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机关档案管理办法范文

时间:2023-04-18 17:49: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税务机关档案管理办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税务机关档案管理办法

篇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办法》及《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耕地占用税征收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的有关规定,为加强耕地占用税的征收管理,明确征纳双方的法律责任,现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耕地占用税的申报纳税

(一)耕地占用税纳税人(以下简称纳税人)应在耕地或其他农用地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申报纳税手续。

(二)耕地占用税的申报纳税暂实行由纳税人到税务机关上门申报的方式。

(三)经批准占用耕地的,纳税人应在收到土地管理部门办理占用农用地手续通知时,持批准用地文件、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立项文书、项目建设平面图等申报资料原件及复印件,并如实填写《耕地占用税纳税申报表》(附件一),到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手续。

(四)未经批准占用耕地的,纳税人应在实际占用耕地时,如实填写《耕地占用税纳税申报表》,到税务机关办理申报纳税手续。

(五)各局耕地占用税的主管税务所为申报纳税的受理机关。

(六)对于纳税人按照规定提交申报资料并如实填写《耕地占用税纳税申报表》的,税务机关应予以受理,并在《耕地占用税纳税申报表》上加盖税务所章。

(七)税务机关应在受理纳税人申报后开具税收缴款书交纳税人,缴款书中“税款限缴日期”栏填写自开具缴款书之日起第30日的具体日期,纳税人应在限缴日期前办理税款入库手续。

二、耕地占用税的减免税管理

(一)耕地占用税减免实行申报管理制度。

纳税人应在收到土地管理部门办理占用农用地手续通知时,向耕地或其他农用地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提出减免申报。

(二)凡属于《*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办法》中第六条规定免税情形的,纳税人可以向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经审核,报经区(县)人民政府批准后,免征耕地占用税。

(三)耕地占用税减免申报暂实行由纳税人到税务机关上门申报的方式。

(四)纳税人办理减免税申报时,应持批准用地文件、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立项文书及项目建设平面图等申报资料原件及复印件。减免税情况复杂或特殊的,纳税人还应按照税务机关的要求提供其他申报资料或证明材料。

(五)纳税人应如实填写《耕地占用税减免申报表》(附件二)

(六)各局耕地占用税的主管税务所为耕地占用税减免申报的受理审核机关,税务所应指定专人负责受理、审核事项、减免税资料的归档工作及相关报表的填报工作。

(七)对于纳税人按照规定提交申报资料并如实填写《耕地占用税减免申报表》的,税务机关应予以受理,受理人应签字确认,并将《耕地占用税减免申报表》和申报资料及时移交审核人。

(八)审核人应对减免事项进行审核,审核同意应签字确认,审核人同意后,主管税务所应于受理当日办理减免手续,出具《耕地占用税减免税证明》(附件三),并加盖税务所章。《耕地占用税减免税证明》应制作三份,两份交纳税人,一份税务机关留存。

(九)占用耕地1000亩(含1000亩)以上的减免,各局应在办理减免手续完毕之日起20日内将用地批准文件、《耕地占用税减免申报表》及《耕地占用税减免税证明》复印件一份上报市局。

(十)由国务院或国土资源部批准占用耕地的,耕地占用税的减免申报由区县地方税务局及分局耕地占用税的主管税务所进行初次受理及审核,各局将申报资料及《耕地占用税减免申报表》上报市局,由市局进行初审、复核及审核,并办理减免税手续。出具《耕地占用税减免税证明》三份,并加盖市局公章。两份交纳税人,一份税务机关留存。

三、耕地占用税的档案管理按照《*市地方税务局关于印发〈*市地方税务局税务档案管理办法〉的通知》和《*市地方税务局关于税务档案分级分类调整的通知》的有关规定执行,其中耕地占用税减免税证明归入减免税(费)审批管理(4200)子类。

篇2

关键词:电子发票 发展历程 推行方法

电子发票是互联网技术、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的产物,它完全脱离了纸质形态,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以电子记录的形态在网上进行存储、流通。电子发票同纸质发票一样,均由税务局统一发放给商家使用,采用相同的防伪技术,形成发票代码、发票号码和防伪密码区,购买方可以在相关网站上根据发票代码、发票号码查验发票的真伪。通俗来说,电子发票是纸质发票的电子化影像和记录,电子发票通常使用的格式有doc,PDF,html,txt,jpg等。

一、电子发票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2011年6月,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顺利了《中国电子发票蓝皮书》,迈出了我国电子发票的第一步,标志着在我国推广使用电子发票的基本条件已具备。

2011年10月,商务部《“十二五”期间电子商务发展指导意见》提出相关部门需要制定法律规范,相关行业需要制定行业准则,使电子商务发展趋于规范化。

2012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促进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指出要开展网络(电子)发票应用试点。

2012年5月,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电子商务试点专项的通知》,根据城市申请,最终决定在重庆、杭州、青岛、深圳和南京等5个城市开展电子发票试点。

2013年5月,经北京市政府批准,电子发票项目在北京启动,选取京东作为电子发票项目的试点单位。

2013年6月,北京市副市长、北京市国税局局长等领导到京东进行调研,指出电子发票在京东试点顺利,共同见证了中国电子商务领域诞生出的首张电子发票。

2013年9月,苏宁易购在南京正式上线电子发票系统,电子发票可作为消费者的购物凭证。

2014年6月,北京市国税局成功地接收了国内第一张以电子化方式入账的电子发票。

2015年2月,我国内地金融保险业首张电子发票由中国人寿开出。

2015年11月,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推行通过增值税电子发票系统开具的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有关问题的公告》,宣布将增值税发票系统升级版推向全国,并明确增值税电子发票的法律效力、基本用途、基本使用规定等与税务机关监制的增值税普通发票相同。

2015年12月,财政部、国家档案局联合《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办法中明确指出满足条件的单位形成的属于归档范围的电子会计资料可仅以电子形式保存,形成电子会计档案,首次明确了电子会计档案的合法地位。

回顾电子发票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使我们意识到电子发票正在潜移默化地走进我们的生活,在我国推行电子发票的时机已逐渐成熟。

二、电子发票带来的影响

(一)节约企业成本,更利于环保

企业在使用纸质发票过程中,存在的成本主要有发票领购成本,包括纸质发票印刷成本,企业去购买发票发生的路费、人工费等;发票开具成本,主要包括购买税控打印机、维修税控打印机、开票员人工成本等;发票流通成本,主要包括发票传递过程中发生的邮费、人工费等;发票存储成本,主要包括购买方、销售方保管发票所发生的直接成本。而电子发票由于不存在纸质载体,数据以电子记录的形式存储在数据库中,电子发票可以在网上进行流通,因此可以更好地节约企业成本。与此同时,由于电子发票不需要打印,以电子形式流通,既节约了我国的资源,又绿色环保。

(二)提高企业和税务机关的办事效率

电子发票由于没有纸质形态,企业在购买电子发票时只需在电子发票信息系统中申请,注明所需要发票类型和发票数量即可,待税务机关办事人员给予审批、分配发票即可,这样既简化了发票领购程序,又提高了企业和税务机关的办事效率。同时,企业在开具纸质增值税发票时,需要向购买方索取增值税开票信息,再依据相关信息开具增值税发票。推行电子发票后,企业在开具增值税电子发票时,可以在电子发票信息系统中调取购买方的开票信息,既确保了开票信息的准确性,又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从源头上杜绝假发票,更利于税务局监管

市场上每天流通着大量的发票,如何确保每张发票的真实性成为税务局面临的重要难题,税务局对发票的查验,一般是通过相互稽查的方式检查发票的真伪。税务机关没有人力、无力、财力对每张发票的真实性进行校验,因此市场上会存在虚假发票。与纸质发票相比,电子发票数据更容易统计分析,税务机关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可以对大量的电子发票信息进行分类统计,甚至做到校验每张电子发票的真伪。税务机关也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对企业开具电子发票的过程实行实时监控,从源头上杜绝假发票。

(四)有助于消费者维权

由于消费者的随意性,容易造成纸质发票的丢失,当所购买商品出现质量问题时,消费者购买商品的发票丢失,可能致使消费者不能更好地维权,进而造成经济损失。电子发票存储在网络数据库中,不需要消费者保管,当需要使用电子发票时,根据交易内容即可在网站上查询到对应的电子发票信息,更有助于维护消费者权益。

三、推行电子发票的阻碍

(一)消费者认可程度低

电子发票是“互联网+税务”的新兴产物,属于高新技术电子产品,消费者对这类新兴事物的接受需要时间,甚至有的消费者尚不了解电子发票的含义。由于电子发票存储在网络介质中,给人以“看不见,摸不到”的感觉,消费者也会怀疑网络存储的安全性,进一步导致消费者认可程度较低。

(二)电子发票报销入账难

我国现行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会计政策要求报销单据需附原始凭证,而原始凭证是纸质形态的,因此电子发票在推广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难题就是报销、入账难。

在企业实际财务工作中,财务人员通常需要审核纸质发票上的票面信息,进而判断经济业务的真实性,对存在疑虑的发票到相关税务局网站上进行验真。而电子发票需要逐笔到网上查验发票的基本信息,增加财务审核票据的工作量。同时,纸质发票会随着报销单据存储到会计档案中,而电子发票会一直以电子形态存储在网络,因此存在电子发票重复报销的可能性。而如果将电子发票打印出来使用,那么就失去了推广电子发票的初衷。这些财务核算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导致电子发票推行困难。

(三)电子发票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审计人员在企业审计过程中经常需要查看账簿、记账凭证等会计档案,检查发票的真伪,核查经济业务的真实性,采用顺查法和逆查法跟踪和收集审计证据。而电子发票都以电子记录的形式存储,审计人员如何开展审计,采用什么样的审计方法,利用什么样的审计技术才能顺利完成审计工作?这些都对审计工作人员提出了新的挑战。

四、推行电子发票的建议

(一)加强电子发票的宣传工作

加强对电子发票的宣传工作,通过网络、媒体等手段宣传电子发票在节约、环保、维权等方面的作用,增强消费者对电子发票的认识,使消费者意识到电子发票的好处,为全面推行电子发票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确立电子发票的法律地位

全面推行电子发票,首先要解决电子发票报销、入账难的问题。国家需要从法律层面确立电子发票的法律地位,相关部门需配合出台相关政策。目前,新《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已明确指出电子会计档案可作为合法的会计档案。建议相关部门修改《发票管理办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法规,使纸质发票与电子发票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明确电子发票可作为原始凭证报销入账。从长来看,随着我国电子发票的迅速发展,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台《电子发票管理办法》。

(三)构建全国统一的电子发票信息系统

电子发票的推广,从根本上来说是我国发票管理体制的革新。为加快电子发票在我国的全面推广,需构建全国统一的电子发票信息系统,全国要统一部署和规划,对发票的样式、商品编码等信息进行统一设计。电子发票信息系统需要同时为企业、消费者、税务机关、政府、审计人员提供相关数据,对全国电子发票信息进行统一管理。在电子发票信息系统中,应运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解决电子发票报销、入账中遇到的难题,如在全国电子发票信息系统中设置发票是否已报销等选项,避免发票重复报销。由于工作需要,审计人员可以从全国电子发票信息系统中查询企业发票的相关信息,采用网络审计技术完成审计工作。

参考文献:

[1]胡梦齐.电子发票带来的影响及其推广[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5,(8):285-286.

[2]贝蕾.电子发票的利弊及带来的管理革新[J].当代论坛,2015,(27):4-5.

篇3

(一)根据四川省国家税务局关于印发《2010深化征管主题活动及作风建设活动督导调研税收业务类风险问题汇集》的通知,查看县局缓缴税款申请资料、审批程序是否符合要求;

(二)了解个体工商户核定定额程序(电脑定税)、个体双定户定额执行期汇总申报的情况;

(三)调研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生产加工企业情况。包括:农副产品收购发票的管控、深入企业了解其生产工艺、农产品耗用、农产品增值税进行规模、“投入产出”管控应注意的问题(如区分生产工艺、产品、生产规模等进行测算定额)。

重点内容:(1)了解农副产品收购发票样式;县局对收购发票的控管措施;到具体企业了解农副产品的收购途径、资金结算等,研究收购发票的控管措施。(2)到企业调查了解生产工艺。目的是为下一步采用“投入产出法”提供依据:主要是“消耗定额”的测算,其中又区分电力的“定额”和“原料-农副产品”的消耗“定额”。 “原料-农副产品”消耗定额的测算又要区分生产环节测定约当产量(取得期初在产品约当产量、期末在产品约当产量、本期实际产量、本期实际投入原料,并据以测算原料消耗定额)

(四)县局数据分析应用工作开展情况;

(五)灾区停业个体双定户的资料的归集情况;

(六)灾区受灾企业、恢复情况、税源情况;

(七)小规模企业零(小额)申报的原因;

(八)征管资料的收集、整理、装订及归档情况;

(九)《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第十七条的贯彻情况,即“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应当自开立基本存款账户或者其他存款账户之日起15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书面报告其全部账号;发生变化的,应当自变化之日起15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书面报告。”

(十)税源监控、户籍管理是否到位。县局工商税务信息交换系统的使用情况及效果;

(十一)纳税人银行账号报告制度及在税务登记证件中登录执行情况。《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换发税务登记证件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国税发〔XX〕104号)(XX年7月13日):“换发税务登记证件后,纳税人在银行开户时,开户银行必须按照规定在税务登记证副本登录新的账号。对原有账号暂不作登录要求,但纳税人必须向税务机关报告。”

(十二)增值税专用发票最高开票限额行政许可执行情况;

(十三)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减免审批情况;

(十四)地震受灾企业增值税专用发票保管情况;

(十五)基层税务机关企业所得税管理情况;

(十六)增值税、企业所得税重点税源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调查;

二、调查研究方式

本次调研,我们主要采取抽阅历史征管资料、组织管理、征税人员座谈、现场上机演练或查询、深入企业生产经营场所调查等方式进行。

三、调研活动中发现的主要问题

本次调研活动发现的主要问题类型有:征收管理类、流转税管理类、所得税管理类、干部队伍素质类等问题,暴露的问题都不同程度存在税务执法风险隐患。

(一)征收管理类问题

1.延期缴纳税款审批、管理不规范,主要表现在:

(1)企业缓缴税款报送资料不齐全,存在缺自产负债表等申报资料的企业申请资料;

(2)审批手续不完整,存在企业报送的“延期缴纳税款申请审批表”无主管税务机关签注意见的情形;

(3)调查核实工作不到位。部分县局没有严格按照规定到企业实地调查核实,没有形成调查核实报告,或对申请缓缴税款金额达到100万元以上的,缺货币资金余额调查核实报告;

(4)对企业申请资料案头审查不仔细,甚至未进行审查。如:未对可疑的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余额”作进一步的关联审查等。

(5)未对金融机构出具的货币资金余额时间与申请日期进行比对审查,存在不符合规定的问题。

2.纳税人申报资料填写不规范、资料不齐全。普遍存在个体双定户(包括达起征点和未达起征点)无定额执行期汇总申报的纸质申报资料问题;加油站纳税申报资料不齐,主要表现为:缺《加油站月份加油信息明细表》、《加油站月销售油品汇总表》、《成品油购销存数量明细表》等;

3.存在达起征点个体双定户月度申报资料填写项目不全、错位、无纳税人签字等不规范问题;

4.征管档案资料管理不规范。各县局征管资料的完整度、归集的方式方法、装订的整洁美观度等参差不齐,缺乏统一的标准。存在征管资料未及时按照要求整理归档的问题。

5.数据分析应用工作力度不够、方法简单,未建立有效的税收征管实时预警机制;

6.普遍存在纳税人未按规定向主管税务机关报告所有开户账号的问题;

7.普遍存在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未在税务登记证件副本登录银行账号的问题。

(二)流转税管理类问题

1.农产品收购、加工行业普遍存在税负偏低,农副产品跨省收购普遍,收购业务真实性难以核实,税务机关对农产品收购发票使用及收购业务管理难度大;

2.增值税专用发票配售审核不规范。部分县局存在增值税专用发票最高开票限额审批未遵循规定的行政许可程序。主要表现为:缺《税务行政许可受理通知书》、实施机关对申请材料的实地审查未形成核查报告、未向申请人送达《准予行政许可决定书》等资料、个别县局存在超额审批现象:

3.享受增值税优惠政策资格认定审批不规范。未按规定审定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民贸企业和销售少数民族生产生活用品县以下供销社减免增值税资格,存在政策性减免税已到期限未及时恢复征税的情形;

4.地震受灾企业增值税专用发票保管存在安全隐患。地震后,部分企业只能将专票存放在板房内,不具备“三铁”保管条件。

(三)企业所得税管理类问题

1.管理粗放

(1)季度申报和年度申报方面。季度申报多体现在企业未申报时进行催报。但受理申报时部分管理人员不注重细节,如存档的申报表显示:申报表有ctais直接打印无企业和税务签章的,有企业提交但企业或税务签章不全的,这种情况下申报表缺少法律效力。对于年度汇算清缴工作,所得税科原制定的工作底稿汇算模式流于形式,部分县局管理人员并没有进行汇算审核,即使审核也仅是对ctais录入时出现错误的申报表进行逻辑审核。通过汇算审核对企业的申报数据进行纳税调整的情况很少。

(2)政策的宣传方面。对企业集中的宣传和培训较少,基本体现在下户调查时宣传政策(形成调查日志)、汇算清缴时进行相应的政策提示。

2.所得税管理人员少,业务素质普遍偏低。其中部分县局缺少所得税管理业务骨干。管理人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较差,内部培训和在岗培训未有效开展。

3.企业所得税审批事项存在以下问题:

(1)个别财产损失审批无县局管理人员的调查核实报告;

(2)已取消审批的项目或者不需要审批的项目,部分县局仍然进行审批,并下正式文件予以批复;

(3)未建立重大涉税事项(如减免税、财产损失审批)集体审议制度,程序上不健全;

(4)部分县局未按年度要求企业上报减免税申请。

(四)干部队伍素质类问题

县局一线工作人员普遍存在税收业务素质参差不齐,综合业务素质较低,业务学习积极性不高,工作责任心和服务意识不强,税收执法风险意识淡薄等问题。部分税收管理员难以胜任管户工作,突出表现在企业所得税的管理方面。

四、工作建议

针对调研中发现的普遍性问题,拟提出进一步加强全州国税系统税收征管工作的若干意见,并以正式文件下发执行。具体措施有:

(一)结合我州实际,突出重点税源和管理漏洞大的行业分类管理,着力于行业精细化管理。对农副产品收购、加工行业的管理,由流转税科、征管科、所得税管理科在调查的基础上,形成农副产品收购、加工行业税源管理办法,并加强对县局的管理指导,择重点农产品收购、加工行业进行专项评估、重点剖析。核心和重点是采取措施进一步规范和强化对农产品收购发票的领购、使用,从农产品收购发票环节减少纳税人“舞弊”的空间。另外就是要在重点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建立我州农产品收购、加工行业评估“定额”预警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通过强化纳税评估,发现纳税遵从的疑点和线索。

(二)各县局要严格按照《四川省国家税务局缓缴税款审批管理办法》的规定,对已报批的缓缴税款资料进行逐户资料清理和问题补正。管理人员要牢固树立风险意识、责任意识,仔细做好企业缓缴税款申请资料的案头审查工作,认真落实缓缴税款的调查核实工作,及时形成调查核实报告。对缓缴税款报批资料要按户完整归集,按年集中装订归档。考虑企业申请缓缴税款报送资料中增报《纳税人全部存款账户》书面报告的复印件。

(三)各县局要在广泛宣传的基础上,按照《个体工商户定期定额管理办法》规定,要求个体双定户(包括未达起征点户)严格履行定额执行期汇总申报义务,管理人员要做好个体双定户月度、定额执行期汇总申报的审查、催报工作,个体双定户纳税申报必须有本人的签字,严禁代办、包办申报情形的发生;

(四)在税务部门统一的税收征管档案管理办法出台前,州局在调研的基础上,先暂制定全州国税系统统一的税收征管资料归集、整理、装订、归档的标准;

(五)规范税收日管活动。包括:

1.清理、自查和补正填写不规范、报送不齐全的纳税申报资料;

2.要求各县局要责令未按规定向主管税务机关报告所有开户账号的纳税人要限期报告;

篇4

【关键词】 出口退税问题 对策

一、我国当前出口退税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1出口退税管理的程序性法规不完善

实行新税制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和《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办法》既包括了政策内核,又包含了日常规范。在随后出台的诸多文件中,几乎都是有关税政方面的内容,而对出口退税管理的规范,则散见于以上文件中。由于没有一部成型的程序性、管理性法规,出口退税操作出现了很多管理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反过来又影响了出口退税政策的准确实施,使出口退税政策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出口退税管理的程序法规不完善导致的后果是:

由于没有统一规范的审批流程而仅仅根据《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办法》中的有关条款来确定审批流程,势必产生诸多责任不清、岗位不明现象,也会使审批退税没有强有力的内部制约机制,从而在管理上出现很多漏洞,也给骗税以可乘之机。因此,如果出口退税管理没有明确的职责分工,不按业务属性建立内部制约机制,而是实行粗放管理,那么各种隐患将长期存在。

由于没有统一规范的检查规程,使各地出口退税检查的内容、方式、手段及事后处理等不尽相同,随意性很大,从而使检查效果大打折扣,产生导致骗税的隐患。

由于没有统一规范的清算规程,使各地出口退税清算业务多种多样,有些地区甚至只对出口退税清算走过场。而实际上清算业务是出口退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严把出口退税关的重要环节。

由于没有统一规范的计划分配方法、档案管理制度及统一明确的财务规范,使出口退税日常管理工作受到很大影响,也使出口退税管理的公正性、规范性和高效性不能很好实现。

2管理手段落后,电算化管理水平低下

出口退税电子化管理是大势所趋。尽管自l990年开始国家税务总局就在探索和研究如何运用计算机来进行出口退税管理,国务院还将出口退税计算机管理系统列为国家“三金”工程中的“金税工程”,但部门之间运用程度参差不齐,衔接配合问题较多。目前税务总局推广应用软件在实践运行中以暴露出诸多问题:

首先,信息应用不全。现除海关电子信息可以进行对碰稽核外,其他如企业财务核算信息、外汇管理局的结汇信息和专用发票信息等都还不能被退税部门所采用,电算化稽核功能还不能充分发挥。

其次,软件设计内容跟不上新出台的政策要求,由此带来操作难问题。

再者,交叉稽核信息滞后且变化无常。大量申报数据因信息滞后,只好撤单。单证回收和电子信息是互补的,有时信息传递渠道不畅,造成人为退税滞后及退税计划难以把握,既影响退税质量,又难以有效防范和打击骗税。

还有,功能不齐全,缺乏清算及检查功能。现行的申报系统和审核系统其基本功能主要是数据登录、编报和数据核对,但缺乏管理功能,给退税管理工作带来极大不便。另外,该系统也未将检查功能列入其中,使退税检查游离于系统之外,既不利于规范统一,又不利于数据的相互衔接。

3部门协调配合不够,管理上存在失控、脱节现象

出口退税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既涉及税务机关内部的退税、征收、计财、信息等部门,同时还涉及到海关、外管、外经贸等部门,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对出口退税工作必须协调一致。但目前国家涉及此类文件不多且执行起来有较大折扣。有些具体问题在协调上无明确要求,致使一些工作协调极其困难。如一些地方海关往往对税务机关的函调报关单不能及时复函;有些海关要求退税部门发函调查必须附报关单原件;有的明显制单错误,企业要求改单,而非要退税部门出具证明才予改单,从而影响退税进度。另还,管理手段落后,既造成部门之间工作推诿,也造成管理失控、脱节,给不法分子的骗税活动留有空隙。

4退税单证申报滞后现象严重

生产企业实施“免抵退”税后,只要产品一报关出口并在财务入账后,就可以向税务机关申报免抵税,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出口企业的资金压力,但也使企业放松了对单证收集和报送的重视程度。

另外,实行免抵后还带来一些弊端,有可能产生导向性问题,如有些企业将内销收入虚报为外销收入缓税。单证回收滞后,使“免抵退”税得不到最后确认,易造成漏洞,直接影响到税收计划和退税计划的实施,对地方财政造成压力。对企业而言,单证回收期限超过六个月,国税部门将予以补税,这对出口企业来说无疑是个沉重的负担。

二、解决当前出口退税管理上存在问题的对策

1征、退税统一管理,废除两套申报、两套清算办法

目前生产企业同时实行增值税纳税申报与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不仅给企业和税务机关增加了大量的工作量,也不利于正确贯彻税收政策。建议把“免抵退”税的申报、审核和汇总、清算与增值税统一起来,在报表制度、计算依据的确定和计算结果的认定上统一办法。要以规范、统一为前提,真正实现两套申报办法的合并。要以统一的思路重新设计《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生产企业自营(委托)出口货物“免抵退”税汇总申报表》,两套办法合而为一,每月统一申报纳税。年底将征税清算与“免抵退”税清算统一管理,把增值税清算表与《生产企业“免抵退”税年度清算表》合二为一。这样把“免抵退”税管理纳入增值税的管理架构中是比较合理。建议统一开发免抵退税管理软件,将企业申报、税务部门内部各部门审核审批流转及清算检查纳入其中,可以提高效率、明确责职。

2加快出口退税单证回收速度

尽快出台出口退税单证管理办法,提高单证回收速度,这对税务机关组织税收收入(免抵调库)和企业加速资金周转带来很大的作用。具体可推行以下做法:

一是单证申报时间先后与退税指标分配挂钩;

二是单证回收与出口退税办税员考核挂钩。

三是严格审核,及时辅导、抽查,落实责任制,通过同类同行业回收率对比分析,及时发现问题。

3建立完整的出口退税管理系统

建立完整的出口退税管理系统,矫正不规则的外部行为。在目前的出口退税机制中,仍存在着失去统一性的现象,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涉及出口退税的有关部门单纯从部门利益出发而形成的不协调行为。外部行为不规范,我国出口退税就难以形成一个良好的、协调的外部环境,甚至使出口退税政策产生负效应。另外也正是这种外部行为的不规则性,致使出口骗税屡屡发生,造成国家税收损失。

因而创造良好的出口退税的外部环境,必须规范外部行为。通过立法,建立全国性的出口退税管理系统。

4进一步加快出口退税网络化进程

要加强对出口退税凭证的有效管理,在全国范围内组建各级票据计算机管理机构,实现票据信息共享,加强交叉稽核力度。

我国出口退税计算机的应用应朝着网络化方向发展,实现退税机关与海关、外管、银行、工商、技监、外贸主管部门以及征税机关之间的计算机联网,形成政府电子口岸执法管理系统,实行资源共享(包括报关单信息、核销单信息、专用发票信息、专用税票信息)。

要进一步规范并完善出口退税电子化管理系统,软件设计及时补充有关功能,如新出台的政策操作、检查、清算功能等,在能有效防范骗税的前提下,尽可能简化出口退税操作手续。

在税务部门内部应加强出口退税人力资源配置,各部门更应通力协作、信息共享,加强对出口货物的控管,严防骗税发生。如建立协调会议制度、信息传递制度等。

5加强出口退税法制建设

1994年新税制实施以来,出口退税的法律依据比较薄弱,基本依据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二条第三款中表述的“纳税人出口货物,税率为零”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第十一条中表述的“对纳税人出口应税消费品,免征消费税”这两句话。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颁布出口退税工作的最基本规章就是1994年的《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办法》(国税发[1994]31),但这个文件中有相当一部分已经失效。

目前我们法制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出口退税没有一个基本的法律或法规。二是现有的法律级次过低。三是现有的规章过于散乱,缺乏系统性。四是有关出口退税的行政处罚的种类、行使权限不够明确、系统,不利于依法打击骗取出口退税的违法行为。

加强税收法制建设,就要加强税收立法,规范税收执法,强化税收执法监督。认真学习贯彻行政许可法,全面清理不符合行政许可法规定的税务行政许可。继续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严厉打击各种涉税违法活动。加强税收法制教育。

认真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切实加强减免税管理。针对薄弱环节,加强各税种管理。狠抓税收征管基础工作,强化税源管理,严密防范、严厉打击骗取出口退税违法行为。推进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进一步优化纳税服务。

6有针对性的防范和打击出口骗税

严格区分外贸出口企业的自营与业务,必须从以下方面加强税收征收管理和退税审核工作:

篇5

关键词:出口退税问题对策

一、我国当前出口退税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1出口退税管理的程序性法规不完善

实行新税制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和《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办法》既包括了政策内核,又包含了日常规范。在随后出台的诸多文件中,几乎都是有关税政方面的内容,而对出口退税管理的规范,则散见于以上文件中。由于没有一部成型的程序性、管理性法规,出口退税操作出现了很多管理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反过来又影响了出口退税政策的准确实施,使出口退税政策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出口退税管理的程序法规不完善导致的后果是:

由于没有统一规范的审批流程而仅仅根据《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办法》中的有关条款来确定审批流程,势必产生诸多责任不清、岗位不明现象,也会使审批退税没有强有力的内部制约机制,从而在管理上出现很多漏洞,也给骗税以可乘之机。因此,如果出口退税管理没有明确的职责分工,不按业务属性建立内部制约机制,而是实行粗放管理,那么各种隐患将长期存在。

由于没有统一规范的检查规程,使各地出口退税检查的内容、方式、手段及事后处理等不尽相同,随意性很大,从而使检查效果大打折扣,产生导致骗税的隐患。

由于没有统一规范的清算规程,使各地出口退税清算业务多种多样,有些地区甚至只对出口退税清算走过场。而实际上清算业务是出口退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严把出口退税关的重要环节。

由于没有统一规范的计划分配方法、档案管理制度及统一明确的财务规范,使出口退税日常管理工作受到很大影响,也使出口退税管理的公正性、规范性和高效性不能很好实现。

2管理手段落后,电算化管理水平低下

出口退税电子化管理是大势所趋。尽管自l990年开始国家税务总局就在探索和研究如何运用计算机来进行出口退税管理,国务院还将出口退税计算机管理系统列为国家“三金”工程中的“金税工程”,但部门之间运用程度参差不齐,衔接配合问题较多。目前税务总局推广应用软件在实践运行中以暴露出诸多问题:

首先,信息应用不全。现除海关电子信息可以进行对碰稽核外,其他如企业财务核算信息、外汇管理局的结汇信息和专用发票信息等都还不能被退税部门所采用,电算化稽核功能还不能充分发挥。

其次,软件设计内容跟不上新出台的政策要求,由此带来操作难问题。

再者,交叉稽核信息滞后且变化无常。大量申报数据因信息滞后,只好撤单。单证回收和电子信息是互补的,有时信息传递渠道不畅,造成人为退税滞后及退税计划难以把握,既影响退税质量,又难以有效防范和打击骗税。

还有,功能不齐全,缺乏清算及检查功能。现行的申报系统和审核系统其基本功能主要是数据登录、编报和数据核对,但缺乏管理功能,给退税管理工作带来极大不便。另外,该系统也未将检查功能列入其中,使退税检查游离于系统之外,既不利于规范统一,又不利于数据的相互衔接。

3部门协调配合不够,管理上存在失控、脱节现象

出口退税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既涉及税务机关内部的退税、征收、计财、信息等部门,同时还涉及到海关、外管、外经贸等部门,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对出口退税工作必须协调一致。但目前国家涉及此类文件不多且执行起来有较大折扣。有些具体问题在协调上无明确要求,致使一些工作协调极其困难。如一些地方海关往往对税务机关的函调报关单不能及时复函;有些海关要求退税部门发函调查必须附报关单原件;有的明显制单错误,企业要求改单,而非要退税部门出具证明才予改单,从而影响退税进度。另还,管理手段落后,既造成部门之间工作推诿,也造成管理失控、脱节,给不法分子的骗税活动留有空隙。

4退税单证申报滞后现象严重

生产企业实施“免抵退”税后,只要产品一报关出口并在财务入账后,就可以向税务机关申报免抵税,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出口企业的资金压力,但也使企业放松了对单证收集和报送的重视程度。

另外,实行免抵后还带来一些弊端,有可能产生导向性问题,如有些企业将内销收入虚报为外销收入缓税。单证回收滞后,使“免抵退”税得不到最后确认,易造成漏洞,直接影响到税收计划和退税计划的实施,对地方财政造成压力。对企业而言,单证回收期限超过六个月,国税部门将予以补税,这对出口企业来说无疑是个沉重的负担。

二、解决当前出口退税管理上存在问题的对策

1征、退税统一管理,废除两套申报、两套清算办法

目前生产企业同时实行增值税纳税申报与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不仅给企业和税务机关增加了大量的工作量,也不利于正确贯彻税收政策。建议把“免抵退”税的申报、审核和汇总、清算与增值税统一起来,在报表制度、计算依据的确定和计算结果的认定上统一办法。要以规范、统一为前提,真正实现两套申报办法的合并。要以统一的思路重新设计《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生产企业自营(委托)出口货物“免抵退”税汇总申报表》,两套办法合而为一,每月统一申报纳税。年底将征税清算与“免抵退”税清算统一管理,把增值税清算表与《生产企业“免抵退”税年度清算表》合二为一。这样把“免抵退”税管理纳入增值税的管理架构中是比较合理。建议统一开发免抵退税管理软件,将企业申报、税务部门内部各部门审核审批流转及清算检查纳入其中,可以提高效率、明确责职。

2加快出口退税单证回收速度

尽快出台出口退税单证管理办法,提高单证回收速度,这对税务机关组织税收收入(免抵调库)和企业加速资金周转带来很大的作用。具体可推行以下做法:

一是单证申报时间先后与退税指标分配挂钩;

二是单证回收与出口退税办税员考核挂钩。

三是严格审核,及时辅导、抽查,落实责任制,通过同类同行业回收率对比分析,及时发现问题。

3建立完整的出口退税管理系统

建立完整的出口退税管理系统,矫正不规则的外部行为。在目前的出口退税机制中,仍存在着失去统一性的现象,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涉及出口退税的有关部门单纯从部门利益出发而形成的不协调行为。外部行为不规范,我国出口退税就难以形成一个良好的、协调的外部环境,甚至使出口退税政策产生负效应。另外也正是这种外部行为的不规则性,致使出口骗税屡屡发生,造成国家税收损失。

因而创造良好的出口退税的外部环境,必须规范外部行为。通过立法,建立全国性的出口退税管理系统。

4进一步加快出口退税网络化进程

要加强对出口退税凭证的有效管理,在全国范围内组建各级票据计算机管理机构,实现票据信息共享,加强交叉稽核力度。

我国出口退税计算机的应用应朝着网络化方向发展,实现退税机关与海关、外管、银行、工商、技监、外贸主管部门以及征税机关之间的计算机联网,形成政府电子口岸执法

管理系统,实行资源共享(包括报关单信息、核销单信息、专用发票信息、专用税票信息)。

要进一步规范并完善出口退税电子化管理系统,软件设计及时补充有关功能,如新出台的政策操作、检查、清算功能等,在能有效防范骗税的前提下,尽可能简化出口退税操作手续。

在税务部门内部应加强出口退税人力资源配置,各部门更应通力协作、信息共享,加强对出口货物的控管,严防骗税发生。如建立协调会议制度、信息传递制度等。

5加强出口退税法制建设

1994年新税制实施以来,出口退税的法律依据比较薄弱,基本依据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二条第三款中表述的“纳税人出口货物,税率为零”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第十一条中表述的“对纳税人出口应税消费品,免征消费税”这两句话。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颁布出口退税工作的最基本规章就是1994年的《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办法》(国税发[1994]31),但这个文件中有相当一部分已经失效。

目前我们法制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出口退税没有一个基本的法律或法规。二是现有的法律级次过低。三是现有的规章过于散乱,缺乏系统性。四是有关出口退税的行政处罚的种类、行使权限不够明确、系统,不利于依法打击骗取出口退税的违法行为。

加强税收法制建设,就要加强税收立法,规范税收执法,强化税收执法监督。认真学习贯彻行政许可法,全面清理不符合行政许可法规定的税务行政许可。继续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严厉打击各种涉税违法活动。加强税收法制教育。

认真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切实加强减免税管理。针对薄弱环节,加强各税种管理。狠抓税收征管基础工作,强化税源管理,严密防范、严厉打击骗取出口退税违法行为。推进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进一步优化纳税服务。

6有针对性的防范和打击出口骗税

严格区分外贸出口企业的自营与业务,必须从以下方面加强税收征收管理和退税审核工作:

篇6

征集意见

最近,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针对养老金会计处理要求了小幅修订建议并征求公众意见。我国财政部积极参与,鼓励会计行业人士参与意见反馈。《国际会计准则第19号――员工福利》(IAS 19)修订建议规定,实体需按规定使用更新后的信息来确定当前的服务成本和变化发生后的下一个会计期间的净利息。《国际财务报告解释第14号(IFRIC 14)――既定收益资产限制、最低供款要求及其相互影响》是针对IAS 19所做的解释,而针对IFRIC 14的修订建议则旨在解决其他各方的力量如何影响到实体收回计划盈余的权利。财政部将在整理、汇总和分析各方意见的基础上,代表中国向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反馈中国的意见。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档案管理

暂行办法》征求意见

最近,财政部联合国家档案局正式对外《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档案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审计档案的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和安全性将在《征求意见稿》的要求下得到进一步的保障,审计档案功能的充分发挥有了更大的空间。《征求意见稿》的主要内容分为七个部分,其中除总体要求和附则之外,对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档案的“归档与保管”“移交与代管”“信息化管理”“保密、鉴定与销毁”以及“监督管理”等五大方面内容做出了详细的规范。

钢铁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

征求意见

最近,财政部了《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钢铁行业(征求意见稿)》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主要明确了制定依据和目的、适用范围、钢铁行业产品定义、成本核算的基本步骤,会计科目设置和使用等内容;明确了钢铁企业产品成本核算通常以生产工序为基础,以工序产出产品为成本核算对象,并规定了相关工序产品的具体内容;规范了钢铁产品成本的项目分类和主要费用要素项目和内容;适度引入作业成本法,规定了钢铁企业产品成本的归集、分配和结转流程;附则中按照生产工序环节较为系统地介绍了钢铁行业生产工艺流程。

外贸会计退出职业资格舞台

最近,国务院印发《关于取消一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的决定》,再次取消62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其中,外贸会计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被取消。外贸会计主要从事与进出口退税相关的会计工作,是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设立的职业资格,其业务主管单位为国家商务部。据了解,从此次取消的目录来看,与财务人相关的外贸领域涉及较多。此前,国务院决定分3批取消了149项职业资格,加上此次取消的62项,国务院公布取消的职业资格达到211项,占国务院部门设置职业资格总数的34%。

保险公司推迟采用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

最近,欧洲证券市场管理局(ESMA)就欧洲财务报告咨询组(EFRAG)2015年5月提出的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的认可建议提出反馈意见,反对在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完成保险合同准则修订前保险公司不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这一建议。ESMA认为,鉴于保险合同准则完成时间的不确定性很强,对于保险公司而言,不应推迟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此外,ESMA认为咨询组应当清楚地知道,2015年 1月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已经考虑并拒绝推迟保险业主体强制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这一建议。目前,欧洲会计师联合会(FEE)同意咨询组意见,认为应当允许具有重大保险业务的企业推迟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但不应当仅在欧洲范围内推迟采用。FEE建议咨询组向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反映,在全球范围内允许保险企业推迟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

负债会计处理免费教材

最近,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IFRS Foundation)下属的教育倡议部门了其全面框架下的第三部分教材,内容主要集中在负债的会计处理问题上。据了解,这部分新教材主要涉及按IFRS要求对负债进行会计处理。新教材共分4个部分,针对的学生群体是刚接触财务报告的学生以及接近取得特许会计师或注册会计师资格的学生。新教材介绍了如何进行负债会计处理、如何对具有权益特征的金融工具进行分类、如何进行“远期”合约会计处理以及如何进行金融资产和负债会计处理。新教材还随附案例研究。

日本推出本国修改版

国际会计准则

最近,日本推出了一套新的会计准则,称之为“经日本修改的国际准则”。该套准则的引入使可供日本上市公司采用的不同会计框架达到以下4个。一是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几乎所有的上市公司以及编制合并财务报表以作上市之用的非上市公司都允许使用IFRS。这意味着IFRS成为日本金融厅长官的指定准则。二是由日本会计准则委员会(ASBJ)的“日本公认会计原则”(Japanese GAAP)。以往,大多数上市公司都采用Japanese GAAP。三是经日本修改的国际准则(JMIS)。这套准则包含IFRS并经ASBJ修改。四是美国公认会计原则。采用该准则需获得日本金融厅长官的批准。

9月1日起对化肥恢复征收增值税

最近,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了《关于对化肥恢复征收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5]90号)。《通知》明确,自2015年9月1日起,对纳税人销售和进口化肥统一按13%税率征收国内环节和进口环节增值税。钾肥增值税先征后返政策同时停止执行。化肥的具体范围,仍然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增值税部分货物征税范围注释>的通知》的规定执行。

建筑安装业跨省异地工程作业人员

个税征管问题明确

最近,国家税务总局了《关于建筑安装业跨省异地工程作业人员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52号)。《公告》明确了纳税地点,规定建筑安装业异地施工作业人员工资、薪金所得,由其所在单位依法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并向工程作业所在地税务机关申报缴纳。《公告》规定,跨省异地施工单位代扣的施工人员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应向工程作业所在地税务机关办理全员全额扣缴明细申报。《公告》还规定,对实行全员全额扣缴明细申报的单位,工程作业所在地税务机关不得核定征收个人所得税。《公告》自2015年9月1日起施行。

企业吸纳就业税收优惠范围扩大

最近,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关于扩大企业吸纳就业税收优惠适用人员范围的通知》(财税[2015]77号),将财税2014年39号文件中“当年新招用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登记失业一年以上”的内容调整为“当年新招用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登记失业半年以上”,其他政策内容和具体实施办法不变。《通知》自2015年5月1日起施行。

一年期以上返还性人身保险产品

免征营业税

最近,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了《关于一年期以上返还性人身保险产品营业税免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5]86号)。《通知》明确,对保险公司开办的一年期以上返还性人身保险产品取得的保费收入免征营业税。一年期以上返还性人身保险,是指一年期及其以上返还本利的人寿保险和养老年金保险,以及一年期及其以上的健康保险。保险公司应当对免税的人身保险产品单独核算,未单独核算的,不得享受营业税免税政策。《通知》自2015年9月1日起执行。

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明确

最近,国家税务总局了《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相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55号)。《公告》明确,以劳务派遣形式就业的残疾人,属于劳务派遣单位的职工。劳务派遣单位可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规定,享受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安置残疾人的机关事业单位以及由机关事业单位改制后的企业,为残疾人缴纳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属于《通知》规定的“基本养老保险”范畴,可按规定享受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公告》自2015年9月1日起施行。

个人无偿赠与免税手续简化

最近,国家税务总局了《关于简化个人无偿赠与不动产、土地使用权免征营业税手续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50号)《公告》明确,个人以离婚财产分割、赠与特定亲属、赠与抚养人或赡养人方式无偿赠与不动产、土地使用权,符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金融商品买卖等营业税若干免税政策的通知》第二条免征营业税规定的,在办理营业税免税手续时,无需提供房产所有人“赠与公证书”、受赠人“接受赠与公证书”,或双方“赠与合同公证书”。《公告》自2015年7月1日起实施。

篇7

目前,我国税收严重流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基本原因在以下四个方面:其一:公民的纳税意识薄弱。其二:税制缺陷,使税收流失趋于扩大。其三:体制缺陷,使征税主体难以依法征税、从严治税。其四:征管缺陷,使税收流失难以有限遏制。税收征管缺陷主要体现在征管方式、管理手段、征管人员素质三个方面。

针对税收流失的原因,本着:统筹规划、标本兼治、积极果断、分步实施的宗旨来考虑对策,在现阶段,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有效治理税收流失

一、加强税法宣传,提高公民纳税意识

税务机关在依法征收税款外,同时还应加强对纳税人进行税法宣传,从道德和法制两个方面入手,双管齐下,使纳税人明白其所享有的权利和所承担的义务,权利、义务在法律上是对应的,使税收的宗旨“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深入人心,具体说来,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1、“从娃娃抓起”。对于基本的税收知识的掌握,从娃娃(小学生)抓起会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或者在义务教育的思想教育课程里将税收知识补充进去,作为国民教育必修课程,让这种纳税意识在孩子们的心里根深蒂固。

2、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传播手段,通过各种媒体,建立稳定的税收宣传渠道。很多事情都是在一开始时很不起眼,但通过多次宣传,人们就会对其产生兴趣,从而去观察它,了解它,最后也就能接受它了。依法纳税也是如此。税务机关通过扎扎实实的、深入细致的宣传教育使自觉纳税意识深入千家万户,引导纳税人争做依法纳税的模范。而传播媒体可以采用电视、广播、街头大幅广告等,将税收知识融入公益性质的广告;利用网络弹出的小窗广告,尤其是flash形式的,将税收知识编成小故事,达到宣传的目的。

3、参照政府有关部门的某些有益做法,在基层税务机关设立义务咨询电话,或者利用节假日设立义务咨询点,免费为纳税人解答涉税问题。在我国大部分城市,专管员上门征税制被取消,税务刚刚起步的情况下,通过设立税务咨询电话、咨询点,可以有效地为广大纳税人解决纳税中所遇到的各种具体问题,从而增加纳税人的税法知识。

4、在宣传税法的同时奖罚分明。对于依法纳税、作出巨大贡献的纳税人可授予其各种荣誉,给纳税人更多的发言权,如重大市政工程的建设应充分听取纳税人的意见。这样纳税人才能明白他们所缴的税款的流向,且加上他们的权利得到了尊重,他们的纳税热情才不会减少,会更加积极地争做遵纪守法的纳税人;另一方面,对于偷逃税的纳税人,在屡次不改的情况下,通过媒体曝光,让其受到道德的谴责,并且采取罚、刑的方式予以惩戒,让其对偷逃税有所畏惧,从而不敢轻易偷逃税,也就防止了税收流失。

二、完善税制

由于现有税收制度的不完善,更应该进一步深化税制改革,逐步建立起能够覆盖全部社会经济活动的税收体系,不断增强税收筹集收入和调控经济的功能。

1、 继续完善流转税制度

要适时合理调整增值税和消费税的征税范围。完善和规范增值税,一要扩大增值税的征收范围,将构成企业外购成本的运输业纳入增值税的征收范围,同时对建筑安装这一重要的生产行为征收增值税;二要改变目前增值税初始环节某些凭普通发票扣税的做法,可先全额征税,后由财政部门按比例返还;三要全面监控增值税专用发票。调整消费税征税范围,主要是考虑将消费税中某些已成为生活必需品或常用品减去,如黄酒、啤酒、护肤护发品等,增加娱乐业、服务业等方面的某些高消费项目,如歌舞厅、高尔夫球、桑拿等。

2、 改革所得税制度

一是按公平税负、促进平等竞争和逐步实行国民待遇的原则,合并内外资企业的两套所得税制,严格规范各种区域性优惠,实行统一的企业所得税法,建立统一的、规范的税前列支标准,采取国际上通行的税务处理方法,实现企业所得税制度的简化和高效,堵塞了因利用假外资、假合资而偷逃税的税收流失;二是改革个人所得税,建立起覆盖全部收入的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即:将个人主要收入合并在一起、实行综合征税,将个人的次要或非经常性收入实行分类征税,从而提高所得税占税收收入的比重,更好地调节经济。

3、 合理开征新税

根据我国经济发展和调整收入分配结构的要求,择机开征社会保障税、证券交易税和遗产税,并将一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转为税收,使税收真正成为处理国家、企业和个人之间分配关系的基本关系,发挥税收调控经济、调节收入、作为再分配手段的功能作用。

4、 改革其他税种

要加快城市维护建设税、车船使用税、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的改革步伐,统一适用于内外资企业和个人,其中使城市维护建设税逐步成为独立的税种,增加税收收入。

三、消费立税,规范政府收入机制

这是针对体制缺陷提出的。通过一清、二转、三改、四留,清理不合理收费,改变“费大于税”、“弱干强支”的政府收入格局,建立以税收为主、收费为辅、税费并存的新的政府收入机制,彻底消除“费改税”的源头。

其中,一清是指把乱收费清理掉,过高的标准降下来;二转是指将有偿性的服务要转出去,转为经营性收费,根据市场原则进行收费;三改是指对政府在一定时期内支持的重点项目所需的资金主要通过税收来解决,对现在的某些政府基金可用税收来取代,用税收形式规范;四留则是指对一些规费性质的证照、检验收费予以保留,因为它提供了专门性的服务。

四、健全税收征管运行体系

为了有效地防范税收流失,针对征管方式落后、管理手段落后、征管人员素质低等原因,应着力强化税收征收管理,提高税收征管效率。具体说来,可以从下列几个方面入手。

1、 尽快实现征管模式的转换

1997年财税界就提出了新的税收征管模式,其具体内容为:以申报纳税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目前最重要的是真正贯彻、落实。

2、 规范税收征管,制定具体征管方式

规范税收征管可以通过制定税务登记管理办法并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建立联检、登记户核对制度;制定优化税收服务方法,规范基层税务机关的办税大厅的服务功能、窗口设置、职责划分、办税程序;制定征管资料档案管理办法;完善发票管理制度。此外,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要根据各个税种的特点以及纳税户的不同,改进和制定具体的征管办法,真正提高工作效率。

3、 加大税务稽查力度

税务稽查是基层税务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制止税收流失的重点,目前可以通过建立日常稽查、专项稽查和专案稽查相结合的分类稽查制度,借助于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的监控系统,推行异地交叉稽查办法,提高税务稽查的质量和效率。为了提高税务稽查力度,在健全税务稽查机构时要明确各个税务机关工作人员的职责范围,把责任落实到实际的人头上,理顺稽查工作关系,同时制定对税务违法案件的举报、公告、协查与处罚的规则,建立重大税务违法案件报告制度,集中力量查处一批社会影响较大的案件,这样才能使那些偷逃税等违法行为得到遏制,从而减少税务案件的发生。

篇8

过去的一年,财务部在职能管理上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x、建立了成本费用明细分类目录,使成本费用核算、预算合同管理,有了统一归口的依据。

x、对会计报表进行梳理、格式作相应的调整,制订了会计报表管理办法。使会计报表更趋于管理的需要。

x、修改完善了会计结算单,推出了会计凭证管理办法,为加强内部管理做好前期工作。

x、设置了资金预算管理表式及办法,为公司进一步规范目标化管理、提高经营绩效、统筹及高效地运用资金,铺下了良好的基础。

财务合同管理月总结

公司推出“财务、合同管理月活动”,说明公司领导对财务、合同管理工作的重视,同时也说明目前财务管理工作还达不到公司领导的要求。

为了使财务人员能充分地认识“财务、合同管理月活动”的重要性,财务总监姚总亲自给财务部员工作动员,会上针对财务人员安于现状、缺乏竞争意识和危机感,看问题、做事情缺少前瞻性,进行了一一剖析,同时提出财务部不是核算部,仅仅做好核算是不够的,管理上不去,核算的再细也没用,核算是基础,管理是目的,所以,做好基础工作的同时要提高管理意识,要求财务人员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财务管理。如对每一笔经济业务的核算,在考虑核算要求的同时,还要考虑该项业务对公司的现在和将来在管理上和税收政策上的影响问题,现在考虑不充分,以后出现纰漏就难以弥补。针对“财务、合同管理月活动”进行了工作布置。

x、根据房地产行业的特殊性结合公司管理要求对开发成本、期间费用的会计二级、三级明细科目进行梳理,并对明细科目作简要说明,目的,一是统一核算口径,保证数据归集及分析对比前后的一致性;二是为了便利各责任单元责任人了解财务各数据的内容。这项工作本月已完成,并经姚总审核。目前进入贯彻实施阶段。

x、配合目标责任制,对财务内部管理报表的格式及其内容进行再调整,目的,一是要符合财务管理的要求;二是要满足责任单元责任人取值的要求及内部考核的要求。财务内部管理报表已经多次调整修改,建议集团公司对新调整的财务内部管理报表的格式及其内容进行一次认证,并于明确,作为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的表式。

x、针对外地公司远离集团公司,财务又独立设立核算机构,为加强集团公司对外地公司的管理,保证核算的统一性、信息反馈的及时性,提出了与驻外地公司财务工作联系要求。xx月份与宁波公司财务进行交流,将财务核算要求、信息传递、对外报表的审批程序、上报集团公司的报表都进行了明确。

x、对各公司进行一次内部审计,目的,是对各公司经营状况进行一次全面地了解,为今后财务管理做好基础工作。

x、根据公司的要求对部门职责进行了修改,并制订了部门考核标准。为了使会计核算工作规范化,重新提出《财务工作要求》,要求从基础工作、会计核算、日常管理三方面提出,目的是打好基础。内部开展规范化工作,从会计核算到档案管理,从小处着手,全面开展,逐步完善财务的管理工作。

x、会计知识的培训,我们从三方面考虑培训内容,一是《会计法》,要了解会计知识,首先要了解这方面的法律知识;二是会计基础知识,非专业人员学习这方面知识的目的要明确,目的是为了看懂会计报表,为了能看懂报表,就要了解一些基础的东西;三是如何看报表,这是会计知识培训的重点。

经过调研、沟通、设计,于xxxx年xx月推出《成本费用明细分类目录及说明》;于xxxx年xx月xx日推出《会计报表管理试行办法》;xxxx年x月xx日推出《会计凭证管理试行办法》。

会计报表推出执行x个月后,从会计报表格式设置上看,报表格式设置还是比较科学,能比较清晰地反映会计的有关信息。但房地产行业的特殊性,销售收入与结算利润有一个时间上的差异,这样“损益明细及异动情况表”就无法全面反映出损益情况,需要增添一个表补充;另外需要增添反映“财务费用”的报表。这样对一个公司的财务状况能较全面地反映。已设计好“会计报表(内)ⅳ《经营情况表》”和“会计报表(内)ⅴ《中小企业融资及中小企业融资成本情况表》”。

会计凭证使用涉及到每个公司和部门,下文后财务部进行电话通知,x月份实行逐步换新的办法,x月份要求全面试行。试行一个月时间来看,主要暴露出来的问题是单子如何填写与审批程序怎么走。针对这些问题,我们组织各公司综合管理人员进行交流,明确有关事项,解决设计上的不足。xxxx年x月份,针对会计凭证管理试行情况,再一次征求各公司对报销单据意见,根据大家的建议,对会计结算单据作进一步完善,并于xxxx年x月xx日下发了有关规定。

经过财务合同管理月活动,财务部的管理意识加强了,管理能力也得以提高,财务部从会计核算向财务管理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但我们的管理水平离公司发展的需要还有很大的差距,需要我们不断地完善和提高。职能管理[/page]

二、职能管理

(一)核算工作

核算工作是本部门大量的基础工作,资金的结算与安排、费用的稽核与报销、会计核算与结转、会计报表的编制、税务申报等各项工作开展都能有序进行、按时完成。

x、会计审核

会计审核是把好企业经济利益的关键,严格按有关规定执行,决不应个人面子而放松政策。

如,亲亲家园项目地处余杭良诸,根据税法规定建筑安装工程专用发票必须使用项目地税务机关提供的发票,否则建设单位不得在税前列支,为此我们对工程发票的来源严格审核,并将此项规定传达到项目公司,目前工程量大的施工单位均在当地税务机关办理相关手续,并使用当地税务机关提供的发票。在审核中发现一些临时工程、零星工程的施工发票未按规定办理,我们在严格审核退回的同时,帮助他们联系税务机关如何开具工程发票的事宜,使企业双方利益都得到有效的保障。

x、材料核算

材料占工程成本比重较大,同时也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甲供材料的方式,解决了这方面的质量问题,但在价格这个不确定因素上难以控制,从下半年开始建筑材料价格不断上升,甚至出现断货现象,特别是水泥价格翻一番,还提不到货,为了确保工期顺利进行,配合材料部门调整采购结算方式,由原来的先提货后付款改为先付款后提货。

公司与供货商结算材料款一般较迟,现在送货清单是在结算时才转到财务,一是造成财务不能及时向用料施工单位结算材料款,二是由于时间较长给财务与施工单位核对增加难度,已发现过送货清单的领用人签字与用货单位的签字不符的问题。如:杭州友联建材有限公司供应的“楼梯砖”,xxxx年xx月xx日供给浙江大经有限公司和xxxx年xx月xx日供给浙江闻堰建筑有限公司“楼梯砖”于xxxx年x月x日前来办理结算,时间跨度近一年,在与施工单位核对时发现浙江大经材料员签名非本人手迹,当时该款项未办理结算支付,要求核对无误后再付货款。

在材料采购调拨过程中,我们感觉在材料管理的“采购---供货---结算”三个环节中,我们只掌握了两头,对供货这一环节掌握不够,材料供应均由厂家与施工单位交接,我方是否参与验收不清楚,因收货单上无我方人员的验收签字,这就无法掌握材料实际到场的品质与数量。如x月份与施工单位核对钢材时发现同一份“供货单”,施工单位提供的“收货联”与厂家提供的“结算联”在钢材等级上出现差异,经核实,是厂家供货时未注明等级,发现后也未及时补救,只在“结算联”上进行了修改。提醒我们如何管理好材料“采购---供货---结算”三个环节,特别是供货环节监控管理。

x、会计内部报表执行

对x月份会计报表审核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如:①××××公司的“费用明细表”明细目录未按新规定执行,使用的仍然是老格式,发现后要求重新调整编制;②宁波公司未按新表编制,因为信息传递上的出了问题,已通知从x月份报表按新表式编制。对这件事的反思,一项新工作的推行,一是要责任人大力宣传并监督执行,二是执行人足够重视并自觉执行,只有这样一项新工作才能有效地推行。

对会计报表推出执行x个月后进行反检,从会计报表格式设置上看,报表格式设置还是比较科学,能比较清晰地反映会计的有关信息。但房地产行业的特殊性,销售收入与结算利润有一个时间上的差异,这样“损益明细及异动情况表”就无法全面反映出损益情况,需要增添一个表补充;另外需要增添反映“财务费用”的报表。这样对一个公司的财务状况能较全面地反映。已设计好“会计报表(内)ⅳ《经营情况表》”和“会计报表(内)ⅴ《中小企业融资及中小企业融资成本情况表》”。并布置集团公司和嘉和公司在编制x月份报表时试行。本打算在x月份报表中全面推广,因这项工作的前期工作量较大,由于x月份开展税务自查工作把此事担搁了,要求x月份落实执行。

x、销售管理

春节前后按揭放款缓慢,针对这个问题,姚笑君副总裁亲自督阵,由财务部与销售部门进行了核对查明原因,并催促银行放款。并明确了职责,按揭资料由销售部门负责,整理完整的资料提供给按揭放款银行的同时,将名册报财务部,财务负责催放工作,在规定放款期限内未放款的由财务与银行交涉并查明原因。

x月份公司加强了财务部销售管理力量,加强了对销售台帐的审核,加快了财务销售明细的编制,及时与销售置业部的销售月报表进行核对,并对销售计划完成情况、销售政策执行、未收款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有关措施。如:从x月份开始银行有关个人住房贷款的门槛提高,要求客户提供的资料增加和贷款额度的控制,建议置业部在签约及办理按揭前与客户说明情况,或了解清楚客户的相关信息,避免按揭办理后反复工作;对银行提出的黑名单客户抓紧催促办理相关手续,并对这批客户多加关注。

x、税务政策及纳税申报

运用税务政策,向税务机关申报集团公司向下属子公司计提管理费的申请,经杭州市地方税务局检查审核于xxxx年x月xx日下文批复同意杭州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对杭州山水人家置业有限公司、杭州坤和建设有限公司等x户企业按不超过当年销售收入x%的比例提取xxxx年度总机构管理费。xxxx年会计决算中集团公司向山水人家置业公司提取了xxx.xx万元。

对xxxx年养老保险进行清算,整个集团养老保险分四个公司交费,集团公司、客旅分公司、××××公司、xx公司,今年社区公司也单独开户交费。在集团参保人员较多,各公司人员都有,不利于管理,我们看出参保人按块划分,集团公司主要纳入集团本部、山水公司、三墩公司员工及外派人员;×××公司员工划到余杭;客旅中心划入客旅分公司;社区员工由社区统一办理;宁波当地人员在宁波公司办理。这样利于管理,对该项费用支出便于掌握,主要还是有利于接受税务与社保的检查。

xxxx年度,山水置业公司产生利润,为弥补以前年度的亏损,我们做了税务审计和申报工作,经多方努力于xxxx年x月获得所得税退税返还xx万元。

根据浙地税发[xxxx]xx号文件《浙江省地方税务局浙江省财政厅关于个人取得差旅费津贴、误餐补助收入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从月份开始在工资核算上进行相关调整,一是企业可在税前列支;二是员工可减轻税赋。

(二)审计工作

x、山水置业公司一期交付结算后产生了利润,在进行所得税申报的同时,办理以前年度亏损弥补申报。为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委托杭州天瑞税务师事务所对山水置业公司xxxx年、xxxx年及xxxx年进行了税务审计(xxxx年、xxxx年已审计过),出据的审计结果符合公司利益,西湖区地方税务征管局已对山水置业公司前五年的亏损进行了核实。

x、委托浙江兴合会计师事务所对集团公司、山水置业、×××置业、客运中心、集团合并报表进行会计审计,审计的目的是为了中小企业融资的需要。已取得了集团公司、山水置业、×××置业、客运中心审计报告,审计报告出据的审计结果基本符合公司要求。集团合并报表的会计审计报告经过蹉商获得了有效的会计审计报告。

x、委托浙江兴合会计师事务所对集团公司增资的验资工作,已取得有效的验资报告。

x、x月份对各公司财务状况进行了一次审计;xx月份对客旅分公司xxxx年经营进行了内部审计;对投资企业彩虹城项目的xxxx年会计报表进行复核;x月份对社区服务公司xxxx年经营情况自查工作进行了布置,并进行了财务审计。

x、今年房地产行业是税务机关重点审查对象,为此我们在x月份已对xxxx年的有关会计资料进行复检,做好有关准备工作。x月x日,杭州市审计局前来对山水置业公司进行税务的延伸审计,由于准备充分,审计后对我们的会计核算规范性给予肯定。

篇9

关键词:纳税评估;税收遵从;精细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F810.42 文献标识码:A

系统论的核心是如何根据系统的本质属性使系统最优化,这要求税务系统提高评估的科技含量,整合内部资源和外部信息,考虑不同层次上系统运动规律的统一性和特殊性,以降低遵从成本、优化纳税服务、提高征管效率,从而达到系统整体最优。

一、优化纳税评估分析手段,深化税收预警制度

为实现对企业生产经营全方位分析,评估指标分析体系要重视应用统计学理论,便于量化度分析,并建立模糊分析体系,进行非量化的模糊分析。一是以行业分类为基础按行业设定税负预警率、数据评估模型及评估指标标准值。纳税人行业类别的划分,要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探索行业生产经营特点与规律,选择行业经济各项指标,开展各类典型调查。预警制度要把生产过程中的各种主要材料耗用比例列入监控,连同原材料购买渠道一并纳入预警体系,选取典型企业抽样调查,深入实地了解其生产经营状况,分析不同区域、各种规模与性质下纳税人的行业标准、生产销售、能材耗用、投入产出、工艺流程与财务报表信息等,在实地调查、周密核算、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探究各行业的内在规律,分行业建立行业评估指标体系。二是采取灵活多样的评估分析方法。首先,对纳税人的申报纳税资料进行案头的初步审核比对。其次,将申报数据与预警值和财务会计报表数据相比,与同行业或类似行业同期相关数据横向比较,与历史同期相关数据纵向比较。再次,依据不同税种之间的关联性和钩稽关系,参照相关预警值通过这种关联性分析相关税种的异常变化。最后,利用税收管理员的经验与所掌握的情况,将申报与实际生产经营情况相对照,分析纳税人生产经营结构,主要产品能耗、物耗等生产经营要素的当期数据、历史平均数据、同行业平均数据以及其他相关经济指标的合理性,推测纳税人实际纳税能力。

二、构建地方纳税评估分级指标体系联动机制

首先,构建以省、市、县、基层分局四级为基本框架的地方联动分级指标体系。钠税评估指标体系的局限性制约着纳税评估工作的结果和开展方向。现行的纳税评估体系有缺失,只要企业被测算的指标处在正常值的合理变动幅度内,就被认为已真实申报,而它所确定的行业内平均值,实质上是对企业真实纳税标准的一种假设。现实中,即使对于同地区、同行业的纳税人来说,也会由于企业的规模与技术水平、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企业产品的类型等因素不同,其“行业峰值’他会大相径庭。何况企业还受周边环境、面临的风险、贷款利率、资金流向与产品生命周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单凭评估指标测算很难合理确定申报的合法性和真实性。目前重点是在行业纳税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自下而上建立省、市、县三级纳税评估指标体系。通过对各基层分局税源管理部门开展行业纳税评估经典案例考量分析,以县域为单位初步建立各行业纳税评估数据模型、评估关键指标及指标峰值,并在县域内典型试点推广验证,总结经验修订完善后,再由市级单位汇总各县级行业的评估指标体系,综合评析,确立本地区各行业评估的具体模型、关键评估指标及评估指标变化峰值,进而上报省局汇总各项指标在全省范围内共享,验证其可操作性及确立全省评估指标。

其次,建立地方四级纳税评估分级指标体系定期维护和动态变化联动机制。不能仅仅把预警率等同于原来相对同定的峰值,纳税评估指标体系的维护应依据庞大的内、外部信息资源,适时地把握经济发展情况、纳税评估差异情况及业务部门提出的新业务需求等,定期或不定期地由各级税务部门相关业务骨干组成纳税评估指标修订指导小组对现有的纳税评估指标进行补充和完善,科学地提供多套组合型指标体系供各级税务机关结合实际情况选用,有效避免纳税人借助于纳税评估指标体系弄虚作假,从而保证评估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公平性。

三、完善基层税务机构设置,明晰开展评估工作的各级部门职责

一是建立健全各级税收经济分析制度,明确各部门税收经济分析的重点。总局负责建立税收分析工作规范,定期税收质量监控指标,为基层税务机关提供税收分析方法上的指导,推动税收分析工作的深入开展;省、市局具体负责分析和监控地区、行业税源税收情况,提高数据质量和分析质量,指导基层做好分析工作;县局具体负责统计基本数据的采集,确保其质量,并认真开展重点税源企业的税收分析。

二是按照效率、便利征管和优化的原则,整合与协调地方各级系统层级机构,充实基层管理力量。现行税务机关内部受条条制约较大,很多省级税务机构的设置欠妥,存在着纵、横向分割的问题。纵向分割指地方上下机构不对应,省局往往按照税种设置部门,而市以下则常依照征管职能设置,上下级执法部门以及决策部门不易进行对口管理。有的市局设立稽查机构而不负责城区的日常稽查,这项工作却由没有稽查机构的分局去做,就不具刚性约束。横向分割是指机构内部各职能部门缺乏横向联系和应有的沟通,特别是“征、管、查”三分离后由于本位思想和互相扯皮这种问题更加突出。一项纳税评估工作,既要征管科牵头,又要税政科负责,还要计统科操作分析,必然使得责任交叉不清。应沟通各征管环节,提高数据信息利用率和征管资源的综合应用水平。加强办税服务厅、稽查部门与管理部门的衔接,办税服务厅要保证征收信息的及时提供,管理部门为在职责中发现有偷逃税嫌疑的线索提供信息支持,稽查部门在查案中发现征管上的问题要提出整改意见,规范协调岗责体系。不断完善现有应用系统,加强系统上下的协调配合和信息安全保密工作。据此,进一步整合业务,优化税收管理流程,推动税收管理体制和机制的不断完善。

三是明确各级税务机关部门职责。征管部门负责纳税评估工作的组织协调工作,计划统计部门负责对税收完成情况、税收与经济的对应规律、总体税源和税负的增减变化等情况进行定期的宏观分析,为基层税务机关开展纳税评估提供依据和指导。各专业管理部门,包括各税种、国际税收、出口退税管理部门以及县局的综合业务部门,负责行业税负监控、建立各税种的纳税评估指标体系、测算指标预警值、制定分税种的具体评估方法,为基层评估提供依据和指导。

篇10

关键词: 非公有制; 林业; 档案管理

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1-0094-01

一、非公有制林业档案的产权和个性特征

1.非公有制林业档案产权清晰

产权清晰是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一个最重要的特征和内容。非公有制林业档案产权是否清晰,首先取决于它的档案权属关系在法律上是否清晰,其包含两个含义:一是非公有制林业档案的产权有比较完整的法律地位,二是非公有制林业档案的产权能够得到法律的保护。

判断非公有制林业档案产权清晰与否的第二个标准是经济标准,即非公有制林业档案在现实经济运行过程中与相应的企业的权属关系,它同样包含两个含义:档案产权的所有者对非公有制林业档案产权具有极强的约束力;企业在实际经济运行过程中实现对非公有制林业档案的责权利的内在统一。

2.非公有制林业档案产权结构的多元化

所谓产权结构的多元化,是指一个企业的投资者不是一个,而是多个。对于非公有制林业而言,产权结构的改革即意味着由一元化的产权结构向多元化产权结构转变,由家族式的产权结构向引进新的战略投资者转变,以避免家族关系过于干涉企业的发展。非公有制林业档案产权结构的多元化特征,说明档案的最终权属归多个投资者所有。

3.非公有制林业档案的个性特征

非公有制不能等同于私有,比如股份合作制林业生态建设,其资本取之于社会,其决策管理形成于股东大会,是一种现代企业制度;非公有制林业也并不局限于民营经济,他们还会以控股的方式吸纳和支配一部分国有资产;他们不会仅局限于国内,因为他们还会吸纳外资来办企业。非公有制林业档案有一般档案的共同规律,又有这类所有制经济主体的个性特征。

非公有制林业档案产权相对明晰,法人对其关注程度较高。所以,这类经济主体的档案工作不能简单地接受政令、指示,要更多地运用法律法规来规范,用经济手段、契约方式解决问题,把档案资料进馆和在企业保管、接受指导等手段有机结合起来;把档案资料的代保管、收购和征购结合起来。

4.非公有制林业企业的保密性

出于竞争的考虑,有些非公有制林业企业会把许多信息资源列为商业机密,不肯轻易示人,从而增加了档案工作的难度。除了要在法律法规的设定上要有强制规范外,还需对档案部门在工作纪律、职业道德、管理制度等方面有严格的要求,保护其对自由档案的优先利用权,允许企业对其档案中不宜向社会开放的部分提出限制利用意见,切实维护他们的保密权。

5.非公有制林业档案规范化程度参差不齐

在非公有制林业的内部结构中,管理水平和经济规模,高、中、低都有。现代大中企业由于管理规范,档案工作自然相对规范。反之,中小企业就相对差些。另外,经营者的价值取向、文化素养、管理水平等,都决定了档案工作的差别。由于经营领域的不同台,收藏档案也呈现出很大差距。这些差距,都会对档案事业带来新的课题,增加工作难度。为此必须加快立法进程,深入贯彻执行《档案法》及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对非公有制林业档案有一个统一规范,真正做到对历史负责。

二、非公有制林业档案的立卷时机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实施办法》、《国家林业局、国家档局关于重点工程档案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要正确选择非公有制林业档案归档立卷的时机。

1.应打破以年度为起始和终了的立卷戒律

除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归档立卷时间必须遵守外,非公有制林业档案的归档立卷有其特殊的一面。非公有制林业企业的兴盛和落败有其内在规律和外部原因,它往往不受年度限制。所以,可以同其注册的主管机关建立联系,因时因地在其注册、年审等时机归档立卷;也可其同项目主管机关、科技主管机关、专利技术批准机关建立联系,在其获得生产经营之际立卷;亦可同宏观管理机构、融资机构、各专业银行、税务机关、统计部门建立联系,在相应的时机立卷。

2.应借助其申报、审批等时机立卷

非公有制林业经济主体在办理执照、接受年检、受各级各类各种部门例行检查之际,在办理各类纠纷诉讼,在申请专利、贷款、项目、招聘人才、招募股金、产品展示、推介和项目洽谈等活动过程,都会主动出示有关自己的信息,这是归档立卷的有利时机。要探讨联席会制度,同各界建立协作关系,以便随时通报情况,抓住各种机会。

3.在经营主体变更之际搜集整理有关档案

当前,国家加快推进森林、林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森林、林地和林地使用权可依法继承、抵押、入股和作为合资、合作的出资条件,对非公有制林业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积极探索有效的经营形式,以调动经营投资开发者的积极性。档案工作可抓住时机,在主管部门做好流转的各项服务、办理权属变更登记手续的同时,搜集整理有关档案。此时,有可能搜集到许多有价值的珍贵材料。

三、创新非公有制林业档案管理

非公有制林业已成为我国生态建设最有活力的生力军之一,他们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保持着强劲的发展态势。与日俱增的大量档案要求我们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明确档案行政管理在对非公有制林业档案工作监管中的地位和权限,确保档案法律法规在非公有制林业中的贯彻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