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民主化范文
时间:2023-04-14 08:20: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管理民主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新课改;民主化;科学化;班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0-0020-02
新课标强调班级管理要树立正确的班级集体舆论,培育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民主氛围,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班级民主化管理,就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行事的能力,锻炼学生管理才干的方法。它要求老师尊重学生个性,积极发动大家参加班级管理的各项活动,不但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权,及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而且都有机会履行班级管理职责,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一、民主化
在新课改背景之下的班级管理过程中,如何扮演好班主任的角色,有效实施班级管理的民主化,我认为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要树立为学生服务、为班级奉献的思想;二是要建立师生平等互助、共同进步的思想;三是要坚持发展学生自我人格的目标不动摇,千方百计地使学生成为班集体的主人,真正参与到班级事务中来。一个班级要形成良好的班风,必须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在班主任的指导下,让学生参与制度的制订,既适合学生,又能被学生认可。实施起来就不会产生阻力。同时,学生在参与制订班级管理制度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学习规章制度的过程,学生通过参与讨论、形成决议,也就明确了自己该怎样做。
(一)要树立为学生服务、为班级奉献的思想
爱岗敬业是基本的职业美德,班主任要树立为班级、为学生服务的思想。魏书生老师把自己所带的班集称之为“家”,把上班称之为“在家里”,可见魏老师对于自己职业、对学生的热爱之情。班主任应该有乐于奉献的精神,不应该成为一个班集体的意志所在,更不该凌驾于班集体之上。班主任要有时刻为班级学生服务的精神,关爱学生,一视同仁,真正承担起班主任的职责,扮演好班主任的角色。
(二)要建立师生平等、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思想
实施班级管理的对象是学生,学生是有个人情感和思维的,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班主任要主动深入到学生群体中去,通过多种方式全面了解学生。既要了解学生的群体心理,也要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关心什么;又要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多站在他们的角度想问题、看问题,多用学生的心理体验他们的情感,找出师生之间的共鸣点,努力促进双方的共同进步。
(三)要坚持发展学生自我人格的目标不动摇
新课程改革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精神,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理好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指导学习之间的关系,要求在合适的时机、合适的情境、合适的阶段,有效开展非指导性的自学。教学过程如此,班级管理也亦此。班主任要多与其他学科的老师进行沟通交流,善于发现、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制定正确、具体可行的学习目标。实施民主化的班级管理要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的积极性,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强调在规划决策过程中的民主参与度。同时,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也要学会适当放手,让班级同学进行自我创造和实践,不应该用条条框框去束缚学生的创造力。更重要的是,不应该让学生按照班主任的意愿去行事。
二、科学化
同时,在新课改背景下的班级管理过程中,要扮演好班主任的角色,有效实施班级管理的科学化,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四点:一是班级内部要有自己的班规守则;二是班集体要有优秀的班委群体和监督力量;三是班主任要妥善处理与学生家长之间的关系;四是要采取科学手段进行管理工作,形成良好的班风。
(一)班级内部要有自己的班规守则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一个群体都应该有自己的管理机制。班主任要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多方因素,主动听取他人意见,制订出一套适合本班级长远发展的班规守则,并有效实施该班规。在制定班规时,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班级的民主管理思想,让学生参与制定,一切从实际出发。要做到科学化管理班级,就应该在科学的班规基础上进行民主管理。真正做到“照章办事,责任明确”。
(二)班级要有优秀的班委群体和监督力量
在新课改背景之下,传统的“保姆式”和“警察式”的班主任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之下的班级管理工作的需要,班主任应该让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让学生担任班级工作以培养其责任感,提高学生对班委职责的认识。同时,培养班集体的班委队伍,并相对应地具备监督力量,做到“全员参与、相互制衡”,让学生真正成为班集体发展的参与者和建设者。
(三)班主任要妥善处理与学生家长之间的关系
班主任与学生家长的密切配合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之一,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要处理好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关系,既要设身处地为学生家长着想,也要合理拒绝部分家长提出的不合理要求。对学生要做到一视同仁,对学生家长要理性接触,不可以动不动就拿“请家长”的手段来威胁学生。
(四)要采取科学手段进行管理工作,形成良好的班风
教师自身的言行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最好范例。作为班主任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班主任应具备足够的心理学知识,并自觉地把心理学研究成果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工作中去,帮助班内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坚持发展学生的自我人格。
三、民主化与科学化的联系
篇2
关键词:经济管理;现代化;发展趋势
改革开放和对外开放政策实施以来,国民经济得以持续、快速发展,市场经济改革步伐不断加快,使得经济管理现代化需求逐步增大。研究表明,经济管理现代化水平直接关系到市场经济改革趋势。经济全球一体化背景下,经济管理现代化趋势日益明显,作为立足现状、展望未来的重要工具,经济管理现代化内涵及意义十分丰富,通过研究经济管理现代化及其发展趋势,将有利于经济管理整体水平的提高和市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其研究意义深远而重大。
1经济管理现代化含义及形式
1.1经济管理现代化含义
经济管理学科的出现,有力推动企业实现现代化管理。社会、经济的发展表现出多元化、综合性特征,而这些特征通常需要通过经济管理来实现。因此,经济管理所扮演的角色尤为重要。可以说,经济管理的缺失,将会阻碍到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顾名思义,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即就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经济建设,所需要进行相关核心问题的及时处理和解决。经济管理现代化发展主要涉及到模式、思维和方法[1]。经济管理系统的逐步完善,为经济管理现代化发展研究提供重要保障和参考依据。
1.2经济管理现代化表现形式
(1)管理的艺术性。从某种层面来讲,经济管理不仅仅是一种管理和控制,而是更多的表现其艺术性特征。经济管理的核心工作为思考和谋划,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2)管理的创造性和能动性。任何一种管理活动,均能够从不同程度上表现出创造性和能动性。经济管理在资源配置、结构调整等活动中,同样表现出创造性和能动性特征,旨在实现价值和效益最大化。(3)管理的专业性和民主化。经济管理过程中,需要管理人员具备专业化知识和民主化管理意识。唯有此,方可体现出客观、公平和民主性,进而实现管理成效最佳的目的。(4)管理的科学化和经济性。经济管理过程中,需要不断学习和借鉴新经验、新技术,并汲取新成果,从而达到提升管理科学化水平的目的。同时,要运用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自动化技术,切实提高管理的经济性和效率化[2]。
2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发展,逐步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态势,笔者通过对经济管理发展现状展开研究,认为经济管理发展趋势大致有以下几种:
2.1经济管理制度的人性化
人作为经济管理的核心主体,随着经济管理需求的日渐多元化和多样性,需要管理人员发挥积极主观能动作用。可以说,经济管理发展离不开管理人员的积极参与,人在经济管理活动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尽可能激发管理人员的积极主动性和工作潜力,让其全身心投入到经济管理工作当中,开展人性化、个性化服务,进而实现管理制度的人性化,并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2.2经济管理方式的民主化
对于经济管理过程来讲,需要实现绝对的民主化,民主化管理方式有利于工作人员积极主动性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同时有利于决策效率最大化目标的实现。因此,经济管理中要突出民主化,尊重所有人员的意见,采纳建设性建议,集思广益,发扬民主精神,凝聚集体智慧,从而达到提高经济管理服务水平的目的。
2.3经济管理组织结构的扁平化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管理组织结构为金字塔模式,这种模式形成自上而下的管理阶层,阶级性的管理结构,势必会影响到基层人员的创造性和创新性,不利于广大基层人员积极主动性的提升[3]。基于此背景下,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应运而生,该种组织结构有利于团队凝聚力、创造力的提升,并且有利于集体智慧的凝聚,对于经济管理而言,其成效更为显著。
2.4经济管理组织理念以客户为导向
传统经济管理体制和系统模式下,经济管理组织理念以人才、技术为导向。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创新,逐步转型为以客户为导向的组织理念,要求企业以市场客户需求为导向,严格按照客户需求进行产品的生产和服务的供应。如此一来,客户成为企业需求来源主体,企业也只能以客户需求为生产依据,建立以客户为导向的经济管理组织理念。
2.5经济管理沟通模式的网络化
任何一个企业的发展和创新,均离不开有效的交流和沟通,企业不仅要做好与市场其他经济主体的交流、沟通工作,而且需要强化内部交流、沟通。唯有此,方可及时发现并准确解决问题。通过建立网络化的沟通模式,一方面有利于企业内部各部门、员工之间的信息沟通;另一方面有利于经济管理水平的大幅提高[4]。
2.6经济管理团队凝聚力的培养
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人才,而人才能力及水平的发挥离不开团队。因此,团队凝聚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是不可或缺的。经济管理活动开展过程中,需要组建团队,并突出团队协作精神,进而实现价值和效益最大化。团队凝聚力的培养,旨在增强人才创造、创新积极主动性,并确保按期完成任务。另外,团队协作精神、团队凝聚力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培养工作不容忽视,是经济管理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结语:
总而言之,经济的持续增长、社会的和谐发展,离不开经济管理现代化。同时,经济管理现代化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先决条件和根本保障。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步伐的进一步加快,经济管理现代化是其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将是一个长久、持续的发展过程,需要不断改革和创新理念,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调整组织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最终为经济管理现代化及未来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袁杰.经济管理现代化和经济管理发展新趋势[J].湖南社会科学,2014,06:186-188.
[2]吕茜文,李永戈,周润青.基于经济管理现代化及经济管理发展新趋势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5,06:101.
[3]梁晨,吴倩雯.经济管理现代化及经济管理的发展新趋势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02:141.
篇3
社会宏观与微观的经济发展都离不开科学化的经济管理,而客观经济环境和形势的不断更新对经济管理也提出相应的新要求。本文在现代化视角下,重新审视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发展模式,从现代化经济管理的特点和内容入手,着重探讨我国经济管理发展的新趋势,为经济管理寻求更多的合理性和可能性。
关键词:
经济管理;现代化;发展趋势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是一个更新换代十分迅速的过程,经济管理模式如何能够更加灵活地适应经济新形势,对于经济整体发展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现代化的经济管理无论是在观念、方法还是整体模式上,都有着符合现当代经济发展需求的内容和特点,它利用先进思想观念和科学技术将经济管理进一步快捷化和准确化,使得经济管理不仅能够全面,而且能够更具创造性,提高经济发展的科学水平。
一、经济管理现代化的科学认知
(一)、经济管理现代化的基本内涵
所谓经济管理现代化,它是一种整个世界现代化中的基本内容之一,是在经济管理领域的现代化追求。经济管理活动的现代化,能够使经济管理活动进一步科学化,在推动经济发展中起到更积极的作用。具体来说,经济管理现代化有着几项主要的基本内涵。
第一,经济管理观念的现代化和管理方式的现代化。任何管理活动都离不开意识层面的科学指导和方式方法的约束,科学化的管理理念对于整个经济管理活动来说有着基础性的作用。而外在的管理方式则保证了管理活动能够在更加高效的处理过程中得以实现,节省人力物力,利用先进科技来提高管理效益。
第二,管理人员的专业性。管理人员作为管理活动的主体,其专业素养深刻影响着经济管理的水平。管理人员管理水平提升尤其是专业性发展是经济管理现代化的主要内容之一,它要求管理人员能够在科学化的管理理念指引下,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经济管理的效率,准确无误地完成相关的管理工作。
第三,管理手段的科学化和自动化。现代化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深入运用,在经济管理现代化中,管理手段的自动化就成为一个基本内涵且将逐渐发挥重要作用。在现实的管理需求规定下,利用先进的自动化技术和信息化技术,提高对经济活动的实时监管和调控,从而便于人员管理能够在便捷高效的环境中准确无误地展开。
(二)、经济管理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1、管理活动艺术性特征
管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它的另一层面是艺术,经济管理活动不仅是对多种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更多的是在实践中更加艺术化地处理和解决问题。现代化的经济管理不再局限于对经济活动的控制,而是将重心更多地置于对经济活动的宏观思考和规划,使各项活动能够在一个更加科学的环境中有效进行。
2、经济管理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经济管理活动是人的活动,其中体现着人的思维与创造,尤其是面对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经济活动和具体问题,管理活动就更加凸显了其能动性和创造性。在现代化经济管理中,能动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性更加凸显,一切管理活动以及人力物力的投入都是围绕着既定的经济活动及其目标而展开,传统的管理活动很多时候是在一定的制度或者规定之内完成目标以达到一个预先设定的效果。但在现代化管理活动中,既定的目标虽然仍然存在,但在整个管理活动中的人为发展空间却更加广阔,管理人员被鼓励以更加开放的观念和方式进行经济活动的实时管理,提高管理的艺术性而非简单地完成管理任务。
3、管理方式
民主化现代化管理的能动性、创造性都是在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中才能够实现,这里就体现了经济管理现代化中的民主化特征,而这集中于管理方式的民主化。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经济活动中的民主氛围也更加浓厚,民主化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优势,这反映在经济管理领域,也全面激发了经济管理事业发展的潜能,有效推进了整个经济活动的健康成长。
(三)、我国经济管理现代化实现的重要基础
1、立足国情,体现中国特色
各个国家的经济管理活动具有其客观环境和发展目标定位。对于我国来说,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化和层次化决定了我国经济管理的发展必须立足于具体国情,考虑实际才能够使经济管理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具体需求,在一般性的管理策略之外将我国的实际情况纳入考虑范围,突出中国特色,实现更符合实际与特色化的经济管理模式。
2、积极借鉴世界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
在全球化发展背景下,经济管理的经验交流更具有时效性,突破了时空的局限,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逐渐向着一体化的方向前进。我国经济管理水平相比于世界其他先进国家来说还有一定的差距,这就告诉我们在理念、技术和管理模式上要秉持开放的态度,积极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将适应中国经济发展的管理经验汲取进来,全面提高我国的经济管理质量。
二、我国经济管理发展的新趋势
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发展并非一成不变,这是一个不断更新的过程,而正确的发展道路离不开对未来趋势的准确分析,在对现实诉求进行把握的基础上,结合先进的技术、经验,全面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总结,探索出未来我国经济管理发展的主要趋势,从而为其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正确的导向。
(一)、人性化经济管理趋势的凸显和增强
当前很多经济管理模式都存在人性化缺失的问题,经验式的管理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发展,也难以凸显创造性和能动性,使得管理活动的效率也大大降低。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中,经济管理者们逐渐认识到以人为本的重要性,员工的主体地位得到进一步尊重和保护,广大的基层员工能够在更加宽松的环境中积极创造,大胆创新,这不仅提高了员工工作积极性,也保护了企业中的创造意识,而这一品质对于整个企业发展来说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当前,人性化经济管理模式进一步得到广泛认可,这一发展趋势将在经济管理活动中大放异彩,深入实现其经济价值。
(二)、民主化管理趋势
民主化是世界发展趋势中的主流,在任何领域这一趋势都有增无减,这不仅是客观发展的必然要求,也同样具有积极的意义。在经济管理中,市场变幻无常要求其决策、执行都迅速而准确,自上而下的决策模式在未来快速化经济发展中很多时候不能够满足现实需要,因此,将决策重心进一步下移,扩大基层人员在决策中的影响力,是我国经济管理进一步民主化的基本措施。这一趋势的加强,也能够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快速性,使企业能够在更加民主的氛围中找准发展方向,既体现企业价值又能够获取社会效益。
(三)、进一步实现扁平化的组织结构
在企业发展乃至社会经济发展中,其组织结构主要表现为金字塔型结构,在这个结构中,管理者始终处于塔尖位置并负责一切决策和其他权威行为的实施,在决策完成后塔尖管理者再将命令逐级传达至其他各阶层进行相应的执行和反馈。这一传统的组织结构在当前现代化经济发展背景下,逐渐失去了优势,对上级的绝对服从和对集体利益的绝对捍卫,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个人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知识经济时代视域下,这样的结构体系越来越多的限制了企业和组织的发展。我们都了解,作为一个决策者,他的任何一个决策形成都是建立在不同的信息的汲取基础上,在决策前对企业和组织中不同的情况进行有效的判断是一个必要的过程。相对于金字塔型的组织结构,在当今社会,扁平化的组织结构能够让更多的人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从而充分推进知识和技能的互动交流,将现金经验在最广阔的平台上进行深入交流,提高企业信息获取的速度和决策的科学性。
(四)、客户导向为主的经济管理
市场经济运作中,消费者的主体地位正在进一步凸显,无论是哪个经济领域,消费者或者客户的需求决定着市场及其走向,成功的生产者和经营者,应该是以消费者作为导向来开展一系列的经济活动,这也是获得经济效益的最基本前提。在经济管理活动中,传统的生产者导向和技术导向已经不再适应市场需求,也进一步显示了其局限性,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中,客户才是最主流的导向,这一方向的准确把握,深刻影响着后续经济管理活动的有效开展。
(五)、团队协作精神更加彰显
团队协作是现代经济发展中逐渐产生出来的一种工作运行模式,其在经济管理中的额引入,对于集思广益、提高经济管理效率有着显著的积极作用。在未来的经济管理中,这一精神和理念将进一步深化运用,在原有的合作模式上更加追求创造性和能动性的合作,各成员能够充分表达自我,取长补短,共同推进经济管理活动。
三、结语
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对经济管理工作的运行模式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尽管我们对经济管理现代化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剖析,但其真正的落实还有很多的发展空间。经济管理者必须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要有耐心地应对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在对趋势进行准确把握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反思自我,积极探索更有效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汤巧丽.经济管理现代化和经济管理发展新趋势的探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5(03).
[2]袁杰.经济管理现代化和经济管理发展新趋势[J].湖南社会科学.2014(06).
篇4
关键词:经济管理;现代化;发展趋势
引言
经济管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发展,在当前新形势下,经济管理也必须顺应时展的步伐。下面就简单的介绍经济管理的含义以及经济管理的现状,分析经济管理与现代化的关系,同时就经济管理现代化的发展趋势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希望可以帮助到相关企业。
1经济管理现代化的表现形式
所谓经济管理现代化就是企业和单位的资金通过采取有效监督和管理措施进行全面监管工作,让企业和单位稳定发展,同时其也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相关管理者必须要充分发挥经济管理作用,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1.1经济管理的艺术性特征
管理是学问,也是艺术。管理具有感染性、改革创新性等特征。作为管理者要拥有管理的才能,同时还应该兼具管理艺术才能,要牢牢抓住管理的特征开展管理工作,同时还要灵活的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运用管理艺术,管理艺术意义深远,特殊的技巧性可以提高管理的效率,将管理工作的价值最大化。
1.2经济管理的能动性
在经济管理工作中遇到问题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及时地解决问题,不要默守陈规,要及时的调整解决方案,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1.3经济管理的民主化和专业化
作为管理人员,首先要有良好的专业管理才能,其次在管理的过程中要从客观的角度出发,充分地发挥经济管理的民主化,充分地调动人员的积极性。
1.4经济管理的自动化和科学化
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经济建设未来的发展所需,离不开科学有效的管理,科学化的管理能有效地推进整个经济管理现代化的进程。作为经济管理者,必须将科学技术广泛地应用和贯穿到经济管理中,为实现经济管理现代化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以便更好地早日实现经济管理的自动化。
2经济管理现代化实现的途径
2.1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管理现代化
经济管理现代化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完善经济发展的模式,建立和健全具有当地特色的经济管理现代化体系,促进我国经济稳定的发展。
2.2借鉴和运用国外先进工作经验
经济管理者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要科学合理地借鉴国外管理中好的工作经验,弥补自己在经济管理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将适应于我国经济管理的一些管理方式运用到实际管理工作中,进而缩小我国经济管理与国外的差距。
3经济管理现代化的主要对策
经济管理现代化主要是包含财务管理以及资金管理等方面,是一种综合的管理手段和措施,同时现代化经济管理还是社会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化经济管理必须要结合自身的实际需求,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在竞争激烈的当下走出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经济管理的新路。
3.1提高经济管理的能动性与创造性
发展的动力源于不断的创造,而如果经济管理缺乏创造性,也就失去了管理的意义。一个落后的经济管理直接影响着整个企业的发展,经济管理工作要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发挥主观能动性,让企业和单位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3.2加强经济管理的专业化和民主化
有效地提高人民的经济水平和生活水平是社会经济管理的目,要不断培养出高水平经济管理的人才,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同时不断的完善经济管理规范化,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不断的加强民主管理意识,让管理民主化。
放眼未来经济建设的发展,将经济管理与现代化管理有机结合形成经济管理现代化是必然趋势。为了更好地适应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也为了让企业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经济管理必须要和现代化相结合,建立和健全良好的经济管理现代化制度,以满足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
4分析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
4.1向人性化管理发展
随着经济管理体制的不断完善,人性化管理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以及优势。经济管理的发展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从关心员工的生理、心理等多方面的需求为前提,开展经济管理工作。人性化的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优势,让企业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充分发挥工作的积极性以及主观能动性,进而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
4.2硬件管理向软件管理的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被软件管理所取代了。但是软件建立的数据信息平台本身也需要工作人员来掌控,这就需要管理人员不但要有软件操作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具备管理才能,要有丰富的知识理论和实际的工作经验。
4.3向网络化发展
近年来,随着我国科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国民经济的建设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是网络的全面覆盖和计算机技术成熟的今天,网络发挥的作用不言而喻。在未来经济管理的进程中,借助网络化科学技术的发展来实现经济管理现代化是必然的,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经济管理的工作效率,同时还可以让信息更高效、更广泛地进行传播,提高资源共享率以及信息使用率。
4.4向团队协作精神发展
在经济管理的不断创新和改革中,团队协作精神的重要性也日趋凸显。在经济管理实际的过程中,要求企业的员工要有乐于奉献的精神和团队意识,共同进步实现资源共享。特别是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环境中,要发挥团队合作精神,企业与企业之间共同合作,实现经济管理共赢的局面。
篇5
【关键词】经济管理;现代化;发展趋势
1 管理思想的现代化和经济管理发展新趋势
1.1 管理思想的柔性化
在传统的管理思想之中,对于刚性管理的理念非常推崇,认为可以通过制度的约束、纪律的控制来对企业员工进行管理。在该过程中领导以一种强势的状况出现,而下属往往处于被动服从地位。这种管理思想有有利的一面,即强调企业的纪律,能够起到令行禁止的作用,但是不利的一面也显而易见。这种过于刚性的管理方式可能挫伤员工的积极性、能动性,阻碍了创新活动的进行,最终对企业的发展非常不利。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型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但对于知识型人才来说,企业应该给予其必要的空间,以便更好地发展,这就要求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必须主动抛弃传统的管理方式,运用组织的共同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依靠共同的信念、互动的心灵进行柔性管理,给人才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在柔性化管理思想中,企业应该为员工创造更好的工作环境,发挥员工的创造性。同时将员工当成顾客,为了让员工满意地工作,应采取种种灵活的管理方式和激励方式,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2 管理思想的和谐化
虽然利润最大化是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但是并不能认为其是唯一目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过程中,一个有长远眼光的企业应该具有社会责任感,具有和谐发展的眼光,在创造价值、获取利润的同时,也要关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可以说,和谐发展不仅是衡量企业和企业家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的重要尺度,而且是其在市场竞争上制胜的法宝。基于此,作为现代企业,应该在市场竞争中应该以和谐发展为管理的精髓,提高企业自身的道德境界。“在当前企业经营管理领域,时代的发展越来越需要一种具有普适性的伦理规则。”它既是现代企业经营与管理的根本方式,也是一种超越不同国家、民族和文化的“重叠共识”。和谐发展的“和为贵”、“和气生财”的管理思想,可以很好地化解企业发展之中存在的矛盾。在这一点上,日本企业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日本企业非常重视企业内部的“和”,注重运用“和”来调节各方关系,通过团队精神的培育,以及终身雇佣制的实行,企业上下像家庭一样组成了一个同舟共济的命运共同体,员工对企业有一种强烈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荣誉感。以索尼公司为例,它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沟通机制,使得员工的想法能够通畅地到达企业决策层,让员工体会到他们的意见能被企业重视。员工之间、员工和企业主之间平等相处、真诚相待,在下级对上级非常服从的同时,也十分重视民主决策、广开言路,很多企业都实行了自上而下传达意见、全体沟通协商的“察议制”。这些做法极大地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和竞争力,促进了企业团队精神的形成。
2 管理组织的现代化和经济管理发展新趋势
管理组织的现代化是经济管理的组织保障,应具有的管理组织结构扁平化、管理组织方式民主化反映了经济管理发展新趋势。
(1)管理组织结构扁平化在传统的企业管理组织结构中,金字塔型管理组织结构是常见的。在该种组织结构中,高层决策通过命令式的方式一层层传递到基层,最终由基层执行。在这个过程中,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极大的制约,限制了企业的发展。在知识经济时代,个人的眼光再独到、再具有见解,也仅是一家之言,也有其不可弥补的天然缺陷。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可以减少管理的中间层次,告别线形组织那种多层级的金字塔模式,并能够充分发挥每个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使企业与组织在发展中具备迅速的应变能力和决策能力。在现代企业中,扁平化管理组织结构模式是一种趋势。对此,中粮集团总裁说过: 当别人把你当成领导时,你再把自己当成领导,那距离就很远了; 当你把自己放低了,别人还把你当成领导时,大家就比较容易沟通。
(2)管理组织方式民主化传统的经济管理体系很少见到民主化的痕迹,几乎谈不上民主化的管理,这一点在崇尚“一言堂”的国内企业中表现尤为明显。通过民主化的管理,可以有效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和存在。民主化管理组织方式带来的突出优点之一便是领导和员工之间的关系和谐、透明,有助于企业内部上下级关系和谐稳定,这对于现代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对于领导者来说,民主化管理组织方式可以充分收集广大员工的意见,发挥集体智慧。要想达到这一点,要求领导者要注意与下属成员的感情沟通,重视感情的凝聚力量,以平等真诚友好的态度对待下属成员,就会取得他们信任。感情上的默契会使领导者准确地预见周围世界对自己行动的反应,形成一种安全感,对下属来说,则会产生“士为知己者用”的效用。
3 管理文化的现代化和经济发展发展新趋势
现代企业要做到最优秀、最具竞争力,必须在企业管理文化现代化上下工夫。技术、高科技可以学,制度可以制定,但企业全体员工内在的追求这样一种企业文化、企业伦理层面上的东西却是很难移植、很难模仿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管理文化的现代化是最终意义上的第一核心竞争力。
以人性化管理文化为基础提倡以人为本,在经济管理文化中也不例外。人性化管理文化是一种以围绕人的生活、工作习性展开研究、使管理更贴近人性,从而达到合理、有效地提升人的工作潜能和高工作效率的管理文化。人性化管理方式可以让企业员工以一种“主人翁”的态度投身到企业发展过程中来,将企业的个体意志变为全体员工的共同意志,将企业的目标变成员工的共同目标。这样的企业管理文化才可以真正拥有奋发的动力。要做到这一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支持员工、发展员工。一个好的企业,可以在发展自己企业的同时,还可以创造好的环境,引导员工不断发展。我们认为,企业应尽力为员工提供所需资源、信息等,及时帮助他们解决所遇到的一些困难,减少员工心中的不确定感,以使他们能够在实现任务的过程中创造奇迹,这样可以起到双赢的效果。第二,尊重员工,激发潜能。沃尔玛超市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店发展到如今世界上最大的零售企业,证明其确实有其独到的优势。在众多成功因素当中,沃尔玛的企业文化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沃尔玛创始人山姆总结出其中的关键一条便是尊重企业的每一个员工,这是沃尔玛的文化的精髓。沃尔玛尊重员工,视员工为合伙人。“员工是合伙人”这一理念还具体化为公司政策: “利润分享计划; 购买股票计划;员工折扣规定; 损耗奖励计划; 员工培训计划等等。同时,在尊重员工的基础上,重视激发员工的潜能”。它依据员工个人的特质,制定其工作的目标、对其进行教育引导、当员工超越自我时及时给予奖励,从而更有效地激发员工的潜能,使员工在工作中获得更大的满足感。
每个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该有符合自己公司发展,而不同于一般公司的个性化管理文化。在打造个性化管理文化的时候,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第一,突出企业文化个性化目标,打造企业独特的文化气质。通过塑造最为有利、最具有差异化的企业文化,使自己与对手区别开来,可以树立自己独特的企业形象,使企业赢得独有的和暂时难以超越的竞争优势。第二,确立个性化的企业知识价值观。企业必须通过确立个性化的知识价值观,以知识作为价值的尺度,以创新作为知识价值的核心,在员工心目中牢固树立知识是企业的重要资产和价值增值的关键因素的价值观念。
4 结束语
经济管理现代化已经成为大势所趋。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经济管理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将会进一步明显。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经济管理现代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真正实现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在此过程中,需要我们把握经济发展趋势,掌握发展政策,这样才能真正促进经济管理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1]刘光明.《企业文化》.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
篇6
一、现代化的经济管理
1.少“管”而多“理”。经济管理的精髓不在于“管”,不在于掌控的程度多少,因为任何一个人或者任何一个企业和组织都不可能完全掌控所有的事情。管理是在于多规划、多思考,从实践中提炼问题、发现问题并去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的去实施管理,这便是我们所说的管理中的“理”。管理不仅仅是一门科学,更重要的它是一门“宽泛的艺术”。
2.能动性和创造性。任何一种管理都是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人的活动,经济管理就是为了使所有的人力及资源明确共同的目标,从事共同的工作并达到既定的效果。管理的策略并不在于管理的制度本身,僵硬的管理制度或许能在短时间内获得有限的效果,然而,管理的艺术在于“人尽所长、物尽其用”,不在于我们对于人力及物资的管制,而是在于有效的去发现人力及物资的优势,提升其能动性,让其从自身来创造价值,从来达到经济管理的目的。
3.专业化与民主化。现代化经济管理的关键在于管理人员的专业化。作为管理人员,必须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对经济理论、各项政策、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生产技术方面,都要了如指掌,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执行管理。在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广大劳动者的创造性,这种创造性是在管理方式民主化的结果下产生的。管理人员的专业化与管理方式的民主化是经济管理现代化的明显特征,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优势所在。
4.科学化与自动化。科技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我们对于任何一件事物的研究,都不能违背科学。科学化的管理是经济管理现代化的一项重要标志。它能让我们在管理工作中,吸收和运用一系列的科技成果,更简洁更快速的提高管理的有效性。而且在经济管理的过程中,我们将管理手段自动化,根据相关需要,借助先进的如计算机手段、现代化的通信手段以及自动化的仪器手段等,就能更好的对管理工作进行有效有序的调控和指挥,大大提高管理工作的各种效率。
现代化的经济管理,其管理模式、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必然也将逐渐发展和完善经济管理现代化的内容,从而使其能够符合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更好的服务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在这样的形势下,经济管理的发展,也出现了新的趋势。
二、经济管理发展的新趋势:
1.以人性化的管理行为优化科学化的管理制度。管理模式一直随着管理需求的发展而变化,科学管理在很大的程度上弥补了传统经验式管理中的不足,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科学管理在经济管理中缺少人性化管理的问题日益突出。当今社会正在向多元化迈进,我们的经济体系也越来越多的需要进行创造性劳动,而科学管理制度已难以满足创造性劳动的需要。无论科技发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或是什么样的高度,生产的本质还是在于人。我们在经济管理的工作中需要以人为本进而开展管理工作,需要分析人的心理、生理等各方面的因素,分析由这些因素而产生的需求,并采取措施事宜的来满足其需要。利用这样的管理行为,可以充分的调动生产者在工作中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使其能够更加全心全意的为企业和组织去工作,去创造价值,从而达到管理的最终目标。人性化管理行为对科学化管理制度的优化已经被普遍认可,并在经济管理中深化,在未来经济管理的思想体系当中,具有着核心的价值与意义。
2.民主化的管理方式。企业及组织在结构扁平化的发展中会实现决策重心下移,在未来的管理中,实现组织核心价值是经济管理的首要职能。在很多成功的企业在其管理方式当中,他们往往会花上几天甚至几十天的时间来研究及讨论一个基层人员的任命工作,因为对于企业而言,如果你不花上几天甚至几十天的时间来判断人员任命上的正确与否,以后你可能要花上几年甚至几十年来承担这个任命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因为企业和组织想实现获取最大化利益以及体现其核心价值,最关键的在于其基层人员是否能迅速的实行民主化决策。
3.扁平化的组织结构。我们传统的组织结构为金字塔型结构,在这个结构中,站在塔尖的管理阶层为企业和组织的权威基础,一个决策产生,是由高层的管理者直接决定,并命令式的传递到基层执行。被管理者则被要求服从上级,对组织、对企业忠诚,个人利益要服从于集体利益。这样的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个人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这样的结构体系越来越多的限制了企业和组织的发展。作为一个决策者,需要了解不同的信息,需要对企业和组织中不同的情况进行有效的判断,这就要求决策者能够快速且准确的掌握全面的信息和资源。当今社会,知识是最宝贵的资源,扁平化的组织结构能够让更多的人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最大限度的去聚集知识、分享经验、创造财富,并能使基层的管理人员甚至普通员工实现自我控制、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这样一种新型的组织模式,使企业与组织在发展中具备迅速的应变能力和决策能力。
4.以客户为导向。传统的经济管理多以生产者和技术为导向,在当今市场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这样一种方式必然会向以客户为向导来转变。市场竞争的激烈会导致出现由消费者的需求来决定市场的格局,最终形成一种由消费者为主导的买方市场。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是管理导向转变的重要缘由。企业和组织需要通过创造价值来实现其最终目的,在这个过程之中,企业与企业、组织与组织之间会产生激烈的竞争,当今社会,科技与技术飞速发展,很难再有企业和组织在发展的过程中一直拥有长盛不衰的“武林秘籍”,在这种局面下,消费者的需求便成了企业和组织追求的核心。只有把握住买方市场,以顾客为向导,才能创造价值。所以,现代化经济管理的发展必将由以生产者和技术为导向变成以客户为导向。
5.从硬件管理向软件管理发展。在知识经济时代中,人们对知识的重视程度日益加深,经济管理也随着人们的观念在逐步的发生转变,知识在管理体系中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并已经成为企业及组织的最核心资源。在现代化的经济管理中,软件管理也逐渐取代了以“人”、“财”、“物”等硬件作为重点的硬件管理的主导地位。软件管理即是对“知识”、“经验”的管理工作,将所有的知识和经验整合成有利于企业和组织发展的资源。任何一种优秀的管理制度都离不开丰富的知识理论及经验,在这些理论和经验上,不断创新,企业和组织才能不断良性健康、充满活力的发展。
6.网络式的沟通方式。企业与组织需要更快更好的进行一系列的内部联系,需要更便捷的在不同的层次进行沟通与交流,从而发现和解决其在运作中的每一个环节产生的问题。网络式的沟通方式更有利于决策重心的下移,有利于各种信息更广泛的进行传播,也有利于让每一个与之相关的人员都拥有更平等的获取信息的机会。通过这样一种现代化的沟通方式,能更好的使企业和组织内部进行一种良心有效的运转。
篇7
关键词 :经济管理;现代化;以人为本;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我国要实现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就必须除旧推新,勇于改革;采用适于我国经济建设的先进管理经验,提升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要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渠道,使经济管理的职能得到充分发挥,实现我国经济管理的现代化。
一、经济管理现代化的方式
随着经济管理的进一步发展,经济管理呈现出现代化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种:
1、管理的艺术性特征。
经济管理不在于如何管理,也不在于对经济运行的掌控程度如何,而是具有艺术性的特征。经济管理的关键在于规划和思考,并运用相应的策略,对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思考,发现问题并找出恰当的解决方案。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对经济的有效管理。
2、管理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任何管理活动都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特点,经济管理也不例外。经济管理就是为了促进人力资源的最佳配置,以达到最佳的目标。在管理实践中,需要发现人力资源优势,提升人们的能动性,创造价值,以达到最佳的经济管理目的。
3、管理的民主化和专业化。
经济管理人员需要具备专业的管理知识,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实现对经济的有效管理。此外,在管理活动中,还要发扬民主精神,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促进经济管理的民主化,以实现最佳的管理效果。
4、管理的自动化和科学化。
科学化要求我们在经济管理中吸收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以提高经济管理的效率。自动化则要求我们在管理实践中运用计算机手段、现代通讯手段、自动化仪器等,对管理活动进行有序的安排和控制,提高经济管理效率和经济管理水平。
二、经济管理现代化实现的基础
(一)符合国情并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管理现代化
由于我国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发展,社会生产力在各地区各部门也存在有较大差异,导致管理水平的参差不齐。又由于我国有着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和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的这种客观事实的存在,这些因素阻碍了我国的经济管理水平的发展。因此,我国的经济管理现代化,必须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并且与国际标准相结合,创造出符合我国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管理现代化。
(二)借鉴外国先进的管理经验
在我国经济复苏且快速发展的道路上,对经济管理的实践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这些经验是发展经济管理现代化的基础,不能没有筛选的就予以全部否定,要同外国发达国家的先进管理理念、技术和手段进行有效吸收、运化,帮助实现经济管理现代化。
三、经济管理发展新趋势
随着经济管理的发展,它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总的来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人为本
我国经济的管理模式一直都在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而进行调整,而作为管理核心的人才,才是企业最应该重视的资源,人才就是创新的资本和动力,没有人才的支持,根本无法在企业内部实现经济管理的现代化,最终会致使企业被市场所淘汰。同时,在市场的主体之中人们才是关键,消费者就是企业的上帝,只有生产出令消费者满意和放心的产品,才能够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取得胜利,而这些都需要对企业进行现代化的经济管理,了解市场的变动和需要,科学的分析人们群众的消费心理并且加以运用,才能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之中能够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充分的调动企业工作人员的生产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为企业服务。
2、采用民主化的管理方式
企业及组织在结构扁平化的发展中会实现决策重心下移,在未来的管理中,实现组织核心价值是经济管理的首要职能。在很多成功的企业在其管理方式当中,他们往往会花上几天甚至几十天的时间来研究及讨论一个基层人员的任命工作。
3、现代化经济管理扁平化的组织结构
传统的经济管理模式的组织结构是金字塔状的,而现代化的经济管理模式的组织结构则是扁平化的。在传统的经济管理模式之中,总会出现一个站在尖端的最终集权者,这个人是企业管理的核心。但是我们可以想见,在这样的管理模式之下,一个企业的命运是完全决定在这个管理者身上的。如果他是一个难得一见的人才,那么可能会带领企业取得更好的成绩,但是,万一情况正好相反,将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甚至使企业在严酷的市场竞争之中被淘汰。同时传统的经济管理模式不能够充分的调动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不利于企业的最终发展。但是现代化的经济管理要求做到管理的民主化,只要是企业的一员做可以对企业发表自己的意见,充分调动了企业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
4、现代化的经济管理模式
要求以客户为导向传统的经济管理多以生产者和技术为导向,在当今市场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这样一种方式必然会向以客户为向导来转变。企业和组织需要通过创造价值来实现其最终目的,在这个过程之中,企业与企业、组织与组织之间会产生激烈的竞争,在这种局面下,消费者的需求便成了企业和组织追求的核心。只有把握住买方市场,以顾客为向导,才能创造价值。
5、实现从硬件管理向软件管理的转变
在知识经济时代中,人们对知识的重视程度日益加深,经济管理也随着人们的观念在逐步的发生转变,知识在管理体系中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并已经成为企业及组织的最核心资源。在现代化的经济管理中,软件管理也逐渐取代了以“人”、“财”、“物”等硬件作为重点的硬件管理的主导地位。软件管理即是对“知识”、“经验”的管理工作,将所有的知识和经验整合成有利于企业和组织发展的资源。任何一种优秀的管理制度都离不开丰富的知识理论及经验,在这些理论和经验上,不断创新,企业和组织才能不断良性健康、充满活力的发展。
6、采用网络式的沟通方法
企业与组织需要更快更好的进行一系列的内部联系,需要更便捷的在不同的层次进行沟通与交流,从而发现和解决其在运作中的每一个环节产生的问题。网络式的沟通方式更有利于决策重心的下移,有利于各种信息更广泛的进行传播,也有利于让每一个与之相关的人员都拥有更平等的获取信息的机会。通过这样一种现代化的沟通方式,能更好的使企业和组织内部进行一种良心有效的运转。
7、高度重视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及发展
团队协作永远是企业和组织不可或缺的部分,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亦是企业和组织发展的重要核心。在现代化经济管理体系当中,团队协作所带来的效益和创造的价值,永远都会是“1+1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经济管理现代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要实现经济管理现代化也绝非是件容易的事情。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经济管理现代化趋势必将进一步明显。我们只有把握时代的脉搏,掌握经济管理的特点,认清其发展新趋势,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推动经济管理的发展,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茹建堂.现代化企业管理的新趋势——网络式组织结构[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1)
篇8
关键词:区域经济;管理创新;现代化;建设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区域经济实现的创新优化发展。同时,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经济管理理念的丰富,实现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成为众望所归。基于此背景,区域经济管理实现现代化建设是区域经济管理可持续发展、数字化智能化管理的重要体现。因此,实现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从新模式的特点入手,分析区域经济现代化管理的基本要素,从基础设施、政策支持、组织关系等多方面建设科学的管理模式。
一、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分析
区域经济管理作为经济领域重要的一个分支,呈现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这不仅是由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所决定,还由区域经济管理的现状中出发。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区域经济管理模式在不断的创新和改革,但同当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相比较,管理模式的建设仍需加倍努力。
1.区域经济管理的传统方式变革的必要性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地理学进入到经济发展领域,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呈现出区域性特点,如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珠江模式等,都是以地理区域作为划分的界限和标准,但事实上经济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的治理手段也对发展模式产生不同的效果,因而“滥用”的发展模式和治理模式,使区域经济管理呈现出落后、传统化。如在温州治理模式常常被使用到福建晋江,但事实上,温州和晋江的文化传统不同,经济结构不同,同一治理模式将众多企业逼上绝路。采用现代化的治理方式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另一方面,“四个现代化”的提出和发展,要求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都可以跟上国际潮流,实现面向世界;也希望各个领域的发展能够具有前瞻性,即能够面向未来发展,基于此,要求区域经济领域能够摈弃传统模式,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治理方式,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区域经济的现代化管理模式的必要性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为社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增加了各个行业之间的竞争,如何在风云巨变的市场环境中占据重要地位成为各个行业各个企业发展的重点。因而发展区域经济的现代化管理是国际形势所要求,第二,追随社会的发展企业才能把握正确的机遇,发展自身规模,而当我国社会生活、文化发展等方面都实现现代化、信息化发展时,要求区域经济也能够建立其现代化管理模式,从企业自身出发,区域经济的现代化管理模式的建立是自身发展的基本所在。另外,经济管理也在不断的实践经验中得出新的管理思想。在此环境背景下,区域经济实现了现代化管理模式,主要是立足于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从区域发展的根本目的出发,实现区域经济管理的人性化、柔性化。现代化的管理思想能够从区域经济的管理组织、管理文化、管理结构等多方面入手,实现其现代化建设。
二、区域经济管理现代化建设所呈现的特点
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并不是由各个区域盲目建设而成的,需要依托于当前时展的需求,立足于我国经济政策等各方面的因素,针对于当期我国的发展形式,要求区域经济管理现代化建设必须拥有以下特点:
1.人性化特点
人性化特点是由科学发展观作为出发点和立足点的。从古至今对于经济发展都拥有片面的看法,如在商言商、重利轻义等等,而随着以人为本观念的提出和倡导,要求区域经济在发展中、管理过程中都能实现这一准则,采用更为人性化的管理方式,更为柔性的管理模式;另一方面,现代化的管理思想正是从人性化作为出发点的,将管理文化、人本管理思想纳入到管理模式的构建中,所以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必须兼顾人性化的特点。
2.信息化特点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在各行业的地位显著提升,一方面,互联网信息技术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智能化的管理方式能够避免出现一些伦理失误,从而提高生产管理的科学性。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只有抛弃传统中的人力管理,利用信息技术,展开管理才能真正实现产业结构的变革。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信息化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基础设备的信息化,如设立智能监控,提高监管能力,运用“互联网+”的产业形式增加产能。
3.民主化特点
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民主化特点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实现民主化管理能够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增加区域经济发展中各个企业组成人员对于本职工作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全身心投入到区域经济发展中。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有一个重大的问题在于人才的流失,如出现北漂一族等,这些人才的流失导致该地教育成本的浪费,经济的不起色。因而区域经济现代化管理的民主性特点,能够构建和谐的上下级关系,增加企业文化,留住人才,发挥集体智慧,从根本上提高区域经济管理水平。
三、新形势下区域经济管理现代化建设的必要因素
在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法律政策等形势的改变下,要求达到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的三大标准和特点,并不是简单可得的,要求依托于资金、人才、政策平台等的支持。
1.资金
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是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维护手段,类似于柔性的基础设施建设,而基础设施的建设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有资金的支持。第一,充足的资金支持说明当前区域经济的发展模式是正确和科学的,能够创造出更多的经济价值,由此根据发展模式构建现代化的管理模式整体道路和方向是正确的;第二,充足的资金支持能够对区域经济的人力资源管理、组织结构创新等提供强有力的保证,从而实现留住人才、创新技术等目的;第三,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后期的维护、完善,这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持,从而拖动区域经济现代化管理信息化的建设顺利展开。
2.人才
当今社会,人才是第一生产力,科学的现代化管理模式需要拥有先进的管理思想的作为指路明灯,而管理思想是依托于人才呈现出来的。所以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中人才是必要因素之一。另外,人才所提供的作用不仅于此,第一,优秀的人才能够带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能够提高管理的效率;第二,优秀的人才能够在区域经济管理中呈现出前瞻性的优势,如在我国城市经济规划中,对于未来经济缺少前瞻性思想,导致当前众多的基础设施、现有的发展模式跟不上时代的要求,经济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与此同时,技术也是依托于人才存在的,技术是区域经济现代化管理建设的保证,只有强大的技术才能充分构建信息平台,维护信息共享,推动管理呈现智能化、人性化发展。3.政策我国经济制度是充分发挥市场经济作用,政府加于宏观调控,这种经济制度在金融危机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因而可以看出,政策是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又一必备因素。第一,政府相关部门针对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提出相适应的管理保护法规,能够保证区域经济发展不受到大环境发展的侵害;第二,相关的法律法规还能够推动区域经济现代化管理模式加快建设的步伐;第三,政府的宏观调控措施不仅能够为区域经济现代化管理建设带来财政支持,还能够留住人才,创新技术等。
四、新形势下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在新形势下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从其必要性、建设特点和必要条件都展开了论述,但最为重要的是提供具体的建设措施,从实践上指导其发展。
1.正确认识该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找好切入点
对于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而言,最为重要的是认清本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从而对症下药,从理论和实践中不断创新优化现代化管理模式。要找好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的切入点必须做好:第一是构建区域经济发展的信息平台,聘请专业的经济管理双重人才,从而能够从数据中证明当前区域经济的发展模式,如对于温州模式而言,小商品生产是主要的经济发展模式,因而具有生产规模小,各自为政等缺陷,因而以其不足作为切入点,展开现代化管理模式的构建;第二,要求正确认知每个区域中的文化特点,总所周知,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影响,所以了解掌握区域文化,能够以此作为载体,构建经济管理模式。
2.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现代化经济管理平台
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中,现代信息技术能够发挥重大作用,因而在具体操作中,希望能够充分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建立过程中,区域经济现代化管理模式中,区域经济发展维护中都能够利用到信息技术。如在区域经济发展前期,能够构建信息平台,将企业的基础设备建设情况、招商情况、经营情况都通过数据的方式展现,同时能够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区域经济未来的发展区域进行预测,并制定风险措施,从而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3.向国内外学习优秀的现代化管理方式,创新优化本区域经济管理
我国区域经济管理发展的起步较晚,且后天发展较慢,因而要求其能够向国内外学习优秀的区域经济现代化管理方式。首先,要求各个区域能够展开管理方式的交谈学习会议,通过互动,学习优秀的管理方式,了解到自身的不足;其次,要求各个区域能够派遣相关人员到国外学习先进的现代化管理思想,并根据本区域经济真实的发展情况做出更改创新;最后要求能够加强校企合作,加强学校对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的理论研究,以期带动区域经济管理实践运作。
五、结语
综上所述,通温州模式、长三角模式等区域经济管理模式的概述,可以看出,在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呈现多样化趋势,而区域经济管理模式也具有繁杂的特点,另外还可以看出,从国际经济背景、国内经济政策、区域企业自身发展等方面都急需建立一种具有普遍适用性、前瞻性的管理模式,因而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迫在眉睫。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主要的要求是具有人性化特点、信息化特点、民主化和和谐化特点的,要想以这些特点为建设标准必不可少的是资金、政策、技术、人才等的支持,如此才能从构建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和治理模式的信息平台、构建和谐的管理结构等来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最终达到区域经济管理建设,推动区域经济驱动发展,从而先创新带动后创新,在全国范围内营造良好的经济创新环境。
作者:严业明 张德艳 王言艳 单位: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委党校
参考文献:
[1]梁吉义,梁枫.区域经济现代管理发展过程与要素系统分析[J].系统科学学报,2008,02:65-70.
[2]楚芳芳.新公共管理视野下的长株潭城市群区域经济管理创新浅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1,29:37-38.
[3]任彤.基于区域经济管理体系下的经济治理模式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5,16:194.
[4]王君.浅议经济管理现代化和经济管理发展趋势[J].科技经济市场,2015,09:58-59.
[5]杨志学.基于未来区域经济发展趋势的地方经济管理创新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22:115-116.
篇9
1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内容
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内容多,涉及农村发展的各个领域,对于农村发展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一般而言,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具体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经济制度设计,即农村财务和资产的管理;二是对农村上地資源的合理优化配置;三是制定具体可行的农村发展目标;四是对农村管理人员的培训制度。
2当前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2.1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集体资产管理混乱
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着管理不透明、支出不公开,村民对村级财务不知情,财务审查制度缺失。在村级资产管理上,不能充分保障资产的安全性和合法性使用,为数不少的村级固定资产、集体资源等方面的承包租赁合同在为数不多人的掌控中存在着不少问题,以至于承包租赁费出现了不应有的减少状况。使民主监督、财务公开之类的工作流于形式,其开展的财务管理活动并没有真正“对外开放”。
2.2土地管理制度不完善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在确保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基础上,加快土地流转,从而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但在实际的土地流转过程中,一些乡镇政府管理松懈,政策宣传不到位,很多农民缺乏土地流转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使土地得不到集中利用,制约了经营规模化程度的提高。甚至有些地方还存在“撂荒”问题。一部分年轻人外出打工,导致部分零散地块出现撂荒现象。
2.3农村经济管理法律法规不完善
农村经济管理工作首先涉及到的就是管理行政执法职能的实现,既有农村土地经济利益纠纷,又有财务监督审核、农村土地管理、农业结构调整等方方面面。但是由于现行的农村经济管理制度法规不够完善,导致经济管理工作不能顺利的开展,影响后续的经济管理工作。导致农村经济管理部门在行使职权时无法做到依法行政,在发生诸如土地流转合同纠纷、集体财务公开审计等问题时,缺乏足够的依据和举措,导致管理效率不高。
2.4农村经济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农业从业者素质不高。农村地区没有发达的经济实力,更不具备相应的人才吸引力,以至于目前的农村经济管理队伍缺乏应有的文化程度,难以适应农业“市场化”“产业化”等方面要求。农村经济管理是一项专业知识和实际经验并重的工作,农村经济管理人员不仅要有专业的财务、审计、管理等知识,还要有跟农民群众打交道的能力。虽然乡镇政府都设立了专门的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并配备了专门的人员来管理农村财务,但农村经济管理专业人员的素质不高,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管理的规范化发展。
3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对策
3.1加强思想认识
在新一轮的农村改革过程中,加强农村经济管理意义重大。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在深入破题,调整农业产能成为亮点。作为农村政策的执行者,基层管理人员要落实并到位,扎实推行,以便实现政策的常态化,实现农村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目前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维护农民群众利益,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是发展生产保证经济发展的根本任务,这是我国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在这一背景下,各级农村经济管理部门,要统一认识,从政治高度认识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增加责任意识,强化思想认识。
3.2建立和完善农村经济管理体制,加强管理力度
随着对“三农”问题的重视,财政投入也呈不断增长的态势,但仍无法满足农村经济的发展要求。要解决这些问题,国家必须一方面提高补贴比例,另一方面通过贴息贷款、小额放贷等形式,增加信贷投入的比例,让农民有钱办事。其次是化解债务,优化财务运行体制。三是要建立和完善监督管理机制。要推行村级财务的民主化运转,发挥广大村民对集体资产的监督管理作用,增加公开透明度,保障经济管理职能更大限度的发挥,实现农村经费核算民主化管理,推动农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3.3完善农村经济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确保职能行使
在进行农村经济管理时,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农村经济财务的核算该以什么样的标准进行,农民也会经常因为土地的问题大动干戈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管理者在进行管理时,并不能找到合理的相关的法律政策依据,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都没有提及,这就加大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的难度,严重的影响了管理部门的执法效果,达不到预期的作用。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确保经济管理工作落到实处。配套的法律法规是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各级地方政府应根据本地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农民的意愿,适应时展的要求,通过出台相应的法规政策,来指导农村经济的发展方向,致力于发展高效、绿色、集约的现代化新农业。以《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法规为纲,制定本地具体的、可执行的土地管理政策,提高土地利用率。出台农村财务管理和审计管理办法,确保农村经济发展的有序进行。
3.4加强农村经济管理队伍的建设
经济管理部门作为管理阶层,首先要不断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文化水平决定了土地经营者对农村经济发展理念的认同与否。其次,要加大对农民技术水平的培训。要加大对农民的素质提升,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型农民,组建一支高素质、高能力的农村经济管理队伍。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农村经济不断建设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也开始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建设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因此各地区农业局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加强对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视,希望可以有效改善当前农村经济管理现状,提升管理质量,为全面推进农村经济发展贡献一定的力量。
参考文献:
[1]谭占茹.农村经济管理的现状及其对策[J].农业与技术,2015(18):222-222.
[2]叶邓军.剖析农村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提供有力支撑[J].吉林农业,2015(16):55-55.
[3]张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管理的突出问题及应对措施探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7(17):234-235.
篇10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支持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文化团体和卫生机构利用单位自用土地建设经济适用住房若干意见的通知》(〔1998〕130号文)精神,支持中央、省、市属在汉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文化团体和卫生单位(以下简称科教文卫单位)利用单位自用土地建设经济适用住房,以利进一步改善在汉科教文卫单位职工的居住条件,经市人民政府研究同意,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科教文卫单位利用自用土地建设经济适用房问题,采取优先安排计划,简化手续等有效措施,支持这些单位自建经济适用住房,改善其职工的住房条件。
二、科教文卫单位自建经济适用住房必须符合我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其计划由市房地局会同市规划、土地局根据本年度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计划总规模优先予以安排。
三、对科教文卫单位自建经济适用住房,应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我市经济适用住房建设步伐的通知》(武政〔1998〕125号文)中的有关规定执行,享受各项优惠政策,并执行下列政策:
(一)为本单位职工建设经济适用住房所用的自用土地仍保留原划拨土地使用权性质,申请用地变更登记,免收土地出让金;
(二)科教文卫单位建设经济适用房,应在符合本单位建设发展规划的条件下,在教学、科研等业务区外,避免占用绿化、活动场地,结合现有居住用地统筹规划建设,所建成的住房应全部用于解决本单位、本系统职工住房,不得对外销售;
(三)建设规模超过1万平方米的,须成立住宅合作社,按照住宅合作社模式实行规范化建设管理;
四、国有商业银行可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支持科教文卫单位自建经济适用住房项目和职工购买经济适用住房所需贷款。
五、对已经实行住房公积金缴纳办法的,其职工购买单位自建经济适用住房,需要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的,在同等条件下应予优先安排。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经济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