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学生家庭教育范文
时间:2023-04-13 08:16: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学学生家庭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统一性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作为孩子的第一所学校,是孩子和社会接触的第一步,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终生的;学校则是孩子系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促使孩子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目的都是为了发展人、完善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家庭教育在中学生成长过程中举足轻重,而学校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在中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的脱节以及偏差导致了教育效果不佳,甚至是教育效果相抵消的现象,这极不利于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才。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中学生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问题认识不全面,未能处理好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统一问题,从而导致不能更好地发挥两类教育的功能。因此,要提高教育质量,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处理好中学生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统一性问题迫在眉睫。
一、中学生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统一的必要性
所谓家庭教育,是指家庭中父母、长者对子女、幼者所进行的教育;所谓学校教育,是指在学校中由特定的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地促使个体社会化的教育活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中学生的成长和全面发展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学生的教育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统一,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统一性是中学生教育成功不可或缺的因素。中学生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必须统一的原因如下:
(一)培养目标的统一
家庭教育的出发点是将中学生培养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将其培养成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的人才。这两者在目标上是统一的,最终目的都是为社会培养有用之人。家庭教育不仅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息息相关,而且与社会发展要求密切相连,与学生所处的整个家庭背景、家长们的整体素质都有莫大的联系。学校教育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所要求的方向是一致的,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新人才的培养模式,也决定着中学生的发展方向。据此可见,家庭在培养方式上是现实而又具体的;学校在培养方式上是宏观而又抽象的。家庭对中学生的教育属于在生活的点滴中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教育,具有随意性;学校的教育属于用既定的规则对中学生进行有计划的培养,具有正规性。但是这两者并不冲突,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其内在培养目标具有统一性。
(二)教育问题的统一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教育问题具有统一性,二者的教育对象同为中学生。中学生具有思维活跃、乐于探索的特质,但由于其身心发展尚未成熟、涉世不深、分辨率不强,因此在他们成长和发展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青春期问题、学习问题、人际交往问题,更有甚者会遇到心理阻碍等隐性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所共同面对的。要促进中学生的健康发展,要处理好这些问题,家庭和学校就要发挥各自的优势,不仅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更重要的是要互融共进、相互统一。
(三)挑战任务的统一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许多新兴的教育方法、内容涌入到中国教育体系中,为传统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注入新鲜血液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特别是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的革新,使得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中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接触的信息也越来越广,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这种大背景的影响下,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所涉及的空间变得广泛,这种广泛性导致整个教育环境的扩大、各种综合矛盾的出现以及多种价值观的碰撞,使得单单靠学校引导难以缓解中学生们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这个时候家庭教育的作用变得举足轻重。学校教育具有稳定性、规则性、目的性,学校开展的活动为学生们的健康成长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础。家庭教育具有灵活性、启蒙性、针对性,家庭对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起到润物无声的作用。这两者在中学生的发展进程中的地位都不可取代。由于科技的深入,现今世界变得纷繁复杂,甚至有些领域良莠不齐,需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共同努力对中学生进行正确和谐的引导,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发挥主体能动性,培养中学生明辨是非、强化抵御诱惑的能力,培养他们自力、自强的精神和责任意识,在不断拓展中学生知识面的同时,提高他们的社会意识,促使教育的效果事半功倍。
二、中学生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在统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统一在中学生的成才和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就目前的教育现状而言,中学生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统一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一)职责定位模糊
传统观点一直认为家庭教育从属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一直扮演被动性角色,与学校教育没有明确分工。传统教育中,教育中学生的任务大部分是由学校“大包大揽”,家庭教育的地位微乎其微。进入现代社会后,这种情况有所改变,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开始相互配合,但这种“配合”实质上是家庭被动地听从学校的安排并依附于学校。家庭教育自身的独立性差,在学生教育问题上不能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因而,中学生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权责不清、分工不明确、教育效果不高。多数人认为家庭是不具有独立教育职能的教育主体,在中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处于从属地位。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继续 ,是对学校教育教学成果的补充。家庭教育既没有相对独立的教育任务,在教育目标方面也从属于学校教育即以中学生的智育为主。由此看来,纯粹的严格意义上的家庭教育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并没有占重要的地位,同样,家庭教育在中学生的培养体系中的地位也在某种程度上被忽略。
学校教育职责定位的模糊主要体现在“扩张”上。目前多数的中学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把学生的学习成绩摆在首要位置,把课堂扩展到家庭中并要求家长介入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而使家庭教育也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中心。所以,学校教育在推卸掉中学生德育培养责任的同时,家庭也没有将这种责任很好地承担起来,导致某些学生成为单向度的人,只重视成绩和排名,不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与家庭教育相比,学校教育在中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处于强势地位,这种强势地位不仅扭曲了家庭教育的职责,还加载了许多学校教育所不应承担的重担。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职责定位的模糊性不仅削弱了家庭教育在中学生成长过程中应负的责任,也消弱了家庭教育的主体性、计划性、创造性,学校要承担不必要的责任就成为必然。这种职责定位的模糊不利于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教育内容分离
家庭承担着启蒙教育功能,也承担着诸如情感、道德、经济等现实功能,多样性的现实功能使得家庭教育与中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连。在此意义上,家庭教育是世俗型教育,缺乏整体计划和明确目的。这就决定了家庭教育更倾向于对情感和道德的培养。在中学阶段,中学生的学科知识变得丰富而多样,在很大程度上已超出了家长的知识范围,多数家长对子女进行学习指导已感到力不从心,导致了教育内容的分离,家庭教育仅局限于非智力因素方面的教育。但在非智力因素教育方面,并不是每一个家庭都能够针对中学生的身心特点进行正确的教育和引导,“棍棒底下出人才”的严格式管理,溺爱娇惯子女的放羊式培养等非科学的教育方法得到一些家庭的吹捧。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处于一种“爱强教弱”的模式。
学校教育是目的性、系统性、组织性最强的教育活动。因而,学校教育是一种制度化的教育,它用既定的规则对知识进行系统地传授。在中学阶段,学校的主要任务就是提高升学率,注重学生的知识学习,因而教师无暇顾及学生的道德培养。随着教师心态日益功利化,教师日益以追求教学绩效为重,以追求学生成绩为主。因而,目前的中学教育强化了教师 “教书”这一职责,却弱化了“育人”功能。对“好学生、差学生”的差别待遇、收取高额补课费等现象揭示出学校教育处于一种“教强爱弱”的状态。
“爱强教弱”的家庭教育与“教强爱弱”的学校教育使得智力教育与非智力教育日益分化,造成教育内容的分离,导致中学生的教育失衡。
(三)教育功能错位
家庭教育在中学生生活学习中有其特殊的、不可缺少的作用。在中学阶段家庭教育的功能十分明确,即教会中学生如何“做人” 、健全中学生人格和促使中学生社会化。具体表现为向中学生传输社会价值观、生活经验和文化习俗,并使其良性社会化。然而,由于中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殊性以及家长对这一阶段教育责任认识的滞后性,把家庭教育仅仅理解为智育,不能与中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征相适应,导致家庭教育内容逐渐缩小、德育功能日渐弱化,并逐渐被智育和一些功利性、现实性的教育内容所取代,甚至出现家庭德育的空白,致使中学生人格缺失、心理发展方向偏离我国主要教育目标。
同时,大多中学仍以应试教育为主,以突出智育和升学竞争为特点,教师可以不必向家长了解学生的信息,就可以通过作业好坏、课堂表现和考试成绩的高低等来了解学生的基本学习情况。于是,学校教育的权威性得到强化,家庭教育的依附性也随之增强,学校对家庭教育的主导机制也日益固定化。学校为提高教育质量,把家庭纳入学校教育的范围,把家庭教育的职责局限于追求升学率和学习成绩,一味地要求家长在对子女的智能培养上与学校同步,配合学校狠抓学生文化成绩。作为家庭与学校沟通桥梁的家长会,其功能也出现了异化,其功能仅仅被局限于按学校要求办事。在中学阶段,学校教育除在家庭教育的基础上继续加强对中学生的德育外,更主要的是对其进行科学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的教育,这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分工。而目前学校教育的功能错位首先体现在分工不明确。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功能错位的危害性是显而易见的。这种危害性主要体现在:首先,它使中学生在“做人”等方面形成严重的缺陷,造成中学生所受教育“畸形化”,破坏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的平衡。其次,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功能错位使教育过程中出现了负面效应:超前、重复、或错误传授知识,加重中学生的学习负担,使中学生失去学习新鲜感,产生厌倦情绪。第三,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功能的错位还造成了人力物力的浪费,使得家庭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附属机构,使其自身作用消失。
三、中学生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统一的途径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统一应全方位地贯穿于中学生教育过程的始终,而不是指某一方面或是某一时期。因此,要促使中学生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达到高效统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明确责任,优势互补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在中学生培养过程中具有各自的任务和内容,因而需要明确各自的责任。家庭教育以德育为主,而学校教育则以德育为首,侧重智育。明确双方各自的责任可以在中学生的成才过程中避免重复性,并对中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从而可以避免家庭与学校的相互推诿以及教育过程中的疏漏和真空。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对于中学生的成长,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在中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会面临不同的问题。要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取长补短,扬长避短,明确分工,从而达到互补的效果。比如,家庭教育的感染性、融合性、多样性等特点在中学生德育方面的优势,而学校教育的目的性、系统性和专业性等特点在中学生智育方面的优势。因此,发挥各自的优势,使中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加强联系,密切关系
在中学阶段,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要实现统一, 就要做到及时交流思想、互通情况、相互了解。家庭和学校联系的基本途径主要有个别联系和集体联系两种。个别联系是教师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采用家访、谈话、电话等方式,同家长进行交流、沟通以方便教师可以更多地了解学生的成长背景,在家里的生活、学习情况以及家长的教育方式等,而家长也通过教师了解孩子在学校以及所在班级的情况,对学校、教师提出自己的意见。集体联系主要是学校通过召开各种类型的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家长接待日等方式向家长介绍并使其了解孩子在学校以及班级的学习、生活情况,提出学校对家庭的期望和要求等。家长之间也可利用这些机会相互交流,互相学习,向学校提出合理的意见等。
(三)积极配合,实现良好合作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在中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发挥着各自不同的职能,因此要实现中学生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统一归根到底要实现中学生德育与智育的统一。同志提出“推动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加强各级各类教育的衔接和沟通。”①因此,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三者应相统一,形成一个社会化的大教育系统,共同承担中学生教育与中学生社会化的重任。中学生教育则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综合体现,中学生在其成长和成才过程中要受到各方面的影响,这些影响必将波及到学校的教育方式与内容,家长会把社会上一些或好或坏的东西带到家庭教育领域中来,中学生也会把满足自己好奇心和欲望的事物带到自己教育过程中。因此,必须在众多因素的影响下把家庭、学校、社会三者教育有机地统一起来,形成一个大的教育系统。当然要建立这个大的教育系统并不容易,它需要各方面的相互配合、团结协作,且与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学校教育水平和教育者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家长的整体素质有极大的关系。在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统一过程中,要发挥学校教育主体性作用,以先进的学校教育带动传统家庭教育,将二者统一起来,扬长避短,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目标。
总而言之,充分认识到中学生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统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中学生成才和全面发展为基本立足点,了解二者的职能,加强二者的相互配合、相互融合、相互补充,更好地促进中学生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统一,才能真正达到促进中学生健康成长的目的。
注解
① .在庆祝北京师范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讲话[N].福建日报,2002-09-09.
参考文献:
[1] 刘英.关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探讨[J].广西社会科学,2001(6):23-26.
篇2
关键词:中学生;攻击行为;家庭生态系统;父母子系统
1 攻击行为
1.1 攻击行为的定义
攻击行为(Aggression behavior)是指意图伤害他人的身体行为或语言行为,是中学生中常见的一种社会行为。攻击行为的发展状况将会影响中学生品德与人格的发展,同时也能作为衡量他们社会化成败的一个重要指标。
1.2 攻击行为的研究现状
国外非常重视中学生的攻击行为,他们研究并解释了不同的攻击行为理论模型,从归因、环境、父母教养方式等不同角度进行研究,早期集中于理论模型、影响因素的研究,后期集中于攻击行为的干预。
国内则起步较晚,最初是对国外攻击行为研究的介绍,随后出现了探讨攻击行为产生规律及有效控制中学生攻击行为发生的研究。
2 家庭生态系统
2.1 家庭生态系统结构
家庭生态系统主要由父母子系统、孩子子系统和家庭环境子系统构成。前两者各自运作并互相协作,与后者一起执行多种家庭功能。父母子系统主要包括父母的文化水平、职业、教养方式;孩子子系统主要包括个体人格特征、性别和年龄,家庭环境子系统主要包括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类型、家庭关系、家庭社会与环境特征等。
2.2 家庭生态系统视角下的中学生攻击行为机制分析
在造成中学生不良行为的原因中,家庭原因所占分量最重,因为家庭是中学生活动的第一空间,中学生出现不良行为乃至犯罪都与家庭有着密切的关系。
2.2.1中学生攻击行为的父母子系统研究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也是其认知与社会性发展最主要的动力源之一。最重要的是父母教养方式,它概括了父母的各种教养行为的具体特征[1]。众心理学研究表明:民主教养方式可提高儿童自制能力、综合能力的发展及产生更多亲社会行为,消极教养方式会对儿童社会规范的内化和个性发展产生消极影响:专制型儿童往往会攻击同伴或者被同伴所统治,放纵型则因行为不受限制而产生更多的攻击行为。
前人对中学生心理健康与父母文化水平、职业的关系研究发现,具有攻击行为的儿童父母具有较低的文化水平和是较多的体力劳动者。父母文化水平虽是客观变量,但它却会影响父母的言行举止等主观因素,进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其子女。父母职业是与父母文化水平密切相关的因素,从事体力劳动的父母一般只有中专及以下的文化水平[2]。
2.2.2中学生攻击行为的家庭子系统研究
家庭是个体出生后的第一所学校,是个体人格形成、情感培养的重要场所。不理想的家庭环境会引起中学生的不良行为。充满暴力攻击的婚姻冲突供给孩子不良的人际交往模式,孩子通过观察学习,强化了攻击是解决问题主要策略的不良信念,从而产生更多攻击行为。在高父母冲突环境下成长的中学生,会表现出更多的紧张不安、胆怯或害羞、行为不合群以及被同伴拒绝,并在行为中表现出更多的攻击性[3]。同时,较高的父母冲突也会使中学生更倾向于选择以暴力为内容的电子游戏,并产生成瘾倾向。即使父母间是较低水平的冲突,如教育态度的不一致、对待朋友的分歧均会明显地提高中学生的攻击行为。美国的格卢克(R.M.Geluk)的研究发现,有86.7%的犯罪青少年生活于残缺家庭[4]。
2.2.3中学生攻击行为的孩子子系统研究
中学生正值青春期,身体各项机能逐渐成熟并接近成人水平,心理上自我意识从无到有,情绪情感日渐丰富,但因身心发展具有生长发育的阶段性、可塑性和心理发育的滞后性的特点,出现心理与生理成熟度不一致的现象,从而产生多种心理矛盾,影响和决定中学生行为,烦躁不安、冲动易怒、攻击性强等典型的青春期特征,使他们易在强烈的好奇心、好胜心、自尊心、哥们儿义气的驱使下,做出危害社会及他人的冲动的攻击行为。
3 控制中学生攻击行为的家庭教育对策
3.1 引导中学生合理宣泄能量
实验表明,人的怨恨和攻击冲动,若能通过适当方式宣泄,其攻击能量就得以释放,从而消除攻击倾向。因此,在社会规范允许范围内,中学生通过体育运动、好友倾诉或进行无破坏性幻想等方法合理宣泄,有助于中学生控制并消除攻击行为,但要注意避免玩网络游戏、喝酒、吸烟等不良行为。
3.2 改善家庭教养方式
提高家长自身修养和教育能力,通过学习与中学生交流的技巧,训练其对愤怒的自控力并提高其道德推理水平,来减低其攻击行为甚至犯罪行为的发生率。中学生与父母有着矛盾的依恋模式,因此父母应在此基础上通过多与孩子沟通、给予信任来提高亲密程度,采用及时阻止和适当惩罚的方法弱化孩子攻击行为,而非暴力打骂促成其逆反心理和模仿行为。多民主少专制,多赞扬少批评,平等尊重孩子,多征求其意见。
3.3 创建和谐的家庭氛围使中学生拥有更高的移情能力
父母的情感态度对子女个性的导向作用不可低估。中学生在实施攻击行为前,往往遇到思想冲突、不知如何做出正确的道德推理和道德判断的情况。国外一项实验研究证实,对有道德冲突的学生进行培养责任心的训练后,可明显减少他们的攻击性和行为。父母营造宽容民主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感觉被理解、尊重,成长中的诱惑和不良情绪能及时有效地得以疏导,使孩子发展道德,学会换位思考,增加他们的移情能力而减少攻击行为。
3.4 家长要以身作则加强自身修养
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父母对自己的要求,父母对自己家庭的尊重,父母对自己每一行为举止的注重,就是对子女最重要的,也是最重要的教育方法。家长作为孩子最早的启蒙和终身教育者,是孩子最直接的模仿榜样。因此,家长应加强自身修养,以身作则,尽量避免在孩子面前说脏话、打架或恶意攻击,尽量不看或少看暴力电影,不采用体罚和暴力,正确表达自己的情感,学会道歉,乐于助人。这样潜移默化的影响不但可以矫正孩子的攻击行为,还能让孩子学会利他。
3.5 改变对孩子的关注重点
目前社会上存在一种误区,在我们提到家庭教育的时候,多数人会想到家长为孩子选择的各种课程辅导班或艺术辅导班,而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父母应及早注意孩子的心理发展状况,经常沟通,必要时要与学校联系,掌握学生在校情况,与学校一起针对孩子的问题寻找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 王瑞琪,聂衍刚. 中学生攻击行为的干预对策探析――家庭生态系统观的视角[J]. 心理研究,2014,02:17-22.
[2] 王海英. 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家庭生态系统研究[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6:210-213.
[3] 赵兰,唐娟.理科生留守未成年犯攻击性与社会支持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的相关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19(6):790-791
[4] 蒋索,何姗姗,邹泓.家庭因素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6(3) :394-400.
篇3
关键词: 父母教养方式 中学生心理发展 研究综述
一、父母教养方式研究综述
(一)父母教养方式界定
对于对父母教养方式的理解,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界定。曾琦(1997)认为,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在教育、抚养子女的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一种行为倾向,是其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综合表现。也有研究将父母教养方式界定为父母在抚养教育子女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是教养观念、教养行为及其对儿童情感表现的一种组合方式。
(二)父母教养方式类型
最早研究父母教养方式的是美国心理学家Symons(1939),他提出亲子关系中的两个基本维度:一是接受―拒绝,二是支配―服从。Schaefer(1959)划分为爱―敌意和自主―控制两个维度;Becker(1964)划分为接受(温暖)―拒绝(敌视)和允许―限制两个维度。
当代有关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首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著名心理学家Baumrind对儿童及其家庭的著名研究。她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教养方式的两个维度:要求和反应性。在Baumrind(1971)的早期作品中,将父母教养方式划分为权威型、专制型和放任型三种。1983年,Maccoby和Martin在Baumrind对教养方式的分类基础上,把放任型父母教养方式按要求和反应两个维度又进一步分为溺爱型和忽视型,从而把父母教养方式划分为四种类型:权威型父母、专制型父母、溺爱型父母和忽视型父母。
(三)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现状研究
20世纪70年代以来,学者们开始探求教养方式背后的影响因素。这期间,国外学者既从社会文化背景、社会阶层、社会经济地位及父母体验到的压力和社会支持等家庭系统以外更广阔的层面出发,又从家庭系统内部的一些因素,从儿童特征入手,较全面地探讨了家庭教养方式和教养行为的影响因素。
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子女性别差异。陈陈(2002)研究发现,父母和儿童的性别影响父母对待孩子的方法,与孩子异性别的父母比与孩子同性别的父母对孩子更仁慈、少严厉且更允许孩子自由。
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父母差异。肖文娥等人(2002)研究发现母亲更多地采用溺爱型的教养方式,而父亲则更多采用专制型、放任型的教养方式。在民主型教养方式上,父亲和母亲并没有明显的差异。
此外,一些研究者分别对父母教养方式的城乡差异、独生/非独生子女差异进行了研究。张文新(1997)比较了城乡两种文化背景对青少年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结果发现,父母的教育方式存在城乡差异。他对独生与非独生青少年的父母教养方式也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独生与非独生青少年的父母教养方式存在显著的差异。
二、关于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
在我国,13至16岁的中学生正好处于青春发育期,即由童年向成年的过渡阶段。在这一阶段中,他们身心各方面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很多心理学家把初中生这个时期叫做心理断乳期,即中学生在心理上要求摆脱对父母的依赖。他们的认识能力虽然尖锐但是片面,随着自我意识能力和水平的提高,独立意识表现明显,但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能力还不强,自我认识还不深刻。
国内调查研究表明,在中小学中,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扰和适应不良的学生所占比率相当高。广州市(1995)1000名中学生的调查表明,53.2%的中学生有心理危机。时建朴(1998)调查表明,28.4%的中学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心理问题,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在恐怖倾向和冲动倾向上,其次是对人焦虑。以上调查数据表明:我国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心理问题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三、父母教养方式与中学生心理发展相关研究综述
国外的早期研究中,研究者主要关注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他们对亲子关系的维度和父母教养方式的类型作出划分,并研究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Maccoby(1980)的不同性别青少年攻击性的研究中发现,青少年的攻击与父母的严厉惩罚有密切关系。研究发现:被父母接受的孩子一般都表现出社会需要行为,如情绪稳定、兴趣广泛、有同情心;而被父母拒绝的孩子大都冷漠、倔强,具有叛逆心理。Parker(1990)研究表明了父母的强迫行为、过分控制与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较低之间是相关的。以上研究证明了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的心理健康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在个体的各个成长阶段都会有所体现。
我国国内的学者也对父母的教养方式对个体心理诸方面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父母的教养方式在青少年的学校社会适应及学业成绩、归因方式等方面均有着重要的影响,青少年的高焦虑和神经质等方面的特点与父母教养方式呈显著相关。
有研究发现,父母文化程度低的家庭,其子女问题行为的发生率较高。父母的受教育程度是影响父母教养方式的因素之一。受教育程度高的父母倾向于给予孩子更多的尊重、理解。受教育程度低的父母就越容易对子女采取过渡保护、干涉、惩罚、严厉或是偏爱等消极的教养方式。不健康的教养方式很容易使子女产生异常心理。
三、结语
父母教养方式是影响子女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父母给子女一个情感温暖、理解的环境,施予理智的爱,子女出现心理问题的可能性越小,而对子女采取不当的教养方式和表达负性情感越多,越会增大子女出现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可能性。因此,父母教养方式对中学生的成长是不容忽视的。这些应引起所有有关人士的关注,呼吁积极改进父母的教养方式,为子女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美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陈陈.家庭教养方式研究进程透视.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
[2]林磊.幼儿家长教育方式的类型及其行为特点,心理发展与教育,1995.
[3]左占伟.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的发展特点研究,哈尔滨学院学报,2003,8.
[4]梁家国,朱玉英.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心理状况影响初探,中国心理学杂志,1995,9.
[5]阳德华.父母教育行为与初中儿童抑郁、焦虑情绪的关系,教育导刊,2000,6.
[6]刘建榕.初中生心理健康的优势家庭教养方式的探究,四川心理科学,2001,2.
[7]Paker,G.The parental bonding instrument:A decade of research.Social,Psychiatry and Psychiatric.Epidemiology,1990,25.
篇4
一、家庭亲情教育
亲情特指亲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一种相濡以沫的情谊,无论贫富都不离不弃。亲情既是与生俱来的,又是需要培植与呵护的;它是平等的,又是双向的。现代独生子女从呱呱坠地开始,就享受了太多的亲情,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等等百般宠爱,真是捧在手里怕碰着,含在口里怕化了。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很容易产生自私霸道、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不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
因此如何有效地对孩子们进行有效亲情教育,一直是我在思考的一个问题。而我同时面临的另外一个问题是,七年级下学期的开学第一章就要学习人的生殖。一生中经历的最大的事情就是出生。对于整个人类而言,种族的繁衍也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出于本能,每个学生都会很想知道自己是如何来到这个世界上的。而生殖系统这节课却总死气沉沉。学习这课时学生总会感到尴尬。整堂课的大部分时间学生都低着头,红着脸。尤其在看图时,有的学生发出不自然的笑声,有的还会捂住自己的眼睛。青春期的少年特别严重的羞涩心态战胜了求知的欲望。使得这节课的学习效果往往令人失望。为了打破僵局,我决定绕道而行。找点不是那么敏感的话题来谈谈。于是就决定让大家来讲讲,每个人的妈妈是如何解释各自的出生过程的。孩子们的眼睛一下就亮了,有的说,自己是从大海里潮上来的;有的说,自己是一个闪电劈出来的;还有的说,妈妈说是象拉肚子一样把他拉出来的。说到自己独特的出生经历,每个学生都兴奋起来,急着要把自己的想法跟大家分享。沉闷的课堂一下子活跃了。这节课终于获得了初步的成功。
二、家庭伦理教育
伦理是指人与人相处的各种道德准则。具体到家庭中就是除了有亲情之外,还有应尽的责任,维护家庭成员之间和睦相处的道德准则。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等等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建构和谐社会的必要保证。
如在教学“遗传病与优生”时,在教学过程利用生命规律,培养学生正确的生死观、利用各种活动,丰富生命伦理教育,在进行生物实验教学时,适时开展生命教育。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很多实验中都涉及生命观问题。在进行“种 群密度调查”时,要尽量注意不要随意采摘花草树木,要呵护大自然的一草一木;在进行动物解剖实验中,要尽量减少解剖动物的数量,不恶意处置、虐待实验动物,培养学生善待动物、善待生命的意识。在生物考察活动中,开展善待生命的活动。生物教学经常要组织学生进行课外考察活动,那么,在进行活动中就 要适时地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如在组织学生野外植被调查时,充分让学生体会到大自然中各种生物的和谐统一,每个生物都有其生存的必要,都是食物链中重要的一环,即使是对人类有害的生物,我们也不能采取灭绝的办法,应该采取减少数量的办法,教育学生爱护身边的每个生命。
三、家庭处世教育
大千世界复杂多变,个人的能力非常有限,现代社会更需要人与人之间的通力合作。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资料表明,如果一个家庭是民主的合作型的,孩子在与人合作、与人交流方面的能力就更强。在生物教学中很好 的将生物知识的传授与人文精神的培养有机结合起利用生殖发育的知识,培养学生珍惜生命生物教材中有大量的生物繁殖知识,我们可以利用这些 知识让学生体会到生命来之不易,进而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关爱生命的人文情怀。
例如,人的生殖,从精、卵细胞的结合到受精卵,从受精卵到子宫内发育10个月,每个人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最优秀的个体。生命是多么来之不易的,它是多么珍贵!利用遗传变异的知识,培B学生尊重生命,善待生命,在生活中经常会发现不尊重他人生命、漠视他人生命的现象,因此,生物教学时,可利用遗传和变异的知识,让学生认识到每个生物的唯一性,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善待生命。那么面对家庭成员、家庭与社会之间出现的这样那样情况到底应该怎样处理呢?当代作家史铁生的母亲为我们作出了榜样。史铁生正当青春年华却不幸残疾,几乎丧失了生存的勇气,天天到荒芜而又充满活力的地坛去疗伤。当然在何种情况下如何处理问题是见仁见智的。但目的是要教育学生明事理,善应变,落落大方,不卑不亢地处理生活中的事情,养成与人沟通,合作的好习惯。
四、家国关系教育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它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是与国家的关系。对孩子进行培养教育,是家庭的需要,同时是为国家培养接班人的需要。人口增长与社会发展的教学中,计划生育和晚婚晚育就是很好的例子,教育以后步入社会怎样处理家庭与国家的关系,从当前我国的人口问题看待,自己的婚姻和生育新一代九得以充分体现学生以后的思想水平。可见,正确处理“小家”与“国家”的关系是家庭教育成功的标准之一。
篇5
一、家庭教育对中学生心理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文明的延续,家长的一言一行都对子女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中学时代的青少年学生正经历着身心巨变,他们与家庭之间的关系也不同于往昔。小学时代依赖于家庭保护,而到了中学则是时刻想着从家长的唠叨、管教、干预、限制中解脱出来,划出属于自己的天地。对于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渐增强的中学生而言,在其成熟稳定的心理逐渐形成的过程中,家庭教育中的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关系微妙而复杂,如何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将深刻影响被教育者的心理发育。中学阶段是人的一生中最关键最富有特色的时期,如何度过人生的“黄金时期”,每一个中学生都面临着不同的选择。
无论是学校教育不当,还是社会环境的消极因素,虽然都与青少年心理问题有一定的关系,但追根溯源,不良的家庭教育才是产生学生不良心理的首要因素。
二、家庭教育对中学生不良心理形成的影响
家庭是青少年性格、人格培养发展的第一场所。在家庭中青少年学到了最初的社会生活知识和生活技能、道德规范、行为习惯等。国内外研究表明:青少年的早期生活经验将深刻地影响其一生。在家庭诸要素中,家庭结构、家庭教育方式和教育态度、父母的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等都对青少年的成长起着很大的作用,如果在这些家庭要素中出现问题,那么无疑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产生深远的消极影响。
1单亲家庭对孩子个性心理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生活观念的改变,离婚率逐步上升,这势必出现一些单亲子女。父母离异之后,往往在孩子心灵上留下创伤,加上生活的重负,他们心情往往处于压抑状态,这就无形中给孩子带来生活的阴影。
2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个性心理的影响
为人父母者,谁不期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但是由于不同家庭中父母的生活阅历和对生活的认识不同,个性心理差异,对孩子的教育或者溺爱或者要求过高,这样不仅不能使孩子形成健康的心理,反而害了孩子,使原本美好的愿望成为泡影。
3父母作为家庭主要成员对孩子心理的影响
我国古代教育家颜之推说过“人在少年,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对,无心与学,潜移默化,自然似之”。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作为家庭主要成员是孩子社会化过程中最初的角色模仿对象,一旦从其父母那里学会了某种习惯和处世态度,将对其一生的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父母不仅是孩子生命的创造者,同时也是孩子心灵的塑造者,对孩子的心理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如果作为家庭主要成员的父母综合素质偏低将会给中学生的心理发育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三、采取合理措施,关注青少年心理成长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青少年不良心理的形成与家庭教育有着重要的关系,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已经成为家庭教育中的重要问题。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来培养中学生的健康心理:
1强化家庭教育职能
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它是教育的一种基本形式,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教育的早期开发作用、长期感染作用、环境熏陶作用都是学校和社会教育代替不了的。培养、教育子女是父母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只教不养,是父母的失职;教子不善,是父母的罪恶。因此,家庭应担当和强化对青少年的管教责任。应重视对家庭教育学、家庭心理学理论的研究和应用,针对当前的家庭教育缺陷,推出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
2注重教育方法,提高家教质量
青少年存在心理问题,很大部分是因为缺乏家庭教育,特别是教育失当造成的。错误的教育管理不仅没有成效,反而会使被教育者产生逆反心理,甚至从小养成其对立、反抗社会的情绪。为改进家庭教育方法,提高教育质量,我们建议:
(1)建立家教咨询中心。开辟咨询热线,聘请有关专家担任咨询人员,主要是引导家长用正确和适当的方法去影响、教育子女,解答家长和监护人提出的有关家教方面的疑难问题,减少家教方面的偏差和失误。
(2)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家长学校可多渠道开办。妇联、教育局、学校、街道、居(村)委会基层组织都应开办,父母应定期到家长学校接受有关家庭教育学、青少年心理学方面的培训,以提高父母的素质和教育能力。
3关注单亲家庭学生教育
学校及时建立单亲家庭学生档案,加强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行为和家庭情况的了解、跟踪。教师要用爱心抚慰其创伤,同时也要教育其他学生用友情去弥补其亲情的缺失。让单亲家庭的学生生活在一个充满真情友爱的班集体里。学校要创造活动的环境,积极鼓励单亲家庭学生参加班集体的各项活动及其他社会活动,以培养其自信心和责任感,增进其和其他同学的友谊。总之,对单亲家庭学生一定要多奉献爱心。但需注意的是,对单亲家庭学生在做耐心细致工作的同时,也一定要严格教育和要求,对原则问题不能迁就。
篇6
关键词:高中生;家庭教育
面对社会的急剧转变,家庭教育渐陷困境。家庭教育资源缺乏、家长不了解子女不足、家长缺乏家长训练、教育子女的方法落后、子女受传媒及次文化负面影响等都是普遍的家庭教育问题。更严重的是不少家庭单位逐渐瓦解,出现了单亲家庭、空巢家庭、祖父母家庭、保姆任母亲角色等家庭问题,不少学生缺乏父母照顾,难有完整的家庭教育。再者,很多家长不懂处理子女问题,当子女的成绩不理想或行为出现问题时,便往往归咎于学校或感到无助;亦有家长因面子问题,难于面对学校教师寻求帮助。家庭教育的困境直接影响学校教育的成效。看来,学校、家庭教育如何有机的结合是目前教育工作的一个难题。
家庭教育要依据孩子的心理特点来进行,才会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孩子上了高中,很多家长会发现孩子突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有生理的,也有心理的。生理上的变化,家长易于发现,能够接受和理解,可是心理的变化却时常让家长感到迷茫和困惑。
一、高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高中学生正处于情绪不稳定的时期,也是教育最困难的时期。他们遇事容易冲动,缺乏理智和自我控制能力。这是他们生理上的急剧变化给心理活动带来的影响。伴随着自我意识的迅速发展,使高中学生的心理活动往往处于矛盾状态,主要表现如下:
1、好奇、敏感、争强好胜与情感脆弱、缺乏意志力的矛盾。高中学生一旦受到批评、遇到挫折或遭受打击时,就容易产生心灰意冷、悲观失望或厌世情绪。例如,刚升入高一的学生学习内容和环境的改变,会使他们觉得难以适应,感到紧张、焦虑,学习成绩起伏不定;有些自尊心较强的学生害怕见到自己不如意的成绩,就抄袭他人作业或考试作弊;有些意志脆弱的学生还会采取旷课、逃学、甚至弃学等逃避方式来求得解脱。
2、自我意识的觉醒、成人感的确立与社会成熟相对迟缓的矛盾。孩子自进入高中阶段就有了成人感,希望家长不再把他看作孩子。他们渴望自治,期待自己的建议和意见得到家长的承认和尊重,希望与父母平等。但与他们自我意识迅速增长的情况相比,他们的社会成熟又有些滞后。所以,他们在处理一些问题上就显得冲动、偏激、摇摆和脆弱。例如,有些学生觉得成人吸烟、喝酒很爽,就想亲身体验一下。
3、性发育迅速与性心理相对幼稚的矛盾。学生进入高中后,身体内的各个机能系统的发育也逐渐接近成熟。学生面对这些变化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致使心理发展比较幼稚。例如,一些学生的“纸条恋爱”,冲动性异往行为等。
二、家庭教育策略
1、不要溺爱要关爱。古人说:“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爱之,其实仇之。”这是对“溺爱”一词的最好注解。家庭过分溺爱的孩子或怕苦、怯懦、经不起挫折;或依赖性强,缺乏独立发展意识;或骄横、霸气;或胸无大志,不思进取。
关爱,是以让孩子健康成长为出发点的关心和爱护。
(1)注意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孩子自己能做的让他们自己做。高中大多数的孩子要过集宿的生活,这时他们就要自己照顾自己了,如果没有独立生活能力,他们就会把自己的生活和学习搞得一团糟。所以,学会独立生活是他们应该具备的基本生存能力。这就要求在这阶段,家长就要逐渐放开手脚,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独立生活能力,不要再百般呵护,包办代替。
(2)注意培养勤俭节约的好习惯。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自己的外表会越来越重视,有的还会追时髦、讲新潮。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家长不能无原则地满足,要注意收集一些实例讲给孩子听,让孩子明白真正的美是在内心,不在外表,同时家长在这方面做出榜样也是很重要的。
(3)注意教育孩子懂得尊重他人。现在的学生由于他们在家庭中倍受呵护,尊重他人的观念很淡薄,更不懂如何去尊重别人,这会严重影响他们与人交往,所以家长在关心孩子的同时不要忘了教育他们孝敬父母。慢慢,孩子就会放弃“以我为中心”的思想,习惯于听从父母的正确意见。
2、不要放任要关注。放任就是家长对孩子的所作所为不闻不问,不管不顾,放任自流,致使孩子不能安全度过青春危险期。所以,作为家长对于处在青春危险期的孩子,要特别关注。要留心观察孩子的行为变化,如穿着、打扮,与哪些人交往,放学能否及时回家等。发现异常,就要及时与孩子沟通,沟通时注意倾听孩子的解释,不主观臆断,不简单粗暴,不乱加干涉;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习惯,认真纠正孩子一边做作业,一边看电视、听音乐、吃东西等不良习惯,让孩子知道好的学习习惯是通往成功的金钥匙。
3、不要管制要情制。一些家长知道家庭教育的重要,但是教育的方式方法不当,经常采用打骂、训斥、吓唬等简单粗暴的手段来管制,或者把孩子禁锢在家里,不让孩子与外界接触,致使孩子胆小怕事、性情孤僻、缺乏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有的还会性格粗野暴躁,严重地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情制,就是提倡父母用慈爱去感化,用心去教育。当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帮助孩子分析原因、指出危害,或拿出指导性意见;当孩子和父母发生争执时,要肯于放下“尊严”,孩子对就服从,孩子不对要耐心说服,要和孩子建立平等、互助的朋友式关系,和孩子一起成长。
总之,家庭教育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任重道远,还须不断探索和发展。相信家庭教育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家庭教育的辉煌一定会到来!学校将促成父母成为参与学校教育的伙伴,进而促进孩子社交、情感与学业的成长, 使他们能成长为社会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正面管教》 作者 (美国)尼尔森
[2]《卡尔威特的教育》 作者 (德)卡尔・H.G.威特
篇7
家庭作为促进个体发展的初级群体,对个体道德社会化的发展有着最基础、最深刻的教育影响,当然,也有着社会与学校教育不可替代的优势。
(一)家庭道德教育具有早期性和持续性优势
个体自出生起最早接触到的社会环境便是家庭,父母抱着对子女的殷切期望不但对其生命给予细心呵护,更是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便开始有意识地对其进行着启蒙教育。另外,个体所在家庭的种族、、经济状况、生活方式、文化氛围以及其他成员的素养、交往活动等等都无不例外地对其道德人格的形成产生着不可估量的影响。正如美国心理学家A.拉琴斯提出的首因效应理论,家庭教育作为个体最早接受的教育,其成败对今后的社会与学校教育将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是个体道德教育的“摇篮”。同时,在家庭教育的整个过程中,生活环境和教育者的相对稳定性保证了个体道德社会化教育的连续性,因此,家庭又是促进个体道德人格发展的“终生阵地”,对中学生的道德社会化影响是基本而且长远的。
(二)家庭道德教育具有灵活性和针对性优势
中学生正处于生理与心理双重变化的时期,他们张扬个性,同时又极度渴望得到教师、同学、家长与社会的关注与认可。但是,由于学校教育自身的局限性,教师在同时管教几十个学生的道德思想时难免会出现教育的疏漏或顾此失彼的现象。而在朝夕相处的家庭生活中,父母对子女的个性特征、思想变化、优缺点的真实状况有着最全面、最系统、最深刻的了解。因此,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便可以根据子女的个性特点和行为表现,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及时给予有针对性的道德教育。
(三)家庭道德教育具有亲情优势
家庭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联结而成的亲密组织,父母与子女之间这种天然的亲情关系无可替代,并且不可分离。父母对子女无私奉献的爱本身就是巨大的教育力量,将有助于子女形成积极健康的道德情感,塑造健全的人格。在个体道德社会化发展过程中,这种“情”的教育往往比“理”的灌输更能产生积极有效的影响。
(四)家庭道德教育具有生活化优势
生活本身就是一本丰富的“教科书”,而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个体自出生起便开始受到家庭有意识和无意识的教育。无意识的教育包括家庭、文化氛围、经济水平等等,也包括父母在生动活泼的生活中有意无意地将自己的价值观、修养德性、行为模式、生活习惯等渗透到子女身上。这种“不教而教”的教育影响将产生“润物于无声”的教育效果。
二、目前我国家庭教育中对中学生道德社会化影响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观念“重智轻德”
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家长占据着一定的主导地位,其自身的人生观、价值观、理想追求的境界等都影响着对子女成才标准的选择。一些家长受当下教育体制和功利化思想的影响,认为中学生提高学习成绩,升入更高学府获得更高文凭,为未来取得高薪职业和社会地位作准备是关系子女一生发展的最重要和最关键的事情。因此,他们不遗余力地花费大量钱财和精力为子女“择名校”、报各种辅导班、请家教,但是却对子女的道德发展不以为然,认为智育的发展比起道德品性的养成更为重要。
(二)教育内容“重基础轻高度”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家长逐渐意识到教会子女做人,培养其良好品德的重要性。但是,受家长自身文化素养、个性品质、精神境界高低等的影响,一些家长对子女的道德教育内容多以文明礼貌、尊老爱幼、遵纪守法等基础性教育为主,对培养孩子责任心、团结协作、创新开拓和独立自主等品质的追求略显微弱。更少有对其子女进行尊重一切生命、关心他人和社会、保护环境、热爱自然、为集体利益牺牲自我利益、为人民服务等等更高一层的家庭道德教育追求者。
(三)教育方式“重言传轻身教”
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其生理的变化也促使他们的心理发生着激烈的变化。他们敏感而骄傲,既渴望融入群体,得到教师、同学,甚至家长的认可和关注,又追求特立独行、标新立异;他们往往意气风发、理想远大,但却不切实际;他们是幼稚而又成熟、依赖而又独立的矛盾体。但是,由于家长自身教育知识和教育能力方面的不足,容易忽略中学生的发展规律和阶段性特征,而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一味进行说教,机械地灌输成长的要求,反而适得其反,引起子女的反感和叛逆。同时,有些家长往往将子女置于教育的对立面,而忘记自己本身也是影响子女道德教育的一面“镜子”,重言传轻身教,因此导致事倍功半,取得的教育效果甚微。
三、提高家庭教育对中学生道德社会化影响力的对策思考
(一)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与教育方式
促进家庭教育效能的实现正确的教育观念是确保教育方法、教育内容以及教育评价标准选择的科学性的先导条件。要促进中学生道德社会化的发展,关键在于转变家庭教育中教育者的教育观念,提高家长对教育的认识并帮助其树立正确、全面的成才观。家长应加强教育理论、心理学理论等相关知识的学习,以与时俱进的姿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能力,并同时在道德修养方面进行再社会化,以提高自身素质。另外,家长应尊重个体成长规律,从子女的角度出发,根据其个性特点和成长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以科学、灵活创新、活泼生动的教育方式给予及时有效的指导,纠正其可能出现的成长偏差。中学生是敏感脆弱而又矛盾的发展性群体,家长在对其进行道德教育时应更加耐心、包容,本着客观与科学的原则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在方式方法上讲究教育的艺术。
(二)加强学校和社会对家庭教育的指导
篇8
关键词:家庭教育;教育指导;问题;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7-0320-084
以往在孩子教育这方面,家长往往认为教育是教师的职责,将孩子交给了教师进行教育,自己完全不插手。这种做法显然是错误的。实际上,孩子的教育需要教师与家长共同协助才能完成,但当前众多现实问题则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出现了脱节的现象,存在很多沟通和合作的盲区,以至于影响了对学生的教育。下面笔者结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衔接方面存在的问题,谈几点解决策略。
一、存在问题
(一)家长与教师沟通交流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不愿意接听教师的电话,甚至不愿教师来家访。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害怕教师对自己进行抱怨和说教,责备自己没有对孩子的学习进行管理和监督等,害怕在老师面前丢失面子。另外,还有许多家长因为工作忙拒绝参加学校的活动。这就导致很多时候学校教师与家长之间没有充足的沟通与交流的机会,从而对孩子的教育指导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二)教师教育指导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初中阶段,部分教师在家庭与学校之间的合作过程中产生了认识上的差异,以至于造成了合作不顺利的问题。如有些教师认为家庭与学校的沟通是班主任和学校领导的职责,与任课老师没有太大关系,对于家长的想法,从来不去进行主动交流,以至于他们之间无法建立合作关系。这是因为教育教学经验较为缺乏所导致的问题。
(三)家庭与学校合作过程中方法、途径方面的问题
学校与学生家长之间最有效也最常用的一种合作交流方式是开家长会,而家长会的开展模式主要是校长或者年级领导发表言论,然后各班主任在班级里对家长进行学生在校学习的情况总结陈述,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以后应改善的地方提出自己的意见,并着重将学生的各科成绩情况向家长进行汇报,这一部分主要是各科教师的试卷分析,很少就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态度以及综合素质等方面与家长进行交流。这种家长会上,家长的发言权相对有限,很少有机会与老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缺少与学校、班主任特别是任课教师之间的真正对话。
二、解决策略
(一)促使家庭与学校合作,建立平等的关系
为了能够真正让家长参与到学校教育中来,学校就必须改变观念,采取有效的措施。这就要求教师与家长之间建立双向流动的交流。教师不能以学生在校学习情况的好坏为标准来直接评价家长,甚至是抱怨家长缺乏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引导,而应该客观地将学生的学习情况告知家长,与家长平等地交流沟通学生存在的问题,与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随时了解孩子的近况,并与他们一起探讨如何通过有效的方式来帮助、引导、教育孩子,同时虚心向家长请教学习,不定期进行家访,以更好地与家长合作,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指导。
(二)家长要积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家长是学生最直接的责任监护人,应和学校共同承担教育学生的职责,参与到学生的教育指导中来,以有效弥补学校单一性的教育教学的不完善。具体做法:家长要与学校建立相互信任、共同合作的协助关系,并发挥自己在孩子教育中提出意见的权利,随时根据孩子的学习教育问题向老师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同时主动、定期向学校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与科任教师进行教育合作的配合与交流,更好地促进孩子各方面的进步和提高。另外,家长还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配合与协助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并主动到学校与教师进行沟通,积极参加家长会和亲子活动,以增进对教师、自己孩子的了解,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三)与时俱进,创新学校与家庭合作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学生在校的学习与成长离不开学校与家长之间的合作与配合,而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着多种不同的衔接配合方式,如为了学生发展成长的需要,教师可以对学生家长进行召集,把自己、学生以及家长之间连成一个团体共同参加互动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与家长主动讨论和交换教育教学的意见,也可以向家求促进学生教育教学工作发展的建议和意见,并接受家长对一些学生有关问题的咨询。通过这些方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学习进步,提升教育教学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三、结语
初中阶段,学校和家庭的配合与合作尤为重要,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策略与方法,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作用,更好地对学生实施教育,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家长;中小学生;锻炼;习惯;提高;认识;培养;爱好
一、研究目的
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家长要严格遵循孩子成长规律,对孩子因材施教。切实消除学校减负、家长增负,不问兴趣、盲目报班,不做“虎妈”“狼爸”。通过教学实践发现,绝大多数学生不主动的参与运动,“以静代动”,“光说不练”现象普遍,懒、散、怕苦怕累思想严重,对自身运动的不良习惯缺乏应有的耻辱感。习惯是训练出来的习惯,不是喊出来的,也不是说出来的,是练出来的。强迫学生锻炼容易,如果没有治“懒散”的灵丹妙药,那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的难度大家可想而知!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我校六年级学生、追踪联盟校初中学生体育锻炼的行为表现为研究对象。1.文献资料法利用报刊杂志(摘抄)、学术报告(记录)、网络科研(搜索,下载)等查阅相关资料,对目前的研究现状作一个全面的了解,为本文提供理论基础。2.其它方法本文还采用了比较分析法、教学经验的反思、观察法、访谈法、个案分析法等。
三、结果与分析
(一)学生现状
绝大多数学生自控能力差,多数学生在家里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五六岁的孩子不会自己吃饭,上小学了不会穿衣服,上中学了还由父母收拾书包;节假日里看电视上网等无节制;体育课想自由活动、站队行动迟缓、逃操现象突出、课外锻炼不主动、在家懒的使不动……“既不好好学习又不运动的”现象增多。“以静代动”,“口头爱好人不动”现象普遍。
(二)缘由分析
当一、两岁孩子淘气不吃饭,父母追着给喂饭,“宝宝、吃点吧!宝宝、求求你吃点吧!”孩子在学前班父母鼓励、引导、监督过孩子做力能所及的事了吗?帮他打理好了一切,试想孩子连自理都不愿做,又怎么能主动地锻炼呢!孩子就有了依赖习惯。1.通过对国外孩子和中国孩子的健身对比,对我们的家庭教育进行反思1~4岁无不同;5~8岁美国的家长会带孩子出去滑旱冰、打球,中国的家长更希望孩子在家学钢琴,上兴趣班;9~12岁美国的孩子已经养成了锻炼的习惯,几乎每天都会出去打球、踢球,中国的孩子因为家长和老师给了他们过多的作业,使得他们几乎无法抽时间去运动,还有很多已经戴上了眼镜;13~14岁美国孩子大多已经把运动当成生活中的一部分,中国孩子却仍在为早操多跑一圈斤斤计较。美国:健身要从小培养。韩国:健身能让身材和气质更好。俄罗斯:学习不好没关系,但身体一定要好。欧洲:健身和学习同样重要。中国:学习成绩大于一切。2.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1)老师不重视学生全面发展,经常霸占体育课。(2)应试教育,使学生没有时间健身。(3)许多孩子娇生惯养,害怕和讨厌体育锻炼。(4)父母榜样能对小孩做到无声的教育。(5)家长不要老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比,怕输在起跑线上,起跑线上哪有输赢!(6)改变孩子从改变父母做起,给孩子报课外班应首选体育类。(7)父母对孩子兴趣培养的想法,往往受社会潮流和自我经历的影响与制约,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即如果父母要培养的兴趣正好与孩子原本的兴趣巧合,获得极佳效果。倘若这种培养的兴趣与孩子原本的兴趣相悖,那就会南辕北辙被孩子拒绝,并在二者抗衡的打拼中两败俱伤。(8)在生活问题上父母大包大揽,造成了现在孩子什么都不会做,在家长多年“帮助”下,孩子已经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懒散习惯,学习累、锻炼更累,这时家长让孩子去锻炼,孩子能吃了这苦吗?在美国,孩子不论年龄大小,都是重要的家庭成员,所以告诉孩子他们在家庭中应该负起的责任是很重要的,而承担家务则是最好的方式。不同年龄的孩子可以做哪些家务劳动?(9)父母期望值较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从现实看,家长课外陪读现象越来越普遍,而陪学生锻炼的现象却难以见到。家长控制和支配着孩子离校后的时间。从早到晚,时间排得满满的,没有一点空隙,放学回家有家庭作业,晚上还得补课……3.提高体育锻炼的认识,统一思想,改变传统观念和行为,促进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兴趣如果变成习惯,那么我们的教育目的基本就达到了。我们常说,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自我教育,即孩子能够自我进行教育。其实,自我教育就是好习惯的养成。无论是生活习惯,还是学习习惯,一旦养成,我们就不需要再费力气的,孩子自然就会去做,并且会做好。(1)家长关注孩子的体育测试,利用开家长会了解孩子目前体育锻炼现状,积极参与锻炼的程度。(2)家长积极引导孩子玩好了才能学好。不要学的时候想玩,玩的时候有顾忌。培养锻炼习惯应当从6岁开始。爱运动的父母是孩子的榜样,每天和孩子运动1小时。(3)利用体育教学,网络、课外体育活动家长积极引导学生掌握锻炼知识和技能,在离开学校后家长保证孩子有足够的时间去从事自己喜爱的体育锻炼项目,使孩子能在参与中获得乐趣,享受运动的过程。(4)家长积极倡导和好朋友一起运动,制定锻炼计划,观看体育赛事,利用视频模仿动作,相互监督;从小的目标开始;不要停止已经养成的习惯;一旦开始运动就奖励自己。(5)家长重视对孩子意志品质的培养,克服惰性,培养积极进取、勇敢顽强的品质。对那些怕吃苦、毅力较差的孩子降低标准,积极鼓励引导。如长跑练习,跑不动的快走完全程。(6)家长应加强学校、班主任,体育老师合作和交流,家长抽时间来学校观摩体育教学,了解孩子的锻炼情况,眼见为实,家校合力,解决孩子“以静代动”的行为习惯。(7)家长应充分利用健身理念宣传、大课间活动、体育竞赛、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四大工程”。改变孩子的锻炼现状,激发运动兴趣,培养运动爱好,促使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
逐步培养中小学生在校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消除父母、自身的错误观念和行为,树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把体育锻炼作为磨练孩子毅力和克服“懒”的一个平台;改变学生片面寻找原因和借口不积极主动的参加体育锻炼。家长控制和支配着孩子离校后的时间,孩子体育爱好在很大程度上是家长培养出来的。
2.建议
很多爸爸妈妈往往会忽略给孩子培养一个爱好,但是这非常重要。拥有一个良好的爱好,孩子会感觉人生是有意义的,每天都是值得期待的。就像很多家长喜欢打麻将一样,想想明天还能去打麻将,就觉得今天干活挺有动力的。当然,我们要帮孩子培养一个健康的爱好,不一定要求他多擅长,只是希望在孩子的生活里,有那么一件事,让孩子觉得做起来很开心,哪怕失落寂寞的时候,也能够抚慰他的心灵。当部分孩子对运动产生兴趣时,家长由于片面追求分数和排名,把正在处于运动兴趣成长势头封杀在萌芽之中,这是绝对要不得的。
参考文献:
[1]耿培新.体育与健康[M].七年级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全一册).北京:人们教育出版社,2012-6.
[2]刘永和.学思结合做教研[R].兰州交大东方中学:甘肃省教科所———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立项培训会,2015-3-21.
[3]焦瑶光.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讲座[R].兰州交大东方中学:甘肃省教科所———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立项培训会,2015-3-20.
篇10
所谓教育,通常是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种形式,它们都是影响个体成长的重要因素。三者之中,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背景和基础,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是在家庭教育基础上进一步延续、深化。家庭教育只有根基牢、起点正,才能培养出好人才。长期以来,我们似乎都在强调三者共同发展,实际上又总是倾向于将教育归之于学校和社会的事,家庭教育的功能无形中常被忽视。在家庭教育相对缺失的当下,中职生的家庭教育问题尤为突出。作为中职教育者的我,深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深感中职生的家庭教育决不能弱化或空白。以下结合多年中职班主任工作的经历,谈几点心得体会:
一、面对现实,共同关注
近年来,中等职业学校的软硬件以及办学质量都有了较大的提升,但相对于普通高中和大学而言,却仍处于较为边缘化的地位。中职教育被认为是一种较低层次的教育,经常得不到社会和家长的重视与认可。因此,中等职业学校生源狭窄,学生入学成绩偏低。一般情况下,进入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大部分自认为是“惨遭淘汰而不得已选择读中职学校”的,他们身上往往比普通高中生具有明显的失落感和行为认识的偏差,他们缺少归属感和被信任感,亟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他们一般处在十五、六岁至十七、八岁,正值青春期或青年初期,正处于“人生的第二次断乳期”,教育学称为“心理断乳期”。这一时期是人的心理、情绪变化最激烈的时期,也是产生心理困惑、心理冲突最多的一个阶段。他们由于先前遭遇了某些不顺,缺乏人生理想和信心,进入中职学校后自认为没有前途了。他们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既有生理和心理上的苦恼,又有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压力。他们缺乏经验,不能真正独立,需要得到家长的关心和帮助,需要老师的关爱和引导。
二、唤起责任,树立信心
首先,要唤醒家长的责任感,改变家庭教育的观念。有一部分中职生家长认为孩子已经是“输在起跑线上了”,没希望了,对教育孩子的意识几乎为零。因此,家长要改变传统的观念,从实际出发,要真正认识到,职业教育实际上是一条十分宽广而通畅的成才成功之路。孩子虽然文化课成绩较差,但并非一无是处,他们也绝不是低智商群体,在他们身上同样有很多闪光点,不能一味地只关注孩子的考试成绩。要让家长明确,如果他们放弃了自己正在就读职业学校的子女教育,到时自己孩子的情况将会越来越差,甚至一无是处,白白失去有可能更容易成功的绝好机会。我利用各种机会进行家访、家长会、座谈会等等,努力帮助家长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唤醒家庭的责任感。
其次,帮助家长树立信心,形成家庭教育的动力和家校共教的合力。用往届的优秀毕业生成功的经历,让他们看到未来,看到希望。如许多知名公司企业正亟需大量的技术工人,许多上岗的中职毕业生比一些缺乏实践经验的理科学生更受欢迎的现实,让他们看到成功成才离自己是如此之近,由此帮助家长不要看轻选择了就读职校的子女,找到自信,形成动力。教师要尽量给每个学生贴上好标签,只要看到点滴的进步,就及时表扬鼓励,及时向家长汇报孩子的进步,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因材施教,比如学习后进的学生,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帮助家长和学生分析其在体育、音乐、美术等方面或许有特长,引导鼓励他们参加艺体高考;有的同学因为学科短腿现象,成绩不理想,则引导他们从基础做起,勤做多问,实现进步,让家长看到孩子成功的方向与可能。
三、更新观念,改进方法
在家庭教育的思路、方法和内容上要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对孩子的教育既要鼓励,也要批评,但方法一定要得当,要符合孩子的实际。经常性地开展家访活动,或通过电话与家长探讨交流。青少年是一个特殊的年龄阶段,帮助家长认识青少年年龄特点、心理、发展规律,对孩子出现的情绪反复,行为多变,要有心理准备,要理解孩子,尊重孩子。孩子的能力有高有低,对子女期望值要符合实际,给他们一个可以达到的目标,引导他们“跳一跳能摘到桃子”。对子女要给予真诚的期望,经常鼓励,给予积极的动力。因势利导,注重思想道德教育和专业技能的培养,让他们会做人,有本领,成为自食其力又有益于社会的人。在教育方式上,要摒弃以往的那种专制作风,不训诫,不体罚,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要把孩子看作一个独立的、有尊严的个体,尽量做到和孩子进行平等的思想和情感的交流,能采取说服的教育方式,使孩子在愉悦的情绪中,心服口服地接受教育。让家长理解学校教育的各项措施和对孩子的要求,让家长全力配合学校做好子女的教育工作。相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为基础,学校教育定会事半功倍,得心应手。
- 上一篇:合同能源管理优势
- 下一篇:采购合同管理实施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