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1 09:42: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育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教育论文

篇1

(一)选题——论文写作成功的基础。

1、尽可能要避免的选题:

(1)选题太大、太宽泛。如《当前实施素质教育中的若干问题》、《谈家庭教育》、《论高中课改》等。

(2)只谈某学科的细节,缺乏概括和提炼。如《解数列题的两种常见方法》、《并联和串联的区别》、《作文的开头技巧》等。

(3)空谈理论不联系实际。如《新课程与建构理论的关系》《校本教研的理论依据》《合作学习理论探究》。

(4)只有案例没有反思。如《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固定装片实验观察》教学设计、《我最难忘的一节生物课》。

(5)老生常谈缺乏个性。如《谈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教师如何适应新课程改革》。

2、如何选题?好的题目能大体反映出作者研究的方向、成果、内容、意义。题目引用语要确切、简洁、精炼、通俗和新颖。确定题目时,题目要专一,开掘要透,道理要深,立意要新。

(1)切口小探讨深,以小见大。如《课后小结——教师成长的助推器》、《感恩行动从这里起飞》

(2)提出一种新的观点或设想。如《儿童焉能丢失了人生“余裕”》、《教育是被遗忘筛选过的记忆》。

举例:            

(3)研究容易被大家忽视的普遍现象。如《一个被忽视略的问题:教育人际关系》、《课文内容不等于教学内容》。

(4)具有争鸣性的话题。如《校长是管理者还是领导者》、《“现代私塾”收获的将是什么》。

(5)充满着教育智慧与思想。如《教师管理“方”和“圆”》、《教学“意识流”》、《这样的“合作学习”有价值吗》。

(6)散文式的论文,真情实感。如《自信,点亮心智的明灯》、《把悄悄话装进我的行囊》。

(二)教育论文的写作技巧

1、功夫在文章之外。成功属于“有心人”,平时抽空看有关的论文。碰到问题要善于思考,发现可研究的问题。将有关的问题写下来,记一些笔记。(勤于积累)

2、写文章最好先写提纲。如果可能的话,写论文前拟一个提纲。层次清楚,前后呼应。(提笔写作)

3、给文章取一个精致的标题。能抓住文章精华,体现出创新的地方,标题能吸引人。(精心构思)

4、观点和内容。观点要正确,又有一定的新意。论点是什么?如何展开论证?开头和结尾的呼应。文字表达恰当,修辞加工润色。文章体现了一个教师的创新能力,选题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文章体现一个教师的思想和情感,能写好文章的人通常是有思想的人,情感丰富的人;文章体现一个教师的精神面貌,消极忧伤的人也许能写好艺术作品,但很难写好教育论文。写好教育论文需要激情和智慧,只有“有心人”才会具有这样一颗好奇心和敏锐感。(标新立异)

(三)教育论文的写作要求

1、方法型教育论文的写作?

(1)方法型教育论文。这是一种介绍具体教学方法和经验的论文。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通常会摸索出一种新颖而有效的操作方法,或者是探索出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经验。当这种方法和经验相对成熟时,我们就可以通过总结和提炼把它写成教育教学论文。这种论文的标题,通常是用《……的尝试》,或者是一个具有操作性的句子。

方法型教育教学论文,最实用;最易写。因为它来自自己的实践,都是自己曾经做过的和想过的,写起来比较顺手。

(2)方法型教育论文的写作程式:

A、阐述运用方法的依据。为什么要运用这种方法?依据是什么?背景(现实背景和理论背景)?概念诠释。

B、介绍方法的实施过程。介绍方法实施的过程是教育教学论文的重点部分,必须对方法作详细的叙述。介绍方法要根据具体情况,有的方法是渐进式的,有逻辑顺序,这就应该按逻辑顺序一步一步地介绍;有的方法是并列式的,没有严密的逻辑性,这就可以根据先主后次的顺序来介绍。在介绍时,小标题中不要用空洞的、玄乎的词语,也不要用表示结果的话来代替操作,要尽量用操作性的语言,直接写明怎么做。介绍过程时,最好用小标题,分条列项。如果操作步骤较多,在小标题下还可以再分几个方面来说。总之,方法的介绍要有层次性,力求让读者读起来方便。

C、陈述方法实施的效果。一种科学而新颖的方法实施后,往往会取得理想的效果。作为方法型的教育教学论文,有必要把效果陈述出来,以引起读者的关注。

效果有显性和隐性两种,对显性的效果,能够用数据说明的,尽量用数据;对有些无法用数据说明的,可举例说明,选择一两个典型事例。

陈述效果时,最忌讳的是光说些大而空的话,比如“提高了积极性,激发了兴趣”。

用事实说话,让人心服口服,是这一部分的关键。当然,陈述的效果必须与实施的方法相关,不要把与本方法毫不相干的效果也统统扯上去。

篇2

理性与情感对个体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感情往往通过艺术教育得以正确发展。艺术教育具有的审美功能,在陶冶人的情操和发展各人感情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审美教育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运用感性的、直观的方式,使审美个体切身体会美的标准、美的特质和美的规律。这种超越理性的观照方式,能够更加触动个体内心,从而对个体起到直接的、强烈的教育作用。个体情操的不断发展和完整,最终将促使个体间关系的和谐发展,这即是艺术教育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剂”作用的最好体现。

2最重要的环节离不开艺术教育的培养

每个人都具有共性和个性两个方面,在当今社会发展中,创新往往与人的个性有密切关系。人的个性培养,需要获得方方面面的教育。在高校艺术教育过程中,注重学生感受的多样性,通过艺术教育使个体尽可能地获得丰富的独特感受,成为高校艺术教育者的共识。如果说智育和德育主要发展了人心智和德行方面的个性,那么美育则发展了人审美方面的独特个性。艺术教育的这一审美功能,促使个体在和谐的最高境界中追求“和而不同”,保持了个性的独立性。只有每个个体具有独特的审美认知,才能够达到整体的“百花齐放”,进而使校园文化建设充满生机,促使校园文化建设成为生动的而非呆板的、独特的而非随波逐流的、内容丰富的而非单一的发展模式。

3艺术教育可以促进人的心理健康

篇3

有研究者认为,惩罚的效果由时间、强度、连贯性、惩罚者与幼儿的关系、语言的配合、惩罚与正强化的配合等因素决定。选择合适的惩罚策略,能够明显提高惩罚教育的效果。

由于认知能力有限,幼儿对道德规范、规则的认识尚未内化,有时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不当行为及应受的惩罚。在实施惩罚教育时,教育者要晓之以理,明确告诉幼儿错在哪里,为什么会被惩罚,同时要动之以情,让幼儿了解自己的不当行为产生的后果,引发幼儿对自己不当行为的内疚以及对受伤害同伴或事物的同情,从而转变幼儿对惩罚的态度,从不得不接受转为心甘情愿接受,进一步提高惩罚教育的效果。这种说理加情感教育的惩罚方式,不仅能使幼儿明确了解应该遵守的规则、规范,还会引发幼儿对错误行为后果产生内疚、懊悔等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增强幼儿的责任意识,使幼儿对惩罚心悦诚服,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学会控制并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自尊是个人基于自我评价,对个人价值所产生的一种持久而有情感的感觉。对幼儿而言,自尊可能不是来自自己评价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外在标准,而是来自自己是否能感觉到被有特殊意义的人所喜爱、所接受、所重视。幼儿园教师可以说是幼儿心目中有着特殊意义的人,幼儿都期望得到教师的喜爱和肯定。

幼儿园惩罚教育是教师对幼儿某一方面或某一行为的否定性评价,如果把握不好惩罚教育的尺度,可能会影响幼儿的自我评价,挫伤幼儿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作为幼儿心目中的重要他人,教师实施惩罚教育时应以对幼儿的爱为出发点和归宿,在保护幼儿自尊心的前提下,在适当的时候进行适度的惩罚教育。那种威胁恐吓式的惩罚方式应该谨慎使用或者避免使用。在幼儿园班级中,教师不能为了个别幼儿的个别不良行为而终止或打乱教育活动的正常进行。为了避免破坏整体教学氛围,教师可以通过否定性的表情、身体动作的暗示、暂停活动的方式巧妙制止个别幼儿的不良行为。教师还可以使用集体教育方式,重申班级活动规则,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班集体的行为准则,更好地规范自己的行为。现代心理学与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发现之一就是揭示了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双向作用关系,指明了教育教学活动作为师往、互动过程的本质、特点与规律。在教师向幼儿施加影响的同时,幼儿也以自身的特点、行为,有意无意地影响着教师的教育行为。

面对幼儿的种种不良表现,如上课随意走动、欺负同伴、不听教师口令、不遵守游戏规则等,教师经常会产生愤怒、烦躁、挫折等强烈的消极情绪体验。有一位幼儿园教师曾告诉笔者:“只要看到班上最调皮的那个幼儿来上幼儿园,我就会头痛。”教师在处理应急事件或情绪不佳时往往还会表现出一些过激行为,如大声呵斥、叫嚷、拽拉幼儿等。教师的这些失控行为既不能为幼儿提供良好的正面示范,也不利于师幼间信任、依恋情感的建立,更不利于幼儿不良行为问题的纠正。因此,在面对幼儿的不良行为时,幼儿园教师要保持头脑清醒,克服幼儿消极行为的影响,理智面对幼儿的种种不良行为,采取科学合理的惩罚方式,使惩罚教育不仅能够制止幼儿的不良行为,保证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还能增强师幼之间的良性互动。

篇4

[关键词]创造力、艺术教育环境

广义的讲,“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是人才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它对学生健康、全面、和谐的发展起巨大的“催化”作用,具有育人的综合功能。它是技艺性、智慧性及愉悦性兼具的基础文化课。主要有音乐、舞蹈、戏剧、诗歌、书法、绘画、摄影等,其根本目的是要提高人们对美的感受和理解,培养人们对艺术的表现力和创造力。这也是新的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那什么是创造呢?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刘佛年曾说过:什么是创造?我想只要是有一点新意识、新观念、新设计、新意图、新做法、新方法就可以称得上是创造。

现代创造学认为:人的创造力是在适当的条件下得以开放和发展的,没有适当的条件,人的创造力就会被扼杀。学校教育环境在学生的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所以,在学校营造一个良好的艺术教育环境,能够使学生便捷而有效地获得创造美的能力。

学校艺术教育环境应包括物的因素和人的因素。我们把其归结为显性艺术教育环境和隐性艺术教育环境。显性艺术教育环境指直接作用于人的视觉的、听觉的,和艺术学科直接相关联的环境;隐形艺术教育环境随作用于人的视觉、听觉却看起来和艺术学科无直接联系,在潜移默化中会对学生的艺术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的环境,如教师的衣着、言谈、政策……显性环境和隐形环境并不独立存在,他们是相互关联的统一体。

小学生创造力是一个受多种因素制约的复杂的动态进程。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创造力呈持续发展趋势,但并非直线上升,而是波浪式进行,小学生创造力的体现主要有以下几点:(1)好奇心强,喜欢提出问题。正是有了好奇心,才体现出对事物探索的热情。(2)善于大胆幻想。处于小学阶段学生的创造力更多的带有幻想型的特点,同时,小学生创造想象和思维大多是由现实中遇到的问题或困难情境激发的,思考问题是表现出一定的主见。(3)直觉思维和灵感在儿童创造力中起着重要作用。

校园是学生长期生活和学习的地方,对学生的艺术素质有极大的影响,艺术化的校园环境是艺术教育的隐形课程。因此我们遵照儿童教育规律、儿童的身心发展及认知特点,对艺术内容充分挖掘,创造性的营造艺术教育环境。

1、在音乐、美术教室的墙面张贴一些古今中外音乐美术大师的照片、生平介绍、代表作以及他们的一些名言、观点,让孩子们从小与大师对话,从中吸取营养,接受艺术的熏陶。

2、在音乐美术教室开辟一块学生艺术专栏,专门展示孩子们自己的创作,如:儿童画、泥塑、工艺品、作曲作品、自己歌唱的磁带、表演节目的照片、录像等,还可以放一些自制的乐器,让他们在自我展示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保持对艺术学习的持久动力。

3、在教室的外墙上、走廊上定期更换,本校最有代表性的最突出的学生作品及作者简介,

使小作者得到鞭策、鼓舞,给其他的学生树立一个学习的榜样,指明努力的方向。

4、利用红领巾广播站、电视台在课间为学生播放精品音乐、诗歌,还有每天大课间的美文诵读活动,都受到学生的喜爱,让他们在耳濡目染中感受体验到美,获得了美的享受。

5、走进我们的校园,就能感受到一种艺术化和现代化的氛围。绿的操场、黄蓝相间的教学楼、立体绿化、做工精致的宣传招牌……都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以上这些方式能够从多个角度刺激学生感官,给学生营造了一个新奇的空间、一个七彩天地,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培养了他们的艺术感知力,激发了他们创造美的意识。

艺术教育必须进行必要的技术训练,不能停留在单纯的知识传授、感受美、鉴赏美的层面上,而是必须掌握一定的技能,因为学生的任何创造都是在掌握一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开始的。一般来说,基础知识掌握越扎实,基本技能越技巧越熟练,思维就越灵活。思路就越开阔,创造和发展能力就越强。

1、抓好艺术课堂教学,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与技能

为确保艺术教育质量,我校严格按部颁计划开齐开足艺术课程,为培养学生创创造美的能力提供了一个最基础的平台。

我们在艺术学科的课堂中坚持基础的技能与情感并行发展,着力改变艺术学习中的机械模仿与枯燥训练,不以单纯掌握专业知识技能为目标,而是让学生广泛地了解、学习艺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艺术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形成艺术体验和艺术能力。我们坚持把音美课作为艺术教育的主渠道,严格按课程标准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在教学过程中,重审美教育,培养学生不断提高认识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和兴趣,尤其教学中重视对学生美的心灵的启迪和美的行为的培养,增强教学内容的内化作用,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创造美的能力。

教师是艺术教育的传播者,艺术教育的成败关键在教师,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强调教师调整师生关系,引领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提高学习兴趣,以新的教育观念来影响学生;改变传统的整齐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在生动活泼的活动中思维活跃、表现风格多样的课堂模式,让学生很轻松地获得创造性的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2、抓好艺术兴趣队组,发展学生的创造美的能力

为适应社会未来的需要,丰富和发展学校办学的内涵,以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陶冶学生情操,我们开设了艺术兴趣小组,让孩子们

在完整的艺术活动中掌握艺术知识,发展创造美的能力。(1)结合我市、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开设了合唱、舞蹈、器乐、绘画、书法等多个艺术队组,学生根据本人兴趣自由选择一个班参加艺术活动。

(2)把兴趣队组纳入课程管理,集中在每周五下午两节课专门用于艺术活动,打破班级、年龄界限参加艺术活动。

(3)为确保辅导的质量,我校广纳名师,面向社会招聘有名望的艺术人才,长期负责兴趣队组的辅导工作。

学校艺术队组的开办,为学生营造了艺术教育的最佳环境,它使艺术学习变得更加轻松、更加活泼多样,使学生创造美的能力的提高更自然更容易。

每学期,学校都会有几个重大的活动。如开学典礼、散学典礼、特长展示活动、歌咏比赛、少先队大队干部竞选等等,在每次活动中,不管它与艺术活动有无直接关联,我们都应该让它艺术化,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比如:

1、在每次活动开始前,进行拉歌比赛或播放一些适合儿童特点的音乐作品,让学生欣赏或跟唱;

2、舞台布置艺术化。如特长展示活动的舞台可布置或活泼或欢快型的;少先队入队的舞台可布置成庄重型的;竞选的舞台可以布置成严肃而活跃型的……

3、活动主持艺术化。主持人的衣着、谈吐、站姿都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使学生的成长受到影响。

在这些活动中,我们可以让孩子共同参与或出点子或参与实践,这样就会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了。

吕百斯(我国二十世纪杰出的油画家和美术教育家)先生在《艺术教育》一文中指出:艺术教育是综合的教育,综合社会、家庭、学校三部的教育。我们也依此构建了以学校为主体的三结合艺术教育网络,全方位开展以培养创造力为中心的教育实验,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如:通过家长会或《家教导报》向家长宣传艺术教育方面的新理念、新方法,改变家长陈旧的艺术观;请家长同孩子一起参与艺术活动,家长或担任孩子的艺术老师,或与孩子一同参加艺术训练,既提高了家长的艺术素养,又培养了孩子们对艺术活动的兴趣,发展了孩子们的意艺术能力;在每学期一次的校际“特长展示”活动中,我们都会请社会人士对孩子们的表演进行真诚的评价与鼓励;和家长一起把孩子们带到大自然中去感受美、欣赏美,带到社会中去寻找美,或进行艺术方面的探访等活动,真正构成了一个家、校、社会联动的艺术教育网络,营造了良好的艺术教育氛围,形成了一个有创造意识,有创造力的群体。

总之,营造良好的艺术教育环境,有利于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文化艺术传统,使孩子们从小就对艺术方面感兴趣,激发孩子不断探索,从而使他们的艺术能力特别是创造美的能力得到发展、升华。因此我们要集思广益,勇于创新,尽力营造出充满艺术气息和文化品位的教育环境,给孩子们以艺术熏陶和美的享受,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环境的育人作用。

参考:《现代教育》高等师范大学公共课教材(扈中平、李方、张俊洪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篇5

首先,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幼儿在不同阶段中心理活动和发展的特性。在设计游戏规则和内容的时候,从幼儿心理特点出发,明确游戏的目的性,体现相关的教学内容,对教学游戏有的放矢的进行设计,并且要充分的考虑幼儿本身的接受能力和理解力,从而循序渐进对游戏进行设计。其次,为了满足幼儿的好奇心,要有意识地设计一些具有猜测性的游戏,调动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并且为了使孩子们能够融入到游戏中去,要适当地引入竞争机制,利用孩子们的好胜心理,提高孩子们的注意力。另外,为了激发和培养孩子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在设计英语游戏教学的时候,要从培养孩子们的预感和兴趣出发,重视游戏的趣味性,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二、在幼儿英语教学过程中如何实施游戏法

1.要充分做好游戏前的准备

首先,在游戏前要准备好录音机、录音带、等实物游戏品,同时也要准备卡片、录像以及板书等。其次,由于游戏对幼儿的知识储备和能力是具有一定的要求,因此,教师在知识的准备上,要充分掌握本次的教学内容,在做游戏前,可以做一些简单的小游戏,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另外,为了使孩子们充分地了解游戏规则,教师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在做游戏前,可以调节游戏的气氛,尽可能地使孩子们的身心得到放松,让孩子们轻松愉快的进行游戏。

2.引入竞争机制,注意游戏的公平性

在游戏的过程中,为了发挥幼儿好胜喜欢受到表扬的天性,可以适当地引入竞争机制。作为孩子,他们非常在乎教师对自己的评价。如果在游戏结束后,孩子们会受到不公平结果的严重打击,导致他们降低了学习的积极性,甚至可能引起他们的逆反心理。因此,在设计游戏的时候,首先,教师要尽可能的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进来,并为了促使孩子们在游戏中培养团队意识,为了促进孩子们的合作精神,可以增加一些协作游戏。其次,教师不能歧视每一位学生,要公平客观的对待孩子们,对前后排的孩子们都要有所照顾,及时的纠正他们的发音。另外,为了帮助理解能力相对弱的孩子,教师要以孩子为中心,多给他们一些理解的时间,提一些相对简单的问题,并给予适当的照顾。

3.奖罚分明,注意纪律性

由于幼儿时期,孩子们都比较关注游戏的结果,具有一定的求胜心切,为了避免出现一些违反纪律的情况,在游戏之前,教师就要对课堂纪律进行控制,充分的做好准备,对违反纪律的孩子奖罚分明。首先,要在游戏之前就把有游戏规则具体到如何得分上,对孩子们进行详细的解释,明确奖惩制度。其次,一般情况下,游戏如果遇到特殊的情况,要严格遵守游戏规则,不要中途改变游戏规则。

4.合理安排游戏操作时间,增强游戏实施的多样化

首先,在游戏的过程中,游戏的时间会影响到孩子们,时间过长和过短都能对孩子们产生影响。因此,教师要合理的安排教学的时间,充分的考虑孩子们的接受能力和认知水平。其次,英语游戏和一般的游戏不同,它是把游戏和教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孩子们可能在玩过几次后就失去了兴趣,因此,教师要在不同的阶段中,对于同一个知识点,可以采用不同的游戏,不断的设计新的游戏。另外,在园中,很多游戏需要玩具才能达到游戏的目的,而游戏教学过程中,幼儿很容易受到坚硬玩具的伤害,因此,教师要采取保护措施,每时每刻都注意孩子关注孩子,避免孩子受伤。

三、总结

篇6

有效预设,是课堂生成的必经阶段。因此,做好提问前的准备工作,就是要求教师善于从儿童出发,在课前就能深入文本,从提问的目的以及问题的效度等因素入手设计有效问题。比如在进行有关动物的教学内容时,考虑到不少幼儿已掌握部分动物的名称和样貌,因此,为了能巧妙地导入新的课程,教师可设计以下问题:“小朋友们喜欢哪种动物?”幼儿争先恐后地告诉教师:“我喜欢猫、狗、猪、猴子、大象……”在这些动物名称中,有些名称是幼儿本来就熟悉的,而有些则是本节课程要学到的。因此,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就能自然将新知识导出,而教师也能顺势将该教学内容活泼有效地呈现出来进行教学。

2.抓住契机,做到适时提问。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过程通常是先抛出一定的问题,给予幼儿思考的时间,在经过幼儿充分的探究讨论后,才会在汇报阶段指定某一幼儿进行回答。这种做法的意义就在于使所有幼儿都能够有机会对某一问题进行独立思考。例如,我在“自我介绍”一课的教学时,首先出示了一个小男孩的图片,并提出了以下两个问题:“这个男孩是谁?他来自哪里?”在幼儿好奇的状态下,引入幼儿上来说一说的环节:“图上的小男孩假设是你,你会怎么进行自我介绍呢?”我请一位幼儿上来进行自我介绍:“我的名字叫李萌萌,我来自三元小区。”这样的活动过程,幼儿在倾听、思考的同时,还多了思考问题的机会,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思维能力。由此可见,提问的时机对于提问的效果来说显得非常关键。

3.因材施问,注意提问对象。

“教学要以人为本。”在课堂上,教师要本着面向全体的原则,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从而做到让每个幼儿都有参与其中的机会。在提问对象的选择方面,要做到面向所有幼儿,要关注每个幼儿的个性特征;同时,灵活采取兼顾两头的原则,依照提问的难易程度而确定不同的提问对象。比如有这样一个幼儿,在各方面的表现跟同龄孩子比较起来都有较大的偏差。但他很喜欢绘画,每次上绘画课时,他的积极性很高,表现得异常兴奋,常常会随意说话,可一让他站起来回答提问时,他却又答不出来。我知道,这是典型的“有货倒不出”的例子,这个孩子有一定的绘画天赋,但口头表达能力却相对滞后。于是,为了给他更多的鼓励,在一次课后跟他来了个小约定:如果以后老师提问时,自己确实会的就坐正举手,老师就叫你回答。不会的时候就不举手。这样一来,我就利用他举手的机会向他提问,并及时表扬他,慢慢的这名幼儿举手的机会多了,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也高了。由此可见,教师提问,对于每个幼儿来说都是极其重要的,我们要懂得通过提问来保护和塑造每一个幼儿。

4.有效评价,注重鼓励表扬。

在教学中往往发现,幼儿答不出问题时,有不少教师并没有搭桥引导,而是请其他幼儿回答,或“恨铁不成钢”,对幼儿进行说教,语调带着责备,语言带有批评等。这样一来使得幼儿体验到失败的痛楚,因而情绪低落,扼杀了幼儿活泼好动的天性,导致课堂气氛沉闷,不能较好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以目前在幼儿园中逐渐普及的幼儿英语课为例,上课时不少英语教师所提问题通常用的是一般疑问句,这时幼儿只需回答“Yes”或“No”,这样的交流过于单一,且幼儿没什么收获。著名心理学家赞可夫曾经说:“一旦教学法触及到幼儿的意志和情绪领域,幼儿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也就是说,幼儿心情愉快时学习,注意力会比较集中,思维更加活跃,更易接受信息。所以,幼儿回答问题时,教师要注意用信任的眼光对待幼儿;如果幼儿答不出来,教师要善于期待,注意铺路搭桥,尽量引导幼儿自己去寻找答案,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如果幼儿答对了,教师更要不吝“你表现得很好!回答的真棒!某某同学真有勇气!真聪明”等激励的语言进行适时的表扬。

篇7

1.1促进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历史的发展中各民族形成自身独特的民族文化,并且他们将这些文化以不同的形式展现出来。乡土美术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它包含着许多民族文化元素,能够体现出一个民族的历史发展状况,可以说乡土美术是民族的精神记忆。以往的乡土美术传承都是通过世袭来实现,所以乡土美术通常都具有一定的地域性,而且对当地民族的文化心理有着深刻影响。人们通过对乡土美术的分析,可以找到不同民族之间文化的差异性,从而分析出民族的发展历史。尤其是对于我国少数民族来说,他们自身的乡土美术承载着许多民族史诗和历史神话故事,并且这些乡土美术世世代代在传承,从而为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1.2能够提升民族文化心理稳定俗话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这些语句无不包含对乡土人情的眷恋,而乡土美术作为乡土民情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以更加固定的形式来进行传承,从而增强人们对本民族文化的认识,提高他们的文化认同感,为民族文化心理稳定奠定良好基础。人类学家赫斯科维茨将人类现有的文化分为外在文化和内在文化,乡土美术作为外在文化的表现,同时它对内在文化也有较大的影响,它可以对人的心理产生引导,使他们的人生态度、情感方式、思维方式以及道德情感等都发生改变,从而使其更加贴近本民族的心理,在民族文化上有更深的认同感。所以说,乡土美术在民族文化传承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它可以提升民族心理结构的稳定性,能够团结民族人民,从而实现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

1.3是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保障乡土美术教育与其他教育存在一定的差异,它有着自身的特点,需要教师站在民族角度上分析问题,找到与美术相对应的民族文化,这样才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些美术作品,从而提升民族美术教育质量。进入新时期以来,乡土美术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因为它的传承与发展不仅关系到本民族的发展状况,同时还会影响到国家的文化安全。通过乡土教育,人们可以提高对自我的认识,而乡土美术教育,可以让人们对所属群体进行肯定和认同。只有将乡土认同上升到一种民族认同,才可以保障整个社会的稳定,才能够推动民族文化的发展。例如,蔚县剪纸,它作为河北省汉族乡土美术的代表之一,采用明快绚丽的色彩来展现出北方民族豪放、热情的民族性格,同时该种乡土美术作品还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在情感表达上能够给人更多的想象,对于大部分汉族人民来说,它有一种淳朴的气息,让人感到亲切,从而更好地实现民族认同。在几百年的历史传承中,这种乡土美术成为一种古老的技艺,但是它也在不断吸收新鲜血液,从而为它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为我国民族文化的进步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正是千千万万这种乡土美术的组合,才构成了我国多彩的民族文化。因此说,乡土美术教育是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保障,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2乡土美术教育内涵分析

2.1为现代美术教学提供科学借鉴无论是什么形式的美术教育,它都源于民间美术的发展,也正是民间美术形式的多样化,才为世界美术创作提供更多的元素。乡土美术教育的绘画理念以及艺术表现形式有着自身的特点,通常情况下它的造型比较夸张,在色彩运用上比较鲜明,而且色调之间的对比效果也比较明显,在表现上一般会呈现出多角度、多时空的状态,从而给人更多的遐想,在情感的表现上更加自然。所以在今后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借鉴乡土美术的创作特点,结合本土民族美术形式,将其融入现代美术作品中,使其在现代美术与民族美术表达上有更加良好的表现。尤其是对于我国这样的历史文化大国,在进行现代美术教育时,应该要充分体现我国的民族特点,充分运用我们的民族文化和乡土美术,提高我们本民族美术教育的质量,为今后我国美术发展提供更多思路,增强我们的乡土美术的艺术性。

2.2丰富美术课堂教学内容在以往的我国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往往过于重视现代美术知识的讲解,从而忽视了乡土美术以及民族美术教育的重要性,长期在这样的状态下导致我国的美术创新能力较低。所以在今后的美术教育中,学校和教师应该要重视乡土美术与现代美术的结合。例如,教师可以在原有的美术课堂上为学生展现一些乡土美术作品,感受到这些作品与现代美术作品之间的差异性,从而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乡土美术。除此之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参与到当地民族文化活动中,让学生去感受到民间艺术文化气息,让他们认识到乡土美术形式的多样性和民族性,并且能够将这些民族元素在以后的美术创作中应用其中,增强自身作品的艺术魅力,使其更具有民族色彩。同时在这样的教学中,也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给学校的美术教育增添更多活力,提升学生的美术学习水平。

2.3使美术教育更加贴近生活美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创作中需要学生深入观察生活中的事物,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才更具有灵性。乡土美术作为历史的产物,它既是历史的承载者,同时也是历史的展现者,所以它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非常紧密,而且还有这浓重的地域色彩。当前我国大部分的美术教育都在学校的课堂上实现,这样使得学生无法真正去观察生活,他们只能够在教师的讲解下去完成“创作”,长期在这样的状态下会降低学生的学习质量,不利于我国美术教育的发展。通过乡土美术形式的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生活,提高自身观察力,为学生以后美术知识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3总结

篇8

MOOC即慕课,是网络公开课在线平台,在这里可以进行知识的共享,也可以进行学习交流。具体而言,MOOC对于实现农村教育公平有以下积极意义。

1.利用MOOC可以缩短农村和城市的师资差距以及教学差距

MOOC区别于以往在线学习的特点为“Massive”,即资源多、学者多、互动多。通过MOOC,农村教师可以快速地接触到优秀的课程资源,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及时了解到新兴的教学理念,从而改良自己的教学方式。MOOC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让农村教育因为地域原因而产生的教育的滞后性,缩短城乡师资和教学的差距,促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

2.利用MOOC可以帮助农村学生更好地学习课堂上的知识

MOOC的特点“Course”,即MOOC课程主要构成是课堂视频。农村学生可以通过MOOC自主选择国内外名师的课程讲解,更好地理解自己所学的知识,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

3.利用MOOC可以提高农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丰富课外学习生活

MOOC的另一特点“Open”,即公开。MOOC免费向各地学生公开,农村学生可以在MOOC上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自主学习,可以学习到一些课堂上无法学习到的知识,通过MOOC平台可以培养农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扩宽其视野,丰富其课外生活,让他们有一个可以自学成才的平台。

二、MOOC进农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路径

1.MOOC课程存在结构性缺失

MOOC上的许多课程主要是由名优大学推出的,针对的对象主要是大学生或具备一定知识背景的成年人,极少是面向少年儿童开发的,对于老年人这类特殊群体的课程更是少之又少,而农村教育的主要群体就是少年儿童和老人。在此情况下,MOOC进农村的实际受众范围可谓小之又小。不可否认,MOOC是缩小农村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但如果这一途径不能被有效利用,则无异于纸上谈兵。现有MOOC课程出现以上结构性缺失主要原因是MOOC本身起源于大学的课程开放运动,这导致现有MOOC课程主要为大学课程。但是,随着MOOC理念的发展和MOOC运动的普及,许多网络主体开始加入MOOC,并出现了一批适合少年儿童、老年人的MOOC课程。比如果壳网就面向少年儿童推出了“一分钟性教育”、“绘画艺术”等有意思的课程。又如,土豆网推出了“老年人科学健身”、“老年中医保健”等利于老年人养生的精品课程。相信随着MOOC运动的深入,会有更多小学、初高中学校和老年学校加入MOOC的行列。而MOOC进农村也会随着MOOC的不断发展而得以顺利实现。

2.MOOC进入农村面临语言难关

老年人是MOOC进农村的重要受众。然而很多农村老年人文化水较低,且不会说普通话,导致他们无法理解现有的MOOC课程。因而优秀的老年人课程还需要进行适当的方言化。事实上,在国外优秀MOOC课程进入中国的过程中,已经出现了值得借鉴的经验,如一些“TED字幕组”、“配音组”等公益小组的出现以及字幕著作权公开化的实践,帮助许多课程顺利转化为中文课程。这样的经验同样适用于这些课程的方言化。

3.MOOC进农村面临网络困境

目前MOOC的传播主要依靠互联网,虽然目前中国许多农村已经普及互联网。但是不可否认,还存在许多互联网无法到达、或者已铺设互联网但是费用超出当地农民的负担、或者互联网网速不高等现象,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MOOC进农村的进程,导致MOOC课程难以在农村进行传播分享。因此,MOOC在进农村过程中需要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变通。例如,可以通过农村已经普及的电视、广播进行文化教育,除此之外,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也可以在村里的村委会、文化礼堂、老人亭开设电子阅览室,专门供村民自主学习。同时,现在许多农村已经普及CD、VCD、DVD,则可以将网络课程光盘化,供村民借阅。

4.MOOC进农村存在观念转变上的困境

一方面,农村教育终身化、社会化的理念不够深入。农村老人对于教育、对于学习仍然停留于学校的教育,过分强调学校教育,并没有意识到学习无所不在,学习方式的多种多样。另一方面,农村教育观念具有滞后性。认为教育就是学校里教师与学生的面对面的授课,其他学习模式则难以被接受,农村学生的学习依然依赖于课堂和教师。所以,MOOC进农村过程中需要根据当地的文化思想背景做好宣传工作、思想工作。例如,可以通过农村广播宣传MOOC的优点、通过学校教师对学生加强自主学习理念的灌输等措施来转变农村的教育观念、学习观念,让农村形成一种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氛围,这样MOOC在农村才能发挥其良好的作用。

三、结语

篇9

廉洁文化教育指的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和主导,加强法制和诚信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组织大学生学习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方面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引导大学生树立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信念,不断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自律意识,增强拒腐防变的心理品质,逐步形成廉洁自律、爱岗敬业的职业观念。

2对大学生开展廉洁文化教育的意义

廉洁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要求把廉洁教育作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要培养青少年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加强大学生的廉洁教育,能促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素养,树立拒腐防变意识,引导他们树立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信念,不断提高道德自律意识,增强拒腐防变的良好心理品质,能够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校园氛围,增强高校师生员工的反腐倡廉意识,提高高校领导干部拒腐防变能力,构建具有高校特色的廉洁文化体系,促进高校和谐校园建设。能充分发挥廉洁文化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教育、示范、熏陶、导向作用,使高校党员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教师提升师德师风和学术道德、成为爱岗敬业、遵纪守法、廉洁从教的示范者,使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情操得到培养。

3将廉洁文化教育纳入思政课教学的途径

3.1将廉洁文化教育融入思政课理论教学

在思政课理论教学中要专门开设廉洁教育专题,并与思想道德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政治理论教育、形势政策教育等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引导大学生自觉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正确的道德认知,养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健康的生活情趣,良好的道德品质,教育他们内心常保警惕,善于防腐拒变,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指导下,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价值判断,切实增强反腐倡廉的自觉性,养成敬廉慎独的思想作风和行为习惯。

3.2将廉洁文化教育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

要通过思政课实践教学项目的实施,组织大学生读“廉政书”、唱“廉政歌”、听“廉政课”、观“警示片”,组织大学生开展廉洁书画赛、廉洁摄影作品展、廉政公益广告大赛等实践活动。同时要充分利用校报、校园网、宣传栏、黑板报、校园广播、校园电视台等载体,大力宣传推介学生廉洁实践项目成果,普及廉洁教育有关知识。此外,还要结合廉洁教育主题活动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如学风建设、特色党团日、主题班会、典型事迹报告、廉洁诗词吟唱会等,营造廉洁文化教育的浓郁氛围。

3.3将廉洁文化教育融入教师的师德教育

号召全国广大教师要做党和人民满意的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对大学生开展廉洁文化教育,教师自身的廉洁自律尤为重要。高校要把廉洁自律作为教师情况纳入教师师德教育之中,促进教师依法执教、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用师者高尚的道德情操、崇尚廉洁的思想观念来感染学生、教育学生、启迪学生。

篇10

(一)学生审美个性培养不足

美术是一个培养审美个性发展的学科,在传统美术课上,教师常常“满堂灌”,把自己的审美观念强加给学生,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显得尤为不足,作品大同小异,多数是照着老师的范画临摹,缺少自己的感悟。学生作品中,加入了太多成人化的认识,缺少儿童天真烂漫的绘画语言。我们知道,个性化审美是审美的最高阶段,然而人们忽视了学生审美个性的发展,偏离了审美活动的本质。在传统的教育里,绘画必须“画得像”才能被认为是好作品,那些思想和而不同、绘画表现怪异的学生常常被排挤,这对于个性的培养是很大的打击。美术与其他学科的差别在于,美术离不开个性与情感。美术教育通过独特的形式培养人的艺术思维,发展学生个性。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并未认识到这些实际问题。

(二)对非智力因素重视不够

笔者査阅相关资料发现,我国对非智力因素教育发展的研究总体水平是偏低的。在当前的应试教育体系中,公众过于强调智力因素的发展,并没有考虑到非智力因素对儿童成长所起到的关键作用。在学校教育中美术被当作“小三门”(音、体、美)而不受重视,但美术恰恰通过培养人的观察力、表现力、创造力,进而激发兴趣并促进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对非智力因素不够重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音乐、美术这些对于非智力因素培养具有重要作用的学科并没有放在与语文、数学相同的地位。在小学阶段,学校多少还重视这些课程对于培养学生兴趣爱好、拓展知识领域等方面的作用,但到了高中,如果不参加艺术类高考,这些课就被取消。这对于培养非智力因素来说不啻于一次重大的打击。其次,素质教育流于形式。当前部分中小学虽然开设了这些艺术课程,但是仍然流于形式,个别教师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照本宣科,学生提不起兴趣,学生主体作用得不到发挥,非智力因素就受到限制。

(三)学生没有实现真正的“理解”

在当前的美术教学中,公众把注意力极大地集中在美术教学的“双基”上,对于美术教学并不注重“理解”,所谓“理解”就是一个人能把在任何情景下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恰当领域中,然而在实际的教学成效中,学生不会应用所学的知识来解释新形式,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这些知识的作用。举例来说,在美术课中讲解人体比例时,每个同学似乎都记住了人物面部比例是“三庭五眼”,头与身体的比例是“站七坐五盘三半”,然而在实际绘画过程中,因为角度高低的不同或者因为人体结构的变化,这个比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同学仍然按照这个规则画,就并没有真正理解。这种状况是令人沮丧的,虽然我们在少儿美术教学中教会了学生基本的绘画技巧,但是他们绝大多数仍然不能通过更严格的或者更基本的检验,更为甚者,我们的一些较好的学生,也没有实现理解。

二、如何构建新型的美术教

(一)重视学生审美需求

在美术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根据审美个性心理发展的特点,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促进其个性的发展。首先,应该尊重学生审美能力上的个体差异。这要教师因根据美术教学差异性特点,在教学各个环节都考虑到学生的差异,选择有特点但又风格不同的作品启发学生,尊重学生对同一作品不同的看法,允许学使用不同的表现于法。正视学生是一个独立思考的个,有自己的美感体验,这对于促进他们人格的发展具重要作用。其次,运用多种强化审美个性的教学方法。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用一些具有发散思维的命题来启发学生,例如:把纸随意揉成一团,然后打开,让学去联想纸上不规则的纹路,这样每个人看到的、想到都会不同。在创作中,老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创作,也以使用“头脑风暴法”激发学生创意思维,讲解要精,示范要尽量打丌学生的思维,这样每个学生的个性能得到充分拓展。最后,充分利用校外资源。校外资源包括美术馆、博物馆、艺术家工作室等,这些资源都学校资源的有益补充。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艺术的关注也在加强,美术馆为人们的审美供了一个渠道,我们可以利用美术馆优质资源,幵展校馆结合的美术教育活动,促进学生审美品位的提高。

(二)加强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非智力因素又称非认知因素,包括情感、兴趣、意和性格等。要理解其含义必须先理解什么是智力因素。力因素是保证人们成功进行认识活动的各种记忆力、观力、思维能力等认识能力的综合。它与非智力因素共同成了认知的整体。在美术学习中,非智力因素主导审认识活动,学生只有心动,才会行动,因此美术学习着重加强对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为此,我们可以从以两个方面入手:

1.塔养学习动机。所谓学习动机就是唤起个体的学热情,弓I导其行为朝向既定目标、维持学习所必需的内心理状态。学习动机大多是后天培养的,当学生缺乏学动机时,教师必须通过多种学习方式激发和培养学习动。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美术实践中尝试获得成功的体验,学生获得成就感就会对美术学习产生兴趣。适当的强化是很有必要的,相互比较才能促使进步,还可以营造出种竞争的氛围,这些都有利于学习动机的培养。

2.培养学习情感。学习中会产生很多情感,有消极有积极,教师应该引导积极情感,帮助学生调整自己情感并能把调整好的情感带入其他课程的学习中。对,教师尽量满足学生合理的需求。情感是在需求的基上产生的,与需求相符就会产生积极情感;反之,则消极情感。要让美术学习成为一种“快乐活动”,让学生拿起笔画画,表达情感和认知,调节心情,陶冶性情,培养学习意志。意志是在遇到困难时的自我调节,美术学习中会遇到很多困难,是知难而“进”,还是知难而“退”,教师可以设董一些困难情景,让学生必须通过努力才能获得。以上这些对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在情景中实现对美术的“理解”

在现实的美术课堂中,“理解”应是美术教学的重要一环。在课堂上,学生需要学会展示“理解”。也就是说,能够从生活出发,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的内涵。把个人的生活体验带入自己的作品中,把自己的作品与生活联系在一起,创作出触动灵魂的美术作品。不仅如此,学生还要能够分析艺术品或教科书范画,并清晰说明创作法则。要使学生达到这样的理解程度,教师就必须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教学’教师可以讲解与课程相关的创作知识和通俗易條台主、有表现力的作口口,让子生明白这些取基本的知识,然后让学生参与其中。教学应讲实践、重角军读,不断提出问题,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深入思考,从而培养学生进一步挖掘问题的能力。总之,应采用“螺旋式”上升的授课方式,让学生在情景中去不断深入挖掘,这样学生在学校里就能够多次接触丰富的、具有启发性的思想,这为实现真正理解并尊重人文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