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培养方案范文

时间:2023-04-13 08:16: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体育教育培养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体育教育培养方案

篇1

关键词:环保设备工程;培养方案;教材;新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0-0176-03

《21世纪议程》明确指出“教育是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民众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素质的关键”,环境高等教育则是各层次环境教育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将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环境学科是一门交叉性特别强的学科,随着环境问题的不断涌现而不断扩展和加强。环保产业近三十年来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成为部分国家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发达国家占据着全球环保产业市场的90%以上[1],环境污染控制技术正向深度化、尖端化方面发展,产品不断向普及化、标准化、成套化、系列化方向发展,环保设备在整个产业链条中的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凸显。我国环保设备起步于上世纪60年代,随着世界范围内环保产业的发展和国内环境管理制度的完善,近几十年我国环保设备行业以市场为导向,逐步发展壮大,为我国的环境污染治理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目前我国已经有了比较完备的环保设备设计制造体系,能够生产制造水污染治理设备、大气污染治理设备、固体废弃物处理和综合利用设备、噪声振动控制装置及环境监测仪等6大类2500多种产品;拥有20000多家制造企业,年产值6000亿元[2],我国环保产业年均增长率则在15%以上,远高于全球环保产业以每年7.5%的增长速度[1]。但我国环保设备产业也存在着产品结构不合理、创新能力不足、制造水平低下等等问题,基于我国环境保护事业以及对环保设备产业迅速发展的需要,环保设备工程本科专业就在国家决定大力发展环保技术等一系列关系到未来环境和人类生活的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为了建设好环保设备工程新专业,中国环境出版社组织的“2013年首届环保设备工程专业(方向)课程建设及人才培养研讨会”于2013年9月1日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召开,目前获批了该新专业的9所院校均有代表参加。湘潭大学作为教育部首批核准新增环保设备工程本科专业的二所高校之一,2011年即在全国率先招收了本科生。作为一个新设专业,构建科学合理、可执行性强的培养方案,并进行相应的教材体系建设是环保设备工程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据,现以湘潭大学为例,探讨下环保设备工程专业培养计划构建的思路与想法,供兄弟院校参考。

一、专业定位

环保设备工程专业应以我国环保产业的科技创新与技术进步为立足点,以满足市场的需求为目标。教学内容上则应以化工设备与机械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优化与开发为教学和研究对象,它建立在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机械工程、控制工程等学科的基础之上,如图1所示,既是对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延伸,也体现出因为科技、社会的发展而展现出来的新型应用关系,环境工程专业教学的侧重于环境保护工艺与污染治理原理,而环保设备工程专业的教学应侧重于“设备”,该专业培养的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既了解环保工艺、原理,又懂设备设计、制造、优化等,填补人才需求结构的空白。

该专业培养的人才也应该是具有跨学科知识与技能的复合型人才[3]。环保设备工程专业与相关的专业有着深层的互补性和不可替代性。因而,我们确定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精神和科学素质,掌握系统的环境科学与工程及机械原理、设计、制造交叉学科相关方面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具有环境保护和机械装备原理、设计、制造的基本知识,在环境保护领域既能够胜任环保设备及工程的设计、组织施工、调试和技术改进等方面工作,又能够从事环保技术与设备的开发、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环保设备工程专业人才功能结构如图2所示。

二、培养方案构建的指导思想

1.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培养的原则。把握“教书育人”的教育工作主线,坚持“育人”的核心地位,在制定专业培养方案的过程中,把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精神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坚持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环保设备专业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并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开拓学生的国际化视野,着力增强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与发展后劲。总之,就是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并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2.借鉴国内外通用标准与学校优势学科相结合,凸显特色。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坚持传承、学习与创新相结合的指导思想,既借鉴和吸收国内外类似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先进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研究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专业认证基本要求,学习借鉴其先进合理的课程标准,主动适应国际互认要求,并将行业专业标准作为方案制定的依据,又传承我校的优良办学传统和办学特色,与学校的优势学科相结合,提升培养质量。环保设备覆盖面广,涉及专业门类多,一个学校的资源配置不可能面面俱到。为奠定环保设备工程人才的专业基础,湘潭大学确定以环境工程、机械工程与化学工程优势学科(均为湖南省的重点学科)为依托,培养知识与能力结构有效汲取该三个专业精髓的环保设备人才。人才培养方案还考虑了为各类精英人才提供充足的发展空间,根据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将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相结合,为各类拔尖人才的个性化培养预留接口。

3.夯实理论基础,突出实践。环保设备工程专业是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培养方案构建也必须符合社会与用人单位的需求,重视加强实验、实习、社会实践和毕业论文(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人才培养方案各实践教学环节的学分达到了总学分的30%。同时,积极推进实验内容和实验模式改革和创新,注重实验项目的优化和整合,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加强产学研合作,拓宽学生校外实践渠道,与社会、行业以及企事业单位共同建设实习、实践教学基地,还设置了企业课程,增强就业学生对用人单位的适应性;采取各种有力措施,确保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时间和质量。

4.坚持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模式构建中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积极搭建学生自主研学平台,加强课堂教学与课外科技活动结合,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与发展后劲。结合专业特色,引入了创新创业训练共4个学分,制订了详细的创新创业训练学分实施细则。

5.兼顾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学术深造的需求。环保设备工程专业应用性很强,在学术和技术创新方面的发展空间也很广阔,学生仍然可以攻读研究生实现学术深造,鉴于该专业交叉性强、学科跨度大,兼顾学生兴趣可能偏向环境或者机械,课程结构与课时设置都做了相应的安排。

三、培养方案架构

我们希望卓越的环保设备工程专业毕业生应该具有科学的世界观、系统的思维方法,有坚实的专业基础,开阔的专业视野,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具备团队协作精神,有创新意识和良好的工程美感。基于此,我们在对口用人单位大量调研的基础上,初步制订了培养方案。

1.课程设置模块。专业培养方案的课程类别分为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方向课、集中实践环节等5个部分,其具体构成及建议学分具体如表1所示。

2.公共基础课程。公共基础课程由公共基础A类课程、公共基础B类课程和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三部分组成,课程设置旨在加强学生基础知识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公共基础A类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英语、大学体育、就业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军事理论等面向全校学生统一开设、统一要求的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形势与政策”课程采取集中授课与各学期时事报告讲座形式进行,讲授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和时事政策。公共基础B类课程包括高等数学(Ⅰ)、大学物理(Ⅱ)、大学物理实验,虽然高等数学(Ⅱ)已能满足环保设备工程专业的就业和环境工程学科考研需求,鉴于会有学生报考机械学科攻读研究生,故本专业学习高等数学(Ⅰ)。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旨在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的大学文化,推进大学文化整体育人。课程分为公民教育、人文社科、科学技术、艺术审美和湖湘文化等5个模块,由学校设置指导性课程。学生至少需要修读6个学分方可毕业,所选课程需涵盖3个以上(含3个)模块,其中艺术审美类课程至少要修读2个学分。

3.学科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课程设置时充分考虑了学科要求和专业人才培养的特殊性,该模块的主要课程为:线性代数、现代工程图学(上)、现代工程图学(下)、工程材料与热处理、计算机制图(双语)、大学化学、工程力学Ⅲ、机械制造基础、电工电子学、机械设计基础、控制理论基础、化工原理Ⅲ1-2、化工原理实验。

4.专业主干课程。专业主干课程是专业知识的载体和主渠道,是本专业必须修读的专业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专业知识、能力和技术的培养。充分发挥本专业的优势和特色,结合自身的科研优势,精心设置了专业主干课程,包括流体力学与流体机械、环境工程学Ⅰ(固废、噪声)、环境工程学Ⅱ(水部分)、环境工程学Ⅲ(气部分)、过程装备力学基础、环保设备原理与设计(含反应工程与生物反应器基础)。

5.专业方向课程。专业方向课程是进一步深化、拓宽专业相关知识与技能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个性、兴趣,拓宽学生专业知识面,增加学生就业适应性。该类课程按照专业定位与人才培养服务面向构建课程体系,课程设置着眼于社会需要,体现模块化、小型化、多样化,课程设置如表2所示,其中创新创业训练是学生参加课外科研能力训练、专业技能训练、社会实践、文化体育等活动,并取得创新成果的反映。

6.集中实践环节。集中实践环节指各专业集中安排的实践环节,不含课程实验,主要包括军训、实习、社会调查、学年论文、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等环节,如表3所示。

7.学时学分。本专业学生修满177学分即可毕业,总体上学生学业负担不重,其中必修课123学分,选修课26学分(包括文化素质教育课程6学分),实践教学环节28学分。

四、教材体系构想

教材是教学的重要媒介,是实现培养计划的重要手段,鉴于该专业与现有的环境工程、机械工程人才功能培养存在较大差异,为提高教学效率、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建立该战略新专业特有的教材体系十分必要,围绕图1与图2的关系,我们提出了表4所示的教材体系架构。基于既定的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该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涉及的“环境工程学”与“环保设备设计”等课程,目前虽能借助相关的教材开课,但适用性和针对性均不够好,需要围绕环保设备新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量身定制教材。

五、结语

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完善的课程体系对学生的培养至关重要,而对社会需求与教育教学大环境的了解与掌握又对培养方案的建立起着决定性作用,社会在发展,需求也在变化,培养方案的建设与完善也需要在相对稳定的基础上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在兄弟院校的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一定可以制定出科学合理、适应性强的培养方案,共同把环保设备工程这一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本科专业建设好,培养出更多的符合社会和企业需求的复合型高科技人才。

参考文献:

[1]马燕合.大力开发先进环保仪器设备推动我国环保产业发展[J].中国设备工程,2007,(12).

[2]刘晶.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11,24(5).

[3]解清杰,赵如金,刘宏,储金宇.环保设备工程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以江苏大学为例[J],中国电力教育,2012,(32).

篇2

>> 计算机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 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供应链的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基于人才供应链的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研究(1) 基于思科平台的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计算机程序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基于项目课程的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升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 计算机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研究与探索 基于加强专业认知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问题研究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高职机械专业人才培养分析 基于CDl0的高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基于多元反馈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 基于SPSS数据挖掘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基于CDIO的农林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基于社会需求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 基于医药学背景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 以专业规范为指导,科学构建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初探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3]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本专业规范(试行)[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26-147.

Research on Computer Professional Talents Education Plan Based on Engineering

Education Certification System

LIU Jing, GUO Yinzhang, YAN Linxia, ZHAO Junzhong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aiy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aiyuan 030024, China)

篇3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流体传动与控制专业;培养方案

作者简介:孙孟辉(1981-),男,河南宜阳人,南京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讲师;高佩川(1962-),男,辽宁本溪人,南京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江苏 南京 211167)

基金项目: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项目编号:GKA103004)、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科研专项基金课题(项目编号:GY2010101)、南京工程学院2010年度校级高教研究课题“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教学实践探索”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1-0004-02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我国目前开展的高等教育重大教学改革项目。与传统的高等教育培养机制有所不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更注重专业的工程技术教育,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其目的在于培养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工程技术素质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1]。

南京工程学院流体传动与控制专业是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试点专业之一,已于2010年招入了卓越工程师计划班本科生。在制定该专业培养计划时,突出了应用能力和工程技术素质的培养,压缩了基础课的学时,在学生进入专业课学习阶段之后,加强了与企业的合作,同时在整个本科学习阶段渗透了专业课的学习,以期增强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实际应用能力。

一、流体传动与控制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教学体系

流体传动与控制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教学体系包括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两部分。所设置的教学体系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工程设计项目、实习实践等教学环节来实现其培养目标,提高学生的知识、素质和能力[2]。

1.理论教学体系

理论教学体系由公共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专业类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四个部分组成。其中公共基础类和专业基础类部分,主要完成流体传动与控制专业所涉及的学科基础知识。而专业类课程主要完成流体传动与控制专业的专业知识学习,通过此类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本专业的专业知识。理论教学课程体系以机械设计与制造为培养的平台基础,以机、电、液结合来整合相关课程群,各个教学节点、知识模块和各门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采用图1的形式表达。

在流体传动与控制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理论教学体系中,较之原来的教学体系,公共基础课程有所压缩。主要是将英语、体育等课程进行了相关的调整,如果学生在大一即通过四六级英语考试,则可对此部分学生英语课时进行压缩和消减,而体育课程的部分学时可放在课外进行。对于公共基础平台课程,除了原有教学体系中的要求之外,更加注重了学生集体意识、团队协作等能力的培养,这些对于学生以后在工程实践中更好的同他人合作有很大的帮助。公共基础平台课程所节省出来的课时可以用来让学生提前进行专业课程的学习,有利于学生更深刻地对本专业有所认识,加强其工程应用能力。而对于专业基础类课程和专业类课程,较之原有教学体系增加了相应的学时,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避免学生因专业课程学时过少而对专业知识掌握不够。

2.实践教学体系

流体传动与控制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践教学体系主要是以“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能力培养不断线”为原则,着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工程技术素质。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括基础实践层次、工程认识实践层次、综合实践层次、创新实践四个方面,以及实习、实验、实训、课程设计、科技制作、毕业设计、创业计划、技术交流等八个环节。通过上述方面的学习和实践,逐步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信息查询能力以及交流能力等[3]。

在流体传动与控制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中,可在学生进行专业课程的学习之初,让学生进行专业应用情况调研,其目的主要是使学生在进入专业课程之前对流体传动与控制专业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情况有所了解,为更好地掌握所学专业知识打下基础。在调研过程中,将学生分组以培养学生的团体协作能力,分别有专任教师指导。指导教师负责各自所带小组专业应用情况调研的课程选题、实施以及疑难答疑工作,在课程实施期间定期对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以及辅导。专业应用情况调研主要通过图书馆资料收集、到企业进行调研以及网上收集资料等途径和方式进行。最后,学生提交调研报告,并进行答辩,给出最终成绩。

实践教学不局限于单个课程,可针对某一类课程组联合进行。针对流体传动与控制专业,可组织进行元件设计与制造模块、流体传动模块、液压伺服控制模块等相关课程组的课程设计。在进行此类课程设计时,由相关课程教师共同进行指导,学生也分组进行课程设计,这样有利于学生将学到的专业知识进行系统地应用,避免在以后的工程应用中出现眼高手低的情况。

对于流体传动与控制专业毕业设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增加了企业的参与。在毕业设计选题时,结合企业、学校和学生三方的具体情况,进行毕业设计的选题。根据毕业实习的内容,在企业导师和校内导师的共同指导下在完成,可在学校完成,也可在企业完成。

二、流体传动与控制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企业培养方案

流体传动与控制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企业培养方案主要是通过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利用企业雄厚的工程实力,与学校合作共同提高学生的工程技术应用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4]。通过学校和企业的联合培养,使得流体传动与控制专业的学生掌握液压与气动元件设计与制造、液压伺服控制技术、液压传动技术、气动技术等方向的工程实践知识,以及流体传动与控制技术在冶金、航空、航天、工程机械等领域的实际应用知识。在此过程中,学生在企业可将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通过到企业现场实习去更深入地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并掌握工程实际应用的能力。

参加流体传动与控制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学生,业余时间可利用南京工程学院博世力士乐机电一体化实验中心(国际合作共建)的资源,在专业教师指导下通过参加科研或科技创新来锻炼其工程实践能力。南京工程学院博世力士乐机电一体化实验中心是南京工程学院和博世力士乐公司联合共建的机、电、液一体化的实验中心。该中心的所有实验设备均为德国生产,是该公司的最前沿产品。学生通过在实验中心的工程实践,可掌握世界一流企业的液压、气动产品的性能、特点和应用,掌握机电、气、液、控制的综合运用,把握流体传动与控制专业的最前沿。

在学生进入专业课程学习之后,安排学生进入企业实习,通过实习全面了解液压与气动元件的设计和生产过程、液压与气动系统的设计过程、液压伺服控制系统的设计过程以及流体传动与控制专业的应用领域,培养学生专业应用流体传动与控制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目前,和南京工程学院流体传动与控制专业卓越工程师计划合作的企业有力士乐(中国)有限公司、上海立新液压有限公司、南京金城集团有限公司、南京液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等企业。学生在企业实习过程中,在参观企业并对企业有初步了解之后,由企业导师和学校指导教师联合对其进行培训。通过培训可使学生熟悉所实习企业的工作流程以及必备的专业知识,之后可让学生在企业导师的指导下参与公司的产品设计和开发,并最终撰写实习报告,由导师给出最终成绩。

三、流体传动与控制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1.校内教师工程能力培养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注重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因此任课教师的工程背景以及工程设计能力是保证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5-6]。南京工程学院流体传动与控制教研室的教师大部分都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其中有些教师具有较深的工程背景。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教师的工程实践经验得到了充分地发挥,使得学生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教师的传授,接触到了生产第一线的现场知识,对于提高学生的工程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过程中,还应注重工程教育的师资建设,提高教师的工程设计能力。针对青年教师,可充分利用南京工程学院的校办产业以及产学研合作平台,来加强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让工程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和青年教师共同合作进行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实施,在此过程中培养和提高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在学生的企业实习培养过程中,让指导教师也参与到企业实习中去,通过教师和企业导师的联合培养,来达到既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又提高教师工程实践经验的目的。同时,结合企业的发展需求,鼓励教师深入到企业独立承担或参与到企业的产业项目,培养教师的工程实际应用素质。

2.企业导师聘请方案

在流体传动与控制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过程中,企业人员的参与对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在学生的实践教学和企业实习过程中,应聘请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企业工程师参与到“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来,聘请企业导师对学生的实践课程和企业实习进行指导。针对南京工程学院流体传动与控制专业卓越工程师计划,学校共聘请博世力士乐(中国)有限公司、上海立新液压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的数十位工程师作为企业导师,发放聘书并在卓越工程师计划实施过程中给与相应的报酬,让他们同校内教师一起合作指导学生的实践教学和企业实习。

四、结束语

南京工程学院流体传动与控制专业作为国内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试点专业,现已制订了完备的人才培养方案,该培养方案更加注重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在理论教学体系中,对公共基础课程进行了适当的压缩,而增加了专业课程的学时数。在实践教学体系中,突出了工程实际应用的培养。同时,在本科阶段后期让学生到企业中参与企业的设计和研发,并通过学校教师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联合指导,增强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所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已在南京工程学院流体传动与控制专业卓越工程师计划的本科生中逐步实施,并初见成效。

参考文献:

[1]李爱琴,肖云峰.应用型“卓越工程师”培养过程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1,(22):23-32.

[2]张安富,刘兴凤.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56-59.

[3]宋佩维.卓越工程师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路与途径[J].中国电力教育,2011,(7):25-29.

[4]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再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4):10-17.

[5]王少怀,刘羽,黄培明,等.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J].中国地质教育,2010,(4):63-65.

篇4

关键词:体育专业; 专业教育; 培养目标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湖南工业大学体育专业学生。

2.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法 查阅有关高等学校体育专业教育培养方案资料和湖南工业大学体育学院及科技学院体育专业教育的培养计划。

(2) 访谈法 主要进行专题座谈会和个别访谈,座谈会分为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教研室主任及相关体育教学管理人员等。

(3) 研究还运用到比较分析法、数理统计法、问卷调查法等。

二、结果与分析

1.湖南工业大学体育专业培养目标

体育专业教育培养目标即培养者对所要培养出人才的质量和规格的总规定。培养目标的方向决定人才培养的定位和价值取向,以前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计划其定位仅局限在学校体育工作的范畴,是指能胜任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学校课余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学校体育竞赛等工作,培养的是合格的体育师资,这也是体育教育专业很长一个时期以来的价值取向,是一种专门的或者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应该说,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在计划分配时代,为学校培养了大批专业合格、业务突出的专门人才,是功不可没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目标定位已经不能完全反映出社会对体育人才的多元化的真实需要。进入21世纪,我国社会经济生活各个领域都发生着深刻变化,对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为满足社会发展对体育人才的多元化需求,依据2003年教育部印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方案》,湖南工业大学现行培养计划的培养目标定为:培养能胜任学校体育、教学、训练和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及社会体育指导员等工作的复合型体育人才,对人才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改变了主要培养体育师资的单一定位模式。因此我校开设了体育教育专业和社会体育专业。

2.专业设置生存现状

(1)体育教育专业现状

中学体育课教师年需求量据调查结果显示:普通中学(包括初中、高中)教师每年减员率(退休率、其他原因离岗等)稍有不同,2007年至2010年平均减员率为6.93%;从湖南省初中、高中生总数量发展趋势看,今后将呈现稳中有降态势。故不考虑学生数量变化带来教师需求量的增加情况,普通初中每年需要补充近1000名体育教师,高中需要补充500余名体育教师。所以每年湖南省需要补充中学体育课教师数量约为:1500人左右。

但必须注意的是湖南省经济发展水平极不平衡,因此在每年所需将近1500名中学体育教师名额中,中心城市、城镇中学教师基本处于满编状态,而大量需要教师边远、贫穷落后地区毕业生并不情愿前往,即便是落后地区走出来的学生宁肯留在大城市打工也不愿意回去,这就会使每年湖南省需要补充中学体育课教师数量大打折扣。

(2)社会体育专业现状

我国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始于上世纪中期。为了适应广大人民群众日益高涨健身需求以及社会体育事业蓬勃发展,1993年天津体育学院在全国率先设立了专科层次社会体育专业1994年升格为本科随后广州体育学院、沈阳体育学院等几所高校也设置了社会体育本科专业。近年来社会体育专业布点新增量一直高居体育学类5个本科专业之首。

据调查现在还有不少院校以培养“管理型”和“经营型”社会体育人才为主要目标但相关资料和社会实践表明,目前社会需要的是“技能指导型”体育人才,因此培养目标定位和社会需求存在差异。据调查我校招收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大多是文化素养较好但技术能力比较差,这与高考招生按照先划定体育专业分数线按文化课分数从高到低进行录取这种招生方法有直接关联,这种招生模式对“技能指导型”社会体育人才培养极其不利。

从毕业生分配角度讲,造成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就业难的社会原因,一是专业工作失范;二是有职无位市场发育还不成熟,从事社会体育工作一线社会体育指导员很少有受过专门系统培养;三是大量社会体育专业人才毕业后另谋高就。近年来湖南省根据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级制度》对社会体育指导员通过考核的结果是,他们大都在某个运动项目上有专长,他们社会体育指导活动更多具有业余性、义务性、荣誉性特征。社会体育指导员理论上讲远远满足不了庞大的社会需要,但是由于人们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业余性认同,庞大就业岗位要想转化为现实需求还需要不断加大市场培育力度。

3.在对湖南工业大学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的研究主要结果

①我校体育专业毕业生对口就业率逐年下降,并且以他们掌握的知识和具备的能力多数能且只能从事体育教师和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②大部分用人单位对体育专业的毕业生满意度比较低,并且认为他们的综合素质需要进一步提升。③我校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就业单位的期望值相近,与国家教育部印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中的培养方案一致。④在影响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的诸多因素中,专业课程设置是主导因素。⑤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不相匹配,主要体现在:分方向选修课理论课程课时量过少;任意选修课课程门类太少且课时量明显偏少;没有开设顶点课程。⑥就业过程中存在一系列的矛盾:如体育学科各专业扩招与面临控制招生规模之间的矛盾;理论上社会需求旺盛与社会就业岗位不足之间的矛盾;体育专业报考生递增与毕业生就业率低下之间的矛盾等等。

根据上述研究结果,要改善我校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下降的应对策略有:①重新调整分方向选修课;②重新调整任意选修课;③顶点课程的开设;④加大就业力度;⑤适当控制体育专业招生规模过快膨胀。

参考文献

[1] 龚纯波.湖南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现状与对策研究,2009

[2] 赵天辉.河北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2008(16)

[3] 谭良机.湖南理工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分析,2012(02)

[4] 张建新.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的危机和出路.体育与科学,2002 (04)

[5] 薛雨平. 学校体育课程的社会化取向.体育与科学,2003(02)

[6] 刘丙权.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5(02)

篇5

河北省社会体育专业经历了10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不菲的成绩,在提高全民生活质量,提高全民素质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同时作为一个起步较晚的专业在教育培养目标中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比如服务放心过于宽泛、业务范围过于狭窄等问题。针对这一现状有必要对河北省社会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进行适合河北省省情的定位,以保证培养出来的人才可以满足河北省社会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河北省;社会体育专业;教育目标;定位

早在1998年教育部就印发了《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社会体育首次出现在本科专业简绍中,同时在《介绍》中也对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和教育培养规格进行了规定。这一规定给高校的社会体育专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社会体育专业在近十几年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在河北省很多本科高校开设了社会体育专业,为河北以至周边省份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进步,体育事业快速发展,整个社会的体育事业和经济发展有了新的变化。现行的本科专业目录已经很难适应新时代的变化,高校需要对社会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的放向和人才规格类型进行重新的定位,只有这样才能够推动整个社会的体育专业良性发展。

一、河北省高校社会体育人才培养业务方向定位

在1998年的教育部颁布的本科专业目录和介绍中对社会体育专业的定位方向是“培养具有社会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从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社会实际需求分析,社会体育专业的业务方向定位存在对学生掌握专业知识面的要求过窄、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没有要求等问题,建议修订为“培养系统地掌握体育和社会的基本理论、知识技能,具有较强的社会实践能力。

我们可以分析一下,所谓的社会体育专业知识体育教育学科中的一个新的分支学科,我们可以设想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社会体育专业只能是一个分支学科,很难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因为社会体育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都是来源于体育教育学科,因为在1998年颁布的本科目录和简绍中说的只要掌握基本的社会体育理论知识还是不行的,所以我们要再次进行细化。

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掌握体育教育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而且要对社会科学进行学习如社会学理论、社会调查法进行专门的培养。因为社会体育专业是个交叉学科,需要社会学方面的知识进行补充。强化学生对于体育与社会贯穿性理解。另外,在具体的实践技能方面也要进行专业的强化不仅要掌握和指导大众体育、养生健身、休闲娱乐及特殊人群体育的运动技术(能力)、具有从事群众性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咨询指导、经营开发及教学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和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而且也要对社会沟通能力有一定的提高,这个是在以后的工作中提高社会活动能的重要后备资源。

二、通识教育在河北省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中的作用

通识教育在我国高校教育中应用也是由来已久,早在1995年的教委会议中提出,现在很多高校都已经开设了专门专业进行培养,例如开设的文科通才专业、艺术通才专业都是在培养交叉型学科人才,同理体育专业是可以开设通识教育的专业。根据现如今经济建设对社会体育的新要求进行综合培养。可以在大学一年级开设和社会学相关的课程,如《社会学》、《中国哲学》、《经济管理学》、《法制史》等社会学主干学科,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提高学生跨学科分析能力,更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大二下半学期和大三可以根据学生的自我兴趣自主选择相关课程,让学生在自我知识和兴趣的基础上加深学习,构建自己的就业道路。如果我们过分的强调专业必须要和工作对口的话这就会造成在设个双向择业中就业面过窄的现象,给学生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枷锁。

三、河北省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类型定位

在教育部印发本科专业简介中出现有“高级”“专业”等词汇,但是高级和专业都是比较模糊的词汇不好衡量。所以在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中不仅要反映社会客观的需要,而且要对现实目标进行实际性的量化。在对社会体育专业的业务方向和服务方向定位中要满足复合型人才的要求。但是复合型人才是精通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学科的专业知识,又熟悉相关专业的知识。从我省社会体育专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并不具备相应的教育资源和环境条件,但完全有条件实施“复合型课程”。因此,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类型定位使用“应用性人才”更为合理和准确。这种“应用性人才”的基本特征是具有较扎实的体育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技术和技能,能够发挥体育对增进身心健康、增强体质、提高生活质量的作用,并将体育及相关学科的理论、规律、原则、方法与成果应用到实际工作领域的人才。

四、总结

河北省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不仅要遵循教育内部的规律,而且也要主动的适应河北省的社会经济的发展的需要。我们的目的是要培养出基础知识扎实,社会实践能力较强的实用复合性人才。另外河北省目前社会体育专业在高校开展得还不太普遍,与他省还存在一定差距,我们应该根据本省的条件和特色以及未来老龄化社会的民众需求来优化本省社会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并在技能及科研方面做出长远规划,努力提升河北省社会体育专业的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田英,郑玉霞,李凤娟.论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

[2]汪元榜.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建设与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研究[J].巢湖学院学报,2006(06)

[3]孙忠利.高等学校社会体育专业建设问题与消解模式[J].新东方,2006(08)

[4]韩湘平,李野.湖南大学体育学院社会体育专业的改革[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7(06)

篇6

关键词:体育教育训练学;课程设置;课程体系;探究

中图分类号:G807.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7)02―0231-03

1997年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将体育学划为一级学科,将体育教育训练学(学科)专业划为二级学科。正确认识体育教育训练的学科(专业)定位,顺应时展的要求,加强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已成为学位授予单位的最主要关注的问题。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样本构成:在研究中我们分别抽取了武汉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山西师范大学、西南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共8所大学。

样本区域覆盖面:样本取自湖北、北京、上海、吉林、山西、重庆、湖南等7个省市的8所设有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学位授予点的学校,具有一定代表性。

1.2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献资料法、访问调查法、逻辑分析法、数据统计法。

2 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课程体系的现状分析

2.1现行体育教育学课程体系的基本特征

2.1.1 研究方向由单一到多元,体现更大的包容性,突出体育教育训练学的学科特点 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使用“研究方向”实质上是二级学科的下一层,即第三学科。准确确定专业研究方向关系到能否保持专业总体优势和学术特点,关系到研究的培养质量。长期以来,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的研究方向一直是以竞技项目划分,把研究方向与从事的体育项目相对应,所以我们曾经出现过如田径研究领域又分为跑的方向、跳的方向、投的方向等越分越细的现象。专业研究方向过多、过细、过窄且不少研究方向已陈旧过时,远不能适应体育事业发展对高层次专业人才的需要。

从调查看,目前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方向的制订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按运动训练学、体育教育理论与方法划分;另一种是按运动项目划分(表1),许多高校为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提高学生转换能力和适应能力,对本学科研究方向进行调整,在被调查的8所高校中,有6所高校(武汉体院、东北师范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大、西南师大、北京体育大学)均是按运动训练、体育教育理论与方法来划分研究方向,从而体现出本专业更大的包容性和多样性。

2.1.2课程体系具有相对稳定性,具有较明显的板块特征课程体系的结构主要指各课类、课组、学分所占的比例结构,它可以进一步定量地反映出各高校课程体系的特点。由于各高校总学时和总学分不同,没有可比性,用比例结构进行研究更为客观(表2)。

从表2可以看出虽然各高校体育教育训练学课程设置不尽一致,但其整体的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四大模块,即公共基础课模块、专业基础课模块、专业必修课模块和专业选修课模块,基本上没有打破这种板块组合式的体系框架。

2.1.3非学位选修课程得到普遍重视 专业选修课是根据市场的需求及学科发展方向所开设的体现人才专业知识结构要求的若干门专业课程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和较深的专业素养,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从表2可以看出,8所学校专业基础课与专业必修课学位课程与非学位选修课程的比例为76.4:23.7,大约是3:1,其中北京体育大学选修课占了22个学分,占总学分的52.4%。

2.1.4学科覆盖面进一步拓宽,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等课程结构进一步细化,反映各高校体育教育的课程教学的特点 虽然各校在各类课组上比例不一,但重视拓宽学生知识面,特别是注重教育、心理学等基础课程已成为课程设置的发展趋势(表3)。

2.2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课程体系设置的缺陷和不足

2.2.1 单科性课程设置多,综合性课程偏少 以一级学科设置课程偏少,二级学科(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偏科现象较为严重,专业类型呈单一化,导致了研究生的知识结构过于专门化和必需的知识面较窄,适应能力较差,影响了学生良好知识结构的形成。

2.2.2重复内容偏多,研究性、前沿性不够 多年来,我们在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课程的设置上,部分课程内容仍然是本科教学内容的继续,反映不出学科领域的一些最新知识和科研成果,尤其是本专业学科领域的热点、重点和尚存争议性问题,课程内容较为陈旧,降低了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热情。

2.2.3选修课程门数偏少,跨学科选修课的开设尚未得到重视 虽然被调查的8所高校都注量非学位选修课课程的开设,但高校开设选修课门数差别很大,从调查结果看出各校开设的选修课门数较少,学生缺乏选择余地,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8所学校中对跨学科选修均未做出规定,有些高校甚至未开出跨学科选修课,不利于扩大学生知识面和交叉学科的发展。

2.2.4科研方法课程设置重视不够 研究生是未来的科研工作者,他们在学习期间所接受的科研训练会直接影响到他们未来的职业成就和从事科研的能力。在我国体育教育训练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缺乏科研方法训练是导致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普遍偏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何有针对性地加强科研方法教育和训练,提高学生科研能力,成为提高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生质量的关键。

3 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生课程体系的构建

3.1构建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生课程体系的基本要素

3.1.1 学科内涵对课程体系设置的影响 随着现代体育科学研究的发展和学科交叉渗透,体育教育训练学这个传统学科也日益与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生物学等一级学科相融合。“体育教育训练学”的课程设置,必须准确反映该专业的学科内涵,并且与本专业相关的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紧密结合(图1)。

3.1.2培养模式对课程体系设置的影响 当前,世界范围内的高等教育模式,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通才教育模式,强调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如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学习的能力交往与团队合作的能力等;2)实用专业模式,强调学生的学习与社会生产实践的紧密结合,使学生毕业即可胜任岗位工作;3)对口专业教育模式,划分出明显的专业界限,强调专业范围的深入学习。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社会对研究生需求产生多元化趋势,传统的专业对口模式显得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当前,我国课程改革提出了宽口径的专业教育模式,强调课程体系的教学内容的“厚”(雄厚的基础知识)、“宽”(宽口径的专业知识)、“柔”(灵活多变的就业岗位知识),在课程体系设计中,既要突出传统体育教育训练学的基

础知识,又要兼顾体育教育训练学和其他体育学科的交叉渗透。

3.1.3 培养目标对课程体系设置的影响 从某种意义上说。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要以课程为中介才能实现,在实践中,人们也是把课程作为达到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手段和途径。因此,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与研究生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设置及体系构建有着直接关系。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恢复之初,我国的高等教育和科技事业百废待兴,急需建立一支教学、科研队伍,这就决定了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一开始就带有明显的学术研究特点。特别是体育学科研究生培养由于初期招生人数少、就业面单一,造成在研究生培养上一直沿用单一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过分强调理论深度、理论突破,忽视了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当前社会除了需要一定数量的学术型高层次人才外,更需要大量能解决实际问题,一专多能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体育教育训练学科属于体育学中的技术学科,应强调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多样化,更加要注重课程体系构建中应用知识的学习,以满足现代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

3.1.4院校特色对课程体系的影响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由于各校文化背景和主管体制、地域等方面的差异,导致这些院校即使在同一学科也往往有着不同的研究方向和教学重点,于是在课程体系设置中,这些大学一方面强调专业的宽口径,另一方面,则在努力突出自己的院校特色,从而形成了同一个专业课程设置在不同院校特色迥异。这就要求在课程体系设计中既要体现原则性,又要有灵活性,以体现各高校研究生培养的特色,使课程具有鲜明的个性。因为“有个性的教师,有个性的课程,才能教出有个性的学生来”。

3.2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生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性框架

3.2.1 按一级学科设置课程的原则 按一级学科制订培养方案,按一级学科设置平台课程是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生培养的发展趋势。体育教育训练学学科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具有宽阔的学科知识面,具有创新能力,善于与人合作和进行跨学科研究,这是新形势对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出的要求,也是研究生教育的目的。为此,设置的课程体系要体现科学性和合理性,强调知识结构覆盖本学科各个专业。为学生提供在体育教育训练领域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所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平台作为一种框架结构,应可以与体育教育训练学相关的四个一级学科作为支柱课程。这些课程覆盖了各个专业方向,是从事专业研究的基础。

3.2.2前沿性和综合性原则 体育教育训练学不仅有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而且还要有相关的前沿知识。课程设置的前沿性首先是指专业领域学术研究的热点、难点、重点以及尚存争议性的问题和研究发展的新动向;其次课程设置必须凸现课程的研究性、探索性;第三,前沿性还包括交叉性、边缘性及跨学科综合领域研究的最新动态和趋势。设置这些课程是为了使学生掌握体育教育训练学学科领域中研究方向所需要的相关基础理论知识以及相应的基本能力,它主要包括在方向课程和研讨课程中。

3.2.3个性化原则 研究生教育其培养的目标指向,虽然要求研究生具有研究的合作意识和品格,并提倡研究生合作的学术气质,但研究生教育并不是以培养共性化的研究生为旨归,全面发展并非所有的人以一个模式来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个性化是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构成的主体。这就要求课程设置应该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依据研究生不同的知识基础和研究方向,设置具有弹性化的课程,增加选修课程门数,为研究生选课留有较大的余地,使研究生个性化得以凸显。

3.2.4 素质性原则 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上,要注重基础知识、专业理论、体育技能训练等课程内容均衡搭配,注重知识和技能的结合以提高学生能力为本位,变“对口观念”为“适应观念”,变“专业对口教育”为“增强适应性教育”,突出科研方法、体育实践等能力的培养,以全面提高研究生素质。

综合以上原则,体育教育训练学科(专业)的研究生课程体系构成,除公共课外,应开设五个层次的专业课程:平台课程、方向课程、选修课程、学术研讨课程、综合实践课程(表

4 结论与建议

1)目前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课程培养方案是以二级学科设置课程,导致了研究生知识结构过于专业化,不利于交叉学科研究生的培养,建议按“宽口径、厚基础”的原则.达到按一级学科打基础,二级学科进行培养,并相应开设平台课程和方向课程。

2)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方向目前出现两种课程模式,其总的趋势应体现拓宽专业覆盖面,并努力保持和发挥原有的优势和特色。

3)非学位选修课程得到普遍重视,但选修课门数偏少,跨学科选修课的开设尚未得到重视,建议减少必修课的专业课程份量,增加学生自由选修课比重。

篇7

1.1“体育人才”与“体育教育人才”研究的对比错位

纵观国内外对比研究的文章,其多引用它国体育院校“体育人才培养目标”与国内“体育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对比.如徐瑞勋的博士论文《中国体育教师教育的改革审视与创新研究》以及张玉宝《中外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定位的比较研究》等均引用相似图表进行对比(表1).此后,各家纷纷引述,仓促立说,宣扬我国体育教育专业需要向它国“通才型”、“综合型”、“复合型”(以下称“通综复”型)体育人才培养目标大踏步迈进.

1.2对各国体育院系体育专业开展数目缺乏科学统计及权衡分析

在体育人才培养比较研究过程中对各国体育院系体育专业开展的数目缺乏详细调查,导致对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评价及权衡失准.一方面,某些大学只开设体育教育专业作为体育学科的唯一专业,那么该专业目标的制定就有泛化倾向的可能性,或者说在执行专业目标时有意识拓宽人才培养目标内容.另一方面,在某些大学体育专业细化(多个体育专业)的前提下,专业目标的泛化就很难实现[2].正如王家宏教授在其《21世纪体育教育人才培养的研究》一书中指出:“美国高等体育院系开设的体育专业数量不断增加,只有体育教师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体育教师.”[1]158说明专业培养目标是单一的,非泛化的.在正常情况下,学科专业的增多必然导致专业培养目标范围的收窄,此处不作细论.在缺乏对全球体育院系体育专业数目科学统计的情况下,我们难以根据具有不同专业设置背景的院系进行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量化研究.

2本科体育教育“通综复”型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可行性

所谓“通综复”型人才培养目标就是现在极其流行的通才型、综合型、复合型三种人才培养目标的统称[4].为便于研究,把三种人才培养目标名称统合,以提取精华得出共同特点———“本科体育教育培养目标既强调能力的多样性和整体性,更突出思维的创新性”———实有哗众取宠之嫌.教育部在最新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已经把我国本科体育划分为七个专业,即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科学、运动康复、休闲体育.但2003年教育部颁布《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教体艺[2003]7号)将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调整为:能胜任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训练和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方案》中的这种包含教学、训练、管理、科研、社会指导于一身的“体育教育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规定的各个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内容均有重复之处,本科体育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严重泛化,表明多样性能力习得的在政策上的不可行性.本科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厚基础、重创新”是无可厚非的,然而“宽口径”的目标似乎不切合实际,因为在逻辑关系上论断,任何单一专业内的“宽口径”均不可能成立.

2.1横跨无界

各高校实施创新性思维的具体办法是不但增大本学科专业交集范围,而且加深跨学科专业结合的程度.《方案》中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具备从事体育教育、运动训练、学校体育管理、社会体育指导方面的技能体现了这种趋势.学科专业间交融及其碰撞创新无可厚非,但培养目标横向跨度明显“无界”,导致培养目标设定的舍本逐末、张冠李戴.

2.2纵深穿底

《方案》中对体育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整明显已经超越其纵向深度界定的范围.“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应该是研究生培养目标的范围,现纳入本科阶段的培养目标,可见本科体育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深度已经“穿底”.从多年本科生毕业论文撰写情况来看,的确有部分学生可以认真进行资料收集、数据统计、论文撰写,但更多不尽如人意的情况同时存在.由于本科体育教育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薄弱,毕业论文的撰写刚好安排在找工作期间,他们无暇顾及论文事宜,偶有独立完成也陷于文章跑题、结构混乱、词不达意,最后干脆大篇幅抄袭他人文章甚至请人.本科体育生仅有的科研机会如此流于形式,乍看是为众多原因的巧合,但仔细斟酌乃属培养目标过深导致的恶果.

3“通综复”型人才目标导致体育教育本科学生“水土不服”

改革开放以来,高等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课时分配呈现“三少一多”的现象.这种课程安排目的是要扩大学生学习范围和领域,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完成“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重创新”的“通综复”型体育教育人才的目标.但是,由于“通综复”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的“宽”导致课程之间关联性程度降低、专业主线弱化,使得大部分学生学习失去重心,加之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自身文化素质的限制,对“通综复能力”的习得缺乏先天优势.

3.1学生心理状态决定其学习内容的“表浅操作性”

从心理学角度的人本主义层面考虑,本科阶段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强烈求知与占有,对经典事物与理论的淡薄,较强的体能储备以及兴奋性高水平状态的持续,使他们不能安于独坐.加之,大学生活环境隐晦地提供一个让自由主义思潮潜移默化的环境.学生的如斯状态,决定了本科阶段的培养目标集中在其喜好、潮流、肢体操作等表浅层面,而非人文思想经典境界的无限追求[5].有学者调查发现,经济发达地区院校的本科体教专业学生课余时间多数从事兼职、学生会工作、上网游戏、聊天、看电影,而看书复习时间极少[6].另外,10周相仿的实习时间只能锻炼学生本专业实践能力和已有知识的应用能力,根本不足以提高学生在本专业的创新能力,更不用说学科交叉应用以及综合竞争能力的提高.

3.2学生生理状态决定增大通识课程比例的不可行性

本科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肩负技术课、体能课甚至重大比赛等大负荷训练之后,其疲劳感、紧张感、抑郁、愤怒和慌张感显著高于不运动的人群[7].因此,有利于大运动负荷后生理疲劳恢复的趴桌子睡觉、玩手机等“开小差”充斥着整个课堂.由此表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不可能接受像非体育学科学生一样大幅度提高文化课比例的任务.面对体育生的这般冷遇,“增大通识课程比例”的举措无不成为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过程中耐人寻味的讽刺.普通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和文化学科专业学生在体能消耗上的差异与文化选修课程设置比例增大与否之间,专家们仿佛没有达成一致的结论,也未通过严格论证.因为对体育生固有特征考虑的缺失,导致了体育教育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普适跟从.如此一来,以提高文化选修课比例来达到“通综复”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目的,在本科体育教育专业已经失去“人本”理论支撑,《方案》所提出的目标难免沦为制定者的一厢情愿.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了如指掌才能真正地做到以人为本,揠苗助长式地一味追求理想化的学科体系构建、增加文化课程比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都是不符合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倘若现阶段人才培养目标仍沿袭《方案》一意孤行,体育教育专业则不得不面临着被罚“双黄牌”的危机,届时即便未必如毛振明教授所说的那样专业“沉没”[8],但也可能如履薄冰,摇摇欲坠矣.

4体育教育本科专业90后毕业生面对的新形势

4..1就业市场新需求———教学技能需全面广泛

从城镇学校对体育教师吸纳能力的明显减弱和贫困地区体育教师缺乏的现象来看,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出现“高原现象”.若要突破这个瓶颈就必须以就业市场的需求为准则,重新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方案.通过对2010、2011、2012全国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统计,社会体育机构接收体育教育专业比例有明显增长.社会体育机构包括各地方体育场馆、健身中心、文化中心、体育俱乐部、体育单项培训中心、体育休闲旅游景点等.这种持续增长趋势表明,社会体育机构的教学培训部门是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今后的主要就业去所.因此,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重中之重是必须要培养学生广泛全面的教学技能,以适应各种体育教学机构的教学需要.

4.2新标准下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新要求———专业理论学习需精深透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新理念的要求,教育部对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文化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体育教育本科生必须改变以往受教育阶段体育课程的思维模式,并对现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有更深刻的理解.学生不但具备扎实的“三基”以保证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实施的多样性和可选择性,并且要游刃有余地把握不同水平阶段的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操作过程及其程度评价.另外,教师的角色也有重大改变.中小学体育教师由原来体育课程的忠实执行者变为体育课程的组织者、创新者、引导者、研究者、开发者.可见,学生必须对本专业理论掌握更加深刻透彻、应用更加自如流畅,从而满足中小学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新要求.

5解题之刃———人才培养目标“单专化”修正以及“教师教育一体化”的实现

5.1人才培养目标横向“单专化”修正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培养目标必须突出

“单一化”和“专业化”才能使专业向纵深方向发展,才能使专业自身立于不败之地.从全国高校体育学科专业开设的情况来看,除了教育部最新公布的七个专业以外,各高校按照中国社会市场需求及体育全球化发展趋势尝试增设体育新闻、体育管理、体育器材研制、模特等专业[9].如此看来,体育学科专业数量的横向裂变促使每个专业的纵深发展成为必然.面对现代化社会以及世界人才激烈竞争趋向,各体育院系应更理性地把人才培养目标集中于如何培养专业性更强的体育教育人才,以突出体育教育专业的社会价值和地位,避免专业“沉没”.

5.2“教师教育一体化”的实现

“教师教育一体化”理念认为,当今教师教育不是“一次性教育”的结晶品,职前培养、在职教育是其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本科阶段的体育教育专业培养属于“教师教育一体化”的职前培养部分,该部分培养任务成功与否是以毕业生能否进入体育教育行业为标准.王家宏教授提出,要实现教师教育一体化,必须促进职前培养与在职进修的一体化[1]然而,现时我国体育教育人才的培养实行的是“一体两面”的培养模式,即在统一的体育院系中分职前培养和在职进修两个方面,相互隔离、互不沟通.由于在职培训体系自身未能完善导致教师教育一体化程度较低而被看作是无足轻重的例行形式,无形中加大了职前培养的压力并促使培养目标的“社会责任包揽”取向的形成,为职前培养的“通综复”畸形人才培养目标的酝酿提供培基.实现“教师教育一体化”,有利于专业培养目标清晰化,有利于本科体育教育专业根据社会的要求动态地刷新其社会职责,突出专业自身的学科和社会价值.

6结语

篇8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工科专业人才培养创新能力

卓越工程师即中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拟用10年时间,培养百余万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 奠定人力资源优势。通过该计划可以吸纳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使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最终达到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 目的。

重庆交通大学作为以工科为主的高等院校,历来十分重视对人才的培养,为遵循高校办学规律,我校积极进行卓越工程师的人才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方 案的制定是学校贯彻国家“卓越计划”教育方针和实现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基本要求的实施方案。在这一背景下,我校交通工程专业按照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 计划”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扎实推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科学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努力培养高素质人才和大批创新拔尖 人才,按以下方法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转变教育观念 表1:“交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框架

二、实行“3+1”的人才培养模式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采取与重庆市高速公路发展有限公司、重庆市综合交通运输研究所等企业联合培养,学生的学习分为在校内学习和在企业 学习两部分,并组建应用型工程师培养模式创新班,学生规模按照每年30人采取“3+1”的培养模式进行培养,累计3年在学校学习(含在校参加必要的科研和 工程训练),累计1年在企业学习及毕业设计。

三、增大选修课比重和知识结构体系,扩大专业领域,注重创新活动和实践训练

为增大学生自主学习空间和时间以及加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通过几年学习,拥有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建设市场的基本素养,具备卓越工 程师的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具有可持续学习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则在人才培养计划中,规定必修课程基本要求,增大选修课比重和知识结构体系,扩大专业领 域,注重创新活动和实践训练。

四、课程体系设置模块化,教学内容科技、经济、人文和信息综合化

在大工程层面上培养人才,将理论教学课程划分为:公共课模块(包括人文基础模块和自学科学基础模块);学科技术基础模块;专业模块(包括交通 规划与管理方向和交通信息与控制方向);第二学位模块以及创新能力培养模块。这种课程模块化设置方案有利于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统一组织公共基础和学科技术 基础教学,并使学生获得大工程的基础知识;有利于学生志趣的变动,使学生不必一入学就选择专业,而可在接触了学科技术基础课程学习后再选专业,甚至转系; 也有利于第二学位培养,学生可以在土木工程或管理工程等相关专业获得第二学位。

五、整合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

公共基础学科模块课程以“打好基础”为原则,学科基础和专业模块课程“以尽量扩宽”、“减少重复”进行优化整合,减少课程门数和学时,增大学生自学空间和时间。

六、加强创新能力培养

在课程体系模块中增设创新培养模块,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创新能力拓展项目由学生根据“兴趣驱动、自主实践、重在过程、追求实效”的原则 自行安排,包括:各类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学科与专业竞赛,到企事业单位做实习生、当公益活动自愿者、专题社会调查、校外(含国外)高校知识进修等等 (其最低学分要求和学分认定标准详见“学分认定管理办法”)。“创新能力拓展课”的最低学分为8学分。创新能力培养从如下五个方面着手:

①各门课程都要激发创新思维,增强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

②培养创新思维转化为工程图纸和计算机图形能力;

③培养纸面图形变成工程构件或整体模型的能力;

④培养工程构件或整体模型转化为产品或实物的能力;

⑤培养在经营层、管理层、领导层中的创新工作能力。

另外,创新能力除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启发思维和创新意识培养外,要安排学生从低年级起就能接触工程实践和科研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科技竞 赛和创造性活动。养成勤思维,勤动手,敢于创新的习惯。建议学校建立创新实践工程训练中心,提供创新设计、施工,试验研究条件,制定创新作品评选、展览、 上报、评奖制度,制定创新成果奖励办法,激发学生创新积极性,培养拔尖人才。

七、注重实践与创新能力课程改革

实践环节:指必修实践环节,包括:实验、实习、课程设计、大型作业、社会调查、毕业设计(论文)、军训等。实践环节教学学分不低于40学分, 时间为40-45周,即累计不低于1年。实践教学环节学分的取得可以多渠道化。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取得相当于培养计划中课程、课程设计、实践与实习、实 验、毕业设计(论文)的成果,达到或超过相关环节的标准,都可以抵冲或认定相关学分。

实践教学课程的改革过程中应进一步密切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关系,学生在第二课堂所做的一些有利于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的活动,效果明显,表现 突出者,经申请符合条件者可认定学分[3,4]。通过鼓励各专业与企业建立校-企人才培养联合体,保证学生在企业的学习或培养落到实处。

八、改革课程教学方式

①“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形式要多样化,不要都采用单一的课堂上课方式,探索采取每学期集中理论教学、聘请校外知名专家作有关热点问题专题讲座或报告、观看资料片等方式进行教学。

②改革体育课教学方式。体育课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会科学锻炼身体,增进健康。目前进行分班教学,教学内容都一样的方式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学生 体质各不相同,爱好也各不一样,有人喜欢游泳,有人喜欢篮球、足球,人人各项运动全都要达标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可探索按学生兴趣分班或自主组织爱好者协 会。例如足球协会、游泳协会……,学生课外自主安排锻炼、比赛等。学生体育考核可根据协会活动情况总结和教师面试确定。 ③改革外语教学,规定双语教学基本要求,逐步扩大“双语”教学范围

开展传统外语教学模式改革研究,注重学生听、说、写的基本能力训练,加强双语教学课程的设置研究,规定双语教学的基本要求,组织优秀教师编写切实可行的双语教学课程,逐步扩大“双语”教学范围,使外语教学贯穿于大学教育全过程,培养学生的良好外语运用能力。

④推行开放实验室,让学生自主进行实验,培养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加强实验设备投入和实验室建设工作,制定完善的、操作性强的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把实验教学放在理论教学同等地位来抓,提高实验师资队伍,精 简实验室专职教师数量,探讨以课程教学老师为主、实验室专职老师为辅的实验教学模式。推行实验室全天候开放,实验室专职老师轮流值班,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 申请自主选定的实验,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实验率,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

⑤试行开设讨论班

定期开设一些专题讨论班,学生自由选择参加,讨论班可聘请校内外专家讲学,学生参加讨论,也可以由相关学术梯队(或教授)组织,立一个主题, 下分若干个小题目,参加讨论班的学生自己选一个小题目,在梯队成员指导下,自己搜集文献资料,做分析、写报告,然后轮流作报告,参加者相互讨论、提问题, 由报告人回答,学术梯队负责人(或教授)只起主持、引导和总结作用。培养学生独立查找收集文献资料、独立思考、独立工作和创新能力[5,6]。参加讨论班 学生可计算学分,教师计算工作量。

九、探索校企联合教学的教学组织形式

篇9

关键词:中国体育事业;人力资本;体育学研究生;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8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12)09-0092-05

Discussion on the Postgraduate Cultivation Model of China's Sport Majors from the Human Capital Perspective

LI Jing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Abstract: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especially in recent years, China's sport postgraduate cultivation scale has increased substantially. The graduation population of the sport postgraduates have been increased year by year to meet the demand of the fast development of China's sports industry. However, with the unfavorable employment environment for the undergraduate sport majors, the supply-demand contradictions of the postgraduates start to emerge. However, according to relative data, the contradictions are only exist in the scale but also in the demand structure. In fact, these contradictions reflect the problem in the education model of China's postgraduate students. By the method of documentation and model analysis, this paper adopts the theory of human capital, combines standard analysis and empirical analysis and takes the example of postgraduate education in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to make objective analysis on China's sport postgraduate education model, explore the in-depth problems in the model and seek for the feasible path to improve this model.

Key words: sports in China; human capital; sport postgraduate; cultivation mode

据相关研究显示,自1985年以来的30年间,我国体育学研究生的招生增长幅度达到34%,超过了全国研究生扩招的平均水平,体育学研究生平均就业率也在全国平均就业率之上。但是,近年来,我国体育学研究生就业难问题开始突显,如何认识目前这种状况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改善这种被动局面,不仅涉及我国的体育教育资源有效配置,而且关涉中国体育人才的有效提供和中国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

1 体育学研究生人力资本培养现状

众所周知,人是一个社会最宝贵的资源,也是一项事业发展的最根本的条件。现代人力资源理论是建构在人力资本理论基础上,强调人作为“非物力资本”在整个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中的不可替代性属性和创造性价值,是“以人为本”理念集中体现。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核心问题依然是人才问题,通过教育、培训、实践与保健等的投资获得的知识、经验与技能的体育人力资本,已经构成了中国体育事业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1.1 体育学研究生人力资本模型解析 中国体育事业发展必须而且只能依托于中国体育人才数量与质量,无论是数量与质量都离不开教育过程。通过对有志于从事体育事业的受训者进行高层次的培训、教育和培养过程就是体育人力资本形成过程,也是研究生教育过程的关键内容。体育学研究生人力资本形成过程,本质上就是体育学科及相关知识,技能,能力和态度的集合在体育学研究生身上的积累过程。根据过程的可控性,本文所指的体育学研究生,是指全日制统一考试入学的体育学硕士研究生以及体育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体育学研究生 人力资本具有和一般研究生人力资本的共性,即知识,技能,能力和态度的集合。但是基于体育学的学科特点,体育学研究生人力资本具有其自身特点。从知识层面上看,体育学科的来源是人体的运动实践,在此基础上延展出众多相关的理论学科知识。它需要利用与集成各类相关学科知识与理论,需要理论假设验证或逻辑关系进行相关研究,同时需要更广泛地通过社会实践过程的检验与验证。

作为体育学研究生,体育学科技能和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体育学研究生人力资本质量。对于体育学科而言,能够通过体育学科的技能及能力解决体育实践领域的各种实际问题,包括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及其体育产业中出现的现实困境与主要问题。这个方面的能力主体现有二:一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运动训练学的研究生要能够应用相关知识和技能,解决运动队,或大众健身中的某些具体问题,如,提高运动队的运动成绩,改进大众健身运动的效果等;二是科研能力,如运动人体专业研究生,针对“运动促进改善与降低身体脂肪含量”的课题能够独立完成整个科研项目的设计,并通过一定条件展开研究,从而得出科学结论。

态度是研究生人力资本中常常被忽视的一个层面。态度指人对事物的看法和采取的行动。其中人的价值观,人生观及世界观决定了其对事物的看法与做事态度,以及学习过程与实践过程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具体而言,态度是链接知识、技能以及发挥潜在能力的动机、状态和水平综合体现。体育研究生人力资本结构图如图1。

因此,体育学研究生人力资本价值形成的高低是其掌握的体育学科知识,体育学科技能,体育科研能力并结合学生价值观等层面的综合体现,任何一方面的缺失都会影响到体育学研究生人力资本的价值。

1.2 体育学研究生人力资本培养现状 人力资本的培养是以人为载体的资本积累及开发的过程,通过研究生培养过程,体育学研究生的人力资本将会获得更高的存量及价值,为体育学研究生人力资本提供创造更大价值的可能性。

作为全国统考选拔的研究生,应该说基本具备了较高的知识水平和获取知识的能力。研究生的2~3 a学习过程中,主要是通过课程学习,导师指导及论文研究的方式增强其自身的人力资本存量。现有教育机制下,我国体育学研究生人力资本的培养方式及目标主要通过培养方案来体现,以北京体育大学为例,体育学研究生的培养方案构成为:培养目标,研究方向,学习年限,培养方式,课程设置,课程考核和毕业,教育实践,学位论文工作及培养方案的审定,执行与检查九个方面组成的。这九个方面分步骤、分层次地对体育学研究生的知识、技能、能力及态度上进行培养。将以上九个方面按照投资主体、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结果四个方面来划分可以清楚的了解我国体育学研究生的培养现状。

以下通过对北京体育大学体育人文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作为案例进行分析:

1.2.1 投资主体 学生入校后,按照入学成绩分为自筹或公费研究生,其中自筹研究生缴纳每年1.3万学费,公费研究生则由财政统一拨款,随后研究生需缴纳一定的住宿及教材费用,在为期3 a的学习中研究生还需要各自承担相应生活费用。

1.2.2 培养目标 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中指明,体育人文硕士专业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在高教,科研和管理等机构从事体育人文社会学领域的教学,科研和管理的高水平专门人才,以上培养目标可概括为四方面:思想品德目标,科学研究目标,技能目标,自身发展目标。目标的具体内涵展开如下:

思想品德目标:要求学生掌握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理论,帮助树立为社会主要建设服务的意识。

科学研究目标:要求学生勤奋学习,严谨治学;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能够从事专业研究和社会工作。

技能目标:要求学生在掌握一门外语的前提下,选修第二外语;具备应用计算机技能等。

自身发展目标:具有健康的身体;健康的生活习惯;心理卫生等。

1.2.3 培养过程 培养方案通过约定研究方向,学习年限,培养方式,课程设置,教育实践五个方面形成了整个体育学研究生的培养过程。其中培养方式的要求共8项,包括1)研究生的培养采用了将系统理论学习、学科研究及参加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式,2)培养工作应当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3)提倡校内外相结合,邀请校内外专家开设讲座;4)教研室成立3~5人小组,采取集体培养方式和措施,确保研究生工作的落实,并培养研究生团队协作及社会融入意识;5)采取导师负责制,导师和教研室集体培养相结合;6)导师和研究生共同制定个人培养计划;7)对研究生进行中期考核,对其思想表现,学习成绩,科研成果,社会实践和健康状况等作出综合评价;8)本专业学位评定委员将会对研究生培养工作进行指导。

1.2.4 培养结果 方案通过课程考核、毕业考核,学位论文工作及培养方案的审定执行和检查来检验培养结果。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我国体育学研究生人力资本的形成和积累是在学校和个人的共同努力下,以各研究生为培养目标,按照学校及导师给定的培养方案,借助方法和手段从而实现培养目标的过程。

2 体育学研究生人力资本培养中存在主要问题

2.1 人力资本投资的主体仍以国家和研究生个人为主,培养投入有限 研究生人力资本的培养需要投入,在我国,体育学研究生一般需要经历为期2~3 a的培养周期,其中所产生的培养费用主要分为国家、社会或学校的投入,研究生本人或其家庭的投入。

将体育学研究生的培养与其他行业的研究生培养比较,如与计算机相专业研究生的培养进行比较,即发现计算机类专业研究生一方面有国家投入及研究生自身的投入,另一方面由于产学研的发展,许多企业也直接或间接的投入到了研究生的人力资本的培养上,如通过科研项目委托的方式,为研究项目拨付研究费用,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使得专业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研究生的人力资本的积累。但是在我国,体育产学研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开展的情况不尽理想,学科发展、科学研究与实践应用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距离。例如目前北京体育大学和上海体育学院成立了体育产学研基地,各项培养工作还处于探索阶段,长效机制尚未形成,这一方面制约了培养投入的规模,另一方面,也制约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空间。

2.2 人力资本的培养方式单一,无法形成良好的人力资本积累 依据全国体育学研究生培养方案,我国体育学研究生培养主要包含了学科学习和论文研究两部分,部分学校处以上两项外还增加了实践环节。以北京体育大学为例,体育运动人体专业的硕士研究生需要完成25个学分的学习,论文的开题研究和撰写,还有体育运动队的实践环节共三部分。这些培养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但并未将人力资本的标志——知识,技能,能力和态度很好的结合起来。在上文中体育人文硕士培养的方式共有8项,但几乎所有的培养方式都集中指向了体育学研究生科学研究和知识积累层面,与实践结合的层面未单独列出,对于如何提高体育学研究生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技能也没有限定,此模式下培养的研究生大多仅能够实现科研及知识层面的积累,但在技能甚至综合能力上的培养仍十分匮乏。因此这样的培养模式多培养出重知识,但轻技能,和实践能力的研究生。

2.3 人力资本的培养标准与社会需求不够适应,调整机制尚待完善 人力资本的培养作为一种投资行为,需要相应的目标为导向。但是我国的体育学研究生 的培养虽然在培养方案中对开展学生和实践相结合的环节上给予了关注和体现,但是在对体育学研究生 人力资本培养结果的检验上仍旧实施的老标准,即指关注学位论文及课程考核,没有对其实践环节给予考核,以北京体育大学为例,研究生顺利毕业要必须要通过学位论文的答辩和所有课程的合格,但是对于和实践结合方面基本没有要求。这就导致了在新环境中还用老标尺,最终的结果自然是培养符合老标准不适应社会需求的要求,难以满足社会日新月异变化所需要的人力资本创新条件,因此,应该建立适时的调整机制,用以满足新环境的人力资本的新要求。

2.4 人力资本的培养和就业市场的需求有一定的差距,培养效率不尽理想 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作为一种市场系统,具有更高的甄别机制,由此也决定了建立适应体育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培养模式显得十分重要。但是目前我国体育学研究生的培养仍旧注重科研及学生知识层面的积累,虽然现在个别培养体系中也意识到需要与外界接轨,但是调整步伐明显跟不上市场需求变化的现实状况。如何建立起集成政府、学校、社会和个人的投入机制,切实改善学校培养目标与社会发展、产业发展良性互动的局面十分迫切结。建构起知识培养、技能培养与科学研究能力培养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本着对中国体育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全力打造研究生培养体系,改善研究生培养模式,提升培养效率,实现教育资源和人力资本结合的良性互动,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奠定雄厚的人力资本资源。

3 体育学研究生人力资本培养模式改进

依据我国体育学研究生人力资本培养的现状和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实际,关注人才缺口存在的实际状况,关注数量与结构的关系,注重从体制与机制上改善研究生培养模式上下功夫,构建适合我国体育学研究生培养的系统模式,具体表述为:完善投入机制,形成政府、学校、社会及其个人多方投入共赢的培养方式;正视中国体育事业长远发展的趋势,紧紧围绕着社会需要与市场需求,调整与规范培养目标体系及其形成机制,以提升受教育者的人力资本为核心,提升体育研究生人力资本价值,创建教育服务于全社会、服务于未来体制(图3)。

3.1 对社会发展趋势及产业发展做出判断,调整培养方案 随着我国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的社会功能和社会价值已经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与接受,我国体育事业要发展,体育人才的数量与质量是关键,研究生教育过程是这个系统的核心问题。体育学研究生的培养过程必须置于这样的认识高度上重视起来,中国体育发展离不开一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的体育人力资本的广泛参与与创造性活动,因此,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完善培养方案,建立适时的研究生方案调整机制,最大程度提升研究生人力资本价值,是符合我国研究生教育培养使命的。

3.2 合理设定培养目标 我国体育学研究生的培养目标还集中在德育及科研两方面,但是通过了解体育学研究生人力资本的组成,除知识和态度之外,技能及能力的积累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要打破现有培养目标的限制,必须不断增加技能和能力的培养目标。如体育管理研究生应当具有管理体育俱乐部的相关职业技能及能力的培养计划及相应的执行力。

3.3 实施有效激励机制,建立多方共赢的投入机制 当前体育学研究生人力资本的积累还有赖于国家、学校及个人的资金投入,但是如何整合社会力量,把体育科学研究与教学实际紧密结合体育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构建合理的激励机制吸引更多、更广泛的社会力量投入到体育研究生人力资本形成上,大幅提升研究生人力资本知识与能力,构建有序、良性的产学研基地模式,提升我国体育学研究生人力资本质量。

3.4 通过合作办学等丰富培养方式 体育学研究生的培养应当不局限于课堂授课、导师指导的层面,而应当更多地以服务社会、服务于国家、服务于人们的现实需要,通过市场进行资源整合和提升,例如通过各种实践项目的转换,进一步在技能及能力上提升体育学研究生的人力资本积累。如聘请社会导师,引领研究生深入实践,不断的将实践和理论相结合,提升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改进现状的能力。

3.5 严格把控培养结果考核,打破单一评价标准 体育学研究生人力资本的积累应当有一个多维度的考核体系,而不应当仅仅依靠学位论文及课程考核来判定学生的培养效果。如今的体育学研究生人力资本中,缺少对于技能及能力的考核,这种缺失,导致了体育学研究生人力资本的价值无法得到提升。

4 结 语

中国体育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需要并将更加迫切需要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体育人才的不懈努力与艰苦奋斗。现代人力资本理论证实,人力资本的形成与价值体现,离不开教育过程,研究生教育模式是确保实现体育人力资本形成的关键,因此,研究生培养模式综合反映了体育研究生培养的数量与质量,因此,正视我国体育学研究生培养模式中的问题与困境,建构适合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完善研究生培养模式中体制与机制构成了中国教育体制中一个重要命题。因此,建立起符合国家需要、社会需要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研究生培养模式中的既有的弊端,提升研究生人力资本价值,是我国教育体制的根本,也是我国体育学研究生教育的关键问题。借助于体制机制改进提升我国体育学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提升研究生在知识、技能及能力上的培养力度,增进他们的专业技能和实际能力以提升其人力资本价值,不仅是中国体育事业发展之基也是人力资本价值之体现。

参考文献:

[1] 王磊磊. 我国部分高校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培养模式的现状与改革研究[D] .北京体育大学硕士论文,2008:(05-31)

[2] 丁先琼,等. 中日体育硕士教育比较研究[J] .体育文化导刊,2009(12):23.

[3] 丁先琼. 中日体育硕士教育目的及培养目标比较研究[J] .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10(2):25.

[4] 李碧虹. 人力资本视野中的大学教师薪酬制度分析[M] . 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0,1.

[5] 董俊武. 人力资本视野的后发经济新兴产业发展:国际经验及启示[J] . 改革,2008,(8).

[6] 崔万霞. 人力资本理论视野下中国教育[J] .党政干部学刊,2007,(7).

[7] [美] 西奥多.W.舒尔茨. 论人力资本投资[M] . 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

[8] 张德.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 . 北京,清华大学,2001(2).

篇10

关键词:素质;知识;能力;人才;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0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批准号GH11029

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的重要依据,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编制的基本方案,是实现培养具有素质、知识、能力结构人才的途径和方式。用什么样的理念构建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用什么样的体系体现学校的优势和特色?用什么样的途径提高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的符合度?

一、构建具有素质、知识、能力的人才培养理念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精神,主动适应国家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优化人才培养,学校根据新《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要求,为全面推进我校学分制改革,优化课程结构,扩大学生学习的自,推进素质教育、强化实践能力、注重创新精神、突出个性化培养,构建具有多元文化特色和鲜明民族特色的高水平大学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跨文化素质的复合型应用性专门人才。因此,学校围绕民族高校学生应具有的素质、知识、能力等特征为理念构建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二、构建具有素质、知识、能力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方案从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要求出发,整合教学资源,按知识体系设置课程,搭建通识教育课、专业课、实践教学环节课程平台,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与改革,加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开发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提高学生的跨文化素质,实现素质、知识、能力协调发展。

(1)按教育内容构建知识体系,达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综合目标。

(2)将知识体系转化为课程体系(必修课、选修课和课外培养计划),注意课程间相互衔接,避免内容的重复,优化了内容结构,为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3)在保证总体要求的前提下,针对工学、理学、医学、艺术、农学、师范教育等特点,有区别地选择和设置课程与教学内容,满足了不同学科专业的需要。

(4)加强通识教育和专业(学科)基础教育,为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搭建平台,以提高学生工作适应性和终身学习能力。

(5)强化实践教学,在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课外培养计划中,都设置了实践教学环节,有利于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培养。

(6)加强了多元文化教育,不仅在知识体系中设置多元文化教育课程,而且在课内外等综合活动中,都设置了多元文化教育内容,为提高学生的跨文化素质奠定了基础。

(7)通识教育选修课和科技文化素质讲座的开设,为人文知识与人文精神、科学知识与科学精神教育奠定了基础,为发展个人才能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三、构建具有素质、知识、能力的人才培养途径

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以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为主要内容的主流文化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优化知识体系,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加强多元文化教育,提高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加强基础,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工作实践能力;注重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一)培养方案体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学校各专业按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实践环节三大教育内容设计人才培养方案。

(1)通识教育内容一般包括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外语、计算机信息技术、体育、通识教育实践训练、科技文化活动、自主学习活动,重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身心素质、人文社会科学素质和自然科学素质,外语、计算机等工具性知识的应用能力,体育锻炼技能和终身体育能力,为专业教育打下扎实的基础。

(2)(2)专业教育内容一般包括科基础知识、专业理论、基础实践训练等,重在培养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提高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3)实践环节实践教学环节包括课内实践和课外创新两部分,含通识教育课程、专业课程中的实验、实践,课内实践教学,课外实践创新等。

(二)培养方案有利于实践能力的培养

根据学科专业特点,构建了医学、教师教育、艺术、农学、法学、工学、理学、经管、语言、人文等多个实践教学类型,体现出“两个结合、三个层次、四年不断线”的特点。

(三)培养方案有利于人文素质、科学素质的提高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包含了大量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学科基础知识、专业知识、跨文化知识和具有创新性质的实践知识,有利于学生人文素质、科学素质的提高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体现在:

(1)通识教育课程中的四大系列公共选修课,规定学生至少修读8-12学分,要求学生跨学科门类修读非本专业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体育艺术方面的课程,以此拓宽学生知识面,共享多元文化资源和综合性大学的学科门类丰富的资源。

(2)开设科技文化素质讲座,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到校讲座,使学生开阔了眼界、启迪了智慧,提高了跨文化素质。

(3)在专业选修中设置了跨专业选修学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四)建立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个性人才培养

实现民族高校培养具有素质、知识、能力的人才,必须强化多元文化教育特色,才能凸显学校办学特色。学校整合多元文化办学资源,进一步构建具有跨文化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跨文化素质的民族人才。

1、发挥典型的双语双文化环境优势,培养双语或多语特色人才。

延边大学地处民族自治地区,具有典型的双语双文化环境的优势。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校注重培育双语言双文化的特色,在培养多语特色人才上下工夫。在全校通识教育选修课中开设朝鲜语以及朝鲜族传统文化等相关课程,让学生接受朝鲜族文化的熏陶。在英语、日语专业招收零起点考生,培养具有英日汉朝四语复合型高级外语人才。

2、发挥区域优势,实施中外合作涉外型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与韩国、日本、美国、朝鲜等国家和地区的多所大学建立了合作培养与交流关系,通过学分互认和共同学位制等教学管理机制,在经济学类、管理学类、语言类、师范类、农学类等专业建立了“3+1”、“2+2”分段或交换培养制。通过中外合作涉外培养,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复合型涉外人才。

3、建立了除学前教育外的完整教师教育体系。

学校建立以来,学科专业建设始终具有民族师范教育的鲜明特色,一直承担着为中国朝鲜族基础教育培养师资的任务。构建了除学前教育外的完整的教师教育体系,打造了不可替代的培养中国朝鲜族民族师范教育师资的地位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