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的心得范文
时间:2023-04-18 17:49: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管理会计的心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管理会计模拟实验心得范文1:这学期我们在赵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开展了为期将近5周的会计模拟实验课程,该课程是以手工模拟做账为主,课程所用的教材是我们会计学院老师精心为我们编制的,同时,也是全国该类第一本专业化教学用书,它以现实中的实际企业业务为实验资料,从而使我们的课程与现实更接近,更具实践性;此外编者就是我们的指导老师对我们更好使用教材提供了很大方便,为此我感到无比的荣幸。
在实验中我切实经历了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在实践中加强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在课程实践中我遇到很多理论学习中所没有遇到过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才是我在这门课程的学习中真正得以提高的过程。同时,经过这段时间的手工做账处理使我充分体会到了做好一名合格会计人员的难处,也充分体会到了会计电算化的无比重要性。下面是对这段时间的会计模拟实验课程进行的总结:
1、实验目的如课本所说是为了巩固专业知识、强化实践能力、解决理论与实际相脱节问题、提升创新能力,不过我觉得老师费这么大劲儿是为了让我们更好的了解实际账目处理,提升我们的动手能力,以方便解决我们即将面临的就业问题,以让我们有一个好的未来为父母为学院争得争光。
2、实验步骤上理论上要求按照设置账簿、编制记账凭证、登记总账明细账、编制报表的步骤,我们也基本按照这个步骤进行,不过实验具体操作中还是灵活的。
(1)实验中我们先写的会计分录,我用了三个下午分别抽时间完成的,在实验中我切实体会到了学习理论的重要性,有好几个分录出错,分录正确率只在百分之八十多,分录要不就是没有将其支付运费分为进项税和销售费用、要不就是随意合并分录(虽然结果一样可是不方便登记凭证)、或者可以简写为一个的分录做了两个等等。
(2)登记凭证时有时还会将专用记账凭证类别写错(如将用其他货币资金支付记为付款凭证)或者一笔分录中涉及转、付但少计付款凭证等等,导致最后和人一对凭证号不就是比人家多一张就少一张,还得和别人比对找错,耽误了一些时间,此外有些结尾处忘记了写货币符号导致又重新检查了一下。
(3)登账簿时由于自己用笔写上了科目名称、编号,及数字书写没有按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书写等出错太多而废了一本总账,最后只能换一本,不过这也为我更好书写总账提供了一个新的机会,因为错的基本都改了,照废掉的那本抄就可以了。
日记账上出错也不少,因为没有日结而废掉了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期初额应该按基本存款账户余额填写、发生业务也应计入基本存款账户可是自己却没注意,同时也没有日结但是自己懒所以没改,我安慰改了是表示自己知道错哪了而现在自己已经知道错在哪了下次不犯就同样可以达到实验目的了,呵呵有点自欺欺人的感觉。对于制造费用等明细账由于出错怕了所以特别小心,因此出错相对少了点,只是一些金额填错了。
(4)编制报表时候坏账准备计提那导致固定资产和别人有些不同,最后懒了点不愿意再算了就直接借鉴的别人的了。
(5)装订记账凭证时凭证被订歪了,同时封皮弄得不太好导致重装了两次,重装中由于某些原因造成原始凭证的损坏只能放弃。
3、实验课程体会
(1)男生和女生性格是不同的,这适合不同的分工,在实验中女生多数都可以安安静静的在那做下去,可是可能由于男生天生好动的性格坐一会就有点烦,所以出错多些、进度慢些,不过这也使我明白专心的重要性,专心就是最终的省事,所以在以后学习生活中争取戒骄戒躁、做事保持专心细心精心努力改进自己。
(2)在实验中我基本按照老师进度走,虽然比女生做的慢些不过平时加加劲儿最后基本可以和老师同步,课程快结束时看到最后周围同学通宵赶作业而我睡觉时尤其感受到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切实意义。
(3)我觉得这门课程可以开在一学期的期初,这样的话可能我们能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这门课程中,更好的达到课程的目的。
(4)原始凭证上需要我们填写的只有三种凭证,却要重复写几十遍,我觉得是不是可以减少一些,同时增加一些别的原始凭证的填写,方便我们熟悉更多凭证填写。
(5)实验中会计这么多的东西,需要很多精力,所以我很佩服没有开发会计软件前做会计的前辈们,一个企业一个月的会计工作就这么多,多的让人都觉得烦心,更何况更多企业更长时间呢!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可以利用会计软件分担工作所以我切实感受到了熟悉会计软件应用的重要性,同时我觉得会计和计算机结合开发出一套更简便、更适合普通大众,让会计成为大众会计的会计软件将会是一个很好的发展前景,大众会计可以成为未来会计一个发展分支。
补充:填制原始凭证时,发现华润公司那个缺少公司资料,导致涉及其的原始凭证无法填写;还有部分带垫运杂费写转账支票时有的可以从后边找到运输公司填写收款人有的却找不到,导致转账支票填写不完整。
谢谢赵老师对我们问题不辞辛劳的解答和老师的认真负责,企业会计模拟实验会是我们从理论走向会计实际工作岗位中重要的一课,多少年之后回忆起来也将会是甜美的,因为课程中虽然累可是结报表时看到自己的成果、那一堆账簿、凭证也是有些喜悦的,嘿嘿,我想所谓苦中作乐也就是这个境界吧。
管理会计模拟实验心得范文2:在刚刚开始“会计综合模拟实习”这门课程时,我们都表现出积极、兴奋的姿态,带着这份热情我们很快的投入到了学习中。在老师的细心教学下,我们独立的完成手头上的工作。首先,我们按照会计实验课本的要求编制明细帐和总帐,为接下来的工作打好基础,其次,我们要根据公司20xx年度12月份发生的各笔经济业务填制记帐凭证并归总原始凭证,接着依照记帐凭证逐笔填写明细帐,然后每半月进行科目汇总并填写总帐,最后,在月末的时候扎总并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利润分配表等等。、在这次“会计综合模拟实习”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首先,作为会计,耐心和细心是相当重要的。在实验中,除了在填制记帐凭证时要明确各项经济业务的归属及借贷方的填写的工作相对复杂外,其他的会计工作都比较简单,但却是非常烦琐的。除此之外更是有稍微疏忽,一张张账页就报废了,还有一大堆的加加减减等等。对于接触不多的我来说几乎可说是“没完没了”。
其次,通过“会计综合模拟实习”,使我们对会计实务的基本流程形成一个较系统的框架,让我们全方位的了解了企业会计的工作程序,使我们能将过去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有机的结合,并辅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和学习课本知识。
最后,“会计综合模拟实验”的学习给我们带了更深层次的思考。社会毕竟不是学校,我们应该尽快丢掉对学校的依赖心理,学会在社会上独立,敢于参加社会竞争,敢于承受社会压力,使自己能够在社会上快速成长,而这一切的前提都要求我们不断的充实自己,不断的学习新的理论知识,不断的提高自我实战能力,从而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够让我们在未来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才能够让我们在未来的学习工作中实现自我价值。
管理会计模拟实验心得范文3:半年的会计模拟实验已接近尾声。回顾这半年,我感触很大。通过这套会计模拟实验,不仅锻炼了我们处理会计业务的能力,使我们比较系统地学习了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和具体操作方法,而且加强了我们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基本方法的应用,达到理论知识与实务的统一。同时也培养了我们严谨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为我们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缩短适应期,并胜任工作能力,打下扎实的基础。
虽然我们都已有三年的专业知识理论的学习时间,有关会计的专业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我们都有一定程度的掌握。但这些都也是只是纸上谈兵,是空洞的,虚幻的,我们也是无从下手,一窍不通。通过本学期的实验课程我们将这些理论性极强的东西搬上操作台,通过实际操作,使我们掌握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的全部会计工作的技能和方法,从而对企业的会计核算全过程有一个比较系统,完整地认识,最终达到对会计理论和方法融会贯通的目的
下面就简单的叙述下实验课程的一些具体的体会!
一、编制记账凭证。
首先要根据经济业务写出会计分录(会计循环的基石)。这是会计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不能有半点差错,要是在这里犯下一点点错误,你的会计工作也会栽个大跟头。在这个地方我花了不少时间,因为以前学习的会计科目都忘记的差不多了所有很多时候不得不把《会计学原理》和《中级财务会计》拿出来看。然后是根据会计分录填写记账凭证,练习填写收款凭证、付款凭证、转帐凭证,了解掌握各种常见原始凭证的格式、记载内容以及填写方法。这个工作完成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登记总帐。在完成这一整套的作业后,我再看看填制记帐凭证这个环节,感觉会计工作的完成的好坏就在平时工作的一点一滴的认真仔细
二、登记帐簿
登记帐簿的主要工作是登记总分类帐、各种明细帐以及现金、银行存款日记帐。登记明细帐、现金日记帐和银行存款日记帐的工作就是把记帐凭证上的会计科目按照时间先后顺序一笔一笔的登记下来,不会计科目相同的业务汇总在一起。这个环节很容易出现一些错误,这时候我们就要运用画线更正、红字更正、补充登记这三种方法进行更正。在我们进行登记的时候最好不要满格,在书写文字和数字的时候上面要留适当的空格,书写一般占空格的1/2,以便错误后修改。总帐是按照记帐凭证和明细帐登记的,总帐是汇总一些会计科目,按照业务发生的月份分上下月登记,把会计科目的借方和贷方额加总起来。登记总帐的工作直接影响到编制报表,所以一定要认真仔细。
三、结帐
所谓结帐,是在把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全部经济业务登记入帐的基础上,按规定的方法将各种帐簿的记录进行小结,计算并记录本期发生额和期末发生额。做结帐工作相对简单一些,总帐和明细帐的月末和年末的结帐模式基本是一样的,在月末的时候都要在摘要栏填明“本月合计”的字样并在下面通栏画单横红线。在年末的时候,都要在摘要栏注明“本年合计”的字样并在下面通栏画双横红线。年度终了时,要在摘要栏内注明“结转下年”字样并将余额结出来。
四、编制会计报表
会计工作的最后一个环节就是编制会计报表,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以及相关附表。
他们都是依靠总帐和明细帐汇总出来的,里面的各种指标都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只要按照《中级财务会计》上的方法就可以计算出各种数据。其中资产负债表是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等式,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和顺序编制的。所以在计算出所有的数据后如果总后资产合计不等于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合计,那么报表中就有数据错误,就要进行检验。
报表工作完成后,会计工作就基本上完成了,但是还要对记帐凭证和明细帐进行装订。装订其实是很有意思的工作,在你装的时候你会感觉自己仿佛真的是一名会计从业人员,这其中的激动是难以用言语表达的,只有亲身体验过的人才明白这当中的快乐。
总的来说,会计工作是一环紧扣一环,环环相扣的,原始凭证的审核直接影响到记帐凭证登记工作的完成,记帐凭证的登记直接影响到登记总帐工作的完成,而总帐的登记直接影响到编制会计报表,会计工作的任何环节出现了问题都会影响到会计工作的顺利完成。所以对会计人员来说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是会计工作的基本要求,每个敬业爱岗的会计人员都应养成一个良好的工作习惯,防止会计工作出现错误。
篇2
关键词:新时期;管理会计;变迁管理;创新策略
管理会计属于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是传统会计工作和当代管理学有机结合的产物,企业将其应用到财务管理中去,不仅可以增强企业整体管理水平,提升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的效率,同时还能够为企业经营发展创造出更多的效益。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技术水平的提高,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环境越来越激烈,企业为了进一步提升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越来越重视管理会计的变迁工作,并且通过一定的有效机制创新变迁管理方法,力求提升企业的财务水平和管理能力,从而获得更好的发展。
一、会计变迁和变迁管理
(一)会计变迁
会计变迁主要就是结合当前会计制度中存在的缺陷进行进一步的完善,不仅补充了会计制度的基本内容,并且还对一些措施进行了详细的解释。通常情况下,会计变迁有两种情形,一种是企业和会计制度之间的共生性而产生的会计变迁;另一种是各个制度之间所产生的集合效应形成的会计变迁[1]。
(二)变迁管理
变迁管理主要就是按照管理会计的相关内容构建一个全新的管理体系,通常情况下,变迁管理也可以分为两种情形,一种是企业内部进行的变迁管理,具有较强的结构性;另一种是将“收益和成本”作为导向的一种变迁管理。
二、管理会计进行变迁管理的必要性
企业在当前发展中,不仅面临着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的共同影响,同时管理环境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为了更好的适应这些影响因素和变化,企业在管理会计方面进行变迁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2]。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变化,经济结构在进行调整的同时,经济发展机制也在进一步创新,为社会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相对于企业来说,需要针对会计工作方面制定一种新的管理方法,进而更好的适应社会经济的变化和发展;另一方面,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也为传统形式的市场格局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企业不管是在资源配置方面,还是在资本和市场方面都发生了新的变化,企业发展面临着严峻的压力,推动企业不得不进行会计变迁管理,这样才能获得长效发展的契机。
三、管理会计变迁的创新策略
(一)构建完善的会计管理体系
在新时期发展环境下,企业在会计变迁管理过程中要想实现体系创新,首先需要从当前市场化机制角度出发,加强管理会计体系方面的建设,在确保管理会计人员数量的同时,配备较为齐全的硬件设施,提升会计人员对现代化设备的应用水平和能力。在构建理论体系过程中,企业需要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坚持系统性原则进行体系建设,确保管理会计队伍的建设和完善,使其更好的适应当代市场化发展特点和需求[3]。而且在具体活动中,各个企业之间应该加强合作互通,为体系建设提供推动力,提升管理会计的水平。此外,企业需要注重人的主体地位,将管理会计人才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从而为企业发展创造更多的效益。
(二)创新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模式
企业在会计变迁管理中应该注重会计人才的培养,根据会计变迁的要求和时展趋势,对内部会计人员进行会计方面的理论教育和培训,提升会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为企业会计工作创建一支强有力的管理会计队伍。同时,企业要想进一步提升自身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需要注重会计人才在企业发展中的地位,充分发挥出人才的作用。所以,企业需要对会计人员进行各方面的培训工作,使其掌握较为完善的管理知识的同时,提升会计队伍的综合素质,提高会计人员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此外,企业还应该安排管理会计人员到大企业或者国外进修,不断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管理经验,及时调整会计工作的管理体系和方法,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
(三)提升信息化水平
近年来,科技发展水平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转变了传统形式的管理会计系统,并且将其带入到了一个信息化时代,当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运用信息化系统来进行管理会计工作。如管理会计系统、核算系统,运用这两种系统可以方便企业对自身外部和内部财务状况、预算情况进行充分的记录。企业在管理会计方面构建信息化系统,主要就是参考了系统工程学和信息学等方面的知识,科学处理和解决了企业在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因此,企业加强信息化建设,不仅有利于提升管理会计的水平,同时可以增强企业的经营发展效益。
(四)优化企业管理环境
首先,企业应该调整内部组织结构,针对外部环境变化设立缓冲部门,当管理会计遭到一定冲击时,运用该部门进行缓冲,减轻外部环境变化对管理会计变迁产生的影响。其次,准确定位内部报告的功能,对所涉及到的外部信息和内部信息进行及时收集,并且对资料进行科学的预测和整理,分析其对管理会计带来的影响。最后,明确责任,应该详细划分各个管理会计人员的责任,指导他们做好自身的本职工作,并且通过一定的奖惩机制,调动会计人员的积极性。
四、结语
总而言之,管理会计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工作,是企业实现现代化管理的重要内容,并且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企业应该结合会计工作要求和时展趋势,进行管理会计的变迁,为其提供一种有效的管理方法;构建完善的会计管理体系,注重人才培养;调整信息化水平,优化企业管理环境,从整体上提升管理会计工作水平,推动企业的长期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冯巧根.对管理会计变迁管理的认识与思考[J].会计之友,2016,02:132-136.
篇3
为了适应现代化信息时代对于企业管理的冲击,在管理会计工作中,要本着深入研究管理会计理论,牢固掌握会计管理方法,充分提高管理会计人员素质的精神,探索管理会计的改革之路。
1.1管理会计理论的变革之路
我国的管理会计在很长时间还在沿袭着陈旧的“决策会计”和“执行会计”两个理论框架,而现在已经很难和信息化时代保持一致,必须进行理论变革。管理会计理论的变革主要基于四个方面:首先,管理会计理论应该建立在对企业成本状态的分析,充分把控知识、经验、人才因素在企业成本和利润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其次,流动资金管理是会计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管理会计理论应该重视知识、技术资源的配置与利用问题。再次,管理会计理论应该体现智力投资或者人力资源投资的重要作用。最后,管理会计理论应该加强责任会计的划分,充分激发人员的责任感。
1.2管理会计方法的变革之路
在二十世纪末期,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经济,企业的客观环境和经营管理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企业管理所要面对的问题也在不断增强。为此,企业管理者为了能够有效地进行企业的会计管理,创造和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会计方法,其主要包括了企业会计运作管理法、质量管理法、人力资源管理法、战略管理法等诸多方法,不仅丰富了企业会计管理的方法,也显著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手段。2.3管理会计素质的变革之路信息时代下,知识型经济的发展方向就是提倡以“人”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抛弃了工业时代对于“物”的推崇。反映到管理会计人员方面,它对于管理会计人员提出了非常高的素质要求。笔者认为,管理人员的素质变革主要是从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提高会计知识的接受面。其次,对于不了解的企业信息或者企业管理问题,应该学会提问和学习,学会运用知识来解决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最后,会计是一个与公司财务、票据打交道的工作,会计应该学会承担风险,并且勇于探索和创新,所以,会计人员一定要学会提高自身素养,树立献身精神。
2.管理会计的创新思维
管理会计要创新,就必须充分研究和探讨管理会计理论、管理会计方法和管理会计人员的创新思维培养,提高整个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增强管理会计核心价值的提炼,将管理会计的改革之路推向深入。
2.1明确基础管理会计的创新
在信息化时代的知识经济体系下,基础管理会计应该摒弃以自然人或者完全竞争为核心生产要素,而确立知识的核心地位,确立其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在具体创新上,基本管理会计应该提倡收益递增对收益递减的否定,提倡和增加以知识为核心的无形资产在企业资产份额中的比例,鼓励进行市场价值的掌控,摆脱对于账面价值或者利润的依赖心理。
2.2明确管理会计方法的创新
目前,我国企业的管理会计方法已经得到了补充和完善,但是与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也远远不能满足市场化经济体系下对于企业生产和管理的要求。为了充实会计管理的基础内容,调整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考虑:首先,重新审视经济发展中管理会计的发展方向,加强知识经济角度的管理会计方法制定;其次,充分补充和强调对于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的约束条件,充分满足资本经济、无形资产和经济共同发展条件下管理会计的运行和管理。
2.3确定管理会计人员的创新思维
任何企业都应该以“人”为本,而管理会计的人员培养和提高尤其重要,在培养管理会计人员的创新思维方面主要是遵循以下三个方面:首先,视野的创新。管理会计人员应当学会从客观环境中解读企业发展变化,学会从战略角度围绕企业、客户和对手建立起“战略三角”。其次,手段的变革。管理会计人员应该充分掌握价值链分析法或者综合比较法,学会将企业资产从固定资产向无形资产的核算方向发展。最后,观念的变革。管理会计人员应该学会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学会和财务管理人员、其他岗位管理人员共同搭建公司的管理系统,加强团队建设,激发员工的创新精神。
3.结束语
篇4
关键词:会计信息 现代化管理 传统会计 管理问题 信息时代
一、前言
随着世界经济大统一的趋势日益明显,国内企业面临的经济和市场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传统的会计信息管理存在的基础薄弱、人员素质低下和管理制度落后等确定正制约着企业在新形势下的发展,会计信息实现现代化管理是构建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是深化会计制度改革的必然选择,新时期,国内企业面临各种机遇和挑战,如何对企业的中心工作——经济问题作出正确的判定和科学的决策,需要会计为此作出其本职的贡献和基础性回答。实现现代化会计信息管理有助于企业经济目标的实现,在大尺度的范围内发展社会、促进经济进步。会计人员和管理者应根据当今的经济形势和社会环境,结合会计信息的实际管理工作,对传统会计信息管理中的漏洞进行有效的认知,并在此基础上找到如何做好现代化管理的措施和方法,并将其制度化和系统化,进行进一步推广,促进会计全行业实现会计信息的现代化管理,用实际的工作和不断地总结推进会计信息现代化管理的实现。
二、传统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传统会计工作对人力资源管理薄弱
传统会计工作没有专门针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常常将人事和工资管理作为其工作的重点,也没有相对应的制度体系和管理措施,没有符合人力资源发展的办法。传统会计在管理的层面上看缺乏科学的管理制度,制度缺乏人性化,着比较导致企业人力资源在管理上薄弱点的存在,不能形成企业的主体文化,影响了企业的凝聚力,进而阻碍企业经济、社会和管理目标的实现。
2.传统会计工作对资金管理不力
首先,资金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必要保障,是企业壮大的血液,在传统会计工作中队企业资金的管理存在制度上的缺陷,不能按照企业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出发,而是采用短期和刺激的策略进行管理,导致企业丧失确保健康成长的制度保障。此外,传统会计工作不能对企业预算进行监督和执行,形成企业在运行时期资金经常出现不足或过剩,不但造成资金的浪费,更影响企业正常的经济活动。其次,传统会计工作对资金流向的管理失控,传统会计工作一般对企业资金既缺乏事前的控制,又缺乏事中的监督,对事后的检查和惩处力度也不强,导致传统会计工作对企业资金流向和使用的管理方面的不足。其三,传统会计工作对企业片面追求眼前利益监管不力,企业各资金使用部门的经营活动不能完全呈现于会计工作中,不能实现对资金在各环节和各步骤的监管,存在着隐瞒不良资产和资产清查不严等相关缺陷。最后,传统会计工作不能适应当今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对资金的要求,企业管理的现代化必然要求财务管理的现代化,而传统会计工作进步速度、应用高新科技水平都不高,影响了企业实现科学化、现代化资金管理需要的满足。
三、会计信息现代化管理的几点心得
1.加强会计信息现代化管理人才的培养
首先,加大培养会计信息现代化管理人才的力度,通过招聘、培训和培养的办法为企业增加会计信息现代化管理人才的数量,在人员上和质量上确保企业会计信息现代化管理的实现。其次,分层次培养会计信息现代化管理人才,会计信息现代化管理人才划分成高级管理人员、企业中层管理人员、重点培养管理人员及基层会计人员,根据人才的不同层次采用不同的培养群体,根据目标做好会计信息现代化管理人才培养工作。最后,提高会计信息现代化管理人才的工作质量,让企业会计信息现代化管理人才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最大限度的发挥其自身价值,实现其自身的职业发展。
2.加强企业资金的管理力度
资金是企业资产和管理水平的真实反映,资金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会计信息现代化管理就是实现企业资金的科学化和合理化管理,会计信息现代化管理人员应该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发挥自身最大的作用,通过准确预测企业资金投资的收益水平和潜在风险,减小企业的利益损失,增加企业资金的效益。
3.优化企业的经济目标
每一个企业都是以营利为目的而存在的,随着企业竞争的日趋激烈,获利的空间越来越小,企业经济目标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会计信息现代化管理就是要实现企业成本信息、质量、内容的实际控制,通过对目标相关性和及时性的分析,实现对企业的财务上的管理。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经济大一统和科技进步的大背景下,国内企业面临的社会、经济和市场的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传统的会计信息管理存在的基础薄弱、人员素质低下和管理制度落后等确定正制约着企业在新形势下的发展,会计信息管理需要一种新型的技术和手段,适应当今的实际,会计信息现代化管理成为回应这一趋势的关键性措施,现代化会计新型管理是构建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是深化会计制度改革的必然选择,与传统的财务新型管理相比现代的财务信息管理更能满足企业更多的经济、管理和决策需求,企业要逐步将会计工作的重心从传统会计转移到会计信息现代化管理之上,树立战略化、国际化、多元化、人性化的意识和思维,在会计信息现代化管理中注重企业现代财务管理理念的树立,将企业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做以有机统和,不断提高企业生产经营效率、经济政策决策水平,更好地实现企业的发展,用实际的会计信息现代化管理工作推进企业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黄益龙.新会计准则下企业财务管理的创新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09(08)
[2]白雪琴.浅谈加强财务管理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作用[J].现代农业.2007(10)
[3]孟祎琳.加强企业财务管理提高资金营运能力[J].内蒙古煤炭经济.2006(07)
篇5
【关键词】管理会计;知识经济;价值链
【中图分类号】TU511【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674-3954(2011)03-0381-01
管理会计是以现代管理科学为基础,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把管理与会计这两个主题结合起来,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规划和控制的信息系统。管理会计为决策与计划提供信息,协助指导与控制,制定激励目标,计量与评价绩效,对强化内部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在21世纪,随着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的愈演愈烈,管理会计又面对怎样的挑战呢?
一、要求管理会计的目标发生变化
按照世界经合组织的说法,知识经济就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存储、使用和消费之上的经济。知识经济时代管理会计的一个主要的职责就是把握知识经济的特征,提供多样化的信息。由于管理环境的变化,要求管理会计系统提供管理过程的“长期战略”信息、提供“服务”、“交货时间”等信息;而这一切都需要传统管理会计目标发生转变,由原来以“成本”为中心,转变为以“增值”为中心,继而转变为以“核心能力”的培植为中心。 企业只有具备核心能力才能持续获得价值增值
二、要求现有管理会计技术方法的革新
1、合理计量智力资本
20世纪80年代,无形资产在企业资产中所占的比例仅为38%,有形资产为62%;90年代,无形资产在企业资产中所占的比例为62%,有形资产为38%;21世纪,无形资产在企业资产中所占的比例为85%,有形资产为15%。
传统会计模式注重有形资产的计量,而知识经济下,知识等无形资产的贡献对企业价值创造的影响已远远超过了其他实物资产,为了有效地管理企业的智力资本,同时也为了更真实地反映企业的价值,就必须对智力资本进行计量和报告,知识经济下作为主导生产要素的知识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而人是知识的创造者,只有准确的计量了人力资本和其他无形资产的价值,才能正确计算企业的价值,做出正确的决策。
2、成本计算和管理方法要求随之改进
在管理会计中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必须作革命性的变革,以“产品”为中心的成本计算将被以 “作业”为中心的作业成本计算所代替。随着高新技术对传统工业领域的渗透,将会引发生产的大幅度增长和人工成本的显著降低,当前的管理会计方法已不能适应新技术的要求。如制造费用的分配,一直以来,对其主要是以直接人工工时为分配标准,而随着高新技术的比重越来越大,人工成本在产品成本的结构中所占的比重会越来越少。因此,如果制造费用的分配仍以工时为标准,必然会使产品成本信息失真,企业据此做出的短期经营决策和业绩评价,就可能出现较大失误。
3、要求存货管理模式的改变
在知识经济时代,全球范围内的网络支付、网络采购等活动都可在网上进行,传统存货模式受到挑战,“零存货”的概念有可能成为现实。存货乃是一种资源的闲置,它会降低资金的使用效果,造成资源浪费,因此,应该务求“及时适量”生产,预防产生存货堆积的现象,以至于逼近零存货。传统管理会计中对存货的处理方法已不适应现代管理的要求。
三、要求改变对现行投资方案的评价
目前的投资方案评价,主要是考虑企业的财务效益。目前管理会计所采用的决策评价标准主要是利益最大化(成本费用最小化)和现金净流量最大化。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投资主要以智力投资为主,随着企业投资的取向从物力投资向智力投资的转变,管理会计决策方案的评价标准也将从单纯的以财务效益为重点转向财务效益和综合信息并重的评价标准体系。投资的评价和选优,应以方案可能产生的全方位效益为出发点。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产品价值的大小将主要由其具有的知识含量或技术含量决定,因而经营决策的重点应集中在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的积极作用,如何通过适当地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而使企业产品得到最大限度的增值。
四、要求管理会计加强对非财务信息的重视
随着经济的发展,大量的非货币信息将充斥于社会经济的每一个角落,要求企业的管理会计人员及其他各个责任中心从中选择对本企业有用的信息,即利用管理会计所提供的非货币性和货币性信息来满足各方面的需求,有时非财务信息的影响甚至超过财务信息。例如,新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引进人才的未来效益、引进高级制造技术的长远利益等,都关系到企业全方位的效益。
五、知识经济要求管理会计着眼于整个产品生命周期而不是仅仅关注企业的生命周期
现行的管理会计仅考虑生产者所承受的成本,而不反映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一个重要因素――消费者所承受的成本,不仅包括购买价,还可能包括与安装、运行、支持、维护、丢弃相关的成本,这些成本应该在产品的设计阶段引起企业产品的设计者的足够重视。
六、知识经济要求管理会计注重价值链分析
篇6
公司通过一系列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各项内部控制制度逐步完善,业务管理流程不断清晰,财务人员业务水平及综合素质逐渐提升,在确保公司的财务管理水平建立在牢固的基础之上,为公司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强的财务支撑。
【关键词】集约化;信息化;会计基础管理
1 概述
1.1 集约化、信息化下会计基础管理的必要性
“会计基础工作是财务基础管理的基础和基石”,会计基础工作是否扎实、规范,直接决定着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进而影响到企业的内部决策和管理。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可见为抓好企业管理,必须夯实会计基础工作。公司“三集五大”的深化和财务集约化、信息化的管理,使得公司层面的财务核算较以往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ERP、财务管控、SG186为代表的管理系统使财务人员从以往繁重的核算中解脱出来,但高度的信息化在实践过程中却带来了一些负面的效果,即会计基础工作有所滑坡。作为会计信息质量重要载体的会计基础工作,在任何时候都不应该被放松,应随着信息化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深入发展。
1.2 会计基础管理的主要目标
公司始终把夯实财务基础工作作为一项常态的工作来抓,按照“以财务集约化为指导思想,以信息化为平台,以财务基础工作管理为重点,以风险评估与控制为主要内容,以标准化建设为核心,以制度建设为切入点”的工作思路,从财务基础管理的制度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和基础工作管理三个方面入手,努力把基础做实,把管理做细,旨在构建完整、科学、高效、有序的财务管理体系,推动价值管理和业务管理深度融合,实现财务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精益化管理,为公司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强的财务支撑。
2 会计基础管理的专业做法
2.1 凭证基础管理
会计凭证是会计基础工作的起点,凭证作为会计分录的载体,是能够用来证明经济业务事项发生,明确经济责任,并据以登记帐簿,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证明。为规范凭证的制证标准,各岗位人员根据日常核算内容将制证依据、支撑材料、审核要求、摘要格式等予以统一,初步梳理形成了凭证审核标准模版,经过会议讨论,达成共识,建立标准规范的凭证制证审核依据。同时公司根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实施细则(试行)》规定,对凭证审核提出更高要求,建立了“财务制证审核、对口财务复核、主任重点抽核”的三重审核机制。
2.2 会计档案管理
因会计档案的严肃性和时效性,同时为了以后原始资料的调阅,所以会计档案归档率,全年必须达到100%;为防止会计凭证和原始凭证的缺失、保证资料的完整性,会计档案建档及时率必须达到100%;会计档案移交及时性必须达到100%;会计档案调阅登记率必须100%,主要是为了防止调阅人员涂改、勾画、拆取原始凭证;会计档案销毁手续完整性100%。公司严格执行档案管理的各项指标,并纳入绩效考核。同时,以绩效考核指标与会计档案管理制度为基础,结合当前省公司财务资产部财务集约化、信息化、档案管理标准化需要,应用信息化、科学化、标准化手段,发现问题、找出差距,寻求改进方法。
2.3 “一键式报表”管理
通过财务管控系统的集团报表模块,实现直接从数据中心实时提取账务数据,自动生成财务报表,提高财务报告的实效性。为了确保报表数据的准确性,每月底须核对SAP系统中科目余额和财务管控系统科目余额一致性,出现差错须及时找出未传递凭证进行补传递,并对报表进行差异分析。
2.4 会计监督管理
公司严格实施会计监督管理,做到事前监督,会计监督由事后监督转向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提早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主要体现在:应用在线稽核功能和财务风险预警功能模块,开展协同监督,组织到现场对会计凭证合格率和会计凭证及时率、准确率进行抽查,确保在线检查结果与现场检查结果一致,推动财务经营风险控制向业务前端延伸;开展财务内控评价,开展会计基础工作及财务收支自查工作,开展财务督查“回头看”活动,督促整改落实到位并建立风险防范长效机制;开展资金安全专项稽核,持续深化“小金库”专项治理;
3 取得成效
3.1 提高了财务人员的素质
集约化、信息化下的基础凭证,对各岗位制证及审核的标准进行统一,对财务人员的能力也提出更高的要求。财务制证、审核、复核责任对应到人、落实到人,审核到位,复核工作不走过场,也减少了因会计人员的疏忽而造成凭证不规范的风险,同时,财务人员之间的互审改变了以往各岗位财务人员只专精自己岗位的工作,对别的岗位不了解的情况,财务人员熟悉了除自己岗位之外的会计工作内容,扩大轮岗效果,轮岗后可以迅速上手。
3.2 提高了会计报表质量
公司在会计报表管理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形成了较为有效的管理办法,建立了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联动机制,保证前端业务的正确集成,建立会计凭证多渠道审核机制,保证账务数据质量,加强了会计报表管理,形成报表管理工作的良性循环。
篇7
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传统的会计职能已经无法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所以要对会计管理进行革新,相应的其内涵也发生了改变。会计职能的创新主要侧重于管理面,具体而言其内容包括:会计管理的组织形式、管理权限的划分、管理机构的设置等等,具体到每项职能则包括会计预测、会计决算、会计分析以及会计控制等四个方面。对一个企业而言,会计工作最基本的内容就是生成、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资料,可以说会计基础工作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会计行为的规范性以及会计资料的质量水平;但是会计基础工作水平的高低不单单会对企业内部的组织运营产生影响,它还会对会计资料的使用者有效利用会计资料的合法权益产生直接的影响。在企业进行宏观调控、经营管理的改善、经营风险的防范过程中,会计资料也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会计基础工作未做好,同样会对其作用产生不利影响。
二、会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具体而言,传统会计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会计管理职能的行使力度较弱,在传统会计管理中,要对会计的具体工作、管理对象、管理目标加以整合,才能对其职能的行使力度进行全面了解,但是实际情况却是未将这些资源进行统一。第二,会计管理的相关理论有待健全,传统的会计管理只侧重于企业的资金管理与成本管理,而新的市场环境下,仅仅用财务管理指标衡量企业会计管理的能力,这种理论是无法适应新的市场经济条件的。第三,会计责任主体不明朗,很多企业在实现会计集中核算后,其各单位的会计主体资格却未做出相应的变更,并且会计核算中心与各单位之间的会计责任的界限也不够明确。
三、会计管理的创新
(一)观念的创新
1、动态管理观念的创新
会计管理属于决策支持、规划与控制系统的范畴,因此也要严格服从于企业的实际经营需求,会计管理要进行动态管理观念的创新,全面分析企业内外部条件的变化,及时做出有效调整,在动态的分析、比较、选择中寻找最佳的平衡点,增强会计工作的服务意识,充分认识到会计对企业的决策和发展的重要性,在动态的市场环境中发挥会计的作用。
2、战略导向观念的创新
从某种程度而言,现代会计管理的参照为整个行业及其竞争对手,因此为了防止传统会计管理存在的过于狭隘、无法基于战略的角度考虑成本等问题,现代企业会计管理就要积极寻求本企业的成本优势,从战略的角度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具体来讲,企业可以通过成本领先、差异化与集中化三种战略方式提升自身的竞争优势,有时只有牺牲短期的经济利益以换取、保持企业持续的竞争优势,因此,企业经营决策者要基于战略目标的高度来创新会计管理观念,全面考量管理决策是否有利于企业保持竞争优势;是否可以获取更多的未来利润;是否具有相当的市场价值等。
3、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创新
当全球能源问题越来越突出时,所有企业的发展均要立足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所谓可持续发展是指不以牺牲子孙后代的利益为代价以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可持续发展理念中,突出财富的保值性与利益的整体性。现代经济体制中,企业所面临的竞争环境逐步及,企业决策者要汲取以往的教训,认真领会现代会计管理中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利用该原则指导决策全过程,使得企业向着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迈进。
(二)体制与监管机制的创新
1、会计管理体制的创新
现代会计管理体制的创新包括三种模式,即会计委派制、财务总监制以及稽查特派员制。其中所谓的会计委派制是国家站在所有者的角度,利用其管理职能与相应的权限,对企业相关会计人员,比如总会计师、会计机构负责人、主管会计等进行统一委派的会计管理体制,会计委派制又包括三种形式,即直接管理、间接管理与双重管理;要增加会计人员的委派制范围,加大会计人员委派制的力度,打破行业也地域的界限。财务总监制的前提条件是企业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互相分离,所有者向企业委派财务总监,参与到企业的重大经营决策中来,对企业的日常财务活动进行组织与监控;而稽查特派员制则是向一些重点的大型企业派驻稽查特派员,从而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管理等实施监督与稽查。
2、会计管理监管机制的创新
要实现会计监管机制的创新,就要进一步强调内部监管程序,建立起企业内部会计管理系统,进一步满足企业内部经济机制的需求,具体内容包括进行会计预制、制订财务计划、做好会计检查、保证科学的会计决策、有效的进行会计控制、会计考核与会计分析等等,从而实现对企业经营活动全过程中的监控与管理。企业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对自身的资产负债结构进行清理与调整;通过自主筹资、自主投资、资产处置、折售选择、提取技术开发费、支配留用资金等各种方式,赋予企业更多的理财自主权;提高财务会计机构管理的科学性,建立可行、有效的内部财务会计制度与内审制度。
(三)会计管理内容的创新
1、成本管理
逐渐从管理生产制造成本向产品开发成本转移,管理方法从成本控制转变为成本计划。新时期要创新成本管理的重点,拓展成本控制的视角。产品中所包含量的信息价值、知识价值决定了产品的价值,而技术创新与产品的开发将占据企业价值中的大部分比例,而产品的制造成本将占据越来越小的比例。
2、决策分析与评价管理
基于决策评价的标准而言,传统会计管理主要采用利润最大化、成本费用最小化、现金净流量最大化的决策评价标准,无论是利润、成本或者现金标准均是特定时代的特定产物,对于企业管理目标来说,这些决策标准已经不适用,或者说不全面。要进行决策分析与评价管理的创新,就是基于不确定的条件下重新评估企业价值,管理的目标不再单纯的追求利润最大化,还要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会计管理固然要以利润、成本、现金等指标为标准,但是诸多无法计量的因素也要进行综合考虑。
3、人力资源的管理
二十一世纪人才将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最宝贵的资源,而会计管理在进行预测、决策、规划、控制过程中,要将提供会计信息与对人的管理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保证会计管理的有效性,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具体而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人的行为进行深入研究,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与考核机制,将人的主观能动性、行为积极性都充分激发出来,促使人在开始行动前就投入积极的行为意识;第二,确定人力资源价值与成本,将人力资源价值与成本进行量化处理,从而在操作各项管理措施时可以以科学、准确的人力资源数所为参考;第三,做好人力资源的投资分析,与其它物力资源一样,人力资源可以为企业带来一定的收益。
(四)会计管理的手段创新
1、关注会计管理系统的环境因素
改变环境与组织,相应的应用于制定决策的信息类型、信息用途也会发生改变。这是由于公司治理理论为会计管理的对象、任务、特征提供了一个新的认知思路,而且会计管理系统是服务于公司治理的,所以会计管理系统的质量、管理效率均会受公司治理自身的特征、实际情况的直接影响。如果将决策层与管理层分离开来,则会进一步完善董事会与监事会的组织构成与组织功能,从而会计管理的作用也会得到充分的发挥。
2、管理制度的创新要与规范相结合
在任何管理活动中,创新活动与相关规范均是相辅相成、互相关联的关系,如果会计管理中创新体制无法得到及时的规范,比如一些大型企业、上市公司是否需要设立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权限与职责的界定问题、其独立性的问题、审计委员会如何通过合理运作与管理会计系统互相配合减少监督成本的问题等等,均需在管理制度以及相关规范中予以明确,并在实践中全面落实。
篇8
【关键词】 企业 新形势 会计管理
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以后,管理问题,特别是体现现代化发展方向的整体管理,开始走进企业各项管理当中。强化内部各项监控措施,提升本单位财会监管工作效率等等,都充分体现和落实了现代经济体加强整体管理的重要内容。各企业必须要通过建立卓有成效的资产效益考核体系,提高市场应变能力,使得资产作用可见,社会经济效益倍增。这就需要在核算,财务管理,增收节支提高经济管理和经济决策水平等方面加强管理力度。会计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如何在新形势下加强企业会计管理,主要总结以下几点:
一、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管理,做好新会计法规制度的培训
随着新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的出台,很多会计理念、经济业务事项的确认、计量、记录和反映等诸多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新会计制度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强调会计职业判断。新的会计制度不但对会计核算提出了许多新要求,也把许多会计核算政策的选择权下放,这些都需要会计人员努力提高业务判断能力。迫切要求会计从业人员全面更新知识,按照新规则规范运作。提高业务判断能力是我们会计人员面对新情况的一个必须完成的课题。这个任务完成得好,就能正确开展会计核算,正确核算单位的经营成果,保证单位的会计信息质量的真实可靠。这就需要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管理,做好新会计法规制度的培训。完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制度。形成涵盖会计理论、政策法规、业务知识、技能训练和职业道德五个方面的培训知识体系,增强继续教育的针对性、实用性,提高会计人员专业能力和业务判断能力。
二、要以财务分析为先导,查找管理薄弱环节,使财务分析成为加强财务监管的先导
企业的财务分析是对企业全方位的系统分析,单项指标无法从总体上把握企业的财务状况,必须注重分析一系列静态指标间的内在关系,避免单项指标的片面性,将错综复杂的问题变得易于研究和分析,使财务分析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科学严谨的财务分析可以反映出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利弊得失和发展趋势,对改进财务管理工作和优化经济决策提供重要的财务信息。提高管理和运行效率,使企业走上良性发展轨道。
三、加强预算编制,强化预算执行,树立战略导向的全面预算管理观念
全面预算管理不只是一种提升单位管理的有效工具,更是一种集系统化、战略化、人本化理念于一体的现代单位管理模式。战略与预算是一种互动的关系,预算管理本身就是一种战略落实。单位在实施预算管理之前,应该认真地进行市场调研和单位资源的分析,明确自己的长期发展目标,以此为基础编制各期的预算,使单位各期的预算前后衔接起来,避免了预算工作的盲目性,从而使日常的预算管理成为单位实现长期发展战略的基石。
要对预算差异进行深入的、定量的分析,确定差异产生的原因。把预算执行情况与单位经营状况有机的联系在一起,提出改进方案和补救措施,确保预算目标的实现。预算执行过程中的差异分析可以通过总结预算完成情况,帮助评价预算期间工作的好坏,进而为单位考评激励制度的公平有效提供数据依据。
重视预算的考评和激励制度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考评,监督预算的执行、落实,建立起客观公正、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和奖惩制度,可以加强和完善单位的内部控制,也对员工的激励制度提供了科学可靠的基础。应重视预算的考评和激励作用,激发员工提高自己的能力,充分发挥潜能,从而从整体上提高单位的生产效率。通过预算的运作和管理,全员、全额、全过程的参与,能使单位的现金流、物资流充分发挥其最大效应,促使单位从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也促使单位从经验管理走向科学化、标准化管理,起到正真提高单位管理水平的目的。 转贴于
四、充分吸收和借鉴会计改革的新成果,强化会计核算职能,促进会计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要积极参与制订单位发展战略,协同制定部门业务规划和预算,协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分配关系,关注可能影响单位发展的因素,分析评估其对单位的潜在影响,认真开展财务专项检查。严肃财经纪律,加强财务监督,提高管理水平,促使会计职能作用有效发挥。强化对单位业绩的评价,以目标管理为重点,以提高经济效益和资产经营效率为导向,以资本价值为核心,为单位建立科学合理的业绩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
五、推进财务改革,完善体制机制,稳步推进创新性工作,构建有效监管机制
规范财务支出,及时堵塞管理漏洞,加强资产管理都需要通过建立完善系统的医疗单位财务和会计制度体系来实现。而建立完善系统的医疗单位财务和会计制度体系,就必须对会计人员管理体制进行改革,从制度上保证会计实质上和形式上的独立。实行会计委派制,可以有效防止因为会计人员技术欠缺或不能保持公正立场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
六、全面推进会计信息化建设
成功的预算管理和财务分析要求经由技术分析的数据具有正确性和相当的精确性,这就要求单位应关注信息技术的发展。拥有科学的内部信息系统,利用最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信息及时传递与共享,及时监控和修正。数据收集、趋势分析更加可靠,加强会计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着力建立会计信息化管理体系。通过财会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数据共享和实时监控,实现单位会计信息化与经营管理信息化融合,提高医疗单位单位的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巧红.浅谈现代单位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之构建[J].财政监督,2007,(8).
篇9
摘 要 最近几年,风险管理理念在国内得到传播和普及,各行业纷纷接纳和内化,并将其融入公司治理及管理结构中。对此,笔者概述国内对风险管理理念的接纳和内化轨迹及情况,分析行业会计信息质量的主要风险,探讨评估、管控会计质量风险的几大策略。
关键词 风险管理 会计信息 披露 质量
一、国内对风险管理理念的接纳和内化;
改革开放后,风险管理理念作为舶来品早在1980年代就受到部分人士的关注,与安全系统工程理论一道曾经在小范围内实施,不过当时计划经济体制的痕迹浓重,风险管理理念发挥作用的土壤尚未成熟,其引入和应用昙花一现;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金融界率先规模性地贯彻实施风险管理理念,各大银行陆续建立有风险管理的专门机构,在很长时间内风险管理几乎成为金融界的专利。
随着国内市场经济的成熟发展及加入世贸组织的成功,尤其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对国内企业的影响,滋生了国内管控风险的动力及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发改委、人事部、审计署等相关部委不断倡导推行实施风险管理,并于2006年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最近几年,风险管理理念逐渐走出金融界一家独大的局面,逐渐在各行各业中得到普及。
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及对国内企业的影响,还让国内企业界人士加大了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关注,与风险管理理念的推进实施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过,无论从理论研究还是工作实务层面,二者都表现为彼此不相干的两张皮。对此,笔者认为应该将二者结合起来研究,为此本文重点探讨风险管理视野下的会计信息质量管控问题。
二、会计信息质量的主要风险及其动因分析
对于会计信息质量的内容,可以从“质”和“量”两个方面考量,在“质”的方面强调真实性、相关性和有用性,在“量”强调充分性及全面性。同样,会计信息质量关键风险也主要集中在这两方面。在“质”的方面,主要是会计信息失真风险,即会计信息不能如实反映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主要表现是原始资料及成本费用失真、利润调节主观性过大、账外设账情况严重等。在“量”的方面,主要是信息披露不恰当风险,基本表现是会计信息披露不够全面、详细甚至部分关键信息未能适当披露,比如部分上市公司对是否减值测试往往不予披露,银行企业也容易忽视对无形资产的披露。
对于如上两方面的风险因素,其背后有其相对不同的动因,具体情况如下:
对于会计信息失真风险,一般来说是由执行层面及技术层面的因素造成的。在执行层面,一是会计人员的职业能力问题,这制约着会计信息处理情况妥善和完备,是确保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基础客观因素;二是会计人员职业审慎情况,换句话说是职业道德水平,没有一定的职业审慎纵使胜任能力再高也是徒然,这决定着会计信息是否存在被可以扭曲转换的主观因素。在技术层面,即人工系统及自动化系统本身的隐患,其中人工系统因素在很大程度上从属于会计人员胜任能力问题,而自动化系统隐患则是信息化时代各企业组织推进构建信息后建设过程中的新问题。
对于会计信息披露缺陷风险,一般来说是由治理层及管理层的系列因素造成的。在治理层方面,治理层为了推动最大化的实现利润或产值,往往会在信息披露方面避重就轻地做手脚;在管理层方面,主要是管理者的个人素质及职业道德问题,部分管理层为了实现自身薪酬的最大化在提交给董事会的会计信息中会刻意向自己有利的方向转化的。另外,在有绝对控股的大股东的情况下,董事长和总经理往往是同一个人,这种状态容易致使会计信息处理及披露过程中没有任何制约力量,是最容易引发风险问题的情况。
三、评估、管控会计质量风险的策略
面对会计信息质量背后的系列风险因素,从宏观上看,可以从国家法律法规的健全、企业内控机制的完善等方面寻找,不过在现实工作中,最关键的选好三个岗位人员及推进会计信息系统建设:
首先,要选好财务总监。相对于会计信息而言,财务总监是会计处理工作的指导者、把关者和监督者,同时又是企业组织高级管理层的重要成员之一,一般来说还属于董事会成员,会计处理及会计信息披露的每一个环节财务总监都会涉及,且负有相对应的主要责任。对此,根据相关调查,最好选择本科学历和硕士学历且任职时间较长的人选,另外还要重点加强对职业道德进行强化教育,避免其在总经理等上级高管的高压下进行盈余管理。
其次,要选好董事长。一般来说,对企业拥有最后决定权的是董事长,董事长也是会计信息质量的终极决定因素。对于董事长的选择,涉及到治理结构问题。对此,要尽量避免“一股独大”现象的出现,要绝对避免董事长和总经理同一人担任情况,要适当优化治理结构,推动股权多元化,进而降低在会计信息披露中采取机会主义的行为;针对国企“一股独大”的客观现实,应该着眼于强化完善内控机制,引进、规范独立董事和审计委员会制度,确保独立董事不是摆设和花瓶,能切实发挥作用。
篇10
关键词:核算型会计、管理型会计、转化
引言:管理型会计是帮众多企业在管理上给予一定帮助,给予一定信息的一种有效方法。和传统的核算型会计相比,更加的新颖,更加综合性和科学性。在当下的新时期,核算型会计会逐渐向管理型会计进行完全的转化。
一、管理型会计的发展
一般情况下,企业的财务会计向大家提供信息,管理会计就是运用信息。事实上,作为管理会计,除了要合理的运用信息,还要提供信息,达到两者的和谐统一。其提供的信息是管理人员进行决策和评价的依据,具有很大的可靠性。管理型会计与传统意义上的核算型会计紧密相邻,相辅相成。管理型会计的数据一定量上是从核算型会计上得到的,而管理型会计会在有效的数据上加以科学性、综合性的认真管理核算。两种会计方法互相补充,形成更准确,更切实际,更有效的数据研究,更准确的数据信息管理系统。
从传统意义上的核算型会计来看,会计只做到了本职工作――就是核算数据的准确性。从而忽略了数据的管理。会计的准确核算不但能生成数据,提供数据,更加应该利用数据,管理数据。所以一定要利用核算型会计保证数据的准确型,再利用管理型会计来明确数据,分析数据,计划数据,管理数据。从而是这些准确的数据达到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从一个企业来讲,管理者更加倾向于对数据的计划和管理,而管理型会计才从真正意义上做到了对准确的数据的管理和应用。所以核算型会计会逐渐转换成管理型会计。
传统意义上的核算型会计是会计核算数据,而管理型会计能够更加有效的帮助企业者管理数据,利用数据。在企业的管理过程中,财务管理人员应当积极参与,提出问题。利用自身掌握的准确数据找到最好的决策方案,控制成本,这样能体现出管理型会计的功效,更加能为企业的管理作出有用的贡献和对企业的管理提供便捷的方法。
核算型会计以手工操作为主,而管理型会计是计算机模式。在现代的企业管理过程中,会计的主要职能就是核算财务信息、管理财务信息和处理财务信息。而管理型会计能够更加有效的利用财务人员参与到企业的管理过程中。财务人员在核算之后能够更加准确的利用财务信息,管理型会计的职能和地位在企业中也越来越重要。因此,核算型会计向管理型会计的转换是至关重要的。
核算型会计向管理型会计的有效方法
要想提高企业内部的管理水平,就要加强财务管理,必须对财务人员以及其工作进行一定的管理,监督和控制。会计人员遵纪守法,按照制度办事,企业更要结合企业自身来制定有效的制度方法、不断的监督,控制和管理企业自身及其内部人员。企业自身内部制度的不断完善会使其管理更加明确,充分体现和提升了管理型会计的完善,使其进一步完善核算型会计向管理型会计的转化。
对于一个企业来讲,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与企业自身有着非常大的关系,关系着企业自身的发展和规划。随着企业的核算型会计向管理型会计的深度发展,财务管理人员可以利用管理型会计为企业提供科学的,详细的,合理有效的会计信息,这样能够对企业的发展提供优化的模式和对企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对现代的企业来讲,提升和完善信息质量能够使管理型会计更有效的发挥其作用。
二、新时期核算型会计向管理型会计的转化需注意的问题
(二)充分认识到管理型会计的主要对象
管理成本是管理会计的对象,对于管理会计的对象来说,一般有现金的流量、资金的运动以及跟企业价值运动相关的成本和利润等等。但是,管理会计最核心的内容应该是成本。在管理会计中,主要的方法是效益分析的方法,也就是对企业的经营活动以及相应的成果进行分析,分析其中的成本效益,要重视成本问题。但是,在管理型会计中,对于成本概念的理解要比传统核算会计中的成本的含义要丰富。传统的财务会计在对成本进行分析的时候主要是站在核算的角度来进行,主要是关注这个成本的信息是不是具有真实可靠性。
1.决策成本分析。决策成本主要是在企业管理要作出一个决策的时候需要考虑到的成本。企业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加上投资和融资方面的活动,都需要列出好几种不同的方案,之后对不同的方案进行比较,选择其中比较优秀的方案进行实施。在选择最优方案的时候,要比较每一种方案的财务信息,要看每一种方案成本的大小,也就是决策成本的大小。企业在进行决策的时候需要考虑多方面的成本,其中的核心是机会成本,在机会成本的选择上是不是足够正确和恰当,跟选择方案是不是科学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在企业决策阶段,作为企业的会计人员,要为决策提供科学合理的机会成本信息,为管理人员决策服务。
2.控制成本分析。在企业确定了方案之后,就要给各个部门安排工作,逃部门之间协调来完成这个方案。为了企业方案目标的实现,管理人员要把相应的预算指标和成本制定出来,通过预算对各个部门进行的目标的分解和落实,把每一部门都纳入发哦整个预算的体系之内,从而提高部门之间的协作效率。在这个时候,可以拿每一个部门工作完成的状况跟原来的预算指标以及相应的标准成本进行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根据问题提出纠正的策略。在目标控制阶段,作为会计人员除了要参与目标的预算,还要参与标准成本的制定,要根据这些来掌握成本方面的信息,对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过程的控制。在企业成本控制方法运用的时候,要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的意识,让员工充分认识到企业成本控制分析的重要性,要站在企业整体利益的角度,充分调动各个部门的工作积极性。
3.责任成本分析。考核企业的生产经济的状况需要通过各项收入进行观察,还要通过相应的费用成本来考核。为了对各个管理层次业绩进行一个客观有效的评价,就需要对其发生的费用进行严格的考核。成本控制者在承担成本控制这一责任的同时应享有相应的权利,如费用是否能够开支,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完成成本控制的预定目标。与此同时,可以在企业内建立专门的奖惩制度,对于各个部门的成本控制行为进行奖惩,不定期的对他们的成本控制结果进行考核。可控成本是责任成本的核心。
结束语:综上所述,新时期核算型会计向管理型会计的转化是源于世界经济发展的推动,这一变革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这二者之间转变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谨慎处之,防止转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为二者之间的转化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 王凯凤.财务会计应分为核算会计与管理会计[J].财会通讯,2012(15).
- 上一篇:基础管理建设工作总结
- 下一篇:科技创新与企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