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技术研究范文

时间:2023-04-18 17:49: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创新技术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创新技术研究

篇1

从建国之初,中国的石油石化工业经过了60多年的风风雨雨,从计划经济到商品经济,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每一个阶段,石油石化企业不仅满足了国民经济的需求,在丰富的实践当中,听到了锻炼,同时也积累了宝贵的管理经验,提高了管理水平,推动和促进了我国石油产业的发展。目前,我国的石油石化管理水平,同西方发达国家的石油公司相比,还存在着不下的差距,创新能力整体水平比较低,手段方法有限,缺乏群众性,创新的领域较狭窄,并且多数的管理创新活动,仅仅在具有相对经济独立核算的单位和企业中开展,开展和参与创新活动的也主要都是专职的管理人员,而基层的操作人员、技术人员却很少,创新活动的主体比较狭隘,同时管理制度的创新较少,仅仅集中在一些局部的领域,创新形式较少,在创新方法上,独立创新较少,大部分借鉴相关的其他领域的专业技能和知识,这也是当前石油石化企业管理创新的一个新的特点,同时也使得中国石油石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国际竞争力上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2存在问题和制约因素

由于多年以来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的石油石化产业却观念陈旧,已经体现出不能适应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要求,所存在问题主要提在内部和外部两个因素的影响。其中内部因素,主要是管理创新受到石油石化企业内部环境的制约,体现在五个方面:①石油石化企业具有高投入、高成本、高风险、高消耗的特征,资源深埋在地下,属于矿藏的采掘范畴,勘探、开发的成功率较低、难度大。②由于石油石化企业的工作场地都处在在野外环境,会受到社会的制约因素;③自然规律和世界经济状况同样会严重制约原油的生产。④企业内部的创新导向制约着管理创新;⑤创造良好的创新氛围是成败的关键。外部因素主要体现:①国家的监督行为与经营者积极性的发挥不能有效的相结合;②企业法人的管理结构需要进一步规范,主要体现在已经进行股份制改造和公司化改造的企业,管理模式的转变不够彻底;③劳动人事制度需要进一步健全,要与市场经济相适应;④没有完全有效的激励机制;⑤管理组织机构需要进一步完善;⑥需正确处理重组后的各个公司之间的关系。

3石油石化企业管理创新途径

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升企业效益和整体效率,实现管理创新,可以从经营理念、组织结构、技术、管理制度、激励机制、文化等方面着手。

3.1经营理念创新

长期的计划经济时代,对经营理念产生了巨大的惯性影响,使得企业在不自觉的管理行为之中体现出来,这种价值取向以及管理模式已经不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求,必须从新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取向,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经营理念,创新经营理念。

3.2组织机构创新

科学的组织机构与实际管理息息相关,是管理理论、管理规律的产物,是整个企业赖以运行的支撑构架。目前,中国的石油石化集团正在改制和重组,这也是石油石化企业在制度上的一个重要创新过程。

3.3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的创新

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应用,原有的运行规则也在逐渐改变,在企业的改制重组过程中,主业成为股份分公司,其他部分保留原名称,成为续存公司,使得原有的企分为两部分,在行政、经济方面相互独立,各自拥有法人,但仍然拥有同一个党群组织系统,企业的物资和资金流动加速,这就要求石油石化企业只有创新管理方式方法,创新管理体制,适应时代的变化,才能在竞争当中立于不败之地。

3.4技术创新

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依赖于技术的创新,技术创新贯穿于研发、形成产业化和市场推广应用的全过程,是企业得以发展的根本动力,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蕴含着新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机制,管理创新的主要形态是技术的创新,需要以提高竞争力作为目标,以市场作为导向,推动石油石化企业的不断发展。

3.5实施激励机制创新,不断提高职工创新的积极性

以人为本,鼓励职工进行创新,提高职工的积极性,同时制定实施创新的激励机制,建立发展基金制度,加强科学的管理技术的应用,对有功与实现管理创新的相关人员,进行奖励,运用、发展和推广现代企业的科学管理方法,同时鼓励并且帮助更多的企业职工针对国内外先进的现代经营管理方式方法知识的系统学习,掌握并熟练应用企业在市场竞争体系中所能用到的相关本领和专业技术,鼓励职工“练绝招、干绝活”,刻苦钻研,培养一批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具有较强的管理意识、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具有较好的思想素质、具有发展战略思考能力的优秀员工,使企业具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做出贡献。此外,以创造的价值为标准,制定合理的分配奖励制度,最高标准既是具有可以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和智慧,注重无形的智力劳动形态发挥的巨大价值,注重创造性劳动的作用,劳动强度需要跟创造出的价值成正比。

3.6文化创新

中国的石油石化企业要摆脱计划经济时期的惯性影响,迈向现代化发展,必须有相应的文化创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改革开放以来,大型国有石油石化企业进行改制、重组,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价值观和科学的人才发展观,较好的文化氛围,行之有效的竞争机制,都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和人才的脱颖而出,注重提高职工的个人素质、增强个人能力、发挥个人潜能,尊重职工、理解职工、重视职工,以人为本。二是新的管理理念在石油石化企业中的应用和体现。在实践中进行总结,并重新应用到实践中去,比如大庆的石油石化企业,具有优良的传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文化上的创新,“贡献大小薪酬不一样、技能强弱岗位不一样、管理好坏待遇不一样、素质高低使用不一样”,“四个不一样”标志着新的文化创新、更加符合社会主现代化经济建设的价值观已经确立,并使中国石油石化企业不断向前发展。

4结束语

篇2

关键词:企业;技术创新;问题;对策

进行技术创新是当今企业面对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大多数企业比较重视技术创新,但在此过程中却遇到了诸多困难,效果并不明显,企业的竞争力也受到很大影响。这说明企业在开展技术创新方面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应对这些问题,实行积极的技术创新策略,对于企业发展有重要意义,甚至有些时候能起到决定作用。

一、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企业的创新意识不强许多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缺乏技术创新的意识,比较青睐传统的经营理念和方式,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依然对市场竞争缺乏危机感和紧迫感。有部分企业安于现状,或是简单地认为技术创新仅仅是相关的专业部门的工作,单纯地将其列入到技术的范畴,而没有系统的认识,企业内部没有形成一种合力。此外还有一些企业的经营者受到自身的文化水平限制,不重视企业的技术创新。总之,以上笔者提到多种因素导致许多企业缺乏技术创新的观念,难以跟上时代的步伐,应对市场竞争。有许多企业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在技术创新上只重视有形资产,忽视无形资产,将重点放在技术的引进和设备的更新换代上,对于技术创新和自主创新能力等无形资产比较轻视。而认为更新技术装备是技术创新的核心就是一个主要的问题,许多企业依靠充沛的资金优势,大规模盲目引进国内外的先进技术设备,搞一些高精尖的难度较高的大项目,但是新的技术和设备却没有发挥出预想中的效果,企业所取得的经济效益并没有得到有效提高,其根本就在于将技术创新的手段误当作技术创新的目的。毫无疑问的是,更新技术设备是可以对技术创新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它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企业创新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核心竞争力和企业的收益才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根本目的。技术设备的更新换代必须带来企业相应水平的提高,否则这些先进的设备反而会使得企业的竞争力大大降低。2.企业技术基础薄弱,缺乏科技资源根据学者专家的调查研究,以及国家的相关报告,我国企业的技术水平与国际水平的差距比较大,但与之对应的资源利用率等指标却是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有许多研发团队的人数普遍较少,水平也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更有一些企业内甚至没有固定的研发机构、人员和经费,企业内部缺乏积极进行技术创新的氛围,这对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无疑会造成较大的不利影响。众所周知,机构、人员和研究经费是影响技术创新的重要因素,而遗憾的是这三方面我国的企业与国际通用水平仍然存有较大差距。创新意识的缺乏再加上没有有效的激励,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的水平相对应的也就较低。例如:在1999年,美国与中国的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的投入就相差接近2000亿美元。近几年,虽然这种差距已经有明显的缩小,但是却依旧存在。3.企业没有建立科学有效的技术创新激励制度要形成一种新的技术,一般都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此外还要面对各种风险。种种因素使得一个企业如果要进行技术创新就要在前期投入大量的资金和资源,但是所获得的相应市场收益却是不确定的,且具有滞后性,这直接导致企业经营者在技术投资方面产生犹豫心理,他们一般不会选择进行收益滞后期长的技术创新。再加上我国企业的收益一般情况下与企业的经营状况紧密联系,这就会造成企业经营者难以具备发展的眼光,对企业的长期发展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并进行长远的考虑,企业经营者追逐利益,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收益,有时候会不顾企业长远的发展,高效率的同时忽视科学性,对于企业技术基础的积累比较轻视。此外,我国企业内部没有真正建立直接面向市场的技术研究和技术开发体系,造成技术人员水平和需求不挂钩,企业对于人员的培训也不够重视,企业内部也没有真正形成一种重视科技创新,鼓励科技创新的氛围,不能真正激励开发人员,这些因素都很大程度上削弱了科技人员进行技术创新的积极性。4.技术创新效果和预期不符上述存在的主要问题使得我国的企业技术创新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期,科学技术进步没有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的增长。根据权威机构统计,我国的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比西方发达国家低了大约50个百分点,我们必须正视这种巨大的差距。科技成果要转化为一种新的产业或商品需要时间和资源的投入,在这方面我国依旧存在诸多问题,科技如果不能转化为商品其价值就会大大降低。由于种种原因,大量的科技成果没有转化成现实生产力或是耗费了大量时间和资源。

二、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

1.树立技术创新意识由于现代市场经济的竞争日趋激烈,忽视创新就意味着落后甚至破产,企业的所有组成人员,员工和各级领导都必须对这个观念有一个科学的理解,牢牢地树立重视技术创新的观念。企业要时刻分析自身和和外界的情况,把技术创新定位为企业的重要战略,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源泉。只有真正地转变观念和意识,才可能高效地积极推动技术创新,并使新技术能更快地转化为产业和商品。2.建立完整的员工制度,重视培养技术创新人才企业科研人员的素质、能力、工作积极性对企业技术创新具有重要意义。企业必须制定切实有效的方案,然后依照方案严格加以实施。首先,在人员管理中,企业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建立科学合理的用人机制,必须做到尊重人才,并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充分鼓励人才进行技术创新,发挥人才的创造积极性。其次,企业经营者必须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坚持科学的人才理念,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尽快制定一整套人才的引进、吸引、培养、激励的完善制度。最后,企业还可以制定合理的员工受益机制,例如对有突出贡献对人才予以丰厚的奖励,员工的收益与技术创新直接联系在一起,此外科技人员还可以以科技成果和专利入股,企业的收益也能够和员工分享。以上措施对人才队伍的培养都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如果企业能够有效实行,就能够培养出优秀的人才队伍,为技术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3.建立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机制要进行研究开发就必然需要大量的资源投入,因此,这种投入一定会制约技术的创新。企业除了要加大技术开发机构的经费投入,还要尽量能够做到自给自足,即以企业的收益作为进行技术创新的基础,保证不断的发展。企业应切忌把科研投入简单地与收益直接挂钩,更不能单凭领导的重视或喜欢就进行投入,一切要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根本目标,建立相应的投入机制,保证总的方针不动摇。对于科研经费不足的问题,第一需要靠政府、企业和各种机构的共同努力,政府可以对于创新企业和项目制定多种优惠政策,例如通过行政命令减免税收,银行可以发放无息或减息贷款。还可以积极引导闲散资金对技术创新进行投入。第二,企业的自身实力必须能够应对技术创新的物质需要,企业可以加强对由新技术衍生的产品的宣传工作,吸引资金投入,同时大力开拓其他的渠道进行融资,保证有足够的创新经费。

三、结束语

技术创新是企业健康发展的重中之重,面对已经存在的诸多问题,不仅需要相关机构和人员制定科学而有效的解决方案,还要求企业必须以积极的态度进行应对。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同时真正重视技术创新,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卞秋艳 单位:滨州市安全科学技术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篇3

当人们还在把“地球村”当成一种概念来面对的时候,先进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借助互联网环境的支持,让“地球村”真正的融入到了民众的日常学习与生活过程中。计算机智能生活概念的推出,完全颠覆了人们的一些传统工作与生活方式。

2计算机技术创新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正是因为计算机技术在应用中的广泛普及,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计算机技术的创新,因为其中能够带来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是不言而喻的,但是通过对计算机技术创新的一些调查发现,其中也面临了一些问题:

2.1科技成果转化过度强调经济效益

参与计算机技术创新的科研人员专业技术能力虽然较强,但是对于科技知识的实际价值认定上存在着一定的偏失,过度强调计算机技术创新引领技术革新的意义较重。再加上一些可能存在的科技成果转换过程中出现的利益分配不均衡等问题,导致了计算机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一些相对并不是十分成熟的技术在还没有充分论证的情况下就面向市场实施规模化推广。纳米技术在计算机技术创新中的应用就是一个极为典型的例子。

2.2科技技术概念性炒作情况比较普遍

不可否认的是,涉及计算机技术创新的门槛较低,一些小型的团队甚至是个人在物质基础相对充沛的情况下就能够开展一些技术革新工作,因此也导致了大量的专业与非专业人才涌入了计算机技术创新的队伍中,竞争是相当激烈的。一些团队为了能够在短期内实现突破,刻意迎合一些商业化的炒作,而片面的突出计算机技术的局部性效果,从而让计算机技术的创新体系出现了缺失。多核处理器的研发就是这样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2.3节能型创新技术发展严重滞后

目前的计算机技术创新团队大多都将技术革新的目标对准了“快”这一目标,因为这样能够给受众带来最为直接的体验,很容易让市场所接受。而作为计算机技术创新过程中较为关键的节能技术研究问题,因为涉及项目初期投入大、技术参数不稳定、实验室运行周期长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了除了一些大型的计算机核心部件生产厂商之外,几乎很少有商业性团队来介入这一领域。这种现象对于计算机技术保持一个长期且稳健的态势发展而言是不利的。

3有效加快计算机技术创新的措施

虽然查找出计算机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相对较为简单,但是由于其中一些问题属于外部客观因素影响较大的,因此要想在短时间内一蹴而就的解决并非易事,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有针对性的减少计算机技术创新过程中遇到的阻力是目前有效加快计算机技术创新的最佳措施。

3.1从宏观上对科技成果转换加以政策扶持

在计算机技术投入与产出明显不成比例的情况下,国家在宏观的层面上对科技成果的转换予以政策层面的支持,在首先解决专业科研技术人员后顾之忧的基础上,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商业化运作模式,将其以流程化的形式具体落实到每一个环节上,就可以让科技成果转化更为贴近实际应用。最为主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对计算机技术创新的社会效应予以了高度的肯定和支持,这对于专业科研技术人员来说是精神层面的鼓舞与认可,能够进一步激发科研人员的工作动力。

3.2规范计算机技术创新的知识产权保护行为

利用概念进行炒作纯属是商业行为,对于严谨且规范的计算机技术创新而言是绝对不适用的。针对个别从事计算机技术创新的人员利用他人的研究成果或者部分研究内容进行炒作的行为,国家要在立法上予以关注和完善,最大限度的确保知识产权所有人的相关利益。对那些进行恶意炒作甚至是剽窃他人科技创新成果的,应该追究在追究其民事责任的同时还要追究其刑事责任。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在计算机软件技术创新的过程中有一种涉及“源代码共享”的情况,由于其源代码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共性,因此给创新技术的专利认定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极少数人员也利用这种情况肆意夸大一些所谓的创新技术效果,给民众带来很大的困扰。作为政府职能部门来讲,尝试开展“市场准入”制度,把计算机技术的验证与推广增设一个检验过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这种现象加以改善。

3.3加大对计算机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

虽然计算机新技术并不是所谓的战略性资源,但是计算机在国防及基础民生中的应用是极为广泛的,因此相关单位和部门应该对计算机新技术的课题进行充分的论证,针对有些课题可以采取合作或者是帮扶的性质来予以支持。另外,在计算机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如果能够引入一些社会资源的支持,那么势必会提升资源利用的有效率。

3.4加强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储备与培养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不断普及计算机的相关功能与新技术应用范围在不断的扩大,尽管目前绝大多数的高校都开设了计算机专业,但是这些专业基本上都是以应用为主,侧重于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并不多。立足于社会发展需求的基础上,高校应该加大与专门的科研院所之间的配合,加强计算机专业人才,尤其是技术创新与应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为下阶段的计算机技术创新工作做好人才储备。如果外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鼓励商业性机构或者是社会性团体有倾向性的加大这方面的配合,这样不仅可以提升计算机专业技术的实用性,更是为计算机创新技术的科技成果转换提供了便捷的通道。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在其中做好引导工作就可以了,过度的参与其中不仅有可能影响到资源的适用效率,还可能会间接挫伤专业技术人才的工作积极性。

4结束语

老子曰“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计算机技术创新过程中会根据时代的发展而产生一些变化,会根据客观条件的改善而适度的做出一些调整,但是科研工作者凭借坚忍不拔、孜孜不倦的意志,完全能够将计算机技术的创新引领到一个新的高度上。

作者:马雪妮 单位:苏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翟健.谈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及安全防御[J].青春岁月,2011(16).

篇4

[关键词]技术创新;动力;机制;演化

[中图分类号] F091.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09)12-0001-03

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竞争不断加强的历史背景下,技术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和强化,已经成为一国或地区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所在,世界各国纷纷将技术促进和科技创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或国家战略,理论界对于技术创新的研究也日渐丰富。然而,究竟应该如何才能有效促进技术创新、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究竟如何等问题至今仍是众说纷纭。本文拟在回顾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尝试应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迅速兴起的演化经济学范式分析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以期对此问题有更深刻的理解从而能更好地指导技术创新实践。

一、文献回顾

国内外学者关于技术创新动力机制方面的研究已有不少成果。最早出现的是一元动力论。即历史上曾经争论多年的科技推动论和需求拉动论,这两种论调虽然都有一定道理,但都有片面之嫌。随后出现了折衷的双重推动模式,即二元动力论,强调科技推动和需求拉动的交互作用。二元动力论之后又出现了多元动力论。比如加入政府作用的三元动力论,再加上企业家精神的四元动力论等。国内研究者一般强调从内因外因两个方面探讨创新动力问题,外在动力包括需要拉动、科技推动、市场竞争、政府政策、文化社会环境等要素,内在动力则包括利润激励、企业文化、内部环境、企业家精神等方面(刘锋,2003;欧阳新年,2004;柴丽俊,2005;刘明霞,2007等)。

这些研究虽然不断挖掘出越来越多的技术创新动力来源,也更加重视各动力间的相互关系,但一般都隐含着企业是技术创新惟一主体的假设。随着越来越多的非企业创新主体(比如政府组织、科研机构、个人等)的出现,人们逐渐认识到技术创新的系统性质,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应运而生。国家创新系统理论认为创新主体应该是包括企业、科研机构、教育部门、中介服务机构、供应商和客户等在内的复杂系统,主张将企业自身、市场需求、政府政策、各类资源、企业家等各种要素结合起来系统分析技术创新的动力来源。除此之外,也有一些学者将技术创新的动因综合归纳为某一方面或某种通用概念。比如马克思的理论中,将资本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的追求作为技术创新和进步的惟一动力。希普尔在实证调查确认用户、制造商、供应商乃至其他主体都能成为创新主体的基础上,认为能通过潜在创新者的短期期望利润即经济租金(Economic Rents)来准确地预测创新职能源,亦即认为(期望)利润是创新的主要动力[1]。日本学者斋藤优提出所谓的需求―资源关系运力模式(N―R模式),强调社会进程中产生的需求与资源之间不相适应的“瓶颈”现象极大地刺激和促使技术创新活动的发生和进行,是技术创新的主要动力[2]。这些研究虽然自成体系,但同样可以将之归纳到一元论、二元论或多元论,并没有跳出技术创新动力的传统理论框架。

从上述文献中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到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理论从一元论到二元论,再到多元论和系统论的发展脉络。一元论中,科技推动说仅从科学技术本身去寻找技术创新的动因,把技术创新看作一个纯粹的工程问题,忽视了市场需求和社会经济环境;需求拉动说把技术创新看作一种对市场的消极反应,无法解释很多新产品(如计算机)的出现,也无法解释为何有些市场需求并未引起相应的技术创新。二元论虽然克服了一元论的一些缺点,但仍然不够全面,忽视了政府、企业家等因素的作用。多元论者逐渐将各种内外部因素都纳入进来,但缺乏对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有效分析,而且也拘泥于机械论和决定论的思维方式。系统动力论试图将纳入技术创新动力系统的诸多要素有机联系起来、以整体论和系统观来探究各动力要素间的关系,这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以往理论机械简化论和决定论思维,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理论工具分析系统成员间相互作用的机制,系统动力论在很大程度上处于“什么都强调等于什么都没有强调”的尴尬境地,技术创新动力要素间的复杂关系和互动机制仍有待于深入研究。

二、演化范式的兴起及其技术研究应用

经济学中的演化思想其实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但演化经济学作为一个独立的理论分支或分析范式是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得以出现的,标志是1982年纳尔逊及温特(Nelson, R. & Winter, S.)出版的《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和1981年博尔丁(Boulding, K.)出版的《演化经济学》。博尔丁以商品类比生物基因构建经济演化模型,试图以此替代新古典分析框架。纳尔逊和温特则以企业作为研究对象,以企业惯例作为生物基因的隐喻物,通过搜寻、选择、适应等生物概念和理论的隐喻研究方法建立演化模型,用以分析产业竞争和经济变迁,从而发展了一种富有前途的经济学分析范式[3]。此后,经济学的演化范式获得了蓬勃发展,相关文献呈指数化增长之势,影响日益扩大,大有掀起一场经济学的演化革命之势。正如著名演化经济学家霍奇逊所讲,演化经济学兴起是20世纪末国际学术界的最主要事件之一[4]。演化经济学反对主流经济学模仿经典物理学,借用均衡、弹性等概念对经济现象进行简单化、还原化和决定论的处理方法,强调经济现象中的有限理性、个体异质性、系统演化的整体性、非线性、复杂性、偶然性和历史重要性等特征,倡导从生物学和其他自然科学中汲取丰富营养,广泛使用隐喻方法理解和处理动态复杂经济系统。

演化范式于20世纪80年代重获生机后,演化学者们对技术相关的许多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同时由于凯恩斯光环的逐渐消退、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的经济事实和主流经济学对技术进步作用的承认等因素,技术创新理论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演化学者的关注和重视。总体来看,演化范式关于技术创新的探索主要集中在技术创新的一般演化过程研究、技术创新与生物进化的类似性及演化方法的可行性研究、技术创新仿真模拟研究和技术创新个案研究等几个方面。演化范式的兴起和发展为重新审视技术创新动力机制提供了一个有益的视角,

三、演化范式下的技术创新动力机制

应用演化范式倡导的生物学隐喻研究方法,技术创新可以被理解为一种以技术知识为基因型的表型变异[5]。因此,技术创新动力一方面可以来源基因型的改变,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基因型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环境变化“激活”某些原本存在的“隐性基因”而获得。由此,技术创新的动力来源总体上就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来自技术知识的变化即新技术知识的生产,二是来自技术环境的激发作用。没有光学原理当然不可能产生照相技术,不懂得制冷知识当然不可能发明冰箱,不知晓电磁波原理当然不可能出现雷达……,现代技术创新越来越依赖于新知识生产(特别是科学发现)已经是人们的一种共识,技术创新来源于新技术知识这一点应该是显而易见和不容易引起异议的。但是,技术创新也可以在技术知识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环境的改变而获得。比如,没有水流的地方不会出现水车或其他水力装置,即使人们完全能够懂得这些技术;水上部落的人们当然也不会发明轮子这种无用的东西,即使他们懂得如何使用轮子。一旦环境改变提出了对这些技术的需求,即使在技术知识集合没有任何改变的条件下这些技术也会应运而生。环境的“激活”作用其实显而易见,虽然它往往被人们所忽视。地理环境、社会制度、、文化氛围等各种环境要素的改变都可能使得原先处于“隐性”状态的技术知识被“激活”而“表达”为某种新的技术,即技术创新。因此,“对观念(知识)本身的进化的关注完全偏离了有关技术的标志。技术不完全是观念(知识)领域的一个子集。它的真实世界互动和其组织需要产生了非常不同的特征”[6]。

事实上,任何技术都是技术知识与环境耦合的产物,技术创新动力必然来源于这两方面。因此,希普尔关于创新职能源的预测其实可以更简单。在环境变量一定的条件下,新技术知识的生产将成为技术创新的主要动力来源,亦即技术创新最可能出现在创新所需要的技术知识最容易被生产出来的地方。科学仪器创新主要来源于用户――科学家,因为在用户即科学家这里最容易形成科学仪器创新所需要的新技术知识;工程热塑料和塑料添加剂创新更主要来源于制造商,工业气体技术创新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供应商等现象都是同一道理。技术知识不变的条件下,环境变化对原有技术知识的“激活”作用则成为技术创新主要动力来源。这就是为何社会急剧变革时容易出现“技术涌现”现象的主要原因,也是工业革命首先发生于英国而不是知识积累相差无几的德国或法国的主要原因,也是很多转轨经济得以快速摆脱“短缺”市场的主要原因。

当然,在现实世界中,技术知识变化与环境激活这两种技术创新来源并非界线分明,很多时候是难以截然区分的。比如一种新材料的发明和使用使得原本不经济的停留在理想中的产品得以大规模产业化生产,这种新产品当然是一种技术创新,但它既可以被看作是由于环境改变(即把新材料作为一种环境要素)而激活的产物,也可以被看作是技术知识变化(新材料生产和使用知识的加入)而导致的结果。知识的沿时间和空间的互补性以及知识的条件性等特征实际上使得我们很难确定这种变化应该归于技术知识变化还是环境变化[7]。但是,这种区分理论上还是有必要的,而且这种现实中的模糊性并不影响我们的分析思路和结论。

更进一步的研究会发现,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具有更重要的作用,因为环境不仅在激活原有技术知识的表达上起作用,也在刺激新技术知识生产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技术创新动力系统理论将利润刺激、市场竞争、政府政策、社会制度、企业文化、等各种内外因素都纳入分析视野的做法显然比前人前进了一步,但还应该更进一步从环境对新技术知识产生的“刺激”作用以及环境对技术知识表达的“激活”作用这两方面来理解各动力要素的作用及相互关系,这样能够有效缓解系统理论“什么都强调等于什么都没有强调”的缺陷。

四、结 语

演化经济学的发展为重新审视技术创新动力机制提供了有益的视角,应用其倡导的生物学隐喻研究方法,技术可以被理解为以技术知识作为基因型的表型,任何技术都是知识和外部环境耦合的结果,技术创新的动力一方面来源于技术知识的变化即新技术知识的生产,另一方面来自环境的激发作用。从这两个方面去理解技术创新动力系统内部各要素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构建一种演化性质的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理论,能够有效地效缓解系统理论的缺陷和尴尬,是理论发展的必然趋势。当然,本文仅仅提出一种基本思路和观点,关于这个主题仍需要日后进一步的细致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埃里克•冯•希普尔.创新的源泉――追寻创新公司的足迹[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

[2]斋藤优.亚洲的发展和日本的技术政策[J].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96,(6):19-20.

[3]纳尔逊,温特.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4]G.M.霍奇逊.演化经济学的诸多含义[A].政治经济学评论(2004年第二辑)[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39.

[5]Devezas, T. C. Evolutionary Theory of Technological Change:Sate-of-the-art and New Approaches[J].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 Volume 72, Issue 9, November 2005:1137-1152.

[6]詹姆斯•弗莱克.人工制品 活动:人工制品、知识与组织在技术创新中的协同进化[A].约翰•齐曼.技术创新进化论[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2:279.

[7]汪丁丁.知识沿时间和空间的互补性以及相关的经济学[J].经济研究,1997,(6):70-78.

Research on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Dynamics Mechanism Based on Evolutionary Paradigm

Yang Yonghua1,Wu Yougen2

(1. Business School, Guangzhou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006, China;2. Economic College,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Fuzhou 350007, China)

篇5

关键词:技术创新;企校合作;创新基地;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F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6-0126-02

1 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解读

自主创新的主导在国家,但落实到实处,就是企业和高校。企业,特别是涉及到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和现代化、信息化发展相对来说比较快速的IT行业的大型企业,他们本身拥有雄厚的资金和技术人才,在实践中的经验很丰富,在市场把握和技术商业化方面存在很大优势;而作为高等教育和创新科研基地的高校来说,则在技术和知识、科学研究、科技创新等方面都存在优势。

1.1 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现状

在现阶段我国已经具备自主创新的基础和条件,到了可以更多地依靠创新推动经济发展的新阶段,但是我国的创新能力与国外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尽管我国各个产业的技术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个别产业在国际上也具备了一定的竞争力,但总体来看,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仍然较弱,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差距,多数产业处于国际产业价值链末端,技术水平、劳动生产率和工业增加值率都还比较低,产品附加值也很低。目前我国虽然有近200种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却很少。我国出口企业中拥有自主品牌的不到20%,另外目前我国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50%,设备投资60%以上依靠进口。世界500强企业的研发经费通常占销售收入的5%至10%,而我国的多数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的研发经费比例仅为1%,即便是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我国企业用于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的投入之比也仅为1:0.1,而日本和韩国的这一比例则为1:5至1:8。

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远没有达到合理与完善的程度,使企业科研人员在与国际同行竞争中往往输在起跑线上。这一切在很大程度上束缚着企业原始性创新能力的大幅度提高。这里面既有客观条件的限制,也有认识和理念上的误区,但主要是缺乏自主创新的动力、机制和政策环境,市场体制不完善,没有形成有效推进自主创新的体制和制度环境,另外政府作用和政策没有发挥好,有时甚至成为自主创新的障碍。

1.2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创新

高校作为我国庞大的科技创新体系,拥有先进的科研设备和仪器、雄厚的科研力量和庞大科研队伍,在科学研究、科技创新等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目前我国高校所拥有的科技资源与其对社会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并不成正比,仍有大量的科研成果滞留在实验室,被束之高阁,无人问津,造成了极大的科技资源浪费。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高校每年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5%。目前我国高校科研管理体制的模式是国家首先计划立项,然后政府财政拨款,最后再由高校进行研究,但是这种立项方式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和盲目性,无的放矢,缺乏社会和市场需求调查,很少考虑开发价值,不管社会效益等等,因此,科研成果滞留实验室的现象成灾,科研人员处于被动状态,任务完成了就行,能否转化成经济效益、能给社会带来多大效益就与他无关了,其结果必然是:科研成果的研究与转化严重脱节,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下。另外高校科技成果之所以转化难还有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企业的承担风险能力较差、顾虑较多、社会风险投资机构的不健全且高校不重视科技成果的包装与宣传等。

2 走企业与高校相结合的技术创新道路

2.1 企校联合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产品能否实现其商品价值,创造企业利润,由市场来决定;企业能否长久占领市场并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主要取决于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企业必须对产品在功能、结构、工艺、材料以及营销、管理等方面不断创新,才能适应消费者的需求,长久占领市场。所以技术创新已成为企业自身的迫切需要。另一方面,高校与企业的合作也是高校自身强烈的愿望。究其原因有三,其一,在市场经济的驱动下高校的科技成果渴望转化为产品,以实现其商品价值取得利润,这只有通过企业才能实现;其二,高校的科研立项课题,需要市场与企业提供,离开企业的科研将会盲目而无效益;其三,高校要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企业将会提供良好的实践培养基地。所以高校要实现知识创新、知识传授和知识物化即实现产、学、研结合,一刻也离不开企业,与企业联合是高校功能的需要,也是高校发展的需要。

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和高校联合起来,搞出了“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这种新的创新模式,这种新的模式可以实现资源与能力互补,而其有效采纳是企业获取有效技术知识提升技术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核心手段之一,同时也是高校提升自身科研成果转化率的关键。

企校联合的创新模式首先有利于企校之间的合作开发,即企业与高校联合开发新产品、新工艺。在这种联合中,高校主要出人才为工厂研制新产品、新工艺,设计出新图纸、新方案,工厂根据设计方案加工样机、试制、改进,最终生产投放市场。技术开发的动力来自于市场或工厂对某项产品改型的需求。其次有利于企校之间的资源共享,企业利用高校科研、人才、知识优势进行新产品研制,高校利用企业占有资金、工艺技术、设备的优势进行产品试制生产。企业可通过聘请高校教师为职工讲学、派职工到高校培训学习等手段提高职工的理论水平和文化素质,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地保证;高校可聘请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做兼职教授、研究员,联合培养学生,增强办学的实践经验及实践指导。企校合作还有利于企校双方的共同融资,高校与企业采取入股的方式共同融资创办企业。

2.2 企业与高校相结合的技术创新道路

(1)企校共建科研合作平台。

像首钢、中国铝业这些大型国有企业都与当地的高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与高校共建科研机构平台,例如中铝公司与中南大学签署了《组建“中国铝业联合实验室”合作协议书》,并与中南大学以及14家科研院所签订了《“中国有色金属产学研科技创新联合体”共建协议书》。由两家单位合作开发的“电解智能控制技术”和“大型预焙槽物理场仿真优化技术”,在全国铝行业企业推广应用面积达到95%。武汉科技大学和武汉钢铁集团06年共同成立“武汉钢铁集团-武汉科技大学钢铁新技术研究院”。武钢是国有大型骨干企业集团,为国民经济建设和中国冶金行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武科大现已发展成为中国南方重要的钢铁冶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具有强大的教学和科研优势,尤其是在钢铁工业的科技创新与改造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解决了生产实际中的许多重大课题。校企双方将开展科技、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长期合作,武钢以武科大为自身发展的主要技术支撑之一,学校优先向武钢通报、推荐最新科研成功和前沿技术,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和产品的更新换代,武钢为武科大优先开展研究生培养、学生实习和吸纳优秀毕业生就业。而首钢作为就建立了专用人才绿色通道,与北科大共同建立了“首钢总公司与北京科技大学汽车用钢联合开发中心”,与东北大学建立了“宽厚板联合开发平台”。

(2)企业资助高校建立培养创新基地。

高等学校是培养人才、生产和传播新知识、新思想的重要基地,拥有丰富的青年人才资源和高水平的科技专家,学术思想活跃、学科门类齐全,适于进行自由探索式的、好奇心驱动的、多学科交叉的原创性基础研究。高校通过多学科综合与合作,也适合开展具有目标导向的应用基础研究。高校与产业界联系越来越密切,与产业界联合开展应用研究和产业开发已成为普遍趋势。因此,高等学校在以原始性创新为主要内容的基础研究领域应该成为国家知识创新工程和应用研究领域的主力军,应该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科研项目、取得的重大科研成果大部分都是依托于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大学研究院及交叉学科研究中心等科技创新基地完成的,高校中的高水平科研人员也大部分集中于这些基地之中,建设好科技创新基地,已经成为提高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最重要的手段和最有效的组织形式之一,企业可以对高校的创新基地提供资金和技术上的帮助,并帮助高校成立创新基金,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性研究。像北京大学、重庆大学、大庆石油学院、长江大学等相当多的高校都与当地企业建立了校企联合培养创新基地。

(3)企校双方人才交流培养。

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最高学府,其理论知识和理论水平都是最丰富,最系统化的,而企业作为生产和技术应用的第一线,经常会存在这样的问题,就是虽然经验丰富,但由于知识水平不高,水平达到一定层次就会停滞不前,无法得到更好的发展,这就需要对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学习。武钢在今年9月就从各条战线上选派出优秀的生产管理与专业技术人员到武汉科技大学参加《武汉钢铁集团优秀生产管理与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班学习》,这样既进一步深化了校企合作,又让学员掌握好生产管理知识与专业技术知识,并把学到的知识带到实际工作中去,对武钢的发展必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而首钢直接向英国伯明翰大学、瑞典皇家工学院等学院派出十几名研究人员作为期8个月的访问学习,直接介入他们的课题,深入了解国外高校的先进理论和先进技术。

企业和高校之间的相互结合所走的创新道路是一个长期而又复杂的过程,高等学校既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又是高级人才的聚集地,企业只有不断的和学校开展科技合作,通过不断整合人才资源和技术资源,进一步催化技术人员和研究人员的潜力,源源不断的产生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促进企业提升整体实力,从而走上一条产学研良性互动的循环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袁康敏,刘光明.校企合作有利于人才的培养[J].商场现代化,2007,2.

[2]刘霁堂,陈丽莉.高校与企业合作技术创新模式选择[J].科技管理研究,2007,6.

篇6

【关键词】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比较

创新对于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持续发展追求的是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中小企业必须从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的增长方式的转变,而其中最为关键就是技术创新。通过对国外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实践活动,为我国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相关借鉴。

一、美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经验

美国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体系,对我国很有借鉴意义。美国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方面的经验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政府的大力扶持。在成熟的市场经济中,法律手段是调节经济活动的重要手段。作为一个高度发达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美国非常重视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法律保障。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制订了一系列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法律法规。1980年美国颁布了《史蒂文森―怀德勒技术创新法》,要求国家实验室在进行技术合作、鼓励科技信息传播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并在以后一系列的立法当中都体现了政府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美国于1953年成立了小企业管理局(SBA)是美国政府负责中小企业管理的专门机构,保护和促进美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小企业管理局下设“创新、研究与技术办公室”专门负责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工作,增强中小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并为中小企业的研究开发和技术成果商业化提供技术性帮助,重点管理和协调“小企业创新研究(SBIR)计划”、“小企业技术转移研究(STTR)计划”的实施。在政府的支持下,美国的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有了组织保证。为了鼓励和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美国实行了各种税收优惠政策,其中主要实行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累进税制,专颁布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税务计划,规定中小企业可以享受6个月的纳税宽限期。

社会力量积极参与。20世界80年代以来,随着科技政策重点的转移,美国政府、大学、研究机构以及民间团体纷纷开展中小企业技术服务,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技术服务组织体系,有力地推动了中小企业技术服务的开展。美国有世界最强大的科技实力,特别是其中的700多个国家实验室和名牌大学的科技力量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宝贵资源。随着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的调整,向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已成为大学和研究机构的一个新的业务范围。随着美国科技政策重点的转移,美国国家研究机构也在探索科技成果的商业性开发,但不鼓励在可以进行技术转移的情况下,研究机构创办专门从事技术服务公司。社会力量的参与中小企业的技术研究,有力的推动了美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

企业的创新意识强烈。创新意识是先导,促进创新活动的展开。美国的企业经营者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一般来说,美国中小企业经营者的企业家精神十分旺盛。尤其是高技术中小企业,其经营者一般来说既是富于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又是在某一领域具有一技之长的专门人才,企业一般是根据经营者技术专长而设立的。在需求结构、技术结构不断变化的形势下,他们善于思索,勇于创新,把技术看作企业生存的生命线,不断向新技术领域进军。

二、日本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经验

在日本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中小企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支撑作用。按照日本的企业分类,制造业、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业的中小企业是注册资金3亿日元和员工300人以下的企业,批发业是注册资金1亿日元以下的企业,零售业是注册资金5000万日元和员工20人以下的企业。据日本2006年版《中小企业白皮书》的统计数据显示,日本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9.7%,吸纳就业人数占71.0%,中小企业创造的附加值占总附加值的57.70%。

政府服务体系的构建。为加快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进步增强竞争能力从1949年施行《中小企业组合法》开始旧本在其经济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制定了一系列保护与扶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法律法规。一共制订了30多部中小企业法律法规的施行.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为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外部法制环境。采取官产学研相结合的措施促使新技术在开发后以最快的速度向实际生产和商业化转化。为了有效的指导和扶持日本中小企业的技术尝新,日本政府在中央设立了隶属于通产省的中小企业厅,在各级地方政府的商工科下设中小企业指导课和主管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技术课。其职能主要是推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促进企业联合开展经营诊断等。中央与地方管理服务机构通力合作,使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随时可以得到政府的有力支持。另外相关民间团体,的设立丰富了中小企业的服务机构形成了充实的官民结合型扶持机构体系,对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具有重要的作用。

企业家的对技术创新的重视。日本企业重视研发工作是有制度保障的。首先,日本的企业制度和产权结构决定了企业比较注重长远的发展。其次,日本政府研发负担率较低,企业被迫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力量。再次,日本企业一开始就选择了“技术模仿”和“技术融合”的研发模式。这不是最先进的模式,却是最适合日本经济发展要求和中小企业经济企业的模式。这就是日本的中小企业能在逆境中创造辉煌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日本企业内的“岗位轮换制”和研究人员“螺旋上升道路”的存在,使企业各部门之间保持密切协作的关系,这对企业的技术创新是很重要的。

企业内部的创新激励机制完善。日本非常重视企业创新激励机制的完善,形成了“三大利器”: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工资制和企业内工会制。终身雇佣制有利于保证企业员工队伍的稳定,防止新技术因员工流动而被泄露的情况的发生,也有利于员工在长期的工作中积累经验;实施技术创新,年功序列工资制建立了工资―功效相关机制,大大激发员工的创新精神;企业内工会制度模糊了蓝领工人与白领工人的界限,有利于蓝领工人脱颖而出。

三、美、日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实践的启示

从美、日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当中,应该认识到相关情况:选择符合国情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路径。企业技术创新路径是一国实现经济增长的微观途径,但由于各国实际的经济发展阶段与水平的差异,所具有的技术经济基础不同,面临的国内外环境亦不相同,因此,没有一个统一的技术创新模式可以套用。即使是美国、日本等成功的国家,也不具有一个统一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模式,都是各国结合自身实际探索和实践的结果。

政府服务体系的完善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保障。从美日中小企业技术的创新的经验来看,法律的制度保障、管理机构的服务保障,资金服务的后勤保障。必须完善有关法律法规是改善中小企业经营环境,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必须设立一个国家级的中小企业管理机构,协调政府各部门有关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及其技术创新活动的法律政策和管理问题,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保护中小企业的利益。必须建立健全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担保及信用评价体系。为了解决中小企业缺乏担保相关资金。

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体系的完善。同时,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必须具备完善的服务体系。首先要倡导创新观念,为创新提供舆论导向的作用;其次,应加大的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为创新提供资金的保障,还应构建相关的激励体系,能够吸引创新型人才的到来,留住相关的人才,为创新提供人才保障。

参 考 文 献

[1]陆道生,王慧敏.中小企业的创新与发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2]孙学敏:中小企业营销问题研究[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3

篇7

关键词:创新型;产业集群;技术扩散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9-0169-02

中国产业集群发展方向是要向高附加值和品牌产品为主要内容的创新型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实施产业集群创新发展战略。如何因地制宜,走出一条适合不同省区创新产业发展之路是值得思考的。“技术扩散”是决定创新产业集群发展的重点,本文试图探讨技术扩散的特征和条件,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一、创新产业集群内技术创新扩散特征分析

创新产业集群是区域内关联企业的聚集,创新产业的发展更是与技术扩散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扩散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自增强关系。其主要表现如下:

1.创新型产业集群形成了一种创新产业氛围。创新产业集群化过程中充分考虑本地区的文化特色,引导人们崇尚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创新、敢于创新,营造一个有利于创新型产业集群形成的产业氛围。

由于产业集群内企业间的地理空间位置接近,企业间的分工协作关系也更加的密切,企业之间共享信息的可能性变大,信息交流越发的频繁。再加上各种中介机构和行业协会不断的为创新过程提供技术援助和各种支持,他们对技术创新扩散的推动作用也在不断增强。以上各因素大大提高了集群内企业对创新技术的认知能力,可以大大降低企业创新收益的不确定性和决策风险。与集群外的企业相比,产业集群中小企业的聚集更有利于促进技术创新的扩散。

2.合理布局,加快创新产业集群中的技术扩散速度。技术创新的转换成本的大小,直接决定了技术创新的扩散速度。产业集群内的企业规模都不大,不能够从事较大投入的生产线的改造和更新,其生产方向只能是专注于一个零件或一个工序的生产。中小企业的生产更多的是专用的生产设备和专业化的生产工艺,生产更多的是依赖其他企业给的订单,产量波动性也较大。创新产业集群中企业经营者之间的合作和分工越多,越有利于展开技术交流和技术合作。企业从成本角度考虑,采纳创新技术的成本越低,越有利于减少集群内技术创新扩散时的机会主义行为。通过上下游企业和顾客之间的互动,有利于用户、供应商和生产者之间的技术创新合作和扩散。

3.创新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力会加强。创新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因为对上下游企业的相关信息更敏感,更可以更快的调整其策略,因为其对技术创新的需求更大,从而保证了在产业集群化发展中所要求的创新活力会延续不断。企业在采用技术创新时,会根据自身的能力和条件,面对上下游协作企业和市场的需求,对技术创新进行改进、简化或再创新,以提高本企业在产业链中的适应性,增强其竞争力。企业对创新的主动性变大,极大的加快了创新技术在产业集群内扩散。

4.创新产业集群内人才聚集和流动是创新技术扩散的重要原因。为产业集群服务的专业人才市场,使人才信息在集群内广泛传播,特殊的人力资本在产业集群内积累和流动,使技术创新过程中形成的非编码化隐形知识,在传播过程中的信息失真度大大减小,使创新技术扩散更加有效率。人才的流动,带动创新技术的流动,促进创新技术在产业集群内扩散。

5.与产业集群配套的专业市场也能加速技术创新扩散。专业市场是产品和技术的信息中心,是技术创新者、率先采用者和跟进使用者之间的桥梁。专业市场降低了创新技术的信息搜寻成本、协作成本和风险,提高采纳创新技术的成功率。专业市场丰富的商品流通和人际交流,使技术创新的信息和知识在集群内广泛交流、集中和传播,加速技术创新扩散。

二、创新产业集群中技术扩散的问题

创新型产业集群内部条件也存在着问题:一是集群的研发能力较弱,创新能力不强,缺乏一定创新机制和创新网络;二是产业链不完整,上下游企业衔接和各个环节衔接不紧密,产品生产配套能力不强,产业集中度较低,市场销售较为分散,主导产业和名牌产品较少,上下游和服务企业配套不紧密,整体市场竞争优势不突出。

1.产业层次和附加值偏低。由于中国许多创新型产业集群尚处于形成初期,产业集群发展层次还很低,产业集群多是以低成本为基础的聚集,总体仍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产品档次和质量不高,主要依赖国内外低档市场,集群在国内外的行业地位还不高。主要依靠低成本战略来形成竞争优势,创新能力与参与国内外竞争的要求不相适应。

2.分工协作水平较低。创新型产业集群本是分工协作不断深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但由于受市场制度不完善和信用环境较差的影响,许多地方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分工协作水平较低,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表现在集群内企业外包意识差,产业链不完善。

3.知识产权保护重视不够。由于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企业跟风仿效之风盛行,模仿多于创新产品,低水平重复与无序竞争现象突出。随着知识产权保护越来越严格,中国产业集群进行自主创新的压力将日益增大。

随着技术创新扩散到产业集群内各个企业,导致企业使用同样的技术,面对着相同的市场,必然导致企业间激烈的竞争。集群内企业技术的同质性和产品价格等方面的恶性竞争,技术创新扩散带来的负面影响最终可能会扼杀技术创新和阻碍技术创新的扩散。

三、创新产业集群中技术扩散条件的分析

1.互惠共生性。共生经济是指经济组织之间以同类资源共享或异类资源互补为目的而结成的共生体。共生经济导致经济组织内部或外部的直接或间接的资源配置效率的改进,既能够带来经济组织效益的增加,也能带来整体社会福利的增加。为了减小风险、缩短进入市场的时间,创新集群中的每个企业都只能从事创新增值链条上的某一环节性工作,实现专业化分工。集群内的企业或机构由于创新空间的扩大、创新风险的降低与分散、创新周期的缩短等原因,形成集群内的创新共生体。

2.竞争协同性。既专业化分工又相互协作是创新集群的一种主要创新方式。企业的空间集中,提高了竞争强度,同行竞争更趋激烈,迫使企业不断创新和降低成本,形成了集群的竞争协同性。产业集群是具有自身优势循环累积特性的经济系统,有极强的自组织、自适应、自增强的性质。随着企业集聚度的上升,集群的竞争优势渐趋显现,形成“磁吸效应”,大量企业在集群区自动集聚,随之相关的服务体系和基础设施也不断完善,集群优势进一步增强。

3.根植性。文化土壤之中。集群合作创新有很强的产业关联性(产业根植性)、地理位置接近性(地理根植性)、共同的创新文化(文化根植性),这是创新集群竞争优的关键来源,对集群内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具有显著的地相关特征。根植性从根本上强化了集群的竞争优势,显现了生产活动的独特及随之产生的产品和服务的特色性。

4.资源的互补性。当用户、供应商和分包商以及企业交流信息并进行相互学习时,强化了包括创新过程中的企业间和其他机构成员间,像大学和其他高等教育机构、私立和公共研究试验室、咨询和技术服务商及管理机构的相互作用。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技术研究与开发全球化合作趋势加强,产学研合作的形式越来越多,技术联盟的数量也越来越多。企业通过与其他企业、知识生产机构和财团等建立技术联盟合资公司等形式,获得了新的补充知识并加快了学习进程,促进了创新,提高了竞争力。

四、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发展对策

1.政府要创造扶植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环境。国内外的经验表明,产业集群绝大多数都是自发形成的,但政府在产业集群的成长中依然发挥着不可缺少的作用。在中国市场机制还不完善的条件下,应当充分发挥政府在产业集群中的引导、规划和必要的宏观调控作用。加大支持力度彼此需要做到政府各类创新投入应向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倾斜。优化科技投入结构,集中优势科技资源,重点支持创新型产业集聚区重大应用技术研究、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

发展企业间网络政策、区域发展政策和产业研发集聚政策等政策,建立了供应链协会和区域研发中心。区域研发中心一般由大学申请,中央政府审批,私人企业与大学、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共担费用。

2.重视中小企业的作用。许多创新型企业都是中小企业,即使是创新型大企业也是从中小企业发展而来。一个国家欲获得国际竞争优势,不能只靠本国的全球性大企业,还要靠那些扎根于本土的中小企业集群。因此,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

3.培育鼓励创业和创新的区域文化。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形成离不开区域文化的作用,因此,许多国家将培育有利于创新的区域文化作为促进创新型产业集群的重要举措。逐步形成了支持生产性试验的合作传统,包括老企业给予新企业鼓励甚至金融支持、各公司工程师之间非正式交流与合作、公司内部各层次人员间非正式的联系与合作。

4.健全创新型产业集群的配套设施。在创新型产业集群的配套设施上,侧重专用基础设施、现代物流、中介机构和产业氛围等的培育建设。为加强产业集群内部的自组织,政府要帮助企业组建行业协会并制定行业规范。同时大力发展中介服务机构,发展和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和自组织体系。

参考文献:

[1] 李佐军.借鉴创新产业集群发展的国际经验[J].对外经贸实务,2008,(29).

[2] 江剑,官建成.中国中低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8,(6).

[3] 钟书华.创新集群:概念、特征及理论意义[J].科学学研究,2008,(26).

篇8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地基处理

水利工程的基础施工项目最基本最首要的任务是储蓄水资源并在干旱缺水时放水以充分利用水资源,由于其具备一定的特殊性,主要是在水利建设以及水的利用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在水利工程基础施工建设中应严格加强施工技术,以保障水利工程基础建设施工的质量,为水利工程目发挥其作用做后盾。

1 计算机新技术

1.1 GPS定位新技术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GPS定位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水利基础施工技术中也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到GPS定位技术。GPS定位技术在工程测量领域开辟了更加精良的新技术新方法,大大的提升了工作效率。

1.2 AtuoCAD辅助设计技术

上世纪80年代初,计算机辅助设计(即CAD技术)逐渐兴起,并迅速发展为一项新兴技术型应用软件。CAD技术以其高效而智能化的操作性能,逐渐被应用到各个领域。尤其是在水利水电工程方面,CAD技术在大大提升了工程技术人员的工作效率的同时,还为工程施工提供了更为准确的科学依据。

2 处理地基问题的新技术

2.1 对强透水层的防渗处理

透水层是指动水流能够透过的土层工地层。强透水层,即能透过该地基流动大量的水。比如疏松的砂卵石层,刚性坝基砂都是强透水层,这些地基由于具备较强的透水性,不仅浪费水资源,还会造成管涌,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建筑物的稳定性,所以有必要对此采取一定的防渗漏处理。通常情况下采取的方法是:开挖渠道清除砂石,以混凝土或粘土填充其中,从而形成截水墙和防渗墙。而坝前用混凝土或粘土覆盖,用于扩大渗透范围,延长渗径长度,缓解排水压力。

2.2 处理可液化土层

可液化土层是指在振动或静力的影响作用下,少粘性土层(或无粘性土层)的孔隙水压力增加,抗剪强度突然消失的土层,液化后使得地基下沉,从而影响上部的建筑物安全性。因此可液化地基的处理,首要任务是改变其内在条件,增加土体密实度,改善排水条件。一般常用的方法如下:

(1)强夯法:依照土质条件和夯击能的不同,可以处理4~10m之间的深度范围,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强夯法处理的土层宽度每边都应比建筑物基础的范围稍大,具体范围为基底下设计处理深度的1/2~2/3,且不能少于3米。

(2)桩基或深基础:桩基础的桩端伸入可液化土层以下的稳定土层中的长度,应经过精确的计算之后确定,且针对碎石土、中砂、砾、粗、坚硬粘性土以及密实粉土不能少于0.5米,对其余的非岩石土不能少于1.5米。

(3)加密法:加密法,包括砂石桩法、振冲法等在内,在处理时都应将处理深度延伸至液化深度的下界,然后采用振冲法与砂石桩法加固,需要注意的是桩间土的标贯击数应当大于液化判别标贯临界击数;且该方法处理的宽度范围必须比建筑物的基础范围大,具体为:每个边超出基础外缘的扩大宽度不能小于可液化土层厚度的1/2,且不能小于基础宽度的1/5,砂石桩法不能小于5米。

(4)换填法:使用非液化土将全部液化土层替换掉。液化地基土层的处理范围,在基础外缘之外的处理宽度,必须超出基础底面以下处理深度的1/2,且不能小于基础宽度的1/5。

2.3 处理淤泥质软土

由于淤泥质软土质地比较软,因此很容易产生侧向膨胀、滑移、挤出等变形问题,从而严重影响建造物的安全系数和稳定性。而土坝坝基的淤泥质软土排水极其不方便,若是不经处理,就会严重影响工程的长期稳定性。通常我们对此类软土地基较为常用的处理方法有:砂井排水、开挖清除、抛石挤淤、预留沉陷量、镇压层法、砂垫层排水、置换砂层、从底部侧面填充砾石、预留沉陷量、采用桩基或扩大建筑物基础等。

2.4 软土地基处理的新技术

软土是指具有含水量高、压缩性大、渗透性低和强度及承载力低的土层,若不经处理就在这类地基上直接建造建筑物,将因沉降过大和承载力差而对建筑物造成严重威胁,因此需事先进行软基处理,提前消除地基的过大沉降,提高地基的强度和承载力,以满足建造建筑物的需要。目前国内外常用的软基处理方法有换土法,排水固结法,复合地基法,旋喷法等等。下面简单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1)换土法。如果淤土层厚度较薄,可以将砂灰土、壤土、粗砂、水泥土等换填进淤土层,或者采用沉井基础等办法对地基进行处理。

(2)排水固结法。排水固结法在软土地基问题处理中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方法。主要是利用天然地基土层原有的透水性或者事先在地基中设置竖向排水体,在地表加载预压将水从土体中的孔隙里排出,从而使软土层逐渐固结。

(3)旋喷法。旋喷法是处理软土基层的常用方法之一。其施工原理是通过利用旋喷机把带有特殊喷嘴的注浆管置于土层预定位置,利用高压脉冲装置,把土层中的水泥浆和原本的土体融合在一起结成具有一定强度的桩体,加固软土地基。

(4)加固路基法。加固路基法是指利用一些高强度、大韧性的土工聚合物,埋入路基之中,加强路基的自身强度,从而有效提升地基变形沉降的抵抗力。

3 混凝土选料与搅拌方面的新技术

一般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常采用蓄热法作为混凝土的搅拌技术。为保证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混凝土还能保持足够的抗冻能力,需要再水和石子等原材料的搅拌过程中不断加热,以确保混凝土在搅拌、运输、使用时还存有温度,从而使水泥水化放热加快。蓄热法操作较为简便,施工费用低,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搅拌过程中内部的保温。再者,由于冬季温度较低,受气温影响,水利基础建设的施工必须采用抗冻性较高的水泥。根据对我国的水泥防冻能力的相关分析和检测,分析得知,硅酸盐水泥的防冻能力较之其他水泥,具有明显优势,因此可以选择硅酸盐水泥作为冬季水利基础建设施工。

4 结束语

水利工程项目自然条件恶劣、工期普遍较长、投资较多,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开展工程施工,然后再严格控制工程质量,同时还要对施工成本进行规划。在水利工程里,水利工程基础施工是至关重要的,施工时,我们同样的必须控制好施工质量、进度、投质和安全,协调好相互之间的关系等,为了水利工程更加安全、持久的发挥工程效益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邹天平.水利工程基础施工技术的创新思考[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3,41(7):241-242.

[2]赵侠.如何强化水利工程施工技术[J].华章,2010(6).

篇9

我国学者在总结归纳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技术创新审计模型、方法、企业创新能力评价等方面开展了相关研究。陈劲等根据Chiesa和Burgelman的技术创新审计研究成果结合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情况,构建了技术创新审计“C-S”模型,并对中国企业和加拿大企业技术创新审计应用进行了比较研究。以技术创新高标准定位为基础对技术创新审计工具和方法进行了理论和案例研究,提出了综合技术创新审计的“SPRE”模型。马宁等[22]针对企业R&D能力的审计评分卡进行技术创新审计基准研究,陈光对企业协同创新管理的高标准定位与审计进行研究邓艳、雷家骕等对企业协同创新管理的高标准定位与审计、技术创新审计的创新型企业评价标准构建和从奥斯陆手册①发展角度分析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评价管理新动向等方面开展了技术创新审计的相关研究。我国的技术创新审计研究处于起步阶段,目前主要集中在对国外研究的综述、模型构建、审计方法的讨论,对技术创新审计的理论和应用的系统性研究不够,更缺少专业化科技服务体系的研究成果,目前我国从事相关科技服务的机构和企业还未认识到技术创新审计的作用。从审计的独立性、客观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角度出发,技术创新审计的宗旨是为技术创新不同利益相关者提供更全面、公允的信息,提供专业化、规范化和系统化的科技支撑服务,改进和提升企业持续创新能力,提高我国科技专业化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技术创新审计的实质是一项集成创新管理工作,是对委托人的创新活动的鉴证、评价,并提供创新活动的实施建议。

2技术创新审计研究的价值

2.1独立性的技术创新审计重要性由于我国技术创新审计准则尚未建立,技术创新审计的机理和功能定位缺少理论和实践研究支持,存在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与技术创新审计研究概念混淆现象。由于审计的独立性、客观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要求,其主要任务是对特定的用户(委托者)的技术创新活动的可行性、绩效和效率、潜在技术和市场风险等进行测度,以审计报告形式给出具体的改进和改善意见。独立的技术创新审计不仅对开拓以建立我国技术创新审计准则的理论研究、完善我国技术服务市场和提高技术创新专业化服务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2.2技术创新审计研究的主要任务技术创新审计是一种新型的技术创新管理方式,既涉及“审计”的一般理论与方法研究,又涉及企业技术创新过程管理的研究。传统财务审计是定期的、事后审计,按照通用的财务制度和审计准则,运用分析性复核等审计技术,对企业的经营活动的财务表现与制定标准的一致程度给出评价。由于技术创新活动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审计可能发生在技术创新过程的任何时候,要求“分析复核”的对象是多重的。建立技术创新审计准则和标准,进行技术创新审计的理论和实际应用研究,均存在较大的研究探讨空间,包括提供与技术创新过程相关的技术创新项目的立项审核、技术市场成熟度评价、技术创新过程成果市场价值评价及成果转让审核、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技术创新成果验收评审、为技术创新主体提供技术创新措施的改进等技术创新审计工作程序和内容存在较多的研究空白和难点。

3技术创新审计研究的框架体系

3.1技术创新审计的功能技术创新审计是一项更加专业化的技术创新管理工作,在功能上与技术创新管理咨询和技术创新评价既有交叉、又有重合,如图1所示。根据英、美、德等国对技术创新审计及应用研究成果,以技术创新主体(企业)为主要委托人的技术创新审计,通过获取与技术创新活动有关的审计证据,鉴定或评价技术创新活动的现实情况与期望值的相符程度,确定需要改进的环节,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促进技术创新活动的完善。而对技术创新过程、能力、业绩和风险评价是技术创新审计的重要部分和测度依据,技术创新审计工作的结果是对技术创新管理及管理咨询的补充和完善。

3.2技术创新审计研究框架的建立从审计管理的角度看,建立技术创新审计研究框架,如图2所示。对技术创新活动的评价鉴证是技术创新审计的“显像”任务,为保证技术创新审计的独立性、客观性、权威性、公允性和可操作性,建立我国技术创新审计准则体系是实施技术创新审计的基础,也是技术创新审计是否能实施的关键步骤。“技术创新审计准则”是技术创新审计工作遵守的规范,是判断技术创新审计工作质量的权威性规则。准则的公允性可以有效地改善技术创新活动中信息不对称、科学测度技术创新活动、合理配置资源、提高技术创新活动的成功率。技术创新审计标准是为了测度技术创新活动供测度标准和标准数据库,为技术创新审计工作的程序化、系统化和标准化操作和开展提供依据。编制技术创新现场工作手册,是指导技术创新审计工作程序和方法,针对不同技术创新活动的特点,规范相应的技术创新审计工作方法,包括编制技术创新活动的投资立项审核、技术市场成熟度评估、技术创新成果转让的市场价值估值、技术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评估、技术创新项目的绩效评价、技术创新活动措施改进建议等一系列技术创新审计工作程序手册。由于技术创新审计是一项探索性的专业技术创新管理工作,目前还无成熟经验可借鉴。因此,进行模拟实验工作也是技术创新审计研究工作的重要部分,通过对不同性质的技术创新活动的审计实验模拟,验证技术创新审计实施的可行性。

3.3技术创新审计研究的核心内容

3.3.1建立技术创新审计准则体系对技术创新活动的鉴证是技术创新审计的“显像”任务,为保证技术创新审计的独立性、客观性、权威性、公允性和可操作性,设立技术创新审计准则体系是实施技术创新审计的基础,也是技术创新审计是否能实施的关键步骤。其目的是为了保证技术创新审计独立性、客观性、权威性、公允性和可操作性。技术创新审计准则是技术创新审计工作遵守的规范,是判断技术创新审计工作质量的权威性规则。准则的公允可以有效地改善技术创新活动中信息不对称、科学测度技术创新活动、合理配置资源、提高技术创新活动的成功率。技术创新审计准则体系包括技术创新审计一般准则、技术创新审计现场工作准则和技术创新审计报告准则。一般准则:审计的独立性要求;审计人员的胜任能力要求;职业道德。现场工作准则:审计计划与可行性;对技术创新过程特征充分恰当的取证;技术创新环境与能力测度;研发产品市场成熟度测度等。报告准则:出具审计报告形式和内容的要求;与审计标准的比较差异披露;审计表达。

3.3.2技术创新审计测度技术创新审计测度既是建立标准源的基础准备工作,也是修正和完善技术创新审计标准的交叉互补工作。主要研究任务要解决以下问题:收集哪些数据?用什么方法收集信息和数据?如何甄别和筛选数据?用什么方法处理数据?为了保证测度的质量,应采取合理、科学的方法和工具,分析处理数据。检验指标效度,修复数据,提炼与技术创新有关的特征数据,技术创新审计测度也是量化技术创新过程的主要环节和步骤。技术创新审计测度工作路径,如图3所示。技术创新审计测度是一个广泛收集数据、甄别、筛选、分析数据和评价数据的过程,也是量化技术创新过程的工作。为了保证测度的质量,采取合理、科学的方法和工具(可采用变换映射、SPSS统计软件、结构方程),检验指标效度,修复数据,提炼与技术创新有关的特征数据。最后以技术创新卡片和相关评价指标体系作为测度的结果。技术创新审计测度是一个广泛收集数据、甄别、筛选、分析数据和评价数据的过程,也是量化技术创新过程的工作。为了保证测度的质量,采取合理、科学的方法和工具(可采用变换映射、SPSS统计软件、结构方程),检验指标效度,修复数据,提炼与技术创新有关的特征数据。最后以技术创新卡片和相关评价指标体系作为测度的结果。

3.3.3技术创新审计标准源技术创新审计标准源是技术创新关键成功因素的集合,以此作为衡量技术创新成熟度标杆。“标准源”实质上也是“标准库”,构建技术创新审计标准源不但可以减少目前技术创新管理中的“多重评价”和“任意评价”现象,而且可以规范技术创新管理方法,为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提供标杆,更重要的是使技术创新审计从理论研究走向实验操作有标准可依。技术创新审计标准源构建工作量庞大,需要不断数据积累和更新。经合组织(OECD)为测度不同国家(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于上世纪90年代初制定了奥斯陆手册(OsloManual),作为OECD成员国创新数据采集指导范本。以技术创新审计测度获取的数据为依据,集合技术创新成果因素,分类构建技术创新审计标准,包括通用标准和专用标准,如图4所示。为提高技术创新审计的操作性,标准的选择要简明、可度量和便于使用,需要用科学的方法在重多数据中甄别筛选。技术创新成功因素诸多,有些是显性的,可以测量,有些是隐形的,很难观测到。必须采用科学的方法处理数据,建立技术创新审计标准源。通用标准:适用于任何企业;分类标准:适用于不同规模企业、不同行业(领域)、不同标的(测度对象)等。建立技术创新过程标准化的不同用途的“指示器”。

4实施技术创新审计应用价值的讨论

4.1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对于占我国企业组织总数85%以上的中小企业来说,普遍面临着创新资源短缺和创新能力不足问题,企业需要务实的、可操作的、专业化的科技服务。以企业的集成创新管理为核心的技术创新审计管理,可以有效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本文作者调查研究报告显示[15],91%的中小企业在自主创新中除了需要资金和政策扶持外,最需要的就是希望得到专业化的技术创新管理和服务。例如,新产在开发过程占领战略性商业领域的信息(测度)、企业创新潜力的鉴定、新商业领域的评价和原技术创新计划的改进和变更。专业的技术创新审计服务是中小企业急需的。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在技术创新审计研究和应用给出了很好的范例,他们认为大多数企业在技术创新上都有改善的潜力,主要问题是企业本身缺乏自身判断能力,一个独立的、具有专业水平的科技管理服务(技术创新审计)机构,通过“现场创新审计”———对技术和市场的测评、鉴定和取证,以技术创新审计报告的形式,为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提供改进意见。

4.2优化科技服务市场的需求技术创新过程中,企业与投资人、供应商、客户等利益相关者的信息不对称影响技术创新的进程,市场和环境的变化干扰企业技术创新的视线。作为外部的、专业化的科技服务,技术创新审计不仅满足企业的需要,同时对改善、优化科技服务市场。技术创新审计理论与应用研究在我国刚刚起步,这种直接的、专业的、规范的和可操作的技术创新管理服务对加速技术成果转化、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成功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我国众多的中小企业对专业化技术创新管理和服务的需求不亚于对资金和政策扶持的需求,在我国建立专业的技术创新审计的组织机构和技术创新审计准则体系,培养技术创新审计的专业人员,开展技术创新审计的学术研究,推广实施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的“现场创新审计”的方法,对开拓我国技术创新管理领域、创新技术创新服务途径具有广阔的应用价值。

篇10

关键词:低碳经济;煤电产业;技术创新;战略措施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各方面需求也不断增加,因而我国对发展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从建国以来,我国就进行着粗放型的发展方式,以大消耗来换取发展的高速度。在这一发展方式的刺激之下,我国的发展十分迅速,在短短几十年内,超越了许多发达国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并达成了小康社会的初级目标,这一成就令世人瞩目。但是,随着这一发展方式的进行,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全球变暖等问题逐步暴露出来,严重制约着我国的全面建设。因此低碳经济在这一时期被提出来,以求能缓解这一问题。煤电产业是我国重要的电力供应产业,对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影响重大,在这一个社会大发展的时期,煤电产业必须保证工作效率。但是煤电产业本就是以煤炭为原料产业,碳消耗和碳排放是其运行所不可避免的,因而,煤电产业的低碳化发展较为困难。笔者对我国的一些煤电产业做过大量的调查,并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考察了国外先进煤电产业的发展与革新方式,认为在当代科技之下,是能够完成产业低碳化处理的,本文笔者就针对这一情况发现了我国煤电低碳化探索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煤电产业低碳化发展的措施,希望能以技术创新推动我国煤电产业的低碳化改革,为我国煤电企业的发展提供帮助,为我国生态的保护提供帮助。

一、原料方面的低碳化处理

煤电,顾名思义,就是用煤发电的一种产业,因而煤炭是其发展的主要原料,因此碳消耗和碳排放在煤电企业中是不可避免的,据了解,我国煤电产业消耗的煤炭在我国煤炭总消耗量中占有很大比例,煤电产业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碳排放,时由其原料燃烧造成的,因此,要进行煤电的低碳化处理,首先要关注的就是原料问题,技术创新首先就要针对原料,做到原料的低碳化开采和低碳化利用,减少煤电产业的碳污染问题。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各大煤电产业都做了一定的处理,但是对于改革来说,作用还是很小的,在此,笔者总结了我国煤电产业原料低碳化处理的一些相关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煤炭的开采运输

受粗放型经济的影响,我国煤电企业的煤炭开采和煤炭运输方式较为不合理,容易造成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并造成大量的煤炭损耗,不利于低碳经济的发展,更不利于煤电产业经济的进步,因此,煤炭的开采和运输技术,对我国煤电产业来说,意义重大,所以我们要加大这一方面技术的创新,为我国煤电企业低碳化的发展奠定基础。首先,要开发更为科学的煤炭开采技术,使煤炭的开采能够减少浪费,并在煤炭开采过程中,发展环境保护的技术,减少在开采时期就造成的碳污染。其次,要优化开采程序,优化流程,使新技术在低碳的情况下,又能保证效率,为新技术的开发和发展提供保障。最后,就是煤炭的运输,由于低碳技术的开发和研究,要想保证煤电产业的经济发展,就必须提高其他环节的效率,据了解,煤炭的交通运输这一环节在煤电产业中没有进行合理的规划,其效率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例如,可以进行多渠道的运输,根据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不同的路况,选择不同运输方式,使其能满足低碳发展情况下的需求。

(二)煤炭的低碳运用

煤炭的利用率是我国煤电产业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关系到我国煤电产业的原料消耗,关系到其效益的提升,并且,煤炭的利用率也关系到煤电产业的碳消耗和碳排放,煤炭的利用率提高,同样数量的煤炭,就能产出更多的电能,减少碳的消耗,更减少煤炭燃烧中的碳排放。因此,要发展低碳煤电产业,提高煤炭的利用率是非常关键的。对于这一情况,笔者做过一些研究,认为有很多方式可以试用。首先,在煤炭燃烧之前,可以进行煤炭的深加工,创新煤炭的深加工技术,将煤炭中燃烧率高的部分提取出来,使得煤炭的燃烧更有作用,这样一来,还能提取出燃烧率较低的杂质另作他用,节约碳资源,减少碳排放和碳消耗。其次,可以加强煤炭燃烧发电设备的技术研究,通过新技术,使煤炭的发热量更大,提高煤炭的利用率,达到减少碳排放的目的,必要的时候还可以更新设备,为煤炭利用率的提高提供更为切实的保障。最后,要开发废气创新技术,开发废气处理设备,煤电产业的碳排放,最大部分是由废气排出的,因此我们一定要做好废气的处理,减少排入到大气中的废气量,减少碳污染。

二、电力方面的低碳化处理

煤电产业最主要的经济方式就是电力的提供,因此,在电力上的技术改进,也能提高电力的利用效率,从而间接的减少碳消耗和碳排放。笔者对我国煤电部门的电力生产、电力输送等技术做过一定的调查,发现在电力方向上,其技术还比较合理,并做过一些技术性的改进,但依然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可以提高效率,减少碳排放。因此,在低碳化改革中,必须注重电力相关技术的开发和研究,创新这些技术,为我国煤电产业的低碳化改革助力。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和分析,总结出了以下几点措施:

(一)开发太阳能发电技术

当前,我国煤电产业的发电方式较为单一,主要是煤炭发电为主,碳消耗和碳排放量十分多,至于遏制我国煤电产业的低碳化改革。而煤电产业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北部和西部,有充足的太阳能资源,当前我国的太阳能发电技术也日渐成熟,因此,煤电产业可以开发加强此类技术的创新。首先,煤电产业可以在自己的产业范围内建立一些小规模的太阳发电站,进行实验,并在试验中不断摸索,争取将其扩大。其次,太阳能发电站不要进行独立供电,因为其相对煤电来说,制约条件较多,我们可以将其并入电网,使其和煤电供应同时工作,保证电网供电的稳定。

(二)创新电力运输技术手段

电力的运输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电力的运用效率,对碳消耗和碳排放量的影响较大,因此,技术的创新,还要注意电力的运输方面,以求通过技术的创新,推动我国煤电产业的低碳化改革。首先,开发新型的煤电输出技术,调整输出方式和输出电压,以求使电力的运输更为流畅。其次,要开发电线材料,使电力在运输中,减少损耗,提高电力的利用率,为煤电产业的低碳化改革助力。最后,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到了信息技术时代,信息技术日渐成熟,而其应用也能大大提高工作和运行的效率。我国电力的使用越来越广泛,电路的管理很不方便,因此,我们要创新管理技术,实现电路管理的信息化改革,提高管理的效率,提高电力的利用率,为我国煤电产业低碳化的改革提供帮助。

三、结语

粗放型的发展模式,使我国面临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多,严重制约着我国的全面进步,在这种情况下,低碳模式改革已经全面开展,但煤电企业的低碳化发展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本文笔者就针对这一情况,提出了煤电产业低碳化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解决措施,希望能为我国煤电产业的低碳化改革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