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范文

时间:2023-04-13 08:16: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

篇1

一、信息化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促进农业经济的转型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对于经济活动的影响越来越深刻。知识型农业,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趋势,相比于传统农业形式具有显著的区别。在知识型的农业经济中,越来越多的可生物工程有关的高新技术和科学技术成果应用于农业中。信息化的迅速发展,为传统农业注入了创新发展的新动力。因此,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农业经济管理中,从而促使传统农业的改革。

(二)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信息化应用于农业经济管理中,会使得我国农业进入国际农业竞争环境中,从而有力地提高农业有关企业综合实力,促使相关企业之间强强联合,凝聚成一股强大的国际竞争力,推动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借助信息技术,有的农业产业能够开展网上贸易,开拓一条四通八达的经销之路,形成产销一体化,实现农业产业化。

(三)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

在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如今,社会贫富差距日益加大,提高农民收入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基于当前社会情况分析得知,我国很多农村的农民均处于增产不增收的恶性循环中,追究其原因在于信息封闭。在农业经济管理中善于利用信息化技术,使得农民生产主动性越来越高,引导农民按照市场需求去制定生产计划,从而促使农民收入提高。

二、信息化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一)优化职能机构,努力提升农业信息服务水平

新型农业经济信息化建设首先需要统筹规划农业经济发展的有关机构与个人及农业生产新型,构建规范化、统一的信息交流共享的平台,同时进一步健全信息与传播有关的制度,构建起涉及大众媒体、农业生产专家、政府职能部门与信息服务机构、农业及农业生产合作社在内的多样化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另外,还需要注重收集相关信息,准确定位农业生产信息相关工作,提高农业信息对农业生产的实际指导作用,并且组织农业科技生产队伍深入农村,进行实地指导。可以通过开展多样化的农业信息下乡活动,提高农民对农业生产信息化的认识,提高服务质量与水平,从而推动现代农业信息化建设,推动农业经济制度的转型升级,提高农民收入。

(二)开展农业经济信息化建设基地项目

农业信息化发展中可以利用农业经济信息化基地项目,利用基地项目的示范作用开展农业经济信息化项目建设的宣传与推广,这一做法的效果比较显著。建设农业经济信息化基地项目要认真考察、筛选,选择基础设施齐全的农业村镇作为信息化基地,利用政府财政补贴、农民个人筹集、当地企业投入等方式,为基地农民配置相应的计算机,并且结合实际建立农业信息共享服务网站,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指导基地农民充分利用计算机获取有效的信息。另外要完善基地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注重人才队伍培养,力求基地发挥出示范作用,带动农业经济信息化发展步伐,从而提高农民收入。

(三)提高农业信息技术人员综合素质

农业信息化过程中,要提高农业信息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同时还要注意农业信息使用者即农民信息技能的提高,可以通过多样的培训活动提高农民应用信息的能力,在农业生产与发展中充分发挥农业信息的作用。同时还要提高农业信息服务人员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具体而言,可以采用构建统一农业生产专业信息技能培训平台、网上远程教育,构建有关职能机构对农业信息技术服务人员岗位前培训及持证上岗工作进行全方位监管。另外,由政府引导,构建一支具有丰富的农业生产实践经验的信息化专家队伍,将农业生产与信息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推动农业经济向信息化、现代化发展。

(四)实现传统信息服务与农业信息平美对接

与传统媒体相比,互联网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如有着丰富的信息资源,便于信息交流、共享,但农业信息的受众主要是农民,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相比于互联网在农村的使用人数更多,所以,当前农业信息化建设必须有力地促使传统媒体同农业信息共享平台有机结合起来,促使农业信息更加高质量、高效地传播。

(五)依靠科技发展创新,发展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

篇2

将现代信息技术介入到农业生产、农业经营与经济之中,即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其核心在于农业信息的收集、挖掘与利用。推动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进程,需要以高质量的人才为基础,基于此,需要关注农民信息化教育,切实提高群众信息化认识水平。此外,还应实现农业生产要素信息化,如空气、水与土壤等,引导农民了解生产要素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依托信息化管理,还可有效把握市场动态,为构建市场主导模式的农业经济创造了条件。基于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现实作用来分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依托农业信息,合理优化与调配农业资源,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益,调动农民参与积极性;依托网络平台,可以高效率共享农业信息,加强不同区域间农业信息的交互程度;及时获取市场动态与市场需求信息,指导与优化农业种植结构;为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现代农业提供信息条件;切实提高农业经济整体质量,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2实现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具体路径

2.1强化政府引导作用,为信息化实现创造有利条件

在推动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进程中,政府应充分发挥积极作用,引导专业人才参与到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之中,关注发展规划与整体布局,协调各部门,合理优化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资源。增加财政支持力度,监督资金应用状况,切实将资金投入到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中,提高资金利用率。政府部门应结合区域实际,考量农业发展结构与水平,编制符合本地实际的信息化发展方案,如在农村开展信息化培训工作,引导专业对口大学生返乡,对信息化建设项目提供优化政策。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信息化意识,为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顺利开展创造有利条件。

2.2推动农业信息网站建设,开展信息化培训工作

建立并逐步完善农业信息网站,构建规范性的信息交流制度,明确信息规范,提高农业信息交流频度与广度,推动农业信息共享,以更好服务于农业生产实际。在构建农业信息网站后,需要是安排工作人员定期进行维护更新,做好农业信息收集工作。做好农业信息挖掘,并为农民的生产活动提供有效的信息,指导生产活动,并满足不同种植户信息的需求。网站信息在收集与时,需要确保信息具备有效性、及时性与完整性。此外,农业信息应表现出鲜明的针对性,综合本区域内农业发展的实际,重点收集相关的农业信息,提高信息利用率。坚持信息渠道效益,切实让农民体验到信息化所带来的变化与具体效益,从而让更多农民群众主动参与到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之中。此外,信息化实现与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群众力量。而农民整体存在着信息化意识低问题,基于此,需要面向群众开展信息化培训工作,通过具体培训让农民准确把握信息化内涵,了解信息化建设的意义与价值所在,引导农民掌握信息化应用方法。可以在农民设置信息化工作小组,为农民提供信息化咨询与技术支持,推动农业信息化进程。

2.3构建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

进行信息化示范基地建设,可以为发挥示范基地引导作用,让农民群众更为直观感受与了解信息化建设的现实价值,提高群众信息化重视程度。政府应通过补助政策、发挥项目带动作用,通过农户自筹与企业优惠等方式,普及农户计算机应用率。引导农民学会通过互联网查询与获取相应的农业信息,加强农业信息沟通与交流,为现代化农业建设奠定基础。

基于农业开展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农业发展模式转型的必要条件。在大力推动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要求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发挥政策导向优势,并积极做好农业信息化顶层设计,结合区域实际编制发展规划,合理调配资源,引导社会力量进入到农业信息化建设之中,为信息化实现创造有利条件,关注农业信息网站建设,构建信息交互平台,强化农民培训工作,培养与发展群众信息化意识,发挥示范基地引导作用,让群众真切感受到信息化价值,为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扫平障碍,并服务于农业经济。

作者:美合日妮萨·伊敏 单位:新疆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参考文献:

篇3

1.1实现农村经济的产业化经营

竞争激烈的全球经济大潮中,在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应用和普及信息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农业企业的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加强企业之间的合作,实现农业经济经营的产业化和模式化;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建立农产品服务通道和农产品销售贸易通道的方式,拓宽农业销售渠道和交易方式,进而为企业实现快速的贸易提高条件。

1.2实现传统农业向知识型农业的转变

现阶段,我国的农业发展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传统的农业经济管理方式方法已经不再适应时展的需要,而在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之中应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可以造传统农业的生产经营方式,通过运用生物工程技术区别于传统农业,并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转变。

1.3利于农业科技专业人才的培养

现阶段,我国的农业发展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普遍存在劳动力素质低、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生产需求等系列问题,这就需要越来越多的专业技术人才为社会所需要,而将信息化作为农业经济发展的强有力的科技后盾,则可以提升农民科学意识、加快农业科技知识的传播,并为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便利的通道。

1.4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加强农业经济的信息化管理,可以加快农民对市场信息的了解,通过市场的实际需求调节农业生产,科学决策农业生产计划,不仅可以增加农产品的产量并拓宽农业销售渠道,增加农民的收入;还可以调动并提高农民的种植积极性、种植主动性和创造性,大大的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并加快新农村的建设。

2信息化角度下的农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在加快农业经济快速发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首先,信息技术的开发资本受限制。主要受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两方面的限制:在人力资本方面,由于现阶段大多数高校毕业人才多不愿意到农村基层参加工作,尽管这方面的受教育人才很多,但在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当中仍然缺乏高水平的专业人才,就导致在农业经济的信息化管理发展严重缺乏人力支撑,并对农业生产带来峻的挑战;在物质资本方面,由于农业的自身的资本积累缓慢特性,加之大多数的经济建设都集中在工业信息技术开发领域,在农业信息技术开发方面的资金投入很少,就导致农业信息技术开发工作受资金的限制。其次,是来自科学技术本身的限制。传统的农业经济管理方式方法已经不再适应时展的需要,这就需要相应的技术创新改变现有的传统生产模式,整体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全面技术创的新层面,实现技术创新对农业的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的巨大推动力作用。

3提升信息化角度下农业经济管理应用的有效措施

3.1加强农业经济管理信息队伍的建设

首先,对于农村大多数农民群众素质普遍较低的问题,应该重视广大农民科学信息化素质的培养,展开必要的科学加强的农民培训,并普及农村信息化教育,提高农民认识农业信息并利用信息的能力。其次,应该借助信息网络开展远程推广培训教育组织农业信息在线培训学习,并学发挥农技推广站、涉农部门的作用,建立必要的农村信息服务网络。最后,科学的组建一支农业信息化经营专家队伍。应该加大对农业信息管理、农业信息经济、农业信息技术三类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工作,将现有的工作人员升级为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将高素质的专业技术队伍作为推进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可靠保障,进而实现整体的提升信息化综合经济管理水平。

3.2强化政府的科学职能作用

提升信息化角度下农业经济管理工作林不开政府的科学组织领导。首先,政府单位应该积极的发挥自身的主导性地位,科学合理的对信息化开发建设资金、系统日常运行投资费用等农业经济管理工作进行统一规划,确保农业经济信息化建设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其次,政府应该提供必要的政策扶持,保证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可以健康发展。应该加大对农业信息化有关政策的研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农业信息化政策支持体系。

4结束语

篇4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技术;智能化

自经济体制改革以后,我国农业发展展现出了另外一番面貌,农业发展越来越重视现代化、信息化,但是我们所面临的挑战并没有减少,如何保证我国粮食生产的稳定,保障食品的绿色安全,还有越来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在信息技术发展迅猛的现代社会,我们该如何运用现有的信息化技术合理的整合到我们传统农业上,是现代农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信息化技术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现状

在传统农业的工作机制下,农作物的种植和培养,包括浇水、驱虫、施肥、温控等,全部靠的是农民多年的工作经验和感觉,而农民们的经验不一定可以适应所有的情况,环境、气候的变化都会给农业的产量带来影响,纵观整个过程,不可控因素众多。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农业种植上,智慧农业已经得到重视并有很大的技术发展和运用,知识的处理、互联网的应用、信息化技术在农村经济管理中的应用,已经渗透到农业发展的各个方面。而在国内,信息化技术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还没有得到有效的重视和发展,一直处于基础阶段。

二、信息化技术应用在农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综合近几年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的发展,我们发现并总结了一下几点主要问题:1.信息传播渠道的不畅通。我国农村接收相关农业技术应用信息的渠道较少,大多是从书报或广播电视中获得,但是这些渠道往往信息传播速率较落后,且并不应定十分准确。即便我国农业研究等机构或组织在农业技术发展上有了较大的进步,也很难及时将前沿信息准确传播到农民的手中,这就导致资源的浪费,技术的落后。2.我国信息化技术较国外起步晚,发展慢,技术不完善,人才也比较匮乏。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在我国没有实行很长时间,并且没有得到政府及社会的重视,这导致技术水平的不足以及相关专业人员的匮乏。加之我国农村网络体系所覆盖的地区不够广泛,农民接收信息比较落后,不利于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不利于技术合理运用,不利于及时得到新技术实践经验的反馈并进一步完善新技术。3.技术设备价格高、不完善、安装困难等阻碍了我国农村农业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技术设备由于成本比较高,市面上信息化技术设备的价格也比较昂贵,这对于我国经济状况处于较低水平的农民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负担。并且设备的使用需要基础的技术掌握,然而因为农村青年壮年外出务工的人数越来越多,我国真正在做务农的人民文化水平和技术掌握水平并不高。而且市县级专门从事农村农业信息的工作人员大部分是学习农业类专业的,对计算机网络的相关专业并不十分了解。

三农业经济管理中加强信息化技术建设的几点建议

1.政府相关部门加强对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视,做好信息化技术的相关建设。针对信息渠道不完善、信息化技术人才匮乏、农村经济落后不足以支持技术设备的配置的问题,我们应该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针对性的逐个解决。政府应该合理调配和补充信息化技术人才到农村务农正在发展的地方,对农民信息化农业建设提供及时准确的帮助,让农民敢于将信息化技术运用到我们的农业发展和农业经济管理中,提高各地区发展信息化技术在农业经济管理中应用的积极性。接着,政府应该加大对相关部门专项管理资金的监督和运用,确保每一笔资金确实是合理运用到农民技术发展上,没有严重的贪污、腐败现象。最后,针对各地区的实际情况提供合理的政策和资金支持。2.完善农业信息数据库的建设。首先,结合各地区农业经济信息的管理,合理投入资金,以县乡为单位进行数据库的建设。然后采用合适的信息库运作装置,比如全球卫星技术等,确保各部门能及时获取到数据库里的信息。最后是合理运用信息化做科学的种植,减少错误农业种植方式导致农业的减产和病虫害的侵袭。3.提高农民信息化技术了解度和专业素养,只有让农民弄清楚信息化技术是什么,该怎样运行,才能让我国信息化技术在农业经济管理中得到合理的应用,达到更好的发展效果。因此我们应该加大对农民专业知识的培养,灌输农业经济管理中信息化技术运用的积极意识。然后通过加强我国农民以及农业经济管理骨干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促进他们的相互合作,共同进步。4.做好信息网络与媒体的结合。当今技术发展,互联网越来越普遍,并且互联网信息极具有高效性,我们可以合理运用互联网传递信息的这一特点,加强我国信息化技术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但是在农村这种新型的传播媒体应用的还不十分广范,这样我们应该加强传统媒体的应用,传统媒体的分布较新媒体宽泛并且花费低。在农村进行信息化示范建设,对发展十分困难的地区采取政府资助政策,促进农业更好的发展。

四、结论

在农业经济管理中加强信息化技术建设为农民的农村生产和生活提供了不少便利,不仅将劳力的投入通过智能化进行减小,还提高了农业培植的合理性,提高了产量,而且将为我国以后农业的生产发展和政府决策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通过对信息化数据的掌握,更准确的了解作物的生长环境,不再简单依据农民的经验,而是具体准确的数据,让农作物的生长得到更优质的培育保障。目前,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中信息化技术建设还不是十分完善,其中也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本文中提出的观点和方法只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今后我国信息化技术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运用将更加广泛,也将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蒋素娇.农村经济管理理论研究进展.经济师.2006.09.05

篇5

一、信息化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重要性

1.有利于促进传统农业向知识型农业的转变

知识型农业是今后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知识型农业主要以知识作为基础,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及机械工具进行农业生产。除此之外,对于一些农业产品还可以用先进的科研技术对农产品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和改造。而传统的农业生产只注重效率、农业生产带来的收益等,通常只注重农业经济管理的眼前利益,而完全忽视农业经济管理的长远发展。因此,在农业经济管理中引入信息化的技术,不仅能够提高农业经济管理的实际收益,还有助于促进农业生产向着知识型农业的转变,确保我国农业生产的长久、持续发展。

2.有利于增加劳动农民的经济收入

近年来,我国对农业生产进行了多次改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业产量,但是并没有给农民带了相应的收入。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在农业经济管理过程中缺乏信息技术,现在随着网络的普及,各种经济来往逐渐透明化、公开化,相关部门应该积极鼓动农民行动起来,进行科学技术的学习,同时农业经济管理部门也要合理利用信息化技术对农业市场进行专业性的研究和评价,以增加劳动人民的经济收入。

二、农业信息化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农业信息化的意识

在农业经济信息化的使用过程中,农民占很大一部分,他们对于农业信息化的认可,是农业长久发展的关键。但是在实际的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他们普遍文化水平不高,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也存在一定的限制,并且由于他们大多居住在偏远的地方,思想比较传统,不容易改变,因此对农业信息化的认识不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信息化的发展。

2.缺乏专业的信息化技术人才

相对于其他行业,农业信息化行业的发展是近几年新兴的,因此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缺乏专业的信息化技术人才,并且大多数的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人员,不是只懂农业知识,就是只懂信息化技术知识,根本没有复合型的农业信息化人才。据调查得知,在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中,从计算机网络相关专业毕业的工作人员还没有超过5%,95%的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人员都是从农业类专业毕业以后自学的电脑技术,然后进入农业经济管理部门工作。所以对于高难度的信息化技术,他们根本无从下手。

3.缺乏专业的信息化技术设备

若想确保信息化技术在农业经济管理过程中的实际发挥作用,不仅需要掌握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知识,还需要一定的信息化技术设备。然而这些信息化技术设备,不仅价格高昂,而且安装困难,尽管我国政府每年在农业方面投入许多资金,但是在实际的运作中,这些资金会出现各种挪用现象,这都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向着信息化技术方面的发展。

三、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中信息化应用的创新途径

1.完善农业信息数据库的建设

众所周知,农业经济管理是我国经济管理中的重中之重,若想做好农业经济管理工作,首先要完善农业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完成:一是结合国内农业发展的现状,对农业生产以县乡为单位进行数据库的建设,并且合理利用政府投入的资金,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二是为了确保农业信息数据库的正常运作,要采用地理定位技术以及全球卫星技术,以确保农业部门能够及时获取各种信息。三是指导农民进行科学化的种植,进而减少病虫害以及自然现象对农作物带来的影响。四是要做好农业信息数据库的管理工作,对农业信息不仅要做好准确无误地录入,还要做好记录保存工作,确保农业信息能够得到共享。

2.实现多角度的农业信息服务

随着农业的不断发展,农业经济管理也发展很大的变化。对农业经济的管理不仅只是对各县乡的农业进行指导性的经济活动的开展,而是鼓励农民进行自主创新,积极参与到农业经济管理过程中。因此在今后的农业经济管理过程中,若想要提高农业经济管理的实际工作能力,就必须实现多角度的农业信息服务,通过信息技术对农业进行多角度的控制和指导。例如,传统的农业信息技术只是在网上公布一些信息,然而大多数的农民不懂网络知识,因此这些信息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手机短信来传递。

四、结语

篇6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

1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意义

知识型农业采用的是比较先进的科研成果,并结合最新的信息化技术对传统农业进行技术改造,最终实现高效管理的农业现代化。我国农业发展受到传统以资源为主的制约,农业信息化技术的深入还未有很多的运用,在今后的策略上,应该鼓励发展信息技术,建立一套完备的农业信息化管理体系,加速推进我国落后的资源型农业转向知识型农业。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运用能有效的促进农民的农业收入,虽然,我国近些年来农作物产量提高了,但经济收入确降低了,主要原因是信息不通畅,农业占有率过高无法实行农业大面积生产。

2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建设面临的问题

2.1信息资源有待开发

前期农村经济管理信息重要性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农村经济管理存在管理不全、专业人员不齐、拨发经费少等问题,直接影响了农村信息资源的开发,进而农业间的信息得不到共享,信息传递得到了阻碍,农业信息库未统一形成信息系统,农业信息不及时,无法起到指导农民的生产的作用。

2.2农业信息化意识不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生产被忽略,从而农村的信息化生产有很大的滞后,在大多数农村农民普遍知识落后,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实施方案和指导体系知之甚少,对农业信息化缺乏应有的认识。

2.3农业信息人员专业性不强

农业信息化人员由于我国国情,大多数处于从事基层农业信息工作的人员都是跨专业的,而专业型人才往往不重视搞农业生产,毫无疑问,农民普遍文化素质偏低,获取农业生产途径有十分有效,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经济信息管理的发展。

3推动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

3.1因地制宜的规划

农业生产过程要根据不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农作物种类进行科学合理的规范化生产,现代农业生产不仅要采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还要结合实际情况科学规划并分布实施。农业生产要学会灵活的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合理的方式进行规划。

3.2扩大资金投入

在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上,要积极鼓励地方各级政府加大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要引导民间资本参与进来,要吸引各种社会力量共同建设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

3.3建设人才队伍

随着现代信息时代的来临,各种信息技术的发展都达到了空前,农业科研管理的也具有不同的内涵,形式多样的管理手段也在发展,简而言之,就需要农业科研管理人员更要具备高素质多技能,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来面对社会发展的挑战。

3.4网络资源共享建设

网络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就需要加强基础网络建设和健全信息化网络体系。基础网络建设要求整个农村网络全覆盖,每家每户都能共享网络资源平台的资源快餐。健全信息化网络体系需要实时对专业资源进行收集整理,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才能有保证。

3.5规范农业信息服务体系

农业信息的一大作用是帮助农民准确的把握好市场的需求,使得市场需求和农产品产出不会出现不对称的尴尬,因为相对过剩会严重影响产品的销售,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经济利益。这就要求农业信息人员正确严谨的农业信息,严格规范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以方便及时准确的市场信息。

结束语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庞大的工程,要大力发展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不断的给农村注入新的活力,给农民带来经济实惠,给社会新农村建设提供动力。

参考文献:

[1]辛余斌.浅谈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J].农业资讯,2016.32:64-66.

[2]韩连贵,王恒,杨微,李振宇,韩丹,吴庆岚,易继平,张照利,鲁川.中国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4.(38):03-20.

篇7

摘要在我国的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中,加强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而且符合现代经济社会建设和发展的基本需求。针对国内农业经济管理的现状,必须注重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从而促进各种农业信息的快捷 有效传播,实现各项经济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关键词信息化农业经济经济管理应用

前言: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稳步推进,社会各界对于农业及农村地区发展问题更加关注 在新的社会经济背景下,农村经济管理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重点研究课题之一 与世界上很多农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农村经济管理方面尚存在较大的差距,尤其是信息化建设的相对滞后,导致部分管理工作无法持续和深入开展。因此,适时加强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对于提高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是十分重要的。

一、农业经济管理对于信息需求的特点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各行业 各领域对于信息的需求不断增强,而且具有不同的特点。在我国的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中,由于受到农村地区发展策略、管理机制的不同,而导致其对于信息需求的特点存在一定的差异。综合分析国内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现状,对于信息需求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时效性

农业经济管理中相关信息涉及到农产品的种植与销售,以及涉农企业的各项经济管理活动,是各级政府及经济管理机构加强对于农村地区经济管理工作指导的主要依据。与其特行业的信息需求相同,在农业经济管理中各种信息的获取一定要保证时效性,这就需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展各种信息的获取渠道,从而保障各种信息在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二)实用性

从农业经济管理的角度进行信息,各种农业信息主要是以非物化形态展现出来,无法直接进入农村地区的市场管理,农业信息普遍具有较强的社会与公益性质,对于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却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由于农业经济管理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较大,而广大农民群众没有广泛的信息获取渠道,从而导致各项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存在严重的滞后性。

(三)综合性

在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中,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较为常见的行业有:农、林、牧、副、渔等,同时与电力、金融、环保、水力、运输、科研、农机、财政、气象等部门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各种信息的获取时,一定要注意信息的综合性,即进一步加强与相关行业或部门的联系,促使信息获取渠道、方式的不断增加,在获取相关信息后,并不能直接应用,而是要在进行综合分析与全面考虑的基础上,才能判定各种信息的实际应用价值,以及是否适用于本地区的农业经济管理工作。

二、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中信息化应用的创新途径

目前,我国在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中,尚未构建完善的信息化系统,从而导致各项工作的开展长期停留于表面层次,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和意义 在我国全面推进信息化社会建设的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中必须加强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从而实现各项工作的深入推进,并且有效提升农业经济管理的实际效率和质量。

(一)完善农业信息数据库的建设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家,农业在国内经济的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十分重要,若想建设完善的农业信息数据库,必须综合利用各种资源个条件,特别是要注意加强信息化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针对国内农业地区的发展现状,农业信息数据库建设应以县 乡等行政单位为基础,积极利用国家调配的各项农业管理专项资金,并且引入高素质信息化人才,加快农业信息数据库的建设步伐。

(二)加速信息技术的应用

在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中,为了进一步提升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信息技术的应用是否得当是至关重要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于促进各类农业信息的收集、整理、保存、检索等流程的集成化 一体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中必须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管理环境,从而实现了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产业化、市场化与信息化,这也是符合现代经济社会基本发展需求的。同时,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还要加强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力度,加快农村经济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速度。

(三)实现多角度的农业信息服务

在新的社会经济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内涵、目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不但要利用宏观及微观经济手段指导农村地区各项经济活动的有序开展,而且要强化农村地区自主组织经济建设的实际能力。为了加强农业经济管理部门的实际工作能力,必须实现多角度的农业信息服务,即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逐步拓展各类农业信息的服务手段与空间。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农业经济管理在现代社会的经济活动中占据重要的地位。目前,在国内的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中,由于受到各方民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和限制,而导致管理手段、方法相对落后,严重限制了管理效率和质量的提升。特别是长期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农村地区在发展中并没有认识到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从而严重阻碍了我国农业的发展速度。因此,在我国农业高度发展的时期,必须加强信息化技术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从而在促进我国农村地区经济管理水平提高的基础上,实现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长远目标。

参考文献:

[1]谢中亮,林弓长,赵威.新农村建设中的信息化程度指标体系研究.

[2]中国集体经济.2008(13).

篇8

近年来国家不断出台政策来支持农业经济发展,农业经济管理是农业发展的关键,在农业经济发展中起指导作用。把信息化应用到农业经济管理中,可以让农业经济管理快速适应信息网络化进程,保证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1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

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可以保证农业经济科学发展,促进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改革,是经济发展的必然。农业生产活动中主要是农业一线人员参与发挥主要作用,所以要把一线人员作为根本,在先进技术指导下开展工作,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农业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可以在兼顾以人为本的同时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是技术和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经济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市场结构和农业经济结构也发生变化,此时要发挥农业经济的支撑作用,以促进农业产业的协调发展,而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是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在经济水平快速提升的前提下,立足于农业经济,通过信息化手段进行农业经济管理可以促进农业经济向良性发展的道路迈进,可以增加产量效益,最大限度满足社会需求。

2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提升的策略

2.1积极发挥引导作用

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此项工作组织机构多,业务类型多,属于一种集成模式的工作。针对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特点,各级农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引导,发挥管理作用,切实协调各组织部门工作。同时管理部门要加大资金投入,防止资源的不合理应用,要统一进行规范,创建经济信息化管理的体制,并严格执行。要做好信息收集、数据处理工作,深入到生产中了解需要,在此基础上删除无用信息,整合有用信息,以保证信息的全面性、真实性和准确性。

2.2开展多元化信息服务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要提高工作效率和优化管理质量就要选择适合的技术,以实现农产品信息的汇总、储存和检索,以发挥信息管理的核心价值。在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可以推进农产品市场化和产业化,满足多元化需要。在社会进步进程中使农业经济管理的目标和内涵发生改变,需要加强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以协调宏观和微观的管理模式,促进农业经济活动的顺利开展。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要从实际管理水平出发,从多角度出发引入现代信息技术,以实现农业管理的信息化和管理空间的扩大化。通过各种渠道第一时间向生产一线最新规定、政策等,保证管理工作落实到位,效益明显提高。

2.3做好数据库的创建工作

我国是农业大国,加快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对农业经济管理有重要意义。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主要是建立数据库,将各类信息进行入库和整合,为后续工作打基础。可以结合实际工作条件和情况进行资金投入和优秀人才引进,以保证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可以适当引进卫星定位、地理信息和监控技术,以这些技术引导基层单位在防御自然灾害的同时,进行优质高效的农业生产。对数据库要及时进行原始数据的录入、整理,以实现信息共享,推进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的科学开展。

2.4加强对生产一线的信息化教育

?r业经济管理信息化部门要加强对生产一线的信息化教育,使基层单位了解信息化经济管理对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提高对农业信息的了解和运用能力,充分利用信息化来进行农业生产,提高农业信息化应用水平。为了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核心竞争能力,要扩充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团队建设,在各个基层单位之间建立融洽、和谐的合作关系,集约力量创建优质信息服务系统。建立示范基地,配置科技设备,提高信息建设的积极性,在获得信息的同时实现增产增收。

2.5完善农业经济服务体系的建设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为了更好为生产一线服务,以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收益。要健全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体系的建设,健全管理制度,以帮助基层单位获得更多的实用信息。信息可以帮助基层单位了解市场供求和先进技术和农产品销售,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实效性能帮助基层单位获得更大的收益。

篇9

关键词:电子商务时代;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

1引言

农业是当前阶段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形式之一,是推动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在电子商务时代农业的发展过程中,促进现代化的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保障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2目前国内农业经济管理发展存在的问题

(1)经济管理网络信息化平台功能不完善。在电子商务时代,构建经济管理的网络信息化平台的过程,是当前我国研发技术人员正在不断探索的过程,网络平台的功能还不完善。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大工程,系统的一个体系下可能有多个分支系统,管理建设复杂,系统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就会造成信息化管理网络平台的功能有缺陷,严重影响农业经济管理的工作效率。

(2)缺乏专业技术过硬的创新型人才。促进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先进的技术支持,因此需要一批专业技术过硬的人才。同时由于促进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经验还不足,吸引的研发人才更要具有创新能力,创造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和技术水平的农业经济管理保障道路[1]。目前,我国已经培养出一批这样的创新型人才,但由于日益增长的经济信息化管理的迫切需求,现在的人才数量还远远不够,人才缺乏带来的压力仍然比较大。

(3)经济管理信息化系统的构建缺乏管理标准和规范。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技术体系的建立已经有了初步的模型,但经济信息化管理还缺乏准确的标准和规范,造成了新开发和引进的技术与早期的技术不能良好的兼容,严重桎梏了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发展的脚步。同时,管理标准与规范的缺乏,给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增加了难度,不利于国家对农业经济工作进行统筹管理。

3在电子商务时代,促进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有效策略

(1)加强经济管理网络信息化平台的建设,致力于系统的升级。国家要有效促进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就要加强经济管理网络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做好平台的数据库更新工作,针对实时的经济管理状况快速做出数据分析,形成有用、可用的信息资源,并针对农业发展的实时状况及时对系统进行升级,为国家的农业经济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服务。因此,农业经济管理可以创新思路,开发创新的信息化系统。一方面,相关部门可以积极引进互联网信息技术,在互联网技术的基础上加入农业经济咨询服务模块,促进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快速发展[2]。另一方面,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运营环境对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国家相关部门应当对经济管理信息化运营环境进行规范,促进农业经济管理的透明化,使其向规模化方向发展。

(2)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技术人才。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运用需要先进的技术人才。国家要促进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必须在现有的人才基础上引进新的人才,加强对科技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依靠现有的科技和教育水平,最大程度的为科研人才提供硬件设备支持,鼓励科研人才进行实践和创新。在电子商务时代的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中,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是核心。为了推动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相关的经济管理人才不仅要有充足的专业知识储备,还要熟练掌握农业信息化管理方面的业务技能。加强信息化专业综合型人才的培养,首先,国家应当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技术相关的专业人才培养应当将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引导人才积极参与信息化经济管理实践工作,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其次,国家对于信息化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应当从培训机制入手,在农业经济管理过程中通过系统化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除此之外,国家还应当创造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人才的良好发展环境,打造一支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现状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从而促进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3]。

(3)制定科学的管理标准,规范农业信息化经济管理工作。在电子商务时代,规范农业信息化经济管理工作,必须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体制,加强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让经济管理符合管理标准,减少信息化管理系统运行的问题。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要想获得更加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和机遇,就要坚持与时俱进,加强信息化经济管理系统的规范化和信息化建设,促进信息化经济管理服务网络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一方面,相关部门应当促进当前阶段的电子商务和现代经济行业的有机融合,对经济管理资源进行充分整合,规范农业信息化经济管理工作[4]。另一方面,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发展应当从农业的发展需求出发,立足于农业经济发展的创新管理视角,为农业发展度身定制信息化经济管理方案,最大程度地满足农业发展的需求,从而促进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持续发展。

篇10

(一)概念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是指加强农业技术新成果有效推广,实现各类农业科技信息的获取、传播及利用,提高农业管理决策水平及生产效率,促进农业持续、高速、稳定发展。合理的根据自然发展规律及客观经济条件,有效的组织生产力,对生产关系正确进行处理,利用国家政府的宏观调控实现对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等资源最大效益,最大限度的调动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农业信息化涉及到社会、教育、经济、文化、科技等多个方面,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推广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对促进农村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升级、农民收入提升有重要的作用。从农业生产到农产品的销售过程中都要运用到信息化技术,也就是说在农业生产及销售的各个领域中,信息化都会渗透到其中,全方位的运用在农业生产市场、消费市场中,从而有效的实现现代农业的决策和管理系统的有效结合,合理利用科学信息技术,提升农业生产的效率。

(二)内容

1.农业教育和科技的信息化我们要明白发展农业的根本是要注重对优秀人才的培养,对农业教育和科技的信息化水平的提升,进行专业的农业信息教育,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和技术水平。农业的发展最终是离不开专业的人才,因此,要对培养专业的农业人才,注重信息化技术与理论知识的教育,从科学技术方面来提升农业生产水平。

2.农业生产要素的信息化农业生产要素主要有水、土壤、阳光、氧气和各种营养要素等组成。生产要素的信息化就是要充分的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将农业生产要素的作用发挥到最大,有效的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促进农业生产的创新。

3.农业市场信息化农业市场的信息化主要是要通过信息化技术,来保证农产的销售的过程。农业市场的信息化能够保证农业经济管理的先进性,以最新的信息化技术来改进农业经济管理的模式,以最先进的生产资料,对农业的生产方式进行改进,以确保农业生产力的提高。

二、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广大农民信息化意识薄弱

在对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进行提升过程中,我们要意识到农民群众在信息化技术应用中占有位置的重要性,他们是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去的中间人,他们对信息化技术的接受程度对信息化技术的实施有很重大的影响。由于很多的农民群众都是来自偏远的地区,当地的教育水平有限,他们的技术、思维、意识跟不上社会科学技术进步的潮流,对新技术和先进设备的了解不够,使得他们的信息化意识很薄弱,对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升有着不利的影响,不利于农业经济的信息化发展。

(二)农业信息资源缺乏有效的整合

我国的农村地区虽然按照国家的农业发展要求,在当地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信息化服务系统,但是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的问题是信息化服务系统中对农业信息资源没有进行有效的整合。我们经常在互联网上的关于农业信息的新闻都缺乏权威性,对于真正的农业新闻又不能够得到及时的更新与共享,就导致了农村信息化服务系统出现“信息孤岛”的现象,不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发挥信息化服务系统的作用。

(三)政府投入的资金不够,信息化技术无法切实实施

要在农业经济管理中运用信息化技术并不是一件比较简单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仅需要有较深知识储备的农民群众的支持,还需要有大量的资金投入以及对农村进行与信息化技术有关联的设备安装。对于广大农民来说,网络使用的成本比较高并且不是必需的,所以农村的网络的覆盖率也比较低。此外,很多的农民的计算机水平都较低,甚至可以说根本不会使用计算机和互联网。虽然政府对农业发展的投入资金量是比较大的,但是对于中国农村地区较大的情况来看,这些资金的投入并不能够将农业信息化建设完全,很多相关的先进设备并不能够建设完成,信息化网络也不可能遍布整个农村,这些都严重影响了信息化技术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切实实施。(四)缺少信息化技术人才在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过程中,信息化技术人才是不可缺少的。但恰恰在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就是缺乏这种信息化技术人才,使得农业建设信息知识不能够很好的融入到农业发展中,从而造成了农业发展的滞后。

三、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水平的具体措施

(一)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

在农业经济建设发展过程中,农民群众是农业建设的重要支柱,加强对广大农民群众的信息化技术专业应用知识的教育和培训是实现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关键。因此,国家应该对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进行大力宣传,积极宣传农业信息化技术对农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提升农民群众对农业信息化的应用意识。另外,一些农村地区的领导还可以对当地的农民群众进行集中的培训,专门聘请信息化技术的专家为人们讲解应用信息化技术的内容与实际应用,从而提高他们的信息化技术知识,促进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二)实现农业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

对建立有信息化服务系统的农村地区,要进行农业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丰富以前单一内容的农业信息。保证所的农业发展信息都是真实科学的,信息的内容要全面、完整,结合不同农村地区的信息化发展情况,有针对的撰写农业发展信息,既要保证农业信息的及时性,又能让广大人民群众及时的了解到农业发展的现状。

(三)适当提升农业信息化投入资金量,完善信息化建设

在农业经济管理中有效的运用信息化技术,需要有大量的资本投入,政府应该制定切实可行的农村资金投入计划,结合不同的农业发展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当地发展的具体方针政策,给予适当的资金倾斜投入,从而帮助农村农业的信息化建设。

(四)培养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所需要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