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教育概念范文

时间:2023-04-18 17:49: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创业教育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创业教育概念

篇1

【关键词】创业教育;创业生态系统;以大学为基础的生态系统;创业课程

简介

“生态系统”是由Roy Clapham在1930年提出的,是指在一个环境中的物质和生物间的相互关系。英国生态学家Arthur Tansley将它描述为建立在生物群落(一组生物)及其生境(他们的居住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系统。生态系统可以或大或小,相互依赖,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

早期的商业生态系统思想是描述以汽车为中心的生态系统。他阐述了汽车的各种必要的商品都是有紧密联系的,如道路,加油站以及零部件制造商,轮胎制造商和底盘制造商等。商业生态系统被看作是机构相互依赖的生态网络,对于企业的合作,改进他们的商品和服务,他们必须调整他们的观点以和他们的生态环境相互支持。

最近,创业生态系统正备受关注,主要是在地区寻求发展和扩大在特定领域内创业的政策区域。2013年,世界经济论坛确定了其几个主要部分:市场,文化,教育和培训,管理框架和基础设施,资金和金融,人力资本。

教育生态系统的概念出现于90年代初,是作为一种方式来思考高等教育系统在其环境中的功能。教育生态系统里的个人,团体和组织之间的关系是不断变化的。最近,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的演变、工具、规模、互动等其他方面是大家辩论和讨论的主题。

以大学为基础的创业生态系统(U-BEE)

创业生态系统的想法正成为全世界的热门话题,随着经济的发展,被认为是一个解决社会和经济问题的方案。大学是全球经济发展的中心,提供基础设施,资源和方法来发展创业地区。创业生态系统是通过专业的知识和创新演变拓展的。

以大学为基础的创业生态系统包括多个层次的个体(学生,教师,职员,医生和管理人员),小组(教师,学生),团体(孵化器),活动和社区利益相关方(政府,政策制定者,产业,资助者)。U-BEE的中心是内部创业活动,围绕课程,合作课程活动,和研究活动进行。

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主要集中于跨校园或学校的创业活动,部门直接与创业活动连接。内部创业活动嵌套在社区和学校内,包括课程和合作课程活动和研究。我们采用基础设施,利益相关者,资源三个维度来描述学校或大学的内部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参见图1)。

课程由学科、项目组成。课程内容是根据教学大纲,有特定的学习目标,主题和等级标准。涉及到课程应使用哪些材料、案例、练习的选择、教学方法、概念和传递机制。这与学校对创业课程的定义是联系在一起的,理论课的作用,学科的整合都是创业课程要决策的。

创业合作课程,这是丰富学生学习经历的非学历活动。包括但并不仅限于课程,生活经验,车间,演讲,论坛,商业计划竞赛,网络和其他项目。

创业研究,这包括理论和在应用广泛领域的研究。理论研究的目标是,在创业领域内以多种方式、方法和情景支持或不支持一个假设的真理。应用研究使用一个研究团体所积累的理论,知识,方法和技术为特定目的,往往是一个特定的客户端(家庭,企业家,投资人等),以证明或一个假设的事实,包括:研究重点,教师激励和奖励,资金支持,数据的访问,宣传研究结果等。

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内部维度(Dimensions)

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内部维度主要包括利益相关者、资源、基础设施和文化四方面:

利益相关者是所有创业课程,合作课程活动,和研究的参与者(比如,教师,员工,领导与管理者,学生,家长,校友,提供服务者,服务和基础设施的工作人员,市场营销和公共关系,合作者)。利益相关者有不同的利益,他们承担何种角色,互动关系,由他们的角色和所从属的学校决定。了解各种利益相关者的需求,企业人脉和动机对建立一个富有成效的生态系统至关重要。

资源包括资金,技术,硬件设施,社会资本,合作组织,能力,教师和工作人员的技能。相比其他学校,资源可以是通用品或商品,它们是独特的,很难复制。例如,纳米技术实验室的研究产生显著的基础研究,并产生新的合资企业就可能是一个独特的,难以复制的资源。金融资源具有长期性(例如,捐赠,赞助或政府合同),可能也是很难复制的能力。智力知识也是创业竞赛中独特的能力资源。

基础设施通常被认为是硬件校园(建筑物,设备),包括技术或数字环境(互联网,通信平台),这是一个人们可以交流和相互作用的技术平台。基础设施还包括信息,营销,品牌和学校定位的分销渠道。网络的结构(技术)和个人社会(正式和非正式),也是基础设施的一部分,这些网络经常或不经常使用,紧密还是松散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信息和知识传播,及校园创业生态系统的凝聚力。

文化是一种象征,包括规范、价值观和学校的传统。文化是无形资产,是学校指导工作的核心价值。它关系到学校的使命,和创业的定义。例如,社区学院首先致力于为成长中的小企业”,那么它遵循的创业定义是扎根于小企业的创立和自营就业,课程将集中在创设和发展小型自我管理公司。文化影响着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了解文化可以使创业生态系统的期望与校园环境一致。

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内部发展考量

创建或扩大创业生态系统,需要对其内部四个纬度进行评估。创业教育者和管理者,在评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内部发展时也有一系列的问题要考虑。

利益相关者:大学校园创业由谁来“做”?谁是参与创业的人?教师?学生?还是所有这些利益相关者?他们创业活动的相互作用要达到何种程度?

资源:校园内部生态系统的优势和劣势是什么?课程整合在校园内要达到何种程度?教师参与的研究活动与学校的任务一致性要达到何种程度?

基础设施:创业是否要融入校园生态系统的数字和物理基础设施?有平台来支持创业课程、合作课程和研究吗?有基础设施致力于创业活动吗?

文化:个体创业教师在内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大学校园教师创业的“筹码”是什么?教师可以影响创业生态系统的内部么?教师在学校创业文化和创业前景中如何保持一致?

篇2

关键词:职业学校;创优教育;德育评价;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3)03-0020-04

为了使所有职业学校的学生都能成人、成才、成功,从2007年开始,江苏省改革沿用多年的普通中学“三好”学生评选表彰标准,在全国率先开展了以“三创”为标准的中等职业学校优秀学生评选表彰工作,形成了江苏职教领域素质教育的新亮点。[1]“三创”优秀学生的评选突出了职业教育特色和职校生特长,着力加强职业学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把职业素养、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引导更多的学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学习,投入实践,投入创造。在江苏“三创”精神的背景下,笔者所在学校从“三创”实践出发,细化了省“三创”优秀学生评选标准,独创了具有职业学校特色的优秀学生量化考核体系,创新了德育的评价方法。

一、创优教育的理论基础

创优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着眼于帮助每一个学生走向成功、体现发展性的评价观,秉持因材施教、个性发展的一种教育形态。创优教育就是让学生明确优秀学生的标准,以及所应具备的品质特征,运用恰当的方法引导、培养学生成为优秀人才的教育。

(一)创优教育着眼于学生的成功

“帮助每一个学生走向成功”是创优教育的重要教育理念。针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背景和实际,我们必须应用成功教育的理念和方法,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愿望,都有成功的潜能,都可以取得多方面的成功。即使看来驽钝的学生,也都有他杰出的一面,我们要把他们的那一面找出来,夸赞他、鼓励他、指导他,他会渐出成绩,然后就会信心倍增。可见,“成功是成功之母”更适合于职业学校学生。根据这一理念,创优教育和实践应非常关注学生发展,给学生以积极的期望,给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机遇和平台,给学生发展和成功的评价。

(二)创优教育体现发展性的评价观

“发展性评价”是创优教育的重要推动力。所谓发展性评价,就是根据一定发展性目标,运用发展性的评价技术和方法,对评价对象素质发展的进程进行评价解释。它关注个体间的差异和个性发展,注重学习过程和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评价,恰当地运用多种评价方法,实行多主体评价。创优教育正体现了这种评价观,要求我们不仅从整体去评价学生,而且从多方面多角度去实施单项评价;不仅评价品德、学业和身心,而且把体现学生职业素养要求的通用职业能力列入评价目标;不仅评价学生的成果,而且对学生在其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潜在能力和发展进步进行评价;不仅有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评价,而且有学生的自评、互评和来自企业、家长的评价意见。这种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目的,重过程、重评价对象主体性的教学评价凸显了发展性评价的“过程性、主体性、发展性”的特点,体现了学生为本的教育发展观,更是“三创”教育与实践的主线与推动力。

(三)创优教育秉持个性化教育

个性化教育,是在调查、测试、研究、分析、诊断的基础上,根据社会发展、人才需求和每个学生潜质特征、自我目标和家长期望,从多方面对每个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咨询、指导、策划,“量身定制”教育的目标、计划、方案、方法、资源,进行“适合”“公平”和“有效”地教育与管理的过程。[2]个性化教育继承了孔子的“因材施教”理念,就是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和特点,为他们提供“适合”的教育,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发展方向和成功机会。创优教育就是要致力于为每个学生提供平等和适合的教育,重新厘定优秀学生的评价标准,真正实现关爱、尊重、设计、引导、哺育、评价每一个不同特点、不同个性、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为学生寻找最适合的成长道路,体现对每个学生的教育公平。

二、创优教育与德育评价

随着教育事业和社会的发展,“素质教育”、“全面发展”、“新三好”、“多好”等评选优秀学生的标准和引导、教育、培养的途径也在与时俱进。江苏省“三创”教育文件中提到的创优中的“优”就是品质优秀、成绩优良、身心健康;放在职业学校创优中,“优”就是创业有实践、创新有成绩、技能有特长。

对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我们可将“三好”、“高素质”、“全面发展”、“新三好”、“多好”等作为评选优秀学生的标准,作为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参照。但是,我们不能机械地生搬硬套以上这些所谓的“标准”,应该创立符合职业学校学生实际、具有现代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特点、体现专业和职业岗位特色的优秀学生的标准,探索和实施引导、教育、培养优秀学生的方法与途径,让“老三好”变成“新三好”和“多好”;“全面发展”变成全面发展目标下的“个性发展”;“结果评价”变成“过程与结果评价”;“单元评价”变成“多元评价”;“少部分学生优”变成“大多数学生优”等。[3]

说到底,创优教育本质上是对德育评价方法与手段的一种变革。所谓德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德育目标和科学的评价标准,在系统广泛地搜集信息、充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对德育工作所产生的或即将产生的学生行为和思想变化进行价值上的考查、判断、评估,以确定其社会价值。[4]德育评价在本质上是一种价值判断过程,笔者所说的德育评价有着明确的指向性,指的是职业学校学生评价。德育评价离不开科学评价标准的探讨,而创优教育就是在进行优秀学生评价标准的探索实践。

当前,笔者所在学校在“三创”教育理念指导下,制定了以优秀学生考评体系为主的德育评价标准,对职业学校创优教育进行了有效的路径探索。这让我们坚信:只要我们正确地理解、研究、实践好“三创”,就能让每个职业学校学生认识自己、创新自己、成为理想的自己,这就是最好的创优教育。

三、创优教育理念下的德育评价改革途径

(一)施行德育学分制度,构建优秀学生量化考核体系

“德育学分制”是指借鉴学分制的管理模式而创设的有关学生德育过程的管理机制。具体而言,就是设计并实施在一定的德育目标指导下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针对全体学生开展的德育学习和实践方案,统一管理学校德育系统中的理论学习、行为养成、社会实践、道德教育、就业与创业教育、身心发展等诸方面内容的教育过程、学习过程和评价过程,从而加强学校德育活动的制度化、课程化和系统化。[5]

笔者所在学校于2011年颁布了《苏州工业园区工业技术学校德育学分制试行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建立了优秀学生量化指标体系。德育学分指标体系由基本学分、奖励学分和附加学分三个模块组成。基本分反映学生思想品德、行为规范等方面情况。考核体系总分为100分, 实行基础分及奖励学分制(加、减分制)。根据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特征,通过对学生个人情况的综合分析,建立涵盖思想素质、行为规范、比赛获奖、显著进步等方面的指标体系和弹性项目。特色就是把创新、创业成果列入考核体系,实行动态量化取分法。其核心就是把学生在实践活动、行为规范、素质拓展和创新精神等方面的表现全部纳入统一的德育评价中。

《方案》细则还规定,德育总分不达标者不能参加市、校级等荣誉称号的评选。德育学分不及格,需培训学习,参加公益活动来重修学分;多次不合格要进入该生档案,毕业时不予推荐就业,不予颁发或缓发毕业证书。

《方案》旨在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为学生提供一个宽松、自主的学习环境,打破旧的主观评价学生的评价体系,将德育活动制度化、学分化,德育目标细致化。德育学分的评价体系融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和德育评价于一体,有利于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自觉性和实效性,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评选“职教之星”,体现学生差异

职业学校的德育评价应该重视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社会适应能力、创新精神、环保意识、实践能力等都应是考量项目。评定学生优秀的标准应该随着时代的变化、学生的实际和学校的特点而改进与完善,既重视个体差异,又重视个体努力的评价体系才是科学的。优秀学生需要适合他们的评价,应该建立一种多元、多面的评价体制。

创优中的“优”就是品质优秀、成绩优良、身心健康;就是创业有实践、创新有成绩、技能有特长。学校当然希望学生在品德、成绩、身心各方面全面发展,希望学生在创业、创新、技能各方面齐头并进,达到“三创”的要求和目标。但我们也应该承认,只要学生在某方面达标、突出,也是“优”。因此在评价内容方面,不仅从“三创”的整体去评价学生,而且从三方面的多个角度去实施单项评价;不仅评价品德、学业和身心,评价创优、创业、创新,而且把学生奉献、劳动、进步、合作、自强、环保等体现职业素养要求的通用职业能力列入评价目标。

以前,学生评优往往只是针对少数人,也过分重视“全面发展”,忽略了对多数学生的激励。现在,我们吸取了北京市教委将“三好”变“多好”和广西象州县“新三好学生”评选以及国外学生评价的经验,研究和创新了学生“三创”评价标准:在省“三创”优秀学生评选的基础上,开展学期“职教之星”的评选,设置了12个单项的“个性奖”――奉献之星、学习之星、技能之星、创新之星、创业之星、劳动之星、体育之星、艺术之星、进步之星、合作之星、自强之星、环保之星等。只要学生某一方面表现突出,都可以自主申报,参加“职教之星”的评选,目的是引导更多的学生参与“三创”,发现和培育更多的高素质、有特长、有进步的学生。

“职教之星”评选不要求用一种模式去限制原本是丰富多彩、各具特征的个人的发展,否则就意味着我们对某些个体的不公正,要让学生根据个性发掘自己身上的闪光点。[6]

(三)创设“月度优秀”,体现过程评价

传统的德育评价注重终结性评价,未能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忽略学生身心发展的可塑性。道德素质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对于学生在思想品德养成教育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的波动性和反复性,运用传统的德育评价机制,往往很难准确反映学生思想品德变化的轨迹。

笔者所在学校打破传统评价模式,构建了发展性学生评价体系,把人的发展作为德育根本目的,以学生的道德实践的改善和品德的提高作为衡量道德发展、评估德育效果的根本准则,形成从道德认知到道德实践全过程的综合评价,突出了评价对学生的激励功能、诊断功能和发展功能。

学校评选“职教之星”,还特别注重过程评价。评定优秀的标准与时俱进,既重视学生差异,又看到和发现学生进步,增设了“月度优秀学生”的评选,每月表彰各班级在诸多方面表现突出,得到大家公认的学生,予以公示(附有照片),宣传事迹,放大亮点。这激励了大多数学生创优的热情。

这种过程性评价是以学生个体的自身状况作为参照系,属于个体内差异评价,亦即把每个评价对象个体的过去与现在进行比较,或者把个体的有关侧面相互进行比较,从而得到评价结论的评价类型。而在评选的办法上,我们更应建立一种自主申报、多元评价的体制,并打破传统名额的限制,让更多的学生享受表彰之乐、成功之乐。

(四)细化评价标准,突出“三创”实践

2007年开始,江苏省开展了以“三创”为标准的中等职业学校优秀学生评选表彰工作,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笔者所在学校在此基础上细化“三创”优秀学生的评价标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尤其突出了创新和创业实践。这种特色体现在德育学分制的评价体系中,同时体现在学校制定的创新、创业的制度文件中。学校先后制定了《关于建立和完善技能、创新大赛制度的意见》《关于建立学生创业制度,推进学校创业工作的意见》等文件。文件要求技能、创新大赛覆盖到每位学生,每位学生都要结合所学专业和个人特长以及创业实践参加技能、创新大赛。这样,技能、创新大赛与技能、学业考试结合起来,与创业实践和素养提升结合起来,技能、创新大赛考试就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平台和重要经历。

由学生工作部牵头,在学期“职教之星”评选中增加“创业之星”,获奖学生同时作为校、市、省级“三创”优秀学生候选人。同时评选“优秀创业团队”,表彰在各类创业设计和创业实践活动中成绩突出的团队。评选结果计入学生个人档案,也可以参照技能和创新大赛的奖励方案,适当给予“创业之星”和“优秀创业团队”以物质鼓励。

(五)配套制度改革,施行个性化培养

为完成在创优教育理念下德育评价方法的改革,笔者所在学校积极实施以个性化教育为特点的配套教学管理制度创新。

首先,制定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学校参考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结合地区、学校、班级和学生的实际,认真研究、设计和制定班级人才培养方案。同时为每个学生制定一个更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学习方案。两份方案配合起来,才是完整的体现三创精神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既面向全体又兼顾个别,实现普适性与选择性、基础性与灵活性、多样性与针对性的有机结合。其次,在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基础上,学校配套以学分制、弹性学制和选修课制为核心的教学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尽可能地扩大了学生对专业、课程、教师和学习时空的选择权,适应学生间断学习和工学结合学习的需要,促进学生自主、自由乃至自助进行职业教育与培训,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发展需要。

笔者所在学校积极探索以学分奖励制度为特色的学分制改革,鼓励学生参加技能、创新竞赛,参与创业,全面发展,通过获得荣誉来获得奖励学分。学生取得各类竞赛奖励学分后,可申请免修相应课程。技能竞赛、创新发明、文明风采等奖励学分可替代必修或选修课程学分。

积极探索弹性学制,增加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选择性,即学习科目有限修和选修之分、学习方式有校内和校外之别。其最终目标就是满足学生对教育选择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允许学生通过不同途径取得毕业资格。

学校积极探索灵活的选修课制度,增加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的选择性,将必修课的门类、课时作了大幅修订,对某些课程设立两到三个层次的不同要求,配以不同的学分,供不同基础的学生自由选择,使绝大部分学生在学懂学会的前提下,腾出时间、拿出余力选修升学和就业方向的文化、专业定向性选修课,选修职业素养方向的通用技能选修课,以及学生特长方向的限选课。

参考文献:

[1][3][6]章亦华.赢在三创[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1.

[2]章亦华.个性化教育:为学生寻找最适合的成长道路[J].江苏教育・职业教育版,2012(12).

篇3

1 明确培养目标,改革教学思路

未来临床医学需要两类人才,第一类是具备现代医学高精尖技能为主的人才;第二类是具备全科型和公共卫生以及预防、康复、养生等综合性知识人才[2]。笔者利用假期组织学生到基层医院进行调研,结果发现:中医疗法在慢性病的康复治疗中具有很大的潜力。也有资料显示:西医院各科室 80%以上医师在临床过程中使用中医药,其使用中医药的原因是临床需要[3]。高职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就是面向基层培养适合临床需求的应用型医疗卫生人才,临床需求就是我们的培养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摒弃以前中医难学不易掌握、老师教学蜻蜓点水、学生学习走马观花的现象。改革教学思路,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突出中医特色的教学体系;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结合临床慢性疾病引入中医康复医学技术,拓宽学生的知识和能力。

2 根据临床实际,调整课程设置

在课程设置方面,突出了中医特色优势及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笔者重新制定了《中医学》教学大纲,在总学时(54学时)不变的情况下适当增加实训学时,将理论学时减少为36学时,实训学时增加到18学时,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比例为2∶1,把实用性不强而又艰涩难懂的中医知识变为自学,减少理论知识讲授,增加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训练。在实施过程中,除加强学生中医基本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训外,并根据临床实际需求组织临床经验丰富、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型”老师编写教材,增加了专病专治的教学内容,培养临床急需的实用性人才,以发挥中医治疗技术的特长及优势。 转贴于

3 改革教学方法,加强技能训练

临床医学专业主要学习的是现代医学,中医学习时间很有限,要在短时间内把中医的理法、方、药等都掌握是不可能的。针对这些实际情况,笔者在教学方法上也进行了改革。根据中医特点对教材进行取舍,突出重点讲授,减少面面俱到,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增加自学内容。在理论教学中,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如中医《诊断》讲授中,适当地增加多媒体的应用,以图片、声像等效果加深学生从望、闻、问、切方面对疾病的认识;《辨证》教学过程中则多采用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应用前面所学知识对常见病证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及创新能力;《中药》一章涉及的内容多而琐碎,则采用启发指导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对繁多的中药进行归类比较,学生自己整理、比较记忆,这样可以事半功倍,记忆深刻;像《中医发展史》实用性不强的内容、《常见病证》学生通过前面知识能够自己学习理解的内容等,都引导学生自学;《常用腧穴》则引导学生互动,穿插扮演。在实训教学中,我们摈弃了全班学生一起看电教、老师单独示范的教学方法,鼓励中医教研室老师参与实训教学,一班分解成7~8个实训组,采用小班上课,老师逐个指导学生实际操作的教学方法,既保证了每位学生都有充足动手训练的时间,又能及时得到老师的矫正指导,以确保掌握正确的实际操作。在整个实训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示范、指导、及时矫正与学生的操作训练紧密结合,增强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通过教学改革,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效果。

4 改革考核方法,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对《中医学》的质量评价体系也进行了改革。我们把《中医学》成绩分为四个模块,即:理论考试成绩、实训考试成绩、理论课堂成绩、实训课成绩,其比例为:总成绩(100%)=理论考试成绩(40%)+实训考试成绩(40%)+理论课成绩(10%)+实训课成绩(10%)。操作方法为:理论考试成绩是通过优化试题,常规试卷笔试来评定;实训考试采用“模拟实践”的模式,学生随机抽题签,每张题签有4道题,每题10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操作,全部正确得40分;理论课成绩包括理论课出勤情况及理论课平时成绩;实训课成绩包括实训课出勤情况及实训课平时动手训练情况。并增加了学生评教内容,完善了评教细则,除了以前对理论老师评教中的仪表教态、教学方法、教书育人等内容外,对实训老师的评教增加了实训方法是否得当、实训环节是否完善、教师的示教及指导是否到位等,一切考核是否有利于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

5 效果

第一,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增进了师生关系,提高了教学效果。在改革教学中,笔者随机对进行改革教学模式班级的学生与传统教学模式班级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改革后的实训教学模式深受绝大多数学生欢迎,进而激发了学生对中医学习兴趣,提高了《中医学》的教学质量,增加了学生对老师的满意程度,增进了现代大学的师生关系。

第二,促进了专业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通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考核体系等改革,要求教师必须有全面的中医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临床经验,并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从而促使教师不断加强自身学习,刻苦钻研,通过各种途径来充实、完善自己,提高业务素质,也就提高了专业教师的整体素质。

篇4

【关键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策略

一、对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反思

(一)育人理念认知问题上的反思

1、对育人概念的反思

在高校创业教育的理念当中,如何区分创新和创业、就业与创业相似概念的内涵。从宏观上说,如何区分创新创业与素质教育相似概念的内涵。有关创新与创业的概念区分问题,经济学家早就给出了答案。创新指的是生产要素与生产条件之间的新的搭配方式,创业的意义主要倾向于没有尝试过的生产技术,以及建立一个新的组织。由二者的概念,我们可以得出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创业需要创新做基础。创新是引导创业的重要途径,创业推动创新能力的提升。创业者并不一定要是创造新生产方式的创造者,但是必须具备发现商机的能力,同时还要具备创新精神。创新者也不一定必须为企业家,但是创新者要具备将潜在价值市场化的能力。由此可见,创新关注的是对人的整体上的发展,创业主要关注的是人的价值的实现。

在就业与创业概念内涵的区分上。创业相对于就业来说,是对个人价值实现的更高的要求。创业不仅能够解决自身的就业问题,还能促进社会就业率。创业还可以稳定社会就业,激发社会工作岗位的创造力。从广义上说,创业的内涵中包括岗位创业和公益创业两个部分的内容。我们保持一种先进的创业精神去参与就业岗位和公益创业,将自己和团队创造的就业岗位当成一种提升社会就业率的事业,是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工作岗位公益性的大事。

在创新创业教育与素质教育概念内涵的区分上。创新创业教育是近些年来针对高校教育提出的口号。从本质上上来看,创新创业教育是通过向学生传递创新创业知识、创业技能而进行的教育放手。主要目的不仅在于促进学校学生就业,还在于培养具备企业家素养的新型创业人才。新创业教育是新兴的教育理念,它与其余教育专业具有一致性,都是以培养较高专业素质的学生为基本目标的。培养具备什么素养的学生,采用什么样的教育方式进行培养,是创新创业教育首先要考虑的内容。对于素质教育来说,它主要关注的是如何培养一个具备当前社会需要的综合素质人才。由此可见,在教育观念上,创新创业教育与素质教育是具有一致性的。只是在人才培养的规格,以及教育的侧重点上存在一些差异。

2、对育人目标理念上的反思

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理念上,如何才能客观评价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新创业能力?这些都是抽象化的概念,而且与其余的能力很难区分。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都是隐形的人才评价标准。因此,我们要采用一些技能测试办法来进行判断。如可以举办一些大学生创业训练项目、创业技能大赛等育人平台,使学生在学习和活动中,将这些隐形的能力通过显性的行为展现出来。当然,这需要学校、老师、学生的全力配合,以及制度上的绝对支持。

3、对育人价值取向上的反思

在育人价值取向上,我们对于“培养就业岗位竞争者”和“培养就业岗位创造者”这两种不同的取向?从目前的形势来看,我国的教育部门和高校十分关注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情况,但是有些高校和教育部门将毕业生就业情况作为衡量高校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认为“培养就业岗位竞争者”是高校教育的核心取向。这种传统的高校教育思想,仍然停留在向社会输出适应工作岗位要求的教育目标上。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产业结构进入转型期。这使得高校教育走向大众化的阶段,人口红利越来越少,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将会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存在。上文已经以及,创业是一种对自我价值实现要求较高的就业,虽然它不是就业的普遍形式,但是却能够成为促进社会就业的重要工具。通过对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证明,创新创业教育并不是一种精英教育,也不属于休闲教育的范围,而应当当做一种高校正规教育序列中创新驱动的新增长极来看待。在当前时代,大众创业、万众创业的呼声越来越高,高校在人才培养教育取向上,也要向着“培养就业岗位创造者”的方向转变。

(二)对人才培养机制创新问题的反思

1、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范围的反思

对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来说,如何实现因材施教和面向全体教育的双重目标?在当前时代,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的重要工程,高校在进行教育时,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创业意愿、潜能,还要关注如何设置有效的专业课程。除此之外,还要面向学校全体学生,进行开创思维、创业精神等的通识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不用层次的学校和专业都要根据自身特点,采取因材施教、因校制宜的教育模式。对于一些学术研究性高校来说,要将创新创业教育的重点放在创新精神的培养上。对于专业性较强的应用类教育高校而言,要多关注与专业相结合的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将打造成创业型高校作为基本目标。对于应用实践性本科院校而言,要将重点放在学生创新创业综合素质的培养上。对于高职高专院校而言,要着重关注学生创业技能的时间。针对理工类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要与学生的专业相结合,并结合经济学教育的内容,帮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帮助学生将其专业化技能转化为可商业化、可复制的科技创新创业能力。

2、对育人层次和系统设计上的反思

对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上,如何创建一个同时符合国家、学校、学生特色的实践育人体系?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大致可以分樗母霾愦危浩裘善占安恪⑹谝堤岣卟恪⒎趸精英层和实践实战层。在这些层次当中,每个层次都有自身的群体和目标。在启蒙普及层中,主要面对的是高校学生群体,主要目标在于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启蒙教育;在授业提高层,主要面对的是大部分的学生群体,目标在于向学生传授基础的创业经验和创业知识,让学校教育中的大部分学生都具备基础的创业能力;在孵化精英层,主要教育的对象是具有创业意愿的学生。教育目标是对有创业意向的学生进行专项训练,引导部分学生进行理性创业;在实践实战层,主要教育的对象是学校中具有创业能力的一部分学生,主要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创业者,基本支持少数具备创业能力的学生进行创业。

(三)对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问题的反思

1、对育人方式的反思

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如何促进理论课堂教学与实践课堂教学的融合?

育人方式是在对我国任何一种教育形式M行反思时,都必须考虑的问题。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必须要分析两个问题:第一,创新创业是通过教育就能教会的吗?第二,创新创业教育是要教什么?上文已经提及,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以及创新创业能力。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高校在进行创新创业理论课堂教育时,主要采用的教育方式有启发式、参与式和讨论式。这几种方式都着重关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在实践教育课堂上,我们采用的教育方式主要有比赛指导式、项目孵化式和综合服务式。都是以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为主的教育方式。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漫长的人才培养工程,需要经过不断地尝试和努力才能实现较好的效果。为了实现教育效率的最大化,要扩大大小班化学教学覆盖面积,而且要不断对理论课堂教学和实践课堂教学进行尝试,帮助学生将理论运用于实践。

2、对育人途径上的反思

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采取何种办法具体强化创新创业实验实践工作?

实验实践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环节。高校教育部门要充分配合学生工作部门的工作,帮助创新创业价值的发挥。开展公共基础实践,提升学校自主研究性学习。对此,我们可以采取开展教育主题文化活动的方式,将创新教育与学生能够参与的实践活动相结合。在活动中,充分激发学生具有的创新创业知识能力,鼓励学生带着问题和任务去参与实践。与此同时,支持学校学生自己创办创业协会,运用学生的力量来锻炼自身的组织能力等。各大高校还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与别的学校建立合作关系,形成综合性较强的科技园、创业基地等。

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策略分析

(一)正确认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自从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产生较大影响之后,许多高校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都参与到“大众创业、万众创业”的提倡队伍当中。但是也存在一些争论的声音。有些人认为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创业而并不是基本的教育,有些人则认为这完全违背了传统教育的思想。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创新创业教育并不是一门学科,也不是学校设立的独立的专业。因此,我们无法轻易断定它在高校中的地位。但是我们不能将创新创业教育简单地理解为一种培养企业家的教育。更不能运用企业盈利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目的。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形成具备创业能力的综合素养。如组织能力、创新能力等。但是这些能力根据学校的情况,学生的情况,会呈现不同的教育方式。因此,我们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时,提倡采用因材施教的方式。创新创业教育并不是要求所有学生都实现创业,而是要根据专业、能力、创业意向的不同,来决定学生所处的教育层次。要想做好创新创业教育,高校必须要对创新创业的思想进行正确的解读,对教育的学科进行合理的定位。

首先,明确区分创业与就业的概念内涵。大学生创业的基本目标就是实现就业。大学生创业是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传统的创业模式和思维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但是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则可以为学生体用思想、资源、技术等方面的支持。

其次,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不在于培养大学生企业家。学校不能盲目地鼓励学生创业,而是要从科学教育的角度,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创业意识和较高的创业能力。

最后,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并不意味着所有院系都要以创业教育为基本目标。要在保障学校基本的专业教育的基础之上,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门必修课或选修课的形式安排在教育日程中。

(二)注重高校教育改革的各个环节

教学是高校最基本的任务,也是高校存在的根本。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就要注重高校教育改革的各个环节。在充分发挥学校特色的同时,加入新的教育内容。在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上,要依托于专业,然后再加入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因此,各个高校要深入分析高校各个专业的特点,先对部分专业的学科系统进行改革,然后再形成新的学科,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主导,再加上相关的传统类基础课程。

首先,制定有效的人才培养标准。在深入分析社会形势,以及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之后,逐步对传统的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制定科学的创新能力培养策略,帮助学生形成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设计要具有较强的阶段性特征,以及灵活性特征。高校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形势的转变,以及学生特点进行不断地调整。

其次,增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在创新创业教育当中,教师的作用是十分突出的。教师不仅要具备传统的学术型能力,还有有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学校在创建教师团队时,不仅要安排有教学经验的、学术能力较强的老师,还要安排创新创业能力较强的老师。在适当的时候,学校要聘请一些社会中创业成功者来对学生进行指导。

三、结语

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它既注重创新,还关注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是我们一直在追求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多元化教育模式。各高校在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时,要多关注学校的基本条件和特色,关注学生专业的特点。制定针对性较强的教育大纲,以及科学性较强的教学系统。引导学学生自主地进行学术和技术创新,为学生提供更为广泛的就业途径。最终实现理论知识能力与实践技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技能。

参考文献:

[1]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分析与体系构建[J]. 黄银镇.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6(19)

[2]创新创业型环境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张爱平,刘咏,伍晓春,毕剑.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5)

篇5

关键词: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创新教育 创业教育

创新创业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种教育观念和教育形式,在高校广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一个主流。然而什么是创新创业教育呢?很多人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是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复合体,因此本文就此梳理国内学界对这一问题的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

一、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的概念一直以来具有高度争议,不同研究给予了不同阐释。有的学者认为创新教育是指利用遗传与环境的积极影响,发挥教育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认识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学生的主体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技能的唤醒和开发培育,形成创新人格,以适应未来社会需要和满足学生主体充分发展的教育[1]。有学者认为创新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教育目标,使学生对自己的能力自信,行动上独立,能较好地调控自己的情绪,成就动机水平高,善于自我激励,具有高度的挫折容忍力,不盲从,喜欢用自己的观点来判断问题,对事物有持久的探究欲,有幽默感等[2]。也有学者认为,创新教育是随知识经济兴起而出现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教育以创造为本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人格[3]。

二、创业教育

相对于创新教育,创业教育是一个具有高度共识性的概念,创业教育分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广义的创业教育指以激发学生创业意识、培养与开发学生创业素质与能力为核心,以培养可能的未来企业家为最高目标的教育。狭义的创业教育即指创业培训,以培养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小老板为唯一目标,通过培训为受训者提供创业所需的知识、技能、技巧和资源,使其能开创自己的事业。创业教育强调教育应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品质、创业能力和创业知识结构。人类社会的教育经历了从守业教育到创业教育的伟大转变。与此相反的守业教育则是指以保守的教育思想为指导,以注重传统和维护现有秩序为其宗旨的教育活动[4]。也有学者认为创业教育是指开发和提高青少年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培养未来企业家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是相对就业教育而言的一种教育理念、一种教育模式。创业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具备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教育[5]。

三、创新创业教育

前文已经阐述了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有关概念,那么什么是创新创业教育呢?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具有高度模糊性的概念。有的学者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种教育观念和教育形式[6],其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思维、创新创业能力和创新创业人格的高素质的新型人才[7]。实际上,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国内学界大致有三种理解:一是将创新创业教育等同于创新教育;二是将创新创业教育等同于创业教育;三是将创新创业教育理解为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结合。可见,创新创业教育主要是一种兼顾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并以创业教育为重点,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为受教育者创业奠定良好基础的新型教育思想、观念、模式。

四、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关系辨析

创业教育与创新教育的关系非常密切,创业教育不仅需要创新教育的思想和方法,还需要创新教育获得的成果。然而,创业教育的目的不是单纯地获得新思维和新方法,而是培养学生运用新思维、新方法将学到的知识付诸于实践的勇气和能力。创新教育特别重视培养学生尊重权威但不迷信权威、尊重实际但不拘泥于实际的精神和勇气,特别强调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的训练。

1.创业教育的基础是创新教育。有学者认为创新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内在要求,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高等教育必须顺应国际市场的需求,面向世界,培养与国际接轨的人才,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8]。有学者认为,我国比较缺乏促进创新人才成长的机制,目前流行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和评价体系,已经产生了严重的重数量轻质量的倾向,导致了相当普遍的学术浮躁心态;用人制度上的一系列限制也导致一些科技人才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创造性受到压抑[9]。也有学者认为,创新教育是创业教育的基础与起点,创新教育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创业教育的质量。

2.创业教育是创新教育的实现形式。实施创业教育对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价值,通过创业可以提高社会就业率,减轻政府压力,为社会稳定作出贡献。有学者认为创业教育是创新教育的进一步延伸和实用化,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素质教育[10]。创新教育是一种崭新的教育模式,体现在一系列的观念、思想和制度上。创新是创新教育的内在追求,是一个相对主观概念,难以通过量化的方式加以衡量。相对于创新教育而言,创业教育和社会的整体发展更具有直接相关性。因此创新教育是创业教育的基础,创业教育则是创新教育的延伸与补充,创新教育的质量应通过创业教育的质量来具体评判。

3.创业教育比创新教育更具有现实意义。已有研究认为创业教育的重要性直接来源于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难这一客观事实,中国每年新增劳动力1000万,下岗和失业人口约1400万[11]。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创业教育提上我们的议事日程。有学者认为,相对于欧美国家而言,我国创业教育发展起步晚,质量低,观念滞后[12]。与美国创业教育相比,我国大学生学籍管理体制不同,两国大学生创业的层次和领域不同,政府或国家对大学生创业者的关怀、扶持方式也不同。正是这些因素,决定了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也就是大学生创业教育普及程度低[13]。这一现实状况要求我们将创业教育置于我国教育发展的优先地位。

综上所述,创新创业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一致的,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目标取向是一样的,都是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两者的作用是同效的,创新教育使创业教育融入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创业教育则使创新教育变得更为具体实在[14]。

参考文献:

[1]张立昌.创新.教育创新.创新教育[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4).

[2]游永恒.创新教育的基本特征[J].中国教育学刊,2000,(3).

[3]吴华.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4).

[4]汪建华.创业教育――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J].现代大学教育,2003,(6).

[5]张平.创业教育:高等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J].中国高教研究,2002,(12).

[6][14]高晓杰.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新时代事业的开拓者[J].中国高教研究,2007,(7).

[7]吴泽俊.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及其启示[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07,(5).

[8]常顺英.21世纪高等学校的创新教育[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

[9]翟杰全等.大学的教育创新和创新教育[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10][11]张德江.对创业教育的认识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6,(5).

[12]汪银生.创业教育是比创新教育更为迫切的课题[J].教育与现代化,2001,(4).

篇6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教育;区域性;温州模式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08—134-04一、概念界定及问题缘起

在人们日常话语中,提及区域与地域这两个概念时,一般存在相互混淆与相互等同的现象。但作为学术理论研究,本文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区域性概念的界定,这是研究的逻辑起点,要界定区域性就必须先搞清楚区域与地域的概念差异。地域(area)通常是以一定的地理条件为基础的自然要素与人文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空间综合体,一般有区域性、人文性与系统性等三个典型特征。区域通常是指地理上的某一空间范围内以经济活动与行政管辖为基本特征所形成的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交往方式的地区综合体。从外延上看,地域的外延远大于区域;从属性上讲,地域侧重于地理资源特征,区域侧重于社会文化特征。所以,学者们往往把区域作为界定一个地方的主要依据,把区域性看成是地域特色的标杆。因此,从社会学意义讲,区域性就是指一个特定的地理区域在社会变迁与转型过程中引起空间内所有要素变动的历史进程。本文所指的区域性是以地域空间为基础的一定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交往方式相互交织与相互影响的区域社会。

随着区域经济的崛起,区域性增长正在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培养创业型人才已成为区域性竞争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作为创业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托与主要渠道——创业教育,越来越成为高等教育最为炙热的话题之一,创业带动就业的教育活动在高校风生水起。从区域性分布来看,高校在开展创业教育活动中必须结合自身所处的区域优势与地方特色,深入探究区域性特点与高校创业教育之间的内在关联,培养具有区域性需求的创业型人才,建构具有区域性的高校创业教育模式,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与打造活动型区域服务。

温州作为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前沿,在党非公经济理论与地方创业精神的双重驱动下创造了闻名遐迩的区域模式——温州模式。温州模式作为一种典型的地方模式蕴涵着特殊的区域精神,即强烈的致富欲望与创业精神——“敢为人先,特别能创业”。这种区域精神在温州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是以创业教育的本土化作为最直观、最生动的展现,温州高校通过区域性的审视来定位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目标与功能,在开展创业教育活动中充分利用与开发区域性资源并彰显区域性特色,走出一条既符合我国高等教育特点又适合温州地方特色的高校创业教育模式。

二、功能定位

(一)目标的本位化

高校作为区域性发展所需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必须大力培养创业型人才,为区域性竞争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与保障。不同的区域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各自的特色,即自我发展的区域个性化。“区域特色因个性而存在,个性成为区域价值的依据”。因此,作为区域性发展的蓄水池——创业教育,要与之相配合,并为之而服务,培养高素质创业型人才,形成与区域发展相适应的创业教育体系。当前,高校在自身发展定位别强调立足于区域性的重要性,体现高等教育发展的个性化塑造。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也是时展的必然。因此。服务于区域性发展成为高校创业教育的根本目标,这对大学生创业教育具有现实性的指导意义。高校创业教育要注意根据区域性的特征,将创业教育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之中,努力提升区域性发展的竞争力。以温州为例,实践与研究表明杭州、宁波与温州作为浙江三大区域性中心城市,通过创业教育支持比较研究得出:温州的科教支持系统是其创业系统中最为薄弱的部分。这表明温州高等教育尤其创业教育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目标定位不清与服务功能不足的现状,这一状况也符合目前“温州人经济”的特点与“温州经济空心化”的事实。据不完统计,恋乡不守土的温州人有50多万在国外创业经商,有200多万在国内各地投资创业。

(二)途径的本土化

服务于区域性发展的目标要求创业教育与区域性相对接,寻找高校创业教育与地方经济社会融合的切入点,培养与区域性发展相适应的创业型人才,实现高等教育与区域性的协调发展。高校要及时跟踪区域性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与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自身条件与优势,有针对性地开展创业教育,高校要根据区域需求与专业背景,建立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创业教育体系,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温州高校创业教育坚定不移地走政校协调、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的发展道路,将创业教育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相对接。目前,温州形成以低压电器、服装、鞋革、打火机和眼镜等五大优势产业为龙头的产业集群。高校在创业教育项目选择方向中,有不少项目设置与区域优势产业相连,尤其是区域的主导产业,往往成为温州大学生创业实践的首选项目。

篇7

广义上的创新创业教育起源于20 世纪30 年代斯坦福大学教授、工程学院院长特曼的创业型大学建设实践。1947 年哈佛商学院的迈赖斯迈斯为MBA 学生开设了新创企业管理的课程,被认为是美国大学创业教育中的第一门课程,也是创业教育在大学的首次出现。国内的创新创业教育则起源于20 世纪70 年代的改革开放,自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面向21 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以后,我国高校进行了不同形式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创新创业教育可以划分为自发性探索阶段、多元探索阶段和全面推进阶段。二十多年的创新创业教育,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对提高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引领创新创业文化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与此同时,由于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历史较短、经验不足,在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中存在一些认识模糊化、教育形式化、评价单一化的问题。比如,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还存在着把创新创业视为不务正业的无奈之举,创新创业教育功利化倾向明显; 把创新创业等同于地摊式的活动,创新创业教育形式主义严重; 把创新创业教育等同于就业培训,简单化倾向明显; 把创新创业理解为仅仅是学校的事情,狭隘化倾向严重等误区。此外,有些高校创业课程扎堆开课、创业讲座频繁进校园、创业比赛层出不穷,但创新创业教育成效却并不明显,甚至还影响了正常的专业教育; 有些高校把在校大学生休学创业、组建团队、开办公司作为自己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果广泛宣传,从而弱化了人才培养的根本使命; 甚至有些地方以建设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工厂的名义,谋取房地产经济利益。这些现象的出现,归根结底是大家对于普及创新创业教育总体目标的理解和认识并不一致,对一些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性、根本性问题没有达成共识。鉴于此,我们有必要立足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战略的高度,全面把握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意蕴,从而在认识高度、理解深度、把握精度上为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奠定基础。

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意蕴

创新创业教育从语义学角度看,有创新、创业、教育三个关键词,从其源头看,是来自于不同时代背景下出现的创业教育、创新教育概念在新时代不同程度的融合。创业教育最早由西方学者柯林博尔提出,并在1989 年面向21 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后形成广泛影响,它主要强调培养学生的事业心和开拓精神。创业教育进入我国以后,与我国传统的创造教育、生活教育理念相融合,早期的学者认为创业教育就是培养人生志在创业的教育,就是构建合理人生的教育,或者说是提高人生质量的教育,还有学者认为创业教育是开发和提高青少年的创业基本素质、培养具有开创性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创新教育最早是由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提出的教育理念,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有学者进一步认为创新教育就是根据创新原理,以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以及创新个性为主要目标的教育理论和方法,重在学生牢固、系统地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在此基础上,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作为一个整体概念首先出现在学者的研究中,创新引领创业、创业促进创新,创业与创新密不可分,相互需要。曹胜利等在《中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报告》中对创新创业教育进行了概念界定。2010 年5月4 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整体概念第一次出现在政府文件中,该文件指出,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教学理念与模式。

回顾创新创业教育认识上的变化,我们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是创造教育、创新教育、创业教育概念上的融合和内涵上的丰富,其基本内涵需要从三个视角来认识,即从微观视角看,创新创业教育可以认为是职业教育新层次,其着重通过创新创业知识的传授,为大学生从事创新创业活动提供培训和指导; 从中观视角看,创新创业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新拓展,其着重通过知识传授和实践育人,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创新创业意识; 从宏观视角看,有效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必然要求教育理念的更新,这种新的教育理念可以称之为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主要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育质量,使受教育者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的生力军。

新时代背景下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这种教育理念与传统教育理念有着本质特征上的不同,是传统教育理念在创新创业时代的新发展。从教育目的讲,创新创业教育强调教育的社会性,培养直面社会需求的创新创业人才; 从教育主体讲,创新创业教育强调学生的主体性,重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以激发学生自我成才为教育手段; 从教育模式讲,创新创业教育强调多元化实践育人; 从教育评价讲,创新创业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由此,开展好创新创业教育,意味着高校在三个方面的转变,即在办学观念上从学科为本转变为学生为本; 在教育内容上从重在传授知识转变为重在提升素质; 在培养模式上从以教为主转变为以学为主且教学相长。

三、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路径

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本质上必然要求高校深化综合改革,这也正是《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指出的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综合改革的突破口的意蕴所在。笔者认为,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首先需要正确处理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关系。

1.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关系

专业教育是随着社会分工细化和社会专门化程度不断提高而产生的,是为社会上某一职业培育专门人才的教育。就高等教育来说,专业教育是按照学科、专业分类进行的一种教育。由此观之,创新创业教育是在专业教育基础上的升级,创新创业教育应该融入到专业教育的过程之中,专业教育也因为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入而更具活力。一方面,如果没有扎实的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就成为无源之水,只能停留在提供谋生技能的层面; 另一方面,没有创新创业教育,专业教育就容易与社会脱节,其成果也可能无法得到高效的转化。

2.面向全体教育和个性化培养的关系

创新创业教育是时代的需求,是素质教育的深化,所以其教育对象必然是有教无类,即所有的受教育者全体学生。与此相对,具有创新创业潜质,特别是从事狭义上创业活动的人毕竟不是学生的全部,从施教者高校的角度,必须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潜在品质,实施个性化培养,这也是创新创业教育以学生为中心的具体体现。所以,创新创业教育的面向全体和分类施教是相互统一的,不能因为能够直接从事创业活动的是少数而忽视面上的教育,也不能只注重面上教育而不注重发现、关注、培养具有从事创新创业活动潜质的学生的教育,其基本原则应该是顾及大多数、关注少数、扶持极少数。此外,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是一个过程,大学生创业并非独指在校生创业,在校生与毕业生各有侧重又相互关联,休学创业只能是一种政策许可,而不应、也不可能成为主流。

3.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的关系

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个整体概念,其目的是培养面向社会需求的创新创业人才,但创新和创业各有内涵、互为影响,一方面,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创新引领创业,没有创新的创业活动,只能是低端的、地摊式的谋生活动; 另一方面,创业是创新的深化、创业促进创新,没有创业活动,创新的成果难以转化,所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首要的是创新教育。由于高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天然的创新属性和特质,创新教育也更容易深入并取得成效。其次,创业教育要以创新教育为前提,创业者要有创新的功夫,过于强调创业教育而忽视创新教育这个前提,只能停留在创业就业的层面,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要求不相吻合,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也容易陷入急功近利的困境。

4.高校主导与开放参与的关系

由于创新创业教育具有开放性、实践性、社会性的特征,单独依靠高校自身是较难取得教育成效的,这就需要从根本上构建起高校主导、政府引导、企业参与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备创新创业素养的人才。此外,相较于在校大学生,大学毕业生才更是创新创业的生力军。因此,创新创业教育应该是一个社会广泛参与的生态系统,高校在其中处于主导地位,是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其关键在于深化自身内部改革; 政府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推动者,其关键在于整合社会资源,在政策、资金上给予保障; 企业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参与者,其关键在于企业作为创新创业的前沿,是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重要阵地。

鉴于以上四个方面的关系,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需要进行顶层设计,在协同育人、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实践育人等方面加以推进和深化。

1.强化顶层设计,理顺高校内部体制机制

创新创业教育是个生态系统,从高校内部关系看,尽管各类高校内设机构存在差异,但大多涉及教学、科研、研究生院、学生处、团委等多个职能部门以及与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的研究院、创业园等多个基层单位; 从高校外部关系看,涉及政府、企业、科研机构、教育主管部门等多个参与主体。这从根本上要求高校强化创新创业教育的顶层设计,理顺高校内部体制机制,成立校级层面领导小组,明确责任主体,适时成立创新创业学院或创新创业中心等校内综合协调实体机构,推进具体工作,从而为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提供前提和基础。

2.强调协同育人,整合多元办学力量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离不开多元办学力量协同育人。一是政校协同。创新驱动是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整合创新创业社会资源,政府既有内在责任也有外在动力和强大能力,这就需要高校和政府良性互动,在办学自主权、创新创业政策、实践基地、扶持资金等方面形成合力,共谋发展。二是校企协同。企业本身具有创新创业的内在需要,也是创新主体,还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平台,这就需要企业和高校加强联系,协同推进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三是校研协同。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内容,要通过技术转移机制实现高校创新成果和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之间的无缝对接,形成教研相长的长效机制。四是校际协同。校际协同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手段,要着力推进校际间教师互聘、学生互换、课程互选、学分互认,鼓励大学生跨校、跨区域组建创新创业团队。

3.深化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教育理念要转化为教育实践,需要依托系统的人才培养体系。一是将专业的选择权交给学生。目前的高考制度中考生按考分和社会评价去选择高校及其专业,考试院按考分及志愿向高校投放考生档案。其实,考分不能代表学生的全面素质,学生也未必了解自身的天赋、特长,在志愿选择中有一定盲目性。进入高校后,学校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并借助现代测量工具,引导学生二次合理选择专业。二是课程体系改革与完善。课程体系在高等教育中具有基础性作用,要把针对全体学生的面上教育与针对特定对象的个性化培养相结合,考虑设置面向全体学生的必修课、面向有兴趣和潜质学生的选修课以及针对具备创业基本条件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课程。三是教学方式方法创新。要发挥互联网时代优势,探索启发式、探究性、小班化教学模式,着力发挥学生在教育中的主观能动性。四是管理制度改革。要改进学生学业评价办法,促进考试考核向过程考核以及知识考核向能力考核的转变。探索成果导向的第二课堂成绩单,建立创新成果、创业或休学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等,为有创业基础和潜力的学生提供宽容的成长环境。

4.凝聚各方力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高素质师资队伍是决定创新创业教育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一是走出去,鼓励高校教师进行创新创业活动,加强对教师的专业培训,加强选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体验创业过程,并加强职业指导师、规划师以及KAB、GYB、SYB、IYB、创业模拟实训等师资队伍建设; 二是请进来,聘请一些创业成功人士或投资家、企业家、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以及国家级创业培训导师作为兼职教师进行相关案例教学; 三是允许确有所长的高校教师离岗创业,将研究成果产业化,以此积累教学资源和创新创业经验。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促进校内外、海内外、专兼职、学界和产业界在创新创业教育上的结合,进而形成一支学术与实务相结合、创新与创业相结合、本土与国际相结合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

5.强化实践教学,推进平台建设

多层次的实践平台建设是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育人的基础。一是模拟平台建设,可以考虑建设大学生创客空间、创业梦工场等,通过虚拟经营企业,熟悉创新创业流程,提高创新创业能力。二是实战平台建设。实战平台一方面是在传统政产学研项目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深化,建设创新创业人才实训基地; 另一方面是联合地方政府、社会资本着力打造大学生创业园等新业态孵化器,完善设施功能,扶持优秀学生创办的企业成长壮大。三是交流平台建设。一个好创意是一个网络,也是一个群体,最具创意的人往往拥有广泛的社交网络,要通过建设创新创业联盟、创新创业俱乐部等,搭建起高校之间、高校与社会之间的广泛交流平台,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提供交流场所,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热情,促进好创意的产生。

篇8

关键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创新模式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与模式,同时也是以中国高等教育现有状态为基础的理论创造。这一概念既借鉴发达国家高等教育与创业教育相关的先进理念,也考虑了我国高等教育特有的发展模式。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创新为手段的创业教育模式,以创业为目的的创新教育理念,科学地将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相结合,进而将其引入大学生的通识教育之中,丰富我国高校的教学模式。而理解这一概念的前提是对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概念的甄别式认知。创新教育是指为适应快速发展的科学信息技术以及社会产业结构调整,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发展学生创新技能为目的的高校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创业教育是指以提高学生的创业素质和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与心理素质等为目标的高校教育模式。创新创业教育是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科学、有机地结合,是先进教育理念和科学教育模式的合成体。

一、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现状

1.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缺失。创新创业教育有诸多特性,而主体性是该模式较为显著的属性之一。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重点在于充分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和创新意识,积极发掘学生的实践操作潜力,使其具备社会实践操作的基本素养。同时以学生的能动主体为着眼点,通过科学的引导方法促使其积极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创造性以及创新意识。值得注意的是,此种教育模式虽然以学生为主体,但在大部分高校的实践过程中,学生这一主体往往因为教育资源的缺失而失去自主性。师资是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因素,优良、充裕的教师资源是学生发挥能动性的基石,但师资却是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短板之一。首先,我国高校教师组成单一,缺乏“多面手”人才,不能满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需求。此种教育模式不仅要求教师具备通识教育的基本知识容量,还要求教师必须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此类“综合性”教师的人数无法弥补高校专职教师的数量需求。部分高校虽然组织教师接受该教育模式的培训,但是接受培训的教师数量在全体教师中的比例仍然过低。可以说教师资源在总量上无法满足创新创业课程的需求。其次,教师的专业水平不高亦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发展的瓶颈。部分高校现有的创新创业课程教师多为自我研修型,无创业、管理和经营经验,实践操作能力较低,因此,教师的授课方式也往往是“照本宣科”,无法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从而限制了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创新意识的发挥,教师无法帮助学生从课堂走向创业最前线。再次,教师队伍的构成不完整,缺乏经验丰富的兼职教师。大部分高校担任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师多为学校的专职教师或管理学生工作的辅导员等,而无社会兼职教师。兼职教师往往具备一定的创业素养,拥有社会经验且熟悉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在实践方面较有话语权,因此,兼职教师的缺失往往会导致学生无法积极地与社会沟通,无法获得创业的第一手资料,亦无法激发自己的创新意识。

2.创新创业教育观念落后。尽管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适应当下社会、经济以及技术发展环境,然而其理念内核则具有前瞻性,以引领未来发展趋势为目标,因此,教师与学生均需有超前的理念、精准的眼光以及把握机遇的勇气,以现存条件为基础,以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为工具,对未来展开合理且大胆地想象。然而,我国大部分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观念相对保守,这也是此种教育模式迟迟无法在高校深入开展的原因。目前,尚存的功利性创新创业观念是大部分高校现有的教育观念,而此种观念是狭义创业教育理念的衍生物,并不能全面概括此种教育概念的内涵。由于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受到其外延局部延宕的限制,社会对创新创业的评价一般只以其所创造的商业价值为标准,这便是功利性创新创业观念成为主流教育观的原因。甚至大部分教育管理者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就是创办企业所具备的创业能力和基本知识,将创新创业学科定位至企业管理者速成班以及技术创业培训班等层面,忽略了创新创业教育这一学科真正的教学目的,亦未将此种教育模式纳入学校的人才培养计划之中。高校只注重对学生进行简单的知识培训、技能培训以及相应的就业指导,而不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素养,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这便误导了一些接受创新创业教育的大学生,使其功利地看待创业,肤浅地认识创新,无法拥有科学地思考和认知。更有高校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是精英教育,通过提高入学门槛将大部分学生排斥在此种教育模式之外,这让大部分学生从一开始便失去接受创新创业教育的机会,深度培养更是无从谈起。

3.创新创业教育平台扁平化。实践是创新创业课堂教育的重要延伸,创新创业教育相对于其他教育模式而言,更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和行动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创新,认识创业,从而更好地适应快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和市场需求。因此,打造高校与社会沟通的平台是创新创业教育由理论走向实践的关键点,而实践平台则是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激情、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重要保障。现有的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存在建设过于扁平化的问题。正如上文所述,大部分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观念较为保守,对此概念理解过于片面,这也导致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的建设工作趋于形式化。而外部政策的缺失与资金的短缺则阻碍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建设的持续扩展。而在部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尚无正规的科学人才培养计划支撑,与之相关的实践课程安排还不是很规范,时间分配也比较少,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实践的时间无法达到相应的标准。学生在学校所学到的理论很难在实践中开展运用,而学生在实践环节中所积累的经验也无法进入课本形成理论。创新创业实践过程与教育理论不同步主要停留在创业竞赛、报告的指导上,很难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即便部分高校有能力扩展实践平台,增设实践课程,成立大学生创业实践园区,却因资金支持后续无力,与企业的联动间断以及校内资源枯竭等问题无法面向全体学生,无法建立“广谱式”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二、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创新模式探究

1.加强高校专职师资队伍的多元化建设。高校要加强专职师资队伍的科学规划,提高实践课程的教学质量和专职教师的培训质量。推进创新创业教学在高校的开展工作,以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素养为目标,建立正规的人才培养计划,制定全面的人才培养制度。如制订专职教师培养计划、建立与健全教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等。同时高校要积极开展组建专职教师队伍的工作。正如上文所述,创新创业教育的落脚点是实践课程,故对教师专业素质有较高要求。高校要持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教师既要有较高的通识教学水平,又要具备一定的创业、经营和管理经验。高校还应以校内教师资源为重,积极选拔各专业的骨干教师作为实践课程的技术骨干,形成稳定的教师资源供给链。鼓励优秀教师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允许其进入企业等社会经济体中体验创业过程,科学认识企业的运作、发展、管理,从而达到丰富其经验,提高其实践能力的目标,进而为广大高校学生进行更为专业、质量更高的教学活动。高校也应积极与企业合作,组建一支实践经验丰富且具有一定教学水平的兼职教师队伍。聘请相关的企业家和创业人士等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实现学校资源与社会资源的联合互动,从而建立一支多层次、多维度发展的创新创业教育专职教师队伍。值得注意的是,高校在组建兼职教师队伍时还需建立健全相应的激励机制,制定合理的聘任规划,认真执行相关程序,对兼职教师的聘任条件和薪酬进行全面考量。兼职教师应从事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学,并与通识课程进度保持一致,使学生做到理论和实践充分结合。教师聘任方式要保持一定的灵活度,要做到“统一管理,统筹协调,灵活有序”,进而实现教师队伍扩充的良性循环。

2.更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科学的教育理念是支撑高等教育实践稳步前行的内动力。现阶段人们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理念较淡漠,并没有真正使这种理念和意识深入人心。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大家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理性认识仍未成熟,仍处于摸索、探求的初级阶段,还没有真正清楚它对社会经济发展和大学生健康成才的必要性、紧迫性和重要性,因此,更新高校的创新创业理念势在必行。要有全面和科学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要坚持“门槛设置低,专业分类精,实践力度大,理念更新快”的基本原则,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为目标。突破陈旧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束缚,对“培养老板”“企业家提升班”等“片面化”的创新创业教育内核以及严重滞后于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现状的人才培养计划进行及时更新,创新高校在教育体制改革中的教学方法和授课形式,充分发挥高校在社会中作为新型经济体的作用。创业教育的终极目标并不是教授学生创办企业的方法,而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综合素养。因此,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应当彻底摒除“精英教育”,不应只以商学院的学生以及参加相关创业竞赛的学生为目标群体,而应该面对全体高校学生,以“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为目标,通过“无门槛”授课方式,惠及广大学生。同时,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要克服“两极”思维,实现高校中介化转型。高校的创新创业理念要积极包容和整合“素质型”和“职业型”两种教育模式,推动创新创业教育走出不分层次、不分群体、不分阶段的“初级教育”阶段,做到既要全面覆盖,又要强调个性化,既要提高通识能力,又要增强实践技能,从而深化扩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有“战果”。

3.建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多层次实践平台。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既是多式联运的平台,也是校内和校外积极联动的教学体系。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是通过整合学校、企业和社会等各方资源而建立起的开放式、多元化的创业实践平台与基地。高校需要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活动,深入认识社会,了解企业现状与发展历程,从而提高学生对创新创业理念的认知能力。教师在指导学生时要充分利用课间实习与毕业实习两大实践时间资源,使学生接触专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习实训基地中体验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提高学生的管理能力。发挥优秀毕业生创新创业典型的示范作用和成功案例的激励作用,将这些创新创业的代表请进来,通过讲座、座谈的方式,教育并引导学生,进而丰富学生创新创业知识与体验。高校应构建校内与校外良性联动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可以建立种类繁多、类型多样以及专业性较强的创业工作室。与技术园区联合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教学实践基地,让学生在实践基地中接受与通识教育进度相一致的实践教学,体验企业经营的各项环节,通过此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将理论和实践充分结合。在校内建立实验室、实验中心以及大学生创业园,通过不同形式的校内实践平台为学生进行实践课程练习提供便利条件,利用校内资源集中这一优势进行创新项目研究、举办各类特色创业大赛以及创业实践训练。通过竞争和合作的模拟训练激发出学生的创业意识,增强其创业体验、增进受教育者之间的沟通交流、培养其团队精神。高校还需整合校内与校外资源,并积极与政府、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建立创新创业平动机制。高校要创立校内外创业孵化与创业实践基地,并以技术园区的创业孵化基地和各类型创业中心的联合运作为基础,与各企业等经济体联合互动,共同创建创新创业链式平台。建立校内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与大学科技园,让学生通过实践从理论中走出来,汇集现有的智力、知识、技术、资金,使科技园成为学生科技合作交流与创新创业服务的平台。高校还要提供创新创业相关的软性条件,在加大创新创业教育硬件建设投入的同时,要通过加大校内宣传力度,建立相应的奖励机制和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等方式,营造出开放、互动、充满活力和创业热情的良性校园环境。总之,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平台建设过程中,要做好统筹规划,做好创新创业园区的建设,重新评估现有创业园工作开展情况并加强建设,进而扩建一批新的创业园区。在创新创业园区的建设方面,省教育主管部门应积极协调省财政部门,把创新创业园区的建设纳入专项资金项目,进行专项专建。

三、结语

创新创业教育表达着一种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的新理念,契合了当今时代潮流,与时代精神相吻合。可以说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的特有产物,它历经了高校自发探索阶段、教育行政部门引导下的多元探索阶段、教育行政部门指导下的全面推进阶段等三个发展阶段,然而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较之发达国家而言还存在起步晚、发展慢等问题。但是这场教育变革仍在持续,它的发展不仅需要时间,更需要空间,需要学校、政府和企业共同创建的空间,也只有三方集体发力,创新创业教育才能在短时间内实现质的突破。

作者:钟江顺 单位:杭州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文丰安.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浅谈[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5):13.

[2]杨晓慧.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8(1):41.

[3]刘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思考[J].教育科学,2011(5):67.

[4]王占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观念变革的整体构想[J].中国高教研究,2015(7):75-77.

篇9

关键词:文化规训;教育创生;创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C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2)10-0133-04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教育的相关研究越发重视对教育主体情感——人格因素的强调和探索,教育方针、改革口号的变更无不在表明:新时代的教育正努力脱离传统文化保守、专制等旧壳的束缚,致力于与国外先进教育理念之间的接轨以及本国教育的批判与超越。可以说,基于国内外新的人文理念下的交互沐浴,新时期的教育在传统文化的土壤中显现出更为坚实和持久的生命力。但是,由于传统文化专制、保守思想的潜在规训,现代教育在新思想的牵引下显得麻木而迟钝,尤其是在创业教育的概念梳理上,缺乏条理性。因此,寻求现代教育的生长点,关键在于探求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契合点,使现代教育既不会脱离我们的本土特色,积极继承前人的思想精华,又能在此基础上致力于文化的批判与超越,突显教育的时代性和人文性。

一、传统文化的“规训”性:现代

教育主体的“脑中之轮” 翻看教育的成长历程,期间似乎总有一条粗而长的牵引线,将教育体系整体串在一起,教育只能顺着这颗“藤”向上延伸,却很难踏足“藤外之境”。我们的传统文化即是教育的成长“境域”。当教育充分挖掘该境遇中的思想资源时,文化给其一定的助推力。然而,当教育试图到境外寻找新鲜空气时,不免体现出的是“逆水行舟”——传统文化“规训”性的面孔渐次显露,无形中训诂着人们的思想,成为社会人的“脑中之轮”。

我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既是一个民族思想的精华,也是卓越的象征。又不免携带一些落后、保守的思想因子,即所谓“糟粕”。正是这些糟粕性的文化因子潜移默化地束缚了人们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加深了国人的保守和专制意识,更是明显地遏制了现代教育的创生。

就传统文化的糟粕性因子而言,有学者将其概括为,浓厚的父权制度和鲜明的等级身份制度。认为正是这种文化蕴涵的专制性和保守性严重束缚了普通民众所拥有的选择权利。[1](P21)正因为如此,我们生活的社会难以成为一个拥有选择权利的社会。从古代一直到现代,那些拥有绝对话语权的人士往往持有价值观的独断论,他们把自己的价值判断上升为一种社会化的判断,以绝对的权威性力量训诂着国人的思想,圈定着他们的视界。

与“文化”有着紧密关联性的教育,受传统文化“规训”性的影响,其功效往往被认为是把这些代表先进阶层的人的思想潜移默化地注入人们的意识主流中。反思现代教育的困境,乃在于传统文化的“规训” 性因子正成为现代教育的“脑中之轮”, 规定着人们的思想可以越过的范围。这便决定了教育只能成为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之工具、国家竞争之根基、个人获得知识技能以求未来幸福之手段,进而蜕变成工具性的驯化与生产,沦为职业的附庸和工具。

就教育者和学习者而言,在传统文化“规训”性因子的影响下,他们也逐渐形成了内在的“恋尸癖型人格”。这种人格在心理学家埃里什·弗罗姆看来,是由控制和被控制的欲望所驱动。[2](P249)因此,具有“恋尸癖型人格”的人总是以机械的方式看待生活,并把他人当作物体而不是活生生的人来看待。现实教育中,即某种程度地体现出这种趋向。教师把学生当成没有生命的客体,进而也培养了学生把别人当成客体的倾向。教师乃至学生家长往往声称“为了孩子”,但常常只是告诉他们什么对他们来说是最好的,较少考虑孩子真正的需要。整个社会中,教育某种意义从事的是一种“控制意识”的活动。如此,教育培养出的人缺乏自觉进行选择的能力,不会反思其行为中的后果便可得到理解,再从小学教育过渡到高等教育时,这种“控制意识”的后遗症便表现为创业教育的缺乏。

二、现代教育的“超越”意向:

新时期的教育追求 显然,新时代教育在一定意义上被厚重的传统文化牵绊着,但总体上它却是在向前努力迈进的,并时时张望和吸取周边文化境域中的教育经验,体现出无法被遏制的生命力。可以说,对“超越性”的追求和向往正是现代教育一贯的发展意向。这种“超越”意向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1)对“人”的认识:主体人的强调。现代教育对人自身的强调正试图摆脱过去一贯的“为……服务”的思想,已经努力从人的内在本性出发,对人的主体生命价值给予宣扬。将自由、自主的地位归还于受教育者,强调学习者诸如自觉性意识、创造性思维、实践性操作能力等方面的自我超越。

(2)对教育本质的认识:教育的终极目标指向“人”。即在教育的价值取向上注重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在教育过程中强调培养自主能力。因此,现代教育即体现为:自由灵活的学习环境;对待问题敢于提出质疑;在尊重他人的基础上不断提升自身觉悟。因而,较之于传统文化“规训”思想引导下的教育言,现代教育强调的是“建构”,不是“训练”,也不是“培养”。

(3)教育方法的革新:人文熏陶,手脑并用。现代教育倾向于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式的引导,提出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健康向上的教育方式。教育过程中,鼓励师生为友,加深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学习与交流,加强师生彼此间的信任与理解,营造融洽、和谐、健康、昂扬的精神氛围。同时,注重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与交流,将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互动式”的教学模式,打破传统的“记忆型”学习方法,使其向更有益的“思维型”学习方式转化,从而燃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从另一角度来看也促进了学生创新精神,为其实践能力的发展铺路。

(4)对教师的认识:平等中的首席。儒家文化中,向来推崇“师道尊严”,将传授儒家文化的教师誉称为“世儒”、“师儒”。到近代,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强调,将学生与教师置于人格平等的位置:教师对学生的施教过程是一种暗示和引导,师生共进,不是“授受”;教师和学生是相互尊重的。因此,现代教育对教师的认识不再是简单的教学权威,也不是简单的自我牺牲者,而是需要融更多的教育智慧于教育教学中,致力于其自由、宽容、交往与情感等生命机制的发掘。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用心聆听学生的呼唤,建构一种意义的世界,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是教师工作业绩提升的重要途径。

三、寻求传统与现代的契

合:教育的生长点 新时代的教育对“超越性”体现出更大的渴求,这是整个世界共同的趋向。要保证国内人才在世界强有力的竞争力,教育的革新是无法避免的。因此,冲破传统文化落后因子的束缚,正确批判、继承、超越传统文化是我国教育的生长契机之所在。这方面的努力需要我们认识两点:

首先,从某种意义上讲,人们总是潜移默化的受到自己存在的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不易被察觉,而且可以说是根深蒂固的。因此,既然我们彻底摆脱本民族文化的教育的劣势,那么,诊释与改进落后的教育方式正是现代教育眼下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本身具有丰富的内涵。它在增强人们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激发民族自豪感、汇聚民族凝聚力方面,是一种进步的教育力量。它是现代教育重要的一种背息精神,与教育相辅相成。因此,要让现代教育的“超越”追求变为现实,不仅依靠智慧,百折不挠、奋发向上的精神气质和强烈的责任感同样被需要。这些精神丰富而一贯地体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如:

(1)中国传统文化主张一种积极有为、锲而不舍的人生态度。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史上,到处闪烁着进取精神的光芒。如《周易》指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荀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屈原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等等均体现了我国文化中积极进取的精神实质。

(2)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家国责任感。古语有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正是强调团队合作的群体精神,使人们能够在社会中和谐相处,揭示了人类存在生物本能的同时,更具有社会性。只有存在与社会群体之中,依靠团体性协作,人类改造自然的创造才能够发挥作用。范仲淹提出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及“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等至理名言能够使国民的努力有了更大的向心力正在于此。

其次,教育“超越”意向的出现,并不是一种文化移植、模仿,而是本土文化土壤逐渐成长起来的新生命。但是如今,新型的教育前行之艰难,正击扣着对教育充满希望和寄托的人士的心。如何为教育提供富有本土特色的助推力,使教育为文化延续献力的同时,也能真正凸显自身本质?——关键还在于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上——对于传统文化,既不能盲目地无情批判,拒斥一切传统文化的东西;也不能一味地盲目崇拜,对其“来者不拒”,搞教条主义、本本主义。否则,现代教育不仅行走更为艰难,甚至可能会成为一潭死水。既然现代教育的目的是提升国民整体素质与创新能力,那么在西方占据国际话语权的今天,我们的教育过程更需要在传承本民族文化的同时,注重引导受教育者真正理解文化、甚至超越文化,用理性的批判擦除文化中的污秽。如今,传统文化中的专制、保守因子仍在不同程度上束缚着国人的视界,养成人们安于现状、虚妄的性格。这即意味着,教育包括教育中的一切人士需获得较之目前更大的自由度,真正主宰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正是由于人的这种精神价值的失落,现代教育才必须将历史上人类的精神内涵转化为当下生机勃勃的精神。

四、现代教育的发展趋

势:建立创业教育 首先提出创业教育概念的是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专家柯林·博尔。1989年,在向其所在组织的教育研究与革新中心提交的报告中,他提出创业教育是未来人们都需掌握的“第三本教育护照”的观点。但截至目前,理论界与实践领域,学者、专家们还未达成共识,对“创业教育”的定义还没有一个相对固定并被广泛认同的说法。这也使得创业教育的建立困难重重,事实上,创业教育和创新教育、就业教育有着密切联系。

(1)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

国内对创新教育的概念一般可以概括为以培养开创性个体为目标,以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模式。相较而言,创业教育更倾向于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强调培养学生创业所需要的基本素质的同时,还要提高学生创业的基本能力。

观照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概念的概念对比,我们不难发现,两者的终极目标都是育人。在内容结构上,二者相互融合;在组织形式上,二者相辅相成。创新是创业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是培养创业的根基;创业是创新的外在形式,是承载创新的物质承担者。创业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有关创新培养的基础是否牢靠。而受培养者的创业实践是检验创新教育成败与否的唯一标准。创新教育着重在总体上把握人的发展,而创业教育更侧重在具体实践中评价人的价值。尽管二者在内容上有许多相似相通之处,但是并非存在相互取代的可能。原因在于创业不仅需要具备创新精神,专业性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也是不可或缺的。创新教育为创业提供必要的前期知识,然而缺乏创业的基本能力、脱离创业指导与实践,创新精神便成为镜花水月般无栖息之地。因而也就无法应用于创业之中,实现其真正价值。

(2)就业教育与创业教育

就业教育是以就业择业、职业发展、职场规划为主要内容的职业教育,具有导向性和目标性的特点,以“有业可就”为逻辑前提,围绕特定就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职业素质来开展培养活动的“订单式”教育模式;而创业教育是以创新就业模式和创新工作岗位为最终目的的一种适应现代社会就业形势的教育模式。创业教育注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使学生有能力寻找或创造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让学生能够积极应对踏入社会所要面临的一切变化,是一种“开发式”的人才培养模式。

创业教育与就业教育并不相抵触,创业教育的某些方面或全部内容可以归纳到就业教育之中。从业教育和创业教育是就业教育的两个分支。从业教育强调对能胜任既定工作岗位的专业对口个体的匹配性培养。无论是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统分”就业模式,还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双向选择”灵活就业模式,实际上都是以现存的从业方式来落实就业的。通过创业方式实现就业与在开创事业的同时获得职业岗位有异曲同工之妙。毫无疑问,创业教育较之自主择业具有依附性弱、主体意识强、实际成效好的特点。是当下我们应当倡导的优良就业观念。以就业的视角来考量,就业教育为受教育者提供解决就业问题的知识技能,而创业教育则在向受教育者传授就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也提供了另一条就业出路,其空间性更大。

通过对与创业教育相关的创新教育、就业教育的辨析和梳理,我们不难发现,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是创业教育,这是高等教育适应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更是现代社会条件下人才多样化的迫切需求。中国的创业教育不能也无法越过中国传统文化这片土壤,必须从中吸取营养,汲取精华,开创适合于中国国情的创业教育之路。

篇10

关键词:创业教育;教学改革;就业指导课程

一、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内容

在目前的大学中,创业教育正在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创业”已经超越了“创办企业”的狭义概念,而更具有广义上的开创事业,开拓事业,开拓业绩等含义,其内涵体现了开办和首创的困难与艰辛,体现了过程的开拓性和创新性。而在此概念基础上的“创业教育”,则从具体的操作技能为主要目标的狭义教育,在向以人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为核心的广义教育过渡。从这个角度而言,创业教育无疑为学生的成长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了新的视角和载体:创业的概念不仅仅局限在自主创业上,更意指了创业精神、创新性和综合素质的发展与提升,而这些对于从事各个领域和岗位的人都是重要的。

“创业教育,是指开发和提高受教育者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培养未来企业家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 (1)创业意识教育。创业意识教育,是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基础。所谓创业意识,“是指在创业实践活动中对人起动力作用的个性心理倾向,包括创业需要、创业动机、创业兴趣、创业理想、创业信念和创业世界观等。” (2)创业知识教育。所谓创业知识,是指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所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经营管理知识以及财务知识等综合性的知识。(3)创业能力教育。创业能力教育,是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关键。所谓创业能力,是指影响创业实践活动效率,促使创业实践活动顺利进行的主体心理条件。(4)创业心理教育。创业心理教育,是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条件。所谓创业心理,是指在创业实践的活动过程中对创业者的心理和行为起着调节作用的个性意识特征,即情感和意志,以及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二、创业教育视角下就业指导课程存在的不足

(一)对于创业教育思想上存在误区。在就业指导的过程

中,大部分老师并没有涉及到创业教育方面的启发或者教学,一些老师认为大学生在校期间首先要把专业知识学好,无需进行创业教育或者认为创业教育是对少数创新能力强,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的教育,没有普及性,还有认为创业教育是领导的工作,与自己无关等等。而在学生层面,大部分学生缺乏创业意识,即使是有意识创业的大学生,尚未树立风险意识,比较盲目和冲动。

(二)缺乏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教学水平参差不齐。目前我院从事就业指导教学的人员主要来自就业创业教研室老师。兼职的多、专职的少,且多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和培训,对于创业教育了解比较少,对创业教育的设置、研究不够,难以开展课程的建设和体系构建,对于创业教育的深入也就无从谈起。

(三)缺乏配套的辅导、成长机制。我国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国内绝大多数高校对学科发展历史,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主要分支及研究规律不够深入,事实上当学生有了创业意识后,如何进行进一步的引导和帮助是促成创业成功的重要条件,这之中包括必要的创业形势分析,工商法规知识培训,技能培训、政策支持等等。而现在的创业教育主要停留在组织创业竞赛、报告的层面上,拘泥于表面,而对于提供模拟演习基地、实习基地等实用性的帮助却少之又少,一方面是很少有企业愿意提供机会,让学生学习实际的企业管理和经营,另一方面是高校在这个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很少主动走出校门积极联系。

三、在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中强化创业教育的策略

(一)明确创业教育目标。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目标,就是通过实施创业教育来改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和择业理念,丰富大学生的创业知识,激发大学生的创业兴趣,形成一定的创业能力,完善大学生成才模式。

(二)构建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单独开设创业教育这一门课程在高职院校并不具备成熟的条件,因而在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中强化创业教育是其必然的趋势。重点培训有选择地在一些专业中开设创业教育的课程。在课程形式上,可采用选修课和必修课结合的方式。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相应专业教育的课程。

(三)提高任课教师的创业理论和实践水平。创业教育的实践性、创新性和综合性的特征决定着创业教育对教师的创新素质、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高校创业教育的教师大多缺乏创业体验,在教学中很难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一方面,这需要教师不断地通过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的创业理论水平,通过深入社会实践加深经验。另一方面,还需要聘请社会人士充实创业师资队伍。

(四)拓展创业教育渠道,提升教学效果。目前的创业教育模式比较单一,效果并不理想,可以通过模拟应聘、课外实习、组织创业竞赛等方式,加深学生的体验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 模拟应聘就是通过校外专家进行模拟面试,创造一个完全的面试的仿真环境,这种方法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很好地启发学生悟性,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同时帮助学生理解个人形象设计、面试技能、创业教育等内容。在课堂教学之外,还可以通过学生创业竞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

(五)加大创业教育宣传。加大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宣传力

度,是培育大学生创业观念必不可少的手段。创业教育既是一种教育,也是一种思想意识。只有思想意识得到了提高,才能促使大学生价值观念的转变。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大学生头上的光环已经不再那么灿烂夺目,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成为了当今社会的一个严峻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加大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宣传就显得格外重要。因此,高校要把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宣传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与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教育联系起来,使大学毕业生把就业选择与人生选择或自身价值和远大理想的实现统一起来。因此,一要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栏、校报、广播以及网站等,加强对大学生创业事迹的宣传力度,突出和强化大学生创业意识的人文环境,营造大学生创业的舆论氛围,形成提倡大学生创业的价值观念;二要在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中突出与强化创新、创造能力的教育,营造创造性教学的风气,形成“在学习中创业、创业中学习”的良性循环,从而潜移默化地培养和强化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三要在高校的制度建设上鼓励师生创新、创造、创业,尤其要广泛宣传成功创业者的创业事迹、创业方法和奋斗经历,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和创业理念,形成尊敬创业者的浓厚氛围。

总体而言,创业教育在我国还是一个新生事物,经过近年来的探索,已经成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亮点。但是,在教育的过程中还是存在不少问题,需要不断进行研究和实践,以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创业型人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