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教育基地感受范文

时间:2023-04-12 08:24: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红色教育基地感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红色教育基地感受

篇1

关键词 红色文化课程资源;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28-0076-02

近几年来,各地红色文化课程资源得以充分挖掘并进入公众视野,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但缺少有关遵义红色文化课程资源的报导。笔者作为一名遵义籍教育工作者,希望遵义的红色文化课程资源在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应有作用。为此,结合当今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存在的问题,在充分利用遵义红色文化课程资源的优势基础上,提出强化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对策,使之成为加强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宝贵财富。

1 当前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多元文化影响的背景下,各民族文化相互渗透,出现良莠不齐的态势。特别是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各种腐蚀的生活方式和不健康信息乘虚而入,严重地侵害着青少年的灵魂。因此,社会生活中屡现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的现象,个别青少年缺乏应对困难和挫折的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差,经受不住委屈和打击,有的行为失范,出现暴力倾向,欺侮同学等。此类现象触目惊心,家长担心,教育工作者痛心,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加强青少年教育刻不容缓,利用红色文化课程资源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是重要的路径之一。

2 利用遵义红色文化课程资源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对策

1)让红色文化资源占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首先,要有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意识,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课程资源;其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研究与开发红色文化课程资源,构建以红色道路、红色革命文化、红色革命精神为主线的遗迹、事件和人物等内容体系;第三,科学整合、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发挥红色文化资源的整体效应;第四,结合时代特征,进行民族精神教育,如利用精神、精神教育学生,使青少年对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深刻认识。

2)汇编遵义革命传统教材,形成红色地方课程资源读本。是中国革命的历史转折点,遵义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通过查阅党史资料,访谈革命前辈,汇集资料图片,组织编写地方教材“遵义红色文化教育读本”,内容以扬宏精神和精神等作为主线,以革命先烈、革命前辈的事迹作为主要内容,以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激励青少年为建设家乡而勤奋学习为目的,培养青少年不怕困难、勇于奉献的优秀品德,继承先烈优良革命传统。

3)在青少年社会活动中融入红色文化教育内容,营造红色文化传播与教育的氛围。校园文化是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利用红色文化教育学生,可以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为此,可采取多样化的形式进行,让红色资源教育从课堂教学延伸到青少年的日常生活实践中。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红色展览,开展红色旅游,体验生活,重温红色历史,还可开设“红色网站”,出红色文化专栏,开展红色音乐进校园、红色文化知识竞赛活动等,营造“红色书香校园”,使之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在寓教于乐中接受教育,以充实精神生活,升华思想道德境界。

4)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教育作用。遵义以红色旅游为主要内容的爱国主义基地比较多,为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丰富便利条件,现有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3个,省级教育基地10余个。可利用纪念日,在中小学生入队、入团和入党时,组织青少年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根据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组织开展夏令营活动,使遵义的红色资源在青少年中产生深远影响,留下深刻烙印,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发挥教育作用。考虑到青少年安全和经济性原则,各地的中小学就近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同时,要在为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上下工夫,各校要成立专职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讲解员、辅导员队伍,为青少年提供优质思想道德教育服务。

5)用遵义红色资源充实课堂教学,打造红色文化课程资源教育窗口。首先,创新性地开发红色文化资源,体现红色文化的时代特色,展示红色文化精神的自足能力。如在语文、政治、历史课程中增加红色文化教育内容:语文课程开设对诗词《忆秦娥·娄山关》赏析,感受老一辈革命家、思想家和诗人高瞻远瞩的远见卓识;政治课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利用精神、精神教育素材,对青少年进行艰苦奋斗、克服困难和责任感教育,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历史课教学利用红色经典故事,如遵义的“菩萨传奇”、习水的“女故事”等,拓展地方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红色文化课程资源的广阔渠道。其次,通过深度开发红色文化资源,把红色文化资源纳入到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专题教育和其他相关课程体系中。如把“红色主题教育”作为中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修课,使文史类课程具有丰富的革命历史背景和充足的“红色论据”。第三,构建红色文化校园,用红色课程资源丰富青少年学生校园生活。大力提倡代表先进文化方向的红色文化资源广泛地走进校园生活,校园景观要蕴含红色文化的物质形态,借助于红色文化传播载体,打造红色校园。

篇2

 

1、打造理治德育品牌。着力发掘无产阶级革命家朱理治的思想内涵和优秀品质凸显理治教育主题逐渐形成理治精神、“理小”品牌。开展“理治精神,薪火相传”主题教育,师生代表与朱佳木院长一起游世博活动,“我去北京看升旗”活动。编写理治教育校本课程,进行理治光辉历程和精神培训活动。开展校园校园艺术节活动,进行革命传统教育。2、创建科普特色学校。学校形成了立足科学课堂,编好用好校本课程《我爱科学》,抓好科普实践基地——二甲蓝印花布厂、海忠葡萄园,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为特色的科普教育体系。常规活动有“三模”竞赛、科技夏令营和各兴趣小组活动的开展等形式。节日活动有“科普宣传周活动”、“世界环境日活动”“爱鸟周”和“科技月活动”等。强调科技活动与班队活动相结合也要与第二课堂相结,更要与社会相结。开展方法有组织讲座,征文、科普阅读、小制作、小发明、考察、调查、实验、竞赛等。每一次活动都能认真制订计划,认真实施。3、着力建设绿色校园。将校园绿化建设与绿色环保、低碳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开展师生为学校捐树、植树活动,成立养树、护树小组;举办环保、低碳知识讲座;开展环保知识宣传、竞赛活动;在活动的熏染中,让学生增强环保意识,养成爱绿护绿的自觉行为。

近一年多来学校获得“南通市二十二届科普宣传周活动先进集体” “2010年度效能建设先进集体”“***区第四批廉政文化示范点” “南通市***区师德‘双心’先进集体”“***区特色学校”“南通市青少年科学教育特色学校”“南通市绿色学校”的荣誉称号,科普剧《新白骨精》获“2010年度优秀科普项目”。 

 

今后社科普及工作规划

(1)做好“理学向上,治身向善”的校训解读,以及各大楼命名含义的解读宣传。

(2)加强对朱理治的解读宣传。每月一期的板报要专门辟出阵地加以宣传。要通过故事会、演讲比赛、“理治班”评选等多种形式,宣传朱理治。

(3)提炼理治精神。让学生能够从提炼的理治精神中诠释朱理治“爱国、忠诚、进取”的故事。

(4)拓宽德育渠道。把理治精神教育与红色经典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把红色经典教育与绿色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让“红色”与“绿色”呼应,不断丰富德育文化内涵。

(5)开展“理治精神伴我行”系列活动。

(6)建立“中草药”长廊。组织学生学习、了解、使用中草药,感受中医的博大、精深。

篇3

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那么,作为资源短缺、相对封闭的农村中学能否突破自身局限,将地域文化中所包含的优秀品格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拓展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新途径,来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呢?

我们将当地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深入探究整理,从红色文化、历史人文、孝老传统、古村落保护四个层面开展德育工作,通过实践探究活动、开展志愿服务、开设校本课程、校园文化育人等不同形式对学生进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思想品德教育,初步形成了彰显地域文化、贴近学生生活的特色德育体系。

我校地处风景秀丽的淄川东南山区的马鞍山脚下、淄河河畔,学校所辖区域位于古齐鲁两国交界处,拥有丰厚的历史人文资源,马鞍山抗战遗址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德育资源得天独厚。因此,我们结合本地地域文化特色,着眼于德育活动的目标、活动内容和实施方法三个维度进行设计。

一、依托红色文化资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加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增强学生爱国情感和改革创新精神。红色抗战文化是革命先烈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以此作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的活教材,更具教育意义。淄河中学依托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马鞍山抗战遗址,将“弘扬马鞍山抗战精神,做英雄传人”作为学校德育主题。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感受革命前辈不畏强敌的革命斗志和英勇献身的无私精神。每年的清明节,学校都组织学生到马鞍山抗战纪念馆举行缅怀革命先烈的仪式。学生通过参观展室、听取讲解、敬献花圈、活动感受征文等形式接受教育。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行为习惯养成,学校还聘请了当地驻军参与学校国防教育。通过军训、参观军营等活动,优化了行为习惯,增强了纪律意识,加深了爱国情感。

二、挖掘人文资源,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淄河地区民风淳朴,人文历史厚重,地处古齐鲁两国交界处,其辖域内存有大量古齐长城等遗迹,民间流传有“孟姜女哭长城”、“孙膑梦泉”等传说。淄河地区是被专家认证的孟姜女哭长城传说的起源地,而孟姜女哭长城传说被列入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要求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这些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人文资源,是开展人文素养教育的天然宝库,有丰厚的群众基础。淄河中学深入挖掘整理这些资源,编写校本教材《魅力淄河》,建立校园地域文化系列文化长廊。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开展“孟姜女小调传唱”等活动,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通过耳闻目染,让学生感受地域文化、传统文化的魅力。此外,学校还聘请了山东理工大学齐文化专家巩曰国教授为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讲座。

三、巧用孝老文化资源,进行孝老美德教育

淄河地区自然居住环境好,民间多有长寿者,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栏目曾报道淄河地区多有长寿老人,这与当地良好的自然环境有关,也与当地孝老敬老的美德传承有关。“孟姜女”、“顺天姑”孝老爱亲的民间传说在当地广为流传,学校将这些民间故事等进一步挖掘,编入校本课程《魅力淄河》,并配以开展“关爱老人――走进敬老院”、“青年志愿者慰问孤寡老人”等活动。使孝老爱亲这一传统美德在淄河中学蔚然成风。

学校每学期都组织学生赴淄河敬老院开展慰问老人活动。为老人们打扫房间,用自己的零用钱为老人们买样慰问品成为同学们的学期必修课。同学们怕老人们外出走失,还为老人们定制了印有电话的特制“证件”。淄河中学校外德育基地在淄河敬老院挂牌,孝老敬老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对于散居在各村的孤寡老人,由学校政教处牵头,分片分组组织学生开展志愿活动。

四、保护传统村落文化,进行热爱家乡教育

2014年,山东省住建厅等三部门联合评选出的山东省第一批省级传统村落中,我市共有16个,学校所在的太河镇就有9个村落榜上有名。这些传统村落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如何引导学生积极认识到这些价值,从而积极行动起来,保护传统村落文化,学校做了各种形式的探索。

学校成立探究小组和古村文化志愿保护团队。引导学生对辖域内的古树、古碑、古井、古桥、古庙等古迹进行探究和保护,将探究和了解到的情况汇总形成调查报告,并查阅和寻求保护措施。通过古树、古碑等调查保护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环保意识。

篇4

参观杨根思教育基地心得体会

为切实抓好公安机关教育整顿的成果,继承和发扬人民军队的光荣革命传统,不断提升党员干部党性修养,3月23日,许昌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民警,走进杨根思部队,开展了教育整顿主题党日活动,接受军营红色教育,感受正能量的熏陶。

走进旅史馆,随着讲解员的娓娓讲述,全体民警通过一张张纪实的图片、一件件传奇的实物、一段段精彩的视频,真实了解了杨根思部队的光荣历史和当代军营的精神风貌,对杨根思连队“三不相信”精神的传承和发扬光大,大家留下了激动的泪水。

在杨根思广场和杨根思连队荣誉室,连队讲解员地向大家详细讲述了杨根思连的命名由来、连队昨日辉煌以及今日雄风,大家专注聆听,深受启发与教育。在连队“三不相信”精神和杨树鹏烈士的遗物前,大家驻足不前,深切感受到“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 人民军队的战斗精神。

通过此次活动的开展,使大家亲身感受到部队的优良作风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大家纷纷表示:要认真学习和践行杨根思连的“三不相信”精神,把部队的良好品质和革命精神带回到本职工作中去,进一步增强对党忠诚的思想自觉和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争做忠诚干净担当的合格党员干部。尤其在接下来的全国公安机关教育整顿的契机中,围绕“五个过硬”要求,突出“四项任务”,抓好“三个环节”,全面正风肃纪、反腐强警,争当一支党和人民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的政法铁军,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篇5

一、活动主题

传播红色文化·欢度金色年华

二、活动内容

1. 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月”活动:一是通过座谈研讨、主题征文、参观见学、文艺展演等形式,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二是认真组织好“中小学生走进爱国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基地”活动,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学生使命感和责任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2. 开展2017年“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结合建军90周年、纪念全民抗战爆发80周年、庆祝祖国20周年等时段,通过“小小百家讲坛”“墨香书法展示”“寻访红色足迹”“小小传承人”等载体,在暑期集中行动,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聚焦于家风传美德、社风扬美德,引导广大中小学生从参与身体力行的活动起步,增强文化自信与爱国情感,汲取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力量。

3. 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举办“我爱经典”征文和亲子诵读活动,大力营造学习经典、亲近经典的社会氛围。

4. 开展“诚信伴我成长”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开展诚信文化主题征文等活动,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诚信内涵,引导学生树立诚实守信的价值准则,养成讲诚信、重信誉的好品德,切实提高学生诚信道德认知水平,促进“信用xx”建设。

5. 开展“传播红色文化·欢度金色年华”暑期读书活动:以亲子阅读的方式为主,将阅读活动与xx市组织的“红色印象”夏令营、“走进绿色军营”、“爱xx”随手拍等活动结合起来,边活动边阅读,提高阅读效果。

6. 开展2017年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利用好校内外现有教育资源,争取家庭、学校、社会多方联动,深入推进师生、生生结对帮扶、关爱服务等行动,积极关爱留守学生。

7. 开展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活动: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了解国情社情,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实践能力。

8. 开展“文明家庭我先行”家政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家务劳动,承担家庭成员责任,在活动中增进家人感情,密切家庭关系。

9. 开展暑期夏令营和家庭亲子旅游活动:引导学生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在活动中接受集体主义教育和感恩教育。

10. 开展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引导学生每天坚持锻炼身体一小时,积极参加体育、艺术类兴趣活动,增强学生体质,培养体艺特长。

三、工作要求

1. 结合实际,务实安排。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暑假活动方案,推进活动有序开展。

2. 加强管理,夯实过程。认真抓好督查与指导,坚持“安全、自愿、就近、便捷”的原则,将集体活动与个人意愿、学校活动与亲子活动有机结合。提倡中学生自主参加活动,小学生在家长带领下开展活动,学校可以结合校情适当组织小规模的集体活动。

3. 认真总结,形成经验。及时收集整理活动资料,认真总结本校假期活动的工作经验,利用xx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xx区中小学德育群(网)、各街(校)博客等媒介加大宣传力度。2017年秋季开学初要做好暑期活动总结,评选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作品。

篇6

关键词:旅游资源;教育旅游;现状;措施

中图分类号:G4

近年来,教育旅游发展迅速,成为当前最有吸引力和市场前景的新旅游资源之一。天津教育旅游资源丰富,但开发不足,本文就天津教育旅游资源的开发提出一些想法,以供参考。

一、教育旅游的兴起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旅游资源的范围越来越广泛,内容越来越丰富。从现代旅游业来看,凡是对旅游者有吸引力、能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具备一定旅游功能和价值,可以为旅游业所利用,并由此产生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因素和条件即为旅游资源。在蓬勃发展的旅游业中,教育旅游成为新的旅游亮点而备受关注。

教育旅游成为目前最有发展前途和最具使命感的新旅游品牌,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对学生的素质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及历史文化教育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教育旅游实现了教育与休闲的有机结合,“游中学,学中游”,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在天津,发展教育旅游,是打造天津特色旅游品牌、繁荣天津旅游经济的重要内容,是弘扬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的战略工程,是展示时代风貌的重要途径,更是提升天津整体形象的重要窗口。

二、天津教育旅游现状

1、丰富的教育旅游资源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天津展现了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外交、社会、文化和教育,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魅力,具有丰富的教育旅游资源。天津是学生了解中国近代史、见证中国百年沧桑的最好的课堂。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是学生了解中国、见证伟人丰功伟绩和高尚品德的最好的宣传。百年南开和北洋大学堂是学生了解中国教育、感受大学人文精神的最好的资源。“80年代看深圳,90年代看浦东,21世纪看滨海新区”,飞跃发展的天津经济,日新月异,是见证改革开放成就、感受中国发展变化的最好的实践教育基地。

2、旺盛的教育旅游需求

当前,教育旅游需求旺盛,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接受教育的大中小学生已经超过4亿人,还有家长和教师,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潜在的旅游市场。教育旅游是学生的第二课堂,是青年学生普遍喜欢参与的时尚型、文化性的高层次的生活消费活动,家长和学生都期望通过教育旅游来增加阅历,振奋精神,得到学校里学不到的知识和达到学校无法实现的教育效果。近年来,天津市教育旅游不断升温,据天津市旅游部门统计,2012年10月份以来,各红色旅游场馆景区日均接待人数超万人次。

3、存在的问题

天津虽然有丰富的教育旅游资源和旺盛的教育旅游需求。但是教育旅游开发却存在不少的问题。首先,没有形成准确的教育旅游品牌,规模小,内容单调,吸引力低。其次,再次,结构不合理,以观光型旅游产品为主,教育功能开发不突出,很难对旅游者形成强烈的心理震撼力,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再次,教育旅游市场不健全,各自为战,缺乏统筹规划,没有形成核心竞争力。

三、开发措施

1、突出教育特色,发挥教育功能。

教育旅游产品开发,要以教育为主题,提供具有教育特色的产品或服务,把教育或学习作为主要目的,把观光旅游与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

针对教育旅游特殊的消费群体,教育旅游产品的开发要注重实践教育效果。旅游产品的内容应结合书本学过的知识,让学生在实际了解中消化课堂所学内容,同时,还要增加课外知识,通过举办一些讲座及参观,为学生开发思路,指导学生思考,在思想和见识上得到进步,提高他们的人生观以及世界观。学生、家长和教师不仅可以领略天津的魅力,还可以在轻松愉快的参与性活动中,在瞻仰革命先烈遗迹中,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对旅游者形成强烈的心理震撼力,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在旅游中,通过文明宣传,还可以提高公民旅游文明素质,将被动教育为主动教育,将说教教育为实践教育。

2、深度开发,挖掘内涵。

教育旅游品牌开发要了解教师、学生及家长的心理,教师、学生的活动要有学校的参观和交流,要贯穿素质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文化学习,而不能仅仅停留在旅游产品的解说上,要更深层次地挖掘内涵。例如对南开大学参观考察的旅游项目,不仅仅是游览校园,倾听解说,还要携手南开学子,感悟南开精神,领略南开风采,才能对教育者起到震撼的教育作用。

教育旅游品牌要适应学生特点,融娱乐性、参与性、知识性为一体,要把开阔学生视野、增长学生知识、提高学生交际能力有机结合起来。乏味和官方化的解说,会逐渐消磨掉学生旅游的积极性。天津历史博物馆和科技馆的旅游开发,可举办知识竞赛方式,让旅游者参与其中,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丰富了学生的知识。

3、多方合作,共同开发。

天津教育旅游要向专业化、正规化方向发展,组建教育旅游集团,教育部门和旅游部门共同配合,同舟共济,共同打造教育旅游品牌。

教育旅游的最终目的是为教育服务,教育旅游品牌开发和建设,需要旅游部门、教育部门、旅行社等的多方合作,共同开发,各个部门之间开展业务上的合作,实现教育——旅游一条龙。旅行社在接待师生方面最有优势。高校师生的职业道德、素质水平和经营理念的优势,是其他任何旅游接待部门无法比拟的。充分发挥部门自身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共同合作,打造天津教育旅游品牌。根据天津的教育旅游资源,可以开发几条不同内容的特色产品,例如科普知识游,大学学府游,红色景区游,历史文化游,建设成果游等。

纵观天津教育旅游,是打造天津特色旅游品牌、提升天津整体形象的重要窗口。天津教育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其开发上,要注重教育功能,深度挖掘,更需要各方配合,共同打造天津教育旅游品牌。

参考文献

邓宇凡:《教育旅游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2期

范方志,林澎:《简论红色旅游的发展》,《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9月,第5卷第3期。

张彬彬:《都市地区的“红色旅游”开发——以上海为例》,《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2期。

殷盈:《试论红色旅游的教育功能》,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篇7

——商城高中“七气”立校

如果把商城高中比喻成一个“人”的话,那么他一定是个充满勇气、充满活力、积极向上,具有强健体魄的人;是个充满朝气、充满锐气、透着灵气,具有智慧的人;是个具有感染力、具有影响力、声名远扬的“名人”。也难怪有人发出“信阳教育数商城,商城教育数商高”的赞誉。全河南省本科进线率在32%左右,而商城高中连续6年本科进线率一直在82%以上,高出河南省整整50个百分点。

校长之于学校,犹如灵魂之于躯体

校长是教坛的指挥、校园的旗手,是学校的灵魂和精神。

作为商城高中校长,王正刚既是一位专家型的教育管理者,又是一位教育理论的践行者。他不断在教育内容、方法和手段的创新上下工夫,推动教育创新,提升办学品位;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工作全局,实现制度管理、精细化管理、科学民主型管理;把德育教育贯穿于教学、管理全过程,真正体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宗旨。将商城高中打造成为“育人的圣地,人才的摇篮”。

“七气”立校 厚德载物

抓思想树正气。“扬正气,促和谐。”只有正气才能凝聚人心,统一思想。没有正气,必然会心猿意马,不思进取,误人子弟,教师是一种清苦的坚守,几十年如一日,正如梁启超说的“人生最苦的事莫过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也正因为这种责任,老师的生活可以清贫,但精神必须富有;外表可以平凡,但灵魂必须高尚!老师可以在社会中默默无闻,但在学生面前必须熠熠生辉。通过学习,倡导全体教师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讲师德、铸师魂、让全体教师经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讲台,受得住赞誉,扛得住压力。

抓作风立和气。没有良好的工作作风,一切技巧、能力都会荡然无存。抓作风,就是抓“心往一往想、劲往一处使”的工作作风,就是抓求实务实、顾全大局的作风。从领导开始落实,从细节上开始实施,学校中层以上领导全部实行值日制度,真正参与到学校管理,说了就办,定了就干,每周一小结,每月一总结,卫生、纪律、教研等都以简报的形式公开,接受全校教师的监督。严肃纪律观念,雷厉风行。在全校形成一种安心做事、顾全大局的良好作风。

抓课堂注底气。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保障,是立校之本。有了好成绩,才有底气。课堂教学,力求实效四两拨千斤。学校领导全部深入班级,深入课堂, 听课评课,参加教研教改,督促教师研究学生,抓住教学主阵地,精心备课,考前优质辅导,考后优质点评,对精效课堂全校大会公开表扬,让其他老师在折服之余,又多了一份自律和自勉。实行学生打分测评制度,老师教得好不好,定期开展问卷调查让学生来打分,激励每位老师以严谨的态度对待教学,保障每一节课都有亮点,每一节课都是精品。

抓培优扬锐气。商城高中作为商城县高中教育的领头羊,社会舆论既关心考上多少本科,更关心考上几个北大、清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尖子生更能代表学校的办学水平。对尖子生,除了课堂教学外,还专门成立了一个辅导小组,磨尖尖子生。学校的理念是“低起点,小步走,多鼓励,快反馈”,既吃好“正餐”,又辅之以“加餐”,注重一轮复习的基础性,“重敲锤”与“响鼓励”并重,锻造他们“宠辱不惊”的心理承受能力。

抓宣传促朝气。确立“七气”立校:用正气树立形象,用骨气挺起脊梁,用朝气迎接希望,用志气实现理想,用和气凝聚力量,用人气团结兴旺,用锐气劈荆斩浪。校园文化,以人为本,使校园其乐融融,朝气蓬勃。其一,以榜样促优。树“学习之星” 、“进步之星”、“道德之星”,在校园内张贴大红榜,以榜样促先进。其二,以标语助梦。每个班都有励志的口号,让教室不再是一个枯燥的学习场所,而是一个升值文化与增强信心的精神乐园。其三,以关怀暖心。学校推行“三个一”温暖工程:每天送给学生一个微笑,每天说一句鼓励学生的话,每天找一名学生谈话。给学习、生活、心理、家庭有困难的同学一个微笑,一些关怀。其四,以情感明责。抓住节日,推行德育。利用国庆节、感恩节、父亲节、母亲节、教师节等推行爱国教育、责任教育、感恩教育,让学生由感恩而明责,将爱国的热情、尽孝的亲情、感恩的真情化为学习的无穷动力。

特色立校 内涵发展

商城高中秉承 “诚信、求实、勤奋”的校训,铸就了“自信自强、艰苦奋斗、务实创新、乐于奉献”的精神,形成了“以育时代新人为目的,以挖掘学生潜力、开发学生智力为主线,以培养健全人格和立身本领为基础”的办学理念。这种传统与精神凝聚和融注了历代商城高中人的心血和智慧,是商城高中创业历史的精华和积淀,她引领着历代师生追求真知、取精用弘、自强不息,也已成为学校应对挑战、开创未来的力量源泉和不竭动力。

——建设生态校园、人文校园、书香校园,创环境育人之特色。校园内丛丛青草,株株花木,朝晖夕阴,昭示天地人和谐相处;曲径通幽,花香鸟语,云光树影,相伴学海无涯乐渡。

——关注成长、关注生命,坚持改革,创人本管理之特色。在教师管理工作中,商城高中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关心人、尊重人、激励人、解放人、发展人,运用有效的策略和机制,激发和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学校的和谐发展。

——校本培训、同伴互助、实践反思,创群体研究、共同成长之特色。商城高中在建立合理公平的物质激励制度的同时,更加重视激扬每一个教师的生命活力,引领教师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和职业境界,让教师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感受职业的尊严和价值,获得生命的愉悦和满足。

篇8

笔者参加了区里的一个教研活动。对其中的一课《画触觉》进行二次重构。时隔一个星期,笔者同样也执教了二年级美术《画触觉》这一课,课后,受到了校领导和其他老师的好评。应该说这是一堂比较成功的课。但笔者却始终因为一句话而耿耿于怀。

那是在课堂最后的评价环节。在黑板上众多的学生作品中,有一个学生用蓝色的块面、白色的点,再加上用直尺蘸取颜料后刮出的线创作出了一件作品,我觉得很有意思,然后就想问问这位学生。

笔者问:“xx,你画得是什么感觉呢?”

学生答:“我画得是凉凉的、冷冷的感觉!”

笔者问:“你为什么要用蓝色呢!”

学生回答:“因为水是蓝色的!”

笔者说:“其实,水不是蓝色的,它是无色透明的。因为天空是蓝色的,所以它看上去才会是蓝色的!”

学生明白地点了点头。

课还是顺利地上完了,可是,我却是平静不下来。我该不该打断这个孩子,该不该把这个水是无色透明的,科学上水的概念讲给二年级孩子来听呢?事后想想,我是在不经意间犯了错。

一、谈科学上的“水”

水在百度百科中的含义是这么说的。水(化学式:H2O)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无机物,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而在小学三年级科学课上也讲到了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看来似乎笔者是纠正对了,可那是在科学上,而在美术上呢?是不是等同的呢?有必要把这个“水”的概念灌输给一个充满幻想的孩子吗?

二、谈艺术家笔下的“水”

笔者不禁在想,艺术家笔下的水怎样的呢?我们不妨来欣赏一些名家名作。

他们的笔下,水不但可以是蓝色的、白色的,甚至还可以是红色的、绿色的、黄色的等等。

因此,那种认为树是绿色,花是红色的观念,显然阻碍了、框住了学生的思维,应该尊重学生的感受能力,尊重学生的个性。

三、由错误产生的思考

1.彰显美术课堂的愉悦性

《义务教育美术新程标准》谈到:美术课程强调愉悦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自由抒感,表达个性和创意,增强自信心,养成健康人格。

同样是一件作品,每个人欣赏后,都会有不同的感受。这与一个人的生活阅历、文化素养、年龄阶段都是密切相关的。一般情况下,成人对儿童绘画表现的认识是以自己的眼光来对待的,即以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事物形态为标准来判断。作为教师,不能把自己的感受和知识灌输给学生。对于二年级的孩子,还没有接触到三年级的科学。他的认识范围,还没有达到“水是无色透明的液体”的程度。他们有的是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因为在它们看来,水就是蓝色的,天空就是蓝色的。他们的眼里世界就是彩色的。毕竟,小学生对世界、对事物、对人生的看法或感受与我们成年人不同。我们的思想、思维方式和小学生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何必把成人的看法强加给学生呢?

孩子眼里的世界是多彩的、丰富的,是充满诗意的。如果哪天他们把水画成红色的,一定也有他们的想法和感受。相反的是,我们这些老师和大人们,缺少了那份纯真和幻想。

2.鼓励学生表达真实的看法和观点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告诉我们,要想在美术课堂上很好地激发和保持学生对美术的兴趣,除了形成良好的积极课堂环境之外,让学生能够以主人翁的态度在课堂上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真实的看法和观点也是非常重要的。学校的美术教学,并不是培养画家的训练基地。《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的总目标是: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情操,完善人格。

显然,学生有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的权利。首先,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表示自己的意愿;其次,他的意愿可以得到同学和老师的尊重,这样的做法,使学生感到课堂和家庭有了更多的相似之处,对课堂有了亲切感和归属感,自己真正成了课堂上的主人,因此,更好地体现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是学生的舞台,为孩子营造一个宽松的课堂教学环境,让孩子能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是我们每个老师都应该做的。

3.让孩子在美术课堂上张扬个性

美术重在对学生的个性培养以及对个性的张扬。《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要求我们美术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表现,开发学生的思维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而张扬学生的个性,重在教师。

教师要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宽松、开放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表达真实的看法和观点。

教师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和设计合理的教学环节,以及教师本身的思维、行为和语言,对学生的个性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例如,笔者一次参加了区级观摩活动,课题是《画触觉》。在欣赏感知环节中,教师出示了很多图片。同样一张图片,有同学说是冷冰冰的感觉,还有说硬硬的感觉……而最后老师公布了正确的答案,课件上明确地出示了冷冰冰的感觉。难道说硬硬的感觉的学生就是说“错”了吗?冰的感觉不同时也是硬的感觉吗?教研室要求每个观摩的老师都要在学校进行重建自己最感兴趣的课。我就是重建了这一课。

总之,教师要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整个课堂,尊重学生的感受,多点耐心,多问“为什么”;努力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课堂环境;最后,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张扬个性,实现美育的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陈洛加.外国美术史纲要.第五章.印象主义艺术.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42-162.

篇9

中国―东盟旅游人才教育培训基地成立于2008年12月,其前身为广西东盟旅游人才教育培训基地,在广西区内的广西民族大学和桂林旅游学院(原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两校挂牌,依托两校承担面向东盟地区的旅游人才援外培训项目。基地旨在充分发挥广西区在中国与东盟合作交往中的区位和教育资源优势,为东盟旅游业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支持,更好地服务于中国面向东盟地区的整体战略。基地成立以来,已成功举办了16期培训班,共培训了489名来自越南,老挝,柬埔寨等东盟国家的旅游行政管理人员及导游服务人员。面向东盟国家学员开设的培训课程,主要内容有以“旅游管理”“出境和导游业务”、“中国文化”等为主题的20多门课程。以“中国文化”为主题开设的课程有《汉字的起源与流变看中国文化的美学意蕴》、《中国常用社交礼仪》、《中国美食文化及广西特色餐饮》、《陶艺文化》等课程。

一、在东盟旅游人才教育培训中开设中国文化体验课程的必要性

(一)中国文化课程在东盟旅游人才教育培训中的重要性

中国文化以其独特魅力和旺盛生命力,在世界各国掀起中国热,随着中国文化的升温,越来越多的外国朋友喜欢中国文化,对中国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广西与东盟旅游合作往来是一种跨越国界的文化交流和体验。从以往的在东盟旅游教育培训基地开展的东盟旅游人才教育培训课程体系看出,有关中国文化方面的课程占到了近四分之一的比例,并且从培训质量调查来看,课程的设计及教学受到学员的普遍欢迎,东盟学员对中国文化课程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他们很多人是第一次来到中国,对中国的文化了解不多,因此,都希望在短期内对中国文化有个直观的了解。

(二)手工体验课程有助于外国学员理解中国文化

在培训过程中,开设代表中国人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相关的手工体验课,可以帮助他们很好地理解中国文化。如在我校开设的陶艺体验课,学员在观摩陶艺老师的介绍演示之后,自己动手制作陶艺,整个课程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员通过这样的体验感受到中国陶艺文化的魅力,并且通过老师的讲解,了解到中国陶艺所传递的中国文化元素。在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欣赏的同时也能营造学习氛围,拉近外国学员和中国文化的距离。学员在手工制作的过程中也体会到了其他课程难以具备的娱乐性和趣味性。如何在东盟旅游教育培训中开设更多的承载着中国文化的体验课程,让学员能够更直观更深刻地理解中国文化,这是中国文化课教学中需要思考和研究的课题之一。笔者以为,传递中国文化把剪纸体验课纳入培训体系中,是个不错的选择。

二、在东盟旅游教育培训中开设剪纸体验课程的优势

(一)剪纸体验课可以帮助外国学员很好地领会中国文化

剪纸是广泛流传于中国民间的镂空艺术,通过剪刀在纸张上游走,创造出精美的图形,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剪纸历史悠久,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从南北朝时期发展至今,剪纸早已经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中国传统民俗生活中的必要文化元素。

2006年民间剪纸被纳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剪纸体现了丰富的中国民间文化。(1)节庆文化:例如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一个节日,中国人有在春节剪窗花的习俗,窗花的图案可以是“春”字、“福”字,可以是寓意吉祥的花鸟虫鱼;(2)福寿文化:在老人过生日时,送上一幅“寿”字剪纸或松鹤图案的剪纸,则是表示祝福老人健康长寿;(3)婚庆文化: 中国人的婚礼上, 贴“帧保表示双喜临门,婚姻中男女双方共同迎接喜庆的一天,表达婚礼喜庆的气氛和大家对新人的祝福。作为中国民间艺术的剪纸, 它代表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态度,表现纯朴、鲜活的民族创造精神。

在对外文化交流过程中,包含丰富中国文化的民间剪纸艺术,以她最美的形式,展现她的亲和力。据何红一教授在她的论文《中国民间艺术走进美国当代社会――亲历与思考》中介绍,她在美国期间,曾在十所大学进行过民间剪纸艺术的交流,深深感到美国大学生对中国这门独特的传统民间手工艺的厚爱,在剪“春”字时,她向外国学生介绍了春节是中国最大的、最重要的一个节日,“春”象征着生命和希望,是一个从造型到内涵都十分美丽的中国文字。通过讲解与创作,他们了解到相关的文化知识。一位教西班牙文化的教授Fred写信向她述说他的感受:“我很欣赏你们通过美丽的剪纸来介绍中国文化的方式,在这难忘的夜晚,我的心真的像花一样开了!”

(二)剪纸简单易学,材料普通易得

剪纸的工具和材料普通易得,通常,一把剪刀,一张红纸,就可以进行剪纸这种手工活动了。另外剪纸简单易学,常常在懂得剪纸的人指导下,只需要掌握纸张的折叠,再经过三刀两剪,便可产生栩栩如生的图案了。因此它成为当代文化交流中简捷、灵便、具有亲和力和强大的视觉冲击力的优势也不断地凸现。学习剪纸是一次创作与欣赏的过程,如能使剪纸进入东盟旅游教育培训教学体系,帮助初来乍到中国的外国学员对中国民间艺术文化的认识,让他们解中国的传统风俗习惯、审美观念,有助于传播中国文化,增强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竞争力。

三、以剪纸为例谈中国文化体验课教学设计

教学对象:来自东盟国家的中国―东盟旅游人才教育培训基地学员。

教学目标:通过老师的展示介绍及学员的参与制作剪纸,使学员了解与中剪纸艺术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以及文化内涵;同时掌握一些简单的剪纸技能,能够制作简单的剪纸带回去留作纪念。

教学方法:体验式教学。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内容:春节民俗剪纸(通过剪纸介绍春节习俗文化 示范剪纸 剪纸体验)。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播放视频《春节习俗.贴窗花》,引入教学内容,向学员介绍中国的春节剪纸即窗花,并向学员展示有关春节主题的剪纸图片――“福”字,告诉学员,在中国,福字的含义是“福气”,“福运”,“幸福”的意思,春节贴“福”,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γ篮妹魈斓淖T浮!案!弊终着贴表示“福临门”的意思,福字还可以倒着贴,表示“福到了”。“福”字和五只蝙蝠组成的团花剪纸寓意是“五福临门”的意思;牡丹是中国的国花,在中国,蝴蝶因为产卵多,是多子的象征,所以,蝴蝶牡丹组和的剪纸寓意“花开富贵,多子多福”。

(二)示范剪纸

1.介绍剪纸工具和材料:出示剪刀、铅笔(在纸上构图用)、红纸(介绍中国剪纸多以红色为主,因为红色在中国代表喜庆,好运的意思)

2.介绍简单的窗花剪纸有对称剪纸和团花剪纸等等,剪纸有自己的语言符号如:月牙纹,锯齿纹等等。

3.示范剪纸:剪“春”字,向学员介绍这是左右对称剪纸,并告诉大家“春”象征着生命和希望,代表欣欣向荣的意思,是一个从造型到内涵都十分美丽的中国文字。春节是中国最大的、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再让大家了解春字的构成,会写就会剪。示范六折团花剪纸,先示范纸张的折叠,并告诉学员,在中国,“六”表示顺利的意思,所以选择了六折,祝愿大家顺顺利利。然后在折叠好的纸上绘图,由于制作的是新年窗花,所以以“鱼”为主题,“鱼”和“余”谐音,鱼组成的团花寓意“连年有余”,表示人们对富足美满生活的向往。(三)剪纸体验

1.学员按4人一组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拟定一个主题如“花开富贵”,“连年有余”,“吉祥如意”,“春满人间”等等,创作一个或多个剪纸,可以是对称剪纸,可以是团花剪纸。

2.在创作的过程中,小组成员互相商量,互相借鉴,也可以到其他小组观摩学习。老师给予每一组具体的指导。

3.课程结束前10分钟,每个小组评选出本组最满意的作品,然后小组之间进行互评,选出最佳手艺奖,最佳创意奖,最具内涵奖。

4.老师对获奖作品进行颁奖,并对每一个小组的作品进行恰当的点评。

5.学员们通过实际操作剪纸对中国的春节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老师可以请学员谈谈在具体体验中的收获,通过相互交流并再一次总结剪纸向我们传递的春节习俗。

四、结语

篇10

一、融合校本课程,让文化生活课程更有“活性”

新课改的要求之一是:“加强课程资源建设,充分挖掘并有效利用校内现有课程资源。”为此我十分注重校本课程的运用,并将《文化生活》教材与校本课程资源相融合,把《文化生活》当做一种有价值的文化资本和精神食粮,用于熏陶学生的心灵。我校先后开发了《入学教育》《文明礼仪知识读本》《红色精神银行》等系列校本教材。这些校本课程可以和《文化生活》的第二课“文化塑造人生”、第七课“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第十课“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等内容相融合,增强教材的“活性”。《入学教育》本身也是一种校园文化,通过开学初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校园对自己的影响,让校园文化在自我成长的过程中发挥作用,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文明礼仪知识读本》在让学生感悟传统礼仪思想,了解现代文明礼仪知识的同时,也在发挥文化对人潜移默化和深入持久的影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会感悟到文化的力量, 从而自觉地内强素质,外塑形象。

二、开展调查研究,让文化生活课程彰显“活力”

在教学实践中我会注重组织学生外出参观,充分利用公共设施和社会资源,运用有利的校内外人力资源,让学生在观察、调研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咀嚼文化、发现文化在生活中的作用,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如:针对我市做大做强旅游事业的要求,我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调查研究,课题为“如何发挥文化在我市旅游产业中的作用”。这是一堂超越45分钟的拓展型和研究性课堂,学生积极性很高,通过网上搜寻和实地探访,先后写出了诸如《发挥新余历史名人的吸引作用》《打造仙女文化,增强仙女湖的魅力》《以崇圣寺庙佛文化为依托壮大仰天岗风景区》等研究性学习成果,虽然有些观点不是很切合实际,还很稚嫩,但此次调研增加了学生运用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接触的机会,学生充满了兴趣,调研的过程也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学以致用的过程,是让文化生活课程彰显“活力”的过程。这也是新课标所倡导的。开展此次调研可以运用《文化生活》的第一课“文化与经济”、第四课“文化在继承中发展”、第五课“文化创新的作用”等相关知识。

三、进行精神体验,让文化生活课程充满“活泛”

文化是思维的源泉,价值观是文化的凝聚。只有让学生经过精神的体验,才能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学校利用建党90周年之际,建立了富有特色的德育教育基地――“红色精神银行”。将红色资源文化纳入课堂教学,转化为教育资源,让学生接受精神洗礼,提升《文化生活》的教学效果。抓住学校开展评选“道德标兵”活动的机遇,让学生读出每个道德标兵背后感人的故事,从中感受人们心灵中道德的光芒和人性的光辉,进而影响自己的行为,达到教育的目的。在四川、青海等地遇见震灾之际,组织学生真情捐款、开展主题班会、学唱抗灾歌曲,学生不仅获得了文化知识的教育,更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升华,是文化对精神的震撼和洗涤。组织开展这些活动,和《文化生活》的第二课“感受文化影响”、第七课“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第九课“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第十课“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等相印证,增强学生对优秀文化的精神体验,提升了课程的“活泛”度。

四、巧用网络资源,让文化生活课堂得以“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