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文化差异范文
时间:2023-03-16 05:58: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西方文化差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中西文化;姓名;文化内涵;文化差异;文化融合
姓名是个人区别他人独一无二性的体现同时又展现了人与人社会背景文化间的联系。姓名与文化关系紧密,不同的文化特征及观念决定了姓名观念及特点的不同,这种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化差异。
一、中西方姓名的基本构成及其组成形式
中西方(指英语国家)在姓名的组成部分和结构上存在明显差异。当代中国的姓名构成方式主要是:姓+(辈份名)+名。其中辈份名在中国有些家庭中已不存在,只有姓+名。当代西方的姓名构成方式为:名+(中名)+姓。中名可以由一个名构成,同时也可以多个名组成中名。
二、中西方姓名存在的主要差异
1.姓名构成顺序的差异
中国的姓/名排列顺序是先姓后名,而西方国家的顺序则为先名后姓。比如李小龙,姓是“李”,名是“小龙”;HarryPotter中Potter是姓,放在名Harry之后。
2.姓名构成成分的差异
在构成成分上,中国与西方存在的唯一区别就在于中名的命名要求上。在古代中国,中名一般都是辈份名,族兄弟采用同一字或同一汉字偏旁,同族不同辈分用不同的字表示。比如清代皇帝雍正这一辈皇子的名字,第一字皆用“胤”字,第二字皆用“示”旁,如胤祖、胤祺、胤提等。但是随着中国社会发展,现在中名的这一要求已被渐渐淡化了。在西方姓名中,中名多为母亲的姓,后来也渐渐发展到借用其他亲属或钦佩的人的名。比如英国王妃凯特的女儿取名为CharlotteElizabethDiana中Elizabeth就是为了纪念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
3.姓名的命取方式不同
中文名字以字为单位,一般为两到三个字为主,长辈取名时一般会考虑生辰八字与五行,如五行缺木,则会在名字中加入带木的偏旁部首的字,如“林”,“森”等。家人还对孩子的希望凝结在一个字里。除此之外名字中可能还会包涵“伯、仲、叔、季”等字来表示兄弟间的顺序。西方的命名以词为单位,因此所选用的词是有限的范围内挑选的,其中名字的来源多与古希腊古罗马神话中的人物相关,名字所代表的内涵与寓意也是固定的并且与名字的来源有密切的关系。比如月亮女神Diana代表了贞洁、自由与健康。有一点区别十分独特。在中国,后辈不可与长辈重名,在古代不可与皇帝与圣贤重名,需要对帝王名字进行避讳,如雍正皇帝即位后将他的兄弟名字中的“胤”全部换成“允”。而西方可以与长辈圣贤重名。比如英国GeorgeAlexanderLouis王子,George向女王父亲乔治六世致敬,Alexander在英文中对应的女名是Alexandra,取自女王姓名,而Louis则取自爸爸名字中的一节。这些名字与前辈均有重名,英国人正是使用重名来表达对先辈的尊敬和表达对后代的期冀。
4.姓、名发展的历史渊源不同
在中国,姓的起源比名要早,而在西方,现有名后有姓。至于美国黑人更是在南北战争后才有了自己的名字,而他们的姓是可以经常更换的。[1]
三、姓名差异反映的文化差异
1.重集体与重个人的差异
从中西方姓与名的前后顺序可以看出,中国人“重姓轻名”,而西方人“重名轻姓”。这种姓与名的不同排列顺序是英汉文化差异的明显例证之一,它是不同的传统文化在人名上的体现。[2]对于一个家族来说,姓氏维护整个家族成员的关系,他代表的是群体。[3]中国人将姓置于最前,体现了中国人将自己首先定义在整体关系中,然后再整体中才通过名来展现个体。这说明中国文化强调整体为先。而在西方,名置于姓之前,名代表的是个体。同时姓出现的时间较早也说明姓及姓的代表含义比名在中国人心中更加重要。西方人注重以个人为中心,强调个人的尊严和价值,姓代表整体,置于名之后。并且西方名出现的时间比姓要早,并且姓可以更改,说明西方文化中更肯定个人的地位,重视个人的价值。
2.宗族观念的差异
中国人重姓轻名在文化观念上的另一种反映是中国人宗族观念强,重宗族意识。宗族世代同宗同姓,姓是一个人宗族归属的一个标签。中国人讲究追根溯源,讲究同一姓氏的发展。而西方则不强调宗族文化。从中名的命名方式上也可以窥探一二。中国中名含辈份名,说明中国文化强调代代之间延续性以及同代之间的联系性。有了辈份名,便是宗族间加强认同感的最好的纽带。西方中名多为母亲的姓,没有反映出同代人之间的关联性,也没有整个家族因素的体现。受儒家思想支配了数千年的中国社会,由于儒家提倡齐家睦族,每个人都要尽了对家庭与祖先所应尽的责任,命名的内容大体上多包含理想与希望,那么承先启后延族敬宗自然是理想与希望的一大主流。在命名中,看看史书上所列举的历代人名表,如光祖、述祖、继祖、耀祖等,这些名字都是中国传统宗族思想最明朗的说明。[4]
3.宗教观的差异
汉人重儒家礼教观念,如“德、义、恭、文”等,如三国的刘玄德和张翼德等。此外,封建伦理“五教”中的“义、兹、友、恭、孝”和无常之道的“仁、义、礼、智、信”等字也常见于人名之中。西方英美人多信奉基督教,如男名Chritian,Joseph等,女名Angela,Elizabeth等。《圣经》中的人物名和基督教中德圣徒名丰富了英语的姓氏库,这充分反映了基督教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及其与人们生活的紧密关系。[5]
4.中西方某些特有文化的差异
中国人起名字讲究生辰八字和五行。数千年来我国的五行和八卦对人们的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人们往往根据孩子的生辰八字,确定命中缺少哪一样,然后由名字补上,使缺少的一行发达、昌盛。[6]如五行缺木,则会在名字中加入带木的偏旁部首的字,如“林”,“森”等。古希腊罗马文化是西方文化之根。[7]西方文化源于古希腊罗马文化,语言也受其影响颇深,表现之一就是西方人的姓名。在古希腊罗马文化中有各神,他们代表了不同的寓意,而姓名也传达出了不同的寓意。在西方尤其是英国,由于君主制的历史渊源,有一些名字本身有皇室名字的命名传统,而英国皇室在给继承人起名字的时候也会从中进行挑选。比如女性的名字有Victoria、DianaElizabeth、Alexandra,男性则有Charles、George、Henry和Richard等。这些名字都十分受欢迎。
5.婚礼与婚姻观念的差异
中国古代女子出嫁后随夫姓,夫姓后再加上自己的姓,如李王氏,李是夫姓。当代中国女性的姓名不再有此传统,女子结婚后姓名没有改变。当代许多美国妇女婚后仍改用丈夫的姓,但是随着妇女解放运动的深入发展,不少夫妇开始采用两人的姓作为新的姓,中间以连字符隔开。如MaryBrown和JohnWilliam结婚,婚后,二人的姓名变为MaryBrown-William和JohnBrown-William。女性姓名的命名方式的变革是一种语言现象的变革,这种变革是一种标签,标志着女性追求独立平等的精神风貌,同时也推动了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促进了社会文化的繁荣和进步。[8]
四、中西文化交流与姓名发展
随着科技进步和全球化的发展,中西交流逐渐增多,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对于那些来中国的英美国家的留学生有一个中文名字很重要的融入文化的一种方式。从他们取中文名的思路可以看出他们的姓名文化。有相当一部分人直接取得自己的名字与中国历史上的名人一致,比如李白,曹操等。随着他们对中国文化更深的理解,他们的名字也趋向多样化。这种对于姓名上的变化促进了文化的发展,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相互理解,也促进了姓名这一语言现象背后的文化的发掘与研究。对于起名字,我们不应只看语言文字的表面,更应该了解姓名背后所隐藏的文化内涵以及外国人对于这个名字特有的文化背景下的理解。明白语言与文化之间相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
五、小结
名是一种记号,亦是文字的前身,人类的文化起于制名。[9]人的名字和姓是一种语言现象,隐藏在它背后的是文化。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这种文化的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语言现象,决定了姓名不同特点。中西方姓名这一语言现象存在明显不同,反映了背后文化的差异。各自的姓名的特点事实上是不同的文化内涵。不论中西,在社会时展中,姓名也在变化,促进了文化的进步,同时文化的发展也促进姓名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碧蓉.英汉姓名的文化底蕴及其翻译[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2]楼光庆.从姓名看社会与文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5,(3).
[3]芝.论英汉人名映射出的中西文化差异[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4]萧遥天.中国人名研究.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
[5]葛传.新英汉词典[Z].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
[6]黄碧蓉.英汉姓名的文化底蕴及其翻译[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7]王升.古希腊罗马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影响.华章[J],2014.
[8]楼光庆.从姓名看社会与文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5,(3).
篇2
关键词:日常用语; 中西方文化; 差异
【分类号】:J523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 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结晶。它凝聚着一个民族世代相传的社会意识、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各方面人类社会所有的特征。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传统, 使中西方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也存在有相当的文化差异。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直接反映着文化的差异。 拿日常生活来讲, 如果认真地分析一下日常英语和汉语, 并试图找出其中的差异, 我们就会对英语和汉语及其文化有更深刻的了解。
一、社会交往的差异
1. 打电话
打电话的对话,不同的文化有着不同的规则。教师在教学中要提醒学生用以下常用语:“This is ××× speaking.”,而不是“I am ×××.”;要说:“Is that ××× speaking?”而不说:“Are you ××× speaking?”。谈话结束时,英美人大多会说“Thank you for calling.”因为在他们看来,给人打电话一是要花钱,二是要花时间。中国人没有说“谢谢你打电话来”的习惯,所以有时候会给英美人留下“无礼”的印象哦。
2. 社交礼节
由于文化背景和生活习惯的不同,在社交礼节方面,英语国家和中国也有着许多的差异。如中国人见面经常说“你吃了没有?”或者“到哪去啊?”等之类的问候语和客套话,而英语国家的人打招呼常用“Hello”, “Hi。”如果不清楚英汉文化的差异,在见到外国朋友时用 “Have you eaten?”(你吃了么?),“Where are you going? (你要去哪里?)。“ 打招呼就会带来很多不便和尴尬。
3. 习俗
英国有句俚语,do as the Romans do.(入乡随俗)。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在习俗方面差异也很大。如,当外国人向你赠送礼物时,你不当面打开,他会认为你不喜欢他的礼物;到外国人家做客,如太注重中国的餐桌礼仪,别人会认为你不喜欢他的食物。饮食习俗方面,到英美人家做客,菜要太多,吃不完留在碟子里是不礼貌的,所以宁可第一次少要一些,吃不饱,可大大方方地跟主人说“Oh,it’s delicious!”并再要些刚才吃过的菜。另外,当主人给你添菜或问你要喝什么时,你若过于客气,就可能吃不饱,因为在英美两国,一再问人家要不要食物,或是强塞食物给客人也是不礼貌的,在英美国家里,主人请客人吃喝什么,客人从来都很干脆,想要就说要,不想要,就说:“No, thank you.”在这方面,中国人往往是“言不由衷”的,明明肚子饿,嘴上却说不饿;直到主人一请再请,客人才慢条斯理地“恭敬不如从命”。这也是很大的差异。
二、言谈的差异
在中国,对别人的健康状况表示关心是有教养、有礼貌的表现。但对西方人的健康表示关心,就不能按中国的传统方式了。一个中国学生得知其美籍教师生病后,会关切地说“you should go to see a doctor!(你应该到医院看看)。”不料,这句体贴的话反而使这位教师很不高兴。因为在这位教师看来,有病看医生这种简单的事情连小孩都知道,用不着任何人来指教。如果就某种小事给人以忠告,那显然是对其能力的怀疑,从而大大伤害其自尊心。中国人在饭桌上的热情好客经常被西方人误解为不文明的行为。因西方人认为:客人吃多吃少完全由自己决定,用不着主人为他加菜添酒,而且饮食过量是极不体面的事情,因此客人吃饭后,主人不必劝他再吃。一位美国客人看到中国主人不断地给他夹菜很不安,事后他抱怨说“主人把我当猪一样看待。” 中国人路遇熟人时,往往会无所顾忌地说:“啊呀,老兄,你近来又发福了!”或者以关切的口吻说:“老兄,你又瘦了,要注意身体啊!”而西方人若听你说“you are fat(你胖了)”或“you are so thin(你又瘦了)”, 即使比较熟悉,也会感到尴尬和难以作答。
三、社会礼仪的差异
中国人见面喜欢问对方姓名、年龄、单位及收入等。而西方人很讨厌人家问及年龄与收入等个人私事。中国人路遇熟人总爱寒暄道:“吃饭了吗?”“到哪儿去?”“上班呀?”等。在我们看来这是一种有礼貌的打招呼用语,而若你跟西方人这样打招呼“Have you had your meal(吃过饭了么)?” “Where are you going(你去哪儿啊)?”他们则会认为你想请他吃饭或者干涉其私事,会引起误解。西方人见面,通常招呼道:“Hello(嗨)!” “How do you do(你好)!”“Nice day, isn't it(今天天气很好,不是么)?”对于别人的赞扬,中国人通常表示谦虚,并有一套谦虚之词,像“惭愧”、“哪里”、“寒舍”等。而西方人总是高兴地回答“thank you(谢谢)”以表接受。中国人用“谢谢”的场合较西方人少,尤其是非常亲近的朋友和家庭成员之间不常说“谢谢。”而西方人整天把“thank you”挂在嘴边,即使是亲朋好友和家庭成员之间也常如此。中国人收到礼物时往往放在一边,看也不看(生怕人家说贪心)。而西方人收到礼物时要当着客人的面马上打开并连声称好。中国人殷勤好客,一杯杯地斟酒,一遍遍地上菜,客人不吃不行,不喝也不行,使西方人觉得难以对付。而西方人的习惯是:Help yourself,Please(请随便用)!中国人送客人时,主人与客人常说:“慢走!”“小心点!”“再见,走好啊!”“你们进去吧!”“请留步”等。 而西方人只说:“Bye bye(再见)!” “See you next time(下次见)!” “Good night(晚安)!”
四、餐饮礼仪的差异
中国人有句话叫“民以食为天”,由此可见饮食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因此中国人将吃饭看作头等大事。中国菜注重菜肴色、香、味、形、意俱全,甚至于超过了对营养的注重,只要好吃又要好看,营养反而显得不重要了。西方的饮食比较讲究营养的搭配和吸收,是一种科学的饮食观念。西方人多注重食物的营养而忽略了食物的色、香、味、形、意如何,他们的饮食多是为了生存和健康,似乎不讲究味的享受。在餐饮氛围方面,中国人在吃饭的时候都喜欢热闹,很多人围在一起吃吃喝喝,说说笑笑,大家在一起营造一种热闹温暖的用餐氛围。除非是在很正式的宴会上,中国人在餐桌上并没有什么很特别的礼仪。而西方人在用餐时,都喜欢幽雅、安静的环境,他们认为在餐桌上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礼仪,不可以失去礼节,比如在进餐时不能发出很难听的声音。
中西方的语言文化有着很多的差异,存在着很多分歧,其中的很多习俗也产生了很多笑话。中西方的文化存在着很多差异,要求我们必须加强语言的文化导入,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中正确运用语言。
不同的文化中的相同点就是这些都为人类的文化发展历程,这些东西文化的差异不能说谁优谁劣,这是客观形成的,它们的存在必将引起人类文化的继续发展,在当今世界,任何民族和国家都不可能丢掉或摆脱自己的传统文化。因此,来自外部的强加或内部的叛离,都不利于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只要平常交往中, 注意观察、对比、分析, 相信差异的存在并不会妨碍我们之间的正常交流与合作。
参考文献
【1】 邓炎昌,刘润清,《语言文化即英汉语言文化对比》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94。
【2】 方文惠主编,《英汉对比语言学》,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福州
篇3
由于不同的地理环境与人文环境,不同国家的文化呈现出差异性与独特性。在跨文化交流中,这些差异将会带来不可预料的困扰与麻烦。因此,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是成功的跨文化交际不可或缺的。在与老外的交流过程中,我们会发现,他们总是喜欢用" :-) "来表示微笑之意,而亚洲人则喜欢用" ^_^ "。作为东方人的你,是否也觉得" ^_^ "更能表现你的微笑之意、开心之情呢?本文将从中西方对面部表情着重点的不同着手,研究面部表情的不同与中西文化差异的关系。
一、“眼睛还是嘴”
1、网络表情符号的不同
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在网络表情符号上,西方人总是偏向于使用" :-) "来表示微笑之意,而亚洲人却是喜欢用" ^_^ "。西方人偏爱于用" :-) "这种“倒”着的表情符号,是因为这种“倒”着的符号主要表现的是“嘴巴”的变化。他们可以用半括号、方括号、字母、数字、竖线等等来表现嘴巴的不同形状,从而表现他们不同的表情:微笑、大笑、吃惊、悲伤等等。而眼睛的变化却很少,几乎没有。而相对西方人来说,亚洲人喜欢用" ^_^ "这种“正”着的表情符号,则是因为这样“正”着的表情符号可以最大程度的表现眼睛的变化,让眼睛的表情多姿多彩。比如,可以有大眼、小眼、戴眼镜、流泪、流汗等等的变化。
这个现象让我们察觉到,西方人在面部表情上,更注重的是嘴巴,而东方人更注重的是眼睛传达的信息。
2、演技的着重点不同
在东方的电视剧或者电影中,导演通常最看重的是眼神的表演力。每当到人物情感表现的时候,导演通常都会讲镜头拉近,本文由收集整理着重展现演员眼神的变化:一个回眸、一个眼波的流转、眼角些许的湿润、一滴欲滴未滴的眼泪,都能将剧中人物最细微的情感淋漓尽致的传达出来,感染观众。所谓的好的演员,都是能很好的把握与控制眼神感情的流露与表达。
而在西方的影视作品中,这样的眼神戏却不出众。他们在表现人物情感的镜头上,通常着重表现嘴部的动作,而不是眼睛。比如在《阿甘正传》中,主人公在家中初次见到他的孩子的时候,镜头停留在人物脸上有几秒钟,但似乎主要表现的是主人公嘴部的动作,而不是眼睛。
3、分辨表情的准确度不同
2009年8月13日发表在细胞出版社的《当代生物学》网站上的一份新的报告表明:来自东亚的人们通常比来自欧洲国家的人们更难分辨表现出恐惧与吃惊、厌恶与愤怒的脸。
产生此种现象的原因是,东亚的人们总是着重观察人们的眼睛,而不是像西方人那样平均的扫视整个面部。
格拉斯哥大学的rachael e. jack[1]说,他们的研究证实了东方人在面部表情上更加注重眼睛而往往忽略掉嘴。
二、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facial expression)是指通过眼部肌肉、颜面肌肉和口部肌肉的变化来表现各种情绪状态。[2]它是人们表现情感、传达交流信息的一种重要的非文字表现方法。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贝恩曾经提过:在信息的传达效果中,文字占7%,音调占38%,而面部表情独占55%。由此可见面部表情在我们的日常交流中的地位。
国外最早研究面部表情的查尔斯·达尔文曾经说过:“面部与身体的富于表现力的动作,极有助于发挥语言的力量。”法国作家罗曼·罗兰也曾说过:“面部表情是多少世纪培养成功的语言,是比嘴里讲的更复杂到千百倍的语言。”[3]这些都说明了面部表情对于我们表达与传递自己的思想感情的重要性。然而我们似乎并没有意识到,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对于面部表情的依赖程度有多深。
paul ekman和wallace friesen 研究了一套称为fast(面部表情编码技术)的系统,将人的面部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提出了悲伤、生气、厌恶、惧怕、吃惊和开心六种人类的基本情绪。[4]这一研究展现了人类面部表情的普遍性。然而,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与背景下,同样的面部表情会产生不同的含义,表达不同的情感。例如东方人通常都可能会用微笑来表示消极的情绪,而西方人则会直白的表达自己的情感。不同的文化环境下对于面部表情的着重点也不同。这也就是本文开始提出的问题。
三、面部表情着重点的不同与文化差异的关系
为什么在面部表情上西方人更注重嘴部而东方人更注重眼睛呢?
东方人故来以含蓄内敛著称,比较注重内在的表达。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眼睛可以看到一个人的内心。而西方人素来开朗开放外向,他们对于情感的表达很直接,所以总是会通过嘴巴将自己的感情夸张直接的表现出来。对于情感表达方式的不同,直接导致了中西方在解析表情的时候关注点不同。这也就说明,虽然人类的表情存在普遍性,但是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与背景中,这样具有普遍性的面部表情还是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性。
在含蓄内敛的东方文化中,人们通常不会将真实的感情表露在外,而眼睛却很难控制,因此通过眼睛通常能观察到一个人的真实情感。而在开放的外国文化中,人们通常都会夸张直接的表达自己的情感,所以直接从面部表情便可知一个人的情感状态。而嘴巴作为最灵活最具表现力的一个部位,自然成为西方人的主要关注点。
篇4
关键词:中西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际 启示
“跨文化交际”这个概念是从英语的“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翻译过来的,是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包括语言交际方式、语用问题、非语言行为、交往习俗、社会心理、价值观念等许多方面。以前,这主要是文化人类学、民族学所关心、研究的问题,但随着我国对外开放,跨地域、跨民族、跨文化的经济和社会交往与日俱增。这一方面为我们提供了许多与西方人接触和交往的机会,对于我们加深对西方社会的理解是一件好事;而另一方面,因为我们所面对的是陌生的文化和国家,面对的是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与我们迥然不同的人们,在与之交往的过程中就不可避免地会感受到巨大的差异。
1.中西方跨文化交际中的差异
任何一个种族、民族或文化群体,不管其自身的文明程度怎样,他们都拥有一个固有的文化判定模式,即以自己的文化判定模式为标准,去判定不同文化群的行为规范是否正确或恰当。人们通常把自己所熟悉的、习惯性的方式当作是最好的、正确的、理所当然的处事方式和思维方式。这种把自己的文化模式置于其它文化模式之上的行为,必然会削弱跨文化交际能力,妨碍跨文化交际的进行。在这里我们列出比较常见的几种差异:
1.1隐私方面的差异
隐私存在于各种不同的文化中,它是人们控制及调节与他人交往的机制。在当前文化多元化和文化全球化的进程中,隐私问题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而引起的人们的隐私观的差异是造成交流障碍的因素之一。
中国人和西方人有着各自独特的隐私观念。以集体主义为主要价值取向的中国人十分崇尚群体隐私,个体隐私的意识比较薄弱。中国人往往认为个人应该归属于集体,在一起要讲究团结友爱,互相关心。因此,中国人很愿意了解别人的酸甜苦辣,对方也愿意坦诚相告。交换一些个人隐私方面的话题可作为谈话双方迅速拉进心理距离的一种方式。相反的,以个人主义为主要价值取向的西方人则崇尚私有和个体隐私。私人时间、私人空间、私人活动领域以及私人权利都是他们要极力保护的隐私。西方人讲究个人隐私,不愿意向别人过多提及自己的事情,更不愿意让别人干预。所谓“见男士不问收入,见女士不问年龄”就是一个典型事例。
1.2时间观方面的差异
时间观作为非语言交际要素之一,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已越来越受到众多学者的重视。在非语言交际各要素中,关于时间的使用,其代表的意义及产生的交际行为是最能导致交际失误的所在。
由于中西方文化在哲学观、历史背景、社会模式等诸多方面千差万别,其对时间的观念和态度也存在着很大差异,从而产生了不同的时间取向模式。西方人的时间观和金钱观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间就是金钱”的观念根深蒂固,所以他们非常珍惜时间,在生活中往往对时间做精心的安排和计划。在西方,要拜访某人,必须事先通知或约定,并说明拜访的目的、时间和地点,经商定后方可进行。如果没有得到对方的应允,随时随地随便上门是不礼貌的行为。无事打电话闲聊也是西方人视为扰乱别人私人时间和活动安排的行为。而中国人则属于多向时间习惯,在时间的使用上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一般不会像西方人那样严格地按照计划进行。在中国,亲朋好友和同事之间的串门很随便,邀请别人来访无需为对方确定时间,自己去探访别人也无需郑重其事地征得同意。
1.3礼仪方面的差异
礼仪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规则,是一种语言,也是一种工具。由于形成礼仪的重要根源――文化传统不同,使得世界上不同的人们遵守着各不相同的礼仪。中西方之间就存在着不同的礼仪文化。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日益加快,跨国交际日益增多,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更是越发显露,这种差异带来的影响不容忽视。
中国人注重谦虚,在与人交际时,讲求“卑己尊人”,把这看作一种美德。在别人赞扬我们时,我们往往会自贬一番,以表谦虚有礼,像“惭愧”、“哪里”、“寒舍”、“拙文”等谦虚之词就应运而生。而西方国家却没有这样的文化习惯,西方人对恭维往往表现出高兴与感谢。当他们受到赞扬时,总会很高兴地回答“Thank you”表示接受。正是由于中西文化差异,我们认为西方人过于自信,毫不谦虚;而当西方人听到中国人这样否定别人对自己的赞扬,或者听到他们自己否定自己的成就,甚至把自己贬得一文不值时,会感到非常惊讶,认为中国人不够诚实。在西方人看来,中国人那样做不仅是否定了自己,也否定了赞扬者的鉴赏力,中国式的谦虚在西方是行不通的。
1.4餐饮方面的差异
所谓“民以食为天”,饮食文化能够反映出不同民族生活习惯和文化思维方面的差异。在饮食方面,中国人很注重形式,讲究“色、香、味”俱全。所以在中国烹调里,菜的样式千变万化,具体到每一道菜又非常讲究色香味的搭配。而西方人讲求实际,在菜的花色变化上不会下过大的工夫,而更讲究其营养搭配,注重菜的内在质量。再看看餐具的差别――刀叉和筷子。这不仅带来了进食习惯的差异,也影响了东西方人的生活观念。刀叉必然带来分食制,而筷子则需要与家庭成员共同围坐桌边进餐。由此便衍生出西方人讲究独立,子女长大后独立闯世界的想法和习惯,而中国人更喜欢老老少少坐在一起的方式,让其拥有了比较牢固的家庭观念。
中华民族素有热情好客的优良传统。中国人宴客,即使美味佳肴摆满一桌,主人也会习惯性地讲几句“多多包涵”之类的客套话。主人有时会用筷子往客人的碗里夹菜,用各种办法劝客人多吃菜、多喝酒。而在西方国家,中国人在饭桌上的这种热情好客经常被认为是不文明的行为。西方人讲求尊重个人权益和个人隐私,他们不会做强人所难的事,其习惯是“Help yourself,please”。
2. 造成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原因
造成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原因多种多样,究其根本,就是因为中西双方有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历史背景,这必然带来人们思想、行为等多方面的差异,甚至是冲突。文化差异对交际能力的影响很大,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和失败的根本原因,可以影响跨文化交际中的信息获得,或误导信息的获得,或阻碍交际的进行。
2.1思维方式各不相同
思维方式是主体在反映客体的思维过程中定型化了的思维形式、思维方法和思维程序的综合和统一,主要由知识、观念、方法、智力、情感、意志、语言、习惯等要素组成。这些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其各自的特征及其结构规定着思维方法的性质、类型和特征,从而产生了思维方法的差异。思维方式的差异,本质上是文化差异的表现。长久生活在不同区域的人具有不同的文化特征,因而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方式。中西方属于两大不同的文化体系,其思维方式必然存在着差异。
东方民族的思维方式呈圆形,以直觉体验为工具,强调整体性,注重认识过程中的经验和感觉,在交往中也往往以这种经验和感觉去“以己度人”。由于这种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往往特别重视直觉,具有明显的笼统性和模糊性。而西方民族的思维方式呈线形,以逻辑实证为手段,强调部分分析,具有浓厚的实证、理性和思辨的色彩。正如傅雷先生所阐述的:“……东方人与西方人之思想方式有基本分歧。我人重综合,重归纳,重暗示,重含蓄;西方人重分析,细微曲折,挖掘惟恐不尽,描写惟恐不周。此两种Mentalities彼此殊难融合交流。”
2.2行为规范各不相同
行为规范是指被社会所共同接受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简单地说,就是告诉人们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的一种规范。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际时,经常出现的一个现象就是套用自身所在的社会的行为规范来判定对方行为的合理性。由于双方的行为规范存在差异,常常会产生误解、不快甚至更坏的结果。比如说中国人轻拍小孩子的头部表示一种友好,而在西方国家,这是一种极不尊重小孩子的做法,父母对此会非常愤怒。
在跨文化交际中,是否能够正确地识别和运用行为规范是保证跨文化交际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要保障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就必须理解对方的行为规范,尤其是什么行为是被禁止的,最好的办法是遵循入乡随俗的原则。
2.3价值取向各不相同
价值不是指人的行为或事物本身,而是用以判断行为好坏或对错的标准。价值所涉及的行为、事物、状态或目标可能属于各种不同的范畴,如家庭、工作、社交、休闲、文学、艺术、宗教、经济、政治及法律等。一种价值偏好经过时间长久而演变为影响重大的广泛信念,便可称为价值取向(value orientation)。人的交际能力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产生的,必然与价值观念联系在一起。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特有的价值体系,这套体系能够帮助人们区分美丑善恶,进而形成了人们的处世哲学、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每一种文化的判断标准是不同的,这种文化认为是好的,另一种文化可能认为不好。不过,它们在自己的文化体系内都有存在的合理性,绝不可理解为一种价值标准先进,而另一种价值标准落后。
以中西文化为例,在中国文化中,人们推崇谦虚知礼,追求随遇而安,不喜欢争强好胜。同时,社会风气也往往封杀过于突出的个人,正所谓“行高于众,人必非之”。在中国文化中,集体取向占据主导地位,追求个人发展被视为一种严重的个人主义,必然会受到谴责。而西方文化则非常崇尚个人主义,“随遇而安”被看作是缺乏进取精神的表现,是懒惰、无能的同义语,为社会和个人所不取。人本位的思想根植于他们心中,人们崇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依靠自己的能力去实现个人利益,认为个人利益至高无上。
2.4语用迁移造成影响
语用迁移具有跨学科性质,不仅是第二语言学习的难题,而且会使跨文化交际出现障碍,对跨文化交际的成功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及全球化步伐的加快,跨地区、跨文化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在此过程中,由于人们来自不同的文化,或多或少无意识地总要带着自己文化的烙印,以自己的文化或社会语言规则来理解和评判别人的行为,这就发生了语用迁移,结果难免造成理解失误甚至交际失败。
这种后果有时很严重,甚至招致巨大的经济损失。我国的羊绒制品在国际上评价颇好,北方某厂曾出口一种“双羊”牌高档羊绒被,商标被译成英文Goats,结果销路一直不好,原因就在于对英语单词goat的理解。在英语中,这个词除了本意“山羊”外,还有“色鬼”之意。对于这样的英文商标,无论羊绒被的质量有多好,用起来多舒服,相信西方的妙龄女子、家庭主妇们也不会愿意把它铺在床上。
3. 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启示
语言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还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学习一门语言,除了要掌握其知识和技能之外,还应了解该语言所反映的文化,以便能跨越文化障碍,得体、有效地同所持语言的人交流信息和思想。“如何说”、“不说什么”,有时候比“说什么”更加重要。当代美国语言学家克拉姆斯基就曾说过“语言教学就是文化教学。”教师应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本国文化、外国文化)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获得丰富的跨文化知识,养成尊重、宽容、平等、开放的跨文化心态和客观、无偏见的跨文化观念与世界意识,并形成有效的跨文化交往、理解、比较、参照、摄取、舍弃、合作、传播的能力。这是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
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英语教学的课时非常有限,为了达到培养其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的,对授课教师就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不能把教学重点只放在语法和词汇上,这样学生不可能学会语言的实际运用,也无法获得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教师应帮助学生跨越文化阻隔,使学生在掌握听说读写译技能的同时,导入异国文化,弘扬本国文化,帮助学生了解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培养其从不同视角看待和理解中西文化。另外,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阅读西方英语文学作品、报刊杂志和时事评论等,从中吸取文化知识,增加文化素养,拓宽文化视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对于有外教的学校,还应充分发挥外教在西方文化传播中的作用。鼓励学生直接与外教交流,听外教作报告或讲课,其言传身教会对学生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
总之,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全面提高外语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是跨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的一项紧迫任务。我们的外语教学应为培养出具有跨文化交际素质的人才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许力生.跨文化的交际能力探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07).
[2]邓炎昌,刘润清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3]张蓓,郑文园.跨文化意识英语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11).
[4]顾曰国主编.跨文化交际.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08).
[5]胡文仲主编.跨文化交际面面观.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11).
篇5
关键词高职生英语教学中西文化差异影响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中外交流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越来越普遍,英语作为国际间交流的重要语言,使用得越来越频繁,对高职学生来说,掌握好英语为自己就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我们高职英语教学中,由于受传统英语教学法的影响,只注重语法和书面的讲解,很少能涉及到语言文化背景知识。即使学生很好地掌握了词汇、语法、语音和语调,但仍不能有效地在具体语境中进行交流,经常会出现词不达意,甚至在交流者之间造成误会。因此,高职英语课堂中应多进行跨文化语言背景的讲解,使学生充分了解中西文化间的差异,提高学生日常交际能力。
1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是人类文化的载体,是人与动物区别的重要标志。语言是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有了语言文字,人类社会的文化才得以记载、传播和传承。文化是语言发展的动力,它的发展促进了语言的发展,促使人类文明进步。因此,语言和文化是相互依赖、互相影响、共同发展。对语言学习者来说,因不同民族间文化不同而持有不同的语言系统,在学习这门语言时一定要了解和掌握该语言中所蕴含着的本民族特有的文化现象,思维方式,民族习俗,价值取向等。在高职英语教学中,一定要把文化知识和语言知识同步进行传授,在课堂中多进行文化差异的讲解,使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中西方文化差异,真正理解英语语言,增强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2中西文化的差异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中西方因、价值取向、地理环境等方面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在语言表达、传统习俗、词语构成和思维方式上也有很大差异。对高职学生来说,只有掌握汉语和英语之间的文化差异,了解对方的风俗、思维方式、礼仪等文化差异,才能真正使英语教学达到“为交际”的目的。
2.1思维方式差异的影响
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英汉属于不同的语系。汉语是汉藏语系,注重形象和综合思维,所以中国人更注重用具体形象的语言来表达;而英语属于印欧语系,则擅长逻辑思维和分析思维,因此西方人往往使用抽象的概念来表达具体的事物。这两种语系的构成差异,是造成中英文化和语言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面对同样的问题,中西方人们的思维方式是截然不同的。如在思考问题时的逻辑顺序上,中国人和英美国家的人有很大差别,我们可以从信封上地址和日期的写法上看出来。如,我们要寄信的地址是“中国河南省洛阳市机场路”是中文的写法,而英语写法则是JichangRoad,Luoyang,HenanProvince,China。日期表达是2016年1月3日,英语则是January3rd,2016。由此可见,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从大到小,这体现了中国人的形象、综合、整体的思维观,即自然与人处于一个整体(天人合一),先整体后部分。而西方人却恰好相反,他们是由点到面,由自己的小部分,再到大的整体,认为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更注重自我。
2.2生活习俗和社会习俗差异的影响
西方国家是以父母及未成年的孩子为主的核心家庭文化。而中国式的家庭结构较为复杂,家庭成员之间互相依赖、互帮互助,形成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亲情家族文化。西方人更强调个人独立自主,充分尊重自我,具有较强的平等意识,注重维持自己的权利。而中国更注重以家庭为核心,注重家庭成员间的感情,为了亲人往往能忽视自己的感受,甚至牺牲自我。AA制在西方社会生活中是一种非常普遍的消费方式,日常生活或工作中使用AA制付费,大家会欣然接受,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但对中国人而言,特别是在朋友间使用AA制就会显得过于生分,预示着彼此的关系生疏或有隔阂。AA制的付费方式,更不可能出现在工作用餐。又如,在请客吃饭的时候,如果客人把盘子里的食物吃得几乎什么都不剩的时候,主人势必会诚惶诚恐,觉得食物不够吃,自己招待客人不周,其他客人也会认为主人准备食物过少,有招待不周之嫌疑。但西方人往往要把盘子里的食物吃完,表示对食物的喜爱和对主人的尊重,同时体现出自己的修养。在送客时,西方人往往很简单只说“Bye-bye!”“Seeyounexttime!”“Seeyoulater!”或“Goodnight!”,但中国人在送客时主人常对客人说“再见,走好啊!”“慢走!”“欢迎下次再来”,同时客人也会对主人说“请留步”“你们回去吧!”等。这本身并没有对错之分,这就是中西文化差异之所在。
2.3社交礼仪差异的影响
中国人遇到熟人的寒暄用语往往有“到哪儿去?”“上班呀?”“吃了吗?”等。但你在路上遇到西方的朋友,如果你这样和他打招呼,问他“Whereareyougoing?”或者“Haveyouhadyourmeal?”他会认为你干涉了他的私事,他会回答你无可奉告,后者会认为你想请他吃饭,会引起不必要的误解。有这样一个故事,讲的是美国的姑娘刚刚嫁到了北京的胡同里,早上和人打招呼用“吃了吗?”这句寒暄语,可这个人刚从厕所出来。这正是对语言中所包含的文化理解不到位,才造成使用的场合不对,于是就闹了笑话。西方人见面往往是“Hi”“Hello!”“Howareyou?”“Niceday,isn'tit?”“Whatafineday!”等,在英国大家相互间的认识和了解更多的是以谈论天气开始的。同时,由于文化的差异,中国人在受到别人赞美时,往往会表现出非常谦虚,会说“哪里、哪里”、“惭愧”“抬爱了”等词语,但西方人总是高兴地坦然回答“Thankyou!”以表示接受。在受到礼物时,中西方人也表现出很大的不同。在中国如果你一收到礼物就打开看,很可能就会被说成贪心,所以中国人收到别人的礼物时,往往会先放到一边,谢过对方,待人走后再打开自己看。而西方人收到礼物时,往往会一边表示感谢,同时也要当着客人的面把礼物打开并连声称好。
3高职英语教学导入西方文化的策略
从目前高职英语教学情况来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仍发挥着主导作用,教学内容仍是以语法、词汇为主,以应对考试为目的,忽视学生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中应树立文化教学意识,组织多功能、多层次的综合性教学活动,积极培养学生文化意识,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1教师要在高职英语课堂中树立文化意识
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高职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词不达意、误解、歧义等现象。作为高职英语教师首先要在课堂中树立文化意识,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同步传授英语文化知识及中西文化之差别,加深学生对语言的深层了解。其次帮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转换思维方式,在西方文化背景下对所授内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克服因文化差异在英语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障碍。再者,指导学生要辩证地看待中西方文化,要取其精华去之糟粕,减少学习的盲目性,认识到中西文化各自优势,切不可对自己的文化妄自菲薄。因此教师应将传统教学观念和现代教学观念相互融合,树立英语教学文化意识,在课堂上尽力营造良好的语言学习氛围,增强课堂上师生互动。丰富教学手段,通过多媒体教学、英语电影、美剧、英语歌曲等,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对英语文化的理解,逐步使西方文化渗透到学生日常思维中。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只有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高自我文化素养,才能真正做到将西方文化引入高职英语课堂中去。
3.2文化教育要渗透到高职英语教学的全过程
我国目前英语课堂教学中,由于班级大,人数多,学生英语基础薄弱,授课任务重。在课堂上和生活中,高职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机会很少,对于中英文化差异了解并不多。因此授课教师应转变观念,把文化教学蕴藏在词汇、语法、课文、对话等各个层面的教学中。根据教学计划,分种类、分层次地将英语文化知识渗透到语言教学的全过程。结合每册书的内容,归纳涵盖全书的文化框架。根据课文内容,导入相关词汇文化因素和文化背景知识。在听、说教学中,可选择一些突出反映英美文化主题的题材让学生学习。通过持续不断的文化教育来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信心,提高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识和理解。
3.3引导学生利用现代媒体接触更广泛的西方文化内容
林汝昌先生在《外语界》的《外语教学的三个层次与文化导入的三个层面》这篇文章中提出,外语教学应导入广泛的文化内容,包括一个民族的历史和哲学传统,即综合与概括一种文化的社会模式及其价值系统的文化表现形式。教师在课堂中除了传授语言知识之外,应鼓励和引导学生通过更多的手段机会学习西方文化。随着手机网络的普及,学生可以随时利用网络进行在线英语学习,收听英语广播,观看美剧及电影,阅读到最新的英语新闻、杂志等。通过学习这些地道的英语表达,不但可以全面提高学习者的英语学习水平,而且还能了解更多的风土人情和社会习俗等文化知识。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英语文学著作领略西方文化特点,逐步提高自身文化修养和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加深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同时也培养了高职学生学习异域文化的意识和能力。总之,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把文化教育贯穿于整个英语教学之中,根据课堂教学内容适时引入西方文化知识,使语言教学与文化教育紧密结合起来。这不仅可以拓宽学生视野,而且让学生对西方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实现了“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及跨文化交际为目的”的高职英语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赵丽.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中西文化差异对比分析[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
[2]林汝昌.外语教学的三个层次与文化导入[J].外国语,1996(4).
[3]张显.大学英语教学中应对文化差异策略之研究[D].西南大学,2006(5)
[4]李红丽.中西思维方式差异与英语学习[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9):47-48.
[5]宋艳平.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J].成才之路,2009(27).
篇6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差异;交际;教学
【Abstract】Culture is a social as well as a historical phenomenon.It is the product of creation in the long history.There are many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For example:the differences in wholeness and oneness,the differences in value concept and moral criteria, the differences in social courtesy and custom,etc.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culture differences to everyday communication.Understanding these differences will contribute to the success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avoid cultural shock.
【Key words】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Difference;Communication;Teaching.
1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不同的文化传统,使中西方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也存在着相当的文化差异。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的过程中,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着根深蒂固的统治地位,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极其深刻而久远的影响。中国人向来以自我贬仰的思想作为处世经典,接人待物,举止言谈以谦虚为荣,以虚心为本,反对过分地显露自己表现自我。因此,中国文化体现出群体性的文化特征,这种群体性的文化特征是不允许把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的。
西方国家价值观的形成至少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宣扬个人主义至上,竭力发展自己表现自我。生活中人们崇拜的是“强者”“英雄”。有本事,有才能的强者得到重用,缺乏自信的弱者只能落伍或被无情地淘汰。因此,西方文化体现出个体文化特征,这种个体性文化特征崇尚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
文化的不同带来价值观念的不同。如old一词,中国人历来就有“尊老敬老”的传统。“老”在中文里表达尊敬的概念,如老祖宗,老爷爷,老先生,老张,老王等等。中国人往往以年龄大为荣。和别人谈话时,年龄越大,资格越老,也就越会得到别人的尊敬。“姜还是老的辣”。在我们看来,长者不仅是智慧的化身,也是威望的象征。然而,西方国家极少有人愿意倚老卖老而自称”old”。在他们看来,“old”是“不中用”的代名词,是和“不合潮流”“老而无用”的含义连在一起的。英美人不喜欢别人说自己老,更不会倚老卖老。在西方文化中,他们把年龄作为个人极为重要的隐私看待。尤其是女士,更忌讳别人问自己的年龄。即使愿意谈论自己的年龄,也要别人猜测其年龄,而此时,他们的真正目的是期望别人恭维他们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小,是多么年轻。又如,中西方两种文化在某些单词所带有褒贬色彩上有差异。如:ambition一词,本身具有褒贬两种含义。中国人用其贬义,表示“野心勃勃”,而英美人则取其褒义,表示“雄心壮志”。Aggressive一词,中国人常用来形容某人“挑衅”“好斗”,而美国人则用来形容某人“进取上进,有开拓精神”。
2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了中西方有如此多的文化差异,而文化差异又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社会的发展将各个不同的国家纳入到一个共同的“地球村”中,跨文化交际成为每个民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例如,一个企业如果想让自己的产品畅销国际市场,不仅需要优质的产品质量,而且需要深入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使该产品在包装设计和实用性方面符合对象国民众的心理需求。如,在中国,“龙(dragon)”是我们的精神图腾,是吉祥和权力的象征,中国人也以作为龙的传人而倍感自豪,然而在西方人眼中,对“龙”就没有这份特殊的情感,甚至将“龙”理解为一种张牙舞爪的可怕怪物。如果某一企业家对此不甚了解,将印有“龙”图案的产品推向国际市场,试想这种产品能否刺激西方人的购买欲?能否给企业创造高效益。所以,克服文化差异造成的交际障碍已经成为面临的问题。在英语教学中在重视语言能力的教学的同时,特别要注意在日常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交际能力,将语言的文化差异在英语教学中作为一个重要问题对待。
3日常交际中应注意的问题.
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在日常交际中体现在很多方面,在英语学习中应充分地了解这些差异。
3.1日常问候.
中国人日常打招呼习惯于问:“你吃饭了吗?”,如果你跟英语国家的人这样说,他们会产生误解,认为你是想请他们吃。,英语国家人打招呼通常以天气,健康状况,交通,体育以及兴趣爱好为话题。又如,中国人见到熟人习惯问:“去哪里?”,如果对西方人也这样问候,他们可能会很不高兴地回答:“不关你的事。”西方人问候时常说:”Goodmorning/afternoon/evening”,”How are you doing?”,熟人间也可以说:“Hello”或“Hi”.
3.2日常称呼.
汉语中的亲属称谓有泛化使用的倾向,常用于非亲属之间:年轻人对长辈称“叔叔”“阿姨”;对平辈称“大哥”“大姐”。但在英语中,亲属称谓不广泛地用于社交。如果我们对母语是英语的长辈称“UncleTom”,对方听了会觉得非常奇怪。英语文化中只有关系十分密切的情况下才使用此类亲属称谓。又如中国学生经常把“王老师”称为“Teacher Wang”。其实,英语中teacher只是一种职业;而中国人有尊师的传统,“教师”已不仅仅是一种职业,而成为一种对人的尊重,西方人听起来却感觉不可思议。英语中称呼人一般用Mr.,Miss,Mrs.Ms等。
3.3感谢.
一般来说,我们中国人在家族成员之间很少用“谢谢”。如果用了,听起来会很怪,或相互关系上有了距离。而在英语国家“Thank you.”几乎用于一切场合,所有人之间,即使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也不例外。送上一瓶饮料,准备一桌美餐,对方都会说一声“Thank you.”公共场合,不管别人帮你什么忙,你都要道一声“Thank you..”这是最起码的礼节。
3.4请客.
在请客吃饭时,主人会问是否要再吃点或喝点什么时,我们通常习惯于先客气一番,回答:“不用了”“别麻烦了”等。如果与西方人交往时也这样说,对方就不会坚持再劝你,很可能你都吃不饱。按照英语国家的习惯,你若想要,就不必推辞,说声“Yes,please.”若不想要,只要说“No,thanks.”就行了。这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人交往中的含蓄和西方人直率的不同。
3.5隐私.
中国人初次见面经常问及年龄,婚姻,收入,表示关心,而英语国家却对此比较反感,认为这些都涉及个人隐私,因为英语国家人都希望自己在对方眼中显得年轻,对自己实际年龄秘而不宣,妇女更是如此。再如中国人表示关心时,经常问“你在干什么?”,在英语中就成为刺探别人隐私的审问,监视别人的话语而使人很不高兴。
3.6节日及接受礼物.
中国和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还显著地表现在节日方面。除中国和英语国家共同的节日外,双方还各有自己独特的节日。中国有春节﹑元宵节和端午节等,英语国家有情人节﹑复活节﹑愚人节﹑感恩节﹑圣诞节等。中西方节日的风俗习惯也很不
相同。在节日里,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往往要推辞一番,表现得无可奈何地接受,接受后一般也不当面打开。如果当面打开并喜形于色,可能招致“贪财”的嫌疑。而在英语文化中,人们对别人送的礼品,一般都要当面打开称赞一番,并且欣然道谢。
4结语.
在英语教学中,文化知识的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该采用不同的方法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培养文化意识,例如:加强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比较,将中西文化在称呼,招呼语等等谈话题材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渗透到教学中。总之,中西方的文化存在着很多差异,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教学,而必须加强语言的文化导入,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在日常生活中不仅能说出正确的英语句子,而且知道面对西方人的时候应该说什么,避免出现交际中的尴尬。
参考文献
[1]李常磊.英美文化博览.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2年5月.
[2]Paul Norbury,culture smart!Britain.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9年3月.
[3]叶朗,朱良志.中国文化读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4月.
[4]段连城.美国人与中国人———中美文化的融合与撞击.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
篇7
旅游业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中发展势头较强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旅游资料的翻译也日趋重要,本文从分析旅游英语中的修辞和中西方文化差异着手,来进一步提高旅游资料的翻译的准确性,从而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
关键词 旅游英语 修辞差异 中西方文化差异
旅游业已成为一项飞速发展的重要产业,而中国是一个拥有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每年有数以千万计的游客涌入中国,来了解,感受我国几千年的文化和历史传统。外国游客一般是通过阅读旅游资料、观看图片简介及聆听导游对景点讲解来了解我国的奇观异景,而文化是旅游的核心,外国游客在陶醉于美景时,不仅使感官上得到满足和享受,更重要的是感受异国他乡的历史文化。然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某些方面成为旅游的障碍,由于不同的文化思维方式和文化视角会造成不可避免的“文化碰撞”。由此看来,进一步提高旅游资料翻译的准确性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旅游英语翻译中修辞差异和文化差异两方面进行探讨。
一、 旅游英语翻译中的修辞差异
汉民族具有综合型思维方式,注重整体和谐,修辞手法喜用横向铺叙、层层推进的句式结构。而西方民族审美情趣看重简洁,所谓“Brevity is the soul of the wit.”(言贵简洁),句子结构倾向于主次分明、层次分明,这与他们注重逻辑分析的思维方式分不开。由此可见,由于思维方式的不同而形成的审美情趣的不同,必然形成汉、英两种语言在修辞方面的差异。
(一)重复结构
重复结构的一个典型例子是排比句现象,汉语、英语里都有。排比句通常采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语义相联、语气连贯的词组或句子排列成串,达到“壮势”、“达意”的目的。但汉语和英语的排比结构有很大区别,汉语的排比结构不仅强调齐整美,而且强调反复关,共同词语反复出现,这种排比辞式齐整是汉语重复结构的重要标志。反观英语的排比辞式,“英语的排比一般只强调结构上的整齐匀称”而不刻意于共同词语的反复出现。两种语言不同的审美情趣由此可见一斑。比如的一句名言:“我们说,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是宣传书,是宣传队,是播种机。”其译文为:“ We answer that the Long March is the first of its kind in the annals of history, that it is a manifesto, a propaganda force, a seeding-machine.”试比较中文与英文,在原文中“”一词反复出现了三次,而在译文中这一词仅出现了一词,其余用代词it 来指代,这是因为在英语中代词的使用频率较高,对于汉语中反复出现的名词用代词取代可以使译文更简洁。
(二)四字结构
“四字成语”和“四字格”是四字结构在汉语中常见的修辞方式,比如成语“星移斗转”、“南辕北辙”等。“四字格”是一种音调铿锵、排比连用、势如行云流水的修辞方式,如“中华大地,江河纵横,华夏文化,源远流长”,“烟火怒放,火树银花,灯舞回旋”等等。汉语的“四字格”行文的风格为形式整齐悦目,音调抑扬顿挫,语气连贯自然,这与汉语言行文讲究酣畅淋漓的审美情趣有关。但这样的修辞方式却有可能被西方读者误认为堆砌辞藻,华而不实,故弄玄虚,因为他们审美的情趣在于简洁、严谨。因此,在面对这样的旅游解说内容时,必须让学生对语义进行提炼概括、删减调整,以使译文语义简洁明了,比如峨眉山导游词中的一段:峨眉山月清凉皎洁,光华如洗,熠熠生辉,丝丝扣人。在旅游英语翻译中大多数采用副词或形容词来解释这些四字结构,这样比较符合西方的修辞审美观,只有这样才能让外国游客对眼前的美景产生共鸣。
二、 旅游英语翻译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中西方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心理、思维方式和审美观,反映在语言中就是谋篇布局、修辞方法等行为习惯。旅游英语是一种应用性语言,是不同文化背景下与游客之间的一种纽带和交流桥梁。旅游翻译主要是通过翻译让翻译后的旅游资料符合各种游客的审美情趣,起到传递信息、诱导游客、宣传当地文化等功能。采取合适的翻译策略和方法来处理旅游英语中的文化差异是十分必要的。如“饺子”“粽子”“元宵”等食品在英语中找不到相对应的词,如果勉强将“饺子”译成“dumpling”,不仅后者意思要宽泛得多,而且更重要的是失去了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包饺子,拉家常,其乐融融的场面的联想。“粽子”可以解释为“a pyramid-shaped dumpling made of glutinous rice wrapped in bamboo or reed leaves(eaten during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但是外国朋友不知道屈原这位伟大的楚国诗人,不知道龙舟节的来历,不知道为什么要在那天吃粽子,粽子的内涵意义仍然没有被传递过去。例如,“作为炎黄子孙,还可以去拜谒离西安不远的黄帝陵”。译文:“Ifyou are of Chinese descent, you may pay tribute to the tomb of Huang di (Yellow Emperor), first Chinese emperor”。这则译文看似比较通顺,但稍留意便发现其美中不足之处。因为中国传说中,黄帝和炎是上古时期部落的首领(chief),而并非皇帝(emperor)。皇帝指的是君主制国家的元首名称之一。自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称皇帝。此后我国历代封建君主才称皇帝。译文中将“黄帝”译为“Yellow(下转第160页)(上接第131页) Emperor”或“First Chinese Emperor”并不十分合适。再如三月三节,可译为“San Yue San Festival (a festival that usually takes place on the third day of the lunar third month, when minority people, especially the young get together for folk song contest or making friends with each other )”。三月三节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一个传统阶梯,极具民族色彩。在阴历三月初三的日子,青年男女聚在一起举行民歌大赛,并借此交朋友。如果不加上解释性翻译,则外国游客很难理解其真正含义。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翻译旅游资料的时候,不仅要进行两种语言的转化和对比,还要考虑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要注重文化的准确传达。
正如文章开头所述,旅游业在全世界范围内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产业,并迅速发展着。中国作为一个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让人叹为观止的风景名胜的文明古国,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和强大的发展潜力。旅游英语资料承载着中国文化,促进中国旅游业发展的使命。因此旅游资料的翻译更应该从中西方文化和修辞差异着手,注重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运用合适的策略进行处理,采用各种翻译技巧,尽量使译文能够唤起游客的共鸣,更好地传播文化。
参考文献
[1]袁鑫.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看旅游英语翻译.科技信息,2006(7).
[2]张宁.旅游资料翻译中的文化思考.中国翻译,2000(5).
篇8
关键词: 中西方文化差异 英汉语言 文化意识 影响
早在1904年Jespersen曾说:“Learning about the culture is the highest purpose of language learning.”英语教学,几乎是从第一天起就开始接触中西方两种交际文化差异这个难题。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依靠语言,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当然离不开文化教育。
人类文化中有着许许多多共性的东西,但也不可否认,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之间也存在着差异,尤其是在交际文化方面,中西方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给我们学习与正确使用英语带来一定的困难。由于交际文化涉及面非常广,所以在英语教学中,我们要在培养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同时,让其更多地了解中西方语言中的文化差异,否则,我们的英语教学只能是对毫无意义的语言符号的教学。本文通过阐述外语教学中文化差异对语言的主要影响,分析了加强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1.文化背景的差异产生语言意义的差别
维果茨基(1978)曾提出过“文化工具盒”。他认为,孩子所获得的母语的概念和意义来源于他所属的文化。文化背景的差异造成语言意义的差别。比如说,我们把亚洲最发达的四个国家和地区称为“亚洲四小龙”,在英语中很多人会译成“four dragons of Asia”,这是由于不了解文化背景差异所造成的。在英美文化中,“龙”是一种带有迷信、宗教色彩的动物,甚至是带有消极意义的动物。虽然最近十几年里,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中国在国际舞台上逐渐树立起自己的形象,西方社会逐渐了解了中国的“龙”文化,但是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仍然不能接受“dragon”的这种“positive”(正面的)形象。在英语里,“亚洲四小龙”的正确说法是“four tigers of Asia”。
2.中西方文化差异影响其风俗习惯并由此产生了不同的习语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还影响到了风俗习惯,尤其是在节日和宗教方面,以及由此形成的不同习语。除中国和英语国家共同的节日(如New Year’s Day)外,双方还各有自己独特的节日,中国有Spring Festival,Dragon Boat Festival,Mid-autumn Day等;英语国家有Valentine’s Day,Easter,April Fools’ Day,Mother’s Day,Thanksgiving Day和Christmas Day等。中西方节日的风俗习惯也很不相同,在节日里,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和英语国家的人也表现出不同的态度。中国人往往要推辞一番,接受后一般不当面打开。如果当面打开并喜形于色,就可能招致“贪财”之嫌。而在西方文化中,人们对别人送的礼品一般都要当面打开称赞一番,并且欣然道谢。
自古以来,中西方就存在着的不同,与有关的习语也大量地出现在英汉语言中。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人们相信有“佛主”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与此有关的习语很多,如“借花献佛”、“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在西方许多国家,特别是在英美国家,人们信奉基督教,由此产生了很多相关习语: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帮助自助的人);God sends fortune to fools.(傻人有傻福);God is always on the side of the strongest battalions.(上帝总是站在实力雄厚的军队一边);Whom the gods love die young.(好人不长寿)。也有God damn you!(该死的!),Go to hell!(下地狱去!)这样的诅咒。
3.中西文化的差异导致内在感情上对同一事物的不同理解
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同一个事物会在我们的心里唤起相同或不同的表象,不论它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往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感受同一事物时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同一个事物在具有不同文化意识的人的脑中所映射的表象也许是一致的,但对于其内涵意义,内在感情却是不同的。如“He is a wolf.”这个句子会使英美人理解成“他是个色狼。”,而中国人会想到“他豺狼成性。”,因为英美人所理解的“wolf”有“下流”等内涵意义,而中国人则偏重于“凶残”、“野蛮”这一类的内涵意义。英语国家的人在赞美一个事物美好时,如用“nice”则带有“女性”的特殊内涵的感彩,而用“good”则在内涵意义上是“中性”的,也就是不带文体和感彩,由于文化的不同,中国人对这两个词在内涵意义上的细微差别也许就不甚明了。
4.文化的差异产生了不同的禁忌语言
禁忌语和体态语言也属于交际文化范畴。我国电影的“金鸡奖”,先译成Golden Cock Prize,但“cock”一词除“公鸡”外,还有“雄性器官”的意思,在英语里属于禁忌语,后改译为Golden Rooster Prize。再比如,欧美人十分喜爱养狗,有狗户口、狗居室、狗罐头、狗洁身剂等。他们认为狗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不会离弃,更不会背叛,在这样一个文化背景之下,英语中的dog常用来指忠实的伙伴,常以狗的形象来比喻人的行为,属于褒义词:jolly dog(快活的人),You dirty dog.(你这个坏小子,常带疼爱色彩,属褒义),to help a lame dog over a stile(助人于危难,仗义勇为),top dog(当权者),a big dog(大亨)等。形容人“累极了”用dog-tired。而中国人对狗的态度却截然相反,尽管近些年来养宠物狗的人数大大增加,狗的“地位”似乎有所改变,但狗的贬义形象却深深地留在汉语言文化中,常常带有厌恶的色彩,在汉语中属于贬义或禁忌语,如,“狗仗人势”、“狗血喷头”、“狗胆包天”、“狗急跳墙”、“狗苟蝇营”、“狗尾续貂”、“鸡鸣狗盗”等。
总之,人们常常借助于语言来表现某种文化,文化是一种“载体”,文化上的错误比语法上的错误后果更为严重,语法上的错误只要不影响表达,是可以忍受的,但是文化上的错误会给对方造成伤害,而对说话者来说也是一种损失。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文化差异;英语翻译;跨文化交际;影响
近些年来,翻译中的文化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人们重视翻译中的文化问题,源于对背景知识的作用的正确认识。正如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所说:“就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译者的双文化(bicultural)功底甚至比双语(bilingualism)功底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起作用的文化语境中才有意义。”翻译并不像许多人想象得那么容易,深层次的思想意识方面的“文化鸿沟”时常难以逾越。译者应当熟悉中西两种文化的差异性以及英汉语言结构的特殊性,在翻译中充分理解和把握语言深层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让翻译真正促进各国文化间的交流与发展。语言和文化具有不可分割性,由此可见,文化差异因素在翻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一、观察与思维上的差异
英汉两个民族在观察与思维上是存在着差异的: 面对同一物体, 用以概括的概念也有出入, 因而语言表达方式也不同。如对颜色的观察和使用,就有不同的概念。英语“black tea”在汉语中不叫“黑茶”, 而叫“红茶”;“brown bread”是“黑面包”而不是“棕色面包”。汉语的“青衣”,“青天”同是一个“青”字, 翻译成英文就只能分别译作“black dress”和“blue sky”。汉语“黑眼睛”, 英语为“dark eyes”; 英语的“black eyes”.汉语为“挨打后出现的黑眼圈”; 汉语的“红眼病”,英语为“green - eyed”。此外,英汉两个民族在逻辑思维上也存在着差异。例如: 英文句子You cannot be too careful in the exam. 若直译为“考试时你不要太细心”,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从句法上看它是一个双重否定结构,从思维方式上看, 它是一种逆向思维。其正确译文是: 考试时你要特别细心。
二、差异
西方文化传统是在基督教文化中得以整合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了解基督教文化,才能了解西方的文化传统和文化渊源。在宗教词汇方面,虽然汉语和英语中都有对应的词汇,但它们所蕴含的宗教文化信息却不同。例如,“龙”与“dragon”虽然本义相同,但其引申义和蕴含的宗教文化信息则大相径庭。在我国文化中,“龙”象征着“神圣、高贵吉祥”。在一定意义上,“龙”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五千年文明史的象征。而英语中的“dragon”是一种没有地位的爬行动物,象征着“怪物、魔鬼、凶残”。 中国受佛教影响深远,所以汉语中有许多表达方式都与佛教相关,比如“现身说法”“借花献佛”等。因此,如果在翻译时遇到此类词汇就应该要注意,尽量避免造成误解。
三、历史文化差异
回顾人类历史的发展,对民族文化影响最大的主要是地壳变迁、民族迁徙、民族的征服与同化和民族之间的战争。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历史文化的痕迹主要残留在习语当中。罗马人征服不列颠四百多年,英语习语中“Do in Rome as the Romans do―一入乡随俗;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一一伟业非一日之功;All roads lead to Rome――条条大路通罗马。”
各个民族和国家的历史发展都是不同的,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所形成的历史文化也不相同。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常会遇到由于历史文化差异而出现的难题。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体现为历史典故,它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个性,最能体现不同历史文化的特点。例如《史记》的典故“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外国人根本不知道项庄和沛公是什么人,当然也就不知道这个成语的意思。而如果借用英语成语,译成“to have an axe to grind”,不仅能使外国人了解这一成语的意思,其中内含的“别有用心”也就表达出来了。
四、风俗习惯差异
风俗习惯是一个地区的人的生活方式,包括的东西很广泛,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它既受到一个民族的政治、经济、宗教、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影响,又反过来影响这些方面。一个民族的语言作为这个民族的文化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必然反映出该民族的风俗习惯,习语更是与民族的风俗习惯紧密相关。
英国所处的这样一个岛国的位置,对其自身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也对英语习语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如“He is all at sea as to what to do next.”(他对接下来该干什么茫然不知)。其中“all at sea”就是由于航海业的发展对英语习语的影响,其意思是“茫然不知所措”。
五、结语
文化和语言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文化要通过语言来交流和传承,语言只能依附于某种特定的文化而存在,语言是“反映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文化的发展推动语言的发展,语言的发展又会促进文化的发展。翻译作为语言的交际,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过程,同时也是从一个国家文化移植为另一个国家文化的过程。成功得体的翻译关键是必须要具备对国家文化差异深入的认识,而且对社会背景知识等领域的相关了解。作为构筑文化交流桥梁的翻译者,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灵活的翻译策略,克服中西方文化差异造成的障碍,做到既尊重别国文化,也尊重本国文化,使译文尽可能达意、传神,从而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3] 胡文仲.中英文化习俗比较[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篇10
中国的汉语文字博大精深,不仅有语音、语调,而且还包含各种结构,每个词的组成也都有其特殊的内涵,即便是同一个词语放在不同的语境中也赋予了截然不同的含义。汉语文字是一种规则最少、省略最多、最灵活、最简洁和含蓄的语言,因而可以说它是一种文学性最强的语言,是充满了各种想象和真实感情的语言,它的表达充满了暗示性和会意性。在文章中,成语、叠词的连用更能表现出行文的气势浩荡。例如:“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有时流到很宽阔的境界,平原无际,一泻万里。有时流到很逼狭的境界,绝壁断崖,江河流于期间,回环曲折,极其险峻。”这里的“浩浩荡荡”,“一泻万里”,“绝壁断崖”,“回环曲折”,这些四字格和成语的使用把长江的声势浩大、奔流不息的气势表现的淋漓尽致。让我们能身临其境的感受到长江的气势浩荡,更能激发我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而英语多是长句、从句和被动句,具有形合的特色。如:Thecablesarenormallymadecontinuousthroughthetopsofthetowers,downthroughsidetowers,wheretheseexist,andthenceintotheanchorage.(译文:钢缆一般是连续不断的,通过桥塔塔顶,向下穿过侧塔(在有侧塔的那些地方),然后再从侧塔穿越到缆桩。)此句是典型的长句,首先它使用了“aremade”被动结构。其次句子被三个逗号分成了四个小句。但都是来修饰主语“Thecables”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整体,体现了形合的特点。而某些句子多使用省略句,例如:“Somebooksaretobetasted,others(are)tobeswallowed,andsomefew(are)tobechewedanddigested.(有些书是应当尝尝滋味的,有些书是应当吞下去的,有少数书是应当咀嚼和消化的。)当谈论一件事时,为避免重复,通常使用这种句型,这样看起来言简意赅。
二、对习语的翻译
语言是文化的表达,翻译习语时,仅以语言之间词汇的同义性(等价性)为前提,寻求对等是不够的。尤金奈达曾说过:“一切翻泽,包括诗歌和散文,一定要首先考虑接受者的感受。所以,从翻译对观众产生的效果而言,它的最终目的是评价所有翻译的最根本的因素。”因此,在习语翻译时,译者应多运用汉语的表现特点,争取将英语谚语的内涵和风格表达出来,让人们能更深刻、形象的领会到异国的风俗习语。如:TheProofofthepuddingistheeating.若不了解当地的风俗将其直译成“要检验布丁,就要吃一吃”也无可非议,若加以变通翻译成“亲身下河方知深浅,亲口尝梨知酸甜”,更赋予汉语的特色。又如:Noventured,nothinggaine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从这些习语的翻译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更加注重四字成语的使用,喜欢用一件相关的事物去比喻另一件事物,这种间接表达的方法,使文字读起来更文雅,也更委婉。这也体现出了中国是一个高语境文化的国家。而英语则侧重于直接描述事物的本来面貌,使读者一目了然,这也从侧面体现了西方的低语境文化。
三、诗歌的翻译
①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②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诗歌《无题》的前两联,诗歌中作者假借春蚕、蜡炬委婉而深刻的表达出对情人的思念,那种刻苦铭心的想念让人凄然泪下,本诗情景交融,句句都表达出对相见不容易的感慨,以及对离别的惆怅之情。英文翻译如下:①Sohardwefinallymet,yetseparated,springdidnotlast,flowersfaded,thatiswhyIamsodejected.②Silkwormsproducesilktilltheydie,flametwinklestillthecandlerunsout,Iwillloveyouforever.解析:该译文将作者的基本心境表达了出来,只是某些在东方有特定意义的景色和意像,西方译者不能完全体会,因此失去了某种意境。如:译文中没有将原诗中的“东风”翻译出来,因为它在东方有一种特别的情愫,而西方人则体会不到;“thatiswhyIamsodejected”在原诗中虽不存在,但意译出了作者的心情。②句中虽将“春蚕”及“蜡炬”按词语翻译了出来,但是西方人却不一定理解它们在东方人心中所代表的意义,所以很可能还不明白作者想表达什么,于是译者添加了“Iwillloveyouforever”,作为对理解的补充。
四、翻译中的宗教文化
西方人大多信奉基督教,他们相信自己拥有的一切都来源于上帝,多有“圣经”,“上帝”,“教堂”,“洗礼”等宗教词汇;许多历史典故则来源于古希腊和罗马神话。而中国人则信奉佛教和道教,多有“玉帝”,“观音菩萨”,“慈悲”等宗教词汇,在中国文化中,有许多发人深省的历史典故,如“大禹治水”,“牛郎织女”,“卧薪尝胆”等。YouarejustadoubtingThomas.Youwon’tbelievewhatItellyou.句中doubtingThomas出自圣经,Thomas为耶稣的12门徒之一,此人生性多疑,喜爱猜忌,后来英语中用doubtingThomas来形容多疑之人。了解了该词的文化背景后,我们便可以将其翻译为:你这个人太多疑了,我说什么你都不相信.Beingateacherisbeingpresentatthecreation,whentheclaybeingsbegintobreathe.根据基督教的说法,上帝创造了人类,而人又来自尘土。所以句中creation代指“上帝”,而clay指“人类”,如果我们提前明白了creation和clay这两个词的宗教意义,就可将原文译为:老师是创造的见证者,他们目睹了生命的呼吸和成长。
五、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