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摊经济的管理范文

时间:2023-04-14 08:20: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地摊经济的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地摊经济的管理

篇1

关键词:经济管理 管理主客体 人本理念

发展低碳经济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不竭动力。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这既是后金融危机的必然选择,也是抢占新一轮发展制高点的根本途径。低碳经济作为一次产业革命,对经济的发展必然是开创性的,蕴藏着巨大的商业机遇。作为管理者则不能不去思考这个问题。现代经济管理,能否做久做大,取决于用人之道,辅人之道。经济管理中的人本理念,是指在现代经济管理中,一切从人出发,来充分调动和激发人的积极性、创造性为根本手段,从而达到以提高效率和促进人的不断解放和发展为目的的理念。

一、人本理念的具体表现

首先:确立人是第一因素的观念。经济管理者在观察事物、处理事情、解决问题时,应当把人的因素看成是首要因素、关键因素、决定性因素。

其次:确立尊重人才的观念人才是事业成败的关键。在现代经济管理活动中,人才是最有活力、最具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因素。在经济管理中,只要我们始终树立人才观念,我们的经济活动就必然会立于不败之地。

再次:确立人的不断解放和全面发展是经济管理最高目标的观念。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这也是经济管理的最高目标。在经济管理中,确立了这一目标,才能坚持以人为本,使人们在经济活动中有方向、有动力、有积极性,其潜能和创造性才能得到发挥,工作效率也才会大大提高。因此,树立这一观念,是经济管理的前提、基础和根本。

最后:确立人和的思想。从本质上讲,人是社会的人、群体的人,在经济管理活动中是组织的人。所以要发挥人的群体作用、组织作用,就必须在经济管理中处理好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使人们朝着经济管理的目标,使组织中上下之间步调一致,同心同德,努力奋斗。

二、在经济管理中坚持人本理念的重要意义

经济管理的客体要素主要有人、财、物、技术、信息等。在这些要素中,具备一定素质的人是起决定性作用的要素。人是整合其他要素资源使其发挥作用的“灵魂”。如果没有人这一要素,其他要素都不能有机的协调、运转起来。可见,在经济管理主客体中,人的要素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只有把人作为根本,才能依靠被管理的人,去组织协调利用物的要素和其他管理要素,所以要坚持人本理念。

人与人的关系是经济管理诸多关系中最主要的关系经济管理,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处理各种关系的活动和过程。在经济管理活动中,要处理多种关系,如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物与物的关系以及人、财、物的关系等等。在这些关系中,最主要的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管理者之间、被管理者之间的这些人际关系。只要处理好他们之间的关系,就能使管理者之间、被管理者之间、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相互合作、相互支持、相互理解、相互配合、和谐相处、共谋发展,从而实现管理的目标。所以,处理好人际关系,是经济管理中坚持人本原则的必然要求。

以人为本,坚持人本原则,既是经济管理理论产生的前提,也是经济管理理论的归宿,人本主义或人本论是经济管理思想产生的首要理论前提。实际上,人本思想一直是经济管理理论发展的一条主线。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管理活动的深入,现代经济管理的人本理论研究也从一开始的“重事轻人”转向“重人轻事”;从把人看作是“经济人”转向 “社会人”;从主张用经济刺激和严格管理人来提高效率转到创建企业精神、满足人的需要、形成团队精神来创造效益;从以事为中心进行管理转到以人为中心进行管理;从传统的把人当作机器来看转向了尊重人、关心人、发展人,由此形成了人际关系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等关于以人为本的理论。这些转变,充分说明了坚持人本原则是现代经济管理的必然要求,也是以人本原理为核心内容的经济管理理论发展的趋势和归宿。

三、在经济管理中如何运用人本理念

(一)加强对人的本性的认识

任何形式的经济管理,归根结底都是对人的管理。因此,一个好的经济管理者想要搞好管理,管理者首先必须对人的本性有一个科学的认识。我们在经济管理中只有对人的本性有一个充分的认识,才能根据不同的管理对象,有针对性地制订不同的管理制度,运用不同的管理方法,以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实现经济管理的目的。

(二)正确运用激励机制

要想达到经济管理的目的,就必须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而要调动人的积极性,就必须研究人的需要,通过满足人的生活需要、安全需要、社会交往与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以激发人的积极性,引导人的行为。因为需要决定动机,动机产生行为,行为产生后果,这是人的行为发展的规律。这一规律要求在经济管理中正确运用激励机制。激励机制运用得好,可以挖掘出人的潜在能力,可以为企业吸引优秀人才,可以保持企业人员特别是技术骨干、管理队伍稳定,可以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可以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增强员工的自觉性,使组织成员既有压力,又有动力,保持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

(三)要知人善任

人才是事业成败的关键,也是经济管理活动成败的关键。因此,在经济管理中,如何选人用人就成为一个需要认真解决的重要战略课题。在知人善任方面,在经济管理中,我们要坚持“德才兼备”的标准,以好的作风选人,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综上所述,人本理念在现代经理管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一个好的经济管理者必须具有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增强企业的创造力,让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从而实现经济管理的目的。

参考文献:

篇2

管理减排视角下的管理会计发展

当前我国政府严峻的减排任务和地区碳排放权交易平台的陆续建成,对高排放行业和企业的碳减排活动形成较大的影响。

传统的资本预算和经营预算,未考虑企业的碳减排需求,亦不单独反映碳减排收益和碳减排成本。而在低碳经济下,基于管理减排的需求,企业的全面预算亟须整合经营目标和碳减排目标这双重目标,引入减排收益和减排成本等新的预算项目,以规划和控制企业的碳排放活动、碳减排活动和碳排放权交易活动。

在低碳经济下,基于管理减排的要求,设计和推广“企业碳预算”是一项关键性的管理工具创新和制度设计。区别于国家碳预算,企业碳预算是以企业碳减排目标下的预算年度碳排放需要总量为出发点,按照企业碳排放的构成和碳减排的环节,在企业内部合理规划企业预算年度内碳排放量、碳减排量以及碳排放权交易量,进而衍生出碳排放子预算、碳减排子预算和碳排放权交易子预算等新形式的预算安排。其中,碳排放子预算用于规划市场需求下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排放过程的碳排放量;碳减排子预算规划企业采取的减排活动实现的碳减排量以及相应的成本和收益;而碳排放权交易子预算则规划企业的碳排放权交易量和相应的资金需求。而且,这三项新的预算安排可以通过碳减排涉及的经营性支出、资本性支出和现金流等接口,有机地嵌入传统全面预算体系。

可见,企业碳预算的发展是针对性地反映企业碳减排目标下碳排放和碳减排的管理需求,并在管理减排视阈下积极规划企业的碳排放和碳减排活动,核算碳减排成本和碳减排收益,是一项全新的管理工具和制度安排,并对企业的碳排放行为形成积极的引导和刚性的约束。因此,从拓展传统预算工具,衍生出企业碳预算的编制、控制和执行结果评价,形成企业碳预算与传统全面预算的有机整合,并驱动传统预算系统在低碳经济下实现转型升级,从而将社会公众对企业的环保要求、生态文明建设等社会责任植入企业的经营与管理中,这将促成管理会计的发展。

当前,对于管理减排的关注,将使得企业绩效考评衍生出新的关注点,如企业碳预算的执行情况,碳减排的成本和收益,以及碳减排的效率等。在传统绩效评价中嵌入碳排放和碳减排等低碳评价维度,这将拓展管理会计的传统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新的评价体系可以对企业碳预算所规划的碳排放、碳减排和碳排放权交易等活动的绩效进行效果性、经济性和效率性的评价,并使绩效评价指标的设计与碳预算实施的结果紧密地衔接。

可见,构建基于企业碳预算的碳排放和碳减排管理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可为企业及时地发现碳排放管理中的缺陷、针对性地控制碳减排过程,与碳排放监管的要求进行对接,提供有力的管理工具,也为管理会计拓展了新的功能模块和社会服务领域。

在三个关键任务上着力

在低碳经济背景下,立足于管理减排,管理会计的传统职能被赋予新的使命,可以发挥其作为管理减排工具和制度的积极作用,服务于企业在低碳经济下社会责任的履行和价值创造。然而,从发展进程来看,管理会计要在管理减排中积极作为,仍需要我们在以下三个关键任务上着力。

第一,适应低碳经济环境。在管理会计的理论与方法体系中导入节能减排的管理需求和条件约束,以此拓展传统的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

篇3

关键词:低碳经济;企业管理;改革探析

在新的经济模式下,企业的发展与管理的方向也在不断的向绿色发展迈进,这一发展思路的不断深化,有利于企业促进自己的竞争力提升。同时也为我国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多机遇,但同时也有一定的挑战,企业在这个大环境中应该何去何从,是我们应该尤其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通过介绍低碳经济的内涵,来提出一些有利于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发展的有效措施,希望对企业的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一、低碳经济的内涵

低碳经济这个概念是从英国传播到我国的,它是首先在英国传播,然后再在我国正式提出。它是我国发展合作委员会所提出的,与传统经济相比较,低碳经济将会面临一个新的趋势和被对待方式,这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来说有着不可比拟的促进作用。除此之外,对于解决资源能源等问题,都有更新的积极作用,对于经济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不可磨灭的深远影响。低碳经济在我国的引入,让人类的进步越来越大,低碳经济是一种新型的经济模式,具备消耗能量低、污染力小的优点,相对于传统的经济来说,它对环境的危害没有那么大,对环境的破坏在一定程度上还具有缓解作用,对于全球变暖、灾害增多等问题,都有一定的解决作用。低碳经济具有促进科技的进步与发展的深远意义,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创新清洁能源工具,为人类的生存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这样来说,发展低碳经济对于人类来说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不仅国家要付诸一定的行动以及有效措施,各个企业和每个公民都应尽到相应的义务。对于企业发展的整体利益来说,发展低碳经济有着深刻的积极影响。我们首先应该意识到,低碳经济具有改善企业环境的积极影响。再者,对企业的管理系统有一定的丰富作用,其中包含三个方面,推崇创新的管理理念、以员工为主的管理理念、低碳经济的运营方式。最重要的就是,低碳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企业的转型。举个例子说,在这种经济模式的背景下,很多企业会选择产业转型、或者是改变自己的经营方向,以及对产业上进行一些适当的调整、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升级。提出与发展我国的低碳经济,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中心地带的经济的发展,并且有效地结合了东部的资源优势与西部的能源优势。除此之外,在这种经济模式的影响下,企业的管理方式也会发生一定的改变,在经营的每个环节都会有一定的升级,例如营销、生产、财务等方面。

二、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管理变革的措施

1.企业应树立良好的形象

企业的形象对于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东西,相当于他们的无形资产。在一种全新的经济模式下,企业就应符合经济发展的特点适当改变自己的形象,就像低碳经济模式下,企业最应考虑的就是建立一个绿色与环保的形象,并将新的经济理念渗入并体现到企业经营中的方方面面,这样员工就会感觉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员工感受到一定的自豪感与责任感,从而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促进企业发展。除此之外,在对外方面,企业的影响力在一步步变大,这样就会得到消费者对此更深的信任与认同,这些因素的增长也会加强消费者的需求,企业的收益也会因为这些原因而有了新的发展,这样来对企业的份额进一步的扩大,保证企业的健康、可持续、稳定的发展。

2.将绿色环保贯穿到整个生产过程中

在传统的生产过程中,生产会排放出来大量的废气污水,其中包含的物质不利于周围绿色环境的养成,并且,由于所产出的越来越多的污染物,随之增加的,还有所消耗的能源,这些现象与行为跟低碳经济的主体极其违背。所以,在低碳经济绿色企业的基础上,企业应该对自己的生产加工环节,投入更多的心思,优化管理方式,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技术,减少对能源的使用以及废气污水的排放,将绿色生产真正落实到每一个生产环节。产品的质量不仅要向消费者的需求靠拢,还应该向绿色经济理念靠拢,在生产过程中,最大程度的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例如,在生产中,我们可以加大对清洁能源的使用,例如太阳能、风能等,将其循环利用,减少废弃物的排放。

3.建立新的管理体制

关于这一点,最重要的就是要确定具体岗位以及上岗人员,让每个人都有明确的事情可做。每一个岗位应该都有固定的工作人员,将一岗一人或者一岗多人的管理方式贯彻落实。很多企业的办公室一般都为一岗多人,但是因为职务的特殊性,在进行部门工作交接的时候,经常会出现下级向上级布置工作的尴尬现象,所以我们应该赋予相关工作人员一定的权力,让他们的工作都能出于一种比较自在、合理的状态,从而避免因为这样一些不和谐的事情发生。再者,会计财务的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财务部门的工作人员应该严格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对于企业的每一笔开支以及报销都要记载仔细,做好核查工作,避免采购人员谎报、多报、错报的情况发生,增加了生产成本,对于每一笔账都要尽可能地节约源头,避免浪费。除此之外,人事的管理工作也是尤其重要,人力资源部门要着重细节考察,为企业选出合适的员工,每一位员工的个人资料都要考察清楚准确,将每一位员工的工作潜力尽可能地激发出来,企业对之进行有效利用,避免人力资源浪费的现象出现。除此之外,人力资源部可定期地组织一些学习活动,加强员工的业务能力,让每个员工都能慢慢进步,并且深刻落实绿色经营以及管理的理念。

三、结束语

低碳经济的提出对于现代化经济、社会、人类来说,都有着不可忽略的重要意义,一切都将向可持续发展靠拢,这样的话企业就应该及时地转型,提高自己的社会经济竞争力,遵循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对于企业的管理者来说,长远的眼光以及积极的应对措施都是致胜的关键环节,例如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改善经济的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以及产业升级,迎合主题做到绿色发展,承担起企业应该负起的责任,促进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的绿色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红.探究低碳经济时代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的创新路径[J].商,2015,(23):38.

[2]吴骏,冷兴,解晨晨等.低碳经济背景下安徽经济发展[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5(3):58-62.

篇4

摘 要 随着当前经济发展形势放缓,地勘单位面临着结构转型,这就需要不断提升和改革自身的经济管理手段。地勘单位属于多项目经营,因此加强工程项目的资金管理和目标成本成为地勘单位经济管理中尤为重要的两个方面。本篇首先对地勘单位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透过资金管理和目标成本两个方面探讨出加强地勘单位工程项目经济管理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地勘单位 经济管理 有效方法

经过产业结构转型的地勘单位,不再是单一的地质勘探业务,而是积极参与矿产开发、建筑施工、市政工程等领域,市场经营项目也随之成为地勘单位的主要经营内容,和此项目相关的经济管理有效方法也备受关注,将资金、资源进行有效地利用,才能使市场经营项目正常运作。因此探寻正确有效的经营项目的经济管理措施已成为地勘单位的新课题。

一、地勘单位的经济管理中存在具体问题

地勘单位最初是注重突出生产结果的一种发展形态。早期作为服务于国家经济中部分重要产业的地勘单位,受到的关注度不高,因而只能迫切的追寻生产结果,进而忽略了实际收益和经济效果,最终导致地勘单位的经济管理成为其经营中的难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资金管理中出现的社会资金收入低问题

社会资金收入低问题已经成为地勘单位资金管理的最严重问题。长期以来,地勘单位靠转让地质成果来获得收益,往往一项地质成果是通过地勘人几十年的不断积累的结果,由于时间久远、加上近年来的物价不断上涨等因素,对实际成本无法进行准确的计算,导致实际操作难度大,为经济管理带来较大负担。且地勘行业又是具有高风险的投资行业,在不考虑投资的风险性条件下,按照实际成本从收入中扣除,大量资金投入进去也得不到相应的结果。投入成本沉没,无法获取相应补偿,从而导致地勘单位出现运营成本高、社会资金收入低的境地,这在某种程度上严重制约了自身的发展。

2、产业结构认识不清晰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想脱颖而出,就必须对单位产业准确定位,要根据市场需求、自身能力来调整结构,从而实现单位的可持续发展。而我国的地勘单位普遍存在着对自己单位中的产业定位不明确,盲目追求,导致单位的产品与市场需求之间出现偏离,造成资源极大的浪费。

3、管理者缺乏经营管理经验

经营管理者缺乏一定的经营经验,会出现对一些项目的规划考虑不周全的现象,虽然一些单位有较好的经营现状,可以保证账面的营收正常进行,但资产比率却出现失衡状态,譬如应收款、存货的比重增加,导致单位进行运营的资金周转不灵等现象出现。同样,经营者的管理经验不足,不能很好地处理各种纠纷事件,对于单位的人力和物力都造成严重损失。

二、地勘单位项目资金管理的有效方法

1、采用财务集中化管理,实现资金统一化管理

坚持财务集中化管理,通过扩大再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及机械设备的使用度,进而降低投入成本,杜绝银行账户杂多、资金过于分散的现象出现。在财务统筹管理的原则下,对资金统一化管理,提高资金的利用率,确保单位整体向高产出、高效益的项目发展,逐步构建起规模性经营,从而加速资金的有效流动,获取最大效益。

2、不断提升财会人员的资金管理综合素质

单位的经营效益主要取决于财会人员资金管理的水平高低。当代财务管理的多样性和科学性逐渐凸显,作为财会人员必须紧跟市场环境变换步伐不断学习财务管理的专业知识、开拓财务管理视野,才能更宏观的去进行资金的有效管理。

3、运用网络管理平台,规避资金管理风险

在地勘单位经营项目日益增多的情况下,经营的风险也随之增加,对资金管理越来越重要,管理不当会阻碍发展步伐,这就需要地勘单位运用金融机构的网络管理体系,对内部使用资金的全过程进行系统监控,这也是地勘单位加强内部管理,规避资金的使用风险的重要途径。

三、强化项目成本管理的有效措施

1、组建精干、高效、优秀的项目工作团队

一个懂经营管理、有责任心的项目工作团队是项目达到优质高效、获取最大收益的关键。在项目实施前要依据合同条款、施工环境、技术难易等标准,进行项目工作团队的公开竞聘,以民主测评、择优选聘为标准选拨出最佳项目管理者,真正做到让能力强、业绩突出、有责任心、奉献精神的员工来管理项目。

2、建立目标成本核算体系,实行成本划分

地勘单位应推行实施“项目经理责任制”及“成本核算法”,制定出经营目标管理和业绩考核方法,将项目成本、固定管理费和利润指标作为目标成本建立起系统的目标成本核算体系,并由经营业绩考核部门进行评定审计,与项目管理者进行商讨,达成一致意见后签订经营项目管理责任书,进而改变传统的行政命令形式。

3、完善地勘单位项目的目标成本管理制度

3.1目标成本管理和考核方法的制定

构建管理组织的机构、职责、工作流程及相关原则,建立易于操作和执行的成本预算、控制和考核方法。

3.2建立成本评估核算及检查制度

施工前,根据工程预算,对人员、机器设备、材料、管理费用等进行预算评估,对盈利水平进行测算,做到目标成本的合理分配和掌控。

施工中,项目经理以月为单位进行成本会议分析,根据当前施工进度、施工器械及支出费用进行总结讨论,与目标成本进行严格比较分析,出现较大偏差时及时调整,保证成本目标最终得以实现。

3.3成本决算制度制定

施工时应按施工进度做好结算,及时办理签证的报批手续,并督促业主履行合同。结算报告在竣工后由项目经理进行编写,内部组成审核小组,对完成工程总产值、款项收入、成本支出及利润进行考察审核,进而分析成本指标实际执行状况。

3.4建立起有效的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实行按劳分配,即奖金分配应与项目整体利益及各岗位员工的贡献和付出相联系,内部整体利益与风险共同承担,让全体员工积极主动去关心成本核算。

综上所述,透过地勘单位在经济管理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可以看出加强地勘单位经济管理不仅需要提升管理水平,更要注重运营问题,特别是项目众多的地勘单位必须在经济管理措施的创新和改革上做出重大突破,因此加强资金和目标成本的管理已成为地勘单位更好进行经济管理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朱训.思考与实践.地质出版社.1993.

篇5

1.1物业管理的发展现状

1.1.1物业设施设备的耗能较高物业设备设施,传统意义上主要有建筑的给排水、暖气供应以及电气输送等等。我们平时所说的物业设施设备管理主要是将出现问题的落后的设备转变为可以正常运行的设备,并且进行日常维护与保养。现在建筑管理中融入了更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使得各种建筑中都运用到了现代先进设备,物业管理就有了便捷又复杂的设施设备管理系统,但是设施设备智能化的背后是成本的不断增加。部分物管公司认为,当建筑完工投入使用后,只要有空调或水电的师傅让物业设施运行起来就可以,却殊不知这样带来的严重后果,那就是会出现高能耗、设备损坏、恶化环境等问题。

1.1.2物业企业运行成本较高由于物件的飞涨,使得电气水以及物业管理本身的成本费用增加,随之带来的就是物业收费会增加,业主不满意涨价,引发其态度不好;物业管理不仅需要顺应经济发展,还需注重环境保护,两手兼顾必然导致其运行成本高;节能设施设备的投入使用,也需大量成本,这些成本的收回难且慢。这些都将导致物业公司发展步履维艰,服务水平自然下降,甚至会出现弃盘现象。

1.1.3商业物业运行状况较好与小区物业相比,商业物业在其发展中拥有先进的设施设备、基金充足且技术人员充足,整体素质高,这些先天性的条件促进了它开展低碳物业、环保节能工作产生的效果更明显,更多的物业服务企业便更愿意接手商业物业。商业物业在物业管理领域居上峰,它的发展将带动整个物业管理行业更上一个层次。

1.1.4管理工作薄弱,管理手段落后,重建轻管的现象依然存在近年来,国内房地产行业的迅猛崛起,物业管理行业本应该随之发展起来,然而却出现了重建轻管的现象。物业管理重建轻管也是有原因的,如物业设施设备与城市的经济发展不协调;已建成房屋的维修养护工作不到位,缩短了其使用周期,无形中就引发了高能耗现象。总的来说,物业管理工作的管理手段落后,管理工作也较薄弱。

1.1.5物业行业政企不分,影响其发展物业管理行业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管理体制不完善,政企、政事混淆,这些都影响了物业服务企业的发展。到目前为止,我国都没有一个统一的核算管理办法,部分小区及商业楼仍然采用的是行政事业单位的核算制度,这根本无法满足物业管理的发展需求。

1.2物业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2.1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及管理存在问题很多年前,就有人提出了将生活垃圾分类的理念,然而让居民做到在家就把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真的很难。另一方面,对于收集、清运及处置大量的城市生活垃圾其工作量很大,环卫部门对垃圾的管理也不会尽心尽力,只是单纯的完成任务、草草了事,没有将低碳理念真正引入到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此外,面对现行的管理体制,庞大又复杂的市容环境卫生管理队伍出现了分工不明确、问题多闲人多等问题,面对问题时你推我阻,造成人力财力的浪费,问题集聚,对城市生活垃圾的管理没有起到丝毫的促进作用。

1.2.2商业物业、大型写字楼物业及高校物业的高能耗公共场所由于其独特的功能决定了其本身是一个相对较高的能耗场所,但是,个人对待这些公共物品不会像对待自己的东西那样小心翼翼的爱惜它、爱护它。例如:我们经常会看到的公共卫生间的水龙头坏了,水在涓涓流淌也无人问津,换做是自己家的水龙头谁会让它一直流水?对于这样的公共物业在管理的时候相对较难,它的高能耗给城市带来很大的负担,加大了管理的难度。

1.2.3居民的高碳生活方式及观念难以转变首先,生活在高质量、快节奏的当下环境中,高新科技的不断涌现更是为人们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方便,如电气化、机械化、自动化技术等,它们也逐渐成为居民赖以生存的基本保障,这将导致高能耗、高排放。其次,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有些生活方式的改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甚至至始至终难以改变,所以鼓励人们改变生活方式来发展低碳模式阻力重重。

1.2.4低碳产品的市场阻力高能耗的社会固然需要低碳产品为其减负,但是,一方面我国的“低碳产品认证”服务体系并不完善,导致市场上的低碳产品繁杂,管理不到位,部分企业为谋取私利而开始炒作“伪低碳”产品,这不仅扰乱了正常的市场运行秩序,也给消费者带来了不必要的损失;另一方面,低碳产品的高成本也令消费者难以承受,主要表现在设计含量、技术成本、安装成本、维护投入及推广费等方面,但是多数消费者依旧选择了传统产品。

1.2.5城市规划建设滞后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城市高速运转,一个城市的建设是否完善关键取决于它的规划是否合理。现代化的城市建设为每一位居民提供了温馨的生活环境及舒适的工作环境,同时也在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我国的城市化速度快,但城市规划并不完善,主要精力放在了新城区扩建,而对于老城区的改造、城市环境及绿化整改、历史文化景区的维修与保护等方面做得是微乎其微。

2物业管理角度的城市低碳经济

2.1废品分类回收处理,加强资源的二次利用物业公司需要承担居民的垃圾处理的监督工作,还有垃圾分类等相关工作的组织实施工作,与小区有关的街道和社区必须把这些工作纳入小区管理的工作内容中,并且制定明确的标准和目标,定期进行检查、指导和考评。小区要处理的垃圾在进入垃圾处理的体系中后,必须是分类的垃圾。物业公司等管理单位需建立小区生活垃圾管理服务站,将小区保洁、垃圾分类和收集运输集中一体,推动小区垃圾分类工作的落实。

2.2安装环保低碳且节能的设备、健全物业管理法规第一,熟练掌握各种环保节能设备的操作和安装维护方法,加强管理,提高整个系统的运行效能,从而延长设备的使用时间;并且通过科学的力量进行操控,使区域的舒适度得到提高,为居住的业主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通过宣传渠道,倡导业主积极参与到节能活动中;通过绿色物业管理,提升物业公司的管理水平及竞争力,从而在业内提高发展水平。第二,以供水、供热和供电等相关行业管理网络为基础,组织建设国家级的网络管理平台。对于现有的建筑,可以由政府节能管理部门进行能耗统计和审计,并提供一个开放的信息监管平台,为节能改造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第三,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健全低碳物业管理制度。在物业管理方面,特别是低碳环保这方面,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低碳物业管理行为需要法律引导和制约,不仅能为处理纠纷提供相关依据,也为业主与服务企业的责任和利益划分提供了依据,从而更好地促进整个物业管理行业的规范化。

2.3引领低碳节能理念进入社区文化首先,可以将企业的良好形象与公司的良好业绩与低碳理念结合,进行推广宣传;其次,可以将低碳节能理念与业主的生活结合宣传,并且策划活动,让业主得到收益,并且进一步感受到低碳带给生活等改变和好处。物业管理公司通过给业主灌输低碳生活的理念和价值,在业主内部大力推广,逐渐延伸到社区之间,实现更广范的普及。再者,加强社区绿化和屋顶绿化,为业主树立绿化节能的好榜样,并提供专门的低碳服务,把居民的生活融入到低碳的氛围中,使业主自觉感受到生活中低碳的益处。

2.4提供低碳服务,带动低碳消费物业服务企业提供的低碳服务,不仅是房地产的后期服务,更是为居民提供的低碳生活服务。服务企业可以在居民区内设立自行车租赁点及修理点,提倡绿色出行,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和污染;还可提供空调清洁服务,减少碳的排放量;总之,物业公司应就低碳这一主题,以身作则,为业主树立榜样,并引导业主积极使用低碳产品,另外,还可以与低碳产品厂商合作,达到互利互赢。

篇6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TF7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2009年6月22日,《美国情节能源安全法案》获得众议院通过,该法案规定,没过有权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不实施碳减排限额国家进口产品征收碳关税。该法案从2020年期开始实施。欧盟2012年开征飞行排放非,多家中国公司赫然在列。中国发展低碳经济迫在眉睫且势在必行。发展低碳经济,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电力行业作为温室气体减排的主力军,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对其污染减排对策进行研究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战略意义。转向低碳经济、低碳生活方式的途径主要有节能和发展清洁能源,都离不开电力行业的支持和参与。低碳来了,电力行业该如何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呢?

一、电力在低碳经济发展中至关重要

“低碳经济”这一名词首次出现在2003 年英国政府发表的《能源白皮书》,题为“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之后随着气候问题的讨论而日益成为全世界广泛关注的热门话题。当时,《能源白皮书》中并没有给出这一新名词的确切定义以及相关界定方法和标准。目前,虽然全球都在谈论低碳经济,但其概念仍然不是很明确,而且处在不断地更新发展中。较为主流的理解是,低碳经济指尽可能最小量温室气体排放的经济体。判别低碳经济的指标主要包括: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低碳经济的投入、实现低碳经济的政策努力及公众参与度等。

国际经济发展经验说明,经济发展过程的能源消费基本规律是电力先行。作为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人类的能源消费最终将很大程度上集中在电力消费上。在经济发展的每一个阶段,电力需求增长都比一次能源需求增长快,呈阶段性递增。工业化阶段电力增长超过一次能源消费增长,而后工业化阶段的电力增长会更快于一次能源消费增长。客观把握经济阶段性发展的能源电力增长,既是探索低碳经济发展的起点,也是确定低碳经济发展目标的起点

二、低碳经济、电力先行

目前,我国电力行业的CO2排放总量大且增长迅速。2005年,电力行业的碳排放相对1980年增加了5.57倍,占全部化石能源碳排放的比例逐年增高,由1980年的21.07%增加到2005年的38.7%。我国电力结构以煤为主。煤炭发电装机容量比例超过70%,低碳能源比重较小;而煤电的CO2排放占发电总排放比例超过95%..中国电力碳排放系数远高于发达国家。2005年为222.95g/kwh,而主要发达国家多在100-150g之间。发展低碳经济,电力行业首当其冲。针对电力企业的特点,可对节能潜力较大的领域进行分析,重点在降低线损、经济调度、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绿色照明、分布式供能、能源转换、建筑节能等领域开展工作。

(一) 降低发电能耗

1、 优化调度模式

“调整发电调度规则,实施节能、环保、经济调度。”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门已下发有关通知,要求发电调度中优先考虑可再生能源和低能耗机组发电。为此。电力公司尽快研究制定新的调度规划,以节能、环保、经济为标准,确定各类机组的发电次序和时间,优先调度低能耗机组发电,或直接按照能耗标准调度,激励发电企业降低能耗,减少高能耗机组的发电量。

2、可再生能源发电

在我国,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是指除常规能源和大型水力发电之外的风能、太阳能、小水电、海洋能、地热能、氢能和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是实现“节能、降耗、环保、增效”的重要手段。根据我国能源发展的有关规划。我国将大力发展风电,适当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和分布式供能系统。

其中,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时,必须解决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并网以及可再生能源电源与电力之间的影响问题。

(二)降低综合线损技术

1、建设节能低耗、符合环保要求的配电力。变配电站小型化、紧凑型,注重与环境相协调。为了减少线损,提高电压质量。进住宅小区,压缩低压配电力范围,多布点,近距离供电。采用低损耗、低噪音设备。

2、在输配电项目建设环节中推广使用低损耗变压器,选择参数好的变压器和最佳组合参数的变压器运行。

(三) 用电侧管理技术

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能带来直接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有效的技术手段是实施需求侧管理的基础,研究掌握好能效技术、负荷管理技术,采用先进技术来提高终端用电效率,对实现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目标起到保障作用。

1、改变用户用电方式

主要指负荷整形管理技术,包括削峰、填谷和移峰填谷三种。根据电力系统的负荷特性,以某种方式将用户的电力需求从电力的高峰负荷期削减、转移或增加电力负荷低谷期的用电,以达到改变电力需求在时序上的分布,减少日或季节性的电力峰荷,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经济性,还能减少新增装机容量、节省电力建设投资,降低预期的供电成本。主要在终端用户中采用蓄冷蓄热技术、能源替代运行技术和改变作业程序、调整轮休制度。

2、提高终端用电效率

主要有选用高效用电设备、实行节电运行、采用能源替代、实现余能余热回收和应用高效节电材料、作业合理调度、改变消费行为等。引导企业采用无功补偿、智能控制技术、变频调速和高效变压器、电动机等节电控制技术和产品。有利于电力削峰填谷、优化电力运行方式、改善用能结构、降低环境污染,提高终端电能利用率。

(四)楼宇及变配电站建筑节能

虽然办公楼和变配电站的建筑能耗一般占电力公司总能耗的比重不大。但是全社会的商业用电中,楼寓的空调和照明用电占了很大份额。因此电力企业作为能源供给企业,应做出节能表率,树立电力的良好形象,通过示范效应促进社会节能。

1、 围护结构节能技术

围护结构节能技术指通过改善建筑物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达到夏季隔绝室外热量进入室内,冬季防止室内热量泄出室外,使建筑物室内温度尽可能接近舒适温度.以减少通过辅助设备(如采暖、制冷设备)达到合理舒适室温的负荷,最终达到节能目的。建筑物的围护结构节能技术分为墙体节能技术、窗户节能技术、屋面节能技术、遮阳系统、生态绿化等。

2、电气布置及接线优化。

从电气设备布置而言,尽量将需要散摘的设备放在通风良好的场所,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机械通风,降低建筑物内的能耗将变压器等产生大量热量的设备房间与需要配置空调的设备房间的隔墙采取隔热措施。其中,变压器是主要的耗能设备,降低变压器的损耗是变电站节能的关键。

3、 照明节能

篇7

[关键词] 低碳经济;核心竞争能力;平衡计分卡

低碳经济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近年来,我国企业特别是高能耗产业对环境及生态的负面影响日益受到全球的普遍关注和高度重视。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甚至不惜破坏生态环境、浪费自然资源、竞相无序开发,使企业特别是一些高能耗产业面临严重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随着低碳经济的提出,企业必须清楚自身所面对的内外部环境,根据不断变化的市场进行战略、策略、结构等多方面的调整,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以适应激烈的竞争形势。

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评价要素分析

“企业低碳化”已经成为企业塑造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式。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颁发,国际形势的严峻,企业管理者也认识到企业低碳化的重要性,并逐步的将低碳理念付诸于实际。小到各个员工,大到企业相关制度的制定,低碳经济已经渐渐融入到企业的每个角落。企业推行低碳经济战略以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从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目标来看,企业要提升其核心竞争力,首先要塑造正确的企业文化,让员工在良好的氛围中工作和学习,确保低碳理念的深入人心;然后就必须注重资源的有效使用,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企业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企业只有认识到这一点,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才能站稳脚跟。

从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来看,企业要提升其核心竞争力,就必须以“低碳”为先导进行技术创新,比如低碳产品的研发,减排技术的开发,碳吸收技术发展的促进,特别是一些高能耗企业,还要注重可替代资源的建设和高效节能技术的创新,把握时机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才能在市场上保持稳定的地位不动摇。

(一)财务方面

财务指标主要由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成长能力和经济附加值来体现。企业只有拥有良好的偿债能力,才能按时偿还到期债务,否则将导致财务失败,企业的生存就会受到威胁;营运能力是企业的资产管理能力,决定着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获利能力,良好的营运能力,可以使企业节约资源,获得更好的收益;作为盈利性组织,企业必须盈利,才能弥补各种支出,才能持续发展;而成长能力能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能力。具体指标有:资产报酬率、流动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销售利润率、每股收益等等。

(二)客户方面

真正使决策保持不变的是营业单位在其目标范围内用以保持和吸引客户份额的价值观念。核心指标有:产品市场占有率;客户满意度、客户保持率(可用现有顾客交易增长率来描述);客户利润率、客户投诉率、客户投诉反应时间和解决时间,以及客户对投诉处理的满意程度;企业客户关系管理(CRM)①能力(根据专业人士打分)。

(三)内部流程方面

1.创新方面

企业在创新过程中设计和开发新产品和服务以满足新市场、新客户的需要及满足客户最新的需要时,继续了价值创造和增长。具体指标有:一是研发投入及研发的效果与效率。R&D人员占全体员工比重、研发费用三年平均增长率、新产品研发成功率、新产品占全部产品比例;二是研发创利能力评价。新产品产值率、新产品成本费用利润率、新产品投资回报率、新产品销售率、新产品贡献率等等。

2.经营方面的指标

一是过程质量指标——产出次品率;二是过程时间指标。在企业为客户提供服务的价值观念里,把短期快速反应作为一个关键的业绩属性——制造周期效率(MCE);三是过程成本指标——单位产品服务成本降低率、权益报酬率、存货周转率、生产能力利用率等。

3.售后服务能力

内部价值链中的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阶段是在销售产品服务和支付产品服务之后给客户提供的服务。

(四)企业的学习和成长能力

1.人力资源

(1)人力资本存量。员工平均受教育年限指标来体现。

(2)人力资源管理状况。员工保持率、员工价值增值率、员工满意度、人力资本投资报酬率。

2.信息系统

可以从三方面进行:反映信息沟通效果的指标,即信息覆盖率;反映信息沟通效率的指标,即信息系统带来的收益增长与投入成本的比值,即信息利用效果;反映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成本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信息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费用,信息网络系统、信息设备投入费用,软件系统开发、应用、维护费用,具体指标为信息系统建设开发费用。

3.其他系统性指标

(1)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较为统一的理念、信仰、认识、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等的综合。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鼓舞和引导全体员工从主观上产生对本企业热爱、依赖、依靠的心理,能引导员工自觉自愿地以企业为家、以企业发展为己任、以树立良好的企业社会声誉为行为准则,能极大地激发员工的生产及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是企业塑造竞争力的重要方式。

(2)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组织能力决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而深刻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决定企业组织能力的因素有多方面,其中,企业组织结构高效而稳定的运行、绩效管理的科学实施和适应新的经济观念的企业理念的确立都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企业组织能力是企业经过长期生产经营管理同化下来的一系列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和流程所反映出来的一种特定能力,它是企业资源的“整合器”,也是企业求得可持续发展不可复制的独特优势。

(五)企业社会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概念最早是由英国人奥列弗·谢尔顿于1924年提出的,它是随着资本的不断扩张而引起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如贫富分化、工人失业、劳资冲突、商业欺诈和环境污染等而出现的。在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低碳经济时代,企业都在竞争构建低碳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有助于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效率;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还有助于在提高客户忠诚度的同时塑造良好的自身形象和信誉。企业社会责任具体包括企业社会贡献和企业环保责任。具体指标有:社会贡献率,社会捐赠;节能率,三废排放达标率,厂区绿化率,废物综合利用率等。

其中:企业客户关系管理、信息利用效果、企业组织能力、企业文化、售后服务能力、等指标由专家打分,分值为0-10分;客户满意度、职工满意度等指标则通过调查问卷,分值为0-10分。

二、企业竞争能力评价模型

(一)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层次分析法是美国运筹学家萨蒂(T. L. Satty)于20世纪70年代末提出的一种新的系统分析方法,它是一种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结构复杂、决策准则较多,而且不易量化的决策问题。

1.明确目标,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为了能把复杂的指标体系中各种因素的相互联系有序化,并赋予权重,使层次与层次之间,层次内部各指标之间的相对重要性给予定量表示,根据指标体系框架,建立一个二层次的评价指数结构,最后以总评价指数来评价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构造判断矩阵

求判断矩阵是层次分析法的核心,根据层次结构模型确定上下层元素之间的隶属关系,即开始定量化。针对上一层的准则构造不同层次的两两判断矩阵。通过引入比例标度法(见表2),来反映对各因素的综合考虑,得出全部的各层次的初始判断矩阵。最终构成七个维度B1至B6对于总目标层A的判断矩阵(A-B);29个单项指标C1至C29对于各自对应的分类指标Bi的判断矩阵(Bi-C)。

3.求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和特征向量采用方根法进行计算。计算步骤为:

作为检验指标,当完全一致时,CI=0,CI值越小,表明矩阵的一致性越好。转贴于

为了度量不同阶的判断矩阵是否具有完全的一致性,再引入判断矩阵(1-9阶)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值。

当阶数小于2时,矩阵总有完全一致性;当阶数大于2时,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指标CI与其同阶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之比便是随机一致性比率,即CR=CI/RI。当CR

对上述各层次判断矩阵进行单层次一致性检验,由此可知,各层次判断矩阵是否具有满意的一致性。

(3)层次总排序。层次总排序是由上而下逐层进行的,根据同一层次中层次单排序的计算结果,综合得出对更上一层次(最高层)的相对重要性的排序权重,最后由总排序权重确定序号。

(4)层次总排序一致性检验。层次总排序一致性检验过程也是从高到低逐层进行,总排序随机一致性比率为:CR总 = CI总/RI总

在确定各单项指标在各自对应层次的权重——相对权重及其对系统总层次的总排序权重——综合权重的基础上,通过线性加权法

各指标的无量纲化(见表1)。对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我们得出该钢铁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综合分数为81.3%,说明该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较强,这个结果表明,该企业已基本完成从基本可持续发展向较强可持续发展的过度,这个结果基本符合该钢铁企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所以这个指标体系很好的反映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参 考 文 献]

[1]罗伯特·S.卡普兰,安东尼·A.阿特金森.高级管理会计[M].大连:东北财经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347-447

[2]张阳华.现代企业财务[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3]邓波.论企业文化与企业竞争力的相互关系[J].经济界,2005(1)

[4]王建琼,侯婷婷.社会责任对企业可持续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94-96

[5]晏传英.论企业组织能力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J].企业管理,2009(14):143-147

篇8

【关键词】地质;勘察单位;经济管理

中图分类号:P62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文章对地质勘察单位中经济管理的意义、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说明。通过分析,并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和相关理论知识,对地质勘探单位经济管理的改进策略进行了探讨。

二、经济管理对地质勘察单位的意义

地质勘察单位的日常管理中.经济管理占有非常大的比重,如今,国际上的经济学家们都在通过自己理论对经济管理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对管理理念的不断深入研究也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经济管理与控制天地。尤其在各国的经济环境背景逐渐发生变化的时期,对经济管理的认识与采取的相关措施也有着本质的不同。目前,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与逐渐完善的过程中,企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和控制工作也与以往大有不同,经济管理与控制对一个企业的发展尤其重要,甚至可以说是最根本的生命线。地质勘察单位做好经济的管理与控制工作是时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主要的动力。

在同样的经济环境背景下,如果企业具有了比较周详的经济管理计划,并落实每一项管理的步骤,就可以有效处理在企业运营过程中所遇到种种投资与收益的矛盾与问题,妥善解决各种利益纠纷,从而为企业的顺利运行提供可靠的保证。

当前的地质勘察单位经济管理工作中,加强经济工作的控制和管理可以在必要的时候为企业的风险管理提供必要的参考信息与制度保证。

对经济管理的过程也就是对企业的各种经济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过程。在具体项目的操作中,不可避免会遇到种种的管理风险与问题,为了获得最高的效益,就要尽量降低企业运营的成本;提高企业抵抗风险的能力,这就需要预备应急的资金,并耍通过管理防止企业的财务出现亏空的现象,使那些为了保证企业可以正常运作的资金能够得到合理的应用,促进企业的发展。地质勘察单位对经济管理进行严格管理与控制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防止乱挤成本的现象,同时对生产成本、制造费用、消费费用等进行严格的计算与规划,有效降低非生产性的开支。进行科学的经济管理还可以使费用的摊销走向正规化的道路,尤其是对递延资产按规定的摊销期或受益年限进行摊销。

三、当前地质勘察单位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经济管理水平有限

管理者若没有较高的经济管理水平,在规划项目时往往容易考虑不周,影响到经营项目的投资决策。虽然有些地质勘察单位经济状况良好,能够维持正常运作,但是资产比例很不平衡,甚至出现严重失调,如存货资产比例大,造成单位资金周转困难,出现循环性的运营障碍,难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此外,管理者的经济管理能力也会影响到处理经济纠纷的手段,单位经济管理能力较低在经济纠纷中会处于不利地位,导致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资金管理问题

资金管理问题最为严重的是对于社会资金的收入率较低,地质单位通过借贷的形式进行资金供应,但是投入与产出形成的社会收入差值加大,盈率严重不足,国内的平均水平常年低于7%-8%,这与银行贷率有较大差距,最终运营产值较高,但无法偿还全部债务。许多地勘单位在这种长期的社会资金收入低下的情况下,自身资产的健康水平严重下降,通俗来讲就是入不敷出。如果进行更为科学的资产盈亏计算会发现其中的资产负率较高的情况极为严重,从某种程度上影响了运营,也影响了机构的自身发展。

3.对新环境下产业结构模型的研究不够深入

当前的经济环境已不同于早期国家经济缓慢增长的时期,各类新产品的出现都是为了符合市场需求,满足自身运营目标的同时还会考虑长远的发展。而大部分地勘企业都没有进行产业结构的变化研究,或者是有研究,但结果不合理,多元化的产品格局布局不均衡等等问题。尤其是在多市场项目的情况下,复杂的产品结构没有合理的规划,成本管理,预期收益计划等众多内容都没有一个完善合理的规划,最终就形成了项目运营成本过高,收入过低,而且项目运营过程中的各项投入所耗费的非经济资源过重,在单位内部形成一种严重内耗。

4.经营管理者的经营管理水平有限

管理者的经济管理水平有限,在一些规划上就可能出现不周全的情况,尽管有些单位也能够有较好的经营状况,账面的营收比例能够维持正常的情况,但是资产比例却严重失衡,例如应收账款、存货资产的占比过大,使得经营过程中可以动用的周转资金不足,导致循环性的运营障碍。也有一些管理者能力有限, 导致在一些纠纷中无法占据有利地位,最终对地勘单位的人力、物力等造成重大的损失。

四、地质勘探单位经济管理的改进策略

1.牢牢树立现代化经济管理的企业发展战略管理理念

为了促进地质勘察单位经济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提高地质勘察单位的经济效益和综合效益,必须牢牢树立现代化经济管理的企业发展战略管理理念,树立以经济管理为核心的经营管理理念,充分发挥经济管理工作在地质勘察单位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加强对单位无形资产计量方式方面的改革与创新

地质勘察事业单位在经营管理上有自己的特点,这一特点决定了其所拥有的资产主要是人力资源方面的无形资产,因为人力资源资产可以在比较长时间内为单位带来可以计量的并且相对稳定的经济效益。因此,地质勘察事业单位应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加强对单位无形资产计量方式的改革与创新,对人力资源资产的价值进行准确而有效的评估和计量。

3.贯彻执行地质勘察企业资金方面的集中结算和管理

针对二级单位经济管理不够规范的问题,必须切实的贯彻执行地质勘察事业单位资金方面的集中结算和集中管理。为了加强对二级单位财务行为的规范,加强对整个单位资金的控制与管理,地质勘察单位应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适当的在内部设置资金结算中心,以实现对整个单位的财务结算、流通、监控和反馈的职能。

4.适当减少应收款项促进其他资产的优化

由于近年来地质勘察事业单位的经营范围不断的可扩大,因而其经济管理方面的应收款项也呈现出不断递增的发展趋势,而在会计方面,应收款项的数目越大,与之相应的账龄也就会越长,因而经济管理发生坏账的概率也会随之增高,这样不仅导致地质勘察事业单位的流动资金受到严重影响,也无形中增加了经济管理的风险。因而,地质勘察单位应该综合财务有效措施进行经济管理。

5.加强信息与沟通

信息与沟通是及时、准确、完整地收集与企事业单位经营管理相关,的各种信息,并使这些信息以适当的方式在事业单位有关层级之间进行及时传递、有效沟通和正确应用的过程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条件。信息与沟通主要包括信息的收集机制及在事业单位内部和与事业单位外部有关方面的沟通机制等。实行集体审议或联签制度,企事业单位对于金额重大、重要性高、技术性强、影响范围广的经济业务与事项,应当实行集体决策审批或者联签制度,任何个人不得单独进行决策或者擅自改变集体决策意见。为了防止个人单独决策,可以分离不相容职务,每项经济业务要经过两个或更多部门来处理,使单人或部门的工作必须与其他部门工作相联系,受其监督与制约。不相容职务通常分离经济业务与执行职务、执行职务与审核业务、执行职务与记录业务、保管财产物资与记录职务、保管财产物资与核对职务、记录账目职务、登记日记账与登记总账等,从而实现有效控制。

五、结束语

从1999年地质勘察单位进行改革,企业自负盈亏方针的实施,地质勘察单位的经济管理问题就被摆在了首位,提高地质勘察单位的经济管理对于企业的发展生死攸关,一点也不能忽视。

参考文献:

[1]刘路.地质经济管理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2011.

[2]李湘生.试谈地勘施工项目目标成本管理[J].中国煤田地质,2012(22).

篇9

【关键词】房地产工程项目;经济管理;创新

衣食住行是人们群众的最基本需求,在现代中国,衣食行已经基本得到满足,而住成为庞大中国人口目前及将来的最刚性需求和重点解决问题,大大刺激了房地产工程建设的蓬勃发展,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的增长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经济管理作为房地产业的经济效益来源和生产经营管理基点,其管理模式和策略是否符合国情需求,对房地产工程项目能否实现预期回报,保障经济效益具有重要决定作用。虽然随着房地产业的发展,其经济管理工作也积累了不少经验,但在实际开展房地产工程的经济管理工作时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主要探析了我国房地产工程项目经济管理工作的现存问题和相关创新策略,以促进房地产建设单位对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视,提高经济管理水平。

一、我国房地产工程项目开展经济管理工作的现存问题

(一)国内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经济管理意识薄弱

房地产开发企业是工程项目的投资者,其经济管理意识对房地产工程项目开展经济管理工作具有直接的影响。目前国内的房地产工程建设事业发展势头良好,但很多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只关注建设回报,对开展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知不足,经济管理意识薄弱,导致在实际的房地产业经济管理工作中问题层出不穷,更有甚者,部分房地产开发企业为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往往减少保险费用,实际企业的建设投资风险在无形的增加。

(二)现有房地产工程项目的经济管理体系不够科学完善

现有房地产工程项目的经济管理体系不够科学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一是现有的经济管理制度科学性和可行性有待提高,房地产建设企业在经济管理的制度执行上无法实现有效执行,降低了经济管理制度的积极促进作用。二是房地产建设企业没有建立起专业的经济管理队伍,或经济管理队伍素质不高,严重影响了房地产工程项目有序开展经济管理活动。

(三)缺乏必要的房地产工程项目经济管理风险保障

为提高房地产工程的经济管理水平,国家已经投入了不少努力在房地产工程项目的建设市场完善上,但传统的计划经济依然具有重要的影响理论,对房地产工程建设企业而言,依然缺乏必要的风险保障和约束机制,弥补经济管理风险引起的损失只能通过财政拨款或追加投资方式进行,难以实现经济管理风险的有效分散和保障。

二、房地产工程项目经济管理的创新策略探讨

(一)培养引进高素质和高技能水平的经济管理工作人员

房地产工程项目的经济管理工作主要通过经济管理人员积极投入工作得以实现,因此房地产建设企业必须认真做好经济管理工作专员的招聘和培训工作。在招聘环节,房地产的工程建设企业应不断健全招聘管理机制,认真筛选求职者简历,做好面试工作,为企业招聘那些具有高水平、高素质的经济管理人材,促进企业经济管理策略的创新改革,提高房地产工程建设企业的经济管理水平。在培训环节,房地产的工程建设企业应加强企业内部经验管理员工的定期培训,通过定期考核的方式,增强他们工作责任心和主人翁意识,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提高其经济管理工作能力。

(二)加强房地产工程项目施工过程的控制和管理

房地产工程项目施工过程的控制和管理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房地产工程项目施工过程的控制和管理是实现经济管理有效控制的关键和重点。因此,房地产工程建设企业应认真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要做好施工质量的严格控制工作,加强现场施工管理和安全管理,严格实行现场签证制度,注意原材料的存放和使用,减少设计变更,减少返工次数,避免不必要麻烦的发生。二是严格根据工程设计方案和施工图纸开展施工,加强经济管理,充分发挥监工单位的监督与管理作用,禁止以次充好、偷工减料等问题的发生。三是做好房地产工程建设的进度管理,保证施工按照计划定期完成。施工进度的严格控制能有效减低工程投入成本,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消耗,是实现房地产工程项目经济管理的重要环节和关键点。因此,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合理规划施工组织和进度,确保施工的按期完成。

(三)实现房地产工程建设企业之间各部门的协调与合作

房地产工程项目的经济管理工作具有系统性,有很多的交叉环节,需要企业内部不同部门和工作人员的协调合作才能完成。因此,房地产工程建设企业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以实现房地产工程建设企业之间各部门的协调与合作,提高企业的经济管理水平。具体要求如下:一是增强部门间的协调合作意识,了解协调工作对经济管理的重要影响和作用,及时处理发生的经济管理问题,确保经济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二是加强房地产工程中经济管理模式的改革和创新,规范经济管理的工作环节,根据企业的实际技术需求、具体的人力资源制度、组织结构和体系特点,合理建立起科学有效的经济管理体系,提高房地产项目建设企业的经济管理水平。三是充分发挥工程技术监理部门和单位的有效监理作用。监理部门和单位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经济管理工作具有重要影响作用,监理部门和单位应充分肯定自身的重要位置,充分行使监理权利,履行监理职能。

(四)健全我国房地产工程项目的经济管理制度,建立高效的经济管理队伍

目前,我国房地产工程项目的经济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依然存在许多漏洞和不足,因此房地产开发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到健全经济管理规章制度对做好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加强相关的经济管理制度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工作,通过具体的规章制度对房地产开发企业进行有效的约束和管理,顺利开展经济管理工作。同时,提高房地产开发企业经济管理制度的实际执行力,提高经济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此外,还应该建立起一支高素质、高责任心、高能力的经济管理队伍,从而有效保障房地产工程的经济管理工作的实现。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房地产工程项目中经济管理的创新策略探析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虽然随着房地产事业的不断发展,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经济管理经验也得到了一定的积累,但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国内的房地产项目建设企业应该加强对经济管理现状的分析了解,加强经济管理的策略创新,通过培养引进高素质和高技能水平的经济管理工作人员、加强房地产工程项目施工过程的控制和管理、加强房地产工程开发企业之间各部门的协调与合作、健全经济管理制度,建立高效的经济管理队伍,建立有效的风险保障体系等方面,加强和同行的思考和交流,认真做好现代经济管理工作,有效提高企业的经济管理水平,为我国房地产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冉波.浅论房地产工程项目管理办法[J].魅力中国,2010,01:222.

[2]马媛媛.房地产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思考[J].中国外资,2012,24:193.

篇10

【关键司】低碳经济;财务管理变革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经济发展方式、能源消费方式、人类生活方式的一次新变革,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追求绿色GDP,其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的转变。建立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低碳经济将改变企业,在发展低碳经济中,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理财环境、资产管理及财务评价等方面都将发生巨大变革。

一、低碳经济概念

低碳经济是指通过技术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手段,改变能源结构,尽可能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随着2009年l2月丹麦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召开,“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碳减排、碳交易”等逐渐被更多人所关注。在此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发表了重要演讲,承诺到2020年,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目标要将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降低50%左右。国家发改委表示,为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国积极促进低碳经济发展。

二、低碳经济的运行特点

1.低碳经济能耗少,污染小,可循环利用。低碳经济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传统产业经济为基础、以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关系为目的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经济形式,是产业经济为适应人类可持续发展需要而产生并表现出来的一种发展状态。低碳经济与传统产业经济的区别在于,低碳经济是以维护人类生存环境、合理保护资源与能源、有益于人体健康为特征的经济,是一种平衡式经济,它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构筑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发展体系,包括低碳能源系统、低碳技术和低碳产业体系,其产品具有可循环利用的性能,为企业节约投资成本并生产出受市场、消费者欢迎的产品创造了条件。

2.低碳经济可长期收益,可持续发展。目前,经济发展形态已经转移到绿色低碳模式上来,这就要求企业进入战略经营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表现为长期、综合能力的竞争,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在于持续不断的创新和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与保持,这就要求企业的经营目标应放在长远利益的最大化上。通过低碳技术建进起的低碳产业,其产品符合环保要求有着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市场优势,并且具有较强的持续发展能力。

3.低碳经济可以实现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最大化。现阶段国际社会和公众要求经济主体—企业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低碳经济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对节能减排、改善气候环境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低碳企业担负着保护环境等重大的社会责任,其生产经营能够产生极大的社会效益。低碳经济低能耗、低污染、有益于人类健康的特点,决定了在其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使用的整个过程中都受到政府组织、管理者和个人消费者的大力支持,做到了惠及国家、企业和个人经济利益的同时,可以为企业赢得更大的利润,持续改善企业财务状况,同时也能为企业增加长久的生产动力。

财务管理涉及企业的一切涉及资金,财务管理的触角,常常伸向企业经营的各个角落。低碳经济条件下,财务管理将在诸多方面发生重大变革。

三、低碳经济条件下企业财务管理的变革

1.低碳经济下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变革

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是企业理财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同时也是评价企业理财活动是否合理的基本标准。确定正确可行的财务管理目标是成功经营企业的关键。财务管理目标有着广泛的争论,具有代表性的有“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等,它们分别从一定层面上揭示了企业财务管理的本质,反映了企业经营管理的特征和要求,每一观点都有其合理之处,并在实践中有一定的运用。但这些观点都是从经济学视角基于产权理论以及理论的企业性质的一般分析,确立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具有先天的间接性,难以发挥目标对企业财务活动指导.而且这些目标更偏重于经济效益最大化,淡化了社会效益最优化。尤其忽略了生态效益,难以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者和谐发展。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确定及财务管理活的运行是与企业的经济体制、经济境和企业理念密切联系的。在发展碳经济的新环境下,企业应积极构低碳核心竞争力,主动将低碳约束化为企业的竞争力,重新审视传统财务管理目标,适时调整战略和财管理目标,促使自身转变经济增长式方法,调整产业结构,促进财务理的创新,使财务管理目标融入低碳经济的发展之中,更合理分配资源分配投资、缩减成本,提高产品和业自身的绿色竞争力,坚持技术新,推进低碳经济。使企业充满生与活力,实现企业可持续的发展。

2.低碳经济条件下企业理财环境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