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财税管理范文
时间:2023-04-12 08:24: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小企业财税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中小型水利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现状
目前,中小型水利施工企业因生存和发展需要,普遍只追求业务承接量,注重工程安全、进度、质量管理,而忽视财务管理或财务管理相对滞后,甚至有些企业仅仅是会计核算,未发挥财务管理效益,极不利于合理降低工程成本和规避财务风险,易造成管理混乱等问题。
1、效益展现不明显,重视不到位
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环境复杂,工程受汛期影响一般工期较紧,现场安全、进度和质量管理重视较高,财务管理由于是辅工作,且效益很难在当期直观展现,得不到领导层足够的重视。
2、内部制度不完善,财务管理不主动
施工单位一般没有一套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或内部制度不健全、不规范,过分强调施工效益,造成财务管理被无视。同时财务人员从事的是服务型工作,主观上比较被动,容易原则性把握不强,甚至有法不依,违规操作,财务管理主动性不足,这些都严重制约了水利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发展。
3、专业知识不扎实,服务作用难发挥
财务管理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财务人员具有一定的综合业务能力,然而当前的企业的财务人员相对缺乏水利和财务相结合的综合知识,缺乏对工程性质与基本建设方面的认识,对水利工程和财务管理的认知不全面,导致财务管理工作无目标的盲目开展,不能融合到企业日常管理中去,无法发挥财务管理应有的服务作用。
4、财务人员参差不齐,相互配合难默契
水利施工企业不同于其他的企业,它是以单个项目来组织实施的,建设时间取决于工期,财务人员一般也是临时组合而成的,业务素质参差不齐,彼此之间接触不多,在配合默契度上还有一定的难度,不利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
二、中小型水利施工企业项目财务管理新模式探讨
目前,中小型水利施工企业处在高速发展的阶段,项目承接较多,临时机构设置广泛,为了建立财务管理的长效机制,规避项目风险,从源头上加强财务管理,实现财务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应着重做好项目财务管理以下几项工作。
1、加强投标阶段管理,做好效益分析工作
要想承接一项水利施工工程,在目前的市场模式下,必须参加投标工作,一个企业在决定是否参与投标工作时,必须加强投标前期分析工作,利用财务管理方法分析效益,对投入和产出进行量化分析,以便为领导层决策提供基础数据,做到有思考重分析才决策,保证决策的成功率。
2、加强项目成本测算,做好分析基础工作
中标签订合同后,应根据被接受的项目投标文件,按工程量清单结合工程概预算定额及公司运营经验测算分项工程成本信息,制定适应本企业本项目的人工、材料、机械消耗定额,有效控制工程成本。同时,在成本核算科目上应与清单项目费用归集吻合,使测算具有一贯性和可比性,基础资料的收集也对下一步的财务管理工作具有指导作用,为项目财务管理提供量化数据。
3、加强项目施工过程监管,做好监控调整工作
水利工程各单位工程的划分、实施,各工序的安排、落实、衔接对整个工程的进度均有较大影响,人员、材料、设备的进场、购置、调配均应与进度计划相协调,但施工现场点多面广、环境复杂,极易对进度计划和财务成本产生影响。针对变动因素,财务管理应加强过程监管,通过前期成本测算基础数字,对照当期实际运作状况,分析出已完成工程量测算成本、计划应完成工程量测算成本、已完成工程量实际成本等数据的定量分析,对计划应完成工程量成本进行预测监控,发挥财务管理作用,实时调整人员、材料、机械调度计划,合理控制项目成本。
4、加强项目完工决算审计,做好分析总结工作
项目完工后,应及时做好完工决算工作,向项目法人申报完成工程总量及价款,必要时可提经第三方审计核定;根据子项目实际发生成本对照测算定额,计算单项盈亏,分析原因,查找优缺点,为今后财务管理工作总结经验;针对确定的工程价款、项目实际总成本进行总体对比分析,确定项目财务管理实施效果。
三、中小型水利施工企业财务管理新措施探讨
中小型水利施工企业虽然在项目实施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其人员调配随意,内部机构设置不多,相互分工不明确,造成多头管理,甚至有重复交叉现象。作为内部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财务管理在中小型施工企业的作用就越来越重要,为此,应着重采取以下措施。
1、优化财务人员配置结构,提升整体素质
中小型水利施工企业为保证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首先,在财务人员配置上要提高认识,争取在知识结构、业务能力上做文章,多引进高学历、高能力的专业人才。其次,注重财务人员后续教育,定期或者不定期地组织学习新的专业知识和其他相关水利工程专业知识,保证知识更新度。最后,要注重培养财务人员道德和守法意识,安排学习《会计法》、《廉政准则》等岗位规范性文件,扎实做好会计基础规范工作,提升企业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为财务管理的有序开展提供必要条件。
2、完善内部规章制度体系,促进财务管理规范化
会计核算和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要使财务管理的目标能够实现,就需要有健全的内部规章制度,使各项工作能够有序开展。当前的中小型水利施工企业应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制度建设。
篇2
从大体上来说,一个企业的命运里程碑式的经历是难以回避的,然而人们却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或途径做出改变,进而增强企业的活力,为企业注入新鲜的血液,拓宽企业的生命线,具体的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首先,建立一系列完善的财务会计制度。中小企业,无论以一个企业或是一位纳税人的角度来看,都有义务去遵守国家法律,设立必要的账簿,编制正确的会计分录,并定期编制企业的财务报表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其次,健全内部财务会计的监督制度。中小企业为维护企业各个方面的正当经济利益正常的经济秩序,必须要健全企业内部财务会计的监督制度。最后,规范基本会计核算制度。依照中小企业的特点,制定适合的会计的核算规范。
二、树立正确的财务会计管理意识,建立新型管理模式
为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要深入透彻地了解组织单位内部的财务会计管理工作,仔细对比短期的成本付出与长期的经济效益的差距,从收益的角度重新给财务会计管理工作定位,端正主观态度,为系统性建设适应中小企业企业发展的财务会计管理模式奠定基础。新型的管理模式是指深层次的挖掘现行财务会计工作的主要内容,在做好监督、核算一些最基本的工作的同时,努力将会计流程融入到业务流程当中去,通过向管理者提供准确、及时、全面的数据信息的方式,使其管理职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三、加强监管力度,遏制会计造假行为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直接关系到中小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的有效运行,对企业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应该从两方面下手,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氛围,提高财务会计的诚信水平。首先,经营管理者要以大局为重,中小企业的价值体现在必须要坚持以诚信为本的原则,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这样能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各级政府作为公共权力的掌握者也应该从纳税人的角度看问题,组建专门的会计监管部门,严厉打击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的各类违规造假行为,也要不遗余力的加大宣传力度,强化社会诚信教育,坚定财务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
四、大力培养会计人才
一般来说,一家企业内部财务会计管理的工作质量往往取决于会计人员的素质水平。受全球经济信息化影响,中小企业也毫无疑问的受到了互联网、计算机、办公软件等众多的现代技术冲击,在猛烈的冲击下,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惟有按市场经济的规律办事,把优胜劣汰的机制运用于组织内部,当然也要加紧企业中财务会计人员的培训工作,为企业创造大批新型的知识经济时代下的财务会计员工铺平道路。政府可以发挥自身的带头先锋作用,组建一些服务公司可以专攻财务会计管理的工作,使会计服务市场逐步进入规范发展的队列中去,一方面可以优化中小企业财务会计的管理机制,另一方面可以使财务会计信息的质量得到最大程度上的保障,让社会、企业、人才三方共赢的目标得到实现。
五、加强国家宏观调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加强宏观调控能保障国家经济的有序运行。不论市场经济如何发达,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完全放弃对经济的宏观调控。鉴于中小企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又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各个国家采取了较为积极的措施来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当然,我国也会出台更多的优惠政策来扶持中小企业,特别是在中小企业的融资方面,许多地方的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公司都犹如雨后春笋一般,他们的设立和发展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保障与便捷。自从我国加入WTO后,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程度也随之进一步加大,尤其是资本市场的开放和外资银行的准入,都会给中小企业带来诸多的挑战,但更多的是无限的发展机遇。
六、结语
篇3
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告诉我们,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活动的中心,以资金和资本管理为主要内容的财务管理工作,贯穿于采购管理、生产管理、库存管理、营销管理、成本费用管理等企业管理活动的始终,实际上也是这些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因此,财务管理能力直接影响和体现现代企业经营和管理水平的高低,成为企业发展的一个主要影响因素。
相比较而言,我国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整体上仍处于一个较低水平,存在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缺乏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理念和方法,财务管理观念陈旧
在我国,有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的管理人员,在日常经营管理中,只重视产品销量和市场份额,较多精力放在产销环节,认为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是企业管理的重心,没有认识到财务管理工作是日常经营管理工作的核心。不具备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知识,把企业管理工作简单地局限在生产经营型管理格局之中。受过分追求短期利益最大化陈旧观念的影响,一味注重控制经营成本的绝对额,依靠减少短期投入来提高利润,在日常财务管理工作中缺乏科学性、系统性、长远性。另外由于经营业务单一、资金流转相对简单等原因,认为日常的记账、算账、报账等会计工作就是财务管理工作的全部内容。重会计核算,轻财务管理,使得预测、分析、监督、控制等财务管理职能也得不到有效发挥,影响制约了企业健康良性发展。
二、 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财务人员业务水平低,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不高
我国中小企业中,个体、私营企业居多,投资者较多使用自有资产或家庭朋友资产进行投资,投资者本身也是企业的主要经营管理人员。中小企业典型的管理模式就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高度统一。这种管理模式,容易造成企业领导者过分集权,而又缺乏有效的外部监督制约,导致其在日常经营管理中,职责不分,越权现象严重。企业流动资金与投资者或主要管理者的自有资金混淆不清,企业无法建立和实施有效的内部审计制度,导致财务监控不严,日常财务管理混乱。另外,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中存在内部人控制的情形,任用家属、亲朋从事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财务人员任用实行“家族化”。招聘任用财务人员不看重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的高低,而看重与企业主要领导者血缘亲缘关系的远近。这导致不具备企业会计或财务从业资格的人员在中小企业中从事财务管理工作。这样的财务人员经常法制观念淡薄,认识不到财经纪律和财务制度的强制性和严肃性。这种做法违反企业财经法律法规要求,导致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很难得到有效改善或提高,也为企业经营风险埋下隐患。
三、对业务流动资金风险问题认识不到位,应收账款管理能力弱
对企业日常业务经营流动资金的管理是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中,对产品或服务销售环节的销售款回笼及科学管理,是企业日常经营流动资金管理的关键环节。在当前商品交易规模快速增长、商品交易方式日益多样化、商品交易活动更加复杂化的市场环境中,以赊销为特征的信用交易越来越多,赊销规模越来越大。中小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争取和维护客户,赊账交易已逐渐成为产品销售环节的常见交易方式。应收账款也已经成为绝大多数中小企业财务报表中的重要常规会计科目。实践中,由于对流动资金风险性及安全性认识不到位、缺乏相关专业人才或有效手段等原因,中小企业经常遇到客户不能及时按时支付购货款等应收账款管理问题,导致企业产品销售款不能按计划顺利回笼,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的日常业务经营现金流。在目前我国经济社会整体信用环境状况仍有待大力改善的背景下,中小企业开展业务经营的信用环境不佳的情况处处存在。应收账款管理涉及对客户企业的调查分析、资信评估、债权债务确认、信用风险政策制定及执行、应收账款账龄分析及销售款催收追讨等多方面工作,众多中小企业对此项工作在思想认识以及工作方法的掌握等方面亟待加强。
四、存货控制薄弱,存货管理能力不高
存货管理涉及原材料采购、产品制造及产品销售等各环节,直接涉及企业日常业务流动资金的支出、占用和收付。大量存货一般会占用企业流动资金,导致企业日常业务流动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许多中小企业在日常经营中,缺乏相关的存货计划、缺乏存货监控及检查制度,对日常存货的管理不到位,经常导致月末或年末存货余额多,大量占用经营资金。这造成业务资金无法及时、科学周转,导致业务资金呆滞、周转失灵。资金及时流动是企业正常经营和获利的前提,存货管理水平低下,必将对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造成不良影响。
改善提高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建议:
一、 改变陈旧企业财务管理观念,建立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理念。
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发展的当今社会,我国中小企业面临诸多发展机遇。中小企业要获得健康、持续发展,要做大做强,必须通过主动学习和积极变革,掌握和具备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理念及现代企业管理知识和能力。我国中小企业需在思想上摒弃简单的生产销售管理理念,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核心作用。中小企业管理者需对时间管理、风险价值、边际成本、现值、信用风险、机会成本等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概念及理念有深刻到位的掌握和认识,对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分析、预测、监督、控制等财务管理职能有科学正确的理解和把握。在日常经营管理中,重视对业务流动资金的流动性、科学性、系统性、安全性管理,重视对业务流动资金成本、风险及收益的管理,建立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理念。
二、 通过学习、培训等手段提高企业财务人员业务水平和工作技能。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是一项综合性强的工作。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涉及企业运行各个环节,涉及投资、融资等多项工作内容,对企业财务人员的知识水平和工作技能提出较高要求。企业做好自身的财务管理工作,需要掌握会计、财务、企业管理、经济、法律、金融等专门知识和工作经验的专业人才。正因为企业财务管理的专业性特征,很多国家包括我国要求企业从事会计、财务等工作的从业人员必须接受相关专门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否则不能在企业中从事该类工作。目前我国众多中小企业内从事财务会计的人员,由于专业知识储备不足、业务技能和职业操守水平不高等原因,导致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一直维持在较低的水平,影响和制约了企业自身的持续向前发展。一方面,中小企业需要招聘更多掌握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理论及实务能力的专门人才,另外,对于在职从事财务类工作的人员,中小企业应当提供各种条件和途径,对其进行各种形式的在职学习和培训,使得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能够满足企业正常健康发展的需要,能够满足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的需要。
三、 持续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提高企业的信用管理水平。
健康、安全的业务经营流动资金,对于资金实力普遍较弱的我国中小企业来说更加重要。在目前商业信用环境整体不佳的情形下,中小企业持续改善对应收账款的管理能力,提高自身信用管理水平,对于企业经营现金流的安全性、健康性至关重要。
改善应收账款管理,中小企业首先需要树立资金时间成本以及提高企业资金流动性、保证安全性的理念。其次,中小企业应当掌握足够相关法律知识和技能,对每一笔交易形成的债权债务做到关系明确、手续齐备、注重保存相关材料及凭证,运用法律思维和技能开展对外交易。再次,中小企业应当对客户按照一定标准和指标进行分类评估,有效评价客户的信用状况和资信水平,针对不同客户制定相应的信用管理政策,并保证信用管理政策执行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中小企业可通过委托专门资信调查及评估公司等途径,事先对合作客户进行相关了解调查和资信评级,作为开展合作的重要参考依据。中小企业的销售人员及财务人员也应当重视对客户经营发展变化的跟踪了解和掌握,以后续的业务合作特别是赊账合作提前做准备。中小企业应当重视对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对于违约及逾期欠款,应制定科学有效的收账程序和方法,选择委托合适的收账人员,保证欠款的及时安全回收。
四、 提高存货管理能力,维持存货在合理水平,尽量减少存货对业务流动资金的不必要占用。
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应当改变传统的重钱不重物的观念,认识到存货管理在整个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性和全局性。中小企业应根据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和需求,在采用压缩存货管理措施的同时,充分掌握和使用经济定量法、ABC分类法、定额管理法、以销定产、以销定购等现代存货管理方法和理念,科学、合理确定原材料采购量以及产品的销售计划和安排,把存货控制在合理水平,避免存货大量占用业务流动资金导致资金周转失灵、效率低下等问题。通过持续提高对存货的管理能力,改善企业的采购、生产及销售工作,使得有限的业务流动资金加快周转,为中小企业创造更多收入及收益。
篇4
2006年,在国内IT业界享有盛誉的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著名的财务软件厂商用友公司推出了面向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完整解决方案―Aisino U3企业管理软件,以“财税管理一体化”的全新理念,实现了企业内部财务、税务、业务的一体化处理和无缝衔接,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软件市场带来了一场技术变革新风。
在此基础上,今年6月15日,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又全新了Aisino U3企业管理软件V10.2版增强版。Aisino U3企业管理软件V10.2版增强版在原V10.1版本基础之上,依据在近一年的市场推广与客户化服务过程中听取的诸多产品反馈意见,并借鉴了国内优秀财务软件的应用特质,进行了诸多功能改进、节点调整及模块组合拆分等调整与变化。Aisino U3企业管理软件V10.2版既满足《2007年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和《财政收支分类改革》的需要,也进一步适应国内成长型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所涉及的财务、税务、业务一体化的处理需要,为企业快速、准确应对市场变化,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方便快捷、高效率的动态信息交互平台,帮助成长型企业高速发展。
财税协同再升级
与普通财务管理软件不同,航天信息Aisino U3更好地把握了中小企业组织机构扁平简单、
市场策略灵活多样、业务流程快捷等特点,突破了以往财、税信息化核算相对分离的传统模式,依靠成熟先进的技术填平了业务、财务、税务管理融合的沟壑,将财务、业务、税务(防伪开票、认证、纳税申报)一体化整合,首次实现了财税管理一体化,简化了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降低了数据转化过程中出错的风险,使业务、财务管理更加高效便捷,令中小企业管理者的日常管理工作更加得心应手。
对比Aisino U3 V10.1版,航天信息Aisino U3 V10.2版秉持了Aisino U3 V10.1版财税管理一体化的精髓。根据客户实际应用的反馈意见和对中小企业业务、财务管理流程的进一步深挖,对Aisino U3 V10.1版进行诸多功能改进、节点调整及模块组合拆分。相比V10.1版,航天信息Aisino U3 V10.2版新增了财务标准版账表单用户、财务标准版账表账三表一、财务标准版账表账六表一、财务标准版账表账十表三等四种产品形态。同时对系统管理、总账系统、工资系统、固定资产、财务报表、采购管理、销售管理、库存管理、核算管理、老板通等十大功能模块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造和提升。不仅对现有模块进行了很好地修正、完善和补充,调整了很多功能的操作设计,提高了易用性和实用性,更根据中小企业未来发展可能提供了很多功能预置,很好地适应了中小企业的未来发展需求。
篇5
近年来,中小企业发展迅猛,在我国经济生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企业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调节国家、企业、个人三者利益问题上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目前新税法的实施,在思路和方法上对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产生了重要影响,也使得我国中小企业税务监管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环境的变化必然要求企业从业人员采取措施相应学习和适应,如果财务工作人员不能改变旧的思维方式,不主动研究新的税法内容,而还是按照之前老的传统做法来做企业所得税内控,就很难达到企业合理的税务会计要求,企业的运营效率自然很难有所提高。因此,如何加强政府的税基,确保中小企业合理管理所得税,整体上避免国家税收收入的损失,形成税收增长和企业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是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严重的问题。
二、中小企业所得税内控存在的问题
1、中小企业所得税内控概念不清晰。目前,许多中小企业在财税管理中,经常出现把国家关于会计和财务的准则规定、税务法律法规搅拌在一起的现象。例如对于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折旧年限等折旧政策的规定、利润分配的程序及决策等具体事项的操作流程和政策没有清晰的了解,对业务招待费标准及涉及相关的会计、税务问题界定不清晰,在概念上理解较弱或甚至根本没有。
2、企业纳税意识不强。中小企业在纳税意识上普遍存在主观能动性不强的问题,从企业管理层的主要领导到一般的财务会计人员、业务人员,都存在很自然的避税情结,企业的管理层从制度设计层面都允许或者鼓励避税行为的存在。尤其是大部分企业的会计从业人员素质不高,自身法律意识不强,而且其中相当一部分的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不清晰,企业财务人员只是为老板做简单的财务账务处理,更有甚者有的还是虚假的账处理,在此基础上出具的每年的年度财务报告的真实性的确值得商榷。而且企业的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在调整利润和损益表之后得出,还有很多不考虑固定资产折旧提取的年限差异,没有按照会计税务法律法规规定进行成本摊销等,出现伪造的摊销无形资产等并不是真实的序列费用现象。
3、内部会计监督职能没有发挥。企业会计管理的基本职能之一就是实行会计监督,就是要保证中小企业的会计行为的合理合规。但是中小企业的管理者经常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对企业正常的会计工作实施影响,他们通常迫使企业会计从业人员根据管理者的意图采取具体的会计行为。在这种不正当的普遍压力环境下,会计人员无法做出独立判断,无法对企业经营行为实施有力监督,这导致了企业会计的监督职能无法有效发挥作用。
4、建账不规范或不依法建账核算。中小企业的会计核算常常伴有违规操作之处,许多中小企业的会计账户管理比较混乱,一些企业干脆不按照财经法规规定设置账户,甚至出现用票来代替帐的会计管理方式。还有相当数量的中小企业设置两套或者多套帐户,有的用来报送工商登记等部门,有的用来报送税局等主管机关,有的用来报送银行担保公司等,有的用来报送给股东、企业管理者等,这种多套账的管理实际,导致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比较严重。因此在具体的会计核算方面,人为操纵损益表利润,随意调节待摊费用、预提费用等科目,整体上不按法律法规规定进行待摊和预提,按照企业老板需要进行利润调节。而且有些中小企业的部分会计人员知识结构的老化与专业知识较低,甚至有的是企业老板的亲戚朋友,根本没有任何的财务会计、税务知识背景,不能有效适应企业经营管理的要求,跟不上财务管理需要,有的采用倒轧账的方式记账等等,无法实施完善的会计方法与复杂的会计技术,或在实施时大打折扣,导致不规范的情况时有发生。
5、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的信息提交瑕疵。特别是提交的年度报告不及时,甚至没有提交年度报告,和一些直接采用第四季度的信息作为年度报告,而不是汇总报告年度的全年数据。提交纳税信息内容也存在不完整的情况,部分项目存在空白未填列的情况,如工资支出、业务招待费、固定资产折旧、差旅费和其他项目等。有一些企业提交的纳税申报信息中申报的税率适用表单格式错误,没有及时按照最新的申报要求进行申报,对申报前表单版本的检查不严格导致出现问题。一些中小企业提交的年度报告数据检查不仔细,年度报告数据质量差,存在不匹配的关系,应该填列的项目不填的现象比较突出。一些中小企业设立许多子公司,有的没有实际经营,由于所得税内控意识淡薄,导致出现不进行按时零申报的情况。
6、对企业自身所得税内控评估不严谨。许多中小企业未建立自身所得税内控评估机制,有的建立不科学,执行不严谨。表现在评估资料搜集不完整;评估过程中缺乏对年报资料的整体性审核等,没有评估问题的整改或对评估问题的整改落实不彻底。
三、对策及建议
(一)提升中小企业所得税内控管理基础
1、建立企业所得税内控管理机制,强化会计监督职责。明确企业税务业务处理权限和应承担的责任,按照流程制度纳入程序化、规范化管理,设立专门税务管理岗位,并由独立复合人员对各项业务进行日常性和周期性的核查,确保及时发现问题,防范和化解企业经营中的所得税内控风险。
2、加强中小企业所得税管理人员配备和业务技能提升。对专职税务会计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增强会计人员自我约束能力,特别重视对那些业务能力不足的会计人员的基础业务知识培训,提升工作能力,减少因业务处理带来的所得税内控风险。
3、强化外部监督,以外促内降低中小企业所得税内控风险。聘请专业中介机构开展企业所得税内部控制检查,出具专业评估报告和风险管理建议,并按照财税法律法规要求,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做好人员岗位安排,建立岗位责任制,逐步排除风险管理隐患,充分发挥中介外部监督的作用,督促企业不断完善所得税内部控制制度,降低管理风险。
4、形成企业所得税内控管理的信息沟通系统,巩固企业内部控制效果。确保企业股东、经营者对企业所得税管理风险有较为清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形成适合企业自身管理的企业所得税内控信息沟通系统或机制,及时传递风险信息,使企业管理者及所得税税务业务经办人员时分享、掌握风险领域和风险具体状况,共享内容全面、及时、正确的信息,提高沟通效率,减少人为因素对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的影响。条件具备的企业可以开发或引进专业软件进行管理,逐步建立高质量的企业所得税内控风险信息沟通系统,巩固企业内部控制效果。
(二)合理开展中小企业的所得税税赋筹划
1、中小企业应根据现行法律法规,在合法前体现开展企业所得税税赋筹划。对于部分企业,可在当前国家对于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下合理筹划,进一步考虑企业盈利临界点,在增加利润和税收增加之间需求平衡点。
篇6
一、服务工作计划的开展情况
1、银企洽谈会组织开展情况。到2012年10月30日止,县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共组织了四场银企洽谈会,累计组织了90家投融资机构、中介机构与我县604家企业进行了投融资洽谈。3月10日,该中心组织地区22家金融机构和我县160家中小企业在县武家嘴国际大酒店进行了09年首场融资银企洽谈会,106个工业项目达成融资意向,贷款意向总量17.11亿元;5月8日,该中心组织浦发银行分行等16家金融机构与我县150家中小企业在望玉岛度假村举行了银企对接会,八十多家企业与银行达成融资意向,贷款总额6.8亿元;7月15日,该中心组织了宁波银行等10家金融机构与我县112家中小企业进行银企对接洽谈,达成意向贷款5.11亿元;9月1日,该中心又组织了国家开发银行省分行等42家投融资机构、中介机构与我县182家企业进行银企对接洽谈,银行、中国银行县支行、农村合作银行、招商银行、银行等5家银行对县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公司进行了授信,授信额度达7亿元人民币,大大提升了担保公司的担保能力,会上,多家金融机构与相关企业达成融资意向,并到企业进行了实地考察。
2、培训开展情况。2012年,县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开展各类培训班9期,培训1561人次。4月20日,该中心邀请和组织了有关财税管理专家和县国、地税局、财政局、中小企业局的领导、业务骨干对全县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财务会计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财务管理知识、税收政策和国家、省、市对中小企业的有关优惠政策讲解说明培训班,参训人员330人;为提高服务效能,优化投资发展环境,经请示县政府同意,5月12日—15日,该中心组织全县各相关职能部门对各镇基层服务中心、开发区经济服务局的涉企服务人员分四期进行了涉企岗位培训,培训内容涉及政策咨询、前置审批、证照领取、项目建设准备、开工建设、竣工验收、生产经营等各个服务阶段,全县20个职能部门进行授课,参训人员111人次。7月20日—23日,中心联合县职业技术培训中心,对我县234名富余和新生劳动力进行了为期四天的服装加工技能培训,在培训班结束后安排了实习,现已全部推荐就业。8月16日,该中心组织我县骨干企业、重点企业、成长型企业和规模以上企业董事长、总经理参加了市局主办的“金融危机下营销管理创新与团队执行力提升”培训班,我县86人参加了培训。9月8日—9日,中心和县安监局联合开展了工业企业安全生产知识培训班,全县工业企业负责人和分管安全生产领导、专职安全员共420人参加了培训。10月22日,该中心组织全县工业企业财统人员在宾馆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财统业务培训,邀请有关资深财务管理专家、县财政局、县中小企业局业务骨干进行授课,并组织与会者到阿里巴巴公司总部进行了参观考察,参训人员380人。
3、科技对接开展情况。县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在对全县中小企业的科技需求全面调查的基础上,经过认真梳理和筛选,组织了两场企业和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的科技对接活动,参加企业106家。6月2日,该中心组织我县46家企业参加了第二届中国中小企业科技项目洽谈会,和大学、东南大学、理工大学等18所高校进行了面对面的科技合作交流和洽谈,我县有32家企业和高校达成合作意向。9月24日,该中心又组织我县60家中小企业和东南大学十五个院系十八位专家教授在开发区进行了专场科技对接活动,38家企业和高校达成合作意向,部分企业还邀请专家教授到企业进行了实地考察。
二、工作成效
1、县中小企业服务中心通过今年来的四次银企洽谈会,为我县中小企业提供了与银行、投资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机构的全面交流机会和合作平台,加深了金融机构对企业的了解,不断致力优化金融环境,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县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矛盾,四场银企洽谈会共达成融资意向32亿元。
2、培训工作方面,县中小企业服务中心通过对我县中企业企业管理知识、财务管理知识、税收政策的培训,普遍提高了我县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水平,进一步规范了会计核算,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降低了企业涉税风险;通过对涉企服务人员的培训,提高了涉企服务人员的服务水平、服务效率,进一步优化了我县的投资环境,得到了企业的一致好评;通过对农村富余劳动力、新生劳动力的技能培训,一方面帮助富余劳动力掌握就业技能,提供了就业岗位,另一方面也缓解了我县部分企业的用工矛盾。
3、科技对接方面,县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积极组织了我县106家企业和科研机构、大专院校进行了两场科技合作活动,为我县中小企业的技术难题攻关、新产品开发、企业高校产学研合作提供了交流、合作的平台,提高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增强了企业持续竞争力,62家企业和高校达成了合作意向。
篇7
[关键词]电力企业;财税筹划;管理路径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7141
1引言
电力企业的财税筹划可以说贯穿在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当中,也存在于企业经营的很多方面,从电力企业的招投标、市场销售到企业的资本运行,都有着财税筹划的身影。电力企业往往都具有庞大的业务和经营资本,因此必须把财税筹划贯穿到企业财务工作的各个方面。除此以外,财税筹划还必须要在法律法规之下进行,在合法的条件下进行合理的财税筹划能够为企业节约很多方面的资金,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助力。
2电力企业财税筹划工作中的一些问题
21领导层对财税筹划工作不够重视
虽然说财税筹划工作在庞大的电力企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很多电力企业的领导层往往对其认识程度不够,也就不重视财税筹划工作。当前很多电力企业的领导层只注重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内部建设,不关心一些其他的筹划管理,这也与电力企业的半封闭管理模式有着比较大的关系。甚至一些电力企业的财务部门出现了要对财税工作做具体筹划,但是却被领导层否定的荒唐情况。这些问题都体现了领导层对财税筹划工作的不够重视,而在以国有企业为主的电力企业中,可以说领导层的重视是一件工作能够做好的基本保障,这也就是问题的一大根源。
22财税政策和企业制度方面的问题
在当前我国的财税政策中,一些对电力企业非常重要的政策没有很清晰的界定和标准,这就会导致电力企业出现“主观理解”的问题,在进行了一定的财税筹划工作后发现与政府相关部门的要求相异,导致了财税筹划工作出现问题。除以之外,不同地区的相关政府部门有不同的要求,都需要当地的电力企业去不断熟悉。从电力企业的财税制度上来说,很多电力企业的财税相关部门没有一套完备的管理制度,这就导致了财税筹划工作没有明确的工作规范。
23财税工作信息化程度不高,工作人员欠缺培训
很多电力企业的财税筹划工作还是以传统的工作方法为主,其信息化程度较低,在实际的办公中甚至一些关键性的工作仅仅依靠财税工作人员的工作经验和简单判断就做出决定。很多电力企业的财税工作人员专业技能还不是很熟练,或者很多财税岗位的工作人员都身兼数职,专职的财税工作人员很少。这样的情况就导致了财税工作人员事务繁多,跑税务局、加班已经成为了家常便饭,不能够专心投入财税工作,更没有充足的时间研究财税方面的工作。
3电力企业财税筹划的相关管理路径
31增强对财税筹划的管理工作,正确应对财税风险
电力企业要做好财税筹划的管理工作,首先就要对国家的相关要求、规范做充分了解。随着税制改革的推进,近些年已经进行了“营改增”等多种税务、税制改革,其影响到电力企业的相关财税制度正在逐步完善和发展。因此,电力企业相关工作人员要充分了解和学习国家相关政策,对新税制、税务情况做到一清二楚,尽快改变在以往财税制度下的财税管理方式。展开来说,大致可以分为三点。
第一,增强电力企业的财税风险意识,做好应对财税风险的相关工作。在国家实行新财税政策的大背景下,对先行的企业财税管理工作进行全面更新,有序地开展新工作。要统筹好设计财税方面和资金方面上的各种经营业务,加强对企业现有财税制度的研究,保证企业的财税工作符合当前财税政策和国家相关规范的要求。同时,要发挥好财税工作的监督作用,监督财税工作的进行和国家专项财政资金专款专用,保证电力企业的纳税工作。
第二,制定完善的电力企业财税相关工作流程。很多电力企业的财税工作中都缺乏细则化的规范,首先就要明确国家专项财政拨款的各方面运行,从申报到具体专款专用都要有一整套工作流程,并且要在这其中起到监管的作用。同时,要把企业的财政相关预算、财政资金使用、财务核查等建立成一个统一的体系,在整合资源下进行财税工作。同时,要根据国家相关规范和新税法的相关要求,对企业实际的财税业务进行规范化、程序化的建设,做好财税风险的应对,保证企业财税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三,加强电力企业内部信息化程度,增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笔者在上文中也提到,大部分电力企业的财税管理工作信息化水平都处于一个较低的情况下,对很多部门的信息和财税方面的问题不能够形成一套应对的工作体系,财税工作很难把很多杂项综合在一起。因此,我们一定要加强电力企业财税工作的信息化程度,定期对工作进行汇总存档和总结。在财税工作人员方面,要减少兼职人员的存在,专门聘用专职财税工作人员,并且要求财税工作队伍定期召开财税工作研究会,进行具体的财税管理研究。
32创新财税工作方法,增强与政府相关部门的交流
电力企业作为财税大户,一定要对政府的财税政策有相当程度的了解,对税务部门的征收重点方面、查处多发方面做好自我核查,保证税务上缴无遗漏。在这其中,我们还要对税收稽查过程做充分的了解,找出企业自身财税方面与税务部门要求不吻合的方面,建立专门的交流工作组,及时与税务部门沟通,解决相关争议问题。除此以外,还要对政府的各方面财税政策拿捏到位,通过正确的理解来进行与政府相关部门的沟通。在这其中,我们的工作重点主要有两点:第一是要对国家优惠财税政策大力争取。我们要在电力企业发展过程中不断寻找符合国家优惠财税政策的经营方向和相关业务,积极与地方税务部门沟通,争取得到国家的相关支持。第二是要得到当地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在国家出台大的财税政策后,地方也会有相应举措,一定要争取地方相关政策的支持。
4结论
在当前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现状下,加强电力企业的管理,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已经迫在眉睫。我们要不断完善电力企业财税筹划的管理工作,寻找财税管理新思路和新路径,促进电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晓辉,薄会东电力企业财税筹划管理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1(15)
[2]於亚洲电力行业节能降耗及财税政策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8
[3]唐瑞娟,黄永忠财税激励政策: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助推器[J].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10(4)
[4]聂新伟,余熙国内外支持绿色电力发展财税政策体系比较研究[J].地方财政研究,2016(4)
篇8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环境
一、引言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中小企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截至2011年上半年,全国工商注册登记的中小企业已接近1200万家,约占企业总数的99%,不仅贡献了我国50%以上的税收,更提供了75%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但近年来由于企业竞争力较强,中小型企业面发展面临着较大的困难与阻碍,其主要原因是融资难的问题,我们应给中小型企业创造良好的环境,让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企业融资体系的理论基础
1.桥隧理论模式桥隧模式通俗的讲就是在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搭建通往银行的“桥梁”之外,还要开辟能往资本市场的“隧道”
原始的担保体系是企业向银行贷款,由一家担保公司承担全部风险,而桥隧模式是由三方协议增加到四方,由一家担保公司在联合一家共同担保,两家共同承担相应的风险。引入第四方风司,可以使更多的中小企业都有机会获得贷款,同时使中小企业的贷款申请能够通过担保公司的信贷担保和风险投资公司的相应承诺和操作来提高相对应银行风险控制的要求,顺利地实现贷款融资,从而满足高价值和高增长潜力的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和风险投资机构投资的目的。如果中小企业在运营中出现亏损无法偿还贷款,在满足一定的条件下,其将以收购股权的方式进入该公司,为其偿还债务带来流动资金,以保持公司企业的正常运营。
2.新融资优序理论
迈尔斯和马吉洛夫的研究表明,企业信息的不对称是由于企业管理者与投资者的分离所导致的,管理者一般情况下更加了解企业内部运营状况,管理者的运营模式是,如果企业预期项目净现值为正,则该项目能增加股东利益,则代表旧股东利益的管理者则不会发行新股票,因为那样会稀释旧股东的利益。反知在企业发行新股票的时候,一般情况下给予大家的信息是企业难以给旧股东带来有效的利益而被迫融资的一种行为,此时的投资者感到公司项目前景不佳一般会把新股票的价格压的相对较低,所以在管理者得到有利消息时,最好选择债务融资,以防止公司的市值下降起到了相反的作用。因此公司选择融资应首选内部融资,在考虑外部融资,在不得已选择外部融资时应选择债务融资。
三、中小型企业融资困难原因剖析
1.企业自身管理缺陷
中小企业一般都是家族式企业,缺乏管理人才,与此同时很难对财政支出做出正确的预算,中小企业自身流动资金相对较少,用于公司扩建,运营,周转,原始积累较薄弱,难以维持公司较快的发展,中小企业一般可以选择银行贷款,资本市场公开融资和私募融资这三种渠道,且条件一般都较苛刻。
2.融资成本较高
企业的融资成本包括利息支出和筹资费用。与大中型企业相比,在借款方面,中小企业要支付更多的浮动利息。正规融资渠道的单一以及苛刻使许多中小企业为求快速发展不得不从民间借高利,大大增加了企业的筹资成本。
3.政府支持力度不够
融资的政策较差中小型企业在正规渠道下一般只能在银行做抵押贷款,且一般只能做到短期贷款。近几年来各地政府多注重大企业的发展,而忽视了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在政府的影响下各地商业银行信用社,多对大企业感兴趣,对中下企业视而不见,喜大勿厌小。各地官员在任期期间多要求政绩,所以各地短期行为极为严重。对大企业极度关照对中小企业任其风雨飘摇自生自灭,缺乏必要的关照和扶持。
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得途径
1.规范中小企业内部管理,全面提高企业的综合素质
中小企业经常出现家族式管理,这一定要坚决杜绝,应积极改制,朝着股份合作制发展,家族式企业诸多弊端,在企业高速发展的期间如一颗毒瘤,可能初期显现不出什么,但最后绝对是致命的。
规范企业财政制度,建立健全的财务体系,提高企业财政管理人员能力,一个企业对支出和收入有良好的预算是至关重要的,这样能尽量避免公司周转不灵,财政出现赤字。
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建立良好的信用度。一个公司要有一个优秀的决策者,但同时也必须拥有好的执行者,这就要求企业公司员工综合素质全面提高。一个公司申请融资的硬性条件之一就是拥有良好的信用度,公司在建立初期一定要保持良好形象,提高企业还款信誉度,积极配合政府各项相关部门。
2.建立完善的金融体系
建立完善的银行贷款体系,为中小企业贷贷款设立职业部门接待,专门负责中小企业融资事项,同时建立相应的奖励制度,激发信贷人员的积极性,主动出击了解当地相关中小企业的运营状况及信誉程度。
由于我国金融体系的不健全,银行贷款条件苛刻,门槛高,造成中小企业融资的诸多不便。因此民间就在这种情况下形成一个非正式的股权融资或债务融资渠道。在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中不断的发展与成熟,对这种有意义有价值在整个金融体系中起着积极作用的我们应该加以引导培养以完善现有的金融体系。
3.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给予中小企业以法律支持,在原有的法律基础上联系我国实际国情尽快完善相关配套法规,规范其融资渠道,使其走上正轨。同时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并在金融和税收方面给予支持,使其有跟大型企业公平竞争的地位。
政府不仅要引导企业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还要引导其从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转变,吸引民间资本,引导私募基金发展,拓展融资渠道,进而引导发展良好的中小企业进行上市融资,.与间接融资相比直接融资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如果企业能成功上市,就摆脱了资金断裂的问题,把民间大量闲散资金引入到中小企业。所以要大力发展风险投资和二板市场。积极吸引民间资金借入,壮大风险投资规模,加快二板市场建设。
政府应为中小企业的创业、发展提供金融支持。城市商业银行、城乡信用社要把中小企业发展作为自己的主要支持对象,要及时修订国有商业银行企业信用等级评定标准,重视企业经营效益;针对中小企业创业阶段的特点,制定出一系列规范性金融扶持措施,包括建立中小企业专项贷款制度。各地银行应统一的在政府调控下降低门槛对有潜力有发展的中小企业适当的放宽政策,对“特定事项”(如因经济不景气而陷入困境)的中小企业提供紧急资金援助等;对发明创造;政府也要给予大力扶持,切实帮助那些有创造发明而缺乏资金的人创建企业。
五、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问题难的意义
随着经济的发展,大型企业一般多选择直接融资,银行的信贷业务必然受到冲击,而中小企业正能缓解银行这一巨大压力,同时在世界金融市场的不断的冲击下中小企业的灵活性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相对于大型企业来说中小企业船头小好调头。
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重点发展中小企业这是一种趋势,以中小企业为主带动国民经济,所以说各家银行应从现在开始关注中小企业,加大金融创新,抓住这一巨大市场,是其在今后的信贷市场竞争中处于先手有利的地位。我们应坚信着,在未来的发展的道路上小企业也能造就大银行,小企业也能造就我国自己的景荣巨鄂。
参考文献:
[1]迟宪良.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与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 2007.
[2]李建国,李振宇,徐永健.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性担保体系的建设的思考[J].中国农村金融, 2010.
[3]周苹英.信用担保与中小企业融资[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9(08).
[4]韩莹莹,潘兰芳.解决中小企业童子难题的思路与对策 [J].北方经贸, 2010(07).
篇9
据世界贸易组织反倾销委员会统计,自1995年WTO成立至2001年12月31日,我国被反倾销的案件数量共255起,占全球反倾销案件总数的13.82%,居世界第一位,比位于第二、三位的韩国和美国的总和还多(注:从1998年7月1日起,将七类机电产品、五类轻工产品的出口退税率从9%提高到11%。从1999年1月1日起,国家又决定提高部分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将机械及设备、电器及电子产品、运输工具、仪器仪表等四大类机电产品的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7%,将农机、纺织原料及制品、钟表、鞋、陶瓷、钢材及其制品、水泥的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3%,将有机和无机化工原料、涂染颜料、橡胶制品、玩具及运动用品、塑料制品、旅行用品及箱包的退税率提高到11%,将原适用6%出口退税率的商品统一提高到9%。)。加入WTO后,国外反倾销对我国出口商品的威胁将越来越大。随着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不仅发达国家,而且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开始对我国产品发起反倾销。如何应对反倾销是加入WTO后我国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
(一)建立反倾销制度的必要性
1.应对反倾销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它的法定“利害关系方”包括:企业、商会或行业协会,以及政府部门。因而应对反倾销需多方协调配合。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起以行业协会和企业为主体的应对反倾销的工作制度,在应对反倾销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组织协调机制。
2.反倾销是一个有众多前提条件的行政调查程序,其爆发是可预测的。若提前采取适当措施,则可做到防患于未然,避免反倾销事件的发生。即使真被起诉,若及早准备,也能从容应诉,争取较为有利的结果。我国目前尚未形成有效的反倾销预警机制。
3.由于应诉机制不完善和需要巨额的诉讼费用,国内一些企业对反倾销应诉持不积极态度。据统计,2000年以前,我国约有1/3的反倾销案无人应诉。我方不应诉,对方依据“最佳可获得信息”进行“缺席判决”,结果招致最高额的反倾销税率,企业被迫彻底退出市场。更严重的是,对方尝到轻易胜诉的甜头后,引发连锁反应,对我国更多的产品发起反倾销,造成更大的损失。
4.在积极应对国外反倾销的同时,如何运用反倾销手段,保护我国产业的合法利益,也是急待解决的问题。
(二)针对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建议采取以下政策措施
1.建立以行业协会为主体的应对反倾销工作制度。重点行业协会应设立反倾销咨询服务机构,从事协助政府主管机关和为企业服务的相关工作,发挥行业协会的组织协调优势。
2.建立健全反倾销预警机制。以各行业协会为中心,依托驻外商务机构及使领馆的商贸机构、律师事务所、海关总署和企业等,对重点敏感出口产品的出口价格、出口国家和地区进行监测。分析国际市场的产品生产、消费需求、价格变化趋势。由行业协会建立出口产品价格协调机制,及时协调不同企业的出口产品价格,约束企业定价。监控国际贸易纷争和潜在的反倾销趋势。
3.建立行业反倾销基金。利用反倾销基金对积极应诉的企业提供资助,避免因支付不起巨额的诉讼费用而放弃应诉。同时,反倾销基金还可以用来支持国内企业的反倾销申诉,保护国内产、业的合法利益。(1)基金的来源可以采取以会员收费为主、财政资助为补充,以及捐献等多种筹资方式。首先,会员收费应构成反倾销基金的主要来源。在美国,蜂蜜生产者协会设有法律基金和反倾销基金,依据会员身份的不同,如有无投票权、企业类型、企业还是个人等,收取不同的费用。该基金对发起调查我国蜂蜜的倾销案起了重要作用。我国可考虑依据会员出口额所占的比例收取相应的应诉费用和依据产量收取起诉费用。其次,财政支持也是非常必要的。国外反倾销常常对我国实行“一国一税制”,一旦遭遇国外反倾销调查并败诉,不仅个别企业遭受损失,往往影响国内整个行业的发展,损及国家利益。另一方面,发起对国外产品的反倾销,其目的是保护国内产业和国家利益,不仅仅是个别行业或企业的事。因此,政府应为反倾销基金的建立给予财政支持。具体方式有两类:一是给资金,即适当的财政拨款。可通过建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或通过现有的中小企业市场开拓基金的渠道申请拨付。二是给政策,即税收优惠政策。例如,准许行业协会向会员企业收取专项费用,准许税前扣除,以及对该基金的捐献可从所得税税前扣除等。最后,相关机构或企业的捐献也是基金的重要来源。(2)基金规模的测算可按如下公式:基金规模=该行业年均所需应诉费用+该行业年均所需申诉费用。其中,该行业年均所需应诉费用=(年均需应诉案件数+趋势调整)×平均每个案件的应诉费用;该行业年均所需申诉费用=年均需发起案件数×平均每个案件的发起费用。(3)基金的运作,可依据不同的诉讼结果确定基金的收支水平。例如,若胜诉,由受益企业返还基金支出,甚至收取一定费用,以便维持基金的长期运作;若败诉,基金支出大部分,或全部由基金支出。另外,基金运作还应结合“谁应诉,谁受益”的原则,给予相应的奖惩措施。
4.对没有设立反倾销基金的行业,可采取灵活的方式,针对具体案件给予资助。例如,设立专项基金,或依托现有的中小企业市场开拓基金,以研究项目的形式资助企业的应诉和申诉反倾销活动。在美国,华盛顿州政府授权农业部门以推动市场和克服贸易障碍的名义设立项目基金,通过对那些代表农产品经营者利益的商会、行业协会及非营利组织提供资助的方式,在多个不同的环节上(例如,起诉书的准备、产业损害调查等)支持反倾销。以研究项目的方式给予资助,其优点是比较灵活,具体案件具体对待,同时,因为资助的直接对象不是企业,所以不会违反WTO的《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该方法值得借鉴。
二、完善出口退税制度
出口退税政策是避免双重征税的中性贸易政策,也是WTO规则所允许的通行做法,但必须符合GATF1994第16条(第16条的注释)和SCM附件1至附件3的规定,即免除或免除的数量不超过增加的数量(注:日本的JETRO(Japan External Trade Organization)是政府的非盈利组织,在世界58个国家设有180多家分支机构,为日本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各种服务。)。我国自1985年起开始对出口商品实施出口退税政策,1988年明确了“征多少退多少,不征不退和彻底退税”原则。1998年为克服亚洲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增强外贸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缓减国内重点行业企业的生产经营困难,继1995年和1996年两次下调出口退税率之后,我国政府开始转向上调出口退税率的政策(注:韩国机构KOTRA(Korea Trade-Investment Promotion Agency),建立了一个外延至世界范围的韩国海外贸易工作网,至2002年1月已在72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98个韩国贸易馆(KTC),帮助本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2002年我国执行的出口退税率又有所提高,具体分为17%、15%、13%、6%和5%等五个档次。目前的出口退税率,总体上距WTO协议所限定的最高水平——实行出口零税率或全额退税——尚有一段距离,所以政策运用仍有一定的潜力。但同时,也应看到,我国在执行出口退税政策过程中还存在着因财力不足导致的退税不能足额及时到位、退税机制不完善、管理办法不统一、政策不稳定、程序复杂、手段落后、效率低下等问题。对此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为彻底实现出口零税率目标,必须解决退税财力不足问题。导致退税财力不足的原因有:作为主体税种的增值税共享带来了退税能力的不足;出口骗税导致的税款损失;出口征税与退税脱节;各种税收减免政策造成实际税负低于名义税负,甚至有可能发生“少征多退”现象。为解决退税财力不足的问题:(1)从长远看需进一步完善分税体制。(2)继续打击骗取出口退税行为。(3)按实际税负分别核定退税率,真正做到“征多少退多少”,避免“少征多退”。“少征多退”也是WTO所禁止的出口补贴。(4)为解决中央财力不足和企业急需资金的矛盾,应大力开展出口退税账户托管贷款业务。
2.全面推进“免、抵、退”税管理办法。目前对具有进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自营或委托出口的货物实行“免、抵、退”税管理办法,与“先征后退”相比,具有减少流动资金占用、及时得到税款和减少退税制度本身的成本等作用。今后对出口的外贸企业也应改“先征后退”为统一实行“免、抵、退”税的管理办法。
3.提高工作效率。(1)简化出口退税程序。现行出口退税主要依据的是票据管理,近年来退税票据越来越多,票据上的项目也越来越多,降低了工作效率。(2)推进出口退税管理信息化建设。加快“金关工程”建设,推进“金税工程”和“口岸电子执法系统”的实施。(3)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出口退税工作涉及财政、税务、海关、外汇、外贸等多个部门,提高工作效率,需要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
三、协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篇10
关键词:财税一体化;仿真;实践教学
1 财税一体化综合模拟实训的现状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用人单位对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企事业单位的实际工作中,为了完成一项工作任务,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各个方面的知识。目前,一些落后实践的教学内容以及会计专业课程之间“断裂”的现状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基于企业工作过程,完善财税一体化实训内容,是当前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目前在实训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1 实训内容单一化,缺乏综合性
目前的教学内容,往往按《会计》、《税法》、《财务管理》、《审计》等科目独立进行授课,在对学生的考核中,重点考核学生对某项知识的掌握程度,缺乏对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考核。在实训材料方面,一般学校会有会计和税务的单项实训软件或者手工实训,但还是建立在单门课程的基础上的培训,没有将岗位之间的业务有机的串联,降低了财务和税务的关联性,没有从本质上实现相关课程的融合。而在单位具体的工作过程中,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个方面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尤其是会计、税务和财务方面的知识的综合运用。目前的实训现状不利于学生综合性业务的学习,使学习和工作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
1.2 实训过程重视理论性,缺乏职业性
在实际工作中,每个人的工作都离不开其他部门和个人的配合,每个人除了要熟悉自己的工作内容,同时也要了解其他部门和个人的协同关系,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但是,目前的实训内容注重单个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训练,整个实训过程往往是学生单独完成实训任务,实训内容一般也是事先给定的,学生按部就班就可以得到结果。造成学生在团队意识、沟通能力、职业道德和创新方面的实训严重不足,这样就容易造成学生缺乏职业性,很难适应会计职业的需要和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实训过程只重视单项知识的训练,缺乏上下游之间的联系,会造成学生普遍缺乏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如何做好会计工作的认知及能力。所以,在学生的职业性方面,应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学习。
2 完善财税一体化综合模拟实训的意义
科学设计财税一体化综合实训课程,提高学生的综合业务能力,提高学生财税知识的应用水平和实际操作水平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第一,通过优化实训内容,可以进一步充分利用财税一体化实训室,提高学生综合业务能力。第二,通过完善财税一体化综合模拟实训,不仅解决了会计相关课程独立进行授课的不足,而且对其它相关课程的开设起到了很好地引导作用,对《纳税实务》、《财务管理实务》《审计实务》等课程的改革提供了参考。第三,基于工作过程,从企业实际出发,将会计、税务和财务结合在一起进行实训,通过学生完成整个财税工作过程,掌握全面的会计工作过程,可以全面提高学生财税知识的应用水平。第四,通过完善实训内容,可以使在校学生“以实训促进学习”,提升职业技能水平,使其在学校就能顺利的完成课堂到工作岗位的角色转化;可以提升学生综合业务的能力以及相关的业务操作技能,掌握中小企业财会人员必备的专业核心技能,培养满足区域经济发展所需的技能型财务人员。
3 完善财税一体化综合模拟实训的对策建议
完善财税一体化综合模拟实训,从使用的实训资料、“财税一体化”实训教学环境的充分利用、实训过程的具体开展、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以及考核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通过以上方面的改革,对有效开展本实训课程以及相关课程的改革提供借鉴。
3.1 开发综合性实训材料
开发财税一体化综合模拟实训资料,确定财税一体化综合实训的基本思路和实训内容的选取,开发适用的教材资料,实现实训内容和职业标准对接。在对会计职业调研分析的基础上,确定高职职业面向和就业岗位,构建基于会计职业岗位的实训内容,使实训材料按照会计工作总体过程关联化、顺序化,既避免了不同实训内容之间的重复,又可以帮助学生实现顶层设计下会计职业能力培养的递进衔接。
3.2 充分利用仿真的财税工作环境
实训过程和生产过程对接,设置科学合理的岗位职责,适应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充分利用财税一体化实训环境。通过对企业的调研和对毕业生的信息反馈,确定合理的岗位设置,通过仿真的财务环境,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现学生学习和工作的零距离对接。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构建模块化、层次化的财税管理一体化实训课程教学体系,通过多样化、多元性的实训教学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有效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3.3 提升师资水平,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
进行有效的财税一体化综合模拟实训,不仅需要有高素质的具有教师资格职称的教师,也需要有具有财务工作经历的教师。首先树立财税一体化教学的理念,然后制定可操作的一体化教学的方案,提高一体化教学的能力。通过教学团队的集w努力,收集典型的会计工作流程,将会计、财务、税务等方面的课程与实践深度融合,解决目前解决会计专业课程之间"断裂"的现状,打造“双师型”的教学团队,实现财务和税务的无缝互联,真正落实财税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刘小刚.财税一体化实训室建设及教学改革[J].经济期刊.2015(3)
[2] 王超.许淑云.李洪亮.高职“银财税审一体化”实训室建设研究[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4(10)
[3] 胡月珍.中职学校会计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的实现途径[J].现在职业教育.2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