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的方法范文

时间:2023-04-13 08:17: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医学教育的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医学教育的方法

篇1

1我校对临床医学教育早期接触临床采用的途径和方法

1.1积极探索以"专题式、研究式、"为教学内容的综合实验项目和实验平台的建设我们设计7次局解手术专题实验项目,要求必须为解剖与手术学相结合的复合型、综合性、探索性实验,实施模拟外科手术操作的尸体解剖+观摩手术的实验教学模式。局解手术项目是①头部及上肢、下肢清创缝合解剖基础;②气管切开术应用解剖基础;③胆囊手术应用解剖基础;④阑尾手术应用解剖基础;⑤疝气修补术应用解剖基础;⑥剖宫产术应用解剖基础;⑦蛛网膜下腔阻滞和硬膜外阻滞麻醉解剖基础。在每一次专题手术中,施行以PBL为中心的教学切入点,做到教学目标和研究性小课题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冲动。教师在实验指导时必须包括常见手术的适应症、术前准备、及手术步骤。由于学时有限,学生不可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内容。因此开放实验室可以缓解这一矛盾。让学生在课时或课后(周六、周日)进入实验室进行操作学习。这样不仅减轻了解剖实验室的压力,还能让学生主动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实验平台建设是保证实验和模拟手术项目顺利开展的保障条件。我校在解剖实验室的基础上,按照模拟手术的原则和要求,配置专门的局解手术实验室。创建的要求既要体现临床运用又要体现解剖学基础的特点。1.2临床医学教育实行阶段式教学模式我校临床医学教育分成二个阶段,即临床前期教育和临床后期教育。临床前期教育在校本部学习,主要完成医学公共课和基础医学的教学。临床后期教育是指临床医学生学完基础医学课程后,在第四学期奔赴临床教学医院学习临床课程,如内、外、妇、儿、传染等学科,然后统一安排生产实习。2001年我校打破大专层次的临床医学传统教学模式,在当地二甲以上医院中选择几所成立临床教学医院,为临床后期教学服务。这项早期接触临床的制度实施十余年来,解决了大专层次的医学院校基础脱离临床、理论脱离实际的缺陷。1.3对学生进行临床预见习和观摩手术的研究根据低年级医学生还没有学习临床知识和技能的时候,适当安排学生在医院和诊所利用寒暑假进行预见习[11-13]。接触临床,可以让学生接触医疗环境,接触病人。学习与病人交谈的技巧,定期交流心得体会。通过这种方式学习接触病人的技巧,训练医学生与患者交流沟通的能力。使学生了解医疗环境,接触病人获得良好医德医风和基本医疗操作的感性认识。观摩手术:将学生分成若干批、次赴附属医院手术室观摩手术的全过程,了解手术的操作程序,强化学生的无菌观念和无菌操作,深入外科病房,查看外科病人。通过亲身体验使学生获得局部解剖与外科手术相结合的完整理论知识、基本操作机能,为以后的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讨论和展望

2.1通过课程之间的优化综合改变了局部解剖学教学模式和教师综合素质提高一直以来,我校临床医学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都是采取先系解后局解进行。局部解剖学教学理论讲授较多,实践操作较少。通过选择一些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的、有针对性的7次外科手术,结合局部解剖学内容,建立一套在医学高职高专学校及早接触临床知识和掌握临床技能的教学模式和特色。解剖学老师通过手术实践操作,掌握了外科手术学知识和临床技能,为以后讲解单调乏味的解剖学知识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同时,外科手术学老师通过在尸体标本上解剖操作,对局部脏器结构的解剖层次、血管和神经分布以及变异、周围脏器的毗邻关系有了更进一步认识,为以后讲授外科手术学知识,既有广度又有深度,也在外科手术术式创新方面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因此,课题研究可以带动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科研能力。2.2早期接触临床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性能力大多数高职高专医学院校采用的“三段式”教学模式,该模式强调学科中的概念和概念间的联系以及各学科课程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忽视了学科间的相互交叉与渗透,存在基础脱离临床、理论脱离实际的缺陷[14-16]。因此,通过开设局解手术学课程,同学们掌握了切开、止血、结扎、缝合等外科基本操作方法和常见手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在以问题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思考如何解决问题,不断学习,不断发现,不断探索,形成思维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性学习能力[17,18]。总之,大专层次的临床医学教育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培养现代化医学人才的需要,世界高等医学教育课程改革趋势之一就是早期接触临床[19,20]。早期接触临床使基础与临床课程学习内容互相渗透,改善医学教育中理论和实践脱节的现象,让医学生在临床实践中增加感性认识,加强责任心、激发学习兴趣,训练医学生与患者之间交流的能力。

作者:易传安 胡祥上 饶利兵 于鹏辉 蔡世昌 单位:怀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解剖学教研室

篇2

诊断学是研究诊断疾病的基础理论、基础技能和基本方法的一门学科,是基础医学过渡到临床医学的桥梁课,它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诊断的原理,学会采集、综合、分析客观的人体资料,运用诊断学的方法由表及里,去伪存真,揭示疾病本质,为进一步学习临床医学的各门课程奠定基础。在成人医学教育中,学生大都是在职卫生技术人员,经过中专或大专阶段的学习,具备了较系统的医学基本知识,有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和自学能力,但是由于社会对于卫生技术人员的要求逐步提高,使他们感到所掌握的医学知识和技能不能满足当前工作的需要,这就决定了成人医学教育学生学习的目的并非大量积累理论知识,而是有针对性地学习与本专业有关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专业素质。成人医学生的年龄一般参差不齐,年龄偏大学生的记忆力与在校大学生有一定的差距。现代诊断学学科飞速发展,新知识、新方法不断涌现,加之诊断学课程学习较短等特点,因而成人医学教育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

1 明确教学目标

成人医学教育学生多在基层医院临床一线工作,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临床实践经验,他们的学习目的是通过学习达到理论水平的提高和知识的更新,大部分学生年龄偏大,有一定的家庭和工作负担。根据以上特点,其教学目标可以定位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授课教师需要掌握适当的教学方法,以引导学生从开始学习诊断学起就建立正确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法,提高对本课程学习的兴趣;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学生的学习情绪始终处于积极状态。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努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盲目性和局限性。

2 突出教学重点

诊断学是医学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相联系的桥梁,其任务是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多种疾病常用的诊断方法及其临床意义,为临床医学课程的学习做准备。在以前的教学中,由于对成人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学习要求不甚了解,教学过程中师生间的交流较少,教学内容中有大量中专或大专所学知识的重复,因而无法做到有的放矢和因材施教,不能满足成人学生的要求,学习效果也比较差。为此,我们采用了与普通教育不同的方法,在教学中首先明确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的内容,将基础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正确的临床思维和分析方法。在教学内容上,我们根据专科和本科阶段教学内容的差别,对于检体诊断学部分,侧重于培养成人学生的规范化操作训练和临床思维能力的训练。而在实验诊断学部分主要讲授实验方法、临床意义和临床应用的新进展。实验诊断学中的血常规检查是临床三大常规检查之一,在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实验诊断学中一个重点章节,我们讲解贫血和感染性疾病时重点讲解血液中红细胞和白细胞数量、形态的变化情况及其在诊断和治疗中的意义,而对于以前学习过的内容,如血细胞的常规检查方法等,只进行简单的复习。理解是学习的最终目的,也是实验诊断学课程教学的重点。在学习实验诊断学课程之前,学生的思维方法大多还停留在理论课阶段,尚未进入临床思维阶段,他们还不善于运用多领域的知识综合分析人体病理生理变化与临床疾病的关系,还未能认识到人体的复杂性。如贫血时红细胞与血红蛋白的下降有一定关系,但并非一成不变;红细胞形态变化对贫血病因诊断和治疗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根据贫血性质,在治疗中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及红细胞形态可能出现新的变化:不同的病人可能具有其自身血细胞变化的特殊性等。为了让学生理解这些变化的意义,我们在课堂上重点介绍了贫血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常规变化情况及其与病情的关系,引导学生分析相关指标变化的特点,使他们认识到临床检验工作的复杂性和多变性。

3 改进教学方法

成人医学生有其自身的特点,他们来学习的目的重在提高,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采取多种方式结合,努力挖掘教学内容的趣味性,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认识和探索知识的过程,力争使学生对所学习的知识有比较深刻的印象。比如在物理诊断学教学当中,为了能让学生规范化操作,放映由全国高等教育学校统一录制的全身体格检查操作光盘J,通过视频和声音等多途径教学,学生对体格检查形成一个有序的、整体的、系统的观念,通过播放体检操作及疾病阳性体征的视频,学生有全新的视觉及听觉体验,加深了对体格检查手法的认识和异常体征的判断。多媒体教学系统可重复使用,有利于促进学生掌握体检的每个细节。也可利用数码摄像机,拍摄教师和学生的体检操作过程,再让学生自己来发现并改正每个细节,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充分利用电子标准化患者提高检体诊断水平。例如在心肺听诊触诊电子标准化患者相应的部位可以听到肺部正常、异常呼吸音和心脏正常、异常心音,以及可以触到胸膜摩擦感和心包摩擦。感教学软件将文字、声音、图像、解剖、生理、病理、血流动力学、心电图、X线、CT及彩色超声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学生可在屏幕上直观地看到心脏跳动、膜活动和各种杂音、异常呼吸音产生的机理。使学生对心音、呼吸音产生的机理及听诊特点有了形象、直观的认识。在腹部触诊电子标准化患者腹部可以触及肿大的肝脏和脾脏。可以检查胆囊压痛征,这些异常体征往往在短暂的临床见习中是难于一一见习到的,教学软件生动形象地阐述了肝脾触诊的正确手法,使学生边看边练习,容易掌握且记忆深刻。电子标准化患者运用于成人学生诊断学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教学资源的不足,且能在任何时候提供病理体征给学生练习,较好的解决了学生缺乏对异常体征的体格检查训练问题,是诊断学教学不可缺少的教学设备。

篇3

新乡卫生学校 河南省新乡市 453700

【摘 要】为了有效的激发预防医学学科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们的实践思维水平,提高预防医学学科的教学成果,本文从提出了案例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相结合的新模式,指出两种方法结合的好处,并从课程的设计、教学资源的建设、考核体系的建立以及教学反馈完善等方面入手具体落实到预防医学学科教学工作中。

关键词 案例教学;传统教学;预防医学;综合素质

1 预防医学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预防医学的教学实践已获得了一定程度的进步,但在师资力量、教学辅助型资源以及学生的学习习惯等因素的限制下,绝大多数的院校在预防医学的教学活动中仍在采用传统教学方式。预防医学传统教学模式主要按照大纲和教材开展层次分明的教学工作,有利于保障学生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但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是学生被动性的接受知识,而忽略了对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的引导,不利于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2 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相结合在预防医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2.1 完善课程设计

第一,根据不同的教学板块,院校应积极组织教师们认真选择案例,选取医学里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以及与人们生活紧密关联的常见性案例进行讲解,着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第二,指引学生们从医学文献中找出典型的反面案例,例如在设计、实施等出现错误的案例。学生们所选的案例主要限定在医药卫生领域的临床科研实践,以及近期公开发表的医药卫生领域的科研成果。这些素材涉及的范围比较广,而且没有固定的答案,旨在提高学生分析错误之处和辨别设计思路的能力。第三,综合运用专题讨论法、选题讨论法等方法进行教学讨论来提高学生积极地学习性。相对于枯燥抽象的理论知识,学生们更倾向于丰富多彩的实践课程。这一方面能有效的诱使学生们进行深入学习,大大的锻炼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另一方面也对教职工们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有利于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

2.2 推进教学资源建设

学生们的学习素材不应当仅仅局限于课堂上讲师们传授的内容以及有限的专业课本上。在知识信息大爆炸的互联网时代下,院校应当为学生们提高条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来拓展学生们的知识来源。一方面,院校应当为学生们建立齐全的预防医学课程学习的网站,提供教学资源和国内外著名的预防医学网站给学生们享用。这样学生们能够根据查阅的教学资料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同时也能方便快捷的利用邮箱、在线解答等方式与教师们沟通学习中遇到的疑问;另一方面,院校应当加大对预防医学教育的资金物质投入,建立预防医学的实践场地,帮助学生们完成预防医学理论和实践知识的相互转化,提高医学生们的综合素质,为以后真正跨入预防医学界奠定坚实的基础。

2.3 建立合理的评价考核体系

原则上来讲,评价考核体系主要包括考核内容、考核形式两方面。在传统教学方法和案例教学法相结合的教育方式下,考核内容应更加侧重学生们综合能力的评价,并相应地增加案例讨论内容所占的比重,拓宽案例讨论的考察范围,真正实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评;而考核的形式应当突破单一的试卷测试,根据案例讨论的教学和课程特点,考核时应当兼顾学生对案例的收集整理能力、撰写的分析报告、课堂表现等多方面的因素采用试卷理论考试、课堂答辨等多样式手段来评价。例如,由于采用了案例式和传统法教学后,学生们的业余时间被用去很多,因此,适度增加平时成绩在总成绩的比例能促进学生对学习过程的重视,极大的激发了学生们日常对学习的投入。

2.4 重视教学反馈

传统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的结合使得学生们经过自主学习和在对案例的分析下充分掌握预防医学的相关知识,同时在相互的交流讨论中提高了自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增强了团队合作精神。但是,这种方式不能保证每位同学发表自己的意见,同时由于学生们自身的知识有限,不能深入分析案例,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们对知识的掌握。为此,院校教师们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认真监督教学的每个进度和环节,做好回馈管理,及时发现并纠正出现的问题。

3 结语

预防医学是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过硬的理论知识,还要具备分析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在预防医学教学中,院校使用传统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的结合,提高了学生们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了学生们对预防医学的兴趣,使得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得以达成的提高,同时,也促使教师们积极地进行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创新,教学效果更佳明显。实践证明这种方式被普遍采纳,各院校们应进一步的尝试和完善,为预防医学事业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步怀恩, 王泓午, 赵铁牛, 李戈, 衡明莉. 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相结合在预防医学教学中的应用[J]. 南方医学教育,2010,02:22-23.

[2] 贺棋.Seminar 教学法在基础护理学中的应用研究[D]. 南方医科大学,2012.

[3] 左恩俊, 胡书海, 李晓杰, 牛卫东,马国武, 唐立. 案例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相结合在口腔修复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04:101-102.

篇4

关键词:预防医学;示范中心;实验教学法;综合素质;探索与实践

预防医学是当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即具有科学性、实践性又具有群体性和独创性,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应用学科。以往的实验教学长期作为理论课的补充而存在,可以说学科各自单独成立自己的实验教学体系,教学时数、教学经费等方面都受到一定的限制,实验教学方式常常采用“菜谱式”操作和“越俎代庖”方式,即实验教师及教辅人员准备好全部试剂及器材,学生们被动地按部就班地按照老师的指点和实验指导进行操作[1-5]。这种教学方法对培养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实验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是有较大影响的。于是本中心在实验教学方法上,对“‘四结合’教学法”、“‘参与式’教学法”和“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教学法”等进行了探索,经过多年的实践,成绩显著。

一、“四结合”实验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6]

(一)“四结合”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

(1)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

本中心把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贯穿于实验教学始终过程,除在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外,还经常带学生到工厂、农村去做社会调查,了解当前工矿企业、农村基层单位的基本情况;试图了解国有企业、涉外企业及乡镇企业的劳动保护状况;强化学生们对社会的责任感;以到基层调查的实践教学方式,让学生们对调查的目的、操作的步骤有一初步了解,以便使他们把理论知识很好地运用到实践中去。

(2)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教学方式相结合

传统教学方式由原来学生所描述的“上课记笔记,下课抄笔记,考试背笔记,毕业扔笔记”的填鸭式教学方法进步为启发式的教学法都已远远不够用了。启发式法虽比填鸭式教学法好得多,但仍有很大的局限性,然而改变不了教师的角色只是“教”,是传授知识;而学生则只能是被动地“学”,接受知识的现象。当今现代的教学方法在传统实验教学法的基础上增加了诸如师生互动、PBL、SBME(从广义来说,SBME指的是为了让预防医学教育工作者通过模拟预防医学教学场景增强教学信息而使用模拟辅助设备的一切教学活动)等先进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的应用,提高了学生们大预防的思维技巧,加强了他们的创新意识。

(3)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

本中心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开展实验教学,在校外建立了28个适应教学需要的教学实践基地,还经常邀请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相关企业的专家到课堂为学生们上课。学生们在课堂上掌握理论知识,参与指导老师的课前准备工作,如调试仪器、配制试剂、预做新方法,熟悉掌握实验方法原理、实施步骤及操作的注意事项等,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还可讲解实验课,与同学们共同解决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和进行实验小结,真是名符其实的“小老师”。再把课堂上学到的实践操作技术应用于现场,如环境监测、职业病体检、食品检验等,目睹实景,印象深刻,形成了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紧密结合的良好氛围,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4)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相结合

本中心把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统筹安排,紧密结合,采用诸多形式(如课堂上的互动教学、基层的社会调查、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暑期社会实践、毕业专题实习、第二课堂等)有机整合,使传统的单一理论教育模式有了一个飞跃式的突破,针对教学目标有计划地安排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活动,此教学模式具有明显的特色[7,8]。中心从加强学生的全面素质训练入手,让学生们有更多的实践机会,由原来的被动接受变为现在的主动参与;通过与企业工人接触,使他们懂得所学专业知识的重要性,提高了学生们的社会适应能力;此方法既丰富了他们的课余生活,又培养了他们各方面的能力。在长期的实践中,使我们深刻的体会到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活动相结合方法的顺利实施,保证了教学质量,锻炼了学生,提高了教师。

(二)实施“四结合”实验教学法的显著成效

(1)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本中心让学生到企业、下基层去,以此方式来努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培养非智力因素,从而增强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取得了显著成效。如:①到深圳市开展了建市以来对工业企业职业危害的普查,当调查完10826家工厂后,学生们体会到:职业危害因素的存在,最关键问题是有部分涉外企业存在有法不依、领导不知晓职业危害的严重性、组织落实不到位、监督监察不力等现象。学生们认为我国在正式颁布《劳动法》的基础上,还应制订相应的《劳动卫生法》,与《劳动法》配套管理。有创新能力的学生还预见性地提出“农民轮换工”的劳动保护、健康监护等问题,由于这类人群有流动性大、工种变化多等特点,给职防人员开展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也给职业卫生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②学生们参加湖北省近20年来使用农药及其污染情况的调查,他们深入到乡镇,了解使用农药的种类和数量;了解其污染程度(在土壤和食物中的残留;每年中毒人数和中毒程度等);通过调查摸清了该省农药使用品种以有机氯为主,有机磷次之,为预防工作人员农药中毒提供了可靠依据。③学生们参加高温作业工作场所气象条件的测定和调查,同时开展现场防暑降温措施效验等项目。所取得的科学数据为制订国家标准提供了可靠依据,如《职业性中暑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高温作业环境气象条件测定方法》以及《高温作业现场气象条件测定标准》等,学生们受益匪浅。

(2)实施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相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多种能力

学生们在读本科期间参加老师们的科学研究课题,然而所取得的成果最终转化为生产力,直接为社会服务,并且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激发了学生们的科研兴趣,增强了他们的创新意识;所取得的科研成果有的已编入国家规划教材;获奖的实验教学研究方法已用于历届本科生课间实习和毕业实习。

学生们在服务中学知识、长见识,将自己参与研制的“高温饮料”(获湖北省科技成果二等奖)、“抗氟灵饮料”(获湖北省科技成果三等奖)亲自送到职业作业工人手中,使学生们认识到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直接应用于企业的广阔前景。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学生们到厂矿企业,为基层工人做义务咨询、健康检查,把他们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知识为工人们服务,体现了他们的价值。

二、“参与式”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9,10]

(一)“参与式”教学法实施方式

学生们通过参与理论教学、实验操作和科学研究等形式,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一般从第四学年下学期开始,现在第二学年也可),在教师的统一安排下,参与老师的部分科研、教学和实习任务,让他们直接深入到教学、科研第一线,学生们也可以依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理论兴趣组、实验兴趣组和科研兴趣组三种不同的形式实施。理论兴趣组:是指老师把一小部分理论课的讲授内容分配给学生,引导他们进行检索文献、分析查找观点、文献综述、初步拟定讲稿,然后经过预讲合格后,再插入到主讲教师的内容之中,最后让学生们亲自讲解。实验兴趣组:是指带教老师、教辅人员及学生们共同做实验前的一切准备,如调试仪器、配制试剂、新方法的预做以及熟悉实验原理、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等,最后通过合格预讲并讲解实验课。科研兴趣组:是指学生们参与到教师的科学研究课题中,与老师们共同进行文献检索、项目设计、实验操作、数据统计分析,最后撰写论文并交流。

除了上述的安排以外,还有组织地让学生到工矿企业、乡镇基层实地考察、开展现场教学,还特邀请知名专家或有经验的博士生给他们传授科学前沿、创新技术,交心谈心、举办各类演讲比赛、讲座等,在实施的全过程,学生勇于实践,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到了极致。

(二)“参与式”教学法实施成效

此教学法2005年获批为湖北省教育厅教学改革课题立项(编号:20050034),它把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采用的诸多形式有机整合,改变了原有传统的单一理论教育模式,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训练入手,给他们更多的实践机会,通过近八年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1.学生的教学实践和科研能力明显提高。参与教师的科学研究和教学实践,学生们深有感触,科学工作者在实验室进行科学研究和教师在课堂上讲课的艰辛,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研究的灵感,不是像以前那么有神秘感,他们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提高。有些同学在科学实践的过程中,创新思维非常敏捷,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有的好前景思路被老师采纳,充分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主人翁精神,通过实践,他们初步掌握了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及收集科研信息、熟悉教学内容、认真撰写讲稿、通过合格预讲到正式上台讲授的全部授课程序,为他们步入社会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2.学生的各种表达能力明显提高。在教学法实施的过程中,本中心要对学生进行演讲、授课、大班、小组发言及撰写论文等多种方式的训炼,使他们从不敢说话到大胆表述,从结结巴巴到流利自如,教学法采取“人人参与”的方式,通过训练后,学生们无能是授课还是演讲,都表现出从容不迫、条理清楚的状态,同时还伴有几分幽默。其产生的效果还体现在他们毕业时找工作方面,在供需见面会上表现得得心应手,使他们有一种成功的喜悦感。

3.学生们面对社会的能力明显增强。学生们参加活动时,有很多的机会跟老中青年专家、研究生接触,在这个群体中,始终充满学术氛围;老师和研究生们严谨的科学态度,踏实的工作作风,默默奉献的敬业精神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团结协作精神,都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到厂矿企业参观学习,与社会零距离的接触,使他们懂得作为21世纪的主人肩负的重任,加强了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

三、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

高等教育如何把当代大学生培养成“三创”型(创造型、创新型、创业型)高素质人才,让他们成为21世纪的主人,使我国拥有强大的国力和旺盛的生命力,才能使中国在未来的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为此,本中心开展了“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教学法”,实施多年取得了可喜的成绩[11]。

1.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教学法实施目标与方法。此教学法的目的就是要以运行机制和实验教学方法创新为突破口;以能力(学习、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以突出学生个性发展的策略为主线,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教学法紧扣如下环节:

2.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教学法实施成效。注重个性发展教学法实施多年来,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参与的各类科学研究课题多次获奖。1986年至2011年,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成果一、二、三等奖30余项;市级科研成果一、二等奖12项;参与制订国家卫生标准5项;申请专利15项;同时获湖北省、校级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挑战杯、求实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二、三等奖50余项。撰写科学研究学术论文、心得体会280余篇,学术论文大部分在国内学术刊物上发表或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上交流。另外有4项科研成果已转化为产品用于企业,使企业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应,其内容已充实到实验教学中,形成了科研促进教学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舒为群,孙梯业.预防医学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西北医学教育,2006,14(1):75-76.

[2]孙维权,王月云,熊光练,等.新时期预防医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建设初探[J].西北医学教育,2007,15(2):278-280.

[3]林立,张春之,刘永春.预防医学专业开设设计性实验的实践与思考[J].医学教育探索,2006,5(4):309-310,313.

[4]张凯,王学春,陈廷,等.改革预防医学教育模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医学教育探索,2006,5(11):1006-1007,1011.

[5]徐兆学,梁升禄.加强预防医学专业实习教学与建设[J].医学教育探索,2006,5(4):311-313.

[6]陈国元,杨克敌,运络珈,等.武汉市某高校预防医学实验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J].医学与社会,2010,23(11):102-104.

[7]陈国元,邬堂春,杨磊,等.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开展教学、科研、服务整合教学模式探索13年回顾[J].医学与社会,2000,13(增刊):116-117.

[8]陈国元,邬堂春,杨磊,等.整合教学模式的效果评价及展望[J].西北医学教育,2000,8(3):141-142.

[9]陈国元,邬堂春,杨磊,等.“参与式”科学研究与教学实践教学模式浅析[J].西北医学教育,2002,10(3):132-133.

[10]陈国元,邬堂春,徐顺清,等.关于“参与式”教学模式的研究[J].医学与社会,2003,16(12):57-60.

[11]陈国元,杨克敌,刘烈刚等.预防医学实验教学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J].医学与社会,2008,21(7):54-55,60.

篇5

 

一、参与式教学法的引进背景

 

参与式教学法是最近一、二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法。它对于充分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培养学习者的创新精神起着重要作用。我国引入参与式教学法并将其应用于医学专业培训以及大学教育中己有六、七年时间,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2005年8月在澳大利亚发展署“中-澳西藏卫生支持项目”的支持下西藏大学医学院引进了参与式教学法。

 

二、参与式教学法的形式与元素

 

(一)参与式教学法的形式。

 

参与式教学法有两种主要形式。一种是正规的参与教学法,另一种是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加入参与式教学法的元素12丨。正规的参与式教学法的特点是小讲课和分组活动相结合。每个小讲课后,进行分组活动。分组活动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根据小讲课的内容,以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实战练习,通过对练习结果进行互相评论,并由教学者或专家进行评论,使学习者更加深刻地掌握小讲课所学的内容,并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加入参与式教学法的元素,可以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加强。

 

(二)参与式教学法的元素。

 

1.小讲课。小讲课的实质仍然是讲课,但于一般讲课不同之处在于一个“小”字,即讲课时间要短,内容短小精悍,一般讲授时间不应多于30分钟13。小讲课时要注意和学生的反应相呼应,必要时应和快速反应或小组讨论相结合进行。讲授内容侧重于理论性强的知识,如发病机制、概念等。

 

2.快速反应。快速反应亦称为快速联想。快速反应是启发学生的思维和对某问题的看法的训练,此种方法既能相互启发,又能集思广益了解学生对某问题的原有认识和理解程度。

 

3.小组讨论。是一组人围坐在一起边想边说互相交流的过程。学生之间通过讨论相互交流,相互探讨,相互启发,相互分享知识。小组讨论适用于开发态度,交流思想和技能,同时还能获得强化知识的良好效果。

 

4案例分析.案例分析是通过文字或图表向学生介绍一个真实的或一种假设会发生的情况,然后提出几个需要解决的问题,鼓励学生结合临床参与思考和分析讨论。如住院病历讨论、死亡病例分析等。

 

5.角色扮演。角色扮演的方法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用表演的方式将生活或工作中有代表性的真实情节表演出来,使大家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如平诊接诊,危重病人的急救与转诊等。

 

6.示教与实习。示教是老师为学生演示一个完整程序及正规的操作,然后由学生重复这一操作的全过程。例如体格检查、外科无菌技术操作、胎头吸引术、徒手剥离胎盘术、新生儿急救技术等。实习是在实际工作条件下,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继续学习的实践过程。有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掌握操作技能。

 

三、参与式教学法的培训与运用

 

(一)参与式教学法的培训。

 

由“中-澳西藏卫生支持项目”办公室聘请中外医学教育专家进行讲解参与式教学法,医学院临床教师分三次进行培训,全体临床教师认真学习、集中进行练习,熟练掌握参与式教学方法。

 

(二)参与式教学法的运用。

 

在我院2001、2002、2003级临床本科班临床教学中,采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加入参与式教学法的元素,将上课内容、教学方案、自测试题,并提出问题发放给学生,学生以问题为中心,根据内容提前进行准备,授课时教师根据内容采用参与式不同元素的教学方式,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1.内科学教学过程。结合内科疾病临床教学的特点,采用参与式教学法中案例分析元素,结合专业课、专业基础

 

种大组讨论的形式,有时也用于开始上课活动。它是一种课'前期基础课等学过的知识向獅出问题,编一些短小简单的病例,例如:肺炎的病例,提出问题:诊断依据、鉴别诊断、治疗措施、启发学生综合应用所学过的知识展开讨论,能使学生如同面对病人来谈其诊断、治疗方案,探寻病因,使学生从只听、只看变成了去寻、去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也就是按照完整的医学体系,重新组合多学科课程知识形式,结合内科学的特点,帮助学生建立有意义的知识联系能力。

 

2.外科学教学过程。结合外科手术操作实践性强特点,采用参与式教学法中示教与练习元素,将手术基本操作技术操作程序编写成册,按照操作程序进行示教通过示范与讲角解学生能够直接看到规范的操作,并进行操作练习,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有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掌握操作技能。

 

3妇产科教学过程。采用参与式教学法中小组讨论元素,结合西藏地区孕产妇死亡率居全国之首的现状,提出问题:导致西藏孕产妇死亡前五位疾病是什么?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处理?就现状从哪几方面努力,降低孕产妇死亡,做出你的贡献。学生们运用讨论前自学及课间见习获得的知识,积极讨论,相互学习,共同分享知识。此元素激发了学生学习动力,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培养和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4儿科学教学过程.采用参与式教学法中角色扮演元素,结合西藏地区县级急救能力弱,学生们把新生儿急救不规范加速新生儿死亡的过程真实情节表演出来,使大家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增加学生责任感,培养学生救死扶伤的精神,培养学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医学道德。

 

四、参与式教学法优点

 

1.学习方式灵活轻松.启发式、双向交流、主动学习,适宜高年级临床医学生学习的生理特点[3]。

 

2.学习方法简便,多样化(小讲课、小组讨论、快速反应、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示教实习)以问题为中心,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学习活动中,符合高年级临床医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

 

3学习内容理论与临床技能相联系.目标明确,强调“学了就用得上”,符合我院的临床专业本科培养目标。

 

4强调以学生为主,共同参与。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交流能力和自我评估能力。学生参与交流,不断提高自己,分享知识与成果。

 

5.能够加强学生的内在激励,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由于内在激励来自学习的趣味、意义和挑战性,学生便能克服困难,从学习中获得乐趣和满足。

 

6.有利于学生自我设计.根据自己的兴趣拓宽知识面,提高自己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篇6

[关键词] 医学教育;儿科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R-05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4-4721(2010)10(c)-120-02

在临床医学教学计划安排中,大多数课程的教学时数跨度为一个学期。该学期结束时,常为一门课程理论教学计划的完成。临床理论课程通常按系统或疾病纵向讲授,多数教学单位的课程中,最后一节课也往往是某一系统或疾病的理论讲授,并无归纳或总结。笔者在20多年的临床医学教学,以及在多年的教研室管理过程中发现,在最后一堂课进行归纳与总结的意义非常重要。现将发现的问题、有关思考,以及所采用的对策与效果,简要归纳与总结如下:

1 背景与方法

1.1 学期末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

1.1.1 缺乏总体归纳能力一门课程经过一个学期或周期的教学,将涵盖较多内容。目前医学生学业繁忙,平时难以进行阶段性归纳与整理,学期结束时常缺乏对该课程所授内容有一个比较系统的了解与把握。

1.1.2 难以进行横向联系临床理论课程通常按系统或疾病纵向讲授,在未进入临床实习,缺乏实践经验之前,学生难以独立地将各系统疾病进行详细地横向对比与理解[1]。

1.1.3 容易出现课程间混淆在理论课程学习阶段,往往有几门临床学科同时学习,各门课程中同一系统疾病内容常有雷同之处,如内科与外科、儿科与内科等,在缺乏实际临床经验之前,学生在理解和记忆时,常易出现混淆[2]。

1.1.4 紧张与焦虑情绪学期将尽,考试在即。在缺乏足够临床实践经验之前,理论内容绝大多数依靠记忆。目前医学生课程繁多,平时难有足够时间进行复习与整理,故大考之前有较多内容需要归纳与背诵,难免产生紧张情绪,降低复习效率[3]。

1.1.5 外部环境影响考试之后将迎来较长假期,目前业余生活比较丰富,某些自控能力较差的学生,难免受到外部因素的不良影响,或因思考与计划假期生活,而影响复习质量[3]。

1.2 笔者教研室所采用的对策

虽然因目前比较强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各门课程的学时数有所减少,如儿科学总时数为81个学时,见习与理论课时数之比为1∶2。虽然可供安排的理论课程时间有限,但教研室在课程安排上仍保留最后一堂课为归纳与总结,共2个学时,详细计划各部分内容具体时数(表1),由课程主讲教师担任授课,具有针对性的进行下述讲解:

1.2.1 纵向归纳采用PPT列表形式对整个学期儿科学所授内容进行归纳,简要罗列所有课程主要内容后,结合教学大纲的要求,重点提出各系统疾病的要点与难点,帮助学生提高对于所有教学内容的全面了解。

1.2.2 横向整理对于曾经独立授课的各系统疾病内容进行横向联系,如①新生儿各常见疾病的相互关系:以新生儿窒息为主线,联系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黄疸与感染性疾病相互间的关系;②小儿各系统疾病的相互影响:以呼吸道感染为主线,联系常见传染病、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性肾小球肾炎、风湿热等其他系统疾病的相互关系;③以某一常见症状(如惊厥)为主线,列举各年龄段的常见病因,如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手足搐搦症、各种类型中枢感染等。

1.2.3 概括儿童与成人各系统疾病的区别将容易与成人内科某些章节混淆的内容进行对比和归纳,如心力衰竭、肺结核、恶性肿瘤等疾病的常见病因、疾病类型、临床表现、治疗方法与转归等。在上述“横向整理”阶段,适当解说。

1.2.4 难点解读前几届学生理论考试中答题错误概率较高的内容,往往是学生的难点。由此,课前进行认真归纳,找出3~4处常见难点进行认真解释,帮助与提高学生的掌握程度,并弥补理论授课时可能存在的缺陷。此法并非片面提高考分,主要是为了教学质量。

1.2.5 提高答题能力目前的考卷中的考题形式存在多样化,可有多选题、名词解释、填空题、是非题、问答题和病例分析等诸多形式。如果学生缺乏对于各类型考题的解答要求理解力或正确答题的能力,虽然理论知识掌握程度较高,仍有可能影响在试卷上的表达能力,而不能客观正确反映学生对理论的掌握程度。因此,教师需简要告知各种体型的答题基本要求,尤其是问答题与病例分析等内容较为丰富的体型。如问答题需抓住要点,简明扼要、回答切题。病例分析解题过程中,避免只表达主要诊断,而遗漏次要诊断;诊断依据需显示分析思路,答题将具有逻辑性,也能避免疏漏;治疗方面突出重点等。

1.2.6 人文与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以人为本,以正确的方式、态度和语言,鼓励学生认真复习、舒缓焦虑与紧张情绪、正确面对外部影响,端正学习态度。

1.2.7 讨论与答疑留有一定时间,让学生提问,进行详细解答。酌情出题或进行启发,增加师生互动性,及时发现并解决可能存在的具有普遍性的问题。

2 作用

2.1 学生学习质量提高

学生在对儿科学整个课程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在①重点内容掌握程度;②综合分析思维能力:③复习阶段自我归纳整理质量;④解题能力等方面均可有明显提高。通过充分讨论答疑,解决教师未能发现的问题,尤其是学生可能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我们儿科教研室自从采用这种,在学期最后一堂课进行归纳与总结的教学方式后,在教材与试卷题库未作改变的情况下,期末考试成绩明显提高。

2.2 为了临床实习打下基础

通过整个儿科学理论课程内容的纵向整理与横向比较,教师在课堂上所提供一系列归纳式表格与思维线路图,在实习阶段也发挥了比较明显的作用,学生能够对照具体病例随时参考,加深理解,拓宽思路,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效果。

2.3 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由于教学质量提高,降低了学生复习迎考的难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应考自信心,是学生能够更积极地进行全面复习与自习整理,也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外部不利因素干扰。

2.4 提高教研室教学质量

①以归纳与总结形式上最后一堂之前,教研室必须检验前一学期试卷中,学生容易发生错误的问题,可以及时采取措施,避免因教学质量缺陷,导致学生普遍存在理解错误的共性问题。②主讲教师在该堂课中与学生讨论答疑,进行充分互动之中,可以发现其他教师在课堂理论教学或见习实践教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有利于教研室及时进行总结与整改。③这种教学方法具有一定的教学质量督查作用,提高了对于每一门课程授课教师的态度与质量要求,有利于促进临床教师的教学意识,端正教学态度,自觉努力提高教学能力与水平。

3 讨论

随着医学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学经验的逐步积累与交流,临床医学教育的水平正在逐渐提高。各种先进教学方法也得到积极地的探索与实施,如BPL教学、医学模拟教学、各种先进的电子教学课件辅助教学等,然而课堂理论教学仍然是医学基础教育的主要方法。随着医学事业的发展,以及社会对医学生要求的提高,需要临床医学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达到更为有效的教学质量与效果[4-5]。笔者作为儿科教研室主任,根据多年教学经验,以及在历年教学总结时所发现的问题,提出“上好学期最后一堂课”的重要性,并在教学安排,以及最后一堂课的教学过程上进行了系统准备,并认真付诸实施。实践结果,显示对于提高儿科理论教学质量,具有明显的效果。

在总结上述工作的基础上,笔者体会如下:

3.1 课程安排

虽然根据目前的教学要求,为有利于学生掌握更多的自学时间,并为提高学生个人的综合归纳能力,各科的学时数有所精简。在课程安排上,需要对其它各系统理论课程进一步加以精简,以便留有最后一堂课进行总结与归纳。

3.2 教学课件

最后一堂课的PPT制作质量非常重要。由于仅有2个学时,内容涵盖系统回顾、横向比较与重点解读等多个方面。因此,PPT文字需要精炼,许多内容需要列表归纳,以及思维线路图,并辅以必要的图片和教学模具,提高讲课效率。

3.3 主讲教师

最后一堂课内容较多,需要突出重点,并准确解答学生的问题,需要教师非常熟悉整个课程内容与教学大纲要求。因此,以教研室主任或本学期主讲教师承担这堂课的教学。必要时,教学秘书与见习带教负责教师一起参与,以确保教学质量。

3.4 教学目的

由于涉及到讨论与答题技巧。因此,在讲课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归纳与加深理解的宗旨,避免使学生产生本堂课仅仅是考试前准备的误解。

3.5 教学总结

考试结束以后,需要根据考试成绩与考卷所反映的问题,以及在临床实习阶段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教研室需要对“最后一堂课”的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与改进,不断总结经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牛丽红,南克勉,王增田,等.解读问题式教学中的师生角色[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7):27-28.

[2]朱舜.标准化病人在全科医学教育中的应用[J].中华全科医学杂志,2006,5(8):493-494.

[3]孙红艳,谭静,董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的“十项结合”措施[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10):83-86.

[4]谢晓恬,傅晓燕,唐晋清,等.提高七年制医学生儿科临床综合技能的教学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10):1-4.

篇7

1 新形势下临床医学外科教学背景及要求

1.1 教材难以满足学科发展要求、理论与实践脱节严重

近年来,与外科相关的显微技术、内镜技术、生物技术、整形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这些领域的发展和进步也促使手术、诊断方式发生了巨大转变,如十年前的外科手术(如结石手术、肿瘤切除术等)尚多采取开腹形式,而如今微创手术的临床应用率已经达到80%以上[2]。

1.2 外科教学中缺少对法律知识、医疗纠纷处理措施的培训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近年来患者、家属对于医学服务要求普遍提高,维权意识、法律意识普遍增强,患者对诊疗过程具有更多的选择性,这也使医患双方更容易出现医疗纠纷。

2 新形势下外科教学对教师的新要求

2.1 带教工作责任感应进一步加强

在带教工作中,临床医师可通过现场演示操作方法加深学生印象,其教学作用不可替代。但目前医师带教的落实较差,多数学生无特定带教老师指导,在实习过程中未能得到实践机会,而繁重的工作任务也使带教效果难以达到预期[3]。因此,在新形势下,带教医师需能够合理分配工作时间、重视培养学员思维能力、临床实践能力、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实践机会。另外,带教医师还应具有较强责任感、能主动与学生沟通、答疑解惑、分享经验,并在条件允许情况下检验带教学习效果[4]。

2.2 教师应提高自身素质、改进教学形式

外科领域的科研成果不断涌现、学科知识内容不断更新、外延不断扩展,这样的形势也使一成不变的教学形式受到挑战。外科教师一方面应提升自身知识储备水平、多研读相关文献、学术着作,促进自身技术水平、职业素质不断提升;另一方面还要求教师能够积极改进教学形式,使教学过程更具有互动性、更能引起学生关注[5]。

3 常见外科教学方法分析

3.1 多媒体授课

通过将教材中的手术操作、相关原理制作成动画形式,配以简明扼要的文字,可进一步简化教学过程,并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形象、立体。一方面多媒体教学形象、重点突出,有助于促使学生更容易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另一方面也可充分激发学习兴趣、活跃教学气氛[6]。

3.2 互动式教学

互动式教学的形式可分为自学式、问答式,自学式针对扩展内容,如知识背景、发展历史、存在问题等,通过学生自制课件、讲座的方式,可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给学生、教师一个分享、交流平台,促进双向互动;问答式针对教学计划内容,在教学进行到一个阶段后,由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由学生作答,答对者予以加分奖励,这种形式一方面可增强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也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加深印象[7]。 3.3 模拟实训:模型实训、解剖标本实训、网络虚拟实训

为了促进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增强教学效果,还可开展模拟实训教学,具体形式可包括模型实训、解剖标本实训、网络实训等。模型实训是在课堂上在人体模型上标注出外科手术入路切口位置、剥离方向、缝合要求等,旨在帮助学生熟悉人体生理解剖结构,加深记忆;标本实训与模型实训的区别在于标本解剖所用模型为尸体;网络实训则是通过外科手术模拟软件评分的方法对教学效果进行测试,上述模拟实训在外科教学中均具有较强的应用优势。

3.4 临床实践

在带教期间,定期举行小组座谈会,会议上由带教医师总结临床诊治过程中注意的相关问题,如外科手术操作要点、物剂量、如何避免手术失误、确诊要求、护理方法等;或以实际临床病例作对象,由学生分析病因、诊断、治疗等环节,并由学生独立制作报告方案,上交后,由医师对报告的可行性、正确性进行评估和反馈,对不正确的方案予以及时纠正[8]。常见实践性学习方法包括:案例教学法、PBL教学法等。

3.5 微课教学

以外科教学内容(如基础概念、手术操作)等为独立单元制作培训视频、多媒体课件,通过学生自学、课上讲解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同时借鉴系统化教学设计理念,将教学内容进一步扩展、深化,建立起教学反馈体系,在课后及时了解教学问题及教学效果,并进一步改进教学缺陷、创新教学形式从而促进教学效果的不断提升、符合实践要求。

篇8

[关键词]临床实习阶段;医学生;医德教育

随着21世纪医学模式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临床医疗工作重

点也从单一的治疗疾病发展成为在"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指导下,以治疗患者疾病为基础,兼顾患者心

理需要,尽快促进患者康复,早日回归社会为最终目的。医德医风作为新医学模式的关键环节,不仅直接反映着医务工作者的职业素养和道德品质,更在一定

程度上影响着临床治疗效果[1.2]。近年来,我国在对医

学院校以及医院的建设和发展评价中,关于医德医风的相关问题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临床实习阶段医学生作为提供医疗服务的特殊人群,所面临的问题更为复杂,同时又处在医德和责任感塑型的重要时期,如何良好地引导医德教育,使医学生向着"大医精诚"迈进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医学教育课题[坷。

1当前临床实习阶段医学生面临的情况

1.1 医德教育教条化,缺乏联系性 医德教育的

教条化并非一时之事,纵观各大医学院校医德教育教

学大纲以及各类医德医风教材,不难发现在关于何谓高尚医德的阐述中,相关概念既刻板又教条,使得实习

阶段医学生在书面表达清楚而实质模糊的概念指导

下,在面临实际临床医患关系时屡屡遭遇困境。根据一份河北3所医学院校300名本科实习医学生不记名统计调查显示凹,有选项医德评价调查问卷平均得分

97.7分(满分100分),而无选项开放式情景调查问卷平均满意度不到30%。由此可见,医学生医德教育更多

依赖于对书本固定理念的掌握,并未将其与临床实习

阶段可能面临的问题进行联系,这既是医德教学模式上的缺陷,也是医学生今后良好处理医患关系的隐患。

1.2医德教育被动化,缺乏主动性 医德教育作为医学院校开设不多而又十分重要的非医学专业

课程,医德教学模式以及教学大纲并无统一标准,而针对医德教育的考评制度也相对传统,多数以笔试作为最终考核指标,由此导致医德教育在医学生间趋于被动化,临床实习阶段医学生表现更为显著[匀。除此以

外,介于医院主要以医疗服务作为日常工作核心,为实习阶段医学生提供相关人文教育的缺乏,同时实习阶

段医学生还面临学习专业临床知识和技能的繁重任

务,对于医德医风学习和思考明显缺乏主动性。

1.3 医德教育盲目化,缺乏系统性我国医德教育作为临床医学生必修课程列入正规教学和考核大纲相对较晚,因此,各大医学院校的教学模式和要求也不尽一致。根据调查资料显示[句,重庆4所高等医学院校本科阶段开设医德教育课时平均为30学时,最少仅为20学时,而教学模式和内容也存在很大差异。对医学生是否真正领悟医德医风教育在职业生涯的作用以及自身职业医疗道德缺乏长期有效的系统性评价,往往在教学课程结束后,相关医德教育便从"有形、启发"模式转入"无形、摸索"模式,作为刚进入实际临床工作的医学生而言,必定存在其局限性。

1.4 医德教育简单化,缺乏深刻性医德教育作为一门课程,教学内容本身是简单易懂的,但是教学模式和医学生反馈情况则表现十分复杂。不可否认现在部分高等医学院校已经意识到医德教育的单一倾向,并逐渐完善其相关边缘学科教学建设,努力提高医学生综合人文素养,但在大量增加课时同时,是否真正注重教学内涵,能让学生深刻领悟各中道理,自发思考自身道德素养情况不容乐观。实习阶段医学生是否能达到医疗道德标准,达到"知行合一",更取决于医德教育在其心中留下的深刻程度。

2 我院临床实习阶段医学生开展医德教育途径和情况

2.1 要求医学生独立模拟完成患者医疗流

程 针对实习阶段的医学生,我们要求其每个月对一名患者进行医疗流程模拟训练,其中强调初次接诊、日常查房记录、医嘱情况。模拟上述医疗工作流

程,在训练实习医生与患者沟通技能基础上,培养实

习医生责任心和道德素养。除此以外,通过日常查房记录和下达遗嘱情况,可看出实习医学生是否关注患者病情发展情况,及时给予准确恰当的处理;在医疗

检查和药物使用情况是否本着以患者的利益为中心,合理正确的提供医疗服务。对于不必要的医疗操作,带教医生应及时指出,并优化诊疗方案,减轻患者经济负担。这样不仅强化医学生将专业知识结合到临床工作中,更实际地使医学生为患者利益考虑。

2.2 要求医学生参加医疗纠纷案件分析讨论会 要求实习阶段医学生参加医疗纠纷案件分析讨

论会,能使医德教育具体化。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

和讨论,医学生能深刻形象地了解医疗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以及正确的处理方法。对于特殊案例,

.122.

可要求实习医学生完成讨论感想,从自身出发,结合医疗工作特点,真实地表达针对具体临床案件如何履行医疗道德准则。

2.3 要求医学生参与每周的人文教育课程我

院结合实际情况,每周开设特色人文教育讲座,通过邀请临床一线医师、著名医学专家、人文课程教授讲授自身临床工作经历、医德培养方式以及相关医学哲学、医学心理学课程,使实习医学生在学习著名专家

学者的经验和感悟的同时,对自身医德素养进行审视。凭借树立榜样,追求先进,使医德教育从"无形"

到"有形",从根本上让实习医学生自发地认可医德素

养在成才之路的重要性。

2.4要求医学生完成实习阶段医德连续性评价建立长期有效的医德教育评价体系以及医德考评体系同样十分重要。通过综合上述医疗流程操作

结果、医德教育课程出勤完成情况,每个月对实习医

学生进行统一评价,给出该月的医德医风考评成绩,并按一定比例记人临床实习成绩,从而长期督促医学生严于利己、知行合一,逐渐培养良好医德医风的习惯,最终达到"大医精诚"的目的。

3我院临床实习阶段医学生医德教育的成效浅析医德教育作为我院临床实习医学生教学的核心

工程,近两年来,通过总结教学经验,结合实际情况,努力创新教学模式,强调多元化渗透教育,使得实习阶段医学生医德教育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就医学生而言,医德教育从传统的被动教育模式向主动学习模式转变,相关临床模拟训练结果优良,医德医风建设意见及感想多次被采用。就医院而言,由于针对实习医学生医德教育的带动,我院整体医德医风建设成

果显著,患者满意度逐年上升,医疗纠纷明显下降,总体医疗服务质量提升显著。

综上所述,我院在加强医院建设的同时,始终保

持对医德教育的高要求不放松,通过改革和完善实习阶段医学生的医德教育体系和模式,为"大医精诚"的成才之路奠定坚实基础,为医德教育拓展了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徐成宝.论新时期加强医院医德建设的重要性[几武汉学刊,

2009,138(3):45-49.

[2]代安琼,刘芳.高等医科院校加强医学生医德教育的实践探索

-一以重庆医科大学为例[凡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1,12(282):

[3]易文龙.医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的探讨[凡中国卫生产业,2011,8

[4]罗光强,王晓敏.从单一到系统医德教育模式的现代转型[J]大学教育科学,2011,125(1):46-48.

[5]赵放.医德教育中道德体验模式的构建[几医学与社会,201I,

篇9

关键词:以问题为导向教学方法;老年护理;教学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1969年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所创立的[1]。此教学法以临床问题为切入点,在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自学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与传统的教学相比有很大优势[2]。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医学教育中引入PBL教学法[3],由于其显著的教学实效,现已被应用到不同层次的护理教育中。老年护理也应当进行改革以适应未来社会对老年护理的需要。因此,我们尝试在2013级护理专科老年护理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法进行授课。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首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2013级三年制高职专业1个班学生43人,其中女生41人,男生2人。年龄:17~19岁。将43名学生分成6组,每组7~8人,每个小组为一个讨论学习单位,设组长1名。

1.2方法

1.2.1教学方法 在《老年护理学》教学大纲与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选取老年人常见问题和疾病护理等章节,用PBL教学法进行授课。首先,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及要求设置一些问题,通过查阅相关教材、文献、临床资料等编写病例。结合病例提出问题,在授课前1 w将问题发给每位学生,然后让学生在组内进行分工合作,以临床病例和问题为切入点,通过查阅资料、自学,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和学习,由组长做讨论记录。1 w后各组学生集中课堂讨论学习,学习的主要内容是由组长做为代表总结展示本组讨论的结果、所查到的信息,与其他学生分享,并经过讨论互相补充,最终使每个问题得到圆满解答。

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启发他们如何思考问题、查找文献,并观察和记录每位学生的表现,围绕学生争论的焦点、疑难问题进行解答,与学生达成共识,指导学生掌握学习的要点与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作出评价,指出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意见和要求。

1.2.2评价方法 对PBL教学法的教学效果通过授课教师和学生两方面进行系统评价。教师评价采用座谈会的形式对PBL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学生评价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教学效果评价,学生匿名填写,共发放问卷43份,回收有效问卷43份。

2 结果

2.1教师对PBL教学法评价 授课教师认为采用PBL教学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明显提高,课堂气氛活跃。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通过组织学生讨论,促进了师生交流,培养了学生之间团队协作精神,锻炼了学生口头表达和语言交流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学生对PBL教学法评价 调查问卷结果显示:95.3%的学生赞成使用PBL教学法,他们认为该教学法优于传统教学法;90.7%的学生认为可加深知识的理解与记忆;88.4%的学生认为更能够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兴趣;86%的学生认为有助于知识的拓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83.7%的学生认为有助于提高查找相关信息、快速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见,PBL教学法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新知识和能力培养等方面表现出明显优势。

3体会

通过PBL教学法在老年护理教学中初步尝试,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学生可以畅所欲言、互相交流,在表达自己观点的同时也吸收到来自教师和其他学生的信息。针对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可以通过讨论及时得到解决,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及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习的内容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对他们今后的护理职业生涯产生积极影响。对教师而言,要实施好PBL教学法,教师必须花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备课,全面掌握老年护理的基础知识和临床技能,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能给予正确的解答和引导,有驾驭各种场面的能力,这就促使教师要加强学习,强化对知识的积累,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此次教学实践,促进了教与学的共同提高,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收到了良好教学效果。我们认为如果要在今后的老年护理教学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还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和完善。

3.1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PBL教学法是基于问题的学习,要求教师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查阅资料,围绕教学目标精心选择问题,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教师除具备专业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外,还要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和指导技能,对师资提出较高要求。应用PBL教学法,教师平时应注重各方面知识的积累,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勇于接受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提高自身素质。教与学是一桶水和一碗水的关系,交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在知识的积累应有“一桶水”。目前我国的师资队伍相对薄弱,而且部分教师对PBL教学法还不太了解,所以学校要有计划地加强对教师的培养,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才能更好的实施PBL教学法。

3.2 PBL教学法不能完全取代传统讲授法 我国医学生一般是高中毕业直接考入医学院校,由于高中阶段大都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使用PBL教学法,会使不少学生难以适应,产生畏难情绪,认为增加了学习负担。可能因为学生没有足够时间对所讨论的内容做充分准备,他们需要较多时间查阅、收集大量资料,上课还要花时间分析、讨论和总结。而学生的时间有限,所以PBL教学法不能过频使用。应根据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及学生的具体情况合理安排,不可生搬硬套,在传统教学法的基础上,尝试性使用PBL教学法,相互取长补短,帮助学生逐渐适应。

3.3学校硬件设施的提高 PBL教学法对教学场地和教学设备提出更高的要求,如图书馆图书储备量的增加、电化教学设备的投入等,以满足学生查阅资料、获取信息的需求。同时,建议政府部门加大对护理教育的投资,改善教学设施,支持PBL教学法的开展。在教材方面,目前国内医学院校还没有针对PBL教学法的使用教材。当然,这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及政府部门的支持。

综上所述,PBL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师的综合素质,在老年护理教学中取得了积极效果,是值得借鉴的一种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王斌全,孟艳君.护理教学中PBL模式的发展历程[J]护理研究,2007,21(5):13-15.

篇10

关键词:-BL系列教学设计模式;中医教育;现代教学

现代教学设计模式在近些年的中医学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得到广泛研究和应用,在高等中医院校,教学本身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种干预行为,与学生最终的学习成果密不可分,即任何一种或几种教学设计模式的优劣及应用得成功与否,直接由其是能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来决定,教学设计模式的选择和有效应用是提高高等中医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保障,兹以-BL系列,即PBL、TBL、LBL、CBL几种现代教学设计方法在高等中医教育教学中进行有效应用的情况进行研究和探讨。

1-BL系列有效教学设计模式概况及组成特点

-BL系列教学设计模式目前在中医高等院校很多课程的教学中都在积极地推进与尝试,但鉴于各课程之间的知识体系的不同,决定着教学模式某种程度的不可复制性,下面对-BL系列教学设计模式的特点并结合其应用于中医实际教学中的适用度和优劣性进行分析和归纳,以期更恰当地选用于中医实际教学中,更大地提高中医高等教育教学的有效性。

1.1PBL教学设计模式

1.1.1PBL特点与优势PBL(Promblem-basedLearning)教学设计模式的提出建立在让学习的过程由教师主导转化为由学生主导、教师辅助的教学改革目的的基础上,基于问题的抛出,由学生个人查阅、分析、总结资料,再按小组进行讨论、总结出知识要点[1]。PBL教学设计模式适用于中医院校中没有接触中医临床基础课程的较低年级学生,在课堂组织形式方面属于精英式教育[2],每6~8名学生为1小组,每组配1名教师,小组在围绕案例问题的讨论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旁听和辅助,不参与任何形式的探讨。PBL教学设计模式的优势就在于:(1)能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人翁意识,借助学习问题的提出学生将自己对知识的获取、组织形式、相关学科知识的涉猎均发挥至极致,达到更好地学习知识的目标;(2)锻炼了学生对知识学习和吸收的批判性思维,敢于对问题进行质疑,进而借助学习工具自己去探究;(3)有助于中医学各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1.2PBL存在的问题PBL教学设计模式存在的问题是,(1)学生在以问题为中心的探索式学习模式下的基本功由于时间和精力的原因容易不扎实,不利于后续课程的深入学习;(2)若多门课程同时开设以学生自我探索式的教学设计模式为主,学生的课业负担势必加重,直接影响教学的实施和效果;(3)在考核评价方面不够客观化、科学化。

1.2TBL教学设计模式

1.2.1TBL特点与优势TBL(Team-basedLearning)教学设计模式最初是LarryKMichaelsen于2002年提出的一种以团队协作为基础的教学模式[3],TBL在某种程度上是PBL的进一步创新型教学模式改革,其形式主要以教师讲授和学生讨论相结合。包含的内容是:(1)先将学习要点呈现给学生;(2)学生自学的过程;(3)进行课堂测试一(学生单人独立完成);(4)进行课堂测试二(问题同测试一,形式采取小组内讨论,选举代表发言);(5)教师对知识要点进行精讲;(6)布置作业(分小组讨论,学生进行自我总结);(7)小组内互评(各小组内各成员间互相评分)。TBL教学设计模式的优势就在于:(1)其考核形式总体来说属于形成性评价,即通过每次讨论、发言及测试、小组内互评进行综合评价,相对科学合理;(2)相较于PBL基于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TBL通过不同形式的测试及课后作业,保证了以学生为主进行学习的目的,通过后期的教师精讲知识点又保证了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切实把握。

1.2.2TBL存在的问题TBL教学设计模式存在的问题是,(1)学生对于此种教学模式的耗时长,需要占用大量的课后时间,直接影响其对于知识的同化吸收效果;(2)TBL更强调当前课程的知识目标,由于时间和精力的原因学生很难再有可能涉猎相关其他学科的知识,因此知识点的辐射效应差。

1.3LBL教学设计模式

1.3.1LBL特点与优势LBL(Lecture-basedLearning)教学设计模式,即为我国最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授课形式,无论大班小班均适合。LBL教学设计模式的优势就在于:(1)节省师生的知识传递时间,教师不必多花精力设计知识点问题,学生不必课后花更多精力进行自学;(2)解决了大班授课的问题,一位教师完全可以胜任大班的授课形式[4]。

1.3.2LBL不足与问题(1)学生的学习完全是被动的,几乎没有主动思考的过程;(2)对于记诵知识点不得要领的学生而言,学习效果甚微,课堂有效教学率低;(3)学以致用无从谈起,学生对于知识的获得仅仅是通过教师单方面的输出,而通过学生在实际应用方面的再次输出的效果不容乐观,毕竟没有经过学生本人的主动发现知识、建构理论框架的过程。

1.4CBL教学设计模式

1.4.1CBL特点与优势CBL(Case-basedLearning)教学设计模式,顾名思义是以具体案例(case)为导引,案例中贯穿的问题为基础,学习的主体为学生,教师的角色为小组讨论的主导,掌控整个讨论的方向、讨论的深度和广度[5]。CBL教学设计模式的优势就在于:(1)符合教学目标的真实案例的导入高度模拟临床实例,使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实际应用之间的间隙最小化,更好地内化知识;(2)将书本上的知识具体化,有利于锻炼学生具体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4.2CBL存在的问题(1)CBL所贯穿的案例分析、讨论耗时较长,不利于整门课程的授课,只适用于个别知识点的学习,故建议结合其他教学模式同时开展;(2)CBL教学设计模式对教师本人能力的要求很高,教师需要全面掌握本学科的前沿知识、发展动态及相关学科的研究进展,选择典型案例的能力,全面控制整个课堂节奏的能力,而教师这一切的付出目前仍无法进行量化,确定其工作量[6]。

2-BL系列有效教学设计模式在中医高等教育中的应用

以上-BL系列有效教学设计模式目前在中医高等院校的多门课程及专业均有开展。鉴于-BL系列教学设计模式各有利弊,尤其结合各校及各课程本身的特点,具体实施形式应各取所长、因课程特点而异,总体来说如中医基础类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方剂学)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围绕着以记诵基本知识为教学及学习的主要目的,在教学设计方面就更应以教师的启发式讲授知识为主,适合应用-BL系列中LBL或LBL+PBL的模式,突出教师的教的基础之上,结合着问题的提出具体解决实际问题,将会化繁为简,如中医诊断学课程中,在学习脉诊这个重点内容的过程中就可以采用LBL+PBL的设计模式,因为脉诊的内容对于大一第二学期的新生来说既难以理解、抽象,又无具体的临床体会,故在教学设计中可以先采用LBL,即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具体而详细地交代临床常用脉象的特点、诊脉时的注意事项及其临床意义,继而在学生对脉诊有了初步且系统的认识后再采用PBL模式,即教师按照课程目标抛出关于脉诊的具体问题,学生在实训室结合着脉诊类仪器的实际操作进行研究和探讨,将之前教师讲授为主的知识内容更加内化、巩固为自身容易理解接受的知识。中医临床经典类课程(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及中医临床类课程(中医内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外科学等),由于在学情方面学生已有了中医基本理论知识的储备,授课过程中以中医临证思维的培养作为教学的主要目的,在教学设计模式的选择方面就可以应用PBL、TBL、PBL+TBL、或PBL+CBL双轨式教学模式。如《金匮要略》中第九篇胸痹心痛篇的“胸痹心中痞,留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原文中的2个方证是临床常用经方,是学习重点。针对学生的学情分析得知,三年级的学生对于中医基本理论和中药方剂已然掌握,本条文中的枳实薤白桂枝汤是由前次课学过的瓜蒌薤白白酒汤演化而来,人参汤的组成及功效特点在方剂学中学习过,所以对于这两个方证学生并不陌生,而是在对胸痹心痛气滞不通的具体临证思维方面缺少训练,因此可以考虑在教学设计模式方面采用CBL或TBL+CBL双轨式或PBL+TBL+CBL复合式教学模式,充分结合各教学模式的优势,使学生完全主动地将学过的基础知识和延伸的、前沿的相关知识灵活运用于分析、解决实际临床问题,将在CBL中的case及PBL中的问题、TBL中的形成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立体地将仲景在诊治胸痹心痛的临证思维呈现在学生面前,不再是单纯的、空洞的知识传输,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真正构成了中医临床类课程的有效教学课堂,真正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