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人的词语范文

时间:2023-04-06 01:19: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夸人的词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2、鹤立鸡群:比喻仪表或才能在人群里很突出;

3、学富五车:形容学问渊博;

4、才高八斗:“八斗”是南朝诗人谢灵运称颂三国魏诗人曹植时用的比喻。他说:“天下有才一石,曹子建(曹植)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后来人们便用“才高八斗”形容人文才高超;

篇2

1.自主梳理本单元课文内容,背诵《欢庆》全文及《北京》中自己喜欢的段落。

2.在游戏中积累重点词句,运用生活经验,趣味练习动宾词组搭配。

3.运用积累的词语写1~2句通顺、连贯的话,尝试表达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课前热身,聚焦北京

1.讨论:你们喜欢旅游吗?最喜欢哪里?能用几句话介绍一下吗?

2.(在中国地图上找首都)北京对于中国来说,就像心脏对于人来说那么重要。不仅如此,它还是个风景优美的城市呢!今天,让我们在单元导语的指引下,再次去这座美丽的城市游览、参观,好吗?

二、回顾课文,自主积累

1.导语回顾。

(1)我们的祖国妈妈叫什么?她还有其他名称吗?

(2)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回顾《识字三》,关注“耸”“朝”“兴”“与”的读音)

2.课题抢答:看课文图片回顾课题。

3.句子竞赛:跟着图片,回忆本单元课文中优美的词语或句子,比比谁的记性好。(随机展示课前自主复习单中抄写频率高的句子)

4. 自主练习。

(1)自主选择星级,课堂练习。

田野献上( )的果实,枫林举起火红的( ),蓝天飞着( )的鸽子,大海奏起( )的乐曲。

请你用下面的四字词语完成填空。(填序号)

①绿树成阴②鲜花盛开③风景优美④来来往往⑤高楼大厦⑥名胜古迹

北京真是个( )的城市,这里( )、( ),立交桥上车辆( )、川流不息,还新建了许多( )。( )更是吸引了不少中外游客。

(2)练习单反馈:谁的字写得最端正、清楚?你最喜欢北京的什么?

5.易错词复习:北京人的普通话可标准了,他们想考考我们这些小游客,谁愿意挑战一下?

台湾岛 陆地 隔壁 雪毯 锣鼓 挥舞 海峡 拼图 飘扬

银装 山川 神州 申请 指点 时候 四周

似乎 演奏 民族 复杂

省市 争气 庆祝 洁净 惊奇 击掌 庄严 拥抱

你发现带点字在读音上有什么共同点?

三、搭配游戏,初识动宾

1.看图回顾《看雪》片段:看,北京的孩子们在雪地里干什么?

2.再次练习课后习题。

堆 雪景 飘着 银装

打 雪人 披着 雪毯

看 雪仗 铺着 雪花

3.讨论:这些词有什么特点?

4.玩搭配游戏(师生)。

(1)师生示范:( )桌子。

师:我是名词――桌子,谁来找个动词和我做朋友?

生:“抬”,抬桌子。(搬、擦、移、整理、推、拉、拍……)

(2)指导下的生生示范:( )衣服。

生:我是名词――衣服,谁来找个动词和我做朋友?

生:“做”,做衣服。(洗、裁、买、卖、收、晒、晾、烫、折、叠、脱、搓、拿……)

5.练搭配(生生)。

(1)选择提供的名词――“水、书、电话”,同桌合作玩一玩。

(2)小组合作玩一玩:为名词找伙伴。

6.反馈:如果经常把复习变成游戏,是不是很好玩呢?

四、语言运用,主动评价

1.回应《北京》主题:游完北京,你有什么特别想介绍给别人的或有什么感想吗?

2.选择星级,尝试运用。

例句:北京的立交桥真漂亮啊!我多么想把它拍下来。

北京真______啊!我多么想____________。

天安门广场真_______啊!我____________。

请选用括号里的词,用1~2句话夸夸北京。(美丽、城市、绿树成阴、鲜花盛开、洁白、到处、宽阔、又宽又长、来来往往)

温馨提醒: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

3.分享:谁写得好又读得好?

4.转换角色,尝试讲解。

(1)明确任务:试着运用两个星级的题目,像讲解员一样介绍自己了解的北京。

(2)同桌扮演角色,尝试练习。

(3)展示并反馈:你更喜欢谁的介绍,为什么?

5.互评课堂表现。

(1)你想夸夸身边的小游客吗?你想怎么夸?

提供句子范例:

________真________!

________多好啊!

________非常________。

(2)指导:如果你是被夸到的小游客,该怎么做?

(3)互相夸一夸。

6.建议作业:利用作业单向家人或朋友介绍北京,请他们打上星级或写写评语。

【教学反思】

按单元复习是复习中的常见形式。对于低段学生而言,复习课的有趣和有效都很重要。本课例试图体现两者结合的一些做法。

1.介入游戏。“学中玩,玩中学”是低段学生特别喜欢的学习方式,枯燥的复习课只会导致低效而无趣。课始,教师在创设“游玩北京”的情境之下,适当展开“课题抢答”“句子竞赛”“普通话考试”“动词+名词,一起玩搭配”“同伴互夸”等游戏活动,使学生能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开展语文学习。

2.重整教材。复习课比之新授课,更注重提高与运用。本课以《北京》为核心,辐射欢度国庆、申奥成功、北京的冬天等内容;以语言积累和运用为核心,将课后练习与“读读说说”有机结合。通过这样的聚焦,突出了学生日常学习中的重难点。

3.基于起点。课前自主复习单及课堂练习的设计和运用,在保证书面练习时间之外,也为教师的“以学定教”提供了确凿的依据。学有余力的学生,能更多地参与课堂上的同伴互助,也能在“小讲解员”的活动中崭露头角。学有困难的学生,则能在星级作业的选择中,扎实基础、有所提升。

附:课前自主复习单

一、我爱读(背):《欢庆》全文。( )《北京》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

我很熟练( )比较熟练( )不够熟练( )

二、我会读。(略)

我读给( )听了,他(她)把我读得不够熟练的词圈了出来。我又读了( )遍。

三、我会写。

这个单元中,我最容易写错的字是( )。

四、我会选(抄抄我最喜欢的2~3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3

1.下面各组词语中,音、形、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挽联(miǎn)

深奥

失声痛哭

饱经风霜(形容经历过种种艰难困苦)

B.殡仪馆(bìn)

详细

匆匆忙忙

北风怒号(形容北风刮得很猛烈)

C.逝世(shì)

至敬

恍然大悟

张冠李戴(比喻认错了对象,弄错了事实)

2.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爸爸拿镊子夹出碎玻璃片,伯父

拿硼酸水给他洗干净。他们又给他敷上药.扎好绷带。

(1)请用“”圈出句中的动词,从这些词语中能感受到鲁迅先生_____________。

(2)用连续的动词写一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就在伯父去世那一年的正月里,一个星期六的下午,爸爸妈妈带我到伯父家里去。那时候每到周末,我们姐妹三个轮流跟随着爸爸妈妈到伯父家去团聚。这一天在晚餐桌上,伯父跟我谈起《水浒传》里的故事和人物。不知道伯父怎么会知道我读了《水浒传》,大概是爸爸告诉他的吧。老实说,我读《水浒传》不过囫囵吞枣地看一遍,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那些好汉的个性,那些复杂的内容,全搞不清楚,有时候还把这个人做的事情安在那个人身上。伯父问我的时候,我就张冠李戴地乱说一气。

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

还是我的记性好。”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从此,我读什么书都不再马马虎虎了。

那天临走的时候,伯父送我两本书,一本是《表》,一本是《小约翰》。伯父已经去世多年了,这两本书我还保存着。

(1)从片段中找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细嚼慢咽——(

)

对号入座——(

)

(2)片段中画“___”的句子是对鲁迅先生______、____、____的描写。

这表面是写鲁迅先生自夸记性好,实际是写伯父委婉地批评“我”____________。

从中我能感受到鲁迅先生_________的性格特点。

(3)读一读片段中画“

”的句子,“我”有这样的感受是因为(

)。

A.

伯父只夸他自己而不夸“我”,“我”感到失落、不满

B.“我”听懂了伯父的话,感受到了伯父对”我”读书不认真的批评

C.“我”觉得伯父的记性好,而自己的记性差

(4)请用一句话概括片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词语的音、形、义的掌握。A项中“挽”应读wǎn,C项中“至敬”应为“致敬”。

2.(1)答案

对劳苦大众的深切同情和关心

解析:

本题考查对关键词语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的理解。看到车夫的脚受伤了,伯父和爸爸把他“扶”上车子,然后保持着“蹲”和“半跪”的姿势给他包扎……从这些动词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伯父和爸爸对车夫的救护是非常精心细致的,我们能从中体会到鲁迅先生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2)答案

示例:他走进小院,蹬着墙上凸起的地方,爬上墙边的大柳树,拨开繁茂的大柳树枝,挑了一个结实的枝丫躺下来,开始冥想。

解析:

本题考查仿写的能力。本题的答题要点是抓住一件具体的事情,用多个动词去描述当时的情景。我们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想一想自己打扫卫生时,买东西时,或是做游戏时有哪些动作,详细地写出来即可;也可以在大脑中想象出一个情景,生动地描写出来。

3.(1)答案

囫囵吞枣

张冠李戴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词语和选择反义词的能力。“从片段中”已经划定了范围,所以,“细嚼慢咽”的反义词就是表示整个儿吞下的“囫囵吞枣”,“对号入座”的反义词就是在片段中表示乱搭配的“张冠李戴”。

(2)答案

动作

神态

语言

读书太马虎

含蓄、幽默、风趣

解析:本题考查对重点句子的理解。由于对《水浒传》“我”只是囫囵吞枣地读了一遍,其中人物的个性、事迹全然搞不清楚,因此当伯父问“我”的时候,“我”只能张冠李戴地乱说。伯父的一个动作“摸”,一个表情“笑”还有简短的话,让我们了解到鲁迅先生并没有直接地批评“我”,而是含蓄、委婉地指出了“我”的问题,由此我们感受到鲁迅先生的慈爱和宽厚,感受到鲁迅先生的诙谐、幽默。

(3)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对重点句子的理解。听了伯父的话,“我”明白了自己在读书中存在的问题,明白了伯父的言外之意——批评“我”读书不认真,因此有了“羞愧”“悔恨”的感觉。

(4)答案

篇4

关键词:教育隐喻;意蕴;意义

隐喻作为一种认知现象,其功能已越来越多地被众多学科所关注,尤其对人类的思维方式、艺术创造、语言使用等造成了深刻的影响。然而,国内学术界对于隐喻的研究在整体上还是一个空白,还仅局限在修辞层次。介于教育本身的特殊性,教育者对于隐喻功能及在教育中的开发和应用,应是教育者应该深层次挖掘与探究的新领域。

“隐喻”一词源于希腊语的metaphors,其前缀meta的意思是“超越”,而词根pherein的意思是“传送”。因此,隐喻的基本词义就是把一个对象的诸方面“传送”或“转换”到另一个对象上去,以便使第二个对象似乎可以被“说”成是第一个对象。①例如《圣经》中的夏娃因受毒蛇诱惑偷吃了智慧树的果子而犯下原罪,从此,女人便遭受生育之苦,男人则忍受稼穑之累,行使着人类的苦难。这一隐喻就将人类具体的行为与人类的知识、道德的内在冲突连为一体,提及此便联结至彼。在学术界,人们曾把隐喻划分为若干个类型,但有一点在词义上是共融的,那就是无论是哪种类型,隐喻作为一种语词意义的“传送”或“转换”的语言学过程是共同的。卡西尔把隐喻划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他指出狭义上的隐喻指“有意识地以彼思想内容的名称指代此思想内容,在这种情况下,隐喻即是真正的‘移译’或‘翻译’”。②由此可知,隐喻的根本含义就是把两个相近或者是类同的事物进行比较,用此一事物的意义去诠释彼一事物的内涵,从而使后者更直观、更形象地被人们所理解。换句话说,隐喻是表达者内心世界的呈现,它要求“求其友声”,需要读者和听众的精神参与,是双方在精神层面的交流和沟通。

有关教育隐喻,石中英教授在《简论教育学理论中的隐喻》一文中对教育隐喻的本质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他认为,隐喻在本质上既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作为语言现象,它是语言的一种表达方式,赋予一个词它本来不具有的涵义或者用一个词表达它本来表达不了的涵义,是对常规逻辑语言的背离。作为文化现象,它是人们心灵感受和意象的直接表达,传达了一种词语概念内涵以外的文化信息,是一种体验实在的方式,一种思考和生活的方式,是对真理的一种想象性的体现。③由此可见,我们不能简单地把隐喻思维归结为替代或改称,更不能认为它只是一种修辞格,应该充分认识到它是一种非定义的“真正的直接认同”(石中英语)。因此,对于教育隐喻的解读从一定的意义上说也就是对文化的解读,解读的过程就是作者内心世界传递的过程。正是因为隐喻的这种特质,使其在教育领域得以广泛地运用。

关于教育的隐喻,不管是在中国还是西方,一直都是教育家和学者们表达教育思想、阐述教育理论的重要手段。历史上,特别是教育学的发展史上,有许多著名的隐喻。隐喻这种语言现象,从古希腊时期开始已被注意并得到广泛地运用,如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柏拉图的“洞穴中的囚徒”夸美纽斯的“种子”和杜威的“生长”等。在我国教育隐喻的使用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孔子曾说过:“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可见孔子也曾使用隐喻来宣扬其“仁政”的思想。先秦的诸子百家在其著作中,大量地使用妙笔生花的隐喻,其中以《孟子》《庄子》中的隐喻为甚,他们中间有关隐喻的言论,有的已经成为中国经典文化的一部分,影响颇深。

关于教育的隐喻是不胜枚举的,本文仅举两例进行诠释分析。肖川先生在《教育的隐喻》一文中曾深刻地阐释了两个堪称经典的教育隐喻,其中的观点笔者颇为赞同,在此予以借鉴。其一是现代著名的数学家、哲学家和教育理论家艾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Alfred North Whitehead)曾说过的:“教育是既见树木,又见森林的过程”。通过对这段话的分析,肖川先生指出作为精神生活和建构知识的过程,既不能是笼统的、抽象的概括,也不能是零星的、散乱的信息和知识,而应该将学习的内容升华到更大的思考主题,并形成理解框架和概念网络。所以在学习过程中,既要深入细节,“解剖麻雀”,又需要“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我们既可以把森林理解为“上位概念”,把树木理解为“下位概念”,也可以把“见森林”理解为智力生活的背景和整体把握,把“见树木”理解为细处摄神和结合个体经验的理解。④其二是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这一隐喻至少可以做这样几种阐释:教育是一个生命过程,是一个生长的过程,而不是加工制造的过程;作为生长过程,“生长”的品质取决于精神生态的品质,而不是某一孤立的要素;这个过程很难做具体的专业分工,它必须具有整体性;它不可能按照事先确立的标准批量生产。⑤

由上述两个典型的教育隐语可以看出,诸如“农业”“工业”“树木”和“森林”等这些本来与教育无关的语词却被用来描写教育,形象地、创造性地阐释了这些教育家心中的教育,反映了在特定时代背景下的教育观。这就是一种隐喻式的思维,只关心两个词语所代表的事物之间的在某个方面的相似程度,把其中的一个内涵直接转移到另一个上去,构成一种独特的理解。⑥这正是隐喻的魅力所在。教育世界不完全属于科学世界范畴,它也是生活世界的一个部分。我们所面对的是一个充满意义的教育世界和一个个具有鲜活生命的个体,这就决定了教育理论的表达不可能像逻辑的概念方式那样抽象和严密,也不可能像科学的图表那样冷冰冰的“客观”和“精确”。科学的方法只能得出量的结论,并不能对事物或人本身进行质的把握。逻辑的概念和程式则更无法把握和表达生命活动的直接性、丰富性、具体性和多样性。而隐喻的使用恰好弥补了这一不足,它给人以形象直观的印象,可以真正地达到一种心与心的交流灵魂与灵魂的沟通。换言之,借助教育隐喻,不仅可以看到不同时代和不同研究主体对教育理解的多样化,还能见证教育隐喻语言的生动感及其厚实的文化意蕴,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对科学化语言不足的填补。正因为如此,教育的视界变得更多元更丰富。

“人”是万物之灵长,宇宙之精华,关于“人”的问题自然是极其复杂的,许多问题是不能用逻辑推理或科学解释的。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其复杂程度更是不言而喻的。因而,教育中隐喻和隐喻式思维的运用也不失为一种理想的选择。这就如同诗人在表达自己和表现他人的精神世界时,不能完全用逻辑语言的方式,只好诉诸于隐喻式的语言一样。古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曾对隐喻的作用给予高度的评价,他说:“怪异的词语只能使我们迷惑不解;常规的词语只能传达我们已知的东西;而正是通过隐喻,我们才能更好地把握一下新鲜的事物”。⑦现代教育理论之开山鼻祖夸美纽斯也曾多次巧妙地运用隐喻语言,在其巨著《大教学论》中,他把我们的大脑比作能接受玺印,能做出小的形象的蜡。他说“因为蜡能变成各种形式,能按照任何方式再三加以铸范,人脑也一样,它能接受万物的影响,能接纳整个宇宙中的一切事物”。⑧他的著作中,运用了大量的隐喻来说明儿童在教育的影响下的发展。

然而,在这个科学主义盛行的时代,无论是哪个领域,语言的表述都必须“尽可能地接近数学语言的明确性”才能在语言王国占有一席之地,于是逻辑语言成为语言王国的霸主,具有一定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的隐喻语言被踢至语言王国的边缘。教育语言正是因为表述模糊,不够精确,一直以来遭受着种种的责难和质疑,教育学也因此被关在“科学”的大门之外,其科学地位一直不予承认。在这种环境下,教育语言为了顺应这一潮流,在语言王国“合法存在”而一味追求概念化、精确化和形式化。于是隐喻语言被“打入冷宫”不予理睬。实际上,语言本身就是隐喻性的存在,隐喻的权力是一种永恒的本源性权力,作为与生活相伴相生的教育隐喻,更能反映教育活动的人性化特征。

综上所述,在对教育隐喻进行了重新认识之后,我们应该对其意义有一个正确的理解:首先,隐喻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具有人文教育的意义,担负着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功用。它既有感性认识的生动,又不乏理性认识的抽象。从这个意义上讲,隐喻可以增强人的想像力、创造性和激发人的审美意识。其次,作为诗化的表达活动,隐喻融合了很多感性的因素和文化内涵,它超越了理性语言的冰冷,挣脱了时空的束缚,使教育活动的生命化和教育研究的人性得以充分凸现。隐喻正是通过相似性原理在人的心灵与自然与社会之间架起桥梁,使人与自然融为一体。所以,教育离不开隐喻,只有隐喻以及隐喻使用才能使学生的心灵与自然和社会形成统一。教育隐喻的使用是人们对教育的深刻感悟和理解的结果,并非是玩弄文字游戏。再次,究其本质,隐喻是一种精神表达,是一种精神性存在,是人类精神存在的家园。诚然,在理性主义者和实证主义者看来,教育隐喻的存在是教育学的不幸,因为它们既不能被逻辑证明,也不能被经验证实,甚至没有反驳的余地。恰恰相反,我们认为教育隐喻的存在彰显了教育学的语言特征,是区别于其他学科领域的闪光点。教育学研究中隐喻的使用并不是为了增加文采,更不是为了哗众取宠,而是由教育活动的独特性决定的。最后,隐喻对教育具有阐释的作用。隐喻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它寻求的是言外之意。隐喻的理解是创新意义的建构活动。所喻本体的不同而产生的喻体意义是无限的、开放的和动态的。从这个意义上看,对于具有隐喻意义的词语,教师和学生在理解的平台上是平等的,教师和学生对于词语的隐喻性的理解都是在把自己的愿望、情感和想象投射到隐喻词语上,通过视域融合超越原有的视界而不断地生成新的意义,形成概念流利性。

作为人性化活动的教育活动,它提倡的是对生命的终极关怀,应该做的是对个体生命的珍视与尊重,关注生命是它永恒的话题。因而教育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不断追求精神生活的充实与圆润,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提高学生的生命质量,追求人类永恒的终极价值。换言之,教育活动的本质是一种精神性活动。然而,教育术语这种逻辑性的语言却限制了学生的想象空间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更触及不到学生的生命问题。正如维特根斯坦所说的:“我们觉得即使一切可能的科学问题都能解答,我们的生命问题还是没有触及到。”⑨而隐喻正是一种触及生命、关怀生命的语言。所以,我们呼唤教育隐喻的回归,但并不排斥逻辑语言的存在,而是提倡在保证教育理论的认知力和严密性的同时,“既要有教育术语的清晰准确,又要有教育隐喻的创造想象,只有两者完美地结合,教育才是人性化的教育,教育所培养出的人才是‘智慧人’而不仅仅是‘知识人’。”⑩这样的教育才是我们所追求的以人为本的教育!

注释:

①③⑥石中英.简论教学中的隐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2)41-46.

②卡西尔.语言与神话[M].于晓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8.105.

④⑤肖川.教育的隐喻[J].人民教育, 2004,(12) 11.

⑦泰伦斯•霍克斯.隐喻[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90. 18.

⑧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29.

篇5

"什么,我没听错吧?"终于到我表现自己的时候了。

于是,我有了一位小主人。"都怪你,要不是你,小主人怎么会被爸爸批评呢?要不是你怂恿你主人把老师误给加的几分泄露出去,他现在怎么会在房间哭呢?对愿你。"这已是"虚荣"第三次指责我了,不过,我认为我做得对。

"唉,要不是你反省非让小主人在考试时不去看别人的答案,他也不会被老师批评了。"和我一起被选来的"自私"也在指责我。谁选了你谁倒霉。"几乎所有的人都指责我……

可我帮了主人很多,人们都夸小主人是个知错就改、自省自悟的好孩子。

岁月如流水,转眼,我已伴随主人度过了几十个春秋,主人现在已是功成名就。当很多人来拜访主人时,"虚荣""自私"等人还想把我挤在外面,主人却把我第一个请进来,他自豪地对那些来访者说:"我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我每天都在反省自己,我希望反省能一直陪伴在我身边。"听到了吗?主人在表扬我呢!

从此,我便成了心灵宫殿的名人,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我;于是越来越多的人走向成功,我也被列为传统美德之一,被人们发扬光大。

篇6

小时候,老师告诉我,父母告诉我,一个有道德的人是会受到别人尊重与敬仰的。就是从那时候起,我觉得道德是一个很神圣的词语,仿佛具有魔力一般,让人顿时肃然起敬。于是,在学校里,我见了老师就问好,在家里,我尽力多做些家务小事,老师会对我扬起微笑,父母会夸我懂事,这样,应该就是有道德的表现了吧。

道德是什么呢?

在不断与年龄成正比甚至翻倍增长的题海中,我艰难地游啊游,终于游到了14岁的小岛上。可是,我好像又不知道道德是什么了。有人说是良知,有人说是责任,有人说是礼义廉耻,更有人说是八荣八耻。我去翻了字典,字典上说道德即对事物负责,不伤害他人的一种准则。于是,我又开始游啊游……

道德是什么呢?

某天,某个电视台,某部电视剧,剧中的女主角说,我这代8090,追求的人生价值是——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这辈子没白活。”听完这段话后,我突然有一种意气奋发的感觉。不知道是为了那句“8090”而自豪,还是因为那句“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而感叹,亦或者是被那句“这辈子没白活”而震撼。

总之,就是因为那段话,我像是茅塞顿开了。年轻的我对道德有了自己的见解:道德就是对得起自己,对得起爱你、你爱的人,对得起社会。我不知道这样的思想是不是正确的,但是我知道道德是一个褒义词,一个有道德人肯定是一个好人,一个心中充满爱的人。所以,道在左,德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与道德同行,这一路必将花香弥漫。

篇7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题

(共23题;共111分)

1.

(3分)写出反义词

生—________    离

—________   上—________

2.

(3分)写出反义词

爱—________

—________

无—________

3.

(4分)读《这儿真好》,按课文内容填写词语

小熊高兴极了,不停地说:“________  !________ !”

一年,两年,小树苗们长大了,________ ,________

4.

(10分)多音字组词

wù________

ě________

è________

sāi________

sài________

sè________

zāng________

zàng________

sā________

sǎ________

5.

(4分)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摆动着________

绿衣裳

披着________

白肚皮

露出________

大眼睛

鼓着________

四条腿

6.

(5分)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毫不犹豫

生死攸关

忠于职守

先人后己

置之度外

文花枝是伟大的,在________的时刻,她将生死________,________ 地作出“先救游客”的抉择。她这种________的责任意识,________的崇高思想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7.

(3分)按照课文看拼音写词语。

zhāo

xiá

shǎn

yào

shì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8.

(5分)填空

《老师,您好!》赞美了教师事业的________,抒发了孩子们对老师________的思想感情。诗中“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和“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教师的辛劳!”这两句是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诗歌把老师比作春蚕,我想把老师比作________。

9.

(8分)形近字组词。

衷________ 桶________ 偏________ 侵________

哀________ 涌________ 编________ 浸________

10.

(2分)读课文《老师,您好!》,补充句子

古今中外,

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________!

地北天南,

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________!

11.

(2分)读《老师,您好!》,会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笔尖飞舞,那是春蚕悄悄地编织________;

笑语盈盈,

那是甘露________茁壮的新苗。

12.

(5分)读下面的句子,给它换个个说法,意思不变。

①古今中外,

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

②地北天南,

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教师的辛劳!

13.

(4分)给带横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浸透(jīn

jìn)________   塑造(sù

suò)________

衷心(zhōnɡ

zōnɡ)________ 编织(bīn

biān)________

14.

(9分)将词语补充完整,再选择填空。

________今中________  情不自________  地________天________  ________壮成长

①在老师的辛勤培养下,我们________,不断进步。

②暑假里,我阅读了________的名著,大开眼界。

③狐狸见乌鸦叼着一片肉,________地流下口水。

15.

(5分)把下列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例: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

每个人的成长都浸透着教师的心血。

①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教师的辛劳!

②这里的一草一木哪一样不浸透着园林工人的心血和汗水!

16.

(6分)读《老师,您好!》,填空

用________和________把人才塑造,让________和________在心灵闪耀。

啊,教师的事业多么美好!笔尖飞舞,那是________;笑语盈盈,那是________。

17.

(3分)读课文《老师,您好!》,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茁壮

衷心

幸福

那是甘露轻轻地洒向________的新苗。

每当看到鲜花在________地开放,

我就情不自禁地________祝愿:老师,您好!

18.

(6分)给下面的形近字组词。

崇________    项________  编________

综________    顶________  偏________

19.

(5分)读《老师,您好!》,回答问题:

诗句中把教师比作________和________,把学生比作________,“春晖”、“朝霞”指________ ________。

20.

(4分)选择正确的的读音

衷(zōng

zhōng)心

________     塑(sù

shù)造________

笑语盈盈(yín

yíng)

________    浸(jìng

jìn)透________

21.

(5分)读下面的诗句,理解关键的字词,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

①在昨天与今天之间铺设大道,在现实和理想之间架起金桥。

②啊,教师的事业多么崇高!

22.

(4分)读《老师,您好!》,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①“老师,您好!”在文中出现了________次,是文章的中心句,这样反复吟唱,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________之情。

②“笑语盈盈,那是甘露轻轻地撒向茁壮的新苗。”“甘露”指________,

“茁壮的新苗”是指________。

23.

(6分)写出下列节日所在的时间。

元旦在公历________  端午节在农历________

劳动节在公历________

中秋节在农历________ 教师节在公历________  重阳节在农历________

二、阅读题

(共2题;共25分)

24.

(15分)读《老师,您好!》,完成下列问题​

(1)下面的句子按原文内容补充完整。

古今中外,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①

地北天南,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②

(2)把第一句话换个说法写下来,意思不变。

(3)用“哪……不……”造句。

25.

(10分)一张未答完的考卷

清晨,我向学校走去,心里一个劲地翻腾着昨天老师讲的话:“我们一定要从小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我暗暗下定决心:从今天起,我要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路上,我再一次默诵着“再见”“谢谢”“对不起”……“老师,您早!”忽然一声清脆的童音打断了我的思路。我猛抬头原来是一个低年级的小朋友向张老师打招呼,我怪自己只顾想心思,连老师都未发觉。

我该怎么办呢?背诵半天,需要时竟这样口笨舌拙,我鼓起勇气跑到张老师面前说了声:“张老师,您好!”听张老师夸我,我心里乐滋滋的,便向他表示了自己的决心。“好,我考考你。”我和张老师并排走着,他问我“如果你防碍了别人的工作或学习,如何道歉?”我接口说:“赶快说声‘对不起’”“有人无意碰了你,并已经向你赔礼道歉,你该怎样?”“如果有人无意碰了我,我就应该宽宏大量说‘没关系’”。张老师见我对答如流,便鼓励我说: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孩子,背会这些词句是远远不够的,好比人走路刚刚抬起脚,漫长的路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走下去,要言行一致!”“是!”我满有信心的答道。

我兴冲冲的走进教室。心想,可不要像以前一样在教室里乱窜乱叫了。我打开语文书准备预习功课。这时,刘明凑近我低声说:“小伟,请你帮我解释这个词语。”我俩研究了一会儿,他的疑难问题解决了,便说:“麻烦你了!”“哪里话,别客气!”我急忙回答。

当我美滋滋地回味着刚才的文明对话时,张老师的话又一次回响在我耳畔:“……这好比走路,刚刚抬起脚……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走下去……”是啊,我想要使自己成为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今天的行动只不过是走路才刚抬起了脚,还要坚持下去,在我面前放着的,是一张未答完的考卷啊!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①宽宏大量

②对答如流

(2)概括各段段意。

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

(共23题;共111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21-1、

22-1、

23-1、

二、阅读题

(共2题;共25分)

24-1、

24-2、

24-3、

篇8

“苏亚雷斯,高级教士从‘另一个学校’打电话来叫你去,戴上你的卡楚恰帽,去吧!”

我一面去拿我那顶经常戴的帽子,一面怀着疑惧的心情猜测着、滴咕着:高级教士叫我去,肯定不是为了夸我爱我;这是我早就一清二楚的。这一次少不了又要训斥我惩罚我;可是到底为了什么呢?由于我在野外捡到的那只破鞋底――我把鞋底剪碎,精心地拌在所有的肉菜盘里,吃饭的时候我把菜盘端给了我的同学们――我被处以半月不准吃甜食,现在还差五天呢。由于我用手指捅着伊亚萨巴尔的腮帮,逼着他把口里的水全部喷吐在教长的长袍上,我又被罚抄十遍听写的词语,现在还差三遍呢。高级教士此次发怒又可能给我什么处罚呢?正这样思忖的时候,一个念头突然在我的脑海里一闪:为了孔恰,对,是为了孔恰!我顿时慌了手脚。

诸位须知,我们所说的“另一个学校”,指的是我们学校对面的那所女子学校。那是一所寄宿学校,也是由我们学校的创办者创办的。我们这些男生经常到那个学校去请富有经验的护士索尔・帕斯夸拉来救护,头痛脑热也请她。有时我们也被那所学校邀请观看为欢迎上级领导而举行的戏剧演出,或者参加奖金评选和颁发活动。

就这样一来二往,不断见面,两个学校的男女生之间就产生了的爱情,但往往转瞬即逝。最初双方总是书来信往,表露难以言表的强烈渴望的纯洁诗篇成了许多学生用以消磨课堂、课间和宗教活动的缓慢而令人厌倦的时刻的乐事。

我不愿意在别人面前甘拜下岗。别人都有女朋友,卿卿我我地写情书,为什么我要昏头昏脑地把破鞋底剪碎拌在同学们的肉菜里,同学喝水时捅人家的腮帮逼着他吐水损坏别人的衣服,从而使自己久日不得吃甜食,没完没了地抄词语呢?想到这儿,我决定改变自己的生活;于是我就草草地给孔恰写了一封情书。孔恰是一位有着比五月的早晨还要金黄的头发的女生。她那一双绿色的眼睛比大海还深不可测。我对她说了什么?我已经不记得,大概像一只开始迎着太阳展翅飞翔的调皮的小鸟的啁啾声,是用世界上顶难看的字体写在练习本的一张不很干净的纸上的。然后又把那张纸叠了十次八次。一碰见她,我就把信塞到了她手里。我们男生和女生在城里的小教堂听戒律弥撒的时候,孔恰用含笑的不安目光对我表示了赞赏。

我对自己的大胆举动感到满意,焦急地期待着她的回答。说老实话,几天以后我的激动心情就平息了,因为那个时期,我更感兴趣的是百灵的窝,而不是像鲜花一样美丽的嘴。诱惑我的惟一的禁果是果园里红润的大苹果,尽管我还摘不到手。我和我一见钟情的女朋友年龄还小,再过几年我们才能在彼此的眼睛里窥探美丽的幻想和为写最初的爱情诗篇所需要的火热的激情。

我垂头丧气、诚惶诚恐地跟着教长穿过两个学校之间的野草丛生的小广场。此刻的小广场洒满早晨的阳光,碎玻璃和瓷片石块在枯草中间闪闪发光。不一会儿,我就手拿帽子走进了会见室。高级教士正戴着他的夹鼻大眼镜――眼镜架在他的大鹰钩鼻子上――看一本又旧又黄的不知说些什么的书。

教长打了个手势走了出去,随即把我的女朋友带了进来,马上又走出去,好像有什么预先规定的、不可违抗的命令指挥着他。

倘若我那时掌握的可怜的拉丁语够用的话,我一定会对自己说:“这下完了!”我不由得沮丧地望了望我的女朋友。她的眼里噙满泪水,快要哭了。在她的眼睛里,我看到了某种不可挽回的东西,某种比禁食一切甜食和听写世界一切拉丁语法教师的词语还要痛苦千倍百倍的东西。我们不可避免地完蛋了。

这时,连一眼也不屑看我们的威严教士,在死一般的寂静中仍在用他那双近视眼和钩鼻子在书本里寻找着什么。

他终于抬起头来。我们却被他的咆哮声吓得低下了头……

“这么说,你,苏亚雷斯先生,和你,伊利亚特小姐,你们是未婚夫妻了!”

难堪的寂静。

“你,苏亚雷斯先生,你勇敢地给这位小姐写了情书!”

又一阵沉默。

“首先我必须提醒你,‘爱’字应该写作‘querer’,而不能像你那样写成‘ceter’,‘渴望’(anhelar)中的h不能写在a前,而应在写在n后。其次,既然你们相爱,我就决定成全你们。明白吗?今天我就让你们结婚。”

我的天!事情比我想像的还可怕!

一听到高级教士的头几句话,孔恰就露出了哭相,双手不安地捏着裙围。后来禁不住放声大哭了。我也跟着啜泣起来。

要我结婚!要我结婚!我母亲知道了该说什么呢?要我结婚!我的全部生活秩序就会被打乱。窘迫的姑娘也一定有她的为难之处,因为她一面抽抽搭搭地流着眼泪,一面终于鼓足勇气叫起来:

“不,教士!不,教士!我再也不做那种事了!”

我也随着她说:

“我再也不干那种事了!”但是,无情的审判官的瘦面孔却冷若冰霜。他那双眼睛透过眼镜瞪瞪我,又瞪瞪她,狠狠地逼视着我们。他那粗暴的、毫不容情的声音又响起来:

“不行,绝对不行!只能这么做:我立刻让你们结婚!”

“教士,”我痛苦万分地祈求说,“我向你保证,以后我决不干了。要是让我结婚,我母亲该怎么说呢?人们会怎样看待我们的家庭呢?”

孔恰姑娘也痛心地叫道:

“我不愿意结婚!我不要结婚!”

高级教士的心肠似乎变软了。

“好吧,”他说,“我不让你们结婚了。不过有一个条件……”

我们这两个罪人提心吊胆地不敢吭声。

“你们俩每个人必须挨六戒尺。你们同意吗?”

不,不,我们不能同意;但是,如果让我们结婚,那会更难堪,更可怕。我们只好点头表示同意。

教士摇了摇桌上的小银铃。

“喂,索尔伊内斯,拿戒尺来!”

索尔伊内斯转眼就拿来一件可怕的惩戒工具,那是一根很长的戒尺。

然后,教士盛气凌人地对我那仍在默默流泪的“未婚妻”说:

“把你的手伸出来,先打你。”

孔恰乖乖地伸出了她的手,但是我勇敢地走上前去:在我的心中打盹的堂・吉诃德,年迈而光彩照人的堂・吉诃德已经强有力地在他那白色的小瘦马上挺立起来,手执他那所向无敌的长矛,嘴里发出了高尚而神圣的呼喊:

“教士,”我以请求的但是坚决的口吻说,“请你打我十二戒尺!”

高级教士把视线转向我。我用挑战的目光盯着他,重复道:

“请打我十二戒尺吧!”

“我不反对。”教士冷冷地说,“伸出手来……”

寂静的房间内响起了劈劈啪啪的戒尺声,孔恰不再哭泣。她望着我,用她那双绿色的大眼睛望着我,她的眼睛隐藏着海洋中一切深不可测的东西。她的目光是对我所受的惩罚的最高奖赏。

……当我由教长跟随着来到校门外的小广场上时,在一棵小树的柔软枝条上有一对小鸟在亲吻,享受着早晨的甜蜜的快乐。

我用挨过戒尺的右手指着那一对小鸟,愤愤不平地低声对教长说:

篇9

钱老谁都没夸过,但夸过你。如果你给钱老写过信,钱老也给你回过信,那他一定夸过你。

钱钟书的《管锥篇》问世,名满天下,一时间雪片纷飞,相识不相识者,十之八九都是学界、文界中人物,“来函求推荐、作序、题词之类,日必五六”,钱老未必每信必回,但每天必回,“他每天少则一二封,多则三五封,平均要写3封”(杨绛)。有人据此估算,自上世纪80年代后,钱老所书之信,数目惊人,至少上万封。

钱老信写得特漂亮,“妙语层出不穷,智慧与幽默共存”,更兼书法“圆浑自如,已臻化境,赏心乐事,莫过于此。”笔法与书法之外,让人受用的,还有钱老对人的高颂与温语。钱老信札起首,便让你通体舒泰,他喊你兄,称你兄台;札尾,落款是弟,或是愚弟。无论阁下年长年少,也不论阁下是贵是贱,信首之所称,阁下都是钱钟书之兄。

阁下是“老大”,钱老是“愚弟”,你不无限受用?生不用万户侯,但愿一识钱钟书。拿一本著作去讨钱老片言只语,那可是点铁成金的。著作成书,尚是瓦罐,若钱老对着瓦罐点了个头,夸了几句,那便是文物了,那瓦罐一般的著作何止红玉带般腰封,更可以如王冠般顶戴了!让钱老夸人,不是说“书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吗?谁见过钱老公开表扬过人呢?

钱老没夸过别人,但夸过你。阁下若呈了书去,呈了信去,钱老给你回复,那信里除了高称阁下为兄外,还定然对阁下大著点赞不已。自然,填补空白,独步千古,红楼梦之后就属尊著了……这些话是没有的,但大著好,不错,高见,读之受益……这些词语是用的,有时说不定还是叠加的。

这是那位从来不表扬他人的钱钟书吗?是的。在书上,钱老不拟这些颂语,为什么呢?那是在虚拟世界,书者虚也,书拟即虚拟。虚拟世界作文,可狂、要狂,越狂越招人爱,越狂越有粉丝,越狂越能成为偶像派。在信上呢?对着你的熟人、朋友、亲人拥趸……你能说我瞧不起你,我不想理睬你,你人你书是狗屎一堆吗?好话不说,坏话也不说,那不就行了?那也是不行的――对人漠视,量你不敢。

文如其人?做人与作文不是一回事。钱钟书没脱离这个世界,他无法脱俗。他作文精,非一般的精;做人呢,也是深谙其中之道的。狂傲只堪用于远处,能于陌生的他处招揽人气;谦卑必用于近处,在熟悉的地方招徕人缘。有些人只学了钱老作文,没学钱老做人。到后来,文没学到手,人在尘世也没法混了。

钱钟书先生当面夸你,当信颂你,你以为那是真的?上世纪80年代,有次开全国外语教材研讨会,会上有位学人兴冲冲、喜滋滋、意洋洋地对与会人员显摆:钱老对这书高度赞扬的。话还没落,钱老的女儿钱瑗猛然站了起来:大家别信,“我父亲没有推荐过”。大庭广众,钱瑗女士这话,顿时置人于尴尬无容之境地,气氛凝固,场面僵硬。那位学人回过神来,连忙掏出三封信来,白纸黑字,是钱老写的,字字都是好字,都是褒义词。他便自我解窘:这些字,不是钱老写的吗?

是钱老写的。钱老著书,从不乱赞人;但钱老写信,却多信口嘉奖人。阁下呈给钱老的大著,钱老哪有时间仔细读?把书页嗖嗖嗖嗖,银行职员赛点钞似的,翻了其著作,也许算是对人看重了。多半时候,开封都不曾开,束之高阁。据说钱老在信中字字珠玑外,往往都会写上四个字:容当细读。这四字说的是,钱老给的赞誉不过是泛泛之语。

信中高誉,未必是钱老真话,只是他的善意。这并不证明钱老待人不诚恳,他那般大家,一刻如一金,谁都来骚扰麻烦他,他哪有时间与精力呢?他在尘世要做人,不能打你脸,叫他怎么办?钱老只能是多说几句客气话。

夏志清先生曾经读过钱老很多信,他发现了两个钱钟书:书著里的钱老,睥睨傲世,飞扬跋扈,逢人使棒;书信里的钱老呢,“待人过分客气了”,“写信太捧人了,客气得一塌糊涂。”

客气话不一定是真话。钱老在私人之书里月旦人物,或许批评他人的多是真心话,但夸奖收信人的,多半是客气话。客气话不是真话,但其释放的,是善意。可以承领这份心意,但当了真,拿出来四处显摆,那可能就讨羞讨没趣了。

篇10

“我家孩子就是内向、害羞,不爱说话。”“脑子笨!天生不是学习的料!”虽然所有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优秀出众,但当孩子没做到家长预期的成绩时,就会恨铁不成钢地顺嘴说出打击孩子的话,本意只是想用激将法让他们做得更好,其实事与愿违。如果家长经常用“负标签”限定孩子,就会很容易使他们朝着“负面”发展。

在我们自由绘画乐园有个叫米米的小姑娘,刚来的时候,米米妈妈就当着孩子的面对乐园老师说:“我家孩子动手能力特别差,在家教她简单的折纸、画画都学不好!”听到家长对孩子进行负面评价,老师立刻支走了米米。

“当米米不会折纸的时候,您有没有用过打压她的词语或失落的语气?”米米妈不好意思地承认自己说过孩子“笨”、“不灵巧”、“比其他孩子差”等这样的话,还经常对她失望地叹气。了解情况后,乐园老师劝诫米米妈不要用消极的语言打击孩子,平时交谈以夸奖为主,在睡觉前给她讲些励志的小故事,不时对她进行赞美。在乐园中老师也对米米进行了针对性的引导,经常将她在乐园里创作的优秀绘画作品、创意作品贴在展览墙上,并引导其他同学对她的作品进行赞赏,现在米米比初来时变得自信多了,和来时胆小不自信的米米完全不一样了。

心理学上的“皮格马利翁效应”,也叫“期待效应”表明,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周围人的影响。父母与孩子朝夕相处,是他们最亲密、最信任的人,同时也对他们的价值观、自信心、人格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我习惯把孩子比作一面镜子,家长对孩子的影响完全能从孩子这面镜子上反映出来。经常以赞美、鼓励的语言与孩子沟通,孩子必定积极向上、乐观开朗,因为他们从最在乎的父母那里找到了自尊、自信,并且这种积极态度会随着父母的肯定逐渐加深,父母经常为孩子贴上“孩子你很棒”“真聪明”“爸爸妈妈信任你”的正面标签,“期待效应”就会开始起作用,为了不让父母失望,孩子就会努力朝着积极进取的方向前进。

但如果父母总是以消极的方式定位孩子,将“脑子笨”、“不优秀”等标签贴在孩子身上,孩子首先会怀疑“妈妈爸爸是不是不爱我?为什么别的家长都夸自己的孩子,而我总是被数落不是?”我明白家长急迫想让孩子成长的心理,但量变才能达到质变。古语有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看似不起眼的话语,会刺痛孩子幼小脆弱的心灵,不但会恶化亲子关系,甚至对他们今后为人处世的方方面面都具有重大影响。

用放大镜看孩子身上的闪光点,看到他们细微的进步,用“正面标签”鼓励、帮助他们,这时你会意外地发现孩子会像你希望的那样越做越好!