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管理考核细则范文
时间:2023-04-14 08:21: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合同管理考核细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石油企业;法律风险;防控机制
中图分类号:D9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15-0161-02
石油企业法律风险逐年递增,防控法律风险的难度也在逐渐加大。主要表现是:面临的法律环境异常复杂,调整油田经营管理活动的法律法规数量大,既有国内的法律又有国际的法律,还有“走出去”必须面临的项目所在国的法律,而由于油田属于高危行业,法律调整因此有更严格的要求;经营管理活动相对人异常复杂,交易活动繁多,监管部门繁多,在国外经营有时要与项目所在国政府高层直接对话,而在国内生产有时不得不面对油区普通群众,对法律理解的差异性和对法律的认同性不一致,必然造成法律风险频率增强;自身合规性控制异常复杂,油田生产经营点多、面广、线长,各种行为主体活动的类型多、变化快,管理控制工作复杂,有的专业技术性强,有的监管要求严,稍有不慎即有可能导致法律风险。因此如何有效构建石油企业法律风险防控的组织保障机制、识别监控机制和宣传教育机制,是石油企业领导和法律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和实践的一个重要问题。为锁牢法律风险源头、及时化解各类法律风险,需要石油企业在法律顾问制度、法律事务管理、法制宣传教育等方面下功夫、出
实招。
1 落实法律顾问制度,构建法律风险防控的组织保障机制
企业法律顾问制度是依法治企的重要制度保证和组织保证。应坚持以法律风险防控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为基本着力点,全面落实企业法律顾问制度。
1.1 建立“三种模式”,确保履行职责有机构
企业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落实法律顾问制度工作,认真落实企业法制工作三年目标计划的要求,不断加强法律事务职能体系建设。在企业层面,要设立总法律顾问岗位和法律事务机构,配备专职法律事务工作人员,统一管理企业各项法律事务工作,确保法律风险管理工作有人抓,有专人管。在下属单位层面,根据生产经营规模、法律事务管理幅度、法律风险程度大小等实际,建立“总法律顾问制度、法律顾问制度、兼职法律事务岗位”三种组织模式,保证企业法律事务工作落到实处。实行总法律顾问制度的单位设立总法律顾问岗位和法律事务机构;实行法律顾问制度的单位设立法律顾问岗位;其他规模较小的单位设立兼职法律事务岗位。通过科学设计法律顾问制度组织体系、落实法律风险管理职责,确保企业法律风险防控工作到位。
1.2 健全“三类制度”,确保管理行为有规范
不断深化法律事务制度建设,整合制度功能,推进制度落实。建立以《法律工作管理细则》、《法律顾问管理细则》为引领的综合管理制度体系,明确法律事务管理的基本原则、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建立以《合同(信用)管理细则》、《授权委托管理细则》、《法律纠纷管理细则》、《商标管理细则》、《工商事务管理》、《法律中介机构管理细则》、《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管理细则》、《学法用法创新成果评审细则》等为支撑的法律专业管理制度体系,编制《合同管理业务流程》、《民事诉讼纠纷处理工作指引》、《工商事务办理指引》等一系列业务管理流程和操作指引,明确各个具体法律业务的管理任务、管理程序和管理规范;建立以《法律事务工作考评办法》等为保障的考核评价制度体系,强化制度执行力度。通过三类法律事务制度体系建设,推动企业法律风险防控长效机制的逐步形成,确保企业生产经营法律风险的全面
受控。
1.3 培育“三支队伍”,确保工作质量有保证
建立以企业法律顾问、合同管理员、合同经办员为主体的三支法律人才队伍,不断提高法律人员的履职能力。培育法律顾问队伍,严格落实法律顾问持证上岗要求,认真组织法律人员参加企业法律顾问执业资格考试和继续教育,提高法律顾问队伍的业务素质和业务能力;培育合同管理员队伍,认真组织合同管理员参加合同管理培训及考核,加强合同法律知识、管理制度、典型案例的学习和交流,掌握合同法律风险防控基本技能,满足企业合同管理工作的需要;培育合同经办员队伍,认真组织合同经办员培训,加强合同经办员资格管理,提升广大合同经办员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防控法律风险的意识和能力。只有稳步提升法律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业务能力,才能为企业法律风险的预防和控制奠定了良好的人才基础。
2 细化法律事务管理,构建法律风险防控的识别监控机制
加强风险源头管理是企业法律风险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要不断细化法律事务合同管理、决策管理及风险预警管理,确保重大法律风险得到及时识别和控制。
2.1 甘当“法律卫士”,严格合同管理
紧抓合同管理关键点,努力夯实合同基础管理。严把合同法律审查关,加强重大、重要合同法律审查,严格履行合同审核程序,明确重大风险点的控制办法,落实合同全过程管理措施,有效防范合同法律风险,杜绝违法合同、无效合同的发生;严把标准文本使用关,建设合同标准文本库,收集国家合同标准文本,通过合同标准文本“本土化”改造,开发完善企业合同标准文本,提高标准文本使用率,不断降低合同文本使用风险;严把合同运行考核关,狠抓合同管理检查考核,将合同管理指标纳入内部绩效考核兑现,并形成以合同法律专项检查为主,内控、审计、效能监察等多部门联动考核为辅的综合考核机制,确保合同风险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2.2 善当“法律谋士”,参与决策管理
把握经营管理与依法决策平衡点,积极参与企业重大决策。为企业规章制度合法化提供法律审查意见,将企业规章制度法律审查嵌入企业规章制度的管理流程之中,对拟出台的各项管理制度从制订依据、程序、内容三方面进行合法性审核把关,确保规章制度的合法合规;为重大决策合法化提供法律审查意见,通过参加日常会议、项目可行性研究、专项问题协调论证等方式发表法律意见,提出法律风险防控建议,真正做到“决策先问法,违法不决策”;为加强厂务公开、民主管理提供法律支持,进一步规范操作程序,拓宽民主渠道,切实保障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企业和谐发展。
2.3 敢当“法律勇士”,强化风险管理
找准法律风险管理切入点,建立法律风险预警新机制。勇于研究探索,认真落实《企业法律风险管理指南》,通过编制或下达《法律风险管理年度报告》、《法律风险防范手册》、《法律风险提示》等做好法律风险警示管理,超前指导法律风险防控工作;勇于过程控制,认真梳理涉外工程、工程建设、重大对外投资等重点项目的法律风险点,提出风险预防和化解措施,落实法律风险控制责任,严控重点项目运行中各种风险;勇于维护权益,法律纠纷发生后,法律人员主动出击,敢于担当,善于维权,依法依规妥善处理各种法律争议、纠纷及历史遗留法律问题,最大限度地维护企业涉法权益,同时建立法律纠纷总结评价制度,对案件的发生和处理全面梳理,深刻查找和剖析导致案件发生的违法、侵权等法律风险因素,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将处理案件与改进管理有机结合,避免类似法律风险的再次发生。
3 注重普法工作实效,构建法律风险防控的宣传教育机制
提高全体员工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是企业法律风险防范的根本所在。要大力营造靠前送法、能动学法、自觉用法的浓厚氛围,为企业法律风险防控打下了坚实思想
基础。
3.1 突出普法重点,“送法”到“前台”
围绕普法对象,创造性开展送法活动。送法到领导干部、经营管理人员,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直属单位中心组等要带头学法用法,经营管理人员培训班中应安排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的学习,做到按行权规则办事,依法决策、依法经营管理、依法维护企业合法权益;送法到重点项目、基层班组、职工家庭,针对重点项目的工作需要,到现场开办专题讲座,提出项目法律风险防范措施,通过“以案学法”和“普法小课堂”等活动,在基层班组广泛开展专题法制讲座,围绕与职工家庭相关法律知识,走进社区进行专题宣讲。
3.2 丰富宣教方式,“学法”建“平台”
围绕普法主题,建立学法三项平台。建立法制宣传平台,以“普法专题网站”、“法律事务工作信息”、法制宣传栏、黑板报等为载体,通过“举案学法”、“案例速递”、“新法速递”、“法制信息”等专栏,及时报道国家及企业普法动态,宣传新法律法规,营造良好的法制宣传氛围;建立讲法培训平台,以“每季一讲”、“每月一课”法制讲堂为载体,选取与员工日常工作生活关系密切的法律法规,寻求更生活化更形象化的讲述方式,广泛传播法律知识;建立学法测试平台,以“每季学法测试”为载体,通过开展有奖网上测试、现场竞赛、座谈讨论等形式检验学法效果,培育和提高广大员工学法兴趣。通过普法三项平台的建立,激发员工学法热情,推动学法活动深入开展,有效保证员工学法的效果。
篇2
尊敬的各位领导:
根据此次巡察工作安排,现将XX公司合同管理情况进行专题汇报:
一、工作开展情况
自2016年至今,我矿签订各类经济合同共2144项。按照合同类型分,其中物资购销类1265项,工程类472项,服务类235项,其他类172项。
(一)2019年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1.按照集团公司要求,各类经济合同均在法律事务管理系统进行线上审核,合同上线审核率达到了100%。
2.年初修订了《XX公司合同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了合同管理部门、承办部门、承办人具体职责和责任追究机制,加强合同履行过程监督和检查。同时,大力推动合同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在公司有合同范本的情况下,严格要求使用合同范本,降低合同法律风险。
3.严格落实《国能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法律顾问实施细则》,聘请专业律师事务所律师担任煤矿法律顾问,对重大合同签订征询外聘律师意见。
4.党委中心组适时开展法治专题学习,重点学习了两级公司《企业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实施办法》、《国能集团有限公司重大经营事项法律审核规定》等文件。
5.严格合同审查,杜绝不完善和不合规的合同出现,在经营管理部设合同管理人员1名,负责拟订合同管理制度、合同编号、统计、备案管理等工作,确保合同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
(二)我矿近年来未发生法律纠纷案件。
(三)我矿近年来无对外担保事件发生。
二、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一)合同管理人员为兼职,从事合同管理时间不长,合同法律审核专业能力及经验有待提高。
(二)合同在法律事务管理系统中审核流转时效性需加强。部分审核人员外出培训、开会后,合同存在流转停滞状态,达不到合同管理办法中每级审核时间不超过3个工作日的要求。
(三)部分人员对公司合同承办人制度认识不足。业务部门存在对合同的订立、履行和执行的全过程所应担负责任的认识误区,部分人员认为合同管理部门应负合同的全部责任,不利于合同的日常规范管理及责任人制度的建立。
(四)合同履行监控不足。在合同的履行、变更或解除、终止过程中,有效的合同履行跟踪、监督、管理和控制机制的缺乏是合同纠纷多发的主要原因。目前我矿在合同招标、谈判及签订等前期阶段把控较为严格,而对合同签订之后的合同履行阶段,把控程度需进一步加强。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素质。加强合同管理部门和合同管理人员,特别对管理层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培训应是我矿合同管理的首要任务,如此才能提高全员的合同管理意识,产生“业务未动,法律先行”的全局观念。一要建立岗位责任制,明确责、权、利;二要加强合同审查和管理专职人员业务素质能力和法律知识培训,法律培训应侧重《民法总则》、《合同法》、《公司法》、《物权法》及《刑法》等基本常识。
(二)做好招投标前端风险防范工作。一是聘请社会专业机构开办招投标业务专题培训,提高相关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和实践经验水平。二是做好合同法律风险事先预防工作,提高招标文件起草人员的编写水平,并在招标过程中就要对招标文件、投标商的主体资格、资信情况和履约能力等做到谨慎审查,降低法律风险,为煤矿生产经营工作保驾护航。
(三)注重法律事务管理系统中合同流转的时效性。对计划外出的合同审批人员,提前督促其离矿前对合同审签完毕,审签不完的合同,在系统中办理“转委托”手续,以便他人可以继续审签合同。
篇3
关键词:监理单位 财务管理 监理费控制分析 对策
一、工程监理单位在其财务管理过程中的现状
工程监理单位在其财务管理上如果能够将监理费进行科学合理的调配和安排的话,对整个工程项目监理实施来说都是必要的,而在实际财务管理上,如在某些项目招投标时,未能对标书和投标人进行合理的鉴定,过分依赖于标书而忽视了企业中的人的重要性,过于对报价进行关注而忽视了在企业监理中的具体实施细则。为此,在监理招标过程中,应该加强对议标环节的重视,按照监理管理收费标准进行执行,对于未能中标的标书应该给予及时的退回,尊重对方的知识产权。
在监理企业的财务管理和财务监督过程中,目前监理企业对财务的管理仅仅局限于一般核算,而对财务的监督功能也仅仅局限于相应的是否按照合同的约定来执行,在这些常规性的监督审核过程中,对于整个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施工进度信息,以及在工程合同签订的过程中,对财务人员来说,都无法实现对其整个过程进行有效的参与与控制,于是,对财务管理人员的监督职能过于滞后或弱化,难以将财务监督和合同管理纳入到整个管理过程中,无法实现对合同管理的有效性和对单位监理效益的综合评价,通常暴漏出太多的财务管理问题。比如在对签订的监理合同的具体监理费用由于没有财务人员的参与而无法实现有效的备案;对委托监理的工程项目仅仅就其施工质量进行监督和控制,以致于对监理费用进行随意压制或迟迟无法兑现;由于对监理费的标准没有进行相应的统一,对收取监理费用时按照领导的意见来执行,缺乏必要的监督和有效的审核;对于监理合同在签订后缺少必要的后期追踪,有些工程项目早已完工,而监理费用却因领导更迭未能及时的收取,形成呆账现象,不仅给单位造成了财务损失,也不利于对监理合同的全过程进行有效控制;有些对基建项目进行扩建的工程,由于未在监理合同中进行及时的约定和增补,还造成了实施的监理劳动却未能实现报酬的合理取得等等。
二、监理单位在其合同管理过程中的问题与现状
由于业主对监理招标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不足,以及行业垄断和部门保护现象的存在,导致现阶段在工程监理招标过程中还存在不规范的实施方式,不仅对招投标过程的监理费进行不合理的压价,使得监理单位在接受建设单位的委托协议时,所形成的监理取费往往比较低。同时,在监理单位的合同管理过程中,由于对所签订的合同缺少必要的法律意识,而一味地的将“口头协议”等不规范条约以多种形式的附带到合同中,造成不少监理单位在竞标过程中,为了实现对工程项目的监理权,不得不迎合业主的条件,在激烈的竞争中委曲求全的签订了不合理合同,为日后的监理合同在执行中的问题埋下了不必要的风险因素。更有甚者,在工程项目实施监理的过程中,对出现的利益纠纷不能按照合同的约定来解决,而采取所谓的“人情”、“关系”等途径来化解,未能将工程监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摆在正确的位置上,导致工程监理实施中的问题不断,监理单位的合法权益无法实现有效补偿。
三、对存在的相关问题的思考与分析
(一)加强对建设项目实施工程中的有效监督
在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虽然财务人员已经参与到了合同的审核等问题,但对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合同变更、修改等问题缺乏必要的参与,项目负责人过于重视对施工技术以及施工工程人员的重视,忽视了财务人员对施工过程的及时跟踪和配合,对整个项目在实施中的可行性报告以及设计事宜未能有效的监督,缺少必要的了解,难以做到对项目合同的全过程控制。同时,很多监理单位在监理过程中对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问题进行考核的比较多,而对财务人员的财务预算没有足够的重视,造成了财务人员无法对监理合同的签订和实施中的详细情况做到心中有数,管钱的只管记账,搞工程的只管干活,对监理的盈利和亏损没有纳入必要的考核和考评中。
(二)加强对建设项目竣工后的验收和财务汇总
项目竣工的验收过程是财务工作的重要环节,对整个工程监理的执行进行汇总,对于实际施工中存在的监理问题如价款结算,日常费用的核查,对现场账务的审计等,都需要财务人员与监理管理者进行协作,而基于监理活动表面资料的审查难以实现财务监督的有效执行。
四、加强对财务监管的途径和力度
(一)加强合同管理
建立监理单位“全方位”“全过程”的合同管理制度,使合同管理的建档、总结、考核覆盖到企业管理的每个部门和层次,延伸到各个角落,形成良性的循环。利用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平台优势,将合同管理中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实时的监控和资源的共享,做到签订、履约等及时准确到位,真正实现动态管理。
(二)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中心作用
增强财务管理的监管力度。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必须保证对企业经营成本和资金的有效管理和分析,为此,作为财务人员,必须要参与到监理的各个环节,并对成本的来源和合同的执行做到开源节流,从而实现对资金使用中的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避免不必要的资金浪费和呆账、死账现象的发生。其次在监理单位对财务计划进行整体化管理的过程中,要对整个项目监理过程中的不同渠道来源的资金都纳入到统一的财务管理监督体制中,按照财务政策和相应规章制度,按要求来执行,严格区分资本性资金的支出、效益性支出的财务管理原则和要求,做到资金的合理有效利用,从而实现对资金效率的提升。
财务管理体制作为对监理企业经营过程中的有效核算和监管,不仅对财务管理者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对整个财务管理体制及财务会计制度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为此,作为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要时刻关注新问题,及时调动财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不断增强财务管理能力,大胆探索和分析新情况,更好的发挥好财务管理的监督职责和使命。
篇4
招标文件一般是由招标机构编制的,而工程合同主要由发包人编制,编制人员的专业结构不同也会造成招标文件中的合同条款和工程合同管理上的脱节。在承包合同实施过程中,一方面由于监理工程师未提前参与到工程招标工作中,故不熟悉工程招标文件和工程合同,在执行合同的初期不能很快地进入监理角色,只能边上岗边学习;另一方面,由于编制工程招标文件的招标机构人员不参与后期的合同管理,只负责工程招标文件的编制,因为专业不同,有些人员未必有丰富的工程施工经验,那么必然使工程招标文件的编制水平受限,如果工程合同不准确、不全面,拘泥于书面形式,必然会给监理工程师进行合同管理造成很多困难。工程合同是施工管理的依据,工程合同不完善,执行起来随意性大,或者较理论化,都会给工程合同变更和工程索赔带来很大的隐患。许多工程在完工之后,工程实际合同已经与原来招标文件合同大相径庭,违背了招标人在招标时的初衷,也损害了招标人的利益。
二、应对常见问题的一些建议
1.完善配套法律法规。目前我国在招投标方面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等,在合同方面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这些法律法规相对来说已经比较完善,但由于合同种类繁多,一部法律根本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所以相关管理部门应该在现有法规的基础上,结合地方特点和招投标市场现状,制定出因地制宜的地方管理规章,就工程合同本身量体裁衣,将其每一个细节都尽可能地纳入到量化管理中。在具体的工程合同履约阶段,由合同管理部门会同工程管理等部门,根据施工进展或单位工程、节点工期,定期或不定期地对项目进行评审,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保证全面履行工程合同。同时,引入监督制度,保证管理细则的实施力度和有效性。最后,也要提倡职业道德的建设,加强承包人与发包人的职业操守,建立诚信档案,对“优”奖、对“劣”惩,推动诚信市场地健康发展。
2.加强招标过程管理。
2.1招标过程中管理。首先,要求先行确定监理单位,这样在拟定工程招标文件时,可以由监理单位和发包单位的工程管理人员配合前期招标人员共同审查建设工程施工招标文件,在施工管理等方面的条款上严格把关,将后续施工中会引起纠纷、含糊不清的地方一次待清楚。其次,重视工程现场踏勘工作。充分了解工地现场情况,全面掌握招投标中的第一手资料,将更有利于工程合同的编制,减少工程施工阶段的变更,使工程合同更具有真实性和可靠性。
2.2招标后期管理。招标后期管理主要是建立合同履约检查和考核制度。提高合同履约率是建设工程招标投标后期跟踪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也是提高招标投标工作水平、巩固招标投标成果的要求。合同履约是否顺利,在很大程度上也映射出了招标投标工作的成功与否。定期或不定期的合同履约检查或抽查,既是对建设工程招投标活动的一种评估,也为下次招投标活动提供了必要的借鉴依据。通过对施工合同履约的检查和监督,建立工程招标投标后期的跟踪管理档案,将每次检查情况填表,整理、评价、分级并分析,作为今后招标投标中评标的参考资料,以此对投标单位引人市场竞争机制,使其树立以履约率高低求信誉,以信誉高低求发展的意识,使信誉高的施工企业多中标、中好标,最终推动工程招投标工作的良性发展,逐步提高工程招投标工作水平。
3.培养合同管理专业人才。工程合同管理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建设工程合同涉及内容多,专业性强,要求工程合同管理人员具有一定的工程专业技术知识、相关法律知识和工程造价管理知识,对工程合同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要求高。工程合同管理人才的水平将直接影响工程合同的签订和顺利履约,因此,合同管理人员应加强工程合同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和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强化法律意识,参与施工招标的合同条款设置,使工程合同管理与招投标工作紧密结合。
三、结语
篇5
一、企业物资采购合同法律风险管理实践中的特性问题
根据物资采购合同管理流程,在企业物资采购合同法律风险管理实践中,有些环节容易被忽视,有些环节容易产生误区,有些环节有可能产生的法律风险较多。这些问题具有物资采购合同法律风险管理的特殊性,在物资采购合同法律风险管理中需要特别予以重视。
1.合同谈判物资采购合同谈判重点关注的是合同的标的物、价款、交付以及质量条款。物资采购合同谈判容易出现问题的是涉外物资采购,涉外物资采购的特点是采购周期长、标的物金额多、运输风险大。例如,涉外仪表物资采购合同,要特别注意明确货币种类及外汇结算标准,标的物的交付即所谓的收货、送货,涉及到货物风险的承担、所有权的转移等诸多问题,谈判双方应对交货方式、运输方式、交货地点、交货时间、运输费用的承担等事项约定明确,防止出现分歧。
2.合同起草企业对于物资采购合同的起草权一般都比较重视,合同起草者法律知识水平和运用法律实践的能力,直接关系到合同起草与修改,影响合同履行法律风险的控制。因此合同起草是企业物资采购合同法律风险管理中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物资采购合同起草前首先要界定好合同的性质。对于物资采购合同的性质问题,一般认为企业参与生产经营所涉及的物资采购合同属于有名合同中的买卖合同。但是在对物资采购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相关部门一般会先准备好技术资料和设计图纸,并与拟选供应商签好技术协议,这种情况下笔者建议选择承揽合同。例如涉及新技术、新工艺的大型专用设备采购合同,其设备的生产周期较长,可能含有大量的技术资料及图纸,需要后期的操作培训及生产调试,并且签署了保密协议,可以参考承揽合同,将各项权利义务详细描述,规避法律风险,为后续阶段合同信息的补充完善、责任义务的合理划分、标的物的跟踪检验以及纠纷的解决提供依据,确保采购物资及时安全保供。起草物资采购合同时,对在合同谈判中约定的标的物、价款、交付以及质量条款要分别描述清楚。关于采购合同的质量条款,笔者建议在合同中写上具体应当符合的质量标准。例如,采购合同的质量条款中有六种情况可供选择,1.国家标准、2.行业标准、3.企业标准、4.封存样品质量标准、5.其他标准、6.按双方商定的技术条件、技术协议或技术要求执行。备品备件物资采购有图纸的,可以选择第6条,并注明“按6执行,标准代号、编号和标准名称见图纸”;单机设备或者是化工三剂采购等等有技术协议的,注明“按6执行,标准代号、编号和标准名称见技术协议”。
3.合同审批物资采购合同的审批程序应严格置于签约之前。合同管理员负责合同的初步审查,主要是审查文本前后的逻辑性、连贯性、统一性、准确性以及通俗性、可读性、实用性。企业的物资采购合同评审委员会负责专业性审查,由供应、技术、生产、财务、审计、质量等部门的专业人员组成,就合同草案的商务要件、技术要件、文字表述等进行评判和审查。企业的法律事务部门负责物资采购合同的文本形式和内容的合法性及合规性审查,流程一般设在专业审查之后和决策层审批之前,主要是评估合同可能隐藏的法律风险,给审批合同的企业领导提供决策的参考依据。在这一环节中容易产生误区,出现合同管理员定位模糊的问题。例如,某些合同管理员在实际工作中职责权限不够清晰,既不参与物资采购专业工作,又没有直接负责合同起草,还缺乏与合同相关的法律专业知识,在物资采购合同审核中分不清自己究竟扮演什么角色,往往使合同的审查工作没有得到较好的执行,产生了阻拦商品交易、耽误生产保供、频现合同纠纷等负面影响。
4.合同签署签订物资采购合同时要注意当事人的名称或姓名及住址—定要清楚,企业或单位应当使用全称,保证与营业执照上的名称—致,签字盖章应当与签约单位及负责人或授权人相符。例如存在三方关系的物资采购合同是需要“买方”、“买方代表”、及“卖方”分别签字盖章的,要特别注意合同内容前后称呼、企业(或单位)名称与合同章、合同与营业执照上的名称是否一致。一旦出错,可能造成三方关系混乱,权利义务分不清,甚至和其他企业(或单位)重名的现象。
5.合同归档物资采购合同的档案主要包括:合同正本、副本及附件、审查审批表、合同谈判记录、分项报价表、过程控制记录、监造报告、交往信函、变更、解除合同的协议等资料。另外,在物资采购合同管理过程中的合同文本签收记录、台账、报表、领导批示、设备材料不合格评定和处置表、工作联络单、发生问题的处理情况及结果等资料也应归类建档。企业合同管理部门应当妥善保管好物资采购合同档案,建立详细的物资采购合同管理台账,待合同终止并完成所有流程后统一交给档案管理部门保存。例如,询比价采购合同中的定向询价报价书、询价方案明细、价格会审表、采购方案审批单、订货委托书等等,这些属于各专业物资采购共有的资料档案,应当完整,不能因为电子商务网站上有资料可查的就认为可要可不要,造成合同档案各式各样,管理混乱。大多数企业一般都会将合同的基本附件模块也集成到合同系统上,比如《廉洁从业责任书》、《技术附件》、《保密协议》和《安全生产管理协议》等。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对物资采购合同附件的重视程度往往不及合同本身,其合同管理制度中并没有对合同附件的签订作详细的要求和考核,很容易产生法律风险隐患。例如煤炭采购合同,如果是采用招标采购形式的需要将招标的相关资料一并作为合同附件进行保存,如中标通知书、开标结果确认承诺书、评标报告、投标文件以及评标委员会决议等等,一旦出现异常情况这些都是重要的法律依据。
二、企业物资采购合同法律风险管理实践中的共性问题
物资采购合同法律风险管理作为企业合同法律风险管理的一个分支,在实践中也会出现与其他合同法律风险管理相同的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会直接影响到物资采购合同法律风险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当中,也是企业合同法律风险管理的难点和重点。解决好这些问题是企业打造长效合同法律风险管理机制的重要保障。
1.合同法律风险管理意识有待提升企业员工风险意识不高、管理惰性、经验主义甚至抗拒心理等,重商机、轻风险,对合同法律风险管理工作支持力度不够,这些现象是目前合同法律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之一。有的合同管理人员所学专业是理工类,没有法律专业的学习经历,法律专业水平不高,把合同管理工作简单等同于一般的档案管理,不重视合同条款的法律性审查,更谈不上资信调查、合同谈判以及后评估等管理内容。树立正确的法律思维,强化企业员工的合同法律风险管理意识,是识别合同风险、防范合同风险的前提,也是建立健全合同法律风险管理机制的思想基础。企业可以通过专题座谈会、个别谈话等各种形式定期了解和掌握员工的思想动态,及时纠正员工的工作偏差,帮助员工较好地理解领导的指令和企业的目标,避免进入“非黑即白”的思维误区,站在全局的角度分析具体问题,做好合同的法律风险预测和评估,并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供领导决策。
2.合同信息化管理任重道远目前许多企业都建立了基于计算机网络应用于整个企业集团范围的合同及法律事务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能够为合同资料快速提取、合同执行情况跟踪、合同变更、合同解除以及纠纷处理等提供信息支持。加强合同信息化管理应当是先进企业的必然追求。但是合同管理系统建立时间不长,仍然处在摸索阶段,部分功能模块与企业实际联系不够紧密,有待进一步开发和完善。加之企业对于员工掌握系统操作、运行和维护的专业知识培训投入不够,员工对新系统的认识和接受程度参差不齐,系统运营管理问题重重。企业合同信息化管理的经验不足、效果不显著。合同信息化管理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要求业务人员、管理人员除具备业务知识外,必须熟练掌握相关法律知识以及合同系统管理知识,增加上岗培训和业务培训是加强合同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在上岗资格考试中设置司法培训、合同系统运维培训以及合同管理员培训等课程,同时对在岗人员要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持续培训,打造一支素质和技术都过硬的合同管理队伍。
3.合同法律风险的管理机制不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在企业当中还未完全构建,以简单的合同谈判、合同签订为主,对合同管理等方面的制度规定却很少,可操作性不强,不能经常性地监督、检查和考核,或者考核没有与薪金报酬等挂钩,缺乏必要的威慑力;或者制定了较为完备的合同管理规章制度,但却没有做到制度的严格落实,合同管理工作不能渗透到企业生产、销售、服务全过程中去,无法形成企业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全员式管理。要将合同法律风险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分支,建立系统的合同管理规章制度。比如《物资采购合同管理工作细则》、《物资采购合同管理权限交接制度》、《合同专用章管理规定》、《授权委托书证管理规定》、《物资采购合同审查、会签、审批管理规定》、《合同纠纷调处管理规定》、《物资采购合同管理后评估制度》等,通过制度来规范物资采购合同管理相关岗位的工作职责。同时把合同法律风险管理理念融入到物资采购单位的其他各项管理制度、工作流程之中,通过物资采购流程的运作、企业各相关业务部门的相互配合,反复检验合同法律风险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和漏洞,不断完善合同法律风险管理的制度体系。
三、结束语
篇6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合同管理;完善措施
一、引言
合同是现代经济往来最主要的形式之一,企业能否做好合同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企业经营管理的成败。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着来着国内和国外的多重竞争压力,更需要努力提高合同管理的水平,从而提高自身的竞争力。然而,建筑施工企业合同体系不完善、人员法律意识淡薄、忽视合同变更权利等问题依然较为常见,需要企业继续开展多方面的工作来加以完善。
二、建筑施工企业合同管理的现状
1.建筑施工企业合同体系不完善
1999年,国家建设部和国家工商管理局牵头制定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示范文本》、《监理合同示范文本》,用于规范合同双方的市场行为,维护建设行业的市场经济秩序。同年,我国又颁布了统一的《合同法》,对于合同管理提出了进一步明确的规定。然而,从近些年来的情况来看,已有的三种合同文本仅涵盖了施工、勘察设计以及监理三方面的内容,已经无法满足不同工程类型的需求。此外,以总价方式作为工程定价方式同样也不适应于建筑工程的多样性。建筑施工企业合同体系不完善的情况,也间接导致了一些诸如口头合同在内的情况产生。
2.建筑施工企业人员法律意识淡薄
总结过去十几年来建筑施工企业的情况来看,大部分企业的法人代表以及管理人员不了解,或者不重视涉及建筑行业的《建筑法》、《合同法》、《招标投标法》等法律文件,并且没有将合同管理融入到企业日常经营管理之中,这直接导致了企业诸多的合同纠纷,从而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缺乏合同意识,忽视合同管理,往往不去深究签订合同的条款,直到发生争执和索赔时才引起重视;二是合同管理不规范,没有制定科学的工作程序和严格的规章制度,直接导致合同管理的混乱局面;三是签订合同更多的成了一种形式,补办合同的情况时有发生,造成了权责不分的纠纷情况。
3.建筑施工企业忽视合同变更等权利
合同变更是建筑施工企业经常遇到的情形,主要有内容变更和主体变更两个方面,用以确保合同的履行。然而,建筑施工企业往往忽视合同变更等权利,没有能够很好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这还体现在企业间来函和去函的管理上,同样没有作为合同管理的一部分加以保管。此外,如果发包方未能按照合同规定及时支付款项,建筑施工企业往往由于害怕单方面停工造成违约,而未能行使抗辩权停工,从而造成垫资施工等问题。
三、完善建筑施工企业合同管理的措施
1.增强法律意识,完善建设合同体系
目前,我国建筑行业竞争激烈,为了抑制无序竞争,营造良好的经济运行环境,国家已经逐步加强了对于建筑行业的立法和执法力度,除了进一步规范建筑行业合同管理的法律法规,还加强了对于建筑行业配套法律如《担保法》、《仲裁法》的完善,以及具体实施细则的制定等。然而,很多建筑施工企业还未能意识到法律的重要性,尤其是法人代表和管理层人员,需要进一步增强法律意识,不断加强对相关法律的学习,并根据企业的自身情况,逐步建立完善的建设合同体系,保障合同管理的规范化。
2.建立现代管理机构和模式,强化履行监控和结算管理
企业管理人员应当强化法律意识,加强对于合同管理的重视,从而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合同应当实行由企业法律顾问部门统一管理,以及各部门分别管理相结合的模式。其中,企业法律顾问部门对合同负有监督、指导和检查的责任,而各部门、单位还要根据自身情况,对合同实行分级、划块管理,负责本部门合同的签订和履行。
为了保障合同的有效及时履行,还应当加强对合同的监控和跟踪管理,对于发现的影响履行的因素要进行及时的反馈,以便有关单位尽快做出回应。此外,合同结算作为合同履行的重要内容,同样需要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把好合同的结算关。这样一来,一旦出现违约情况,可以及时的行使企业自身的权利,维护企业正当合法的利益。
3.加强相关人员法律培训,利用网络实现管理科学化
合同管理人员的素质直接决定了合同管理的质量,鉴于此,建筑施工管理企业需要严格要求合同管理人员,并开展定期培训和考核,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的素质。企业不仅要要求合同管理人员熟悉《建筑法》、《合同法》、《招标投标法》等法律法规,对于建筑行业相关法律《仲裁法》、《担保法》等也需要加强了解。除此以外,合同管理人员还需要有选择性的了解一些涉及建筑行业的国家经济政策,以及建筑行业的发展情况等,从而更有效的开展合同管理工作。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普及,企业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实现合同管理的信息网络化,提高合同管理的效率,推动合同管理的现代化、科学化、规范化。
四、结束语
面对建筑施工企业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国家应当加强立法和执法力度,完善建设合同体系,企业应当建立现代管理机构和模式,强化履行监控和结算管理,并加强相关人员法律培训,利用网络实现合同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参考文献:
[1]李现扬.建筑施工企业合同管理探讨[J].建材发展导向,2013(4)16-21
[2]陈勇.建筑施工企业合同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与企业,2012:80
篇7
【关键词】建筑工程;合同纠纷;合同管理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都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尤其在建筑行业中,建筑工程的技术和质量也在不断地提升。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都很关注建筑业,适时出台了相应的法律法规保障建筑的安全发展。但是,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还是会出现突况的,也会存在法律上无法解决的问题,这就会产生一些建筑工程合同纠纷问题。所以,在建筑工程施工上进行正确有效的合同管理就显得极为重要,这样的情况下就能保证工程的正常施工,及时解决一些问题。
一、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的特点
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的主w是十分明确的,也就是建筑工程项目中的法人。法人在合同的履行上是有一定期限的,由于建筑施工的周期是比较长的,就决定了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的时期也是长期的。同时,建筑工程施工合同标的具有一定特殊性的,产品有着固定的基本特征。在合同的形式上,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就要求建筑工程施工合同以书面的形式呈现出来。由此看来,建筑工程施工合同有着独特的特征。
二、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纠纷的处理方式
(一)在双方权益纠纷上。在当前建筑工程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合同的制定大多数是由发包方制定的,并且在合同中并没有明确规定发包方违约的具体细则,当发包方出现违约的时候,就会出现合同纠纷的情况。为此,为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就应该让发包商和承包商共同拟制合同中的具体细则,这样才会体现出公平公正的办事原则,施工的双方也能够得到相应的保障。
(二)在合同中规范性的纠纷上。我国为保证建筑行业的稳定持续发展,在法律上制定了规范性的法律文本,工商部门了建筑行业施工合同的示范性文本,里面清晰规定了双方享受的权益和义务。但是,有的发包商为了逃避责任,选择非规范性的文本合同,这样就导致了合同中规范性的纠纷。所以,承包方在与发包方签署合同的时候,就要明确要求发包方运用规范性的合同文本,双方还应该再次明确自己的责任和权益,这样就能够在发生纠纷的时候,双方都能够明确的划分责任,减少纠纷的产生。
(三)在索赔的纠纷上。企业为了自身的利益,就选择签署非规范化的合同,导致了双方权利和义务的不同。这就产生了索赔方面的纠纷。为了解决这样的纠纷,建筑工程施工双方在签署合同时就要在保证工程质量和能够取得经济效益的基础上签署,这样在产生索赔纠纷之后,才能让合同保护自身的经济利益,合同才会发挥出应有的效果。
三、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办法
(一)有效控制施工进度。建筑工程施工应该对施工的期限进行合理的预测,把每一个时间段的施工量、施工费用和施工的质量要求都明确罗列出来。同时,把实际施工的情况和预计的具体情况进行对比,找出实际和预计之间存在的差距,之后及时进行改进。与此同时,还要着重考虑施工中的人员配置、材料、施工的工具和设备的运行情况。通过一系列的计划、组织、协调等方式解决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适时调整施工进度,把握施工工程的整体运行情况。
(二)控制成本,提高效益。施工企业在市场上有着十分特别的形态,不仅要根据市场条约还要依据合同文本,严格进行成本预算,减少在施工过程中的浪费,保证企业赢取最大化的利润。所以,在施工的过程中就要对施工人员、施工材料和施工设备进行合理的规划和筹备。按照预算合理控制施工的成本,实现施工目标。
(三)提高施工人员素质。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取决于施工人员的素质,如果施工人员的素质在一定程度上有很大的差别,那么就会严重影响施工的效果和进程。企业的信誉也会因此受损。所以,建筑施工工程队伍必须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培训,在实践操作能力和专业理论上都要进行专业的严格考核。这样才能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人员的安全,也能够进一步完善建筑施工的管理工作。
四、结论
综上所述,建筑业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面临着相当大的竞争。在这样的态势下,企业要想稳定的发展下去并获得利润,就要处理出现的合同纠纷,也要把握好合同管理的办法。注意用规范性的合同来维护自己权利和义务,做好合同中细节的把控,同时让自己的合法利益得到应有的保护。
【参考文献】
[1]苑鑫洁.建筑工程合同纠纷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36):309-310.
篇8
四、及时、客观的完成招标和合同管理工作
本年度完成4项招标工作和14项合同评审及签订工作,招标工作客观、公正,合同评审严谨、审核全面、签订及时。本年度组织、参与了责任范围内的绿化养护、垃圾清运、石材结晶服务的招标,并参与了空调清洗业务的招标。在招标过程中,重点加强了拟选投标人资格和与我方服务需求相匹配的审核,侧重投标人实际经验的考察,确保供应商所提供的服务质优价廉,满足公司服务的需要。在合同管理方面,除常态外包合同的谈判、评审和签订外,本年度完成了3g房屋租赁、车位租赁和管理合同的重新修订、消防安全责任书的评审。评审过程中,重点加强了合同实施细则及附件方面的审核、修订,便于管理处日后操作及对外包商的管理,进一步规范、统一了合同术语、格式及通用标准,加强了雇佣责任和劳务责任的区分及保管和服务的区分。
五、加强了管理处外包服务的监督管理
根据外包合同的约定,并针对外包项目的特点、服务标准和服务方式,采取了不同的方式、方法进行了严格的服务质量抽查和复核,基本达到客观、公正,为保证公司支付合理费用、享受质价相符的服务提供了保障。本年度重点加强了对石材结晶养护工作的监督、检查,协调外包方对重点部位加强养护,并参与每日石材结晶质量的验收。及时协助管理处协调杀虫、绿化、保洁等有关外包方对我公司提出的问题进行整改,并参与管理处外包联席会议,完成了外包管理规程初稿。
六、完成工作计划核查工作
根据公司《计划管理规定》,每月针对公司各部门、管理处所拟定的计划完成情况进行了核查,并按时提交了核查报告。计划核查内容包括月度工作计划、会议决议、总经理批复三个方面。计划核查工作做到了公正、严格和客观,为考核计划执行人提供了有力依据。本年度核查工作主要以重点工作为主,加强了如电梯维保、消防报警系统维保、保安工作等重点服务过程工作计划的落实情况,同时,通过工作计划核查,加强了对管理处日常工作质量进行检查,并及时督导管理处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
七、其他工作
(一)完成了对管理处节假日安全检查和夜查
(二)完成了保洁部经理代管工作
(三)参与公司保洁、保安管理人员招聘面试工作
(四)参与奥运期间公司值班工作
(五)审核修订管理处突发事件预案并参与了管理处突发事件处理
(六)参与管理处客户满意度调查、消防演习等工作
(七)协调解决3g机房施工、运行等事宜
(八)审核管理处日常报审文件
第三部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发现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xx年工作主要呈现两个特点:一是,办理政府审批手续较多,第二,文件编写量较大,总体工作基本按照既定计划完成。在工作中加强了与管理处和公司其他部门的沟通和协作,能够及时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但通过一年来的工作回顾和总结,个人认为工作效率有待进一步加强,公司与管理处分工有待进一步明确,以便减少内耗、提高效率。在明年工作本人将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工作中抓住重点,改进工作方法。
第四部分:xx年度工作设想
一、进一步完善品质监督体系,力争本年度正式实施
二、加快管理处运作手册的编制,争取上半年进行讨论
三、改善工作计划核查的方式、方法,进一步提高工作计划的可考核性
四、加强外包服务商的工作监督,不断提高外包服务质量
第五部分:对公司意见或建议
篇9
一、完善规章制度,规范运营管理
完善了合同授权、信息公示、发票管理、业务外包、零星工程、在线学习、视频监控、专业技术职务等管理制度等,使公司在各方面进一步做到规范化、制度化。
二、推行量化考核,强化结果导向
推行的“目标量化分解”考核工作,全年召开12次考评会,将公司目标分解落实与薪酬挂钩考核,改变了员工与公司生产经营“无直接关联”的状态,将“员工动力和员工能量”凝聚到公司目标上来,使员工与公司发展息息相关,为XX年较好完成目标任务作出了贡献。
三、夯实基础管理,助推经营绩效
1、修订了《基础管理实施细则》,基础管理工作步入常态化,开12次考评会,oa考核通报12期。
2、开展6s管理活动,提升企业形象。成果初现:车辆停放有序了,地物明朗了,内务规范了、员工素质提升了,也为提升员工工作绩效奠定了基础。
3、按时填报集团、工信局等单位需要的各项统计报表。
四、加强法律事务,规避潜在风险
1、合同风险防控:组织了学习合同法,召开合同管理例会,规避合同管控风险。
2、合同纠纷处理:瓮马高速施工高度危险作业,损害110kv福天线及晃电导致的损失赔偿,合计赔偿380万元(含化工公司)。
五、强化信息管理,促进两化融合
1、全年erp系统、办公系统、门禁系统、刷卡系统等运行良好。
2、视频完好率从年初的87%提高到100%,推进填写《巡检记录》、《视频完好率统计表》、视频设备的abc三级管理。效能监察获得第二名的好成绩。
3、编制了视频监控二期整合方案,并组织招投标。
六、公司治理工作,理清工商事务
1、“三会”召开情况:召开了一次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四次临时股东会、临时董事会。
2、办理一年一次的合同签订法定代表人授权委托书。
3、制定了《企业信息公示管理办法》,并按要求公示相关信息。
七、后勤保障系统,护航生产经营
1、后勤保障措施得力,现场保洁维护良好,强化了保障和服务两项职能,落实了安全和卫生两个重点。
2、每季度组织食堂的满意度调查,并实施整改,员工就餐满意度明显提升。
3、加强了车辆的违章、消耗等管理,建立相关台账,做对比分析。
八、加强行政职能,督办公司事宜
1、公司印章、合同印章都严格按照公司管理规定规范使用,有效的防范风险的发生。
2、提高办文质量,无论收文处理,还是发文处理,都按《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严格规范。
3、提高会议质量,不开无准备的会,不开准备不足的会,以切实提高会议议事质量。
篇10
【关键词】市政工程;监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U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066(2016)11-0135-02
1引言
对于市政工程中的监理工作,通常涉及到多个方面,而比较于其他的工程项目,往往存在许多不同的监理要点和难点,因此,如何解决监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是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对于全面推进市政工程的建设,保证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市政工程中监理的作用
2.1控制施工进度
在市政工程中开展监理工作的重要作用之一,在于控制施工进度,其监理的内容主要包括各建设阶段的工作程序、内容、持续的时间以及衔接关系等,基本建立流程如图1所示。监理的形式包括制定规划、编写细则、审核方案、召开会议、跟踪与严格监督等,通过协调多方关系达到控制施工进度的目的。监理单位应当在实施工程建设过程中按照工作计划,制定严格的工期监督措施,及时调整工程进度,保证工程能够如期竣工。在工程施工阶段,监理人员应当编制并审核施工进度计划,确保其实现,并注意审核进度安排的合理性,从而确定开工日期与竣工日期。
2.2控制施工质量
在工程建设监理的过程中,相关监理人员的工作除了需要对设计文件、设计图纸进行认真研究之外,还需要预测工程中容易发生的质量和技术问题,尽而从技术、经济、安全等多个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有效措施,指导工程的顺利展开。
2.3控制工程投资
正常情况下,工程进度款由施工单位进行申请,首先向监理单位提交申请表及其它相关资料,然后由监理单位依据相应的合同条款、施工图设计文件,以及工程现场实际的完成情况,审核工程量及工程价款,最终签发工程款支付证书。对于其中可能影响造价的设计变更、索赔等问题进行控制。
2.4管理施工合同
合同管理是监理工作的核心,合同管理工作几乎贯穿于整个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关系到工程实施的各个方面,在整体项目的实施中,发挥着保证和总控制的作用。合同管理占据特殊地位,主要是因为对于工程项目工期长、协调关系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其协调的关系包括施工单位、建设单位、勘察设计单位、咨询单位、监理单位、材料设备供应单位等之间的关系。业主与承包商也会发生合同争议,监理方作为第三方,应当积极主动协调解决争议,依据施工合同以及其它合同公正地判明各方责任。
2.5管理施工安全
安全生产是保障工程质量和顺利实施工程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在市政工程施工全过程中,都应当充分重视施工安全的监理,从最大程度上预防并减少工程事故的发生,要有针对性地在不同施工阶段,选择相适应的安全管理措施,以应对不同施工环境中存在的不同施工情况与环境特点。
3市政工程监督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3.1监理制度问题
“有规矩才成方圆”市政工程的建设离不开相应的政策支持,才能更好的保证工程的有序顺利进行。可是现实生活中,很多市政工程出现问题后无法找到解决的办法,因此影响了施工的效率和质量。一些市政工程单位确实构建了相关的政策,然而因为各部门人员各司其职的过程中忽略了相互沟通,使政策的落实没有达到很好的效果。一些市政工程建设单位存在着人员关系复杂,职责不分明,机构设置模糊不清的问题,使得制度形同虚设,办事效率不高。
3.2监理合同管理问题
实际上市政工程监理人员往往并没有做到按合同办事,因此监理工作者的职权没能充分发挥,再加上监理费用总是没有按时支付,这样就严重降低了市政工程的施工进度。
3.3监理工作者综合素质低
现阶段我国从事专业监理工作的人员还比较稀少,监理单位为了节省开支,采用临时雇佣监理人员的方法,因此监理工作一般由一般监理人员完成,而且大多是从其他部门挪用的,专业性非常弱,综合素质较低这样就导致了监理工作不到位,产生很多问题。
3.4问题处理不够公平公正
从原则上来说,业主、监理、施工单位之间应当是平等共存的,而监理作为第三方,要求能够公平公正的传达业主意图、控制项目。事实上,迫于生存的压力与利益关系,监理方的费用来自于业主,致使监理方下意识偏向业主。加上业主方对于监理工作的干预较多,在发生争议或事故时,监理工程师常常难以保持第三方的公正态度来行使权力,因而作出对施工企业不公平的判断。
3.5行政部门监管不力
(1)对于工程监理部门设立的门槛低,一些拥有政府背景的单位,即使人员缺乏相应的水平和施工经验,却能够堂而皇之地成立监理公司,造成严重的唯心主义,看谁都认为是在偷工减料;加上人员流动的不稳定性,容易出现后来人不了解前段工程状况,因而难以针对工程监理的关键工艺、关键部位开展工作。(2)工程监理市场的不规范。承揽监理业务时,出现转包监理业务、挂靠监理证照的现象;还有行业保护、部门保护,甚至批条子,打招呼的现象;有些明招暗定,搞虚假招标;或者业主私招乱雇,系统内搞同体监理等多种问题,致使监理无法真正发挥作用。另外,监理人员的能力考核方式也与现实脱节,监理市场不健全,监督管理机制的不完善,监理人员的能力审核问题等都非常值得重视。(3)政府对于工程监理的各类人员业务、技能方面的培训不足。在整个行业内,相应的培训机制未能建立起来,缺乏鼓励支持的相关政策。即便有些单位、地方设立了相应的培训工作,但往往是流于形式的,并没有经过严格的考试制度选拔,许多人只报名,却没有参加学习培训,只是应付了事,因而无法保证监理质量。
4市政工程监理的优化策略
4.1全面掌控工程监理
4.1.1召开安全会议,组织安全检查监理工作者应承担起自身的职责,以定期检查为主,偶尔进行突击检查市政工程施工场地的施工情况,一旦发现任何安全或质量问题,必须马上勒令其停止施工,要求有关部门采取整改措施以消除隐患,确保工程安全外,市政工程监理单位必须马上召开会议汇报安全状况,协调解决所面对的问题,之后还要保证定期组织安全检查,以杜绝发生安全问题。4.1.2严格执行相关质量控制规范在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的质量监理过程中,监理人员要在深入理解和掌握市政道路工程国家、地方政府相关质量控制技术规范标准的基础上对施工过程中的各阶段、各环节进行严格的质量监督和管理。在监理过程中,一旦发现存在违规操作、偷工减料、不按实际设计施工等不良现象时滥理人员应立即制止并上报相关监督管理部门。与此同时监理人员要结合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对监理制度和体系中可能存在的不足进行及时有效的修正和弥补。4.1.3控制施工监理收费为使工程建设监理单位可健康持续发展,需要保证监理费的合理收取。一方面需要业主单位增加监理投资费用,扩大监理服务范围、扩充监理服务内容,对工程建设监理费做出相应的调整。另一方面,监理单位需从自身出发,加强监理单位的法律意识,加大对现场监理机构监理人员的资金投入,引进高素质监理人员同时提高监理人员的待遇,提高企业的监理服务水平。监理单位要通过提高自身的企业信用等级,扩展监理单位的业务范围,为企业创造大的经济效益,使本企业处于一个良性循环的发展状态,从而促进整个监理行业的健康发展。
4.2完善市政工程监理制度
为了保证市政工程的顺利完成,市政工程管理单位需要建立一系列完备的监督管理制度,与此同时应该明确各单位的分工,做到职权分明,确保各项工作有序、顺利落实。例如市政道路工程应根据实际路况,制定合理科学的道路监管制度,从而实现了解道路现实路况,并对道路工程的安全、环境、质量等方面实时监督管理。监理单位在签订道路工程监理合同后,应该立即组织专门的机构、专门负责人着手实施,在此过程中,根据道路工程的进度编制和调整相关的细则和规定,同时建立实验室对道路工程相关项目进行实验,最后值得注意的是市政工程开工以后,各部门要对工程的各项开支了然于胸,做出预算然后及时签发预付款的支付证书。
4.3构建建设方与监理方的平等关系
需要对组织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定期进行法律知识方面的培训,以提高相关监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综合素质,从而确定监理单位在工程中占据的重要地位,加强建设方、监理方的协调工作。此外,还可以加强工程监理的宣传工作,以获得关联单位的认可与协作。坚定维持建设方、监理方处于平等的法律地位,使双方能够就工程建设的质量与效率进行全面的考虑,进而达到保证工程建设顺利开展的目的。
4.4加强市政工程建设的合同管理
市政工程项目的合同管理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市政工程建设的实施效果和效率,在实际操作中,合同管理工作往往涉及很多方面,内容复杂、合同有效期较长,再加上工程的信息量很大,合同的管理有一定的难度,很难全面有效,但是合同管理又是必不可少的,监理工作人员必须从合同的签订开始就严格把关,对合同的每项条款都进行详细的说明。此外,监理人员要认真审核合同的每一个细节,才能更好地为双方服务,保证双赢之后就是严格按照合同的规定执行,即使是补充事项也需要认真谨慎的对待,在正式施工之前,市政工程的监管工作者还需尽可能详细的搜集有关村料,认真筛选有用信息,从而保证整个工程建设有序健康的施行。
5结语
为了能够有效提高市政工程的监理工作效率,应当在依靠监理工程师的同时,重点考虑综合因素,从而有效改善监理状况,通过建立高效、可靠的监理系统的方式,有效保证监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夏仟.探析做好市政工程监理工作的有效途径[J].引文版:工程技术,2015(4):45~46.
[2]姚顺友.做好市政工程监理工作的几点体会[J].工业b,2015(5):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