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投资的技术分析范文
时间:2023-04-14 08:21: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证券投资的技术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1价格和成交量在证券市场上直接表现为成交价格和成交量不同市场发展阶段,证券的成交价格和成交量不同。在证券市场上,买卖双方要想达成一致,就必须寻求一个均衡点,即双方的利益都得到有效保证。而随着时间的变化,利益的均衡点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即价格和成交量的变化。当利益双方对交易的认同度和满意度较高时,其成交量就相应上升。反之,其交易量就会下降。总体来看,成交量和价格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成交量是推动股价涨跌的动力。②量价背离是市场逆转的信号。③成交密集区对股价运动有阻力作用。④成交量放大是判断突破有效性的重要依据。综合上述讨论内容可知,除非双方利益主体的实力差距过于悬殊,否则其难以克服市场作用阻力影响整个市场的价格走向。因此,要想保证证券交易市场的有效性,买卖双方必须打破利益均衡局面,进而影响市场成交量和价格。
1.2时间和空间在进行技术分析时,分析者必须以市场价格的周期性浮动和价格升降的程度为依据,准确预测其价格的未来发展走向。时间反映了市场潜在能量的变化情况,通常表现为上升或下降。而空间则反映了价格的升降幅度。市场价格的周期性变动是价值规律作用的结果。周期的时间长度和价格的空间变动量呈正相关关系,即周期时间越长,价格的波动空间范围就越大。逆时针曲线是根据量价理论所设计出的分析方法,其功能在于说明多头市场和空头市场各段的量价关系,使投资者能正确掌握最佳的买卖时机。以下的图形是一个根据技术分析的四大要素表示对股价判断的一个逆时针曲线图形。
2技术分析的理论基础———三大假设
2.1市场行为涵盖一切信息这一假设的前提和基础为有效市场假设理论,即假设证券市场中的经济行为和金融信息是高度一致的,其信息是对称的、准确的、透明的,不存在信息不对称情况。在此情况下,任何市场信息都会以最快的速度反应至市场价格当中,引起价格上下波动。技术分析认为,如果一个证券市场是健康的、发展的、有效的,那么其影响其证券价格波动的所有因素都会反映在证券价格上。而研究者在进行证券市场技术分析时,只需研究市场的量价变化,分析各影响因素对市场行为的影响效果即可。总体来看,在我国当前的发展背景下,这一假设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因为任意一个影响因素都会作用于证券价格上,引起其价格变化。这一假设是研究者进行技术分析的重要前提,如果假设内容为假,则技术分析活动将难以进行下去。
2.2价格沿趋势移动这一假设肯定了证券价格变动的规律性和周期性,即证券价格会随着供求关系的具体发展情况发生变动。传统的技术分析理论认为,市场中的供求关系是一对稳定的价值关系,是理性力量和非理性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证券价格运动反映了一定发展时期内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趋势。一旦供求关系确定下来,其证券价格的变动就趋于平缓,证券交易活动则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阶段。只要供求关系存在且不易发生较大变化,证券的价格走势就会按照其理想化状态持续下去。这一假设也是合理的,它肯定了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和方向,认为供求关系变化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是普遍存在的。这一假设是技术分析的核心条件和重要前提,只有承认并遵循证券价格变化的规律性,才能更好地进行证券投资技术分析活动。
篇2
关健词:证券投资实验技术分析基本面分析
金融专业学科本身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而实验由于其所具有的特点和优势,已成为实践性教学的主要形式。通过模拟实验,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帮助学生增强感性认识,将跨课程的有关知识融会贯通。如组织学生参与某些金融期货经纪公司联合媒体举办的沪深股指期货仿真交易大赛和我校金融学院举办的炒股大赛,在教学过程中购买模拟交易软件,通过这些途径,学生不仅能够容易了解证券投资分析技术的一般原理,也能够掌握相应的具体的证券投资分析技禾手段,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接受新的知识,促进理论知识的吸收和深化。
一、证券投资实验在金融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证券投资实验涉及到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投资学等多方面的理论知识,是对各种理论知识的一种综合应用,学生如果能在证券投资实验环境下接受证券投资理论教育,不仅更加易于理解和掌握相关理论知识,认识和把握相关证券投资实践,而且也能在实现二者的结合过程中做到相辅相成、互促互进。
证券投资分析包含了多种不同的分析技术,比如基本分析方法、技术分析方法、心理分析技术等。另一方面,证券投资分析是一门综合应用的艺术。证券投资分析的目的就是预测证券价格的走势,即通过对各种影响证券价格因素的分析,来判断证券价格的变化。但由于影响证券价格的因素繁多,而且在证券市场上存在大量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使得证券投资分析的不确定性增加。这种不确定性要求证券投资分析人员灵活地、综合地、创造性地运用各种分析技术和手段,来判断和预测证券价格的走势。对证券分析技术的主观理解和运用这些技术的方法的不同,就可能会导致证券投资分析的结果大相径庭。技术是是掌握证券投资分析技术的基础,而综合应用的艺术则更高一个层次。
二、证券投资实验在金融专业教学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证券投资实验具有实习性、综合性、协同交互、时间集中、资源独享、实验过程与结果不确定、实验要求高等特点,合理的实验教学和实验管理模式必须充分考虑这些特点予以确定。
(一)两种实验倾向的侧重点和考查标准不一样
目前证券投资实验有两种不同的实验倾向,一种是把实验的目的放在掌握证券投资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上,通过实验来完成书本知识向实际操作的转化,实验的重点在理解和掌握各种分析技术。另一种则是把实验的目的放在提高证券投资分析技术的技巧或者艺术上,即实验就是通过做模拟操作,给学生一定的虚拟资金,让其模拟操作,重点在各种技术的综合应用上。
1.实验的侧重点不一样。如果实验的目的在于掌握证券投资的分析技术,则在实验的设计过程中注重对证券投资分析技术的基本概念、理论、技能的掌握上相反,如果实验的目的在于提高证券投资分析技术的技巧或者艺术水平,则在实验设计中要注重对证券投资分析技术的综合应用和熟练掌握上,而对证券投资分析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实验要求则相应降低。
2.考查的标准不一样。如果实验的目的在提高证券投资分析技术的技巧或者艺术水平上,则实验结果的考查将会是证券投资分析的最终结果,即模拟投资的结果是底是亏、盈利或者亏损的数额是多少作为评判的标准相反,如果实验的目的在于要求学生掌握证券投资分析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则实验结果考察的目标则在于学生对各种分析技术的理解和掌握上,模拟投资的结果并不是考查学生实验效果或者学生实验成绩好坏的重要标准。
(二)金融专业和非金融专业的学生通过实验解决的着重点不同
在非金融专业学生的实验过程中,我发现将证券投资实验目的放在提高学生证券投资技巧或者综合应用上,效果并不好。学生在进行证券投资实验以前,大多数同学对证券投资的实际操作知之甚少,对证券投资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也往往只停留在书本知识上,所以,直接进人模拟投资分析过程,学生大多不能顺利地进行实验,甚至有同学连基本的交易信息都无法看懂,实验的目的并不能有效地达到。
对于初次接触到证券投资的学生来说,很显然首先需要解决的间题不是证券投资分析的综合应用的艺术问题,而应该是技术问题,即通过证券投资实验熟悉和掌握一些基本的证券投资分析技术。在证券投资实验中,实验的目的主要应该在于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证券投资分析技术的原理、对基本的证券投资分析技术和方法进行训练,巩固和应用各种证券投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证券投资分析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间题的能力。
(三)分析软件花样众多,学生短时间内无法掌握其中蕴含的各种信息
能熟练运用各种证券分析软件和交易系统,对于对于学生能够进人到正常的交易和分析过程至关重要,但在实验过程中往往会忽视该过程,因为在证券投资课程学习中一般不会对基本的操作和交易信息做过多的介绍,所以,如果没有该过程的准备阶段,将会使学生在后面的实验过程中无所适从。
(四)重视证券投资技术分析实验,忽视证券基本面分析实验
在目前的证券投资实验中,技术分析往往被学生所推崇,但实验过程往往也会有问题出现,即对各种技术分析方法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而且各种不同的技术分析方法应用规则繁多,在现实操作中的作用各有所不同,效果也不一样,学生在实验的时候往往无法进行鉴别和运用。
基本分析方法部分的实验工作被忽视的部分的原因在于该部分的分析过程比较复杂,收集历史数据相对比较困难,需要相应的其他统计分析技术才能完成这部分的实验。但这样会产生一系列问题第一,实验不能够促使学生掌握相应的基本分析技术,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处于无事可做的局面。往往会流于形式地或者被动盯盘,时间长了就会处于无所事事的状态中第二,忽视该部分的实验,无助于学生应用各种理论知识的能力,不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不可能学会运用多种不同的统计分析技术。
另外因为证券投资分析涉及宏观到微观经济的各个方面,因此,证券投资分析实验实际上是对学生对经济学、金融学、投资学、会计学、管理学等多方面知识的一个综合应用和考察,这部分实验的缺失,将使实验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第三,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逐步规范以及投资者素质的逐步提高,价值投资的理念正在被市场所广泛接受,而价值投资的理念要求投资者必须进行基本面的分析,即通过基本分析方法来判断大势,寻找有投资价值的行业和个股。如果不对基本面进行分析,仅仅依靠消息或者其他的方式来进行投资,如同打牌时不看牌,风险可想而知。
三、提高证券投资实验教学效果的心得和建议
在金融专业课程的教授中,结合学生的接受能力,与教科书中的理论相呼应,及时进行证券投资实验。我认为其重点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即掌握基本操作及交易信息、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技术上。
(一)注重基本操作及交易信息的介绍与掌握
针对上文提到的问题,在该阶段的实验过程中,我认为应该首先由实验教师对投资分析软件的使用和操作进行讲解,对分析软件交易信息中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指标进行讲解,主要包括证券投资分析软件的安装以及使用、主要的交易信息的读取、主要交易程序的掌握等。比如如何进人系统、如何看大势、大势的信息组成部分、个股的交易信息的读取、以及交易信息中的一些基本概念等。然后安排一定的时间由学生自主的操作软件和熟悉一些基本交易信息。即要求学生利用实验室的模拟交易软件,在指导老师的辅导下了解证券交易行情显示各项指标,对证券交易产生感性认识。
(二)改进证券投资技术分析实验
技术分析实验的主要目的应该是一要讲解要求学生掌握各种主要的分析技术手段的原理,特别是各种分析方法和技术指标的计算原理,只有掌握了各种分析手段的原理后才会明白其变化的原因以及变化的趋势二是要让学生对各种不同的应用规则进行实际验证。该验证过程对于学生掌握技术分析方法极其重要,因为技术分析方法的原理以及应用,在证券投资课程中虽然有老师已经讲解过,但学生根本没办法在短暂的课程学习过程中掌握各种不同的规则,而且各种规则在实际中的应用效果如何都必须由学生自己去验证。为了达到以上的目的,必须设计好各种技术分析手段的实验内容和步骤,不能放任自流,任由学生自己去揣摩和摸索比如在让学生掌握原理的步骤中,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让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这些内容,在学生对应用规则进行验证的时候,每个技术分析方法需要验证哪些内容,怎么去验证,都必须有明确的规定。
(三)把基本分析技术的实验作为一个重点
在实验中进行基本分析的思路应该是,在基本分析技术
的实验过程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收集宏观经济、行业以及个股资料,然后对资料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即当前的形势如何,未来的经济政策的走势会怎么样,哪些行业值得投资,值得投资的行业里那些个股又具有投资价值。方法上主要运用归纳、演绎等逻辑分析方法,具体手段上主要运用调查研究、统计分析以及财务评价分析技术等。
参考文献
[1]王嘉,何海涛.对当前证券投资实验的几点思考[J]特区经济,2005.(5)
[2]胡嘉将.经济管理类实验特点分析[J]实脸室研究与探索,2006.(25)
[3]魏山城.任玉珍.韩书俭.改革实脸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对实脸的兴趣[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3)
篇3
关键词:证券 投资 研究对象
1 概述
当今中国的证券投资学教材,对证券投资的研究对象的阐述较少,国内比较知名作者吴晓裘,赵锡军、李向科等在其主编的证券投资学中都没有对证券投资学的研究对象进行界定和阐述,而一门科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需要在学习中完善,在完善中学习,通过不断地总结和修正,逐步完善这一学科,这一研究对证券投资理论发展和实践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 证券投资概述
投资包括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两大方面,直接投资是指各个投资主体为在未来获得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而进行的实物资产购建活动。如国家、企业、个人出资建造机场、码头、工业厂房和购置生产所用的机械设备等。间接投资是指企业或个人用其积累起来的货币购买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借以获得收益的经济行为。一切出于谋取预期经济收益为目的而垫付资金或实物的行为都可以看作是投资。
证券投资是指间接投资,即投资主体用其积累起来的货币购买股票、公司债券、公债等有价证券,借以获得收益的经济行为。证券投资属于非实物投资,投资者付出资金,购入的是有价证券,而不是机器、设备、黄金珠宝等实物。证券投资的收益一般包括股息、红利收益、资本收益、债息收益和投机收益。
证券投资是一种特殊的投资活动,与一般意义上的投资相比,具有高收益性、高风险性、期限性和变现性等特点。
3 证券投资与投机
投机起源于古代,早期的投机以赚取地区差价为主要方式,不同区域对不同种类产品生产与需求的差别性,为投机者赚取买卖差价创造了条件。进入商品社会后,投机范围日趋广泛,它已伸展到生产、流通、金融等众多领域。
投机的含义就是把握时机赚取利润。在证券投资学中,投机的基本含义则是:在信息不充分的条件下做出投资决策,试图在证券市场的价格涨落中获利。而这种价格波动带来的获利时机同样赋予所有的社会公众,并未偏向某种特定的人,但事实上只有少数人把握住了这种机会。少数投机者之所以能够成功,不只是他们熟悉市场的习性,具有丰富的经验,准确的预见力和判断力,更主要的是具有承担风险的勇气。承担较大的风险,赚取高额利润就是投机者根本的信条。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并不愿意承担更大的风险,他们往往偏重于通过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投入以图赚取正常利润的投资行为。
证券投资与投机的区别主要表现为对预测收益的估计不同。普通投资者进行证券投资时,较为重视基础价值分析,以此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证券投机者不排斥这些方法,但更重视技术、图像和心理分析。普通投资者除关心证券价格涨落而带来的收益外,还关注股息、红利等日常收益;而证券投机者只关注证券价格涨落带来的利润,而对股息、红利等日常收益不屑一顾。其次是所承担的风险程度不同。投资的收益与风险是成正比的。普通投资者对投资的安全性较为关注,主要购买那些股息和红利乃至价格相对稳定的证券,因而所承担的风险较小;投机者主要购买那些收益高而且极不稳定的证券,因而其所承担的风险较大。投机者既可能获得巨大的收益,也可能遭受巨大的损失。
证券投资与投机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是在程度上有差别。因此要把投资与投机完全区分开来是很困难的。投资是不成功的投机,投机是成功的投资。
4 证券投资学研究的对象
证券投资学的研究对象是证券市场运行的规律以及遵循其规律进行科学的管理和决策的综合性方法论科学。具体地讲,就是证券投资者如何正确地选择证券投资工具;如何规范地参与证券市场运作;如何科学地进行证券投资决策分析;如何成功地使用证券投资策略与技巧;国家如何对证券投资活动进行规范管理等等。从学科性质上讲,证券投资学具有下列特点:
第一,证券投资是一门综合性方法论科学。证券投资的综合科学性质主要反映在它以众多学科为基础和它涉及范围的广泛性。证券投资作为金融资产投资,它是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股市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因此,资本、利润、利息等慨念是证券投资学研究问题所经常使用的基本范畴。证券市场是金融市场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证券投资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证券市场运行,证券投资者的投资操作,所以必然涉及到货币供应、市场利率及其变化对证券市场价格以及证券投资者收益的影响。证券投资者进行投资决定购买哪个企业的股票或债券,总要进行调查了解,掌握其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从而做出分析、判断。作这些基础分析必须掌握一定的会计学知识。证券投资学研究问题时,除了进行一些定性分析外,还需要大量地定量分析,证券投资、市场分析、价值分析、技术分析、组合分析等内容都应采用统计、数学模型进行。因此,掌握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统计学、数学等方法对证券投资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证券投资学是一门综合性方法论科学。
第二,证券投资是一门应用性科学。证券投资学虽然也研究一些经济理论问题,但从学科内容的主要组成部分来看,它属于应用性较强的一门科学。证券投资学侧重于对经济事实、现象及经验进行分析和归纳,它所研究的主要内容是证券投资者所需要掌握的具体方法和技巧,即如何选择证券投资工具;如何在证券市场上买卖证券;如何分析各种证券投资价值;如何对发行公司进行财务分析;如何使用各种技术方法分析证券市场的发展变化;如何科学地进行证券投资组合等等,这些都是操作性很强的具体方法和基本技能。从这些内容可以看出,证券投资学是一门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的科学。
第三,证券投资是一门以特殊方式研究经济关系的科学。证券投资属于金融投资范畴,进行金融投资必须以各种有价证券的存在和流通为条件,因而证券投资学所研究的运动规律是建立在金融活动基础之上的。金融资产是虚拟资产,金融资产的运动就是一种虚拟资本的运动,其运动有着自己一定的独立性。社会上金融资产量的大小取决于证券发行量的大小和证券行市,而社会实际资产数量的大小取决于社会物质财富的生产能力和价格。由于金融资产的运动是以现实资产运动为根据的,由此也就决定了实际生产过程中所反映的一些生产关系也必然反映在证券投资活动当中。即使从证券投资小范围来看,证券发行所产生的债权关系、债务关系、所有权关系、利益分配关系,证券交易过程中所形成的委托关系、购销关系、信用关系等等也都包含着较为复杂的社会经济关系。因此证券投资学研究证券投资的运行离不开研究现实社会形态中的种种社会关系。
5 证券投资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5.1 证券投资的研究内容
证券投资的研究内容是由其研究对象所决定的,它包括:
5.1.1 证券投资的基本概念和范畴。证券投资过程中涉及许多重要的概念和范畴,如证券(股票、债券等)、证券投资、证券投资风险、证券投资收益等。明确这些概念和范畴,是研究证券投资的前提。
5.1.2 证券投资的要素。证券投资活动离不开一定的条件或行为要素,证券投资者、证券投资工具、证券投资中介等是证券投资的实施要素。它们在证券投资过程中分别起着不同但又不可或缺的作用。研究这些要素,对于准确、全面、深入地说明和理解证券投资运动过程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5.1.3 从事证券投资活动的空间。证券投资活动是在证券市场上进行的,而证券市场本身是一个相当庞杂的体系,它由许多分支组成,证券市场的不同部分具有不同的活动内容,并分别满足不同的证券投资需要。只有充分了解证券市场的组成框架、基本结构和运行机理,才能进入这一市场并有效地从事证券投资活动。
5.1.4 证券投资的规则和程序。证券投资是按照一定的规则包括法规进行的。作为一种交易行为,它有特定的程序和步聚,制度规定是相当严密的。了解这些规则和程序,是从事证券投资的重要前提。
5.1.5 证券投资的原则和内在要求。证券投资是一种高收益与高风险并存的经济行为。因此安全、高效地进行证券投资,必须把握一些重要的原则和客观内在要求。按证券投资的客观要求行事,有助于避免证券投资中的盲目性,理性地入市操作,从而增加投资成功的可能性。
5.1.6 证券投资的分析方法。这是证券投资学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证券投资分析方法大致上可分为基本分析与技术分析两大类,而这两类分析方法又分别包含了大量内容,只有努力掌握这些分析方法,投资者才有可能为正确地选择投资对象,把握市场趋势。
5.1.7 证券投资的操作方法。证券投资的操作方法是指实际买卖证券时,在进行投资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市场状况和投资者自身情况、投资目的等选择的具体操作模式、策略与手法。它与证券投资分析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它是在投资分析的基础上确定的,是对投资分析结果具体操作的反映。投资者个人的投资目的、条件乃至修养与气质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决定其操作方法。
5.1.8 证券投资中的风险与收益。风险与收益总是伴随着整个证券投资过程。实际上,实现风险最小化和收益最大化,正是证券投资者追求的目标。因此,研究证券投资中的风险与收益,自然成为证券投资学的核心问题之一。什么是证券投资风险和收益?它们的构成情况如何?怎样对证券投资中的风险与收益进行度量?如何实现收益最大化与风险最小化?如何优化基于规避风险目的的投资组合等等,证券投资学均需做出相应的回答。
5.2 证券投资学的研究方法
证券投资是一门理论和应用并重的学科,要实现其研究目的并使这门学科不断发展,就必须坚持以下方法和要求:
5.2.1 规范与实证分析并重,定性与定量分析结合的研究方法。证券投资学要解决繁杂的理论命题并得出科学的结论,不仅要大量地运用逻辑思维,进行各种理论抽象和规范分析,还必须高度地关注证券投资的实践,进行广泛的实证分析。证券投资中涉及大量的技术问题,分析、决策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可能的制约因素,还必须尽可能弄清这些因素对证券投资的影响程度,而这些因素本身所具有的量化状态又可能决定证券投资收益与风险程度的差别。因此,证券投资学的各种结论的得出,都必须建立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运用的基础之上。
5.2.2 强调结论、观点的特定性及适用背景,而不刻意追求其普遍适用性或惟一性。证券投资实践中的情况十分复杂,变数很多,市场走势往往还要受到投机及其他某些人为因素的影响。因此,证券投资学中所给出的结论与观点也只能针对大多数情况或某些情况,有一定的适用范围。
5.2.3 强调动态的全方位分析。证券投资学作为一门指导证券投资实践的学科,不仅要求完善其理论体系,更重要的是要告诉人们如何根据现象的现状和动态,判断事物发展的趋势,提高投资的成功率。
6 结论
不管是证券投资或者投机,都非常有必要搞清楚其研究对象,通过对证券市场投资理论的研究和实践的分析,笔者总结出证券投资学的研究对象,它是一门研究证券市场运行规律以及遵循其规律进行科学的管理和决策的综合性方法论科学。而如何正确地选择证券投资工具,规范地参与证券市场运作,科学地进行证券投资决策分析,成功地使用证券投资策略与技巧等等,对证券投资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崔勇主编.《证券从业人员资格考试丛书》[M],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2001.
[2]蒲涛.刘险锋主编.《证券投资学》[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12.
[3]吴晓求主编.《证券投资学》[M].(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中国证券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委员会办公室编.《证券市场基础知识》[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5]杨大楷著.《证券投资学》[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篇4
预期和决策
在有效的证券市场中,证券市场价格的调节对所有新的、公开的信息能作出迅速反应,其信息集合除包括市场本身的客观信息外,还包括公开的证券市场相关的场外客观信息。简而言之,有效的证券市场中,所有场内外相关客观信息都能在上市证券的价格中得到充分迅速的反映。因此,通过证券市场价格计算的证券收益同样能够充分迅速地反映所有证券市场场内外相关的客观信息。
投资主体处理信息的过程通常总是通过证券收益客观信息的识别,获得证券未来收益的预期信息,提取证券投资的决策信息,然后选择证券投资行为。
根据证券投资主体预期形成模式的差异,可以将预期分成理性预期和有限理性预期两大类型。
理性预期是利用最好的经济模型和现已掌握的信息所得出有关证券未来收益水平明确的预测。其中包括不直接研究证券市场价格涨落,而直接研究证券市场所有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通过博弈模型进行证券本来收益的预期。
有限理性预期指证券投资主体不采用经济模型,凭借各自证券投资的经验或者参考其它证券投资主体的预期信息、决策信息和投资行为对证券未来收益的经济预测。
类似的,根据证券投资主体决策形成途径的差异,将决策也分成理性决策和有限理性决策两类。
理性决策是证券投资主体通过合适的证券投资决策模型或者通过证券的技术分析,然后选择投资行为的证券投资决策。
有限理性决策是证券投资主体不采用证券投资决策模型,也不采用技术分析,仅凭借各自证券投资经验或者参考其它证券投资主体的预期信息、决策信息和投资行为所进行的证券投资决策。
证券市场中,完全不考虑证券未来收益水平和变动趋势的完全非理性证券投资主体几乎是不存在的。因此,本文研究的证券投资主体在信息处理的预期和决策两个环节中都具有理性或者有限理性。
2.证券投资决策的核心问题是证券本来的收益和风险。证券未来的收益充满不确定性。投资证券的风险可以界定为,在给定情况和特定时间内,证券本来可能的收益间的差异。如果证券未来收益仅有一种结果是可能的,则其收益的差异为0,从而风险为0.如果证券本来收益有多种结果是可能的,则风险不为0,这种差异越大,证券的风险也越大。
产生和影响证券投资风险有经济、政治、道德与法律诸因素。就经济方面而言又可以分成市场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购买力风险以及上市公司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等。对证券市场来说,上述风险大致可分成内生风险和外生风险两类。市场风险就是内生风险,它仅仅由证券市场内在机制引起证券本来可能的收益间的差异。其余风险可归入外生风险类,它由市场以外的因素引起证券本来可能的收益间的差异。
本文试图从证券投资主体处理信息的角度研究证券投资市场风险形成的市场内在机制。
3.两类证券投资主体
具有理性的证券投资主体在信息处理两个主要环节上是通过经济模型或者技术分析独立获得理性预期信息和理性决策信息,然后独立选择证券投资行为。故称他们是独立型证券投资主体。
具有有限理性的证券投资主体在信息处理过程中,如果在两个主要环节上都是凭借自身证券投资经验获得有限理性预期信息和有限理性决策信息,然后,独立选择证券投资行为,他们也是独立型证券投资主体。如果,至少在一个环节上,参考其它证券投资主体获得有限理性预期信息或者有限理性决策信息,模仿其它证券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选择自身投资行为,称他们是模仿型证券投资主体。
独立型证券投资主体可能采用相同的经济模型或者相同的技术分析,也可能凭借各自相似的证券投资经验,导致其证券投资行为产生客观相似的效应。
模仿型证券投资主体,基于自身认知的内涵、认知的结构和认知的层次以及投资的经验。投资的偏好和投资的心理的局限,不足以从客观信息中独立获取证券未来足够的预期信息和独立提取选择投资行为足够的决策信息,或者对各自预期信息和决策信息的置信程度不足以独立选择投资行为。他们不得不通过参考其它证券投资主体的预期信息、决策信息和投资行为,以便获取各自足够的预期信息,提取各自足够的决策信息,或者达到选择投资行为足够的置信程度,客观上模仿独立型证券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进行证券投资。因此,模仿型证券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产生模仿的效应。
模仿型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比独立型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客观上非理性含量更高一些。通过社会心理和认知心理分析,特别是证券投资博奕分析可以得到,模仿型证券投资主体模仿选择的投资策略是随大流的从众策略。
综上所述,在有效的证券市场中,独立型证券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可能存在客观相似性,而模仿型证券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必定存在模仿从众性。
4.形成风险的市场内在机制
在有效的证券市场中,上市证券的价格能充分迅速地反映证券市场所有场内外相关信息。所有证券投资主体都能任意地、不断地获取有关上市证券价格、涨跌幅度和交易量的客观信息。因此,在有效的证券市场中,所有证券投资主体的客观信息是对称的,证券市场的竞争对所有证券投资主体是公平的。
面对客观对称的信息,两类证券投资主体预期形成的模式和决策形成的途径具有较大差异,导致其证券投资行为对未来证券市场价格的波动产生不同的作用,从而对投资证券未来收益的波动也产生不同的作用。因此,两类证券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对证券未来可能收益间的差异产生不同的作用。如引言所述,证券未来可能收益间的差异就是投资证券的风险,两类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对证券市场风险产生不同的作用,他们就是形成风险的市场内在机制。
若两个具有限理性的独立型证券投资主体通过相同的经济模型或者相同的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独立获得各自的理性预期信息和理性决策信息通常是大致相同的。
若两个具有限理性的独立型证券投资主体凭借各自的投资经验大体相同,他们独立获得的有限理性预期信息和有限理性决策信息也大体相同。
上述情况下,两个独立型证券投资主体间便具有预期信息和决策信息的对称性,通常其证券投资行为对投资证券的市场风险形成产生客观相似的作用。否则,两个独立型证券投资主体的预期信息和决策信息是非对称的,其证券投资行为也不尽相同,对投资证券的市场风险形成的作用也不尽相同。
桑塔弗研究所(SFI,SantaFeInstitute)通过计算机模拟完全由独立型证券投资主体组成的股票市场发现,股票市场价格波动,股票未来可能收益间的差异,即证券投资风险和独立型证券投资主体投资行为的客观相似程度及其变化速度有关。
综上所述,独立型证券投资主体投资行为的客观相似性是证券市场风险形成的一种内在机制。不妨称为独立客观相似机制。其客观相似程度以及所持资本资产结构的变化速度达到一定水平时,投资证券的市场风险会被成倍地放大,导致证券市场出现复杂现象,价格大幅波动,交易量增加,泡沫形成,甚至累积成危机。正如桑塔弗研究所模拟的股市一样。说明形成市场风险的独立客观相似机制是证券市场内在的非线性机制。
面对客观对称的信息,模仿型证券投资主体各自独立获取的预期信息和独立提取的决策信息,通常是非对称的。模仿型证券投资主体需要参考其它证券投资主体的预期信息和决策信息,以便选择各自的证券投资行为,他们的投资行为就会或多或少地模仿其它证券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也就是从众选择各自证券投资行为。这种模仿从众行为会在模仿型证券投资主体间传染蔓延,他们个体的有限理性投资行为演化成证券市场整体的非理性投资行为,证券市场价格的波动被成倍地放大,导致证券市场价格极度剧烈地波动,证券未来可能收益间的差异大幅度增加,证券市场风险增大,甚至风险累积成为危机。
模仿型证券投资主体投资行为的模仿从众性是证券市场风险形成的另一种内在非线性机制。不妨称为模仿从众传染机制。
5.结束语
本文通过分析两类证券投资主体的证券投资行为对于形成证券市场风险的不同作用,揭示了形成证券市场风险的独立客观相似机制和模仿从众传染机制。它们都是证券市场内在的非线性机制。值得一提的是,独立型证券投资主体间,可能存在独立客观相似性,而模仿型证券投资主体必定存在模仿从众传染性,因此,形成证券市场风险的内在非线性机制主要是模仿从众传染机制。
无论采用定性方法,定量方法或者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投资证券未来的收益和风险,以及证券市场风险形成的内在机制更合理、更科学的经济假设体系应由有效市场假设、有限理性假设。客观信息对称性假设、预期和决策信息非对称性假设以及简化问题的一系列假设组成。本文在上述经济假设体系中,仅对形成证券市场风险的内在非线性机制作了定性的研究和阐述。更具有科学性的定量或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分析和实证研究是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课题。
篇5
关键词 证券投资学 证券市场 体验式教学 证券投资模拟
进入网络时代以来,证券市场已成为人们便利地可以观察到的市场,特别是通过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证券产品的交易数量和价格信息,以及反映证券市场变动和走势的各类价格指数信息,更是可以借助相关分析软件即时、精确地观测,证券投资学课程的各项教学内容已可以便利和快捷地通过现实证券市场得以呈现、再现、还原,对其进行体验式教学具备良好的客观环境和技术条件。有基于此,本文拟对证券投资学课程进行体验式教学的现实作用,在实施中应具备的软硬件教学条件和如何有效开展体验式教学进行粗略探讨,以期运用体验式教学提高证券投资学课程的整体教学效果。
1 证券投资学课程体验式教学的现实作用
证券投资学课程开展体验式教学,就是根据青年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网络技术条件,通过即时展现实际证券市场环境,构建实时模拟交易机会,或重复证券市场历史进程,以现实证券市场呈现、再现、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投资过程中强化对证券投资理论、知识、工具、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对证券投资学课程开展体验式教学,具有以下传统课堂讲授教学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是能够充分利用社会网络信息资源,发挥其教学价值。在网络时代,现实的证券市场可随时观察和观测,而现实证券市场具有能够充分呈现、再现、还原教学内容的教学价值,通过体验式教学即可以得到充分的利用。二是能够实现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加深学生对证券投资理论的理解。证券投资学是一门应用性课程,但相关理论数学模型复杂,不易为学生直观理解,如有关风险与现代证券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通过模拟投资借助分析工具进行体验式教学,就能够很好地让学生感受到投资风险和组合投资降低风险的作用,加深对相关理论的理解。三是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证券投资即可成为学生未来的职业或工作领域,也可实现今后的个人理财,如能在课程学习期间使其亲历投资相关过程取得经验,其学习兴趣、主动性、积极性会进一步得到激发,从而与教学效果之间产生良性互动。另外,体验式教学还能起到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
2 证券投资学课程体验式教学的条件构建
证券投资学课程开展体验式教学的客观环境和技术条件优越。如通过互联网可以随时获得证券市场的各种信息,感受到各种影响因素的出现或投资者预期改变对证券价格的影响,取得对证券投资的感性认识。但要有效开展体验式教学并取得实效,除学校已有的校园网和多媒体教学资源可以直接利用外,还需要课程教师、教学院系和学校相关部门在软硬件方面创建所需条件。
课程教师方面。作为担任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的教师,必须树立体验式教学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改革创新精神,通过学习培训掌握体验式教学的方法和技巧,掌握多媒体教育技术、网络教育技术和证券投资模拟实验分析技术;需要围绕体验式教学要求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课程考核方式上大胆改革创新,系统设计体验式教学方案。教学院系方面。制定的金融人才培养方案要与体验式教学相适应,应建立起鼓励开展体验式教学的激励机制,调动教师开展体验式教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争取学校有关部门项目资金和实验场地支持,建立专门的证券投资模拟实验室,购置专业性的证券投资模拟分析软件,保障软件正常使用,为证券投资学课程体验式教学提供基础性的技术平台和硬件条件。学校教务、实验、网络管理等相关部门应积极为教师教学改革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硬件支持,把证券投资纳入素质教育体系,列为不同专业学生的通识课程;校园网络不仅是进教室和实验室,也要低成本进学生寝室,以方便学生能即时随地获取证券市场相关信息和进行模拟交易;加强对多媒体教学设备、校园网络、实验室和供电设施的日常维护,保证校园网与外网的联结通畅,提高对证券投资学课程开展体验式教学的硬件保障水平。
3 证券投资学课程体验式教学的系统实践
对证券投资学课程的体验式教学,要根据课程教学目的、要求、拥有的优势教学资源和现实条件进行系统性设计,不能局限在证券投资模拟,应从多个方面开展,从而构建出能够体现证券投资学课程特点,发挥教学资源优势,实现证券投资理论与实践有机对接的体验式教学体系。具体而言,可从以下四个方面系统性地进行体验式教学实践。
(1)科学设计和全过程实施证券投资模拟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获得对证券市场的切身体验。虽然开展证券投资模拟实验已普遍成为各高校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但当前模拟实验与理论教学在时间段上的分离,使得体验式教学的作用没有完全发挥,还需要进一步科学设计。由于模拟实验在技术上可以是开放式的,即模拟实验即可在实验室完成,也可在学生寝室或其它地点通过校园网络完成,因此对模拟实验应进行开放式设计。在实验方式设计上,除了实验教学计划规定的课时和内容可安排在实验室进行外,在开学第一次上课,就可给每一个学生一个模拟证券账号,教师给予指导,由学生根据自身条件能全天候在校园网内自行开展模拟实验。在实验内容设计上,除了安排股票、期货、权证等证券品种的交易实验外,按照证券投资“准备、了解、分析、决策、管理”等五个阶段对相关理论、知识、方法的要求,实验的重点应引导到证券投资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上。在实验指导设计上,除以实验大纲和实验指导书等作为实验指导的基本依据外,对开放式实验应有适时进行跟踪、监控的机制,根据实验进展情况和发生的问题及时引导、调整。在实验进程设计上,应尽力保持实验与理论教学的同步。
(2)指导学生对影响证券市场重大信息和证券市场走势的观测,组织课堂分析讨论,使学生切实感受重大信息对证券市场的影响。证券投资是遵从统计规律的风险投资,由于风险来源于宏观环境、行业因素、企业层面等多方面的不确定性,而消除不确定性需要可观测到的信息,因此对证券投资理论的学习和理解,对证券投资价值的判断,对证券市场趋势的预测,这些都离不开对公开信息的获取和分析解读。作为体验式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每次课后都应该有目的地指定几名学生,由其对相邻两次课堂教学期间市场发生的重大信息进行收集观测,在下次课堂上向其他同学报告观测结果,在K线图上观察和感受现实市场或特定证券对此信息的反应,获得经验。另外,每次课前还可以结合拟讲授的内容,组织学生观看证券市场的长、中、短期价格K线趋势,学生参与分析讨论,共同查找K线图背后的影响因素,这也是一种很好的体验式教学方法。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对课堂分析讨论效果的评价,其标准不应是分析结论与市场走势的吻合程度,而是分析方法的科学性,要使学生能够感受到,任何期望对证券市场或品种的短期走势进行准确预测都是徒劳的。
篇6
证券投资学作为一门完善的课程在我国不过二十年的历史。在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一些财经院校开始开设《投资学》、《证券投资学》等选修课,但基本上没有形成系统的证券投资学课程,多是讲授证券方面的知识,内容杂乱,且各高校师资、教材奇缺,不同高校授课内容差异较大。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和证券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同时随着我国加入WTO后证券市场日益全球化,社会上也形成了证券热和股票热,民众迫切要求了解证券知识。在此背景下,高校证券投资学课程也逐渐发展。但当时的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内容大多以证券的类型、证券市场的组织以及西方的证券投资理论为主,虽然奠定了厚实的理论基础,却缺乏证券投资实务操作方法、投资技巧等,学生所学投资理论仅仅限于死记硬背的理论,既不能应用于实际投资,也无法通过实践得以巩固。然而,现代金融业不仅需要具有扎实理论知识的高级人才,也需要同时具备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复合人才。2000年以后,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部分高校开始建设证券投资模拟实验室,部分高校的证券投资学课程分为侧重理论的证券投资学和侧重实践的证券投资分析,有的高校还专门编写了证券投资学实践课程教材,如证券投资实验教程等,证券投资实践教学逐步发展和完善。至此,虽然证券投资学课程的教学已经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融入了实践教学,但证券投资学实践教学仍面临诸多问题:首先,证券投资学实践课程时间有限。证券投资学实践课程的教学学时一般在16学时左右,有分散在整个教学学期的,也有集中在一周的。但无论是分散还是集中,都面临着模拟实践交易时间与真实市场行情有较大差距的问题,特别是交易时间一般也是学生上课时间,这就容易错失一些实践机会。特别是集中实践的,还面临着真实交易仅仅只有上实践课程的短短一周的时间,证券投资理论和分析方法等都无法得到有效应用和实践。而对于没有开设证券投资实践教学的来说,仅仅教授证券投资理论既缺乏对学生证券投资实践操作的授课,也无法使学生真正掌握证券投资理论,学生也难以将所学理论应用于证券投资实践。其次,对于学生的考核过于简单。证券投资实务的目的是投资获得收益。直观上,对于学生证券投资实践的考核也应该以其投资收益作为考核标准。但一方面,我们的证券投资理论主要以西方发达国家的投资理论为主,其投资理论都是建立在完善健全的资本市场的基础之上。而我国的资本市场从产生至今不过20多年的时间,与西方发达国家100多年的发展历史、发展程度相比差距甚远。因此,在处于发展初期的我国的资本市场上应用西方发达国家的证券投资理论,特别是在短短一个学期甚至一个星期的时间里运用,大多情况下并不能得到理想的效果。另一方面,我国的资本市场受到政策、投机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学生在证券投资模拟时间过程中盈利更可能是运气的因素占主要。因此,简单的以盈利与否及盈利多少来考核学生证券投资学实践过于单一。
二、证券投资学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探讨
基于以上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中面临的问题,笔者认为建议一套科学、合理的证券投资学教学模式和方法,以指导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尤为重要。具体包括:
1、及时补充更新证券投资理论。
无论是进行证券投资理论研究,还是进行证券投资实践,都需要遵循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西方证券市场的发展历史迄今已有400多年,西方证券投资理论与证券市场的发展相伴相生。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是证券投资理论发展的突出特点。因此,在证券投资学的教学过程中,必须紧跟证券投资实践的发展,总结证券投资实践经验,不断发展和完善证券投资理论。在证券投资学教学中,除了经典的道氏理论、股利贴现理论、证券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有效市场理论、期权定价理论等传统的证券投资理论外,证券市场的竞争性均衡理论、资本结构理论、随机游走与有效市场理论及期权定价理论等必不可少。同时,新的证券投资技术分析方法也要及时更新。
2、建立基于移动终端的开放式的证券投资模拟平台。
随着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发展,建议一个随时可供学生模拟交易的证券投资模拟平台已经具备可行性。2000年以来各高校建立的证券投资模拟实验室大多是要求在固定的实验室进行模拟交易。这种实验室虽然能让授课老师方便集中学生进行集中实践,但是却在时间上极大地限制了学生进行模拟实验。而基于移动终端的开放式的证券投资模拟实验室可以很好的解决学生只能在实践课程时间进行模拟交易的问题。而且,学生在课程结束后继续进行证券投资模拟实践,以进一步加深对证券投资理论的理解。此外,还可以通过举行证券投资模拟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竞争是最好的激励。在学生对于证券投资感兴趣的基础上,采用模拟比赛的形式,可进一步激发学生运用所学证券投资理论进行证券投资实践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与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建立良好的联系。
证券投资模拟实践虽然是以实际的证券市场行情一致,但模拟投资与真正的证券投资仍有不同,包括交易流程、直观感受、投资心理和心态等。因此,与这些金融机构建立良好的联系,甚至达成实习定点单位协议,有计划、有组织地输送学生到公司进行参观、学习及实习,让学生对证券投资有一个真实、直观的感受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学生通过参观、学习和实习,可以发现实际中存在的问题,既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理论学习以解决实际问题,也能加深其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其次,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室金融学专业的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出口。学生在校期间能亲身感受以后可能的工作岗位运作流程,可以加深他们对于证券行业的感性和理性认识。甚至,学生在实习中,公司可以进一步深入了解学生,而从证券公司获得工作岗位。
4、建立综合考核体系。
虽然真实的证券投资以投资收益为目的,但证券投资学教学不仅仅是获得投资收益。因此,证券投资学课程对学生的考核不能仅仅以投资收益为标准。特别是在有些情况下,有的学生可能在模拟投资初期由于运气或其他因素遭受较大损失之后失去兴趣。而初期获利较多的学生也易认为获利丰厚、其他同学不容易赶超自己而失去积极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除了传统的考试、出勤等考核内容外,可以结合投资收益,并结合学生的证券投资分析综合考核。具体考核内容包括:一是每次课前的学生时事新闻政策分析。证券投资分析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基本面分析,包括宏观分析、行业分析和公司分析。可以在每次上课前,留出5-1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结合自己所投资的证券对影响当前证券市场的重要时事进行分析,并进行考核评分。二是采取多帐户进行证券投资模拟实践。即给每个同学分配A、B两个帐户,A账户用于赢利比赛,取前1O名加分;B账户用于亏损比赛,用于体验与书本知识相反的操作,也就是理论不提倡的操作理念,取后1O名加分。最后综合A、B两个帐户的情况对其证券投资模拟进行考核。三是要求学生每周进行投资分析和总结。学生在了解和掌握基本的证券投资过程之后,进行证券投资模拟交易并不难,随便选择一只股票就可进行买卖,甚至在运气比较好的时候,还可能盈利不少。但进行证券投资模拟的主要目的是运用投资理论来指导投资,因此,运用证券投资理论进行分析后再投资才能真正发挥模拟投资的效果。
三、心得体会
1、引导学生关注经济信息。
资本市场是受宏观经济政策驱动的,我国的资本市场如此,发到经济国家的资本市场也是如此。只有了解、掌握、理解国家的经济政策,才能在股市大海中自由翱翔。也只有深刻理解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才能正确把握投资机会。具体到课程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定期分享、分析当前我国的各个层面的经济政策和经济新闻,比如每次课前安排一组同学播报、解析最近一段时间影响资本市场的一些重大经济新闻。在此,特别要强调学生对于新闻的分析,同时老师再进行进一步的点评和分析。一方面让学生了解我国经济领域发生的重大事件,另一方面让学生分析其对投资的影响。
2、鼓励学生小规模的真实投资。
篇7
关键词:高职院校;证券投资教学;现状;展望
中图分类号:G42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09)017(c)-0128-01
证券投资学是高职院校金融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但是高职学院在此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针对高职学院开设证券投资教学的现状作了深入的剖析,并对证券投资课程教学改革给出了具有针对性的一些策略和设想。
证券业是知识高度密集型的行业,对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和操作技能有较高的要求,中国证券业的发展时间短,而且粗放型经营,对人才的培养重视不够。为了培养能适应证券市场新变化的复合型人才,金融学教学中证券投资学教学的广度与深度也要相应进行变革。教学应以培养适应证券业发展所需要的专业人才为目标,因而有必要探索在新形势下对证券投资学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的改革,以促使教学登上一个新的台阶。
一、我国高职院校证券投资专业教学的现状
(一)学生相关知识基础相对较差。从整个群体而言,高职院校的学生知识基础相对薄弱,学生整体素质相对较低已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形成这种局面:老师滔滔不绝的讲,学生似懂非懂的听。课程结束时老师觉得应该讲的都讲了,可是学生依旧觉得一头雾水。结果是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考试只靠死记硬背,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二)缺乏教学实践设施,硬件建设水平滞后。中国很多高校金融证券专业的实验室建设相对滞后,即使有了实验室,部分高校不将其看做专业教学的附属设施,而是将它用于商业创收。同时由于教师资源的匮乏,导致了很多高校的证券投资学教学目前仍然停留在课堂讲授上,实验操作、模拟交易、案例教学和实践性教学等方面的教学或严重不足或放任自流或流于形式。
(三)缺少符合中国国情的教材。目前,市场上的教材大都是国外证券投资理论的译著,在中国证券市场上并不能完全适用。如果一味机械、教条地照搬,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误导,甚至会“误用”。特别是我们使用的教材中对证券投资理论分析都是基于国外的现状,对本国证券市场进行的分析少之又少。而我国证券市场发展快、变化大,许多新事物并不能在教材中及时反映出来。这种状况急需改善。
(四)教学方法大多数学校仍沿用传统的“粉笔+黑板”,跟不上时代的要求。在讲解证券投资技术分析时会涉及大量的图表,而且这些图表在黑板上根本不可能画,结果造成学生听不懂,教师讲不明白的局面。证券投资学课程讲授应当充分利用多媒体来提升我们的教学手段。但中国大部分高职高专学院多媒体的教学手段比较落后。没有充分利用计算机的作用来丰富教学内容和提高教学效果。
二、高职院校进行证券投资教学的改革措施与发展前景
(一)根据以上我国高职院校证券投资教学存在的问题,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以下两点改革想法:(1)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课与实训课相结合。理论课与实训课相结合是教学的基本模式,在课时上采取平均分配的做法,每周一半时间在课室上理论课,另一半时间在模拟实验室上实训课。理论课教材采用国家规划教材,实训课借助证券公司研发的证券模拟交易系统进行证券模拟投资训练。证券投资的理论体系虽然比较简单,但随着研究者们的研究创新,各种新的观点和角度也不断涌现。作为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本人立足于“常识性”的知识点,这些“常识性”的知识也应该成为现代社会公民必须掌握的基本的投资理财知识,主要包括:证券投资的概念、证券投资的收益与风险、证券交易的过程、证券投资品种(重点是股票和基金)、证券基本分析法、证券技术分析法、证券投资策略及证券投资方法。由于目前我国证券市场上最主要的投资品种仍然是股票,因此,实训课基本上就等同于“模拟炒股”课。当然,作为证券投资的一个主要品种的股票,它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代表我国证券投资的现状。(2)大胆的进行教学课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教材方面的改革。在课程设置上应与证券市场发展的方向和重点相适应。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应包括三大模块课,分别是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和专业辅修课。专业基础课应包括:金融市场学、证券投资学、投资银行学、证券投资基金等课程,这些课程都是专业必修课程。专业技能模块课应包括:上市公司财务分析、公司理财、衍生金融工具、证券法律法规等课程,这些课程可以设为选修课程。同时从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要求考虑,应鼓励证券专业的学生掌握跨专业知识。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进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条件。在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应该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具体而言,可以通过运用案例教学、 讨论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等方法与手段提高教学效果。教材方面首先应该以我国证券业的现状为基础,通过参考国外先进的理论来制定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教学理论,不能盲目的遵从书本上的条条框框,从而把路走歪,走死。其次应注重教材中对实践科目的安排,证券投资不是只让学生记住一些理论性的东西,其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一种正确的利用证券投资盈利的方法。
(二)我国证券投资教学的前景及展望。
我国目前的证券业发展还处于初期阶段,市场的发展还不够成熟,逐渐扩大的市场对高素质的证券投资类人才的需求也与日俱增。如何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的证券投资专业人才是一项所有本专业教师都应思考的问题。国际金融市场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在目前国际战争局势稳定的大局下。金融市场变成了世界各国追逐利益的主战场,我国目前在这方面的实力还比较薄弱,对于培养证券投资人才这一事业,展望未来:方兴未艾,发展空间巨大!
篇8
关键词:证券投资学;非金融专业;教学手段
证券投资学是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的应用性较强,也是一门教学难度较大的课程,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证券投资理论的基础知识,还应具备独立自主进行实际投资分析的能力。因此,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实践运用能力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同时对教师在证券投资学教学中如何适应高职教育的教学需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使高职非金融专业学生学以致用,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满足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有必要探索证券投资学教学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的改革,以促使教学登上一个新的台阶。
一、高职非金融专业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理论与实践相脱离
针对高职非金融专业,证券投资学的教学目标看似很清楚:“使学生学会证券投资”,然而,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变成了“使学生学会证券投资学”,这一字之差,却有天壤之别[1]。于是,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重课堂讲授轻模拟操作的现象,已经司空见惯。结果,学生学完以后,只懂得理论知识,动手操作能力非常薄弱。这就与高职教育的目标相背离了。
(二)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手段落后
在对高职非金融专业的学生授课时,一直采用的是“一只粉笔两本书”作为教学工具。但是在讲解证券投资技术分析时会涉及大量的图表,需要看大盘才能理解理论知识。这些图表想在黑板上画出来比较困难或者根本不可能实现,结果造成老师讲课空洞、乏味,学生听课效率低下。
(三)缺乏实践环节、课程结构设计不合理
证券投资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因此证券投资学课程都会有一定课时的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能从投资者角度进入证券市场,感受证券市场的涨跌变化,培养学生的市场感觉,磨炼心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否则,学生永远不会明白证券市场到底是什么样,理论联系实际也只能是一句空话。但是对于高职非金融专业的学生来说,由于课程体系的压缩,导致在教学计划中根本没有设置教学实践课,有的虽然在形式上设置了教学实践课,但落实起来不是很到位,所以也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四)教材难以适应高职教育的需要
我们现有的教材理论介绍过多,过于呆板,对于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内容在教材中很少涉及。如国有股减持、QFII、QDII、ETF、LOF、权证、股指期货、央行票据、可分离交易债券、融资融券、市价委托、大宗交易、开放式回购、中小板市场、三板市场等内容很少在教材中反映[2]。很多学过证券投资学的同学对这些概念茫然无知。另外就是游戏规则的变化,2005年到2006年上半年是证券法规全面修改的时期,证券发行、上市以及交易规则都进行了大幅度修改,但即使是最新版的教材对上述内容都很少涉及,对规则修改更是没有反映。这些都难以适应当前高职教育的教学需要。
二、高职非金融专业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一)明确教学目标
对于高职非金融专业的学生来说,可以根据学生的层次设定不同的目标。证券投资学教学最基本的目标就是教会他们证券的交易,最低的目标是学会炒股。不仅要知道开户程序、交易的方法和技巧,还要掌握最基本的基本面分析和技术分析方法,为市场和社会培育合格的股民、理性的投资者。中级目标是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证券业的大发展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很好的机遇,所以我们要培养学生适应实际工作需要的技能,要求学生参加并争取通过证券从业人员资格考试中的证券经纪类考试,获得证券经纪从业资格证书。高级目标是为同学们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证券业对人才的需求,相当一部分是要求有多学科的知识背景,而不仅仅是单纯的金融证券知识。
(二)教学手段的改革
用案例教学、模拟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取代以往的“粉笔+黑板”的老模式,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果,还可以满足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需要。
1、案例教学
选择与证券投资学教学内容配套的典型案例,将一些难以理解、繁琐枯燥的教学内容运用生动的案例表现出来,提供给学生分析讨论,引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释现实问题,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再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转化,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案例教学将知识的传授与知识的运用有机结合起来。
2、模拟教学
通过模拟证券投资实战环境,采用实证分析教学,将证券投资分析理论与证券市场的实际操作结合起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风险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具体操作上,利用证券行情接收系统,实时接收沪、深股市行情,演示大盘和个股行情走势;利用证券实时分析系统,演示主要技术指标,结合典型图形讲解技术指标的运用;利用模拟股票交易系统,建立操作规则,利用虚拟资金和虚拟撮合,实现从交易、结算、风险管理全过程的操作。同时,通过让学生扮演证券市场投资者的角色进行模拟投资活动,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在实际环境中具体运用,通过模拟操盘预测市场行情变化,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进而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全面、扎实地掌握证券投资知识。因此,模拟投资活动的开展,更突出了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是课程设置的一个较高的层次。
3、多媒体教学
证券投资分析是证券投资学中最重要的、也是学生最感兴趣的一部分内容。由于证券价格在证券市场中的波动起伏是扑朔迷离的,所以,证券投资技术对于提高投资人的判断能力有较大的帮助作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增强对证券市场未来的预见能力,躲避即将来到的风险,任何一个投资者(机构)都必须熟练掌握和运用技术分析方法。所以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一直在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这方面的实际分析能力。而技术分析法涉及大量的指标分析和图形分析K线图、缺口理论、形态分析、成交量分析、移动平均线分析等,若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上教师要现场设计黑板,描画技术图形,列举证券投资实例,还要通过察颜观色、个别提问等方式从学生那里获取反馈信息。课堂时间的有效利用率较低,原本生动有趣的知识在学生看来也索然无味。而通过多媒体创作工具,则可以将以上理论结合市场形态中的实际材料,用立体的图表编写出重点突出、形象生动的“电子讲稿”[3]。例如,用MicrosoftPowerpoint和Authorware绘制出K线图以及各种K线组合,通过形状、大小、色彩、闪烁、修饰等属性来突出关键图形和指标,并利用Powerpoint的动画演示,形象地讲解了葛兰碧的移动平均线法则;运用了Flash的动画技术,生动、贴切地向学生们展示出股票交易的全过程,加强学生们的直观感受和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三)修正教学计划,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要改变过去教学没有实践环节或是把实践教学形式化的状况,使实践课时占总学时的12以上,这样学生可以边学习理论知识边进行实践操作。由于高职非金融专业学生的课程体系压缩,还可以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到证券公司进行岗位实习和训练。另外,要改变现有考试方式,增加实践环节考核力度,把证券投资学这门课的考试分成实务考试和理论考试两部分。
参考文献
1徐怀业。关于高职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辽宁高职学报学报。2007,6:53-54
篇9
一、面向市场需求的《证券投资学》课程培养目标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及其与国际资本市场的接轨,中国资本市场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金融产品规模不断壮大,产品不断创新以及开放环境下外来资金的不断冲击。同时资本市场快速发展对证券投资人才需求的热情一直保持稳定增长的趋势。其中,高级金融顾问、高级投资分析师、高级服务管理师等招聘需求明显增加,专业化要求进一步提高,具有深厚专业知识和多年从业经验的高级人才,以及具备横跨外汇、投资等领域的人才,均成为企业不惜高薪猎捕的对象。此外,理财顾问、证券经纪人、财务规划师、投资项目分析师等成为热门招聘职位。这些资本市场的变化影响着证券投资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同时也对我们学生的知识结构、应用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市场的需求是金融人才培养目标的导向,因此面对社会的需求,证券投资学的课程教学应当满足以下几个目标。
1.具备扎实的投资理论基础知识。适应社会的需求首先应具备的就是扎实的投资理论知识,包含了证券基本知识、证券投资工具基本知识、证券投资指数等,同时还包括了证券投资工具定价与估值、证券投资组合管理、证券投资的风险管理和投资业绩评价等等。学生不仅要具备较强的理论知识,同时也需要将此类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的投资操作中。目前市场对此类人才的需求尤其旺盛。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的基金经理、风险管理人员就是能够控制投资组合风险,对证券投资工具进行定价估值,并进行风险管理。
2.具备初步投资实践操作能力。证券投资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掌握证券投资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必须进行实际的证券投资操作与分析。证券投资学的操作性不仅包括对基本流程的操作,同时还必须能够独立、理性的进行证券投资分析,比如股票的选择能力,实际操盘能力等。证券公司的操盘手、分析师主要工作是要求灵活运用投资组合技巧,为客户进行增值服务,能娴熟使用各种分析软件,掌握基本分析与技术分析,拓展证券经济业务。因而必须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证券投资分析能力。
3.具备规范的分析报告写作能力。适应市场的需求,学生不仅要具有较强的操作能力和理论体系,同时也要具备把操作和分析能力具体化和理论化,能够通过书面语言表达相应的分析、投资思路和投资理念,为自己客户服务,同时也为团队做出理性的决策提供支持。
二、《证券投资学》课程实践教学手段
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传授基础知识,实践教学则是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提高。为达到这一目的,单一的教学方法是不会实现的。
1.案例教学法。证券投资学与社会实际联系紧密,用实际案例导入教学,往往涉及知识面广,需要多学科的知识构架,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和尝试欲望;同时案例的分析与解决,要求学生对已学知识及技能必须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因而可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思辨力,实现理论———实践———学习———理论———实践的良性循环。
2.参与式教学方式。证券市场时刻发生变化,同时对市场行情的判断和证券的分析没有确定的标准,因而要想对证券市场有更深的理解,必须时时关心证券市场的动态与变化。老师要做到时时关注市场动态、关注社会经济新闻热点,在课堂上穿行问题探讨。同时应提倡参与式教学方式,让学生参与热点分析,发表个人观点。通过这种授课方法的持续,特别能调动学生上课积极性,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也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
3.模拟证券投资技能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或者是实验室证券投资软件,老师向每位学生提供一笔虚拟资金,建立虚拟证券账户,利用实验课时间,根据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实时行情进行模拟证券投资。这一做法在大多数学校都得以采用,这一方法确实能够大幅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4.教学实践基地法。结合证券投资学的特点在校外建立实践基地,其目的是在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组织学生到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实地考察和学习,让学生了解掌握证券公司的总体运作和各部门职能。在实地教学之前,做好理论知识预先准备,进行实习方案设计,并且有目的地进行实地参观学习,可以对理论知识和实际运用之间的联系有了更明确的认知,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指明方向。
三、《证券投资学》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
以适应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具备扎实的投资理论基础知识、具备初步投资实践操作能力和具备规范的分析报告写作能力目标,运用多种的实践教学方法手段,结合本科生教学特点,《证券投资学》课程实践教学内容设计如下:
1.面向证券投资基础理论知识的案例教学环节。证券投资基础理论部分包括证券投资工具介绍、证券投资指数、证券投资工具定价理论及其投资组合管理理论等。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通过案例教学方法将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对证券市场和证券市场投资工具的认识,可以通过上海和深圳等国内市场的上市证券种类进行概览,总结和比较中外证券市场投资工具的差别,对国内市场各类证券的市场特点和表现进行直观对比。学生还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与要求下,成立合作小组,明确投资目标,选择投资品种组合,并计算证券投资品种的比例和风险程度,多大比例用于风险资产的投资,例如股票、期权等,多大比例的资金用于无风险资产的投资,例如国债等。大多数证券投资学的实践内容多强调操作股票方面,其实对投资品种的选择和对风险的控制是更为重要的实践内容,而目前的实践内容对此相对而言较为薄弱。由于此环节的实践内容涉及理论知识内容较多,综合性较强,也可以放在证券投资学课程结束之后开展。
2.面向证券投资分析的模拟操作教学环节。证券投资分析环节包括证券交易行情、证券交易程序、证券投资基本分析、证券投资技术分析。证券投资的基本分析包括宏观分析、行业分析和公司分析等,技术分析包含了k线分析、切线分析、指标分析、形态分析、波浪分析等。对此内容实践操作主要通过模拟证券交易。通过模拟交易,首先重建整个交易过程,从开户、委托、成交、清算交割等程序,直观化地掌握证券交易的操作流程。二是,选择股票进入模拟交易的范围,熟练使用操作软件的各项功能,并读懂行情表,分时走势图和指数走势图。可以选择有代表性的股票进入模拟买卖,了解二级市场的运行与管理,比如竞价原则、清算、交割过户的手续费等。三是,运用基本分析方法自行选择证券并投资,四是,运用各种技术分析方法和指标分析研究判断市场行情和个股行情,选择买卖时机。同时此部分的实践教学也可采用参与式教学方式,可组织一定范围内的讨论,发表自己对行情的判断,这对提高证券投资分析能力、完善投资策略有很大的帮助。
3.面向分析报告写作能力的实践教学环节。课程结束之后,根据学生模拟投资的收益情况,股票选择分析能力、风险控制水平和最终完成的投资分析报告,确定该学生的学习成绩。这一环节的实践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结合。首先是案例分析教学法,用实际案例作为引导掌握分析报告的写作格式和规范。撰写的投资分析报告主要有证券价值分析报告,基本分析报告,报告当中应包括对宏观经济、证券发行公司的行业背景及发展趋势、证券发行公司的整体状况和财务状况等,同时也包含技术分析报告,包含买卖时机判断的标准等。详实的调查报告作为考核内容之一,以此来判断学生将所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效果。四、《证券投资学》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的现实问题及解决方案
1.现实问题。
(1)教学实践意识淡薄。各个培养单位在思想上不重视实践教学。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国家教育部没这方面的硬性规定及要求,另一方面是实践教学在教学经费上的高投入要求,使各培养单位不能或不愿过多开展实践教学。
(2)教师素质有待提高。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具有模块化、组合型、进阶式的特点,对教师的素质要求较高。而目前教师普遍缺乏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从时间花费、教学条件准备等方面来说,课堂教学相对比实践教学比较容易开展;同时,教师晋升职称课堂教学时数及科研成果为依据的客观现实,导致教师普遍不愿意从事实践教学工作,直接导致实践教学整体质量下滑。
(3)对实践教学管理力度不够。主要体现为教学计划中多数都是实践教学所占的教学比重偏少、偏低;社会调查实践未作教学计划要求或没有相应学时学分要求;毕业实习基本采用以提交书面实习报告为教学要求,缺乏实习过程的管理和控制,教学实践基地流于形式。
2.解决方案。
(1)强化实践教育观念,为学生提供多种内容和形式的教学实践机会。在实践教学的安排上一定要坚决体现全程化的特点:第一是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进行,既有理论讲授,又要有相应的实践体验;第二,要充分利用假期安排学生积极参与社会调查和实践锻炼,最好是将社会调查实践进行学分修学上的要求,以保证学生社会调查和实践足量。总之,对学生的实践教学,一定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贯彻,充分发挥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互相促进作用。
(2)加强师资队伍的实践培训。加强实践性教学,必须有一批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高素质的专业师资队伍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有力保证。担任实践性教学的教师,不仅要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还要有丰富的证券投资实践经验。学校应支持教师定期到社会上的相关对口工作单位进修培训,了解证券业的最新进展,以便将最新、最先进的知识教给学生,使教师与学生都能够做到与时俱进,也可提高我们教学的社会适应性。
篇10
【关键词】高职证券投资 模拟交易教学
一、课程设置的目的与教学目的
(1)课程设置的目的。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和规范,证券市场在社会经济运行中的地位日益显现,成为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支点,是金融体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开设本课程是为了培养适应四个现代化需要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全面了解证券投资及市场的基础知识、掌握证券投资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正确进行投资决策的现财能手。使该课程能够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并能和本领域的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相结合。
(2)课程教学目的。通过课程的学习,按照公司管理的职业工作实际要求,结合现有的条件,要求学生从市场分析能力、总结归纳能力来进行实践教学,预期效果能实现独立自主的分析市场能力并能较准确的判断市场的波动,并能够进行股票、债券、期货等相关金融证券的投资和融资业务。
二、以培养有理论、懂管理、会实践的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来进行教学改革
(1)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原则,以增强职业能力为核心进行课程建设与改革。
(2)课程教学改革后的学生的知识能力和基本技能要求。 证券投资是一个理论丰富、实践性非常强的行业,证券投资学课程的教学,对相关理论的教授只是其一,还必须强调其实践性和创新性。结合我国特殊国情研究中国证券市场的运作及改革方向,了解证券业的业务流程和实际工作的特点,解决实际工作中面临的问题,提升其实战能力和创新能力。这只是知识能力的要求。而技能的要求则是必须能独立进行金融市场的分析判断,对金融市场的波动形成自己独特的认知,最终能进行股票、债券、期货等相关金融证券的投资和融资业务,以及相关的资本运作。
(3)课程组织形式与教师指导方法。课程的组织形式以多媒体教学为主,教师以案例分析方式,指导学生进行学习与实践。湖南科技经贸职业学院校园网全覆盖,每个教室网络教学设施一流,为通过证券实时交易平台进行讲授课程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首先要运用多媒体课件、VCD录像等现代教育手段开展互动式教学,不断吸收国内外证券投资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阐释证券投资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同时立足中国和湖南资本市场,通过案例等分析讨论,突出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其次提供金融实验室开展证券模拟投资大赛,锻炼学生的投资分析能力与心理素质,同时使学生在学校就能进行证券投资活动;最后,还可利用多家证券公司营业部等实习基地,通过与专业投资人士的交流,进一步加深对市场的理解。
(4)实验实训实习教学的内容。①理论课比重:30%----40%;②实践课比重: 60%----70%;③具体内容
三、以证券投资学模拟交易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改革
证券投资模拟交易教学指的是通过互联网接入交易所的实时行情,运用各种行情分析软件,对证券交易进行动态观察,并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模拟分析和判断,对证券投资学课程的主要内容进行实际验证,从而达到理论和实际的有效结合。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设备,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现代化的技术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教学手段,网上实时行情和资讯在课堂上的展现,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这门课程在课堂上的生动效果。
首先,学院要组织专业教学团队编制的《证券投资学实验指导书》,用来界定证券实验模拟投资内容。其主要内容包括三大部分:①前言,主要介绍课程性质、实验目的与实验的基本内容;②行情阅读与股票分析软件的使用,主要介绍行情阅读的各类指标与方法,世华财讯行情分析系统、恒泰证券分析系统的学习与使用;③证券交易模拟,这部分安排五大实验,包括证券交易模拟实验、K线及K线组合分析实验、形态分析实验、技术指标分析实验、综合分析实验。
其次,要解决教学案例的连续性和联系实际活学活用的问题。证券市场是变幻无穷的,每天的行情数据时刻变化,因此,金融实验室要全程跟踪大盘指标股和有代表性股票。保障学生面对的就是以股票市场为中心的资本市场,而通过互联网,课堂上随时可以浏览世界各地的证券、期货、外汇等市场行情。
再次,通过对所选择跟踪的证券的价格和价值的对比,认识价格的市场特性。证券投资价值分析涵盖债券、股票、证券投资基金、金融衍生工具等诸多内容。由于课时有限,课堂上不可能一一进行尝试和验证,只能选取个别重点内容进行验证性试验。债券的价值验证比较直观,通过验证,要让学生把握各种因素对于债券价格的影响。
然后,结合实盘讲评。这里的讲评主要由学生完成,是实盘案例在课堂以外的延伸,是强化实盘案例教学效果的重要一环。内容上包括三个方面,即基本分析部分和技术分析部分的专门讨论课以及市场热点的临时性评论。技术保障就是使得每个学生通过模拟交易,在交易帐户上的盈亏变化将综合反映学生的操盘能力,而这种操盘能力是学生在运用书本基础知识上的综合表现。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证券股票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