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术经济与管理范文

时间:2023-04-14 08:21: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技术经济与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业技术经济与管理

篇1

1.1 管理和推广投入过少

经费不足是当前农业管理和技术推广的主要阻碍因素之一,部分地方的乡镇地区所设立的农业技术推广技术工作人员,会因为资金不足等因素停止推广,或者难以保持持续性宣传,进而导致技术宣传不到位等问题;加上推广形式比较单一,技术不高,也很难获取理想的宣传效果,无法与农民生产、作业的需求相匹配。

1.2 农民的整体素质比较欠缺

技术的推广和宣传效果与农民的整体素质有关,大部分农民的接受能力较差,无法理解到宣传农业科技成果,宣传新技术的目的和意义,导致农业科技的应用效果不佳。根据本地资料的收集发现,大部分农民的年龄较大,文化素质普遍较低,这样的劳动力结构水平同样限制了农业管理和农业技术推广的进程。而农村中的青壮年劳动力则选择外出打工,这对于农业生产而言是一大缺失,也是在农业生产和发展中的另一大阻力,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无法完全接受新的生产技术和管理,不具备先进的市场意识,进而导致整个管理工作缺乏后劲。

1.3 科技推广内容与农民需求不符

加强农业经济管理,提升农业推广技术,扩大农业技术的宣传范围和效果,就是为了让农民受益,农民是推动农业发展的主体,同时也是应用农业技术和农业生产结果的受益群体,因此,在推广农业科技的过程中,应该注重观察和了解当前农民的需要,才能将宣传的农业技术转变为发展农业的推动力。农民的需求是科技推广的效益所在,随着农业的发展和进步,同样也需要获得多样化和高效化的生产技术,且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于全面的管理技术和应用技术需求更为迫切,但是当前的农业经济管理技术的推广形式和方法均较为枯燥和单一,没有对新品种的栽培技术和管理技术进行相应的指导和管理,也说明了与农民的生产需要不符。

2.农业经济管理和技术推广对策

2.1 提升技术推广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

要求工作人员具有足够的工作热情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因为工作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在固定的时间内在农村工作,也需要与农民保持良好的沟通与交流,才能在不断的考察和分析过程中,做好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宣传工作。要求工作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技术能力。在实际的指导工作中,需要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技术指导人员具有足够的专业技术水平,才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体现出农业经济管理和技术指导的核心要求;因此,工作人员应该不断加强自身品德修养的同时,还要注重增强自身的专业素质,只有具备全面的发展素质,才能够处理好与农民之间的关系,合理、有序地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难题;要求工作人员具备专业的技能,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真正做好全面的指导和推广工作。

2.2 提升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专业能力水平

农田农业生产是一线的生产场地和实践过程,工作人员只有具备足够的生产指导技术,完备的专业知识,才能真正做好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由于农业生产经营具有生产期长、见效慢等特点,如果宣传和指导工作人员的指示不明确,或者指导失误,那么,所产生的影响也会很大,甚至会造成农业生产研究的损失。因此,加强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水平十分重要。

2.3 做好工作人员与农民的关系

农业经济管理和技术推广人员在开展基层实践工作过程中,不仅需要完成国家布置的推广和宣传任务,而且还要做好服务农民的工作,因此,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应该更多地走进农民生活,主动与农民搞好关系,充分展示自己的工作作用的同时,也要增强农民的信任,才能保证农业技术宣传、推广工作真正到位。比如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遇到了问题,工作人员应该主动了解实际情况,并参与到问题的针对性解决中,进而提升人民的信任感;制定解决方案时,也要与农民保持充分的交流,在共同协助下获得最佳解决效果,而与农民保持良好的交流,才能真正了解农民所需,农民所急,进而适当调整整体的农业经济管理和技术推广方案,以便开展针对性的服务工作,进一步促进农业生产的进步,保证农业生产得到稳定的发展。

3.结语

篇2

80年代以来,经过许多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内容不断丰富和完善。但从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形势来看,其学科建设明显落后于实际需要,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学科内容跟不上形势发展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建立过程,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经济效果”概念的提出,是一门“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在国家要求农业技术改造和新技术应用经济效益的背景下开创和发展起来的”交叉学科(朱希刚,2002),虽然经过了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迅速发展,但是农业技术经济学仍然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这些影响阻碍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向前发展。因为一门学科的产生往往很难摆脱时代的局限性,但是当一门学科赖以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基础发生了变化以后,其相关的理论、衡量标准、评价方法也应当与时俱进,随着完善和发展。所以,如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是未来农业技术经济学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2、学科结构不合理 农业技术经济学学科结构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不系统,没有形成自己的理论基础;二是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基本方法描述不够清晰,容易与计量经济学等其他经济学科的一些方法混淆,体现不出自身特色;三是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应用领域比较狭窄,局限于农业的直接生产过程,而对农业的产前、产后的供应、加工、贮藏、保鲜、运输和销售等环节以及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领域应用较少。四是农业技术经济学的教材虽然版本较多,但多是低水平重复,许多内容在其他教材中重复出现,一些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理论知识和基本原理没有讲深、讲透。

篇3

关键词:民族地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广西

中图分类号:F30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10-2443-05

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之一。新古典经济学者索洛(Solow)认为,经济增长主要来源于劳动、资本等投入要素的增加和技术进步;由于劳动、资本等要素的投入最终都会面临着边际收益递减的困境,各国政府越来越重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2012年中国“中央1号”文件将农业科技创新放在了突出位置,指出“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已有的文献中关于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发展影响的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研究技术进步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李静等[1]对中国1978-2004年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与分解进行了实证研究,把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构成分解为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变化、规模效应和投入产出混合效应四个部分。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是由技术进步推动的,技术效率的下降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造成了不利影响,而规模效应和混合效应的影响较弱;郑晶等[2]对1993-2004年广东各地农业增长及效率进行了分解测算,结果显示广东省农业全要素的增长总体上主要依靠技术进步;马彧崧等[3]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分析了甘肃省14个地级市农业生产经营在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方面的差异,并根据农业技术效率限制因素的不同将各地区分成高纯技术效率-高规模效率地区、高纯技术效率-低规模效率地区、低纯技术效率-高规模效率地区和低纯技术效率-低规模效率地区4类。二是直接测算农业技术进步率和农业发展的贡献率。从1982年开始,农业部便开始了研究农业的科技进步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的测算方法,并用不同的方法对国家“六五”、“七五”、“八五”期间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了测算和比较[4];顾焕章等[5]用确定性前沿生产函数对中国农业科技进步率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1972-1980年,农业增长中农业科技进步的贡献率为27.00%;在1978-1984年,这一比例达到了35.00%,但在“七五”期间这一比例降到了不足28.00%;朱希刚[6]最早使用Solow余值法进行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陈凯[7]通过要素结构进化率函数和要素替代弹性函数对山西农业科技进步及其贡献率进行了测定;蒋和平等[8]对1995-1999年中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在此期间全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40.70%,并预测在“十五”期间这一比重将达50.00%以上;李林杰等[9]测算中国“十五”期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50.00%;赵东喜等[10]运用Solow模型对“十五”期间全国和广西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做了测算,结果表明,广西和全国在“十五”期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分别在49.53%和34.34%;赵芝俊等[11]采用分省面板数据对1985-2005中国农业科技进步率与贡献率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此期间中国广义农业技术进步率和贡献率分别为2.90%、51.70%,狭义的分别为2.40%、41.30%;刘芳等[12]对河南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1985-2008年河南省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46.47%,“十五”期间这一比例达到了55.08%;孙秋霞等[13]对中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1990-1995年、1996-2006年这两个时间段中国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分别为37.69%、42.83%;贾凤伶等[14]测定了天津市“十一五”期间农业科学进步贡献率为60.40%;雷玲等[15]对2001~2007年陕西省的农业科技进步率和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了测算,得出此段时间陕西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49.60%,并预测2011年陕西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55.00%;《山东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影响因子分析及对策》课题组[16]对“十一五”期间山东省农业科技进步率和贡献率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在此期间,农业科技进步率和贡献率分别为22.00%和58.00%。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涌现了大量关于农业科技进步率的相关研究文献,不过针对民族地区农业生产率的测算与分析的尚难见到。中国民族地区大多处在边远欠发达地区,农业在当地的国民经济中占据较大的比重。广西壮族自治区属于欠发达地区之一,是典型的民族地区,聚集了壮、瑶、苗等11个少数民族。本研究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研究民族地区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发展的影响,这对促进民族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将有着重要的意义。

1 农业技术进步与农业生产

技术进步可以表现为既定的投入(资本、劳动等投入要素)比技术进步前能生产出更多的产品,或者表现为生产一定量的产出所要求的投入要素比技术进步前有所减少。

技术进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技术进步考察的是物化形态的技术,是依附型的技术进步。如引入和更新更好的生产设备、以机械生产代替人工生产、农业生产中采用新品种等。由于其可见性,又被称为硬技术进步;广义的技术进步除了包括狭义技术进步的内容外,还包括管理、决策、智力水平等软技术进步。概括说来,广义的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①新技术应用后抬高了生产函数的曲面,即新技术提高了资源的边际产量或降低了产品的边际成本。这是狭义技术进步的内容,也是技术进步中最重要的经济贡献内容。②提高技术效率,使每个生产单位都能达到或接近推广技术应该达到的投入产出水平。③提高了资源的分配效率和产品结构效益。④获得规模效益。可以看出,第一项是典型的硬技术进步,后三项是所谓的软技术进步。在本研究的分析中,技术进步是指广义的技术进步。农业产出的增长是要素投入增长和广义技术进步共同作用的结果(图1)。图中反映了技术进步前后投入产出关系,技术进步表现为生产函数的向上移动。基期在原技术条件下投入为X0,产出Y0;如果没有技术进步,投入增加为X1,产出应该为Y1,但存在技术进步时产出为Y2;产出的增加一方面是由于投入增加的结果,由投入增加而引起产出增加为(Y1-Y0),而由技术进步引起的产出增加为(Y2-Y1),技术进步贡献率为(Y2-Y1)/(Y1-Y0)×100%。

2 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的测算方法

理论上说来,可以从生产函数和成本函数两种途径测算农业科技进步率及其贡献率。由生产函数途径测定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方法主要有生产函数法、增长速度方程法以及总要素生产率指数法[17]。中国目前由农业部科技司颁布的、供全国使用的农业科技进步测算方法就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朱希刚教授等研制的增长速度方程法(又称余值法)。

2.1 C-D函数法

C-D(Cobb-Dauglas)函数是由美国数学家Charles Cobb和经济学家Paul Dauglas于1928年提出,其最初的数学形式为Y=AKαLβ,其中Y、A、K、L分别为产出、效率系数(A>0)、资本和劳动,理论上可以推理出α、β分别是资本和劳动的产出弹性。

1942年Tinbergen在C-D函数中加入时间指数趋势以测定技术进步,Solow于1957年提出如下改进型C-D函数模型:Y=A(t)KαLβ,并提出两种关于A(t)设定:A(t)=A0(1+δ)t以及A(t)=A0eδt,前一种表达式中δ有明确的经济含义,即表示技术的年进步速度;后一种δ经济含义不明确。不过当技术进步速度很低时,后一种形式中δ也可以看作是技术进步速度。由于后一种方式结构简单,易于回归分析,在技术进步测定模型中多采用这种模型。

农业生产中一般有资本、劳动和土地3种投入要素,所以用C-D函数测定农业科技进步率一般是将资本、劳动、土地3种投入要素以及表示科技进步的时间变量t一同引入生产函数。这样,农业生产函数为:

Y=A(t)KαLβFγ (1)

(其中F、γ是土地投入及其产出弹性,其他同前)

对(1)式做对数变换得:

lnY=lnA0+δt+αlnK+βlnL+γlnF (2)

(2)式对时间t求导得:

■=δ+α■+β■+γ■ (3)

其中■=■×■,■=■×■,■=■×■,■=■×■分别是总产出、劳动、资本和土地投入的时间变化率,即它们的增长率,可用y,k,l,f分别表示。

对(2)建立计量经济模型,收集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可以得出各要素产出弹性α、β、γ和农业科技进步率δ,可得科技进步贡献率为:

E=■×100% (4)

2.2 增长速度方程法

增长速度方程法又称余值法。余值法测算科技进步率就是在总产出中扣除由于要素投入的产出增加,余下的残值均归于广义技术进步,δ=y-■αixi,其中δ、y、xi、αi分别是科技进步率、总产出增长率、要素i的投入增长率和要素产出弹性。

对于农业科技进步率测算来说,根据(3)式可得:

δ=y-αk-βl-γf (5)

(5)式表示农业科技进步率等于农业总产出的增长率减去资本、劳动、土地增长率和它们产出弹性的乘积后余下的残值。由此计算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即:

E=■ (6)

余值法测算科技进步贡献率有简单、直观等优点,难点是各投入要素产出弹性的确定,一般也用生产函数回归得到。中国农业部科技司颁布的农业科技进步测算方法就是应用这种方法。

3 以广西为例测算民族地区农业科技进步的贡献率

3.1 变量的设置与数据选取

参照农业部科技司颁布的全国农业科技进步测算方法,本研究选取了广西第一产业的总产值作为因变量,农业人口(总人口-非农业人口)、农村投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和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分别代表劳动、资本和土地作为因变量,建立C-D函数模型。从广西统计年鉴中收集了广西2004-2010年88个县域的农业生产数据(对于其中的少量缺失值,为保证其数据的合理性,本研究采用均值法进行了填充)。对于2007年4月才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批准设立的贺州市的平桂管理区,其大部分区域是从毗邻的八桂区划分而来,为了处理的方便,本研究将平桂管理区的2008年、2009年、2010年农业统计数据都加总到相应年份的八桂区内。整理广西历年的统计年鉴得到2003-2010年广西的农业生产数据[18],见表1。

3.2 设立理论模型

本研究采用2004-2010年广西88个县域农业生产面版数据(Panel data),故设理论模型为:

Yit=A0eδtKitαLitβFitγu (7)

对(7)式对数化得:

lnYit=lnA0+δt+αlnKit+βlnLit+γlnFit+ε (7.1)

(7)式中u和(7.1)式中ε分别表示随机误差项。

3.3 回归分析及各项检验

以广西88个县域2004-2010年农业生产综列数据建立数据库,共88×6=528个样本观测值,满足大样本要求,用Eviews5.0统计软件分别对统计数据作回归分析,结果见表2。

对结果进行分析发现,调整后R2值为0.85,F检验值为845.85,说明模型整体显著;D.W.值为2.27,不存在自相关性。各解释变量检验的P值都小于0.05,说明各变量都达到了显著水平。

根据以上的回归,分别可以得到以下的方程:

LNY=0.75+0.09T+0.17LNL+0.09LNK+0.82LNF

(0.28)(0.01) (0.03) (0.02) (0.03) (7.2)*

R2=0.85 F=845.85 D.W.=2.27

3.4 计算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对于模型(7.2)*,α+β+γ=0.17+0.09+0.82=1.08>1,说明广西农业在2004-2010年期间是规模报酬递增的。可以用余值法公式(5)计算,将各要素增长率和回归得到的产出弹性值代入得:

E=[8.71%-0.82×(-0.37%)-0.09×43.83%-0.17×1.00%]÷8.71%×100%=■=55.51%

可见,2004-2010年期间广西农业科技年进步率为4.83%,对农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为55.51%。

3.5 结果与分析

为了便于分析与讨论,按上述分析原理计算各投入要素的平均增长率和贡献份额,结果如表3所示。

3.5.1 农业科技进步是促进广西乃至民族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源泉 从上述回归结果和表3可知,广西农业科技进步率在2004-2010年期间为4.83%左右,但是贡献率却达到了55.51%,对农业的贡献率超过了农业投入要素贡献率的总和,农业科技进步已经是促进民族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源泉。从测算的合理性角度来看,赵东喜等[10]测算“十五”期间(2000-2004年)广西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49.53%,与其相比增长了大约6个百分点,说明测算结果的可信度较高,测算的结果是可信的。从发展阶段来看,贡献率仍低于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分界线所对应的60.00%[19],广西农业仍然属于粗放型农业。同时,由于广西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低于现代农业所要求的80.00%的标准[20],广西农业依然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阶段,这是符合广西农业乃至整个民族地区农业发展现状的。

3.5.2 农村投资是促进广西乃至民族地区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从表3中可以看出,在所有的农业投入要素中,农村投资对农业的贡献率是最大的,达到了45.90%,这与近年来广西加大对农业投资的政策是分不开的。但是也应该看到在农村投资的增长率较高,投资额度大的同时,农村的弹性比较低,只有0.09,农业对农业资本的利用效率不高,一方面是由于民族地区大多处丘陵高山地区,恶劣的自然环境制约了现代化的农业机械的应用;另一方面是民族地区人们普遍受教育程度低,无法充分地利用农业资本。

3.5.3 劳动力资源对广西乃至民族地区农业发展的贡献率不大 从回归结果可知,广西农业劳动力对农业的产出弹性为0.17,在投入要素中处于第二位,但从表3中农业的贡献率只有2.00%,而且广西是一个人口大省,农村劳动力过剩,劳动力资源对广西农业发展的贡献率偏小。原因可能是广西农村劳动力素质低,制约了其对现代农业技术的掌握和需求。

3.5.4 农作物播种面积持续减少,制约了广西乃至民族地区农业的发展 从前面回归结果和表3可以看出,土地的农业产出弹性为0.82,在所有的投入要素中是最大的,但由于农作物播种面积年平均增长率为-0.37%,农作物播种面积在2004-2010年期间呈下降趋势,结果导致土地在此期间对广西农业的贡献率为负值。

4 结论与政策建议

基于C-D生产函数,运用索洛(Solow)余值计算方法,以广西88个县(市)2004-2010年的面板数据,探究民族地区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广西在此期间的科技进步率为4.83%,贡献率为55.51%。农业科技进步率低,但贡献率大,提高科技进步率对广西乃至全国的民族地区的农业发展有重要的作用。针对民族地区农业发展,笔者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加大对农业科研院所和农业院校的扶持力度,保证农业对科研资金的需求,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在横向上大力与东部省份开展合作;政府加大农业劳动力的技术培训工作,提升农业劳动力使用先进技术的能力;提高农村投资效益,促使农村投资流向重要关键部门;国土部门加大耕地的保护力度,维护耕地“红线”。

参考文献:

[1] 李 静,孟令杰.中国农业生产率的变动与分解分析:1978-2004年[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5):11-19.

[2] 郑 晶,温思美,孙良媛.广东农业经济增长效率分析:1993-2004年[J].农业技术经济,2008(3):17-24.

[3] 马彧崧,戴永安.甘肃省农业技术效率区域差异分析[J].技术经济,2010(3):51-53.

[4] 秦朝钧,张朝华.广东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和要素贡献率的测算与经济增长分析[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1(5):556-559,564.

[5] 顾焕章,王培志. 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贡献的定量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1994(5):11-13.

[6] 朱希刚.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定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

[7] 陈 凯.农业技术进步的测度——兼评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方法[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0,21(21):124-128.

[8] 蒋和平,苏基才.1995-1999年全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定与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1(5):12-17.

[9] 李林杰,王红涛.加快农业科技进步 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基于我国“十五”时期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实证分析[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8,29(2):163-167.

[10] 赵东喜,王力虎,黄晓昀. 广西十五时期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与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500-1502.

[11] 赵芝俊,袁开智.中国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测算及分解:1985-2005年[J].农业经济问题,2009(3):28-36.

[12] 刘 芳,李炳军.河南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和分析[J].技术经济,2010(12):74-76,121.

[13] 孙秋霞,杨妍妍,高齐圣.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J].统计与决策,2010(22):148-149.

[14] 贾凤伶,孙国兴,李 瑾,等.“十一五”天津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及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3186-3189.

[15] 雷 玲,张召华,王礼力.陕西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与分析——基于C-D生产函数[J].技术经济,2011,30(5):59-63.

[16]《山东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影响因子分析及对策》课题组.山东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报告(一)[J].山东农业科学,2012,44(3):127-132.

[17] 朱希刚.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定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

[18] 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广西统计年鉴(2003-2011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2012.

篇4

关键词:农业科技进步;农业科技集成;集成创新;集成模型

目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关键时期,主要标志是,农业已逐步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转变。这样,农业对科技的需求和依赖越来越强烈,对科技及其成果转化要求越来越迫切。但我国农业因总体发展水平低、科技需求主体(农民)的创新能力(资金)弱、素质相对较低、创新意识差等。造成目前农业创新主体(农业高校科研院所)与技术需求主体(农业生产者)之间缺乏联动机制,在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科技中重产中科技轻产前、产后科技,且缺乏前后整合,造成农业科技进步整体水平不高,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地方农业产业竞争力弱等问题。

1 农业科技进步及存在问题分析

1.1 农业科技需求概述

中国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了关键时期,主要标志是全国农业逐步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这样,农业对科技的依赖越来越强烈,表现为:一是依靠科技大幅度提高土地的生产率,提高单产,确保粮食安全:二是依靠科技全面提升农产品的价值,诸如通过科技培植专用优质种苗、农产品产后保鲜、精深加工、资源多层次利用等,促进农业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较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三是建立农业技术标准、管理体系、法律体系、检测体系和认证体系,全面提升农产品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力:四是依靠科技节约农业稀缺资源、提高资源效率、开辟后备资源、拓展资源空间,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五是农业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科技推广网络的建设、培训体系的构建是提高整个农业科技水平的关键。

1.2 农业科技进步的发展现状

1.2.1 主要成就

中国农业科技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广泛开展研究开发、试验示范、科技服务等工作,取得了大量科技成果并在农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迅速提高,有力地推进了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大批科技成果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生态效益,为农产品的自求平衡和丰年有余做出了重大贡献。具体表现在:一是建立和完善了农业科技体系(形成了中央、地方各级农科研究与推广网络):二是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和技术储备能力明显增强:三是农业科技基础设施有所完善:四是农业科技合作和成果推广应用成效显著;五是农业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六是高层次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1―3]。

1.2.2 主要存在问题

进入21世纪,农业生产需求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我国农业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尤其中国加入WTO、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业科技在支撑和引领农业产业结构进入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竞争力、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和培养新型农民的科技需求中还存在一系列发展问题:一是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二是农业科技与生产脱节的现象依然严重,创新主体和技术需求主体间缺乏联动机制,导致技术供给和需求之间结构性失衡,农业科技链和产业链脱节;三是农业科技结构和学科结构的改革与调整跟不上新时期农业发展的需求,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技术,农产品加工和综合利用,保鲜技术等的研发十分薄弱;四是农业比较利益低、农户收入水平低、加上农民科技素质不高,导致农业科技需求主体自身的创新能力弱、对农业技术的有效需求不足;五是农业科技工作重科研,轻中试和推广应用,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53%[1―3]。

2 曲靖农业科技进步实践与集成效应

2.1 曲靖农业科技进步实践

曲靖市农业科技进步主要是以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建设为代表,是以设施农业现代化、科技集约化、管理企业化和产品市场化,进行科技引进、试验、示范、生产、培训、推广等活动,推进农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探索现代农业的发展前景和方向,为改革传统农业,带动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农业产业化成功经验和模式。曲靖市是云南省的农业大市,粮食总产量、烤烟总产、蚕茧、油料、肉类分别占全省的1/7、1/4、2/3、1/3、1/5。为进一步搞好农业高新技术的引进、消化、示范和推广,加速城郊经济战略的实施,推进全市农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现代化进程,2000年,市政府以“曲政办发[2000]75号”文件,决定在曲靖市麒麟区建立“曲靖农业科技进步集成体系示范园区”,成立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市科技局,负责日常工作,并申报省科技厅把曲靖农业科技进步集成示范园区列为云南省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之一,得到了省科技厅的支持。

该集成体系的运营模式,是按市场的需求及农业特色构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从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构建科技支撑体系,并使其有机集成起来。采取政府引导、良好的服务、优惠政策、开放的环境、企业化管理来建设园区。通过“点”、“面”结合,以点带面,推动了整个区域农业科技进步稳步发展。

曲靖农业科技进步示范园区由6个示范园组成,分别是种子工程示范园、畜牧产业示范园、花卉蔬菜瓜果示范园、特种经济动植物示范园,食用菌开发示范园和信息网络及综合展示示范园等园区。重点领域是新品种引进、选育、提纯、扩繁;生物技术开发利用,组培种苗技术、种子资源收集、驯化、繁殖及种质资源信息数据处理。运行机制是政府搞好引导服务、入园企业实行企业化管理、开放式办园,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全方位开放,跨越式引进、外延内联、企业间协作,以高新技术产业化为目标,以良种工程提高效益为中心为重点,以基地辐射为途径的市场化园区运行机制。

2.2 集成效应及启示

农业科技进步是一个动态经济过程,它包括应用新知识、新技术、新农艺和农产品加工新工艺,采用新的要素组合,创立新的经营方式,开发新产品、提供新服务、开拓新市场,实现新价值和新的经济、

社会、生态效益等。其实质就是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全过程。农业发展水平的高低就是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能力强弱的实现标志,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在农业发展中发挥了主导性的关键作用。

启示一:从曲靖市农业科技进步的成功实践来看,促进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的要素是产前科技、产中科技及产后科技进步与创新的实现,以及相互联系与集成。

启示二:农业产前科技进步与创新体系――种养业良种繁育科技进步与创新体系的构建是推动农业发展的基础和先导。按照引进与培育、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原则,以优势农产品为重点,加强良种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强化种子资源保护与利用,完善种养业良种培育、选育、引育系统,推进良种繁育、推广应用的市场化进程。构建政府扶持与市场推进互动的新型种养业良种繁育体系。把良种繁育体系作为农业科技进步集成体系构建的源头工程进行规划和建设,是因为没有种养业良种发展的新突破,就绝对不可能有整个农业发展的新跨越。

启示三:农业产中科技进步与创新体系――农业各类科技示范园建设、科技服务及培训体系建设、科技推广网络建设、农产品质量保障体系的科技支撑是提高农业生产力和农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保障。据农业科技的特点和发展规律,以形成符合市场竞争要求的科技创新与转化主体、形成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创新与应用体系、形成科技资源合理和高效利用的运行模式为目标,本着“继承、改革、提升”的建设原则,即在充分尊重现实基础的前提下,通过整合资源、优化主体,构建起布局合理、效能统一、运行高效的新型体系,快速提升我国农业科技综合实力。这一新型体系是发挥农业科技第一生产力作用的载体,是确保新时期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的基石。

启示四:农业产后科技进步与创新体系――农业产品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农业产业科技龙头企业扶持体系、农业科技及产业化转化体系、农业科技投入的投融资担保体系、现代化的农产品市场交易体系等的构建是农业产业做强做大的可靠保证。现代农业建立在信息和市场的网络基础之上。信息贯穿于现代农业的全过程,维系着现代农业的每个领域。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是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管道。农业信息和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编织着服务农业竞技的信息和市场网络平台。

启示五:完善的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和科技管理体系的构建,是营造良好农业发展环境、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的关键。农业科技的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由服务和管理两个系统构成,是科教兴农和依法治农的重要载体,应该突出公益性技术服务和农业综合执法,重点强化队伍建设和能力提升,围绕构建多形式、多样化、多层次和公正、规范、高效的体系目标,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采用创新农技推广体制与机制、明确农技机构职能、科学设置农技推广机构、优化农技推广队伍、保证必需的财政供给等多方面措施,营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网络,打造为农民服务的平台。同时,政府的农技推广机构要“有所为,有所不为”,确保公益性职能的履行。通过政策扶持,为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农民合作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开展为农服务营造良好的环境,逐步形成政府与市场互动发展、互为补充的农技推广新格局。要深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建立农业科研、开发、推广一体化的新机制,实施“农业科技人户工程”,努力提高生产能力,发展农业和农村生产力。

3 农业科技进步集成模型及运营

3.1 集成模型

根据前述的分析,农业科技进步集成体系要从纵、横向角度来研究。纵向:即从产前科技、产中科技、产后科技的进步与创新,以及彼此的整合与集成来实现科技进步;横向主要是农业科研院所、农业高校、农业合作组织与龙头企业、政府的有机联系与整合、集成。具体框架如图1所示。

根据总体框架的基本思路,区域农业科技进步集成体系运营的模式为:紧密围绕当地农业资源的优势和特色农业的开发,整合社会资源(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或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市场和政府的引导下,推进农业优势资源和产业科技进步与创新。政府通过制定科技发展规划、扶持政策、确立项目、引导资金投入、科技发展专项基金、服务体系建设等来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农业优势资源开发的龙头企业、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作为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的主体。出资与高校科研机构联合进行项目攻关,政府基金给予引导性支持。项目从种子科技创新工程、种植科技创新工程、产出培植科技创新工程到农产品深加工技术引进与创新工程整个优势资源开发的产业链进行研究。通过纵横向的科技进步与创新集成体系建设,逐步培育起地区农业资源开发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4]。

3.2 集成体系的运行特征

主要体现为:第一,纵横向集成的结合(横向集成:高校、科研、政府、龙头企业集成;纵向集成:产前科技、产中科技、产后科技集成)。第二,突出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的主体是龙头企业、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和政府。第三,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和农业技术推广网络建设是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科技进步实现的重要途径。第四,财政引导投入和多元化的社会农业科技投入是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取得成功的关键。第五,“市场+龙头企业+政府+经济合作组织+农户”是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和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合理运行模式[4]。

参考文献

[1]徐宝明.云南农业科技创新与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6.

[2]李学林,等.浅谈新阶段我国农业科技的政策与法制保障问题[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1).

[3]陈良正,等.新时期云南农业科技发展的思路及对策建议[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6(2).

篇5

舒尔茨对原始技术与现代技术异质性的论述表明他已敏锐地觉察到从原始技术到现代技术进化中的断裂。随着技术的进化,经历了从原始技术范式到现代技术范式的转换,按照技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不同,可以列出3种不同的技术范式:原始技术范式、现代技术范式(末端治理技术范式、线性经济技术范式)和循环技术范式。现代技术范式通过反向增长的自然代价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是其显著特征,是不可持续的发展。循环经济技术范式视生态阈值为客观存在,认为环境的净化能力和承载力是有限的,一旦社会经济发展超越了生态阈值,就可能发生波及整个人类的不可逆的灾难性后果。因而,循环经济技术范式要求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

2循环农业技术范式理论的形成依据

循环农业技术范式理论建立在生态学、系统论和经济增长理论基础上,它以技术哲学领域关于“技术范式”及其发展转换的研究成果为生成本源,以生态伦理学与现代科学技术的耦合为支撑体系,以人与自然关系演变及中华传统生态文明为文化渊源,形成循环农业技术范式理论基本框架。

2.1循环农业技术范式的结构分析

循环农业技术范式是生态伦理学与现代技术的耦合体,生态伦理学的理论思想和现代科学技术成果构成了循环农业技术范式的主体框架。基于循环经济的目标诉求,生态伦理学与现代技术具有紧密的内在关联性。一方面,生态伦理学作为一门应用伦理学,其生命力主要在于把人的生态伦理意识转化为现实的生态伦理实践,使其提倡的生态维护、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道德原则对人类经济活动提供重要的价值引导;另一方面,只有依靠现代科学技术才能够把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自然环境的可持续经济思想变成现实。因此,从理论与实践的层面分析,生态伦理学为现代技术提供了“生态观”的价值导向,在人与自然之间建立起一种稳固而持久的道德关系;而现代技术则作为生态伦理学的价值观“载体”,为循环经济提供了实践工具,二者交融互动,既推动生态伦理学的不断升华,也促进现代技术的理性发展,在人与自然之间建立起一种合理而长久的经济社会关系。循环农业作为一种体现生态环境价值要求的经济发展方式,只有将人类技术经济活动建立在生态伦理基础之上,才能真正实现维护生态环境和提高经济效率的双重目标。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试图在人与自然之间建立道德关系的生态伦理学,与倡导提高经济效率的现代科学技术,就成为互为补充、相互支撑、相得益彰、臻于完善的耦合体,成为循环农业技术范式的支撑和本源,共同支撑循环农业理念和循环农业实践的深化。

2.2循环农业技术范式的特征分析

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科学生态伦理观是循环农业技术范式的决定要素,树立了技术范式的“生态哲学”或“生态学世界观”。

2.2.1循环农业技术范式的技术价值观认知

循环农业技术范式的技术认知基于科学生态伦理观。它强调“生态价值”的全面回归,主张在生产领域和消费领域向生态化转向,承认“生态位”的存在和尊重自然权利,摒弃人类统治自然的价值观,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这样的技术价值观指导下,技术创新的实践过程由技术效益化向技术生态化转换,倡导大力发展循环农业技术。

2.2.2循环农业技术范式的技术特征属性

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生态技术学等关键性原理及其基本规律与各种现代技术耦合构成了循环农业技术范式技术“硬核”的理论基础。在其指导下,技术研究者建立基础性的技术类型选择与发展效果的评价体系,使技术创新活动始终实践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与原则要求,使技术系统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像自然界整个生态系统循环一样,对环境的影响(负作用)最小,资源生产率最高。循环农业最主要特征是产业链的延伸和资源节约,因此其技术支撑重点体现在资源的节约与高效利用、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农业产业链延伸过程中的清洁生产以及农村生活环境建设几个方面。

2.2.3循环农业技术范式的技术共同体

从生态学角度看,循环农业技术范式的技术共同体构成已经突破一般性技术范式的技术共同体定义,把范围从“人-技术”关系扩大到了“人-技术-自然(环境与资源)”系统。在微观层次,主要包括技术人员的组成;技术人员与生产人员(技术使用者,包括农户、农业企业等)以及与技术之间的相互关系;人、技术与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之间的耦合方式。在宏观层次上,主要指循环农业的组织方式及其运行模式,包括:以生态农业模式的提升和整合为基础的循环农业模式;以农业废弃物资源的多级循环利用为目标的循环农业模式;以及以循环农业园区为方向的整体循环农业模式。

3循环农业发展与技术范式升级

循环农业是循环经济理论应用于农业生产、实现生态的良性循环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农业的发展需要传统技术范式的变革。现代农业发展所依托的传统工业经济技术范式的逆生态性,使之在“改造传统农业”的同时,却导致生态问题的日益严重,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受到威胁。而且,这些问题在旧的技术范式下无法得到根本解决,我国循环农业发展将最终依赖于技术范式升级。需要探讨的是,从现代农业技术范式到循环农业技术范式,虽然是一次全新的技术范式选择,但这种变换不仅承载着厚重的历史经纬,而且也仍然离不开现代工业化技术基础原理的支撑。尚未发生由于技术“硬核”变革导致的技术认知和共同体的嬗变。也就是说,还不足以引发一次技术范式的“革命”。

3.1传统农业技术范式的“理性回归”

中国古代“天人调谐”的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要尊重自然的内在价值和客观规律,要肯定人的主观能动性,天人调谐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合理模式。剔除其包含的信仰成分,不难发现这与循环农业技术范式的科学生态价值观具有一致的思维原则和价值观。虽然循环经济符合天人调谐的理念,然而中国传统农业技术主要还是依靠农业生产活动中的经验积累,靠直观的或表观的观察形成一套技术思想体系。传统农业技术在不断的积累过程中逐步完善,而且长时期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这种稳定状态一方面维持了传统农业的繁荣和传承,使中国传统农业和技术长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另一方面又阻碍了技术革命和创新,使得近代以后远远落后于西方。因此,引进和结合西方现代农业技术成果对农业传统技术进行彻底的改造和提升,是实现现代循环农业的外部动力。可以认为,现代循环农业是在中国传统农业生态理念延伸基础之上对现实农业生产方式的革新,既不是对传统农业技术范式的“回归”,也不是现代农业技术范式的“革命”。

3.2现代技术范式的“技术硬核”尚未突破

拉卡托斯(Lakatos)认为,一个技术范式体系的建构是在技术硬核和外层保护带基础之上的。其演进也有2种类型:一种是技术硬核的变革,称之为技术范式革命;另一种是技术硬核不变,只是外层保护带技术进行了完善和提升,从而改善了技术范式的支配效果。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生态技术学等关键性原理及其基本规律与各种现代技术耦合构成了循环农业技术范式体系的理论基础,在其指导下,技术研究者遵循农业经济增长与生态系统质量改善的动态均衡机制,将农业经济活动与生态系统的各种资源要素视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加以统筹协调,并据此建立基础性的技术类型选择与发展效果的评价体系,使技术创新活动始终遵从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与原则要求,最终使技术系统在实践过程中能够像自然界整个生态系统循环一样,对环境的影响(负作用)最小,资源效率最高。

鉴于从技术形成与发展的本质特性来看,各种现代技术及其基本原理依然是循环农业技术范式“技术硬核”的主要部分,变化只是发生在技术间的组合方式与应用方法,属于完善和提升阶段,因此,尚不能够把这种技术范式的演进称为技术范式的“革命”。综上,从概念的内涵看,“进步”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其内涵相当宽泛,不利于对现象的精确表达;而“创新”虽然是一个比较具体的概念,却又包含了明显的“破坏性”成分,必然会有人要经历痛苦的过程。同时为了避免与“技术创新”混淆,笔者认为把这种技术范式的转换称为“技术范式升级”更为恰当。

4结论

发展循环经济绝不能陷入对技术本身的盲目“崇拜”,而要透过技术表象看到决定技术效应的、最根本的、观念层次的价值和标准。因为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首先要求观念层次的变革,从注重技术的社会价值转到兼顾技术的生态价值,从注重技术的历史意义、现实意义到兼顾技术的未来价值。而只有建立起新的生态道德标准和价值理念,才能实现技术效益化向技术生态化的转换。技术哲学领域关于“技术范式”及其发展转换的研究成果,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种认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通过建立循环农业发展的技术范式升级研究模式,可以看出,现代农业的“弊端”是技术范式的落后,现代农业发展所依托的传统工业经济技术范式的逆生态性导致生态问题的日益严重,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受到威胁。这些问题在旧的技术范式下无法得到根本解决,技术范式升级是实现循环经济发展的有效路径。循环农业技术范式强调在生态阈值的范围内,从原来的仅对人力生产率的重视转向提高资源生产率。

篇6

心理学家Ajzen[8]于1991年提出了社会心理学领域经典的计划行为理论(TheoryofPlannedBehavior,TPB),其主要研究个人主观心理因素与行为之间关系的理论。计划行为理论指出,如果个人对某项行为表现出的态度越积极,或所感受到外部规范的压力越大,对该行为所感觉到的控制越多,那么个人采取该行为的倾向就越强。作为农户,其在技术采用过程中的心理反应是指农户对实施某项行为达成概率的主观判断,反映了农户实施该行为的意愿强度。计划行为理论得到了较广泛的实证研究支持,为解释农户技术采用行为过程中的心理特征,为研究农户对农业技术采用行为的意愿和影响因素与该技术采用行为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框架模型。计划行为理论最早是由美国学者Feshbein和Ajzen于1975年共同提出的理理论(TheoryofReasonedAction,TRA)演化过来的[9]。作为农户农业技术采用而言,理理论可用于分析农户的态度是如何影响到行为的,关注的是基于信息认知的心理形成过程。同时农户的技术采用行为可以通过农户的心理过程、行为倾向以及心理效应等进行合理推断,其中农户的行为倾向主要由行为态度、主观规范、感觉到的行为控制和行为目标共同决定(图示)。

2农户对农业技术采用的心理学分析

2.1农户对农业技术采用的心理过程

考察农户采用特定农业技术的心理影响作用,需要充分认识到农户这种心理活动的整个过程,从而对不同的过程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与影响。一般来说,农户的心理过程要经过以下3个阶段。

2.1.1农户的认知过程即在市场出现新的农业技术时,农户首先需要认知这种农业技术的特性及可能存在的优势,要大量获取该农业技术的相关知识,这个过程是农户作出相应选择行为的前提,也是其他心理过程的基础。在这个过程中,作为政府及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应全面准确宣传新农业技术的优点及未来的收益性情况,及时解释农户对该农业技术存在的不解之处,消除农户对该农业技术的认识误区。

2.1.2农户的情感过程情感是人们受到外界客观事物的反复刺激而形成的内心体验,其包含道德感、理智感及美感3个方面的内容[10]。作为农户是否要采用新的农业技术,取决因素之一在于其对该农业技术的内心体验程度,如果农户自身对该技术有着特定的偏好,则容易形成倾向采纳的意向。在这个过程中,作为农业技术推广人员需要及时接近与农户的情感联系,加强平时的沟通,强调该农业技术与农户生产的一致性及互补性。

2.1.3农户的意志过程该过程是农户在经历了前面的认知过程及情感过程之后作出的最终取舍决定。农户的采用决定受到所需的资金、劳动力、土地等诸多因素的制约,需要政府及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政策支持与技术支持来解除农户采用该农业技术的后顾之忧。

2.2农户对农业技术采用的行为倾向

农户对农业技术采用的行为倾向是指农户在社会农业生产方式、生产条件等制约与影响下,通过自己的农业生产活动表现出的稳定心理现象,这种行为倾向包含农户的个性心理特征与农户的个性倾向性。农户的个性心理特征主要包括农户的气质、性格和能力等方面因素,而农户的个性倾向性主要是指农户的个人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仰等决定农户生产行为的诸多因素。结合农户农业生产的特性及现实状况,将影响农户农业技术采用的行为倾向分为以下4个类别。

2.2.1行为态度农户的行为态度是指农户对某种技术、某种技术采用行为或选择新的农业技术时所持有的一种持续性稳定的倾向。农户这种行为态度受到自身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的影响,主要由农户对农业技术的内在感受、对农业技术的情感体验和对采用该农业技术意向3个要素构成。同时,态度的3个构成要素之间具有协调一致性的功能,当农户在选择是否采用某种农业技术时,只要态度中的某一个组成要素被激活或调动起来,就会刺激到态度中的另外2个因素。且农户对农业技术采用的行为态度具有4个方面的功能,这些功能会影响到农户的农业技术选择与评判,4个功能主要为:1)引导。即当农户在考虑自身是否要采用某种农业技术,该功能会促使农户去寻求自己的这种采用决策会获得其他农户或家人的支持与赞同,甚至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奖励,而避免出现由于自己的这种技术选择而遭到他人的反对或批评。2)主动获取相关农业技术知识的功能。一旦农户倾向于采纳某种农业技术时,该功能会调动农户主动向政府部门、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其他农户或农业技术专家学者探求该农业技术的相关知识、经营技术及管理知识,力求充分了解该技术内容,利于自己采纳该技术从事实际农业生产活动。3)自我保护。当农户真正采用某种农业技术投入到农业生产经营中后,若因为自己的农业技术操作层面、农业生产管理方面及劳动力投入等原因造成农产品产量不足或无产量的情况,这时候农户的行为态度就容易出现自我保护功能。此时农户可能表现出抱怨农业技术的不适应性、政府部门的投入过少、农业技术服务不到位、气候条件不合适、土壤条件不支持农业技术等行为,其负性态度目的更多在于掩盖自我的过失及不足之处。4)自我表现功能。农户采用某种技术,有时候并不单纯是为了经济利益的考虑,之所以要支持与采纳新的农业技术,可能是为了体现出农户的敢于尝试、敢于争先、敢于表率、敢于冒险的精神,并希望这种精神能够得到政府相关部门、其他农户或组织的认可,从而获得某种心里上的满足。

2.2.2行为目标农户对农业技术采用的行为目标是指农户采用某种农业技术之前所预期达到的行为结果情况,若预期的结果不理想,则农户可能会放弃特定的技术选择行为,相反,则会相对积极采纳该农业技术投入到农业生产中去。该目标的达成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农户个人判断的准确性程度、预期结果的大小、农户个人的禀赋要素情况、政府的宣传导向预期等。如何正确引导农户树立相对客观的技术采用目标,直接影响到农业技术推广效果和农户采纳农业技术的积极性[11]。同时,作为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和人员需要主动帮助农户树立正确的农业经营目标,避免由于目标的过高导致最终结果的不满意。从农户经营农业生产现状来看,农户的农业技术采用目标可以分为3种:1)增产增收目标。该目标是农户之所以采纳某种农业技术的首要考虑,离开了该目标,其他目标的达成意义并不重要。在新的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首先需要回答的问题是该农业技术能帮助农户带来什么样的生产量、产量的经济效益如何、能不能增加农户的经济收入[12]。因此,在农业技术推广过程,应重点向农户宣传农业技术的经济效益,调动农户的经营积极性。2)适应性目标。该目标主要涉及到农户具备的条件能否与新的农业技术相匹配,如土壤肥沃程度是否可以栽种该农业技术品种、农户能否理解并懂得运用该农业技术等。这些问题会从客观上制约着农户采用农业技术的可能性与积极性。3)必要性目标。该目标要回答的问题是农户为什么要采用该农业技术,采用该农业技术能给农户带来什么样的改变。一项农业技术的推广与运用,都需要得到农业生产最基本单位农户的主观意愿与接受,若农户没有找到更能说明新农业技术所具有的巨大优势,采用新农业技术的必要性就要大打折扣,对新农业技术的关注度减少甚至丧失。

2.2.3主观规范农户在决定是否采用某项农业技术时,或多或少会受到其他农户、政府部门、农业经济组织或其他个人的影响,使得农户对由于采纳某项农业技术行为感受到一定的社会压力,这种社会压力就是农户主观规范的体现。主观规范的影响机理在于外部因素的刺激于农户的思维中,并由这种思维导致农户出现相应的决策行为。根据农户的农业技术经营特点,农户对于某项农业技术的采用与否,会受到以下一些社会压力的影响:1)来自政府农业相关部门的压力。农业部门为了更好地完成国家的农业技术推广任务,很多时候会采取行政性手段要求对应地方的农户必须采纳该农业技术。虽然在农户非自愿采用的情况下会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与货币补贴,甚至会帮助农户联系市场,做好农产品产出的销售工作,但这种推广模式仍然具有一定的隐患性。农户的积极性与投入可能会相应减少,甚至不去管理这种农业技术的生产过程,导致农业技术推广效果不佳。2)来自农业经济组织的压力。随着国家对农业、农民、农村的不断重视与加强投入,许多地方都建立起相应的农业经济组织,如农业协会、农业合作社等形式的组织,这些组织除了负责协调农户的生产、销售、管理和培训等工作外,整个组织本身对成员农户会形成特定的行为规范,如农业生产规范、农产品销售规定、农户生产培训要求等,构成了农户从事农业技术生产的压力来源。同时,有些农业经济组织为了配合国家有关部门的工作要求,会对农户的技术选择采取一定的施压行为,促使农户按照农业经济组织和国家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要求组织农业生产活动。3)来自其他农户的压力。当前,农业技术在推广过程中逐步呈现出群体效应和规模效应,一项农业技术的应用往往会在同一地方得到大力的推广。作为农业技术推广地区的农户,个人的农业技术决策不再是孤立的行为,周边的其他农户对某种农业技术的采用情况会极大程度地影响其行为。如果同村或同镇里面的绝大部分农户都采纳了某种农业技术,那么该农户采纳的意愿明显会偏高。4)来自农业技术人员或专家的压力。鉴于对农村农业生产的重视加强,农业管理部门会经常组织相应的农业技术专家和学者为广大农户提供新的农业技术培训,在宣传农业技术的同时引导农户积极采用新的农业技术。虽然这种培训在一定程度消除了农户对新农业技术认知的障碍,为农户的技术选择提供了充分的信息来源,但某种程度上却反映了农户的选择行为受到了这些专家的一定影响作用。

2.2.4控制认知当农户面对新的农业技术需要决策时,农户能否充分把握自己的行为意向,并在面对干扰和冲突时,及时通过促进相关信息的加工,并调整与采用决策相关的行为来灵活适应当前的需求,这就涉及到农户对技术采用的控制认知。控制认知在解释农户对冲突应对措施方面具有较强的说服力,是农户行为自主性的充分体现。结合农户农业技术采纳的实际情况而言,农户需要对以下3个方面的情景进行信息加工与主观调整,增强自身的控制认知,适应技术采用的需求:1)农户对所拥有的农业生产条件的控制认知。农业技术的采用与农业生产需要具备大量的农业生产条件支持,如农业投入资金、农业劳动力数量、农业生产土壤条件、农业生产气候适应性情况等,对这些条件的深入信息分析与加工,会增强农户采用某农业技术的信心。2)农户对农业技术产出市场前景的控制认知。评判农业技术的标准,并不是对农业技术本身进行测量,而要根据该农业技术带来的市场产出情况,以及这种产出能否为当前的市场所接受和认可[13]。如果农业产出得不到广大消费者及农产品经销商的支持,那么农业技术的采用结果就会大打折扣。3)农户对农业技术获得政策支持与补贴可能性的控制认知。一项农业技术在推广过程中,外部的刺激与诱因是农户选择行为的重要助推力。当农户感知到自己的技术采用行为会得到政策的优惠与货币的相应补贴时,其采纳该农业技术的动力就会明显增强。

2.3农户对农业技术采用的心理效应

在新的农业技术推广运用过程中,尽管政府部门及农业技术推广人员通过各种策略来告知农户,该农业技术具有多大的经济价值,但是农户却不一定会接受。农户是否愿意采用某种农业技术,建立在其对该农业技术经济价值评估的基础上,还受到其他多种心理效应的影响。因此,作为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要更好地向广大农户推广新的农业技术,就需要对这些影响农户采用行为的心理效应有所了解。笔者认为,影响到农户对农业技术采用的心理效应有以下4种。2.3.1对比困难效应对于农户而言,在采用农业技术之前要确定该农业技术的真正经济价值是相当困难的,而且这种信息往往是不对称的,农户很难在原有的农业技术与新的农业技术之间做比较,这就是对比困难效应。因此,当农户难以比较新旧农业技术的优劣时,他们就可能更倾向于继续维持原有的农业技术生产,而不愿意冒着风险去尝试新的农业技术。2.3.2转换成本效应该效应指当农户放弃原有的农业技术而采用一项新的农业技术时,需要的投资越大,农户对该新农业技术的采用可能性就越低。当然,这种转换成本具有短期效应,如果农户在投资新农业技术后的一段时间内能获得较好的农业产出,那么这种基于转移成本的农户维持原有农业技术生产的动力就不是永恒的。2.3.3成本分担效应对于很多农户来说,若采用一项新的农业技术需要农户一次性大量的投资,或这种投资全部由农户个人承担,那么农户采用该农业技术的积极性就会受到冲击。因此,如果政府相关部门能够帮农户承担一部分的资金投入,如货币补贴、减免税费等,或为农户的投资提供信用担保,让农户能够从金融机构筹措到部分农业生产资金,则会大大调动农户的技术采用热情。2.3.4损失-收益效应农户在进行技术采用决策时,会在心里将这种行为构建为权衡收益与损失的构架。当农户感觉到某一技术的采用带来的是“损失”而不是“收益”时,农户的采用意愿就会受到负面的影响,这就是损失-收益效应。例如,当农业部门对农户技术采用进行补贴时,是在采用之前给予农户相应的货币补贴,还是在采用农业技术后并形成农业产出时才给予一定的货币补贴,虽然这两种方法的补贴额度是一样的,但不同的做法会由于农户的损失-收益效应存在而产生不同的感觉。显然,第一种做法更容易让农户感受到农业技术采用的补助吸引力。

3农户对农业技术采用行为心理分析的启示

从上述分析看出,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在对新的农业技术进行推广时不仅要认识到农户心理影响作用的存在及识别农户心理作用的差异性,还要借助一些手段来引导农户的心理,进而提高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与运用效果,以此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作好坚实的基础工作。

3.1正确认识农户心理影响作用的存在

农户作为农业生产的一线人员,是许多农业技术的终端采用者。在面临新农业技术决策时,虽然新农业技术的经济效益前景会影响到农户对农业技术的判断与选择,但是农户作为一个行为主体,其特定的行为方式必然会受到其自身心理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在农业技术推广与运用过程中,作为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必须正确认识到农户心理对其行为的影响作用,从而为开展有针对性的推广措施提供依据。

3.2正确识别农户心理作用的差异性

虽然农户的行为总是会受到其自身心理特征因素的影响,但是由于农户文化程度的不同、年龄的差异、农户自身经济条件的不同、以及农户从事主要职业的区别,这些因素会共同作用于农户的心理感知与判断,从而导致同一地区的农户在面临同样的新农业技术抉择时,其行为表现可能相差甚远。因此,作为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在宣传新型农业技术或先进农业技术时,要综合考虑到农户心理影响的差异特征,做到有的放矢。

3.3正确引导农户心理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

篇7

我国农业在人口增长和耕地面积减少的双重压力下,实现了从农产品严重短缺到供求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跨越。这一辉煌成就的取得,农业科技起了关键性的作用。但也不能盲目乐观,若横向比较,我国的农业科技进步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例如,我国农业科技对农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份额(科技贡献率)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平均推广度)均不到40%,远远低于发达国家70%-80%的水平。这种低的农业科技进步水平,一方面说明,我国农业靠科技增长的空间还比较大,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还大有潜力可挖;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的农业科技进步一定存在着一系列阻力因素,而且这种阻力对动力的抵制相当顽强。那么,竞竟是什么因素阻碍着我国农业科技进步?本文试图从农业科技成果的供给(农业科研)、需求(农户生产)和推广等方面对问题进行分析,以探讨解决对策。

二、主要原因

影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的因素,除了人们公认的:(1)政府对农业科研和推广的投入经费太少;(2)农业科研成果的研制周期和成果发挥效用的滞后性太长;(3)农业科技推广机构不全、队伍残缺、推广人员待遇偏低和服务意识偏差等因素外,最根本的原因是:

(一)农业科研部门提供的科技成果科技含量低、欠成熟,真正具有推广价值的成果少

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之所以低,一个重要原因是农业科研部门提供的农业科技成果本身存在问题。具体表现为:鉴定验收合格的成果数量多,但真正具有推广价值的先进、实用、能够预期产生效益的成果少,大量成果均属无效供给。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是科研管理体制存在问题。

我国现阶段农业科研管理体制基本上还是政府主导型,而非市场主导型,计划经济色彩仍然贯穿着农业科研从选题立项到推广应用的整个过程。这首先表现在科研项目的选题和立项上,由于受农业科研管理体制的制约,选择什么科研项目由政府官员和少数专家说了算,这势必诱导课题申报者只注重从政府政策和专家个人偏好出发考虑选题,并采用拉关系走后门的办法争取课题。这样做的结果是选题与生产实际需求脱节。另一种现象是,即使某些申请者申报的课题符合生产实际需要、对地区性经济发展或领导决策有一定实际意义,但如果与政府官员或专家偏好不相吻合,或者由于关系不到位,课题并不能立项。其次,在课题的审批环节上缺乏严密的技术经济论证程序。对项目不是严格按照“技术上先进,生产上可行,经济上合算”等技术经济指标进行严格把关,而是仅靠“长官意志”拍板定案审批课题。由此造成许多科研项目在研究过程中就被更为先进的技术成果所替代而失去推广价值。第三,在课题的鉴定验收环节流于形式而失去对课题真正评价的实际意义。通常参加课题鉴定会的专家多数是课题主持者的熟人、朋友或是同学关系,因此鉴定会常常开成“庆功会”“聚餐会”和“发红包会”。“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等完美而模糊的鉴定评价一般是集体签字,哪个人也不用负法律责任。由此造成相当部分成果不成熟,经受不住生产实践的检验,无推广价值。但不管成果有无价值,只要一通过鉴定,科研人员的功绩就得到社会和单位的认可,接下来评奖评模、晋职加薪就有了资本。究竟成果是否具有实用性和可行性,能否真正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却不与科研人员的业绩、工资以及科研经费的再获得挂钩。

上述这种农业科研管理体制上的制度性弊端,在客观上造成科研人员的行为取向普遍存在着“为科研而科研、为职称而科研”,甚至存在“为科研经费回扣和为占有科研经费花钱方便而科研”等不良现象,致使大部分科技成果的质量和实用性不佳,偏离生产需求方向,形成大量无效供给。

(二)农民采纳新技术的条件和能力有限,对农业科技的有效需求相对不足

现阶段,我国农村农民已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具有完全独立的生产经营自和采用农业新技术的选择权。他们是农业技术的最终需求者。但要使农业技术顺利地推广到农民手中,就农民方面来讲也存在许多制约因素:

1.农民整体文化素质低,接纳新技术的能力差。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中初中和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比重高达89.04%,其中,文盲人数9.56%,小学文化程度人数34.4%。西部最贫困的甘肃、青海、宁夏、云南、贵州、等六省区文盲半文盲占30.77%,小学文化人数占33.74%。这说明我国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农村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较低。这是在我国搞农业推广不同于发达国家的一个显著特点。这一中国国情决定了农业科技成果很难直接通过农民之手顺利地吸收转化。同时,也说明农业科技推广的着眼点应是农民,而不是科技成果。即应把农业科技推广的重点放在用说服、教育、培训的手段来引导和帮助农民自觉采纳新技术、改进农事操作方法、提高生产效益和增加收入,而不是把科技成果强迫卖给农民。因此,必须把提高农民素质作为加强农业科技推广最基本、最重要的任务与职能。而提高农民素质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这客观上要求必须首先提高推广人员的素质,走以高素质的推广人员来弥补农民素质不高的推广路子。为此建议各级政府应大力加强农业推广硕士的培养工作,以促进农业推广事业的全面发展。

2.农业比较效益低,客观上造成农民采用新技术的机会成本高而消极对待技术革新。农民选择和使用新技术的制约因素说到底是利益约束。对农民来说,是否采用某项农业新技术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农民学习和采用新技术的直接投资成本大小;二是因采用某项新技术而失去的投资于另外一项活动的机会收益大小;三是采用某项新技术的预期收益和风险大小。这三个因素决定了农民对某项农业新技术采用与否的均衡条件是“边际成本=边际报酬”。但是,由于农业产业的特性(初级产品产业)和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等因素所致的农业比较效益低,将导致农民增加对农业的科技投入不仅得不到社会平均利润或报酬递增,而且有可能会出现报酬递减,这从根本上挫伤了农民采纳新技术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3.农户的经营规模制约着农业新技术的采用。我国人多地少,户均经营规模小,而且每户耕种的土地田块分散,相邻田块间的品种“插花”经营。这种经营规模的超小型和分散经营,不仅不利于农作物的田间管理,而且不利于农户采用新技术。尤其对“规模性技术”的采用会受到严重阻碍,如机械技术、生物技术、化学除草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和中低产田改造技术等现代农业技术,农户根本无法单独采用。此外,一些地方由于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不稳定,农民对增加科技投入缺乏长期的获益保障,也阻碍着农民采用新技术的积极性。

(三)农业科技推广运行机制与市场不适应

体制和机制是各种矛盾与问题的焦点和核心。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之所以业绩不佳,除上述各种因素外,最根本的原因是缺乏一个科学合理、符合市场要求的农业推广运行机制。

现阶段,我国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是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五级一员一户”推广网络体系。“五级”指从中央到乡镇五个行政级别;“一户一员”就是在村级培训农民技术员和科技示范户。农业科技推广方法实行的是“技术示范+行政推动+农资服务”的“技权物结合”的自上而下的运行机制。即在技术示范和农资营销服务的基础上,依靠各级行政组织的力量推动广大农民采用农业新技术。这种运行机制的最大优点是将技术推广与行政干预密切结合起来,可以保障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尤其是对一些重大技术项目如玉米、水稻杂交良种,地膜覆盖栽培等技术的示范推广,能够动员各级政府和各方面的力量,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较好的推广效果。但其缺点也很突出,这种以行政干预为主要推广手段来向农民推广技术,是注重做技术工作,是“以技术为中心”,而不是“以农民为中心”;是以政府的宏观农业发展目标——增产为主要目的,以科研和推广人员的个人目标——报奖和评定职称为直接目的,而不是以提高农民素质和为农民增收致富为主要目的,这必然导致推广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和弄虚作假现象。如山西省绛县在农业科技推广和农业产业化工作过程中的好大喜功,大造声势,为追求轰动效应而出现的弄虚作假问题。这种推广体制如不改变,长此下去必然会影响农业推广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四)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三者之间缺乏良好的合作机制

从理论上讲,我国的农业教育、农业科研和农业推广三部门在促进我国农业科技进步方面各有优势,相互之间客观上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三位一体”关系。在实现我国农业科技进步的总目标中,三部门应建立起一种扬长避短、互利合作、协调发展的“农科教三结合”的运行机制。但由于历史原因,迄今为止,我国“三农”之间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仍然是条块分割,各自为政、各行其是,难以形成整体优势。科教单位对自己的科技成果尤其是重大科技成果,为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宁可小打小闹搞推广进行有偿转让,也不愿意靠推广部门的网络体系和力量推广其成果而让其分享利益。即使有合作也常常因为不能合理分享利益而弄得不欢而散。借此有必要站在农业推广部门的立场上质问:为什么本来完全是国家财政拨款搞的科研活动,而科研成果的所有权却被科教单位拥有并把持不放?这是影响农业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迫切需要研究和正确处理科教部门的科技成果与推广部门的推广工作二者之间的关系与合作机制,并且应当重新正确认识和看待农业科技成果的商品化问题。

三、对策探讨

彻底解决上述障碍因素的关键在于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农业科研和推广运行机制。

首先,要改革农业科研管理体制。在农业科研项目的选题、立项和审批环节,要坚持项目公开招标和必须经过技术经济论证。在项目成果的鉴定验收环节,要改现行的专家验收制度为市场验收制度,即以项目的增产或增效的效果是否显著,农民是否满意为主要验收标准。科研模式要由传统的“立项——研究——成果——再立项”转向“市场——立项——研究——成果——市场”的新模式,建立起充满活力的新型农业科研管理体制,为农民提供更多的符合农业生产实际需求的实用农业新技术。

其次,要刺激农民对农业技术的需求。这方面最重要的是要提高农民自身素质,增强农民采纳新技术的积极性。并要切实想办法改善农业贸易条件,增加农业比较利益,以提高农民使用农业新技术预期收益。此外要加快农村城镇化步伐,促进农户规模经营,以利于农业规模性技术的推广应用。

第三,创建“三农”互利合作新模式。在当前管理体制未完全理顺的条件下,可暂时设立相应的机构对“三农”部门进行统一管理,明确各自的职责范围,同时加强彼此合作,将各自的优势结合起来,共同为“科技兴农”做贡献。建立“三农”协作机制的关键是理顺利益关系,在此基础上,探索新的合作模式。例如,在种子产业方面,可通过组建种业集团,实现良种研究、繁育、推广一条龙发展;在蔬菜、果树、畜牧、水产和大田作物育种等科研机构改革方面,可通过把这类纯研究机构改制为公司体制,走公司办科研的体制来加速农业科技的开发与推广工作。

第四,逐步建立一种高效的农业科技推广运行体系。具体地讲就是:(1)在推广组织上,建立“以县为中心、乡为枢纽、村为重点、户为对象”的农业推广网络;(2)在推广技术服务上,应变目前“以技术为中心”的推广机制为“以农民为中心”的推广机制。整个推广工作应围绕农民而进行,了解农民的需要,着眼于提高农民素质,引导农民自愿采纳新技术。农业推广的过程应是:“推广员——农民——农业新技术”,而不是:“推广员——农业新技术——农民”。(3)在推广内容上,从单纯根据高产要求来选择推广技术转移到更多地考虑农民的需要和提高农业经营效益上来,大力推广“优质、高产、高效、低成本”的综合配套技术。

【参考文献】

[1]科技战略与科技管理.全国第三次科学学与科技政策学术讨论会论文集.1983年。

[2]朱希刚等.技术经济效益与农业发展.宁夏人民出版社,1990年5月版。

篇8

论文摘要:由于我国知识产权相关工作起步较晚,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还不健全.我国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存在许多问题,例如知识产权产业化水平很低,农业知识产权申请和保护的意识十分淡薄,科研管理方法落后,缺乏资金支持等,这些问题都严重阻碍了一个国家科技进步和文化繁荣的发展。所以,本文针对目前我国农业知识产权产业化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制约因素,提出相关的对策和建议。并提出新型农业知识产权产业化模式,这对于促进农村农业发展和加快农村经济进步以及健全农产品保护法律法制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1农业知识产权的相关概念

1. 1农业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是指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享有的基于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管理活动中使用的标志等而依法产生的民事权利。

所谓农业知识产权,是指公民、法人和非法人单位依法对自己在农业科技领域创造的技术成果和产品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的总称。它可以分为三个主要类别:一是农业文学产权,即关于农业科学作品的创作者和传播者所享有的一种权利。二是农业工业产权,是指农业和其他产业中具有实用经济意义的一种无形财产权,主要包括农业专利权和商标权。三是植物新品种权。这是一种旨在保护育种者权益的法规,其核心内容是育种者育成的品种被别人作为商品使用时,需要向这个品种的培育者交纳一定的费用。

1. 2农业知识产权产业化

农业知识产权产业化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用先进、成熟、能推动农业生产力发展、有较高经济效益的农业知识产权成果进行一定规模的专业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的过程,是科技与经济全程结合的高层次、网络化的技术经济活动。它包括三层含义:首先,知识产权成果放在首位,必须具有先进、成熟、能推动农业生产力发展,并具有较高经济效益的知识产权成果;其次,突出成果转化,通过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将知识产权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再次,强调科技融人经济的技术经济过程,即通过商品性生产和网络化营销,促进科研、生产、市场一体化,科技与经济结合转化。以上三层意思,对农业知识产权产业化来说缺一不可。农业知识产权产业化也反映了农业、科技、产业化三个要素的涵义及其相互关系。

2我国农业知识产权产业化现状及其制约因素浅析 1现状概述

首先,随着我国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逐步进展,农业知识产权申请数量不断增加。以植物新品种申请为例,截至2005年,我国植物新品种申请总量已经达到了2 996件,品种权申请年均增长50%以上,申请地区由1999年的17个扩大到2005年的30个,同时,国内企业和个人申请量也在不同程度有所上升,总量已达到1 113件。年申请数量跃居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成员国前10名。

农业知识产权申请的最终目的是要将其先进成果应用于农业的实际生产当中,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知识产权产业化便是一条有效的途径。然而,目前我国农业知识产权产业化现状却不容乐观:农业技术产权的转让实施率较低,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为30%--40%,农业专利技术实施率为20%,这与我国专利总体转化率不足一成的大环境有着莫大的关系。 2制约因素浅析

(1)内部制约因素

①农民文化素质低,影响农业技术的产业化。我国农民整体文化素质比较低,导致大部分农民认识不到使用先进农业技术的重要性,即使愿意采用新技术,其较低的科技文化素质也会影响农业新技术应用的效果。

②农业知识产权产业化风险较高。由于受白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双重影响,新技术的应用往往会导致农民收入不稳定,致使广大农户不敢轻易接受、试用新的农业技术成果。现阶段,我国农户承受风险的能力相当脆弱。

③农业知识产权申请和保护意识淡薄,自主知识产权数量少,质量低。我国广大科研人员忽视科研成果的知识产权申请和保护,忽视了专利、商标、技术秘密等知识产权的保护,导致知识产权流失严重。我国在知识产权领域面临严峻考验,表现为自主知识产权数量少,质量差,国外先进技术引进成本高昂,农业自主知识产权应对国际市场竞争能力弱。

④农业企业产业链条短,企业产品单一化严重。农业企业普遍产业链条较短,对于农产品的加工和利用只停留在粗加工阶段,农业企业才是农业知识产权产业化的主体,主体的缺失必然阻碍农业知识产权的产业化。国内大多数农业企业生产的产品品种都比较单一,影响了国家层面上农业知识产权的产业化水平。

(2)外部制约因素

①农业科研管理方法不利于农业专利保护。我国农业科研机构的研究一直存在着与现实农业生产相脱节的现象,“重论文、重成果、轻专利“的科研管理方法极大地影响和限制了农业科研人员知识产权申请的积极性。

②农业技术推广和知识产权保护两者难以兼顾。我国目前的农业科技体系完全是一种偏重推广的价值引导方向,这使得许多农业科研工作人员陷人农业技术推广和保护的两难境地,影响了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申请。

③无法控制农民侵权。农业知识产权保护与其他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不同,很多情况下侵权者是居住分散、尚属于弱势群体的农民。导致广大农业科研人员从道德上不愿将侵权案件诉诸法律。

④缺乏资金及自主创业融资渠道不畅。大部分农业科研单位科研资金目前还非常紧缺,更拿不出多余的资金来进行规模性的试验和产业化生产,目前只有极少数银行对部分中小企业提供此项融资便利。

⑤农业知识产权产业化中介服务体系不健全。首先,缺少农业知识产权转化、交易、展示的平台。农业本身作为一种弱势产业,其收益相当微弱,所以涉及到农业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产业化中介服务体系不健全,甚至是缺失农业知识产权成果评估体系不健全。其次,目前国内还没有关于农业知识产权成果评估的一套详细标准,因而对农业知识产权成果的评估就比较困难,从而影响了农业知识产权的转化和交易。

3促进农业知识产权产业化对策与建议 1优化内部环境

(1)增加农民收人,扩大农民对农业高新技术的有效需求。

(2)为农户提供资金支持。

(3)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水平

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才能使农民切实感受到使用农业高新技术的必要性。比较切实可行的有两种途径:

①加强对农民的科学技术知识培训

由当地政府以及职业技术院校联手,组织本地农民参加农业技术培训,使他们掌握一些比较实用的农业技术知识,并及时了解最新的农业技术动向。

②充分发挥示范农户的带头作用

鉴于一些农户思想保守、不愿学习新知识、不敢采用新技术的现实,可以先组织一批年轻、有一定文化基础又愿意接受新技术的农民参加相关技术培训,并采取优惠的价格资助他们采用农业高新技术,通过他们的示范作用来带动周围的农民。 2优化外部环境 转贴于 (1)完善健全相关保护法律法规。利用专利法保护科研成果的知识产权;利用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保护育种成果;利用商标法保护科研成果的知识产权;利用合同法和反不正当法保护科研成果;建立健全各项推广法规政策,为涉农知识产权产业化提供法律保障。政府应运用法律手段,为农业知识产权产业化工作保驾护航。

(2)建立完善的中介服务体系和完善示范园区的建没。由政府牵头,建立为农业知识产权产业化服务的中介机构;建立农业知识产权产业化示范园区。

(3)促进农业科技技术体系发展。要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的农村技术推广组织,建立健全县级技术推广中心;科研单位要制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

(4)农业知识产权在抵御风险方面的资金支持。政府要建立各项制度体系,降低农业科技应用中的风险;建立农业知识产权产业化风险投资基金,提供贷款支持;设立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基金,扶持农业科研知识产权的申请和开发。

5)健全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的执法力度。国家有关立法机构要尽快建立健全农业科技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为农业科技知识产权保护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4涉农知识产权产业化模式探索 1涉农专利产业化新型模式

结合我国涉农专利产业化的现状,在相关法律法规允许的条件下,提出“直线双驱互动型”模式。其结构图如下:

所谓的“直线双驱互动型”就是指,以促进农业专利产业化的中介服务机构为中心和纽带,将农业专利权人与买受人(意向买受人)联结在一起,在实现技术和资本对接以后,双方能够为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而进行的深人合作,如技术指导,联合攻关等的一系列过程。这个过程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其一,由中介服务机构将农业专利权人和买受人(意向买受人)联结在一起;其二,农业专利权人和买受人(意向买受人)双方就农业专利的转让形式和转让价格进行谈判和磋商;其三,达成转让或者许可使用协议,买受人(合法使用者)与专利权人共同进行专利技术产品开发;最后,农业专利技术产品成熟,适合市场化的条件,达到农业专利产业化的目的。 2植物新品种产业化新型模式

结合我国植物新品种产业化的现状,在相关法律法规允许的条件下,提出“市场导向型”模式。其结构图如下:

植物新品种的育种人,在取得品种权的条件下,无论育种人是单位还是个人,只要条件允许,完全可以自己去进行品种繁育,进而推广普及,最终实现新品种产业化的目的。植物新品种权人通过自己找到合适的买受人,经过买受人对该新品种的推广与普及,从而实现产业化;或者是项目投资人通过自己的社会网络找到了品种权人,经过双方协商,达成合作开发的意向,从而实现对植物新品种产业化的目的。通过“中介机构”的品种权人可以通过促进农业知识产权转化的中介服务机构,在市场上帮助其寻找有合作意向的买受人,通过买受人的资本和市场运作能力将新品种进行推广和普及,实现新品种产业化的目的。 3涉农商标产业化新型模式

结合我国涉农商标产业化的现状,在相关法律法规允许的条件下,提出“直线互动型”模式。其结构如图3。

涉农商标不像涉农专利技术那样,在进行技术对接以后,还有一个较长的产品开发过程,其可以直接被买受人使用,因而提出“直线互动型”。所谓“直线互动型”是指以促进涉农商标产业化的中介服务机构为中心和纽带,将涉农商标权人和买受人(意向买受人)联结在一起,经过双方的谈判,从而达到涉农商标产业化的目的。这个过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由中介服务结构将涉农商标权人和买受人(意向买受人)联结在一起;其二,涉农商标权人和买受人(意向买受人)双方就涉农商标的转让形式和价格进行谈判和磋商;最后,达成转让或者许可使用协议,买受人(合法使用者)将涉农商标进行产业化使用。 4地理标志产业化新型模式

结合我国地理标志保护和产业化的现状,在相关法律法规允许的条件下,提出“政府主导型”模式。其结构如图4。

篇9

关键词:农户技术需求;弹性需求;信息制约

中图分类号:F3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72(2008)04―0050―05

农户技术需求行为主要表现为农户为了直接或间接地获得经济利益,有意识地选择和吸纳农业科学技术,把农业科技融于自身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活动的过程。中国农户是农村合作经济中最基本的阶层,对农业生产经营和科技投资具有独立的选择权和决策权。

目前,我国农户科技水平相对较低,农户科技在经济增长中的份额约占40%,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率约为30%,真正成效显著形成规模化、产业化的技术不到5%。从我们入户调查结果来看,农户在生产经营中积极依靠科技成果的占33.3%,有一定关系但不重视的占31.5%,基本上靠传统方式的占35.2%。这说明农民在农业生产经营中对农业科技应用程度低,农民的科技需求行为动力明显不足。本文拟从农户科技行为理论出发,结合现实情况,应用经济理论对影响中国农户科技水平的制约因素作以下剖析。

一、农户科技需求动机理论分析

农户的科技行为是在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发生的。优化的农户科技行为,对于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科技进步具有重要意义。根据行为科学理论,需要是行为发生的根本基础,需要引发动机,动机产生行为,而行为的方向与目标是满足需要。同样,农户技术行为的发生过程是农民从科技需要发展到科技动机,再从科技动机转化为技术行为。整个过程可表示为:

进一步讲,推动农户科技行为发生的因素有三方面:农户的科技需求欲望、行为动机和既定的行为目标。其中农户的科技需求欲望是推动农户科技行为发生的原动力,行为动机是技术行为发生的直接力量,它是由需求欲望衍生而来的;既定的目标是农民采用新技术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一般预期技术行为效果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技术行为发生的实际效果(报酬);二是技术行为成功的可能性(用概率表示)。其计算公式为:

某种技术行为的预期效果=技术行为成功后的绩效(报酬)×技术行为成功的概率(可能性)

面对一项可供选择的技术,农户是否采用取决于学习采用技术的成本与采用技术的预期效益(报酬)的比较。农民采用新技术的均衡点是学习采用新技术的边际成本(Marginal cost)等于采用新技术的边际收益(Marginal revenue)。学习采用新技术的成本与农民的自身素质、农业技术推广组织及市场服务体系相关,包括学习采用技术的直接成本、机会成本和交易成本等。预期收益与采用新技术的边际收益直接相关。农户采用新技术承担的风险较大,既有成功的机会,又有失败的可能。农户技术行为成功的概率是由农户个人素质、行为环境条件、行为性质等决定的。当农户估计某种高新技术的预期效果将给其带来较大的经济利益时,将产生吸纳此种高新技术的强烈愿望,并付之行动。

二、农户科技需求行为的经济机理分析

(一)农业经营比较利益低的制约

1 农产品非弹性需求的特点导致农业增产不增收。实质上,采用新技术所产生的收益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共同分享的,分享的份额则取决于农产品自身的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的大小。(见图2)。

由图2知消费者剩余为图中需求曲线D和均衡价格线间的面积apl,生产者剩余为供给曲线S1与均衡价格线之间的面积aopsub>1。这两块面积的变化决定着给消费者和生产者(农户)带来的损益。在需求稳定的前提下(D保持不变),供给的增加表现为s曲线向内旋转。对于弹性需求,消费者剩余由fap1增加到fbp1,生产者剩余由aop,增加到bop2;对于非弹性需求,消费者剩余则由fap1增加到fbp2,而生产者剩余则由aop1变为bop2。对于绝大多数的农产品,应该更符合“非弹性需求”的情况,即需求的价格弹性小,需求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不会发生大的变动,供给的增加会引起价格大幅度的下降,生产者剩余增加很少甚至是减少,造成“谷贱伤农”。因而对于农业生产者整体而言,新技术的采用不会必然带来收益的增加。农业新技术采用带来的新增收益,绝大部分让消费者占去了,导致农户采用新技术的利益激励不足。

2 采用新技术的高成本性导致农户采用新技术动力不足。目前,由于我国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普遍较低,致使农户学习采用新技术的成本相对较高。素质越低,要掌握和采用一项新技术所要付出的代价就越高。且农户的小规模经营也制约了农业科技应用的广度和深度,规模不经济加大了农业新技术的使用成本,影响了农业科技的使用效果;从交易成本看,我国农户采用新技术的交易成本比较高。交易成本一般包括三类:(1)信息成本,这是由人的有限理性和信息的不完全性引起的。农民若想在市场上购进自己所需的农用生产资料和技术,必须投入一定的时间、人力、物力、财力去了解市场行情,了解同类技术的价格、数量、质量及交易对象,这是农民交易前的准备费用。(2)评估成本,它产生于市场信息的不真实显示和信息搜集的不完整性。当农民获取一定的有关市场信息后,必然对其进行真伪辨别和可信度评价,以剔除虚假信息,防止上当受骗。(3)交易成本。它是指交易双方根据自己所掌握的信息,以各自的满意程度为目标进行讨价还价所发生的费用。这主要是由交易地位、技巧和信息不对称等所造成的。特别是我国农民的素质较差,组织化程度较低,对市场不熟悉,再加上我国技术市场发育不完善等原因,导致农民辨识评估能力有限,辨别结果具有较高的风险概率,使农民处于不公平的交易地位,因此农民采用新技术的市场交易成本必然很高,这也是导致农民采用新技术动力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农业技术外部性强的制约

经济学中根据权属关系与应用效应将一般的物品与服务分为“私人物品”、“纯公共物品”及“半公共物品”。农业科技作为农业科研人员的产品,实质上也可以分为“私人技术”、 “公共技术”及“半公共技术”。

1 私人技术在技术消费上具有排他性、竞争性和

独立性三大特征。农用“私人技术”创新最有效的机制是通过市场机制,由私人提供,政府的职责是制定、实施技术市场交易规则,确保农业技术市场有序运行。从理论上讲,私人技术的这些特性足以保证其被采用的积极性,但从现实情况来看,由于技术产权界定的模糊和产权保护方式的落后,许多私人技术的收益难以全部内化,采用者的边际收益会急剧下降甚至会减少为零。而且单个用户很难做到对某项技术的买断,致使私人技术被采用的积极性大大降低。

2 半公共技术在技术消费上具有排他性和非独立性。农业技术应用过程中给他人带来的经济影响属于一种外部正效应现象。而技术本身的这种外部性往往会导致技术采用的非效率性,即对技术需求的不足。

由图3知,MSB为边际社会收益曲线,MPB为边际个人收益曲线,MEB为边际外在收益曲线(MsB与MPB的差额,即MEB=MSB-MPB)。横轴衡量农户采用新技术的投资,技术采用的边际成本曲线显示随着技术采用量的增加而需要增加的成本。根据MC=MPB,农户的技术采用量将选择Q1,但是,就如边际外在收益曲线MEB所示,技术的采用会产生外部效应,而有效的Q*处于MSB与MC曲线的相交处,这时MSB=MC。由于农户没有得到他对技术采用的所有收益,就出现了对该类技术的需求不足,即Q1

3 公共技术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与其他两类技术相比,公共技术被采用的动力应该最足,但目前人们对农业技术的特性认识不清,缺乏对农业技术的科技分类,导致无论是政府农业科研推广机构还是民营科研机构职能分工不明确,都集中于赢利性强的私人技术的供给,造成私人技术过度竞争,而农用公共技术、半公共技术供给不足,甚至无人问津。

(三)主客观风险的制约

1 主观风险主要表现为农户对待风险的态度对技术采用量的影响。不同农户对风险的承受力和态度是不同的。按对风险的态度,可以把农户分为三类:风险偏好型、风险中立型和风险躲避型,其技术行为见图4。

其中:

VP1=好年景的边际收益

VP2==坏年景的边际收益

E(VP)=长期预计P1×VP1+P2×VP2(P1和P2分别为好年景和坏年景的概率)

MC=采用技术的边际成本

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的技术采用量是最佳的技术采用量,此时能够获得最大的收益,但由于农民对待风险态度的不同,决策所依据的边际收益线就不同。如图4所示,风险偏好型农户总是以好年景的收益状况来决策,技术采用量为Q1;风险躲避型农户总是以坏年景的状况来决策,技术采用量为Q2;风险中立型农户根据长期的边际收益线进行决策,技术采用量为Qe。风险偏好型农户大胆采用新技术,在好年景会获得超额的收益abf,但遇到坏年景,就会损失bif而风险躲避型农户好坏年景都会获得稳定的收益cdf,但在好年景却失去了增加收入的机会。

2 客观风险主要表现为农业生产的不确定性造成的农业技术采用的风险。农业是一个典型的风险行业,由于农业生产的特点,农民不仅经常面对各种极为不利的自然条件,而且常常会遭受各种社会和经济的不确定性造成的风险。农业技术的风险性制约农户的科技需求,主要表现在:

(1)追加生产要素的风险。按照技物结合的原理,农业生产中追加的科技投入往往是同资金、劳动力、物质等项投入紧密相关,并以一定的知识为前提,若缺乏必要的知识,农民就不可能出现对其需求的强烈冲动。

(2)技术应用的市场风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投入和产出两方面都面临市场价格的不确定性,使农民吸纳新技术面临巨大的风险。一般情况下农民以新技术使用的预期收益为标准进行抉择,选择不同类型的技术项目。但在市场机制下,新技术的使用效益是不确定的,它不仅受到新技术本身的技术性能和特点的影响,同时还要受到新技术生产的农产品的市场价格的制约。

(3)使用技术的风险。目前我国农户所采用的技术多属于常规技术,现代生物技术所占比重较小,不同地域间无论是农业生产结构、品种结构还是技术水平、技术内容都具有很强的相似性,从而导致一方面技术资源过度竞争,另一方面农产品低水平、低档次的结构性过剩,导致了“合成谬误”②现象,造成某些农产品“一哄而上,一哄而下”的不良后果。前几年发生的山楂、大葱、大蒜风波就是最好的例证,从而加大了农户采用新技术的风险。

(四)农业技术信息的制约

信息制约主要表现为信息不完备性和信息的不对称性。

在信息不完备的情况下,农户对新技术缺乏了解和信心,不能正确地估计新技术的产出水平和投入水平。结果往往是因高估边际成本或低估边际收益而使技术采用量下降(见图5)。

在图5中,MC1为信息不完备情况下农民认为的边际成本线;MC为实际边际成本线;M。为实际边际收益线。在正常情况下,最优的技术采用量为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点。在信息不完善的情况下,农民往往高估边际成本曲线,从而使技术采用量由QA点降为QB点。因此,增加、改善信息的传播将会提高技术的采用量。

信息不对称是指在市场交易中,某些参与方比另一方掌握更多的信息。其导致的后果主要表现为:当产品的卖方对产品的质量比买方掌握更多的信息时,“柠檬市场”可能出现,使低质量的商品驱逐高质量的商品。在技术市场中表现为科技含量低的技术排挤科技含量高的技术,于是就会发生逆向选择的情况。如图6所示。

由于买方把市场中的技术看作“柠檬”,根据柠檬理论,其对技术含量的预期将会降低,从而使DH下降为DM(A图),DL上移为DM(B图)。结果高质量技术的交易量由Q1(信息充分时的交易量)减少至Q2,而低质量技术的交易量则由Q3(信息充分时的交易量)增加至Q4。低质量技术交易比例的增加会使买方的预期进一步降低,从而导致DH的进一步下降和DL的进一步上升,这一移动会持续下去直到低质量技术全部售完为止。在这一点上,市场价格太低而不能使任何高质量的技术进入市场出售,即高质量技术完全被排斥出市场。特别是农民“贪贱”心理较浓

厚,加之农村市场管理不规范,也给“柠檬市场”带来了生存空间。目前,假冒伪劣技术(农资)之所以充斥农村市场,信息不对称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户采纳科技的动力主要来源于未来的收益预期,而农产品附加值低、非弹性需求等特点导致农业比较效益低,农业科技高成本性和较强的正外部性更降低了农户采用新技术的积极性;农业弱质性加大了采用农业科技的风险性,信息的有限性又大大降低了农业科技的预期边际收益,进而阻碍农户采用农业科技的动力。同时也证明了提高农户采用农业科技的预期收益,能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

(二)政策建议

1 采取多种措施培植农户吸纳农业科技的动力

政府应从宏观上发挥主导作用,以农民增收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制定合理的宏观政策来诱导农民采用新技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

(1)提高有关农产品的需求弹性,以增加农户采用新技术的生产者剩余。进一步开放农产品市场,实施农产品的标准化。通过对农产品实行标准化,强化采用农业科技生产的农产品与一般农产品的差别,提高其需求弹性,做到优质优价。

(2)明确界定农业技术产权,保护农业技术持有者、采用者的合法权益。对农户而言,农业新技术的应用产权越明晰,越有利于保证最早采用新技术所产生的收益。根据农业踏板原理,越早采用农业技术者,越能获得较高的利益回报。因此,合适的产权制度安排将会越来越有效地调动农民采用新技术的积极性。

(3)加强政府资助和补贴力度。从整个社会的角度优化公共技术半公共技术的供求量。如前所述,公共技术、半公共技术由于其自身的特点难以使其供求量达到社会最优水平,而通过政府资助与补贴的形式,可以使边际个人收益或MPB外移(对农户的补贴)或边际成本线MC下移(对技术供给者的补贴或技术采用的外部环境的优化),从而提高公共技术、半公共技术的采用量。

2 采取多种措施彻底减轻农户采用新技术的各种风险

就农户吸纳农业科技而言,农业科技应用风险是一种负动力,削弱了农户对农业科技的有效需求,应从各方面创造条件,尽可能降低农业科技应用的风险,将会促进农业科技需求的产生。其措施主要有:

(1)转移风险。对农业科技风险进行适度转移,就是把技术风险本身或者承担这种风险的经营主体通过采取某种措施和途径把风险转嫁出去,减少农民的经济损失,为此,应该建立农业科技应用风险储备基金制度和农产品风险基金制度,当出现较大的自然风险或市场风险时,应从经济上给农民一些补偿。另外,允许农业科技服务经营实体按规定在税前提取农产品风险基金;搞好农业科技应用保险。要通过政府保险和农村合作保险有重点地开展一些农业科技应用保险或生产保险,把不确定性风险转化为固定的保费支出,转嫁农业科技应用和农业经营风险,以保证农民吸纳农业科技的稳定性。

(2)建立和完善技术经济合同制度。完善技术经济合同是转移农业科技应用风险的重要手段,应从两个方面人手:签订农业技术承包合同,由参与技术经济承包合同的各方与农民共同承担农业科技应用风险,做到风险共担,利益均沾;对市场供求关系波动较大的农产品可以引导经营部门与农民订立农产品期货交易合同。

篇10

关键词:农业;产业集聚;合作创新;创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F3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7)04-0783-04

在日益复杂和快变的环境下,合作创新已成为发达国家新的技术创新组织形式,成为提高创新能力和实现科技资源有效利用的有效途径[1]。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农业产业集聚已成为趋势[2]。农业产业集聚吸引了涉农高校、科研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等农业创新主体汇集,它们之间能否利用各自优势合作创新,如何进行合作创新?

以合作创新为主题,已有文献从产业集聚和企业集群的视角进行了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第一,集群内合作创新增加了创新效率。Schmitz[3]提出了“集体效率”,他认为集群内企业之间的合作将产生集体效率。Elenkov等[4]的实证分析表明,集群内企业的相互学习与其突破性的产品创新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即产业集群内的信息共享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李京文等[5]认为,合作创新为企业间的知识交流和融合提供了平台,在创新过程中的知识溢出为企业核心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帮助。第二,产业集群降低了交易成本,降低了风险,获取隐性知识,从而有利于合作创新。Porter[6]指出,产业集群中有联系的企业、政府、大学长期合作,可以促进知识和技术的转移和扩散,降低企业的创新成本,有利于企业创新。Lissoni[7]强调了隐性知识在创新中的作用,而产业集聚作为一种制度安排,为集群内企业形成稳定、持久的合作关系提高了制度保障。产业集聚有利于克服企业合作创新中的机会主义和提高信息的对称性,降低了企业合作创新的成本[8]。范如国等[9]J为,参与合作创新的企业利用集群创新网络内的资源云,通过较少的资本投入,可以带来企业技术水平的改进。周F[10]认为,通过合作创新,可以共享资源,降低创新过程中的风险和成本。蔡猷花等[11]的研究结果表明,在链式产业集群环境下,企业的知识整合能力、合作风险系数、知识创造系数与创新合作意愿度负相关,共享知识中互补性知识比例与创新合作意愿度正相关。

以上研究为本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还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农业产业集聚与合作创新的研究不足。现有研究主要从非农产业集聚的视角研究合作创新。相对而言,农业部门的进入门槛较低,农业经营主体更为分散,所以研究它们之间的合作创新效应很有意义。二是对农业合作创新的研究不尽全面。现有研究主要从交易成本角度分析,认为产业集聚可以促进合作创新,只是回答了“为什么会发生”,而未回答“如何推动合作创新”。基于此,本研究拟从农业产业集聚的视角,研究农业合作创新的机理,并构建农业合作创新模式。

1 产业集聚对农业合作创新的影响机理

简便起见,假定有一个合作项目,存在两个类型的人,一类为技术供方i,一类为需方j。该项目成功的概率P决定于该技术固有的成功概率p(p>0)和各方的努力程度?琢(0

E(Ui)=[p+(1-p)?琢i]Yi-Ci-Aie■ (1)

其一阶条件为

■=(1-p)Yi-■e■=0

?琢i=?茁ln■?茁(2)

从需方看,产出取决于该项目的技术含量T,Yj=BT?酌,其期望效用为:

E(Uj)=[p+(1-p)?琢j]BT?酌-Cj-Aje■ (3)

对式(3)求导得式(4):

■=(1-p)BT?酌-■e■ (4)

由式(2)、(4)可看出,供需双方努力程度都与集聚度正相关。随着集聚度的提高,双方努力程度都在增加,合作成功的概率也越大。式(4)还说明,技术含量越高,需方的努力程度越大。也就是说,双方在选择时,技术供方会优先选择相关产业集聚度高的合作伙伴,而技术需方会优先选择技术高的合作伙伴,此时双方都彼此“达成愿望”。

开展高水平的技术合作,是合作创新的内在要求。相比而言,农业创新的外部性更大,更需要不同主体间的合作与配合。农业产业集聚促进了集聚区的内外技术合作,其内在机制在于,农业产业集聚降低了技术交易成本,吸引更多的合作伙伴,产业集聚区内的参与方有更多的选择,此时技术交易成本就是一种筛选机制。

2 产业集聚中农业合作创新模式构建

合作创新主要是集聚区内各创新主体之间专业化分工与合作。农业高校具有理论研究的优势,重点研究基础性、前瞻性的关键性技术;科研机构有着专业化的科研队伍,重点研究专业性的创新性技术和高科技含量的升级换代产品;而应用性的研究主要由农业企业来做。通过基础性研究带动专业性和应用性研究,通过应用性研究拓展基础性研究和专业性研究。因此,农业合作创新模式应有以下三种。

2.1 农业技术协同创新模式

农业技术协同创新模式(图1)是由农业高校牵头,以农业基础性、前瞻性技术创新为导向,通过农业高校、科研院所、农业企业等单位的合作,成为农业关键性技术研发中心。

农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的主体由农业高校、科研院所、农业企业组成。在该模式下,农业高校、科研院所、农业企业在保持自身相对独立性的同时,它们之间又相互合作,在政府、农业科技服务机构等组织的推动和支持下组成“农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这一混合创新组织,使得农业知识、技术、信息、资源等不断集聚并迅速扩散,有效降低了农业技术创新和技术转化的交易成本,从而实现协同创新。

农业高校具有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和农业基础研究的优势,在农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一方面培养和集聚农业科技人才,协同农业创新资源;另一方面围绕农业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确定研究方向,为农业新技术的开发、扩散和应用奠定基础。同时,农业科研院所和农业企业也是农业技术协同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科研院所和农业企业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在关键性技术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开发专项农业技术和实用技术,并将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和相关的信息反馈到农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为关键性技术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努力把农业协同创新的技术优势转化为行业竞争优势。农业企业特别是大型龙头企业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有能力为农业关键性技术的研发提供一定的经费,还可为农业关键技术的试验与实施提供场所,并因其在行业内的重要影响力而有助于新技术的推广。

政府、科技服务和金融机构是该模式运行的支持保障。农业基础性研究的比较利益相对较低,风险较大,而且公共品属性更强,因此决定了政府成为研发经费的主要提供者。政府可以通过减免税收、设立专项资金、提供公共风险资本等方式支持农业技术协同创新。还可以通过制订政策,持续和稳定农业技术创新支持政策,可以通过完善技术协议、知识产权等法律手段维护协同各方的权益,保障农业技术协同创新的顺利进行。科技服务为农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提供配套设施和服务,如协调合作方的关系,解决创新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以及组织评审、定期开展阶段性评估、公平分配创新成果等。金融机构可以为农业技术研究提供一定的经费筹措渠道等。

2.2 农业科技示范模式

农业科技示范模式(图2)由科研院所牵头,以专业性技术如产品更新、技术升级为导向,通过科研院所、r业高校、农业企业等单位的合作,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农业技术示范是农业技术推广前的关键环节。通过示范,一方面可以检验农业技术的稳定性和适用性;另一方面可以产生很强的示范效应和扩散效应,从而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进程。

农业科研院所具有专业化的科研队伍、科研机构和丰裕的科研基地,在组建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所以,这种模式一般以科研院所为主导、农业高校和农业企业参与的模式运行。一是利用科研院所自身及其分支机构的科研基础,整合农业创新资源,建立农业技术示范基地。二是通过与农业高校、农业企业合作,打破科研院所内部与外部相互封闭的体制壁垒,激活人才、资源等创新要素潜能[12],进一步拓展农业技术示范基地。如在示范基地中建立研究中心和农业技术中试基地,一方面充分利用农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基础科研优势,开发农业关键共性技术;另一方面发挥企业的市场优势,对农业技术成果进行熟化处理或产业化检验。

该模式运行的支持保障主要包括科技服务、政府、金融机构。农业技术的培训、咨询、技术中介等服务,是发挥农业技术示范效应的关键环节。通过多种形式科技服务可以明确各方合作目标、权利及义务,促进资源、技术和管理要素的紧密结合,从而降低交易成本和协调各方的积极性。政府可以发挥一定的引导作用,并给予一定的经济支持和政策保护,如以农业科技示范项目或园区建设的形式,吸引科研院所、农业高校和企业集聚,为农业技术试验、示范、推广应用提供平台。金融机构可以为农业技术示范提供必要的资金。

2.3 农业技术转化模式

农业技术转化模式(图3)是由农业企业牵头,以农业应用性技术创新为导向,通过农业企业、农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的合作,建立农业技术转化中心。

企业与市场接触更为充分,更能了解技术需求,从而诱导技术创新;其次,企业具有提供创新资金、设备的优势;再次,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促使其尽快将技术转化,运用于生产领域,有利于技术创新的扩散推广。因此,该模式应充分发挥农业企业的主导作用,同时联合农业高校、科研院所,通过注入资金、技术入股等方式,形成实体型的农业技术转化中心。按照市场规律,以产权为纽带,协同开发农业应用性技术并进行推广转化。此模式中,产学研三方是一个紧密联合的利益共同体,共同投入、共同经营、共享利润、共担风险。实体内研究、开发、生产、营销环节紧密相连,可促进农业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并迅速形成市场竞争力。

从支持保障看,该模式运行的关键在于建立健全的金融体系。农业技术创新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要使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必须完善金融体系,建立有效的风险投资机制,吸引社会资金建立风险投资公司。在农业应用性技术未转化获取效益之前,农业企业难以通过常态融资市场进行筹资,但风险投资恰好解决了这一难题。同时,科技服务、政府也是农业技术转化的重要保障。科技服务主要包括农业技术转化服务、技术投资服务、技术扩散服务等。政府通过优惠政策如税收减免和补贴等来支持农业风险投资和农业技术研究。

3 结论与启示

上述研究分析了农业产业集聚对合作创新的影响。其机理在于,农业产业集聚降低了技术交易成本,从而促进了高水平的技术合作。同时,分析了农业合作创新的三种模式即农业技术协同创新模式、农业科技成果示范模式和农业技术转化模式。

合作创新包括对内和对外两个方面。对内,主要是集聚区内各创新主体之间专业化分工与合作。高校利用理论研究的优势,重点研究基础性、前瞻性的技术;科研机构利用专业化的研究队伍和机构,重点研究专业性的技术;而企业主要研究应用性的技术。对外,指集聚区内的创新主体与区外的相关机构和组织的合作交流。对外交流和合作是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对外合作,可以争取有利的资源,正确把握科研的未来趋势,提高科研竞争力。这就需要建立健全产业集聚区内的制度规范,促使各创新主体之间建立有效的利益共享机制和有效的信息反馈机制。

在合作创新中,特别是农业应用性技术,应充分发挥企业的主导地位。建立农业风险投资机制和合理的技术转让机制,充分发挥企业在合作创新中的作用,是合作创新的关键。

资源共享是合作创新的重要保障。利用区内的优势资源和基础条件,充分发挥各创新主体的比较优势,通过合理的分工和有效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和浪费,实现科技资源的有效配置。加强集聚区内信息化建设,为合作创新提供便利的条件,是促进合作创新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陈 伟,周 文,郎益夫,等.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结构和风险研究――以海洋能产业为例[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4(9):59-67.

[2] JELAVICH M. Manufacturing and rural economies in the United States:the role of nondurable producers,labor costs and state taxes[J].American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Sociology,2001, 60(1):185-192.

[3] SCHMITZ H.From ascribed to earned trust in exporting clusters[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99,48(1):139-150.

[4] ELENKOV D S,JUDGE W,WRIGHT P. Strategic leadership and executive innovation influence:an international multi-cluster comparative study[J].Strategic Management,2005,26(7):665-682.

[5] 李京文,任 伶.通过合作创新提升企业核心能力的模式研究[J].经济纵横,2009(4):102-104.

[6] PORTER M E. Clusters and the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 [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8,76(6):77-90.

[7] LISSONI F. Knowledge codification and the geography of innovation:the case of Brescia mechanical cluster[J].Research Policy,2001(30):1479-1500.

[8] 曹休,戴 振.产业集聚环境中的企业合作创新行为分析[J].经济地理,2009(8):1323-1327.

[9] 范如国,李 星.产业集群内多企业动态合作创新博弈分析[J].学习与实践,2011(12):35-43.

[10] 周 F.基于最后通牒博弈的产业集群合作创新演化分析[J].求索,2013(1):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