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心得范文
时间:2023-04-13 08:15: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管理学心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求学网小编为你提供论文范文:“基本理论管理学学习心得”,大家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写出论文。
基本理论管理学学习心得
以上就是我们为您准备的“基本理论管理学学习心得”,更多内容请点击求学网论文频道。
篇2
细节管理风潮在n年前就盛行,现在很多人把细节管理和精细管理混为一谈,其实这两者之间存在很大的区别:
首先,细节管理是重点在于管理的过程,而精细管理不仅仅关注过程,更关注结果;
其次,如果对细节管理没有一个客观和整体的认识,就会走入一个极端,以偏概全,或者是过于注重细节而忽视了全局和整体,对外部整体丧失灵活性,以及观察事物的宏观眼光。而精细管理的核心精髓是立足于细节,站在全面管理规范的角度去管理好各个功能模块,由点到线,从线到面。
班组作为企业的最基本的生产与运作单元,承担了组织中执行的角色,而且在角色定位中也是属于执行层。所以,对于班组长以及班组成员来说,有效提升他们的执行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从最佳管理实践的角度我们可以了解到,在基层操作层面的工作是由很多细小的工作环节,甚至工作节点构成,没有所谓的大事情,对于员工的工作细节能力要求和高。
精细管理的内涵很丰富,不仅要求员工有关注工作细节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要求员工把工作做深、做透、做到位,并且使得工作具备可控制和可衡量性。
要做好精细管理,至少具备以下条件:
1、培养工作落地的意识
很多班组长在分配工作任务的时候,只知道告诉员工任务内容,没有给到方向、方法,并强调过程的监控和反馈点。在工作分配中,最需要强调的是工作的监控和反馈,以及把工作做实做透的理念。如果在工作与职责面前,你懂得再多,说得再多,没有有效地完成几件事情,关说不做或者少做,那也是白搭。
2、建立相对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
特别是在实施班组内部管理的过程中,如果能够有针对性地设定员工的核心kpi,对于行为目标也进行量化考核,尽量避免定性主观的评价,这样对于员工的绩效管理更能深入、客观与真实,增强员工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方向感,并有力地促进班组管理的量化管理,用相对完善的绩效管理闭循环来规范班组内部员工的绩效管理,进一步落实精细管理。
3、梳理部门或班组的内部管理流程
所谓的流程是指做事情的先后顺序,统筹班组内部的资源和条件,充分发挥班组内部的协作精神,使得在所有工作环节都能顺利衔接,不仅是单个工作模块是细节管理,而且把各个工作模块的工作串联或对接起来,保证了整个部分或班组的工作的协同发展,这是精细管理很重要的内在精髓。
4、建立内部监督与反馈机制
对于工作做细做透,从员工自律的角度分析,恐怕比较难。对于工作的结果管控,必须建立一套严密的内部工作监督与反馈的机制是至关重要的,一方面必须从文件、标准和制度等硬件层面规划,另外一方面培养员工定期自动自发汇报工作进度及成果的职业化习惯。
篇3
德律风物业目前所管理的物业类型中占绝大部分的是电信的局房和办公楼,其最大的特点是:点多面广。德律风物业人通过几年来的摸索和改进,结合先进的管理理念和与实际相结合的贯标创优工作,在管理上已形成了一套相适宜的管理模式。
首先,改“小而全”为“大而精”。德律风物业所管辖类型和地域的分布具有广泛性和分散性,“小而全”的管理模式造成服务资源难以共享,人力、物力资本浪费严重,难以保持物业公司的整体优势。“大而精”就是通过细化分工将保安、设备维修、保洁和绿化等职能,从原有管理中分离出去,成立或发包给更专业的保洁公司、保安公司、绿化公司等,实施专业化管理,配合有效的质量监控机制,打破“地域”壁垒,实现资源共享和均衡使用。
其次,变“纯粹服务”为“与业主互动”。单纯的提高服务质量,一切按自己的管理要求去进行物业管理往往会造成与业主的工作之间的摩擦,由于业主需求的多样性和环境文化意识的增强,促使他们对服务品质的提高有着不同的需求。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当前,业主对物业管理的需求呈现广泛的多样性,要想赢得业主的认可除了不断提高我们的服务水准还必须以诚待人,以情动人,其核心就是提高个性化的服务,而通过建立业主需求档案,能及时了解、掌握、挖掘业主的需求,以便为业主提供更广泛的服务。另外,在日常相处中加强与业主的沟通,对收集到的意见,做好整理和筛选,进行分类处理,并及时反馈,持续改进,重视业主的感受,融入业主的情感。
篇4
Jerry 超凡中国知识产权集团
市场二部在成长的道路上,从管理者到员工,或多或少都会遇到瓶颈。期间,我们也想过办法做出调整,员工的工作激情和奋斗文化也得到一定提升,但在可持续方面不能很好把控。年前公司组织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会上,我也将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障碍与困惑向各位优秀的管理者请教,大家也都给与了我很好的意见和建议。下来在与Jaker单独的沟通中,决定安排Hoky到市场二部开展具体工作并辅助管理者成长。在此,非常感谢公司领导给我这次向优秀管理者一对一学习和请教的机会!两个月过去了,收获很大!
一、管理者的工作开展及注意事项
1、省级经理
1.1 团队、员工的发展方向引导及具体的目标制定;
1.2(目标或制度)实施环节的严格监督与考核,从而能够不断提升团队的整体执行力;
1.3 过程管理比结果更重要,省级经理一定不能只关注团队每天的团队业绩,而忽略了在此过程中团队经理是否已将好的方法和技巧传授给了员工,员工是否得到成长;
1.4 关注员工工作心态,发现问题及时沟通;
1.5 善于发现团队中存在共性的一些问题,及时想办法予以解决。发现团队中出现的问题(好与坏),及时记录下来;
1.6 传播正能量,树立榜样,达到良好的激励效果;
1.7 就一些具体的事(如,团队内部的一些制度、方案的实施等)多与团队经理沟通与协商,要明确哪些事该团队经理去做以及如何去做效果会更好,从而在团队中树立团队经理的威信,让团队经理更方便在团队中实施具体方案、开展工作;
1.8对待工作上的事要尽可能做到严肃、严谨,原则性的问题不妥协,这样更加便于一些制度的实施与推进;尤其对待团队经理工作没有做好的情况,要严加指责,让所有组员看到省级经理对待所有人都是公平的,同时也让大家感受到可能因为自己的工作没有做到位,而让团队经理受到批评,激发组员的工作主动性;
1.9 善于去查找和联系不同的业务渠道,利于团队不同业务渠道的拓展,同时能够让省级经理保持对市场的敏感度;
1.10善于利用数据分析,更加真实客观地反应团队中出现的问题,就具体问题可以比较方便地找到应对措施;
1.11 做好与其他部门、其他团队的协同工作。
2、团队经理
2.1 组员遇到问题,要想尽一切方法处理、引导,及时帮助顾问解决,传授组员自己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比任何事都重要(团队经理最主要的工作职责);
2.2 对团队业务情况了解,不仅仅是大客户。应当对所有业务情况了解清楚,至少要对签出去合同的客户予以关注,帮助组员处理业务问题并反馈。必要的时候团队经理要第一时间直接协助顾问给客户去电话;
2.3 深入了解每个业务开展的过程。如,客户为什么要做?有风险为什么还要申请?客户的真正打算是什么?我们是如何帮助客户去解决这些问题的?等等,多问几个为什么?从而引导顾问的发散性思维;
2.4 善于归纳总结,就团队中的问题养成记录的习惯,做好分享,让更多的组员知道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是什么(还包括函件的指导与修改,总结出一套模板做参考,提高效率);
2.5 及时将团队中出现的问题或者一些方案的具体实施措施反馈给省级经理(尤其是一些暂时没有思路可以解决的问题),切忌未经反馈和请示就在团队中实行;
2.6 针对一些业务渠道、客户跟进,先去联系,将问题总结出来团队内做分享,避免组员走弯路的同时,也能够让团队经理掌握这套方法,指点更多的顾问成长;
2.7 部门制度与方案在团队内的推进与监督,要落到实地;
2.8 组员的培训与考核,让组员进步。有些方法传授后需要长期、持续监督组员实际运用的情况,而不仅仅是培训了就认为组员全都掌握了。如:组员的工具使用情况、常用网址、操作熟练度、已培训过的业务点掌握情况等等。只有做好考核与持续监督,组员才能够在具体事务方面有进步;
2.9 针对组员每日、每周工作计划及总结回复、检查、监督,协助并推动组员当日当周计划的完成;
2.10管理过程中,团队经理与组员打交道的时间比较多,勿虚张声势,就组员出现的知识点、业务点、工具使用等没有掌握的情况,首先要把责任归于管理者自己,然后想办法帮助组员尽快解决这些问题;否则组员方法没有掌握,又担心会被责骂,有问题也不敢再提,久而久之会变得更差。
二、细节及激励
在两个月的学习过程中,感受最深的就是Hoky对细节的关注以及各种激励方法的灵活运用,使得团队的工作效率、竞争氛围得到很大提升。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数据分析
通过团队内部多项数据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并想到解决办法。如,通过crm系统跟客数、任务派发、客户录入数等细节方面入手,能够发现组员的工作是否饱和、客户信息是否进行过有效梳理、跟客节奏和方法是否正确、哪些客户需要管理者参与协助等。通过商标业务系统数据分析,发现团队业务类型占比,哪些方面比较薄弱,如何改进等。
2、细节关注
除了工作上一些大的方面细节关注外(如,组员的工具使用情况,给客户发送所有的文件格式细节注意、常用网址的使用及操作熟练度、布置任务后组员的推进情况等等),小到通过观察组员的工作状态来发现问题并作出判断,从而帮助组员解决问题(如,通过走动式管理发现组员上班期间看手机,是在看什么?是不是与工作无关?是不是开小差?是不是工作压力很大太累了?先去判断,再通过私下沟通了解具体情况;又如,发现某顾问余额宝内有上万元,是不是有点闲钱了,有考虑准备做什么?是不是需要给顾问树立一个新目标?此类小细节关注的事例很多,这里不再一一列举。而关注细节达到最大的一个效果就是,让组员能够切身感受到管理者一直在关注自己,在想办法让组员有目标、能够有更大的成长。
3、激励
Hoky的激励方法贯穿于每日工作的方方面面,可谓发挥的林凌尽致。
3.1 个人竞争意识的打造,同期进入公司同级别之间的比较,树立竞争对手;
3.2 绩效完成的奖励。当月完成绩效者晨会予以表扬并赠送一份小礼物,并让员工发表获奖感言,激励更多的人;
3.3 树立榜样。对于做的优秀的顾问给与支持(如,信息分配支持、遗留客户支持等)。给与的每次支持都要在团队内公布,做到公平公正公开,让更多的人努力去做一个值得他人帮助的人;
3.4 不断强调第一的竞争意识。如,谁能成为团队第一个完成当月绩效;谁能第一个达到晋升业务经理;谁能第一个杀进龙虎英雄榜(市场部前十名)等等。反复强调,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的意识深入到每个员工的脑海里;
篇5
“业兴于勤,誉赢于诚”,在集团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下,在集团领导们的带领下,很荣幸能够走进这百年名校武汉大学,进行学习体验。首先感谢集团能够给与这次弥足珍贵的学习机会,感谢集团领导们的大力支持和缜密的安排。这次武汉大学的培训除了获取到知识外,同时给与我工作和生活莫大鼓舞和启发。
再次步入大学校门,尤其是走入这历史悠久全国重点综合研究型大学,使人心潮澎湃。他拥有全国优质的科研团队和师资力量,也为我国培养出大量的知名企业家。在这环境优美,文化气息浓厚的地方学习,不禁感慨集团领导们的用心良苦。不得不让人静下心来,端正学习态度,积极获取知识,反思工作中的不足。
在这短短的五天培训中,分别设置企业的战略、投融资、管理、团建、法律及大数据时代相关知识一系列课程。众位教授深层系统的讲解和详实的案例分析,无不彰显出他们渊博的学识和对教学认真负责的态度。知识是改变命运的途径,能让知识转化为个人的经验需要不断的摸索和实践的累积。能够把学到的知识真正做到从“知”变“会”,才能对工作起到提升的作用。下面简述一下个人在这次培训中理解到的程度的一些心得和感想:
一个企业的战略的规划、执行和管理,关乎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命运。战略的规划靠公司高层对政策、社会发展的解读能力和魄力,他的可行性也同等重要,执行实施情况同样能改变战略发展的方向,也需要激励措施和防控措施,这样才能使得战略的思想得以实现。
能够精通并运用资本运作的理念和方法,不单仅仅是把企业从资金的困境中摆脱出来,重要的是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收益。一个项目能够正常的启动,一个企业能够正常的运转是要靠资金的支持,这其中不失可以搞一些“小手段”,有了扎实的金融知识,结合政策条款和相关法律、法规,就能实现资金的共融,摆脱眼下的“窘境”,达到最终目的。
管理是一门艺术,他原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想把一个人的思想全部灌输给别人,而且让其接收信息那是教师的工作,企业的领导要和员工之间有共通的通道,才能走向人企公兴。做为企业的领导需要是员工思想的统一性,协作性,进取性。这些除了熟知管理相关知识外,还需要提高个人修养素质,从而提高个人魅力来引领带动员工。让员工把“听”变成“动”进而变成有思想的“动”,完全靠个人的积极性发挥是个体才能,力量是渺小的,能够带动整个集体来为公司谋发展促团结,才体现管理的真正意义。
团队是人的群体,一个好的团队不仅仅是人才的堆积,需要队员对工作的匹配、互补、融合。一个好的团队是积极向上的,他们的目标明确,思想统一,行动规范,相互扶持,积极创新。一个好的团队会给企业创造无尽的价值。
篇6
关键词:学生管理;群胆效应;感化效应;霍桑效应;青蛙效应;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G444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作,由于技工学校的学生素质整体偏低,技工学校的班主任工作就更不容易。它要求班主任立足所面对的教育对象,了解学生实际,讲究策略,研究方法。
多年的班主任经历告诉我们,要做好学生管理工作,除了要有过硬的理论教学能力和指导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外,还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和理论,重视先进的教育理念,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技工学校的班主任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按照《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的要求,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要从加强基础文明的养成教育抓起。班主任要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工作原则,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有针对性的做好德育工作。结合班主任工作实际,谈谈在学生管理中应该注意的几个比较突出的心理学效应的应用。
一、 群胆效应
几个人共同行动,互相壮胆,敢于冒险,战胜恐惧。做出独自根本不敢做的事,就是群胆效应。
在学生管理的经历中,常发生这样。起初是两个学生的小矛盾,然而,当事双方找来更多的人帮忙摆事,使事态扩大,产生严重的后果和恶劣的影响。群殴事件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在班级的管理中,班主任要随时掌握学生之间的矛盾,把矛盾解决在萌发的初始阶段,避免矛盾升级,还要特别关注一些问题学生抱团,形成小团伙。遏制住事态的蔓延和发展,避免的发生。
二、感化效应
感化效应是一种正向刺激使人产生强烈激情的正向心理效应。如蔺相如以让路感化廉颇,廉颇以负荆请罪感化蔺相如。学生个体的性格特点、成长的环境和经历千差万别。班主任要在不同的教育对象中频繁的转换角色。班主任要走进学生的心里,了解自己的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学生往往会因为喜欢一个老师,而开始喜欢这个老师所教授的科目,并且会努力把它学好。如何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呢?作为老师,最让学生欣赏、佩服、敬重的,主要的还是正直的人品和过硬的素质。正如陶行知所说的“身正为师,学高为范”。可见,老师想要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应该先清楚地了解他们的心态和喜好。然后通过真心实意的沟通和交流,学生才能信其道,老师说的话,在学生心里才有分量,老师和学生才可能成为可以“谈心”的朋友。
诸葛亮七擒孟获,次次都是先捉后放,就是想达到感化效应。当然,前六次未充分起作用,但每一次都使孟获的情感发生变化,最终是第七次他被彻底的感化了。这也要求班主任,不能歧视每一位同学。也不能一蹴而就。
三、霍桑效应
霍桑效应是指人们受到格外的关注,而引起绩效或努力上升的情况。霍桑效应告诉我们,如果我们想要改变学生的行为,使其感受到它是受关注的,那么就会对其产生一种强大的激励作用,从而在行动上表现的更加积极。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善意的谎言和夸奖可能造就一个人。学生很难全面客观的认识自己,容易灰心失望,陷入心理低潮。这时给予积极的暗示,尤其是来自老师的关注是一种对心灵的抚慰和激励,可以对学生的努力程度、心理健康产生巨大的影响。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次拍拍肩膀都可能远比物质上的给予和奖励更能够令学生鼓舞。
所以如果你想改变一个学生就应给予充分积极的关注,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行为是被老师期待的。在必要的时候,有些情况下,不妨可以运用善意的谎言来强化这一效果。你可以告诉他,“老师很欣赏你。老师之所以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你,就是觉得你有这个实力,相信你一定能作好。”这样的话可能会激发对方的积极性,使其奋发向上。当然,要说的恰到好处。过于夸大反而产生消极的影响。
四、青蛙效应
青蛙效应强调了习惯对行为的束缚力,而这种束缚力的可怕在于它会对命运产生巨大的影响。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曾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习惯―性格―命运。我们从中可以看到习惯与命运的联系是十分密切的。
习惯慢慢地、默默的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使人们不容易察觉到它对生活所造成的改变。而天生所具有的惰性,更使人们懒得对微小的改变予以足够的重视和及时的应对。所以,人们总是习惯地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当事情以我们看不见、摸不着的方式一点一点进行“量变”后,结局便是无力掌控的“质变”。
习惯是平时的思维和言行的点点滴滴的积累,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班主任的管理工作要注意养成教育,从学生入学开始,从日常常规管理入手,关注和矫正学生的不良习惯。教育的最大转变莫过于行为的改变。
班主任对学生的管理,要严宽相济,严不是冷面无情,宽不是迁就纵容。严格要求是建立在爱护基础之上,这种爱,是出于教师对职业的恪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出于一种高尚的道德感和责任感,只有做到“严中有宽,宽中有爱,爱中有教”,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篇7
【关键词】 老年心血管;心理护理;疗效观察
心脑血管疾病是影响老年人健康的最常见病症,据综合医院统计,心血管内科门诊患者中,60岁以上患者占62%;老年门诊患者中有70%因心血管病症状来院求诊;老年病科病房收治的患者69%为心血管疾病,95%以上患者有一种以上心血管异常。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中66%年龄在60岁以上。健康体检资料,60岁以上受检对象中查出一种以上心血管异常者占58%—62%。在当前的医疗保险经费开支中,心血管疾病占医疗总支出的近1/2。老年心血管疾病除有较多引起患者痛苦的症状外,其发生意外事件的频率也较高,同时,老年心血管疾病的致死致残率也不低,容易造成家庭社会的重大负担1。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2年6月60例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及配合护理,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2年6月60例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及配合护理,男36例,女24例,年龄;年龄61—80岁,平均68.6岁。其中冠心病24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5例,风湿性心脏病8例,肺源性心脏病8例,病窦综合征5例。根据不同情绪个体给予不同方式的心理护理。
2 心理护理
2.1 严密观察患者的意识、生命体征 及时准确地评估精神障碍危险因素,跟踪检查、化验结果,协同医师积极治疗原发病,预防并发症,同时对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取得其信任。
2.2 工作人员自身素质 护士要精神饱满,着装整洁,举止大方,技术娴熟;患者病情变化时,应积极及时处理,但要沉着、冷静,紧张有序,通过言谈举止向患者传递自信的信心,从而减少患者的恐惧心理。
2.3 控制会引起应激反应的刺激 突发的应激反应对心血管病人来说是非常危险的,轻则加重病情,重则可引起猝死。因此,在护理照料这样的老年病人时,要创造良好的护理环境和气氛,从老年病人的心理需要出发,减少应激源。首先,病房的布置要柔和、轻松、协调,使老年病人心情舒畅,房间的设计从老年病人的角度出发,方便老年病人的起居;其次,医护人员态度要和蔼可亲,耐心细致、言语大方、动作轻柔,和老年病人打交道时不要言语吞吐,过分冷淡或过分关心、同情老人,都会引起一些敏感老年病人的多疑;第三,杜绝在患者面前谈论与病情有关的刺激性话题,严禁对病人传达一些不负责的话,或不利于情绪的家庭、单位和其他有关老人生活的信息2。
2.4 保持病人的心理平衡 调节老年病人的心理平衡,向老年病人宣传心理、生理、病理学方面的知识,以及三者间的关系,减轻老年病人及其家属的心理负担。鼓励老年病人勇敢面对疾病,要相信医学和医护人员,即使在困难的条件下也应努力保持乐观开朗的精神状态,积极面对各种挫折。对老年病人中常见的无用感、等死感等,要及时开导,避免老年病人陷入被动绝望之中。
2.5 关心病人的行为举动掌握病人的心理 有的老年病人胆小怕事,有的老年病人遇事容易激动,有的老年病人则性格孤僻、不合群,掌握老年病人的不同性格特点,可使医生以不同的方法对待病人。如对有些老年病人,可以告诉他实际病情,而对有的老年病人就不适用了。平时注意观察老年病人的行为和习惯,同时经常与老年病人家属保持联系,便于老年病人一旦出现反常举动时,可及时发现,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意外发生。
3 结 果
本组60例患者经采取常规治疗和心理护理干预后,治愈率和好转率分别达48.76%和52.86%,效果较好。
4 讨 论
同年轻人一样,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对老年患者产生的情绪影响往往是很显著的,老年人知道自己患上了心血管疾病,其心理状态往往比较复杂,较多的患者开始时隋绪可能比较紧张,常担心近期死亡,担心瘫痪,担心痴呆,担心发展为帕金森病。心血管疾病的各种症状也可导致焦虑,进而引起不正常的精神心理状态。多数人知道,心脏是生命的重要器官,心脏功能的受损意味着对整个生命的威胁,易表现为忧虑、空虚感、伤感的情绪,急躁,对任何琐碎的小事都耿耿于怀,遇事好动感情,易激动,对生活失去信心,以至于生活变得没规律,甚至对自己的一些不良嗜好不去主动节制,整天混日子,将疾病视为“不治之症”,不按规律服药和治疗,拒绝与医生合作,这些心理方面的障碍,不仅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而且还可能促使病情恶化。因此,对此类患者需作耐心细致的解释和安慰,以争取患者的积极配合。对患者坚持心理疏导和护理,排除多种心理障碍,对疾病的康复是至关重要的3。
针对老人的特点和患病后易出现的不良情绪,进行心理护理是治疗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不良的心理状态一方面影响了老年患者与医生之间的配合,干扰治疗进程;另一方面,这些心境本身就对健康有害,它会影响体内激素分泌水平,使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活动不平衡,从而影响心血管系统的功能活动。给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休养环境,病室整齐、清洁、安静、舒适,使患者心情舒畅。向患者介绍心血管病的有关知识,使其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了解该病注意事项。本研究资料表明,本组60例患者经采取常规治疗和心理护理干预后,治愈率和好转率分别达48.76%和52.86%,效果较好。心理护理可明显缩短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曾秋琼,詹振鹏,洪惠珍,等.浅谈心血管疾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体会[J].医学信息,2009,22(7):1818—1819.
[2] 徐迎庆,王冬梅.老年人心血管病患者的心理分析及心理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0,8(1):144—145.
篇8
【关键词】管理学教学 创新 理念 改革
众所周知,管理学是经济管理专业中的基础课程,对本专业的学生而言,学好管理学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至关重要。作为高职院校,必须结合办学理念,以及学生的自身状况,让学生牢牢掌握管理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
和其他学科相比,管理学具备鲜明的特点,除了需要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管理学又同时兼备灵活性与严谨性,从而决定了管理学教学过程中的艰难。初次接触这门课程,学生往往缺乏对其感性的认识,掌握理论知识容易,可是想掌握本门课程的核心内容,做到灵活运用,却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发现与总结,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结合课程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总结出一套科学有效的教学计划。
在传统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存在一个误区,即忽略了学生自由探索、独立思考的能力,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导致学生缺乏实践经验,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则非常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学习应该是主动的探索外界的知识,通过长期的积累,沉淀大量的信息,并通过自身的判断和重组,形成自己对外界的认知。不应该是一味的接收,对信息不加思索和判断,久而久之,将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在管理学教学中,应该结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彻底摆脱传统教学的束缚,创新教学手段。
一、以理论主线为重点
管理学是一门交叉性很强的学科,其内容庞杂,涉及领域较广,如果在教学中不能做到合理分配,在讲解时就容易显得凌乱,缺乏条理性。如果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对管理学的整体框架进行梳理,在授课时按照理论主线进行讲解,适当向边缘学科进行拓展,帮助学生增长见识。使授课不再显得零散,扰乱学生的学习重点。
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所谓管理学,就是学习如何管理企业,做好决策工作。而决策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往往决定着企业的生死存亡。因此,培养学生超强的思维能力,其实和传授学生文化知识一样重要,而这也恰恰就是学习管理学的终极目标—善于思维,灵活运用。
在教学中,应该树立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理念。以前,学生学习是处于被动的位置,学生只有在被教师监督和管理之下才会学习,这种被动消极的学习模式非常不利于学生潜能的发掘。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就是为了将目前的教学局面扭转过来,由教师为学生创造一个相对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学生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发挥创造力。其次,教师在教学中,要发挥好引导作用,比如在分析问题过程中的重点是什么,如何与其他同学进行合作讨论等。总之,思维能力是学生众多能力中最重要的一项,只有勤于思考,学生才会变得更加聪明。
那么,应该具体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来加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呢?应该说,在教学活动中,没有任何一种教学方法能够起到“完胜”的作用,每种教学方法都各有所长,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多元化教学,教学形式不可单一,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和乏味。比如探索式教学、情景式教学、拓展式教学、案例法教学等,这些教学方法对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非常有效。
三、以人文精神培养为主线
管理学不但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文化和精神。管理学管理的不但是经济,更重要的是管理人才。因此,在教学中应该体现一种人问精神,而这种精神在课本中是学不到的。学生学习管理学是为了能够更好的应用,为自己就业增强竞争能力,而不是学习纯粹的理论知识应付考试。因此,应该把人问精神作为学生培养的主线,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社会观念,提高道德素质教育。
四、以开放性教学为特点
所谓开放式教学,即打破传统教学的束缚性,将学校与社会相结合,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学习与创新相结合,为学生提供自由宽松的教学环境,共同探究、共同学习。
(1)教材与教学内容的开放性。过去,网络媒体不发达,教材能为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但是,由于教材无法做到实时更新,所以内容往往非常陈旧,与社会脱节严重,学生毕业后,往往感到没有用武之地。近些年来,随着网络和其它媒体的普及,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渠道得到扩展,学生能够通过网络资源、辅助教材等方式获取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2)学习环境的开放性。改变传统课堂的“黑板式”教学,积极和社会企业建立合作机制,帮助学生进入企业学习,定期带领学生进入企业参观,让学生提前感受企业的办公环境和经营模式,扩展学生视野,扩展思维空间,是学生学习起来更加具有动力,从而达到自主学习的效果。
(3)教学互动的开放性。在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理念下,虽然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和主动性,但是教学中的课程设计则有教师全部承担。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应该让学生参与教学,共同参与教学设计,因为只有学生自己了解自己需要学习什么,学习的难点在哪里。这种互动式的开放性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4)教学设计的开放性。为了提高学生管理学的应用能力,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该贴近生活。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搜集一些企业故事,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还可以将企业状态向学生进行展示,让学生充分了解体验到未来企业的发展趋势,明白自己应该学习什么,需要什么。
五、创造快乐学习的氛围
传统教学的枯燥性给学生的学习制造了障碍,为了让学生不再有抵触学习的心理,应该创造一个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让课堂变得生动、活泼、有趣。比如在讲解科学管理原理时,可以通过讲述小故事,或者播放相关电影片段的形式,让学生更加轻松直观的体验。
参考文献:
[1]丁颜彬.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与高校科技园区建设指导手册[M].北京: 中国知识出版社,2005.
[2]李建明.谈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科技人才市场 ,2003.
篇9
关键词 冯友兰 理气观 新理学
中图分类号:B8409 文献标识码:A
冯友兰看到了新实在论的“共相”与程朱理学的“理”有某些相通之处,用新实在论的逻辑分析方法改造程朱理学,并使用逻辑的分析方法解释程朱理学,使之形成了自己的新理学体系, “理”和“气”既是用新实在论的逻辑分析方法从客观实际中抽象出来的,冯友兰将其称为“最哲学的哲学”。
一、冯友兰“理气”观的提出
(一)“理”是事物所依照之本体。
1、“理”是超时空、超动静的绝对。
冯友兰沿用程朱“理”是超时空、超动静的绝对,冯友兰认为“理”是不能用古今来说的。在他看来,时间与空间是两种实际的关系,而“理”不是实际的,所以不能将其纳入实际的关系中。即有“在上之理”,但“在上之理”并不在上;同理,他进一步推出“理”也是超动静的,有“动之理”但动之理并不动,有变之理,但变之理并不变,事物之所以变动,是因为事物依照了“动”“变”之理,而非“动”“变”之理本身变动。
2、“理”是由高而低的实现。
冯友兰沿用了朱熹的“理之秩序”,他说:“理之实现,是有层次步骤的。高类之理之实现,必须在低类之理已实现之后。”但冯友兰的理并非出自同一源,而是物各有理,每事物都有每事物之理。如:方有方之理,坚有坚之理。在此,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新理学体系的这种理之实现有先后与新实在论的共相区别开来,新实在论者认为共相是多元的,没有隶属关系,缺乏内在统一性。冯友兰深知这个多元的共相世界无法找到统一的局限性,所以他的理世界是一个统一的、具有从属关系的真际,并且他的理之实现是由高而底的。
3、“理”之大全是太极。
冯友兰引用新实在论的逻辑分析方法,解决理的综合本体的问题,提出了“大全”的概念,他说:“每理对于依照之事物,无论就极之任何一义说,皆是其极。” 如方之理是方的物之标准,也是他的极限,而每一事物都有其为某物之理,每一件事物都有一个极限,他将这些极限之整体称之为“大全”,他认为:“总一切的有,谓之大全,大全就是一切的有,借用中国旧日哲学家的话说:‘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从而冯友兰进一步得出:“太极是众理之全,所以其中是万理具备。从万理具备之观点以观太极,则太极是‘冲漠无联、万象森然’。‘冲漠无联’以言其非实际的,‘万象森然’以言其万理具备的。万理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亦可用佛家‘真如’名之。”可见,冯友兰的“大全”是一个不可思议、不可了解、不可言说、总一切的“有”。
(二)“气”事物所依据之条件。
1、“气”是“绝对底料”。
冯友兰充分运用了新实在论的逻辑分析方法来分析程朱的“气”,他的 “气”完全是一个逻辑的观念,他认为程朱之所以会得出气之清浊的结论,完全是因为程朱没有把实际的事物抽象到最彻底的气,还停留在对实际事物的肯定上,冯友兰说:“我们若说气是什么,则所谓气即是一种能存在的事物,不是一切事物所能有以能存在者”,程朱即肯定了气的实际存在,所以就不能使一切事物所能存在者了,他说:“今试取一物,用思将其所有之性,一一分析,又试用思将其所有之性,一一抽去。其所余不能抽去者,即绝对底料。” 最后只留下一个逻辑的预设,而这就是冯友兰新理学体系的“气”。在新理学中,“气”没有任何内容,是空洞的逻辑观念,冯友兰说他的这个气相当于“无”。
2、“气”是事物之无极。
冯友兰说:“所谓极有两义:一是标准之意,一是极限之意” 真元之气自身是没有任何标准和极限可言,真元之气是以理为标准和极限的。固此,冯友兰将真元之气称为“无极”,而具体事物是不能仅靠理或单靠气能够形成的,他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具体事务必有两所依,一是其所依照,一是其所依据。其所依照是理,其所依据是气”,固而气成为事物所依照之无极,理成为事物所依照之太极,针对无极和太极他进一步做了论述。“我们的系统所讲之宇宙,有两个相反的极,一个是太极,一个是无极。一个极端的清晰,一个极端的混沌,一个是有名,一个是无名” 他所说的这个无名混沌指的就是“真元之气”,因为在他的新理学体系中,“每一普遍名词皆代表一类,代表一理”,太极因为是众理之全所以有名,而气则是“绝对底料”,它“不可名状、不可言说、不可思议” 冯友兰将其灌之以私名曰“真元之气”。所以冯友兰得出,“太极是有名而无极是无名,由无极至太极中间之过程,即我们事实之世界,此过程称之为‘无极而太极’的气之实现理”。
3、“气”是超时空、无性质的混沌。
冯友兰认为,“气”和“理”是同一的,都是超时空、超动静的。他说:“我们所谓真元之气,不是实际的事物,不能有任何的关系,所以他亦不在时空的”,他说:“在我们的系统中,太极是极端的清晰,真元之气是极端的混沌。”真元之气“不可思议、不可言说、不可名状”。所以,冯友兰才一再的强调,“真元之气”只是一个“私名”,冯友兰反对朱熹所说的“理一分殊”,朱熹所主张的“同者理也,异者气也”,也就是在现实的具体事物中,具体事物各有太极的整体,但由于气禀各异,所以呈现出质的多样性,理在具体事物中才体现出互异。
二、冯友兰的“理”“气”关系
(一)“理气”无所谓先后。
冯友兰沿用了朱熹的:“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 得到了他新理学体系的具体事物必有“两所依”,就具体事物而言,理气是不可分割的,任何事物的生成都离不开理和气的结合。但冯友兰却十分反对朱熹的“理在气先”说,认为,“理”和“气”是超时空、超动静的,所谓的“有是理然后有是气” 根本就是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真要将理和气分个先后的话,必定要将其放在时间中而论,但理和气都是超时空的,“所以理气先后问题,根本不成问题”。可见,冯友兰的理与气是对事物进行逻辑分析的结果,在逻辑上是构成事物的终极要素。
(二)“道体”是“气”实现“理”的总流行。
冯友兰从逻辑的角度出发,气在实现理之前,必先实现“动之理”,气实现动之理即“只是流行的流行”即纯粹的流行,也就是“第一动者”,他称之为“乾元”。总体而言,实际事物是气先实现动之理,而后再依据理而实现的,而实现的这一过程就是“流行”,“道体”则是这所有流行的总括。
三、“理”和“气”在新理学中的作用
(一)“理”、“气”、“道体”、“大全”构成新理学体系的基本范畴。
“理”、“气”、“道体”、“大全”是冯友兰充分运用了逻辑思维方式整合程朱理学提出的,这四个基本范畴构成了新理学体系的逻辑结构,理和气是从实际事物中抽象出来的,是构成事物的终极要素,理之极限是太极,气是无极,实际的具体事物是“无极而太极”,即气依照理的流行,这一流行形成了实际世界,理和气从动的方面看是道体,从静的方面看是“大全”。所以,冯友兰说:“事物存在,我们对于事物存在,做形式的分析,即得到理和气的观念。我们对于事物即存在,做形式的总括,即得到大全及道体的观念。” “理”、“气”、“道体”、“大全”四个基本范畴的提出,确定了新理学体系的本体论。
(二)“理气”构建了新理学真正的形而上。
冯友兰为哲学定义:“哲学乃纯思之观点,对于经验做理智的分析,总括及解释,而又以名言说出之者。” 在整个新理学体系建立过程中,他始终围绕这一“哲学”定义,使用“思与辩”来构建他的哲学体系,他认为“哲学中有些是不可思议、不可言说者”,正像他的“理”与“气”的提出一样,“理”是超时空、超动静潜存于真际的共相,而“气”则是绝对底料、无名的混沌, “理”和“气”亦是不可思议、不可言说的。但在冯友兰看来,仅仅是不可思议、不可言说还不能称之为真正哲学,真正的哲学是:“对不可思议者之思议,对不可言说者之言说” 冯友兰从对“理气”的“言说”开始建立起整个新理学体系,这一过程就是对不可思议之思议,对不可言说之言说。他将其称之为“最哲学的哲学”,所以冯友兰的“理气”观自然就成为“最哲学的形而上学”。
(作者: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处教师,研究方向:中国哲学)
注释:
篇10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现有的化学课程体系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和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加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构建新的教学观,优化教学过程,确立面向21世纪的新的教育理念,是新时代对未来的期待和要求,也是提高化学教学实效的关键。面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的化学教学应如何进行变革?
一、更新课程理念,建立全新教学观
新的化学课程理念,强调每位学生都具有学习化学的能力,都能在他们不同的潜质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新课程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而旧化学课程观念过于强调学科为中心,过于关注化学专业适应和技能,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学生的实际,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教师要建立全新的教学观,打破旧教学观、旧观念、旧模式,给予学生学科学习的吸引力和创造力,使学生学习充满生机活力。那么化学教学应如何树立新的教学观,构建新的教学理念呢?首先,教师要把自己融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之中,追求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构成新观念,改变陈旧的教学方式,形成新的课程观。其次,要把教师和学生看成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并把教师作为相互作用的主体,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善于引导学生质疑、调查、研究,在探究、发现中接受新知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以人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突出“以人为本”,它着重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认为课堂教学是以人为主体的教育,要把学生的主体性做为施教的前提,这种课程观既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也是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特点。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始终是“以教为中心”,关注的是教的效果,而不是学生的个人发展,没有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所以,本人认为,作为当代化学教师,必须适应时代要求,更新教学方式,改变过去那种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应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自觉参与教学过程,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促进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富有个性地学习,真正使教学成为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有效教育途径和手段。
三、培养探究精神,启动学生思维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教,学生如何学,对学生知识的构建将产生深刻的影响。传统的教学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而忽视学生的认知过程,只重结果,轻过程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的思考和个性,学生只须听讲和记忆就能掌握知识,最终导致学生思维惰性的产生,而新的课程标准,不但重结论,而且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更加重视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这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截然不同。它着眼于学生的学,强调学生的探究和创新,教师只是指导者和帮助者。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它涉及到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要求,学生们通过自己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化学学习兴趣。附科学探究实例:怎样防止自行车棚锈蚀。
探究的问题
学校(或社区、乡村)内的自行车防雨棚采用了钢架结构,但使用不久就会生锈。为了使它有比较长的使用寿命,需要采取防锈措施。请同学们思考:怎样应用有关金属锈蚀的知识来防止自行车棚的钢架锈蚀呢?
我的假设
车棚钢架锈蚀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
我的方案
针对这些原因采取下列措施,可以防止车棚钢架锈蚀: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探究过程建议
1.查阅有关钢铁锈蚀原因和防护方法的资料,在此基础上初步考虑可以采取的防锈措施,整理成参考材料并与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
2.考察学生车棚的防锈方法及其效果,向有经验的人征求意见,在此基础上写成考察报告。
3.设计几种方案,根据某些指标比较这些方案的优缺点,然后确定一个比较好的方案。
几点说明
1.本课题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探究活动,要求学生单独或以小组形式进行实地考察,结合成本核算和效果分析可行的方案。
2.如果没有适当的自行车棚,可选择类似的需要做防锈处理的农具棚、候车棚、露天铁架或者家用铁器等替代,并写出有关的研究报告。
- 上一篇:大学生职业化教育
- 下一篇:酒店年度经营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