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证券投资的知识范文
时间:2023-04-17 11:36: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证券投资的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以下简称《运作办法》)已于7月1日实施,现将实施《运作办法》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各基金管理公司、基金托管银行应当认真学习贯彻《证券投资基金法》(以下简称《基金法》)和《运作办法》,规范运作,切实保护投资人合法权益。
二、各基金管理公司申请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基金”),应当按照《证券投资基金募集申请材料的格式与内容》(见附件)的规定报送基金募集申请材料,并严格按照《基金法》和《运作办法》的有关规定,拟订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有关法律文件草案。
三、《运作办法》实施之前已经成立或已获核准尚未完成募集的基金,原基金契约下列内容不符合《基金法》、《运作办法》的,应当在本通知之日起三个月内根据《基金法》、《运作办法》的规定,将原基金契约修改为符合《基金法》、《运作办法》规定的基金合同。
(一)原基金契约中有关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程序的约定不符合《基金法》第七十一条至七十五条、《运作办法》第三十八条至四十三条规定的,基金管理人应当会同基金托管人按照《基金法》、《运作办法》的有关规定,修改原基金契约的有关约定,报中国证监会备案并公告。
(二)原基金契约中有关开放式基金收益分配方式的约定不符合《运作办法》第三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的,基金管理人应当会同基金托管人按照《运作办法》的有关规定变更原基金契约有关约定,将开放式基金默认的收益分配方式明确为现金方式,报中国证监会备案并公告后实施。
四、鉴于《基金法》、《运作办法》对基金财产投资于国债的比例、基金财产投资于股票、债券的合计比例以及开放式基金收益分配次数、比例未做限定,《运作办法》实施之前已经成立或已获核准尚未完成募集的基金,拟变更原基金契约有关基金投资比例、开放式基金收益分配次数和比例约定的,应当按照《基金法》、《运作办法》的规定召开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形成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决议,报中国证监会核准并公告后,方可变更原基金契约的相关约定。
五、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在执行本通知的过程中,应当认真履行诚实信用、谨慎勤勉义务,切实保护基金份额持有人合法权益。拟采用通讯方式召开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的,应当认真验票,由公证机关全程予以公证,并在公告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决议时公告公证书全文、公证机关及公证员姓名。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二四年七月十五日
附件
证券投资基金募集申请材料的内容与格式
一、申请材料的纸张、封面、页码和份数
(一)纸张应采用幅面为209×295毫米规格的纸张(相当于A4纸规格)。
(二)封面
1、标有“XX证券投资基金募集申请材料”字样;
2、拟募集的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基金)名称、申请人名称;
3、正式报送申请材料的日期;
4、公司主要承办人姓名、联系方式。
(三)申请材料的页码应置于每页下端居中,按内容分章节安排页码顺序,例如:1-4、或者1-4-1,章节之间应当有分隔页。
(四)份数:申请材料一式3份,其中至少1份为原件。审核期间内容有修改的,除最初正式申请的原件留存中国证监会外,审核通过后,公司应当提交书面和电子版(光盘)申请材料(定稿)各一份。
二、申请材料目录与内容
(一)承诺函
公司承诺向中国证监会报送的所有申请材料真实、准确、完整、合规;申请材料原件和复印件内容一致,文字简洁、内容清楚。
(二)申请报告
主要内容包括:拟募集基金的基本情况;拟募集基金符合有关规定条件的说明,拟任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符合有关规定条件的说明;拟募集基金的可行性;基金管理人签章。
(三)基金合同草案
(四)托管协议草案
(五)招募说明书草案
(六)基金管理人和基金托管人的资格证明文件
(七)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基金管理人和基金托管人最近三年或者成立以来的财务会计报告
(八)基金管理人董事会决议
主要内容应当包括基金管理人董事会有关基金募集申请的决议、对基金经理人选的审核意见等,独立董事的意见应当单独列明。
(九)律师事务所出具的法律意见书
(十)基金产品方案
1、关于基金的投资目标、投资理念、投资策略的说明材料;
2、关于基金目标客户的说明材料,根据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说明基金所面对的目标客户及其风险、收益偏好;
3、关于基金投资组合管理方法的说明材料,说明基金以什么原则、方法及评价指标来保证投资组合计划的贯彻和实施;
4、选择业绩比较基准的理由;
5、基金的模拟投资分析或实证分析;
6、基金投资风险的管理工具及防范措施;
7、可行性分析材料。包括同类品种的国际比较、市场需求、流动性分析等。
(十一)募集方案
1、募集方案及基金份额发售公告;
2、销售机构及销售计划;
3、本次募集的合规控制制度。
(十二)准备情况
1、说明基金人员准备及具备基金从业资格的人员在基金运作各环节中的分配情况,并就拟任基金经理及研究人员情况作出专项说明;
2、说明基金的投资、交易、清算等技术准备情况及开放式基金危机处理计划;
3、说明基金为投资人服务的措施,如有关材料送达方式、投资人投诉处理方式等。
篇2
为了规范外商投资企业提缴、使用中方职工权益资金的管理,维护中方职工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根据财政部财外字〔1999〕735号《关于加强和改进外商投资企业提缴使用涉及中方职工权益资金管理的通知》和我市深化社会保障及职工住房改革有关文件的规定,现就改进和加强外商投资企业提缴、使用中方职工权益资金管理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经市政府同意,1986年北京市人民政府的《北京市实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劳动管理规定〉的补充规定》(京政发〔1986〕43号)中涉及企业中方职工7.5%医疗费、20%日常劳保福利费用、20%养老储备金的提取口径、比例和列支渠道,以及结余资金的处理,从2000年1月1日起,改按本通知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二、外商投资企业招聘职工应当按规定办理招聘备案手续并依法订立劳动合同,依法向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保险登记,参加社会保险,并按时足额地为中方职工提取、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保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一)基本养老保险费和补充养老保险费。按照《北京市企业城镇劳动者养老保险规定》(北京市人民政府令1998年2号)执行。企业按全部被保险人缴费工资基数之和的19%按月提取、缴纳。企业提取的基本养老保险费,计入管理费用。经济效益好、经营管理状况稳定、民主管理制度健全的企业,可在建立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建立补充养老保险,所保险种应适用全体中方职工,不得只有少数高级管理人员享有。企业建立补充养老保险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二)大病医疗统筹费。按照《北京市地方所属城镇企业职工和退休人员大病医疗费用社会统筹的规定》(北京市人民政府令1995年第6号)执行。企业以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5%,按企业中方在职职工人数按月提取、缴纳。企业提取的大病医疗统筹费,计入管理费用。原提取7.5%中方职工医疗费的办法停止执行。新的医疗制度改革办法颁布后,按新的办法执行。
(三)失业保险费。按照《北京市失业保险规定》(北京市人民政府令1999年第38号)执行。失业保险费以本单位中方职工上年月平均工资为基数乘以1.5%,按实际应参保人数按月提取、缴纳。企业提取的失业保险费,计入管理费用。
(四)工伤保险费。按照《北京市企业劳动者工伤保险费规定》(北京市人民政府令1999年第48号)执行。企业以上年度本企业被保险人月平均工资为基数,按照行业差别费率确定的标准,按月提取、缴纳。企业提取的工伤保险费计入管理费用。
外商投资企业按应缴数额提取基本养老保险费、大病医疗统筹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上缴后应无余额。
外商投资企业提取、缴纳上述各项社会保险费(大病医疗统筹费除外),应以中方职工工资总额为基数。职工工资总额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企业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主要由计时工资、基础工资、职务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包括洗理卫生费、上下班交通补贴)、加班工资等部分组成。
三、外商投资企业必须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当地政府的规定,及时足额提取下列涉及中方职工权益的其他各项资金,并按规定用途使用。
(一)职工福利费。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4%提取。职工福利费主要用于职工的医药费、职工探亲假路费、生活补助费、医疗补助费、独生子女费、托儿补贴费、职工集体福利、职工供养直系亲属医疗补贴费、职工供养直系亲属救济费,职工浴室、理发室、幼儿园、托儿所人员的工资,以及按照国家规定开支的其他职工福利支出,也可用于支付中方职工的补充养老保险费。
(二)职工教育经费。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提取,用于企业职工参加在职培训,提高业务技能所需费用支出。
上述(一)、(二)项费用以企业全部职工工资总额为基数计提,但对于企业在与外籍职员签定劳动合同时,已订明外籍职员的福利费包括在其应付工资当中的,应以中方职工工资总额为基数。
(三)中方职工住房基金。按照市财政局《转发财政部关于颁发〈关于外商投资企业中方职工住房制度改革若干财务问题的规定〉的通知》(京财建〔1995〕1445号)执行。其中:企业按规定缴纳的中方职工住房公积金在住房周转金中列支,不足部分,在成本、费用中列支。企业按规定向中方职工提供的住房补贴和住房补助,在住房周转金中列支。根据市房改办、市财政局《关于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有关问题的规定》(〔95〕京房改办字第37号),外商投资企业必须为中方职工建立住房公积金。住房公积金的交存率按有关规定执行。企业为职工交存住房公积金后,根据市房改办、市财政局、市劳动局《关于北京市外商投资企业建立职工住房公积金的规定》(〔93〕京房改办字第154号),不得再在成本、费用中提取每人每月30元的中方职工住房补助基金。现存的住房补助基金余额一律转入住房基金中的住房周转金。有关住房制度新的文件下发后,按新的规定执行。
(四)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按照国家有关吸收外商投资法律、法规和市财政局《转发财政部〈外商投资企业执行新企业财务制度的补充规定〉的通知》(京财合〔1994〕50号)执行。
四、中外合资(合作)企业按照《外商投资企业工资收入管理办法》(劳部发〔1997〕46号)规定,对中方高级管理人员实行名义工资与实得工资收入管理办法的,其名义工资与实发工资之间的差额部分,用于企业中方职工补充社会保险、职工福利费和住房周转金。企业中方一般职工不实行名义工资与实得工资收入管理办法。
对于本通知之前,外商投资企业合同、章程或者与职工签订的劳动合同中已约定中方高级管理人员名义工资中包含应付社会保险费和国家物价等项补贴,以及对中方一般职工实行名义工资办法的,应按本通知的规定协商变更企业合同、章程或劳动合同。变更后的中方高级管理人员“名义工资”中不再包含应付社会保险费和国家物价等项补贴。
五、中方职工权益资金的管理
(一)外商投资企业对涉及中方职工权益的各项资金在分别按有关财务会计规定正确核算外,还要同时设置辅助帐簿,全面反映各项资金的来源和用途。对于本通知之前,企业已按财政部门规定,对中方职工权益资金实行中方单独设帐,单独核算,单独开户,单独管理的企业,可仍按原办法执行,但必须设置专人进行规范化管理,并接受有关方面(包括外方)的监督。
(二)中方职工各项权益资金,必须按规定的用途专款专用,不得用于对外投资、企业间借款、赞助、捐赠以及购置与中方职工权益无关的财产。
(三)对现有的中方职工各项权益资金结余要进行认真清理,凡挪用、挤占中方职工权益资金的,必须及时清理收回;对不符合规定而多提的各项权益资金,应冲减成本费用。对涉及上述社会保险的各项权益资金结余,应首先用于补缴按规定应为中方职工缴纳而未缴的各项保险,补缴后仍有结余的,并入相关科目,其中:原按月提取相当于中方职工工资总额7.5%的医疗费结余,并入职工福利费;原按月提取相当于中方职工工资总额20%的养老储备金结余,并入职工福利费。今后用于离退休职工在统筹退休费用之外的必要开支,按规定计入企业管理费用。其他各项权益资金的正常结余,结转下年继续使用。
(四)企业工会依法对涉及中方职工权益的各项资金的提缴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
六、外商投资企业的主管财政机关及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机关负责监督检查企业中方职工权益资金的提缴、使用情况。企业应将涉及中方职工权益各项资金的提取、使用、结余等情况,作为委托会计师(审计)事务所进行社会审计的内容之一。
七、企业清算时,涉及中方职工权益的各项资金以及用该项资金购置的各项财产、设施的处理,按照市财政局《转发财政部关于外商投资企业清算期财政财务管理有关规定的通知》(京财合〔1995〕2118号)的规定执行。外商投资企业清算时,不属于清算财产的三部分财产无法交给接受单位的,应上缴当地财政部门。
八、对违反本通知规定的企业和直接责任人,主管财政机关、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机关,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给予处罚。
篇3
关键词证券投资学/实践性教学/金融
中图分类号:DF438
证券投资学是金融学核心专业课程,同时也是经济管理类各专业的选修课程。然而,在证券投资学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目前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证券投资专业技能的需求,也不符合利用多媒体和网络多种教学模式以提交教学效果这一趋势的发展。
证券业是一个竞争十分激烈的行业,截止2014年12月31日,我国证券公司一共120家,证券公司的营业网点遍布全国。随着非现场开户的开展,以及2015年4月13日起放开了“一人一户”的限制,证券公司的竞争空前加剧。证券公司之间的竞争同时也是证券从业人员之间的竞争,证券公司对理论知识牢、专業技能强的优秀毕业生的需求标准也进一步提高了。但是,在我们现实的教学背景下,又有多少老师在授课中将证券投资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了呢?
一、目前在证券投资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理论脱离实际。很多老师缺少实践经验,并没有在证券公司和投资公司工作过,在授课的过程中更多是照本宣科,理论和实际运用严重脱节。以至于学生在学完该课程后,实际操作能力匮乏。买卖股票不知道先要开证券账户和资金账户,不知道基金在购买时有前端收费和后端收费,对证券投资分析也是一知半解,不能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对证券市场的走势做出研判并给出操作建议。
2、教材更新速度较慢。证券业是最需要努力的一个行业,信息更新异常迅速。我国目前的资本市场又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在推出主板和中小板市场之后,我国又相继推出了创业板和新三板市场;上市公司的数量、证券投资品种也在逐步增加;证券公司的融资融券、非现场开户等业务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然而,教学使用的教材都是好几年不更新一次,以至于学生学到的知识很多都是过时的,并不能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得到帮助。
3、考核形式单一。目前,好多高校对课程统一采用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综合考核方式,对操作性较强的证券投资学也是如此。平时成绩主要包括考勤、小测验、期中考试和课堂表现。或许对于一般的课程来说,该考核体系是可以满足的,但是对于实践性和操作性如此强的证券投资学来说,这种考核显然是无法衡量学生对该课程的综合掌握程度的。因为普通的命题考试,更加注重对理论的考核,很难通过试卷衡量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证券投资学实践性教学的必要性
1、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必然选择。针对本科毕业生来说,证券公司的工作岗位有很大一部分集中在营业部,营业部的组织结构又是比较简单的,主要包括营销岗、运营岗和理财岗。对于营销岗,很多员工在开展业务时尤其是和一些股民进行交流时,表现的很不自信。这种不自信归根到底,是自己的理论功底和实战操作能力太弱。他们在实战丰富的股票投资者面前,慎言慎行,只怕科班出身的自己哪些地方说错了,被投资者取笑。理财岗,目前在我国证券公司更多是以投资顾问的形式设置的,更需要丰富的实践操作经验,这样才能维护资金比较雄厚的优质客户。这些宝贵的实践经验往往是刚毕业的大学毕业生所欠缺的。所以,在校必须通过系统化理论化的专业学习,来夯实自己的理论基础;通过模拟和实盘交易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对相关的理论和技术指标真正做到运用自如,对资金的管理和交易的心态做到有效控制。
2、是多样化教学改革的必然选择方向。利用多媒体和网络化教学是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也是必然选择。证券投资学这门课面临的信息很多,每天也都在更新,尤其是在模拟盘和实盘的操作中体现的更加淋漓尽致。国家政策的影响,外围证券市场的波动,行业、公司的利好与利空都会影响到证券市场价格的走势。也只有通过实践性教学,学生才会对影响价格走势的诸多因素产生兴趣,并引起关注,由之前被动的填鸭式教学,转变为学生主动的自主性学习。
三、证券投资学实践性教学模式设计
1、学校与证券公司的合作。加强学校和证券公司的合作,邀请证券公司的员工参与教学课堂,为学生展示开户的流程和相关证券业务。学生可以与投资顾问多交流,对市场的走势和投资标的物的选择进行交流和沟通。暑假寒假期间,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去证券公司进行实习。通过实习,了解证券相关业务的开展流程,熟悉证券公司的岗位设立和工作职责,既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有为今后的求职做好了准备。
2、学校建立证券模拟实训室。证券投资学里面有一部分是关于证券投资分析的,里面介绍了均线理论、波浪理论、K线理论、道氏理论、形态理论、切线理论等内容。该内容实践性极强,如果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一味的讲解,而学生又没有参与到具体的实践操作中,是达不到很好的教学效果的。学生只有在对理论系统化专业化学习的基础上,通过模拟实训室,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通过模拟训练去验证自己的判断,再回到理论中进行学习和修正,只有这样反复的探索与实践,才能做到对相关理论的灵活应用。
3、讲授方式的多样性。首先可以增加案例教学,证券投资中有很多经典的案例,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老师在讲授的过程中可以增加相应的案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琼民源、银广夏、蓝田股份、中科创等案件。另外,还可以角色互换,让学生来选一只股票进行讲解,做出投资决策,并结合所学的理论阐述自己的判断和依据。学生既得到了锻炼,又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再有,教学中可以增加些图片和视频,避免课件全部都是枯燥文字和理论。
4、考核形式的灵活性。由于证券投资学具备较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所以传统的命题考试已经满足不了对证券投资学的考核的需求。校方可以给证券投资学任课老师更多的权限,自主决定考核方式。任课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实践操作水平、理论的把握、心态和资金的控制等方面综合考核学生对该课程的掌握情况。
参考文献:
[1]吴晓求.证券投资学(第四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3).
[2]陈钧.突出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的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方法探索[J].中国证券期货,2012
篇4
关键词:证券投资学;非金融专业;教学手段
证券投资学是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的应用性较强,也是一门教学难度较大的课程,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证券投资理论的基础知识,还应具备独立自主进行实际投资分析的能力。因此,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实践运用能力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同时对教师在证券投资学教学中如何适应高职教育的教学需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使高职非金融专业学生学以致用,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满足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有必要探索证券投资学教学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的改革,以促使教学登上一个新的台阶。
一、高职非金融专业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理论与实践相脱离
针对高职非金融专业,证券投资学的教学目标看似很清楚:“使学生学会证券投资”,然而,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变成了“使学生学会证券投资学”,这一字之差,却有天壤之别[1]。于是,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重课堂讲授轻模拟操作的现象,已经司空见惯。结果,学生学完以后,只懂得理论知识,动手操作能力非常薄弱。这就与高职教育的目标相背离了。
(二)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手段落后
在对高职非金融专业的学生授课时,一直采用的是“一只粉笔两本书”作为教学工具。但是在讲解证券投资技术分析时会涉及大量的图表,需要看大盘才能理解理论知识。这些图表想在黑板上画出来比较困难或者根本不可能实现,结果造成老师讲课空洞、乏味,学生听课效率低下。
(三)缺乏实践环节、课程结构设计不合理
证券投资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因此证券投资学课程都会有一定课时的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能从投资者角度进入证券市场,感受证券市场的涨跌变化,培养学生的市场感觉,磨炼心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否则,学生永远不会明白证券市场到底是什么样,理论联系实际也只能是一句空话。但是对于高职非金融专业的学生来说,由于课程体系的压缩,导致在教学计划中根本没有设置教学实践课,有的虽然在形式上设置了教学实践课,但落实起来不是很到位,所以也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四)教材难以适应高职教育的需要
我们现有的教材理论介绍过多,过于呆板,对于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内容在教材中很少涉及。如国有股减持、QFII、QDII、ETF、LOF、权证、股指期货、央行票据、可分离交易债券、融资融券、市价委托、大宗交易、开放式回购、中小板市场、三板市场等内容很少在教材中反映[2]。很多学过证券投资学的同学对这些概念茫然无知。另外就是游戏规则的变化,2005年到2006年上半年是证券法规全面修改的时期,证券发行、上市以及交易规则都进行了大幅度修改,但即使是最新版的教材对上述内容都很少涉及,对规则修改更是没有反映。这些都难以适应当前高职教育的教学需要。
二、高职非金融专业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一)明确教学目标
对于高职非金融专业的学生来说,可以根据学生的层次设定不同的目标。证券投资学教学最基本的目标就是教会他们证券的交易,最低的目标是学会炒股。不仅要知道开户程序、交易的方法和技巧,还要掌握最基本的基本面分析和技术分析方法,为市场和社会培育合格的股民、理性的投资者。中级目标是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证券业的大发展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很好的机遇,所以我们要培养学生适应实际工作需要的技能,要求学生参加并争取通过证券从业人员资格考试中的证券经纪类考试,获得证券经纪从业资格证书。高级目标是为同学们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证券业对人才的需求,相当一部分是要求有多学科的知识背景,而不仅仅是单纯的金融证券知识。
(二)教学手段的改革
用案例教学、模拟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取代以往的“粉笔+黑板”的老模式,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果,还可以满足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需要。
1、案例教学
选择与证券投资学教学内容配套的典型案例,将一些难以理解、繁琐枯燥的教学内容运用生动的案例表现出来,提供给学生分析讨论,引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释现实问题,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再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转化,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案例教学将知识的传授与知识的运用有机结合起来。
2、模拟教学
通过模拟证券投资实战环境,采用实证分析教学,将证券投资分析理论与证券市场的实际操作结合起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风险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具体操作上,利用证券行情接收系统,实时接收沪、深股市行情,演示大盘和个股行情走势;利用证券实时分析系统,演示主要技术指标,结合典型图形讲解技术指标的运用;利用模拟股票交易系统,建立操作规则,利用虚拟资金和虚拟撮合,实现从交易、结算、风险管理全过程的操作。同时,通过让学生扮演证券市场投资者的角色进行模拟投资活动,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在实际环境中具体运用,通过模拟操盘预测市场行情变化,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进而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全面、扎实地掌握证券投资知识。因此,模拟投资活动的开展,更突出了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是课程设置的一个较高的层次。
3、多媒体教学
证券投资分析是证券投资学中最重要的、也是学生最感兴趣的一部分内容。由于证券价格在证券市场中的波动起伏是扑朔迷离的,所以,证券投资技术对于提高投资人的判断能力有较大的帮助作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增强对证券市场未来的预见能力,躲避即将来到的风险,任何一个投资者(机构)都必须熟练掌握和运用技术分析方法。所以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一直在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这方面的实际分析能力。而技术分析法涉及大量的指标分析和图形分析K线图、缺口理论、形态分析、成交量分析、移动平均线分析等,若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上教师要现场设计黑板,描画技术图形,列举证券投资实例,还要通过察颜观色、个别提问等方式从学生那里获取反馈信息。课堂时间的有效利用率较低,原本生动有趣的知识在学生看来也索然无味。而通过多媒体创作工具,则可以将以上理论结合市场形态中的实际材料,用立体的图表编写出重点突出、形象生动的“电子讲稿”[3]。例如,用MicrosoftPowerpoint和Authorware绘制出K线图以及各种K线组合,通过形状、大小、色彩、闪烁、修饰等属性来突出关键图形和指标,并利用Powerpoint的动画演示,形象地讲解了葛兰碧的移动平均线法则;运用了Flash的动画技术,生动、贴切地向学生们展示出股票交易的全过程,加强学生们的直观感受和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三)修正教学计划,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要改变过去教学没有实践环节或是把实践教学形式化的状况,使实践课时占总学时的12以上,这样学生可以边学习理论知识边进行实践操作。由于高职非金融专业学生的课程体系压缩,还可以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到证券公司进行岗位实习和训练。另外,要改变现有考试方式,增加实践环节考核力度,把证券投资学这门课的考试分成实务考试和理论考试两部分。
参考文献
1 徐怀业。关于高职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辽宁高职学报学报。2007,6:53-54
篇5
分层教学则是适应高职院校生源参差不齐现状的有效策略。对证券投资理论与实务课程的进行分层教学的创新实践,对推进高职证券投资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证券投资;教学改革;分层教学;创新实践;教学效果
一、对证券投资课程实施分层教学创新的必要性
分层教学是根据学生基础的强弱和学习能力的差异,为各层次的学生制定差异化的教学目标,实施针对性的教学组织,差异化的考核和评价。《证券投资理论与实务》在课程教学活动的开展中存在着一些普遍突出问题:第一,证券投资理论与实务仍然停留在理论讲授上,实验操作、模拟交易、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等方面严重缺失。第二,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上脱节,应把考虑理实一体化,建立证券模拟交易中心,可以做到理论授课和实训安排有效结合,提高教学效果。第三,投资理财的学生专业知识也技能相对较低。基础相对薄弱,证券从业资格证的通过率极低;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不适当调整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教学效果难有起效。
二、证券投资课程分成教学应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
根据课程特点和我专业学生的学情情况,分层教学在实施时应遵循一些基本原则:第一,课程分层次时要做充分的准备工作,注意听取学生的意愿,并做一些基础性测试,帮助教师更准确地判断学生,以适当调整分层次的偏颇之处。第二,分层次后始终把握群众路线的原则。教师要把重心放在绝大数普通学生身上,而不是只是关注优秀的少数同学;保证绝大数的“差生”能够有效的完成教学目标。第三,特别注重不同教学方法的适应性与有效性。要对不同层次学生,应有针对性的施教策略和教学方法,才能主动地适应不同学生的差异。第四,制定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课程教学目标。分层设定课程教学目标,高低适当,使学生有可能通过努力,达到既定教学要求。
三、证券投资课程分层教学的实施过程
在证券投资课程的分层教学实施中,必须落实到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从备课—理论授课—布置作业—练习测试—实践实训等,才能达到证券课程分层教学的教改目标。第一,差异化备课。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各层次学生学情,提出不同层次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等,并优化教学内容,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与组织手段。第二,理论讲授。也是证券课程分层教学模式中的重中之重,要根据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讲授基本的教学内容,完成基本的教学要求目标,更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差异,采取分层教学,充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激发其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第三,布置作业和练习。优层次学生可完成一些难度较大,结合性强、信息量较大的题目;而对差层次学生则设计一些紧扣大纲要求的基础训练题。第四,针对性辅导实训。对优层次学生可采用“竞赛式辅导实训”,通过专业竞赛平台,给他们提供和其他院校优异学生的技能比拼,提高其专业技能;而对差层次学生则采取“考证培训会式实训”,即重点放在基础知识的辅导上,如证券从业资格证考证辅导,查漏补缺,强化练习,巩固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并逐渐缩小与优层次学生的差距。第五,分层考核。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水平命制不同难度的题目,以保证不同层次中的大多数学生都能完成课程考核,这样才能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证券投资课程分层教学的具体实践
第一,试点范围及层次划分。本课程的分层教学试点工作计划从2014学年开始的,选取的对象是投资理财专业2014级学生班,分层的依据是根据学生在上学年第一学期证券市场基础课程中的期末卷面成绩(含考证通过情况)*40%+其模拟投资实践操作得分*60%;依据总评成绩的高低,初步分为两组:得分较高的的同学组为“投资经理组”(重点组),得分较低的另外同学组为“操盘手组”(普通组);进行分班教学,可考虑由两个教师分别分层分班授课。第二,各个层次的教学目标确定。对重点组学生,把每周的课程分为投资理论与投资策略学习、基本面选股分析与跟踪检验、技术面选股分析与跟踪检验、投资实务操作、投资报告研读与分析等类型。努力做到进一步挖掘学生的潜力,注重培养其分析能力和操作能力,使他们掌握更多的投资理论知识,培养投资研究能力,提升实务操作水平与成效。对普通组则降低起点,采取各种手段和措施,激发学生学习证券投资实务的兴趣和积极性,在班级中形成浓厚的证券投资操作及交流的气氛,侧重培养其投资实务操作的能力;尤其是针对那些实务成绩较好但理论知识相对薄弱的学生,采取相应的措施,狠抓基础的落实,使学生的理论水平有较大幅度的提高。鼓励其参加证券从业资格证考试并争取通过。第三,分层教学的考核办法。对重点组和普通组定期地进行情况汇总和交流授课情况,以便于及时有效地对学生进行辅导,根据各自的培养目标分别采用不同标准考核。每个月举行一次理论与实践的综合考试,并根据学生的成绩,对两组学生稍作调整:原是重点组的学生,每月末成绩在最后五名的,则淘汰到普通组上课;原是普通组的学生,经过一个月的努力学习与操作,月度综合成绩在全组前三名的,经本人申请可安排到重点组学习。动态优化管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竞争考核与淘汰机制,保证本课程的教改效果的有效提高。
五、证券投资课程分层教学的实施效果:
我系专业的证券课程实施分层教学的时间较短,但是已经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有效地调动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积极性。证券投资课程实施分层教学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选班上课,基础好的同学可选重点组强化学习,提升专业技能,向投资顾问职业发展;差一点的可选普通组学习,提高证券考证通过率,保证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与掌握。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更适合学生,有利于引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了证券投资课程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提升专业的内涵建设。分层教学后调动了各层次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使各层次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和发展,两组学生的成绩都有明显改变,普通组的证券从业资格证书通过率明显提高,重点组的专业竞赛上进步显著,2014年省投资理财技能大赛上取得全省二等奖;2015年省证券投资大赛中取的省二等奖与省三等奖;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明显提升,有利于提高专业内涵建设。
参考文献
[1]刘建和,吴纯鑫.金融证券类专业课程体系教学改革的四化问题[J].商业经济,2009(2).
[2]刘建和,武鑫.金融证券类专业课程体系分层化教学改革与金融人才培养[J].继续教育研究,2012(6).
篇6
[关键词]模拟交易 证券投资分析 教学过程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04-0057-02
一、引言
随着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金融市场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尤其是开放和发展了我国的证券市场,并取得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为了顺应经济形势的变化,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应用型人才,各类高校都以必修或者选修的形式开设了证券投资分析课程,这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对于学生来说不仅需要理解证券投资的基本理论知识,还要将静态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动态的投资分析实践上去,甚至可以在实践的过程中再去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缩短学习实间,提高学习效率。基于此背景,本文拟结合证券投资分析的教学内容给出融入模拟操作行为的一个具体教学过程,以供广大教学工作者参考。
二、基于模拟交易行为的教学过程探讨
同样的课程采用不一样形式的教学过程可以达到不一样的教学效果,如何在有限的课时中收到最好的教学效果是每一位教学工作者孜孜以求的,本文结合笔者教学的实践经验,总结不同形式的教学过程,给出一种达到最好教学效果的教学过程安排,大致分为模拟交易行准备阶段、模拟交易进行阶段、模拟交易行为延伸阶段、模拟交易融合阶段以及模拟交易总结阶段(见图1)。
(一)模拟交易行为准备阶段
在这里先不做任何的理论介绍,直接在课堂上现场演示如何注册网络上的模拟交易网站(比如http://),成为模拟炒股用户,这里可以要求全班学生进入同一组别,注册相同初始资金(比如本金10万元),以方便到学期结束结算时进行评比。注册成功后现场演示如何进行股票的买卖,在演示的过程中把操作的相关规定做讲授,比如股票代码、行情软件、交易时间、交易规则等等,并要求学生回去后进行注册并随机买入少量自己能打听到的股票,在下次课之前就进行结算登记,体验一下整个买卖过程。并要求学生进行分组回去在课堂对行情交易软件进行介绍的基础上进行摸索研究,形成问题下次课讨论,在后面的教学中这种分组交流和讨论的形式一直要持续下去。
这样学生首先会掌握了股票的基本买卖行为,这会让他们觉得炒股很简单只是一买一卖的行为,这时以适当的问题形式进行引导,比如:什么是股票?股票是证券?证券又是什么?还有哪些证券?为什么简单的买卖后有人赚钱有人赔钱?现实世界中又如何进行股票开户和交易?如何选股?这样自然而然引出下面的理论知识介绍部分。
(二)模拟交易进行阶段
在讲授了如何进行基本的模拟交易后,将证券投资分析课程的整个框架介绍给学生,整个课程大致分为四个部分:证券及证券市场基本知识、证券投资基本分析、证券投资技术分析、证券市场监管部分,其中前三部分无疑是重点。前期的理论铺垫阶段就是指证券及证券市场基本知识介绍阶段,介绍股票、债券、基金基本证券以及期货、期权等衍生证券的基本知识,这里可以借助模拟交易的行情软件及一些证券网站(比如http://等)结合实际进行理论知识的讲授。在进行讲授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可以相应地进行模拟操作,比如进行基金交易,期货交易(包括商品期货和股指期货,侧重股指期货,)权证交易(国内权证较少),借助模拟操作行为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模拟交易延伸阶段
在前面基础理论掌握的基础上对模拟交易行为进行延伸,在学生模拟交易记录上问些“为什么”:为什么买这种证券?选择证券的时候有没有理论依据?什么时候买什么时候卖才能获利?等等。要求学生在后面的模拟交易行为带着这些疑问进行,并结合小组讨论最终形成课堂上的讨论,让学生先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激发起寻找理论知识支持实践行为的兴趣,这样在后面的理论分析中,学生是带着疑问去想,带着问题去听,从而有利于下面证券投资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相关理论的接收。
(四)模拟交易融合阶段
可以这样讲,证券投资分析课程中证券投资基本分析和证券投资技术分析这块是不需要课本,只要借助于网络模拟交易行为和证券交易行情软件就能完成的,而且由于证券投资分析是一门时效性很强的课程,很多教材也只记录了一些经典的和基础的理论,而在现实中会不断出现新指标、新方法等,现在的交易软件也允许个人根据自己的投资习惯形成自己的投资企业曲线或者投资指标。这部分的理论知识完全可以贯穿于模拟交易过程中进行讲授,让学生从操作中发现问题学习理论,理论又能更好地指导实践。
这部分理论知识主要启发学生:证券市场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受国际经济形势和国内经济形势影响,是我们经济体系中重要的一部分,我们学习证券知识,参与证券市场就要学会透过证券市场看经济,同时只有时刻关注国内外的经济形势,才能把握住整个证券市场的发展方向。
(五)模拟交易总结阶段
这阶段先进行理论总结,将整个证券投资分析课程的理论框架进行总结,将重点突出,难点进行强化,比如期货期权的交易原理。接着对学生的模拟操作进行总结,这部分主要让学生自己完成,首先可以将学生模拟结果进行汇总,选择操作结果最好的学生,让他谈谈自己的操作心得;其次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形成模拟操作分析报告,分析报告可以结合自己的操作记录挑出某只具体的股票,针对这只股票做基本介绍,基本分析(宏观、中观和微观)、技术分析(K线、形态分析、指标分析等等),形成这样一个分析报告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理论分析过程,这个理论分析过程还是以这个课程的框架为线的,因此就是一个复习的过程。
三、基于模拟交易行为的课程考核方式探讨
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比较单一,主要以闭卷考试为主,而闭卷考试又以基本原理、经典理论为主。学生面对这样的考试方式通常采用的应对方式也就是死记硬背,这其实考查不出来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在这种考试制度下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是种只会读书的书呆子,与现代社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是相违背的。
证券投资分析课程的教学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知识运用和实践能力,因此该课程的考核方式也应该是多元化的。首先应该加大平常模拟操作成绩在最终成绩中所占的比例。其次课程的考核方式应该结合开展课程的形式来决定:若是以必修的形式开展,那就要进行考试,在考试时试题也应该从实际应用角度出发进行理论考核,除了考查基本理论知识外,可以尽量用实际中的案例分析,不要太多考核那些抽象的实际中运用不多的理论知识,真正发挥学以致用;若是以选修的形式开设的课程,完全可以用上述的模拟分析报告的形式代替考试,这样在起到考核作用的同时又是一遍学习和复习的过程。
四、结束语
这种以股票模拟交易开始的授课模式在实践教学中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首先这种授课模式无疑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觉得这是一门不同于一般教学模式的课程,让他们接受这是一门重参与的课程,一般来说,直接进行枯燥的理论授课时学生们是被动学习的,接不接受他们具有一定程度上的选择性,而直接介绍模拟操作并要求参与进来却是个化被动为主动,不得不接受的学习过程。其次,在授课过程中结合了课后操作、小组讨论等形式,这丰富了我们的课堂形式,活跃了课堂气氛。最后,相对于这门课的教学目标而言,只要最终的教学效果达到了,教学过程形式是可以多样的。
综合多轮的教学经验和课堂的教学效果来看,这种先模拟后理论的讲授模式要比先理论后模拟的讲授模式带来的课堂教学效果和课后学习效果都要好。
[ 参 考 文 献 ]
[1] 陈南旺.《证券投资分析》模拟股市仿真实践教学设计[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9 , (4).
[2] 李广晖.《证券投资学》软件模拟教学探析[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4).
篇7
1、“体验式学习”教学模式的内涵
“体验式学习”理论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由美国人大卫?科尔博完整提出的。他构建了一个体验式学习模型即“体验式学习圈”,提出有效的学习应从体验开始,进而发表看法,然后进行反思,再总结形成理论,最后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当中,在这个过程中,强调知识的共享与应用。与传统学习方式相比,体验式学习具有主动学习、寓教于乐、学以致用、虚实结合的特点。体验式学习要求参加者去“做”去“感受”,更注重向内学习,强调知行合一。该理论给当时西方的教育管理者很大的启示,他们认为这种强调“做中学”的体验式学习,能够将学习者的潜能真正发挥出来,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方式。
因此,可以这样说,所谓“体验式学习”教学模式是借鉴哲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最新研究成果,依据现代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形成了有别于传统教学方式的新型模式。新型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相比,不是简单的教学方式的改变,而是将认知过程与情意过程融合与统一,在教学目标、教学主体、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方面都具有综合优势。
2、“体验式学习”教学模式的作用
(1)有利于加速知识、经验的转换。体验式学习可以为学习者及时提供一个运用知识的空间,使学习者成功地进入活生生的语言表达和思想交流之中。学生在传统课堂教学中不断接受知识、积累经验,但是这种知识和经验往往是平面的、抽象的,难以内化为学生独特的知识和经验结构。这就需要在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之间建立一个通道,这个通道就是体验。通过这个通道,认识主体就能够较快地进入到认识对象之中,从物境到情境、再到意境,有所感悟。也就是说,体验式教学打破了学习中机械孤立的学习状态,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能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从而获得新的结果和感受。
(2)有利于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体验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以产生的中介。体验是相当个体化的心智活动,它总是与个体的自我意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密切相关。在积极的体验中,个体可以充分摆脱外界的束缚,不断产生新的联想和想象。也就是说,体验式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养成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习惯。没有体验,学生就容易失去自我;没有体验,感知就不会深刻;没有体验,就不会有自我的建构;没有体验,就不会有创造的发生;没有体验,实践不会得到深刻的反思,实践能力自然也不会得到长足发展。因此,体验式学习有利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3)有利于综合素质的提高。素质构成了教育的基础和条件,是个体身心发展的重要前提。只有当主体对客体产生了感受、领悟、内心反应,客体才会真正进入主体的内心结构,与主体发生融合,在主体的内心世界扎根、繁殖,从而促进主体素质的实质性发展。体验就是主客体融合的中介,体验的本质特征是亲历性。只有亲历,才能触动人的心灵深处;只有触动到心灵深处,才能产生情感、生成意义、发展素质。因此,体验是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体验通过改变个体的内心结构而实现个体素质发展,所以体验式学习更加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4)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体验式学习”教学模式为寓教于乐开辟了新思路。“乐”并非教师单方面制造乐趣,而是学生通过参与教学过程主动体会到乐趣。“乐”包涵两层含义:一是指教师把传授的知识融入到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法中去,使教学过程像娱乐活动一样吸引人;二是指教师通过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被动学习变成主动掌握的过程,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并体验到学习的成功与快乐。
二、目前对《投资学》课程教学模式研究的文献梳理
《投资学》作为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如何改革教学模式,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已经有很多学者作了大量的探索,从现有的文献资料看,主要研究成果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实践教学、强化学生的实训操作。如李晓君(2006)认为:证券投资学的教学方法与其他课程相比较有很大的不同,该课程的教学特点是基础理论与市场实践结合紧密。由于证券投资学的实践性很强,所以在讲述基础理论时,一定要与市场实践相结合才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每介绍一个基础理论,都要跟上市场实践,基础理论与市场实践起一个相互论证的作用。证券投资教学应改变原有的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教学为主体的静态教育教学模式,采用以提升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为中心的实训教学模式。黄华继(2007)认为:实训教学是现代高等教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而金融证券课程的理论性与实务性并重,在证券实训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应充分考虑到本学科的特点,以课程发展为导向,以学生创新力的培养为起发点,以实训基地的建设为手段,通过模拟教学、理论验证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巩固所学理论知识,积极发展创新性、开放性教学,加强对实训教学的绩效评估,才能全面提升证券投资实训教学的水平。程兴火、熊惠平(2004)认为实践教学体系包括认识实习、模拟实习、课程实习、综合实习和第二课堂等五项内容。张晓晖、徐萍(2004)提出应着重建设以关键能力、创造性思维和创业能力为主的实践教学体系的观点。刘迎春(2007)提出通过改变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缩短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距离,从而探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方法。
另一方面是强调模拟教学法与案例教学法的有机结合,认为模拟教学及模拟投资活动是实现证券投资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以增加教学的直观性与趣味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程教学效果的有效办法。彭明强、徐熠明(2000)认为,证券投资学最好的教学形式应该是以模拟证券投资活动为主线,采取教师讲述知识与学生进行模拟投资活动相结合的授课形式,通过模拟投资实训,能使学生掌握股票投资的基本操作技能,能培养学生正确的投资意识和投资理念,为学生走向社会进行投资理财奠定基础。何秧儿(2006)认为,通过对证券投资学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从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的设计入手,结合课程内容及学生的特点,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积极创设优质的现实课堂与虚拟课堂,通过提供优质的导学服务,落实课程教学要求,通过开展证券投资的模拟实战及合作交流学习,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及综合素质,达到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王冰(2007)通过总结传统的证券投资课程教学方法的缺陷,探索采用证券投资模拟加课堂教学的模式来提高教学的效果。王晓渝(2003)认为在证券投资专业教学活动中,传统的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很难适应证券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将案例教学法引入证券专业教学活动具有不可替代的教学价值。兰虹(2000)认为将证券投资学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勇于创新的能力,使其在走向工作岗位时,能够很快熟悉工作环境,熟悉实际操作,成为有开拓精神的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邱冬阳、许晓东(2009)针对重庆理工大学实际,提出了发展模拟教学法需要在硬件、制度、实验室管理、部门协调等方面加以改正的设想。
从上述研究成果的总结可以看出,已经有不少学者意识到案例教学、模拟教学、实训操作等在《投资学》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性,但是他们都只是从某一个视角所做的探讨,其实要提高《投资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以上几个方面缺一不可,如何将这些教学模式和方法有机结合,仍然需要我们做进一步的探讨。
三、目前《投资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1、实验教学环节效果不佳
虽然开展证券投资模拟实验已普遍成为各高校《投资学》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但目前的教学环节设计基本是模拟实验与理论教学在时间段上的分离,使得体验式教学的作用没有完全发挥。其实,模拟实验在技术上可以是开放式的,即一方面在实验室完成模拟实验,另一方面也可鼓励学生在课下利用相关开放式软件进行模拟交易。为了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获得对证券市场的切身体验,授课老师除了实验教学计划规定的课时和内容可安排在实验室进行外,可给每一个学生一个模拟证券账号,并适当给予指导,这样学生就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全天候在校园网内自行开展模拟实验。
2、课堂分析讨论不充分
即使学生通过课外学习能够获得较多的关于证券市场的感性认识,而且老师上课对相关内容的讲授也相当到位,但是如果没有提供一个平台进行交流,没有一位有经验的老师的点评,那么每个同学的体验都是碎片化的,由于没有进行碰撞,所以难以升华,而这恰恰是很多《投资学》课程教学过程所严重缺乏的。
3、学生缺乏真实的体验
目前的《投资学》课程教学基本还是以课堂的理论教学为主,条件好的学校再穿插一些实验教学课程。但是,这种教学模式并没有让学生体验到真实的交易场景和真实的交易过程,也无法体会交易过程中由于决策失误带来的心灵上的震撼,教学效果自然非常有限。
四、《投资学》课程“体验式学习”教学模式的构想
1、科学设计和全过程实施证券投资模拟实验
在实验内容设计上,除了安排股票、期货、权证等证券品种的交易实验外,按照证券投资“准备、了解、分析、决策、管理”等五个阶段对相关理论、知识、方法的要求,实验的重点应引导到证券投资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上。在实验指导设计上,除以实验大纲和实验指导书等作为实验指导的基本依据外,对开放式实验应有适时进行跟踪、监控的机制,根据实验进展情况和发生的问题及时引导、调整。在实验进程设计上,应尽力保持实验与理论教学的同步。
2、组织课堂分析讨论,使学生切实感受重大信息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证券投资是遵从统计规律的风险投资,由于风险来源于宏观环境、行业因素、企业层面等多方面的不确定性,因此对证券投资理论的学习和理解,对证券投资价值的判断,对证券市场趋势的预测,这些都离不开对公开信息的获取和分析解读。作为体验式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老师可以每次课后指定几名学生,由其对相邻两次课堂教学期间市场发生的重大信息进行收集观测,在下次课堂上向其他同学报告观测结果。另外,老师在评点时要注意的重要一点是:对课堂分析讨论效果的评价,其标准不应是分析结论与市场走势的吻合程度,而是分析方法的科学性,要使学生能够感受到,任何期望对证券市场或品种的短期走势进行准确预测都是徒劳的。
3、组织学生到证券公司参观
组织学生到证券公司参观比建立金融实验室成本要低廉,而且也更真实。参观时可由证券营业部的工作人员利用现场设备向同学们介绍怎样开户、买卖、交割、清算等一系列市场行为,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利用这一机会实际开户,这样的实际操作比单纯的课堂讲解更容易让学生了解有价证券的交易程序,能收到比课堂上枯燥讲述更好的效果,而且让学生印象深刻。同学们在证券公司营业大厅可以看到实时交易的大型显示牌,可以深入了解证券公司内部各职能部门的设置及其职责范围,全面了解证券公司的运作机制。
4、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开放式自主学习
证券投资学课程的应用性、适用性特点,不乏有学生会对其产生强烈兴趣,应尽早将这些学生组织起来,成立证券投资兴趣小组,任课教师也要加入其中,以方便随时对兴趣小组给予指导。条件允许时,还可由其开设实际的证券投资账户,注入一定量资金,交由兴趣小组学生进行实战体验,其目的是将兴趣小组打造成证券投资体验式学习型组织的标杆,使其成为其他学生开放式自主学习的楷模,以吸引和激发其他学生对证券投资的学习兴趣,引导更多学生参与到证券投资开放式自主学习中来。
5、利用模拟交易平台举办炒股大赛
篇8
1课程特色
传统的投资学教学模式由于教学方式单一、手段落后,长期停留在静态板书、口头讲解、课堂灌输上,缺乏模拟实践手段和实际操作流程的展示,学生无法获得感性认识,教学效果也大打折扣。为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更多创新型、实用型人才,目前,大多院校都已建立起以多媒体和网络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学环境。(1)本课程主要面向本科生教学,在理论内容上力求全面、完整,理论体系严密,使学生系统接受本课程的理论教育。(2)本课程注重理论分析的力度和深度,重点讲授金融投资的基础理论、运行理论、决策理论和调控理论,涉及金融投资技术、技巧分析时,在理论上也侧重于理论方法的阐释,以期在理论层次上体现出“金融投资学”作为一门学科的特点和要求。(3)本课程注意与金融相关学科如金融经济学、金融工程学、风险管理等理论知识以及数理统计方法的交叉融合,使学生形成较合理的知识结构。(4)理论课程注意吸收学科最新成果,特别是关注国内外证券市场的发展动态及最新知识,及时补充到课程教学中,尽可能地将传统理论与现论进展有机结合起来。(5)精心设计与理论教学的配套案例,运用到教学中。
2.基于行业标准《金融投资学》教学
随着国内金融市场与国际市场的接轨以及发展,金融行业对人才能力的要求向多元化发展,非常注重金融从业人员的应用能力,注重其对金融市场变化进行决断的胆识、气魄和把握机会的能力。金融市场的需求是高校培养人才的导向和目标,因此,作为金融学专业的核心课程《金融投资学》,应该在研究金融行业对人才的真正需求后,增加对多教授理论内容的针对性和实际应用型,培养学生领悟、理解金融市场的能力,从而达到社会需求的目的。
2.1师生互动式教学模式
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为填鸭式教学,即老师在课堂上讲授,学生听,这种讲课模式对于《金融投资学》这样的应用型课程而言,不能达到增强学生应用能力的目的,而应该提倡能够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师生互动式教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方法是对于瞬息万变的金融市场,作为老师,应该能够做到对金融市场动态有深刻的关注和了解,试试关注社会经济新闻热点,在课堂中经常穿插与理论知识相关的市场动态,形成问题与学生进行探讨,引导学生思考事件发生的背景、原因,以及如何避免以及改进。对于《金融投资学》的教学案例,将学生进行分组,每组去寻找金融市场自己最为关注的热点话题,形成PPT,在课堂的最后二十分钟,上台进行分析。这样不但锻炼了学生查阅资料,而且培养了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分析方法,进行当前事件进行分析的能力,而且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调动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2.2进行案例教学
《金融投资学》理论体系比较复杂,且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强,运用案例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体会和掌握金融工具的基本知识和投资的基本原理,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金融问题的能力。进行案例教学,首先要对实际可得的金融案例进行精心选择,选择最有代表性、典型的教学案例,并对其进行必要的加工和整理。在学生对所选案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获得关于案例的问题及讨论对问题的见解后,便可进入案例的分析讨论环节。可采用的方式有小组讨论,班级讨论等方式。讨论中,授课教师不仅要引导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发表独到见解,还要把学生的各种想法进行联系,实现教学目标,进行及时的案例总结和评价。
2.3进行模拟交易
篇9
证券分析师岗位职责
1、收集所有有关上市公司的公开资料,以及通过主管、行业组织、上市公司或者其他非正式部门获得上市公司的第一手资料;
2、与自己研究的上市公司建立稳定而长久的联系,定期组织包括上市公司人员参加的分析师会议;
3、进行宏观经济与行业分析,财务分析,投资分析。
证券分析师岗位要求
1、具有宏观经济理论知识,懂得并会有效收集、处理与金融市场,尤其与证券市场有关的利率、汇率、通货膨胀率、就业率、gdp增长率、财政收入和国际收支状况国民经济综合景气指数、居民消费物价指数(cpi)、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各个行业的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各种消费信息指数、以及市场预测心理状况等数据;
2、拥有投资学知识,善于在上市公司公布的众多实体经济投资项目中挑选出成功率大、投资周期短、利润最大化、风险尽量小的项目;
3、拥有会计学、审计学和法律知识,能对年度报告、中期报告、招股说明书等指标和数据进行多方面的对比分析,能避免被虚假的财务报表迷惑;
4、通晓证券市场的技术分析;
5、经历过故事牛熊交替的洗礼。
证券分析师关键技能
专业能力投资知识风险控制office办公
个人能力沟通判断综合分析
证券分析师升职空间
证券分析师 投资部经理
证券分析师薪情概况
应届毕业生¥4300.00
1年经验¥4300.00
2年经验¥4900.00
3年经验¥6300.00
证券分析师工作内容
1、为客户提供专业的投资理财、证券信息分析研究;
2、对证券行业的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业务系统分析;
3、对券商进行业务管理和分析,提出优化管理流程的策略或建议;
篇10
关键词:证券投资实务;慕课;教学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教育网络化快速普及。“互联网+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关注的热点。慕课( MOOCs,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rs) ,意指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主要包括在线视频、在线测试、在线答疑与在线讨论等。既提供视频、习题和教材等传统课程材料,也提供交互性论坛,将各种不同的学习者,在共同学习目标、学习兴趣和已有知识的驱使下组织起来,呈现出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学习支持的多元化、学习内容的广泛化、学习时间和地点的灵活化。传统教学方式以“教”为主,学生被动地“学”,形成教师为教学主体的“满堂灌”教学形式。教师按事先单方面拟定的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教学日历、课件或教案等集中授课,学生被动接受课堂知识。而在慕课教学中,教师起引导者、促进者和服务者的作用,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慕课根据课程特点、学生知识程度和实操要求按知识点制作10~15min的小视频并在线,在学生课前预习的前提下,通过课堂师生互动和分组研讨进行教学,这种教学形式既加强了学生对知识点的吸收、内化、提升和探究,又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慕课模式把课堂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营造出新型的师生伙伴关系,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尽管慕课有着许多传统课堂无法比拟的优势,如开放性、大规模、在线课堂、可重复教学和碎片化教学等,但也存在一些弊端,如师生交流不畅;教师导向作用弱化;考核评价体制不科学等。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传统教学的作用,挖掘慕课教育的优势,慕课理念下的协同教学模式应运而生。该创新教学模式渗透了慕课教学的理念,充分发挥出传统教学方式的潜力,促进了师生交流,强化了教学导向,规范了考核评价,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一、基于慕课理念的“协同”教学模式的内涵
基于慕课理念的协同教学模式的内涵主要包括:慕课教学与传统教学深度融合下,教师与学生角色的重新定位、线上与线下内容协同、课内与课外知识协同、校内与校外育人协同等。
(一)教师与学生角色的重新定位
慕课理念下的协同教学模式强调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观念和过程的协同。具体体现在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角色,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学生要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要养成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二)线上与线下内容协同
制作慕课通常是先把教学内容按教学单元拆分成逻辑上关联的若干独立知识点,并制成伴有出镜讲解或幕后讲解等多种形式的10~15min的小视频,由最擅长的教师主讲。慕课以视频的单一方式呈现,学生被动学习,注意力易涣散,容易产生疲劳感,遇到难度较大的知识点,亟需教师有针对性的课堂讲授,在师生面对面的交流互动中,教师真正起到了“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提高了授课质量。而学生增进了对难度较大知识点的理解,增强了学习信心。因此,线上与线下内容协同是重要的实施策略之一。
(三)课内与课外知识协同
学生可通过慕课理念下的协同教学模式,学习课程体系的基本知识和基础技能,在掌握“双基”的前提下,适度进行课外拓展学习。课外拓展学习是课内知识的有益补充,能够加深对课堂教学中不易吃透的重难点的理解,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
(四)校内与校外育人协同
教学资源包括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校内资源主要指课堂、教材、慕课资源、信息技术支持部门和各种相关软硬件实验设施。校外资源主要包括院系与政府部门、兄弟院校和其他相关单位之间的联系。资源不同,功能各异,只有协同起来才能相得益彰,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优势,达到育人目的。
二、基于慕课理念的“协同”教学模式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
慕课理念下的协同教学模式考核评价主体主要包括教师和学生,而考核评价体系具有多维度、多方位和立体化等特性。考核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不能孤立进行,要将慕课与其他教学手段结合起来对不同阶段的教学效果进行单元考核评价。就考核评价主体而言:既要关注领导、教学督导和同行教师的评价结论,也要适当考虑学生的评价意见;既要关注个人的评价,也要重视团队的评价;就评价内容而言:既要关注课程考核的成绩和总结,也要重视教学过程的管理与教学环节的落实;既要注重线上教学效果,也要关注线下作业的完成情况等。借助慕课平台考核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目前主要有在线评价和在线互评,在线评价包括课程任务的学习和把握,视频学习、任务论坛的参与与学习等;在线互评主要是学生项目团队生生互评。但在线评价难以监控替考等舞弊行为,在线互评又难以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因此,如何合理设置慕课教学c传统教学融合的考核评价内容,创建科学、合理和客观的考核评价体系尤显重要。
三、“协同”教学模式在《证券投资实务》中的运用
《证券投资实务》是高等院校财经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具有应用性强、综合性强、动态性强等特点。传统教学方式重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但忽视基本技能,缺乏直观性,一些较为复杂的投资分析方法和理论模型的讲解,学生更是无法透彻深入的理解。基于慕课理念的创新教学模式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丰富了教学手段,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在《证券投资实务》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灵活运用项目驱动和任务导向等教学设计,通过案例教学、模拟实盘炒股竞赛、小组讨论、实时解盘和在线论坛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学生也要积极思考,认真领会知识内涵,掌握操作技能,实现教师与学生角色的协同。
由于《证券投资实务》基本理论深奥,基本概念多,行情分析实时,个股技术面分析、图形指标研判和投资组合分析复杂等,仅靠慕课模式的线上教学远远不能满足教学要求。因此,教师要着力于知识点与教学内容的设计。建议教师首先在线下讲解授课单元的总体框架,让学生了解单元教学目的与重难点,然后在线上让学生事先自学相关知识点,接着教师在线下对知识点进行归纳与梳理,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消化、巩固和掌握所学知识,学生也可以在线上线下与教师作全方位的讨论和互动,充分实现线上与线下内容的协同。
《证券投资实务》课程体系的“双基”学生可以通过线上和线下途径获得。线上学习的优势是知识点可重复、碎片化学习、课前视频预习、课中教师线下精讲提升,课后学生线上社区论坛交流等;线下学习主要体现在:去证券公司、期货公司和资管公司等的见习与实践、专题讲座、实操案例分析、仿真炒股和炒股模拟大赛等。证券市场行情瞬息万变,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体会证券市场的动态特征,教师还应带领学生参加一些针对性强、内容丰富,表现多样化的课外实践活动,从而把课堂教学中不容易理解的重难点内化于实践教学中,实现课内与课外知识的协同。高校可充分发挥教学软硬件设施的资源优势,组织学生在校内进行模拟操盘和仿真训练,选派教师到证券公司学习用大数据分析研判大盘与投资组合的操作技术,提高老师的实战技能,从而更好地服务教学;也可从证券公司聘请行业骨干或专家到学校当兼职教师,作专题讲座;还可与资源提供方合作开展模拟炒股大赛。总之,高校应加强与实体经济的联系,让企业参与课堂教学与课程建设,将行业骨干或专家宝贵的实践经验带入学校,实现课本知识与市场实际的对接,达到校内与校外协同育人的目的。
四、“协同”教学模式考核评价体系在《证券投资实务》中的运用
《证券投资实务》既具理论性又具实践性,可将其按理论性知识和应用性知识进行划分,按渗透慕课理念的协同教学模式进行梳理,恰当而合理地应用已制定的考核评价体系。
(一)渗透慕课理念的“理论+应用”评价方式
慕课制作要求教学团队对课程体系有较深刻的认识和把握,对课程的不同章节,在教学的不同阶段,慕课视频制作的知识点应是一组组具有内在联系紧密、难易程度适当的知识群。《证券投资实务》在教学初期,主要考查学生对上证、深证及个股等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理解;教学中后期,主要考查学生是否可以解读相关财经资讯对大盘及个股的影响,个股的K线图形、技术指标、趋势与特点、个股的交易记录和交易排名等。因此,慕课制作要突出课程教学特点,期初的慕课视频制作侧重理论考核评价,期末的慕课视频制作则侧重应用考核评价。
(二)渗透慕课理念的“线上+线下”评价方式
《证券投资实务》涉及面广,为客观科学地考核评价学生对证券知识的掌握程度,既需要慕课建设资源库的在线考查,也需要课堂测验、期中与期末考核(笔试或操作)等线下考查。线上考查与线下考查的比例由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合理设定。
(三)渗透慕课理念的“过程+总结”评价方式
过程评价指从教学环节上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综合评价,不同教学环节的完成情况又可分为若干个等级,将各评价等级乘以适当的权重系数可得出一个综合评价。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价最能体现出学生学习付出的精力、时间和收获,比“一考定乾坤”更加科学。总结评价一般是由教师给学生设定综合考查内容,主要考查证券投资基础理论与投资组合分析方法,希望了解和掌握学生解决实务问题的能力。该评价方式更能体现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渗透慕课理念的“项目+驱动”评价方式
教师根据课程的具体教学内容将《证券投资实务》分成若干个项目,如:证券投资的价值评估、宏观经济形势分析、行业分析、公司分析、技术分析和投资组合分析等;再将学生分成对等的若干小组;小组领取项目;教师解析任务;小组成员在教师的指导下,经过文献查阅、小组讨论和任务书撰写等完成相应任务;最后教师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评价。显然,该评价方式更能考核学生查阅文献资料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五)渗透慕课理念的“教师+企业专家+学生团队”评价方式
在慕课与传统教学深度融合的考核评价体系中,学生对知识的独立思考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总结归纳能力和互动环节的参与度等是考核的重点。这些内容的评价主体是多方位的,既需要教师通过学生线上和线下的表现给予客观评价,也需要学校邀请的校外企业专家根据学生团队项目任务的完成质量给予公正评价。另外,学生在与团队成员共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会获得团队组长及其他团队成员的评价。教师、企业专家和学生团队三位一体的协同评价,能更加客观地体现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五、结论
该教学模式是慕课教学发展的产物,适应国家信息化教学的发展趋势,对于提升师资水平,夯实学科基础,加强校企合作力度,提高金融人才培养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该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尚有诸多不完善之处,希望同行专家共同努力,在强化理论研究的同时,加强应用研究,争取尽快构建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B透慕课理念的行之有效的《证券投资实务》协同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徐坚,易竞.慕课的困惑与思考[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
[2] 陈立刚. MOOC视角下高职《证券投资分析》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J].现代经济信息,2016(10).
[3] 张俊文,李玉琳.董长吉等.协同式任务导向教学模式理论体系及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13(4).
[4] 崔红.浅析“协同式”慕课教学模式[J].继续教育,2016(4).
[5] 陈国恩.大学课堂对慕课的利用:关于 SPOC 的探讨[J].中国大学教学,2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