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道德经的感悟范文

时间:2023-04-13 08:16: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学习道德经的感悟,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学习道德经的感悟

篇1

老子通过阐述“道”这个至高无上的存在来表明自己的世界观,哲学的神奇之处,即具有共通性,老子不懂现代物理,可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是智慧。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中生道德经读后感,供大家参考。

高中生道德经读后感1老子《道德经》是一部灰常好的中华珍宝,包含了丰厚的人生哲理。还记得小时分跟着他们“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那时分还不晓得这是出自何处,更别说是什么意义了。时过几载,再次看这部道家代表巨作,固然还是不能完整了解,但是至少有一些些本人的感受。

《道德经》倡导欲壑难填、无为而治。千百年来,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无不从这部人类文化史上的聪慧宝典中吸取治国安民、修身养性、立人处世的精华。当今社会科学兴旺,社会经济高速开展,人们的物质财富越来越殷实,而肉体财富却越来越贫乏,道德沦丧的现象日益严重,我想我们更应该从老子的《道德经》里面找到本人的人生原则,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静心是安心工作之本。人们的心境到达虚静的状态,才会时辰坚持狂妄自大、不骄不躁的作风,才会在社会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实招、办实事、务实效。

人们常说:读史而明鉴,读典可明智。老子在《道德经》之十七章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的无为思想并不是说消极而无所作为,这是对老子《道德经》的误解,老子本意是在教人遵道而行,不妄为,而有作为。只要“不妄为”才干更好地有所大作为,也就是说“不妄为”是有所作为的保证。什么是“有为”呢?尽心扮好社会角色,干好本职工作,担起家庭义务,就是“有作为”。是的,在世欲纷争的当今社会中,如能尽心安心于本职的话,那他的心态肯定是经常处于静心、净心的状态,没有进入静心、净心的心境,他是收敛不了他那不安份的心的。即神不外驰,心不外思,由是说:静心、净心是尽心干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先决条件。

《道德经》可谓言简意赅,一字千金,字字无动于衷,字字催人深思,足可见老子扎实的文字功底和信手拈来的写作技巧及惨绝人环的创新才能。实是信服信服!再加上一些经典事例,点睛之笔,妙笔生花,意境深远,呼应前文,升华主题,把作者本人要表达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给人无限打动和难过,有浑然天成之感,实乃文章中之极品,古文中之绝笔!

高中生道德经读后感2一年里,为了弥补自己思维方式的短板,刚毕业就花了7万多的钱去学习财商课,情绪管理课程,企业家学徒课程;一年里,自己用休息时间卖过各类水果和坚果;做过项目合伙人,现在也正在尝试自己做老板,锻炼自己做项目的能力。所有一切归根结底都是希望自己用勤奋和时间来改变自己的命运。这是一条漫长的`路,也是需要恒心,耐心,慧心的路。站在23岁的节口,我很庆幸,自己有很多的时间和机会能够弥补过去系统的漏洞。天时,地利,人和,一切都会如期而至。

每次诵读《道德经》,都会让我洗清自己脑袋中的概念,也都会让我去思考,“强与弱”“好与坏”之间如同水流般灵动地变化;经中说:“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古人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其实这也是一种智慧。他教我聚焦在让自己快速成长的那个面上,他教会我看到刚毕业的自己有很多时间和机会,倘若能够踏踏实实地布局,勤勤恳恳地走过,时间终会回报自己很多。

每次诵读《道德经》,都会让我去思考“无为而治”的境界,到今天,我才有所悟:“无为而治”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要顺应天道,结合天,道,法,人整个系统去完成,是真正的用系统来工作。他教会我要站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去思考自己的人生,而非是自己的情绪作主导。比如刚毕业的自己,是职场的菜鸟,在23岁的节点上,是不太可能有作为,因此用心学习业务流程,努力学习,强大自己方为王道,而非证明自己有多厉害。我所从事的企业是一家经营相对成熟的500强国企,他在选择员工的时候一般选择985/211的大学生,因此自己在学习能力,理解能力,逻辑思考能力上是要比其他同事略逊一筹的,在这个平台上自己是不出挑甚至是很不起眼的,这对生性要强和心性骄傲的我来说也是一种磨砺。

《道德经》给了我很多精神上的支持,也滋养了我的心灵。有时候奋斗的累了,倦了,再去看看这本经书,也会让我抽离生活,工作上的烦恼。《道德经》让我感受到最本真的一股力量,他让我觉得现在的日子过得还挺好的。

高中生道德经读后感3在如今这个喧闹的社会,一切都是那么的瞬息万变。比起像大众一样的随波逐流,我更愿意在一个惬意而又安静的下午,喝着亲手沏的茶,手捧着一本《道德经》,去感受古人那时隔千年的智慧。

我很庆幸自己是一名中国人,出生在这么一个有底蕴的文明古国,这意味着我有更多的传统文化可以去感受,有更多的文化精华可以去吸收,有更多的历史可以去领略。读书无疑是一种感受历史和文化的好途径。

比起现当代的这些科幻大作,以及互联网上如此众多的小说,我更倾心于古典文学。毕竟那才是真正有营养的作品。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难免使人们的心变浮躁了,于是人们无法静下心来去吸收那沉淀的文化,反而热衷于一些不切实际的科幻网络小说。可是我们青少年不能随波逐流,我们应该先了解自己的文化,然后才能干出一番新的事业。

有一段时间,我也沉沦了,开始盲目追求一些没有内涵的书。直到那次去新华书店,首先映入我眼帘的便是那本厚厚的《道德经》,我轻轻拿起它,便不想再放手,从此,我便沉浸在智慧的海洋里。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高尚的人在对话。”可这本书在我的生命里起到的是引路人的作用,读着它时,仿佛时间静止了,一段慢节奏的时光便产生了。

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很深的影响,不仅是因为书中的智慧,还有那智慧带给我的心理的变化。以前的我,也许太年轻了,敢想敢做,没有目的地横冲直撞,结局总是头破血流。现在,我依然带着年轻的激情,依然是敢想敢做,但不同的是,我已懂得了什么叫脚踏实地,懂得了一步一个脚印,而不是一步登天。

梦想,对于现在的我来说,还是太远了,远得连在梦里都看得不真切。可人的一生,不就是不断地朝着梦想前进吗?在这条路上,难免会孤独寂寞,难免会浮躁,我们应该找到那个照亮梦想道路的指明灯,让它指引着你,不断前进,一步一步地,执着地前进。所幸的是,我已经找到了,那就是蕴含着千年智慧、为我及时照亮远方的经典著作——《道德经》。

时隔千年的智慧,令我感动。我很庆幸有这么一本书,在我的成长中及时的出现,为我照亮通向梦想的道路。我相信它会一直陪着我,直到我到达那个梦寐以求的理想的彼岸!

高中生道德经读后感4今天终于达到诵读道德经100遍,总算摆脱了被债主催债的感觉,一鼓作气来写个博吧。

但初读昭昭,多读昏昏;读经日益,感悟日损。被顾老师逼着写博,倒让我回忆起读研时候的趣事。

那时,我们戏剧专业总共3个导师,各带1~2个研究生,总共也就4人。所以,上课都是直接到老师家上的,有时上课是讨论名家名剧的文本,有时候老师放碟片。看碟片当然是很开心的,不料看到兴起处,老师遥控器一拿,“咔”就暂停了,“这一段咱们来分析一下!”顿时就懵了。毕竟看碟片的时候是投入情感在看戏,需要的是共鸣效果;忽然大脑要切换到理论剖析,转为逻辑思维,大脑处于空白状态,不得不快速搜寻大脑每个角落回忆可用的情节并找到可用的理论框架。再接着看碟片都有点抖抖索索的感觉,不时用眼角余光看看老师是不是要拿遥控器,也试图调动一些脑细胞在看剧同时做些分析,但后者基本上很难做到,老师暂停的时候,我们4人总是处于茫然状态,而且看得很不尽兴。

读道德经写博的难也在此,读经时,随着遍数增长,愈发如小和尚念经般有口无心,按照顾老师的理论是无需用脑,但总结出东西写博却少不得要用脑,两者切换,不免恍兮惚兮。

姑且勉强挤一点“牙膏”:

道德经有言“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感觉这是顾老师最为津津乐道的句子之一。而我个人的感悟恰好可以倒过来说,即“日益为学,日损为道”。

在人生的最初阶段,因为我们的身体、生活状态是“日益”的,所以我们的精力会更多地甚至全部地投入在外在的东西中,比如“为学”,比如追名逐利。那个阶段,我们志得意满、意气风发、挥斥方遒,相信人定胜天,相信事在人为,相信“我能”。但是当我们的身体、事业、生活的其他方面在慢慢走下坡路即“日损”的时候,大家又会不约而同地转向内在,即“求道”。虽然具体的道各式各样,也许是儒,也许是道,也许是佛,也许是基督,也许是心理学,也许是瑜伽,也许是别的什么心灵鸡汤,也许就是什么大法。因为看到了我“不能”,人的尽头是“神”的开始,是“道”的开始。

高中生道德经读后感5其实我还是第一次读道德经呢,因着老师这此布置的作业,没办法硬着头皮去图书馆借了本道德经,从读书馆回来的路上,拿着那本道德经全文后,我突然间觉得这本书该是我应该早去读的,看着封面上的几个大字,豁然间心境一片舒坦,究竟是何由,我至今也不懂?

道德经应该说分成上下两部,上部道,下部德。(长沙马王堆出土过上德下道的版本,不过公认是上道下德)

按照这种划分,我们来分开来看它。

道,也就是天道,是自然的规律。

它表现为几个方面,一是“易”,也就是变易的意思,道德经第一句就这样说,“道可道,非常道”,可以说出来的道,也就不是“常道”了。

第二个方面就是“易”的规律,所谓“易”的规律,就是“道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这句话的大致意思就是,万物都是逐步成长,但是“物壮则老”,便要渐渐消减,于是又回到了它的初始状态。

且不说老子写这部道德经上部道经的目的就是阐述道德规律,下部德经则主要讲的是人之道,也就是如何将天道应用于人事?我们就不难知道。其实老子写道德经的侧重点便是落在下部德经上面。

读了道德经之后,的感受还是来自于心灵深处某处的弦被触动,。“天长地久。天地所以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意思是说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是因为它们不为自己而生息,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才能长久。所以说圣人把自己置于后,反而受到推崇,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这不正是由于圣人不自私吗?所以才能构成就了他自己。但是仅看当今社会,能做到将自己置之度外的又有几人呢?寥寥可数,高速膨胀的经济时代,让更多的人在利欲面前失去自我。不得不说,这是社会的可悲,更是我们不愿看到的。

篇2

宗教和哲学致力于解答精神层面的问题,但迄今为止似乎还没有明确的、令人类信服的答案。纵观人类文明史,关于宇宙和人类本源的问题,只有印度古典文献《韦达》《奥义书》《博伽梵歌》《瑜伽经》和中国的圣贤书《易经》《道德经》《黄帝内经》中提出了有形之上的看不见、摸不着、听不见的本源存在,特别是中国的《道德经》,把天道、地道、人道及人类应如何顺应自然而为描述得十分清楚。笔者在企业经营的同时研修《道德经》多年,研讨了人类禅修的各种方法,比较了中外、古今瑜伽、吐纳、导引、禅定等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一套回家之路GBH(GO BACK HOME)解压课程,探索出一套人类通向第四维本源的解压方法。这套课程方法分为两部分:生活感悟、学习与实修。学习和感悟部分由老子的道德经作为起点,寻求人类通往宇宙智慧的理论基础;实修则是通过每天两次的禅修达到缓解并消除精神压力的作用。多年来这一修炼改变了笔者的生命,并带来了健康、快乐、智慧和财富(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笔者希望借《企业文明》这一平台与企业界精英分享,并与现代心理学的方法构成一套完整的体系,解决现代心理压力难题,下面就GBH为大家做详尽的介绍:

一、学习《道德经》与人类禅修

道本源能量——纯宇宙意识能量

原文: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4章)

译文:宇宙时空场如同一个无边的容器,其创造功能无穷无尽。它是那么深邃无边,是万物的化生的源泉。它看似虚幻,却真实永存。我不知道它从何处而来,只知道它先于宇宙万物的物质显现。

老子在本章中告诉人类:首先,道是人类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的一种纯宇宙意识能量,她是一种人类超越人类视野的能量,同时又具有超人类智慧与创造规则;她是宇宙本源能量与本源意识的对立统一体,是无形的能量与有形万物显现的对立统一;她是无限运动的动态平衡体。“道”、纯宇宙意识能量是通过能量粒子振动来完成它的呼吸循环的,她呼出的是纯宇宙意识能量的物质显现,即由人类不可见的纯宇宙意识能量转变为物质的、人类可视的宇宙万物;她吸入的则是物质体的幻灭和消失转化而来的意识能量体,回归到纯宇宙意识能本源。其次,道是有形万物运行规律和法则,有形万物无不在道本源自然规律中,人类只有把握并按自然规律顺势而为,才能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再次,人类个体的悟道意味着个体感悟到道本源、纯宇宙意识能量,感悟到本源规律,感悟到有形万物的运行规律,感悟到某一枝节规律,找到个性天赋,并将其在生命中展示出来。老子说道的纯宇宙意识能量产生于有形万物之前,并清晰地阐明宇宙的四维空间模式:道、天、地、人。这为人类反观本源的存在提供了一条渠道。由此我们可以总结:(1)宇宙万物来源于道、纯宇宙意识能量,这一能量是物质和精神的统一体。(2)宇宙有形万物源于道、纯宇宙意识能量的无限循环,宇宙万物的运行都在道的规律之中。(3)宇宙万物运行在道、纯宇宙意识能量的无限动态平衡当中,一切符合本源规律的繁荣发展,一切违背规律的自然消亡。(4)道本源规律有完整的体系,由宏观到微观,由大到小,一切井然有序。(5)宇宙中有两种智慧存在:宇宙智慧和人类智慧,人类处于不断地感悟、认知宇宙智慧的求索之中。

人与本源

原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42章)

译文:道的纯意识能量化生一个循环宇宙场,在这一磁场中化生出阴、阳二气,阴阳相交形成无限生命循环,由此繁衍宇宙间的万物。宇宙万物都包含着阴和阳,阴阳交汇激荡而成为新的平衡体。

老子在本章中清晰地描述了“道”的运行模式,即“道”从无到有、从有到无的循环模式。道、纯宇宙意识能量化生一个循环宇宙场,在这一磁场中化生出阴、阳二气,阴阳相交形成无限生命循环,由此繁衍宇宙间的万物。宇宙万物都包含着阴和阳,阴阳交汇激荡而成为新的平衡体。如下图所示:

从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解析:(1)宇宙间存在着一个人类看不见、摸不着、听不到的,创造宇宙万物的纯宇宙意识能量,老子把它称为“道”。(2)虽然是人类看不见、摸不着、听不见道、纯宇宙意识能量,但她确实是一种能量存在。

(3)由无边的道、纯宇宙意识能量震动产生了一个统一的宇宙场(一),当今的物理学已经对“场”有了科学的解释;这一场的变化和呼吸形成了两种对立的元素:阴和阳,而阴和阳对立统一的循环是宇宙运行的基调。(4)宇宙场中阴和阳的进一步运动变化产生了宇宙有形万物。(5)宇宙场中阴和阳的相互作用促使无形的纯宇宙意识能转换为有形的物质世界,完成了纯宇宙意识能量的物质显现,而这种无有无有的无穷循环过程展示了宇宙千变万化妙不可言。(6)在有形的宇宙框架下,开始有生命的形成:从无到有的生命循环微生物生命植物生命动物生命。(7)人是无数动物种类之一,在其初期阶段,与所有动物一样,自然而然的生死,有序地完成生命循环。而在时空的一个点上,人开始具有本源的意识能量,即语言和思维能力,从此一切都改变了。(8)东、西方人对宇宙万物的认知是从两个不同的渠道来完成的,这也就形成了东西方文化基础的不同。东方人在本源上完成了对道本源、纯宇宙意识能量的感知;而西方人则是更多地对宇宙万物进行归纳、分析、推理,然后总结出局部定律。

人本

原文: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5章)

译文:人类依法于大地,大地依法于环宇,环宇依法于宇宙时空场,而宇宙时空场则按自有规律运行。

老子在本章中阐明了三大核心问题:(1)人类要符合自然规律去生存;(2)人类的思维能量同样来源于道、纯宇宙意识能量,人是道、纯宇宙意识能的一个粒子,他的任务是体验生命循环,体验道的无穷创造力,感知道、纯宇宙意识能量本源,弘扬道,效仿道,实现完美的人类生命循环;

(3)人类的自然使命就是透过磨炼来更清晰地认识和弘扬道德,自然而然生存,人类成为宇宙万物之灵是因为有思维,有思想,有创造能量;也恰恰是有了这种能量,人类才不断地在一次次启蒙中完善其文明,并不断地解释自然规律,从1+1=2开始,人类便在枝节上解释宇宙规律了。道、纯宇宙意识能量使人这种动物具有其本源的能量、思维、语言能力,就是要与本源形成一个整体与个体、无私和有私、有和无的对立统一。宇宙间如果没有人,没有具备语言、思维能力的高级动物群,就没有反观本源的通道。而这一感悟道、纯宇宙意识能量的使命又是一个从被动的“与道同在”到一个主动感悟后尊道奉德“与道同在”的循环。历史发展到今天,人类文明在为人类带来福祉的同时,同样也带来了诅咒。未来评价人类文明的标准,自然也以是否符合道本源内在规律和法则为准绳,以是否建设和谐平衡的地球为准绳,以是否有利于民生为准绳。

循环

原文: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40章)

译文:循环往复是道的运行规律。柔弱的道本源能量是一切的应用。天下万物源于有形的物质显现,物质显现源于无形的纯宇宙意识能量。

老子在本章中阐明一个宇宙根本原理,那就是宇宙的运转是一个无限循环的动态平衡体系,在这一大的体系中,人类是一个反观道、纯宇宙意识能量的渠道,是无私和有私、无限循环和生命周期、大宇宙和小宇宙平衡的一端。老子实际上向我们阐明了这样一个人类不断启蒙的路径:被动与道同在(道、纯宇宙意识能量)——宗教——哲学——科学——边缘科学(从远古到现在)——(从现在到未来)实现主动与道同在(亦有可能人类未能最终感悟,未能实现意识能量革命,限于贪欲,走向毁灭)。从中我们可以总结出:(1)人类就是道、纯宇宙意识能的一个粒子,是可以感知道存在的。人类可以通过关闭其外观的六门,眼、耳、口、鼻、身、意回到一种无我的状态,而这一状态,语言是无法完整表达的。

(2)人是万物的尺度,宇宙间有了人,才有了反观宇宙万物及其本源的渠道。(3)人类的思维能量同样来源于道、纯宇宙意识能量。人类的终极任务是反观道的存在、尊道奉德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回归桥梁

原文: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16章)

译文:关闭六门,坚守本源寂静。从纯宇宙意识能本源去体验从无到有,就明白了宇宙万物复归于道本源能量的必然道理。尽管宇宙万物气象万千,每一物种终将要返回各自的道本源意识能量的根源。返回根源宁静,叫遵从自然大道的客观规律。遵从自然大道的客观规律便清楚地认知到宇宙公理及人类应遵从的大德。认知到宇宙公理及人类应遵从的大德,便可以大彻大悟。

老子在本章中告知我们一个回归的桥梁和路径,人类的生命能量来源于道、纯宇宙意识能量,而人的小宇宙能量可以通过禅修的桥梁回归到大宇宙能量中。老子讲的大道一方面十分玄妙,而同时又十分简单易行。人与本源是有一个桥梁的,人类同道、纯宇宙意识能量本源交流的桥梁在人类文字出现以前就存在了,今天人类普遍将其称之为禅修。老子在这里向人们所表达的就是要摆脱世间的一切,进入一个忘我禅定状态,在这一状态中体验道的存在,并由“道”虚极的根源,来观察从无到有,以及从有到万物的变化与转换,这样就一切了然于胸了。实际上,人类从来没有停止过与道的交谈,而这一方法就是禅定的打坐。7 000年前印度有,5 000年前中国有,其他各个民族也都有,这一方法是人类获得健康、快乐、幸福和财富的一把金钥匙。禅修打坐早于人类的任何教派,早于人类语言,后来化生为印度原始瑜伽(非今天的形体训练)和中国的吐纳与导引术(后来称为气功)。人类7 000年的历史延续说明了禅修的重要性、实用性和功能性;它是人类回归家园、解除精神压力的有效路径。

充电与排泄

原文: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52章)

译文:纯宇宙意识能量是万物的本始,是万物生成之源头。既然知道无形能量为母,有形万物为子,反过来又能持守万物的母体根源,则终生不会有什么凶险。

老子在此章中又进一步阐明道是宇宙创造力的本源,为万物之母,而人类则是这种能量的一个粒子,是它的儿子。知道了本源的存在,也就知道了其物质的显现。反过来,作为个体的人的生命如果能够定期回归到母体去,获得宇宙本源能量的补充,便能保养这一源自道、纯宇宙意识能量的生命能量,不过度去耗费它,才可以实现养生,获得健康、快乐。

老子不仅讲了禅定打坐是回归本源的方法,同时他也强调了道、纯宇宙意识能量作为母体对个体的能量的补给和滋养。禅定是人保持其生命能量的方法,也是一种人类排除外界烦恼、清除精神压力的方法。人类大都有排泄物质垃圾的自然系统,但却大多缺乏这种排泄精神垃圾的系统及实践。老子在这里点明了人类通过禅定回归母体的重要性。而人类的实践也确实证实了这一点,从古代印度的瑜伽到中国的黄帝内经、道教的打坐,到当今人类迷惑时去庙里寻求长老的指点,无不说明了这一点。

二、回家之路GBH — Go Back Home的实修方法

GBH(Go Back Home)—回家之路,就是在研习《道德经》精髓中总结出的一套修身养性的观呼吸—禅修方法,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不少于20分钟。人类的语言也无法把“道”表达清楚,但老子教导了我们一个方法,人们只需通过禅修这个渠道进入一个无我的状态就可以体悟“道”的存在了。就像一个从未看过、吃过芒果的人,无论你如何形容芒果的颜色、形状、味道,他都无法领会,除非他亲自去品尝。回家之路(GBH—Go Back Home)就是教您体悟“道”的方法,学与修并进。禅就是用冥想的方法达到入定的境界,禅必须亲身去体证。

场所:需要一间宁静的房间,避免突如其来的噪音和干扰。做练习前要做到身心放松,先行沐浴、穿上宽松的服装,放下一切烦恼。

回家之路GBH的方法:观呼吸修炼

1.坐前活动

早上起床后,应先做一套简易的暖身运动,让筋骨松软后再打坐。垂手站立,目视前方,尽量使全身放松,慢慢合上双眼,收回杂念,使身心静下来。头顺时针方向,向前、向右、上仰、左转,再逆时针方向,向前、向左、上仰、右转。每个步骤身体不动,肌肉和神经放松,各做三次,动作缓慢柔软。头部运动的目的,在使头部血液减少,降低思潮起伏的动力;使头脑清新,渐渐宁静。做完头部运动,把左右手掌放在丹田(脐下约三指)处,双手两拇指相触,成一倒三角形,深吸一口气,接着慢慢吐气并向下弯腰,双掌压小腹帮助把气吐出,直至气完全吐完,连续做三次深呼吸。做深呼吸的目的在使体内的浊气排出,换取新鲜带氧的空气,使血液循环顺畅。

2.坐法

坐在一个椅子上,双手合十,双腿并拢,左手在右手下,两个拇指相对,放在腿上,背脊竖直,放松两肩,舌尖微舐上颚,闭目,调息,听自己的呼吸,以细、慢、匀为标准,放下所有杂念。有禅修基础的,可以采用更为专业的七支坐法。禅原则上不出乎调饮食、调睡眠、调身、调息和调心等五要素,而以后三者更重要,目的是为调理身心。

3.观息

听自己的呼吸声,无需过分强制,自然而然。当大量的杂念占据脑海时,追回一呼一吸的节奏,自然排除杂念。

4.忘我

进入清醒与睡眠中间状态,但没有任何想法、念头,层层深入,以至进入浑然一体的道德场。如生杂念,追回听自己呼吸之声,使大脑静下来。

5.充电

想象进入宇宙万物的本源、道德统一场,并在其中获取本源的:宇宙创造能量,宇宙智慧,宇宙极大的丰盛,本源极大的欢乐,本源极大的健康,个体在宇宙母体中补充上述各种滋养。

6.除压

经调息排除心理压力,及各种精神上的挫折,做一天的清理,全身放松,随着吐气把心中一切的不快和郁闷排泄出去。

7.收回

打坐结束,要起坐(出定)之前,心要先动,告诉自己要起坐了,身体跟着慢慢摇动,双手合掌,双手放在膝盖上,将身体做较大幅度的摇动,把每一个关节都摇动。放松,渐渐回到正常思维状态,站立;逆时针方向旋转,每个方向深呼吸三次。

8.恢复

做全身的按摩。按摩的顺序是先搓热两掌,用拇指背轻轻按摩双眼眼眶,并用搓热的手掌心敷压眼球;再用双掌按摩脸部、额头、后颈、两耳、双肩、两臂、手背、胸部、腹部、背部、腰部,尤其是两臂腋下多淋巴结处、后腰肾部及命门,多多按摩有益健康;接下来右边大腿、膝盖、小腿,左边大腿、膝盖、小腿及轻柔转动双足脚踝。

GBH的十大好处

1. 简单易学

简单易学,令人愉悦。各年龄、各种族、各阶层教育背景都可以参加这一简易,自然,易行的课程,只需每天早晚各练习20分钟,长期坚持,受益终生。

2. 立竿见影

见效快,在最初就会感到解除大脑表层压力,提高睡眠质量,增强注意力,有助保持良好、积极生活态度。

3. 思维清晰

开发大脑的整体潜能,增进记忆力,增强创造力,强化智力。

4. 身体康健

使身心更加放松,得到更好的休息,增进抵抗能力,延缓老化进程,是躯体更有体能和精力。使躯体体能更充足、精力更充沛。

5. 增进交流

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增进自信和冷静处世,减少忧虑和压力。

6. 促进世界和平

减轻个体压力,增进周边的和谐环境,增进个体身心和谐,从而为世界和平做贡献。

7. 个性发展

进入大脑清静的状态,达到最好的休息,并迈向更深层的潜意识,达到心灵的复兴。

8. 迈向成功

提高创造力和工作效率,顺势而为,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9. 转变人生

设定人生目标,规律地进行本课程的修炼,实现梦想成真。

回家之路(GBH)课程五大功能

1. GBH对大脑的益处:全面开发大脑潜能,全面利用大脑的整体融合和协调,思维敏捷,增进智商,增进记忆。

2. GBH体质的益处:减轻压力,补充精力。达到更好的睡眠,降低血压,易于戒掉烟酒,放松情绪,反应灵敏,延长寿命。

3. GBH对情绪的益处:保持内心安宁,增进自信,容忍度;更珍爱自己和他人,行为和谐,减少焦虑,愤怒和沮丧。

4. GBH对职业的益处:建立坚实的自我完善系统,做正确的决定,更满足与自己的职业,更好完成本职工作。形成有效领导风格,事半功倍,增进同事友谊,降低工作压力。

篇3

关键词:《道德经》;英译;文化负载词;朴

一、引言

作为在西方世界颇受关注的中国文化经典,《道德经》以其丰富且深厚的哲学内涵彰显着老子思想的不朽价值,在今天所能看到的数十种语言译本中,又以英译本的数量为盛,阐释方法至多,涌现出不少值得肯定的译文著作。但同时,中西方的文化传统毕竟存在诸多差异,用外语来解释一部极具哲学思辨色彩的汉语文化著作并非简易之事,尤其针对某些文化负载词来说,在西方语言世界中很难找到与原文在意义上完全对等的词语。然而,无论是在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文还是在用外语翻译原文的过程中,译者都要对这些关键词持有高度的重视,因为对文化负载词的恰当理解,有助于正确传达作品的思想主旨,有助于降低作品文化价值在传播过程中的损耗。

本文将分别选取理雅各(James Legge)[1]、亚瑟・韦利(Arthur Waley)[2]和辜正坤[3]三位译者的英译本,以其对《道德经》中文化负载词“朴”的翻译为例,主要对理本和韦本进行研究对比,以辜本作为参考,力求在正确理解老子哲学思想的同时,也能为不同文化背景下经典著作的翻译交流提供有益的启示。

二、“朴”的意义及其不同的英译方法

对于“朴”的意义,许慎的《说文》解释为:“朴,木素也。”即“未经雕琢、未经加工的,保持原貌的木材”,这可以看做是“朴”的本义。在王力等编写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细列了“朴”常用的四个义项,除去本义外,“朴”还有“本真、本性”“质朴、淳朴”等意思,这两个义项应为“朴”的引申义,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看,“朴”的引申是通过“隐喻”实现的。在《老子》的《道德经》[4]中,“朴”一共出现在六个章节中,虽然在字形、字音方面没有区别,但在字义上不能一概而论。笔者结合语境对每一章节的“朴”进行分析,发现第15章中的“朴”,也就是“朴”在《道德经》中第一次出现时,所用的是它的本义――“敦兮其若朴”用了比喻的手法,即“淳朴得像未经加工的木材”;而在其后的第19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第28章“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第32章“朴虽小,天下莫能臣”、第37章“无名之朴”以及第57章“我无欲而民自朴”中,“朴”则取的是其引申义,即“本真、本性”。在为“朴”寻找英语世界中的对应词时,不同学者的翻译方法还是存在差别的。

在亚瑟・韦利的英译本中,译者将第15章“敦兮其若朴”中的“朴”译为“uncarved wood”,而在其后的五章中,除将第37章“无名之朴”的“朴”译为“blankness”①外,其余四章均用“the Uncarved Block”。“uncarved block/wood”翻译为“未经加工的木材”,与“朴”的本义相通,所以在第15章中用直译的方法来翻译是合理的。而后“the Uncarved Block”的变化也是有一定道理的,韦利是将一个名词词组“首字母大写并加the”,变为一个和“Way”“Tao”类似的专有名词的形式,表明译者意识到“朴”在后面几章不再只是简单的“uncarved wood”,它被赋予了更加深刻的哲学内涵。但是,对于文本接受者来说,“the Uncarved Block”的译法和“uncarved wood”并没有明显的区别,在理解时容易忽视译者为它们“精心安排”的不同,并且,“The Uncarved Block”尚不足够揭示“朴”引申意义的本质,对于一个文化负载词来说,这样的处理方法还是存在局限的。而这一点,在同为英国汉学家的理雅各的译本中就有不同的表现。

理雅各是英译《道德经》第一个历史时期的传教士,在这个时期“由于外国读者对《道德经》和中华文化的隔膜,书名翻译以解释性为主,目的是使译语读者能够从书名了解到书中的主要内容,是一种本土化的策略。”[5]同样的,在第一处对“朴”进行翻译时,理雅各就采取了“解释性”的方法,译为“wood that has not been fashioned into anything.”(“未经加工的木材”),与韦利的“uncarved wood”实际上是一致的。可见,译者在对“朴”本义的理解上并没有明显的出入,无论是用词组“uncarved wood”(如韦利本、辜正坤本),还是像理雅各这样做解释性翻译,都是可以准确传达其意义的。翻译的关键还是对其引申义,也可以说是对“朴”放在《道德经》文本语境下的“哲学意义”的理解。与韦利不同的是,理雅各在第28章中将“朴散则为器”的“朴”译为“the unwrought material”(“未经加工的物质”),在第19章“见素抱朴”中将“朴”译为“plain and true”(“朴素,真实”),而在后三章则译为“simplicity”(“简单朴素”)或“primordial simplicity”(“本真”),后两种译法显然已超出了它的本义,与引申义“本真”“本性”更为接近;而“the unwrought material”的译法是将“wood”替换为“material”,是用“一般”来代替“个别”,更接近哲学内涵。

可见,理雅各在对“朴”的理解和翻译上更注重文本语境,我们也可以利用中国译者的英文译本加以确证。辜正坤先生无论是在时代环境、文化氛围还是研究所用的文献资料等条件上,较生活在十八、十九世纪的理雅各、韦利来说都应具备优势,在他的译本中,对于后五章具有“文化负载词”性质的“朴”的翻译,除第32章用“it”指代外,其余均用“simplicity”或形容词形式“simple”。②与理雅各的翻译在很大程度上有“英雄所见略同”的契合。

至于在第28章中,理雅各用“the unwrought material”而非“simplicity”,与他“在词语翻译上特别重视词义的多样性和异域性以求得语义对应。直译不意味着呆板的翻译,理雅各在不同上下文中通过多种译法来翻译同一个词,以表现该词在不同语境的含义” [6]的翻译方法也有关联,认为“朴散为器”的“朴”与“无名之朴”中的“朴”在不同语境下是有区别的。

以辜本翻译方法做参考,并不表示否认理雅各和亚瑟・韦利的译本价值,特别是理雅各的译文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道德经》的哲学内涵。通过上述分析我们也可以看出,对于《道德经》中“朴”“道”等关键词的理解不能只停留在它的本义或者将其孤立起来进行分析,而对于在具体语境中的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也并不存在特定的对应词,我们在比较不同译本时,是为了选择最接近、最符合原著作者思想的翻译方法,而非要去评判译本的优劣。不过,用“simplicity”也并不能概括“朴”所负载的全部的文化意义,就像“Way”与“道”之间存在的隔阂,使得译者不得不新造了一个英语词“Tao”来表示《道德经》中“道”的意义。虽然翻译家和汉学家并没有为“朴”新造一个英语词“Pu”,但我们也不能因此就否认它的价值和意义,因为“朴”是老子“道”这一哲学体系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三、结语

文化负载词“鲜明的民族色彩和独特的文化个性”决定了它在被翻译成其他语言的过程中很难找到与之意义完全相等的词语,尤其像《道德经》中“道”“名”“朴”之类具有深刻哲学内涵的词语,对普通的以汉语为母语的文本接受者来说,在理解上也不太容易做到面面俱到。因此,西方的学者、汉学家在对其进行英译时必然要经历一个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熟悉文本的过程。由于受文化传统和语言感受能力等因素的影响,译者在这个过程中的“感悟”和“理解”或多或少地会与原文所要表达的真正内涵有所差距,反映到译文中,就会使原文的文化价值受到一定程度的折损。我们没有必要去苛求译者翻译出准确无误的完美作品,因为“maximal level of equivalence”[7]③是非常罕见的。对于译者而言,对原文能够进行基本的字面翻译是基础,就像韦本中将“朴”译为“uncarved wood”,如果对原文有更深入地把握,能使其文化价值和思想内涵得到最大程度的展现,那便是译本的成功之处。就对“朴”字的理解和翻译而言,理雅各与韦利两位汉学家都能够把握它的本义,但就在译本中“朴”所负载的文化内涵和哲学内涵的体现程度来看,理雅各则更胜一筹,这与二人对中国文化了解的深浅程度和个人经历有关――韦利是“没有到过中国的中国通”,他所了解的中国文化大都是从有限的汉学典籍中获取的,这也限制了他深入全面地理解《道德经》这部和他有着较大的时间空间距离的作品;而理雅各不仅是汉学家,还是传教士,因此他在中国本土获取和感受的中国文化自然要比在书本中得到的更加丰富形象。当然,我们并不能以偏概全地认为韦利翻译的《道德经》毫无可取之处,“他的译本中还是有不少独特之处值得借鉴和学习的:译本以直译为主,尊重原著,语言通顺流畅,简明易懂,句式紧凑整齐,富有节奏感;句型灵活多变,处理得当。”[8]另外,对于以汉语为母语的译者来说,在翻译文化负载词时同样的问题也是存在的,只是他们在理解《道德经》的文化内涵和哲学内涵时会结合现存的大量注本避免出现“只停留在字面意义”的现象,但怎样用英语进行恰当地传达,对于中国译者而言依然需要思考,因此,在翻译《道德经》等经典著作中的“文化负载词”时,译者不仅要充分理解文本,了解民族文化传统,还要结合上下文语境,也要考虑到接受者的身份,以使中华文明能够得到更好的继承、传播和发扬,使中西文化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碰撞出更多智慧的火花。

[注释]

① “literally,‘the uncarven-wood-quality’”即“依据原文,是‘未经雕琢的木材的品质’的意思”.

② “simplicity”在《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中有以下三种解释:①简单(性)、容易(性);②质朴、淳朴;③简单(或质朴、朴素)之处.

③绝对的功能对等,即“the readers of a translated text should be able to understand and appreciate it in essentially the same manner as the original readers did.”(译本的接受者在理解和欣赏文本时与原文接受者的效果一样.)

[参考文献]

[1]James Legge.Tao te ching.English[M].New York:Dover publications,Inc,1997.

[2]老子.道德经[M]. Arthur Waley,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3]老子.老子道德经[M].辜正坤,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4]王弼(注).老子道德经注[M].楼宇烈,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11.

[5]辛红娟.《道德经》在英语世界:文本行旅与世界想像[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27.

[6]岳峰:架设东西方的桥梁――英国汉学家理雅各研究[D].福建:福建师范大学.2003.

篇4

“生活因爱更美丽”这一教学内容由“关爱无处不在”“这是我们的心意”和“随时伸出我的手”等三方面组成,旨在教育学生关爱与帮助弱势群体,从而使他们体会到:生活因为有了帮助而变得更加美丽。

一位教师展示了这样的教学设计。

其一,播放一段有关弱势群体的生活录像,然后,教师针对录像内容进行总结。其二,让学生观看课本插图中展现的弱势群体,并要求他们讨论弱势群体的生活状态,然后,请他们谈谈如何帮助弱势群体。其三,教师应让学生明白:关心和帮助弱势群体须体现在实际生活中,并从点滴做起。其四,要求学生撰写一份倡议书,号召全社会关爱弱势群体。

这一教学设计既有优点,又有不足。优点是:通过观看视频、讲述故事、讨论交流和写倡议书等形式让学生对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有了较深的认识。不足是:教学策略单一(只以看视频、讲故事和小组讨论等形式展开教学),既没有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观察与体验,又没有引领他们进入教师精心创设的情景之中,因此,他们的感悟并不深刻。

其实,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教师应积极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道德经验,并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道德经验,从而让学生在真正的体验中形成正确的道德观。针对“生活因爱更美丽”这一教学内容,笔者运用了四种教学策略,最终提高了教学实效。

一、在现实生活中搜集实例

1.教学设计

教师可设计三个教学环节。其一,在课前,要求学生走访一些帮扶弱势群体的机构,并完成相关表格(见表1)。其二,在教学新课内容之前,教师播放歌曲(《爱的奉献》),以营造爱的氛围。其三,提出问题。问题一:“四(3)班学生王锋,他的身体有残疾,每天上下楼梯很不方便。当其他同学在操场上快乐地玩耍时,他只能一个人默默地坐在教室里;当他想上厕所时,不能自理,而需要其他同学帮忙。如果王峰在我们班,你会怎么做?并说说自己的想法。”问题二:“你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过哪些值得称赞的、帮扶弱势群体的行为?”

2.教学反思

要让学生具有正确的道德行为,就要让学生懂得评判,因此,在教学之前,教师可先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搜集相关事例(走访帮扶机构,了解帮扶对象和帮扶事例)并畅谈自己的感想,以激发和升华他们的情感,从而认同帮助他人是一种美德。然后,再提出有假设性的问题(如果王锋在我们班,你们如何做),让学生自由表达。最后,教师进行总结,以使学生明白具备正确的道德行为的重要意义。

新课程理念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须参与其中,因此,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搜集实例,以引发他们内心的道德情感,并树立最直接、最有效的道德意识。新课程理念还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应占据主体地位,因此,当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搜集实例时,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由,以使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从而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学生交流时,教师应允许学生自由发表意见,以便感知学生真实的道德情感,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最终让学生形成崭新的道德认知。

二、在榜样示范中提高认知

1.教学环节

教师可设计三个教学环节。其一,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出示盲文书,播放手语视频,展示各大景点对弱势人群免费开放的标识,并让学生说说它们的作用。其二,展示2008年汶川大地震时的一些图片,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再播放汶川现在的图片,并提出问题:“是什么力量让汶川变得如此美丽?”其三,播放有关生活中没有爱心的行为的视频(例如:车辆占用盲道,公交车上无人给老年人让座等),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其四,请学生说说发生在身边的有关乐于助人的事例。

2.教学反思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小学生而言,好的榜样具有深刻的教育作用。“榜样教育”,即引导学生学习他人的模范行为,以促进他们自身思想品德的发展。所以,为学生树立学习榜样是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重要策略之一。

三、在角色换位中增进情感

1.教学环节

教师可设计四个教学环节。其一,展示图片,请学生仔细观察图片中的弱势人群,并要求学生思考弱势人群会遇到哪些困难。其二,请学生根据图片内容进行角色扮演,以体会弱势人群生活的不易。其三,要求学生畅谈感受(先进行小组交流,再进行全班交流)。其四,请学生谈谈遇到弱势人群时应怎么做。

2.教学反思

如何促进学生更好地内化“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内容呢?“角色换位”就是较好的策略之一。“角色换位”,即让学生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定式,进行换位思考,从而激发他们情感上的认同与共鸣。这样,学生就可设身处地从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并作出理性的分析和正确的判断,最终形成乐于助人的美德。

四、在社会实践中体验、感悟

1.教学设计

其一,请学生根据身边弱势人群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些行动方案,以帮助他们生活得更好。其二,要求学生抒写爱心日记(记录自己帮助别人的事例),并谈谈自己的感受。其三,组织学生到社区敬老院和残疾人服务中心做义工,使学生在实践中亲自体验。

2.教学反思

只有强化“品德与社会”教学内容与真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才能训练学生过硬的心理素质,以激发他们参与实践的热情,并促使他们深入理解关爱和帮助他人的意义,从而逐步提高认识、参与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最终提升道德素养。

篇5

传统文化是中国几千年来的优秀文化,是历史留给我们炎黄子孙的无价之宝,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更是我们民族聚凝力和生命力的所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提高民族自尊心,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加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策略

儿童时期是一个人的一生中心灵最纯净、记忆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在这个阶段学习有价值的传统文化,可以奠定他们一生优秀的人格基础,成为他们一生受用的精神食粮。中华民族的文化自古就有抑扬顿挫的节奏,多数文化适合诵读,内容丰富,便于记忆,增进理解,更可以从中体会到民族特有的文化美感。在引导学生学习时教师要有计划、有层次地组织安排。根据学生的知识层次和接受水平由简入繁,由易到难地安排每个年级的诵读内容。例如:低年级可以让学生粗浅地了解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可以重点诵读《弟子规》《三字经》和《唐诗三百首》中简单的古诗。中年级可以学习诵读《千字文》及古典诗词等,在诵读中了解做人的道理,明确自己的道德取向。高年级可以通过诵读《道德经》《论语》和稍长的宋词,学会辨别善恶,美丑。结合实践进行道德取舍实践活动,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打下基础。

在时间的安排上,我校是统一安排在每周三下午的第二节课校本课程进行的,各年级根据制定的计划在班主任的有序指导下进行诵读相关的内容,要求学生对所所读内容反复朗读,以致熟读成诵,牢记在心,在诵读中可以更好地感悟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二、发挥学科作用学习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不能独立学习,要在学科之间相互融合,

渗透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综合的欣赏能力。例如:思想品德课正是向学生渗透思想道德教育的好时机;音乐课可以通过学唱红歌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从而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水平。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落实传统文化

各班级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来进一步检验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成果。可以结合重要的节日开展活动。例如:可以在“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在“清明节”“端午节”进行演讲比赛;“中秋节”进行文艺演出。定期进行传统文化讲座。我校还在每周三的晨会上进行“两让”活动(即名言警句润我心灵,美德故事伴我成长)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还可以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让家长参与到活动中来,让家有孝子(女)的家长谈谈平时是怎么教育孩子的以及自己怎样以身作则等等。家长之间的交流更具有真实性和针对性,让许多为孩子不听话,脾气暴躁而苦恼的家长有了借鉴的经验。

将学生长期置于诵读经典的氛围中,使之受到道德的熏陶,达到人格教化的目的,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篇6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体验式教学;过程设计

体验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主体为学生,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教师创设情境还有实践机会,让学生透过这些自己经历过的事件来自主的感受教学情境所带来的知识,进而提升为能力并获得相应的审美、情感体验。注意在这个过程中受教育者必须亲力亲为,启用全身心去参与感受还有体悟、移情,透过外在的体验和内在的自省来自主学习,完善自我超越自我。

一、初中思想品德体验式教学概述

初中的思想品德主要是奠定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主要任务时加强对初中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个人道德观念和意识,一般分为三个阶段来经历,首先是对道德的认知和经验的建构,对于不成熟和不稳定的经验进行检验和重新构建;其次是形成稳定的道德信念,在体验原有的道德冲突和感悟反思下形成信念;最后是对道德观念的践行,在原有道德经验于现实条件中的检验下对其进行重构和塑造,便于形成更加稳固的道德观。在这三个阶段中药注意用眼睛去细致观察,用耳朵聆听,用嘴说话,用手去操作,用身体去经历。具备学生为主体性的特征还有多样化差异性、效果持久以及亲历性的特征

二、初中思想品德体验式教学的操作过程

作为道德建构模式的主体,学生在教师的领导下主动去参与活动,在活动中感受和体悟并进行自主的建构,以实现思想品德的个性化发展,按照我们预定的过程是:感受体验—反思体验—升华体验这三个部分。

(一)感受体验

为什么要在初中的课程中设置思想道德课程呢?很明显是为了引导学生更好的建构有道德品质的生活,领导学生追求有价值的人生道路。道德来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人类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炼生了道德的规范和意识。所以道德教育万万不可同实际的具体生活场景切分开来,也要回到人类的各种生活当中去,包括了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和学校生活等等,要懂得利用生活这一主题来引发对道德经验的养成和积累。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获得且积累、反思了生活经验,而这些生活经验都是人类生命历程中意识部分的集合,同样也来源于对生活的感受体验。必须经历行为上的亲力亲为,也就是体验常用的意义,某种场面、事件还有情景,也包括了心理上的体验。一般来说感受体验分为两个部分进行:课前体验还有课中体验。课前体验可以帮助充实课堂中的教学内容,使其不再局限于传统教材伸展到学生的生活空间,及时充实了课本教材的内容,加强了内容的亲和感还有现实存在感。这些一般都表现在将教科书内容同学生真实生活的问题相结合,利用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来展开教学。课前体验可以分为参与调查活动还有回顾生活经历,透过这样的体验来收集有关的实际数据、图表、信息和故事等,引发学生的感受体验。例如在《孝敬父母》一课中给学生布置了一道作业:在肚子上绑一个5公斤重的沙包或者米袋,持续一天时间。这个任务让学生体验到做妈妈在怀孕期间的辛苦,这时候的感受是深切体会出来的,就更加具备说服力。课中体验主要是创设一些情境来引发思考,要注意结合真实生活的个例,把握好课堂的时间和顺序。

(二)反思体验

这个阶段是最为关键的,在对道德原则和体验有所了解后内化这些规范和原则,这也是一个自我建构的过程,经过反思之后更多的认识了自我,评价自己,形成稳定的道德观念。例如在《珍爱我们的生命》一课中让学生思考并交流问题:你曾经有过灰心绝望的时刻吗?你怎样消解这种情绪?然后再呈现出比较的问题:比较材料一、二,你更加赞同哪种对待生命的看法?由于前面问题开始引发学生的广泛思考和议论,这时候已经形成一个良好的氛围,让师生共同在民主平等的气氛中进行对话式的探讨,有助于生命的沟通和情感的碰撞。教师应该注意在课堂中不要完全按照设定的教学目标和计划进行教学,而应该懂得灵活应对课堂随时发生的状况,注意掌握与实际情况相不一致的偏差,思考为何会存在偏差。

(三)升华体验

学生的道德经验在所谓信念的支持下形成良好的个体思想品德素质,而升华体验就是最终极的部分,分为两步进行,首先是呈现情境让学生领悟升华,例如在《珍爱我们的生命》中,让学生接触比较癌症母亲郭雪姣还有自杀中学生两种对于生命不同的态度来增强自己对于消极情绪的反抗和抵制,将学生的情感引领向,这时给学生一幕场景设置:正好碰见中学生在楼顶跳楼前的徘徊,你将会对他说些什么?这时候搭建的这个平台就是使学生从朴素的高昂情感上升为理论支撑的道德认知,并且有认同感。还有然后是课后的拓展,要求学生知行能够合一。这时候可以设置一些探究的活动样式,例如时政编辑、参观访问调查、公益活动还有小记者采访等,来实现贴近生活,让学生更感兴趣。苏格拉底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经过审查的人生并不值得度过。”而在这里存在“审查”主要就是指代反思,苏格拉底是想要告诫全世界的人,在生活当中要不断的对自己的人生还有思维、生命的价值进行反思和考虑,从而更好的确定自己的方向和目标。

篇7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体验式教学;体验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4-0109-02

一、初中思想品德体验式教学概述

1.体验式教学的定义。国内外学者对于体验式教学的定义各有说辞,一些学者将它作为教学成果看待,一些学者将它作为教学方式看待。简而言之,体验式教学,即在教学过程当中,学生是中心,教师依据学生认知的规律与特点,积极地提供实践的机会或者设造情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实践中或主动学习,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根据实际生活进行体验。学生通过实践亲为与心理体验,自主体验教学情境并从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体验式的教学过程能够使得学生们通过亲自经历及体验,开启内心所有的心智参与到教学中,并从中获取感受、体会,通过内省及体验做到自主学习,从而实现学生自身的完善以及内化的提升。

2.初中思想品德课体验式教学的内涵。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当中,教师将学生生活经验作为教学资源以及内容,通过创设情境与提供实践的机会,引导学生进行体验、讨论、以及感悟反思,形成一定的道德信念后外化为道德行为,即初中思想品德课体验式教学。初中思想品德课作为奠定初中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的基础课程,核心任务在于对初中生加强思想品德的教育[1]。具体目标是“为学生提升道德素质提供帮助,形成积极健康心理品质,树立相关地法律意识,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及社会责任感,让学生在遵守基本的行为准则基础之上,以追求更高思想道德为目标,从而弘扬优秀的民族精神,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为学生成为有道德、有理想、有纪律、有文化的社会好公民而奠定基础。”

综上,其实质在于帮助初中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观。需经历三个阶段。阶段一指获取道德知识,构建道德经验。这一阶段是形成道德观之前提,是构建经验的过程,这种经验具有不稳定、不成熟特点,有待于重构和考验,学生还未形成道德信念。阶段二指道德信念的形成,在道德冲突、道德场景当中,在对道德规范及原则有所体验的基础上,学生们通过讨论、感悟以及反思,形成道德信念。阶段三指道德的践行,根据前两个阶段的铺垫,这一阶段在于学生确立稳定而长久的个人道德观。初中思想品德体验式教学的构想,正是依据以上三个阶段进行构建,过程由感知体验到进行反思而感悟体验,再到践行体验。在这些过程中,学生要观察、倾听、发表意见、进行具体实践操作,用身体亲身经历,同时更为强调思考,用心灵去感悟。它强调了知识和学生的互动,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个性化发展。

二、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现状

1.重教材知识,轻学生实际。传统的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为学生提供大量学科化知识,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讲述成人的故事,如名人、伟人、英雄的事迹,其目的在于授予学生科学体系内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单纯接受教育之对象,学生个人的经验与生活的价值被忽视,或者被认作是需要塑造和教化的。然而,道德学习的特点在于不能离开个体经验而展开,每个人都只能够在自身经验基础上进行道德生活的构建,且只有将道德知识和个人实际生活融合方能对个人道德品质形成产生作用。

学生深刻掌握知识的前提在于,其主观上进行认识过程的再现[2]。因此,教师要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不仅要重视知识,也要重视引导学生培养自身能力、掌握方法、进行品格培育。侧重强调严密知识体系的结构的传统教学,显然不符合新课程的要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良好的心理状态则是主体之魂。因而,教师应用“情感与兴趣”引导学生,用“需要”激励学生,采用各种方式去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课堂中,一方面要充分地挖掘教材内的教育因素,使学生得以获取积极的心理体验,另一方面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运用多种形式,根据学生实际的思想、生活,同时根据社会热点,选取科学的、学生乐见的教学方式,实现思想性与知识性的统一。

2.学生对课本知识缺乏认同与共鸣。由于学生知识水平及社会经验有限,在理解抽象的理论和严密的逻辑时会存在一定困难。同时,传统的教学模式缺乏对学生整体精神上的构建。然而,一旦将课程内容强加到学生个体身上,就变成了被迫强求掌握的知识,无法和学生体验上的个体性、精神上的完整性、生活上的独特性相联系,使得课程和学生处于相对状态,知识和学生现实生活相脱离。这种仅仅关注知识与结果的课程,过分强调统一学生们的认知,却忽视了学生个人的、自由的情感想象与体验。这使得学生对于新鲜事物不再感到惊奇,日渐成为体验荒芜、感情淡漠、缺乏人生趣味和内心敏感性的人。随着近年来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过程中学生于讨论中学习等新教学模式相继出现,但还有许多讲授性的教学,仍强调教师点拨、精讲、多练。因此,学生自主性体验的机会甚少,对课本知识缺乏认同与共鸣。

3.评价方法存在缺陷。当前,课程教学实践当中处于支配地位的“比较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的评价取向导致其在教育过程当中的价值大大减低,这种评价忽略了学生们的个体体验和学生间的个体差异[3]。当下,这一课程教学需要一个作为关键的,将教学和道德品质相连接的联结点,这即是学生的经验与生活。教学过程应当以现实生活世界作为基础,以体验作为切入点,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点拨下进行体验,学生在相互交流间获取体验。

三、体验式教学策略

1.进行情境的创设。首先,教师要精心地准备素材。在这一过程中,需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经典和时尚并用,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尽量准备时代感强的素材,但进行历史问题讲授时需准备经典的素材,讲授具历史跨度的问题时应将二者有机的结合;教材内容与教材外内容并用,兼顾教材内容的权威性和教材外内容的广泛性、丰富多彩的特点;思想性和趣味性并举,突出思想性,同时兼顾趣味性;真实性原则,使用的素材必须是对真实生活的模拟。其次,教师要注意创新情境的呈现方式。运用生动而形象的语言,对事例进行描述和渲染,诱发学生们的求知欲,实现以情动人之教育效果;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技术,实现音、像的统一,进行情境的模拟和再现,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加深学生们对于道德规范与要求的认识。第三,让学生进行表演或者进行游戏互动,激发学生们的道德情感和认识。

2.实现体验式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体验式教学,可大致归纳为五种类型,具体为角色模拟的体验、阅读感悟的体验、多媒体情境的体验、实践体验、实验体验[4]。这些模式各有特色,可按照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其中,角色模拟的体验指的是在教师指导及小组的成员合作下,学生们通过身份模拟参与到活动中而获得的情感和体验,以加深对于知识的理解,有助于学生实现知与行的统一;阅读感悟的体验指的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材料阅读而产生情感体验,引发心灵共鸣,实现情感和认知相统一。

3.完善评价方法。教学的目的在于导之以行,这要求老师进行学术学习评价时,不应仅仅局限在卷面成绩上,将成绩作为唯一评价标准。而应采用描述性、激励性的语言,将学生在态度、能力等方面的表现写成评语,鼓舞与教育学生;可将学生依据项目的差异进行分组,学生进行活动的自主设计,教师根据学生在活动当中体现出的创新、实践能力,进行评价;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收集和记录学生在课程学习当中的评价资料,依据记录袋定期引导学生反思、交流,关注学生的进步和成长;定期举行考试,试卷内容要与学生的生活、社会实际相联系,采用灵活多样的考试方法进行测评。

四、结语

教师进行体验式教学时,需要严格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还需深入了解学生们的思想状态。同时,还需要学校的制度、物质条件、教学设备的支持。总体上,体验式教学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的道德知识内化成个人的情感,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与心理素质,提高教学效果。因此,应得到大力的提倡。

参考文献:

[1]高德胜.思想品德教材理念的革新[J].课程·教材·教法.2006,(6).

[2]鲁洁.道德教育的当代论域[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篇8

一、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有着深远的意义

语文是进行人文教育的主战场,人类几千年璀璨的文化在语文书中有了充分的体现。我们在常规语文教学中渗透经典诵读,来促进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利用早读课、课前三分钟时间,带领学生在轻松愉快没有压力的氛围下进行经典诵读。甚至把经典诵读作为班级集合的一种信号,不仅有利于学生积累知识,且书声琅琅,情绪昂扬,还有利于集中注意力,上好语文课。同时,反复地这样训练,潜移默化、熏陶感染,可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诵读经典的兴趣,学生甚至能背诵更多的名言佳句。念古典诗词,能让学生感受文字的节奏美、音律美,这真是读书人的一大享受。好文章诵读得多,不知不觉就会变成自己写作能力的一部分。如,很多学生在自己的作文中能够运用所学诗句和经典古文,增添了文章的底蕴。还有些学生能够模仿所学诗歌进行写作,虽然诗作还显稚嫩,但充分说明诵读经典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有着深远的意义。

二、了解民族文化经典,接受人文精神熏陶

源远流长的国学经典,是文化艺苑中经久不衰的瑰宝。读经典诗文,是接触、感受一颗颗鲜活的心并与之共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让我们感到屈原那颗忧国忧民、上下求索的高洁之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使我们看到陶渊明那颗追求自由、向往和平的平常之心,读“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谁不为李白人格的独立清高而仰慕!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谁不为范仲淹那大度宽容的人道主义情怀所感动呢?……诵读经典,口诵心唯,咀嚼体悟,共鸣感情,自然就润养身心,化育灵魂,铸造人格的支柱,积蓄着精神原动力。诵读经典,欣赏中华千年文明最精美的结晶,含英咀华,探寻意境,感受萦绕在意境里的美好情思,沉潜到文化的深层,感悟人生真谛与宇宙哲理,可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和人文素养,提高对人生世相的洞察力与感悟力,可以使人性完善,使名利心淡泊,使灵魂净化。

三、陶冶情操,端正品行,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背诵最有价值的经典,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让学生在诵读中陶冶其性情,开启智慧。如,我们让学生吟咏背诵的《三字经》《论语》,趁学生心性纯净时,常常耳濡目染于圣贤光明正大的智慧思想之中,以潜移默化其气质。常言道“腹有诗书气自华”。我很喜欢这么一句名言警句“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希望学生平时就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注重细节的严谨学习作风。而长期的诵读,可养成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为高中学习文言文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中华文化的智慧宝藏,必可陶冶他们的性灵,开阔他们的心胸,端正他们的品行。

打造书香校园,浸润学生心田。倘若在语文教学中强调诵读,学生诵读了大量的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再加以融会贯通地运用,日积月累,学生说起话来,一定会妙语连珠;作起文来,一定会妙笔生花!那么,如何选择诵读的材料呢?我认为应该在中小学生中开展《三字经》《弟子规》《论语》《道德经》《大学》《中庸》《孟子》、唐诗宋词名篇等国学经典的诵读活动。我们语文组积极响应学校“打造书香校园,诵读国学经典”的号召,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在组长贾老师的带领下,组织本组教师编写了国学经典读本《古韵晨风》,我有幸参与了编选工作。《古韵晨风》选取了《三字经》《弟子规》《论语》《道德经》《大学》《中庸》《孟子》《千家诗》《孝经》《古文观止》、唐诗宋词名篇以及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优秀古诗文背诵篇目,让不同学段的学生都能从中有所收获。

我在教学中,以《古韵晨风》为依托,充分利用早读课,校本课,或平时的上课时间,让学生大声朗读、自由诵读或小组诵读,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既熟悉了文本,又强化了记忆。学校也为此开展了各种各样的活动,以活动激发学生诵读兴趣,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果。如,为了在全校推广普通话,传承优秀文化,学校在五月份组织了“传承优秀文化,唱响中国梦”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比赛。我所带的两个班分别荣获一、二等奖,使学生很受鼓舞。六月份,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文化,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过好“我们的节日――端午节”,我校特开展“节日小报”的创作活动。我抓住机会,一方面让学生了解屈原,另一方面让学生诵读屈原的有关诗文,并制作相关节日小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开放而有活力的古诗文诵读活动中,当学生已水到渠成之时,启示学生自己去创作诗文,写大体上押韵的诗,并且要有合理大胆的想象,让人能从自己的描写中想象出一幅图画。同时,抽出较好的诗给予讲评,引导其运用联想、想象,借助比喻、拟人、象征等手法,将一些枯燥的文字变得具体形象。

篇9

“知道‘湿地’吗?能以有机质的形式储存碳元素,减少温室效应,净化空气,提供清洁方便的运输方式,因此被称为‘地球之肾’。寺庙同样有湿地作用,自杀的来这里学学佛法,不再想死;夫妻反目的来这里感受一番,破境重圆了;还有常年患抑郁症者,到这里吃吃斋念念佛,病好了……”去年初,记者曾探访过这座历史古寺,深深感受到了其信息化建设的力量,日前再次走进慧日禅寺感受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

慧日禅寺住持传喜法师告诉记者,当代佛法的传播方式可以很现代,但修行还是很传统,心灵很质朴;寺庙犹如一台“净化器”,对信众们产生的是无与伦比的向心力,清净而略显单调的修行生活却让许多佛教徒心生景仰。

一座寺庙的“湿地效应”

传喜法师,生于1967年,20年前在悟道大和尚座下披剃出家,于明大和尚座下受具足戒。而他与佛教结缘却在更早之前。“似乎生来就是为了出家,从小看到佛塔就激动,感觉自己就是佛家之人。”

“寺庙的作用不可想象,自杀的来这里学学佛法,不再想死;夫妻反目的来这里感受一番,破镜重圆了;常年患失眠和抑郁症者,来这里净化一下心灵,病好了……寺庙就像一块‘湿地’,有修复功能,在这里可以排遣心中的烦恼,沉淀我们的生命。”这是记者第三次与传喜法师面对面,听他说传统文化,说芸芸众生,而对于寺庙的比喻总是别有一番哲理。

“这个世界存在很多问题,比如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许多原来没听说过的疾病都出来了,原因当然多种多样,可地球上的湿地却越来越少。湿地是什么?是地球的‘肾’,肾出了毛病对毒素的过滤就成了问题。”法师说到这里话锋一转,“寺庙是一台很好的‘净化器’,能把尘世的许多毒素滤化掉,让健康的、有价值的东西充盈到人们的精神世界里来。”

“出家人为什么穿了这身衣服、剃了光头,到哪里都让人知道我是佛弟子?”这就是不忍圣教衰、不忍众生苦――来现身表法。表面看是出家人,实则是大悲的示现。“这是佛法中扛旗子的,在与烦恼的战斗中冲在第一线的人,所以出家人建庙为众生,不是为自己。出家也不是逃避,而是一份责任、一份承担。”

传喜法师告诉记者,有个弟子一次从镇江哭着来见他,说丈夫把公婆和孩子扔给她,带着“小三”跑了,儿子不听话,学习成绩差,公婆年事已高,她感觉无力承担,不想活了。法师开导她要学会包容,佛弟子要大度地承担应该承担的事,孝敬老人抚养孩子是做人的天职。大半年后,她丈夫电话打回来,要回家求她原谅,她当然委屈,不想要他,法师又劝导说:“要把丈夫当成儿子看,假如是你儿子这么做了,当妈的会不管他不要他吗?”

“为何要把出轨的丈夫当儿子看待?”面对记者抛出的问题,法师说前段时间去山东,给潍坊兽医职业学院的学生做传统文化讲座时曾提到:“中国人用筷子不叫两根,而叫一双,是说事物都有阴阳两面,用筷子时一根不动,一根在动,两根都动就会发生问题。筷子的长度是七寸六分,老祖先是通过筷子告诉我们:人有七情六欲,但要有所控制,通过吃饭就可以看出一个人的修养。”

“七情六欲失去控制时必然会犯错误,犯了错误是抛弃还是挽救?答案不言而喻。”传喜法师告诉记者,伴随着新的传播技术和人们对心灵层面的更多关注,有着两千五百多年历史的佛教在今天依然闪烁着悲智的光芒,其奥秘就在于能够净化人心、救苦救难,心态改变,命运当下就改变。

“我爷爷活到一百岁,日常生活保持着传统习惯。小时候在爷爷面前吃饭有规矩,碗筷不能碰出声音,吃面条喝稀饭不能有响动,夹菜时筷子不能伸远,不能挑三拣四。这些规矩提醒我们:不能放纵贪欲。”忆起过去,法师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现在这种提醒很少了,“没有规矩生命也就没有高度,年长后会发现这些规矩很重要。一个人一辈子,小的成功靠努力,大的成功靠福报,不败的人生靠的是高素质的修养,其实就是对七情六欲的把握。”

在清凉中和自己不期而遇

传喜法师告诉记者,由于人们漠视因果,肆意造作恶业,感召业浪此起彼伏,使得各种危机接踵而至,说到底还是信任危机惹的祸,以至于给人类带来本不应有的灾难。

“中国自古有言:不为良相则为良医。中华民族一些做人的道理深有寓意,但社会上这种概念却在消失淡漠,因此有了各种危机,危机久了就会形成灾难。”作为出家人,传喜法师见解独到,他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渗透出的因果关系里去把脉当前之乱象。

“一味追求发展无视可怕后果,是人类最肤浅的做法。幸福不单由物质决定,而是一种内在精神的体验和感受。传统中医理论认为,人体阴阳失衡就会生病,精神和物质不协调会造成人类社会的畸形发展。”传喜法师说,近些年他在海内外走动呼吁,“过度膨胀的人类欲望,是人类自身生存的陷阱。当今世界的危机不仅是经济危机,而是改变人类的生存危机,进而走向合理生存的重要转折点,这也是东方文明复兴的重要契机。这个世界是每个人的大课堂,一些现象值得警醒与反思。”

2013年传喜法师应缘随请到山东,趵突泉在法师眼里,“就像一品大员,三眼泉之间距离相等,波浪来波浪去,像跳舞扭秧歌,也像在书写古体的‘水’字,很有意思。”

传喜法师对记者称,要带着景仰的心欣赏碧水蓝天。一切恭敬,所有的生命都折射着真理之光,当生命越来越真实时,就会发现世间很美,众生很可爱。因此,他像个勤恳的农人,投入地去播种,并坚信通过正确引导人人皆可成圣成贤,“这就是佛教的积极性”。

提到恩师上悟下道大和尚,幸福与喜悦立时盈满传喜法师的脸颊。“看到我师父,相信这世界有佛了吧?”他指着桌上的一张照片说,师父11岁茹素,13岁出家,几十年不倒单、过午不食,出家70余年,经历也不退转,每个细胞都是功德。“为的就是把正气播向人间,引导大家与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接轨。”

去年“七夕”,复旦大学总裁班到慧日寺作寻根文化之旅,体验寺庙生活。晚斋过后,传喜法师亲自带领学员们做佛门中独有的游戏“凭心寻宝”。几天下来,他的亲和力深深感动了大家,交流时有的感悟深刻,甚至痛哭流涕,称“寺庙难得的清凉和自己不期而遇”,开始反省年少时的轻狂,感悟倾力打造的商业王国不过是沧海一粟。“大家都能与自己不期而遇,世间会少了很多危机。就像每天照镜子,古人以铜为镜可正衣冠,我们以古为镜可正今天,以佛为镜能够正身心。”

传统文化同样需要输出

传喜法师每天都会发很多条关于传统文化内容的微信和微博,俨然是这个浮华世界里的“精神导师”。而现实版的他则不辞辛苦,率慧日寺弘法团队每年行程数万公里,日夜兼程,马不停蹄,寺庙反成了他的驿站。

《齐鲁周刊》:2014年是您出家20年,在世界各地弘法10年,当时是怎样一个情形?

传喜法师:2004年,台湾的海涛法师来做佛学交流,非常慈悲地邀我出来弘法,那时东南亚等海外有很多佛教信众,我这个人比较迟钝,当时想既然生在中国大陆,缘分就在兹,海涛法师邀请之后我也没有马上答应。后来那边又请,就去请教师父,师父说:“哪里有法缘,就到哪里去。”这样,不单国内,还到港澳台、东南亚、欧美等地,应缘随请,举办心灵讲座、讲经、开示等。传统文化同样需要输出,“弘法是家务,利生是事业”。

《齐鲁周刊》:可否解释一下您的法号?

传喜法师:传喜的法号是师父所赐。“传喜”――就是把两千五百余年来,从佛陀祖师、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佛法的法喜禅悦传播出去,这也是师父交给我的使命任务啊!

《齐鲁周刊》:您作为佛教的一位法师,曾讲过《道德经》,是出于怎样的一种考量?

传喜法师:2010年,慧日寺举办首届夏令营,想让孩子们了解中国优良的传统文化,儒家的、道家的,还有佛教的,当时就讲了《道德经》。我是佛教徒,也是中国人,东方文化哺育了我。《道德经》是中华民族优良文化的代表,是东方文化的一颗灿烂明珠。老子写《道德经》时也没说是什么教,我觉得有必要让孩子们知道中国有这么重要的一部经典。讲解《道德经》当然不会违背道教的世界观、人生观,同时也加注了佛教的理念来解读,应该说不分教派,给孩子们提供了一顿文化大餐。希望藉此,在年轻的心灵里播下认识我们祖先优良文化的种子,能够在当下净化身心,得到受用,享用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丰富。

《齐鲁周刊》:人们对佛教还是多少有些误解,在您看来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传喜法师:现代人受的是无神论教育,很多人以为佛教是有神论,就这样先入为主。其实,如果划分的话佛教恰恰属于无神论。佛教里讲到有鬼、有神,这只是现象,不是有神论。鬼神是从哪里来的?只有这个现象,并没有他的本质。所以佛从根本上建立了“无神论”,也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人的命运,让我们积极改造自己生命的因素,制造良好的生命因缘,开出幸福的生命花朵。

篇10

【关键词】中职生 激趣 国文诵读习惯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0-0169-02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国文经典灿若星河,这些优秀的文化经典,凝聚了前辈先贤们的大智大慧、睿语哲思,是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古今中外,凡读书之法,有阅读、朗读和诵读,其中以诵读为本,诵读经典可以说是古代中国的主要教育形式。

中职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一个人成长别关键的时期。近年来,随着职业学校办学规模迅速扩大,中职生人数连年增长,生源广杂,学生素质参差不齐,不少学生在学习、思想、行为习惯、修养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缺陷。在中职阶段开展经典国文诵读,对提升中职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素养具有重要意义。那么,怎样才能使中职生养成诵读经典国文的习惯呢?我认为需要从学生内在主观因素和学校、教师外在客观因素两方面下足工夫,实实在在走好每一步。

一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是养成国文诵读习惯的基础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知之”到“好之”进而“乐之”的过程,其实就是兴趣激发的过程。抓诵读,绝不能靠戒尺,而要千方百计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积极性,调动学生内在的主动性,变“要我读”为“我要读”。如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积极参与、主动诵读呢?

1.明确诵读意义,目的激趣

教育心理学的原理表明:让学生明确所做的每件事情的具体目的和具体意义,是诱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有效途径。在讲述诵读经典这一活动的目的和意义时,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白:现代企业和市场选择人才时看中的不只是学生拥有的证书,他们更看重其个人的基本素质。曾有一位企业老总说过这么一句话:“一个中职生,品德好、技能好是‘合格品’;品德好,技能不好是‘次品’;品德不好,技能也不好是‘废品’;品德不好,技能好是‘’。”在如今,个人综合素养已成为企业用人的第一标准。提高个人综合素养,诵读经典国文是一个有效途径,因为中国的古典文学博大精深,其中饱含浓郁的爱国之情与人文关怀之情,诵读这些经典作品,对于提高个人素质和文化修养等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学生懂得了这一道理,就会产生思想动力,诵读经典的兴趣也就弥坚了。

2.运用教学艺术,活力激趣

诵读经典国文,重在读中感悟,但由于中职生普遍文言文功底差,他们需要在老师指导下先理解经典,再进行诵读,这一切都离不开课堂教学。常听人们说,听一堂好课是一种艺术享受,对执教者来说,课之所以上得好,其“秘诀”就在于成功地运用了“教学艺术”。恰到好处运用课堂教学艺术,能产生一种迷人的力量,能把平淡的课堂化为神奇的世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身在课堂的每个人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从而专心学习、积极思维,让课堂充满活力。

一次在讲老子的《道德经》时,由于时值春天下午的第一节课,一些学生昏昏欲睡、无精打采。当时正在讲“企者不立”的文意,看到这种情形,我当即暂停讲课,让全班学生都站起来,说道:“今天我发现不少同学没有精神,那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活动一下,提提精神。大家将两只脚轻轻半踮,我们比比看,看哪些同学能站稳。”学生们一下子来精神了,这时,全班同学都站得稳稳的;接着,我让他们将脚再踮高一些,笑问道:“还能站稳吗?”这时,有一些同学开始摇摇晃晃;最后,我让他们用尽全力将自己的脚踮到最高,大声问道:“还能站稳吗?”看着同学们一个个东倒西歪的样子,我让他们先坐下,然后说道:“刚才我们活动的内容其实就是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企者’即踮脚站立的人,人踮起脚来站立,能站多久呢?所以老子说,‘企者不立’。”原本有些沉闷的课堂顿时变得轻松、活跃起来,在这种气氛感染下,学生们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学习经典、诵读经典的热情明显高涨。

3.及时鼓励表扬,成就激趣

鼓励和表扬是教师对学生所取得的成绩做出的肯定评价,在学生诵读国文时,适时适当地运用表扬和鼓励,可以调动学生诵读的积极性,能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激励先进,鞭策后进,促使每一个学生在不同水平上的发展,是帮助学生养成经典诵读习惯的“催化剂”。如当学生诵读经典后,即使存在个别失误,教师也可用诸如“虽然……但是……希望……”之类的语言给予表扬和鼓励;如果诵读得好,老师不妨采用夸张而又充满感情的语气,如“太好了”“太棒了”等给予激励。表扬的语言应该是真诚、热情、新鲜,并且富有魅力的,针对学生在诵读中存在的优点、长处,不时地通过“表扬”给予“催化”一下,可以使学生心中充满愉悦的成就感,从而更加积极地进行诵读。

4.创设乐学情境,故事激趣

学生诵读的经典国文主要是文质兼美的古代文言文,尽管其蕴含丰富的精神食粮,但对于今天的学生而言,要充分理解具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对于语文基础本来就比较差的中职生,要理解文意更是难上加难,甚至有一些学生刚拿到教材,就以太难懂为名,产生抵触情绪。这就需要教师创设教学情境,设置生动的情境,吸引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诵读之前,我经常给学生讲一些小故事、寓言或生活中的案例,把学生带入探求新知的乐学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开始讲老子《道德经》“知羞耻”这一单元时,我引入《吴下阿蒙》的故事,让学生从吕蒙“士别三日,刮目相待”的故事中,懂得知不足而后知奋发,才能让自己脱胎换骨,并同时赢得他人的敬重;我在讲解《闻鸡起舞》《卧薪尝胆》“图自新”的故事时,让学生从古人的故事里树立发愤图强、战胜挫折的信心等,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二 学校、教师等外在客观因素是培养中职生诵读习惯的关键

1.校园环境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诵读习惯

环境与人的发展息息相关,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孟母三迁”的故事在这一方面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环境能产生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它能在不知不觉中,给人以熏陶、引导,给人以约束。对学生来说,学校是其身处的最主要环境,对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教师可借助学校这一外部环境,发挥其对学生的熏陶和感染作用,帮助学生养成诵读经典的良好习惯。

如学校可以利用校园广播站、校园网、橱窗、展板等阵地,围绕“经典国文诵读”这一主题,对学生进行宣传、引领;完善学校图书馆设施及藏书,让学生能在那遨游书海,与名家对话,和经典相约;建设科技文化长廊,在过道、标牌以及教室的墙壁上,设置名人名言、古典诗词;开展丰富多彩的经典国文诵读活动,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到经典诵读活动中……通过这些动态、物态环境的创设,营造浓郁的经典诵读氛围,让学生在弥漫书香气息的校园环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从而实现将诵读经典变为一种自觉行为、习惯的目的。

2.教师榜样示范,通过引导表率培养诵读习惯

在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过程中,教师的示范作用是对学生最好的教育。教师的引导不仅影响着学生习惯的内容和性质,而且通过榜样示范的作用,影响着学生习惯的形成过程。要让学生养成诵读经典国文的习惯,教师必须先以身作则,做好经典诵读示范。

做好经典诵读表率,首先,要求教师热爱诵读、坚持诵读;其次,教师可以用富有感情的语言,声情并茂的诵读,来感染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的经典诵读示范中感悟语言、想象意境、领会涵义、学会诵读;最后,只要时间允许,可以在班级开展诵读活动,教师也积极参与进去,并和学生分享自己的诵读感悟、诵读收获,培养他们对诵读经典的热情。

3.制定诵读规范,及时评价促使诵读习惯养成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校和班级是培养学生诵读习惯的主要场所,但学生的自觉性是有限的,在习惯养成的过程中,必须制定相应的诵读规范。比如,语文教师可以在每节课前安排一段固定时间(5分钟左右),让学生在课堂上诵读经典国文;班主任可以每天安排一段固定时间,大致10~15分钟甚至更多课时(根据班级情况调整),让学生在教室内诵读经典国文;学校可每周安排一段固定时间,比如升旗或其他集会时间,让全校学生诵读经典国文。诵读时,可视诵读情况作相应规范,如要求学生读准字音、字正腔圆,读出节奏、有板有眼,读出意境,有滋有味。长此以往,就可以使诵读经典成为一种习惯。

需注意在执行规范时,要及时进行评价。评价本身是一种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评价得当,对习惯的形成有积极的强化作用。评价是一种反馈,反馈一定要及时。学生诵读有进步,要及时给予鼓励;发现有不良的情况,要及时给予提醒。

4.贵在长期坚持,教师常抓不懈促使诵读习惯养成

行为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也不是生来就有的。因此,其养成教育必须循序渐进,常抓不懈。既不能大刀阔斧,也不能快刀斩乱麻,而是在长期的学习和生活中,通过自我磨炼,加强修养而形成的。一位外国教育家曾指出:“习惯仿佛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美国心理学家拉施里的动物记忆实验研究发现:一种行为重复21天就会变为习惯动作,而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这一研究表明一个习惯的形成,必须持续一段时间。因为习惯的养成非一日之功,人都有惰性,在习惯养成过程中出现反复也是难免的,尤其是对学习习惯比较差的中职生。尽管不同的行为习惯形成的时间不同,但坚持的时间越长,习惯越稳定。因此,培养中职生诵读经典的习惯,不应仅仅停留在一段时间或几次活动上,必须持之以恒,贵在坚持,通过教师长期检查、督促,促使学生养成诵读经典的习惯。

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让我们带着学生们一起诵读经典,帮助他们养成诵读经典国文的好习惯,让他们在中华历史灿烂的民族文化与坚韧的民族精神中吸收养分,形成健康、美好、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把学生们带上精神丰富的人生之路,这是我们的义务与责任,让我们一起努力!

参考文献

[1]梁振桂.试论语文教育与传统文化底蕴的培养[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