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海报设计范文

时间:2023-04-17 11:36: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创意海报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创意海报设计

篇1

关键词:海报设计;创意;表现

中图分类号:J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2-0081-02

海报的发展已经有一百余年历史,海报艺术几经兴衰。如今社会中,“海报设计”不再是仅仅为了促销商品,他的作用更多的在于“思考”,或者以艺术化的手段引导人们去思考、探求。通过创作海报来表达自己的艺术倾向,通过海报来交换彼此的观念,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影响并改变着公众的思想和价值观念,影响着大众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承担着应有的社会责任。――由此而言海报设计中的创意就是其精髓所在。创意,是海报设计的灵魂,它以独特的视角明确招贴的诉求重点,突出表现主题,并具有深刻的内涵。

那么什么是创意呢?创意是传统的叛逆;是打破常规的哲学;是大智大勇的同义;是导引递进升华的圣圈;是一种智能拓展;是一种文化底蕴;是一种闪光的震撼;是破旧立新的创造与毁灭的循环;是宏观微照的定势,是点题造势的把握;是跳出庐山之外的思路,超越自我,超越常规的导引;是智能产业神奇组合的经济魔方;是思想库、智囊团的能量释放;是深度情感与理性的思考与实践;是思维碰撞、智慧对接……网络上对创意的解释有很多,就笔者的理解,创意的本质就是改变。一个伟大的创意能改变大众文化,转变我们的语言、思维及生活方式。

对海报设计而言,创意是通过设计者的构思和艺术表现力,创造出能展现主题的画面与意境。优秀的设计师,都是创造性思维上大胆探索前进的开拓者。

一、悖论思维

由一个自明的出发点经过严格的推理链结果导出矛盾,就是悖论。创造物理上不可能实现的事务或空间,是悖论最奇妙的效果。悖论反映了我们思维方式的深刻性,它已在人类思维的许多领域中起到重要作用。利用悖论思维方式,我们可以探索创造奇妙的图形世界。埃舍尔就是这方面的先驱大师,他常常利用二维空间里的视错觉来创造立体空间里不能成立的景象。当今世界极负盛名的三大平面设计大师之一的日本设计师福田繁雄先生,一生创作了无数海报作品。而他的海报作品更是把这种悖论思维发挥到了极致。如福田繁雄的《F》海报系列,主画面为福田名字的首字母"F",对该字母进行变化。该系列作品都是以"F"为基本型在其轮廓内部根据主题内容进行图形元素的置换,,作者对其以往在众多平面作品中惯用的图形符号或表现方式进行的重现。这种作品往往趣味盎然,犹如视觉魔术,给人以惊奇,又有几分荒诞的意味。

二、同构图形

所谓同构图形,指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图形组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一个新图形,这个新图形并不是原图形的简单相加,而是一种超越或质变,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给予观者丰富的心理感受。

格式塔心理学家的试验表明,当一种简单规则的形呈现在眼前时,人们会感觉极为平静,相反杂乱无章的形使人产生烦躁之感,而真正引起人兴趣的形,则是那种介于两者之间的、稍微背离规则的图形,它先是唤起一种注意或紧张,继而是使观看者对其积极地组织,最后是组织活动完成,开初的紧张感消失。

同构图形具体又可以细分为元素替代和正负图形

元素替代通过寻找图形与图形之间的相近性,进行某种特殊的组合和表现,从而产生一种具有新意的、奇特的图形。在生活中,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总是遵循一定的规律,如果破坏了这种规律,就会产生荒诞的感觉,而替代图形恰恰就要利用荒诞和奇特造成出人意料的震惊效果,意在加强人们对事物深层意义的理解。

读大学的时候,被德国著名设计大师金特・凯泽先生的作品所发射出的光芒所震撼。他的海报作品更多的给我一种立体的空灵,一种空间的飞跃感,以及折服于他对吉他、金属、树木以及一切可以利用的事务的超高的空间想象力和驾驭能力。金特・凯泽先生关于爵士乐作的系列海报,运用的均是小号这一乐器为创意源泉,但在表现的形式上则完全摆脱了单调的平面手法,他用丰富的想象力将小号与树木、女人腿和金属进行同构化处理形成了视觉冲击力极强的新图形。

正负图形是指正形与负形相互借用,造成在一个大图形结构中隐含着两个小图形的情况。一般来说,展现图形必须具备图形和衬托图形的背景两部分。属于图形的部分称为“图”,背景的部分称为“地”,“图”具有明确的视觉形象和较强的视觉张力,“地”则给人以虚幻、模糊之感,从空间关系上来说,“图”在前而“地”在后。但是,如果把“图”与“地”之间的分界线进行巧妙的处理,变成两者都可使用的共用线,便会产生一种时而为图形,时而为背景的现象,这就形成了正负图形。

最有代表性的正负图形就是太极图了,太极图形由黑白相生、首尾相连的阴阳鱼构成,寄寓着东方式的阴阳哲学。太极构图给人的感觉是动态中的平衡,是东方文化的一种视觉特征与记忆符号。太极图本身是具有生命力的,那些以此为构图模式设计的标志图形,同样延续着这种动态平衡的力量和美态。

三、解构思维

结构思维是从“解构主义”中演化而来,法国哲学家德里达是解构主义思潮的代表人物,他的基本立场是崇尚自由与活力、反对秩序与僵化、强调多元化的差异、反对一元中心和二元对抗,进而反对权威、反对对理性的崇拜。它的实质在于对结构的破坏和分解、解析和重组,是一种打破常规的创作手法。海报设计中的解构思维就是反常规的正统美学思想,不追求形的完整以及形式美法则,图形可以是破裂的、错乱的、不稳定的、不均衡的,在一种错综复杂中传递新的信息,传达另类的美学思想。

美国设计师保罗・兰德的IBM海报就是很好的例子。海报中一个眼睛、一只蜜蜂和一个M代替了IBM传统标志。保罗・兰德在创作时不是用简单的英文字母来设计海报,而是把原有的字母元素进行意义上的分解,通过各种图形符号重新组合,体现了IBM公司追求创新,不断进取、辛勤工作的企业精神理念。

靳埭强设计奖“全国大学生平面设计大赛”中的金奖作品《温故系列海报》也是很好的将传统的图案解构,工笔与写意巧妙结合,将传统图案在独特奇异的容器上表现于平面二维空间的重构。这种对中国传统文化重构与解构、求变求异的设计创意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标新立异、追求个性的需求,带来了海报设计的新形式,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篇2

海报设计中的图形创意能够给人以抽象、简洁、强大视觉冲击力的直观感受。图形语言是通过人类视觉认知对客观事物的总结、抽象、提炼、加工、整合、概括所获得的视知觉语言形式。图形语言本身浓缩着设计师对生活的理解和对设计主题的思维创造。在信息量巨大的现代生活中,图形以其强大的视觉冲击感、震撼的视觉形式和简洁的造型语言受到海报设计师的追捧,适应时展的图形语言在海报创意设计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海报设计中的图形运用创意和视觉形式进行信息的传达。图形创意可以说是图形设计的内容,海报设计中的图形创意能够吸引受众,使之从众多信息中受到关注依靠的就是图形的创意。好的创意思维能够抓住受众的视线,并让受众感受其设计主题和思想内涵。图形的视觉形式是与图形创意内容相对的设计形式,视觉形式的多样化是海报设计的魅力所在。图形设计的内容和形式在信息传达过程中互相协助,完善着海报设计的信息传达功能。

1.图形创意的信息表达

图形创意是指以创造性思维完成的图形创造行为,创造新的图形以适应设计主题的表达是图形创意的根本目的。图形创意是对图形赋予新的内涵的过程,是图像设计最高级的表达方法。好的图形创意是海报设计成功的关键。人类天生就拥有图形的创造能力,人类无穷的想象力是图形创意的不竭动力。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人类始终追求着改变和创新,只有突破和创新的事物才能够引起人类视觉的关注。设计自诞生起就是为了解决一定的问题,“设计”一词的根本含义就是“计划”与“目的”的统一。作为设计的内容,图形创意需要准确快速地传达信息。图形创意在信息传达的过程中不同于文字语言的表达,往往关系到人的经历、民族文化、知识背景等因素,因此,在信息表达的过程中要避免产生歧义,要恰当运用图形的造型特征使受众的视觉判断匹配到设计师的设计主题当中。图形创意更要增加可识别性,只有能够被读懂的图形创意才能在海报中发挥其应有的传达功能。当受众观看到海报作品的同时就意味着信息传达的开始,第一时间把握受众的视线并借助图形创意让受众一目了然,而不是含糊不清地表达,这成为图形创意的设计原则。图形创意的信息传达原理还可以从视觉传播学的理论中找到答案。传播离不开媒介,媒介是视觉符号的载体,视觉符号既包括文字符号更包括图形符号。图形符号能够成为信息传达的载体,原因在于它能够代表事物,能够代表观念中的视觉认知。图形的这种能力是由设计师和受众共同赋予和认可的,越来越多的图形创意被创造被发展,越来越多的视觉意识被视为认知符号,可见图形创意正得到广泛的发展。

图形创意也是海报设计的生命,在充斥着我们人类生活的海量图形中做到图形的新颖、别出心裁是图形创意存在的根本。无论是单形态图形的创意还是复合图形的创意,都是通过设计师的创意思维结合丰富的审美艺术感受所创造的。好的图形创意为视觉语言营造了美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只有符合美的规律的图形创意才能够正确传达信息。好的图形创意本身会借助视觉语言说话,不需要配备文字也能够准确表达设计内涵;好的图形创意具有的艺术性和形式美感对于信息传达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德国的格式塔心理学家马克思·威尔特海姆对于视觉认知和信息的传播做过这样的实验,他认为人的眼睛只接受视觉刺激,并主动归纳独立的视觉形象,而大脑负责将这些独立的视觉形象整理成连续的形象,若没有大脑的帮助就不会有知觉运动现象。这说明信息的传达不是独立的视觉总和,而是各种视觉符号加工的过程。海报创意设计中的图形就是运用了格式塔心理学中的视觉重组规律,将设计师对于设计主题的表达传递给受众,并由受众再现视觉规律整合视觉信息,从而达到传播信息的目的。结构主义理论在格式塔心理学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认为,人的眼睛在观察图像时的运动状态,是眼睛完整扫描某个视觉元素的过程。图形创意可以通过结构主义理论来理解如何引导受众的视觉中心,从而把握主要信息的传播并控制视觉认识的先后顺序。图形创意能够正确使用这一原理使海报创意得以准确快速地传达信息。任何认知理论家所研究的视觉传播原理,都不否定大脑积极活动而达成的信息传达结果。视觉和记忆让海报创意的受众从中得到形象认知,进而获得信息的增长,并且利用大脑对新奇事物的积极认知体验来拓展图形创意的深刻含义。图形传达信息的理论认为在没有文字阅读过程的图形创意中,大脑更需要活跃地运用其认知功能去解读图形。受众不仅看到了图形的创意,更会将大脑获得的新奇图形进行思考,强化印象,进而深刻地表达了图形创意在海报设计中的信息传达。

2.图形构成形式的信息表达

每一类艺术作品除了艺术家表达的艺术主题之外,无不重视与内容相适应的艺术形式。内容和形式从来都是辩证的关系,既统一又相对。图形创意作为海报设计的重要设计内容,恰当地配合与之相得益彰的视觉表达形式,能够更准确地传达设计主题和审美情感。

(1)渐变图形

渐变图形是由一个视觉形象推变为另一个视觉形象的图形创意,这种图形创意具有超自然的假象性,借助一定的图形构造手法,在一种视觉空间中表现出不同空间的视觉元素。渐变的思维方式符合自然规律和人类的视觉认知规律,受众很容易通过视觉的感受与设计师的思维产生共鸣,进而吸引眼球强化记忆。在图形创意中以渐变的形式表达视觉审美具有节奏感和韵律感,渐变图形的始与终、大与小、数目比例、整体与局部都可以不受自然的束缚。受众感受到图形的渐变更容易得到审美情趣的满足,这对于图形的信息传达是有效的。

(2)共生图形

共生图形是由“虚实相生”和“双关轮廓”组合而成的图形,以独特的紧密关系组合成一个独立的图形整体。共生图形利用形态与形态之间的边缘相互连接重合这一方法来创造新的图形。视觉心理的理论研究表明当受众看到视觉图形,便会减弱对周围形态的注意和感知,而当转移视线时另一个视觉的中心形成进而替换原有的视觉印象,共生图形就是利用这样的原理来传达设计主题。

(3)替换图形

替换图形是以常规图形为视觉元素,进而对其形态特征进行艺术加工创造新的图形,替换图形便是利用相似特征增加视觉冲击力。替换图形依靠想象力,“偷梁换柱”地改变原有视觉形态,给受众惊讶的同时增加了视觉震撼力和思考余地。

(4)矛盾图形

矛盾图形由矛盾空间与矛盾透视派生而来,图形创意中的矛盾图形源自现实生活中稀奇古怪的视觉现象和玄妙的梦幻境界。这类视觉形式使人超越了现实的视觉经验,借用这一创造手法设计新的图形让人久久不能忘怀,能够增加受众的视觉印象,并扩展视觉空间。

二、海报创意中图形的信息传达手法

篇3

1.逆向思维

在海报设计的过程,逆向思维也可以称为反向思维,是对学生设计思维进行训练时最常使用和反常规的一种方式。由于学生在海报设计过程中,使用常规的设计思维已经很难有亮点出现,严重缺乏创造性,因此老师可以训练学生的逆向设计思维,抛弃原有的设计思维模式,对思维模式进行颠倒,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例如正负形设计原理的讲解过程中,老师要首先向学生展示一下正负形的设计图,通过正负形实体让学生准确的掌握正负形的设计理念,以充分的反映自己的思想与思维方式。通过正形与负形的对比,来挖掘更深层次的内涵,从而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为锻炼学生的设计思维提供平台与机会。

2.求异思维

在初中美术海报设计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将求异思维传达给学生,要打破求同思维给予的束缚,进行海报设计的创新,要标新立异,找出与传统观点不同的观点,提高海报设计的个性,从而与别人的设计作品存在很大的区别。例如老师在向学生传达求异思维的思想时,可以通过元素替代的方式来引导学生的海报设计思维。在培养学生求异思维的过程中,老师可以设定一个固定的物体,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将该物体中的某一部分替换,从而发挥学生主观想象力的作用,创造成形式各异的海报设计图案,以培养我国中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推动我国中学生素质的上升。

二、对学生的创意思维进行培养

海报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能够将设计者的思想在第一时间传达给参观者,这就对学生的海报设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初中美术老师要采取多种措施,来提高学生的海报设计水平,并对学生海报设计思维进行训练。老师可以多向学生讲解自己的生活体验,并向学生询问如果他遇到这种情况要怎么办,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开阔学生视野,从而为学生的海报设计奠定基础,打破学生身上的束缚。老师还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能力,从而来衔接自己意识中的思维碎片,因此老师可以对学生的联想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让学生将看似毫无联系的因素联系在一起,以碰撞出新的火花。例如在《图形联想创意》一文的讲解过程中,老师就可以充分利用我们所学的海报设计的理论知识进行,让学生以铅笔为元素来进行联想和创意,有的学生将铅笔说成是香蕉,还有的学生赋予了铅笔彩虹的颜色,还有的学生通过将铅笔进行不规则的排列来反映自己的思想,还有的学生利用铅笔和铅笔的影子来表达情感,有的学生将铅笔进行了拟人化等等,通过多种形式来反映学生的创意设计思维,通过学生设计的海报能够与学生进行思想上的交流和沟通,实现了海报设计的意义。

三、总结

篇4

关键词:水墨艺术;意蕴;海报设计

海报是通过文字、图形、色彩的相互结合,在公共场所张贴的进行信息的传达一种告示,它在传达信息的基础上,还能给人带来审美的愉悦感。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设计师突破常规,在注重传达信息的同时,更加注重富有创意的设计和对传统文化的发掘。

一 中国水墨的意蕴性

水墨艺术语言作为视觉传达设计表现手法之一,契合了国人的审美经验,体现了中国厚重的文化底蕴和艺术特色。水墨海报设计所传递出的物我合一、虚实相生的视觉关系,是中国传统审美取向和审美价值的直接体现。水墨意蕴源自于中国传统水墨画和书法艺术,以笔墨之变幻传达内在之心境,成为世界艺术的奇葩。水墨意蕴在现代设计中的表达,融合现在与未来的动态的主流观念和价值取向,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存在,广泛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在现代设计中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水墨意蕴的重新解读诠释,在设计中进行创造性的转化,将对海报设计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1)水墨意蕴的形式美

一切事物都有自己的内容与形式。内容,指构成事物诸要素的总和;形式,指诸要素的结构和显现方式。美的形式,是美的内容的感性显现。“气韵生动”是传统水墨艺术的一大特点,所描绘的对象往往造型简约概括,寓意丰富,以最少的笔墨传达最多的信息,寥寥数笔,意尽形全。在现代海报设计中,去繁就简,突出作品内在品质,散发浓厚的人文情怀,更容易造成观者的视觉停留,从而达到传播信息的目的。另外,“布白”作为传统水墨艺术特有的形式语言,对“意境”的营造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海报设计关注“形”与“意”的结合,“布白”以信息传达为原则,对观者的视觉流向可起到一定导向作用。将传统水墨艺术中的“布白”与现代招贴设计中的“留白间隙”相结合,既可增强海报信息传达的准确性,又可为设计师传递情感提供平台。

(2)水墨意蕴的符号美

中国传统水墨艺术是基于儒、道、释思想基础之上的民族性艺术形式。笔法和墨色运用是水墨艺术塑造形体、体现韵律、意趣的主要手段,历经流变与发展,成为水墨艺术的符号、标记和代码;通过它构建符号,符号构建信息,延伸出新的语义。与它同为二维视觉关系的现代海报设计,处于纯粹艺术与应用艺术的交叉点上;既有绘画性的特点,又具应用的功效,具备广泛而全面的设计原理和表现技法,最能体现出平面设计的形式特点。在传统笔法方面,现代设计师依照勾、皱、点、泼、擦等技法进行重新塑造,综合或单独运用表现手段,创造出不同的笔墨意象;传统水墨艺术在满足人们追求视觉刺激、感官需要的同时,也适应了人们对于精神文化上的需求。

二 水墨元素在海报设计中运用分析

在现代海报设计中,水墨元素的运用无疑给单调枯燥的海报设计风格带来一股清新之气,该元素有着巨大的运用潜力,将使现代海报设计拥有更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更大的发展空间。设计师在海报设计中科学地融入传统水墨元素,继承发扬其博大精深的内涵和意味,不断创造出现代海报设计新的精神面貌和文化形态。这种创新表现在更好地利用水墨元素作为设计符号在传者和受众之间的沟通,更好地唤起人们内心沉睡多年的民族优秀文化中的水墨元素情结。历代中国画家在笔墨技巧上不断求新求变,形成了丰富的笔墨运用方法,对于现代海报创作有着很好的启发和借鉴作用。如何运用好这些方法,需要设计师对水墨情结准确地、恰当地把握。

(1)结构简约(疏、密)

在形式构成上,水墨元素在导示系统的运用,一是要力求简约,在简约中透露其不平凡之处。二是要疏密有致,形成视觉感受上的一种力量感。

(2)动感形态(动、静)

动感形态是指水墨在静态的平面上形成动态的视觉感受的过程。水墨更讲究均衡和内在的气韵,强调变化中的韵律。这既符合科学上相对的原理,也符合艺术形式美的韵律。这是种既统一而又生动,有节奏又兼具气韵的审美感觉。

(3)空间效果(虚、实)

在空间层次上,水墨的虚实效果应在海报设计中体现得更加明显。中国水墨画讲究用墨和墨色变化的技巧。墨的透明度、细腻层次,生宣的绵绸和渗透性,在水的作用下产生墨象和色阶变化,对中华民族特有的道家哲学有不可言喻的阐释。笔中含水墨量的差异,便产生了干、湿、浓、淡的变化。以墨代色,产生虚实空间变化。水墨的黑白色通常是海报的底色,不但充满了诗意,而且凸显了主题,充盈着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

三 水墨海报设计应观照的两个层面

水墨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性符号之一,传达着东方文化的神韵,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水墨元素在现代海报设计中的应用,不仅仅单纯地作为造型语言、营造画面的意境,更是信息美的体现,因此设计师应在认知水墨艺术和创意表现上多下工夫,取其精华,发挥水墨艺术的特质因子,赋予海报设计以视觉生命。1)认知水墨艺术。中国传统水墨艺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以东方哲学精神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追求“万物与我共生”、“天人合一”的境界。设计师应当掌握相关的艺术理念和表现技法,对水墨艺术的研习,将有助于设计师充分展现出水墨艺术的意蕴之美。2)创意是灵魂。独到的创意是水墨意蕴与海报设计融合过程中的结晶。只有在优秀的创意与适用的元素、形式浑然天成地结合在同一画面时,一张具有震撼力的作品才能够诞生。经济的全球化导致文化的趋同,已然引起世人警觉。各国纷纷关注重视自己民族的文化。中国的民族艺术文化,不仅指流传下来的纹样图案,更主要体现在长期形成的思维方式和哲学积淀;水墨艺术是中国人文思想的载体,必将成为设计师追求的艺术参照系。因为弘扬传统水墨艺术,契合了现代设计本土化的发展趋势和审美需求。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设计概念;图形元素;海报版面设计;平面

海报版面设计教学中,让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主题概念以及掌握图形元素利用技巧,是教师的主要任务,主题概念的理解有利于学生在选题、选材等方面目标更加明确。图形元素的利用技巧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设计出创新且具有内涵的海报,可以说图形的运用是海报版式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强化图形运用技巧的同时,也会使得海报版面更加生动形象,能够吸引人们的注意力,用视觉就能感受到海报所要表达的意义,这就是一幅海报的成功所在。

一、海报版面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主题设定范围广

海报版面设计教学中,主题设定对海报版面设计水平有很大的影响,很多教师在主题设定方面为了图方便,便采用一些公益性海报、戏剧性海报之类的母题作为例举内容,而这些海报主题设定范围比较广,学生在拟定海报主题时,会根据自己喜欢的海报类型进行主题甄选,而在不同性格、不同思想观、不同审美观的主题构思下,学生们所挑选的子题也是各种各样,彼此之间差异性较大,互不相干,任其自为。

2.主题创意概念理解有偏差

还有很多学生在创意主题上,对创意主题的真正概念上存在理解有误的现象,比如针对“流行”这一主题,就会有很多的学生将“流行”看作为是“时尚”,将生活中大部分人都喜爱的事物看作是流行,如品牌衣服、著名美食、娱乐学习等,只要有大量人群共同追捧、拥戴、呼吁的事物都能称之为流行,会感觉流行就在自己的身边,在学生眼中,“流行”与“时尚”就是一个意思,进而便会觉得“流行”主题的设定是非常简单的事,是自己随处可抓的一个主题。而换个比方来说,“非典”是处于“流行”派的,但更可以确定的是它不是“时尚”派的,“上太空”是“时尚”派的,但也可以确定它不是“流行”派的。学生将“流行”与“时尚”混为一谈已经成为习以为常之事,因此,在创意主题概念上还需要认真思考与区分,只有正确地认识主题含义,了解所要表达的思想才能够找到主题方向,使之不偏离主题思想。

3.忽略图形元素的作用

图形元素在海报版面中不仅彰显海报的美观,同时也能够从视觉上感观海报含义所在。而很多教师并没有重视到图形元素的利用价值,只是将图形作为修饰版面的一种工具,只要能够达到版面新颖、有创意感目的即可,而事实上图形是语言的一种表达方式,语言和图形的相结合能够使得海报版面更富有活力,更能够从视觉中感受到海报所要呈现的意义与价值。

二、概念与图形在海报版面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1.缩小主题标举范围

设定小局限的主题,这样能够引导学生逐渐向深处挖掘:试想,一组学生针对一个命题进行思索,那么他们中间会出现大量雷同的构思或者是相同的想法,在他们相互交流和探索过程中,思想观念在相互碰撞的过程中会促使学生的自我反省,实现知识的沉淀和文化的积累,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得到能力的提升,而且这种交流中,学生更容易寻求其他的方法来调整自己的思维。实际上,对海报设计主题的思考即海报的创意与其他文艺创作中的构思是接近的,它们同样体现了一个创作者的认识的综合程度。教师可以切入一个小主题,通过不同入题角度和写作手法的讲解上,让学生理解统一命题,不同切入点带来的不同效果,从而引导学生在进行海报设计时视野不局限于海报本身。

2.把主题锁定在明确的概念中

明确的概念,能够让学生更清楚地找到创意方向,针对主题进行相关材料选择,仍以“流行”主题为说明题材,尽情地让学生去寻找那些在他们看来非常新潮的东西,并对于“流行”二字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很多学生会将“流行”理解为当下很喧嚣、铺天盖地、蜂拥而至的一些新鲜事物,新鲜用语,然而这些“流行”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零落残存、无人问津。这种就属于是一种比较普遍且比较表象的“时尚流行”。在这一方面,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将学生的视线放在更加广阔的社会现象,久远的历史渊源等,透过表象,探寻更深入的本体属性。然而有些广为存在,却鲜有问津的“暗流”。它需要有较为敏锐的触觉才能感受得到。

3.图形元素的利用

优秀的海报设计还需要有独特的图形语感和生动的表现方法。在海报设计中,文案和图形缺一不可,他们各自传达的信息不同,传达信息的效果又不相同,相对于文字而言,图形的表达在视觉传达中会更加地直观、有效。所以有些海报仅仅就依靠图形来传递信息,但是单纯图形的信息会有千人千面的理解。对于美术出生的学生而言,图形的设计不成问题,关键在于文案的组织上,教师要加强图形语言表现能力的培养。对于图像的正确理解有时必须依靠以现实或传统为基础的各种知识支持。图形经过了改头换面,兼有多种属性,非此非彼。人们在惊讶中心领神会,即是根据储存在记忆中的图像对再造图形所作的解释。在熟悉图形所蕴含的社会习俗或惯例下,很快就能接受作者所传达的信息:这是相互流行的两种通讯方式,其中一种正迅速地取代着另一种。在设计中,这种静止的图形能传达出包前孕后的理念,主要依靠了我们对各种可能性的原有知识。图形的语言化或者语言的图形化,是海报设计中的难点,也是海报设计教学中的重点,更是优秀图形设计师足资骄傲的优势。因此“所有的知觉技巧训练,都必须明白地培养它所依赖并为之服务的思维”。当创意、图形语言二者恰如其分,表现手法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作者:艾小平 单位:江西省修水县职业中专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设计符号 电影海报 民族文化 现代设计

1895年12月28日,卢米埃兄弟在巴黎的一间餐厅里,向观众放映《火车到站》,电影由此诞生。据说当时还制作了题为《卢米埃电影》的宣传画,这恐怕就是最早的电影海报。电影海报即电影广告,属于平面广告设计类,其作用在于推销电影内容。通常,创作者需要在一张约27×40英寸的纸上完成传达影片信息的艰巨任务――它能简明扼要地总结电影,它要吸引观众的注意力。电影海报因设计者的文化背景差异,导致艺术风格多变,因而也成为时代的忠实记录者。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首先出现造型大胆夸张,色彩艳丽鲜明,主要描绘影片内容的手绘海报,直到九十年代,大型摄影加工器材的应用以及电脑合成技术的广泛普及,电影海报设计才开始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新兴设计门类。步入电脑设计时代,设计师需要在国际性图像语汇中找到自身的民族性文化内涵,突破传统的写实性描绘,丰富电影海报的象征性寓意以及文化的多义性表达。其中,成功的作品不胜枚举,例如,斯皮尔博格《外星人E・T》的海报,以一轮明月为背景,一个穿雨衣的小男孩正骑着单车向月亮奔去,在奇幻性的视觉语言中向受众讲述了一个美丽的孩童之梦,温情的友谊成为这部科幻片电影海报的感情基调《星银岛》电影海报,以寻宝少年手抚桅杆凝视充满梦幻色彩的星际太空为主题……这些设计弥漫着勇敢与冒险、乐观与进取的精神《51号星球》、《怪物史莱克》、《功夫熊猫》的海报则展示出张扬个性和夸张童心,洋溢着欢乐气氛;《街舞少年》海报以不同肤色的几个少年头像为主题,充满开放的状态和创新的活力,反映出剔除掉文化冲突、种族歧视和主流文化优越感因素之外“美国式的自由、平等和竞争”;特别是《女招待》的海报,画面以淡粉绿灰美式格子为底,衬托着甜蜜微笑的女招待,娇美可爱的表象下却是女性主义眼中堪忧的地位和命运……这些电影海报以“美国梦”的方式向世界展示出资本飞速发展所带来的普遍富裕的图景,这种非剧情式的海报设计展示出承载美利坚民族精神与性格的美国文化的一部分,体现出美国文化的独创性,文化的多元化和现代性,而这种非剧情式的海报设计使电影海报在色彩、光影、造型上极具特色同时又与其电影风格保持一致,成为了当今海报设计的主流。

非剧情式的海报设计,图形语言的国际性趋势并没有消解民族性内涵,在多元化的沟通与理解中,国际性基于民族性得以产生、发展,拥有国际背景的民族性设计成为电影海报的发展趋势。顾长卫2005年的《孔雀》,海报以麦地为背景,左上方是一个白色的降落伞,右下方的女主角推着自行车,望着远方天空。画面选取纯度较低的灰绿色为基调。天空下女主角的沉默神态以及象征着个人梦想的白色降落伞,呈现出感伤的怀旧情绪……这些设计元素与影片的主题意义相得益彰。斯皮尔博格执导《艺妓回忆录》的海报设计将目光聚焦在一张苍白的脸上,设计元素如同剧情一般,在中西文化间游走:鲜艳的红唇、翠绿的眼珠、平静的表情与舞动的头发。等等。任何事物。都可以是当今非剧情式海报设计的元素。任何一种物质都可以成为非剧情式海报设计图形变异的工具。文化背景的多样性呼唤着设计师只有立足本民族文化传统,方能在设计中显示出超越文化形态的独创性。电影海报也因设计者符号选择的民族性,无形之中成为时代风貌的见证者。

符号学(Semiotics)是研究符号系统的学问。20世纪初由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Sauaaure)、美国哲学家和实用主义哲学创始人皮尔士(Pierce)提出。所谓符号就是负载、传播信息的基元,是认识事物的一种简化手段。在有限的时间、篇幅内,以简洁明了的视觉图形,快速、准确的传达宣传目的和设计者的设计意图――设计中的构成要素就是代表信息的符号。任何人类社会都离不开文化。文化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文化生活都是符号形式――一切文化形式即是符号活动的现实化。设计作为文化活动的一部分。也是符号活动的现实化。因此,设计本身就是符号的一种表达方式。设计中选用的符号是用来传达创意讯息的,设计师在运用符号时,要充分考虑到不同的符号情境要素,必须对其进行编码,将传达的讯息转换成易于理解、耐人寻味的创意。在这个过程中民族民间美术文化符号生成了不同的意义,所要表达的主题也就在作品中得到无限延伸――受众也乐意去“破译”、去“解码”讯息。只有双方在文化、知识背景和审美情趣等方面的标准一致,才能保证讯息意义被畅通无阻的传达。受众对于消费需求的标准,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设计的创意就是要针对受众的精神层面,通过符号消费来使受众得到满足。

篇7

关键词:电影海报;喜剧;标题文字;位置;排列方式;表现形式

0 引言

电影海报设计是一种视觉传达设计,在海报设计中视觉要素发挥着重要作用,电影海报设计离不开视觉符号的合理运用。图形、色彩、文字是三种最基本的视觉元素,[1]其中文字是传达电影信息的重要载体,经过艺术化设计以后,可使标题文字设计变得合理化、情境化、视觉化,对提升电影海报设计的品质和视觉表现力发挥着极大作用。[2]电影海报的标题文字在展现海报的创意具有积极的作用,因为观众在不了解电影内容时,往往以海报中电影的标题文字去了解电影。电影海报中的文字既要拥有可读性和视觉认可感,也应有鲜明的创意性和艺术感,以便在人们传递文字信息时获得最佳认知。通过各种文字的设计感受的不同的视觉效果引导观者产生特定的联想,传递电影的精髓。

1 中国喜剧类电影海报样本选择

为了较好的研究中国喜剧类电影海报中标题文字设计,本文选取了土豆网中喜剧类电影海报,并对2010 ~ 2014年中国已上映的喜剧类电影海报进行统计分析,下表(表1)是对近五年内中国喜剧类电影海报的数据统计。

自2010年1月1日至2014年11月5日止,总共有297部电影已经上映。在整理数据的过程中,3部电影的海报缺失,在余下的294个样本中,有25个样本是动画喜剧,样本数量太少且和人物喜剧海报的文字表现相差太大,不适合研究。因此,余下的269部电影可作为有效的研究对象,并从中选出精选出90个样本进行详细分析研究。

2 标题文字的表现形式

标题文字作为视觉传达设计的主要要素,以及信息传达的承载,其艺术表现力对于电影海报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功能上来看,标题文字为电影海报提供内容并传达信息;从形式上来看,标题文字是电影海报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海报的形式感。[2]从文字的功能和形式上的作用可以得出电影海报标题文字的设计对于视觉的传递更为重要,标题文字不仅是可观和可读的,文字也需要感知和体验,也需要用更多的形式去表现。

笔者将中国喜剧类标题文字的表现形式大体可分为三种:一是是图文结合的标题文字设计,二是装饰化的标题文字设计,三是民族化的标题文字设计。图文结合的文字设计运用图形化编排手法来实现对电影海报主要信息的突出。装饰化的文字设计通过对文字的笔画和整体外形结构进行画龙点睛的创意和装饰设计,为字体添加质感和效果,兼具个性与美观。[3]民族化的文字设计通过运用本民族的特色文字形式进行表现,在中国一般运用书法表现。下表为中国喜剧类电影海报中标题文字设计三种表现形式的分布情况(如下表2所示)。由表可知:中国喜剧类电影海报标题文字设计中图文结合文字设计约有32.2%(29/90),装饰化文字设计约有56.7%(51/90),民族化文字设计约有11.1%(10/90),可见图文结合标题文字设计和装饰化标题文字设计在中国喜剧类电影海报中是占绝大多数的。这两种表现方式更容易传达电影中的快乐、幸福和喜感。

2.1 图形结合标题文字设计

图文结合标题文字设计的表现形式分为两种:一是文字的表象化,二是文字的形象化。文字的表象化设计,是指将文字的全部或一部分进行纹样变化,产生出半文半图的“形象字”;文字的形象化设计,是通过丰富的联想别出心裁地展示文字在海报设计中所要表现的内容。[4]下表为中国喜剧类电影海报中图文结合文字设计两种表现形式的分布情况(如下表3所示)。由表3可知,中国喜剧类电影海报中有28.9%(26/90)采用形象化的文字设计,而表象化的文字设计3.3%(3/90),由此可见图文结合文字设计中形象化设计更加形象、易懂,而且能更好地体现喜剧的特点和氛围。

在上述形象化文字设计,以《房不剩防》电影为例,海报中的标题文字以海报中的绘制坐标轴为背景,将文字形象化成坐标轴上的折线,再通过特效制作,充分表现电影中所要表现的主题,也隐喻的表现了电影的喜剧感。(如图1所示)

表象化文字设计,以《非诚勿扰2》电影为例,海报中的标题文字采用繁体字增加文字的深度,并将“勿”字的字形流畅优美化,既能给人带来特殊的审美情趣,又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体现出视觉直观的“体势美”与“情态美”。(如图2所示)

2.2 装饰化标题文字设计

装饰化标题文字设计的表现形式可分为三种:一是添加装饰效果,赋予文字质感。二是进行创意变形,使文字独具个性,一般直接运用手写体,或者以印刷体为基础对文字行刻意的不规则变形。三是普通字体装饰,只是简单的文字大小和类型的变换(如下表4所示)。有下表4可见,在中国喜剧类电影海报中,创意变形的约有17.8%(16/90),装饰效果的约有14.4%(13/90),普通字体的约有24.4%(22/90)。

丰富装饰效果的装饰化设计,以《恋爱通告》电影为例,海报中的标题文字用色彩的明暗来突出文字的分量感,并添加钻石般闪亮,使文字更加醒目突出。海报中强有力的文字成为视觉主体,从而使这张电影海报吸引力十足。也让人感觉到喜剧中给人的快乐。(如图3所示)

创意变形的装饰化设计,以《绑架大明星》电影为例,海报中的标题文字以印刷体为基础对文字进行刻意的不规则变形,使每个文字都有独特性格,独具设计感。夸张的变形隐喻的表达影片的喜剧感。(如图4所示)

普通字体的装饰化设计,以《闺蜜》电影为例,海报中的标题文字只是一种普通的文体形式,并没有做装饰和变形,文字颜色也是一般是单一的。这种装饰不容易让人感受到电影的喜剧感。(如图5所示)

3 标题文字中心点位置的研究

一般来说,标题文字可被放置在电影海报的左边还是右边,上方还是下方或者中间。但电影海报中的标题字体是最直接、明了的信息传播载体,文字在电影海报中应处于视觉中心的位置。

笔者将海报的长宽各分成三等份,相互连接形成九个等面积小矩形,通过对90个精选样本中标题文字中心点的描绘(如下图6所示),通过下图可知:在中国喜剧类电影海报设计中,约有91.1%(82/90)的电影海报的标题文字的中心点分布在九宫格的第2个、第5个和第8个方格内(即海报竖向的中轴线附近位置)。总体上看,绝大部分中国喜剧类电影海报标题文字的中心点分布在海报中轴线偏下1/3处和偏上1/6处。其中,有一小部分分布在海报中轴线的中心附近。极少数分布在海报的左上方和右上方以及左下方和右下方。由此可见标题文字置于中轴线上偏上或偏下的位置,比较容易吸引读者的视觉注意(即读者的视觉中心位置)。从整体构图上,标题文字置于中轴线上偏上或偏下的位置让人感受到:稳定、平衡。

4 标题文字的排列方式的研究

在电影海报中,标题文字的排列方式多种多样,但标题文字在画面中的安排要考虑到全局的因素,不能有视觉上的冲突。否则在画面上主次不分,很容易引起视觉顺序的混乱,而且海报的整个含义和气氛都可能会被破坏。

通过对90个精选样本中标题文字整体排列方式的描绘(如下图7所示),通过下图可知:在中国喜剧类电影海报设计中,标题文字横向排列占样本数量的大部分,约71.1%(64/90)。标题文字竖向、斜向及其他排列占样本数量的小部分,约28.9%(26/90)。从图7中可以明显感觉到,文字横向排列给人平稳、安静的感觉,而竖向、斜向及其他排列给人运动、喧闹的感觉。因此,即使是喜剧类电影海报,在标题文字设计时还是采用平稳、安静的设计方法,提高文字的可读性,而不是为了设计而设计。

从视觉上看,横向排列比竖向排列更宜于阅读。1952年郭沫若在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成立会上也谈道:“就生理现象说,眼睛的视界横看比直看要宽的多。根据经验,眼睛直着向上能看到55度,向下能看到65度,共120度。横着向外能看到90度,向内能看到60度,两眼相加就是300度.除去里面有50度是重复的以外可看到250度。横的视野比直的要宽一倍以上。这样可以知道文字横行是能减少目力的损耗的。”[5]另外,“视觉心理学家告诉我们:视觉移动方向一般是从左到右,自上而下,视线的水平移动垂直移动快,水平方向尺寸判断的准确率高于垂直方向尺寸判断等。”[6]

由此可见“横视”比“纵视”的视界更宽,那么横向排列文字的阅读速度一定要快一些,便于眼睛快速、准确地接收信号。所以,无论从视觉上还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横向排列的易读性都优于竖向排列。

5 结语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三个设计规律:

第一,在中国喜剧类电影海报中,形象化的图文结合的标题文字设计和创意变形的标题文字设计更容易让人们感受到快乐、幸福和喜剧感。

第二,中国喜剧类电影海报中,标题文字中心点的位置分布在海报中轴线上偏上或偏下的位置。其原因可能中轴线偏上或偏下的位置在视觉上给人稳定、平衡的感觉,同时可识别性好又不至于抢夺图形、色彩的视觉。

第三,中国喜剧类电影海报中,标题文字的排列方式以横向排列方式为主,其原因可能是“横视”比“纵视”的视界宽,能提高标题文字的可读性和识别性。也有可能是现代的中国人都习惯于横向阅读和书写。

文字具有传递信息的直接性和准确性,具有极强的可塑性,比色彩和图形更具有说服力。文字在海报设计中既能展现出文化观念和超文化特点,又能够借助于独特的形象拓宽了语言的表现范围。[7]提高文字的易读性和识别性,增强趣味性,减少观者对文字的厌烦,激发观者想象力,使观者轻松、快速地得到信息和精神的双重满足。

参考文献:

[1] 孙卫.电影海报设计中视觉要素的深度解读[J].电影文学,2013(20):152-153.

[2] 李忱.电影海报的字体设计[J].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11(1):70-71.

[3] 毛璞.电影海报的字体创意设计探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2(8):85.

[4] 张仲轶,张丽波.浅谈文字在招贴设计中的运用[J].包装世界,2009(2):80-81.

[5] 余秉南.书籍设计[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1:60-65.

篇8

1.图形要紧扣主题创意

在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可以利用变形、重组、同构、异构、解构、重叠等艺术构成方法,让图形尽量与受众产生思想上的共鸣,这样也就将海报所蕴含的意境表达了出来。例如,波兰海报设计大师罗尼卡所设计的《戏剧》海报,设计师就是利用弯曲的线条,再借助超现实主义表现手法,从而将女主人公的脸抽象为一张变形的、扭曲夸张的、含糊不清的图形,其歇斯底里的形象是对生命的呐喊与反抗。歌剧中主人公愤怒的心情以及整体格局的感情基调都借助这一“歇斯底里”的图形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达,海报也借此图形达到了营造意境的最终目的。

2.图形语言要简洁明了

众所周知,设计师在进行海报设计的时候更多的是依赖于图形设计,而非文字来表达情感、传递信息,因为诙谐幽默或是优美高雅的图形可以引发人深入思考。但是在图形的创作过程中,设计师一定要遵循“东西少”与“简单化”的设计原则,用最简单的图像来包含最多的内容,在短时间内让受众对图形产生浓厚的兴趣,并留下深刻的印象。图形只有简单明了,才可以达到有的放矢、一针见血的创作效果。相反,繁琐、晦涩的图形容易让人摸不着头脑,不能快速地抓住其主要信息和中心思想。例如,日本的海报设计大师福田繁雄,他的作品就以简洁明了著称。其创作的反战海报作品《1945年的胜利》,画面中是一只发出去了但又折回来的一颗子弹,图形极为简洁明了,但是恰恰是这简洁的图形却准确有效地传达出了该海报的主题和意境:反对战争,战争带来的必将是自身最后的毁灭。总之,福田繁雄的海报中都是极为简单的线和面,同时又紧扣主题,营造出了一种特殊的氛围和意境。

二、通过色彩营造海报意境

人们对于色彩是极为敏感的,色彩是最能影响海报视觉效果的因素之一,也是先声夺人的第一要素。它可以通过特殊的刺激引发人们对大自然和其它事物的联想和情感,而这些情感又在色彩的协调中得到了深化,从而将海报设计的意境表达了出来。在海报设计中,设计师要结合作品的主题意境以及思想情感去选择色彩,以加强画面的渲染力度,从而创作出富有意境的海报设计作品。其主要表现方式有以下两种:

1.色彩对比表现的意境

在海报设计中,色彩的表达方式是比较多的,而色彩对比则是应用得最为广泛的一种表达方式,假如没有了色彩的对比,色彩也就失去了原有的视觉效果。色彩的对比是将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不同色调、色相、纯度、明度等的色彩放在一起,以达到烘托氛围、营造意境、刺激受众的目的。色彩的对比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内容,提高了视觉冲击力,还能在短时间内快速吸引受众,准确、有效地传递海报的信息和内容。例如,瑞士著名的平面设计大师尼古拉斯•卓思乐所创作的经典海报《森林的重要性》就是通过色彩对比来表现意境的,画面以绿色为背景,低矮的树墩上边是鲜红的红色,远远望去,就好像是汩汩而出的血液。画面中的红色和绿色在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绿色点明了保护森林、热爱森林的主题,红色点明了创意,这种对比色的运用强化了作品的意境。

2.色彩联想表现的意境

联想是思维的延伸,是指由一种事物联系到其它事物。在海报设计中,利用色彩的联想特性,不仅可以使色彩强大的暗示功能得到发挥,还能加深作品的内涵,引起受众心理上的共鸣,有利于突出主题、营造意境。色彩的联想是由视觉经验积累而来的,其已经深深地扎根于大家的头脑中。通过色彩的联想,我们不仅能想象到我们周围客观存在的物象,还可以想到一些抽象的事物。如看到蓝色之后,不仅会联想到大海,还会想到忧郁、宁静;看到绿色不仅会联想到森里,还会联想到希望;看到红色不仅会联想到火焰,还会联想到热情等。但是,不同的民族和地区对色彩有着不同联想和认知,设计师在借助色彩的联想来营造意境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到这一点。以葛文•施密特的海报作品《记忆的符号—纳粹在慕尼黑》为例,整幅画面采用的是单纯的墨绿色,除此之外,别无它色。设计师之所以会选择这种颜色来设计海报,是因为墨绿色在欧洲是大家最忌讳、最不喜欢的颜色,它会使人联想到纳粹党,想到当时人们在纳粹党残暴统治之下的痛苦生活,这也符合作品设计的主题。总之,这幅画面灰暗而又朦胧,借助色彩的联想作用,将纳粹统治下黑暗和恐惧的意境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三、通过文字营造海报意境

汉字是用来传递信息、记录生活、表达情感的一种独特的线条艺术形式,它是我国历史文化的传播媒介,蕴含着深刻的哲学道理和精神内涵。因此,通过文字来传递海报信息、营造海报意境是海报设计的有效方式之一。不同的字体拥有不同的特征,如黑体字的庄重肃穆、楷书的优美圆润、隶书的严谨秀气的草书的张狂飞扬等,这些多样化字体的应用丰富了海报的意境。具体而言,设计师可以借助以下两种字体的应用方式来营造意境。

1.借助视觉符号表现意境

在现代海报设计中,设计师可以根据设计主题和意境营造的需要对文字进行形象化的转化,并借助具体事物的视觉符号来表达汉字意义,以使人们感受到文字形象带来的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这有利于受众更好地理解海报内容和意义,有利于海报意境的营造。例如,靳棣强的海报设计作品《汉字》系列,以书法中的山、水、风、云四个汉字为主要表达内容。在进行海报设计的时候,设计师就借助了现实生活中书、水、风、云的具体物象抽象而成的视觉符号,并借助轻重缓和之笔营造出了一种富有中国山水画般意境的作品。“笔架山”的浑厚、“静(纸)止水”的隽秀、“砚(沿)台风”的恣意、“墨色云”的飘渺,不仅表现出了书法独特的形式美,而且赋予了其浓厚的人文情怀。该幅海报借用视觉符号,将灵动的水墨形式和书法结合在一起,从而打造出了一种极富艺术魅力、质朴飘逸的东方意境之美。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海报设计作品都将文字和视觉符号进行了融合,既不失文字的严肃庄重,又平添了一份视觉符号的生动形象,从而也更有利于营造出海报应有的意境。

2.借助汉字的组合表现意境

在海报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往往会对汉字进行不同的组合,这有利于丰富汉字的表现形式和内容,有利于展现出文字的力量和个性色彩。在进行海报设计时,设计师要注意以营造适合的意境为出发点,在尊重文字组合规律的基础之上,对文字的形态、特征和结构等进行探索,并在此基础之上对汉字进行组合。在海报设计中,字体有多种组合形式,比较常见的有字体的重叠、重复、打散、结构、发射等,这些汉字组合形式在海报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尼古拉斯•卓思乐的海报作品《奥利弗•雷克——克里斯汀•韦伯——奥特尔•乌尔里希》就采用了重复的组合手法,设计师将形态不同的相同字母反复重复了三遍,用以暗示出爵士乐的三重奏,从而营造出了一种爵士乐的意境之美。

四、结语

篇9

【关键词】同构 图形 优越性 海报

一.同构图形在海报中的优越性

1 简约性

同构图形往往能将复杂的道理或深奥的哲理通过简洁明了的图形准确、生动地表达出来,主题突出,没有不必要的细枝未节,清晰明了的表达所要表现的事物,表现物与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并赋予画面更深层的含义。

2 差异性

阿恩海姆曾说:“在大多数人眼里,那种极为简单和规则的图形是没有多大意思的,相反,那种稍微复杂点,稍微偏离一点和稍不对称的、无组织性的图形,倒似乎有更大的刺激性和吸引力。”当然,在使用同构追求强烈视觉效果时,要把握好“度”。在打破常规,追求多样性的同时也要注意有机的统一。同构图形体现“重整体”的概念,强调美学质量,要求构成体自然而又合理。英国美学家爱迪生指出:“凡是新的不平常的东西都能在想象中引起一种乐趣,因为这种东西使心灵感到一种愉快的惊奇,满足它的好奇心,使它得到它原来不曾有过的一种观念……就是这个因素使一个怪物也显得有迷人的魔力,使自然的缺陷也能引起我们的。也就是这个因素要求事物应变化多彩。”。

3 趣味性

同构图形的平面设计作品一般富有趣味,它能够唤起观者记忆中的知识和情感,给观者带来情感的共鸣。同构图形的趣味性,实际上是作品艺术性的一种体现,是一种深思熟虑的创意和艺术加工后的表现形式。从这点上来说,一幅同构作品的趣味性越强,其震撼力和感染力就越强。趣味性成了构筑同构作品艺术性的关键点之一。

4 情感性

唐代诗人白居易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海报设计的根本是为人而作的,要想感动人,首先要有情。海报的最终目的是要诱导人们的某种行为,而人们行为的产生往往是和情感活动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情感活动越强烈,行为就越易发生。而在海报设计中采用同构图形来进行表达,能让这种情感的介入轻而易举,产生出强烈的震撼力和感染力使观者共鸣。

5 通俗性

所谓的通俗性既是以人们的乐于接受的思维习惯和形式作为同构图形创作的切入点,符合大众的审美趣味。人类任何物质活动、精神活动都不可避免地受到文化传统、人文背景、社会环境的影响,设计也不例外。设计是社会历史文化积淀的产物,同时又是对人类文化的新贡献。同构图形能使作品符合广大受众的审美趣味,体现通俗的特点。同构的通俗性使用,有利于观者将观赏这类平面设计作品时的视觉体验和自身传统艺术观念中的期待视野交互溶合。这种通俗化的审美特征在大众审美活动中,控制、调整着他们的审美态度、情绪、意志和判断,并由此影响着审美震撼力对观者主体心理所产生的刺激的性质,可使观众更容易感受到作品身上所散发出的艺术魅力。

二.海报中典型的同构图形

同构图形广泛应用于海报设计中,无论是在商业海报、公益海报还是文化性海报的设计中。放眼望去,同构图形在海报中已经拥有相当多的优秀、经典的案例。结合上面章节总结出来的同构图形的审美特征,下面让我们再一次回顾、体会这些典型的同构图形的魅力所在。

1商业海报

在1975年为日本京王百货设计的宣传海报中,福田繁雄利用“图”、“底”间的互生互存的关系来探究错视原理。作品巧妙利用黑白、正负形成男女的腿,上下重复并置,黑色“底”上白色的女性的腿与白色“底”上黑色男性的腿,虚实互补,互生互存,创造出简洁而有趣的效果。“图”与“底”发生反转并彼此融合成一个整体,进而产生双重的意象,同时也赋予整个画面无限扩展的空间感。另外,这个作品中的男女腿的元素,也成为福田海报中有代表性的视觉符号。

2公益海报

ug佐藤设计的保护环境主题的公益海报。用松树和雄鹰的彼此特征进行正负形同构,每节松树之间便是雄鹰

形象,海报采用拟人的方式,表现了因为环境的恶化,整个松树拔地而起,雄鹰从松树的底部一节一节地展翅飞翔,最后脱离即将枯萎的松树,飞向天空。海报向人们表达了自然想要逃离出恶化的环境免受灭亡之苦的主题。题目《自然要到哪里去》点醒了人们,该保护好和人们共存的环境,给大自然一个良好的生产环境,自然才不会弃我们而去,我们的家园才能完整。

国内也有很多优秀的海报设计运用了同构图形的表现方式,如图3-27《stop aids》是陈绍华为“世界艾滋日”设计的海报。图形用黑色啄木鸟与白色的男性下半身剪影相结合,幽默、诙谐的传达了主题。

3文化海报

世界著名的图形创意大师霍尔格·马蒂斯,从他的海报作品中,我们能够看见大量有趣、新颖的同构图形的运用。解读他的同构海报时,我们应认真学习他在除了对形式上追求独特的视觉效果外,还特别注重作品内涵的表达。他会根据不同时代背景、地域和文化特征,精心地选择视觉元素进行加工处理,创作出妙趣横生的同构图形并应用于海报中。

马蒂斯为钢琴音乐会做的海报设计,双手被涂成白色,在手指的缝隙结合处,用黑色涂抹,这种颜色和结构类似钢琴的琴键。一双弹奏钢琴的双手顿时就幻化成了琴键。设计者把钢琴会极具代表性的两个元素共同概括并结合在一起,这一创想令人为之赞叹。

结论

综上所述,同构图形是海报设计中信息得以良好传达的表现工具,设计者只有充分的利用同构图形的优越性, 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对客观对象进行审视,观察,运用,并延伸其内在的含义,才能打造出优秀的海报设计来。

参考文献:

[1]叶萍.图形设计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侯立平.招贴设计[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篇10

论文关键词:东情西调,汉字,海报设计

“东情西调”注重中西设计理念的融合,汉字作为中华民族精神形象与情感气质的载体,历经岁月、文化、社会风俗的积淀和演化而不断升华,现已成为中国海报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其丰富的表现手法深得设计师青睐,笔者《律动》系列海报的创作灵感亦得益于此。

一、“东情西调”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

在国内海报设计的发展历程中,国人有过一段认知上的弯路。由于现代海报设计是西方的产物,消化吸收自然需经历一个过程,外加之盛行的西方中心主义的倾向,西方的标准就成为通行世界的尺度。于是部分国内设计师为了国际化,为了与世界设计接轨的目的,一味以西方的标准来衡量自己,注重形式,追求视觉效果而最终忽视了应该包容与表现的内涵。与此同时,另一种相悖观点则是强调传统。认为几千年的纹样图形、文化审美为群众所喜闻乐见,是绝佳的创作题材,拒绝吸收西方设计理念。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西方设计师往往不能领悟这类创作在民族化表现形式下所要表达的深层次含义,这种隔阂使得一些在国内为人称道的海报设计作品在国际赛事上却是反响平平。

在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下,我们既不赞赏全盘西化,也不推崇孤芳自赏。港台设计师由于其特殊的时代背景而先于内地开始了探求不同文化间沟通之路的有益尝试,这使我们看到了中西方艺术设计的契合点。概览港台设计师的海报设计作品,常使人有亲切之感。这些富有深刻理性的感性诉求,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设计的人文精神。笔者作为一名设计人员,对国人的思维方式和文化心理积淀有所见解,这更促使本人加深将民族文化的内涵融入现代海报设计重要性的认识。如何通过简洁明了的设计语言将中国文化用加入时代调味剂式的面貌呈现出来,这是需要我们潜心研究探讨的。

二、汉字在海报设计应用中的表现手法分析

1、汉字的结体化表现

汉字的结体造型具有形体美,通过增减或改造之类方法,将其字态加以变形或美化,新的表情会使设计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形成独特的视觉形象,以此来突出海报表现的主题。

《和谐中国》海报的设计直接采用字形结体来构成,分别将“和”与“中”,“谐”与“国”自然巧妙的组构在一起,浑然天成的表述对内涵的融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里的设计使信息容量增大,概念升华,体现了祖国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的深层涵义。此类设计方法构思独特巧妙,设计者需熟谙汉字的结构,挖掘超越其原有文字的意义,方能得心应手地演绎它们纯正的形式和精神的旋律。

《城乡互动》海报的主旨是城市与农村互动,和谐一体。画面简明而直白,“乡”字演化成为“城”字的部首,城乡互动的意念得以拓展。叠加的形式使其内涵更为丰富,在传递设计主旨的同时引发观者联想,给予其深层次的启示,使人在感知的过程中与作品产生交流,形成思想上的共鸣。

2、汉字的图形化表现

汉字本身就具有图形之美,图形化具有鲜明的特色,能在不同层面上给人带来全新的视觉感受。汉字的图形化表现历来是设计师乐此不倦的创作素材。

《北京2008》是反映北京奥运盛事的海报,由运动员矫健的身姿构成北京二字,字形与图形的巧妙融合使字图之间互为补充,兼容并蓄。当设计者用图形化进行创作时,汉字的字形和运用的图形共同构成了视觉的要素,内涵上的共性,使它们合二为一。运动员和北京两种物象意义的联系,使受众获得了最为丰富的联想并且能够准确直观地明了本海报的诉求点。

《大爱无痕》是反映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海报。“爱”字的文字轮廓里面是满满的创伤贴,反映大爱无痕的理念。作品的设计亮点就是对主题文字“爱”进行了图形化处理,整个画面效果强烈,一下子就能打动受众,所需传达的公益信息也能够得以准确地传播。这里文字产生了超越原有意义的意蕴,从而使汉字的潜在功能得到极大的发挥。

3、汉字的意境化表现

汉字的意境化表现以采用民族的传统元素居多。汉字与传统元素两者的重构在于通过外在的形突出承载的意,便于人们对已有的文字情境产生再思考,从而在形式上和内容上进一步深化所要表现的主题。香港著名设计师靳埭强先生曾为台湾印象展创作一组汉字系列海报,分别以“山”、“水”、“风”、“云”为主题。画面以水墨汉字为表现形式,运用气韵相连的线条和苍远遒劲的笔墨,亦书亦画地展现出宁静悠远,简朴纯洁的“禅”意,使人体会山的“博大”、风的“无影”、云的“飘逸”和水的“灵动”,感受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情境。作品结合海报创意塑造了恰如其分的意境与氛围。

在汉字的意境化表现中,书法有其独特的自身魅力。书法作为汉字丰富的外延形式是民族生机与活力的体现。书法在海报中的应用有着浓厚的东方神韵和中国文化精神,既给人以亲切感又饱含着时代回归感。著名设计师诸多作品中均运用书法的形式,淋漓尽致地表述着海报的诉求,展现着优美意境的文化氛围。

三、以《律动》系列海报作品为例探析“东情西调”思想在汉字海报设计中的应用

1、创作构思:汉字元素的选取和设计

本人创作《律动》系列汉字海报的初衷是为展示汉字笔画的内在张力以及创造律动空间的意象境界。

汉字是民族文化的瑰宝,也是人们的精神家园。无论是音、形、义,汉字都能引起人们美妙而大胆的联想,给人以美的享受。在进行草图的勾勒和各种异化的构思之后,笔者发现如果纯粹以汉字本身去演绎主旨的话,其形式内涵不足以体现丰富的时代内蕴,即本人要表达的中心理念。搁笔思索,作品本身为一载体,承受的想像越多,空间自然越大,由此脑海中呈现了永字八法的概念。八法分别为侧、勒、努、趯、策、掠、啄、磔,它们是中国传统笔画的根基,其精神气度由此得以延伸。随后的工序便是寻求可以承载主题视觉的字体构成方式。黑体庄重有力,朴素大方,效果强烈,但在分解的单一笔画中会呈现呆板滞重的感觉。宋体典雅工整,生动活泼,在主题创作中的效果却是秀丽有余而清晰不足。经反复推敲斟酌之后,采用图案性质浓重的粗宋体,如此既保留了其装饰典雅的特性又呈现了严整大方的新颜。八法笔画的满版编排是定位的设想,实际设计时历经了多种构成的尝试与努力。部首的位置,笔画的大小,视觉效果的呈现需要步步为营,深思熟虑,而非随意安置和堆砌。

2、设计制作:“东情西调”在《律动》系列海报中的体现

如果说设计过程需要理性的分析,那么制作阶段更多的则为感性的创造。科技的进步使现代海报设计的创意领域得到了极大地拓展,电脑滤镜中的马赛克特效具有独特的现代数码属性。笔者在控制颗粒大小和色泽均衡的前提下,选择随机生成模式体验着一个个意想不到的惊喜。为了形成作品的视觉冲击力和气场基调的统一,采用了系列海报创作中视觉延展的技巧。相同的技法不同的组合,外加色彩补色明度与纯度间的和谐对比,形成与汉字粗宋笔画透叠相切的色泽穿插,画面效果虚实相映,呈现出了正负空间的动态感知。这是一个需要反复试验的过程,方能使观者在心理感应上产生创意理解的共鸣。

笔画在汉字中是平凡的,但在平凡中可以提炼创意,在有限的平面里能够创造出不平凡,这不仅是技巧与形式,更应是思想的渗透与文化的交融。作为一种新可能的尝试,《律动》系列汉字海报经由数字化的粗宋笔画入手,通过设计语感的提取,将朴素的理念演绎为精神的概念,使传统的和谐之美与时代的精神气质得到了完美的诠释。

参考文献

1 朱琪颖.海报设计 [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 周青奇.公益广告中的图形创意思维 [J].艺术教育,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