行对财务的动态管理,真正实现财务的事前计划、事中控制和事后反馈。
三、统合管理的目标
任何事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需要一个过程,实现从传统管理模式到现代管理模式的演变要经历两个步骤:第一步是理论层面的开启。理论是实践的先导,作为一种最新管理模式要想转化为管理行为,首先要在理论层面展开酝酿、讨论、整合,从而统一认识以影响并渗透到企业层面。第二步是企业层面的推进。统合管理真正的落脚点在于企业的认可和推进。选择目标企业,把统合管理置于企业实际业务中,以此验证、修改并完善统合管理,其具体目标有三个。
1.实现企业内部管理上的统合。即解决管理中岗位重叠、职务分散、人浮于事、浪费惊人的问题。消除再生产过程以及管理过程各环节、各要素之间的不和谐现象,加强相互间的配合,以达到总目标的要求,实现同步发展。
2.实现企业内部财务与业务的统合。它是实施统合管理的重要步骤和实施的关键点。通过它可以整合企业现有的经营状况及工作方式,使技术与经济联系到一起,科学地组织管理活动,正确地处理各种关系,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篇8
【关键词】医院;合同工;人力资源
一、合同工与医院发展
医疗卫生单位改革一直没有涉及到合同工的改革问题,但这样一个群体是确实存在的。所谓的合同工,是指单位的编外雇佣人员,他们跟单位有一份劳动合同,游离于体制外,但是又长期在医院从事与编制内人员同样的工作,不同的是薪资待遇。他们没有任何社会保险,没纳入工会保障体系,并且一般工资都低于省要求的最低工资标准。他们每天一样忙碌地工作在白己岗位上,所分配的工作量比较大。他们与正式工作人员一样,坚持在白己岗位上,为单位正常运转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合同产生的原因是多样的,一般有以下几点:一是医院某些岗位缺人,又批不下编制;二是编制内人员被借调,只好外聘合同工,被聘的工作人员因种种原因不能考取编制。本质上讲,医院合同工的存在,是人事管理制度发展中的一种畸形现象,今后的人事管理制度改革过程中,合同工这一部分的缺失,也必然会影响到改革的整体效果。
二、医院合同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1.劳动合同不规范,存在侵犯劳动者权益现象
一是签约率低。日前,医院与合同工在主体地位、人格独立方面具有不平等地位,医院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优势地位决定劳动者的弱势地位。虽然劳动合同明确法律关系主体相互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是劳动者进行白我保护的依据,然而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现实中,劳动合同签约率低,导致对劳动者合法权益保护极为不利。二是存在短期现象。医院具有用工的自,由于种种原因,有些医院存在用工短期化现象。劳动合同的短期化造成劳动者归属感不强,导致整个社会的资源浪费,严重影响了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稳定,是严重侵犯劳动者权益的行为。
2.薪酬机制发展滞后
一是医院合同工薪酬不具有外部竞争性。很多合同工将自己的薪酬水平与外部同行业、同地区、类似岗位的人员相比较,发现薪酬水平低于外部市场的平均水平,员工具有一部分不满情绪。二是薪酬的内部不公平。很多时候,合同制员工不仅关心自己所获得的薪酬,还关心与他人薪酬的比较,他们会将自己的投入和所得与他人进行比较,由此来判断薪酬是否公平合理,有些员工感觉到自己被不公平对待,辞职的倾向就会表现比较明显。三是福利计划缺乏灵活性。作为薪酬体系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医院现行的传统僵硬的福利制度缺乏相应的灵活性,员工没有选择的余地,这种福利结构不能适合所有员工,导致部分合同制员工不满意度增加。四是薪酬水平低于预期。员工对薪酬的期望值一般根据白己的工作能力、受教育程度、工作业绩为标准进行衡量的。如果医院薪酬水平低于员工白己的期望值,员工流失的可能性就会很大。
有效地激励机制是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使用得当会激发员工高涨的工作热情,有利于医院取得好的工作成效。但是很多医院却存在着激励制度不健全的问题,这也是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滞后主要原因。
3.合同工多样化发展机会欠缺
在企业医院中,如果员工的工作业绩和能力得不到管理者的肯定,员工的积极性会受到伤害,甚至会放弃多年工作的环境而离职,而员工的工作业绩和能力得到肯定的最主要体现往往是职务的提升。但是,这对医院来讲,是不可能的,别管工作好坏,都无法改变他们合同制的身份,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三、医院合同工管理对策
1.规范劳动合同,避免侵权发生
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劳动合同的制定与签订要具有合法性与前瞻性的特点,并以此为基点,督促员工的进步与发展,前瞻性的劳动合同的制定与签订能够有效的帮助企业进行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因此,要在在合同当中明确法律关系主体相互之间的权利和义务,避免用工短期化现象严重,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医院应建立良好的信任机制,应建立公正、公平、公开的管理制度,保持政策的相对稳定性和连续性等,对所有职工一视同仁。企业领导者要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并在领导与员工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营造建立信任的组织氛围。
2.制定有效的薪酬系统
任何医院,薪酬都是一个有效的激励手段,薪酬不仅是职工获取物质及休闲需要的于段,还能满足人们自我肯定的需要。因此,制定有效的薪酬系统,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企业招聘时的吸引力。医院在进行薪酬体系设计之前要采取多种方式、途径摸清市场薪酬行情,对各岗位进行准确的综合评价,在进行薪酬体系设计时应尽量考虑员工的投入与产出的比例,以实现公平。
3.制定科学的绩效管理体系
科学的制定合理的绩效管理体系,对激发职工创造力、增加医院的凝聚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绩效管理是连接职工工作和组织激励的重要纽带,一方面对职公分上一阶段的成绩和问题予以评估和总结,另一方面又根据评估的结果,对职工进行相应的奖惩,进而对他们下一阶段的工作施加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赵永涛公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初探[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 (15)
篇9
为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全市节能降耗工作,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号文件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意见》,结合我市实际,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节约资源基本国策,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强政策扶持和引导,大力组织实施合同能源管理推进工程,加快节能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应用,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节能降耗,实现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发展目标
到2012年,组织实施一批合同能源管理示范项目,壮大一批综合性节能服务机构,发展一批重点行业领域节能服务公司,培育一批专业化节能服务中介机构,初步建立市场化的节能服务体系。到2015年,节能服务队伍进一步壮大,核心竞争力和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宽,节能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完善,全市节能新技术、新能源及节能环保产业得到快速发展。
三、大力培育节能服务机构
(一)加强分类指导。深入分析全市节能服务产业现状,采取有针对性措施,扎实推进节能服务机构发展。鼓励资金密集型企业、节能产品生产企业、节能技术先进的大型重点用能单位,依托自身优势,组建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推行合同能源管理。鼓励服务机构积极开展专业化节能服务工作,着力培养有特色、高水平的节能咨询、设计、评估、信息、检测、诊断、培训等节能专业服务机构。
(二)强化科技支撑。加大节能科技研发投入力度,鼓励节能服务机构自主研发或联合攻关,掌握先进的节能技术,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节能产品,为开展节能服务提供技术保障。
(三)加强监督管理。认真开展节能服务公司申报备案工作,对符合支持条件的节能服务公司实行审核备案、动态管理;积极向国家有关部门推荐节能服务机构,争取我市更多的节能服务机构列入国家合同能源管理备案。建立健全节能服务标准,严格质量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健康发展。
四、加快实施合同能源管理示范项目
“十二五”期间,重点在工业、建筑、交通、商贸、农业和公共机构等六大领域推广应用可再生能源装备、生物质能发电机组、地源热泵、太阳能光热利用、能源系统优化等节能低碳技术,淘汰落后高耗能设备,加快推广高效节能机电产品,高效照明产品等。优先鼓励和支持本市节能服务公司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组织实施一批合同能源管理示范项目。力争每年创建20个合同能源管理示范项目,到2015年底,培育和建设100个左右合同能源管理示范项目。
五、积极培育节能服务市场
(一)加强能源审计和监察。严格落实节能标准,加强对用能单位执行能耗标准的审计监察,督促不符合标准要求的用能单位加快节能技术改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二)发挥机关的示范带动作用。全市各级各类机关以及使用财政性资金的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科研等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要积极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实施节能改造,市级机关要率先通过合同能源管理方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发挥模范表率作用。
(三)推进重点用能单位节能改造。鼓励利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淘汰落后高耗能设备,加快推广高效节能机电产品、高效照明产品等。鼓励用能单位以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实施“十大节能工程”。
六、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一)落实国家扶持政策。各级节能主管部门要积极引导企业选择节能潜力大、预期节能效果好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按程序逐级向国家推荐,争取上级资金扶持。市财政每年从市节能专项资金中列支部分资金专门支持节能服务公司实施节能技术改造。同时,各县(市、区)要按照有关政策要求,拿出相关专项资金给予相应支持。加强项目跟踪监管,定期调度检查项目情况,确保资金使用效益。
(二)支持节能诊断服务。围绕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积极支持第三方机构开展节能服务信息、节能诊断、节能量审核、节能专家库管理等中介服务。
(三)落实财政供养单位节能改造会计政策。各级政府机构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实施节能改造,按照合同支付给节能服务公司的支出视同能源费用进行列支。
七、积极落实税收优惠政策
(一)落实税收减免政策。对符合条件的节能服务公司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取得的营业税应税收入,暂免征收营业税;节能服务公司实施符合条件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将项目中的增值税应税货物转让给用能企业,暂免征收增值税。对符合条件的节能服务公司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符合企业所得税法有关规定的,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四年至第六年按25%的法定税率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二)账务应税处理政策。用能企业按照能源管理合同实际支付给节能服务公司的合理支出,均可以在计算当期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不再区分服务费用和资产价款进行税务处理。能源管理合同期满后,节能服务公司转让给用能企业的因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形成的资产,按折旧或摊销期满的资产进行税务处理。节能服务公司与用能企业办理有关资产的权属转移时,用能企业已支付的资产价款也不再另行计入节能服务公司的收入。鼓励税务机构开展节能服务产业税收优惠政策研究,规范节能服务产业税收减免程序,协助企业做好应税处理账目,依法落实税收优惠政策。
八、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一)搭建银企对接平台,拓宽融资渠道。定期向金融机构推介资信优良节能服务机构和预期节能效果显著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向节能服务机构推介相关贷款品种。鼓励风险投资基金、私募股权基金等进入处于初创阶段的科技型中小节能服务机构。引导民间资本、大企业资金投向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积极利用世行、亚行等国际金融机构的优惠贷款和赠款,加大对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支持,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
(二)创新信贷服务方式,完善信用担保体系。鼓励商业银行根据节能服务产业的融资需求特点,创新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简化申请和审批手续,为节能服务机构提供项目融资、保理等金融服务。节能服务机构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投入的固定资产可按有关规定向银行申请抵押贷款。通过应收账款抵押等方式,拓展可抵押品范围,畅通节能服务机构融资渠道。鼓励引导市内政策性担保机构加大对节能服务机构贷款的担保支持,创新运用未来收益权质押、互保联保等反担保措施,积极为节能服务机构提供信用担保。
九、加强组织领导
(一)明确职责分工。要加强对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发展节能服务产业的组织领导。市经信委牵头负责全市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发展节能服务产业工作,统筹安排合同能源管理、节能诊断等扶持资金,加强监督管理;推进市级机关用能设备开展合同能源管理方式的节能技术改造。市财政局、国税局、地税局负责落实国家节能服务产业财税优惠政策,研究提出具体实施细则。市金融办、人行市中心支行、银监会监管分局负责组织协调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节能服务机构信贷融资支持力度,搭建银企对接平台,创新信贷服务方式,拓宽融资渠道。市住建委负责推进公共机构建筑及其他大型公共建筑的能源审计和节能诊断工作。各县(市、区)要根据当地实际,加强对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明确责任部门,制定配套措施,狠抓工作落实,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加快发展。
(二)强化监督考核。加强对合同能源管理、节能诊断服务项目的监督管理,充分发挥节能监察和财政评审机构作用,做好项目节能量、财务核查工作,确保项目取得实际节能效果和财政资金规范使用。把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发展节能服务产业情况纳入节能降耗督查和年度节能目标责任考核范围,加大督促检查力度,确保政策落实到位。
篇10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医师执业管理,提高医师素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及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医师定期考核是指受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机构或组织按照医师执业标准对医师的业务水平、工作成绩和职业道德进行的考核。
第三条依法取得医师资格,经注册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执业的医师,其定期考核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定期考核应当坚持客观、科学、公平、公正、公开原则。
第五条医师定期考核分为执业医师考核和执业助理医师考核。考核类别分为临床、中医(包括中医、民族医、中西医结合)、口腔和公共卫生。
医师定期考核每两年为一个周期。
第六条卫生部主管全国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主管其负责注册的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工作。
第二章考核机构
第七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可以委托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或者医疗卫生行业、学术组织(以下统称考核机构)承担医师定期考核工作:
(一)设有100张以上床位的医疗机构;
(二)医师人数在50人以上的预防、保健机构;
(三)具有健全组织机构的医疗卫生行业、学术组织。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公布受委托的考核机构名单,并逐级上报至卫生部备案。
第八条考核机构负责医师定期考核的组织、实施和考核结果评定,并向委托其承担考核任务的卫生行政部门报告考核工作情况及医师考核结果。
第九条考核机构应当成立专门的考核委员会,负责拟定医师考核工作制度,对医师定期考核工作进行检查、指导,保证考核工作规范进行。考核委员会应当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医学专业技术人员和有关医疗卫生管理人员组成。
第十条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对委托的考核机构的医师定期考核工作进行监督,并可以对考核机构的考核结果进行抽查核实。
第三章考核方式及管理
第十一条医师定期考核包括业务水平测评、工作成绩和职业道德评定。
业务水平测评由考核机构负责;工作成绩、职业道德评定由医师所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负责,考核机构复核。
第十二条考核机构应当于定期考核日前60日通知需要接受定期考核的医师。
考核机构可以委托医疗、预防、保健机构通知本机构的医师。
第十三条各级各类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应当按要求对执业注册地点在本机构的医师进行工作成绩、职业道德评定,在《医师定期考核表》上签署评定意见,并于业务水平测评日前30日将评定意见报考核机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对本机构医师进行工作成绩、职业道德评定应当与医师年度考核情况相衔接。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应当按规定建立健全医德考评制度,作为对本机构医师进行职业道德评定的依据。
第十四条考核机构应当先对报送的评定意见进行复核,然后根据本办法的规定对参加定期考核的医师进行业务水平测评,并在《医师定期考核表》上签署意见。业务水平测评可以采用以下一种或几种形式:
(一)个人述职;
(二)有关法律、法规、专业知识的考核或考试以及技术操作的考核或考试;
(三)对其本人书写的医学文书的检查;
(四)患者评价和同行评议;
(五)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形式。
第十五条考核机构综合医疗、预防、保健机构的评定意见及业务水平测评结果对医师做出考核结论,在《医师定期考核表》上签署意见,并于定期考核工作结束后30日内将医师考核结果报委托其考核的卫生行政部门备案,同时书面通知被考核医师及其所在机构。
第十六条医师认为考核机构的考核人员与其有利害关系,可能影响考核客观公正的,可以在考核前向考核机构申请回避。理由正当的,考核机构应当予以同意。
考核机构的考核人员与接受考核的医师有利害关系的,应当主动回避。
第十七条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向考核机构提供参加考核医师考核周期内的行政处罚情况。
第十八条在考核周期内,拟变更执业地点的或者有执业医师法第三十七条所列情形之一但未被吊销执业证书的医师,应当提前进行考核。
需提前进行考核的医师,由其执业注册所在机构向考核机构报告。
第四章执业记录与考核程序
第十九条国家实行医师行为记录制度。医师行为记录分为良好行为记录和不良行为记录。
良好行为记录应当包括医师在执业过程中受到的奖励、表彰、完成政府指令性任务、取得的技术成果等;不良行为记录应当包括因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规和诊疗规范常规受到的行政处罚、处分,以及发生的医疗事故等。
医师行为记录作为医师考核的依据之一。
第二十条医师定期考核程序分为一般程序与简宜程序。一般程序为按照本办法第三章规定进行的考核。简宜程序为本人书写述职报告,执业注册所在机构签署意见,报考核机构审核。
第二十一条符合下列条件的医师定期考核执行简宜程序:
(一)具有5年以上执业经历,考核周期内有良好行为记录的;
(二)具有12年以上执业经历,在考核周期内无不良行为记录的;
(三)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其他医师定期考核按照一般程序进行。
第五章考核结果
第二十二条考核结果分为合格和不合格。工作成绩、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中任何一项不能通过评定或测评的,即为不合格。
第二十三条医师在考核周期内按规定通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或通过晋升上一级专业技术职务考试,可视为业务水平测评合格,考核时仅考核工作成绩和职业道德。
第二十四条被考核医师对考核结果有异议的,可以在收到考核结果之日起30日内,向考核机构提出复核申请。考核机构应当在接到复核申请之日起30日内对医师考核结果进行复核,并将复核意见书面通知医师本人。
第二十五条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将考核结果记入《医师执业证书》的“执业记录”栏,并录入医师执业注册信息库。
第二十六条对考核不合格的医师,卫生行政部门可以责令其暂停执业活动3个月至6个月,并接受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暂停执业活动期满,由考核机构再次进行考核。对考核合格者,允许其继续执业,但该医师在本考核周期内不得评优和晋升;对考核不合格的,由卫生行政部门注销注册,收回医师执业证书。
第二十七条医师在考核周期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考核机构应当认定为考核不合格:
(一)在发生的医疗事故中负有完全或主要责任的;
(二)未经所在机构或者卫生行政部门批准,擅自在注册地点以外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进行执业活动的;
(三)跨执业类别进行执业活动的;
(四)代他人参加医师资格考试的;
(五)在医疗卫生服务活动中索要患者及其亲友财物或者牟取其他不正当利益的;
(六)索要或者收受医疗器械、药品、试剂等生产、销售企业或其工作人员给予的回扣、提成或者谋取其他不正当利益的;
(七)通过介绍病人到其他单位检查、治疗或者购买药品、医疗器械等收取回扣或者提成的;
(八)出具虚假医学证明文件,参与虚假医疗广告宣传和药品医疗器械促销的;
(九)未按照规定执行医院感染控制任务,未有效实施消毒或者无害化处置,造成疾病传播、流行的;
(十)故意泄漏传染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的;
(十一)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医师未依法履行传染病监测、报告、调查、处理职责,造成严重后果的;
(十二)考核周期内,有一次以上医德考评结果为医德较差的;
(十三)无正当理由不参加考核,或者扰乱考核秩序的;
(十四)违反《执业医师法》有关规定,被行政处罚的。
第六章监督管理
第二十八条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不按照本办法对执业注册地点在本机构的医师进行工作成绩、职业道德评定或者弄虚作假,以及不配合医师定期考核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责令改正,经责令仍不改正的,对该机构及其主要责任人和有关责任人予以通报批评。
第二十九条考核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取消其两个考核周期以上的考核机构资格。
(一)不履行考核职责或者未按规定履行职责的;
(二)在考核工作中有弄虚作假、行为的;
(三)在考核过程中显失公平的;
(四)考核人员索要或者收受被考核医师及其所在机构财物的;
(五)拒绝接受卫生行政部门监督或者抽查核实的;
(六)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三十条考核机构工作人员违反有关规定,弄虚作假、、、,按《执业医师法》第四十二条处理。
第三十一条医师以贿赂或欺骗手段取得考核结果的,应当取消其考核结果,并判定为该考核周期考核不合格。
第七章附则
第三十二条中医、民族医、中西医结合医疗机构中医师的考核工作由核准该医疗机构执业的卫生或中医药行政部门委托符合条件的考核机构按照本办法组织实施。
第三十三条本办法所称业务水平包括医师掌握医疗卫生管理相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应用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学习和掌握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的能力。本办法所称工作成绩包括医师执业过程中,遵守有关规定和要求,一定阶段完成工作的数量、质量和政府指令性工作的情况。本办法所称职业道德包括医师执业中坚持救死扶伤,以病人为中心,以及医德医风、医患关系、团结协作、依法执业状况等。
第三十四条对从事母婴保健工作医师的考核还应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及其实施办法规定的考核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