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合同管理范文

时间:2023-04-19 08:29: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企业的合同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企业的合同管理

篇1

关键词 合同管理 问题 原因 解决对策

市场经济就是合同经济。一个制药企业的经营成功离不开合同管理。合同管理是全过程的,由洽谈、签订,到合同履行终止。本文围绕制药合同管理实践中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探讨如何加强制药企业的合同管理,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一、制药企业合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合同签订阶段的主要问题

1.合同主体不适格。合同法规定,适格的主体应当是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合同当事人。合同当事人没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药品生产或经营许可证合同自始无效。例如在安徽太和县的医药市场就存在大量无证经营户。

2.合同当事人营业执照注册资本与合同标的金额不相称。有一家医药流通企业与某制药企业签订了60万元的购销合同,但流通企业注册资本只有50万元,并且合同约定是货到付款,发货存在资金回收风险。

3.质量条款文字不严谨。合同质量条款只写“国标”。医药原料硫酸二甲酯95%含量和98%含量都是“国标”标准,但价格相差很大。

4.合同诉讼管辖地。当今的法治环境和诉讼成本使合同约定由供货方所在地法院管辖。

5.涉外知识产权合同还是请专业中介机构提供服务。2008年印度一家制药企业在美国申请与我企业有利益冲突的专利,我方经过权衡聘请了美国一家有专利特长的律师事务所,一纸异议轻而易举地使美国专利受理机构驳回了印度公司申请,花费比国内费还低。

(二)合同履约阶段的主要问题

1.合同实际履行的变更与合同管理。在中药材和化工原料采购过程中,送货数量往往以过磅为准,与合同数量不一致。送货数量少于或多于合同约定数量,必须重新确认。

2.医药商业流通企业习惯在合同上后盖合同专用章,有时再加盖一枚蓝章重新约定“代销”,“滞销退货”,“销完后结帐”,“ 诉讼管辖地在收货方”等等内容。该合同应拒绝。

3.应当追究的注意诉讼时效。医药行业是买方市场,半年没有回款的,要及时对帐,被拖货款一年时间没有回款的,必须发法务催款函,情况严重的在两年的诉讼时效内诉诸法律。特别注意铁路和物流企业特殊的诉讼时效,我公司发石家庄商家2万元药品,因假日商家休息,提货单被退回铁路,公司业务员没有及时跟踪,药品丢失。6个月后铁路和保险公司都免了责。

二、制药企业合同管理中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对合同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

制药企业以生产和营销为重,法务只是补充辅助部门。

(二)企业管理没有围绕合同管理这个核心而开展

很多制药企业还没有办公自动化,没有通过流程审批化解合同管理风险,一些小企业甚至没有专职法务人员。没有把合同的权利义务按职能分工分解到各部门,由各部门去履行属于自己职能范围的权利义务。

(三)制药企业部分管理人员法律素养不高

比如,有家破产企业拿超过诉讼时效的债权来主张债权,某制药企业有的管理人员居然确认了,使企业蒙受重大损失。

三、解决制药企业合同管理中存在问题的主要对策

(一)提高企业法务人员素质

1.选好人员,树立好做好工作的信心。通过公开考评和竞争招聘方式选拔人员,把优秀人才放在这个岗位上。企业法务人员地位是由作用决定的,企业法务人员不但要防范好法律风险,还要主动帮企业去监管供销价格。

2.组织企业法务人员在职学习,进行短期培训,培养复合型人才,使他们既有法律技能又有技术或管理技能。某地发生一起医疗纠纷,起因是某医院因输液配伍沉淀被消费者索赔,医院为转嫁损失,发现该配伍制剂中有一种液体药物澄明度不合格,于是消费者要求该制药企业赔偿,制药企业非常重视,聘请了两名律师应诉,由于律师在药学知识方面缺陷,法庭上律师未能阐明药物澄明度与输液配伍沉淀没有因果关系并没有要求原告出示配伍沉淀输液瓶这一关键证据而败诉。

(二)建立和健全企业的合同管理体系

主要是建立和健全企业合同管理的组织和制度网络。

组织网络,是指企业要由上而下地建立和健全合同的管理机构(包括专职机构和兼职机构),使企业合同管理覆盖企业的每个层次,延伸到各个角落。企业应当设合同管理部门,配专职法务人员。

制度网络,一是指企业要就合同管理全过程的每个环节,建立和健全具体的可操作的制度,使合同管理有章可循。这些环节包括:合同的洽谈、草拟、评审、签订、履约跟踪、变更、中止、解除、终止等。二是指企业各部门都应有自己的合同管理责任。

建立和健全制药企业的合同管理制度。

(三)齐抓共管提高企业合同管理水平

篇2

【关键词】合同管理;经营管理;履约

0引言

合同管理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关键内容,对于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成本优化控制、利润收益的提高以及经营风险的控制具有重要的作用。全面的合同管理不仅仅是简单的合同双方的要约、承诺以及签约过程,而是与企业的法律部门、生产经营部门以及质量管理等职能部门密切相关的综合管理。因此,企业在日常经营管理工作中,必须充分重视对合同的管理,通过建立完善的企业合同管理体系,防范合同风险的发生,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确保企业战略发展规划的实现。

1新时期强化合同管理对企业生产发展的意义研究

(1)强化合同管理是规范市场经济有序运行的基本保障。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所有的经济活动都是以经济利益作为活动目标而建立的商品经济关系,这种基本关系的确立以及维系,主要是通过经济活动的双方通过签订具有法律效力,能够约束具体经济活动的合同来执行。因此,合同管理是在市场经济活动中联系经济活动参与各方的枢纽,也是规范约束市场经济活动的重要保障,是实现市场经济规范有序运行的基本要求。

(2)合同管理是维护企业自身权益的基础。合同的实质就是经济活动参与方作为独立的民事行为主体实现商品交换的形式,合同是经济活动参与方达成一致协议的法律约束文件。所以,合同管理也是维护企业自身在经济交易活动中合法权益的基本保障,完善的合同管理有利于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避免经济交易纠纷的发生。

(3)合同管理是确保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市场经济发展全球化趋势明显,完善合同管理制度也是遵循市场规则与顺应国际市场交易需求的基础。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企业若寻求长远发展,必须实现自身经营管理的规范化。因此,必须通过强化合同管理,确保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有序正常开展。

2新时期企业合同管理问题分析

(1)合同签订前期缺乏相应的调查分析与决策论证。部分企业在签订生产经营合同之前,未能经过充分的市场调查论证,对自身的生产经营能力评估不足,导致合同签订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履约困难,出现合同纠纷。

(2)合同签订流程不规范。合同签订过程中法制观念淡薄、合同主体形式不当、合同文本不够规范、合同的规定不够清晰明确等现象在现阶段企业合同管理中时有发生,这不仅直接影响合同的法律约束效力,甚至有可能造成合同纠纷的发生。

3企业经营管理与合同管理优化模式研究

3.1合同签订前期的生产经营管理准备工作

(1)市场调查与市场预测。在合同签订之前,首先应该对市场行情进行充分的调查并作为签订合同的参考,只有充分明确市场情况,才能合理的决策,避免盲目生产,造成企业的经济损失。同时,在对市场充分调查后,应该综合预测近期、中期以及远期内的市场需求状况,将调查结论与预测结果作为签订经济合同的参考依据。

(2)做好宣传。无论是针对产品还是服务,企业均需要提前做好宣传工作,详细的对产品或者是服务的用途以及质量进行宣传,提高在同类产品市场中的占有率。强化宣传不仅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关键,同样也是扩大合同关系的必要手段。

3.2合同签订阶段的管理工作

(1)合同双方的洽谈。合同双方的洽谈,其实质就是参与签订合同双方的要约以及承诺过程。因此应该根据合同签订的主要涵盖内容,成立专门的合同谈判团队,明确合同中所有的技术条款要求以及商务条款要求,制定完善的谈判方案,并确认谈判结果作出完善的记录,作为合同文书制定的参考依据。

(2)对合同内容进行法律咨询,规范签订的合同文本的样式。在协商洽谈结束后,企业应该针对合同是否合法,是否有效,进行全面的法律咨询。借助法律咨询机构或者是交由熟悉法律政策要求的专业管理人员,对合同情况进行准确的判定。同时,在合同草稿经过双方的磋商修改后,建立合法、有效、规范、确定的合同文本,需要注意的是必须保证合同文本的明确清晰,避免因为合同条款的误读造成合同纠纷的发生。

3.3履约过程中的经营管理

(1)对合同进行分类登记,并做好履行合同的准备工作。在合同签订结束后,应该交由相关部门登记保管,并建立台账。同时,督促生产经营等职能部门,按照合同要求,做好材料采购、生产技术准备、资金筹措等等相应的准备工作。

(2)合同的检查以及交付管理。在合同签订后,企业相关部门应该定期组织合同管理人员按照合同要求对生产或者经营情况进行跟踪检查,确保进度以及质量标准能够满足合同的规定。出现问题时及时解决,确保能够按照合同要求履行义务。同时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标的的交付,确保合同的顺利履行。

3.4合同的变更与终止管理

企业如果需要对合同进行变更管理,首先必须确认双方合同的有效性,并在经过一致的协商洽谈后进行变更。必须保证变更内容符合法律规定,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完成变更处理。当合同中规定的法律实施出现后,合同中规定的权利义务关系即终止。合同的终止应该严格按照合同法中的规定,依法按照相应的手续办理。需要注意的是,为了避免合同纠纷的发生,在确定合同终止前,必须对合同的履约情况进行全面完善的履约评估,保护合同双方的合法权利。

结语

合同管理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关键环节,不仅仅是要约以及承诺的过程,而是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息息相关的管理科学。企业合同管理涉及到生产经营、销售服务以及技术质量等各个部门,对于企业的经营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企业若在激烈市场竞争环境下生存发展,必须强化自身的法律保护意识,重视合同管理工作,通过合同管理来规避经营风险,提高整体经营管理水平与市场竞争能力,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郑茂.对当前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合同管理的策略分析[J].中华民居,2010(9)

篇3

    【关键词】施工企业 合同管理 现状

    1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 建筑市场逐步走向规范与完善。2004年11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WTO满3周年了,这意味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3年保护过渡期结束,2004年12月11日起建筑市场全面对外开放,中资、外资企业都将享受“国民待遇”。全球经济一体化是世界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逐步对我国国民经济主要支柱的建筑业产生了重大影响,给国内建筑施工企业带来了较大的冲击, 另外,市场经济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它的法律强制性,因此在建筑领域逐渐出台了《合同法》、《招投标法》、《建筑法》等以合同为主要内容的法律。合同是联系各合同主体的纽带,任何一方违反合同,必然要受法律的制裁,从建筑市场总体情况来看,目前建筑市场竞争激烈,建筑企业利润减少,合同的风险加大。只有重视合同,重视合同管理,才能有效的降低工程风险,增加企业利润。

    2 施工企业合同管理的现状

    我国加入WTO后,施工企业与国际交往逐渐频繁,到国外承包的工程及在国内承包的国际投资项目也越来越多。严格的合同管理是这些国际工程的惯例,一般都严格使用FIDIC合同条件。

    就目前国内施工企业合同管理的现状而言,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缺乏完全法制化的社会环境。建筑和合同法律体系不够完善,部分法律条文不够严谨,有空子可钻。另外,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仍然存在。

    (2)缺乏规范化的市场环境。业主利用买方市场的优势地位,提出苛刻的合同条件,施工单位为了生存不得不接受。业主在履行合同过程中随意性太强,存在不按合同、不按规则和惯例办事的现象。

    (3)施工企业的合同法律意识和合同管理水平跟不上形势的发展。一般来说,施工企业管理层对投标、签约工作还比较重视,但合同履行过程中的监督、检查、统计、考核、奖惩还缺乏有效的措施和方法。

    (4)合同管理人才缺乏,对合同管理人才培养不够重视。我国的合同管理起步较晚,合同管理人才缺乏。另外,由于外部环境不规范的因素太多,企业内部还没有形成重合同的意识和重视合同管理人才培养的环境。

    在建筑市场上,不慎签订的一个合同就有可能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甚至面临破产的窘境,因此,施工企业必须加强合同管理,以提高企业的生存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3 加强合同管理的几点建议

    3.1 树立合同观念,加强合同意识

    企业要对管理人员加强法制教育,特别是企业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合同管理人员,不但要学习《建筑法》,更要学习《招标投标法》、《合同法》,使他们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处处以合同为依据,以合同管理为中心,只有这样,才能按合同办事,才能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在国际工程中,合同管理更是项目管理的核心,尤其对承包商来讲,可以说其合同管理直接关系到项目实施是否顺利,自身的利益能否得到保护。

    3.2 设立合同管理机构、培养合同管理人才

    一个合理的合同管理机构,以及对合同管理部门的权责及与其它职能部门之间的界面的合理界定,是合同管理成功与否的关键;合同管理人才,需要素质高、学习能力强、知识面广、责任心强,需进行在职培训,组织专题学习和讨论,学习的内容有《合同法》、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最高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建立有效交流渠道,以达到互相促进、互补不足的目的,明确合同管理人员的责权利,建立完善岗位竞争机制和奖惩机制,以机制促进人,

    3.3 建立和完善企业的合同管理体系及合同管理制度

    施工企业就合同管理全过程的每个环节建立和健全具体的可操作制度没,这些环节应包括:介绍信的开具、信息的跟踪、合同的草拟、洽谈、评审、用印、交底、责任分解、履约跟踪、变更、索赔、违约、解除、终止等。使合同管理有章可循,规范合同签订程序,减少失误。

    3.4 建立合同管理信息系统

    信息是合同管理的窗口。为了能及时掌握合同的实施情况,合同文件、变更记录、补充协议、会议纪要、各方的来往函件等文件要及时传递给合同管理人员,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合同管理应建立在信息管理的基础上,施工企业要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进行合同管理,可以建立局域网,信息网站等。

    4 总结

    合同管理是一项高智能的工作,是一个复杂的体系,是项目管理的核心。面对我国建筑领域市场化的推进以及我国建筑业国际化的趋势,没有有效的合同管理,就不能实行有效的工程项目管理,就不能顺利的完成工程预期目标,施工企业必须加强合同意识,只有合同管理规范化,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金芳,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施工企业的策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5.

    [2] 韩风光,中小施工企业合同管理研究[J].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篇4

【关键词】建筑设计企业合同管理问题对策

市场经济是一种契约经济,合同经济。建筑设计企业合同是明确建筑设计企业与业利、义务和责任,确保工程设计任务完成的法律凭证,是法律规范建设工程活动的重要手段。建筑设计企业的经营活动和经济往来主要以合同形式进行。合同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涵盖相关规范、责任、权利、质量、技术、财务、法律等专业领域。合同管理的成败会对整个项目的运作和最终目的的实现产生直接的影响。正确认识合同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及时发现合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对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建筑设计企业的发展壮大至关重要。

一、建筑设计企业合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建筑设计企业的合同管理体系和配套制度对强化企业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也应看到,我国建筑设计企业合同管理工作中,在市场公平竞争、合同权益维护、合同管理职能、合同制度完善、合同内容、合同履行等方面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合同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不高,合同管理中的法律意识不强

(1)合同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不高

建筑设计企业的合同管理工作涉及合同洽商、草拟、签订、履行、变更、终止等过程,涵盖了设计规范、责任、权利、技术、财务、法律等专业领域。这就要求合同管理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综合技能,各个职能部门必须密切配合,才能真正发挥合同管理的积极作用。

然而,许多建筑设计企业的合同管理人员没有接受过相关的法律教育,缺乏系统的合同管理知识,素质不高,业务不精,无法对合同进行有效管理。项目合同签订后,将合同束之高阁,未能在合同履行过程中积极与各职能部门沟通交流,造成合同管理与相关职能部门脱节,不能及时处理合同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导致合同目标不能全面实现,给企业造成损失。

(2)合同管理中的法律意识不强

建筑工程项目的特殊性和重要性要求必须选择合格的建筑设计单位。市场经济秩序日益完善的今天,在建筑工程项目设计的招标、投标、中标、谈判、签约、结算、缺陷维护等一系列过程中,合同是维系项目各参与方之间关系的重要纽带,也是约束各方主体行为的法律准绳,更是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的法律依据。但是大部分建筑设计企业对合同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对企业效益与合同、合同与合同管理的认识程度不够,缺乏合同风险防范意识和维权意识。

建筑市场活动中,一些业主钻法律的空子,打球。抓住建筑设计单位拓展市场、获取高额回报的心理,要求建筑设计单位违反设计规范,违规变更设计内容。在双方签订的合同中设置陷阱,或者在支付设计费的过程中百般刁难,迫使建筑设计单位违约。由于合同管理中法律意识不强,对合同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建筑设计企业在市场经营活动中往往处于被动的地位,给企业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2、合同管理制度不健全,重合同签订轻合同管理

(1)合同管理制度不健全

建筑设计合同在合同当事人志愿的前提条件下,按照公平、公正、诚实信用的原则,对业主、设计单位等合同主体的权利、责任、义务作了明确规定。按照市场经济规则,建筑设计企业必须组织人财物等资源全面履行自身义务,完成合同约定的设计任务,确保项目合同完全履行,确保工程项目顺利实施。

当前建筑设计企业合同管理制度普遍不够完善,未建立系统的合同资格审查、合同评审等程序。合作对象的选择随意性较大,不能按照规范化、法制化、科学化的要求实施合同管理工作。

合同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导致了合同管理职能发挥不到位。在建筑设计企业内部常常好事大家抢,权利大家争,责任大家推,问题久悬未决。甚至由于惯性思维和习惯势力的影响,对仅有的合同管理制度也不执行或执行不到位,有章不循的现象时有发生。

(2)重合同签订轻合同管理

工程项目设计工作应围绕合同履行全面展开,合同管理作为工程项目设计管理的核心,贯穿于工程项目设计的全过程,对项目的实施起总控制和保障作用,对企业经济效益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建筑设计企业往往重视合同的签订,轻视合同的管理。注重工程设计的实施,忽视合同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和积极作用。合同管理粗放,重干轻管,先干后算、干而不算等现象屡见不鲜。干赢了工程设计,却输了经济利益。

3、履行过程监督不力,合同履行效果不佳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筑行业的工程项目越来越大,项目实施过程中涉及的问题越来越多。合同作为约定各方主体责权利关系的重要文件,是对合同当事人争议判定的法律依据。建筑设计合同对合同当事人的一般责任、工期、质量、款项结算等都有明确的规定,对设计内容变更、合同争议、违约、索赔等都有明确界定。

建筑设计企业在合同签订过程中,一般直接采用标准建筑设计合同范本,却忽略了工程项目本身的特点,未能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在专用条款中约定合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合同条款在责任约定上不明确、不规范,用词不准确,给合同的正常履行留下了漏洞,埋下了祸根。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业主或其他相关责任单位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往往对合同约定事项消极履行、不完全履行、预期不履行。由于合同文本存在缺陷,建筑设计企业对合同难以实施有效监督和管理。导致建筑设计企业索赔过程艰难,经济利益受损。

工程项目实施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施工条件、工程量变化、合同主体变化都会造成工程项目设计变更,变更过程难免引起合同主体权利、责任、义务的变化。往往会因此出现合同争议,处于弱势地位的建筑设计企业经济利益也会遭受损失。

二、加强建筑设计企业合同管理工作的对策

在建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建筑设计企业的合同管理不是简单的要约邀请、发出要约、做出承诺、合同签约等过程。而是一种全过程、全方位、科学的管理工作。充分挖掘合同潜力,实现信息化合同管理,全面履行合同义务,依法维护合法权益。企业才能保持良好信誉,规避市场风险,顺利实现经营目标,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1、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素质,增强合同管理中的法律意识

在市场状况日益复杂的情况下,建筑设计企业应设置法律咨询部门或聘请法律顾问,参与重大项目合同的起草和谈判工作。定期或不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相关法律法规培训,将合同管理工作纳入日常性基础管理工作之中。

建筑设计企业可利用计算机网络建立合同管理局域网,开通合同管理服务专线,用合同管理论坛、QQ群、微信群等方式普及合同管理知识。树立合同管理理念,提高全员合同风险管理水平。

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力度,全面学习《合同法》、《招标投标法》、《建筑法》、《质量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增强工作人员合同法律意识,提升企业风险管理水平,及时有效地处理合同纠纷,减小企业损失。

2、完善合同管理制度,明确合同管理职能

随着建筑市场的飞速发展,建筑设计企业现行的合同管理制度已不能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需求。合同管理工作应主动适应新常态,奋力开创新局面。建立有效的合同管理体系,明确界定合同管理职能,配备高素质的合同管理人员,推动合同管理工作高效运行。

设置专门的合同管理部门,统一进行日常合同管理工作。按照“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类管理,专项管理,责任追究”的原则,建立招标投标管理制度、合同管理制度、合同评审程序、合同专用章管理制度、法人授权委托制度、合同档案管理制度、合同管理实施细则等制度。完善合同管理体系,明确界定合同管理职能,配备高素质的合同管理人员,推动合同管理工作高效运行。并通过行政监察、纪检监督、审计等办法加大制度执行力的检查,明确责任追究机制,确保各职能部门切实履行职能,使合同管理制度行之有效。

3、动态监控合同履行过程,确保合同内容顺利实施

建筑设计企业合同管理工作涉及合同洽商、草拟、签订、履行、变更、终止等过程,涵盖了设计规范、责任、权利、技术、财务、法律等专业领域。合同管理人员必须结合工程项目实际选择标准合同文本,做好合同日常管理工作,才能充分发挥合同管理工作的积极作用。

合同管理职能部门要完善合同管理档案,分类分级建立合同登记管理台帐。对涉及工期、款项结算、质量登记、业主特殊要求等管理要素进行系统归类,设置合同管理要素预警线。在合同项目实施过程中及时与作业、财务、法律咨询等相关部门沟通,动态监控合同履行全过程。一旦发现进度延误、质量缺陷、款项结算等要素有突破预警线的征兆,合同管理部门应及时会同有关部门采取积极有效纠偏措施,确保合同内容顺利实施。

工程项目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行业政策环境变化、施工条件变化、工程量变化、合同主体变化都会造成工程项目设计变更。建筑设计企业要充分研究项目合同的有关条款,正确认识合同变更的利弊。按照《合同法》的规定,及时落实合同变更相关工作,为合同变更索赔准备事实依据。

三、结论

现代社会是一种契约社会、合同社会。市场经济是一种法制经济、契约经济。工程项目建设是一个资源需求多样化、系统的、复杂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的动态变化过程,工程项目的实施必须以合同为依据。建筑设计企业合同管理工作直接关系着企业经营的成败。企业只有高度重视合同管理工作,不断完善合同管理体系,提高合同管理风险意识,贯彻落实全过程的、动态的合同管理工作,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篇5

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得到飞速的发展。但是随着企业数量的增加,市场竞争的加剧,一些隐藏的问题也逐浮出水面。如众多高新技术企业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导致许多高新技术企业出现生命周期短的状况。提高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力是目前高新技术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从企业自身的角度思考可知,完善高新技术企业的各种管理制度是提高高新技术企业抗风险能力的关键措施,其中强化企业合同管理措施更是重中之重。

企业合同的合理管理对高新技术企业的重要性

高新技术企业较一般企业有巨大的优势,依靠其技术先进,产品高端等特性,高新技术企业能够较好地适应当今世界快速发展的形势。但是,高新技术企业在市场中的发展却差强人意,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而一种科学的管理制度对一个企业的作用是巨大的,其中企业合同管理更是起到基础性和关键性作用,其主要有以下几条重要意义:

(一)企业合同的管理对高新技术企业安全的影响

企业合同是一种法律文件,一旦签署将会产生法律效力,对签约双方都有着很强的约束作用,任何一方违反合同条约都将承担相当的经济损失。所以,高新技术企业在进行签约时要特别注意,对合同方进行详细调查,确定对方拥有与己方合作的能力,也要求对方拥有较高的信誉,重视合同商谈、拟定、签约、履行等各环节的控制,降低合同签订风险。高新技术企业在进行投资、引进先进生产技术和设备等重要经营活动时必须要注意谨慎签约,如果对合同的条约内容不十分重视,就可能使生产经营活动无法正常运作,甚至使企业上当受骗,给企业造成重大的损失甚至失败。

(二)企业合同的管理对企业效益和信誉有直接影响

企业的信誉是影响企业生存的关键因素,而产品的质量更是企业的生命,直接关系到企业的信誉和效益。产品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优质的生产设备和原材料,如果在引进重要的生产设备时,若对合同标的物的品种规格价格等内容的约规定存在漏洞和瑕疵;若在履行合同中,没有合同的事中控制;甚至在引进设备工作结束后才发现对方违约,那么在企业生产经营初期,生产设备和原材料的质量和到货期限就得不到保证,从而产品质量和生产进度也会有很大影响。不能在规定时间完成符合规定质量的产品,就无法向购买本企业产品的另一合同相对方履行合同,必然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信誉。同时,在销售环节,如果没有在合同方面规定有利于本企业的诸如付款、售后服务等方面的完善条款,没有对合同风险进行有效防范和控制,必然在售后纷争不断,企业往往经济和声誉同时受损。

完善高新技术企业合同管理制度

强化高新技术企业合同的管理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完善高新技术企业管理体系和制度的问题。要建立合理的合同管理体系,首先就要建立健全相关的职能机构,明确其在合同的商谈、草拟、签署和履行等环节的分工,对相关权利进行合理分配和制约。同时引导各职能部门形成相互监督、相互合作的良好工作关系。

在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的同时,也要确定一套可行的、合理的合同管理制度。这一套制度应当包含合同前期审查制度、合同的批准制度、重要印章的使用制度、合同信息管理制度等组成部分,保证其科学性和完善性。通过对合同前期的严格审查能够得到签约方详细的资料,包括其履行合同的能力以及信誉等重要信息。同时,也能对合同的可行性进行详细判定,避免签订对公司发展不利的合同。合同的批准和印章的使用制度可以给合同签订的安全性再增加一道防线,对商业欺诈的发生起到了一定的防范作用,避免发生不必要的法律纠纷;而合同的信息管理制度要求对合同进行信息化管理,很好地适应了目前高新技术企业合同种类繁多,合同变更较为频繁的特点,避免人为管理时由于合同信息量巨大,内容繁琐等问题出现纰漏,给高新技术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加强相关人员的教育和培训

合同管理的这一环节对任何企业而言都是需要引起足够重视的,合同管理不仅可能影响企业的安全、产品质量,更会影响到企业的效益和信誉。所以,做好合同管理工作是高新技术企业必须要攻克的难题。在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制度和组织机构的情况下,合同管理仍有可能出现问题,原因可能有多个方面,但是,工作人员的因素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目前,很多高新技术企业合同管理相关工作人员都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有些工作人员态度不够严谨,导致在合同签订前不能很好地调查合同方的具体情况,没有获取有效的信息;在合同签订时又可能出现不认真审阅合同条款的情况,而这些情况的发生都有可能对高新技术企业造成损失。

所以,必须加强针对高新技术企业合同管理相关员工的教育和培训,并进行定期的考核工作,提高高新技术企业合同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加强其对合同法的了解,从而提高其专业素质和能力,避免在合同签订时出现由于员工专业素质不足而导致企业蒙受损失的情况。同时,要建立相关的绩效考核机制,定期对合同管理人员进行考核,实行竞争上岗制度,形成对高新技术企业合同管理员工的有效激励机制,增强员工的积极性和责任性,并起到一定程度的约束作用。

加强对合同签约的跟踪管理

合同的商谈、拟定、签订和履行等各个环节都需要高新技术企业引起足够的重视,合同签订和履行的过程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合同的质量,致使高新技术企业蒙受不必要的损失。目前,高新技术企业在进行合同管理时往往缺乏对合同签订的整个过程的跟踪管理,导致合同签订过程中会出现各种纰漏。要改善和解决这一问题,就要给予合同管理的各个环节相当的重视。在合同签订前,需要详细调查合同方的具体信息,包括其经营能力、信誉评价、履行合同的能力等,做到在签约前对合同方有一个充分的了解,知己知彼,防止上当受骗。在合同的商谈和审核期间,要对商谈过程进行充分准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多的为公司争取利益。同时,也要对合同的具体内容进行专业的鉴定,确保其符合国家的相关法律规定,确保合同质量,避免出现法律纠纷。在合同签订之后,高新技术企业要加强对合同方的监督,确保其能够认真履行合同内容,保护企业合法权益。同时,也要对合同文件进行妥善保管并进行相关记录,以供日后调用查阅。

篇6

合同管理时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合同管理不仅是动态的而且是系统及全过程的,从合同谈判到草拟、评审、签订、生效、变更、解除直至失效。系统即各部门参与进来。所谓动态管理则是在合同履约过程中出现的修改、变更和补充。文章结合本人近些年合同管理的实际感受,提出几点问题和解决方法。

1.招投标阶段存在的问题

下游钢结构企业历来同质化竞争激烈,在因在手短缺,急于获得订单解决企业生存大计,对业主背景现状了解不够或资金状况调查不清的情况下接单。如国内某上市公司的集团公司,在外省购入成片沿江土地用于大规模新建,众多建筑施工企业觊觎庞大的施工任务量,均趋之若鹜参与投标,甚至无一例外地垫资施工。然而,由于建设企业扩张之巨、资本市场融资艰难、加上其实体销售举步维艰,导致该企业负债累累,工程款支付从项目动工初期就缩水到中途的拖欠到最终停付,资金问题一直未解决,参与该项目各家建筑企业均蒙受了巨大经济损失。

2.合同签订阶段的风险

(1)合同主体不当,资格存疑。合同当事人的主体资格,是合同有效的条件之一。尤其对于分包合同的主体,分包人在实际操作中,往往采取挂靠等方式取得资质,为节约管理费,有时铤而走险,采取私刻公章,模仿签字等违法行为签订合同。

(2)合同条款文字表达不严密。合同中文字表述不严谨,引起歧义并由此产生经济上的损失。如某份合同条款中规定“施工单位负责施工场地道路铺设”,试想,施工现场几十亩的场地,如果道路均由钢结构施工企业铺设,显然不合理,而且成本也远远超过钢结构合同额。其实草拟合同人真实的意思表达是“施工单位负责施工场地吊装道路铺设”。

(3)合同条款存在明显缺陷和漏洞。如某份钢结构运输分包合同中,有一条款“钢结构运输每车保底35吨,不足部分按35吨计算”。大家知道,钢结构件是不规则件,每车吨位有高有低,不足吨位的现象也很普遍,平均吨位根本不可能达到35吨,合同中如果出现上述约束性条款,显然对运输单位极利,对钢结构加工制造企业则明显不公。这样显失公平的条款出现在合同中,且连续两次出现在与同一家运输单位签订的合同中。经查,排除了合同管理员的私利行为。而是由于他工作责任心不强,缺乏防范意识,将合同电子版传给对方,对方私自改动未告知,他不加审核,且评审制度流于形式导致。

(4)合同违反国家法律规定,属无效合同;无效的免责条款。法律规定,造成对方人身伤害、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人身权和财产权受法律保护。如果合同中的条款对此予以侵犯,该条款为免责条款,是无效的。

3.合同履行阶段存在的问题

施工过程中合同管理主要表现以下几点:

(1)应当发出的时效性书面文件未发。及时发出各种必要的书函,既是合同管理的需要,也是施工企业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只是实际中各级人员重视度不够,导致受到处罚。

(2)应当变更的未变更。合同履行过程中,设计变更等是常有的事,合同内容的变化必然导致价格的变化,及时收集证据保护自己的利益免受损失。

(3)应办理的签证未办理。施工现场,合同以外发生的零星事件极多,业主或总包单位往往口头布置,施工企业为处理好双方之间的合作关系,基本上有求必应,但如果不及时办理签证,让对方书面确认,到施工临近结束人员调离或撤场,补签证就会变得异常困难。

(4)应行使的权力未行使。《合同法》规定:同时履行抗辩权指双务合同的当事人一方在他方未为对待给付以前,有权拒绝自己的履行。

(5)忽视书面证据的收集保存。项目部人员变更或管理意识欠缺,将好不容易签回的书面证据不及时归档存放,容易造成遗失,由此在资料保管方面也必须给予足够重视。

(6)对索赔工作不重视。对明显不能通过协商解决的久拖不决问题,施工企业往往等闲视之。

4.钢结构企业合同管理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

(1)人员。首先要对人,合同管理工作是千头万绪且需要责任心极强的人员担任,马大哈、条理不清、责任心差的人坚决不能用。其次人员的素质要持续提高,通过各类合同培训班、参加法律或相关执业资格考试、布置任务定期检查、深入现场实地考察等都不失为好的方式。最后,需要加强人员道德教育,切不可因利忘义。

(2)加强制度建设。首先企业必须设立合同岗位责任制,将合同管理人员的责任、权力、义务逐一进行规范,实行奖罚分明。其次,企业必须根据合同管理的全过程化,建立具体操作性强的管理制度,从合同浅谈、草拟、评审、签订、下达、交底、学习、履行全过程。企业各层次也都应建立配套的支持性文件。

(3)组织机构建设。企业有上而下建立健全合同管理机构,发挥合同归口管理部门的模范带头作用。设立合同专职管理部门,下辖承揽合同、材料设备采购合同、劳务合同、项目部合同管理等各个岗位的合同管理人员,并整合企业法律顾问团的优势,起到法律咨询、合同评审、履约监督的作用。

篇7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合同管理

中图分类号: TU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现阶段建筑施工企业合同管理的常见问题

具体而言,现阶段建筑施工企业合同管理中常见的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存在口头合同。签订合同的形式包括口头合同、书面合同等,通常在市场不发达的时候,口头合同最广泛,一般口头形式应用于即时结清的经济业务。现在很多施工企业的工程分包也存在一些由于口头合同而导致经济纠纷的案例,为企业带来各种损失。口头合同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并且出现纠纷后难以划分责任、取证困难等。由于工程分包业务标的相对较大,空间与时间跨度过也相对较大,所以尽量不要采用口头合同的形式。

其次,存在无效合同。所谓无效合同就是所签订的合同与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不符,如果发生纠纷则得不到法律保护。无效合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签订合同时采用了欺诈和胁迫手段;合同双方恶意串通,对国家、集体利益造成损害;在合法的形式后面潜在非法目的;违反相关法律或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等。而施工企业最常见的无效合同包括违反安全法规、劳动法律、环保法律或金融法规等。

其三,只有从合同无主合同。所谓主合同是指独立存在的合同,比如总承包合同;而从合同是在主合同基础上成立的合同,比如建筑工程分包合同。理论上不允许存在指令分包或者工程转包等行为,但实际操作过程中却存在这类问题,因此无法保证合同的严密性。

其四,未重视合同变更。在施工合同中变更是非常普遍的问题,包括内容变更及合同主体变更两种。合同变更的主要目的是修改原合同,保证合同的履行效果,实现既定目的。但是很多合同管理人员由于缺乏必要的合同变更意识,结果未能较好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最后,原始资料收集不够全面。涉及到合同管理的原始资料包括会议记录、现场施工日志等等,原始记录是合同变更的重要依据,因此要做好原始资料的收集与整理。但是现在很多施工企业通常会忽略原始资料的收集,结果可能在合同变更时处于不利地位。

二、建筑施工企业的合同管理

(一)投标阶段

在投标阶段,建筑施工企业的合同管理要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对业主的综合能力进行全面评估,包括资金实力与社会信誉等各方面,有些施工单位的投标活动存在的一定的盲目性,导致中标后垫付大量资金,不利于自身的资金流通,所以在投标时要选择具备一定综合实力的发包方,以保证后续施工组织的顺利性。

其次,仔细阅读招标文件,并做好现场勘踏。招标文件、施工现场可以反映出建设项目的很多信息,包括技术能力、经济、管理水平等等。虽然在法律性质上招标文件是要约邀请,但是其作为投标的基础资料,体现的更侧重于招标人的立场,因此,如果未充分解读招标文件可能会导致投标人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因此要深入分析招标文件,并从中预见风险、转移风险。从某种程度上讲,招投标过程是双方的博弈过程,虽然招标单位要对工程量清单的准确性及完整性负责,投标人没有核实工程量清单的义务,但是投标人复核清单量可以更好的开展后续的合同管理工作。在复核过程中可能会发现一些清单的错漏项,或者特征描述不完整等问题,通过招标答疑的方式提出来可以有效规避不必要的风险;或者利用报价技术为后续的变更签证埋下伏笔。阅读招标文件时,要仔细研读合同条款的相关内容,比如合同价款形式与调整方式、工程计量、价款的支付、违约责任、竣工结算及争议解决等等,分析这些条款的公平性与风险性,提前制定相应的解决策略,提高自身在招标阶段的主动性。此外,投标人还要对招标文件、图纸、踏勘现场存在的问题等原始资料进行详细记录。

最后,投标文件的编制。开始投标时证明投标人已经对施工现场进行了全面的考察,且对招标文件进行深入研究,且得到了招标人正式的书面回复。投标文件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部分,即技术明标、技术暗标及经济标等。在进行技术标编制时,要分析项目的重点与难点,设计针对性强的施工方案,保证技术及工期的吸引力,并且注意控制工程的造价及成本;报价人员要对技术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充分论证,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力。

(二)合同签订阶段

在合同签订阶段主要包括两个重点部分,即合同条款约定及合同交底:

1、合同条款约定

在约定合同条款时要求合同起草人员对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等比较了解,并且熟悉项目的整个投标过程与报价策略,准确分析招标人的漏洞与项目潜在风险。而且要起草专用条款最大化的控制风险,为后续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变更、签证以及索赔等提供更多的合同依据。签订合同过程中,需要关注的管理要点包括约定合同价款、计量及支付、竣工结算、变更、索赔、办理签证、违约责任划分、争议解决方式等等。此处主要针对合同价款的约定进行重点分析。合同价款的约定必须包含以下内容:工程款项的预付额度、支付时间与抵扣方式;工程量与支付工程进度款的方法、支付额度与时间;工程价款的调整原因及方法、具体的调整程度、支付方法与支付时间;索赔与现场签证的程序及金额,并确定支付时间;如果发生工程价款争议,需要明确解决方法及时间限度;结算方式及结算时间;双方需承担的风险的内容及范围,并约定超出范围的调整方法;工程质量保证金的额度、预扣方法及期限;其它与合同履行、价款支付相关的事项等。

2、合同交底

所谓合同交底并非对已签订好的合同条款进行简单重复,而是包括更多的内容,比如招投标过程的澄清答疑、复核清单后发现的错漏项、清单特征描述的错误、后续发生变更、签证或者索赔的可能性等,还要对合同条款中存在的漏洞及履行合同的时效性做出规定,分析项目的潜在风险及盈利机会。因为在实际项目管理中,可能负责投标的管理人员与签订合同的管理人员不一致,从而导致合同管理的脱节,所以要做好详细的合同交底工作。在具体工作中,首先,合同管理部门要组织召开合同交底会议,召集合同签订人员、执行人员等参与其中。合同管理人员要对合同的主要内容做出详细解释与深入分析,组织学习合同相关条文及分析结果,保证与会人员对合同的主要内容、相关规定及具体的管理程序有充分了解,并清楚合同行为的法律后果。其次,要对合同主要条款的来龙去脉进行全面介绍,分析其中的有利条款与不利条款,动员所有工程参与者形成规避风险的意识。最后,合同执行的相关人员要积极提出不理解问题,以提高合同管理人员讲解的针对性,最终达成共识。

(三)合同履行阶段

在合同履行阶段要做好以下两点:首先,合同的实施控制,由于合同计划执行与实际执行难免存在偏差,所以要加强合同实施的控制,对这些偏差进行纠正。具体的合同实施控制手段包括合同跟踪与诊断、合同变更管理与索赔管理等。其次,做好合同履行过程中的风险防范。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做好利益相关方相关资料信息的签发与保存,包括往来公函、会议纪要、开工报告与竣工报告、工程变更等等,并保证资料的完整性与有效性,以备在必要的情况下启动诉讼程序时,可以将其作为索赔证据资料。

三、结语

总之,合同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因此施工企业要形成高效、科学的管理机制,从投标阶段就做好合同的统筹与规划,提高自身在合同管理中的主动性与动态性,采用精细化管理,在提升顾客满意度的同时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曹贵平. 建筑施工合同风险来源及防范[J]. 山西建筑. 2012(24): 279-280.

[2] 卞延彬,王雨,李碧瑜. 我国建筑施工项目合同管理研究——以涡河河道疏浚应急工程为例[J].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11(3): 29-31.

[3] 张立新,胡红. 建筑施工企业的工程索赔合同管理[J]. 包钢科技. 2011(3): 82-83.

[4] 钱芸. 浅议建筑施工企业的合同风险管理[J]. 建筑施工. 2011(6): 520-521.

[5] 胡贤熹,张海印,海钧. 建筑施工合同风险的防范和控制[J]. 山西建筑. 2010(7): 202-203.

篇8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工程;合同管理

Abstract: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hina's construction market, and proves the strengthen our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contract the importance of the management, and puts forward the use of consciousness, strengthen the contract for the effective analysis and strengthen the contract construction process and so on a series of the contract management methods and measure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management level of the contract. Make construction contract and management throughout the bid to construction project completion of all process, it is advantageous to th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project contract target effectively, and can make the economy and technology combining produce good economic and benefits.

Keywords: architectur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Engineering; Contract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L372+.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我国建筑业的现状以及建筑市场的飞速发展,同时对于建筑企业的投标与合同管理要求也越来越凸显出它的重要性。那么,这就要求我国建筑企业务必要不断地增强投标与合同管理的意识、做好投标与合同的科学分析以及可以有效地实施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合同管理,并提高工程投标与合同管理的水平。

一、建设工程合同

建筑施工工程,包括建筑工程、土木工程、装饰装修工程和设备安装工程及线路管道。建筑施工工程合同,是建筑施工企业的承包人进行工程的施工建设,发包负责人支付建筑工程的价款,而承发包的双方就针对建设工程主要的内容达成一致的意见和协议。因建筑施工工程的涉及面非常的广范、建筑工程的工程量也非常的大并且涉及到建筑工程的投入资金也相对的较多,所以,诸如此类的合同和合同的风险也是任何从事此类合同的合同主体,而且应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对于投资的项目管理同时也包括很多的方面,如:合同的签订、投资控制管理以及信息控制与管理、履行管理、组织协调管理及质量控制管理等。风险管理其实并不是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它一定时贯穿于整个投资项目的管理。本文将对建设工程的投标、合同的签订以及履行风险的管理做出相关论述。

二、在工程合同的履行中规范管理

建筑工程的合同已经双方签订,合同的双方就成为了一定的法律上的效力和经济关系。建筑工程合同规定双方应在合同的规范下来实施过程中的利益、经济责任、义务及权力,合同的双方必须要严格的遵守,不应违反,严格的履行。但是,从根本上来讲,建筑工程的合同双方的利益则是不一致的,它非常容易导致建筑工程在建筑过程之中的利益和冲突,易导致在建筑工程的管理和施工中的双方行为不协调、不一致和矛盾。而事实上,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合同的实施,违反建筑工程合同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相当一部分的当事人故意做出违反合同行为,以此来谋取某些不法的利益,但是更多的情况之下,属于合同签订的当事人法制观念往往并不强,根本没有把违反合同的严重性提到违法的高度来认识。建筑工程合同履行的费用控制、进度控制、作为质量控制等等的重要环节,在建筑工程合同履行的过程之中,应采取主动的、积极的管理,组织该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人员学习合同的相关条文,并熟悉建筑工程合同之中的主要条例和内容,建筑工程的范围、权力、责任与义务,以此来分析各种相关的违法和违约建筑工程合同法律的后果,有效地利用建筑工程合同法来保障自己的合法利益,制约和限制对方的违约行为,按照建筑工程合同规定的全部相关条款内容要严格的履行。

1.合同的管理人员应在建筑工程的合同履行之中进行监督和跟踪,要按照专用的条款约定的时间之内来做好变更、增减项目工程的量以此确认签证的相关工作,特别主要要隐蔽工程的验收签证,涉及费用、工期记录要清楚,减少因各种相关的原因引起的纠纷,以此来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2.必须处理和协调好各方面的相互关系,使相关的各项合同和合同所规定的各种工程之间的不相矛盾,以此来保证工程的按计划地、有秩序地实施;

3.要严格的遵守建筑工程合同约定的数量价格和、期限,进行保修合同条款的履行及管理;

4.采取一些有效的手段、策略、措施来达到自己的目标管理,又不损对方的相关利益及妨碍建筑工程的顺利实施;

5.做好工程记录、签证、协议、备忘录、补充合同、图表和函件等等整理及保存工作;

6.通过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建立和应用计算机网络,来监控建筑工程合同的履行及执行情况,利用法律的手段,来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投资、质量、安全和工期按计划来实现。

三、建设工程合同风险与防范

1、建筑工程企业对承包方应予以详尽的、尽职的调查

对所承包方应予以详尽的尽职的调查,是承包方实现建筑工程项目投资的相对保障。尽职的调查至少应包括:相应的企业资质、承包方主体资格、是否承包过类似的工程、企业管理状况、建筑工程的履约情况怎样以及该承包方应在业内的影响和信誉度等等,并且要求承包方应提供相应的文件和证件进行存证。承包方是建筑工程项目具体的实施方,对承包方实施专业尽职的调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可以规避很多的合同风险,这包括:建筑施工人员的素质资格及风险、窝工的风险和停工的风险,工程的质量风险以及合同的履行不能风险等等。

2、规范建筑工程合同的相关行为

建筑工程的合同合法性,是实现建筑工程项目的投资合同目的相对的前提。规范建筑工程的合同行为即为依法实施建筑工程的合同行为,包括:建筑工程合同内容的合法与建筑工程的合同行为程序合法。例如:建筑工程的合同内容是否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比如;建筑工程的合同是否存在恶意的串通,承包方是否具备该建筑工程项目和项目相应的资质等要求,损害第三方或者国家的利益情节;是否按照我国法律的要求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实施招投标,招投标的程序是否合法等等。承包方应根据相应的专业业内人员对此做出相对专业的审查,并保障发包方的建筑项目投资目的的顺利实施。

3、注意明确监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建筑工程活动涉及到承包人、发包人、监理人员及设计人员等等诸多参与建筑生产管理的工程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在此过程之中,通常因相关的人员权限和职责监管不严或不明确,而给发包人的房地产企业造成的不必要纠纷。所以,发包人在建筑施工合同之中对监理人员在建筑工程的建筑施工过程之中相关工程造价变更、工期顺延、工程款确认、工程量增减与结算等等的重要事项职责以及权限来进行明确的约定则显得尤为重要。

4、建筑工程的担保和工程保险的条款或附件的相关设计

建筑工程的合同风险控制,可以运用工程保险或者工程的担保的方式予以实施。根据具体的建筑工程项目实际的需要,承包方可选择使用何种的风险控制等方式;但选择使用的工程保险合同相对的较少,并通过建筑工程的担保方式来控制合同的风险方式是最为常见的,也比较便于可操作性的充分发挥。

结束语:

对于建筑工程的合同履行情况,建筑工程的合同内容较多,涉及的法令和法规也较多,工程较大,而履行的时间也较长。建筑工程的合同,是一项丰富的文字信息资料,也是整体建筑工程建设的完整过程的最真实的反馈,既有教训又有经验,应认地真做好建筑工程的合同资料的收集、分类、整理、保存、编号、登记、归档、装订以及备案的工作,以此来保证合同档案的齐全,使建筑工程合同的档案管理规范化、程序化;通过建筑工程的合同履行与否的情况与实施的计划来进行相对的分析与比较,对工程的合同履行情况来进行评价和总结相应的经验与教训,从中找出相对的差异和干扰性因素,以此来分析其中的原因,指导日后的工作,并提高建筑工程合同的谈判成交率和合同履行率,以此来提高建筑工程的现代化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双录,王春福.论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合同管理.山西建筑.2009

[2]全国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培训教材编审委员会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

[3]土木工程施工合同条件应用指南.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8

篇9

关键词:EPC总承包,勘察设计企业,优势,合同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勘察设计企业EPC总包合同的特征

EPC(Engineering,Procurement,Construction)总承包模式,即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模式。在该合同模式下,业主与勘察设计企业签订总承包合同,且更接近于固定总价合同(若法规变化仍允许调整合同价格)。签订总承包合同后,勘察设计企业一般把采购、施工等工作委托给分包商完成,分包商与勘察设计企业签订分包合同。分包商的全部工作由勘察设计企业对业主负责;勘察设计企业是向业主负责的唯一责任方。因此,业主仅对工程进行整体的、原则的、目标的管理与控制,具体组织实施的程度较低。在合同执行过程中,勘察设计企业需要承担更广泛的风险责任。

2 勘察设计企业开展EPC总承包的优势

EPC模式要求总承包商在全过程或者其中的若干个阶段,能有自己的施工、设计能力,同时保证有丰富的供应采购能力。勘察设计企业承揽EPC总承包项目具有独特优势。

2.1 设计在项目建设中的主导地位和全局控制优势

在EPC总承包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中,设计是工程建设龙头,处于基础先导性的主导地位。勘察设计企业将其技术和资源优势融入到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设备采购、施工方案等各个环节中。甚至在项目建设初期即可将设备、施工方案、投资等因素考虑到设计中,促成设计和施工的早期结合,有利于项目建设质量、投资和工期控制。

2.2 优化设计,实现项目整体可操作性,投资易控制

勘察设计企业充分理解业主和初步设计意图,并促使设计、采购、施工、造价等相关技术人员参与和早期结合。工程设计阶段不仅考虑技术的可行性,同时还会从施工的难易程度、工程成本等多方面进行衡量。促成设计与施工的早期结合,优化设计方案,减少施工过程中途变更设计方案所带来的工期延误以及成本的增加等情况的发生,从设计源头逐级控制工程造价。

2.3 设计与施工无缝搭接,发挥施工现场优势

勘察设计企业参与项目现场管理,实现设计与施工深度交叉。设计人员清楚业主要求和自己的设计意图,通过合理的各环节深度交叉能够有效地进行质量、工期、投资等的综合控制,并且避免因设计、施工、供应等单位协调上的障碍造成工期拖延、成本攀升、合同纠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缩短工期、节约投资。

3 EPC总承包模式下的合同管理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工程建设合同的利润率逐渐压缩,合同条件日趋苛刻。以设计为主业的勘察设计企业在总承包合同签订后,一般会将设备采购和施工部分分包出去。因此,EPC总承包条件下,勘察设计企业的合同管理,包括与业主的总承包合同的管理和与各分包商分包合同的管理。

3.1 EPC总承包合同的管理

在合同签订前,合同评审小组对拟好的合同进行仔细评审,协商具体合同条款,从而降低经营风险。

1)认真研读合同,进行合同整理

签订总承包合同后,项目部人员成为合同的具体执行者。项目部从项目经理到项目各管理人员,都要认真分析合同条款,对合同的主要内容以及存在风险进行识别和解释,了解作为总承包商的合同责任、工程范围,将范围内工作汇总成清单,明确界限划分。将所有工期要求汇总成清单,然后分解到每项单位工程,制订出工程进度控制计划。熟悉合同工作目标及验收标准。

2)合同执行中的工程量变更控制

在合同执行过程中应该不断明确合同范围,并以会议纪要等形式予以确定。合同执行中业主也经常增加或减少一些工作,项目部应该明确工作范围,及时确定工作量的变更,并以书面的形式报业主,形成业主验收意见。对于大的工作范围变更,应该随之变更合同或以补充协议形式确定。例如,某铁路EPC项目新建涵洞,由于现场水位高,水量较大,业主要求修改防水设计,项目部及时形成变更通知并报业主确认,作为变更设计的依据。

3)合同工期管理

某铁路EPC项目明确了重要节点里程碑,项目执行过程中严格按照里程碑节点实现项目进度,同样,根据节点做好施工分包商进度控制工作,以实现项目工期。在执行合同过程中,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按节点里程碑完成情况验工计价,支付工程款。因此,保证了项目工期,也确保总承包单位能够按照合同规定如期取得合法工程款。

4)合同费用管理

根据合同约定的支付方式,了解支付工程款的条件,在不影响整体进度的前提下,首先促成里程碑要求的付款条件,从而更有利于工程款的尽早回收。

5)合同索赔管理

EPC 项目周期长、工程涉及面广,过程中难免出现许多争议,成为EPC 项目合同管理的重点工作。

在明确合同对业主及总包方双方的工作范围要求后,合同执行过程中发生纠纷或者一方违约的事件时,应该及时收集证据,特别是书面的签字文件或者照片等证据。EPC 项目中的监理,也起到协调和见证解决纠纷的作用。

勘察设计企业应及时做好证据收集、整理、筛选工作,明确索赔内容,及时提出索赔信函,并将相关资料和信函存档。FIDIC 条款中,规定一般索赔通知应该在事件发生后28日内,所以及时收集证据,迅速形成书面文件,并发出索赔信函。

6)合同收尾工作管理

在 EPC 项目执行过程中除了要重视最终验收,过程中的验收工作也要及时,所有工作环节,及时得到监理和业主的验收认可,不论是中间验收还是最终验收,一定要形成书面签字文件,对工作描述应全面,以便成为结算的有力证据。

3.2 分包合同的管理

以设计为主业的勘察设计企业,在对施工分包招标后,对分包合同的管理是合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工程进度的控制

根据总承包合同工期要求制定总进度计划,施工分包商编制的进度要求要满足总进度计划要求。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及时监督分包商工程进度执行情况,设置目标节点,及时检查、纠正实际工程进度与总进度计划的偏差,以保证各分包工程的进度能满足工程总进度要求。对于所出现的未预见到的因外界条件改变导致工程施工难度增加的情况。避免因此而造成的总工期延长,应及时进行分析费用换工期的可行性,以便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

对工程质量的控制

作为EPC总承包商的勘察设计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加强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在铁路工程实施过程中,应特别重视对隐蔽工程的质量控制。

3)对工程费用控制

作为EPC总承包商的勘察设计企业应严格按照合同规定,对分包商申报的工程款进行审核,及时对已完成的合格工程量进行审核支付,以保证承包商的资金周转。同时,监督分包商用于本工程的资金流向,避免分包商将其转移挪作他用,以保证工程的实施。

4 结语

以设计为主的勘察设计企业承揽EPC总承包项目是项目建设模式的发展与改革。勘察设计企业承担EPC总承包项目具有独特优势。EPC 项目总合同及分包合同的管理效果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的成败。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合同利润逐渐压缩,而合同风险不断加大,合同条件日趋苛刻。将EPC项目合同管理作为一条主线,促进项目管理系统高效运行,以便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企业经济发展;合同管理;重要性;建议;发展

合同管理制度,自其概念被提出以来,便成为企业良好运行的保障和秘诀。从合同订立开始,到最终的终结,其中每一次变更,每一次转化,都需要通过合同管理的不同手段进行监控和调整。合同管理制度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全过程性。合同管理贯穿合同成立,变更和终止的全过程,从整体上调控着企业的经济发展。第二,系统性。合同管理需要有完整的系统和成熟的机构部门来运行。只有系统完善了,管理效果才会上升。第三,动态性。合同管理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每一次具体交易中各有侧重,在企业发展的每一个不同时期,在保证整体一致的前提下,也都各有细节上的不同。

一、合同管理在企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在企业的经济发展中,合同管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笔者将从法律层面,经济层面和管理层面具体分析。第一,从法律层面来看:当代社会,提倡法治。即依法治国。经营企业,尤其需要关注法律,万万不可触犯法律,而法律的规定又往往多而繁杂,在合同订立和实施的过程中,处处是法律。有效的合同管理,能使企业在运行的过程中放心大胆的向前发展,若与法律有所冲突,便进行干预和调整,为企业解决了后顾之忧。第二,从经济层面来看:市场经济,最重要便是风险二字。风险,是在投资,消费,交易过程中的附属品,对于一个企业来说,甚至是生死攸关的大事,如果能有效的规避风险,则能使利益最大化。相反,则会使企业的发展受到制约。合同管理,事实上也是企业用以规避风险的有效措施,企业是依靠各种各样的合同得以存活和发展的,高效管理,有效管理,能使企业的发展进步神速。更甚者,企业的信誉得到树立,也能从长远的角度促进企业的发展。第三:管理层面。所谓合同管理,其最终还是需要回归于管理的本质。在企业中,能使合同管理制度顺利实施,也能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反映出企业的良好前景和管理潜力,管理是一个企业的后备军,后备力量养好了,自然不用担心后续发展。

二、企业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对合同的法律性认识不够

这是法治社会建设过程中必然经历的一个阶段。对于许多中小企业,甚至大企业来说,法律并不是日常生活中或日常经营中的必需品,因此,对其重视度不够。而合同本质上是法律约定,是双方当事人将权利义务上升到法律层面的意思表示,是完完全全的法律问题,因此,对合同的法律性认识不够,会导致企业的管理出现漏洞,也不利于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保护。许多企业人认为,法律并不能完全对一个企业产生决定作用,是的,它只是一部分,然而,在法治进行到了一定的程度,社会处于优胜劣汰的巨变时期时,能否紧跟时代的脚步,能否意识到法律的重要约束作用,是企业能否顺利生存下去的必然判断标准。

(二)企业缺乏完整的合同管理体系

前文提到,合同管理归根结底是管理的问题,需要系统化,专门化。目前在许多企业中,找不到一个专门的管理合同的部门,许多企业人也不重视完整的合同管理体系的形成,从而使合同管理陷入一种鸡肋的尴尬境地,有它不多,无它不少。

(三)合同管理效果不明显

企业管理者往往是急功近利的,他们希望付出了就有收获,然而合同管理的作用往往是幕后的,不明显的,便会让管理者对其的真正效果产生怀疑。

三、加强企业合同管理促进经济发展

(一)加强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

对症下药,企业整体的法律意识不高,究其根源,终究是因为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不强。因此,企业需要在员工选择和培训两方面入手,切实提高员工法律素养。在员工选择上,上至总经理,下至普通实习生,都需要具有基本的法律常识,从源头上进行筛选。在员工进入公司后,需要对其进行入职培训。在入职培训中,除了对其本职工作的教授之外,还需要对其法律意识进行再次强化,以提高其法律素养。

(二)建立完整的合同管理体系

再三强调的观点,完整的合同管理体系对于合同管理的有效运行十分重要。具体的建议是:在企业中设计单独的合同管理部门,将合同进行专门化管理,也可将权力分散,一个部门有主动权,其他部门负有监督权。完整的合同管理体系,需要的是独立的运行权和其他部门的合作,将合同管理真正提上日程,既能使员工的合同管理意识提高,又能使整个体系得到巩固。

(三)及时处理合同管理中的问题

在合同管理的过程中,问题自然是有的,而让其得到及时而有效的处理,则是最佳的方案。众所周知,问题并不会大而化小,小而化无,而是积累着,积累着,等待爆发的那一天。在出现问题的那一刻,便使问题得到有效的处理,既不会使问题变得更大更难以处理,也有利于企业管理者进行后续的计划。

四、结语

合同管理在企业经济发展中,无疑具有着无可比拟的重要性,从法律层面来看,有效的合同管理能解决企业在法律问题上的后顾之忧,从经济层面来看,其规避风险的作用有效而显著,企业无非为了盈利,良好的合同管理能为企业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更多的利润,最后,从管理层面来看,回归本质,使企业有一个合理的,高效的结构形态和管理模式,能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对于企业发展来说,自然是免不了各种问题的出现,这是正常的,只要出现了问题能及时有效的解决,便无伤企业的发展壮大。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使企业得到良好的合同管理,能从最根本,最源头上使企业得到长足发展。

作者:王建东 单位:山西省水利建筑工程局

参考文献:

[1]郑金河.企业经济合同管理和风险防范措施[J].中国市场,2015(13):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