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个人计划范文

时间:2023-04-18 17:50: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体育个人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初中体育个人计划

篇1

为贯彻学校培训活动精神,本着“搭建平台、友好合作、互相学习、交流经验、取长补短、共同发展”的宗旨,根据学员实际情况,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通过学习交流方式,使浙江永康石柱初中赴我校交流的老师,在较短时间内感受学校优秀体育文化的建设及我校体育教师良好的精神风貌,了解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和取得的经验,使其具有较强的体育教育教学能力,特制订本计划。

二、带教受训老师一名:

应红心 男 体育 副校长

三、带教内容:

1、现代教育理论的了解、上海新教材新教法和学法、上海新教材实施情况的介绍和取得的经验及建议;2、中学体育课听课、上课、评课能力的提高;3、教科研论文或案例的探讨或撰写;4、课余活动及运动队建设的探讨;5、学校优秀体育文化建设及体育教研组管理探讨等。

四、带教任务和目标:

1、帮助赴我校交流教师确立现代教育意识和素质教育理念,努力帮助理解上海市体育与健身《新课程标准》,新教材实施情况介绍和取得的经验及建议;为课程改革的实施及增强学生体质奠定良好的基础;2、通过合作交流使应老师能感受到学校优秀体育文化的建设及体育教师的工作热情与ji情,通过听课、上课、评课等使自己的专业素养、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有一定的提高,并在学校层面进行录像课展示。

篇2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素质拓展训练;体质心智

1.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全民健身的重要性,社会也迫切希望我国的社会人才不仅在技术、智力方面有所发展,而且希望能够在体质上有所建树,以适应变化反复的新社会。我国对于人才的培养,主要在与学校教育,在加强人才体质培养与提升方面,也需要放眼于教育,为社会培养出更加优质的人才。初中阶段是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的阶段,在德智体美劳多方面都开始了相应的培养计划与教育方案,所以对于社会人才体质的培养与提升,也需要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关注起来。为了能够充分提升学生们的身体素质,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引入多方位的素质拓展训练,不仅可以使得学生得到充分的锻炼,而且能够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极大地开拓学生们的思维和视野,对学生的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所以,对初中学生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引入素质拓展训练的研究与分析,对于提升学生身体基本素质、增强学生自身素质能力来说,是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初中体育教学中引入素质拓展训练现状及其必要性

虽然我国的初中教育教学一直提倡引入素质拓展训练,但是大都处在理论阶段,而且加上素质拓展培训的短期训练特性与初中体育教学长期持续的特性相冲突,所以在各个中学中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实施起来难度较大,严重制约着素质拓展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广泛开展。此外,各个中学的基础设施有所不同,教师资源配备也良莠不齐,实际运作资金现状也不太理想,这都增加了素质拓展训练的深入初中体育教学的难度。最后,很多中学素质拓展训练的课程并没有体系化,相应的基本条件、流程、改进与测验等方面都不太成熟,各个中学实施开来,教学效果与质量都难以令人满意。

但是,初中体育教学活动又离不开素质拓展训练的配合,而二者相辅相成才能提高我国初中体育教学的整体质量。首先,素质拓展训练能够弥补我国以往的体育教学的不足。一般来看,很多初中的体育课程的内容较为单一、形式老套,不足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激情,提升自身锻炼热情,再加上很多初中体育课程时间很容易被其他文化课占据,所以整体的教学效果不太理想。而素质拓展训练正好弥补传统体育教学的不足,它以多种多样的教学内容、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深深地吸引了广大初中生的眼球,再加上素质拓展训练时刻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了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使初中生能够怀着主动积极的态度去提升自己的身体素质。再者,素质拓展训练不仅仅是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为目的,更多的是希望初中生能够在心智上得到素质训练与培养,这也正是符合当前我国教育的全方位教育培养学生的中心。素质拓展训练,让学生成为整个课堂的主体,让学生们在素质拓展训练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与个性,在没有条条框框束缚的环境下锻炼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思维,使自己的体质和心智得到全面训练与提高。所以全局来看,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开展素质拓展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

3.初中体育教学中引入素质拓展训练的实施

实现传统的初中体育教学与素质拓展训练相结合来提升初中生的身体素质和心智素质的水平并非不无可能。素质拓展训练与初中体育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充分发挥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能力,提升自身的身体素质,二者在具体的内容实施上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素质拓展训练的开展任然离不开体育,只是在教学思想和教学形式上有所差别。所以,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开展素质拓展训练,可以在教学内容上、教学形式上、教学思想上有所改变,就能够将素质拓展训练的基本思想引入进来。

首先, 在教学思想上需要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需要在新的课程改革的思想影响下,将学生作为整个教学过程的主体, 让学生能够感觉到自己才是整个过程的掌控者,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完成教学内容。其次,在教学模式上需要抛弃原有的固定的老套的模式。如图1所示,为初中体育教学引入素质拓展训练的教学模式。

图1.素质拓展训练教学模式

所如图1所示,整个过程分为五个部分,充分体现了学生掌控整个教学过程的思想。首先,老师充当引导者的角色,在课程开始之前,需要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其能够明白整个学习过程的意义和目的,并且通过相应的方式方法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然后,所有的过程老师作为一个监督者,而学生作为整个主体持续以后的全部过程,首先是对整个素质拓展内容进行体验, 全身心地投入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并且根据之前老师的引导,充分对整个素质拓展内容进行思考与感悟, 从而使得学生们通过亲身体验与个人思考,对整个素质拓展训练的过程与意义有所收获。最后,在动之后,老师需要组织学生们静下来,对整个素质拓展训练的过程、意义以及个人的失误和团队的协助的进行总结,最后在所有学生面前,分享自己的收获,最终在动静结合之间,让学生们的身体素质、个人心智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提升。

在教学内容方面,则需要体育老师多下功夫,通过认真分析整个教学目标,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创建对学生锻炼性强、教育意义高的教学活动,最终结合素质拓展训练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真正提升体育教学的质量。

4.总结

初中体育教育引入素质拓展训练,主要是通过素质拓展训练的教学思想、教学模式以及教学内容上,弥补传统的初中体育教学的不足,通过改进初中体育教学思想、模式与内容, 真正使学生们的身体素质和思想素质得到训练和提升,从而使初中体育教学质量再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邵景钮,汪冉.初中体育教学中引入素质拓展训练的可行性分析[J].创新体育.2014(05)

篇3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 初中体育 差异性教学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广泛推广,初中生的价值体系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在学生的价值理念快速健全及发展的时期,加大对初中生的体育教学改革力度,是完善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体育教学实践经历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是贯彻素质教学理念的重要环节,充分激发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采用差异化的教学方式,保证每个学生的个人能力与发展兴趣得到充分的尊重与支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差异化教学的实质内涵与特征表现

差异化教学的本质内涵是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学目标。学生间的差异性既包括学生的心理、生理等表现特征,又包括学生的认知水准、思想观念等意识形态领域方面的差异。老师在进行差异化教学时要把握学生两方面的个性差异设计教学内容,以帮助每个学生全面发展。

在以差异化教学理念为主导的教授方式中,必须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师生间的双向互动关系及不断丰富和完善教学内容。在传统教学方式中,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静态的被动关系,双方缺乏对彼此的深入了解,无法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修正课程设计,师生之间的交流是封闭的,学生的个性特征与潜能爱好难以被充分挖掘。

差异性教学是为发现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以获得全面发展,要求老师对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针对性的解决,所以老师的教学内容与课程设计不是固定不变的,而应依据学生的实际状况进行弹性的设计与调整。在双向互动的教学安排中实现教学相长,要求老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主动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发展方向,面对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向老师寻求帮助,在师生互动间加深对彼此的了解,为学生提供具有针对性的问题解决方式。

二、初中体育差异化的教学方式

(一)更新教学理念。

新课程教学理念下的体育教学主要是指促进学生身体机能与心理健康水准的提高,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培养和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在体育教学课程训练中,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采用鼓励式教学方式,对学生的个性潜能进行充分挖掘,帮助学生建立专业化的思维方式。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动与学生建立双向互动的交流关系,基于学生的兴趣爱好与实际学习能力,切实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建立差异化的教学目标。

在以差异化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下,老师应该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定差异性的教学目标。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依据学生的学习技能与自身素质进行搭配式分组,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与体育技能。基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在差异性教学方式中寻找到适合学生的课程内容。对于学习能力较强而且学习基础不错的学生引导其发现创造性的学习内容,对于学习基础较薄弱的学生则以基础教学为主辅以必要的创造性学习方式。

(三)注重课外训练,提升体育技能。

基础的体育技能学习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必须加大学生对课外练习的学习投入力度,提升学生的体育技能。由于体育课外活动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学生有很大的发挥空间,在自由自在的学习场地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对体育技能有兴趣的学生发展体育特长,依据学生的兴趣进行跨班学习,在有针对性的指导方式中有组织、有计划地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具体的体育课外活动包括传统体育竞技学习及比赛技能学习,老师可以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与个人的技能水平进行分组学习。小组式的搭配学习方式可以借鉴到体育教学中,小组成员间的互补技能能够在团队协作中实现团队目标,凸显学生的优势,在自己游刃有余的优势技能中对学习增强热情与信心。

(四)改变学生成绩的评价方式。

差异化的评价方式与教学方法相结合,以实现教学目标。首先,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不同阶段的项目成绩进行不同层次的分析比较,建立学生和老师共同参与的评价体系,既包括老师的评价又有学生的个人评价,以保证客观公正的评价结果。教师要对学生的平时表现密切关注,在评价过程中不要孤立地看重学生的客观成绩,而应重视学生的学习态度,帮助学生增强学习自信心。对于学生基础一般的学生,老师要以鼓励式的教学方式为主,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并告之努力的方向,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评价标准更偏向学生对基础技能的掌握程度。对于学习能力强而且基础不错的学生,老师应该提升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引导学生以更高的要求自我约束,以更努力的学习状态达到教学要求,评价重点可以偏向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要贯彻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理念,采用差异化的教学方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挖掘学生的发展方向与技能水准,在有组织有计划的教学安排下帮助学生掌握体育技能。突破传统体育教学的局限,老师深入主动地走进学生的实际生活,在双向互动中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根据学生的特点与需要建立针对性的教学方式。全面落实因材施教式的差异化教学方式,关注学生的不同需求,依据具体的教学情况组织教学内容,促进学生身体机能、心理健康发展与培养终身锻炼的生活习惯。落实差异化教学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需要老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寻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最佳课程模式,在不断的试错中提炼最高效的落实方法,促进终极教学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李百长.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体育差异性教学初探[J].学生之友(初中版)下,2012(6):93.

[2]应明和.差异性教学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文理导航(中旬),2011(4):31.

[3]袁春夫.基于新课程背景的初中体育运用差异性教学的探讨[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12(2):56-57.

篇4

初中体育素质拓展训练价值可行性分析素质拓展训练集创新性、灵活性、趣味性和集体性于一身,能够让参训者在训练过程中不断地挑战自我、关心他人,懂得如何互帮互助、团结协作,进而帮助参训者在获取丰富情感体验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素质拓展训练的目标与初中体育教学的目标存在较大的一致性,素质拓展训练在初中体育课堂上的引入,能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协调化发展,有助于初中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必要性。

一、素质拓展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积极意义

(一)丰富初中体育课程资源

随着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初中体育教育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但要想进一步激发初中生的体育运动热情,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需要对传统的体育教学资源进行补充和完善,以增强初中体育教学的时代感和先进性。素质拓展训练在初中体育课堂上的引入,打破了传统体育课堂上固有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模式,形成了对传统体育教学的有效补充和创新,实现了初中体育教育资源的不断丰富,拓宽了初中体育教学的广度和深度,同时在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促进初中体育教学的改革进程方面形成了有力的促进。

(二)健全初中生的性格品质

初中生正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阶段,性格以及心理素质上难免会存在一定的缺陷,但在传统的初中体育课堂上,体育教学过分依赖教材,将学生的运动范围禁锢在操场之上,所以有时会限制学生性格品质和心理素质的完善。而素质拓展训练是基于心理学的素质训练,强调的是参训者通过自然化的体能活动和心理挑战活动,让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身体灵活性以及个人身心素质得到不断改善。

(三)丰富了中学体育教学手段

在很多中学,初中体育的教学方法是比较单一的,学生的体育文化生活也不够丰富,如在田径、足球、篮球、乒乓球的等传统体育教学项目中,教师主要是采取示范性的教学方法,而且教学目标以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素质为主。而目前的初中在校生,“00后”已经成为绝对主力,他们对初中体育文化生活和课堂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对成为体育课堂的“主人”表达了强烈的愿望。因此,素质拓展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引入,不仅更容易凸显初中生在体育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还可以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时尚化和多元化,丰富体育教学的手段和形式。

二、素质拓展训练引入初中体育课堂的可行性分析

(一)素质拓展训练与初中体育教学的特点存在很多相似之处

素质拓展训练作为一项时尚型的教育活动,是以身体活动作为教育手段,根据教育的对象的特点,来有计划、有组织、有意识地开展相应的教育活动和教育课程,发展参与者的身心素质。因此,素质拓展训练对各类人群都是适应的,不同的素质拓展项目可以帮助不同层次、不同特征的个体提升生理素质、心理素质,这与初中体育教学的目标并无太大差异,为素质拓展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引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素质拓展训练的开展比较灵活

很多素质拓展项目的开展,对场地条件和运动器材的要求都比较简单和灵活,所以在引入初中体育课堂上具有较强的适应性。目前,素质拓展项目主要分为场地项目、水上项目和野外项目等几种,学校自有的操场、游泳池以及周边的广场、公园等都可以作为开展素质拓展训练的场地,只需添加少量简易性的运动器材即可。

(三)体育教师很容易胜任教育者和组织者的角色

在素质拓展训练中,虽然教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但对教师综合素质的要求中,并没有太多专业性的素质要求,初中体育教师只要经过简单培训,掌握一定的心理学、教育学知识,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加上个人原有的工作经验的积累,是完全可以胜任素质拓展训练教师角色的。

三、素质拓展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开展策略

(一)选择适合初中生发展需要的素质拓展项目

初中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现有的以及周边体育教学资源,充分挖掘能够适合本校体育教学要求的素质拓展项目,形成对初中传统教学资源的有效补充和完善,这样可以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就素质拓展训练赢得更多的选择权。如在集体运动项目的教学中,可以引入逢三抓手、高台演讲、寻宝游戏等破冰项目;在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时,可以引入信任背摔、电网、风火轮、解手链、信任百步行等素质拓展项目,这对促进初中体育教学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都能形成有效的促进。

(二)丰富素质拓展训练的组织形式和开展方法

素质拓展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引入与推广,一定要本着适应性的原则,丰富素质拓展训练教学的方式与方法,在积极借鉴素质拓展训练先进培训理念的基础上,调整体育教学的传统方式,选取素质拓展训练教学与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衔接点。因此,初中体育教师不能对素质拓展教学模式进行盲目的照搬照抄,而是应当结合教学场地条件和教学目标,合理设置和巧妙设计素质拓展训练教育情景,让体育课更加生动、有魅力,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让初中体育课堂焕然一新。

(三)做好安全管理工作

素质拓展训练教学与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毕竟存在很大的差异,如果体育教师组织不好,很容易导致学生出现运动损伤的情况。这是因为很多素质拓展训练项目为了达到对人心智锻炼目标,会对参训者的生理、心理承受能力有着一定的要求。因此,初中体育教师在引入素质拓展训练项目时,需要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教育素质和专业水平,一定要确保素质拓展训练组织与管理的专业性和严谨性,形成对参训学生的有效引导和监控,避免不安全事件的发生。

四、结语

总之,素质拓展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引入,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和可行性,符合当前初中体育教学改革的现实需求,能够促进当代初中生身心素质的协调化发展。因此,初中体育教师要重视素质拓展训练项目与初中体育传统课堂的融合,结合初中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加大对素质拓展训练在体育课堂上引入与开展的研究力度,引导学校不断加大经济投入,从而在弥补传统体育教学缺陷的同时,促进初中体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杨道恺.初中体育中拓展式训练的实践性[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3,(24).

[2]毛华燕,王银普.场地拓展训练进入公共体育教学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J].群文天地,2012,(05).

篇5

一、人文精神教育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初中在整个人生接受知识的过程中是一个黄金时期,脱离了小学的懵懂无知,也没有到了高中和大学时的人生价值观形成,做人做事自成一套体系的时期。初中是学生们一生中一个非常特殊的成长时期,价值观、世界观以及人生观都初步形成的一个特殊阶段,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课程中施行人文精神教育观容易被学生们所接受,以便形成具有人文精神的精神世界观。体育中的“体”指的便是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如今在更加重视知识的教育观下学生的身体素质普遍偏低。而“育”则指的是人文精神教育,现今的体育教学中人文精神教育也在不断的缺失中。因此,本文就研究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贯彻实施人文精神教育,奠定学生成为体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更加健康的成长。

二、人文精神教育在初中体育中的必要性

人文精神的存在会使得学生具有许多美好的品质,会更加地成熟明事理,更加善待他人。在现今的体育精神如“比赛第一,友谊第二”、“公平竞技”下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实施人文精神教育对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世界观都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学生是社会新一代的接班人,若是学生们都具有人文精神,不仅仅是对于个人,对于社会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改革中对学生贯彻实施人文精神教育观很有必要。

三、初中体育教学中人文精神缺失的原因

(一)体育教学太过目的化,偏离了教育的方向。无论怎样强调或是淡化考试的权威性,怎样大张旗鼓地说要进行素质化教育,要把学生放在第一位,但是面对以后找工作的强压下,文化知识的学习都是被学校和老师排在首位的。因此,学校和老师甚至家长都忽略了体育教学这门课程,更加地忽视了在体育教学改革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忽视了学生的自主创造性和思维创新能力以及学生个性的张扬。而且,目前我国的体育教育教学并没有去关注如何使得学生成为一个具有文明精神的完整的人,而仅仅是把体育教学课堂当成了“竞技场”或者是“体质加强班”,忽视了原本开设体育这门课的目的,偏离了体育教学的方向。(二)教学模式单一。在以加强学生体质为目的的体育课堂上,教学的内容和模式不免是单一、枯燥无味的。在体育教学中过分地强调了竞技性以及体育技术的训练,忽视了体育教学过程中应该培养的情感教育和意志锻炼等人文体育精神,忽视了体育本身具有的娱乐休闲性,学生应该被培养的世界观、责任感、心理素质以及人际交往能力都成了体育教学课堂中的附属品,从而被忽略了,因此体育课变成了只为锻炼身体素质而存在的课程了。教学模式也一直都是老师讲解示范和纠正学生的错误,学生练习和改正错误。形式单一传统简单。老师和学生一直遵守着这样的教学模式并习以为常,忽视了对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老师与学生之间交流不多,这明显与人文精神教育观相违背。(三)社会环境的因素。在改革开放后的大环境下由古代原来的士农工商发展成了现在的士商工农,商人的地位大大的得到了提升,也随着现在各种东西的物价飞涨,房价飞涨,使得社会上的各种人一切都向钱看齐,在社会这个大染缸中变得利益熏心,急功近利,忽视了人文精神的发展,从而也潜移默化的影响到了学生的人文精神教育观。

四、如何在初中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贯彻实施人文精神教育观

(一)树立科学的体育教学观念。在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上进行新的改革,将人文精神教育的教学理念贯彻到体育教学中去,真正树立将人文精神为指导的一种教育理念,施行以学生为主体,摆脱传统的以竞技为目的的体育运动。创造新的体育课堂形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体育交流,并使学生认识到体育并不仅仅是一种娱乐的形式,让学生们在人文精神的指导下进行体育活动,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二)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安排,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老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具体身体情况,对现有的体育教材和体育课程进行相应的研究,制定出符合人文精神教育要求的传中体育课程教材大纲,使得学生们从基础开始,并在教学的过程中针对学生的表现调整教学计划,调动起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加深师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使得学生真正了解体育,爱上体育这门课程。老师还要在体育课程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培养学生的竞技体育精神,完善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学生们意识到自己一生所要承担的责任感,还有坚强的意志,永不言弃的体育精神,使学生在体育课上最大强度的锻炼自己的身体素质和意志力,获得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三)老师本身要就有人文精神素养。老师的个人行为,个人的素质修养对于学生的自身和生活都具有不可磨灭的影响,学生们会不自觉地模仿学习老师的一些做人做事的方法以及行为。因此必须重视对于老师人文精神的构建,提高老师自身的道德修养。作为体育老师不仅要具备相应的体育技能和体育知识,还要在各个方面严格要求自己,拥有高尚的品格,只有老师的心里是阳光的,充满真善美的,体育精神是充满人文气息的,才能给学生创造一个充满人文精神的世界。

五、结束语

篇6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创新理念;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9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每一个人都具有创新的潜能,从个体所处的环境的差异来实现潜能的发挥,从而对个体的创造性思维进行激发,使创造潜能从根本上转化为创造能力。对于初中体育教师来说,教学的过程中不但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都具有创新的能力。

1、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的创新态度进行培养,因此体育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改变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要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锻炼,教师自身首先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力、其次,就教育思想而言,体育教师应该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针对教学进行改革。此外,深厚的专业知识和授课技巧,在教学中的转化能力是实践的基础,也是优化教学的基础。

2、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受传统体育教学的影响,教学氛围往往比较沉闷,师生关系也较为专断,学生的学习处于被动的状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课堂氛围变得更加活泼、宽松、自由和有趣,师生关系也更加的民主、和谐和平等,学生对教师也会产生亲切感和信赖感,教师在课堂中的亲和力更加有益于教学的进行,学生逐渐会对教师产生好感,其求知的欲望也会被激发出来。同时,作为体育教师,要用饱满的热情来对待每一节课,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学生的情绪,要让学生感觉到老师时刻都对自己有所期待,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中语调、眼神、肢体语言及微笑等对学生进行鼓励。只有在这种轻松的教学中,师生之间才能互相信任和尊重,学生才能乐于参与到教学中,教师才有机会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学习是获取人类文化、经验、知识的方法,一个人活一生,时刻都在经历着学习。如果学生离开课堂、走出学校的同时,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和欲望,那就表明教育是失败的。不管是哪一门学科,兴趣都是唤起学生学习欲望的最有效的方式,体育教学同样如此。兴趣能够促使学生去探索和创新,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力,在教学中是不可或缺的。传统教学模式中,以教师为中心,教学目标单一,教学方法实用性差、教学形式僵化、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这些都与当前的教育形势相差过远。

3、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1问题教学法

从教学的实践来看,学生如果能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加的重要。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时,都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如:怎样提高体育成绩?增加加强体育锻炼?涉及各种体育项目的技术、战术、规则、场地器材及联系方法等。作为体育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大胆的将自己遇到的问题提出来,让学生反复的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索和思考,使其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学生的创新能力也会得到培养。

3.2情境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在情境中融入生活,用实物来展示情景,用录像、图画及多媒体再现情境,用语言对情境进行描述。例如,在球类比赛、单项比赛及野外训练等教学中,用情境来激励学生,帮助学生对体育教材加深理解,促使其创新能力和全面素质的提高。

3.3讨论法

受传统满堂灌教学方法的影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盲目的进行联系,与之相比,有目的、有计划的创设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不同的结论进行分组讨论,达到的教学效果更加的明显。例如,在篮球比赛中,学生利用各种小范围的配合和各种技术的运用,最后分组对配合或技术运用的成败进行讨论,寻找原因,然后再次进行联系,反复讨论、反复练习,在练习和讨论的过程中,掌握各种技术和规律,并且熟练的进行运用。这种练习,使每一个个体在小组中都发挥出其创新能力,在讨论的过程中掌握了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3.4体育游戏法

体育教学有其独有的特点,体育游戏是一种特殊的运动或课堂活动练习方法,体育游戏包含一定得规则、形式、情节和结果,是具有特殊目的的综合性训练方法。例如:篮网捕鱼、信任后倒、老鹰抓小鸡等游戏,学生在可行的范围内,可以自由组队研讨取胜的方法,这样教学中充满了公平竞争的氛围,此外,教学和学生可以一起来创编体育游戏。一旦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调动起来,会激发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对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和智力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4、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实验证明,人的右脑功能和创造力有直接的关联,只有左右脑平衡发展,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人的创造力。所以,所谓的智力开发,很大程度上对培育人的大脑右半球机能,使之达到更高的高度,不断完善。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提高学生的左侧身体的练习,促进右脑机能发育,开发出学生右脑的潜在智力,同时学生的创造力也会相应的得到提高。例如,左手投篮、左手发球等练习。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分层教学,因材施教。由于男学生和女学生,同性学生之间的身体素质是不同的,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按照身体素质、性别或运动能力等因素进行区分,区别对待,因材施教。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内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获得成功的喜悦。能力强、素质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锻炼,体质稍差的学生之间的差距也能逐步缩小,并且能够与素质好的学生一起完成练习,对学生的个人潜能能够充分的发挥出来,使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充分的调动起来,真正实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发挥主体作用。初中体育也整成的成为创新型的现代体育课程。

参考文献

[1]黄仁强.论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成功(教育版),2012(2).

[2]张立业.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教育教学论坛,2011(1).

[3]袁志钢.浅析创新教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东西南北・教育观察,2011(2).

[4]黄剑刚.关于初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教育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3(7).

篇7

关键词:初中体育;课堂教学;发展现状;优化策略

在现如今各个领域都竞争激烈的时代,人们都越来越重视教育的全面发展。所以为了挤进名牌高中去接受更先进的教育,初中生要面临的压力往往来源于中考。然而,学生在初中阶段要接触物理和化学这两门并不简单的学科,这更加增加了学生的脑力负担,甚至很多学校占用体育课时间用于学习中考的文化课,这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从而使学习事倍功半[1]。因此,体育课程的开展不仅要使学生得到身体上的锻炼,还有使其达到身心放松、智力拓展以及人生观的引导。

虽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教育事业也蒸蒸日上,保证了大多数孩子的九年义务教育,但是现在在很多学校的体育课堂教学都存在着一些问题。由于“体育课不如文化课重要”的错误观点,致使家长或学校占用体育课堂时间,或者不能够安排充实的课堂内容。因此,发现体育教学课堂中所存在的问题,及时修正教学理念与教学实施策略才是实现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一、体育课堂教学的发展现状

全民身体素质是国之根本,因此体育教学的开展是非常重要的。课堂的有效性是当今教育质量要求的标准,在学生课程增加和老师加班加点、兢兢业业的同时,课程质量却没有提上去,就说明没有达到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然而,问题往往存在于多个方面,学生上课质量的体现是结果变量,而老师的教学行为是过程变量[2],往往我们在看待问题的时候,只关注结果变量而忽略了过程变量。因此,应该从学生、老师和制度等三方面去分析问题并提出优化措施才是最重要的。

二、体育课堂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设计不合理。体育课堂教学内容必须符合初中生的身体条件以及兴趣的要求,从而使学生既能锻炼身体,又能愉悦身心、培养技能。现如今,好多学校的体育老师都是按照传统的教学计划进行课堂教学,通常第一节课对学生进行理论性教学,后期课程在操场上进行项目训练[3]。课程的单一和枯燥通常会使学生厌烦,从而失去对体育课程的兴趣。而且,因学生的身体素质与个人爱好不尽相同,所以让所有学生整个学期都学习相同的项目,会降低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二)学生缺乏积极配合的意识。体育课离不开跑步,一般课程开始前,老师都会安排800米跑步给学生作为课程的开始。但是有些学生不喜欢跑步,甚至采取装病、请假等来应付体育课,这就使得体育课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老师一般不会学生的不配合,不论是否真的有故不来的学生记为缺课一次,期末测试会对其适当减分,这也对一些学生的表现造成了不公平。学生缺乏参与的积极性,无法体会到课堂的乐趣,更对体育考试过于敷衍,这都源于学生对体育这门课程的不重视。

(三)教学评价体系落后。学校的教学评定体系一般是针对老师对学生的表现制定的,在期末时,体育老师会根据学生平时的表现、出勤以及期末考核成绩进行评定[4]。这时,就忽略了学生对老师教学表现的反馈。在没有意见反馈的情况下,体育老师还是会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而忽略了学生的感受,从而降低教学质量。

三、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优化措施

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根本问题出自于三方面:教学内容、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学制度,因此必须从这三方面下手,总结出应对措施。

(一)合理设计教学内容。改革后的教育模式主张学生在注重素质教育的同时支持个性发展,所以应该合理设计教学内容,给予学生选取体育课项目的机会。首先,在集体的理论授课之后,让学生填报体育课项目志愿表,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体育项目,从而使体育课更具有娱乐性。其次,在每次课程结束前的十五分钟,体育老师可以组织体育相关的游戏,让学生在学习技能的过程中体会到轻松感与愉悦感。最后,在期末体育测试中,除了基本的跳远、跑步之外,可以增加趣味运动赛,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

(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必须从两方面入手,一是给学生进行思想引导课程,让其明白体育课的意义,不仅要锻炼学生身体健康,还要引导其团结合作的意识与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二是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鼓励其个性发展且因材施教,挖掘学生的特长。只有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使其配合体育老师的活动安排。

(三)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体育教师这个职位不是简简单单带着学生进行活动,而是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尽量能够随时改变教学形式,从而吸引学生的兴趣,又能完成教学任务。在得到学生对老师的反馈意见后,对于表现突出的老师适当进行表扬,鼓励这种“以学生为主”的工作态度。因此,健全教学评价体系能够使得体育教学课程更加有效开展。

在新课改的今天,初中生的生活与想法不再像以往那么单一,他们身处于快速发展的新世纪,对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有更高的要求,所以传统的教育模式不再适用。因此,通过分析当今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从教学内容、学生自身积极性以及教学评价体系等三方面总结了优化措施。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将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友斌.初中体育课堂有效性教学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4(13):58-59.

[2]秦兴波.“体育游戏”教学法对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作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5,03.

篇8

关键词:健美操 初中体育教学 应用价值

一、健美操对初中生的积极影响

1.对初中生身体形态的积极影响

好的身体形态可以有效提升一个人的气质和修养。人体肌肉主要由纤维构成,有自由收缩的功能。对于正在长身体的初中生来说,多进行健美操训练,可以使肌肉的纤维变粗、有力,强化蛋白质、糖元等物质的储存量,丰富血管,有效改善血液的循环和强化新陈代谢能力。也就是说,正在长身体的初中生进行健美操训练可以促进身体的健康成长,训练出良好的体态。

2.对初中生意志力的积极影响

健美操属于有氧运动,健美操训练有助于初中生形成较强的意志力。同时,健美操本就是以健身为出发点,初中生多练习健美操还能强化心肺功能以及体内循环系统功能。多进行健美操训练可以供给身体细胞足够的养料,强化身体的新陈代谢能力,促进健康。对于体型偏胖的初中生来说,还可以消减脂肪,调节体内脂肪的平衡,维持健美的体态。

二、如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普及健美操教学

1.情境教学

第一,借助语言创造情境。不论哪一门课程的教学,教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解,教学效果都会有一定的提升。因此,在初中体育课中健美操的教学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借助语速、语调、语气、表情、神态、肢体语言的变换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比如教师用激情高昂的语言将学生们带入“舞台”,让学生感觉自己就是一个表演者,接受万众的目光,等待着音乐的响起。

第二,借助实际生活创造情境。教师可以借助生活中跟健美操有关的各种比赛、电影等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学习健美操。如教师组织学生一起观看各高校的健美操比赛,有计划性地创建充满积极性的情境,并伴随着鼓励性的语言,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健美操。

第三,借助音乐创造情境。音乐可以陶冶情操、影响人的情绪,播放不同的音乐对人会产生不同的效果,造成不一样的情绪反应。在健美操教学之前,教师可以播放一些动感十足的音乐,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当学生们都情绪高涨的时候就可以进行健美操教学。在健美操教学结束之后,教师可以播放一些轻柔、舒缓的音乐,减轻学生运动之后的疲劳,让学生伴随着轻音乐回忆一堂课的教学内容。

第四,借助多媒体创造情境。只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教学,很多具体的动作学生听起来还是会觉得很抽象,很难全部理解,时间一久记忆也就会越加模糊,教学效果始终得不到有效提升。因此,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将各种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2.反馈教学

第一,教学方式的电化转变。健美操是一种新兴的体育运动,具有很多传统体育运动没有的特点,因此传统的运动教学方式也不能满足健美操教学的要求。教师需要实现教学方式的电化式转变,突破时间跟空间的限制,根据教学需求合理运用电化教学。如教师可以将学生练习健美操的全过程拍摄下来,借助多媒体或是电视进行回放,通过慢放、定格等方式将不正确或是不规范的动作跟正确的动作比较,然后讲解,让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正确的健美操动作。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更清晰地认识到自己还存在的不足,及时纠正。

第二,科学设置健美操课程“密度”。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科学设置健美操的课程“密度”,用科学有效的方式进行教学,合理安排健美操教学、健美操训练、健美操辅导等课程的时间,坚持以反馈教学为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转变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及时反馈学习情况,如不理解的地方、对教学方式不适应的地方等,实现事半功倍的教学目标。

第三,及时处理学生的反馈信息。有研究表明,人在完成某一个或是某一系列动作之后,在0.1到0.5秒之内很有可能会完全忘记之前动作的全过程。在经过一定的时间之后,这一过程将会有20%的记忆丢失,之后就进入了短时储存状态,并且这一时间一般在30秒之内。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在动作结束的30秒之内让学生们接受反馈信息,确保学生能够第一时间知道自身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

参考文献

[1]夏炎 论健美操在中学体育课中的应用价值[J].陕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8,(S1)。

[2]申苗苗 大众健美操对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影响[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11)。

[3]白留根 论初中体育教学中健美操锻炼有哪些要求[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06)。

篇9

【关键词】初中体育;课外作业;体育教师;学生

一、研究背景

1.体育教师的个人观念或责任心问题

有人曾说过体育老师上课是“一只哨子,二只球,老师学生都自由”。当然这也是一种片面的评介,也是对体育老师工作的一种否定。据我所知这种现象也的确存在,从而也反应出体育老师对待课堂教学的态度和责任心,也可以想象到无所谓布置作业了。

2.缺少对作业完成质量的跟踪

如何更好的布置初中体育课作业,这是一个新颖的话题。按照传统的体育教育方法来看,历来很少有老师在体育课堂当中布置作业,甚至于有些仅是为了体现备课当中的要求而起一下“蜻蜓点水”的作用,至于真正有否落实在课堂内外,有否对作业的完成质量进行跟踪,却不得而知。

3.学科性质的不同

由于初中体育学科的特殊性,作业的布置不同于文化课,经本人了解,文化课平时的作业布置都是根据课本内的课后作业而定,是为了让学生对知识的一直巩固及扩展;而对于体育学科来讲,由于所学技巧都是在课堂上进行,很少布置课后作业,而且就算布置了,也很少能去考证、检验。

二、体育学科作业的布置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考虑学生的态度及兴趣,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教师在布置作业前,应及时了解学生对等待作业的态度和兴趣,并帮助学生树立克服困难的决心和信心。要结合学生所学知识的结构,恰当且符合实际的布置作业,要符合体育与健康的卫生要求,要根据学校实际的场地和可提供器材情况来布置,同时要与课堂教学的内容相结合。切忌盲目性、随意性地布置运动量过大或过强的锻炼项目。

2.作业布置应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兴趣爱好

针对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兴趣爱好,教师应分层布置和适度布置。不能搞“一刀切”,防止学生“吃得太饱”或“吃不饱”。在课堂内外练习中要注意同质分组和异质分组。

3.作业布置应注意课堂内外相结合起来

本人认为,作为初中体育教师来讲,在课堂当中布置作业时,可根据具体要求和内容来进行。如本人在上篮球教学内容时,由于七年级学生基本功不扎实,篮球基础不好,每节课开始时,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球性练习。

4.作业布置应注意综合评价

本人认为作业的布置应把中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和国家体质健康标准考核相结合。初中生的身体素质各不相同,每学年或学期的体育测试中,总有一些学生过不了关。如必测项目中的第一类:男生1000M 和女生的800M 。这个项目学生既怕又恨,但迫于无耐而不得不参加考试。根据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在开学初布置作业,明确告知学生体能测试要求和具体项目。让学生早点准备,教师也可开具简单的运动处方,给一些“困难户”制订相应的锻炼计划,如一周安排1-2次的长跑训练。同时要求达到一定的运动强度,规定一定的时间。

三、优化初中体育课外作业布置的几点措施和建议

1.学校要加强宣传力度

本人认为,首先学校应该予以重视,让每个学生都要重视体育课外作业的重要性,要求各班要在课外活动当中落实好,班主任要引导好,体育委员要组织并带领好。督促好同学之间、小组之间的自觉完成,这样将会给体育老师带来极大的帮助。

2.班主任和其他任课教师的支持是完成体育课外作业的重要保证

本人在一次走访中发现,有个学校体育教研组的教师经常向班主任及其它教师宣传开展体育课外活动的目的和意义,教育学生不能用体育课外作业来冲击其它各科作业,并督促学生完成好其他各科作业,从而取得了各科教师的理解和支持。不少班主任积极配合体育教师组织本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有的还带头参加锻炼,如八年(1)班班主任,经常亲自带领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她还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经常督促并指导他们针对自己的弱点加强锻炼,通过她和全班同学的共同努力,目前该班体锻达标率已达85%以上,名列全校之首。

3.督促检查是完成体育课外作业的有效方法

虽然大部份学生能比较自觉地完成体育课外作业,但仍有一小部份学生视它为“软任务”。针对这种情况,本人认为,作为初中体育教师来讲,一方面应加强思想教育,一方面要求学生每天把完成体育课外作业的情况用日记的形式如实地记下来,还可以要求每隔一段时间(2-3周)小结一次,让中学生明确今后努力方向。并且,教师在检查中如果发现问题,可以及时地进行批评教育和具体的指导,并对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给予鼓励。

4.家长的配合和支特是完成体育课外作业的必要条件

有些体育课外作业是在家里做的,特别是寒暑假期间,家庭锻炼成为主要形式。但有些学生不够重视,有些学生还不能自己合理地安排假期作息时间(特别是体育锻炼时间)。我们经常向社会和家长宣传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要求家长协助学校督促学生自觉地完成体育课外作业,并在可能的情况下,为子女完成体育课外作业创造一定的条件。因此,不少家长积极配合,指导子女制定合理的课外体育锻炼作息时间表,并经常督促和检查落实情况。实践表明,凡这样做的家长,学生的体育“家庭作业”就完成得好,学生的身体素质也有所增强。

四、结论

综上所述,布置课外体育作业既督促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又培养他们自觉锻炼身体、不怕困难、持之以恒的良好思想品德,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促使中学素质教育的不断完善,又利用文化课作业休息时间,完成体育作业,达到劳逸结合的目的。同时布置课外体育作业不但不会增加学生负担,反而有助于学生的文化课学习,但要注意适量、难度适中、有娱乐性,真正让学生自觉乐意地完成他们的课外体育作业。

参考文献:

[1]赵昕霞.体育课外作业的布置[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13

篇10

关键词:初中体育;新课标;教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4-046-01

新课程标准要求体育与健康课程以目标的达成来统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所以一定的教学内容和运用相应的教学方法是完成学习目标的决定因素,面对新的学习目标领域的出现,如何抓住新课标的理念实质提炼改造传统的教学方法,使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教学丰富多彩。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认清体育课教学的重要作用

纵观我国学校教育的目的任务主要是通过各科教学活动实现的基本事实,教学与学校教育并存。体育作为学校教育中的一育,始终与其教学活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只有抓好体育教学工作,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实现,显然是无可非议的。体育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体育课的有关规定性看,它是从小学到大学唯一连续开设的必修课,具有长期性和连续性;它必须依照并达到国家统一颁发的体育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具有强制性和统一性;它固定教师、班级、课表上课,有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的基本保证,具有可实现性、稳定性和实效性:它用于教学的总时间在学校各科教学中排名,小学第三、中学第四,乃至大专院校也占有相当比重,足以显示其重要性;并且它还是唯一必须面向全体学生的学校体育组织形式,有其明确方向性。这些充分展示体育课在学校体育中的核心位置和由此必将对学校体育的存在与发展产生的关键性、决定性作用。且体育作为一门教育性课程,包括了纳入学校教学计划的体育方面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各种活动,承担着学校教育中一个方面的目的任务。因此,搞好体育教学就成为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它既是师生应尽的义务,也是教师从事劳动和学生享受体育教育的一种权利。因而,理当端正态度,摆正位置。

二、激发兴趣,促进真参与

1、明确学生的学习目的,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是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动力。因此。让学生明确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目的。有助与学生顺利完成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让学生知道,在初中体育课程中。要学习什么内容,为什么要学习这些内容,通过这些教学内容,能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效果,让学生知道这些内容的好处与价值。使初中体育教学过程真正成为积极主动学习的过程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分析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我们可以得知,良好的学习兴趣是初中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在动力。是决定初中学生体育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在实际的初中体育教学中,采取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及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当然,中学生生的身心特点也决定的他们的学习兴趣很难长久的保持。因此,教师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应注意采取各种手段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使学生在体育游戏锻炼中运用自己的体力,技巧。毅力去战胜对手。挑战自我。品尝成功的乐趣。

三、教学方法的创新

1、运动技能教学中体育教学方法的创新

运动技能不但是《课程标准》所要求的体育与健康学习的重要目标,而且是达成其它学习目标的基本途径。如何创造新的教学方法以适应《课程标准》的要求呢?北师大学者贾齐老师提出了“曲线式教学”的构想,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设置一定的运动情境或运动课题,学生表面上看是循着一条曲线学习技能,导致了运动技能获得效率方面的损失,但是这种损失在另一方面,却通过学习能力和学习精神的培养这一教育意义上的价值的实现得到回报。“曲线式教学”为改变传统的传授教学方法,为“启发式”、“发现式”教学方法创造了有利条件。学生在运动技能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以学生主动性、能动性、独立性发展为主旨的自主学习得到了弘扬。也为改革和创新适应学生发展的技能教学方法提供了思路。

2、拓展和改造过的体育运动项目作为教材时教学方法的创新

《课程标准》把教学内容理解为达成学习目标的一种手段。这就意味着教师可以根据学校学生、教师的实际情况选取不同的教学内容,使体育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样。如在教学中引进软式排球运动作为教学内容时,可根据学生的需要选取不同重量的软式排球,同时规则也可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调整。当因传球不好而使比赛经常中断,可以采用球一次着地后再击球的方法;也可以一个人连击两次球。在技能学习上,先从比赛开始,让学生通过比赛理解技术的意义,并自然地掌握技能;当学生的技能没有明显提高时,就通过改变规则的方法对学生技能进行诱导。场地可用羽毛球场地来进行比赛和教学,网高是可以任意改变的。通过这样的创新教学使不擅长运动的学生也能愉快的运动起来,并且体会到人与人、队与队在运动中的关系及规则的意义等。

四、加强学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