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发展报告范文

时间:2023-04-14 08:21: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技术创新发展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技术创新发展报告

篇1

关键词:技术创新;生命周期;质量管理;高质量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4-0107-010引言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没有贯穿于企业生命周期的高质量保障,企业的技术创新之路就会屡屡受挫,甚至遭致“毁灭”。企业必须清醒地意识到,技术创新持续发展很难,高质量保障更难,持续维护整个生命周期的高质量保障难上加难。鉴于近日接连发生的“双汇瘦肉精”、“儿童毒玩具内销”、“雨润过期肉”、“塑化剂污染产品”等质量安全事件,我们需要探讨高质量对企业技术创新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从而使企业在生存、发展的道路上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1企业技术创新持续发展

1.1 技术创新及其一般过程狭义的技术创新就是在经济活动中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纳入生产过程中,从而获得潜在的超额利润的过程。广义的技术创新就是在上述生产过程中加入进行技术扩散的过程。技术创新的基本类型包括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市场创新、供给来源创新、组织管理创新。

美国哈佛大学的N.Abernathy以产品创新为中心,提出了产业创新动态过程模型,即A—U模型,他把技术创新的一般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从不稳定阶段过渡阶段稳定阶段,A—U模型认为,企业的产品创新活动和工艺创新活动是相互关联的,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对两种创新类型的侧重是不同的,两种类型的创新活动存在一个时间差。

1.2 技术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生命线技术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技术创新能使企业不断补充新鲜血液,通过改进不合理的生产工艺,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从而赢得市场。

1.3 企业技术创新历程和各阶段特点技术系统存在着由新生期、成长期、成熟期直到衰退期的周期历程。任何一个阶段都可以延长或者缩短,但缺一不可。在技术系统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企业技术创新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每个阶段又都会经历不同的技术创新重难点。

在技术系统的“新生期”,创新的重难点在发明产品,主要应当开展的是研发创新。“成长期”技术创新的重难点由产品转化为工艺,主要应当进行产品的制造方法、制造流程和生产模式等方面的工艺创新。在技术系统的“成熟期”,创新的重难点转移到管理销售与供给,管理销售创新与研发创新、工艺创新三足鼎立,共同支撑着现代企业立于市场竞争的不败之地。到了“衰退期”,仍然担任着继续进行管理和销售创新的任务,但由于这个时期往往与新的技术系统生命周期的“新生期”发生重合,所以又兼具下一轮技术创新中的研发创新重任,它保障了以该技术系统为支撑的技术行业可以持续向前发展。[3]

2质量管理与企业技术创新持续发展

2.1 质量管理的内涵演变质量,可以说是产品中所蕴含的科学技术成分。传统的质量管理,强调的是对制造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使产品质量接近或达到由设计过程中决定的质量水平。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在原有的科学技术范围内搞质量改进已经难以满足人们的需要,质量管理概念延伸成为全面质量管理,即全员参与的、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它将设计过程纳入自己的管理范围,强调全面的质量控制,如对设计和开发过程的控制,对设计输入、输出的控制等,是在既定质量水平要求下的控制。后来,质量管理概念中由于强调顾客、员工和社会三方受益,又加进了“让顾客满意、组织成员及社会受益”等内容,使管理的责任更重了。可见,质量管理是企业全面运用一切有效方法全面控制质量因素,力求全面经济效益的质量管理模式。

2.2 质量管理是企业创新持续发展的落脚点质量管理是企业安身立命之本,是企业技术、管理、人员素质的综合反映,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产品质量是质量管理的直接体现,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基本条件。现代产品要求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包括产品的原材料、生产工艺、检测手段,这样才能增加产品的科学性、安全性以及使用上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质量管理还包括服务质量,它和外在质量一样离市场最近,能使企业获得近期的效益。质量管理在建立健全企业质量保证体系、提高产品质量上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是企业创新持续发展的落脚点。

3用高质量保障企业技术创新持续发展

以质量为主线,用高质量保障企业的技术创新持续发展是企业技术创新的重点。高质量保障应贯穿于从市场调研、产品规划、产品开发、制造、检测到售后服务等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的全过程。为此,企业要着重抓好几方面:

首先,在技术创新的不稳定阶段(新生期、生长期)制定长远规划,不断进行改良。企业的科技、质量工作是一项长期艰苦的工作,企业必须有敏锐的眼光,能够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利用滚动计划的形式,精心编制科技、质量的长远发展规划。对产品不断进行工艺、技术改良,消除产品中隐藏的质量问题,形成自身的系列核心技术。

其次,在技术创新的过渡阶段(生长期、成熟期)满足市场需求,提高服务质量。企业管理必须以用户和产品为中心,抢先研究、设计、开发、改进、生产、销售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的产品,确保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满足细分市场的需要,为从产品设计到服务的所有阶段提供可靠的质量保证。

最后,在技术创新的稳定阶段(成熟期、衰退期)瞄准国际标准,提高责任意识。实施技术标准战略是企业发展战略的重点。企业要瞄准国内外先进企业产品质量,按优于国家标准的企业标准组织生产,出口企业更应该与国际标准接轨。同时,要树立责任意识,只有具备较强的责任意识才有提高产品质量的自觉和主动。

参考文献:

[1]宁滇.以技术创新增强国有企业竞争力[D].北京:中央财经大学,2008.

篇2

当考察创业投资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时,Kortum和Lerner(2000)的实证研究表明,在激励创新方面,创业投资的效率大约是公司研发费用效率的3到4倍;Tereza Tykvova(2000)对德国创业投资的研究中,也得出了与Lerner和Kortum(2000)大致相同的结论。米建华和谢富纪(2009)的实证研究表明中国创业投资显著的促进了技术创新。米建华等(2010)的研究也表明,创业投资促进技术创新的机制在于创业投资实现了技术创新的人才聚集、技术聚集和资本聚集,进而实现技术创新项目集群发展。这说明,创业投资对技术创新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事实上,创业投资在技术创新发展中,还承担了创新发现功能、创新加速功能、创新产业化功能和创新风险分散功能。

1. 技术创新发现功能。创业投资具有创新发现的功能源于创业投资内在特质。创业投资与技术创新集聚区域往往处于同一区域,这有利于创业投资家与创新科学家进行直接的互动。此外,创业投资团队往往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和广泛的技术网络以及追踪前沿技术的手段,这也使得创业投资资本通常都能在第一时间接触到前沿科技。在实践中,创业投资对20世纪的三个重要科学发现——可编程序计算机、晶体管和DNA技术的创新和商业化,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发现和推动作用。

2. 技术创新加速功能。创业投资对技术创新的加速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创业投资作为一种Smart Money(聪明的资本),会给技术创新活动带来资金、人才以及基础创新活动所需要的其它要素配置,这些要素的提供往往是技术创新团队所不具有的但确实是技术创新活动所必须的,是技术创新的加速要素。这些加速要素与技术创新团队本身所掌握的要素一旦协同,则会大大促进技术创新发展,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说技术创新团队选择创业投资不是资本本身而是资本背后的资源的原因。二是创业投资活动与技术创新生命周期的配套促进了技术创新的加速。创业投资活动一般分为四个时期:早期(天使投资)、中期、后期(Pre-IPO)和退出期,技术创新活动如同企业生命周期一样也分为四个阶段:发展、成长、成熟和萧条期。也就是说,在技术创新的不同阶段都有与之匹配的创业投资相协同(图1),这可以大大加速技术创新发展。

3. 技术创新产业化功能。创业投资的最终目的是未来实现产业化。创业投资退出的渠道有多种,包括上市退出、股权转让、管理层回购以及破产清算等。在这些退出渠道中,上市退出是首选,也是创业投资能获得巨大回报根本所在。因此,创业投资资本进入创新企业后,其所有行为均是带动创新企业向上市方向前进,创新企业一旦上市就标志着创新成果的产业化获得了成功。此外,创业投资家通常都具有先进的管理理念、良好的市场资源和资本资源,这些资源一旦投入创新企业,就会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发展要素,加速企业产业化。

4. 技术创新风险分散功能。创业投资分散技术创新风险主要从两个角度体现。一是从技术创新角度看。技术创新是一种风险性极高的活动,并且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技术创新一旦成功,实现产业化,将为创新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一旦失败,不但损失大量投资,有时还会严重损害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因此,引入创业投资进入创新企业,一方面在创新失败时,创业投资资本能承担部分损失;另一方面,创业投资资本进入创新企业后,会带给创新企业新的资源,这提高创新成果产业化的可能性,降低失败的风险。二是从创业投资本身来看,创业投资一般是联合投资。联合投资是创业投资的一种主要投资形式,同时也是一种风险分担机制。

二、 长三角地区创业投资与技术创新发展现状

长三角地区的技术创新和创业投资一直以来都走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前列。从技术创新角度讲,长三角两省一市一直都是我国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2009年《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显示,江苏省排名居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排名第1名,上海市排名第4名,浙江省排名第5,也就是说,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排名,长三角“两省一市”在前五强中占三席,该区域的创新能力由此可见一斑。在创业投资方面,根据投中集团(Chinaventure)的数据显示,2009年上海、江苏和浙江的创业投资案例数量和投资金额等都位居我国前列,仅次于北京,充分表明了长三角地区创业投资的实力。

但是,在长三角技术创新和创业投资蓬勃发展的背景下,长三角创业投资和技术创新发展目前都存在潜在的发展危机。

从创业投资层面来看,随着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升级在悄然进行,该地区也不断涌现创投引导基金,地方政府纷纷设立创业投资基金。据发改委统计显示,截至2009年底,全国备案的创投企业数目以江苏和浙江名列前一、二位。而随着《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日前获批,长三角板块各城市的创投引导基金筹建快马加鞭,不仅苏州、无锡、常州等地表现活跃,甚至苏北地区也有赶超之势。这些基金建立的宗旨多为引导新兴产业,促进产业升级。理论上说,这与日前获批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密切吻合,但这阵创投引导基金热潮背后也隐藏着诸多风险,亟待制度解决。首先是创业投资风起云涌后的无序竞争。随着创业投资设立的越来越多,江苏和浙江等地的本土民营资本进入创投行业,这势必将导致创投行业的竞争加剧。其次,随着越来越多的创司成立,创投高端人才稀缺问题将逐步显现。

从事创业投资的人才必须是懂技术、管理、资本运作等专业的综合性高端人才,而这些人才目前主要集中在上海,江苏和浙江的创业投资人才相对缺乏。如果没有高端人才与创业投资发展相适应,将给创业投资产业的规范运作带来隐患。再次,长三角很多创投企业特别是江苏和浙江的创投企业基本是在政府带动下发展起来,政府行为再很大程度上会干预创业投资的正常运作,从而导致本土创投特别是民营资本创投从成立之初就存在公司治理、投资独立性等方面的隐患。

从技术创新层面来看,长三角两省一市的产业高度同质化导致了其技术创新层面也存在高度的同质竞争化。戴德梁行2006年就曾一份调查称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相似系数极高,开发区产业同质化情况明显,上海与浙江产业同构性相似系数达到0.76,上海与江苏达到0.82,江苏与浙江则达到0.97。其中,苏南、苏北、浙南、浙北的城市产业结构相似系数都在0.95以上。无锡和镇江的相似系数已经达到0.998。按国际惯例,国家间产业结构相似系数的上限为0.85,国家内地区间的相似系数上限为0.90。陈丹宇(2010)的研究也表明,长三角区域创新系统中三个创新群之间不是“中心/核心——/边缘”式的“吸收——扩散”非均衡极化关系,而是均衡极化关系。并认为可能有三种情况:一是行政壁垒影响下的交叉与重复,可能存在着创新资源的竞争;二是产业分工下的创新协同,则可以产生创新群之间的“外部经济”;三是既无同构又无分工,很难为一体化的长三角RIS提供整合基础。上述研究均表明,长三角区域的技术创新受制于产业的同质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竞争大于合作,这种竞争性或者创新的同质化性必将对该区域的进一步技术创新发展带来很大的阻碍,特别是在我国以行政区划为考核目标的行政体制下,如何有效打破目前这种状态,是建设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所需考虑的问题。

三、 以创业投资带动长三角区域技术创新发展体系构建

如前所述,长三角地区创业投资和技术创新近年来都得到很大发展,但是也面临创业投资竞争加剧和技术创新同质化的难题。如何破题,硅谷模式可以进行借鉴。但是,硅谷模式与长三角也存在较大的差异,主要在于长三角涉及到三个行政区划,在以GDP考核为核心的行政考核模式中,单纯的硅谷模式是无法解决问题的。要在长三角建立以创业投资为带动的技术创新发展体系,必须考虑两省一市的创业投资合作。米建华和谢富纪(2009)提出长三角区域需要组建两省一市进行股权合作的区域创业投资基金,并以该基金为平台,推动创业投资的区域合作。同时,要破解长三角技术创新同质化的矛盾,必须要进行技术创新的分工与合作。因此,我们认为以创业投资带动长三角区域技术创新发展的体系应该是以创业投资为纽带,以技术创新分工协作为主体的创新发展体系。具体而言,就是建立以上海为中心的创业投资合作体系、以上海、杭州和南京三个城市为创新研发中心的创新智力支撑体系、以上海、江苏和浙江根据产业化分工形成创新产业化承接基地,从而在长三角区域内形成以创业投资为推动力、以技术创新和产业化为最终目标的区域协作与分工体系(图2)。

该体系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创业投资以上海为中心,特别是两省一市进行股权合作的区域创业投资基金总部放在上海。这是基于上海是中国大陆金融中心、创业投资集聚区以及创业投资人才集聚区的现实。以上海作为长三角创业投资中心还可以破解目前长三角地区各地创业投资热潮所带来的各种风险,因为上海良好的创业投资环境、文化氛围、制度体系等可以对创业投资行为进行规范,并可以建立良好的创业投资制度,此外股权合作的区域创业投资基金还可以解决两省一市的利益分配问题。二是技术创新研发中心集中于上海、南京和杭州三大城市。这三大城市有良好的科研环境,长三角众多的科研院所和国家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等主要积聚于这三个城市。同时,创新研发关键的要素是人才,这三个城市也是长三角高端技术人才的主要积聚地。三个城市的技术创新要在竞合的基础上形成合理分工,要避免目前技术创新同质化方面的问题。三是技术创新产业化承接地以两省一市、特别是产业基础比较雄厚的二、三线城市为重点。长三角二、三线城市历来就是我国工业发展的主要载体,比如宁波就建成了高性能金属材料产业集聚区、化工新材料产业集聚区、电子信息材料产业集聚区、新能源及节能环保材料产业聚集区等4个重点特色产业集聚区;江苏江阴建成了江阴沿江国家新材料产业带、江阴生产的钢绳产品占全国市场的四分之三、江阴的机械装备制造产业位居国内前列。因此,长三角的各个区域具有承接技术创新产业化的产业基础。但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技术创业的产业化布局要尽量避免同质化,要根据区域创新的比较优势建立合理的技术创新产业化分工。

四、 案例:江苏江阴市创业投资促进技术创新分析

江阴古称暨阳,简称澄,位于中国江苏省东南部,长江三角洲中部,北靠长江,南接太湖,西连常州、南京,东邻苏州、上海,是自上海溯江而上的第一座滨江港口城市,拥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优越的交通条件。江阴经济实力雄厚,2009年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4 701亿元,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 710亿元,连续七年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名列第一。全市拥有上市公司25家,占中国A股上市公司总数的1%,形成证券界独特的“江阴板块”现象。江阴一直以来比较重视技术创新,全市有80多家企业参与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定,其中19家企业成为32只产品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第一起草人。

尽管江阴具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和技术创新能力,但事实上,江阴的产业主要是集中于纺织、冶金、精细化工、金属新材料和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因此,近年来,特别是在金融危机下,江阴政府高度重视产业转型和发展新兴产业,注重技术创新能力。目前,江阴以“530计划”为抓手,以创业投资为纽带,基本形成了技术创新的促进体系。

江阴技术创新特别是新兴产业技术创新的源头基本上积聚于江阴高新技术创业园。该园区的产业主要包括物联网、生物医药、新材料和节能环保、文化创意和光机电一体等产业。主要积聚的是留学生创业企业(“530”企业)。在园区的“530”企业从创建开始,基本上都可以获得江阴市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的资本扶持,目前,已有80%的“530”企业获得了该创司的投资。同时创新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还可以获得江阴本地民间资本的投资和外地创投资本的投资,目前已有30%的创新企业获得了各种创业投资资本投资,并且基本上均是在产业化前期甚至是研发期就获得了资本注入。从目前的发展来看,该园区的技术创新能力获得较大的突破,已有5家~6家企业进入了江阴市预上市企业库。特别是园区的远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通过两年的研发发展,现在已形成了年产值超20亿元的高科技企业,江阴也正在以该企业为核心打造千亿级低碳产业园。该公司也是从创业之初就获得了外资创投和江阴本土企业的资本投资。

江阴政府总结了江阴高新技术创业园创新企业成功的经验,发现创业投资对技术创新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实施了全面推进创业投资发展的相关举措:2009年成立由江阴民间企业参与的光大(江阴)创业投资公司,总资本为5亿元;2010年设立了有四家江阴民间企业参与的30亿元的新能源产业基金。江阴积极鼓励民间企业加入创业投资的行业,促进了民营资本创投化,越来越多的江阴民间资本参与了对创新创业企业的投资,这也成为了江阴吸引创新创业人才特别是留学生创业人才入驻江阴的重要因素,促使了江阴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提升的飞速发展。

从上述江阴创业投资促进技术创新发展的案例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一是江阴的创业投资主要是由江阴本土民间企业参与的,同时江阴市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在技术创新的初始阶段就介入创新企业,实际上承担了天使资本的职能;二是江阴民间资本实际上起到了创业投资的作用,并且多数是在早期就介入创新企业,这与我国当前创业投资资本主要集中于Pre-IPO阶段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一方面体现了江阴民间企业实力雄厚和过人胆识,同时也说明了江阴本土企业对技术和产业转型的渴求;三是创业投资成为了江阴技术创新特别是吸引高端创新项目和技术研发项目入驻江阴的主要动力;四是江阴创业投资行为目前来看主要是靠企业家的魄力做主导,尚未真正建立起良好的创业投资氛围,关键原因在于江阴缺乏具备高素质的创业投资人才,这一点是江阴技术创新发展目前面临的难点。

参考文献:

1. Kortun, S, J. Lerner.Assessing the co- ntribution of venture capital to innovation.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2000,31(4):674-692.

2. 米建华,谢富纪.创业投资、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20省市的截面数据实证研究.现代管理科学,2009,(6):12-30.

3. 米建华,谢富纪,蔡宁.创业投资促进技术创新集群的机制及路径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8):7-9.

4. 米建华,谢富纪.长三角区域创业投资合作研究.现代管理科学,2009,(7):17-19.

篇3

各位专家对工业经济发展路径与思路主报告及三个子报告已经给予了高度评价。我认为,这份报告的分析基础是扎实的,从国内外宏观背景和实际情况出发进行深入分析,深刻揭示了当前工业经济发展所表现出的三大矛盾:即工业经济快速增长与资源相对紧缺之间的矛盾、工业经济平稳发展与产业结构相对失衡之间的矛盾、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迫切需要与经济创新能力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这份报告提出的发展路径是可行的,就如何破解上述这几对矛盾,从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出发,着眼我市的现实基础和要素禀赋,给出了内部提升传统产业、外延拓展新兴产业的集约发展之路。这份报告提出的发展思路是新颖的,我想在这里把它补充概括为“五个三”,即三个要求(增强企业内在素质、提高国际竞争力和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三个方向(纺织产业要加快提升,机械装备与新型医药产业要努力壮大,技术密集的新型产业要大力发展);以及建设现代纺织、机械装备、新型医药三大支柱产业;构筑电子信息、新型建材和有色金属加工三大支撑产业;实现工业经济的产品结构、产业结构、经济增长方式三大转变。这份报告提出的措施是很有针对性的,从政府导向服务、企业主体提升、生产组织协同三个层次构建起了促进工业经济发展的强力三角。

下一阶段,工业经济的发展要围绕报告提出的路径和思路,着力于创新,努力走出一条发展新路。创新发展是工业经济发展今后的主题。前段时间,基础重化行业和电子信息业成为经济增长热点,我市对是否发展基础重化业也出现了一些争论,可以说这份报告也给出了解答,要解决产业结构不协调的问题,如果走发展当前增长和效益潜力大的基础重化产业,对于有了原始资本积累的企业而言,资本门槛的影响不大,但我市的区位条件决定了无法克服能源和基础性原材料的制约,也无法满足“大进大出”的物流要求,重化产业发展有一定的资本基础,但缺乏区位和资源禀赋,只能有选择的适度发展;从现实出发,应着力发展的是具有一定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也即高加工度化的产业,主要精力要放在现存产业特别是纺织业的提升上,同时创造条件发展一定规模的高新技术产业。

产业的提升要着力在研发和品牌方面的创新。中低档劳动密集型轻工产品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产品的需求弹性低,当前我市纺织等产业在生产率提高产量增加的后面,却是“增产不增收”,因为这种生产率提高的只是同类产品的量,而没有实现产品的差异性,量大了价却低了。因此,如何通过研究开发促进产品升级实现产品差异,如何通过品牌建设实现产品差异,即差异路线和高端路线是今后劳动密集型产业要走的路。

市委、市政府为解决制约经济新一轮发展的深层次原因也及早采取了相应措施。早在年7月,在市委五届三次全会上就提出了要按照“优化创新、加快提升”的发展主线,在工业经济领域实行六大创新,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由数量扩张性向质量效益型提升;在年底召开的市委五届四次全会上就提出了“13458”发展战略,提出工业发展重在结构优化和集约发展,要实现产业的高级化;今年3月,市委市政府又出台了扎实开展十大创新发展系列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对工业经济创新发展的认识,深化了创新发展的举措。

下一阶段,我市工业经济工作重点要做好以下几方面:

一、要加强领导、优化服务。

要加快建立与国际接轨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政府运作机制,实行政府经济管理方式创新,以“加强服务、培育机制”为工作重点,把精力集中到服务企业、优化环境、化解矛盾上来,把工作重点放在搭建服务平台和鼓励创新上来。当前重点要通过搭建优化以创新型企业家、知识型人才、技能型员工三位一体的人才服务平台,以国家级技术中心、区域性技术中心两级技术创新体系和技术转移转化中心为基础的研发创新信息交流平台,以网上政务为基础的政府公共服务平台,以银企合作和中小企业创新基金为基础的企业融资服务平台,以协会转型为基础的行业服务平台,加快我市工业经济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形成极具优势的工业经济发展环境。要建立和完善政府对企业创新投入的补贴政策,逐步将政策引导转移到对创新的引导上来,重点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集成性创新,同时要加强对创新成果的保护。通过引导和保护,增强企业进行创新投资的意愿和信心。要解决行业信息不对称问题,消除企业投资的盲目性,促使企业投资重点从扩大规模型向创新发展型转变。要探索多种投资形式,建立公共技术中心、工业创新中心、技术转移中心,形成多层次的创新服务体系,加快形成对提升块状经济的技术支持,加快实现高新技术的产业化。

二、要整合政策、加强引导。

要把报告的路径思路贯彻到“十一五”工业发展规划上来,贯彻到下一阶段工业经济的具体工作上来。要通过制定一批重点产业集群、重点培育企业、重点建设项目、重点技术中心、重点培育名牌、重点发展产品等导向目录,同时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有效整合企业资源和政府资源,形成合力,尽快实现产品和产业升级的突破,加快形成我市工业在上述方面的核心基础和核心竞争力。重点要加强对纺织产业升级与转型的引导,促使纺织业从不同产业环节特点出发,采取相应的竞争和发展方式,引导前导原料规模化、化纤差别化、织造印染品质化、服装品牌化,进一步发挥纺织业的独特优势,打造先进纺织制造业基地。我市工业企业研究开发和营销能力薄弱关键在相关生产行业的滞后,生产力其实不仅仅是个效率的问题,更是一个进行质量和差异创新的问题。要把政策引导的着力点从追求制造效率向追求制造品质转变,从注重生产环节向注重研发和品牌环节转变,从依赖价格竞争向品牌以至于标准竞争转变,促使我市工业中间产品进入高端供应链,消费产品进入品牌销售渠道。

三、要落实载体、加快转型。

当前,我市工业经济的转型升级已经到了关键时期,下一阶段要以工业经济发展路径和思路的确定为契机,努力“争创工业发展新优势”,切实抓好工业经济的产业转型升级和加快发展。一是抓重点项目促调整。有投入才有调整、有投入才有提升、有投入才有发展。要抓好重点工业技改投入项目建设,实施好我市第一批单体规模投资1亿元以上的100只重点工业项目建设,实现工业经济的存量提升和增量提质;二是抓重点企业促升级。要加快大企业大集团培育,着力抓好88家重点培育企业建设,通过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品牌创新、人才创新等途径,不断增强企业的核心能力,不断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三是抓科技进步提能力。要深入开展企业技术中心试点示范工作,在抓好现有国家、省和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的同时,集中力量抓好20家重点示范企业技术中心。围绕先进制造业基地技术创新体系支撑平台建设,着力构建国家级技术中心支撑平台和区域性技术中心支撑平台两级技术创新体系。四是抓管理创新提素质。积极引导企业运用信息技术开展制造过程信息化和管理创新,重点推动企业加快以erp为重点的信息化建设,以企业管理现代化为方向,有效引导企业运用信息技术开展管理创新,全面推进企业上网和电子商务。五是抓节能降耗促集约。全面开展以工业循环经济为核心的节能、节水、节材活动,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集中抓好主要行业的节能、节水、节材工作;集中精力举办好节能产品展示和循环经济示范大会和有关宣传活动。

工业是我市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年工业增加值占gdp的53.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60%。去年8月省委在视察时,要求在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优化经济结构方面走在前列。工业经济是经济发展的支柱,经济要率先发展,工业首先必须实现率先发展,的要求也就是对工业经济发展提出的要求。让我们以科学发展观和省委“八八战略”统领全局,以攻坚克难的信心和意志、创新发展的思路和举措,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转变增长方式,着力谋求工业经济的新一轮发展,努力争取工业经济走在全省前列。

篇4

关键词:新时期;技术创新;路径

同志在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众所周知的是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综合国力日益提升,但是仍然面对较为复杂的生态环境问题。大力发展林业不仅是要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更重要的是要改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建设和谐稳定的生态环境。因此,剖析新时期林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且妥善加以解决十分有必要。

1当前我国林业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1.1技术意识不强,政府扶持力度不够。我国林业发展地区的人民仍然在使用传统的经营方式,没有认识到在新时期需要采用科学技术来养护和管理林地,甚至较为偏远地区的人民对新技术持有怀疑的态度。政府部门更多关注的是当地工业发展的现状,很少采取宣传手段扭转群众的思想。同时政府的扶持力度不够,一方面体现在资金投入上,对于新技术的引进和更新不及时,导致传统林业发展模式仍然存在;另一方面主要体现在对乱砍滥伐行为的监督和惩罚方面,政府对待这种行为多是进行批评教育,实质性的制裁手段还是不够到位[1]。1.2专业技术人才匮乏,创新能力不足。我国林业发展采用的新技术大多从国外引进,经常是处于被动接受和效仿的阶段。因此,林业在大学中也属于冷门学科,很少会有学生真正喜欢,并且大多数院校学生在毕业后不会从事林业生产和技术创新行业,更多从事收入高社会需求量大的行业。这就导致我国林业在发展中后备人才相当匮乏,吸收外国先进技术之后不能有效运用,二次创新更是难上加难。林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是我国林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1.3发展水平较低,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脱节。在林业经济中引入科技创新技术,不仅能够实现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进步,还能够保护生态环境,缓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但是在实际发展中。我国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互脱节,主要表现在林业产业仍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且产出的经济产品的附加值较低,所获得的经济效益较小,缺乏市场竞争力,并且是进一步进行林业投资动力不足。

2新时期林业技术创新的路径

2.1转变创新发展思想,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新时期实现林业技术创新,首先要转变创新发展思路,要认识到林业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作为政府职能部门,要加大投入力度,比如说适当提高林业发展预算,这部分资金可以作为基金,用来奖励那些为林业技术创新做出突出贡献的工作人员[2]。再比如说,政府可以制定更加严密的制度,约束那些破坏林业发展的不法分子。只有这样,才能在制度和资金上保障林业的发展和进步。2.2重视林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培养林业技术创新人才需要从以下3个方面努力:第一,作为林业发展行业来说,在能力范围内为技术性人才提供较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免除他们进行技术创新的后顾之忧。这也是吸引高校毕业生从事林业发展的重要途径。第二,高校加大教育培养力度,在教学中注意转变学生的思想,让学生认识到进行林业技术研究是一项为国为民的大事和好事。第三,加大培训力度,定期培训工作人员,不断提高员工的素质和技术创新能力。2.3大力推广林业新技术,转变林业增收体制。[3]在吸收国外先进的技术后,要进行大力的推广和创新,要充分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利用。在进行技术推广时,要多多和同行业的先进企业交流,不断完善自己的林业发展理念,创新林业发展技术。在进行林业发展和创新时,要研究如何增加林业产品的附加值,只有不断生产绿色健康的林业产品,发掘出新的经济增长点,才能够提高林业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实现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理念,林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因此,在新时期实现林业的技术创新需要很长的一段路,需要林业相关政府部门加大宣传力度,转变林业投入者的发展理念,同时增加资金预算,给林业行业更多的资金支持。林业企业也要加强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引入新的技术,同时对新技术进行二次开发,争取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赢。

参考文献

1赵群.新时期林业技术创新的发展与战略[J].赤子(上中旬),2015(4)

2杨媛媛,张刚.新时期林业发展技术创新问题研究及对策[J].乡村科技,2017(3)

篇5

关键词:科技查新;科学技术创新;竞争;知识产权

中图分类号:G252;F2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06-0015-02

科技查新是一项鉴证性很强的信息情报服务,以公开发表的文献资源为对象,利用文献检索等手段,针对科研课题立项、专利申请、项目验收、成果鉴定、成果报奖等工作,由用户提出课题查新申请并提供相关课题资料,经专业查新人员在各种信息数据库中进行检索,归纳数据信息,分析其相关性,撰写综合分析报告,得出特定科学技术要点的新颖性评价,反馈给用户或专家作为参考佐证。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若想稳稳占据市场主要份额,就必须充分了解自身产品所涉及相关领域的具体情况,结合企业自身的优势与特性,寻找自己产品和技术的突破点。科技查新能够促进科学研究和技术的自我创新,摒弃抄袭和一些低水平的重复研究,提高科学技术创新的效率,降低企业科技创新的决策风险。专业的科研人员借助科技查新报告能够在短期内获取及时精准的竞争信息,对新技术新产品加大投资与研究力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科研工作进行过程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降低了科学技术创新的风险,从而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实力和经济效益。

1 科技查新对提高企业科学技术创新实力的重要意义

1.1 科技查新保证企业创新的科学性

在科研正式立项前,企业需要充分了解并分析该科研项目是否具有市场前景,查清该科研课题技术路线、技术指标、技术内容等方面是否具有新颖性,从而预估应用于市场后能否获得消费者的认可。而科技查新主要对科研项目的新颖性进行客观判断,科学有效地将检索结果与查新项目的关键技术要点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得出结论。查新报告包含该项目国内外研究现状、技术进展、存在问题等内容,也就是说,一份高质量的科技查新报告就相当于一份“精缩版”的可行性报告。企业借助科技查新报告能充分了解新产品开发的市场需求与市场前景,根据报告中的可靠数据进行产品研发的剖析与深造,开发出独特高效优良的新产品,从而避免盲目重复开发造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

如今,企业科技成果的鉴定、验收、评估和转化等过程,都会经历专家小组的评审阶段,而在短时间内仅凭专家们自身的知识水平对企业科技项目进行评估,难免会有主观偏差与疏漏之处。但如果以高质量的查新报告作为依据,再经过权威专家的科学评判,科技成果鉴定、验收、评估、转化等就普遍具有权威性和科学性。因此,目前企业在项目验收、成果鉴定以及评估和转化等过程中,都被要求提交相应的查新报告,这说明科技查新工作在企业科技创新过程中的不可或缺性,其不仅对科学技术创新工作起到了推动作用,也有一定的监督效果。

开展新产品的研发工作,首先需要进行前期市场数据资料调查,包括国内外产品性能与消费趋势、用户需求度、不同地区的购买力水平、同种类产品的科技竞争力等信息。科技查新机构通过文献调研、网络资源及技术咨询和预测等手段为企业提供材料、产品、工艺、设备等方面的信息,从而促使企业能够为新产品的开发做出精确地预算与计划,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企业新产品开发的成功率,对推进企业科学技术创新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1.2 科技查新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护企业知识产权

对企业而言,知识产权在大部分情况下主要由专利权来体现,通过专利申请能够有效的保护企业知识产权。为了专利项目的申报与实施能够顺利进行,在专利申报前进行科技查新,充分了解相关专利情况,再根据企业自身的研发水平进行相应项目研发的调整。当然,科技查新在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中所起的作用远远不止如此。查新机构对检索出的数据资料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客观划分,使企业对本行业的产品研发方向和行业内其它企业的研发动态有更详尽的掌握,从而在激发企业研发团队主观能动性和提高企业科研开发竞争力的同时,也了解企业自身的创新是否存在侵权行为,掌握国内外已经公开的科技项目是否对自己构成威胁,从源头上对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情形进行切除,在保护企业自身知识产权上做到防微杜渐,从而保证企业稳步高效的发展壮大。

1.3 科技查新为企业提供竞争情报

企业在现代化的商业竞争中,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竞争情报能够提高企业技术竞争力,但竞争情报的获取需要专业的技术与方法。在科技查新技术中竞争信息的搜集更具有可靠性与安全保障性,竞争情报服务作为新兴领域,可以融会贯通在科技查新中作为更高层次的服务方式来进行。企业借助此项查新技术能够更加充分地了解竞争对手相关的技术发展方向和和科研动态,在市场竞争中做到先发制人。科技查新机构通过各种方式与企业沟通,利用自身丰富的信息资源,为企业开展竞争性情报的咨询服务,并创建企业的竞争情报系统。

1.4 科技查新可为企业提供信息咨询

大多数企业在科技发展过程中都存在迫切的信息需求,科技查新机构可凭借丰富的信息资源和高端的人力资源,在大数据的文献资料中审查出适合企业所需,与科研项目紧密相关,推动企业自主创新的有效信息。其不仅可以为企业提供文献借阅、文献检索等基本服务,还可以提供专题检索、课题跟踪以及其它个性化服务。在服务过程中,查新人员可针对不同行业与企业进行分类信息传递业务,使有需求的企业定期得到及时完善的市场信息、技术信息和专利情报等服务信息。

2 如何利用科技查新促进企业科学技术创新实力

2.1 加强查新队伍建设,提高科技查新机构的整体素质

专业信息研究人员是科技查新机构为企业提供优质信息服务的关键。在充分利用资源的前提下,工作人员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对大量文献信息进行分析整理,找出突破口,从而为企业提供全面完善的查新服务。作为查新人员,他们不仅需要具有广博的学科知识和全面的业务能力,还要有创新的服务意识。由于科技查新工作在实际操作中涉及的学科领域广泛,而工作人员不可能对所有领域的相关知识都熟悉,所以定期对查新人员进行不同领域、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培训与指导是必不可少的,使查新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与知识覆盖面得到全面提高,从而更好地为科技查新工作服务。此外,查新机构应鼓励科技人员不要仅仅拘泥于传统的工作方式,大胆创新,根据企业的具体需求,定期到企业科研部门交流沟通,开展个性化和有针对性的专题服务,帮助企业解决技术方面的困难,促进企业自主研发等创新科技能力的提高。

2.2 查新机构应丰富查新内容,积极延伸服务项目

2.2.1 定题跟踪服务

此延伸项目具有及时,精准和全面的特点。针对用户特定主题的文献信息需求提供定题检索服务,查新人员借助各类专利、文献资料数据库,相关产品数据库以及丰富的互联网信息资源等,持续关注或跟踪相关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帮助用户对相关技术或者科研产品的发展动态了如指掌,保证技术创新的科学性和高效性。

2.2.2 专题情报服务

此延伸项目是查新机构向用户提供的一种互动式服务,可以分为短期专题服务、长期跟踪专题服务、专题情报回溯检索服务、专题情报研究服务等几种形式。查新人员通过与客户的沟通交流了解其具体的信息需求,利用完善的文献资料与先进的网络资源为其在一定时间内提供某一课题或技术领域的前沿信息,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客观的分析与探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企业的自主科技创新。

2.3 以用户为中心,提供个性化服务

企业的科学技术创新因为针对不同的需求而有自身的特点,但因为客观条件的限制,目前科技查新机构为企业提供的服务比较被动,不是完全针对企业具体的创新需求而提供的个性化服务。为了克服这一弊端,查新机构应加强与客户的主动沟通,了解企业的需求,帮助技术人员增强利用现代技术搜集、开发和利用信息的水平。针对不同的企业,通过不同形式向客户提供信息服务,例如定期或不定期向企业提供技术信息、市场信息、专利情报等信息推送服务以及讲座、培训等深度信息服务,使科技查新技术成为促进企业自主创新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

2.4 加强对企业信息安全及知识产权的保护

查新机构在进行信息服务的过程中,企业或客户个人出于对关键技术的保护而不积极配合查新人员的正常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查新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因此,查新机构要对用户信息的安全保密做出承诺,制定严格的信息服务管理条例,让客户无后顾之忧。查新人员无论是以何种需求、何种方式获取企业或客户个人信息,都应按信息管理相关条例自觉主动的为客户信息安全建立保护措施,并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手段,预防技术秘密及个人信息的泄露、丢失。这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企业科技创新的安全性,也为查新机构树立了良好的口碑,方便进一步创新工作的展开。

3 结 语

综上所述,科技查新是企业科学技术创新的重要工具,对提高企业科学技术创新实力具有重大意义。将科技查新机构提供的信息服务与企业的科技创新实施动态结合,不断完善科技查新技术,促进企业的科技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 董月玲,张丽英,季淑娟.我国高校科技查新工作的现状分析及研究[J].图书馆,2011,(3).

[2] 周国泰.影响科技查新质量的因素及解决方法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7).

[3] 杨志鹏.在科技查新工作中进行竞争性情报服务的思考[J].情报探索,2003,(4).

篇6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科技创新;ARDL ECM;协整关系

党的十报告提出把科技创新置于国家发展全局的位置,提出通过自主创新和引进吸收推动国家创新发展。而利用外资推动一国技术创新是吸收引进的重要手段。山东省作为我国沿海开放省份,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同样面临利用外资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现实问题。本文利用相关统计数据,实证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外资在推动山东科技创新方面发挥的作用,以进一步推动山东优化外资结构,实现利用外资转型升级。

一、相关文献综述

(一)外资影响技术创新的理论分析

外商直接投资对技术创新影响主要通过示范效应、竞争效应、模仿以及管理技能的扩散等渠道实现的。第一,当地企业通过逆向开发学习外资带来的技术影响创新:第二,外资进入的示范效应,促使当地企业积极开发新产品和技术。第三,竞争效应影响企业的创新活动。竞争越激烈的行业,创新效应越明显;第四,跨国企业与供应商之间通过知识转移、员工培训等垂直溢出提高当地供应商的创新能力。

(二)外资影响创新的实证研究

R ahfm(2011)研究发现出口导向的外资对于马来西亚的创新产生重要影响。Guadalupe(2012)研究西班牙制造业的跨国并购,发现外资并购通过技术和知识的转移提高了被并购企业的创新成功度。但Sinani&M eyef(2004)以伊斯坦布尔为例研究发现外资进入对出口企业的劳动效率并未产生显著影响。国内学者蒋殿春、夏良科(2005)研究发现外资的竞争效应抑制国内企业创新能力,但示范效应和科技人员的流动等促进国内企业的创新活动。胡静寅(2011)分析1996-2007年我国装备制造业利用外资情况,发现外资对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的影响有限。

通过F检验对uEcM模型滞后变量的系数进行显著性检验,以确定变量问是否存在长期关系。以下计量过程采用microfig.1软件实现。

首先对(3)式各差分变量进行充分滞后,并依据AIc和sBc准则选择潜在的滞后期P,x择p=2是最佳滞后阶数。接着采用Pesaran边界检验方法对模型(3)中水平滞后一期的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如下。

表1可知,回归方程给出的F检验值是4.7206和5.2 525,大于Pesaran给出的1%和5 96水平临界区间的上限,这意味着在5%的显著水平上我们可以确定,专利申请量与外商直接投资、研发经费支出、出口贸易、信贷规模、人均GDP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

2.协整系数的估计

根据AIc和sBc标准选择最终模型为ARDL(0,0,1,1,0,0)。对方程(2)进行长期系数和短期动态估计。估计的结果见表2。

三、估计结果分析

从估计结果看,外商直接投资估计系数为0.1068,且在5%的水平上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说明长期看外商直接投资对山东技术创新具有正向促进效应,外商直接投资每增长1%会带动企业专利申请量增加0.1%。事实上,我们使用相关性分析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和专利申请关系数高达0.85,二者高度正向相关:研发经.费支出对技术创新产生正向影响,估计系数为1.0811,且在1%水平上通过显著性检验。即,企业研发经费支出每增加1%,则专利申请量会增加1.08%;出口贸易规模同样对技术创新产生显著正向效应,估计系数为0.6991,即出口贸易每增加1%,则专利申请量增加0.699%。

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技术创新呈反方向关系,即地区经济越发展,人均收入水平越高,反而阻碍了专利申请量。这一结论与似乎与预期相反。究其原因,我们认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专利申请的多少与本地区管理与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有很大关系。如果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申请人的权益受到侵害必然会打击专利申请人的积极性,专利申请人为维护自身利益最大化,转向采用更合理的保护方式,从而导致专利申请量下降。山东专利申请主要是技术含量较低的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因而被侵权的可能性更大,为维护自己的切身利益,专利申请人可能采用更加隐蔽的方式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从而使得专利申请量与地区经济发展呈发方向变动关系。

以信贷规模衡量的金融市场发展与技术创新也呈反向关系,即信贷市场规模发展对技术创新具有抑制作用。P0-Hsuan(2010)使用34个发达国家及新兴国家的跨国数据研究金融市场发展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时得出类似结论。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呢?Hellwing&R ajan(1992)分析认为股票市场与信贷市场对技术创新产生不同的影响。

在信贷市场上由于强势银行机构剥夺企业的信息租金和利润水平,从而减少企业在创新项目上的投资激励。但证券市场在推动创新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山东企业投资大部分来自银行贷款,来自股票市场的信贷较少。受信贷市场特征的影响,企业贷款规模对创新活动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

最后,误差修正模型的估计结果看出,误差修正项EcM的估计系数为-0.89,在统计上高度显著的,并且有正确的符号(负号),说明系统对长期趋势的偏离在下年度得到修正。

四、优化外资结构、提升外资质量促进山东科技创新的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吸引高质量外资来山东投资兴业,促进技术创新

1.优化外资的来源国结构,努力吸引欧美发达国家的高质量FDI

外资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主要和来源地资金的性质、产业性质、技术含量相关。总体上看,来自欧美的外资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和溢出效应,倾向于市场导向型投资和长期投资,在促进东道国技术创新方面发挥更加积极地作用。在今后的引资过程中,注意吸引更多的欧美等发达国家的资金,尤其是大型跨国公司的投资,积极引导高质量外资向山东投资。

2.鼓励外资企业在山东投资设立研发机构、地区总部和区域中心

研发机构、地区总部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地区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但据统计,截至2013年底,外资在山东设立地区总部、区域性中心、研发中心的数量仅有10家,而邻省江苏共有跨国公司地区总部39家、外资独立法人研发中心230家,外资企业内设研发中心登记数达到669家,上海市共有外商投资性公司265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403家。可见山东在吸引FDI总部建设、研发中心等方面与兄弟省市存在较大差距,山东利用高质量FDI工作仍然任重道远。

3.加大对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导向力度

进一步引导调整外资流向,鼓励外资投向现代农业、高新技术、先进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充分发挥国家鼓励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政策的效应,引进高技术含量、高效节能环境友好的外资。

4.调整外商投资项目结构,重点引进大项目外资投资

大项目外资一般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辐射带动能力强,对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联动效应明显。因此,山东利用外资工作重点应积极引导大项目外资投资。

(二)创新引资模式推动山东技术创新发展

要顺应当今国际资本市场发展新形势,创新利用外资方式,积极鼓励外资以多种方式、多条途径来山东投资兴业。继续支持外商以股权出资,以先进技术作价入股等方式投向高端制造业、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节能环保产业等:鼓励外资以跨国并购、战略联盟等形式来山东投资:鼓励省内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通过反向收购国外的企业和科研机构,获得它们的先进技术,扩大技术溢出对自主创新正向效用。

(三)山东本地企业自主创新的意识和相应的措施要加强

外资固然能够提升科技水平,外资企业带来的技术往往以成熟技术和应用技术为主,缺乏真正核心技g。要依靠本地企业自身力量,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自己核心技术,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创新。一是提高企业自主创新意识,树立创新发展理念,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二是继续加大R&D投入力度,为技术创新提供物质保障。

一方面企业自觉增加技术创新投入,另一方面,政府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重点扶持具有一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企业在技术创新上的突破:三是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相关方的合作,通过合作研发走自主创新之路,增强自主创新实力。

(四)完善资本市场建设

1.完善信贷市场

信贷市场是企业发展资金的重要来源,今后仍将是企业资金来源渠道之一。加快山东金融体制改革,完善地方性、区域性金融机构建设,为企业筹资拓宽更多渠道:建立完善信贷担保制度,为企业融资提供畅通的担保渠道。

2推动省内企业上市融资,筹集资金

证券融资是资本市场完善的重要标志,也是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今后需积极推动山东企业在境外上市融资,拓宽融资渠道,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鼓励企业在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筹资,降低融资成本。

篇7

关键词:国家创新体系 技术创新 合作创新

1987年由英国学者Freeman首次提出“国家创新系统”的概念,认为它是由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组成的一种网络机构,其目的是发起、导入、修改和扩散新技术。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综合整理,将国家创新系统的产生和演进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从企业技术创新,跨组织间合作创新发展演进到国家创新系统,旨在揭示国家创新系统的产生背景和演进过程。

一、企业技术创新

1912年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使用“创新”这一概念,认为创新就是建立新的生产函数,把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结合”引入生产体系。之后,熊彼特的创新理论被其他学者普遍接受并得以发展。1962年伊诺思在《石油加工业中的发明与创新》中明确技术创新的定义是几种行为综合的结果,这些行为包括发明的选择、资本投入保证、组织建立、制定计划、招用工人和开辟市场等。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在其1969年的研究报告《成功的工业创新》中将创新定义为技术变革的集合,认为技术创新是一个复杂的活动过程,从新的思想和概念开始,通过不断地解决各种问题,最终使有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新项目得到成功应用。

国内学者对于企业技术创新理论研究起步较晚,傅家骥[2]认为企业技术创新是企业家抓住市场盈利机会,重新组织生产条件和资源,建立起高效能、高效率和低费用的生产经营方法,并推出新的产品、生产工艺和开辟新市场,获得新原材料或半成品、建立新的企业组织,是科技、组织、商业和金融等一系列活动的综合过程。吴贵生,认为技术创新是指技术的新构想经过研究开发或技术组合,到实际应用并产生经济、社会效益的商业化全过程的活动。

二、跨组织间合作创新

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竞争环境的日益激烈,企业要维持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就必须投资于新的技术能力。但是依靠单一企业内部研发投入和封闭创新能力的发展已经无法满足技术创新复杂性要求,创新成本成为巨大制约。随着企业外部创新资源的日益丰富,许多企业逐渐认识到外部资源在创新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纷纷加强与外部组织的合作,合作创新模式逐渐盛行。

通过对相关文献综合,根据合作对象的不同,合作创新可分为与用户的合作创新、企业间合作创新、产学研合作创新等不同类型。20世纪70年代,Von Hippel提出“用户是创新者”的观点,用户创新成为企业合作创新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企业间合作创新是指企业将合作双方的资源进行科学规划、优化组合,产生“1+1>2”的叠加效果。合作不仅能够获得新的技术和产品,更重要的是通过合作学习、积累自身的能力。同时,合作双方通过互补资源和能力的重新组合及共享共同承担创新风险和成本,有利于缩短创新周期和提高创新效率。产学研合作创新是指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基于资源互补理论,在政府、中介组织、金融机构等部门的支持下通过相互合作而展开的一系列科技创新活动。国外许多学者认为产学研合作与企业内部研发两者之间是互补性的关系,企业通过进行产学研合作来提高自身的研发能力,同时企业内部研发也可促进产学研合作的边际效益。1992 年我国实施了“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促进了大量关于产学研合作的研究。郭晓川认为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为实现共同利益,通过共同投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风险共担等方式,将高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三、国家创新系统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竞争的日益激烈,国家创新系统产生。20世纪80年代Freeman首次提出国家创新系统的概念,之后其他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对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进行研究。Nelson将国家创新系统定义为相关机构和组织之间相互作用会决定公司创新绩效的网络。OPEC在1994年启动“国际创新系统项目”,在研究报告中指出国家创新系统是由参加新技术发展和扩散的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组成,是一个为创造、储备和转让知识、技能和新产品的相互作用的网络系统。Edquist定义创新系统是指一系列影响创新发展、扩散和实施的重要因素,比如经济、社会、政治、组织、体制等。我国学者石定寰和柳卸林立足于中国现状,通过分析比较,对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构建提出设想。

早期对于国家创新系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创新系统理论方面的研究。近年来,国内外学者转向国家创新系统效率和影响因素研究。Furman等[3]开创性的建立了FPS分析框架,对国家创新系统效率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一国完善的创新基础设施和优越的创新环境对国家创新能力有显著的影响。Hu J L等使用距离函数SFA法对24个国家创新系统效率进行研究,发现要提高国家创新系统效率关键是进行知识产权保护、人力资本积累以及加强高校与企业的技术合作。我国学者吕新军和胡晓绵分析了制度因素对国家创新系统效率的影响,认为创新系统效率受政治制度、市场化程度、贸易制度等显著影响。

四、结语

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综合整理分析,本文总结了国家创新系统的发展和演进过程。国内外学者对于国家创新系统的的概念、效率和影响因素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现阶段,我国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如何加强国家创新系统建设,提高国家创新能力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参考文献:

[1]Freeman,C.1987.Technology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Lessons from Japan[M].London:Pinter.

篇8

在充分肯定我国高铁全方位赶超成就的同时,也应当看到,我国高铁在原始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提升等方面仍然面临一系列严峻的挑战,亟须构筑新的动力机制释放进一步发展的巨大潜力。根据对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中车中央研究院、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京福铁路客运专线安徽有限责任公司、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开展的系列调研所了解到的情况,我们认为,在“后铁道部”时代,当支撑我国高铁创新的传统的动力机制、创新体系和组织方式及其效应逐渐弱化,而新的激励机制、创新体系和组织保障又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的条件下,以更加务实、灵活和更具战略性的方式加快推进铁路体制改革和高铁创新体系建设,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我国高铁创新发展面临的现实挑战与潜在问题

在充分利用我国独特的市场优势、制度优势的基础上,在长期积累的技术能力和产业基础的有力支撑下,我国高速铁路无论在工程建设、装备制造还是运营管理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成就。也应当看到,我国高铁技术创新水平提升和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在更好满足国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更强实力获得国际市场认可等方面还有巨大的潜力。虽然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基础上我国高铁产业已经掌握了系统层面的正向设计能力,但在完善新一代的技术标准(如CTCS4标准)、部分核心零部件设计制造(如制动系统)和基础软件开发、国际市场的知识产权竞争(截至2014年我国在国外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仅有17件)和标准制定主导权等方面仍与日本、德国等高铁强国存在差距。

与此同时,与我国其他装备产业相比,我国高铁整车在出口市场的价格优势也并不明显。目前我国高铁整车与国外西门子、日立等厂商同类车型的成本优势大约在10%-20%之间,在竞争美国市场的投标过程中,韩国企业甚至可以报出低于我国整车厂的价格。通过设计改进和工艺创新进一步完善功能、提升性能、降低成本、塑造品牌的任务还很艰巨。

然而,当前我国的铁路体制、激励机制和创新体系还不足以有力支撑我国高铁完成由追赶向领先的二次跨越。一是长期政府主导和债权融资主导的投融资模式已经严重损害了我国高铁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截至2015年三季度末,铁总负债规模已经高达3.94万亿元,负债率已经从2007年的42.43%上升到66.0%,而多数的高铁运营又处于亏损状态。如果不利用改革的有利时机加快推进铁路体制改革,不尽快形成市场化的投融资模式、培育有效率的铁路建设和运营主体、从而形成铁路系统自生发展的能力,高铁装备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将最终受到影响。

二是微观创新主体的激励机制不健全。虽然中国中车已经实现整体上市,但中车系统内的四方、长客、唐车等整车厂以及中车系统内外的主要零部件供应商仍主要是国有或国有绝对控股企业。产权结构单一、治理机制不完善、核心管理人员和研发人员的薪酬机制落后的问题,在骨干高铁装备企业中较为普遍存在。高速增长的高铁市场,相对较高的技术性进入壁垒,一定程度上掩盖了这些企业的产权和治理问题。但如果想要以更高的效率和更强的活力直面全球市场挑战,这些问题就必须得到有效解决。如果能够把握我国高铁市场快速增长所创造的改革机会窗口,推进骨干装备企业的混合所有制特别是管理层持股改革,并配套推进国有企业的人事制度改革,通过进一步调动核心管理人员和研发人员的创新积极性,完全可以在更高水平激发这些企业的创新活力。

三是创新主体间存在功能错位问题。过去十几年特别是铁道部时期,为了提高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的效率,铁路系统整体上采用了自上而下不断分解任务的实用主义组织方式。这种实用主义战略和实践的一个结果就是,为了提高技术引进的效率,一方面根据既有主体“能做什么”,而不是“应该做什么”来布置任务,另一方面在解决技术问题的同时创新主体的制度建设没有跟进。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主体逐渐发展出了超越主体“元功能”的衍生功能,如铁科院开始办企业,并且类似的商业性活动不断扩大。这些商业性的活动虽然为研发人员获得合理合规的报酬提供了渠道,但同时也影响了铁科院作为我国铁路系统共性技术研发机构的公共服务功能。加快铁科院的科研体制改革,增强其面向全行业的竞争前技术服务功能,将是进一步完善我国高铁创新体系的重要内容。

二、构筑我国高铁创新发展新机制的思路与方向

破解制约我国高铁在更高水平创新发展障碍的关键,是系统推进铁路体制和高铁创新体系改革。从有利于创新发展的角度看,改革既要充分考虑当前社会各界广为关注的效率性和公益性原则,同时也要充分考虑改革后的铁路体制要有利于高铁技术创新和竞争力提升的战略性原则。在改革路径的选取方面,在综合平衡效率性、公益性和战略性的基础上,既要考虑到改革方案的可行性和最优性,也要考虑改革方案是否具有足够的柔性和灵活性,即是否有利于各类资产和创新资源在市场竞争过程中流动和重新优化组合。

首先解决债务包袱问题,让铁路发展轻装上阵。考虑借鉴日本经验,成立铁路债务清偿公司,解决历史债务问题。在综合评估债务形成原因和银行、运输企业等市场主体当前和未来偿债能力的基础上,合理确定铁路市场主体应当承担的债务比重,剩余债务由新设立的专门负责偿还债务、处理资产、安排剩余员工的铁路债务清偿公司进行承担。

应合理确定政府投资铁路建设的规模和领域。可以预期,未来五年到十年我国铁路建设仍将处于快速发展期,铁路运营回收的资金仍难以支持大规模的铁路建设投资。因此,需要在合理确定盈利性业务和公益性业务的基础上科学确定政府的出资比例和规模,为深化铁路体制改革、塑造财务上能够独立运营的铁路市场主体打开大门。另一方面,以优化资本结构和融资结构为目标,在铁路资产重组的基础上,积极推动新形成的各类铁路市场主体上市,通过资本市场融资优化铁路资产结构,大幅降低铁路的债权融资比重。加强综合运输体系和高铁车站科学规划,推进铁路水路联运、铁路公路联运、高铁地铁无缝接驳建设,实现铁路沿线周边和站点的土地综合开发,通过提升铁路市场主体盈利能力从根本上遏制形成新的债务包袱。

其次,按照政企分开、运输综合优化和权力制衡的原则,完善有利于铁路创新发展的公共治理体系。

一是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交通运输部和国家铁路局在综合运输规划和铁路专项规划制定中的主导地位,提高国家综合运输规划和铁路专项规划的权威性;通过国内外专家充分参与、社会各界广泛讨论、制定过程透明公开等机制,提高铁路发展规划制定的科学性,改变铁路发展规划与其他交通运输规划衔接不畅、规划目标调整频繁的问题。

二是在进一步完善国家铁路局目前的质量监督、安全管理职能的基础上,通过引进高端专业人才、设立专业委员会等形式,重点提升其针对行业重组后新的市场结构和竞争行为,特别是接入定价的管制水平和能力。

三是增强目前由国家铁路局科技与法规司管理的铁道行业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人事和财务方面的独立性,弱化其政府部门色彩,完善高铁标准化建设的组织机制和动力机制,推动我国高铁积极参加国际铁路联盟(UIC)的标准制定工作,以促进欧亚铁路互联互通为目标,综合运用政治、经济、外交手段,力促我国高铁标准成为UIC的国际标准。

再次,尽快启动新一轮的铁路业务重组和产权改革,通过培育竞争性的市场主体,以运营市场的竞争带动高铁装备创新。“铁道部时代”,我国高铁装备创新的原动力主要来自铁道部层层下达的政绩压力、南北车集团内外部的激烈竞争以及铁路企业显著改善盈利能力、大幅提升社会地位的期望和抱负。“后铁道部时代”,随着政企分离、南北车合并以及高铁装备企业逐渐进入技术水平和经营状况的稳步发展期,我国高铁创新的原动力更多来自于铁总、铁路局不断扩大铁路建设规模和中车系统内部的竞争。一方面,过去政府主导驱动的创新体系被削弱;另一方面,竞争性的市场驱动型创新机制又没有建立起来。相对于以往的技术学习阶段,我国高铁在攻坚克难、推动技术突破方面的创新效率实际上是有所放缓的。解决高铁在更高水平创新发展的动力问题,构筑新时期我国高铁创新的原动力,关键是根据我国高铁技术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客观要求,通过塑造竞争性的市场结构和市场主体,形成自下而上的经济目标驱动型的创新体制。

从各国的铁路改革实践看,并不存在完美的铁路体制改革方案;而我国的电信、石油体制改革也表明,只要打破垄断,市场在竞争过程中存在朝着更加有效的市场结构演化的内在力量。因此,当务之急不是找到实际上并不存在的完美改革方案,而是要在综合考虑效率性、灵活性和能力要求等因素的前提下以更加务实的态度坚定地推进改革。

目前我国铁路改革争论的焦点主要在铁路资产究竟是以网运分离的方式拆分还是按区域拆分。按照效率的原则,两种模式各有优缺点,但如果考虑改革方案的灵活性,则网运分离模式一定程度上优于区域性一体化铁路公司的模式,因为前者转化为后者的难度相对较小,而后者一旦改革不成功再转向网运分离模式则较为困难。此外,网运一体的区域拆分模式对于政府制定公平合理的接入价格或清算价格的监管能力要求也更高。更重要的是,区域性一体化公司的区域垄断性特点,并不利于高铁装备的创新发展。考虑到以上因素,将网运分离作为中国铁路体制改革的初步方案具有更大合理性。在网运分离和债务合理剥离的基础上,逐步放开铁路建设、铁路运营和铁路装备市场,形成产权多元、能力多元的竞争主体,通过多层次的竞争,才可能实现我国高铁在更高水平创新发展。

复次,以形成有效的创新激励、主体归位为目标,加快微观主体的制度建设,形成既合理分工又相互合作的高铁创新体系。一是选择符合条件的高铁装备企业开展混合所有制和员工持股改革,并协同推进配套的人事制度改革。一方面充分肯定过去几十年高铁研发人员、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对实现技术赶超做出的巨大贡献,给予相关人员必要的股权奖励;另一方面积极引入多元投资主体,并给予对企业未来发展起关键作用的管理层和研发人员股权激励。在产权改革中,吸取国内部分国有企业管理层持股失败的教训,建立管理层、研发人员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市场化人事制度,与管理层持股制度共同构成高铁创新发展的微观制度保障。具体管理层持股方案的设计要突出战略性,避免过度纠缠于定价细节,更多通过透明公开的披露制度保障国有资产定价的相对合理性,为推进管理层持股扫清障碍。二是以铁科院的改革为核心,建立与共性技术研发相适应的共性技术服务机构的治理结构和运营机制。以突出铁科院面向全行业共性技术服务机构和试验平台的功能为改革根本目标,按照将个人层面的多任务转变为组织层面的多任务并进行适度组织分隔的理论逻辑,根据既保证公共服务效率又尊重机构和个人历史贡献的原则,考虑将铁科院目前下属的商业性企业和业务统一到铁科院产业集团进行统一管理,研究所按照历史贡献在相应企业获得一定的股份。在业务重组的基础上,借鉴发达国家共性技术研发机构成熟的治理经验,大幅提高科研人员固定收入的比重和水平,在保证研究人员获得具有竞争力的固定收入的前提下控制科研人员从各类委托项目、包括原下属企业委托项目获得可变报酬的比例(如确定为10%),确保公共研发服务的公益性,配合完善职称评审制度激励研发人员将精力更多投向竞争前技术研发和面向下一代技术的研发;铁科院运营经费的一定比例(如70%)由国家财政负担,其余由铁科院面向社会争取竞争性的项目,保证共性技术研发的效率以及公共研发与企业技术需求的有效对接;研究机构需要向社会定期披露财务信息和服务报告,形成社会监督,保证共性技术研发机构公益性和效率性的最佳平衡。

篇9

“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十报告中被明确提出,表明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已经刻不容缓。

长期以来,以GDP增长为风向标的考核体系弊端重重,导致各地经济发展重数量轻质量。依靠创新驱动构建国家的战略支点,可以说是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唯一出路,只有依靠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才能实现实质性转型。

中国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技术创新驱动指数课题组从2009年开始,连续三年从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活力两个维度出发,梳理分析了全国各地市的技术创新状况,进而提出了各地依靠技术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建议。

创新能力“东部独秀”

课题组将全国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部四个区域,根据计算,2011年我国的技术创新水平在各地区间存在显著差异。东部地区以42.81的创新能力指数遥遥领先,中西部与东北部差距不大,创新能力指数约在20左右,仅达到东部地区的一半。可以看出,技术创新能力指数与经济发展等宏观环境之间表现出正相关性关系。

具体到全国大陆各省区来看,在技术创新能力指数方面,北京和上海两市保持着一贯的领先地区,尤其是北京优势明显,创新能力指数达到80.26。上海则为67.50,广东和天津分别以49.08和48.76位居三、四名,排在五、六位的江苏和浙江综合指数也突破了40。

课题组将技术创新能力的评判标准分解为三个小的指标体系,分别为条件指数、绩效指数和环境指数。

条件指数反映的是技术创新所必备的资源基础,从技术创新人员、技术创新资金和技术创新载体投入等方面多层次考察技术创新的基础投入情况,强调拥有技术创新资源是技术创新能力的前提条件和潜在技术创新能力的基础。

从各省市区的技术创新条件指数来看,总体呈现首尾悬殊,中部集中的态势。除北京得分为89.52,十分突出以外,其余绝大部分地区得分比较集中。第二、三位为上海、陕西,得分分别为55.14、49.17,与北京相差仍然较大,北京、上海、陕西已连续三年位居全国前三。

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拥有独一无二的人、财、物方面的优势,因此得分遥遥领先。其余地区均处在一个不高的水平,说明我国各地区整体技术创新条件还有待提高,国家及各地政府可以依据现实情况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及支持措施。

绩效指数反映的是技术创新最终表现为对当地经济增长的贡献和创新活动所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的能力。

从技术创新绩效指数来看,它与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相关性,经济的优势可以促进技术创新成果的高效转化与利用。研究分析,我国的技术创新绩效整体还处在一个不高的水平,除少数东部发达地区科技成果转化已经达到了一个高且稳定的水平,大部分地区仍在探索一条加快成果转化的道路。青海、宁夏、新疆均有四个及四个以上的绩效指标十分落后,反映出了科技成果转化为科技和经济产出的低效率与困难。

环境指数反映的是区域技术创新环境对技术创新的支撑力,即技术创新环境对技术创新有着基础保障和支撑作用,间接地影响到技术创新要素的积聚和投入产出能力。

从技术创新环境指数来看,东、中、西部差异明显,与社会经济环境显著相关。东部地区代表了全国领先水平,第一名为上海,环境指数为80.96,北京次之,为77.84,两者领先优势很明显。东部9个地区领先全国平均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要消除地区差异,需要国家和地区的共同努力。

根据各区域在各个指数上的不同表现,应该有针对的采取办法。如东部地区极个别省如河北和福建的创新条件相对较差,甚至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亟待提高。中西部地区绩效指数和环境指数表现不理想,应该着手大力改善环境,抓住国家的改革机遇,提升硬件和软件实力。东北地区应专注振兴东北的契机,利用各种机遇改善创新条件和环境,提高绩效,争取实现更大的突破,缩小与东部的差距。

创新活力“中部领先”

除了创新能力外,课题组提出另一个重要的指数标准即创新活力指数,它反映的是持续技术创新的能力,从创新产出持续增长角度,考察技术创新支持产业发展的持续性,以及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增长和价值增值的互动过程。选取科技经费支出增长率、大中型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增长率、高技术产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增长率、国家产业化计划项目增长率、高技术产业企业数量增长率、专利申请量增长率、国外技术引进合同金额增长率、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增长率等指标。

从2011年度各省市区的创新活力指数来看,该指数得分没有很大的分层差异,绝大多数地区集中在20~40的水平。第一位为海南,得分55.02,是唯一突破50的地区,表现出旺盛的技术创新活力。40~50分的有三个省市,分别为新疆、青海、湖南,以上这四个地区活力优势突出,代表了全国最优水平。30~40分的有河南、福建、安徽等12个省市,20~30分的有湖北、浙江、广东、天津、山西等11个省市,最后三位为黑龙江、四川、吉林,得分在20以下。一些省份在三年间波动很大,如湖南、新疆、海南在2009年和2011年都位居全国前列,但在2010年却大幅落后,吉林、黑龙江等在2009年与2011年很靠后,但在2010年却进入前10,很大一个原因是金融危机产生的较大冲击。

放在区域视角下来看,技术创新活力指数是中部最高,西部次之,东部第三,东北最后。

中部的创新活力表现突出,在三年里一直居于首位,中部崛起战略对地区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中部地区正积极抓住宝贵的历史机遇,承接产业转移,频繁地进行跨地区合作与交流。

东部大多数地区创新活力都处在中下水平,除了海南和福建一跃上升至全国前列外,其余整体表现仍然不理想。活力指数中各指标反映的是不同评价方面的增长率,这些地区指标基数值较大,增长率只表现出小幅提高,表明区域创新系统已经步入成熟稳定阶段,创新资源和创新需求都在较高水平和较大规模运行,进一步扩张创新需求的能力稍显不足,因而创新发展速度相对迟缓,也体现了市场容量存在极限的可能,创新活力有待更大强度的激活。因此,东部地区应多注重激发各创新主体的创新活力,如科研机构、高校、科技型中小企业,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建立完备的机制促进创新活动的发生、各方的合作,以及利益的合理分配,以激发主体的创新热情,增强持续创新能力。

东北三省为老工业基地,活力不强,持续创新的能力较弱,还处在重新振兴的时期,要使整个地区的产业重新发挥强大的能量,使技术创新整体上一个台阶,获得可持续的技术创新能力还有一段路要走。另外,东三省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这也使得地区的科技创新潜力得不到充分发挥。

从中可以看出,创新活力的表现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没有必然联系,并且可以发现经济较落后的地区的潜力较大,如海南、新疆、青海等,经济发展水平较落后,但却充满创新活力,在一定程度上归因于国家的扶持政策,如科技部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这些项目普遍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因此充分发挥了创新基金的引导和带头作用,为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快速成长做出了积极贡献。

分类考核逻辑

引导各地政府真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提升内生增长能力,推动中国全社会重视技术创新、开展实质性技术创新活动、大幅度提升技术进步贡献水平成为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那么,如何激发各级政府、企业乃至社会各界的创新热情,从而推动各区域实现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成为值得深思的课题。

根据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基本思路,在中国幅员辽阔、区域差异很大的背景下,中央政府对各地方政府考核,应遵循实事求是和科学发展需要的原则,实施分类考核。

东部地区作为中国最发达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已经在高位运行,要面向发达国家,提升国际竞争能力,走依靠自主创新和自主品牌道路,通过科技创新驱动经济转型,发展重点从量的增长向质的飞跃转变。依靠自主创新促进企业自主品牌建设,建立全球标杆企业,引领经济发展。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科技创新硕果累累,面向未来大力增强创新活力建设,另外,在实施自主创新和自主品牌建设的同时,把文化产业发展纳入考核,以促进文化创新发展,提升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因此,对东部地区的考核指标重点放在自主创新、自主品牌方面,北京在此基础上,加大文化产业考核比重。

中部地区正积极响应国家“中部崛起”战略,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改变“中部塌陷”的局面。中部地区人口密度大,经济发展水平仍远落后于东部地区,同时,作为全国的能源基地和原材料基地,以及科研教育中心,其综合优势无法完全得到发挥,目前还需要重点考虑经济发展,经济建设方面的任务还十分繁重,仍然需要追求经济总量的增长,通过量的积累提升区域实力,为科技创新打造优越的条件和环境。因此,对中部地区的考核指标重点考虑经济总量指标。

篇10

关键词:绿色技术;新型城镇化;共生互助

1 绿色技术和新型城镇化概述

1.1 绿色技术

“绿色技术”指人们能充分节约地利用自然资源,而且在生产和使用时对环境无害的一种技术[1]。绿色技术需要遵循绿色发展规律,立足于治理污染、节约资源,从而实现资源可循环使用,还需要保护生态,维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尽管说绿色技术的主体是企业,然而当下绿色技术处于初级阶段,发展绿色技术还存在不确定性和风险性、绿色技术创新的法律制度不完善和绿色技术所需的社会基础尚不充分等困境[2]。绿色技术急需展示的平台。2010年起国家实施新型城市化战略,为绿色技术的展示提供绝佳的平台。

1.2 新型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的最大不同,在于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总理曾经指出,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面积扩张,而是要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3]。新型城镇化要改变过去粗放式发展模式,在建设新型城镇化过程中需要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这一思想和绿色技术不谋而合。

2 绿色技术和新型城镇化和谐互助

2.1 新型城镇化为绿色技术的发展提供必要条件

2.1.1 传统城镇化发展模式粗放,人们对绿色发展盼望已久

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快速城镇化的进程。然而,由于为了经济增长或是意识没有到位。很多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建立在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基础上的。这种粗放式传统城镇化模式不仅消耗了大量的宝贵自然资源,而且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导致生态、人居环境持续恶化。

因此,人们对绿色发展盼望已久,更加乐于接受绿色技术所产生的产品。这样有利于绿色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2.1.2 新型城镇化是绿色技术的展示舞台

不管是绿色技术的开发还是具体产品的应用,总是要在具体的区域进行。而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为绿色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绝佳的展示平台。

首先,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建设,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的比重不断上升。在新型城镇化的设计和建设过程中不得不优先考虑生态环境问题,绿色技术有了用武之地。

其次,新型城镇化应是绿色、低碳的城镇化,这就意味着需要大力推动建筑的低碳化、节能化。国务院明确指出,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是城镇化与城市发展重点领域之一。按照“十二五”期间我国要发展超过10亿平方米的绿色建筑。如何利用绿色技术来减少建材能耗、使用再生建材、减少室内污染源等内容逐渐成为关注的热点。也为我国绿色建筑产业提供新一轮的发展机遇。

综上,新型城镇化为绿色技术的创新发展提供展示的舞台。

2.1.3 新型城镇化为绿色技术的创新提供资金的支持

根据全国环境统计公报的相关数据,截止到2015年10月29日我国对“三废”综合利用、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和环境科研经费的统计情况如表1所示。

从表1中可以看出:从2009年到2014年这5年间,国家对于“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和“工业污染治理费用”的投入非常大,而且现逐年上升的态势,六年来几乎翻了一倍;对于“排污费的征收”也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这一方面我国的环境污染态势是较为严峻的,新型城镇化视野下的绿色技术的发展已迫在眉睫了。其次也体现了国家对于环境治理的高度重视和坚定信心。这些为绿色技术的创新发展提供资金的支持。

2.2 绿色技术是实现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2.2.1 绿色技术可有效解决“城市病”

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城市的发展。目前我国的城市化率已经超过50%,但城市的发展依旧是粗放式发展[3]。传统的城镇化发展重点在于发展城市的数量和规模,而忽略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保护。从而导致人口膨胀、交通拥堵、住房紧张、贫富两极分化、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各种“城市病”迅速蔓延,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要解决这些“城市病”,就要推进绿色技术创新,建立绿色技术创新系统。通过技术创新、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使有限的资源能源发挥成倍的产出效果。大力推进工业、交通和建筑三大领域的节能减排。从而改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

2.2.2 绿色技术可以实现“天人合一”的城镇环境

党的十报告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在城镇化的建设过程中需要以“美丽中国”理念来发展。这需要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充分吸收世界各国绿色技术、低碳节约等先进的发展理念,使物质、能源在城镇化建设系统里循环利用,获得一种高效、低耗、无废、无污、生态平衡的生态环境,达到“天人合一”的城镇环境。到时候自然环境和人居环境互相交流,和谐共生。

2.2.3 绿色技术是实现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

绿色技术可以防止和治理污染,改善生态,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绿色技术创新是环保和生态知识的应用。在新型城镇化建设充分应用绿色技术,可有效的解决环境问题从而维护生态平衡做出了贡献。比如研发更环保更节能的绿色建材可以有效的助力新型城镇化发展。

在未来新型城镇化中,大力发展绿色技术,充分利用地热资源和太阳能资源[5],或者充分开发各种热电联产与工业余热的低品位热源,替代目前的各类供暖锅炉,最大程度的满足城镇建筑供暖需求[6]。这些措施都可以降低煤炭、石油等资源的消耗,减少二氧化碳等废气的排放,改善居住环境。

3 结束语

新型城镇化建设为绿色技术提供了展示的平台,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需要合理而广泛的运用绿色技术,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新型城镇化。

参考文献

[1]丁树荣.绿色技术[M].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1993:46.

[2]杜丽花.我国绿色技术的发展困境及对策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0.

[3]刘晓圆,谢中起.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研究[D].燕山大学,2014.

[4]胡雅萍.城市绿色技术创新系统研究――济南市为例[D].齐鲁工业大学,2015.

[5]王银平.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低碳节能技术的创新与实践[J].科技创新导论,2013,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