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管理的规定范文

时间:2023-04-18 17:50: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档案管理的规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档案管理的规定

篇1

关于会计档案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会计档案管理,有效保护和利用会计档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等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下统称单位)管理会计档案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会计档案是指单位在进行会计核算等过程中接收或形成的,记录和反映单位经济业务事项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等各种形式的会计资料,包括通过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形成、传输和存储的电子会计档案。

第四条 财政部和国家档案局主管全国会计档案工作,共同制定全国统一的会计档案工作制度,对全国会计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和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会计档案工作,并对本行政区域内会计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

第五条 单位应当加强会计档案管理工作,建立和完善会计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和鉴定销毁等管理制度,采取可靠的安全防护技术和措施,保证会计档案的真实、完整、可用、安全。

单位的档案机构或者档案工作人员所属机构(以下统称单位档案管理机构)负责管理本单位的会计档案。单位也可以委托具备档案管理条件的机构代为管理会计档案。

第六条 下列会计资料应当进行归档:

(一)会计凭证,包括原始凭证、记账凭证;

(二)会计账簿,包括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固定资产卡片及其他辅账簿;

(三)财务会计报告,包括月度、季度、半年度、年度财务会计报告;

(四)其他会计资料,包括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银行对账单、纳税申报表、会计档案移交清册、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会计档案鉴定意见书及其他具有保存价值的会计资料。

第七条 单位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通信等信息技术手段管理会计档案。

第八条 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单位内部形成的属于归档范围的电子会计资料可仅以电子形式保存,形成电子会计档案:

(一)形成的电子会计资料来源真实有效,由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形成和传输;

(二)使用的会计核算系统能够准确、完整、有效接收和读取电子会计资料,能够输出符合国家标准归档格式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表等会计资料,设定了经办、审核、审批等必要的审签程序;

(三)使用的电子档案管理系统能够有效接收、管理、利用电子会计档案,符合电子档案的长期保管要求,并建立了电子会计档案与相关联的其他纸质会计档案的检索关系;

(四)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电子会计档案被篡改;

(五)建立电子会计档案备份制度,能够有效防范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和人为破坏的影响;

(六)形成的电子会计资料不属于具有永久保存价值或者其他重要保存价值的会计档案。

第九条 满足本办法第八条规定条件,单位从外部接收的电子会计资料附有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规定的电子签名的,可仅以电子形式归档保存,形成电子会计档案。

第十条 单位的会计机构或会计人员所属机构(以下统称单位会计管理机构)按照归档范围和归档要求,负责定期将应当归档的会计资料整理立卷,编制会计档案保管清册。

第十一条 当年形成的会计档案,在会计年度终了后,可由单位会计管理机构临时保管一年,再移交单位档案管理机构保管。因工作需要确需推迟移交的,应当经单位档案管理机构同意。

单位会计管理机构临时保管会计档案最长不超过三年。临时保管期间,会计档案的保管应当符合国家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且出纳人员不得兼管会计档案。

第十二条 单位会计管理机构在办理会计档案移交时,应当编制会计档案移交清册,并按照国家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办理移交手续。

纸质会计档案移交时应当保持原卷的封装。电子会计档案移交时应当将电子会计档案及其元数据一并移交,且文件格式应当符合国家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特殊格式的电子会计档案应当与其读取平台一并移交。

单位档案管理机构接收电子会计档案时,应当对电子会计档案的准确性、完整性、可用性、安全性进行检测,符合要求的才能接收。

第十三条 单位应当严格按照相关制度利用会计档案,在进行会计档案查阅、复制、借出时履行登记手续,严禁篡改和损坏。

单位保存的会计档案一般不得对外借出。确因工作需要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必须借出的,应当严格按照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会计档案借用单位应当妥善保管和利用借入的会计档案,确保借入会计档案的安全完整,并在规定时间内归还。

第十四条 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定期两类。定期保管期限一般分为20xx年和30年。

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从会计年度终了后的第一天算起。

第十五条 各类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原则上应当按照本办法附表执行,本办法规定的会计档案保管期限为最低保管期限。

单位会计档案的具体名称如有同本办法附表所列档案名称不相符的,应当比照类似档案的保管期限办理。

第十六条 单位应当定期对已到保管期限的会计档案进行鉴定,并形成会计档案鉴定意见书。经鉴定,仍需继续保存的会计档案,应当重新划定保管期限;对保管期满,确无保存价值的会计档案,可以销毁。

第十七条 会计档案鉴定工作应当由单位档案管理机构牵头,组织单位会计、审计、纪检监察等机构或人员共同进行。

第十八条 经鉴定可以销毁的会计档案,应当按照以下程序销毁:

(一)单位档案管理机构编制会计档案销毁清册,列明拟销毁会计档案的名称、卷号、册数、起止年度、档案编号、应保管期限、已保管期限和销毁时间等内容。

(二)单位负责人、档案管理机构负责人、会计管理机构负责人、档案管理机构经办人、会计管理机构经办人在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上签署意见。

(三)单位档案管理机构负责组织会计档案销毁工作,并与会计管理机构共同派员监销。监销人在会计档案销毁前,应当按照会计档案销毁清册所列内容进行清点核对;在会计档案销毁后,应当在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上签名或盖章。

电子会计档案的销毁还应当符合国家有关电子档案的规定,并由单位档案管理机构、会计管理机构和信息系统管理机构共同派员监销。

第十九条 保管期满但未结清的债权债务会计凭证和涉及其他未了事项的会计凭证不得销毁,纸质会计档案应当单独抽出立卷,电子会计档案单独转存,保管到未了事项完结时为止。

单独抽出立卷或转存的会计档案,应当在会计档案鉴定意见书、会计档案销毁清册和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中列明。

第二十条 单位因撤销、解散、破产或其他原因而终止的,在终止或办理注销登记手续之前形成的会计档案,按照国家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处置。

第二十一条 单位分立后原单位存续的,其会计档案应当由分立后的存续方统一保管,其他方可以查阅、复制与其业务相关的会计档案。

单位分立后原单位解散的,其会计档案应当经各方协商后由其中一方代管或按照国家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处置,各方可以查阅、复制与其业务相关的会计档案。

单位分立中未结清的会计事项所涉及的会计凭证,应当单独抽出由业务相关方保存,并按照规定办理交接手续。

单位因业务移交其他单位办理所涉及的会计档案,应当由原单位保管,承接业务单位可以查阅、复制与其业务相关的会计档案。对其中未结清的会计事项所涉及的会计凭证,应当单独抽出由承接业务单位保存,并按照规定办理交接手续。

第二十二条 单位合并后原各单位解散或者一方存续其他方解散的,原各单位的会计档案应当由合并后的单位统一保管。单位合并后原各单位仍存续的,其会计档案仍应当由原各单位保管。

第二十三条 建设单位在项目建设期间形成的会计档案,需要移交给建设项目接受单位的,应当在办理竣工财务决算后及时移交,并按照规定办理交接手续。

第二十四条 单位之间交接会计档案时,交接双方应当办理会计档案交接手续。

移交会计档案的单位,应当编制会计档案移交清册,列明应当移交的会计档案名称、卷号、册数、起止年度、档案编号、应保管期限和已保管期限等内容。

交接会计档案时,交接双方应当按照会计档案移交清册所列内容逐项交接,并由交接双方的单位有关负责人负责监督。交接完毕后,交接双方经办人和监督人应当在会计档案移交清册上签名或盖章。

电子会计档案应当与其元数据一并移交,特殊格式的电子会计档案应当与其读取平台一并移交。档案接受单位应当对保存电子会计档案的载体及其技术环境进行检验,确保所接收电子会计档案的准确、完整、可用和安全。

第二十五条 单位的会计档案及其复制件需要携带、寄运或者传输至境外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六条 单位委托中介机构记账的,应当在签订的书面委托合同中,明确会计档案的管理要求及相应责任。

第二十七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的单位和个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等法律法规处理处罚。

第二十八条 预算、计划、制度等文件材料,应当执行文书档案管理规定,不适用本办法。

第二十九条 不具备设立档案机构或配备档案工作人员条件的单位和依法建账的个体工商户,其会计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和鉴定销毁等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十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档案局,国务院各业务主管部门,中国总后勤部,可以根据本办法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由财政部、国家档案局负责解释,自20xx年1月1日起施行。1998年8月21日财政部、国家档案局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财会字〔1998〕32号)同时废止。

附表:1.企业和其他组织会计档案保管期限表(略)

关于会计档案管理办法里的第五条规定

第五条

单位应当加强会计档案管理工作,建立和完善会计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和鉴定销毁等管理制度,采取可靠的安全防护技术和措施,保证会计档案的真实、完整、可用、安全。

(一)客体要件

本罪的客体是会计档案管理制度。

会计档案,是指会计凭证、会计帐簿和财务会计报告等会计核算专业材料,是记录和反映单位经济业务的重要史料和证据。会计档案具有以下主要的特点:

(1)会计档案并非是人为故意制造的,而是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业事业单位等会计主体在会计活动过程申自然形成的,是具有合法地位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务活动的产物。

(2)会计档案产生的直接目的,不是为了故意形成会计档案供人查阅,而是作为一种核算手段,为了处理会计事项的需要而产生的。

(3)会计档案是反映经济业务活动的史料,但又不同于一般的文献资料,文献资料通常是由特定的机构组织制定的,而会计档案是由会计人员和经济业务的当事人为体现,反映经济业务事项办理会计手续所形成的。同时,会计档案作为会计核算的专业材料、是对经济业务事项的客观记录和描述,没有经过人为的修饰,可以比较客观地反映当时的经济活动情况。

(4)会计档案是按照一定的规律集中保存起来的、会计凭证、会计帐簿和财务会计报告等会计资料,不是随意保留下来就自然形成会计档案,而是必须按照一定的要求集中保存起来,才能形成会计档案。

会计档案具有以下主要的作用,(1)会计档案既是国家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各单位的重要档案,是记录和反映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开展经济业务活动的重要历史资料和证据。通过会计档案,可以反映出各单位开展经济业务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执行会计制度的情况

(2)会计档案可以比较详细地反映出一个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中的一些情况,如果一个单位存在会计帐目混乱、手续不清、资料散失等问题,可以清楚地从会计档案中体现出来;同时,如果一个单位存在弄虚作假、违法乱纪等活动,也可以从会计档案中反映和体现出来。

篇2

一、健全组织机构

为切实加强对档案工作管理,将档案工作列入了2014年重点工作,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领导小组,配备熟悉业务工作的兼职管理人员,及时解决了档案工作的困难和问题。组织学习《档案法》,国家档案局8号令、9号令。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学习,提高了广大职工的档案意识,建立了一支由股、所组成的档案管理网络队伍,营造了一个重视档案管理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强化制度管理

根据《档案法》及《实施办法》等相关规定,认真贯彻执行档案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建立健全了档案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包括收集、整理、保管、鉴定(含销毁鉴定)、统计、利用及归档范围、档案保管期限表、分类方案及各种专门档案、电子文档管理的制度和办法,按规定进行了上墙。

三、强化基础设施

自移民搬迁后,局领导非常重视档案管理工作,按要求建立了专门档案库房,购置了档案柜,安装了防盗设备,空调设备、有防火、防光、防虫、防有害气体的消毒杀虫设备和药物,做到了档案员办公室、档案查阅室和档案室“三分开”,库房内存放档案装具样式、规格及质量符合国家标准,有数量充足、质量较好的档案专用柜,对机关形成的档案实行集中统一管理。

四、强化档案管理

按照归档范围和归档制度要求及时将各股室移交的档案资料进行归档。归档文件的质量符合有关规范要求,书写材料适宜档案的长期保存,文书档案、会计档案、声像档案、科技档案及形成的各种光盘、磁盘信息等齐全完整。按照《县重大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本规定所称县重大建设项目(以下简称项目)是指县政府确定的重大建设项目及投资额在500万元以上(含500万元)的建设项目,我局无项目涉及。按照《向家坝水电站库区移民档案管理办法》和民生档案管理办法,并结合我局实际,将形成的档案归入了本单位的文书档案进行统一管理。

五、档案管理不足方面

篇3

人事档案管理是事业单位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工作,做好这项工作能够对工作人员有更为全面的了解,综合考查其素质、技能,作为人员调动和晋升的依据。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运用,信息技术在人事档案管理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人事档案管理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越来越不适应新时期人事档案管理的需要,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完善。文章准备探讨新时期人事档案管理的要求,指出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希望能够为加强新时期人事档案管理的实际工作提供借鉴与参考。

2.新时期人事档案管理的要求

新时期在信息技术的影响下,要求改进人事档案管理,根据新的要求开展各项工作,这种要求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创新管理模式。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思路,实现人事档案管理的创新。例如,改进传统纸质人事档案管理的繁琐工作,对人事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通过计算机辅助,实现归档、查询、借阅、转移等各个流程的一体化,实现管理模式的创新,改变纸质档案管理繁琐的形式,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

2.2重视信息技术运用。在人事档案管理中注重信息技术的运用,建立统一信息化平台,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将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结合起来使用,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实现对人事档案的有效管理,从而方便档案信息的更新、删除、查询,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

3.新时期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尽管事业单位都注重对人事单位的管理,但由于受到制度、人员等因素的影响,当前人事档案管理中仍然存在不足,主要体现在思想认识,管理制度、模式、人员等方面。

3.1思想重视程度不够。很多单位将工作重心放在员工管理方面,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不重视,忽视人事档案管理对全面考察和评定员工的重要作用。在对员工进行考察评价和晋升的时候,常常以调查和平时表现为依据,忽视人事档案的参考作用,制约了人事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

3.2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健全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对人事档案管理的流程、要求、目的、工作人员职责等的规定不全面,难以有效规范管理人员的日常管理工作。管理人员的职责不明确,管理流程不规范,导致人事档案管理出现混乱的局面,影响了人事档案作用的充分发挥。

3.3管理模式比较落后。管理模式落后,很多事业单位依然沿用传统管理模式,对新时期对人事档案提出的新要求认识不够,依照人工模式进行人事档案的收发,对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不全面,制约了管理模式的创新,影响人事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

3.4管理人员素质偏低。缺乏专业的管理队伍,工作人员的素质偏低,创新意识不强,对现代信息技术在人事档案管理的运用缺乏了解,不能熟练的进行人事档案管理的各项操作。

4.新时期人事档案管理存在问题的改进对策

为了应对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不足,结合新时期对人事档案管理的要求,笔者认为今后在实际工作中需要采取以下改进对策。

4.1转变思想观念,提高档案管理的认识。事业单位在重视员工管理的时候,要充分认识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作用,将其放在突出的位置,认识其在全面了解和评定员工方面的重要作用。并在制度、人员、资金、现代信息技术等方面加强支持力度,促进人事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

4.2完善管理制度,促进各项工作规范化。建立完善的人事档案管理规章制度,有效规范人事档案管理的各项工作。对人事档案管理的流程、方法、目标、要求进行全面的规定,使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建立人事档案管理责任制,明确管理人员职责,使他们在日常管理中严格遵循相关规范流程,确保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建立奖惩激励机制,调动管理人员工作的热情,促进各项工作规范有序进行,使他们在日常管理中严格遵循规定,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促进人事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

4.3创新管理模式,重视现代技术的运用。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建立现代化管理操作平台,在加强人事档案纸质管理的同时,对人事档案资料进行数字化处理,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在具体工作中,对人事档案资料的搜集、归档、查询、转档等内容进行详细的规定,利用操作平台进行操作和处理,提高管理工作的实效性,不仅能够减少管理上的失误,还能够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

4.4加强管理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引起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充实管理人员队伍建设,为做好新时期人事档案管理准备人才支持。事业单位还要加强管理队伍培训工作,通过现场授课、进修、学习等方式,让他们掌握人事档案管理的具体操作流程和方法,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管理人员需要加强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学习,熟练掌握计算机、软件等的操作,能够灵活运用这些技术进行管理,提高管理效果。另外,管理人员还要提升自身修养,加强自身的理论知识学习,管理技术知识学习,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严格遵循管理工作的规章制度的各项规定,促进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和人事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

篇4

一、领导重视,明确责任,不断增强工作合力

一是各地都成立并根据人员变动情况及时调整了档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不断明确各部门职责,切实做到有领导指导、有专人负责,做到有规划、有措施、有落实。二是不断完善制度体系,做到有据可依。市局年将档案管理制度、公文传阅制度和保密制度等纳入总体制度范围,要求按照制度规定认真做好各项管理工作。三是不断加强全体职工档案管理意识,切实提高做好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除安排人员多次参加省市的业务学习外,还认真组织系统职工学习档案管理各项知识。近年来,我们多次在全市劳动保障局长会议和办公室主任座谈会上研究部署档案管理工作,不断增强做好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以会代训的方式不断提高人员从事档案管理工作方面的能力和水平。经过多年的努力,逐渐形成了各级领导亲自抓,综合科室具体抓,其他单位配合抓的工作格局,工作合力不断增强。

二、加强联系,规范管理,不断提升管理层次

档案管理是一项业务性很强的工作,有严格的格式规定和要求,需要规范的操作程序和利用程序。根据机关缺少专业档案管理人才的实际,我们多次通过横向联系、纵向沟通,不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不断提升规范管理层次。一是加强学习培训。学习各级对档案管理的各项规定,对档案管理的目的要求,对档案管理的指导思想,对档案管理的具体内容,通过学习培训,使专兼职人员掌握了档案管理过程中要注意的细节,认真执行落实“机关文件材料分类、归档范围和保管期”“三合一”制度。二是及时归档整理装订。年初时都及时将上年度的各种档案集中收取,按各项规定及时分类归档。三是不断加强软硬件设施。根据档案升级的有利时机,在原来配备档案室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硬件设施,配置更新专用电脑和数码相机等工作设备。四是积极寻求有关单位帮助。每到整理档案时都集中组织专人,并及时与当地档案局联系,请熟悉业务人员到劳动保障部门现场,具体指导档案的装订、分类等操作。五是不断加强安全管理。设置了固定的档案室,并更换了档案柜,配备了防火、防霉、防盗等设施,没有出现档案霉变、污损、虫蛀、鼠咬等情况,也没有出现档案失密、泄密等事件。

篇5

一、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

制度的健全是医院档案管理的基础,如果没有完善的制度,那么即便管理人员具备多么优秀的素质也缺少一个管理的依据,管理也会变得缺少力度。

1.加强统一管理。要加强档案管理的统一性,不能过于分散。在医院档案管理的以往工作中往往没有明确统一的管理制度,这让医院档案管理显得过于散乱,降低了档案的利用率,并且增加了档案丢失的几率。医院领导已经对重视档案管理,对其进行统一的管理,建立一套详细完整的管理制度,并且制定违反规定的处理措施,这样可以提高医院档案管理的利用率,同时也降低了档案管理出现遗失的风险。

2.完善档案提取制度。过去医院对档案管理的认识不高导致出现很多陋习,其中典型的就是档案提取并没有一个法规制度,造成医生随意提取档案,造成档案破损或遗失,给医院带来严重的损失,另外如果病患需要提取档案还有可能会造成不必要的误会,甚至引起冲突。医院领导要完善档案提取的制度,规定统一的提取程序,向上级递交申请或取得签字之后才可以进行档案提取,并在提取的时候签上提取人的名字,做好记录。

二、不断更新档案管理设备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工作量的增大,医院档案管理设备已经逐渐无法满足我们的需求,医院应该及时进行档案管理设备的更新。在管理人员保持良好状态的同时也要时刻保持设备运行的最佳状态。

1.加大档案管理设备的投入。保证设备的完善是档案管理改进措施中的关键,医院领导要注意档案管理设备的投入,例如,加大安全设备,定期检查消防设备,及时更换过期灭火器等,做好发生火灾的准备,最大程度将档案损失降至最低。另外空调设备、防潮设备、驱虫设备等都需要不断完善。

2.利用网络技术完善档案管理。如今我们已经进入网络化时代,医院档案管理可以利用网络的高度发达进行档案的完善。利用云技术将档案进行网络云端的备份,这种技术不会受到占用本地内存,不受地域的限制,只要可以连接网络就可以查看这些档案,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档案管理的效率以及安全。

三、结语

篇6

【关键词】档案;管理;方法

一、机关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不足

(一)档案管理意识薄弱。机关事业单位中的工作人员大多重视本单位的专业业务的开展和综合业务水平的提高,对档案管理工作缺乏重视,档案管理制度陈旧、管理人员缺乏专业性、管理方法落后,对档案管理工作缺乏足够的监督,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缺乏重视。管理人员很难意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很难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档案管理工作中,工作过程中会产生低下效率。机关事业单位的领导和档案管理人员没有意识到档案管理工作是机关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首要问题。

(二)机关事业单位中缺乏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开展。机关事业单位的管理制度中,大多是关于人事和业务相关的,其中很少有档案管理相关的规定,甚至有的机关事业单位管理制度中没有档案管理的相关规定。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开展依据主要是相关的规章制度,规章制度的缺乏使工作难以及时、有效、全面地开展。档案管理工作相关制度的缺乏,使档案管理工作开展时缺乏依据和参考,档案管理人员无法展开工作。

(三)缺乏专业人才。由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对档案管理工作重视不够,导致机关事业单位中没有足够的专业档案管理人员,很多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没有档案管理的专业知识,因此,很多机关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处于效率低下、程序混乱的非专业状态,甚至处于瘫痪状态,使档案管理成为机关事业单位管理工作中的短板。

(四)档案管理方法落后。由于机关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相关制度的缺失和相关专业人员的缺乏,档案管理工作缺乏足够的方法,仅能参考其他工作的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开展档案管理工作,档案管理方法落后并且不专业,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极低,阻碍了需要利用档案的相关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提高机关事业单位中档案管理工作效率的有效方法

(一)提高工作的重视程度。机关事业单位的领导和档案管理人员没有意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是机关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首要问题。因此,提高机关事业单位中档案管理工作效率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机关事业单位的领导和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管理工作重视不足的问题。目前,机关事业单位实行考核制度,提高机关事业单位相关人员对档案管理工作重视程度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将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列入机关事业单位考核范围之内,并且进行定期考核。

(二)完善档案管理工作的相关规定。制度的缺乏使工作人员开展相关工作时缺乏依据,因此,提高机关事业单位中档案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需要不断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和规定。档案管理工作相关制度缺失的单位,应该参考相关的制度规定,尽快制定档案管理工作规定,并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完善。

(三)选取专业的人员。档案管理人员是档案管理的主体,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性与否直接影响到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目前,很多高校中设有档案管理专业,因此,机关事业单位应该选取档案管理的专业人员作为本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对于本单位的非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应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水平,使档案管理工作呈现专业性。

(四)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随着各界人士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对档案管理方法的研究也不断增多,不断创造出更加适合档案管理工作中实际需要的管理方法。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产生了更多档案管理的工具,档案管理工作更加便捷、高效。因此,机关事业单位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效率需要根据本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选择适合的管理工具和管理方法,并培训相关的专业人员,使机关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不断专业化,不断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

【参考文献】

[1]贾峰.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途径[J].活力,2013(1).

篇7

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给社会生活带来丰厚的回报。计算机自应用以来,在各个领域都发挥出积极的作用。计算机引领了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信息化进步丰富了计算机的使用功能。档案管理是学校日常管理中的主要工作,档案管理对于学校的发展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信息化的档案管理是档案工作今后的发展方向。

二、学校档案实现信息化管理的优势

(一)档案信息化有利于学校档案信息的全面记录。学校档案受教学活动的影响,档案管理中,需要处理很多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和视频影响等材料。信息化管理中将纸质材料与电子版材料统一起来,使查阅者在寻找资料时,能够第一时间找到所需的资料。信息化系统存储范围大、处理迅速、保存时间长,这样就会给档案资料更加稳定的保存状态。

(二)档案信息化有利于培养学校档案管理的专业性人才。学校档案工作在当前的很多学校中,都是由教师或者职工来担任,档案工作实际上是一项专业性质很强的工作。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管理的不到位、不均衡,影响了档案管理的质量。档案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实施,使学校档案管理人员必须要进行一定的学习,才能够掌握档案管理的方法,这就会从专业学习方面硬性的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学校档案管理的整体水平。

(三)档案管理信息化有利于学校快速建立档案服务“绿色窗口”。学校档案管理的传统方法就是运用信息检索的方式,进行资料查询,这样不仅不准确,而且经常会耽误查阅者和工作者大量的时间,查阅效率很低。信息化管理能够运用计算机技术,建立档案查询系统,通过输入一定的提示字母,就能够按照系统中设置的专业分类,迅速找到所要查找的信息。根据系统化的档案管理,可以建立档案查阅的绿色窗口,使学校内部和学校外部,都能够实现信息的共享。

三、学校实现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方式

(一)增加基础设备,提供信息化管理的硬件配备。学校档案管理引入信息化管理理念,是档案管理的升级,也是学校管理方式的发展。实现信息化管理要从基础做起,要以客观和主观条件的双重进步作为衡量标准。信息化管理不是单纯的计算机管理,而是将学校档案管理纳入到现代化的管理模式中,从根本上更新档案管理的方式和手段。档案管理信息化是以计算机设备为基础条件,以计算机系统为操作平台。这样就要学校要实现档案管理的现实,要投入必要的基础设备,增加计算机设备的规模和层次,引进先进的管理系统。设计管理系统要以学校的实际工作为蓝本,建立学校档案管理的特殊化要求。

(二)建立规范的管理体制,强化档案管理体系。信息化管理的管理机制尤为重要,学校要根据自身教学管理模式,建立符合需要的档案管理办法,制定档案管理制度,完善档案管理的流程和技术规范,制定一定的安全措施,对档案的浏览权限要有明确的规定,防止档案信息泄露,避免档案工作方式不当带来的损害。档案管理体系需要学校的各个部门都能给予协助,在档案的使用过程和归档工作上,严格执行规定,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操作,保障档案管理工作的程序,提高管理效率。档案管理要实现规范化、专业化、科学化管理体系,规章制度的完整是重要条件。

(三)提高档案人员管理技能,加强专业性培训。档案工作是为学校建设服务的,因此,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标准就是能够为学校提供更直接、更简捷的服务。信息化档案管理依托于现代化的技术,而档案管理工作中,人为操作还是占据主导地位。提高档案人员的管理技能,对于档案管理工作非常重要。学校要定期或者不定期对档案管理人员加强培训,加强管理人员的档案知识和计算机知识水平,同时,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责任心,保证档案管理工作能够维持在规范运行的模式中。

四、结语

篇8

关键词:档案管理;企业职工;作用

一、部分企业职工档案管理现状

1.企业管理职工档案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各类用人单位如雨后春笋般迅速而蓬勃地发展起来。用工形式简单、用工管理混乱、职工流动频繁,以及用人单位为缩减建档的管理成本等因素,致使近一半企业没有给职工建立档案;新进职工与离职职工没有记载,职工技术职称及技能不能确定。因没有文字记录,也就没有企业来管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应享受的待遇也使职工不能享受。

2.职工自身档案管理现状

职工自己因流动性强,档案转移手续复杂等原因而忽略了个人档案存在的意义。有的单位因停产、解体、流转等变故,职工失业多年无人问津,有的人甚至到了办理退休年龄段,连档案在哪里都不知道。还有一些企业虽然建立了职工档案,但没有把职工的定级表、劳动技能鉴定表等资料归档,致使不少个人资料遗漏、遗失。

二、职工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企业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低,不能适应档案工作发展的需要

由于目前许多用人单位没有专门的档案管理人员,大多数是由人力资源保障人员或办公室人员兼管,其一般未经过档案业务知识的专门培训,缺乏档案管理经验。对职工档案的归档范围和标准不清楚,不懂得档案的基本操作规程,使得职工档案案卷不规范,难以保证档案的完整性和安全性,致使档案错漏百出,给劳动保障部门办理职工失业、养老、退休等手续增加了很多难度。

2.档案管理不完善、不规范、不科学

《企业职工档案管理工作规定》要求职工档案要“通过机要交通或派专人送取,不准邮寄或交本人自带”。从实际情况来看,这条规定基本上是一句空话。邮寄或本人自带档案几乎成了家常便饭。《企业职工档案管理工作规定》的一些要求和规章制度,也少有人执行。

3.档案保管条件太差,影响了档案的安全

档案管理的软硬件设施配备较差,档案室达不到安全保管要求。档案管理人员也是得过且过,责任意识不强,档案业务不熟悉,年复一年,档案管理形成了恶性循环,出现了档案越管越差、越管越少的现象。

三、职工档案规范化管理的有效措施

1.做好企业档案管理的基础性工作

企业应严格执行《档案法》的各项规定,健全档案管理制度,认真负责地为职工记录、整理、保管好档案材料,定期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保证职工档案资料的齐全、完整和真实。要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培养,定期参加地方档案行政部门组织的档案管理知识培训,加强档案人员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教育,使档案人员在执行政策、规范操作上适应企业需求,从而全面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2.分工负责,把好档案进出关

首先,要做好人力资源部门、档案管理部门、员工本人之间的职责分工。按照集中统一和分级管理的原则,职工档案归口综合档案室,各公司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负责职工档案的建立、更新、转递等工作,档案室负责职工档案的保管,办理职工档案的查阅、借阅、归还等手续,员工所在部门、人力资源部门对员工进行考察、考核、培训、奖惩等所形成的材料要及时收集归档,保持档案的完整齐全。

其次,要抓好职工档案的收集和整理。一是要把职工个人档案的“归档范围”明文化,使职工的履历、招收录用、考核培训、政治面貌、奖惩记录、工资、福利、保险、离职情况(辞职、解除劳动合同等)、人事异动等重要的个人材料不致遗漏;二是要及时补充档案材料,使员工在本企业工作期间形成的各种材料能及时归档;三是要定期整理和规范,以逐步实现职工档案的信息化,如建立职工档案数据库,提高职工档案的使用价值。同时,要做好职档案的补救、补建工作,特别是对未按常规手续进入企业的高管人员的档案及时进行补建。

再次,要搞好衔接,把好档案转递关。对于档案调入,人事关系在“人才中心”的,试用期满即由公司人力资源部门负责将档案转入人才中心保管;对于档案转出,要按照制度规定的流程,办理严格的转出手续和转接反馈手续,严防丢失。

参考文献:

[1]郑玉清.档案管理工作现代化的新趋向[J].广东档案,2006,20(05):32-33.

篇9

一、高校二级学院教学档案的作用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本科院校内部管理体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校二级学院被赋予更多的自主权;教学档案作为高校二级学院开展教学和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承担责任也越来越重要。如今,高校二级学院在教学档案管理方面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教学档案所具有的凭证作用、参考作用获得更加充分的发挥,同时教学档案也被作为教学评估活动的重要依据,可以保证教学信息的完整性,为高校二级学院教学和管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高校二级学院教学档案主要包括学院管理类文档、学生的学习成绩单、试卷文档、课程考核文档等几个主要的类别,任何一种类型的文档在高校二级学院教学管理工作中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因此,必须要加强对档案管理的重视。

二、高校二级学院教学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1.对教学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目前,很大一部分的二级学院是由原来本科院校的院系发展而来,因此往往在教学方面具有很强的能力,但是对于教学的档案的管理意识却较为薄弱,无论是管理者,还是普通的教师,都没有认识到教学档案管理的重要性,所以在日常工作中形成的资料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他们认为,档案管理工作就是对教学材料进行收集和整理,并没有将自身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和成果视为优质的档案资源,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对档案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造成了阻碍。

2.缺乏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

二级学院在教学档案管理制度的建设方面相对较为滞后,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档案管理人员的职责等都没有进行明确的规定,同时在档案管理工作如何开展、如何对档案管理的成果进行评估等,都缺乏相应的制度做指导和保障,所以也影响了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3.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升

二级学院由于建立在本科院校的院系基础上,所以在人员编制方面较为紧张,有的档案管理工作只能由学院教务科的普通管理人员兼任,无法全身心的投入到档案管理工作中。与此同时,这部分档案管理人员在没有经过系统培训的情况下就上岗,所以在档案管理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方面较为薄弱;加之工作任务繁重,没有过多时间和精力进行学习,所以档案管理的效率受到极大影响。

三、创新高校二级学院教学档案管理的思考

1.强化档案管理意识

为了促进高校二级学院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首要的就是强化档案管理的意识。根据《高等学校档案工作规范》的相关规定,开展档案管理知识的学习,从学校领导到普通教职员工,都要从思想上提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并且将档案管理工作深入到学校管理的各个环节中,将其融入到教学活动和管理活动中,才能充分发挥档案管理的作用,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服务。

2.构建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完善,对高校二级学院教学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更多的契机,因此,二级学院必须要适应新时期的新要求,将档案管理制度的建设提上日程。因此,要积极转变传统档案管理工作单纯收集和存储资料的工作方式,通过管理制度的建设明确档案管理的目标和内容,并且将档案管理各项工作的开展进行明确,同时明确规定相关人员的责任范围,为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保障。

3.加强档案管理人员队伍的建设

高素质的档案管理人员是促进档案管理工作有效开展的基础和保证,所以要加强二级学院档案管理人员队伍的建设。选拔一批优秀的教务管理人员成立专门的档案管理队伍,一方面,通过学习和培训活动,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只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才能为实践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另一方面,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思想道德培养,强化他们的档案管理意识,培养工作的责任心,使他们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档案管理工作中。

4.加快档案管理的信息化进程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为高校二级学院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更多技术支持,也可以有效的促进档案管理效率的提升。通过科学技术的有效运用,可以提高二级学院教学档案的收集、分类和整理效率,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档案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促进二级学院的档案资源获得更大程度的开发和利用。另外,二级学院由于创办时间短,在教学档案的资源含量方面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所以要积极借鉴本科院校的成功经验和管理模式,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为二级学院教学活动的发展提供更多资源。

篇10

关键词: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档案信息;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1-00-01

一、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基本原则

(一)遵守统一和灵活的基本原则。在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活动中,档案管理人员处理这些信息的时候要遵守统一和灵活的原则,而在制定这个事业单位管理体系的活动中,首先要顾及到的是要做到档案信息规定的基本要求,进而在这个条件上促使事业单位档案管理走向一定的制度规范。尽管这对于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制度体系有着积极的影响,可是并不是规定社会上全部的事业单位,在档案管理工作体系规定的基本体系是一样的。所以在制定一个科学而又合理的档案管理体系的活动中,想要让这些档案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就要思考该事业单位的工作性质与特征,不同管理特征的事业单位在处理档案信息的活动中,也一定会有其不相同的地方,因此在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体系的制定中,工作人员也一定要遵守统一和灵活的基本原则,还要根据这个事业单位的工作性质与它的运行情形,发现它们之间的不相同的地方,这就要求事业单位对于它自己的工作性质,与它的自身特征做好自身应尽的责任,在管理过程中把握自己做得好的地方与不足的地方,进而改进自己原有的档案管理工作体系。

(二)遵守制定和执行的基本原则。在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活动中,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档案管理体系是促使档案管理活动走向体系化的前提,可是倘若只是关注体系的建设却不关注计划的落实,那么只会让档案管理体系变成一个无用的摆设,因此在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过程中,要重视对于这个体系的切实执行。这就需要事业单位的负责人还有档案管理工作人士要遵守档案管理体系,切实执行好该工作体系的基本要求,在该活动中要加强事业单位的监督管理体系,进而激发档案管理人士的工作热情,让他们对于自己的工作保持忠诚之心,根据档案管理体系进行有关的管理活动,而且在档案管理活动之中要坚持改善与优化管理体系,进而促使管理体系变得更加科学。

(三)坚持权益与责任统一的基本原则。在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过程之中,档案工作人士是进行档案管理工作的负责人,因此档案管理工作人士的工作热情会对该单位的档案管理活动有着一些后果。而这作用到管理工作人士的工作热情的原因就是以下两个原因:一个是该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人士的权益不清晰,得不到基本的工作补贴,另一个是档案管理工作认识的责任不清晰,所以觉得自己的某些权益并没有获得上级的重视。因此在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过程中,划分好档案管理工作人士的权益与责任是非常有必要的一件事情,这就要求在工作人士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就要划分好他们的工作责任与基本权益,在档案管理单位人员做好自己责任范围内的条件下,也要尊重他们的基本工作权益。除此之外,事业单位还可以构建起有趣的沟通途径,及时吸取工作人员真诚而宝贵的建议,明白他们对于工作中存在的不满意的地方,努力提升他们对于工作的满意度,还可以适度地调节工作制度,使其更加适合工作人员的处事步伐。

二、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中必须弄好的几点关系

(一)弄好事业单位的主要工作和档案管理工作的关系。有些事业单位是专门处理档案管理的,而有些事业单位是负责其他一块的内容的,因为每个事业单位的工作性质与着重点各不相同,因此包含档案管理工作的其他事业工作都是为重点工作而服务的。我们不但要明白事业单位中的档案管理工作是一份比较重要的工作,还要关注这个工作的实际完成情况。在促进事业单位内部发展的基础上,档案管理工作不但能够加强事业单位的工作管理,还能够给事业单位日常的决定提供一些可靠的参考。而在促进事业单位外部发展的基础上,档案管理工作能够给事业单位的宣传活动提供一些活动的建议,而且在与其他单位的沟通之中也是可以进行很好的宣传的,进而可以给事业单位的进步做好基本的保障工作,我们也是能够知道,事业单位工作的做好与档案管理工作是分不开的。在档案管理工作的活动中,要尽量获得事业单位还有其他单位的关注,而且还要让他们给档案管理工作提供一些有效的信息。而对于档案管理工作人士来说,他们也要认真工作,脚踏实地,努力推动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进而在促进事业单位发展的过程中处理好档案管理工作的内容。

(二)弄好事业单位中其他单位与档案管理单位的关系。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尤其是档案信息的搜集活动,不但需要借助其他档案管理单位的帮助,否则是很难实现的,因此弄好事业单位中其他单位与档案管理单位的关系能够做好档案管理的工作。这就要求档案管理单位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得到事业单位的领导的关注,获得他们对于这个工作的认可,才可以保证其他单位的团结合作,而且弄清楚他们之间的权益和责任,分配好彼此之间的工作。而在档案信息的搜集活动中,应该让每一个单位做好自己应该尽到的责任所在,当然,上级也要关注该项工作的实施,努力完成自身资料的收集,还要保证事业单位档案的可信度。而且在其他单位需要了解档案信息的时候,档案管理工作人士要给他们真诚的关爱,做好自己的服务本分。随着电子信息技术在档案管理过程中的实践,档案信息的管理工作也逐渐走向了信息化的方向,并且随之而变的是档案管理工作的上岗标准,对于档案管理工作人士的职业素养也是有一定的指标的。

三、结束语

当前的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人士不但要关注从前的档案管理手段,除此之外,单位职工们还要有电子档案管理的技能,因此在档案管理工作体系不断改进的条件下发展一支强大的档案管理团队是可行的。其中,事业部门能够使用各种培训手段,去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实施,还要保证管理人员的文化素养的提高。事业部门也要构建科学的制度体系去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而且能够给管理工作员工的进步提供一个不错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吴清越.农业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对策[J].广西农学报.2010(01)

[2]宋琳.做好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J].山东档案.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